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864-049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示儿编卷十二      宋 孙奕 撰
  正误
   程伯休父
马大年尝论洓水先生一私印曰程伯休父之后盖出
于司马迁传曰重黎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
也当宣王时官失其守而为司马故洓水引用之且伯
休父者其后也今古一字多矣如爰丝房乔颜籀之类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864-0497d.png
三字无之夲朝有刘伯贡父刘中原父焉予按常武之
诗曰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楚语
曰重黎氏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
守为司马氏孔安国解诗曰上命元帅此命司马王谓
其内史大夫尹氏汝当为策书命此程国之伯字休父
者为之司马考其所自温公盖引用诗与楚语而未必
专引迁史孔氏既云程国之伯字休父则不当以伯休
父三字为字而取證于今之刘伯贡父刘中原父也况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864-0498a.png
中原父兄也叔贡父弟也故以中叔之序称伯贡父当
作叔字(邵氏闻见录云温公一日过康节天津之桥谓/曰程秀才云既见温公也问其故公笑曰司马)
(出程伯休/父故曰程)
   阳生
太史公为伍子胥传书吴王既诛伍子胥遂伐齐齐鲍
氏杀其君悼公而立阳生吴王欲讨其贼不胜而去世
皆信之余以左氏春秋考之哀公五年秋齐景公卒冬
十月公子阳生来(杜预云/景公子)六年八月僖子使召公子阳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864-0498b.png
生十月丁卯立之将盟悼公稽首(杜预云悼/公阳生)又以齐陈
世家考之皆曰景公卒太子荼(左氏/作舒)立是为晏(左氏/作安)
子而田乞不悦欲立景公佗子阳生鲍叔遂立阳生于
田乞之家是为悼公鲍牧与悼公有隙杀悼公齐人共
立其子壬是为简公即是而观阳生即悼公也其伍子
胥传鲍氏杀其君悼公而立阳生当是弑其君悼公而
立壬太史公之所记于世家既如此于列传又如彼前
后牴牾所谓实录果如是乎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864-0498c.png
   龟策
龟策传序曰龟藏则不灵蓍久则不神赞则曰龟藏则
不泥泥之则不神赞不如序多矣
   两伏波
或人问汉有两伏波海宁令王约作忠显王庙记以为
马伏波琼州守李时亮作庙记以为路伏波苏子瞻作
庙记则以为马伏波夏侯安雅作庙记又以为马伏波
纷纷孰是曰尝考之两汉有二伏波前汉伏波将军邳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864-0498d.png
离路博德武帝时讨南越相吕嘉之叛遂开九郡后汉
伏波将军新息马援光武时讨交阯二女子侧贰之叛
遂平其地则是二人皆有功于南粤东坡之说渠不信

   发纵
萧何传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纵音子用反孔毅父曰指纵音作纵非也周礼地官有
迹人注迹人言迹知禽兽是亦踪迹之义尔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864-0499a.png
   上廉
贾谊策曰人主之尊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
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无级廉近地则堂卑窃详颜曰
廉侧隅也以廉近地对廉远地而言之则廉隅无所谓
上廉矣当读陛九级上为句近岁太学出上廉远地则
堂高赋岂一时之间未加讨论欤林钺汉隽亦曰廉远
地则堂高而不言上廉
   数奇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864-0499b.png
李广数奇师古曰数所角反按宋景文笔记云得江南
汉书夲乃所具反传者误以具为角也云孙奭亦误以
为朔也蔡绦西清诗话亦云尝谓王摩诘诗卫青不败
由天□李广无功缘数奇不败由天□乃霍去病非卫
青也至于数奇独不以为误对则蔡绦亦知王维读数
字从去声之为当也
   尚书尚公主
或人有问尚书与尚公主同乎曰否按惠帝纪云宦官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864-0499c.png
尚食比郎中应劭曰尚主也旧有五尚尚冠尚帐尚衣
尚席亦是如淳曰主天子物曰尚食主文书曰尚书陈
馀传敖已出尚鲁元公主如故师古曰尚犹配也易泰
卦九二爻词曰得尚于中行王弼亦以为配也诸言尚
公主者其义皆然而说者乃云尚公主与尚书尚食同
意训尚为主言主掌之失其理矣公主既尊又非物类
不得以主掌为词则尚书之尚训主尚公主之尚训配
明矣孔毅父珩璜论云尚书与尚食尚公主同而世俗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864-0499d.png
相承以平声呼误矣见张耳传注原应如颜三家之说
则世俗误呼尚书为平声诚如孔言而以尚书与尚公
主同亦非其说实陈馀传注非张耳传也
   陈蕃
东汉徐稚传云稚豫章人也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
曹稚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
悬之又陈蕃传太尉李固表荐迁乐安太守郡人周璆
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864-0500a.png
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读史至此未尝不疑焉尝考
宋临川王义庆世说云陈仲举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
孺子所在欲先看之袁宏汉纪曰蕃在豫章为稚特设
一榻去则悬之唯周璆之事无闻焉陈蕃传始有特置
一榻之文信如前之说则特设一榻为璆而已他无与
焉以为止待一人欤不应两传互载而姓名异以为稚
来则待稚璆来则待璆欤不应两传皆云去则悬之以
为稚则有稚榻璆则有璆榻欤胡为均是特设无他盖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864-0500b.png
在豫章则特以待稚在乐安则特以待璆故不害其为
特设惟是范晔昧作史之体陈传偏载既失之徐传重
出未为得也当以是二事本末特书于陈蕃一传则不
惟省文又且两全
   暨艳
吴志张温传有暨艳暨字无音史炤通鉴音义于魏纪
文帝黄初五年音其冀切叶少蕴石林燕语云元丰五
年黄冕仲榜唱名有暨陶者主司初以洎音呼之三呼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864-0500c.png
不应苏相子容时为试官神宗顾苏苏曰当以入声呼
之果出应上曰卿何以知其为入音苏言三国志吴有
暨艳者陶恐其后遂问陶乡贯曰崇安人上喜曰果吴
人也时暨字缺下一画苏复言字下当从旦此唐避代
宗讳流俗遂误弗改耳今以暨字调为入声即是乞字
及见绍熙戊午议臣上疏言神宗时御殿放榜进士有
暨陶者有司读暨为洎而陶不应苏颂曰吴有暨艳读
为结此得非其后乎问之果然神宗喜谓颂曰果吴人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864-0500d.png
也虽不知出何典据则又呼为结字复以广韵證之五
质与九迄中暨皆居一切姓也吴有尚书暨艳则正是
讫字燕语以为乞则近议臣以为结则差近史炤音洎
则绝相远况广韵明载暨艳于讫字之下而三书不能
会归于一何耶其字画按玉篇从旦诚如苏言但讫音
不收然讳旦自是睿宗亦非代宗也
   薛愿
杜牧记宁陵谓天宝末薛愿守睢扬贼不能陷故名不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864-0501a.png
传不得与张许并称合以新旧二史考之乃云愿为颍
川太守与庞坚共守颍川城陷二人俱死按颍川乃许
州而睢阳乃陈州所守之地不同所记之事各异岂牧
传闻之误耶抑亦作史者未摭而不得其真乎
   瓜丘甘露
瓜邱之祸盖秦谋以瓜实成于骊山诏博士诸生就视
因此欲坑儒生是时乃隆冬之月岂瓜熟时耶陋如秦
儒不知其诈谋之深而卒至焉宜乎不能逃其死也(前/汉)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864-0501b.png
(儒林/传序)甘露之祸盖李训谋以甘露降于禁中诏百官入
贺因此欲杀宦官是时乃十一月之末岂露降时耶黠
如宦官岂不知其诈谋之浅故卒不至焉宜乎不可得
而杀也(唐李/训传)然杀儒生易杀宦官难杀儒生则至于亡
国杀宦官则可以存国秦能杀儒生故秦亡之速非不
幸也唐不能杀宦官故唐存之不久非不幸也悲夫
   秦焚书之渐
秦焚书之祸其所由来者渐矣晋巩朔献捷于周王私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864-0501c.png
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成/二)北宫锜问爵禄之制
孟子曰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万章/下)始皇则又
甚焉尽举先王之典籍投诸虐焰而不赦得非有勿籍
然后有去籍有去籍然后有焚书岂一朝一夕之故哉
秦之酷既极于焚书矣重之以坑儒则愚黔首之术殆
无馀策
   句读
句读字自汉有之周礼宫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凡邦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864-0501d.png
之事跸郑司农读火绝之云禁凡邦之事跸国有事王
当出则宫正主禁绝行者若今时卫士填街跸也郑康
成注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句绝读火戚如字徐音豆韩
愈师说云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洪曰
读音豆其字从言从卖唯马融笛赋云睹法于节奏察
度于句投注曰投徒斗切句投犹章句也其音训同而
字画异广韵玉篇读投二字去声俱不收
   章句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864-0502a.png
孔安国曰自古而有篇章之名故那序曰得商颂十二
篇东山序曰一章言其完是也句则古者谓之为言论
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则以思无邪一句
为一言赵简子称子大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为一
言也秦汉以来众儒各为训诂乃有句余谓今诗家有
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则是又以一字为一言也
   文词
学者诵孟子不以文害词多不喻词文何从而别按伊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864-0502b.png
川曰不以文害词文文字之文举一字则是文成句是
词诗为解一字不行却迁就他说如有周不显自是文
当如此晦庵朱氏曰文字也词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
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词之志当
以己意逆取诗人之志乃可得之若但以词而已则如
云汉所言是周之民真无遗种矣惟以意逆之则知诗
人之志在于忧旱而非真无遗民也
   五湖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864-0502c.png
尝闻艮斋先生谢公在谏垣以侍讲当夜直寿皇尝论
及地理曰五湖何处为是公奏或谓洞庭彭蠡太湖丹
阳射阳为五湖或谓太湖射贵湖上湖洮湖滆湖为五
湖其实皆非周礼职方氏扬州其浸五湖国语吴越战
于五湖以地考之汉儒谓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为是也
上嘉其博洽奖叹再三予尝按张勃吴录云五湖者太
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里故名之
   四海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864-0502d.png
祭义云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
海继而曰推而放之东海西海南海北海而准即四海
也校人注曰四海犹四方也及调人曰父之雠辟诸海
外注引尔雅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夫经云
海外而注指四夷为言非也所谓海外即尧典光于四
表是也以四方为海外可也以四夷为海外不可也
   六辔
凡驾四马则必有八辔而诸经多言六辔何也曰孔氏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864-0503a.png
解六辔在手有曰每马有二辔四马当八辔矣诸文皆
六辔者以骖马内辔纳之于觖故在手者惟六辔耳又
曰车驾四马在内两马谓之服在外两马谓之騑两騑
即骖也苏黄门曰骖之外辔则御者执之觖与鋈以觼
軜之同即是求之则言六辔有以也
   百丈
杜子美祠南夕望曰百丈牵江色注云海赋揭百丈所
以牵船也连竹为之又秋风云吴樯楚柁牵百丈注云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864-0503b.png
樯柁百丈皆船上器用也薛云今湖湘间行舟以竹相
续为索以引上水舟谓之百丈以谓其长可百丈今川
峡犹多用之又十二月一日诗云百丈谁家上濑船东
坡云古离别曲百丈牵船上水迟郎去瞿塘几日归钟
会呼挽船索为百丈今舟子皆呼之赵云百丈者牵船
篾内地谓之宣音弹余亲见海商以竹劈为大瓣相续
可长百丈每相续处必用漆固其丝纻使耐水即非以
篾为三股四股索之类如索则今之所谓缆是也钟会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864-0503c.png
呼挽船索为百丈与薛氏相续为索之说则亦牵船之
缆非此百丈也
   百金
公羊传隐五年曰百金之鱼注云百金犹百万也古者
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汉食货志亦云黄金一斤直
万钱则知文帝言百金中人十家之产即为金百斤为
钱百万也高祖善家令之言赐金五百斤命陈平为反
间捐金四万斤使汉金不贱何以至此如唐时必贵太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864-0503d.png
宗以于志宁孔颖达能谏太子各赐金一斤而已非贵
则不如是之少也
   来牟
诗两言来牟(思文/臣工)前汉作釐麰(刘向/传)孟子作麰麦(告子/上)
玉篇广韵皆作麳麰又出一字唯广韵有曰来小麦
也牟大麦也二字与诗并同是二麦者后稼穑而生先
稼穑而熟深有补于先民之艰食月令孟夏之月独以
麦为秋岂苟然哉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864-0504a.png
   淅米
生民曰释之叟叟烝之浮浮毛曰释淅米也孔曰淅米
谓洮米也叟叟声也浮浮气也又曰释训云溞溞淅也
烰烰气也樊光远引此诗孙炎曰溞溞淅米声烰烰炊
之气传以洮米则有声炊饭则有气取尔雅之意为说
也淅星历反溞苏刀反烰音浮孟子曰接淅而行赵曰
淅渍米也不及炊淅先历反考是二说皆读曰淅今之
好事者凡称士大夫之家淅米饭多作折声呼之良可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864-0504b.png
怪笑然退之城南联句云浙玉炊香粳淅亦作浙又何

   东壁东井南箕北斗
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营室
者天子之宫壁者室之外院离宫在南则壁在室东故
称东壁参旁有玉井则井星在参东故称东井箕斗是
人日用之器相对而言箕在南而斗在北故曰南箕北
斗也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864-0504c.png
   黎明
史记高帝纪黎明围宛城三匝索隐曰黎音犁犁犹比
也谓比至明也前汉高帝纪作迟明师古音值值待也
谓待天明时皆言早意也唐刘崇望传邌旦含光门未
开邌音都奚切又按史记吕后纪犁明孝惠还徐广曰
犁犹比也将明之时非也犁黎古字通黎黑也黑与明
相杂欲晓未正晓也犹曰昧爽昧暗也爽明也亦明暗
相杂也迟明即未及乎明也厥明质明则已晓也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864-0504d.png
   陈玄
或谓毛颖陶泓楮先生退之虽寓言以文为戏然莫非
取象笔砚与纸而言也独于陈玄若无义予曰不然彼
三者以象言陈玄以性言也故陈君远告老集云陈者
久也玄者黑也取其经久胶不败而黑者为最故墨曰
陈玄其义尤深
   重穋
诗七月曰黍稷重穋毛氏曰后熟曰重先熟曰穋董氏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864-0505a.png
曰郑众云先种后熟谓之穋说文种音童所谓重也种
音众所谓蓺也释文曰禾边作重是重穋之字禾边作
童是穜蓺之字今人乱之已久及考周礼天官内宰云生
穜穋之种其字与广韵并作穜并音为重与同二声则
知释文云禾边作重是种稑之字当作童乃是穜稑之
字禾边作童是穜蓺之字当作重乃是种蓺之字盖种
蓺之字合从重不当从童穜稑之字合从童不合从重
始为不乱也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864-0505b.png
   印文榜额有之字
马大年懒真子曰今印文榜额有之字其来久矣太初
武帝元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
注云汉用土数五用五谓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
章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字足之后世不
然印文榜额有三字者足成四字有五字者足成六字
但取其平正耳非之字本意及观谈苑云太祖将展外
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864-0505c.png
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着之字何用普对曰语助太
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何事帝似不以为然惜乎韩王
生于马大年之前不及举是说以敷陈之邵氏闻见录
云帝一日登明德门指其榜问赵普曰明德之门安用
之字普曰语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无言明德
与朱雀二名不同未知孰是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864-0505d.png
 
 
 
 
 
 
 
 示儿编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