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六
卷七十六 第 1a 页 WYG1280-027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弇州四部稿卷七十六
            明 王世贞 撰
文部
 记十首
  湖广右参政掌荆州府事汝泉赵公政绩记
荆州故悍王地也而最冲其西绾巫巴之口南北走梁
楚道当先帝末大臣计有以镇抚之为遴良而汝宁赵
卷七十六 第 1b 页 WYG1280-0273d.png
公由郎高第出守赵公之守荆未几荆人以水灾告赵
公业捐帑馀镮庾羡粟而曰奈何不谷欲居逸而使负
戴襁褓道属也身自行乡落间以口率其贫弱而赈之
分治舟渡当溺家为营高闿地庐之栉比相望矣是岁
楚水灾独荆甚赵公至而水不竟灾公又筴水所以灾
者自蜀江下而西北奔决堤而灌输龙湾监利石首莽
莽成巨浸则别筑一堤江中楗木竹石下之堤成而水
势小避缓内堤复诸龙湾监利石首之田露以客岁受
卷七十六 第 2a 页 WYG1280-0274a.png
播矣公又筴水所以灾者其上游虽稍得障以缓其下
流壅而无泻则为寻九穴故道先其急者虎渡郝两穴
以次开凿水益有所归矣公又筴民所以无岁者坐水
故今水稍稍治民有岁而无岁者何其一民呰窳而更
敝于冲则为去供亿之不式者量远近酌多寡岁赢金
六千而使道益办其一产薄无积聚而赋不均则为立
催徵之法以渐就入毋令过苦公又筴民所以省供缓
徵而尚不被泽者何内则困于向所谓悍王而外则困
卷七十六 第 2b 页 WYG1280-0274b.png
于萑苻如杨盛满辈者六七千人公首发王阴罪状数
十天子不忍置理传徙凤阳禁而公单车诣贼巢说责
之咸蒲伏称死罪即日解散去其壮者即南亩而女即
红中产以上大抵获高枕而食所在有矣赵公乃言曰
江陵素号称献国而今贡士不登额何以称主上急才
意守幸稍一切理有馀暇则为饬学官以经义督策诸
生咸感奋自修偕计吏者十三人矣前是两台之使以
赵公治状卓异闻先帝为下尚书议赐公三品服得食
卷七十六 第 3a 页 WYG1280-0274c.png
其秩禄以旌之而最后又再上最今天子特进公真三
品俾参政于其省而仍治郡事公逡巡不欲上省尚书
下其仪始上省而僚吏大夫暨郡之父老子弟相与讴
谣其功德公又逡巡谢不敢当盖踰年而故吏江陵令
渤去为他郡丞娓娓以赵公语不佞也昔班氏称孝宣
繇仄陋登至尊知民事之艰难谓太守吏民之本数变
易则下不安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励增秩
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且曰与我共此民者其
卷七十六 第 3b 页 WYG1280-0274d.png
唯良二千石乎有味乎其言之也即先帝所以增赵公
章䘵今上又进公官不易郡盖数十百年而始一再举
庶几孝宣遗意哉不佞窃以为郡守治易耳不为设监
司以掣驭之一切从便宜行事故其惠得径达下而其
称径达上也今赵公以一区区守能悉见其精诚于上
为上者乐而争用之又操其鼓舞之权于下为下者乐
而争为之用即江陵令亦其一矣程难什于昔守而计
效倍之岂可貌取声袭哉夫汲长孺用发河内仓见赏
卷七十六 第 4a 页 WYG1280-0275a.png
暴主召翁卿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广溉民爱而父之
张子高捕诛广川王妻昆弟冀部震慄龚少卿解散渤
海盗贼胶东相劳来不怠流民自占文蜀郡好教化蜀
地学者比肩齐鲁学宫世世祠祀以此数者为循吏规
赵公固兼而有之假如上捐一方悉以付公而不斤斤
绳考功法其所注就又当何如也太史公致慕于异世
之晏子愿为执鞭而不可得不佞虽未及识公幸一生
当公窃因江陵令请记其事
卷七十六 第 4b 页 WYG1280-0275b.png
  重修大名守元洲张公生祠记
不佞以隆庆初起家大名兵使者以间延守吏考郡掌
故则修唐狄梁公宋寇莱公韩魏公祀已附汉东郡守
义主已又新唐沂公弘正父子祠而最后诸生吏民以
前守张公祠来请曰夫是守也去郡十五年矣而政若
新夫吾侪不敢以久故逸也其神明之也则若前数公
不敢以新故狎也余既已拜公祠退而徵诸生吏民得
公守事颇悉盖张公甫莅郡而属有寇警烽火且达南
卷七十六 第 5a 页 WYG1280-0275c.png
辅公以意授僚幕缮城浚隍储糗备甲仗参伍公私
之费以交相佐而不为厉约束部伍号令一切明简士
乐为用政既成复以授诸州邑帅而行之顜若画一睥
睨之隙隐然旌色属于天大名称冯翊重镇焉而郡既
以中饶故又其人椎易使所调发徵赋恒倍而会邢洺
水台议移赋郡且符摄矣张公力争曰邢洺水而郡幸
不被水乃今移赋郡是郡代邢洺水也公为天子计臣
胡不以实闻上蠲其赋而令三郡并敝为台使者愧谢
卷七十六 第 5b 页 WYG1280-0275d.png
不逮竟不移赋郡也郡人素不善讼亦不善避徭自公
以片言决两造各吐肺腑用某时入即用某时出庭往
往空若洗而其所平徭繁简各以力任益相劝若子来
不待期集公既多饶燕则朔望行学朝诸生考较经术
亲为诵说择其敏者某某指以举子业法而日较之后
先成进士为刺史曹郎十馀辈诸生至今能记之夫郡
幸素号平简不能竟张公才即出公才一二而使吾郡
焕然而若新傍郡视吾郡若大府而不敢讲钧礼即以
卷七十六 第 6a 页 WYG1280-0276a.png
张公故且度吾郡前后守多居位自称者而指屈之即
无以出公右也吾诸生吏民何能一日忘公不佞业以
转徙去且六岁而入领太仆守铎偕其幕弘孝以书币
请曰唯大夫之悉张公也业以诸生吏民意饰公祠矣
敢祈大夫之一言以示永永不佞既谢返币而曰张公
今进而为天子统百官均四海即不能以若郡私夫张
公天子宰也吾安敢为而郡上援公其诸生吏民不悦
曰有是哉张公今贵重乃尔吾知为故守而已且大夫
卷七十六 第 6b 页 WYG1280-0276b.png
所称狄寇韩三公者一有德于吾郡历数百千载而不
忍忘乃令吾民去张公二十馀载而忍忘乎哉公今固
贵重于朝吾不知于狄寇韩三公孰贤断不若颍川守
之寂寂损于治郡时也不佞闻而曰有是哉诸生吏民
之言信也张公贤宰也郡为其贤守吾为其故郡而祠
之而记之而已于是有西命道瀛莫间后使者汝贤复
以诸生吏民意而追徵之乃为记如右云张公名瀚字
子文尝以嘉靖乙未上第杭之仁和人
卷七十六 第 7a 页 WYG1280-0276c.png
  筑吕梁洪石堤记
余被召北上抵吕梁望若千雉城者而异之则其新堤
也盖诸曹署公私家以万计倚而宫焉而内则捍数千
顷之禾登场栖亩栉比相望亡何而诸生吏民某子甲
袭衣冠而来谒曰某辈幸藉使者之储胥我以毋鱼鳖
敢一日而忘使者功唯吾子之图之也盖使者至而徐
邳属大水散溃潴城邑使者从其大吏以南堤邳而北
堤徐报成赐玺书金帛矣而使者所治堤则议委之吏
卷七十六 第 7b 页 WYG1280-0276d.png
民曰县官算缗钱且尽奈何使者争之不得则集诸生
吏民而计曰徐堤矣而上束邳堤矣而下束则吕梁其
溃道也少予缗必土堤堤土而临河必易决以易决之
堤而当溃道是委缗水也缓堤而筑之田则公私室庐
为水齧矣是委公私室庐水也乃议石堤费益夥筴之
亡所出使者一夕喜而曰吾得之矣吾吕梁之为役夫
者千有奇而恒岁以杪秋漕艘尽始毕役今漕艘以首
夏尽当毕则远调役夫远役之与即家役其便否较然
卷七十六 第 8a 页 WYG1280-0277a.png
著也大约夫岁人得六金吾请预给之而为籴萧砀之
粟萧砀故饶粟石当赢钱二百而量加大夫多予之粟
而即家役其不以为厉我也吾因石于山因力于夫而
吾少加之剂则堤庶几其取寄櫜哉议上诸大吏俱报
可使者乃择其壮夫八百人采石旁山中日往返四人
可得石若干馀夫四百使辟阯石工百其高为尺者十
使者以旦夕慰劳之而稍抶其惰人人自奋厉诸环堤
而宫者畎亩之护于堤者咸相率捐钱缗资犒费使者
卷七十六 第 8b 页 WYG1280-0277b.png
不藉水衡一金其吕梁丝毫不以烦县官而堤且告筑
矣诸生吏民迫欲得余之一言以示永永而未果寻会
大司空郭公云以吏民请留使者且一岁益筑堤如初
而余出镇襄汉复还□吕梁甫维梢而出肃者益众其
申前请益坚余乃为之喟然曰嗟嗟嘉隆之际人主委
耳而漕计之是徇至任事者居恒破坏深论便宜以相
难极然余以其人疑各自爱其才也夫不自爱其才则
何以无使者出而孰计之必使大司农之粟竭而水衡
卷七十六 第 9a 页 WYG1280-0277c.png
之金钱无见缗也夫南北漕河之要地俱吕梁也大司
空之属俱使者也人视国如其身不自爱其才以与国
谋如使者而独易一吕梁哉国家急漕计实用汉河平
故事不爱黄金功爵以报若王延世者而乃使大司农
之粟竭而水衡之金钱无见缗也则诚愧使者矣余故
不辞而为之记以风后之君子使者由都水郎出名猷
吉举戊辰进士浙之山阴人其堤延袤里数石工岁月
资费诸生吏民名氏具碑阴
卷七十六 第 9b 页 WYG1280-0277d.png
  重建提督军务行台记
明万历之二载都御史臣应鳌言臣幸得奉玺书领大
藩以时布天子威德吏民貌共寝事事小间然实不胜
卒逖之虑臣所领郧镇北抵华阳南跨江汉西踰嶓冢
而遥东尽滍水实割秦楚梁三藩之垂而又间错蜀以
不时縻属兵事罢则已所领名为提督抚治而不恒受
符节不得从军兴法以便宜从事虽亦用考功计吏顾
三方之抚臣实共之而其黠桀者阳受束而阴晓以左
卷七十六 第 10a 页 WYG1280-0278a.png
支右吾甚或借躯椎埋奸铸亡命之徒出一探丸而繁
丑麇至蜹附距弘治于今未百年而叛者十三一杀倅
二杀令三杀尉而祻未已竟也则岂其先臣之咸弗事
事毋亦县官之所以委任之者未尽欤臣不胜过计窃
以当武宗朝赣实据江闽岭海要害数困贼而都御史
守仁以提督军务请诏许之一切便宜从事守仁用是
得募卒蒐伍缮甲庀赀三载而夷环赣之险以千里计
诸盗穴若洗至以其馀劲扫窃号之强王而国家无亡
卷七十六 第 10b 页 WYG1280-0278b.png
镞之费臣不佞不敢望守仁请郧一切得比赣制下尚
书兵部议尚书兵部议如都御史言请更玺书为提督
军务兼抚治者请给军令为旗为牌若节钺者十制曰
可于是都御史拜受命乃为檄檄诸道曰荆襄汝以楚
之被甲组练左右广六卒长来曰南阳汝以韩之少府
溪子龙渊革抉其劲士若长来曰金商汝以秦之厹矛
鋈錞虎韔镂膺绲縢之骑步若长来曰汉中汝以巴賨
叟兵白发黄头若长来既集则为之饬前茅虑无中权
卷七十六 第 11a 页 WYG1280-0278c.png
后劲为之置鱼丽鹳鹅之阵而亲鼓之又三令五申之
俾各受约束以归勒部士乃咸叹曰吾郧自是有帅哉
盖前是孙公以抚治之节来镇郧率厉文武士西刈巨
憝欲申是请会念其二尊人移疾去去而使院有不儆
于灾者属新之凡更二使者院告新而公复至始拜命
名之曰提督行台有司砻石以记请而公用治行第一
入卿大理顾谓其代者世贞曰志之毋忘所繇更也世
贞谢不敏不可退而思之当成化时国家尽西南之兵
卷七十六 第 11b 页 WYG1280-0278d.png
力以仅胜诸流人而始服崇郡侨邑居之而犹不足为
置阃阃不足为置台然其指乃在抚而不在督何也今
天下方治平荒服来宾郧四履之地皆大镇其民逮曾
玄以至耳孙不复知所由创顾抚不足而以督请又何
也当成化时其人犹困兽饥鸟然思一就栖食之地而
无其道苟有以籍之则笠耳是谓无治形有治端其用
不得不抚今天下号为平而文恬武熙蘖牙之萌盖日
夜其间是谓无乱形有乱端其用不得不改而督是故
卷七十六 第 12a 页 WYG1280-0279a.png
晋武之销兵巨源进而陈讽颖考退而媮食有以也孙
公不以且得代谆谆言地方大筴手成事而授之不佞
乃犹徇治人治法之说云即不佞乌能使是官重书曰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以俟后之君子相与𢥠然顾名图
践哉
  督抚郧阳都御史题名后记
万历之甲戌不佞贞履郧行台谒故抚臣原公祠退而
以间延见儒生吏民叙其所以永故慨然有馀思焉上
卷七十六 第 12b 页 WYG1280-0279b.png
书请予原公谥下礼部议具如书指报罢乃又以间考
诸掌故而得诸中丞之氏若名而故大宗伯湛文庄公
为之文曰保釐堂记湛公之记犹未刓可读而堂之额
废久矣窃以为自原公而下至不佞已六十五人大者
握衡枢陪坐论次亦疏附后先以勤诚立节章明于世
而考所以治郧之迹即父老不能举其凡第以为贤长
者而已毋亦原公之法定其民相庆幸其脱险而就夷
归于淳庞无竞之故而诸公诚贤长者不欲以狱市扰
卷七十六 第 13a 页 WYG1280-0279c.png
困之大扺出于盖公平阳之意欤夫是以治者不见迹
而受治者不言功藉令一二喜事之臣欲出其见以求
胜其前人而父老亦遂有所撰称者要之续胫添足之
为耳非吾所与知也顾其地东邻梁西北邻秦南邻楚
而割其三垂以为镇其庆赏兴革军赋吏治皆与其镇
之抚臣共之其民既安其淳庞不复知有上之尊而黠
者乘以为间吏狃恬熙之故而藉口于兼牧之苦而交
相匿军不知兴法一切玩愒自便不能无虞于意外而
卷七十六 第 13b 页 WYG1280-0279d.png
孙公提督军务之请下矣益玺书凡再易比于节钺帅
所谓兵政孙公亦以次第举而台亦再益新顾诸中丞
题名其所至官位赠谥与字俱不载余乃为备识之而
复次其说于湛公记之左盖先原公而讨流贼者成化
之丙戌则少傅白恭敏公圭以工部尚书来庚寅则太
子太保项襄毅公忠以右都御史来而当项公时太师
王端毅公恕以右副都御史抚治南阳荆襄诸郡白公
宽多所纵舍而项公主讨卤杀功最多端毅时时持之
卷七十六 第 14a 页 WYG1280-0280a.png
榜谕逋逃使归业又为疏具言郧房增邑戍事是三公
者皆社稷臣也以非专治郧故弗敢志而志其事欲使
知郧之有兹镇而隐然为原公先者乃更有是三公也
  神鼎阁记
鼎何以阁也以庋鼎也何以庋之志神鼎也何以称神
鼎盖万历之甲戌九月御史中丞赵公抚楚议城孝感
其明年乙亥正月城成而少参王君议城当有所据险
因拓其西北垂即湖隍焉方就筑而地中铿然鸣众怪
卷七十六 第 14b 页 WYG1280-0280b.png
而掘之若干丈得一函遇风则为烬函烬而古鼎出蟠腹
奓口三足两耳周圆端严体被五色空青结绿与天并
莹中有识皆古颉籀文大小凡六十字其不可辨者仅
十鼎甫出而有紫云盖之三青鸟时时回翔其上夜所
置处辄有光光上属天于是王君与佥宪邓君德安马
守相顾异之以询邑三老对曰鼎养也夫兹邑曰孝感
而千户所曰孝昌其出也殆圣主孝养两宫之祥乎参
军任某等翼如而前曰鼎三公承君象也易有之鼎玉
卷七十六 第 15a 页 WYG1280-0280c.png
铉大吉无不利夫天子拱已而听师保以恬养万类即
雉膏无弗食焉庶几哉其徵乎博士诸生曰均有之即
不读永平王雒之诏以公卿大夫得其理耶而赐三公
帛五十疋九卿二千石半之且以初祭之日陈之于祖
庙以示孝养也今胡以异是于是二君乃为阁以庋其
鼎而郡三老中丞曾公某等以书来谓世贞其记之世
贞故有藏薛尚功钟鼎款摹其识读之皆合盖周仲父
鼎也当周之时南宫仲为卿士以王锡作鼎三而此其
卷七十六 第 15b 页 WYG1280-0280d.png
第一其言惟十有三月者月之闰也王在寒师寒师地
也锡于盏玉盏杯之小者也作乃采对王休命言集事
告成也鼎也而谓之䵼父乙尊䵼煮鼎也父乙者周初
接商器也惟臣尚中臣赫赫者取赫赫师尹义也夫此
周鼎耳而谓之神何居昔者汉得汾阴鼎而帝嘉之群
臣上寿贺陛下得周鼎吾丘寿王独谓非周鼎而对上
曰周德始后稷成文武其报祯应鼎为周出名曰周鼎
今汉自高祖继周至于陛下功德愈盛天瑞并至宝鼎
卷七十六 第 16a 页 WYG1280-0281a.png
自出非周鼎也夫周鼎而汉则汉今而明不为明哉若
记所称神鼎不炊而沸不汲而盈烟煴之气自然所生
今固未能尔然其恬閟于未洽之候而勃发于休明之
代先之以铿鸣翼之以云气而显之以光怪此不亦几
于神哉天子方与公卿辅弼之臣日夜讲明文武成康
之所以治取其道而略其器而公车虎尊所受发得言
异而不言祥以故灵显赫奕若兹鼎者三老博士诸生
仅能拊手加额于州里而已岳修贡川效珍吐金景歊
卷七十六 第 16b 页 WYG1280-0281b.png
浮云非班孟坚之所致颂于东都者乎夫末世之颂音
不在下而治世之颂音不在上二大夫业睹兹休瑞然
不敢以闻姑阁以庋之而吾姑为之记之明德固出汉
上万万也赵公贤王君琁俱周人邓君林乔蜀人马守
文炜齐人
  江阴黄氏祠记
自倭衅起嘉靖之壬子而稍息于壬戌十年之间大者
破城邑小者躏闾井其铦镞之不施于三吴者无尺地
卷七十六 第 17a 页 WYG1280-0281c.png
而三吴诸富人或兵或燹或卤或以家徙或以身窜卒
不能捐其所垂散之赀以予县官不得已而县官用军
兴法逮鞭箠之令严而后其私帑出若椎骨而盬其髓
上之厉下与下之讟上睊睊焉交相谗而沴气作其始
也宁割其家以腴贼而不肯为其上其既也忘贼之毒
我而不忘上之毒我于贼之后也其于道诚悖而于计
则诚拙矣无他欲蔽之也盖独江阴有黄宗周翁者家
世以高赀称而黄翁自儒起由邑诸生补太学上舍其
卷七十六 第 17b 页 WYG1280-0281d.png
积纤累微因便规息用计然之筴而恢之诸言治生者
咸推冠而竟以起儒故通经术顜于上下之分与所为
损为益之大先是戊申岁未有倭衅而翁与江阴令谋
邑枕江得无为盗窥乎且城皆土是可坎而登也计以
为甓之便首捐金六千身长其南东面之役而先之凡
三百丈有奇不踰月赋毕台使者后先拟上翁状翁谢
曰江阴民城江阴分也而何上状为乃仅得褒旌居五
年而倭作且及城城以甓故坚第乏藏粟翁又输兵储
卷七十六 第 18a 页 WYG1280-0282a.png
粟为石者七千而睥睨之卒旦夕饷为石者千赈贫民
避兵为石者二千令复议子城增于门凡四而翁任其
三顾其子诸生道事板筑焉其明年丙辰倭遂传城肉
薄而攻者四十日而不破又明年丁巳天子大发兵属
尚书文华讨倭责诸富人金助军翁捐复七千于是尚
书偕督抚牒翁为苏州卫指挥使翁辞曰吴民助吴兵
饷分也不可则悬其牒人谓黄翁是牒不当翁捐十之
一岂其以浮取故而避之翁不答而谓道曰是牒者尚
卷七十六 第 18b 页 WYG1280-0282b.png
书饵也且钓我我橐悬罄矣尚书果欲悉卷翁馀赀不
得起狱以窘翁而夺其牒始翁之为家也皂帽布衣徒
步斤斤然食不再肉从不累仆无园池器用妾御声酒
之好诸富人窃笑之曰是夫也殆为人积者也既翁之
为县官捐米者前后万石金万四千而富人益笑曰夫
夫果其为人积者哉翁卒而诸城居者稍稍追叹曰微
黄翁吾侪其不肉倭也而台使监司行部者得其事顾
谓江阴令微而人之力与倭共此城矣于是其富人亦
卷七十六 第 19a 页 WYG1280-0282c.png
伏而相与谋立祠于翁里以示报翁之子道谢不敢当
曰先人以诸父兄故毁家以捍之而不肖乃以先人故
劳费我诸父兄请竭不腆之装而为家祠以姑答我邑
大夫与诸父兄指乃即居之左为祠肖翁像于中而以
媪赵配谓翁之得成其业与志皆媪力也落成而道率
其弟子诸从孔明祀事则乡人人橐牷榼酤而来拜曰
是无以报黄翁万一请岁岁无废伏臈太宰刘公闻而
嘉之为颜其楣崇功报德而道益谢不敢当曰先人业
卷七十六 第 19b 页 WYG1280-0282d.png
不仕仅引邑人分毁家而捍诸父兄毋所任功亦毋所
任德顾谓不佞其为我记成事而已不佞乃言曰知礼
哉道也夫所谓法施于民能捍大患者其于黄翁祀固
当然此皆请之天子下礼官议报可而后行夫家祀不
及乡乡祀不及国道以国人乡人之指而约之仅从家
人礼庶几其有永哉自今而为道之后日从事于祠者
思所以阐扬而光大之为乡人者感黄翁之为德于乡
则思所以报熟黄翁之为德于国则思所以齐贫者不
卷七十六 第 20a 页 WYG1280-0283a.png
爱力富者不爱赀务革其故而媚于上而黄翁不言之
化宏矣哉因记其事授道刻之石祠前后六楹其左右
室有大士元君像前室有文昌像王翁素所奉也有馀
屋以栖守者以居庖庙有池有亭及曲水流觞之属以
待观者则道意也翁讳銮卒之年七十有二道博学为
诸生数举不得志改尚书礼部史当有官厌而游江湖
间其歌诗人人称之与余善
  迟鸿台记
卷七十六 第 20b 页 WYG1280-0283b.png
东明故无山漳流循之若游龙然而土多息壤是故易
以台登台而全魏之地若镜苍然之楚四起而刺目是
故其望易以雄吾友穆君敬甫既用护石给事创谢工
部郎归始为圃于邑之西读书其中所种梨枣之类几
拱矣而复用厌岭南节自考功郎罢归乃复为台于圃
之阳台成而给事再起以尚玺出使还里是时余入领
太仆也考功觞尚玺于台南望而相谓曰王子且过我
东明矣吾三人鼎立而相与慷慨悲歌谈说古昔之业
卷七十六 第 21a 页 WYG1280-0283c.png
不亦快哉而余竟取瀛莫道弗过也乃尚玺迫简书亦
入朝敬甫怅然而叹曰不佞二三兄弟不能来去者而
乃去吾偕者以遗不佞鳏而号于台则宁能遂忘我因
名其台曰迟鸿夫鸿者兄弟也庶几其犹来宾哉余闻
而重叹之夫敬甫以渐陆之迹困于考槃盖终其身利
幽人贞而不怨尚玺扬于王庭羽可用仪虽出处道异
冥冥之节固雁行矣而余犹不能亡足蹼于稻粱弋者
犹得篹之此何有以当敬甫心而必欲迟我为且敬甫
卷七十六 第 21b 页 WYG1280-0283d.png
之翼息矣是安能越景山渡蓬池而相寻于广莫之表
不佞逐逐方愧见栖者亦安敢遽以玄月为候而趣敬
甫故因尚玺之请为台记手书以遗之俾旦夕挥五弦
而目送我以无忘山水之感可也
  竹里馆记
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高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
万仞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阯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苍
翠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果蓏邑
卷七十六 第 22a 页 WYG1280-0284a.png
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
之一惟一乃搆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当
山而轩峭茜郁葱吐欱吾胸盖环练江而胜者不必尽
归之汪亦略得之矣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阿段
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
翼时唳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卷而琅玕
之色流润缃碧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益而青葱者
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琤者吾放歌而声留
卷七十六 第 22b 页 WYG1280-0284b.png
于长离尾翮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吾
寓目而苍鳞绿璧为之左右其适而光不出于牛背至
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而凉风之飒于夏
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不能为张廌逃于其间以谢客客
至而吾酿足于江钓如之笋足于竹蔬茹果蓏足于竹
之旁亩咏啸谐谑箕坐高枕足于竹之荫而客未尝不
得意去也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盖
筑成而有芝产于竹所几十馀其大若盘而色青红可
卷七十六 第 23a 页 WYG1280-0284c.png
爱叩之有馀韵于是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
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
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
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
子之记以不泯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
乃次而授之为记
  华氏先贤像记
华氏之先贤像存者七人首为魏司徒安乐乡侯歆少
卷七十六 第 23b 页 WYG1280-0284d.png
与管宁邴原齐名由郡守高第为相国禅受之际以义
见色爵邑不增今像若宽晬而中毅然龙德犹未衰乎
其次为晋上虞令茂前长岑令耆皆见兰亭禊集图上
虞以诗成免罚长岑得三斗饮不妨并胜今像皆朗朗
超逸有永和名士风又次为孝子宝少失父寻访不得
遂竟老死不冠娶孝子无子子弟之子其后最盛甲天
下今像犹双髻已老而有蹙其颦若不解者又次为宋
大理卿希歆翰林学士黻参知政事文盛其人皆扬历
卷七十六 第 24a 页 WYG1280-0285a.png
津要言天下大计以文学政事终今像则博大丰腴先
后称名公卿云学士鸿山公今之最有闻于华者汲汲
其宗文献家藏先五像复于龙眠兰亭图中模上虞长
岑二像取列传告身论赞之相及者合为一卷而以记
属不佞世贞曰不谷敢以是尽华德乎哉且夫求千载
于遗事而佹得之犹委曰传者之未工而好恶之犹有
徇也求千载于遗言而又佹得之然又犹诿曰或门弟
子载者之误夫形肖至易移也丹青易湮也纸素易渝
卷七十六 第 24b 页 WYG1280-0285b.png
也不谷敢以是而尽华德乎哉夫亦志吾羹墙而已世
贞乃复有请于华公曰华之先不有宋右师元者也耶
即左氏所称睅其目皤其腹于䰄于䰄将无可按而像
以为华始也公笑曰不谷固未之及也虽然以为远远
虑诬也吾亦志吾羹墙而已世贞曰善请遂以为记
 
 
 弇州四部稿卷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