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
卷七十 第 1a 页 WYG1280-019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弇州四部稿卷七十
            明 王世贞 撰
文部
 序十四首
  山西乡试录后序
隆庆之四年庚午试录成而某以职事序于后曰传有
之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午于日为正中
卷七十 第 1b 页 WYG1280-0197d.png
于数五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昔人谓尧舜禹之生实
在午当天下文明之会故一时贤圣出而交辅之天不
爱道图书显矣盖五臣之职脩而万世之彝政礼乐秩
如也今岁在庚午晋以西庚分也物庚庚有实矣更西
而蒲坂平阳安邑尧舜禹所都也稍西南而水汇之荥
河温洛也图书所由显矣天子乘午运沛然欲章明其
治思与天下之贤士大夫共之诏郡邑各益其贡士之
一齿太学已采国子祭酒言益两都解额各十五海内
卷七十 第 2a 页 WYG1280-0198a.png
谈经游艺之士孰不欲濯刿其肺腑自显见其长以答
人主鼓舞至意又况山西为尧舜禹所故都独当文明
之会者哉不佞谫且陋不足与于斯文窃念以一校官
应御史聘而来获纵观山河表里之盛与向所称帝王
之迹既不胜其嘉乐稍间入棘复获观百执事兢业饬
比所以仰塞上德意者至隆且备则又𢥠然而兴不成
寝惧无以称也稍间乃获观诸儒生之业咸彩彬裁文
质不悖于道其陈古谊决筴利害恳晰中窾则又快然
卷七十 第 2b 页 WYG1280-0198b.png
踊跃自劳慰不知其惫也夫训经而发其旨之谓义辨
志而当于理之谓论标情而达于上之谓表决法而传
于经之谓判陈见而宜于用之谓策此五者不失一焉
比于物正所谓庚庚有实者令舍此而猎声耦饰采泽
斗工毕精于棘猴之未而谓之文即南戒之南有之吾
无所取尔也夫耳观者不唯其实而泥于山川之险塞
则意其深思而俭陋读柳先生之文所称大卤之金屈
产之乘北山之材猗氏之盐则意其秀不钟于人而钟
卷七十 第 3a 页 WYG1280-0198c.png
于物观雁门而北士马之雄盛则意其人多将此皆非
𤍨于晋掌故者霍宣成狄梁公之浴日司马文正之补
天裴晋公文潞公之为国柱石不亦彪炳相业哉太史
公之于史也柳先生之于辞也河汾仲淹之于训述也
固其造人人殊要之可以言文矣虽然不佞窃有进于
此诸士子其益深唯尧舜禹之传而稷契诸大臣之所
见闻而知者乎其务精一乃心而求太上所立布而功
飏而言庶几为天子赞文明之治则岂唯晋重不佞亦
卷七十 第 3b 页 WYG1280-0198d.png
与有光焉
  湖广乡试录序
万历之纪元秋八月复当宾兴天下士而巡按湖广监
察御史舒某以故事檄教谕某某暨某某司试事左布
政使某右布政使某司提调按察使某佥事某司监试
既入棘百执事受约束御史唯毖唯慎乃合提学副使
某所选士二千八百有奇三试之录其隽九十及文以
献某不佞以职事序首简始某读相如子虚而怪之以
卷七十 第 4a 页 WYG1280-0199a.png
为夸张少实且楚虽大何至乃匹天子之上林而自稍
长益习见楚图经地志则神州之内五岳者楚得其一
其视岳而加尊者楚又得其一所谓岑崟参差日月蔽
亏交错紏纷上干青云之状不易指数岷峨导波自万
里来汇为洞庭黏天浩瀚扶舆之秀结而成丹青赭垩
雌雄黄白瑊功玄厉之属瑰异奇状吾故恨赋之未尽
也夫地灵则人杰盖自古记之矣当周之东其南纪有
仲山甫尹吉甫出而弘将相之业以振其微功成而交
卷七十 第 4b 页 WYG1280-0199b.png
相颂以筚路篮缕之楚有臣如斗谷孙叔为之左提右
挈而后先伯夫岂亦棫朴思齐之遗士固有兴于待者
耶孔子南游楚虽不遂获东周而率其徒相与讲明皇
王之术六籍大指七十子之伦其五楚焉而楚自是称
有文矣乃仅能以其变风变雅之旨创矩矱而为骚若
赋如屈平宋玉唐勒景差者至襄阳之杜而变始极其
于称亦甚著第令天下为文士足张楚而已不闻其以
孔子之道衍而为公卿将相之业何也今以某之无似
卷七十 第 5a 页 WYG1280-0199c.png
幸而用兹役获窃观楚之山川土风又幸而获从事卒
诸生业其崷拔汪瀚珍奇叠发恍若凌巨飙践名岳入
海而探宝藏即无论其选者彬彬乎名实中窾其所不
能尽者亦尚芃芃然足以备异日之采庶几哉楚秀有
徵矣自明兴不为骚赋之一端以儗士而大指在尊经
术广时务冀以是得人为县官用诸生佩法孔子亦既
有年其于所谓经术时务者上固精求之而下亦佹得
之矣盍亦思所以善其后乎夫仲山尹吉二甫叔世之
卷七十 第 5b 页 WYG1280-0199d.png
毗也斗谷孙叔偏雄之辅也其下者至不知有经术然
各能以其材成其主之业而显其名况于今圣天子握
乾符秉冲睿委柄股肱良臣以弼成治化而子之乡在
江沱汝汉者去文王之季而四者乎其犹在成康之际
而被周南召南之化为独深者乎诸生第勖之孔子之
业行而颂声作天下奉以为穆如清风若二南者知其
不为牢愁离慅之说明也
  浙江乡试录后序(周侍御请/之后无梓)
卷七十 第 6a 页 WYG1280-0200a.png
隆庆庚午岁试浙江录成某不佞以职事当序末简乃
飏言曰语有之宿沙虽善渔使渔于山虽十宿沙不可
得也不佞今幸而渔泽国称游于诸士子之乡又辱为
二三子饵能遂介然秦人之视哉且而不闻而之先越
句践之时乎其地东不得距海南不及岭北不及槜李
而其民执戈殳而号君子者六千人其号君子而贵谋
国者为种蠡泄庸计𥓋苦成皋如辈仅七八人以其策
举强吴于股掌之上而称霸于江淮之表今浙地固三
卷七十 第 6b 页 WYG1280-0200b.png
倍于昔越其生齿百倍于昔越之民其握铅堑而俟用
于家者十倍于所谓君子其出而试于有司者又不下
六千人而至于试而用用而望其服休于天子之庭多
至于九十有五噫何其盛也比年县官北急敌南急倭
抚髀而思古之将相大臣中外托荐书而为囮朝有上
夕有迁而浙为最首藩其冠带衣履甲天下而未有卓
然章明如前数君子者何也业以圣贤大人之学责是
数君子则未合然至于策富而富策强而强有责辄雠
卷七十 第 7a 页 WYG1280-0200c.png
若烛照指计然其中于今县官之所急者当何如也诸
士子咀孔孟之英发之于楮墨间固已凿凿中窾而考
其居平其卑者要以猎科名沾禄食为务其高者抗首
信眉谈性命而穷要眇弁髦一世之事功而黜其劳土
苴一世之文章而黜其思其自负不后孔孟而程绩量
能乃不得少比于种蠡泄庸计𥓋苦成皋如七八人者
窃甚为诸士子惜之当浙之先八十载而近而荐于乡
者盖三人为孙忠烈燧胡端敏世宁王文成守仁以后
卷七十 第 7b 页 WYG1280-0200d.png
先成江西之烈而显名于天下又前八十载而近而荐
于乡为于肃悯握寸管而建中兴之绩又前八十载而
近而荐于乡者为刘文成基易祚而佐英主垂开天之
勋此其业亦岂能出于经学论策制表之外而其所见
长亦岂能尽废训故骈偶记诵之习然出而为瑞于宗
庙社稷使天下之荐绅先生艳言之而归效于其主试
者夫一日而欲尽浙之才一试而欲尽诸士子之生平
非不佞所敢然自今而后愿诸士子母务为虚谭务本
卷七十 第 8a 页 WYG1280-0201a.png
乎孔孟之精微而究极其用时采乎种蠡数君子之所
以谋越者异日为县官赞廊庙秘策斧断电决贾其馀
劲以奠绥南北之疆埸不佞获窃此于三主试者不甚
幸至荣哉
  湖广乡试录后序
丙子楚试录成不佞当以职事叙末简作而叹曰呜呼
盛哉昔在周文之世人主不已之纯其化被于江汉江
汉楚上游也故其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
卷七十 第 8b 页 WYG1280-0201b.png
惟周之桢然其时楚固未有所谓试也及其季也楚之
君臣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稍间则日侵寻于干戈以冯
陵上国将乘广组甲之不暇而胡礼乐艺文之习然其
人皆能自致于用使天下艳而目之曰楚材又能自致
于言其工于事者曰楚书其工于情者曰楚辞楚辞行
而后世操觚之士奉以为模楷而不敢废汉兴稍稍尊
吏道贤良孝弟之举间者一参焉六代先膏腴抑寒素
顾其人才亦代不乏至唐而始为科举之法以笼世豪
卷七十 第 9a 页 WYG1280-0201c.png
杰而所谓科举者详于礼部而略于乡楚析而为六襄
曰山南荆曰荆南鄂岳曰武昌潭曰湖南郴隶桂蕲隶
洪其试事各属其连率上者采名下者采䁥又下者采
势而所试又不过诗赋之末端顾其人才亦代不乏盖
至明而始萃六道而一之包二岳络七泽三年而尽其
地之才而加详于试以考验经术辨论今古扬扢时务
精而纶綍粗而比详为日一而不已而再再而不已而
三糊名易书之法立而势与䁥尽黜自试楚于今二百
卷七十 第 9b 页 WYG1280-0201d.png
馀岁而其人显者坐论作行腹心禦侮之迹班班可考
盖至隆万之际而楚士之用与楚得士之效极矣虽然
不佞于兹𢥠然有馀惧焉今夫楚大国也其南金大贝
隋珠翠翘宝之重者也竹箭蒻阿纂组缟锡郑钟之铁
享鲁之大屈用物之重者也然一寓目而辄辨辨而用
之而各得其职何者其为重显也若夫和氏之璧其外
浑然石而已毋论众过而忽之即工师亦未有能辨之
者一剖而光始发而始有异之者矣然得之三户之墟
卷七十 第 10a 页 WYG1280-0202a.png
亦未知所以为置也人主闻而辟之以授国工加之以
劘琢再吐而斌玞黯然而避色矣袭之以文锦贡之以
清庙崇之以瑚簋之美称而诸宝与用物之重者泯然
退处其所而莫能班矣诸士子其犹有璧耶其仅为南
金大贝竹箭蒻阿之类恒宝用物而已耶不佞之所能
得于诸士子者璧耶亦仅所谓恒宝用物而已耶璧不
遇工师璞犹在也异日且有能辨者工师之不遇璧天
下后世其谓我何不佞所以为𢥠然惧也诸士子而璧
卷七十 第 10b 页 WYG1280-0202b.png
不佞窃有以告愿韬其彩毋使为世忌蕴崇其价毋使
为世贱不厌劘琢之苦毋使为世轻用诸士子异日有
任工师责者亦愿推不佞之所为𢥠然惧之心毋使有
璧而轻失即不失之而不小用之可也若夫南金大贝
竹箭蒻阿之类固饶于所谓诸士子者不佞无所用惧

  山西武举乡试录序
隆庆庚午秋八月不佞业以遴偕计士矣亡何而有司
卷七十 第 11a 页 WYG1280-0202c.png
以武试请乃合诸道之士若干人盖又二月而会今总
督御史大夫王公巡抚御史中丞石公合筴北创敌敌
行遁去不佞乃得以其间而试士其始试之贝带鵔翿
之骑介而射且驰者四百有奇十得八而进之曰美哉
执辔而组也再试之旅升而耦发十得六而进之曰美
哉技也矢之破的有馀劲矣三试而介者衿櫜弓而奉
其觚管之业以献十得一而进之曰美哉陈说古今决
策成败瞭然指掌也夫不愧乎腹心干城者矣则又自
卷七十 第 11b 页 WYG1280-0202d.png
疑曰今中外之论方务责实而薄虚文以戈击贼耳安
用是觚管为不佞乃以文求之而子大夫复以文应之
毋乃不可乎虽然是不闻而之先有晋文者哉当其时
甫得国于邻敌之手而骤欲强其兵以西匡王而南惩
楚肘腋赤白狄之间而其谋中军帅也则姑后其五才
士而使之佐置曲跃超距之犨颉而不问也曰有悦礼
乐而敦诗书郤縠其人者已又举宾敬之冀缺而大夫
其下军即一时贪见小胜意孰不怪之以为落落难合
卷七十 第 12a 页 WYG1280-0203a.png
哉然文公以其人霸天下若合契盖世世称盟主而诸
大夫之后亦世世受将至于克燮之让功丐起之让帅
盖庶几宾敬之缺而新筑之师鄢陵之役韩厥郤至之
所以致辞于齐楚之君者抑何其微婉笃至也宛然礼
乐诗书之遗矣若晋之士褒然而见进于不佞者其所
称材官良家子非縠缺五才士之流乎世胄鼎族生而
禄食于官者非克燮丐起之流乎不佞不以犨颉望若
而进若以文何也欲若得夫礼乐诗书之实明乎伦物
卷七十 第 12b 页 WYG1280-0203b.png
而通乎政术以备异日内外出入之用耳今国家当右
文之季而不后武天子抚鼙而思将帅之臣诸奉行者
精计以求得人然其势犹不能不岐文武而二之二端
之士不能兼通乎六艺故称荐绅者略射御而称介胄
者忘礼乐书数艺有六而武吏废其四故一时虽卓然
称名将帅然不过竭其材力于一军之任而赏罚进止
财谷出入无所与不能为必可胜以待敌势不得不归
重于文吏文吏六而废二故为大帅者能为可胜以待
卷七十 第 13a 页 WYG1280-0203c.png
敌而不能亲戎阵决胜负于呼吸之顷夫使文吏可将
而武吏可相其机要在乎始进也诗不云乎文武吉甫
万邦为宪自今而后晋之材臣有出而彪炳朗奕宪万
方者斯自不佞发之哉
  湖广武举乡试录后序
万历元年冬十月御史舒公例试楚武举如期武举录
成而某职司陬以序序末简前是八月而楚士之拖绅
衿握管而待荐者获其俊九十矣今兹士乃曳组练手
卷七十 第 13b 页 WYG1280-0203d.png
弓矢糺糺若有献初试之骑而射合者若而人再试之
步而射鹄加远而合者若而人三试之其射筴校论以
文辞合者仅若而人视向所获文俊中半耳上之待而
曹亦严且慎哉夫所谓以文辞合者何也今夫虓勇之
夫不介马而驰搏㧙若风雨持满若月鸣镝若霆电提
一剑而出五步不留行其于气亦足自雄胡至乃取龌
龊文辞为也是不然吾请以楚事语若养叔之射也蹲
甲而踰七札焉楚子不悦曰诘朝而射死艺然竟以其
卷七十 第 14a 页 WYG1280-0204a.png
艺出其主于险吕锜之项伏于韬以一矢复命而楚子
不为色解也战而遇郤至必下免胄而趋风然后嘉其
有礼夫以公子围之强至凌盟主乘广林植鍪刃锋戛
赋诗一不当而后至者数国屈将军禦齐所谓方城汉
水之固一语出而齐盟遂成若是乎文之不可以已也
且所谓论者辨析往古成败筴者决筴利害与国计边
事所宜欲以观而曹异日用耳非有取于俳偶声律之
学以资若觞咏也楚人不云乎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
卷七十 第 14b 页 WYG1280-0204b.png
人敌则所以三试而加严且慎意也今天下称治平无
事相业独盛楚藉令前是九十俊者尽出而疏附后先
相与折冲万里于一尊俎之上亦安所事若曹然吾闻
之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安不忘危古训不亦
章章称哉令文士之用显而不尽若技于折冲禦侮者
即汉班史所云左将军辛庆忌为国虎臣遭敌不竞以
威名再世亦胡不媮快也吾故述御史公之指而进而
曹以此
卷七十 第 15a 页 WYG1280-0204c.png
  殷氏族谱序
殷之先出自成汤汤姓子氏其国商自其孙盘庚都殷
其国亦曰殷殷之亡而微子国于宋其公族曰华曰向
仕于鲁而圣者曰孔盖自宋王偃亡而其子孙散处或
氏宋或氏殷或氏商盖六姓著而称子者寡矣迁史乃
谓有来氏空同氏稚氏髦氏而不及华向何也至汉而
殷显者仅谏大夫封晋则渊源而后彬彬盛哉以故所
著殷氏谱刘孝标注世说时时称之后徙润复自润徙
卷七十 第 15b 页 WYG1280-0204d.png
歙谱亦中废殷之指日益繁而能举其所繇来者鲜
矣即毋论其他远者歙之殷日相比而能一辨所由来
者亦鲜矣盖隆万间殷有御史大夫养实甫云养实甫
既用平百粤巨寇潴其薮天子嘉之赐爵卿加上公服
予子孙环卫官官世世勿绝养实甫乃喟然叹曰天子
所以宠灵我殷氏至哉而胡犹泯泯先德为也是余之
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夫余安得孝标所称谱而嗣之
则又曰润以前吾能推其始也歙以后吾能致其详也
卷七十 第 16a 页 WYG1280-0205a.png
乃始为谱其大凡有姓氏本原世系三考而为殷之族
既矣则又推广其致有世德闺范训典文献宅第丘墓
遗事遗迹里社九考而为殷之事既矣养实甫之谱成
而以序属不佞不佞获卒业而叹曰呜呼是岂唯殷谱
哉抑亦殷史也夫殷以八百年之天下而为宋宋以六
百年之公国继之而中间贤圣代作者十馀辈夫子以
大圣亲为其裔而曰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至足
徵也又曰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然则殷之
卷七十 第 16b 页 WYG1280-0205b.png
史故亡也夫子之弗为述也伤非时也夫殷之孙子其
丽不亿而养实甫独用勋烈显于明为得其时而又能
以其间创为此谱俾成汤之裔不以子姓微而遂湮天
下灼然知殷之为圣人后者其于功岂浅鲜哉若夫别
嫌明微探本敦睦之道则既详之矣无所赘余赞矣
  陈氏族谱序
左氏有言先王因生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盖其时多
世臣云以故宗法得提衡其间与治法相左右而不废
卷七十 第 17a 页 WYG1280-0205c.png
太史公之为史也人为之传而其有爵而不替者特名
曰世家夫亦命氏之遗指哉若江左之有贵姓也则自
王谢始也顾陆而朱张肩之也江左入而为隋而王谢
之贵小屈而崔卢李郑之贵兴魏孝文为之嘘而借之
及其末也虽唐文皇以天子之尊求胜之而不可得然
其人皆以姓贵者也非能贵姓者也五季之中原日寻
于干戈至靖康而悉以委敌衣冠之士脱锋刃而窜匿
于吴越闽广之间抱其遗编以诲其子弟出而当太平
卷七十 第 17b 页 WYG1280-0205d.png
之用故天下之所称贵姓者渐不在北而在南荐辟科
举之政行天子所与共天下者皆彬彬诸书生诵法孔
子之辈士或旦白屋而夕朱户其子弟习其遗编以继
显故其姓之所以贵渐不在纨裤而在诗书此其人能
贵姓者也非以姓贵者也今东南名诗书族毋如闽而
闽之族毋如陈余皆与其俊善今年大中丞公某抚关
中出其书一编示余曰是谱也伯兄太仆芹之属草而
某为润色者也是家大人中宪公之志也读之则其先
卷七十 第 18a 页 WYG1280-0206a.png
为光州之固始人从王潮入闽而家福清之南阳村三
传而讳泰者徙长乐之江田十四传而公文海复徙古
县又八传而为中顺公某中宪公某又一传而为今中
丞公及其伯兄中丞某再传而为县令俊长祚此其最
章章盛者也其留江田而显者曰给事某曰提学洙自
江田而徙闽之青铺显者曰太仆联芳自古县而徙闽
之南台显者曰兵部时霖凡闽之为陈四而皆出固始
又皆其人能自贵姓者也君子以是知诗书之泽远矣
卷七十 第 18b 页 WYG1280-0206b.png
哉且陈之先出虞舜氏世世称侯邦焉以宾于夏殷周
而其嗣世至纂梁之祚用衣冠倾中原而中丞公谓之
远而不足徵独断自公泰始推是指也以别嫌而统同
敦始而脩睦志其所以为陈者耳凡不佞之所称述者
皆非中丞指也虽然为陈后者能绍明其诗书务以人
贵其姓而毋藉姓贵虽繇此百世可也
  吕氏族谱序
吕之先世为吾吴郡人而其居郡之乌鹊桥者最盛而
卷七十 第 19a 页 WYG1280-0206c.png
元季中寇燹徙常熟之沙溪沙溪之吕冒外姓曾则渐
以夥为曾二辈而始富去曾复为吕吕一辈而始贵贵
者今评事君道爔也乃始议谱前为曾而谱者曰故宋
丞相公亮后也已为吕而谱者曰非公亮也丞相蒙正
也评事君咸绌之曰吾知其迁自乌鹊桥而已夫吴故
有大帝时孱陵侯蒙即吴之吕莫非其后也而吾敢遽
传也吾今而为谱知为沙溪里之吕而已盖评事君之
谱略曰自吾祖之所及知以逮若裔者谱之示合也作
卷七十 第 19b 页 WYG1280-0206d.png
世系图自吾身之所由始而忝为嫡者独谱之示辨也
作正脉图世系明矣而当其人之为俪若胤若生卒者
复谱之示详也作世表此三者皆所以纲吾谱也吾吕
之先德玄矣非其人畴树惇而滋我后人也志大传吾
先君之忝有章也与不佞诸季之忝服休采也识之庶
以风夫为后人哉志恩荣惟我先人合二姓之好以光
启内外子孙盖世世受釐焉志婚姻被发祭野识者夷
之今稍为士礼以别于寝而教后孝也志家祀吾幸有
卷七十 第 20a 页 WYG1280-0207a.png
禄赢为圭田之馀圳以赡我谱之人也不能无繇亲始
志义庄吕之食指夥矣夫岂敢言庶而富能忘教乎志
宗范古死徙无出乡今吾郁然而乔木者人指以为吕
氏宫焉庶几其能守乎志居室葬者藏也使我吕之有
归骨而樵牧之是远乎哉则于此加藩焉志茔阡此八
者吾不敢以称谱以附吾谱之馀也王子曰兹谱成而
吕岂独有谱也吕且有政矣先王之世氏族别而宗法
出宗法出而崇本脩睦别嫌明微仁义之用俱出而肃
卷七十 第 20b 页 WYG1280-0207b.png
然为天下先评事君虽蚤贵侍中供文史职不获请郡
邑之长以少吐其用而今谱成而宗法彰彰如是则宁
唯空言之是托评事君又大宗也其诸季之为进士金
吾别驾郡幕者且若而人而又皆贤其帅而听君无疑
吾故不以序吕氏谱而序吕氏政
  荣泉李公族谱序
语云人贵族岂不章章著确哉保姓受氏孰非神明然
而贤者以其微显也不贤者以其显微夫重黎也而以
卷七十 第 21a 页 WYG1280-0207c.png
官氏豢龙也而以术氏沩汭也而以生氏本微以之显
者也田之第五以徙也棘之枣以辟雠也本显以之微
者也李氏之先为黄帝理官一曰李官其后非李而入
者有指树有赐国籍繇李而他姓者有吹律之京房柯
布条别代于成纪遂为鼎甲遂南媲王谢北冠卢范云
宋氏参知卜宅阳武明兴居阳武者讳宣为凤翔倅坐
事论戍迁于顺天于大城至公仲良始盛仲良丈夫子
六人其叔公文振最贤有隐德不仕文振丈夫子四人
卷七十 第 21b 页 WYG1280-0207d.png
其叔公芳最贤少贵侍中尚王府山虞泽衡之材金貂
左珰恩宠鲜二其慎密详审恂恂若讷日磾子孟之度
沈照内炳廉直谨取勃鞮吕彊之操通明左史洽闻博
物司马子长之似为诗和平而敦厚小雅巷伯之伦与
吴人王某善间出其宗谱示曰吾先君凤翔之迁湛于
农代鲜有显者自余出大城稍稍知有李氏矣夫谱家
史也余幸沐先人之遗得奉帷幄割大官食乃不能名
先所繇起余甚愧焉自余而前者谱则已略矣自余而
卷七十 第 22a 页 WYG1280-0208a.png
后者可继也某曰夫谱原始要后睦族别生备矣余读
李氏谱而知贤者之真能贵族也公别号荣泉宗远其
字伯兄标者尝丧父庐于墓三岁哭泣哀思有异鸟白
兔之瑞古所称孝弟力田者也于法得附书
  天台四教仪序
四教仪者天台智者大师举佛宗法普摄一切善知
识而作也曷为四曰顿曰渐曰秘密曰不定曷为顿佛
说华严经为初成正觉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宿根八
卷七十 第 22b 页 WYG1280-0208b.png
部谈圆满脩多罗权实鬯焉曰顿顿悟也曷为渐佛为
三乘根性先说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等教次说方等
部净名等经又次说般若等曰渐渐而悟也曷为秘密
佛于大众中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閟而
不相通故曰秘密也曷为不定佛以一音演说法能令
众生于渐说得顿益或于顿说得渐益故曰不定也自
顿渐秘密不定外有四曰藏通别圆曷为藏经律论三
者川流而不相害曰三藏教也曷为通利根菩提萨埵
卷七十 第 23a 页 WYG1280-0208c.png
通三藏教而别圆故曰通教也曷为别独觉菩萨别前
藏通次第脩證故曰别教也曷为圆是通藏菩萨因果
顿足一切圆融故曰圆教也然则教有八曷为四前四
教者纲也后四教者由前教出者也曷为五时曷又为
五味顿有一曰如日出光照高山华严时也于味牛出
乳渐有三曰如日照幽谷四谛十二因缘六度时也于
味从乳出酪曰如日照平地方等净名时也于味从酪
出生酥曰如日禺中说般若时也于味从生酥出熟酥
卷七十 第 23b 页 WYG1280-0208d.png
于顿一粗而二妙于渐初有粗而无妙次三粗而一妙
又次二粗而一妙至法华会顿渐融矣非秘密非不定
盖有妙而无粗曰如日卓午时罄无侧影于味从熟酥
出醍醐是谓五时五味也天韬居士曰余读天台仪中
所谓五时五味八教者盖止四云要之不过顿渐二者
而已融是二者一而已夫渐则尽佛世四十一年悉数
百千万言而不足顿则一言而有馀至于融也并是一
言而无所用之夫道至于融而极矣蔑以加矣虽然吾
卷七十 第 24a 页 WYG1280-0209a.png
惧世之慧者托于顿而急于渐也吾始读达摩慧大师
书其超诣简造似有出于世尊之表而一时南阳永嘉
百丈南泉马祖赵州之徒吻合默契若远胜于阿难之
世为总持而漏未尽者然自诸师出而顿义明顿义明
而天下之真能顿者鲜矣今夫一见而即契偶触而即
通此其所取足者见智也其所取足于见智者非见力
也盖亦有夙德焉奋然而力求之敦固而不已沛然而
时至霍然而悟则悟矣知悟之为悟则非悟矣故夫学
卷七十 第 24b 页 WYG1280-0209b.png
人者以渐而脩得之于顿以顿而得顿不废脩斯其可
以进于道而吾智者大师之意庶在是哉怀云诸大德
谓居士于兹教有微胜因也俾为之序而刻之
  校正诗韵小序
沈休文以四声制韵自谓灵均以来此秘未睹陆韩卿
难之而不得斌道人演之而始明后有珙法师者复以
喉舌齿唇牙改𨽻五方而纤悉尽矣故诗之有四声也
自休文始也字之有切也自神珙始也然传休文者谓
卷七十 第 25a 页 WYG1280-0209c.png
虽妙有铨辨而诸赋往往与之乖自唐人为五七言律
乃独皆祖之而约韵自是重后世矣元周德清者其裁
驳小有致耳乃遂欲以三声而夺四声君子讥之夫诗
不能不唐则韵不得不沈固也吾郡汤先生子重尝病
广会诸家之太繁且不适于用约为二卷仍为之训故
而属彭先生孔嘉书之孔嘉始学黄庭庙堂故结法圆
美有态是书行学士大夫咏月露而旁通于临池之业
抑何幸也夫句之有韵也与书之有结搆也平险虽异
卷七十 第 25b 页 WYG1280-0209d.png
裁而谐诣无迹其为道同也诗以韵入书以结搆入而
思皆过半矣余故从二先生游而汤先生之孙左给事
中元衡复与予善故序而梓之
  鸣铗集小序
兆孺今年出华容而憩黄过鄂益西游郢历襄上玄岳
投郧而止焉凡半岁而诗成名其集曰鸣铗集所以名
鸣铗者何也兆孺故自有家偶一出游以自媮适其所
抵无恒主主无恒日或一饭即去之岂其孜孜焉而鱼
卷七十 第 26a 页 WYG1280-0210a.png
与车之是恋若冯谖先生者毋亦自恨其材郁积而不
得舒若干莫之犹在狱也耶兆孺尝廪上庠可以得官
而自弃之又奚恨也兆孺居余传舍最久稍与上下其
议论盘礴经史其不甘于雍门养椒之好而余所守官
严又当左侠之代念无义可市旦夕且谢去无二窟之
藏以待兆孺凿也如之何则为搜其箧而不得其所谓
蒯缑者得其集览之渊然之光而读之若叩金石又若
苍虬舞而应龙啸者此即其物也耶为叙之
卷七十 第 26b 页 WYG1280-0210b.png
  朝鲜词翰小序
天子以韩太史使朝鲜滕生为之绍介焉而其归也顾
橐中无他装独朝鲜之被冠绅者诗文手书一编耳夫
诗文吾不知其所繇法其已离兜离侏□乎哉合者骎
骎乎宣成间音矣书不知其所繇法其不为虫鱼鸟迹
乎哉乃大有吴兴家风矣滕生者岂以其厌家膳而海
错野鹜之是好夫亦见文物之美冠诸属国之意云尔
也今四海之内皆奉正朔南粤授首天子大合乐为九
卷七十 第 27a 页 WYG1280-0210c.png
宾之飨东藩之人俨然陈声诗而进者沨沨乎箕子之
遗即韩太史且复采之宁独滕生尔也余故不辞而弁
以语谓异日徵同文之化者此其一班哉
  四书文选序
今诸书生习经术者不复问词赋以为何物而稍名能
词赋者一切弁髦时义而麾弃之以为无当也是皆不
然自隋试进士以明经与词赋并至宋熙宁世始绌词
赋不用而所谓明经者第若射覆取答而已其不能彬
卷七十 第 27b 页 WYG1280-0210d.png
彬兼质文固也明兴而始三试士各以其日为经书义
以观理为论以观识为表以观词为策以观蓄然其大
要重于初日以观理者政本也至于标题命言则或全
举而窥其断或摘引而穷其藻上之所以待下者愈变
而其辞益工盖至于嘉隆之际灿如矣是故谓唐以诗
试士而诗工则省试诗自钱起李肱而外胡其拙也谓
明以时义试士而不能古则济之应德其于古文无几
微间也凡论而表而策最近古而易撰其于经书义稍
卷七十 第 28a 页 WYG1280-0211a.png
远古而难工天下之为力于论表策者十之三而为力
于经书义者十恒七而犹不足吾填郧所辖且六郡而
诸书生推其取科第不能当吾吴之半夫时义之为经
五而为书四五经人各治其一而四书则共治之吾故
择其精者以梓而示诸书生夫非欲诸书生剽其语也
将欲因法而悟其指之所在也
 
 
卷七十 第 28b 页 WYG1280-0211b.png
 
 
 
 
 
 
 
 弇州四部稿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