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8H 页
答李淮阳(尚吉号东川○己酉)
仙区形胜。平生愿赏而不得。今者经过于此万二千峰里。适值宿雨初收。天气开霁。碧溪明月。时闻鹤唳一声。切拟永谢尘纷。逍遥于松桂一面。俗缘未断。明将更理行装。逾岭而东。自笑生涯有几何岁月。而受人羁束。只影去留。不得任意。乃至于此耶。设使行年至八十九十尚不多。况其未可期乎。山中使唤。足以息四体之役。旅厨生丰。从者无病。倘非令监为人谋忠。何以至此。许以来寻。实出至情。自闻令教。喜而不寐。第缘尘冗催人。不得久留于此。当待玉洞红树之日。相期于望高楼下。
上寒冈先生问目(乙卯)
亡人既在母丧中而未经大祥。则朝夕之奠及祭。不为用肉云。未知据经为合乎。
 答初丧则不以死者待之。朝夕上食。不须用肉。
妻母大祥。来月初四日也。亡妻葬期。定于今月十九日。朝夕之奠。既不用肉。则遣奠不可以用脯醢乎。遣奠不可以用脯醢。则以何物而代用乎。苞之所盛。盛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8L 页
何物也。罂之所盛。盛何物也。罂则古人或有不用。亦可以不用乎。
 答葬之时。虽先人祥事未毕。而服则已除矣。朝夕上食则虽不用肉。祖奠遣奠则大礼也。恐不得不用。既用肉则苞当盛脯。罂当盛醢。明器之类。朱子以为弊家不用脯醢之属。亦曰虽不用可也。然好礼之家。不敢全不用之矣。
遣奠祝文有永诀终天之语。此语亦可用之于妻丧乎。
 答此是泛然告诀之辞。非独子之于亲。则虽妻丧用恐不妨。
题主初虞再虞三虞卒哭祔祭等祭祝文。家礼只有子为父母致祭之祝文。而无夫为妻致祭之祝文。此六祭之祝文。亦何以书之耶。
 答弊家曾于虞卒哭祥禫等祭。改祝辞曰日月不居。奄及初虞。夙夜疚怀。悲念不宁。他祭皆仿此。
丧人别无出入处。而省墓之行。途道或远。则路上所着。何以为之耶。或有着祭服而行者。或以为未安云。或有着方笠者。或有着芦笠者。或有着蔽阳子者。何如。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9H 页
答丧中出入。古人用墨衰。吾东方之人则用布深衣方笠。方笠者罗济时常着之笠也。今时人则或着丧服衰绖。道路衰绖。殊为未安。鄙人则居丧时以方笠布深衣。往来墓所。今之人着蔽阳子者。似未安。
与朴克懋(光先○辛酉)
胡不归。胡不归。渔牧亭下。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呜呼克懋。胡不归胡不归。长孙才华发越。季孙文理成就。白发克懋。胡不归胡不归。知止不辱。知足不殆。久坐之鸟佩箭。贪饵之鱼登钩。其虚其徐。胡不归胡不归。是非之分。愚智皆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盖云归哉。呜呼克懋。胡不归胡不归。上蔡黄犬。叹之无及。江东归帆。乐在其中。独无耳乎。呜呼克懋。胡不归胡不归。惆怅柴门。伫立以待。软红羁人。迷不知返。克懋克懋。胡不归胡不归。愿率二子。式遄其归。往虽已矣。来或可追。明哲保身。先正有训。呜呼克懋。胡不归胡不归。
上旅轩先生(壬戌)
顷陪登龙之席。胸鄙自消。善端复萌。归来如有所失。何令人景慕一至此耶。天寒即日。伏惟道体起居万福。仰慰仰慰。碣文笔削之惠。譬如锦片补褐。光彩百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9L 页
倍。感极幽明。罔知攸谢。碣石之役。将毕于今月内。终始莫非德恩攸及。尤感尤感。彦英十年多病。执雉无路。玆将二死贽送上。五色离披。端宜于不忮不求之寒厨。幸谅拱之之义。勿退于三嗅之馀如何。
答本邑士林
伏荷不外。莫重莫大之问。奄及于十年病废之中。有识之所辞让。况于昏昏没见者哉。正似借听于聋。求睹于盲。而必欲言之无已。其中抑有所不可嘿嘿者。而不自知其不足补吾左右所须也。顷见两邑通文。多士至于四十馀员。此非仓卒容易之发。必有禀质讲问而有所受然后有是会有是言。愤郁攸激。公议难遏。第念院既赐额之后。似不当为士子之专擅。凡有大举措。必上达然后安于心而顺于事。虽然行之(缺)。致人言则恐其不得无后悔也。士子当事。不以汹汹而易其志。惟其实见得是非而已。外议不足云。而处事之际。有一毫未安于心。亦非自尽底道理。别立院宇。诚为允惬。而恐其有违多士之公议也。至于东冈并享事。先生在世之日。既有晴川奉安之命。在先生处置固当如是。但今日处置。似与先生在世之时。自不同焉。两邑多士之通文。初非不知晴川奉安之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0H 页
事而有是言也。特以两冈先生生同同里。道义相许。青春交契。白首弥笃。至有立院奉安之命。则没世之后。亦当一庙并享。而今以似不可任意并享答之。则有近于权辞。权辞之答。亦非士子相信间事也。一善,玉山名虽他乡。而实同一乡。凡事节目咸先贯穿。今玆所言。亦是公议。若其所言。十分明快。惟当听从。如其不然。亦当备陈不得并享之端。以通于多士。不须托于权辞而益致众疑也。狂妄病里之言。固知少无轻重。而重违教意。玆敢餂赘。其亦不自量已。
答旅轩先生(乙丑)
彦英归乡以来。切拟薰德于春风座下。连有病患。目盲而耳聋。不省人事。常叹乎天之偏憎于贱迷。而使之困于二竖。未能遂负笈之愿也。昨夕幸被月坞所传令下书。谨审 恩命自天。谢行将启。一以为朝廷贺。一以为生民喜也。不知岩烟月。未免为时世之所知。使其主人不得安于白鸥波边。自古莘野,磻溪,傅岩之潜藏。初虽不愠于不知。而终开太平之基。庸非天意而谁耶。彦英平生所以勇退于急流。閒卧于寂寞之滨。莫非闻吾令丈之风而兴起者也。凫舄倘反于软红之尘。则生亦尾从于青琐之闼。引进松亭之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0L 页
孤客江阁之幽人。俾得洋洋焉于于焉而来也。未知令意以为如何。砂磄小许送上。盖以取其甘也。此虽甘而实不甘。无乃送之者迂阔耶。野中苦菜。乃为真甘。吃此则百事可做。而老境之口。常思肉食之谋。深惧是口之兴祸也。呵呵。幸一莞尔如何。
答李泰叔(道昌)
生白首。银台之拟望。莲池之入侍。决非盲聋颠倒处事失当者之可忝。铨席之频拟。抑亦劳矣。常思 圣恩如天。出入 禁闼。补阙拾遗。乃是平生之愿。而其于世之弃君平何哉。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庄。生虽无似。曾读圣人书。稍知进退之方。此亦天也命也。如之何哉。非君无以发此言。
与申右台敬叔(钦。号象村。当时名相。以考官入于 殿试。而子与孙俱参。世或目以私。乃避寓于江舍。余居僻远。莫知颠末。而曾知其为人。必不以私自污。故寄是书。○丙寅)
闻遭求全之毁。暂寓于江阁。想必江汉以濯之。而顾无可洗之累。畏惧谨慎。固是台鉴之长处。至于指点归疵。第恐言者之过也。贱生昔陪再试之席。窃观台鉴之自律。不知文章之在己。只要乐取于人。些少文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1H 页
字。有可否高下处。必再三下问然后乃敢为黑白。有如不能言者。贱生不敢终默。率尔臆对者多矣。岂料夫台鉴以如是之谨慎。而重得虚诬于今日乎。固知私之一字。不宜加于台鉴身上。犹且不免。自外至者。虽不足介怀。而市虎频传。仙舄当厄。谢病逊荒。在大人则得矣。 邦家之不幸。可胜言哉。白日中天。微隐咸烛。无妄之忧。自然有喜。而区区倾向之情。何能无慨叹于中耶。春间告归。慰以少留。感恩则深矣。而自念官至顶玉。布衣已极。知命以后。连得三璋。更何希冀。浩然千里。杜门调养。而积岁沉婴。日向枯槁。精丧神昏。眼翳手战。奄奄一脉。不绝如线。旋思畴㫰陪游。有如梦中之梦。台鉴曾以有子不教父之过。有孙不教祖之过。悯世情之无奈微戏于左台之前。夫以至公之德而至于台位。则必无子孙之私。而末季风色。云雨翻覆。以细人之心。度大人之心。抑恐时世之无可为也。时不可为。而昧于揭厉。则不为狼狈者几希矣。乐则行之。忧则违之。切拟以此仰祝于大人先生。言固伸于知己。微台鉴无以发此说。恕其狂愚而幸一莞尔如何。
与李茂伯(辛未)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1L 页
前裁问安书至再。未知并照得否。奴来未受答。极可讶。弟久滞京洛。齿里生酸。决意下去。平生暑症。此年尤甚。正值剧暑之时。恐其轻动而增伤。姑俟秋气之凉耳。城中别无大段事。 奏册追崇。并皆姑停。旅轩疏已入。而时未 批答。右台呈辞。至于十馀度。而 谕以安心调理耳。虐旱近古所无。畿内处处落种未半。毕竟民生何以卒岁耶。西边谓之姑安。而何以异于处焚之雀乎。再昨辉远来见。而语及于兄。亦以未解由为恨耳。朴元仲遽作古人。千里旅榇。亦甚矜怜。馀当俟丙穴鲈肥。即挥归鞭耳。
与李茂伯
金王子率大兵已到林畔。群胡率妻子及牛羊橐驼。连渡鸭江而来者不知其数。应是以此国为永居之计也。仲男阿之好持汗书。今日当到京城。而书辞愿借朝鲜船只。以袭椵岛云。而变诈不测。未知结末之如何。副体察金子仲,都体察从事金道源,权▣,南斗瞻,朴潢耳。闵圣徽率都事边得一。由间路逃走到龟城。李完平昨日入来。未知兄何以为之耶。弟以一死许国久矣。惟当须臾不离 扈从之列。一死于忠义而已。更复何说。宰列中或言等死耳。宁斩仲男等而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2H 页
决一死战可也。或以为速亡决不可为也。徵兵之事。昨金子▣云以三千定于庆尚道。星州当送先运百馀名。而次次连徵。决不止于此数耳。兄之勤 王不可不为。须速上来如何。
与李茂伯
胡兵已撤还。而其言曰秋冬必来。留其资装而去。极为痛愤痛愤。陆差汉乃是西洋国人也。西洋去燕都九万里。陆之年今九十七岁也。天文地理兵家之事。无不贯通。率炮手三百名而来到登州。其意盖欲尽歼胡也。郑斗源令公于归路见之。风神洒洒。正是奇男子也。以万里镜,二百里炮。面给于郑。所谓万里镜以其能照万里也。盖用于水战时。二百里炮则必以火药八九升。可以送炮。而触者碎犯者穿云。自此庶有胜敌之机矣。弟意理外之事。必是孟浪。昨往见郑令公。郑已上此物于 阙下。而恐世人之以为浮畅。万里镜称以千里。二百里炮称以八十里云矣。其他红木花,自鸣钟及养蚕养果之类。尽数得来云。完平胡归之后归衿庄。上劄筑江都。备局方议云耳。
答李茂伯
秋气向凉。令动静如何。弟切拟归去。与兄共卧浣花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2L 页
之明月。而意外得此西原之 恩命。感激则万万。而恐结鸥鹭之怨也。兄解由之出。已过一旬馀耳。厥后有银台之阙。至于三番。而不得参拟。怪而问之则铨郎辈皆答以政厅判书不会故耳。权静甫亦致怪于此。姜学颜除玉堂修撰。近亦上来。申亨甫之死后。权守之又作古人。人事悲凉何至此。江华城方将修筑。而金洛兴管领粮。以十万石为限耳。
与李茂伯(甲戌)
送旧迎新。否数已去。泰运方亨。伏想令兄百痾祛体。万福来宜。是贺是贺。弟年弥高而德未进。碌碌伎俩。可愧也已。一少贻阻。老病难动。末由握手相笑可叹。
答赵监司(希逸○丙子)
一自相别。承诲无期。伏承令下书。谨审故人分忧阃职。仰慰仰慰。 国家不幸。虏入京都。而 大驾在播越之中。臣民愤痛。可胜言哉。所当即发 扈从之行。而弟自今年春三月得中风症。夏间决至于不可救。堇堇支吾。以至于今。朝夕以待入地。常恐未死之前。不得效一段之微忱。则此恨当复如何。都元帅及他将帅今在何处耶。贼兵长驱。而不接一战。此何事也。此何事也。思之不觉涕下而胆裂也。时事至此。岁又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3H 页
暮矣。只祝节制中吉。扫清凶徒。使佳气生金阙如何。
答赵从事
隔岁贻阻。怀想方悠。不意伏承下书。谨审起处依昔。仰慰仰慰。 国家厄否。虏入京城。臣民之痛。可胜言哉。元帅在于何处。诸将在于何处也。未闻接一战决一胜负。此何事此何事。彦英自春三月得中风症。奄奄命脉。朝夕只待入地而已。岁已暮矣。只祝从事独贤。扫清狞尘。
与密阳士林(礼林书院重修时○丁丑)
伏惟清和。佥履万福。院宇之重修。其已告落。而乡议之同异。亦既归一否。彦英得罪明时。废处散地。不当信眉刺喙。有敢赘说于士林间大议论。而斯文之事。无间远迩。高山仰止。秉彝同得。则亦安得泯默度了。以违吾夫子各言其志之训乎。盖毕斋先生值 成庙右文之日。文章道德。以鸣一代。松溪先生当戊午史祸之馀。矩尺绳墨。以齐一家。两贤之迹虽异。易地则皆同。而毕斋先进也。松溪后进也。以松溪而配享毕斋。不足为松溪诎。以松溪而并享毕斋。亦不足为松溪荣。佥贤并配之议。姑舍无论。而闻贵府士林是非纷纭。各立门户。或有爱恶循情而大论数变。甚矣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3L 页
佥贤好议论不乐成事之美如此哉。伏愿佥尊收拾道内之士望。速成神人之耸观。诚发于中。言不知裁。仰渎佥聆。无任唐突屏营之至。
与郭子久(弘祉○号太虚斋)
沧洲形胜。在玄圃为最。烟云沙鸟之景致。真所谓天作而地藏也。昔我聘君经营于此。以为老境相羊之所。因传给于汝之春庭。以宽洞亭给于我。汝之春庭以沧洲亭之远于率礼村。不便于燕居。恳请于我。相换而成文。沧洲虽为我之有。而其欲传给于汝家者。乃聘君之志也。今汝折桂登科。是亦门中莫大之庆事。欲于庆宴之日。以沧洲还给于汝。而汝逢时乱离。未及设酌。我亦患风湿病。扶不能出门户于今三年。恐一朝溘然。不能成吾志也。玆将云沙之异处。给之于汝。使之传之子传之孙。以遂聘君之初志焉。
与孙景徵(起阳)
荷不外远。勤叩溪坞。席门生辉。深感不世情。数日获陪。朝晏晏夕怡怡。正是平生不多得。第以归骖催鞭。絷维无缘。别恨黯然倍增。夜来起居如何。瞻望官门只十里。亦足更进承诲。病里奄奄。未暇于世间人事。幸须休咎如何。回程定在何日。扫门悬榻。再为望焉。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4H 页
而礼意已重。不能直以为请。如或因暮道取便。庶垂忖度之明如何。
与申直长(英蒙)
汉江同舟。居然作十五年前事。有时披阅挥麈录。依俙如一场春梦。干伯诸兄已作泉下客。其馀存者落落如晨星之相望。而岭以南惟有老兄与无似矣。俯仰人世。乌得无存没之感乎。即因此乡人远来辱访。细叩兄边消息。则疠疫均炽。大地一网。而但老兄之精神筋力。与平日游洛下时。不甚相殊云甚佳。弟本来蒲柳下质。加以荐遭丧败。鬓发已太半苍苍矣。古人所谓一牙动摇。万事解手者。果格论也。第昨今年来。四方所闻。顿无好消息。许多好人。尽归土中。此亦关系时运耶。
答申直长
岭外万金书。不远千里而来。深感不遗。恍如对芝宇聆清论也。就审恁际起居万重。慰溯没任区区。弟特蒙远眷。粗得领体随班。而旅食京师。夙宵鞅掌。归去来三字外。更无所喻。
与裴子章
闻又遭鸰原之丧。凡在朋友之情。莫不悲悼。况于友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4L 页
爱之至痛乎。分虽嫡孽。而惨怛无异。遥想左右之怀抱。不觉双泪自下。彦英以拜坟受由归家。而即将言旅。玆未暇于进吊。深叹人事之不如意也。人间忧患。畴昔犹然。莫非天也命也。亦如之何哉。达人随遇以理自遣。伏望抑哀宽怀。毋俾伤生。
答蔡元卿(以复)
一别之后。虽得夏间好音。而无缘更接丰仪。黯然之怀。何日可忘。伏披尊信。谨审入秋来。侍奉万祉。感慰无已。生平生不能慎疾。春间跋涉。过饮冷水。江阁归路。又致感冒。疝症直冲。几至殒生。夷而获苏。今扶持。惟赐是荷。仄闻贼将八人又渡义州。而事与心违。伏枕呻吟。纵有匣里龙泉。光铓闪铄。奈如之何。华虫之贻。多感多感。
答蔡元卿
时事尚忍言哉。直欲一死而无觉也。承此下书。谨审从事义旅。尚尔保全。慰慰。生在死病中既不得扈从。又不得奔走于义兵之事。一息犹存。可愧非一。言之至此。不觉泪垂而胆裂也。元帅及诸将俱得善摄耶。馀只祝庶清胡尘。以雪 君父之辱。
与孙正字(遴○号闻滩)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5H 页
自兄锦还之后。切拟一叙。彦英顷以葬事奔走。今则身在服中。当此盛宴之招。末由趋晋奈何。若使红尘客执御于细柳之边。可以增鲁里一门之光彩。而势适然矣。幸须休咎。明晓将会于朴大庵之葬。未知兄之回程在于何日。朴先生之葬在于十四日矣。伏惟尊照。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疏
  
辞掌令疏
臣禀性愚鲁。素乏谏诤之姿。往在甲寅年间。忝冒言地。只畏一死。不能尽言。犹未免获罪。岭外十年。自分命脉之难保。岂意天日重明。而 圣朝无弃。猥蒙擢拔。今玆掌宪之职。曾是梦寐之外。踧踖罔措。惊汗遍身。顾惟疲软驽劣。臣亦自知。不能尽言于前日者。其何能尽言于今日乎。况自年来。丧患重叠。百病沉婴。形枯骨消。精丧神昏。寻常酬答。十忘八九。凡他庶官。决不可堪。惟此霜台言责之任。岂宜于白首空空之衰朽。祇承 召旨。日子已多。而冻雪千里。力疾登程。寸寸前进。今始来到。迟滞稽谢。罪戾尤重。伏望 圣慈特命改递。以重名器。以安愚分。
辞免 扈从加资疏(甲子)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5L 页
伏以臣之贱名。亦忝于扈从加资之列。 殊恩优渥。感激深增。第有所未安于心而不得不达焉。夫所谓终始 扈从云者。须臾不离之谓。而臣冒忝扈从之列。于二月初八日夜渡汉江。初九日过良才驿。与马相失。苍黄之间。因日暮未及于水原 行在之所。初十日追到青灰之野。而更得随班。方诸水原之 扈宿而不离须臾者。固不可比而同之也。加资之 命。例及于臣身。臣何敢含默。有若 扈从无间者。而安心顶玉之荣乎。今日加资。所以酬劳。而在臣情事。决难冒受。伏愿特 命改正。以安愚分。
闵侯馨男愿留疏(代星州士林作○己巳)
臣等伏以京部当迁而涕泣相随者。以其泽洽民庶也。瓜期已满而乌鹊拥车者。以其德及禽鸟也。苟其仁恩有以感激。则微物尚知夫遮道。可以人而不如物乎。臣于本邑太守闵馨男之归也。如赤子之失慈母。而终不能默默。玆将阖境之愿。仰叫 天阍之远。伏愿 圣心化作光明之烛。而遍照蔀屋之望焉。夫慈母之爱赤子也。置之寒处则移之于煖。置之危处则移之于安。抚之膝负之背。而天然至情。终始无间。故赤子之无知虽冥然于凡人之行。而若见其慈母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6H 页
之过则必翻身而望其乳。振臂而冀其抱。苟有离别之时则啼呼不已而望其小留。民之于贤太守。亦犹是也。馨男自分忧以来。别无大端手品有迥过人者。而其慈详恺悌仁恕严明则乃其天性也。无作为而取悦。无矫饰而干誉。数年下车之后。一邑民物。自然怡怡于和风爱日之中。而莫不叹其来暮而去早。非有以得民之心。其何能致此哉。以言其政则正经界也。均赋役也。劝农桑也。缓刑罚也。平讼理也。务军兵也。清以律己。明以折狱。刚柔俱兼。宽猛相济。发奸摘伏。巧诈罔逃。守法无私。一从绳墨。至于捐自奉之廪以供民役。薄妻子之养以益官用。鳏寡孤独必先施仁。凋户疲氓最加赈恤。春雉见驯。吠犬生氂。珠还于浦。虎渡于河。以致政平而化成。吏畏而民怀。虽古之异迹著于循吏传者。恐无以加此也。分竹制锦。日月有限。临淮之黎庶。莫留侯霸之脂辕。成都之老弱咸愿张咏之再守。固知纳米请因。末季之冗俗。而第惟国家之穷空太甚。度支之经费告竭。至于卖爵犹且为之。臣等何暇避嫌而不遵时俗之所为乎。家家户户坊坊谷谷。不谋而同辞。争先而竞纳。凶年鸠合之米。至于二百斛。粒粒无非欲留之情。升升皆是惜去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6L 页
之意。深山穷野。男负女戴。物虽细矣。情则深矣。 圣明岂宜拘于常典。使一州黔苍。叹息愁恨而莫之恤乎。黄霸自颖川而次迁承相。卓茂由密令而超拜三公。臣等固知馨男之治理必蒙帖柱之增秩。而区区私恳所以不得自已者。诚以民安而国亦安也。稽之于古则百姓遮道。从九卿而复出。竹马相迎。自内朝而再赴。勉从民望。偏宠一邑。岂无所据乎。顾惟弊邑曲受 圣泽。既复州号。用恢解悬之仁。别设一科。以慰向隅之冤。一方之欢欣忭跃。秋毫皆 圣恩也。而且非馨男之宣化推仁。则亦何以有今日也。旱魃为虐。饥馑荐臻。室如悬磬。野有饿莩。将赖贤牧拟延命脉。今若失此则岂啻失乳之赤子。去水之小鯈哉。臣等伏见愿留邑宰者。当今之弊习也。或缘于矫情。或缘于交结。任事之人。循私一唱。小民虽有不欲从者。而黾勉趋会。莫敢异辞。终至于隆虚誉而达上聪者。比比有之。以此朝廷指为寻常而不甚信焉。今若一视而不从。则何异见刖而废屦也。臣等之所控。实异于此。上有天日。冥有鬼神。名忝士籍。心不可欺。如效虚无之辈。而欲欺 圣明。则奚但天厌之而已哉。惟我星邑。素称文献。先进长老。开示明切。顷当怪论之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7H 页
起。有引周时佞夫之事。而上书敢言。纵未见用。雪松霜筠之大节。能扶二百年之纲常。此日之言者亦多。而凛凛堂堂之论则自我州始也。臣等虽极湔劣。窃尝薰陶而兴起者多矣。肯从他邑献谄之弊风。而逞狐鼠之谋于四聪之下哉。夫爱财惜费。愚民恒性。而为留旧侯。垂髻戴白。争聚若干。则可见仁心入人之深也。况此弊州介于倻山公山之间。洛江一带。形胜居最。信所谓江淮之保障也。苟得民心而据险守要。则虽以方张之贼。未可以旬月间鏖此邑。民心之离合。正系于守令之善恶。馨男如无仁爱之沦于肌肤而浃于骨髓。则孰肯攀辕而惜其归也。留之则民安而形胜或保。不留而后来继今者。不及于馨男。则设使兵戈更起。土崩瓦解之惨。尚忍言哉。臣等之言。非私于馨男而发也。实为国家而欲留贤宰。以期来效也。 殿下何惜一馨男。以孤齐民之望乎。呜呼。河内之牧民御众。非寇恂则不可。光武能达乎民情。故从其愿而寇恂得以治糇粮备器械。当时之防遏他兵。勿令北渡者。此非恢复之上策耶。且夫职任之期限何常。宜视其民情之如何耳。凤纶龙节专制方面者。必有其限。而苟便于民则一年之外。或加一年。惟在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7L 页
得人而已。何必胶守常规。而不为之变通也哉。传曰民之所好好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臣等 殿下之赤子。而所好实在于馨男。伏愿 殿下特察德政之感人。俯念赤子不欲离慈母之情。特许数年。活我孑遗。使比郡牧守。有所观感。则岂特一州之幸哉。臣等虽僻处岭外。而粗闻勿欺之义。污不至阿其所好而面谩我天地父母也。微诚所至。不觉支离。瞻望北阙。冀蒙 允俞。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呈辞
  
身病呈辞(甲子九月佥枢时)
臣素是病弱。十年罪废之中。连遭丧患。形枯影惫。精丧神昏。最知屏迹投閒。乃分之宜。遭逢 圣明。猥荷拔擢。有同孩儿爱父母而不忍离去。自前年五月。式至于今。踧踖黾勉。不敢言病。一自关西溺海之后。丧心失魂。不复收拾。有时乎眩晕卒发。四面诸山。尽为移动。潜思默察。决不能久于人世。而目几半盲。耳亦半聋。近日以来。胸腹兼痛。背膝俱寒。转辗沉婴。差复无期。久久调理。庶得生道。惟此之望。疾病调治间。本职递差。
身病呈辞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8H 页
臣禀昏弱。素多疾病。十年罪废。连遭丧患。草土馀生。形枯精丧。遭逢 圣朝。猥荷拔擢。黾勉供职。不敢言病。顷者奉使关西。舟倾溺海。几死得生。自后丧心失魂。无复收拾。有时眩晕。不省人事。近日以来。头腹兼痛。背膝俱寒。种种诸症。转辗沉痼。旬日之间。差复无期。臣本职递差。
身病呈辞(乙丑二月左副时)
臣素是昏弱之质。长在疾病之中。一自关西溺海之后。精丧神昏。眩晕频发。忝冒本院。适值僚员之不齐。黾勉夙夜。不敢言病。多事之际。刑该兼兵。年衰才钝。前忘后失。颠倒不察。非一非二。左脚生肿。至于受针。供职靡遑。痛势益苦。加以昨日黄昏。疝症上冲。达夜不寐。呼吸难通。不省人事。病根深长。差复无期。臣本职递差。
身病呈辞(三月日)
臣一自关西溺海之后。精神不复收拾。忝冒本院。黾勉夙夜。必于强气供职。白首衰年。形耗魄丧。前忘后失。临事颠倒。罔知攸处。顷日呈辞。猥荷 恩命。感激踧踖。更不敢言病。昨日黄昏。宿病急发。外感内热。手足交战。背膝俱寒。胸腹兼痛。呼吸不通。气息奄奄。转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8L 页
辗呻吟。差复无期。喉舌重地。不可久旷。臣本职递差。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启
  
辞再除正言 启(甲寅)
臣素以愚劣。猥蒙擢拔。再叨言责重地。 圣恩如天。感激深深。踧踖兢惶。罔知攸措。第惟谏官非庶职比。择而受之。犹惧不称。况臣疏愚。万不近似。虽欲强颜就列。其于物议何。且臣以妻母葬事。年前受由归乡。往来触冒风雪。入城后重得伤寒。兼患吐血。当此不可言病之日。呈告至三。而递职未几。旋又除授。前疾未差。又此稽谢。罪戾益重。决难忝冒。伏乞 命递臣职。以安愚分。 答曰勿辞。
正言时避嫌 启
臣今日本院罢齐坐后。进参于两司一会。同席皆言当论郑蕴上疏之罪。而或欲宪长谏长科罪论律然后具 启草。宪长又令参席之人各言其志。臣意以为未见蕴疏之全文。见其全文。然后论其罪与律。轻重必得其当云。而同僚之意则皆欲于不见疏文前。径先为之。有违同僚之意。不可忝在言地。请 命罢斥臣职。 答曰勿辞。退待物论。
正言时避嫌 启[再 启]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9H 页
当此 静摄之日。每以避嫌渎扰 天听。固知罪合万死。而有不容已焉。臣于昨昨论郑蕴一事。必欲见其疏之全文者。盖欲详其曲折。以论罪之轻重。亦非有一毫私意而然。今见玉堂处置之辞。有曰或引疾病。或托呈告。或缓论掠美市恩。宁忘 君父。不忍负私党。以此而得士论之名。为后日之地。虽似泛论有不若专指臣身。而三或之中。亦必有指斥臣身而言者。臣虽无状。岂有忘 君父之心哉。臣于郑蕴。仅得识面。平生相见。不过草草四五番。非但臣之不党于蕴。蕴之不以臣为其党。人人所明知也。而指之以不忍负私党者。非所以知臣者也。臣之于蕴。小无党救之意。而第惟戊申年间蕴独抗疏。至参勋盟。且其受业有自来。似不为护逆之论。以负 圣明。而今见其疏则许多辞说。非臣子所忍言者。职当就席论议。而既被儒臣之斥。势难仍冒。请 命罢斥臣职。 答曰勿辞。
正言时避嫌 启[三 启]
臣论事无章。罪合万死。玉堂又请出仕。职当就席更论郑蕴上疏之罪。而第以蕴乃是前日抗疏讨逆之人也。以前日讨逆之人。为今日护逆之人。反覆思惟。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9L 页
臣窃怪焉。不即请之以重律者。岂其有蔑 君上护私党之心哉。蕴之罪虽万死无惜。而既与多官论议归一。请以安置。则不可更改初见。有所低仰。势难忝冒言地。请 命罢斥臣职。 答曰勿辞。退待物论。
天使行夫马发送事 启
天使时所用夫马发送事。因兵曹启辞。已请 标信。标信已下。臣适得辛酉年 天使出来时誊录考之。兵曹启辞有曰誊录相考。差备军分定于全罗,公洪,江原等道。而每一名价布。全罗道则正木五匹。公洪江原道则四匹。而当身愿立者听云。当此木绵极贵之时。差备军一朔赴役价。远道则以八匹为定。近道则以七匹为定。其视辛酉年 天使时所定。则远道五匹之外加三匹。近道四匹之外加三匹。非但今年民不堪命。后日 天使之来。若以此为誊录之柯则此后生民之苦。有不可胜言。而安知后日之滥觞八匹七匹之外。又有加者乎。辛酉之年。固非爱民之日。而 天使时分定之数尚止于此。况今时视民如伤。而分定之数。过于辛酉年。则岂不大可寒心哉。差备军之朔价。决不可加定于前规。而举一反三则修理军之一朔价。亦不必至于九匹之多也。且修理军预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0H 页
用于凡事修理之日。必趁期上来。然后可无缓不及事之忧。兵曹所定近道则三月晦日。远道则四月初五日。亦为晚矣。差备军则必待 天使之行临时。然后可用于使唤之际。固不可与修理军同日定为期限也。至于驿马上送之限。亦以近道则三月晦日。远道则四月初五日为定。太监之行。路出于登州。则登州距皇都。乃是一月之程也。由海路而来泊于我国之境。自安州至于京城。其间日子亦必迟久。而上送之限。已为急速。驿卒留滞之苦。不可不虑。并令该曹更加参商以启事敢禀。 答曰依允。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状启
  
到蛇浦接待许天使状启(甲子)
臣本月初八日卯时。来到铁山蛇浦。诣许中书衙门呈名帖。中书即招入。行见官礼。呈 御帖及礼单后。中书谓臣曰虽是国事。而缘俺之故。贻此多劳。良苦良苦。臣令译官全忠佑告曰小国陪臣之劳。自是职分内事。老爷下问多谢。仍进礼单物件。中书一一领受。因行茶二次。臣言于中书曰太老爷在昔奉使东方。今将六十年。此日老爷又到于玆。不胜欣幸之至。谨将大老爷所制皇华集一卷来。言未毕。中书呼而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0L 页
纳之。开卷披阅再三。因问曰先人所制。印出此卷外。更无闾阎遗在之文乎。臣答曰东人欣慕爱悦大老爷之声华。如得片言只字。以为家藏传世之宝。而第缘兵乱之后。荡失无馀。中书问曰先人之制。曾已刊行。故有此集。其他天使之制。亦皆有集乎。臣答曰他天使亦皆有之。兵乱之后。多致散失。故今方搜集欲为重刊。中书曰沿道悬板并有之乎。臣答曰兵火之后。举皆灰烬。或存什一于千百。臣又致谢于中书曰吾东幸赖 圣天子之恩泽。得以准封而还。三韩臣民咸戴鸿恩。曷有其极。中书答曰中朝已知东方人心之如此。故准封一事。容易成来云。词语之间。多有喜色。退来后中书即行回礼于臣之所馆处。中书以许国之第四子。人物俊秀。才华发越。应接之际。虽不发性气。而自然有不可轻易者。且一两日间。当还入椵岛。过六七日还 朝云云。天启四年四月初八日未时。在蛇浦封。
到蛇浦接待许天使状启(巡使李尚吉,接伴使尹毅立同御。)
昨日早。堂臣见官于都督衙门。都督即为回礼于臣等所馆处。行茶二巡而罢为白齐。许中书设宴于其衙门。送帖恳邀。臣等进去。臣略备礼单进呈。则即领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1H 页
受。宴次中书言于臣等曰。 昭敬王御讳欲知之。仍以小纸书他字示之。臣等对以非是。且以 先王御讳。不敢书呈于酒席之间。措辞以对。则曰回馆后须书送。且问 昭敬王何年即位。臣等对曰 恭宪王以 隆庆丁卯六月升遐。 昭敬王嗣位其时。大老爷行到肃宁馆。闻 国恤之报。 昭敬王行迎 诏之礼。接待大老爷矣。中书出小册一卷。拈出示之。其册非印出之书。细字书本。无题目。其拈示一款。乃我朝 太祖以下世代相承次序。而至于 中庙朝王子名字君号皆录。 德兴大院君名下有子三人。且其张末端录 河城君继统云。其意盖欲知 昭敬王嗣位次序。臣等对曰 恭宪王无子。 德兴君即恭宪王之亲弟。其第三子 河城君。即 昭敬王。答曰然则 昭敬王即 恭宪之亲侄乎。臣等对曰然。又曰先人集中有 世子赠言。 世子谁欤。臣等对曰其时 昭敬王虽已嗣位。未受 册封。权署国事。故必称以世子云。答曰然。从容酬酢。极其款洽。至日夕而罢。臣等还馆后。考见文穆公集。果有 世子权署国事。赠言五言四韵二首。翌朝言于译官曰昨日所言。速为书示。臣等相议。不得已 昭敬王御讳书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1L 页
于单子。护封送呈为白有齐。中书前日赠臣尹毅立臣李尚吉七言四韵各一首。书于扇面送之。昨日席上问臣等皆文科出身乎。臣等各以某年某科出身云。则知臣彦英壮元。喜动颜色。因恳请臣等制诗以赠。屡辞不获。不得已臣毅立臣尚吉次其题扇韵。臣彦英亦制四韵一首。送呈为白有齐。当日午后都督先还岛中。中书明日当还。是如为白卧乎事。是良诠次。 天启四年四月初十日。在蛇浦封。
到蛇浦接待许天使状启
本月初十日酉时。许中书令家丁二人。将揭帖二封及回礼之单二十件送于臣。使之遄传京洛。臣不知揭帖封内有何措语为白乎矣。中书既欲遄传为白在如中所。当物件并以即上送。第虑输送之际。或致閪失为白去乎。先可揭帖分吐。先为上送为白遣。同物件乙良。臣之归路赍去计料为白在果。今日午后毛都督段已归椵岛。中书独此留在蛇浦为白卧乎。莫知其意为白齐。臣令译官全忠佑等微探为白乎矣。中书家丁言内设宴何日为之是如云云为白卧乎所。同家丁等。中书之意乙。实为详知为白遣。有此说话为白卧乎喻。中间斟酌造此说话为白卧乎喻。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2H 页
知不得为白在果。仄闻中书入椵岛。将留十馀日。因此迁延淹滞为白在如中。归程迟速乙。似难预期。其与初八日状 启时所闻。前后不同。极为惶恐为白齐。今去礼单物件乙。别单书上为白去乎。此后处置事乙良。各别从速善处教是白乎矣。中书今以 钦差来到。文藻非凡。笔画异常。终日相对。不发一笑。虽以都督之尊。极其恭敬。接伴之任。非臣之衰钝拙劣所可堪当。极为闷虑为白齐。中书于臣。颇示缱绻之意。四韵一章乙。今夕题扇面送于臣之所馆处为白遣。又使家丁慇勤来说为白乎矣。吾入椵岛后。陪臣即为回还是如。再三分付为白乎矣。接伴之任。以中书未归之前。不得回还是白乎等以。留住蛇浦以待中书天朝之还为白卧乎事。是良诠次。 天启四年四月初十日亥时。蛇浦封。
到蛇浦接待许天使状启
本月十一日未时。许中书乘船发向椵岛。臣同往船只所发处呈名帖。中书即招入。谓臣曰以俺之故。既已多劳。愿从此好归。勿入椵岛。吾亦四五日将返。臣答以接伴为职。安敢此日告归。当探候老爷归期。更拜于椵岛。中书更请愿不来椵岛者再三。臣亦请往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2L 页
而无已。中书微笑而去。中书虽云四五日后将返。而家丁辈言于译官曰中书之行。必过十馀日然后还归。莫能的知其回程之迟速。当更探候。闻其发船。进拜于椵岛为白在果。昨日中书扇面题送为白乎所。五言四韵一章乙。别单传书以上为白卧乎事。是良诠次。 天启四年四月十一日。在蛇浦封。
留铁山府状 启
臣未来之前。中书曾已求请本国冠服等物。巡察使李尚吉谓臣曰接伴使专为中书而来。中书求请之物。待其揩备进呈于中书。本月十六日。将前日求请之物。来入椵岛。行见官礼后。以丝笠,纱帽,黑靴子,黑皮鞋,角巾,鍮食器,鍮匙,鍮著,白苧布直领,白绵袜,黑丝带,铜锅,白磁杯台具十三种进呈。中书历览久之。只受丝笠,白磁杯台具二件。其馀皆却不受。臣令译官全忠佑进告曰此皆不关之物。幸望勿却。则中书曰俺欲见贵国之制度故请之。今既见之。不必持去。固辞不受。且谓臣曰俺既请回还。非一非二。何其久而不还。臣答以既受接伴之任。老爷未归之前。安敢回还。中书犹请还不已。中书既为臣等设宴。在我不可无答礼。议于巡察使李尚吉,接伴使尹毅立。则咸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3H 页
以为一番设酌。在所不已。十八日朝。诣中书衙门。行见官礼毕后。臣与中书各就坐。中书已闻设酌之奇。从容言于臣曰接伴之遇俺最厚。必是体国王之诚意而然也。国王事大之诚如此其至。故皇天知此意。得以准封而来。俺若还中朝。当传国王事大之诚。设酌有弊。慎莫为之。臣答以暂设有何弊。中书再三辞之。更请之则终乃许。是日午。臣及巡察使李尚吉。设酌于中书所馆处。中书请都督并参。及其都督之至。中书及都督坐次相让。至于七八番不已。都督问于臣等曰中书之来。坐次辞让至于此极。君等须一言定其坐次。臣等答以此坐次。只在两老爷议定。非陪臣所敢议。都督中书相顾微笑后。又让坐次数番。都督坐于东。中书坐于西。仍团圞欢喜。中书前日谓臣曰丁卯年皇华集外。幸有先人制述。须使俺见之。 奏闻使李庆全在定州闻之。以丁卯年皇华集外。又有厥后酬唱之诗。仍写李山海,许国唱和诗以送。臣以庆全之意。致李许唱和诗于中书前。中书与都督赞叹久之。酒则不计巡。日暮而罢。临罢都督给进止校生银各五钱。给舞童等银各一两。给厨子乐工等银各五钱。中书给进止校生七人各玉贯子二双香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3L 页
二封扇二柄。给舞童等七人各真梳二介手巾二条扇一柄。乐工等一样。厨子等四人各给真梳二介手巾二条。频使人来谢曰厚意缱绻。多劳多劳。臣答以眷意郑重。频频垂问。恐不敢当。十九日朝。往拜于中书所馆处。中书招入。谓臣曰以俺之故。既贻千里之劳。忽然相逢。旋又作别。今日之怀。黯然难堪。平生此会。长入梦想。臣亦答以此生何处。更得追随。中书临别令除拜作揖而去。且曰俺明日登舟。候风以去。臣亦辞出。中书于臣。终始应接。极其诚款。见官之时。每令楹内设席。行拜揖礼。出来之际。陪臣例由西小路出。中书亲自分付目送。而劝臣由正门出。顷日自蛇浦入于椵岛之时。令家丁送礼单于臣。臣拜辞再三。不得已而受之。昨日辞出之际。亦给礼单于臣。臣又辞谢再三。不得已而受之。是日中书送礼单于巡察使李尚吉。又送扇子册子于李庆全。给纱段一匹于译官全忠佑处。臣既辞中书。闻巡察使李尚吉接伴使尹毅立迎慰使元铎已登舟向于蛇浦。臣亦乘扁舟追而及之。天兵竞渡争入于舟。舟因风急。忽致倾覆。浪沫翻涌。飘浮生全。臣素是宿病。年且衰暮。当初辞 朝之日。惶恐不敢言病。罔昼夜驱驰。仅到蛇浦。
浣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84H 页
虽得中书之优待。竟未免及溺之厄。惊骇之际。精丧神昏。疾病迭作无常。恐死于道路。而中书未还之前。不可擅离远去。姑留铁山府。以待中书之还为白卧乎事。是良尔诠次。 天启四年四月二十日酉时。在铁山府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