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 第 1a 页 WYG1281-05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
            明 王世贞 撰
说部
  宛委馀编五
尔雅谓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都元敬谓舜
典岁二月东巡守则唐虞亦称岁禹贡作十有三载乃
同则夏亦尝称载太甲三年复归于亳则商亦尝称年
卷一百六十 第 1b 页 WYG1281-0553b.png
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则周亦尝称祀按唐开
元天宝间改称载复称年
王履吉别号雅宜山人按雅宜山旧名娜如元虞伯生
始改名何仲默号大复山人大复山一名胎簪山故仲
默作文赋七之类多称胎簪子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己酉冬十月庚子日卒于
敬王四十一年辛酉夏四月乙丑日年七十三孟子生
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卒于赧王二十六年正
卷一百六十 第 2a 页 WYG1281-0553c.png
月十五日年八十四正月十五日后之十一月十五日
也其日日长至邹人是日废贺按江以北人俱不贺至
似未因孟卒日也
王顺伯高德基谓姑苏乃姑胥也凡山与台皆以伍胥
得名吴人乡语以须为苏故误曰姑苏后遂为苏州按
续图经记云姑苏台一名姑馀史记正义云在吴县西
南三十里姑苏山上山水记阖闾作春夏游焉又云夫
差作越绝书云阖闾造九曲路以游姑胥之台然则姑
卷一百六十 第 2b 页 WYG1281-0553d.png
苏之或谓姑胥或谓姑馀不可知而始于阖闾成于夫
差岂得云因伍胥而误也姑苏自是故名第古以名台
今名驿而正德中纂志书者冠以姑苏却大可笑
乐毅书故鼎返乎磨室徐广注磨历也战国策新序作
历室周官遂师抱磨亦音历
虎丘山千人石有颜鲁公书虎丘剑池四大字米元章
书史以为大字第一今志亦载之又刻清远道士诗有
金气腾为虎语按唐避太祖讳改虎丘为武丘虎林为
卷一百六十 第 3a 页 WYG1281-0554a.png
武林神虎门为神武门纂脩隋书凡虎皆曰猛兽白乐
天有东武丘西武丘及武丘寺路等诗而诸公集中亦
有不尽然者岂临文不讳耶抑为宋人校正梓刻也至
于大书刻石鲁公必不尔其为宋初善颜书者假托无

常怪苏长公以学士出镇金山作机语不能胜了元输
所系玉带于山门以为非三品所服及考叶梦得云亲
王宰相皆服金带元丰官制行上欲宠嘉岐二王乃诏
卷一百六十 第 3b 页 WYG1281-0554b.png
赐方团玉带著为朝仪先是乘舆玉带皆排方故以方
团为别二王力辞不许乃请加金鱼诏以玉鱼赐之亲
王玉带佩玉鱼始此然前此熙宁中复熙河百官班贺
神宗解所系排方玉带赐王安石使服以入贺固辞不
得已受诏次日即释去大观中复青唐徽宗援例赐蔡
京玉带仍排方以京位太师故也京请琢为方团又请
佩金鱼自是何执中王黼郑居中童贯蔡攸皆横被此
赐梦得又云故事玉带皆不许施于公服及考舆服志
卷一百六十 第 4a 页 WYG1281-0554c.png
亦然又云三品以上得用金玉犀带盖常服也若我朝
则正从一品其朝衣公服常服三带皆用玉或素或花
随意而尚书二品遇特赐皆得系之其礼觉更优也常
服带通用方团天子黄鞓亲王红鞓人臣黑鞓以为别
石林燕语京城士人俱用青凉伞祥符五年诏亲王得
用之六年两府亦许用以其有席帽故谓之重戴若馀
官出京城门许用凉伞必去帽则所谓重戴之名以兼
用席帽凉伞而得也青箱杂记谓国初犹袭唐风士子
卷一百六十 第 4b 页 WYG1281-0554d.png
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李巽累举不第乡人侮
之曰李秀才空去空回席帽甚时得离身考舆服志则
云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制本野夫岩叟
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
结之颔下盖折上巾又加以帽故谓之重戴宋初御史
台皆重戴馀官或戴或否后新进士亦戴释褐即止淳
化二年诏两省及尚书省五品以上皆重戴三司使副
则否中兴后御史两制知贡举官新进士上三人许服
卷一百六十 第 5a 页 WYG1281-0555a.png
之按重戴即席帽可以避日石林加伞之说固误而青
箱杂记既云曳袍重戴又云席帽自随亦非也古有席
帽山其来已久又两制臣有疾须一服清凉伞亦谓两
府方得用之故耳
用脩云古者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后世宫人骑马多
著羃䍦全方障之又首有围帽谓之席帽垂丝网之施
以珠翠炀帝淫侈欲见女子之容诏去席帽戴皂罗巾
帼而以席帽油之御雨唐永徽中用帷帽施裙到颈渐
卷一百六十 第 5b 页 WYG1281-0555b.png
为浅露开元初宫人马上著胡帽靓妆露面古制薄尽
矣然则男女皆有席帽而羃䍦之制又自小异唐人男
子不去席帽而妇人去席帽尤可笑也
政和三年以燕越二王属尊出入百官不避特赐三接
青罗伞一紫罗大掌扇二涂金花鞍鞯茶镣等物以为
仪卫又以蔡京辞两国公封特赐青罗伞涂金仪仗等
物悉如二王马前围子手二百人惟无紫罗掌扇耳
阿滥堆苏幕遮俱曲名阿滥堆骊山鸟也明皇采其声
卷一百六十 第 6a 页 WYG1281-0555c.png
为曲又作鴳滥堆段成式云此鸟色黄一变之鴘色如
鹙鷩鴘转之后及至累变臆前渐渐白苏幕遮高昌女
子所戴油帽
陈武帝九锡文妖酋震慑遽请灰钉李商隐露布飞走
之期既绝灰钉之望斯穷宋人引杜笃论都赋燔康居
灰珍奇椎鸣镝钉鹿蠡用脩引何子元馀冬论證其非
谓曹爽在狱中乞棺与灰于司马懿其事本不僻云云
按王淩既降未测懿意故乞棺钉与之淩乃仰药死曹
卷一百六十 第 6b 页 WYG1281-0555d.png
爽幽处第中粮尽告急于懿懿给米肉糗糒且以书慰
之爽大喜过望未几狱具夷三族今以灰钉事归曹爽
抑何舛也
长安厨门其内有厨官故城门曰厨门如淳曰今名广
门也秦王与燕太子丹誓所谓厨门木象生肉足谓此
盖门置木象以为观美耳
彭城故彭祖国也城东北角有层楼下曰彭祖冢列仙
传诸书俱言彭祖为殷王所忌西入流沙不知所终而
卷一百六十 第 7a 页 WYG1281-0556a.png
此云冢者岂亦桥陵葬衣冠之类耶
陈留风俗传郦食其有封高阳侯其后郦峻字文山官
至公府掾按食其自称高阳酒徒耳高帝号之曰广野
君初未尝封侯而其子疥始封高梁侯改封武阳风俗
传误也
魏兴郡婿水南历婿山溪又东径七女冢冢夹水罗布
如七星高十馀丈周回数亩元嘉六年大水破坟崩出
铜不可称计得一砖刻云项伯无子七女造榔郦道元
卷一百六十 第 7b 页 WYG1281-0556b.png
云世人疑是项伯冢按史记项伯名缠封射阳侯子睢
封后以罪除平皋侯名它砀郡长至曾孙胜罪除桃侯
襄最后封子舍为丞相而四侯中玄武侯者史记汉书
年表俱遗之然则所谓项伯无子七女造冢皆妄也班
表以桃侯为桃安侯不言项伯名缠应劭风俗通谓六
年封楚令尹项缠射阳侯砀郡长项他为邢丘侯邢丘
桃安恐不如史记之的然也
汉高既有天下未及封功臣而诸将聚沙中偶语以留
卷一百六十 第 8a 页 WYG1281-0556c.png
侯言先封雍齿乃人人自安今按功臣年表曹参至陈
平九人皆以十二月甲申封张良至陈豨十三人以正
月丙午封周灶以丁未封丁复以戊申封吕青以壬子
封雍齿始与郭蒙以戊午封而诸将陈武等以三月丙
申庚子等日继封然则曹参诸公远者先三十四日而
沙中偶语之辈仅陈武辈二十馀人耳此曹非有大功
何敢偶语意者归美留侯之溢谈未必实也
水经沔水又东径左桑昭王沉水处也百姓于此佐丧
卷一百六十 第 8b 页 WYG1281-0556d.png
言左丧讹也又东得合驿口朝廷驿使合王丧于此也
注又有大敛口言昭王于此殓也又东谓之横桑得昭
王丧处也又东得死沔亦言王尸于此也
今南阳有诸葛祠又有诸葛草庐在郡城西南七里卧
龙冈上疑在汉末为曹刘兵冲非诸葛避兵之所复阅
宋人一小说曰南阳乃襄中之乡名也水经沔水又东
过山都县东北注新野山都县治沔水又东径乐山北
注诸葛好为梁父吟多所登游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
卷一百六十 第 9a 页 WYG1281-0557a.png
径隆中注孔明旧宅所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即此地
也刘和之镇襄命李安作宅铭此似可据
推命者有子平五星宋景濂谓诗云我辰安在郑氏谓
六物之吉凶王充论衡所谓睹命禄而知骨体皆是也
况小运之法本许慎说文已字之训空亡之说原司马
史记孤虚之术盖以五行甲子推人休咎其术之行已
久矣沿及后临孝恭有禄命书陶弘景有三命抄略唐
人习者颇众而张一行桑道茂李虚中咸精其术虚中
卷一百六十 第 9b 页 WYG1281-0557b.png
之后唯子平尤造阃奥五星之说景濂则谓其说多本
于都利聿思经都利益都赖也西域康居城当都赖水
则今所传聿思经者盖婆罗门术也李弼乾实婆罗门
伎士而罗㬋计都亦胡梵之语其术盖出于西域无疑
十一曜之说景濂以为无之而吴伯善甄鸾刘孝孙张
胄玄之造但七曜而已按子平名居易五季人与麻衣
道者陈图南游今所谓徐子平则宋末徐彦升耳其实
非子平也
卷一百六十 第 10a 页 WYG1281-0557c.png
今天下称孔氏必曰先圣之后然卫有孔达宋有孔父
郑有孔叔陈有孔宁齐有孔虺而郑子孔之孙又为孔
张先圣既七世单传而汉所谓孔将军居右者何人耶
洪景卢谓宋时升朝官有出身人为太子中允无出身
人为太子中舍无出身人盖任子之类也近士大夫或
不能晓乃称中书舍人曰中书殊可笑云然则今之中
书舍人固当称为中舍矣
元日饮屠苏酒从小者起按时镜新书晋有问董勋者
卷一百六十 第 10b 页 WYG1281-0557d.png
曰俗以小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唐诗称婪
尾则以老者后得酒当有馀以优老见庄季裕鸡肋若
崔寔月令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椒酒从小者
起则又不在元日矣婪尾又曰啉尾一云出侯白酒令
巡匝末坐者连饮三杯末坐远酒行到迟出故连饮以
慰取贪婪之义一云啉为燣如铁出火贵其出色此尤
无谓
唐太宗作魏徵碑高宗作李绩碑明皇作张说碑德宗
卷一百六十 第 11a 页 WYG1281-0558a.png
作段秀实碑宋太宗作赵普碑仁宗作李用和碑神宗
作韩琦碑大明太祖作徐达碑孝宗作张峦碑
余尝见孙兆孺言永顺永靖二宣慰酉阳宣抚之民至
今尚冠白巾云为诸葛武侯服孝后阅避暑录载所睹
唐明皇幸蜀图山谷间民皆冠白巾以为蜀人为诸葛
武侯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然则诸葛之道行于蛮
貊一至此哉永顺永靖皆楚地不知初定荆州时抑平
孟获后也今土官正堂皆供诸葛像不敢中坐官民守
卷一百六十 第 11b 页 WYG1281-0558b.png
其三约惟谨
赵弼作文山传既赴义其日大风扬沙天地尽晦咫尺
不辨城门尽闭自此连日阴晦宫中皆秉烛而行群臣
入朝亦爇炬前导世祖问张真人而悔之赠公特进金
紫光禄大夫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庐陵郡公谥忠武命
王积翁书神主洒扫柴市设坛以祀之丞相博啰行初
奠礼忽狂飙旋地而起吹沙衮石不能启目俄捲其神
主于云霄中空空隐隐雷鸣如怨之声天色愈暗乃改
卷一百六十 第 12a 页 WYG1281-0558c.png
前宋少保右丞相信国公天果开霁按正史文集皆不
载此事传疑可也信公至我朝景泰中赐谥忠烈人不
能知故附记之
卢多逊既卒许归葬其子察护丧权厝襄阳佛寺将易
以巨榇乃启其尸不坏俨然如生遂逐时易衣至祥符
中亦然岂亦五月五日生耶使释氏得之当又张大其
事若今之所谓无量寿佛者矣
余尝怪苏子瞻职为尚书学士承旨定州马步都总管
卷一百六十 第 12b 页 WYG1281-0558d.png
官至端明侍读二学士而阶勋仅左朝奉郎骑都尉又
无爵邑以为怪后阅本传知阶勋不至大夫者以生平
不请磨勘故也至考子由所草行状则尝封武功县开
国伯食邑八百户子瞻生平亦不以入衔故本传遗之

舍弟尝得一古刚卯有细篆文不能辨余后复得一刚
卯制如之盖纯白玉而血侵入赤若鸡冠按王莽传予
前在大麓至于摄格深惟汉氏三七之阸赤德气尽思
卷一百六十 第 13a 页 WYG1281-0559a.png
切广求所以辅刘延期之术靡所不用以故作金刀之
利几以济之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
王夫刘之为字卯金刀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
其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按刚卯㱾改也
大刚昴以逐鬼也㱾改大开坚也服虔注曰刚卯以正
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玉或用金或
用桃著佩之当中央从穿作孔以䌽丝葺其底刻其上
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
卷一百六十 第 13b 页 WYG1281-0559b.png
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又曰疾日严卯
帝令夔化顺尔国化仗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使
刚瘅莫我敢当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当中央从
中作孔而文微有异颜师古云今往往于土中得玉刚
卯按大小及文服说是也后汉舆服志佩双印长寸二
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
四百石皆以黑犀三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上
合丝乘舆以縢贯白珠赤罽诸侯王以下以系赤丝蕤
卷一百六十 第 14a 页 WYG1281-0559c.png
縢丝各如其印质刻书曰正月刚卯(云云/同前)慎尔周伏化
兹灵殳(云云/同前)凡十六字然则双印者两刚卯也分寸文
字又当以此为据陶九成则谓当以服注为据盖刚卯
乃汉之制而莽禁之金刀则莽之所自铸悔而复禁之
者也余所有正合长一寸二分方六分之制
宋赵丞相鼎庚申生继之者韩平原壬申生继平原者
史卫王甲申生继卫王者郑太傅清之丙申生每一相
长一纪
卷一百六十 第 14b 页 WYG1281-0559d.png
宋人有金廷事实一条国中自宰执公卿下至判司簿
尉有罪犯者亦不能免杖责如在廷之臣有忤其主意
者则去衣卧地令侍卫之人以杖箠数足则止名曰御
断考金史自平章而下俱然今之廷杖其殆是乎第古
刑不上大夫则士以下亦所不免耳
宋时上梁文有儿郎伟伟者关中方言们也其语极俗
至道九老太子中允张好问年八十五太常少卿李运
年八十故相吏部尚书宋琪庐州节度副使武允成皆
卷一百六十 第 15a 页 WYG1281-0560a.png
七十九赐紫吴僧赞宁年七十八郢州刺史魏丕年七
十六左谏议大夫杨徽之年七十五故相司空李昉水
部郎中朱昂皆七十一然以蜀寇作不及宴其明年昉
卒遽罢若洛社耆英则前怀州司马胡杲年八十九卫
尉卿致仕吉旼年八十六前右龙武军长史郑据年八
十四前益州刺史刘真年八十二前侍御史内供奉官
卢真年七十八前永州刺史张浑刑部尚书白居易俱
年七十而秘书监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以未七十虽与
卷一百六十 第 15b 页 WYG1281-0560b.png
会而不及列洪景卢谓此会有两卢真盖误以真为贞
也后洛社耆英则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武宁军节度
使致仕韩国公富弼年七十九河东节度使开府仪同
三司守太尉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潞国公文彦
博司封郎中席汝言俱年七十七太常少卿致仕王尚
恭七十六太常少卿致仕赵丙秘书监致仕刘几卫州
防禦使致仕冯行已年七十五太中大夫天章阁待制
提举崇福官樊建中年七十三司农少卿致仕王谨言
卷一百六十 第 16a 页 WYG1281-0560c.png
年七十二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
通议大夫提举崇福宫张焘俱年七十端明殿学士兼
翰林学士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司马光六十四援卢
狄例在会而不预图检校太尉宣徽南院使判大名府
王拱辰年七十一时出镇预列而不在会前社多高寿
而后社名位重乐天又有宴致仕裴宾客九十馀王尚
书八十馀白为太子少傅刘梦得为太子宾客俱七十
三潞公又与中散大夫程旸朝议大夫司马旦司封郎
卷一百六十 第 16b 页 WYG1281-0560d.png
中席汝言作同甲会在洛社之次年杭州在正统间大
理正郎子贞八十一封吏部员外郎孔希德八十礼部
郎中蒋廷晖七十八处士项伯藏九十三孙适郭文敏
皆七十三又有稽勋郎中邓林布政使姚肇以寓公与
会而年不及
契丹之先一主曰尼格特一髑髅在穹庐中覆之以毡
人不得见国有大事则杀白灰牛以祭始变人形出视
事已即入穹庐复为髑髅因国人窃视之遂失所在复
卷一百六十 第 17a 页 WYG1281-0561a.png
有号曰沃赫戴野猪头披猪皮居穹庐有事则出退复
隐入穹庐如故后因其妻窃其皮莫知所如后一主曰
珠尔玛克图养羊二十口食十九留其一次日复满二
十口皆极怪异见叶隆礼辽志而本史不载
先睢陵元公晋书列传人臣之首其时位太保在太傅
郑冲下然以其实考之未尝任晋官职也内云帝新受
命祥等耆艾笃老希复朝见帝遣侍中仕恺咨问得失
及政化所先祥以年老瘦耄累乞逊位帝不许是终无
卷一百六十 第 17b 页 WYG1281-0561b.png
答也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阙朝会请免官诏曰
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治道者也前后逊让不
从所执此非有司所得议也遂寝其奏祥固乞骸骨诏
听以睢陵公就第是终无入朝也咸宁初诏太宰安平
王孚太傅冲等十二人存铭太常配食于庙而独无公
是终不以为晋臣也夫岂惟高贵乡公之恸哭文王之
不拜而已
晋史司马宣王张皇后传言帝避魏武辟命托以风痹
卷一百六十 第 18a 页 WYG1281-0561c.png
尝一日晒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在侧
后手杀之以灭口而亲执爨后欲诛曹爽复诈称风痹
爽党李胜别之使两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进粥
帝不持杯饮粥皆流出沾胸臆何仲达之善托疾乃尔
又太平御览所引晋书高祖以汉祚将终不欲失节曹
氏辞以风痹魏武遣亲信令史微服于高祖门下荫息
七月七日高祖方曝书令史还报魏武遣辟仍敕曰若
复不动可便收之高祖惧而应命与后纪事牴牾殊甚
卷一百六十 第 18b 页 WYG1281-0561d.png
王伯厚困学纪闻云孔庙崇宁二年改用冕十二旒服
九章考孔氏东家杂记无之至弘治初以尚书王恕言
始用天子礼乐嘉靖九年复如旧
在郧阳迎春日乡民以三尺木作箍聚土实其中使坚
而击之为村歌且舞曰此古击壤遗法也按周处风土
记云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三寸形如履先侧一壤
于地遥于三十四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按壤之
为字从土且一中则已何所取节奏而歌乎周所记恐
卷一百六十 第 19a 页 WYG1281-0562a.png
亦非是
刻水经者直云桑钦撰新唐志以为钦撰又云一作郭
璞撰按前汉儒林传古文尚书涂恽授河南桑钦君长
晁氏读书志钦成帝时人杜佑辨之云济水过寿张本
寿良光武所更名东北过临济本狄县安帝所更名荷
水过湖陆本湖陵章帝所更名汾水过永安本彘县顺
帝所更名必后汉人撰王伯厚则谓武侯垒乃诸葛武
侯所营处魏兴曹魏分汉中立魏兴亦非后汉人所撰
卷一百六十 第 19b 页 WYG1281-0562b.png
也其以为郭璞撰者岂用是乎抑本桑钦撰而后人以
意改益之也
王伯厚记姚宏云战国策遗逸如司马贞引马犯谓周
君徐广引韩兵入西周李善引吕不韦言周三十七王
欧阳询引苏秦谓元戎以铁为矢史记正义引九门本
有宫室又康成注禹贡云碣石在九门而今本皆无之
史称张欧未尝按人晁错之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弃
市廷尉欧与丞相青翟中尉嘉奏也于定国民自不以
卷一百六十 第 20a 页 WYG1281-0562c.png
为冤而赵盖韩杨之死皆其成狱也
襄阳城枕大江即汉江也按陆澄地里记云襄阳无襄
水十道志荆楚之地水驾山而上者皆呼为襄故陈水
之上流亦名襄水无定名也今楚中不闻有此说
汉宣帝图画功臣霍光等十二人于麒麟阁按汉宫殿
疏天禄麒麟二阁萧何造以藏秘书画贤臣者三辅故
事则云天禄石渠二阁不言麒麟阁也光武画功臣邓
禹等于云台不言阁也按洛阳地志云云台高阁十四
卷一百六十 第 20b 页 WYG1281-0562d.png
间唐文皇画功臣长孙无忌等于凌烟阁初名戢武阁
后昭宗徙洛阳宰相柳璨奏四镇元帅梁王勋业冠古
可创一阁图画以旌之诏曰魏赏彭阳之功别创纪勋
之观齐旌泗水之绩乃嘉崇德之栖式视新规爰从旧
典宜令所司于皇城内择善地别造凌烟阁图写赐名
天祐旌功之阁盖阁成而篡弑遂矣真功臣之辱也凌
烟名亦不雅秦二世为之欲与南山齐者
大业记载炀帝命虞世基等撰造郡邑图志一千二百
卷一百六十 第 21a 页 WYG1281-0563a.png
卷卷头有图别造新样纸卷长二尺叙山川则卷首有
山水图郡国则卷首有郭邑图城隍则卷首有公馆图
图上题书字极细并用欧阳肃书肃即率更令询长子
草𨽻为时所重书家载询子通而不言肃盖肃重于隋
通重于唐也
语云汗青又曰杀青风俗通杀治也治竹作简书之耳
新青竹有汁易蠹故于火上炙乾之陈楚间谓之汗汗
者去其汁也
卷一百六十 第 21b 页 WYG1281-0563b.png
索虏拓拔氏为李陵后见宋史云其国俗极讳之至本
史则以为黄帝昌意之后
广记载世说李元礼冽冽如长松下风周君飕飕如小
松下风按世说元礼肃肃如松下风无此语
通语诸葛亮见殷礼而叹曰东吴菰芦中乃有此人作
书与兄瑾曰殷往嗣秀才今之侨肸也用脩尺牍云殷
往嗣今之侨肸也东吴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晋书
王敦与导书云温太真别来几日作如此事下云表诸
卷一百六十 第 22a 页 WYG1281-0563c.png
奸臣以峤为首下云募生得峤者当自拔其舌司马通
鉴云温太真别来几日作如此事当募人生致之拔其
舌用脩尺牍亦因之故记于此
偶阅张伯雨赠纳琳大监诗跋云曾疏请以蜀文翁之
石室扬雄之墨池杜甫之草堂皆列祀典又为甫请得
赐谥曰文贞虞奎章集纪其事按元史有纳琳传而不
载此事又杜甫之谥文贞亦出奇闻
菩萨蛮词杜阳编谓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
卷一百六十 第 22b 页 WYG1281-0563d.png
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
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优者作女王曲音
词宛畅传于乐部按此词太白集已有之何得言大中
初贡也
董仲舒读书不窥园者三年法真赵昱皆历年桓荣十
五年何休十七年
新唐书卢鸿当为鸿一见旧史与中岳刘真人碑内所
书同南齐张融云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明越人以为
卷一百六十 第 23a 页 WYG1281-0564a.png
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鸿常一耳鸿一之名取此见
困学纪闻亦可谓好奇矣
韩退之子昶改金根车为金银车贻笑于世二子绾衮
皆擢第衮为状元退之名若山斗而不闻世有知状元
衮者史亦阙之以此知科名之不足恃也
今吴郡之长洲一名茂苑独王伯厚以为古之长洲非
此地吴王濞都广陵汉郡国志广陵郡东阳县有长洲
泽吴王濞太仓在此东阳今盱眙县故枚乘说吴王曰
卷一百六十 第 23b 页 WYG1281-0564b.png
长洲之苑韦昭以为在吴东盖广陵之吴也长洲名县
始于唐武后时万岁通天中此说似可据
杜周传三尺法注谓以三尺竹简书法律盐铁论云二
尺四寸之律曹褒新礼亦写二尺四寸简三尺者举成
数也
左传郑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风俗通云俗说儿堕地
未能开目视者谓之寤生杜氏注则云寐寤而庄公已
生故惊而恶之
卷一百六十 第 24a 页 WYG1281-0564c.png
论语逸民于朱张不论其行王弼注朱张字子弓即荀
卿以比孔子者也
宣和中以户部干当公事李宽奏凡圣字为名者通行
禁止寻又用给事中赵野奏禁君皇天三字再禁龙王
主玉凡八字苏之承天寺改为能仁寺见中吴纪闻
唐书载武宗宠王才人欲立为后弗果帝大渐即自经
于幄中张祐集载孟才人以歌笙获宠帝疾亟才人为
帝歌河满子曲甫发声肠断而绝或以为一人或以为
卷一百六十 第 24b 页 WYG1281-0564d.png
一事李卫公两朝献替记则谓自上临御王妃有专房
之宠以骄妒忤旨日夕而殁群情无不惊惧然则才人
者固于晏驾之前不良死与传所记大不同
楚昭王避吴师自郢涉睢济江入于云中遂奔郧郧即
郧子国在宋为安州今为德安府非今之郧县也云中
即云梦地江南为梦江北为云郢本楚都在江陵北十
二里纪南城所谓南郢也阳春白雪之倡在是矣今之
承天初为安陆萧梁唐宋为郢州所谓北郢也其在楚
卷一百六十 第 25a 页 WYG1281-0565a.png
非都会地然则郢曲仍当归之江陵乃为当也
王楙云唐时扬州为盛通州为恶而引元白之诗所谓
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又云折君灾难是
通州又云黄泉便是通州郡盖指今维扬之通州也不
知元微之之通州司马在蜀中其全集可考
唐遗史载贾岛于逆旅中不识宣宗忤旨谪遂州长江
簿北梦琐言载温庭筠亦于逆旅中不识宣宗忤旨谪
方城尉摭言谓岛所忤武宗非宣宗也岛死于武宗世
卷一百六十 第 25b 页 WYG1281-0565b.png
遗史所载似误第以未登第举人而得官簿尉皆有谪
词其时制度有不可晓者
李翰作凤阁王侍郎传论序曰太子晋之后有错为魏
将剪为秦将自秦至汉有吉有骏自汉至晋有祥有览
其正绪也则悦洽珣珉其傍支也则浑戎衍经野客丛
书云浑济坦之濛脩之属皆太原裔后汉隐士霸之后
祥览敦导义献之流皆琅琊裔汉御史大夫吉之后也
浑戎衍澄亦琅琊裔祥之别派也肃恂虔恺兰陵人后
卷一百六十 第 26a 页 WYG1281-0565c.png
汉良之后也仪阳城人魏脩之后浚彝矩畅弘农人晋
世王氏无虑十馀𣲖而琅琊为盛
天开为灾见汉惠二年齐东昏陈后主时可谓验矣而
见者往往为贵徵余谓见天开而傍人无睹者此自其
目光坼也余每被酒目热见月为二其圆莹光彩无异
凡二十馀度了不为灾祥以此推之可知矣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等常
食鲫鱼羹本传则云肃在南嗜鲫鱼羹及茗饮汁至北
卷一百六十 第 26b 页 WYG1281-0565d.png
则嗜羊肉及酪浆高帝曰羊肉何如鱼羹茗汁何如酪
肃曰羊陆产之最鱼水族之长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
莒小国唯茗饮不中与酪作奴因呼茗酪奴其载不同
如此
 
 
 
 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