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雪汀集卷之四
雪汀集卷之四 第 x 页
雪汀集卷之四
 封事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18H 页
戊申陈弊疏(时宰白川)
呜呼。今我 主上殿下。哭玉几之末命。宅翼室之恤宗。成王之多难未堪而访落之意既切。滕文之命戒未有而为国之问犹勤。至于哀生民之疾苦。念贡赋之无艺。采元老之将顺。简名流而设局。其规画之方。时措之宜。必能无一事之不周。无一物之不获。将以副 殿下委寄之衷。续吾民将绝之命。凡在守土之臣。恭俟 恩命之下。图效宣布之职而已。何敢容喙于其间哉。虽然。一时不再。万事有会。臣遇不再之时。当有会之事。若不吁百里焚溺之急。为一方拯救之图。而致令留旧瘼于民间。颁新甲于中外。则向隅一夫。徒悲四座。莫告有司。诛亦无益。臣于是时。上负 圣明。中负职分。下负生民。故谨撰一邑之宿弊欲祛而未能者。冒犯深墨之 天颜。伏愿 殿下垂察焉。伏以定贡之法有二。量土一也。任彦二也。盖不量其土则地之大小无分。而贡之轻重。未可低昂。不任其彦则物之有无不齐。而贸迁彼此。难易悬绝。于是而不均之叹兴。责无之患生。故必以郡邑田结之多小。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18L 页
物产之有无商定。然后王政以公。王泽以溥矣。我国贡物之规。仍袭废朝之旧。诚为无理。往在乙巳年间。大行大王知貊桀之中毖。轸周黎之靡孑。涤贡案之前陋。许诸道而自定。盖虑朝廷之遥度或乖而本道之目见适宜。其欲息不均之叹。伸责无之怨者。出于寻常万万。观察本道者。宜召道内守令。先叩各邑田结之算。次阅列郡物产之目。以尽详定之策。则今日贡赋。畴有怨于不均者哉。而奉行之人。计不出此。止招一二邑善治守令。以定二十三邑之贡物。是将二十三邑残民再生之机。输入于一二守令之耳目。无怪乎见闻之不周而参酌之失宜也。其时本郡之倅。又不能达民情于监司。致令本郡之贡最重于一道。试以近于本郡者较之。则延安时起四千五百馀结。而本郡时起二千结。揆之所垦之土。不啻甲矣。而参其详定之目。浑无差等。臣不敢毛举色目仰溷 圣聪。谨取两官贡案。撮其梗槩。则各司上贡之物。四千之与二千相等者。十七也。四千之所无而二千之独苦者。九也。四千于少定而二千于加定者。六也。略有差减之物。而所减分数。不为折半。或三之一四之一五之六之一者。十一也。尤可怪者。蔘,㓒,梨,铁,青鱼,五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19H 页
味子等六色。不恒有于邑邑。而据定于前后绝无之郡。夫以二千之结。当许多之贡。等于四千如彼。苦于四千如彼。减于四千者如彼其少。加于四千者如彼其多。而非产之贡又如彼。夫然故。延安则米布收本郡所徵之一而有裕。本郡则收延安所徵之四而不足。垦田一结者。不得备一结之贡。以此而阖境之民。肤尽于剥。膏渴于浚。今日不支。明日撤去。今岁不保。明岁流移。邻邑之民。日多岁添。本邑之民。日消岁铄。宰本郡者。岂皆如臣之无状而立视其散乎。因循旧弊。若无更张则虽使杜,召治之。亦末如之何矣。伏愿圣明。下臣此章于宣惠厅。较田结之数。参物目之簿。五条痼弊。悉易其弦。或为量减。或为移定。则本郡之民。亦沾无私之雨露。而解倒之快。有甚于不悬之日矣。呜呼。此则臣达本郡之弊也。今 殿下嗣服之初。首开言路。大蠲民瘼。所欲闻者。必迩悦远来之谟也。弊独言郡。策块匡时。请以安一邑而遍一国者申告焉。一曰。贡物防纳之弊也。各司贡物。必以各官本色上纳者。乃其法也。而私主人图纳自备之物。谋占米布之利。乃与色吏协诈。本官所送。虽精必退。渠辈所备。虽粗必捧。然后乃督贡物之价。故各官贡吏。欲还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19L 页
本官而备送。则私主人不许尺文。欲偿其价于目前。则无计办出。不得已乃以月利相约。于是原价已倍于本色。月利又倍于原贷。各官闷其弊之难救。宁舍不用之本色。而代送米布。以中主人之欲。此防纳之源所由起也。其利至重。故其终也亦不得自专。反为有力者所夺。顷者朝士宫家戚里姻娅。皆为私主人之所为。而其责价于本官则反倍于私主人之刀蹬。此防纳之㢢自古难祛。而近来尤甚者也。臣意本色既不得纳。此弊又不可革。则今计莫若先打一国田结之数。次阅八道贡物之目。而招各司防纳主人及市里大贾。逐物折价。准以米布。然后乃定每结出米布之规。布于三百六十州。则田结几许。米布几许。而贡物本色之价几许。作纸几许。人情几许。以至若府若郡若县。莫不皆然。而市准之际。适中磨鍊。所馀无几。则士夫之家必不夺占。而利归于主人矣。主人又不得力蹬。则或许本色之纳而泽及于吾民矣。其中间操纵之弊。色吏月利之苦。贡物偏重之怨。一举而并纾矣。伏愿 殿下采之。二曰。三名日方物之弊也。时清国宁。物阜民安则受藩臣享上之仪。为人主宫闱之用。揆之情礼。孰不谓宜。乱向二纪。忧结南北。吾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0H 页
民之丁壮。皆死于贼锋。我土之膏沃。尽荒于草菜。为民父母者。安忍刻尽歼之遗孤。倾寸垦之小秋。苟责不腆之礼物。以成无益之体面乎。弓矢甲冑。未归御敌之用。铺陈器皿。徒为宫戚之恩。而计其出民之价则厥数不赀。臣曾为全罗道都事时。揣摩监兵水营之所备。计之以木则共通千有馀同。推之八路。一年所费。槩不下万馀同矣。今若 断自乾心。快蠲此物则为仁由己。不亦休乎。今闻 除服前勿封之教。此实易弦之机也。夫不知可蠲则已。既知不急而权废则更加数年。何惮不为。设未能此。而移等闲之文具。为切要之实用。亦有其地矣。今者国有大戚。华使荐至。官储民力。一时俱渴。若不预为储置。以为不时之需。则更无馀力可以善后。伏愿 殿下深忧预虑。虽在除服之后。替其方物之价。期以十年。许之军国。年年以万馀同之木。贸得粮饷。有事输之兵前。无事储为元谷。则岁饥不患赈。军兴不忧乏。食足储饶。然后因羊责礼。仪及其物。亦何晚也。伏愿 殿下允之。三日。朔膳之弊也。禹食至菲。孔子无间。桀味极珍。宝箴攸讥。夫以一国奉一人。初非盛德。我国节膳之外。又设朔膳之规。实是启孔子之间而来宝箴之讥矣。因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0L 页
乱姑革。今有六年。而 大行大王。有自戊申一依平时之教。 先王之有此教。非欲刻民自奉也。堂陛远隔。视听未遍。十六年来。意民有苏也。其时大臣台谏。备达未苏之状。期施久革之恩可也。而奉上之忠有馀。保本之谋蔑如。含糊奉行。责封各道。该道之臣则系于供上。不敢尘渎。忍刮民脂。刀不厌利。使斯民置不恤之疑于新陟之王。此实大臣台谏之罪。岂 先王如伤之本意也。况今羹思见尧。𩜾薄于滕。安忍渴已困之民力。为今日之供奉乎。伏愿 殿下特命减罢。仍如乱后之革则 先王幸甚。 殿下幸甚。四曰。复户之弊也。复户之法。载在令甲。所谓复户者。复其户也。而均是同胞。偏复某某则馀存之民。独劳有怨。故立法之时。虑其如此。应供大役十七事则一不宽饶。而所复者。邑中不紧之户役也。乱后金石失坚。四时不信。许多功臣束伍战亡及纵恣宦妾宫戚内奴。以至有势朝士之辈。一得复户之名。图出复田之关。飞传列邑。胁制守令。法典内十七事。皆不应之。甚至贡物夫马米布之役。偏委于齐民。而自处于汤沐之境。由是化不均覃。怨起偏苦。见复者。愿国长存。未复者。愿国曷丧。夫欲其长存者。安也非良也。欲其速亡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1H 页
者。苦也非叛也。呜呼。为一父而视二子。一以骨肉。一以仇雠。怨慕呼天。是亦爱亲。伏愿 殿下驰命中外。亟罢复田之典法。申明 祖宗之大典。图免十七事者。许令守令转报监司。启 闻重治则凡百重役。庶无偏徵于困穷之弊矣。细民幸甚。王道幸甚。噫。臣之前后所陈。虽因所守之邑而发端。然推而远之则不徒一邑之幸也。行臣前说则本郡安而一道安。行臣后说则一郡安而八路安矣。一道安八路安。则 殿下之国。其有不安者乎。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又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当今急先之务。其不在于保民之政乎。臣既将本郡民瘼。条陈于宣惠厅者。不止于此。而或虑肤浅不蒙采施。故撮其中最关于㢢政者。敢烦 睿览。伏愿 殿下亟命有司。并许采择焉。臣曾忝宫僚。滥侍书筵者屡矣。玆当在疚之日。想望栾棘之 容。其区区忠爱之情。蔼然有不可遏者。况今吉凶历年。皆可卜于初服。则可言之事。岂无有大于此乎。官府有限。言高则罪。故止以本郡为一隅。而以八路为三隅焉。伏愿 殿下垂纳焉。臣不胜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癸亥请减 御供疏(时除裁省厅郎厅)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1L 页
伏以 圣主龙兴。拨乱反正。荡扫凶秽。登崇俊良。宗社几危而再安。彝伦既斁而复叙。釐革弊政。蠲除逋欠。朝野欢忻。拭目新化。蝼蚁微臣。十年潦倒。幸逢千一之期。复玷庶正之列。顾无毫丝之补。惟以夙夜奔走。为报效之地。不意顷者。又差裁省厅郎厅。获陪庙堂诸贤从事刀笔之末任。窃听料理之馀论。敢将一得之愚。仰尘好察之 鉴。伏惟少赐 垂览焉。臣窃闻我国贡赋之法。昭载于经济六典。而燕山朝加定贡案。不啻倍筛。反正之后。仍存不革。识者之寒心久矣。壬辰乱后。量田改贡。乃有甲辰之详定。若能撙节用度则自可馀裕。不至匮渴。而废朝十馀年来。上下征利。内外饕餮。正供之外。私献笼加。国用无节。各司储置。随乏加定。几复燕山之旧案。臣窃痛焉。至于三名日方物八道朔膳。虽有减定之数。而以今时起之田结。见存之民户较之。则犹为大桀之政。臣窃痛焉。即今设厅釐正。群贤会议。必能从长料理。益下损上。永为后世不易之定规矣。自 上既下减三一之教。又下少全减之命。所当仰体 盛意。奉行不暇。而第虑各道方物朔膳。数目繁多。多寡不同。逐一付标。纷如乱麻。当事之臣。临纸茫然。亦不知其端倪。况于万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2H 页
机之暇。岂能详 览而撮其纲领哉。臣愚窃以为一年三名日方物之中。全减一名日所封。八道朔膳之内。或减三分之一。或减其半。则自 上便览。易为领略。四方移文。亦如指掌。无改定纷乱之弊。而民蒙实惠者多矣。至于贡物则方以甲辰详定总数作米。四道之贡。一依京畿宣惠厅磨鍊。其意甚善。但畿甸则地方密迩。输运便易。四道则远者十馀日程。近不下四五日。虽有沿海作米。山郡作木之令。而船马价之外。又有户首一倍三倍之徵矣。非但外方如此。京各司皆然。贡物虽曰作米。而京中难贸之物。则除各件价米而以本色上纳者居多。上纳之际。私主人刀蹬之弊。有倍于外方之三倍矣。若不去户首滥捧。主人刀蹬。牟利者防纳之弊。则虽曰作米宣惠。而民不被其实泽矣。臣愚以为作事谋始。量出为入。公私两便。俾民乐从。且严滥徵之禁。申明科条。犯者枭示。然后纪纲可立。国法可行矣。然纪纲之立。不在于号令之间刑杖之严。只在于人主之一心。朝廷者。万方之本也。人主者。朝廷之本也。人君诚能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则纪纲立而万事理矣。何法不行。何令不施乎。此虽先儒已陈之论。而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2L 页
舍此一言。臣亦无策。伏愿 殿下留意焉。臣又窃闻关西朔膳贡物。限兵兴间已 命权减。意甚盛也。其他各道朔膳则系于日用之物。不可专废。至如方物。率多不急于日用者。今若减数磨鍊。以寓存羊之意。而 特命限年全减。以俟事定之后。则藏富于民。而民之感德蒙惠者。岂但万萭(一作万)而已乎。 上供之物。自下擅减。事体未安。虽承 榻前之命。谁敢任意下手于享上之物乎。设或付标。未准 下教之数。祗增烦琐而眩乱矣。伏愿 圣上毋委群下。断自 宸衷。三节方物。或减其一节。八道朔膳。或减其半。或减三分之一。则(则下脱无)逐一付标之烦。有一朝勘定之易矣。古人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殿下诚能恭俭由己。作周孚先。如未尝有位之时。始终一心。毋或怠忽则 宗社幸甚。臣民幸甚。自 圣上更始以来。百僚奉职。万化维新。辅养君德。论道经邦则大臣之任也。廷争是非。格非正事则台谏之责也。朝夕论思。成就 圣学则玉堂之职也。如臣末官。更何容喙。但以职事攸管。略陈所怀。自知愚滥。罪不容诛。伏惟 殿下恕察焉。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甲子陈方略疏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3H 页
窃见贼势已迫。式遏无策。臣民之痛惋。曷有其极。即闻伊贼弃平壤而由山路。此言诚然则尤无遮御之势。今日之计。莫若择亲信倚仗之将。抄率都监精锐。设伏于山路岩阻之处。击其先锋则乌合必溃。更无收拾之势矣。仍添畿辅徵兵。乘胜追奔。此策之最善者也。且此贼之手下将领。岂皆心悦诚服而从之者乎。若然。潜遣间谍。重赏以购募。则自中必有为国致力。回心应赏者矣。此计若行则兵不血刃。而贼首可悬于阙下。未知帅臣不待朝廷指挥。而能行此谋否乎。此策之尤妙善者也。伏愿 圣明速与庙堂议处焉。当今倚仗之将。无过于申景禛,李曙两人。急抄精锐。付之此人。倍道驰往。以为邀击之策则师直为壮。天必助顺。伏愿 圣明快决无疑焉。其馀召募京城内外之军。以为守城之计。移咨毛将之处。以为请援之策。则庙堂想已议处。玆不覼缕焉。臣虽在废散之中。不胜区区愤激之怀。谨昧死以 闻。
丁卯斥和疏(时扈 驾在江都)
伏以自古御戎之道。不过曰战守和三策而已。可战则战。可守则守。可和而和者。惟观时势之便否。处之得其当耳。其所谓和者亦有二焉。胜势在我而敌来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3L 页
乞和。则休兵息民。国家之福。许之可也。胜势在彼而无故请和者。谋也。恐喝之诱胁之。继之以难从之请。则宁以国毙。背城借一者。乃国君死社稷之正道也。目今凶贼猝至。所向无前。一路瓦解。遽逼京城。 宗社播越。寄在岛屿。今日之势。可谓急矣。痛哭之外。夫复何言。欲战则三城既陷。欲守则两藩自溃。因其请而讲和者。诚出于事势之不得已也。第虑彼贼席累胜长驱之势。何故请和而求退耶。虽使三尺童子筹之。亦知其不可成也。奈何庙堂之臣。陷于狡虏之诈谲。惑于降将之反侧。言则曰和议可斥。虏使可斩。而终使 殿下引接之。宰臣宴享之。遣王弟以示信。输厚赂以结好。其为国家之辱。尚忍言哉。然犹不得免焉。胡差再至。凶谋叵测。而恬不知耻。礼待犹前。是何道理。斩使焚书。虽不敢望于今日。而惟当据羲斥绝。数罪拘留。以观彼贼之所为。一边督令诸将。一时进兵。或断其后。或遏其前。或夜斫营垒。或抄掠游骑。使贼狼顾失措则彼孤军深入之贼。安得万全而返其巢穴乎。伏愿 殿下勿挠于群议之纷纭。断自 宸衷。毋失机会焉。臣窃闻诸道将领之来会者不为不多。而望风恇怯。远避山薮。一无进逼贼垒以为声援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4H 页
者。以军法绳之则元帅以下。皆当伏逗遛之律。一暄之被戮。不亦冤乎。今则曰恐妨和事。不得进剿。尤可痛心。伏愿 殿下亟下严旨。刻期进兵。如有不及期会者。一依军法从事。断不饶贷焉。自古亡国之事非一。而拒谏者必亡。 殿下反正之初。咸仰如流之美。厥后渐不如初。少忤 圣旨。辄加峻斥。到今城闭之日。未见言路之开。臣诚痛哭。不知税驾之所。目今三司之启。虽有过激之论。莫非救时之良药。格非之直言也。伏愿 殿下克廓虚受之量。决去自用之私。罔拂舆情。以为恢复之根基焉。臣伏睹江都形势。四面控海。不啻天堑长江也。国家避兵之地。无逾于此。固当修建城栅。列置墩台。多造战舰与火器。以为战守之备。诚今日之急务。庙堂想已讲之熟矣。然此非长久之计。 宗社在于汉京。宫阙在于汉京。 祖宗之所卜也。人民之所聚也。壬辰之去邠。诚出于不得已。不可以此援以为必遵之规。所当固守勿去。以尽效死之义。而既失于甲子之变。再误于今日之乱。贼报才到。首倡去邠之议。临津可守而不守。南汉可弃而不弃。卅年训鍊之兵。雄府累千之卒。不驱诸用武之地。而徒编于扈卫之列。若使贼徒闻之。岂不抵掌而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4L 页
窃笑之乎。还都之事。虽未暇议。善后之策。不可少缓。玆陈一得。以渎 睿览。我国家兵制之失。识者议之久矣。而尚未变通。敌兵一至。莫敢抵当。此虽由于人心之积失。将帅之无人。而不可胶柱而鼓瑟者也。为今之计。莫若因时更张。区别兵农。守宰主治民。将官主治兵。操鍊既久。有能升迁。以示劝奖之意则将卒之间。若父兄子弟之相爱而相卫也。临敌赴乱。宁有奔溃之患乎。兵粮之措办。特一有司之能事耳。臣顷与兵曹判书臣李廷龟。言及此事则曰。曾为兵判时已建此议。而不得见施云。诚可叹惜。伏愿 殿下俯问而采施焉。臣本庸愚。立朝几四十年。无一善状而滥升宰秩。当此主辱之日。未效臣死之义。愿以身编于行伍。死于国事则虽死犹荣。伏愿 殿下怜察焉。臣不胜激切屏营之至。
批曰。省疏具悉。深嘉为国之诚。疏辞当议处焉。
戊辰陈弊疏(时宰淮阳)
伏以官府役民之道有二。曰田结也。民户也。贡赋以田。役使以户者。乃自古不易之常规也。我国家壬辰以后。荐遭兵祸。人民田亩之数。未满平时百分之一。江原道则山溪险远。土地硗薄。人民贫窭。生理鲜少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5H 页
而本府之残薄。八道中最甚者也。上年时起田一百结零。而除诸般给复绝户自觉。则行用者只三十九结。阖境民居才逾百户。而除官属驿吏烽军津夫等杂颐。则实役者只四十馀户。此则下三道稍强品官之不若。何以成官家模㨾乎。加以官居北关之直路。铁岭之咽喉。使命相望。将士络绎。应接之烦。徭役之苦。在常时犹不可堪。况以四十户结之民。应此时如毛之役乎。臣忝受牧民之寄。不忍斯民之涂炭。官事之板荡。谨陈弊瘼若干条于后。伏愿 圣明垂察焉。以夫马之弊言之。每一结作一统。一月之内。小则一二巡。多则三四巡。如环短绳。自本府北至高山六十里。则价木一匹半。南至金城一百十里则二匹。只此一役。如是其重。又况他役从而猬起者乎。大同设厅之初。不计各官田结之多少。直路刷马价。槩以米四十石定给。不思之甚也。金城虽曰残县。而田结倍于本府。至于金化,铁原则四五倍之。三邑一巡之行。本府则行四三巡。而一年之价。皆给四十石。其为不均。孰大于此乎。姑以上年行用之数言之。通计二百七十馀驮。不得替于金城,高山而便行。北至安边,德源。西至伊川,兔山者多矣。计其价米则一百十有馀石。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5L 页
一年如此。积年可知。民之虚役之苦。偏重之状。尚忍言哉。臣自到任以来。目睹斯弊。屡请监司。或以邻近邑夫马补立而不许。或以他官大同馀米添给而不许。推诿于大同厅。大同厅又以一定之后不可续续更改。搪塞而不许。噫。淮阳之民。独为府使之私民。而不得为国家之民乎。均是一国之民则岂可诿之一定。而不思所以均役之道乎。臣之愚意。一从田结之多寡与夫每年之驮数。裒多益寡。推移准给则民无偏苦之怨。而大同之役均矣。以束伍之弊言之。训鍊设局之初。本府人民稍盛。故以八十六名定额。合计诸色军公私贱。而未满一哨则邑之残薄可知也。况今人民流散。阖境空虚。户口日减而军额犹前。一有逃亡。勒令代定。故一家之内。父子兄弟同居者。俱入编伍中。逐朔试阅之外。又有营将聚操之举。脱有缓急。举家赴战。民安得保存乎。即今与贼对垒。军簿归虚。不得已移来佣赁之类。店匠助役之徒。勿计充定。民安得不散乎。臣之愚意。莫若量减额数。择其稍实元居者。仍为编束。无恒居恒产之民。勿复充定。则兵有务精之实。而民无流散之患矣。以摆拨之弊言之。自兵兴以来。凡干边报。皆以拨传。本府官门及新安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6H 页
两处。设拨替送。新安则初以祥云,平陵两道驿卒分定矣。顷因监司状启革罢。以上番军代之。官门摆掇则以本府之民分番轮回。在前民户稍盛之时。尚且不堪。况今以四十户之民。当百役之繁兴。而又立此拨军之番乎。一番将卒并五名三日相遆。二十四日。周而复始。耕种失时。流亡相继者。职此之由。今则阖境之军。皆为上番。无民可立。督责于上番之军。上番之军家无馀丁。则给价雇立。民安得不散乎。臣之愚意。本府上番军元数四十馀户。抽出若干户。除其上番。依新安例替入拨军。其馀户保。并令除番作米。收储本府。以为不时军饷及往来将士之供。则军民两便。元谷稍裕。庶免临急转输之弊。可完北路关防之地矣。以田结之弊言之。昏朝乱政。不知藏富之义。惟以虚张结数。为裕国之务。故每年踏验之际。据定结卜于各面书员。名之曰自觉。田少而结多者。犹之可也。无田而有结则谓之何哉。田野日荒而结卜岁加。百役虚徵。抱冤谁诉。他邑皆然而本府尤甚。元结之外所谓自觉者。多至二十结。该曹只以经费为恤。凡干徭役。皆从虚结之数。其为民冤。庸有极哉。臣之愚意。宁为加赋。减去自觉之结。虽不得遍减于一道。而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6L 页
特减于直路之四邑则民无横敛之冤。而路傍残邑。庶得以支保矣。且大同设厅之后。本道贡物。皆入作米之中。便民之政。孰大于此乎。一道之民。得保今日者。赖此政也。第工曹全㓒。谓之㓒田。所出不与于大同之中。他邑则不知逐年上纳矣。本府则乱前曾有㓒木若干之条。而兵燹之后。尽为焚烧。又被乙巳年水灾。根株漂拔。更无萌孽之生。故自壬辰以后。有其籍而无其贡者。三十有七年矣。顷接该曹移文则壬戌以后六年所纳。一时督纳。不得已收布于民。将为贸纳。此亦乱后所无之贡也。该曹之至今不徵者。岂无其由也。今及培植。则数年之后。可得取纳。伏愿 圣明亟命该曹。特减各年未纳之条。俟培植长养后使之上纳。则民力少纾而庶蒙一分之惠矣。目今奴酋肆毒。毛将反侧。危亡之祸。迫在朝夕。当事之臣。徒知经用之为急。训鍊之为务。而不知二者之本在于保民也。臣伏见丧乱以后。岁加无前之敛。三手之粮。起于训鍊之设。别收之米。兴于均田之日。移定之贡。由于两西之败。唐粮之收。出于毛兵之饷。仍为恒贡。无岁不纳。而焰焇之役。又始于上年矣。此虽国计荡渴。备御方急。为此不得已之举。而其中别收米。无名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7H 页
之尤者也。伏愿 殿下法文王之如伤。师大禹之克俭。节用而爱民。务本而抑末。断自 宸衷。亟罢无名之税不紧之役。使民安居而乐业。仰事而俯育。则既为孝悌之民。宁有后君之理。民之爱戴。若子弟之卫父兄。手足之捍头目。可使制挺以挞秦楚者。岂欺臣哉。将见近悦远来。陆詟水慄。国无可畏之敌。民有奠枕之乐矣。臣之此言。腐儒常谈。闻之者冷笑。见之者詈骂。臣固知言之无益也。然范蠡霸越。生聚居先。尹铎损户。民无叛意。伏愿 圣上勿以人废言。行之无效。即诛臣妄言之罪。臣仍念所陈数条。或系该曹之斟酌。或在方伯之处分。不欲烦渎于 宸严。而监司则委之细事。而循例帖移于该曹。该曹则但忧经理之不给。不恤人命之垂绝。徒以搪塞为事。哀我民情。谁因谁极。玆敢不避琐屑之嫌。冒达 冕旒之下。伏愿 圣明垂察焉。臣以卤莽之才。早窃科第。立朝几四十年。未有毫丝之补。遭逢盛际。滥跻金貂之列。而未尝一望清光。吐尽素蕴。常以为覆盆之痛。今叨字牧之任。又阙民瘼之疏。则不但为监门之罪人。实负圣明分忧之寄。伏愿 殿下下此数条于该部。亟令举行。无徒以防启为塞责之地。则奚啻淮民之福。实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7L 页
基邦家宥密之命。生民幸甚。国家幸甚。臣不胜激切屏营俟罪之至。谨昧死以 闻。
己巳陈情疏(时以进贺兼卞诬上使朝 天)
伏以蝼蚁微臣。辄有私恳。仰渎 宸严。罪当万殒。臣之父母坟。近在交河地。而臣受任于行期已迫之后。且缘装束匆率。靡遑归省。臣之此行。非如时月往返之事。隔岁违离。霜露起感。人子之情。曷堪怆惕。臣窃念碧蹄之去墓山。才二十馀里。拜扫之后。可以追及于坡州。伏愿 圣明俯谅危衷。特命历拜而行。则乌鸟微情。可以得伸于 孝理之下矣。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批曰。依愿施行。浇奠床备给。
雪汀集卷之四
 书
  
上宰相书
樗散孤踪。退伏乡曲。侧闻台鉴(当作监下并同)閤下夙夜劳悴。致有阴阳之寇。不胜贡慕之至。今来洛下。仰审台有勿药之喜。尤荷眷注之隆。公私万幸。第窃伏念台鉴谓今日国事。为如何可担当耶。首相守制。累疏不出。国家存亡。惟系于台鉴与右相之弘济与否耳。亡国之事非一。而千万古历代危亡之象。咸萃于一国。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8H 页
莫甚于今日。居具瞻之位者。泄泄沓沓。惟患得失享富贵。谄媚是务而无一言匡救。则其如 宗社何哉。当今痼弊。固难毛举。其中宫阙之大役。贪风之大振。此尤不忍言者也。宫阙之事。既成不说。第今造成之阙。已倍于平时。宫府之所。亦办于内外。自 上移御。有何不足。趁今停役。少纾民力则犹可及救。伏愿台鉴唱率百僚。沥血陈辞。一启再启。累启而不得回天则折槛牵裾。碎首溅血。乃相公事业耳。堂陛虽严。岂无感动之理乎。古之人臣。或以直切感君。或以讽谏纳约。累卵之喻。犹止九层之台。勿易之教。继下将云之日。伏愿閤下殚诚竭力。冀回圣聪。勿以前日之一启为塞责之地。自陷于吾君不能之贼也。富贵人之大欲。孰不欲图进取而享安乐也。然中人以下之犹不敢为者。岂有他哉。重名节也。励廉耻也。自数年以来。人心罔极。仕路尤溷。赴科举者。非借述则循私情。图一命者。非藉势则行贿赂。内外微显之官。皆有品定之价。以至今日则滋甚矣。云云之说。上及于大官。无识之辈。有不足言。目今名公钜卿。岂无清白自守砥柱于颓波者。而乃与庸恶鄙夫。同齿事君之列。混蒙指目之累。岂不羞且痛哉。发身如此。立朝何观。筮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8L 页
仕如此。供职可知。白日强盗。布列于三百六十之州县。浚血推髓。罔有纪极曰。吾贷银于某人。纳银于某处。非吾之罪。不得不尔。其言诚是。则岂独渠辈之罪乎。诚可痛哭痛哭。近观朝报则自 上每下徐堂发落之教。台谏例有因教姑停之辞。守令边将被论者。瓜满而仍任。居下者还家而再赴。扬扬自得。尤无所忌惮。哀我民斯。何罪何辜。况今边事孔棘。人皆荷担。天灾惨酷。赤地千里。此正君臣上下戮力共济。图保一缕之脉。而满城金碧。焕曜于半空。八路奸贼。剥割于残氓。正如垂亡之人。元气已尽。既蠹之木。本实先拔。古今国家。其有如此而不亡者乎。閤下燕坐于火幕。傍观于覆舟。正端委行呼唱。督役于宫阙。循例而荐人。蒿目而忧时曰。不可说而已。无可奈而已。其事君以道之义。果如是乎。近闻忠清监司未知为何许人。而颇有风力。贬黜不桡。贪污望风解印。下道。庶望其澄清。可谓铮铮者也。诚得如此者数辈。授以方伯之任。则散而之民。庶有再苏之望。而柰何关西莫重之任。委于狂章之手。任他坏了。羊狼狼贪。杀人如麻。怨号彻天。抱携相告曰。烨贼曷丧。奴贼曷来。人心若此。不亡何待。当当国家。岂无一人父母于斯民。方面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9H 页
于关西。而佥曰。之举不于此而于彼。大臣为国荐贤之义。果若是乎。虽然。既往勿咎。复善无悔。今玆救药。岂无其道。伏愿閤下协诚同寅。格非正事。恢公道而荐贤。崇廉耻而励俗。黜贪赃之官。毋惮大吏。收涣散之民。节用惠施则国活民苏。其不在相公转移之机乎。然后奉扈 法驾。移御新阙。亟停馀役。晓谕诸道。陈既往之咎。下哀痛之诏则民之悦之。犹解倒悬。咸愿毋死须臾。更睹清明之化矣。惟相公图之。鄙疏贱也。位非谋国。瞽说难达于四聪。迹涉田野。隐痛常切于凡民。况蒙台疑。曾许登论。玆敢不惮卞刖。伏惟相公置诸药笼之中。得备蔘朮之用。不胜幸甚。
上江原方伯书
窃惟大同之设。岂偶然哉。每结收米十六斗。十斗则上纳。以为各司贡物之用。六斗则留置本道。以为各朔进上。营纳杂物。往来夫马之价。其所以均役之道至矣。询诸列邑则近年民间出米。仅比前日人蔘上纳之价云。民之受赐。吁亦多矣。为守令者。所当竭心奉行。俾无废弛之患。而逐年所纳之米。或有千馀石未收之邑。其意必欲沮遏国家之美政。使一道之民。不得蒙均役之惠。诚为痛骇。该曹之因此欲罢者。岂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29L 页
非疲软之甚乎。然此则惟在该厅之处分矣。至于六斗之米。则应在本道推移斟酌之如何耳。上年七月间。前监司催召道内七八守令。会于襄阳。抄出各邑一年内应行进上若干。营纳若干。夫马若干。计价减除之后。就将有馀邑米移给于不足处。此大官之所不喜。而断然行之。其意可尚。小官终不得受出其米。则或以其官营纳之物相换。以为管饷之资。此吴使之所以优备米布而被该曹褒启者也。目今丁卯条六斗米。成册上送已久。而尚无分付。盖缘该厅无主管堂上。户判于多事中不即处决耳。大槩六斗馀米。元非本厅所管也。崔使时既有已行前例。自本道惟当就其有裕之米。官进上营。纳各㨾之物。计价卜定。没数尽用之后。又及于之次官。则大官无馀米移给之弊。小官免出役偏重之怨。而大同之政得矣。至于直路夫马价则就四官中馀米。准数计给。若无馀米则以他官有裕者割给。乃今日急先之政也。今则不然。凡干卜定之物。不问田结之多少。不计馀米之有无。只取誊录。斟酌加减。而物力之残盛。亦不得其平。未知此何等政体也。大同厅罢则已。不罢而犹行大同之政。则不当若是其紊乱也。若此不已。则有馀之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0H 页
邑日加多。不足之邑日加少。民役不均。而大东小东之怨作矣。卑职不敢知使道既知其不均。而只拘于大官之不乐而不肯为耶。抑推诿于该厅之处分而迁延不即行耶。使道之下界。已过半年矣。小弱之官。不堪偏重之役。倒悬方急。日望救解。而只此循例。已行之政。尚且寥寥。一方之民。岂无向隅之怨乎。况今民罹大无之灾。冀蒙勤恤之政。主一道宣化者。当如救焚拯溺之不暇。不宜一向悠泛。只待瓜满之日也。伏愿使道夬决无疑。毋为大官之所挠夺。命于岭东西中道官。分为两都会。召集邻近有计虑守令如崔使。时会议磨鍊成册。一边送于该厅。一边颁布道内。使之遵奉施行。此今日不可已之举也。易曰。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此今日使道责也。使道政也。伏愿从速量处焉。卑职病伏峡中。不得进参于大操之列。方俟谴责之至。而既投相如谏猎之书。又呈谭大夫告病之作。干冒严威。不胜惶悚之至。
雪汀集卷之四
 行状
  
先府君 赠判书公行状
李氏之先。出自庆州。新罗初。有讳谒平。事赫居世。策佐命功。其后远裔有讳居明。生兵部令金现。金现生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0L 页
三韩功臣金书。乃新罗敬顺王之婿。敬顺既纳土。入朝高丽太祖。太祖妻以乐浪公主。生女归于金书。金书生润弘。润弘生承训。承训生周复。周复生称。称生侈连。侈连生宠暹。宠暹生春贞。春贞生玄福。玄福生宣用。宣用生升高。升高生得坚。得坚生翮。官至左仆射。仆射生三子。长仁挺门下评理。次瑱。检校政丞。次世祺。大提学。提学生讳茜。官评理谥文孝。乃公九世祖也。与门下之子榑樛兄弟。俱以文章名节焜耀一时。而益斋之事业。尤为卓冠吾东者也。文孝生月城君敬中。其弟有曰培中判书。曰达衷政丞。曰诚中政丞。四难封君。何其赫世轩冕若是之盛耶。月城生讳毓。侍郎。侍郎生讳廷硕。缮工副令。副令生讳侗。伊川监务。监务生讳吉安。中军司正。司正生讳堪。乃公曾王父。得文科历清要。以全州府尹终。追赠司正。府君户曹参判。上至三代考妣。俱以恩例加 赠焉。府▣生祖讳殷臣。义兴卫司果。司果生考讳兴。桃源道察访。少负文望。为一时名流所推重。屡魁汉城科。终不第。物议称屈。娶东莱郑氏济用监参奉澄之女。以嘉靖辛卯九月二十二日生公。(公下脱讳)天一字太元。察访公乃于晚年得公。钟爱甚至。爱而能教。其得之家庭者甚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1H 页
多。辛亥。丁母忧。壬子。察访公继逝。癸丑。又代服王母丧。公年才弱冠。荐遭大故。家甚贫窭而竭诚尽力。克襄三丧。仍庐墓尽礼。人以为美。服阕。托身渭阳。未有室家。伶仃孤苦。终鲜兄弟。其所以干蛊执鬯。图保先业者。萃于一身。而能奉以周旋。不至失坠。庚辰。遭叩盆之痛。膝下多未及昏娶之儿。小室屡经匪人。家业零替。万历癸未。荫补礼宾别提。既已见递。自是尤无(无下脱意)世间事矣。葆真衡茅。寄兴曲糵。与二三同志。日为无事饮。壬辰之难。携家奔窜。流寓畿甸湖南等地。仳离迁次之际。困顿万状。而未尝为一苟且之事。盖其天性拙直然也。乙未。移寓延安别业。己亥。以子忔守龙川郡。仍往寄焉。未几还。壬寅春。来寓京城旧家。夏四月。以老职升堂上。拜通政大夫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司果。其时适有该曹事目。募给前𠷢老者堂上职帖。诸子女等。痛西日之将迫。悯慰悦之无方。遂图此举。实非公本意也。癸卯夏。子忔自全罗都事递任。来侍庭闱。五月十七日。乃子初度。谋与诸兄将献寿酌。公手裁书邀亲朋。宾筵临设。奄遘疠虐。翌日竟至不救。卒于正寝。享年七十三。此实由于不肖子等罪戾深重。诚孝湔薄。微忱莫展。降祸斯酷。终天之痛。曷有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1L 页
穷已。痛哭痛哭。公容貌端雅。性行廉介。守静无求。绝纷华。见人非义。若将浼焉。拙于谋生而行己则直。严于嫉恶而待人则温。侪流相知者心许焉。虽其少失怙恃。早废科业。(缺)
雪汀集卷之四
 序
  
送尹司谏(煌)归山庄
官以得人为重。人以敢言为难。况用舍行藏。惟孔颜有是乎。居是官言是言。而舍之则藏者。吾于司谏尹德耀。见之矣。于其归也。余重其人难其言。且惜其去而言。
送吕佥知(祐吉)奉使日本
人之处斯世也。犹蚊蚋之在瓮盎也。朝生暮死于昏昏扰扰之中。而不知有山川之胜。都邑之美。又焉知天地之大。四海之广哉。以眇然之身。寄堪舆之间。以有涯之生。应无穷之事。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苟非仙风道骨。脱略世务。栖身方外者。乌能尽天下之大观乎。生于中国者犹然。况在东方一隅者乎。幅员未广也。封疆有限也。虽有有志之士。托迹山水之间。而东不过枫岳。西不过妙香。北征则誇长白,渤海之壮。南游则谈头流,太白之胜。言之亹亹。听者啧啧。是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2H 页
犹河伯之誇河。井蛙之闻海。岂不可哀也哉。今吾友吕公尚夫。以高才大器。晚生青邱之域。游心八荒之外。虽轩冕倘来。青云展步。而未尝以得失关其心。夷险异其操。恬静自守。与物无竞。所行者惟忠信笃敬尔。古所谓之夷狄不可改者。非子而谁欤。值国家多事之日。怀王臣靡盬之义。问瘼承宣。身不安朝。环东土数千里间。足无不蹈。目无不及。一丘一壑之脍炙于吾东者。皆已领略于胸中。则虽在鞅掌之中。而已尽方外之游矣。奉使天朝。历遍燕齐。经由辽左。顾瞻靺鞨之墟。则所谓都邑山川之胜。天地四海之大。又皆历览而无馀矣。惟彼日本为国。国于海岛。负固为艰。邻好罕修。在丽季。惟郑圃隐。在我朝。惟申,黄两使将命往来而已。顷在壬辰。无故兴兵。乘我不虞。虔刘我士民。夷辱我宗社。有万世必报之怨。无两国相好之义。隔海为雠。冠盖莫通者。十有馀年矣。稔恶既极。天诛鬼戮。渠酋殒命。馀糵逋亡。徂玆岛夷。怀我好音。还其俘虏。示其诚款。恭惟我朝。以包荒之量。恢不治之义。以为交邻有道。礼无不答。嗟尔臣僚。畴应专对。佥举攸同。 圣简惟允。三臣𠷢命。公在其上。选之极也。任之重也。诹 戒行。襜帷南指。都门之外。祖帐星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2L 页
罗。汉水之滨。轮蹄如簇。余于是提壶挈榼。与一二同志。举杯以属之曰。子之行也。不其快欤。子之游也。不其壮欤。以一国之游为不足。越封疆而游上都。以上国之游为不足。越重溟而游海外。身不离于尽瘁之中。而天下壮观毕矣。驾万斛之龙骧。劈千寻之鲸浪。命祝融而先驱。驱海若而后拥。贯穿于六十六岛之间而宣威布德。使王灵益振。异类归化则虽博望之穷河源。定远之威西域。蔑以加矣。岂但探奇讨胜。浪迹方外者比哉。昔吾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司马子长。喜远游而能文章。吾知吾子之(缺)量益造于高远。而文章乃其馀事耳。嗟呼。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若余者。浅见也。何异瓮盎之蚊蚋耶。故作是篇以壮之。临岐戚戚。不作儿女态也。
雪汀集卷之四
 杂著
  
代黄海道耆老军民。呈辽东都司文。
谨呈。为小邦臣民。咸戴嗣君。名位已定。人心久系。恳乞二位老爷。俯察 先国王付畀之意。举一国公共之情。明查承袭事理。详覆抚镇衙门。转达 宸聪。以霈恩典。以固藩邦事。窃念臣民无禄。国有大戚。攀号莫及。痛切若丧。惟幸国本有定。嗣君继统。仁声仁闻。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3H 页
八人者深。践位行礼。远近大悦。咸愿毋死须臾。快睹天朝册封之盛礼也。不意玆者。二位老爷。来临下邦。将行查勘。俺等闻命惊惶。莫知其故。直欲刳肝沥血。奔叫阊阖。以达我藩民之情。而 帝京万里。封疆有限。则安得不奔走号呼于车驾之前。敷心腹极痛之情哉。俺等虽至愚极陋。既有是非之衷。又有见闻之实。请先陈嗣君名位之已定。功德之已著者。而后列临海之罪状。伏愿老爷曲垂怜察焉。惟我权署嗣君。仁孝出天。聪明懋学。德器早成。誉望幼彰。 先国王之注意。一国人之爱戴。盖非一日矣。壬辰之变。八路瓦解。人心波荡。苟不择贤以定国本。则无以系民望而图恢复。故 先国王拔之诸子之中。正位储宫。播告中外。且奉 庙社主。俾专监抚之责。此则嗣君之名位。已定于乱生之初。而国人之推戴也久矣。于是嗣君。涕泣固辞。终不获命。爰暨一二臣僚。号召义旅。期复旧物。跋涉成川龙岗之间。捍御方张之贼。贼兵之不敢过平壤而西者。伊谁之力欤。于时 先国王赴愬父母。越在鸭江。国命阻绝。人心贸贸。不知有君父。微嗣君居重倡义。遮遏贼势则鸭江以东。尽为贼窟。而国无一线之命矣。 天朝虽欲救援。其能施功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3L 页
于既亡之后乎。此则嗣君之功德。已著于天兵未出之前。而一国之所共知也。及至天兵出援。克复三都。而倭贼尚据南边沿海地方。久无撤回之计。 皇上专敕我嗣君。进驻全庆之间。俾图善后之策。我嗣君乃与三曹陪臣。驻劄全州等地。纠合军兵。接济粮饷。以助天兵之声势。此则嗣君之功德。又著于天兵既出之后。而 皇上之所许也。天下之所知也。何必覼缕哉。惟其如是。而所欠者册封一节。故 先国王屡遣陪臣。血诚请封。而未蒙 准许。不敢烦渎。恭俟 恩命。于今数年矣。邦运不幸。 先国王遘疾弥留。屡下传禅之教。而我嗣君不敢承当。侍疾惟谨。冠带未尝解。药饵必亲尝。中夜露立。致元圣请命之诚。而天祸小邦。 先国王奄弃臣民。丁宁末命。允出在玆。宅恤承祧。非嗣君而谁欤。在疚煢煢。未有命戒。而首访民隐。蠲除弊瘼。孑遗残氓。鼓舞新化。如戴父母。此则我嗣君终始心迹。昭如日星。而可质之神明者也。自古承袭之际。未有若此之明且正者。而犹未能暴白于 天日之下。此俺等之所以痛心疾首。大声疾呼者也。假令临海无大过失。得如平人。而嗣君功德之著如此。嗣君名位之定如此。受命于 先国王如此。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4H 页
奉敕于 圣天子如此。则天下国人。畴有疑于舍长立弟哉。而况临海之罪恶狼藉。结怨于民。自绝于天者乎。狂暴贪淫。习恶为性。国人之怨讟。已极于平日。而壬辰之乱。奔向北路。虐害犹甚。遐远之民。不忍荼毒。转投贼庭。此虽顽民之罪。而其得罪于民。据此可知。自是拘系经年。心病大作。放还之后。旧恶益甚。杀人命如草芥。夺人财如不及。至于争女色而贼宰臣。养逋逃而杀其主。孤儿寡妻。破家灭门。大小嗷嗷。怨诅盈国。不但此也。中篝之事。可道则丑。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耶。不然则 先国王等是一母之出。岂有爱憎。我臣民等是吾君之子。岂有恩雠。诚以知子莫如父。人心不可诬也。弊邦虽小。三百六十州之民。亦各有心。若其承袭之际。一毫有疑则安得家道户说。使人心帖然从之乎。顷者。听得临海乃于殡侧。包藏祸心。内率家僮。外约群盗。将图不测之计。幸赖 宗社默佑。逆谋败露。 先国王妃。命治徒党。悉皆伏诛。临海之罪至此。而人得以诛之矣。大夫国人皆曰可杀。而我嗣君不忍致辟。屈法伸恩。废处畿邑。使之偃息。此则我嗣君处变之道。虽失于大义。而已优于古昔矣。俺等固知老爷一入弊境。大见民情。不待面质。前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4L 页
疑冰释矣。而况临海逆状已著。天下之恶一也。今老爷与之面对。有所争辨则其于体面。不亦辱乎。呜呼。小邦之事。可谓冤矣。俺等之情。可谓戚矣。夫以嗣君之德之功。虽未受命于 天朝。而权封十七年。名号已定。民望已属。一朝承 父王之命。为恤宅之宗。其授受之际。大公至正。而不能免朝廷之致疑。至有查勘之举。苍天苍天。尚何言哉。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傍。俺等岂敢务为修饰以欺天朝哉。古语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之视听。尚不外乎斯民。则老爷之查访者。舍民情何以哉。今老爷远劳旌旆。行勘藩国承袭之事。小邦之幸惟老爷。小邦之不幸亦惟老爷。伏愿老爷。将此一国民情。转报镇抚衙门。以凭覆奏 天聪。以霈恩典。则老爷之于小邦。实是再造之恩。结草殒首。死生以报。俺等不胜攀辕泣血恳祈切祝之至。
民瘼
一。贡物之规。必视各官土宜与田结。而为之详定者。乃其法也。本郡则不然。贡物磨鍊时。自监营不计田结之多寡。土产之有无。偏重据定。故一道之中。贡役最重。以邻近官较之则延安,平山。一结出米三斗而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5H 页
有馀。本郡。一结出米十斗而不足。此不计田结之多寡也。各司所纳之物。皆非本郡之产。而其中尤甚者。军器寺之正铁。司宰监之青鱼烧木。礼储仓之楮注纸。奉常寺之五味子。济用监之人蔘。工曹之全㓒。缮工监之炭。掌苑署之生梨。或贸得于他官。或给价于主人。故厥价腾踊。其费十倍。此不计土产之有无。惟其如是。故一年民间收米。多至于九百馀石。而犹患不足。别卜定之物。不在此限。历数一道之中。未有如白川之偏苦。此等贡物。并为量减。或为移定。俾均田结之役。兼行任土之政。然后本郡之民。庶有其苏之望矣。
一。诸色军士之有颐。各司皂隶之逃故者。侵及于不干之邻族。为今日八道同然之巨弊。今当依事目更张。则庶解倒悬之急矣。至于各官束伍军。则当初只缘军额减少。操鍊事急。不计有无役公私贱。至发军保皂隶诸员等役而编束之。一身两役。已不可者。况轮回远戍。殆无虚岁乎。正军则赖保人装束。除上番赴防。犹之可也。束伍则既非身役。且无保人。远戍装束。何所取办。尽卖田宅。侵督邻族。以备弓马。行赍居送。怨呼腾天。此岂当初立法之本意也。今年则调发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5L 页
甚多。量留明吉等州。以为屯田之计。尤致军情之愤怨。愚意急还此辈。以备该道不时之用。以纾军民远戍之苦。而北边备御。专责本道。则岂无变通调用之兵乎。
一。司宰监所纳鱼船税。只据差使员掷奸而收税。故无名之税。横及于不干之民而怨咨极矣。每年捉鱼时。差使员只令随陪出入海洋及各浦。中间操弄。惟视贿赂之多寡。以为成册。此则奸吏之诬罔也。船业之人。谋免其税。所居之地。不以实告。如黄海居人则告以忠清。忠清居人则告以全罗。此则船人之巧诈也。差使员更不查覈。一从其言。成册上曹。该曹只凭成册。责税于无形影之各官。各官不敢以名无颐报。搜括一境。得其同名者则不胜喜幸。囚其妻子。据授陈省。使之督纳。若无同名者则至以田结出布备纳。天下岂有是理也。今者自朝廷洞烛此弊。丁未以上。无名渔税。尽数蠲减。故本郡名存实无者。小名成册上送矣。第虑此后若不革前弊。则今年以后。亦有如前之㢢矣。愚意每年捉鱼时。必受本官公文。方许渔采。一如司饔院渔夫之规。无本官公文者。则一一捉囚重治。亦令本官录其行状受出之人。小名上送。与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6H 页
差使员成册凭准。则庶防色吏容奸之路。有船者无漏落之弊。无船者免无名之税矣。
一。内需司奴婢复户之法。载在法典。而以十七事为言。则其立法本意。只复其户役而已。自经年以来。内奴婢等。谋免应行之役。因缘攀附。无所不至。一结田税四斗外。至于各司贡物。亦为拒逆。守令少有侵责。则赴诉于本司。使守令不得措其手足。岂不痛心。在平时役省之日。犹不可如此。况今孑遗残民。苦被百役之侵。如在水火之中。而彼独何民。食土之毛而燕燕居息。使齐民偏受其害乎。斯民既病。邦本既摇则其独与内奴为国乎。愚意虽依大典复户。而系干十七事。则与凡民一体均役。以纾民力。且内奴被侵之弊。亦不可不救也。身贡之米。止于十斗。其役之轻歇。无过于此。在前上纳之际。虽有人情之捧。不至滥觞。今则必以米数十斗。膳物称号。先给本司。次知上下人员。然后方许捧纳。宁致贡米之无面。而必期人情之准捧。其从中奸滥之弊。不可不痛惩而急祛也。
一。训鍊都监炮手。以闲丁卜定于各官。其弊不可胜言。自乱后。逐年括丁。以充诸色军阙额。至以五六岁儿童苟充。年壮闲丁之绝无。据此可知。况京炮则非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6L 页
如他军往来立番之比。一为束定则离亲弃土。永作都监之军。故至死谋避。各官虽仅得定送。而厚赂色吏。旋被退来。百无一定。徒为奸吏受赂之资。此各官所共痛心者也。顷日本郡依都监关旨。以年方十七八閒丁定送。而果以迷少退送。又改定。如是则终无可定之日。而徒为扰民之政。愚意大举军籍前。勿为骚屑之举。如不得已充定则一从本官之定送。无容奸吏之点退则庶乎得矣。
一。各司贡物。势难一一以本色输送。设使输送其本色。而私主人与色吏符同。必为点退。而纳其私备之物。此防纳之弊。与国偕亡。而自古难祛者也。愚意此弊之革。不可望于今时。莫若随其物价之轻重。定其米布之多寡。以革防纳刀蹬之㢢。则各官贡吏。庶免月利之弊。而民蒙实惠矣。
一。本道监营在海州。故公干往来之人。卜驮输京之物。络绎不绝。皆用刷马。海州之马。替于延安。延安之马。替于白川。而白川则至于京城三日之程。其积年债马之价。引而伸之。不啻百倍于他官。乱后畿甸虽曰疲弊。而以白川一朔之力。代行京畿一路之役。宁有是理。愚意自白川替于开城京畿各官。次次交递。
雪汀集卷之四 第 537H 页
则庶无偏苦之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