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3H 页
上寒冈先生
豚儿之来。伏承下书。仰审服中道体。颇有不安节。伏增忧虑之至。窃想神明所扶持。已收勿药之喜矣。乐斋丈竟不起疾。闻来惊心。不胜其大恸也。伏想先生移寓泗滨。未必不出于择邻之意。而遽遭夫人之恸。其何堪悲怀耶。润雨夤缘出入。猥蒙讲说。垂二十年。至今稍得。多此丈之力。而适在远宦。势未得临视窆礼。幽明一恨。何可仰喻。润雨近来未免风土所积伤。春来三患霍乱。几死得苏。而脾胃大败。元气极弱。两脚且有浮气。亦是瘴湿所中。病根不浅。恐难支吾。私切闷叹。按廉揔戎。一时递归。军门壮士。皆换一番新人。与前日大不同。未免有多小劳心处。尤极闷挠也。瓜熟之期。尚有十馀月。闷默诡随。何以度日耶。礼说至今未得为成书。实吾侪士友之过。为之慨叹也。今年旱灾。八方同然云。民生国计。殊可虑也。馀伏祝若时为道懋勉。以副遐跂。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3L 页
上寒冈先生
医局人还。伏承下书。伏审近因凉深。痹痛转苦。而且将移向海亭。为海水之浴。窃想海浴亦已多数。尊体动止如何。取效亦如何。大槩日气已寒。虽浴汤水。出入之际。必有所伤损。区区伏增仰虑之至。润雨归时困于雨水。辛苦万状。还家后又因应接之劳。未得静处调摄。浴椒之效。未有一分之所得。而惟是眼疾比前少差。此为可幸耳。示事今与诸同志。相聚于黉舍。反覆思量。则彼人等已就禁府。监司无可为者。呈文毕竟无益。惟润雨与李濯往见使相。开陈其人不干于门下矣。道内通文。未见。渠等上京后供辞。而先为通告于列邑。似有起闹之弊。姑待彼之上京招辞。而亦如前招则不得已当有叫 阍之举矣。大槩此间朋友之意。则前书所教静俟之意。似为得之。如何如何。润雨切欲往候桧原。一得登览海亭。以偿夙昔之愿。仍陪车马以还。而驽骑前日所蹇。尚未差愈。玆未遂意。伏切愧叹。切祝为道保重。以副下诚。
  疑礼问目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4H 页
程叔子曰礼长子不得为人后。若无兄弟。又继祖之宗绝。亦当继祖云云。以继祖之重。虽独子而许为人后。则其私亲后事。何以为之欤。
 答曰程子之意。盖谓长子虽不得为人后。而若无兄弟。又继祖之宗绝。则不得不后于伯父。以继先祖之宗。使之不绝者。实为义起之大节。窃谓大贤之论。出于至公。私亲后事。自当酌处。不可以私亲之故。而绝先祖之祀也。程子之意。恐出于此。不知如何。
家礼闻丧注。不得于州县廨舍举哀。在官者当哭于僧舍云。公廨不得举哀则闻命矣。若衙舍则异于公廨。虽举哀亦无所妨耶。期大功之丧。于路中闻之则何以为之耶。虽在马上。即当举哀耶。抑当就路左幽僻处而举哀耶。
 答曰衙舍自是私室。举哀恐无妨。路中及马上。非举哀之所。还家设位为之无妨。路左幽僻处。亦恐近野哭。
礼记总论第二板。以故灭命。以人废天云云。此文字出于何书。所谓故字何意欤。
 答曰故疑是事字之义。以事而灭命。以人而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4L 页
废天者。圣人不为云尔。
一卷二十四板。虚坐尽后。食坐尽前注。尽后。谦也。尽前。恐污席也云云。所谓尽后云者。尽席后而坐。尽前云者。尽席前而坐耶。尽字出反切。别有意欤。
 答曰尽席之前后而坐者。来喻恐然。尽者尽之之意。尽字出上声。亦出去声。故子忍反者。令从上声读也。
三十一板。贺娶妻者云云注。著代以为先祖后云云。所谓著代者。何意欤。
 
答曰子娶妻则有代父之意。所以为著代。以为先祖后者也。然非人子之心之所安。故曰不得已。
五十六板。行前朱雀云云注。其旒数皆放之云云。所谓放者。放何物耶。龙旗则九旒。雀则七旒。虎则六旒。龟蛇则四旒云云。所谓九七六四。何取义于龙雀虎龟蛇耶。
 答曰似是取义阴阳老少。而未得其义。不敢强说。
五十八板。卒哭乃讳云云。卒哭之前。不讳欤。必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5H 页
卒哭而后讳。则父母生时不讳欤。
 答曰古人生前不讳。故必卒哭而后乃讳其名。
五十九板。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云云。似谓君所则不敢为私讳。大夫之所则为讳云。而注私讳不避于公所。大夫则讳其先君也。似谓大夫于君所。亦讳先君也。语似不伦何如。所谓公讳者何欤。
 答曰来喻恐然。大夫则讳其先君者。盖大夫之前。讳其先君也。公讳。似是国讳也。
其下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不讳也。妇讳不出门云云注。夫人之讳与妇之讳。皆谓其家先世。既曰妇讳不出门。则君前不讳夫人之讳。虽不言可也。而必如是云云者何如。
 答曰古人言语重复。虽不言可也而亦言之。此古人之所以丁宁而恳到者也。
与郑景任
即日秋气。伏惟令体履万福。移拜银台。 召命又下。伏想进退益狼狈。奉虑奉虑。出处去就。如人之饥饱寒煖。想令己自定矣。近观爻象。吾人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5L 页
无展布手足处。随分退散。固为得之。而 召旨三下。 圣眷益隆。一向牢辞。亦非分义所安。区区不知所以为公计也。昨见苍石。日间见韩柳川。则以为今番不可不来。吾欲为书。以通此意。而未得信便。君须以此意通之云。盖柳川之意。兼以祸福而言之。苍石之意。似亦以累为辞召为未安。想于书中备悉之矣。润雨一自苍黄趍出之后。退伏私室。稍作閒界中人。而推考公缄时未下。方且杜门循省。再昨始付军职矣。推考毕后。切欲逡巡退去。计已熟矣。而但恐下去后必有人言。然亦不可计之也。前月中遭子春之厄。左足大伤。针熨馀一月而尚未全安。前患风痹。近觉愈甚。旅邸寒苦中。若过三冬。则必至重伤。且近仍叔京事。有四变说之讥。盖以初在谏院。既请出仕。而旋为避嫌。及入玉堂。又请还收罢职之 命。而旋复待罪。以此为四变也。疾病如此。人言如彼。其当去也无疑矣。
与李叔平
去秋追从之乐。迨入梦想中。想兄亦同之耶。岁换春归。伏惟林居况味。对时俱适。一别归来。音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6H 页
书断绝。向风驰溯。靡日不勤。年前一士友将向愚山。曾有拙步高韵数章。忘惭缮写。以付其行。想兄早晚相聚。必已尘眼而发一哂矣。润雨病伏昏愦。一味穷寂。纸上工夫。亦觉废弛。自叹此生。止于此而已。今见内弟金仁述书。审兄有意于秦晋之好。寒门何以得此。深用感喜。既托道义之交。又结王谢之亲。则岂非难得之幸耶。但舍弟今春未有迎婿之计。当不免以秋为期。无乃兄意以为迟缓耶。因仁述之便。时赐示及幸甚。新卜洛涯。暂有鸠巢之役。盖取地势之宽平。馀不足言。而惟以稍近张旅轩家为幸焉耳。
答李汝懋
山中哭散。已经五个月。向风驰情。未尝敢忘。玆忽承惠问。凭悉雅履佳福。甚慰且感。泗水新丧。言之惨矣。以先生之盛德。而天之降割。乃至此极。痛悼何可言。当初诸友来会其丧。以先生几筵不可无主。告以次孙权摄祀事之意。而改服斩衰。事出变礼。未知得合礼意否也。润雨夏暍未苏。日事沉呻。他无可喻者。先生遗稿裒集事。缘此间朋友聚散不常。时未有头绪。蒙兄留念。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6L 页
殊用叹尚。
与崔季升
一别荆门。天星已周。向风驰溯。靡日敢忘。玆因金上舍备审兄动止神相。慰可知也。润雨年前暂营鸠巢于梅院。今月初旬。自泗上搬移来此。而茅栋未成。借寓村店。窘跲殊甚。此岂亦章子厚之所能为也。惟以高栖稍近。庶有源源披拜之路。是以为幸。而来此半月。尚欠一奉。世间事不如意者。每至于此。怅叹何极。近欲力疾驰访旅轩。因谋拚叙。而亦恐未能易成此计也。
与崔季升
泗上信宿之话。迨入梦想中。即今秋晚郊原。伏惟閒履有相。吴翼承竟死谪中。惊怛何言。当今之世。笃志好义。不易得如此人。法门衰薄。善人相继沦丧。此岂非吾侪运气所关耶。闻其家自谪居以后。荡败无形。千里运丧。何以为计。思之可为于悒。想兄亦同此怀矣。润雨七月念间。奉先生往浴蓬山温井。阅月始返。幸免他挠耳。
与崔季升
秋风原隰。伏惟仕履佳福。润雨驰病入洛。仅保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7H 页
供剧。而踪迹孤危。进退狼狈。入而后量。虽悔曷追。兄还朝之期。渺然难期。而子中又将除拜义州云。吾侪之在朝者。落落如晨星。故园归思。殆不能自禁也。旅轩丈又拜持平。一番来谢。似不得已也。
与崔季升
匆匆一别。已经数月。南望驰情。无日敢忘。玆奉远书。备悉税驾故山。令候佳福。古人所谓脱去樊笼。快适如何者。正得今日吾兄意也。润雨前患向差。而元气积败。天寒以后。无一日佳况。此亦老境常事。不足言。自兄去后。举朝骚扰。爻象极可忧。近来稍似镇定。而 启运宫證势近复危剧。上下遑遑。自 上日夜侍药。至于亲浴冷水。以祷于天。达夜露立。今已一月。臣民之忧。曷有穷已。当此 主忧之日。为臣子者。义难退坐。恐兄不得遂坚卧之志也。
答崔季升
惠书备审兄退卧田园。颐养有相。甚慰甚慰。润雨之来此。本为残年调病之计。而簿书倥偬。日不暇日。何暇养病耶。方信食禄者无处可以安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7L 页
身。惟是归田为第一策耳。旅轩书得之。如亲听讲论。慰喜无量。
与崔季升
冒暑远访。深荷郑重。连枕叙怀。不觉沉痾祛体。甚为苏感。而第恨归骖莫挽。别袖遽挥。黯黯之怀。殆不能已也。返旆之日。秋炎甚酷。未委行况如何。区区不胜奉虑。相逢似无可言者。而别后有无限合理会事。何缘更承绪论。以快胸中之吝滞耶。贱疾若稍歇。则拟待秋凉。一会萧寺。以做旬日之话。而何可易期也。
与崔季升
闻兄奉使南下。而无缘相值。徒切瞻仰。初炎伏惟巡况万福。润雨残年远宦。虽不能堪。平生四方之志。始可副矣。今将着鞭远向数千里。获承良晤。杳然难期。南望驰情。不能无儿女子之恋也。
答崔季升
北来之日。闻兄下来。而适尔参差。乖违之叹。至今耿耿。顷因家便。承兄惠书。披玩再四。无异款承数千里颜面。隔阻之情。苏倒一半。即日天寒。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8H 页
未委仕履何似。润雨白首车尘。愦愦度日。无可向故人道者。老贼形势。亦极可忧。此非一身之忧。不能无漆室之忧也。
与权静甫
献岁发春。未委谪况何似。向慕不已。润雨去秋载病南归。仅免道死。而舍弟竟不起疾。今春初始毕襄事。摧裂酸苦。又何堪忍。兄弟二人。年俱六十馀。同在床席。一身仅存。而弟已入地。兄弟人孰不有。死生人皆有之。而如我之单孤老病。世所稀有。鸰原罔极之情。惟兄可以想之矣。在京时。两得兄书。备悉谪居无恙。下来之后。无便嗣音。两地怀想。其何可喻。适仍豚儿赴举。使之传致贤胤。得便顺付。亦未知能致否也。边地酸寒。不足言也。其处守令。或能相顾耶。固知兄家稍有衣食。而远地传致为难。何以度日耶。一番伻人以问起居。计非不切。而私居乏人。莫之能遂。怅然怅然。子方去秋承差过见。殊慰穷寂。而但渠遭同气之痛。狼狈而归。至今可叹。
与权静甫
宁海之事复何言。一恸哭之外无可言。传闻自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8L 页
 上因天变尽释罪人。而兄亦在其中云。不幸之中还有一慰。想已驰还故山。途中能免颠仆否。宁海之亡已四月。而尚不得吊慰。平生愧恨。宁有是耶。润雨一病支离。只欠就木。死者已矣。生者亦不相见。恐因此溘然。永为相思之物也。愚伏又复下世。笃信好学。世岂有如此人乎。正卿亦不起云。朋侪零落殆尽。如我病人。在世又能几许耶。可叹。豚儿适为督邮。与兄居不远。幸须因便续寄好音。
与李浑然
庭梅欲绽。一春将半。南望驰怀。靡日不勤。春日尚寒。远惟学履有相。区区仰慰。仆杜门跧伏。粗安义分。惟是日月易得。学问难进。是以为衰境之恨耳。亲事当以前定日行礼为计。但贫穷所拘。不能以古礼从事。岂非一欠事耶。愧叹。前惠琼词。奉留案上。爱玩久不能已。而第以素不能从事于诗律。孤负厚意至此。常以一债未还为恨也。
与李浑然
蒙荷猥屈。荣临陋地。别后怀想。迨用耿耿。不审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9H 页
即日还况若何。奉虑区区。神交已久。又成一家之好。情分之厚。从此益密。第闻左右今方卷归月城。自此相距益远。盍簪之期。似未易定。用是怅怅。馀祝若时念学不怠。以副知旧之望。
答金子中
千里书回。备审调况尚未复常。倾溯殊深。润雨衰朽仅支。迷豚侥倖决科。衰门之庆。曷胜言喻。作吏三年。厌心已生。如坐针毡上。至今尚未决归。每诵杜老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之句。未尝不发一叹也。何由握手以泻满襟尘土。临书怅然。
与李新之(濯)
伏惟秋凉。閒履万福。润雨北来三年。齿发日衰。奉尘拜跪之苦。有不暇论也。近来虏势之凭陵。殆非昔日之比。而 天朝与老贼开衅。胜败之间。我似当受祸。在我防备之具。无一可恃。腐衰浅劣。独坐孤城。其为忧闷。何可言喻。辉远竟置非人所居之地。痛怜奈何。
答金溪岩子峻(坽)
想中伏承惠书。深感悬憀。但审愆摄之候。尚未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9L 页
痊快。为之奉虑。每欲一进问病。仍作一夜连枕之话。计非不切。而病冗相仍。一未遂意。千里命驾。故人可愧。权守之遽作古人。慈详温雅。朋友中岂易得。痛惜。闻其旅榇已返。而无由一哭柩前。尤不胜悲念也。
答金子峻
春间奉使南中。正当兵戈倥偬之际。一纸相问亦阙焉。一恨在中。久而不忘。玆因守之令公。伏承千里情翰。慰豁何可胜言。但审愆摄之候。尚未有勿药之喜。至于转仄亦不免须人。惊虑实切。恺悌君子。神明所扶持。惟是之恃焉耳。润雨亦年来衰病益甚。竣事还朝。略伸奔问之义。准拟旋即下乡。调养心神。而意外适有玉堂之 命。转入春坊。田园归计。坐成差池。盖缘贼在疆域之内。分义不敢求退也。扶曳从仕。无丝毫补益。狼狈至此。愧叹奈何。似闻虏兵方犯宁远而不利云。其利不利间。乘秋就食于我境。明若观火。而近观朝廷上下气像安闲。无异平日。似未有奋发振励之事。可虑亦可闷也。
与孙景徵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0H 页
奉违已经十许年。雅想高义。何日敢忘。即今穷聿寒冱。仰惟学履万福。润雨五六年来。长为塞上之人。得免死鬼幸矣。他尚何说哉。今来到彦阳。闻此间有一条山路。距尊居不远。切欲过访。以承一夕之款。兼叙积阻之怀。而适因忙迫。未免便道就疾。引领仙庄。秖增驰越。似闻高居近地有泉石之胜。拟欲与左右卜邻。秋间与郭稚静约游云门。兼访高栖。而适牵冗掣。竟未之果。至今为恨。
与赵竹阴怡叔(希逸)
病伏中闻牙纛渡江。不胜驰越。初计欲就李清州江亭。暂邀车马。奉做半日之款。昨因以布褐当风。重患感冒。终夜大痛。尚未得汗。此计亦将归虚。兄之观风本道。洽过半年。而未得一奉青眼。披叙积阻之怀。虽因老病所致。而似亦有造物者之作戏于其间也。李金山新之。乃弟同门极切之人也。寓居于八莒。因病不起。今将归葬于忠原之故山。而贫穷到骨。千里运榇。计无所出。寡妻稚子。忧遑罔措。倘得公力。可以踰岭。士大夫丧柩次次输运。亦有前例。令未可命一营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0L 页
吏护丧。使之踰岭耶。闻以九月十二日发引云。正值农隙。以香徒军依例递运。亦不至病民也。如蒙令德。使入地之友。得遂首丘之愿。则其为感幸。如何可喻。
答蔡琴滩吉甫(先吉)
令胤来。谨奉辱帖。欣悉雅履佳福。润雨衰病仅支。而家间病患连仍。殊以为扰。先聘君碣文因客挠尚未下手。审今将入石。深愧不敏。而入石文字。不可草草。当于数日内。搆思卒业。专人持纳伏计。欲面论者甚多。而恨不得相聚也。
答蔡吉甫
谨奉惠书。凭悉楼居况味。对时冲益。仰慰仰慰。前者累承远札。无便稽谢。想致讶矣。润雨力疾供职。归计晼晚。且缘贼在境上。分义不敢求退是闷。开月间准拟呈告下去。而 王世子嘉礼已出都监。职忝春坊。势难远出。不免又作差池耳。龙骨又自溃。菁川以北。已非吾有。贼犯宁远不利之说。出于接伴使状启。而非但毛镇人言之。走回人所言亦然云。其言似不虚。是则可喜。而刘海之言曰沈阳方大饥。贼犯宁远。不问利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1H 页
不利。秋冬间当就食于此。其言极凶矣。寇在门庭。时事危急。而朝廷气像。恬嬉如平昔。未见有振励奋发之意。极可忧闷耳。
答蔡吉甫
便中伏承惠书。欣悉霾暑。动止有相。润雨前患痢證。近似差歇。实多喜幸。而但往来无常。是以为念。龙骨大将郑凤寿军溃散之后。汉人入据(缺)城。被掳兵没数厮杀云。义州留阵。尚且如此。秋冬间必有乘虚长驱之忧。极可闷虑。一身既已许国。死生以之。萧条京洛。又见秋风。客子怀抱。政自无聊。
与金潜谷伯厚(堉)
大同事想已成头绪否。当初谬妄之见。不能无异同于此事。前与兄相对。略及鄙意。寻常与知旧相见。亦或讲论及此。顷拜领右相。问及此事。亦妄以谬见奉答。非敢自以为是也。识时务自有其人。不佞何敢妄论国家大计乎。今者窃闻有岭南一道姑不为之之议云。心窃惑之。一国之事。不宜异同。利害便否之间。岂当区以别之乎。今之主张此事者固公也。疑其便否者。亦非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1L 页
私也。其实皆为国计耳。为民计耳。特所见有不同焉耳。当其事者。当执其两端而取其中焉。既已审度其是非之实。则当凝然不动。断然行之而已。岂可以论议之不一。而分一国为二法乎。抑润雨之拙见。则前既面论其一二。今又试毕其说焉。以星之一邑言之。自 宣庙末年。始为私大同。每一八结。春纳木四疋米四斗。秋纳木四疋米四斗。而京各司一切贡物及行用刷马并在其中。所不与者。惟田税其人木三手粮等事而已。当初行用一年。尚有赢馀。其后守令匪人。或至移用。则春秋八疋外。又加捧四疋。并前数为十二疋矣。至废朝中年以后。调度渐广。色目无穷。则多至于六七十疋。而此则皆在荡涤之中。今立法定制。当以 先王末年事为准。废朝乱政时事则不当为准也。然则今之大同。每一夫春秋捧木二十四疋米八斗。比私大同初年。则加三分之二焉。视加捧四疋之时。亦为加倍矣。其人木虽在于其中。行用刷马之价。不知其数足以相当而或有馀矣。百疋输纳京师之际。刷马之价。以五息二疋为准。而中道抵京刷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2H 页
马之价。例为十二疋。则其数亦不足矣。百疋来纳本司时。胥吏阻搪之弊。亦所难免。或不能无点退之患。则当不免出月利改纳。而其人或至于破产矣。守令之俸。大邑以百二十石。小邑以八十石为准。而官厅所用诸色馔物。使之皆办于其中。则两南事势。与畿甸有异。除非以伯夷为吏。则亦难守法。设有良吏。不过出官属为贸易而已。贸易之弊。必至于勒买。而民受其害矣。凡变通之事。不利于其旧则民不便之。况不如其旧哉。此区区愚浅之拙见也。近来南中赴试儒生。多来相见。试以大同便否问之。则以为不便者有之。而以为便者亦多。益验拙见之未必是。而岭南独异于一国。尤为未安也。大槩立法之初。必有异同之论。惟在当事者的审其便否而决意行之也。不当以人言之有所异同而为之前却也。但岭南之事。兄或未能尽知。必如弟之不能知两湖之事也。兄既担当此事。而必须博采众论。折衷诸说。纤悉备具。无所亏欠。然后可以久远行之而无弊也。故敢条陈拙见。欲备兄参商变通之一助耳。抑有一言。田税仓卫太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2L 页
三手粮。皆令作木。此出于废朝调度之事。而因循至今。上年既失木花。民间或有出衣絮为绵布。以供徭役者矣。今年木花之贵。振古所无。将有绝种之患云。南中农事。视他道虽云稍稔。而日气早寒。晚谷皆秀而不实。田谷则全失焉。其实则大凶年。而米价尚至于十斗者。由木贵也。以船路不通之故。而一切依前作木。则民有所不堪焉者矣。三结收布。亦出于近年调度之弊。而至今遵行。以为常贡。亦所未晓也。此则地部之所当变通。非兄之事。而谩并及之。大槩议法之际。须有活法。庶无泥滞之患。如何如何。 圣明在上。贤能在位。朝著协心。励精图治。而民瘼未除。怨者盈路。此吾侪之所以夙夜忧思。至忘寝食者也。若因此法之行。而少纾民力。则岂不为国家生民之至幸哉。惟岭南独异于他道之议。大段未稳。惟兄更禀相府。一体施行。幸甚幸甚。
与金以志(光继)
道路阻远。闻问久绝。悬想徒深。未委近间雅履如何。润雨垂死病中。仅延危喘。无足言者。晚见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3H 页
榜目。娇客高中。喜欲起立。西行何以措送耶。奉念不浅。迷女昨当发行。而大雨之馀。沟潦皆涨。道路不通。未免以今日作行。天气似未全晴。恐路中遇雨。深以为念。西报日耸。时事难知。不知何处为吾死所。金子中又被拿 命。事在一家。不可恝视。豚儿以今日上洛。一日之内。远送二子。为父之情。亦殊缺然。
答孙慕堂几道
顷蒙车马委临陋止。迨感盛意。而第恨一夜之款。未罄久隔之怀。瞻想清尘。日增依依。忽辱惠价之问。满幅琅琅。无非相勉之意。于今复见古人赠行以规之事。而亦非相爱之至。焉能眷念不忘之至此乎。感戢叹服。不能自已。世路艰危。如水益深。而拙踪非能与世浮沉者。岂容久絷于洛下乎。琴湖之边画岩之下。更奉德范。共论朱书。当必不远。幸无以尘容俗状而见拒如何。
答孙几道
雨中独坐。方深离索之叹。忽奉令季氏。兼拜盛帖。玩读再四。无异对德容而披积怀也。况审新正。尊履茂膺川至之休。慰贺万万。润雨南归之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3L 页
后。杜门跧伏。颇得静中之味。恨未得面论也。今与令弟有金刚之约。定以三月初。历宿书院。以达于关东之境。此时倘蒙左右来迎于画岩。则可奉一宵之款。何幸如之。
答孙几道
愬慕方积。忽承惠书。因审尊体起居神相。仰慰无已。泗水之丧。言之惨矣。天道茫茫。伊至于此。痛悼如何。润雨经夏患暍。入秋未苏。呻吟度日。此亦衰境常事奈何。病冗连仍。尚未一进。孤负情素。徒切愧叹。所教礼说。固欲传书广布。以与同志者共之。而第未得校正。近与诸友。方谋雠校。待其毕校后。取去传写如何。
答孙几道
今承惠书。满幅缕缕。极荷厚义。感戢无已。驿路驱驰之苦。决非衰暮者所堪。而惟是 圣恩出于积废之馀。不可不为谢 恩之行。黾勉登道。凡百窘跲。未得历候。伏增怅恨。到彼虽有难处之事。去就之际。绰绰有裕。庶不为朋友之所羞辱矣。渊源录依戒还鸱。
与裴藤庵子章(尚龙)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4H 页
日昨豚儿之进。忙未有书。玆奉先施之问。感愧交并。自闻被逮。惊骇不能自定。而已料 圣明在上。必无枉死之理。惟是之恃焉。果如所料。不旋踵而辄蒙 恩命。还踏归路。其为倾倒喜慰之私。又不可以言语形容也。想兄感激图报之诚。当复何如也。
答文茅溪顺甫(纬)
德门衰薄。降割斯酷。天道难谌。神理难诘。痛哭之外。更无可喻。那时近处诸友。来治其丧。以先生几筵不可以无主。且考李先生礼疑问答中。有答人身死服中其子代丧之问云。丧不可以不终三年。又不可以无主。其事与此略合。新丧成服之翼日。以次孙权摄祀事之意。奉告先生几筵。而改服斩衰矣。事出变礼。而古礼亦无端的可据者。率尔行之。未知得合礼意否。玆承远赐书。仍审德履万福。感慰无已。润雨经夏患暍。入秋未苏。昏愦日甚。徒增离索之怀耳。 赐祭今到泗水。 圣恩至深厚也。门下诸人。不可不为之来见。而兄居最远。初既不能相通。今则已无及矣。奈何。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4L 页
与蔡投岩(梦砚)
自潭归后。再奉尊问书。未得回便。一未奉谢。厥后因彼中朋友将立先生墓碣。要润雨来见。力疾驰往桧渊。数日而返。宋君汝辉以碑文四册尊问目一卷及玄相父子郑愚伏答书一封来示。且具道兄辱访虚返之意及所以付托之辞。润雨既跪奉以卒业。仰惟兄尊师重道之盛意。而又恨润雨适出。未得拚拜。以叙积阻之怀。且面叩其一二。以承教诲。其为怅缺。不啻万万也。非但私居乏人。且有家舍修理事。未遑专人奉谢。方以为恨。不意宋君因便还痴。而不告知于鄙生。又阙谢书。琅函荐至。满纸缕缕。具悉前后曲折。不啻面命而耳提。虽昏昏无状。宁不知感愧于心乎。抑兄之前后奉嘱于申相者。皆有质据。而申相改搆之文。比前本尤为详尽。所以模写吾先生之德业者。无复馀憾。其当用之以入石。亦何疑哉。观兄之意。专出于为先生阐扬。而惧有一言一字有所未稳而已。则为诸友者。岂可以彼此形迹之嫌。而有所取舍焉乎。十月望后诸友约会川谷。共议文集。那时兄亦来参。与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5H 页
之同议此事如何。
答李东湖(𥳕)
闻兄曾经大病。久在调摄中。每欲一遣豚儿。以候起居。而迁延未遂。一念在中。如食物之未下。玆奉惠书。伏审神明所相。渐向佳健。为之奉慰万万也。润雨重病在身。痊愈无期。过冬涉春。不得出门外一步地。直作人间一废物耳。建院之议。病伏之踪。无缘参听。曾闻晴川移设之举。区区之意。窃不胜其未安。前于黉舍之会。谨奉长书。略陈其未安之意。而诸友不以为然。私切怪讶。而亦不敢以瞽见为是。今承兄示。正合鄙意。晴川乃先生与乡父老共议创立。易箦之前。已定祠宇有司。今日何忍毁撤。移设于他所乎。况先生与东冈。生同乡井。自少同志。无异晦庵之于吕伯恭也。先生平日为东冈营建之地。今为先生建院。至于毁撤。则先生地下之灵。其以此举为安乎否乎。况建院重事。当采一道公议。非一邑若干诸友所可率尔为之也。昨崔季升书亦论此事。其别纸今录呈。视至为幸。不得已则虽双立两院。而一院长总之。如兄所示。晴川移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5L 页
设之举则决不可为也。且来示所谓既立别庙。则似难再配于川谷。亦甚当。鄙意则配享于川谷。事体尤为尊重。而当初只以 赐额之院。不为启知而配享。为未安耳。
与孙季进
顷承辱复书。满纸偲切之意。政先获我心。苏感不已。即惟邮况何似。更倍驰溯。润雨日事吟病。无足向道。右儒又上疏。极诋退陶。重驳领台。而今伏见 备忘记曰成博以小子后生。何所知识。而一以攻大贤。一以攻大臣。必空人国而后已。朝家不靖之端。始自布衣。心甚惨焉。不踏启字以下。政院知悉云。奉读再三。不任抃贺之至。 圣见如是。何忧斯文之丧耶。闻郑景任令为谏院所劾递湖南伯。实由于向来契帖之序。为彼边所怒。而至有此搆诬之 启者也。愤叹。
奉从叔(心慜)
从兄之事。夫复何言。虽闻其病势之危重。而每谓年少之病。自当勿药而有喜矣。孰谓讣音之忽到乎。侄之兄弟与叔主与从兄。同宿一衾。昼夜不相离者。几十馀年。乱离以后。虽各居其家。
石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6H 页
而其湛乐之情。未尝少衰。今兄已矣。尤不胜悲咽。簪笏误人。骨肉至亲生死之际。亦不得相见而诀。平生之恨。孰有如我哉。侄牢锁禁直。尚不能出阙门外。其为闷郁如何。欲因𣌑晒下归。而本馆官员未备。恐未可必。朴凶毕竟无事而出。想其悖恶日长。儒疏再上而不得蒙 允。岂非吾道之穷也。
与都养直廷彦(圣俞)
新正佥履茂膺新祉。仰贺仰贺。仆老病日甚。旧患痢證。入新年尤苦。可闷可闷。令胤想治经已熟。必雪会稽之耻。预贺预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