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三
卷七十三 第 1a 页 WYG1280-02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弇州四部稿卷七十三
            明 王世贞 撰
文部
 记六首
  汎太湖游洞庭两山记
太湖踞吴郡之北晋陵而南吴兴三方者五百里中为
山大小七十二两洞庭者冠之然其山去吴不百里而
卷七十三 第 1b 页 WYG1280-0237b.png
近吴去余海上百里而遥前是汪中丞伯玉以丙寅之
四月要余偕往弗果伯玉乃从吴诸少年游自有记居
七年而秋九月余与弟敬美忧居且禫矣谋挟从季瞻
美曹甥子念李生时养以游里人张生黄生从以望前
一日发胥门周子公瑕舟及之遂由横塘历枫桥呼陆
丈叔平与载公瑕实为酒抵胥口山相与谒其庙谈古
节侠感慨事久之乃下买三湖船其一以济吾党二以
载仆从肴酒无何而月从东方起乃放舟休湖口一白
卷七十三 第 2a 页 WYG1280-0238a.png
上下无际时睹缥碧鎏金争煜惊波中遥山黛色隐隐
出没趣青衣行大白扣舷歌曹公短歌行为之引满始
就寝质明而要诸同济者公瑕故怖涉不欲从吾二季
乃故强之则益怖佯为散发伏枕楚声达于外二季愈
益就迫之则益声楚而陆丈者年七十七矣其少时隐
洞庭故别称包山子云奋而谓二季毋苦周郎为吾当
褰裳先诸君遂发舍公瑕已稍稍离口日犹在曾泉和
光熹微若行镜中苍翠与帆相送迓久之渐空阔不风
卷七十三 第 2b 页 WYG1280-0238b.png
而波俄风小劲帆益驶所过岭无停瞬意甚快之然俯
而顾其舷时时受水裾为湿矣日小迁抵鼋山按范志
山皆青石温润光莹扣之琅琅有金玉声为浙西人酷
取剥肤矣其取石今犹尔而不凹余乃摄衣上得灵官
祠饭焉祠右有磐石高三丈许奇树产石罅斐亹可爱
饭已复就舟二十里抵镇渎桥舍舟行数百武得东岳
庙左折而上百武许即所谓林屋洞天者也山上童如
覆敦其下缺如半瓿偻而入则益宽顾积潦成沮洳垂
卷七十三 第 3a 页 WYG1280-0238c.png
二尺群尼莫敢前余尝读吴志五符真诰之胜慨然思
一遇焉决筴去帻单衫犊鼻跣而行縢呼卮酒贾壮从
者秉炬导行未百武玉乳下垂右有狭坼为漏天日景
射衣若电然水益深石益下隘过伛则膝屈水稍伸膝
则背承乳若击炬烟眯目度犹可强入也毋乃惫虞于
返乎择一砥命敬美题名而出轻趫少年前能度隘口
睹所谓若堂室者若床者其乳下垂青紫诸若宝玉者
然竟不能抵隔凡而返隔凡者昔人所书洞穷处其尻
卷七十三 第 3b 页 WYG1280-0238d.png
皆水也度其脊乃在中湖矣归少惫以酒沃之比月出
兴复发徘徊洞口乃摄衣取道而上至曲岩其左踞湖
湖多乱山不能竟水月观而境独幽阒四面皆奇石嵌
空玲珑仰而卧者鳞次异状由石裂穿下攀萝葛间道
从竹林中竹万个其大皆拱琤琤煌煌鸣玉碎金耳目
应接不暇穿民家傍出炬火与月相乱宿鸟扑刺村犬
殷声如豹黄云覆垄受彩作锦浪忻然久之循山而行
至屏岩仰睹穹窿非斲自削乃别取径上睹阳谷洞其
卷七十三 第 4a 页 WYG1280-0239a.png
隧陡下黯昧不测呼炬入至束身而止箕踞磐石作青
天之歌上入云表瞻美数浮大白狎一从行道士迫之
酒不胜乃遁予等亦从而罢归可三鼓矣质明起僦肩
舆不及舆者杖而从二里许得石门循山趾而道乔松
无际苍翠袭衣数转始得寺榜曰包山或云鲍靓尝居
之或云寺为山所包非以洞庭别名也寺僧故识叔平
为具食摘新橘剖之尚绿而甘鲜已穿寺后里许得毛
公坛毛公者不知何季人其所炼丹处也丹井埋草中
卷七十三 第 4b 页 WYG1280-0239b.png
若狐穴不可辨室宇已废独台及门址在四顾亡他奇
唯峰势回抱蓄气不泄羽流所可托息耳叔平意不欲
往上方寺舆人强之行篱落间橙橘如绣沈氏墓古松
数十株大可合抱似不减西湖九里既抵寺则已废一
僧自外归修檀越礼颇肃以芜不可栖也谋欲登缥缈
峰则尚远叩销夏湾无适为主者而舟徙泊销夏且以
石公山之胜未及探也亟归就舟薄暮抵石公蹑磴而
上至其巅憩焉日且息虞渊矣大于紫金钲冉冉垂堕
卷七十三 第 5a 页 WYG1280-0239c.png
仅馀一线回光射波波尚为沸起霞绡霓旌之属扈于
后者半犹亘空少选月从东上初为钩俄忽为玦为金
钲其色正黄规不及日十之一波得之荡而为长灯煜
煜不定返顾坞中白练如昼湖中外诸峰尽出其猫鼠
小岛汩没不定念吾生平所见亡踰者急呼酒酹之而
敬美自山左来誇其胜津津不已余欲往业已夕矣强
而宿民家秦氏五鼓风骤作浪挟之若侵裯入早起饭
毕念所谓山左之胜独身行乱崖间径且穷俄而黄生
卷七十三 第 5b 页 WYG1280-0239d.png
来已复有迹者相与踉跄往问所谓剑楼得一峡胁肩
而入至半益狭不复可上下大窘乃返更转而右始真
为剑楼也众以余体重难之余贾勇扪石崖争鸟道上
若猿猱倏忽穿漏出其顶大诧谓众吾此陟何如高延
宗晋阳战耶复循他径下睹削壁数处益奇至王文恪
所题连云障归云洞拂苔藓纵观久之仰卧草间以酒
脯佐疲徐就舟舟人谓剑楼一名风弄按南史台城有
西弄方语谓弄巷也洞漏狭如蘋末风出入之固自雅
卷七十三 第 6a 页 WYG1280-0240a.png
何必云剑楼哉帆而过其下舟人呼石公则亦应石公
云此亦洞庭一胜迹也稍抵明月湾垂杨列生水中若
帜傍为巨砥可容百千人他亡奇者寻张帆向销夏湾
风益急舷时时就水子念拥被卧舱中张生惫亦卧瞻
美数呼酒自解酒行小缓面即青叔平强作长语其不
慑者吾兄弟与时养耳黄生睨视吾安则亦安而销夏
湾者于洞庭诸胜为最盖两山旁出中别汇为湖缥缈
当其后莫釐前按其地宽衍有良田橘柚桑柘梨栗之
卷七十三 第 6b 页 WYG1280-0240b.png
饶民居数千咸自给足蒋太学者家焉闻余至则使使
出迓余乃舍舟陆行过乌砂泉酌之尽一蠡行田间二
里所就饮太学其中表蔡丈人来访即伯玉记中所称
九十翁者也视故翰林九逵为季行耳尽聋矣而蹈履
神明不衰其子孝廉伯玉捧筇偻行而侍对客益为恭
谨可念太学夙具供张击鲜牢醴至醉饱相与步行山
间访蔡丈人因过九逵故宅谈说遗事叹风流之不再
复饮太学止宿其明日议登缥缈峰蔡丈人口占诗见
卷七十三 第 7a 页 WYG1280-0240c.png
遗且遗所扶筇曰以此济而胜也孝廉捷取道步上太
学与余辈以笋舆行五里许度不可舆则扶丈人筇又
里许登绝顶四望旷朗精神飞扬若出宇宙外矣孝廉
指湖之中而示余曰此为莫釐为马迹为长沙为若横
若阴若翟若厥若叶若余若冲若幔皆有居人称名山
者也拓湖之外指其三周如玦曰此为灵岩天平岝崿
阳山表吾吴者也为卞若长兴诸山表吴兴者也为惠
若锡阳羡诸山表晋陵者也指山之支而曰此东为七
卷七十三 第 7b 页 WYG1280-0240d.png
贤为金铎若龟若鼋若洞若庭者也西为绮里谷堆为
木笔若华者也余时惝恍不能辨第唯唯而已太学走
急足㪺紫云泉试之甘冷胜乌砂远甚迤逦而西至西
湖寺寺且废有僧规为复之强作其家言且指傍小池
曰此高于湖不啻寻丈矣而实通气湖涛激则鼎沸平
则否饭毕抵东湖寺寺整丽倍之时僧不在阑入其后
圃盘桓竹石间寻出至资庆息于桥自缥缈而资庆所
繇道亡不与湖低昂者外望则为梵天银涛拍空金碧
卷七十三 第 8a 页 WYG1280-0241a.png
遥拱如簇渔舰数百雁序齿齿内顾而多大壑聚落为
坞千甍翼张万瓦鳞次枫丹苞黄时点缀葱茜中资庆
之胜逾于包山两湖矣出资庆道渐险不可舆度竹坞
岭上下陡峻幽壑茂松不受日未暝已曶怪石枳足且
语且喘久之稍得平陆呼舆促之蒋氏所街鼓动矣其
明日放舟西湾之足曰小洞庭观奇石所谓龙头者双
睛绀碧他若罗刹磔鹘搏猊种种异态峭壁插空舟人
谓此秋涨不尽露其奇水小减二尺则空洞窈窕牙距
卷七十三 第 8b 页 WYG1280-0241b.png
外角令人骇瞩呼酒数行张帆至东洞庭舍舟步村径
径穷而得长圻寺止宿寺亦萧梁时建也僧解空稍可
与语沃之饮则饮竟醉其明日从行诸生谋莫釐高不
能缥缈而他名迹胜赏又不能半西洞庭会子与自滇
归遣信相闻云候胥门二宿矣遂挂席过莫釐偶舟人
为棹歌山谷酬答数部鼓吹非石公所可及也回首盻
西山隐隐云际吐色弄晴若相殢者杖屦之地俄落梦
境为之怃然乃稍次第其事及诗歌纪之并访陆丈游
卷七十三 第 9a 页 WYG1280-0241c.png
天平诸什附焉凡得三十四首王子曰余睹所谓两山
皆中空真洞庭哉林屋下抵深峭惝恍宜学士大夫雅
言之也然至记传所称达蛾眉接罗浮连岱岳即大地
中无非山矣又谓吴夫差使灵威丈人穷之十七日不
能尽得禹书灵文以归毋乃夸人以所不能究耶及余
登石公览日月出没为之爽然自废意两曜尽此五百
里间矣长卿之赋上林不虚也吾目境有尽而天地无
尽所谓能出没日月于兹湖者吾目境耳即十岳大九
卷七十三 第 9b 页 WYG1280-0241d.png
州夫安能异是哉盖湖有称蠡口者范蠡所跳海地也
山有称角头夏村绮里者四皓所匿迹地也夫四皓入
地肺啖紫芝以终墓今犹在大河北范蠡还会稽始以
其妻子蹈海此何取徵哉洞庭古称不被兵至嘉靖而
倭一中之又时时中大盗天地之淳气漓矣不然而去
余家不二百里吾当老是间安能低眉折腰作风尘游

  游东林天池记
卷七十三 第 10a 页 WYG1280-0242a.png
余以七月赴楚江行至彭泽有峰秀出天表者曰匡庐
山也自意抵九江必获一壮往而以久困石尤乍得风
船尾船中人少留色而亦会无适为主者径张帆去殊
自悔恨十月量移岭右假休沐还复抵九江兵臬尚君
见访语及跃然曰且得从子周还余固谢乃使二骑为
治装九江丞德化令各以其吏人往其明早蓐食挟玉
山程生及吾郡张生姚生黄生游出城北甫数里即闻
草间流泉声甚悲至桥所悲声易而厉不知从山行觉
卷七十三 第 10b 页 WYG1280-0242b.png
舆人趾益上小喘二十里而曙色与微月接道有棹楔
署曰太平兴国宫即宋所祠采访使者处也其宫去署
所可里许周益公陆务观所誇殿堂钟楼之盛为兵燹
夺当无几存矣久之乃入磴道夹岭苍翠可爱亦时时
见人家炊烟群袅已抵东林寺即慧远十八人结社地
也其面为香炉峰秀色插天前有亭榜曰三笑跨一石
桥所谓虎溪者也溪亦多阏塞下有深草暗流时伏度
溪可百弓始及兰若其殿曰神运晋江州刺史桓伊建
卷七十三 第 11a 页 WYG1280-0242c.png
周陆记所称唐牛相僧孺署寺裴相休署殿二书今皆
已亡之独三世佛像存而皆端严妙好衣领皆精绝云
是唐塑工手不减杨惠之他阿罗汉咸称是殿后石壁
陡起古树数百纷披若盖其右为远法师影堂中坐远
像傍十八像则刘程之等六人及远与慧持辈也其更
右则方丈颇整洁中左右六壁为王文成诗僧以朱栏
护之然左右壁皆已漫漶不可读县为置顿小饮敌寒
色誇陶令之攒眉成一诗而出访白司马草堂仅影响
卷七十三 第 11b 页 WYG1280-0242d.png
耳遂循虎溪而西步石桥流泉潺湲白石齿齿可念西
林寺远公塔皆在望顾其荒落兴尽不欲往乃就舆行
可十馀里至云峰寺改乘小竹兜子以四人牵而上若
溯流舴艋可四里许至登高亭又折而上为锦涧桥故
掷笔峰后诸水委也石壁峭上凡数折水自其隙下涛
翻雪涌噌吰鍧砰吾不知视栖贤归宗何如当亦生平
一奇观耳自桥而上为锦绣谷亭亭焉如谷名诸所以
称锦绣者春时杂英百千种灿烂如织至冬初苍翠不
卷七十三 第 12a 页 WYG1280-0243a.png
剥丹枫缀之亦自满眼雕缋复上为蹑云亭又上为甘
露亭自是改而步矣时天已阴晦积雪乍液加峻且滑
凭一小吏肩从云罅顾见吴楚诸小山如丛冢溪流萦
纡挟微照为百千金蛇俄而雾合稍稍逼不见前后人
第闻冒絮中语相唤耳又上为披霞亭又上有坊曰庐
山最高处王文成笔也寺僧指其傍小岩穴曰此竹林
寺后门竹林寺者世所称有影无形时时闻天乐云圣
僧居之耳雾小辟见两山下垂若阙而东山尤奇秀层
卷七十三 第 12b 页 WYG1280-0243b.png
楼危堞廪庾狮象之状种种问之僧或云即九奇峰或
云非也俄复晦稍折而下道微坦从寺左转南向连峰
前蔽高可里许远不知极盖皆称天池山而寺踞其后
岭小洼耳寺门殿铁瓦石柱颇壮丽而佛像不甚精僧
导而右登一阁曰凭虚县吏出所赍酒脯凡数行四壁
题咏皆已满独南向左楣尚粉素顾程生作古𨽻题游
日及纪姓名而下复稍西为聚仙亭盖所祠天眼尊者
周颠仙赤脚僧徐道人见高帝碑甚详颠圣凡不足论
卷七十三 第 13a 页 WYG1280-0243c.png
天意似欲为明王一表徵应以服众志耳又西为文殊
台台盖巨石危出可以西眺岷峨积雪俯视千里而为
云雾所翳间一少辟随合所谓阿闪国一现不复再现
者耶台所建文殊殿亦草草而傍崖一龛中坐狮石像
极精绝疑此石师从莲花会亲睹法身当令旃檀释迦
退舍矣时日已迫下舂且虞雨雪遂归而所谓舍利塔
狮子岩铁船峰白云洞莲花庵白鹿升仙台御碑亭者
仅从僧一指说而已归路大似捷然从肩舆踏空中行
卷七十三 第 13b 页 WYG1280-0243d.png
处处舍身崖也度东林尚君复使置酒强余入则已暝
三举觞乃出抵舟街鼓已久动矣夫此庐山背耳其由
南康而入五老诸名胜十不能一也而所经游又欲以
一日而尽之得无为采芝叟揶揄耶譬之初地人见佛
现身谓之能尽佛则不可谓不见佛亦未可也记陶徵
君弃官居柴桑得非为庐君恋恋耶然贫不能多致力
而又以足疾使门生肩篮舆计不能度东林而止望天
池便自霄汉余吴人去此殆千馀里幸以宦游一染指
卷七十三 第 14a 页 WYG1280-0244a.png
差足誇徵君矣越三日纪其事以示同游者
  自均州繇玉虚宿紫霞宫记
规均州城而半之则皆真武宫也宫曰净乐谓真武尝
为净乐国太子也延袤不下帝者居矣真武者玄武神
也自文皇帝尊宠之而道家神其说以为修道于武当
之山而宫其颠山之胜既以甲天下而神亦遂赫奕为
世所慕趣春三月望余晨过净乐憩紫云亭少时出南
门二里许乃行田间两山翼之平绿被垄时积燠颇困
卷七十三 第 14b 页 WYG1280-0244b.png
人少女风袭肌为之一快不知其媒雨也已一舍饭迎
恩宫杀净乐之半又数里稍稍入山然渐为驰道山口
垂阖棹楔跨之榜曰治世玄岳世宗朝所建也山初不
以岳名按郦道元水经注云武当山一曰太和一曰嵾
上又曰仙室荆州图副记曰晋咸和中历阳谢允弃罗
令隐遁兹山曰谢罗山而文皇帝为特赐名曰太岳至
世宗乃复尊称曰玄岳以冠五岳云谓武当者非真武
不得当也自是为修真为元和凡二观已又为遇真宫
卷七十三 第 15a 页 WYG1280-0244c.png
驰道益辟左右杉松万株大者合抱曰遇真者为三丰
道人名也其东庑有道人像道人张姓当高皇帝时游
人间筑净室于兹地曰是不久当显俄弃去而文皇帝
数使都给事中濙奉书招之凡十馀年弗得则为之像
又赠以真人诰今所奉书及诰犹在由遇真五里而为
玉虚宫曰玉虚者谓真武为玉虚师相也大可包净乐
之二壮丽蓰之已饭玉虚出取右道逶迤而上稍有涧
壑之属微雨时时将风来衣辄益辄单乃稍有峭壁折
卷七十三 第 15b 页 WYG1280-0244d.png
而龙泉观其阳为大壑绾口相距三丈许为桥桥下水
流潺湲不绝怪石愤起若斗四壁无所不造天杉松衣
之吾向所记洞庭资庆包山寺之胜蔑如也度桥径已
绝前旌类破壁而出自是皆行巉岩间而雨益甚拱者
强自力前所指问道人掌故气勃窣不暇答山之胜亦
若驰而舍我独峰顶苍白云冒之倏忽数十百变乔夭
得雨秀茜扑眉睫以此自媮适忘其湿之侵也度日景
已下舂始扺紫霄宫宫前为池曰禹迹有亭踞其右池
卷七十三 第 16a 页 WYG1280-0245a.png
合宫之溜而汇焉潺湲噌吰所受汇已众又暴得雨上
奋若有蛰借以起者浮鸭数头绿净可玩既入门雨益
急衣湿透衵服顾左右分谢候吏齿击不能句乃入道
士室搆火燎衣探案头得黄庭一卷读之命酒三爵时
雨声不可耐且为次日道路虞而倦甚目不胜睫也乃
就枕
  繇紫霄登太和绝顶记
夜潺湲不已若梦中度三峡也比五鼓醒而绝不闻雨
卷七十三 第 16b 页 WYG1280-0245b.png
声质明起礼前殿壁其后铁色横上千仞若屏曰展旗
峰出憩禹迹池泉声益怒飞流缥碧可爱仰视雨脚下
垂而暂若阁者甚畏之然已决筴则励舆人前池之右
为福地古七十二之一也宫其上弗及访俄而渐开霁
所入皆狭径两壁直上无尽而三公五老诸峰以次现
乃更用濯雨故茜润葱蔚因咏唐人群峭碧摩天语叹
其指意之妙久之崖忽辟其阳丹碧出没杳霭中稍迫
而视宫之额则南岩也舍弗止乃度宫西岭下视大壑
卷七十三 第 17a 页 WYG1280-0245c.png
若孟诸席以古松长杉之属自是度榔梅祠地益高壑
益雄深仰而睇俯而瞰无非以奇售者所历宫观羽众
以笙管导之出没云气中时亦为风续断或前薄崖而
为回风调穿入洼幽则若瓮呼者度半舍许得一涧舆
人来请曰从此狭中穿则故道也当步上三天门此而
下趣涧则改径可以舆亡苦乃听其所之以得雨稍走
沮洳怪石错道古木偃蹇其右仰而诸峰之高以为亡
踰矣左仰而峰势益峻遂失其右所在久之蛇行争鸟
卷七十三 第 17b 页 WYG1280-0245d.png
道凡数千级而跻太和之西岭又折而下泥滑益甚拱
人足前趾恒蹈空又数失而顾其身乃空悬数千仞悔
不若步之小安也已上太和憩傍室顾视诸道人舍其
趾半附崖则重累而度之多者至七层若蜂蛎之为房
罡风蓬蓬势欲堕不堕甚危之而竟无恙也改服礼真
武遂登绝顶曰天柱峰由太和而望天柱高仅百丈耳
而行若数里者左挽悬而右肩息不能得悬之十一辄
喘定乃复上遂礼金殿殿以铜为之而涂以黄金中为
卷七十三 第 18a 页 WYG1280-0246a.png
真武像者一为列将像者四凡几坐供御皆金饰也已
出而顾所谓七十二峰者其香垆最高然犹之乎榻前
物耳荆州图副记云峰首状博山香垆亭亭远出又郭
仲产南雍州记云有三磴道上磴道名香垆峰然则后
人易香垆为天柱而以其从峰称香垆耶馀峰夥不能
胪述而其大都皆罗列四起若趋谒者又若侍卫时乍
晴蒙气犹重不能得汉江而三方之山若大海挟银涛
层涌叠至使人目眩不暇接古语云嵾山轻霄盖其上
卷七十三 第 18b 页 WYG1280-0246b.png
白云当其前有味乎言哉诸山皆培塿独东南一山最
高意不肯为天柱下者而又外向问其名曰外朝峰乃
在房陵官道也凡山所有峰涧岩泉之属不可指数而
其名即道流辈剽它志被之又举以傅真武为真武称
者不可指数而皆无据时分守李君元庄从为饭神库
之后院谢去客有言范丫髻者居二十馀年矣冬夏一
衲食一饭亡盐酪所栖止一石窦试迹之则已至矣貌
瘠而神腴双眸炯然即一衲鹑悬历寒暑亡秽也与之
卷七十三 第 19a 页 WYG1280-0246c.png
语不能为虚而能为不虚者亦杂用儒家言顾谓得道
可以遗身然何渠能外身以求道耶为作白汤饭供尽
两瓯而别
  自太和下宿南岩记
余将以鸡鸣起作泰山日出观而二傔谻寐呼之不应
旋有謦欬者则已辨色矣然亦以足不谋凭栏徙倚久
之乃就篮舆而下百馀武不可舆舍之绕出天柱峰后
为三天门降之易屣于陟而用陡绝故数踸踔腰膂不
卷七十三 第 19b 页 WYG1280-0246d.png
相摄累息股战赖道士时时奉酒脯纾其困顾视中笏
七星三公千丈万丈诸峰差池颉颃色若可餐数步一
回首不忍失之下二天门为摘星桥有文昌祠读汪司
马伯玉所为文甚丽中谓国家创述右文盛高孝庙而
以刘王两文成当之夫伯玉殆自命哉乃不佞所不敢
知也稍数百折得昨所取道晴日献丽原谷诡瑰异状
触目若新亦忘其所睹记矣亡何抵南岩宫新蔡张助
甫约以望后一日登太和而所遣候人不得报乃憩以
卷七十三 第 20a 页 WYG1280-0247a.png
俟之饭后有举僧不二所休岩告者即伯玉记佛子岩
也欣然许之复以篮舆往从宫门傍左折逶迤上行百
步有岩曰歘火石文如燄起树作龙爪其中洼深而旁
有灵池水甚丼传以为雷师邓君修真地也道流辈饰
像蒙之后若为寝室者其美遂为袭矣乃复行岭间回
穴纡磴足相齧者十馀里而始抵岩岩踞岭之腹而嵌
空若室者三中最宽凿大士像虚左席客以地而庋其
右以榻不二发鬖鬖白覆额而状甚腴出肃曰公贵人
卷七十三 第 20b 页 WYG1280-0247b.png
乃羸服耶坐馀榻屏人耳语谓公自此中来将毋不从
此中去乎奈何自失之予为悚然第其所称握拳闭龈
流羡入丹田法与一切空所有皆予素闻者已乃引予
左邪而上至顶有池延袤不二丈而水旱不溢涸莲叶
田田其中前后为一池仅半之亦有杂花木之属蓬室
方广当身一木榻匡坐嗒然久之其岭左右皆大壑壑
尽皆为绝壁四周靡所不际天其色以三舂奏异已乃
却引穿美箭下临前涧磐石若峡水潺潺流其下小为
卷七十三 第 21a 页 WYG1280-0247c.png
堤捍之汇为一池茂草沿络傍巨石颇作梵字刻丹填
之仍为予释其义予笑不答寻又为予言所以结搆之
详皆手任之予曰是空有耶曰吾空有而时有有而空
空毋害空也已又饭予于室蔬豉皆香美寻饭予从者
数十人皆遍毋畸赢乃谬谓予曰适襄邸涓人来授餐
耳临别握手不能释且曰毋忘兜率会也予顾谢师自
爱庶我不能得师境而师或堕我趣奈何还南岩时返
照犹未敛乃入谒真武殿从殿后历元君殿南薰亭独
卷七十三 第 21b 页 WYG1280-0247d.png
阳紫霄诸岩室徘徊顾望诸峰争雄而趣太和若游龙
天柱金观色煜煜射目所谓礼斗飞升台舍身崖其奇
壮诡卓无论道流鼓掌玄帝事若觌也予语之若晓
不二
耶是欲空一切有不得而子乃有一切空乎因大
笑命酒数行而罢
  自南岩历五龙出玉虚记
由南岩右折而下半里许为北天门出北天门稍折而
上曰滴水岩若肺覆时时一滴下小池承之即不以雨
卷七十三 第 22a 页 WYG1280-0248a.png
暵缓速有涧傍亦饶奇石泉㶁㶁下流桥度之颇胜而
名不雅曰竹笆然亦未有以易也自是壑益深旷树益
老高者径百尺大可数抱而根皆露交纵道上数百千
万条其粗者若虬蟒次为蛇为擘为即且树得风簌簌
鸣则根皆应而鳞起若齧人趾者崖颠怪石俯下欲堕
亡所附丽其涧石又突起若象若狮若龙若雕鹗之属
意似欲攫人令晦之夕冥之昼过之不憭慄缩足耶有
仙龟岩衡纵数百尺作绿珩色沿涧而下至青羊桥石
卷七十三 第 22b 页 WYG1280-0248b.png
益奇诡百状水益壮嘈嘈若笙镛之乍奏而自律也下
流方崖陡上无际水乃从其趾穿度矣呼酒尽三爵酌
水复尽一爵自是舍涧旁道颇行谷间迷阳茀离不可
以捷可数里乃复攀缘而上其冈岭故已皆土忽复石
石遂多奇而柽杉松柏之属忽尽伟蔚整丽余谓是且
得五龙宫乎而道转上转不可尽舆人喘而嘘数息数
奋乃抵焉入门为九曲道丹垣夹之若羊肠蟠屈其垣
之外则皆神祠道士庐也美木覆之阴森综错笼以微
卷七十三 第 23a 页 WYG1280-0248c.png
日犹之步水藻中其台殿因山独峻出宫表紫盖金锁
诸峰彷佛栏槛间物矣庭左右有池二以螭口出泉傍
复有井五所谓五龙者也庑之西复有池二若连环名
曰日月池日池黛月池赭云其色亦以时变不可知也
饭已道士奉真武玉像来观已又出文皇帝所赐道士
李素希二衲被之正与余体适因笑谓此衲出尚方而
复不偕鸾鹤逝者亦胡异中丞紫耶所闻凌虚岩自然
庵尤胜而意不欲往乃出自是稍坦迤而嘉树美箭益
卷七十三 第 23b 页 WYG1280-0248d.png
夥鸟声雍和会所使上事人还发尚玺弟书稍问燕中
事不觉至仁威观观前石梁曰普福桥桥之胜下靓深
伏泉窦焉上顾四山若瓿口而微缺从缺之所而得日
草木皆媚自是复蛇行下数里至五龙行宫踞其前门
小憩山忽左右辟多为平畴青碧布垄除道益广而所
留羽仪亦至乃改服度华阳亭蹑石梁挹莲花池骤喜
其脱险艰而忘诸山之尽去我也已寻抵玉虚而分守
君复来候觞余望仙楼酒数行则骤晦冒雨之迎恩宫
卷七十三 第 24a 页 WYG1280-0249a.png
宿焉王子曰夫余之山宿者四而历不能得十之三也
然亦足以雄生平游矣夫物显晦则有时哉彼夫禅主
络驿者七十二柴望之礼称岳称镇者各五而兹山固
泯泯也一旦遇真主以疑似惟重之迹而膺特拜遂超
五岳而帝之宫殿大者拟建章小者凌祈年望仙道流
非耕蚕而衣食者以万计奔走四海之士女争先而恐
失号泣鼓舞望之若慕即之若素彼何所取繇来哉谬
矣夫太史公言也曰恶睹所谓昆崙哉夫近有一武当
卷七十三 第 24b 页 WYG1280-0249b.png
而不能举彼将以为无之也无之恶在其无昆崙也
 
 
 
 
 
 
 弇州四部稿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