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864-03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云麓漫抄卷十四    宋 赵彦卫 撰
洪范一书学者惑于传注说愈多而愈不通其失有四
一曰惑于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以谓禹亲受之于洛而
不究大易河出图洛出书之义二曰惑于汨陈其五行
以谓洪范主于五行取其五之可合者类之其不可合
如三德八政等则弃而不言三曰惑于一五行至九五
福为洛书本文以为天神言语陈列字数而不究天何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864-0393b.png
言哉四曰惑于禹次之数自初一至九为五十五数而
弃五行五事至五福不言夫河图洛书俱出于羲皇之
前有其数而无其义天生圣禹能究其旨叙而演之安
假天神言语文字禹始见始见其五以谓非五行不足
以体之故以五行为初一次取其五曰敬用五事三取
其八曰农用八政四取其五曰五纪五取其极曰皇极
六取其三曰三德七取其七曰稽疑八取其五曰庶徵
九取其五六曰五福六极始也龟文秪有五五八五五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864-0393c.png
三七五五六之数分布于龟背皇极则中虚总而数之
凡五十若加以中虚之五则为五十五禹观洛书次其
数犹伏羲睹河图而画八卦箕子陈洪范犹文王重易
而系卦辞自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
金五曰土以下皆箕子释禹次之文它皆类此禹次之
八政亦必有释今亡矣五纪历数下前辈云当继以王
省惟岁至则以风雨乃箕子释五纪之辞七稽疑者因
其有雨霁蒙驿克贞悔凡七故就著而为稽疑庶徵曰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864-0393d.png
雨旸燠寒风凡五各以其时故曰五者来备目曰庶徵
若夫皇极则中虚而五居其中大禹以谓五福六极人
事之成故并于九而大法备矣以此观洪范与易更三
圣世历三纪何异则洪范一书血脉通贯初无五行之
拘又不为三德八政之弃已别有解
新旧图具于左方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864-0394a.png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864-0394b.png
 
 
 
 
 
 
一与六共宗二与七共朋三动而左与八为友四处于
右而与九同道五处于中与十相守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864-0394c.png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864-0395a.png
范氏洪范图
 
       貌恭肃 木曲直 时雨
    皇极 言从乂 金从革 时旸
       视明哲 火炎上 时燠
    之建 听聪谋 水润下 时寒
       思睿圣 土稼穑 时风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864-0395b.png
 
       貌不恭狂 木不曲直 恒雨
    皇极 言不从僭 金不从革 恒旸
       视不明豫 火不炎上 恒燠
    不建 听不聪急 水不润下 恒寒
       思不睿蒙 土不稼穑 恒风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864-0395c.png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864-0396a.png
吕居仁作江西诗社宗𣲖图其略云古文衰于汉末先
秦古书存者为学士大夫剽切之资五言之妙与三百
篇离骚争烈可也自李杜之出后莫能及韩柳孟郊张
籍诸人自出机杼别成一家元和之末无足论者衰至
唐末极矣然乐府长短句有一唱三叹之音国朝文物
大备穆伯长尹师鲁始为古文成于欧阳氏歌诗至于
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学者同作并和尽发千古之
秘亡馀蕴矣录其名字曰江西宗𣲖其源流皆出豫章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864-0396b.png
也宗𣲖之祖曰山谷其次陈师道(无巳/)潘大临(邠老/)
(无逸/)洪朋(龟父/)洪刍(驹父/)饶节(德操乃/如璧也)祖可(正平/)
(师川/)林修(子仁/)洪炎(玉父/)汪革(信民/)李錞(希声/)韩驹
(子苍/)李彭(商老/)晁说之(叔用/)江端本(子之/)杨符(信祖/)
(幼槃/)夏倪(均父/)林敏功潘大观王直方(立之/)善权(巽/中)
高荷(子勉/)凡二十五人居仁其一也议者以谓陈无巳
为诗高古使其不死未必甘为宗𣲖若徐师川则固尝
不平曰吾乃居行间乎韩子苍云我自学古人均父又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864-0396c.png
以在下为耻不知居仁当时果以优劣铨次而姑记姓
名而纷纷如此以是知执太史之笔者戛戛乎难哉又
不知诸公之诗其后人品藻与居仁所见又如何也
绍兴初盛传苏武令词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
音杳驿使空传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
除恩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
救民方召调鼎为霖雨坛上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
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云李丞相(纲/)作未知是否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864-0396d.png
枢密胡公松年绍兴间使金彼盛称甲兵之富胡曰兵
犹火也弗戢将自焚既归作石州词二首月上疏帘风
射小窗孤馆岑寂一杯强洗愁怀万里堪嗟行客乱山
无数晚秋云物苍然何如轻抹淮山碧喜气拂征衣作
眉间黄色役役马头尘暗斜阳陇首路回飞翼梦里姑
苏城外钱塘江北故人应念我负吹帽佳时同把金英
摘归路且加鞭趁梅花消息又歌阙阳关肠断短亭惟
有离别画船送我薰风瘦马迎人飞雪平生幽梦岂知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864-0397a.png
塞北江南而今真叹河山阔屈指数分携早许多时节
愁绝雁行点点云垂木叶霏霏霜滑正是荒城落日空
山残月一尊谁念我苦憔悴天涯陡觉生华发赖有紫
枢人共扬鞭丹阙
李氏自号易安居士赵明诚德夫之室李文叔女有才
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小词多脍炙人口已版行于世
他文少有见者上韩公枢密诗序云绍兴癸丑五月枢
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使金通两宫也有易安室者父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864-0397b.png
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侄寒微不敢望公之
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落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
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以待采诗者云三年夏
六月天子视朝久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如闻帝若
曰岳牧与群后贤宁无半千运已过阳九勿勒燕然铭
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何必羡舍肉便
可车载脂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谁当可将命币厚
辞益卑四岳佥曰俞臣下帝所知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864-0397c.png
昌黎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嘉祐与建中为政有皋
夔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宵小已破胆将命公所宜
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家
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径持
紫泥诏直入黄龙城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仁君方
恃信狂生休请缨或取犬马血与结天日盟胡公清德
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
易水寒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车声辚辚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864-0397d.png
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
干记室纵彼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衷甲昔时
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葵丘践土非荒城勿轻谈士
弃儒生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巧匠何曾
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
新信息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遗氓岂尚
种桑麻残喘如闻保城郭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
人比数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子孙南渡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864-0398a.png
今几年漂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
一抔土又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连昌宫
里桃应在华萼楼头鹊定惊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
意念苍生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又有投
内翰綦公(崇礼/)启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
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第应门
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
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864-0398b.png
架亦安知僶俛难信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视
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
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
局地叩天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
心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
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
绛灌为侪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期脱死莫望偿金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864-0398c.png
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抵
雀捐金利当安往将头碎璧失固可知实自谬愚分知
狱市此盖伏遇内翰承旨搢绅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
双人间第一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蔡祗平实以
会昌之诏哀怜无告虽未解骖感戴鸿恩如真出已故兹白
首得免丹书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
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
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864-0398d.png
高鹏尺鴳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达人共惜童
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
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忝
在葭莩敢兹尘渎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此白乐天守姑苏
游太湖诗读之想见当时气象
绍兴初金人犯江浙苏守移治洞庭前后守臣孙仲益
觌胡茂老松年皆罢守寓彼胡有诗曰白蘋风静碧波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864-0399a.png
沉画舸来游著意深愿觅灵文窥秘钥更追遗范写良
金姓名便合联真隐出处何妨拟醉吟畴昔光阴费行
乐中原鼙鼓正伤心时节不同如此
古人文字但取其声音之恊初无切韵之说郑康成云
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协比方假借为之趣
于近之而已受之者非一邦之人人因其乡同声异字
同字异言转生议论杨收论音律李善注啸赋皆有曰
均者韵也汉晋言均同孙炎始为反切语魏晋以降南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864-0399b.png
北分列人尚词章清浊重轻锱分铢别用而愈切不胜
异意刘臻与陆法言论四声音韵而取诸家之书定为
唐韵五卷详究古人切韵之始至简易而切当使其字
的有所归而不可以疑似转盖一字有四声或只有三
声者以侧声纽平声以平声纽侧声故有双声叠韵之
别如章字有章掌障灼四声以侧声灼字纽平声则灼
良为章又以平声纽侧声则章两为掌章亮为障章略
为灼盖良略是双声章良是叠韵以此推之他皆仿此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864-0399c.png
岂不简易而切当哉自唐人清浊之分乃有三十六字
母以归之益繁碎而难晓如一东二冬各分清浊行更
生与兵明平归作一韵若此甚多且四方之音不同国
墨北惑字北人呼作谷木卜斛南人则小转为唇音北
人近于俗南人近于雅若以四声切之则北人之字可
切而南人于四声中俱无是字矣
唐朝定六经释具载诸音不敢去取向有人欲删定归
一音者乾道间议论以为六经犹日月人人皆欲绘画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864-0399d.png
岂可拘于一家其间意义极多有借用字有避俗音字
有五方音不同字门类亦不一不可不知也
董仲舒刘向于五行灾异凡一虫一木之异皆推其事
以著验二子汉之大儒惓惓爱君之心以为人主无所
畏惟畏天畏祖宗故委曲推类而言之庶有警悟学者
未可遽少之也
易曰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以至天九地十故曰天数五地数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864-0400a.png
五乌睹所谓二十有五与三十哉盖天地之初皆有自
然之数及降而在物莫不皆有其用天一生水地二生
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以其五而生土五行备矣阴
阳不能以独成生于阳者必成于阴故复以地之六成
水配天一以为七天之七成火配地二以为九地之八
成木配天三以为十一天之九成金配地四以为十三
地之十成土配天五以成十五然后天之一三五七九
者散而为二十有五二四六八十者散而为三十人但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864-0400b.png
知其次而不知其术
三代以礼乐为政王畿不过千里而四方之诸侯比年
入觐又一年王乃时巡方其入觐也自郊劳至于出郊
献享之礼莫不有制是以膳庖饔烹下至百工技艺皆
列属以司之盖有一日不可阙者与唐人置殿监分六
尚不同矣
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
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閒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若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864-0400c.png
乃高下向背远近重复此画工之艺尔非精鉴者之事
也不知此论为是不余非知画者强为之说但恐未必
然也然世谓好画者恐未必能知此也此字不乃伤俗

介甫尝言夏月昼眠方枕为佳问其何理云睡久气蒸
枕热则转一方冷处然则真知睡者耶
余谓夜弹琴惟石徽为佳盖金𧉻瑟瑟之类皆有光色
灯烛照之则炫耀非老翁夜视所宜白石照之无光惟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864-0400d.png
目昏者为便介甫之睡真懒者余知琴徽直以老而目
暗尔是皆可叹者也 余家石徽琴得之二十年昨因
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惟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
谓惟弹琴为可亦寻理得十馀年已忘诸曲物理损益
相因不能穷至于此此老庄之徒多寓物以尽人情信
有以也哉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罕能自守者利欲胜之尔物有为
其所胜虽善守者或牵而去故孟子谓勇过贲育者诚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864-0401a.png
有旨哉君子之道闇然而日彰而今人求速誉遂得速
毁以自损者理之常然往时有风法华者偶然至人家
见笔便书初无伦理久而祸福或应岂非好怪之士为
之迁就其事耶余每见笔辄书故江邻几比余为风法

清浊二声为乐之本而今自以为知乐者犹未能达此
安得言其细微之旨妙论精微言不以多为贵而非人
聪明不能达其义余尝听人读佛书其数万言谓可数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864-0401b.png
谈而尽而溺其说者以谓欲晓愚下人故如此尔然则
六经简要愚下独不得晓耶 右六事六一先生试笔
书自元祐以来诸公跋者甚众其文不载集中故录之
蔡君谟跋丁道护兴国寺碑云此书兼后魏遗法与杨
本微异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
杨本开皇六年去此十七年书当益老亦稍纵也甲辰
治平初元七日莆阳蔡襄记六一先生跋云蔡君谟博
学君子也于书尤称精鉴予所藏书未有不更其品目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864-0401c.png
者其谓道护所书如此隋之晚年书学尤盛吾家率更
与虞世南皆当时人也后显于唐遂为绝笔余所集录
开皇仁寿大业时碑颇多其笔画率皆精劲而往往不
著名氏每执卷惘然为之叹息惟道护能自著之然碑
刻在者尤少余家集录千卷止有此尔有太学官杨褒
者喜收书画独得其所书兴国寺碑是梁正明中人所
藏君谟所谓杨家本者是也欲求其本为不知碑所在
然不难得则不足为佳物古人亦云百不为多一不为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864-0401d.png
少者谓此也治平元年立春后一日太庙斋宫书以上
六事见欧跋不载集中
韩退之文二首不见于集得于汪达道家潮州谢孔夫
子戣状伏奉七月二十七日牒以某贬刺史特加优礼
以州小俸薄虑有阙乏每月别给钱五千以送使钱充
者开缄捧读惊荣交至顾已量分惭惧益深欲致辞为
让则乖伏属之礼承受享贶又乖循省之道进退反侧
无以自宁某妻子男女并孤遗孙侄尚未到官穷州使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864-0402a.png
宾罕至身衣口食绢米足充过此以往实无所用积之
于室外廉者所不为受之于官名且不正又嵩山题名
元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余与著作郎樊宗师处士卢
仝自洛中至少室谒拾遗李徵君渤樊次玉川寺疾作
归明日与李卢道士韦濛僧荣并少室而东抵众寺上
太室中峰观封禅坛下石室遂自龙川寺钓龙潭水遇
雷明日启母石入此观与士赵玄遇闰四月三日国子
监博士韩愈题此石刻也并得三诗陪韩院长韦河南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864-0402b.png
同寻刘师不遇得同字洛阳令窦牟仙客诚难访吾人
岂易同独游应驻景相顾且吟风药畹琼林秀斋轩粉
壁空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得寻字都官员外郎韩
愈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院闭青霞入松高野鹤寻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得
师字河南令韦执中早尚逍遥境尝怀汗漫期星郎同
访道羽客杳何之物外求仙侣人间失我师不知烂柯
者何处看围棋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864-0402c.png
杜预云国史皆承告据实而书时事仲尼修春秋以义
去之者且如即位事观成王顾命与康王即位之仪则
古之人君即位当皆有仪制以见群臣以朝祖庙惟近
时王氏说最简要云不书即位礼之不举也新君踰年
即位由阼阶三揖而后升谓之践阼礼之不举故不得
而书也盖隐以不由王命不举此礼庄闵僖不得其始
亦不敢举此礼威宣定无所受命辄举此礼皆据实书
之褒贬自见何用多说乎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864-0402d.png
政和六年以通真善演修文辅教说经谈论书符咒水
修真养命诗书琴乐煅炼金石七科铨择道士许直以
所学自陈道录院考试一科合格即保明解礼部审试
得实给牒补充本科出身以备差遣其按仪斋醮法事
声赞两科不在置科铨择之限八年置道官视品六字
四字二字先生六字法师太虚清虚紫虚碧虚冲虚大
夫视卿监四字二字法师太素元素正素大夫视正郎
太虚清虚紫虚郎视员郎碧虚冲虚太素郎视升朝元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864-0403a.png
素正素翠微碧落郎视京官左华右极琼台南昌南华
丹林金坛郎视选人冲和葆光燕颐蕊珠凝神殿侍晨
视待制葆光燕颐蕊珠凝神殿校籍视殿撰燕颐蕊珠
凝神殿授经视修撰又有校仪名品宣和元年佛寺改
为宫僧寺为观诸陵佛寺改为陵名明真宫臣庶坟等
改两字合掌和尚不审改作擎拳稽首佛赐天尊服改
塑菩萨罗汉作道服冠簪佛号大觉金仙文殊封安慧
文静大士普贤封安乐妙静大士泗州大圣封巨济大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864-0403b.png
士传大士封应化大士达么封元一大士二祖同慧大
士三祖善明大士四祖灵应大士五祖静心大士六祖
德明大士永嘉宿觉封金德大士菩萨称仙人罗汉称
无漏金刚称力士僧伽称修善
 
 
 
 云麓漫抄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