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五
卷六十五 第 1a 页 WYG1280-01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弇州四部稿卷六十五
            明 王世贞 撰
文部
 序十三首
  李愚谷先生集序
和长兴目潘安仁拙于用多多矣安所称拙为也盖世
贞尝北游燕代间观勒习兵诸将所合者以万计老弱
卷六十五 第 1b 页 WYG1280-0132b.png
间之金进鼓退坐起错节旌旗之色坌然未见敌而嚣
先之益西乃有新秦之卒三千其骑组步如绣劲弩布
前长戟距后众目一麾众耳一鼓即卒然而陵之而未
易败也以万人计而中精之三千人足也然不能加三
千人三千人而万人之用在也世固有巧用其少者李
先生为文章号称名家数十年吾不知所繇庶几龙城
氏之风哉夫以李先生为文章号称名家数十年而终
不敢以其才而溢先民之法意至而言意竭即止大要
卷六十五 第 2a 页 WYG1280-0133a.png
不欲使辞胜意如此诸后生少年剽略而博缀缉而华
者将无少李先生乎哉李先生诚少且巧矣余故序其
遗文而梓之李先生名舜臣举进士礼部试第一尝为
吏部为国子师太仆卿矣辄斥补外最后遂废不用其
于官简静自好如其文云
  王明佐泰岱集序
王明佐者其字初名治已名元治最后名逢年明佐少
而磊落缊奇气自其为诸生时固已厌薄其业而家世
卷六十五 第 2b 页 WYG1280-0133b.png
受翰林先生言明佐独不好翰林先生言于诗慕称风
雅苏李建安曹公父子蒐陶谢包齐梁旁及开元近体
骚楚赋蜀文多习左氏庄列申韩迁史擅弓汲冢越绝
三十时所读已数百千万言其著草亦数十万言然时
时从有司校第第辄下至庭诘明佐作何语何所来繇
诳乃公为也里中儿前已不能无少明佐矣至会有司
扼之故视以益薄而明佐雅自张其名毋许者乃大恨
罢去依其乡周虞部京师虞部慕雅士也以故善明佐
卷六十五 第 3a 页 WYG1280-0133c.png
时时为扼腕称说而因以见余酒间相得驩然恨晚也
燕中最幸近者所忠之伦二人忘其名与明佐大人故
有连投书自通诵伟丽甚明佐度以书毋能当我必投
屣拥彗叙论故旧虚左之席且荐我上林中而二贵人
谬意明佐吴人当赍重来从事谒请我明佐窭殊非所
望不报也明佐竟醉大骂去益困遂还吴久之明佐且
复北而余待罪治兵青州手裒其诗古近体若干篇书
贻余其人遗之沂流中竟不达不知其书辞云何也余
卷六十五 第 3b 页 WYG1280-0133d.png
故以约明佐游岱明佐既报则北之岱而待余余日谢
吏士结束待明佐而游复巧左若辟然明佐既之燕困
如故质食浆家䄈褐一馈履行雪中其上履也履下处
乃视人足者乎丞相得其文读之奇曰是夫能和柏梁
者吾且辟而衣食之明佐竟谢弗肯往也丞相能坐我
上坐称谢教毋以文役我否淮阴鲁道者不知其何如
人独好从明佐游明佐始不能毋望余后具得溺书状
使鲁道汰其诗而手自编帙以贻余曰连城之璞明月
卷六十五 第 4a 页 WYG1280-0134a.png
之蚌固珍怪也能具足行乎昆蹄之良骧首剪拂珊瑚
漓漇于铁网物故有托而后著者余愧其意且命梓俄
而遘家难弃官业行矣金华公方握藻柄与余掎业禅
嗜也更以属之于乎迹明佐后先事穷乃尔谚云力耕
不如逢年其所称名盖其指即以觊一日之遇哉迫可
悯矣独于辞绵丽宏博纚纚不竭陆海之藏溢积充羡
固足以走程卓而喝阴邓亡论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其势激也考洪钟辨鞞铎之孰下风齂然收矣世固无
卷六十五 第 4b 页 WYG1280-0134b.png
无耳者明佐之风且定矣
  宗子相集序
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而
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干角立
爰至潘陆衍藻太冲脩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
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
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
造物微旨矣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实挟
卷六十五 第 5a 页 WYG1280-0134c.png
吴生暨天目徐生来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
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
喀呕血也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
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
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
亦间离得之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矱而创其
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珷又
曰歅良在御精镠在篚可以啮决而废千里余则无以
卷六十五 第 5b 页 WYG1280-0134d.png
难子相也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
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逾津而弃其筏然雅非子相指
也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境合则吾
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字不得累句句
不得累篇吾时时上驷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
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干太冲
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子
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
卷六十五 第 6a 页 WYG1280-0135a.png
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
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
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
独不然为考功郎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闽藩属
有岛寇事衽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既又佐其
臬为儒生师帅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怿
谓麒麟凤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吾
卷六十五 第 6b 页 WYG1280-0135b.png
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凤言三
叹加飧食其曹偶持论若此
  徐汝思诗集序
始余罢青州而北别汝思平原汝思前为祖念予语甚
怆已顾循其弁曰乃使我介而谈兵乎居无何竟以议
兵事忤台旨得娄劾去盖海内言文章者颇籍籍推汝
思汝思亦雅自负以一当生树赤帜艺苑中即所莅治
讯有能吏声殊不屑也汝思既不得志文章乃数提兵
卷六十五 第 7a 页 WYG1280-0135c.png
北视边遂慨然有封狼居胥意大司马第功籍当封而
会忌汝思者难其材高而易其不善护形迹以故稍乘
间萋斐之汝思竟用是诎以死汝思且死属其家大人
曰儿诗遂不幸中道矣度无能传我者是必北走齐谒
于鳞东走吴谒元美乎吴差近其且先元美于是其家
大人裒汝思遗诗凡四百馀首书谓予幸无忘延陵之
义予逊谢不获则为汰别其猥杂者仅得百五十馀首
付梓人汝思多五七言近体予故不别论论其近体曰
卷六十五 第 7b 页 WYG1280-0135d.png
于乎诗之变古而近也则风气使之虽然诗不云乎有
物有则夫近体为律夫律法也法家严而寡恩又于乐
亦为律律亦乐法也其翕纯皦绎秩然而不可乱也是
故推盛唐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以平其色丽
以雅其力沈而雄其意融而无迹故曰盛唐其则也今
之操觚者日哓哓焉窃元和长庆之馀似而祖述之气
则漓矣意纤然露矣歌之无声也目之无色也按之无
力也彼犹不自悟悔而且高举而阔视曰吾何以盛唐
卷六十五 第 8a 页 WYG1280-0136a.png
为哉至少陵氏直土苴耳汝思往与余论诗固甚恨之
度汝思之所撰著亡用句攻而字摘业非盛唐弗述矣
予尝谓汝思子越人也欲之秦则必渡大江道汴洛叩
关而西有江而止者汴而止者洛而止者谓之秦不可
谓之非秦之道尤不可子诚欲之秦而东南其首凋轮
楫竭橐装度五岭八桂而踯躅于牂牁雕题之间其道
途也益深其去秦也益远也汝思击节称善语曰宁玉
而瑕毋石而璠今汝思诗具在如登岱云门汎海诸篇
卷六十五 第 8b 页 WYG1280-0136b.png
沨沨乎有古遗响焉殆欲超大历而上之嘻固无论汝
思秦也谓汝思而非之秦之道也耶
  戚将军纪效新书序
闽中汪中丞使来云戚将军用兵如神其所著纪效新
书者公能无意一言乎不佞故尝从王宪使论叙戚将
军用兵状曰戚将军善用寡已又曰戚将军善用众已
又曰戚将军善用败已则曰戚将军善用胜问所以善
用状则曰县官自急海事来悉天下力厌之东南大约
卷六十五 第 9a 页 WYG1280-0136c.png
越卒十不能易倭一而戚将军繇裨校起提千馀乌合
之士躏其穴而枭夷之若芟槁然即无论戚将军用寡
已今诸边大将将不过三千人势不能他有所举而独
戚将军任大将至将数万人其精神之所提衡注使凛
乎若出于一人而肝胆之是无论用众已戚将军所遣
卒或不幸偶中敌以败告戚将军益治兵自如往往利
用其瑕以误敌敌懈见即阴鼓我之气而骤用之以成
大勋故戚将军之败往往为胜端而他将士见小胜则
卷六十五 第 9b 页 WYG1280-0136d.png
志小溢见大胜则志大溢日拥鲜斗华以胜形示下其
下亦竞为谀辞悦其上而贪于懈是故其胜往往为败
端乃戚将军益治兵自如即不幸敌胜而不得以胜压
我我胜而敌不得以其败误我今戚将军起裨校娄迁
至大都督佩两印跨制三道大小可数十百战所杀卤
万万计称东南名将无偶戚将军者因出一编授余曰
此戚将军所著纪效新书也余得而读之卷凡六自束
伍以至水兵篇凡十八精者探无间操无形若庄生之
卷六十五 第 10a 页 WYG1280-0137a.png
谈要𦕈粗者教技击按营垒分水布陆纤细条备若陶
朱公之治生其明赏罚定章程刻覈断断若韩非之论
难刺见寇隐出神入鬼若季主君平之前知余乃作而
叹曰戚将军能县官诚用之北赭浣海封狼居胥取万
户侯何足道哉是宁独东南为余尝怪汉武帝时下朝
鲜埽滇笮瓯闽南三越不旋踵而若承蜩然其最难者
匈奴耳而大将军骠骑将军以轻骑绝大漠数得志焉
此岂尽出天幸不至乏绝哉而太史公传至卤获封户
卷六十五 第 10b 页 WYG1280-0137b.png
外略而不具载意其人以文章奇天下怏怏奇数不欲
令武士见所长耳及读至帝欲以孙吴兵法教骠骑不
肯受曰不至学古兵法顾方略何如夫然后而知骠骑
将军与大将军之微也彼故长于技而短于法即不尽
出天幸于后世何所自见焉若孙吴穰苴韩信诸葛发
其藏为一家言业已进是矣其微旨奥义往往使介胄
之士见之而不能习觚翰之士能习而不能用夫卑卑
施名实焉能废戚将军书哉虽然兵阴道也而阳言之
卷六十五 第 11a 页 WYG1280-0137c.png
语云我能往寇亦能往戚将军毋亦少閟所馀矣将军
名继光东莱人中丞名道昆徽人闽功与戚将军共之又
操文章柄而汲汲然欲以余言显戚将军王宪使名道
不识戚将军顾独逊戚将军贤俱可书也
  凤笙阁简抄序
摄晋陵守凌君行其尊大夫比部公简牍而以序属某
曰公志也盖蜀人杨用脩尝采尺牍自春秋时至陈隋
而止合为书某间稍订益之而以意序别其体颇著兹
卷六十五 第 11b 页 WYG1280-0137d.png
故不复称第称所以序凌公者曰夫文信哉代殊乎余
则何敢强比焉即书牍自东京而上之其大者宏设广
譬畅利遒达往往足以明志细至于单辞片情亦靡不
宛然丽尔彬彬称文质也晋人于辞事若不甚属比者
毋乃以质掩其文欤六朝靡靡沦排偶矣是则文掩质
也余尝谓晋人工于舌而拙于笔六朝秾于笔而浅于
志非虚语也用脩采尺牍不及唐明唐以后无尺牍也
虽然世之佩绅而操觚者自尊易其语不知所以裁之
卷六十五 第 12a 页 WYG1280-0138a.png
俚巷之是耳而章程移牍之是邻其号能慕说古厌薄
时格则第尊事苏黄以为无始骤而语之而彼未入也
亦何以异于舟秦晋章甫瓯越哉余故为小广之取其
法不大悖者使之阳入其好而阴易其向也夫尺牍以
通彼而达己意者也意有所不达则务造其语语有所
不能文则务裁其意大要如是足也凌公余未及叩其
指其书今具存大者数百言不为多细者仅数十言不
为寡详而切简而腴庶几彬彬文质君子哉夫凌公诚
卷六十五 第 12b 页 WYG1280-0138b.png
工言者余友人济南李攀龙歙汪道昆吴郡俞允文皆
雅以赤牍名李无所不刿濯汪俞虽各自异然要之造
次无苟率语余所采不及生者居时戏俞若幸健匕箸
得无使吾书寥寥乎今殆并凌公四矣凌公名约言尝
为郡县及曹郎有声以子贵一旦谢去尤精进于二氏
学其见集中凤笙阁其时所游止也故以名其书
  皇甫百泉三州集序
在昔唐宋时朝士大夫称得罪去者往往屈为荒远郡
卷六十五 第 13a 页 WYG1280-0138c.png
佐员外署置其禄虽有之仅自给妻子耳为之上者不
以责其吏能为之下者亦不谓其能吏我以故鲜钱谷
法比簿书期会之烦其馀日足以为之地而竭其工于
诗虽其诗之工然不过以之发其羁孤无聊磊落不平
之思而已其山川之奇丽则辱之而为险恶风日之骀
荡则辱之而为憯悽以至物候之稍偏而民俗之稍异
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可一朝居者如
沈宋元白刘柳诸君子之言固具在其探幽造微穷变
卷六十五 第 13b 页 WYG1280-0138d.png
尽态固不可以余说而废其工然要之有出于叹老嗟
穷忧谗畏讥之外者乎有能如风人之所谓可以兴可
以群且怨者乎明世则不然士大夫坐谪者仅少镌其
秩级而不限以地之远近为之上者少优以礼而不废
其事为之下者以叙迁之吏待之而忘其端其外既有
所縻于职而内又无所大概于念宜其人之工事而拙
言也夫明之诗诚不足以拟唐之工然于臣子之节亦
即脩矣而余乃复交致其不满者何也之唐而使风人
卷六十五 第 14a 页 WYG1280-0139a.png
之义渝也之明是使天下无风人也吾郡以诗名天下
至嘉靖间最嘉靖中诸名能诗者独皇甫氏最皇甫氏
昆季四人独子循先生最先生绮岁通朝籍三事公卿
皆折行而与之礼岳牧上事皇华采菽享会哀荣之典
以不得先生一言为愧先生既负才有重名然秉执劲
节多所牴牾以故从虞部郎始谪佐黄州稍迁南司勋
部郎辄又谪佐开州量移婺州最后迁滇宪以罢黄故
楚饶郡又邻天子汤沐之邑开属魏为三辅地婺属越
卷六十五 第 14b 页 WYG1280-0139b.png
越又天下首藩当事者虽不能尽知先生其所以处先
生雅亦已胜唐而先生亦不以谪故遂厌薄其吏道其
为吏亦竟不肯缘饰时好而诎其诗其诗之工不待言
然要之志有所微动则必引分以通其狭气有所微阻
则必广譬以宏其尚其山川风日物候民俗偶得其境
以接吾意而不为意于其境盖先生之诗之工取工于
穷者也非用其工于穷者也吾不知其后先于风人第
于所谓兴与群与怨者盖三复而略得之矣先生庀材
卷六十五 第 15a 页 WYG1280-0139c.png
于江左得格于大历其为虞部有虞部集为司勋有司
勋集中岁依白下释氏居有禅栖集宪滇有南中集归
有还山集其所用得罪为三州故详自叙中兹不赘
  陆氏伯仲集序
陆仲子象孙既以老罢景宁教谕归梓其所著前后续
集若干卷行之矣郡侯兴化萧君绝赏爱其言乃复因
仲子而得其兄伯子肖孙所为诗若文并仲子之未行
者梓之萧君既自为之叙而属余继其后余读吴史虞
卷六十五 第 15b 页 WYG1280-0139d.png
仲翔谓已疏节骨体死当以青蝇为吊客即一人知者
且不恨私心恒狭之及至太史公自叙欲藏其书于名
山大川夫名山大川即不朽何至深閟而长阏之使等
于土石然彼其窥于世之作者狭遘傅显于顺风加声
之地黄金贽而白璧酬三尺赫蹄之纸书世之所常言
与已之所不肯言者世顾争诧以为奇而已亦卒无以
夺其地而见其瑕吾思通于鬼神而俗不晓声等于金
石而价莫售吾不能及吾目以自致其知于世而欲凉
卷六十五 第 16a 页 WYG1280-0140a.png
凉焉求千百岁已藏之山川而发之希觊于必不可测
之人而使之知此其事极迂而其致极憯激可念也夫
举天下而竟无一人知我者至求知于后世之天下则
夫卒然而有一人知我者当何如也陆氏兄弟故皆名
家子少好学而仲子尤负才不羁其论大同诸边有封
狼居胥赭蒲类意既累举不第其才日益以练文日益
以宏而歌诗日益豪顾益落魄不得志酒间慷慨说谈
生平娓娓泣数行下人或目以为狂竟无有能怜而知
卷六十五 第 16b 页 WYG1280-0140b.png
之者伯子循循行忠信谈说故典可听不为浮异诡瑰
之论乡人多信爱之其疑异仲子者既无繇知仲子而
其信爱伯子者又以狎伯子文故不能扬其声于里闬
之外伯子尤穷甫得一校官不能赴以死仲子稍再为
校官有升斗禄当事之人亦微能知陆仲子然竟以虚
言饵而仲子亦竟用老归既老且贫倦于笔分以露吾
杜德权不敢复望天下之有知者而萧君方显于文赫
然负当世称乃独折节而下陆仲子至复取伯子之言
卷六十五 第 17a 页 WYG1280-0140c.png
于既朽之骨而声施之此其为超识雅尚当何如也昔
刘孝标群从子弟七十二人皆能文推孝标冠幸而遇
梁武帝操觚之主乃故抑诎使之轗轲贫悴未己而又
集诸学士为华林遍要以高之陆氏自其先大父世世
受文既兄弟并振起家学而又各有子善其言即无论
孝标相先后美哉萧君贤于君家武帝远矣更为我语
陆仲子知必不为仲翔叹伯子而无知则已伯子而有
知其亦不重致慨于名山大川也若余则又焉能真知
卷六十五 第 17b 页 WYG1280-0140d.png
二子者
  金台十八子诗选序
梓金台十八子诗曰金台者志燕旧也十八子者其人
非金台人也胡以称金台十八子集于燕而作者也刻
既成属予序读之咸铿铿中金石矣作而曰呜呼诗其
可以已哉夫诗心之精神发而声者也其精神发于恊
气而天地之和应焉其精神发于噫气而天地之变悉
焉故诗和于雅颂变于风也风至于变而极矣虞始之
卷六十五 第 18a 页 WYG1280-0141a.png
殷周鬯之列国备以极之然其功于天地一也王子曰
余尝游金台从诸大夫士诗其时盖多风云天子沛然
易鼎铉徵用俊乂嘉隆之际蒸哉几和矣是十八子之
声所以谐也梓者谁某人也其言曰明兴无虑二百年
鸿昌茂明之化积于今诸大夫士儒其衣冠高视迂武
究性命旁采政术足显矣语云天下有道行有枝叶余
小子何述哉夫十八子者其人皆贤者也则何所事余
而传余为余之志而已王子曰善子毋以十八子之言
卷六十五 第 18b 页 WYG1280-0141b.png
为十八子重子毌以十八子为子重子为子之志而已矣
  太保刘文安公荣哀录序
故太保刘文安公用甲第为太史为宫属为学士为南
北秩宗用太宰治留铨用大司马握留钥者三十馀年
始得请天下不以贵艳刘公而若惜其未尽用春秋七
十有八天下不以寿艳刘公而若惜其弃我以死没之
日天子震悼超赠太子太保超予祭四有司为特祠为
从祀于郡邑之学宫天下不以异典艳刘公而犹若
卷六十五 第 19a 页 WYG1280-0141c.png
尚有歉者于是公之子司农君采上所赐公诰敕谕祭
辞与诸荐绅大夫撰述碑铭传诔哀挽记序以至于生
平赠饯之什来往书问上下移牍亦附焉盖合公之所
优得于世与天下之所共惜公而采子贡所称生荣死
哀之义录而梓之而命序于某某少不及事公于朝无
以望见颜色而承下风然读兹录则恍焉其若有觌也
他固无暇论即刘公治秩宗时天子欲以太后庙谒公
执祖训不可凡三上竟报罢以天子之威与贵人之从
卷六十五 第 19b 页 WYG1280-0141d.png
谀而卒不能夺公岂不亦侃侃社稷臣哉于乎令刘公
而在余为之执鞭固所愿焉夫刘公诚贤司农君则诚
孝余尝读史至郑君守楚节独不肯为汉王名籍其事
抑何伟烈也其孙当时以才谞显位九卿太史公与之
善乃至不能举其祖名当时为郑君孙不能奉其大王
父讳以属太史公又何略也夫余不及事刘公于司农
君仅一再识然而读刘公之录而恍然若有觌乃至愿
为执鞭刘公侃侃大臣固不下郑君余之得详于太史
卷六十五 第 20a 页 WYG1280-0142a.png
公何如也司农君业为余言孝子能成身以其名而显
亲不榖生左不能有所树立为先君子光令并掩其遗
德泯泯偕朽不榖寔何所藉生哉先君子弃诸孤赖上
恩获称令终不榖于遗志靡所不酬于名家言靡所不
谒请盖几十年而后成书亦难矣余故曰司农君孝也
于乎刘公天下自惜公耳公所得不既赢哉以公家孝
标之才其群从韶识蔚藻无减公然一出其学胜人主
而坎壈终其身公一出其学遇人主而遂冠三事殁有
卷六十五 第 20b 页 WYG1280-0142b.png
爵名有尊中垒孜孜著书备七略而厄于国师公之不
肖几遂殉渐台之火公得司农君为之子益昭明其述
作而侈大之抑兹录行后进之慕说习公书者宁独一
世贞也余故曰公所得赢也司农君名承恩刘公讳见
录中
  客越志序
故相国袁公以文显重嘉靖末然生贵甚鲜可而独才
吾吴人王百榖于国士少双百榖坐袁公广坐中无所
卷六十五 第 21a 页 WYG1280-0142c.png
不睥睨然其大要以扬扢风雅而已无所与它事即他
客伺袁公为百榖色喜乃敢稍稍用他事进各得其意
去而无何百榖奔其父丧归吴袁公亦病困以没当是
时客多自匿避至莫敢名为袁公门人而独百榖絮酒
冒暑雨与所厚善管生者奔其丧哭之恸为经纪其遗
文以归诸学士大夫好慕说其事而百榖所经由嘉禾
武林萧山山阴以至四明为里凡九百有奇得志一首
祭文一首诗八十五首百榖所为志绝类应劭纪泰山
卷六十五 第 21b 页 WYG1280-0142d.png
封禅事而时饰以晋人雅语其所谈说土风民俗恍若
渔人从桃源出所接荐绅先生酬应又若与延陵季子
夷门侯生游至于山水之韶秀令润曲为傅写则又丹
青其言栩栩然有生态诗毋论所从法大要取独诣婉
尽人巧峭绝其于山川土风又若金石其色而传之响
诸学士大夫诵百榖言益慕好之伟说其事为刻成帙
而问序于不佞语云少所见多所怪以百榖一往酬袁
公为高要亦南州稚子常事亡足大异余所好百榖言
卷六十五 第 22a 页 WYG1280-0143a.png
而已百榖称武林以东山水信奇甚令人神爽欲飞然
余毋能为名取而东又不能为百榖之诗若文第从百
榖乞二编庋之籧篨中时抱膝一咏庶几众山皆响如
宗少文云者百榖其许我哉
  彤弓集序
彤弓集者集三吴诸荐绅先生言也曷名彤弓取诗义
诸侯功成而天子锡之也曷为集美郭公也曷美乎郭
公公能歼岛夷以其士为吴卫也自壬子夷难起诸与
卷六十五 第 22b 页 WYG1280-0143b.png
角者下濑戈船将军亡虑以十数而独称都督齐戚公
蜀郭公贤郭公故异军特起从都督刘公讨闽寇数陷
坚先登已复与戚公别将赴利所卤杀过当已又计袭
其巢覆之大司马第公功超为副帅治吴师遂与刘公
代而亡何岛寇乘汛风大至时侍御温公按部太仓与
兵使耿公筴之无可任者又独推郭公郭公帅所部前
奋逐寇馀皇炮糜之众蜂聚于沙人或谓郭公岛寇毋
能以陆当者公曰不然寇能陆我亦能陆且若所不敌
卷六十五 第 23a 页 WYG1280-0143c.png
庸陆乎顾谓吏士淬而刃厚而胄唯吾麾所向乃令其
卒张左右翼翼之而身捣其中坚呼声动天地无不一
当百者寇遂大溃悉俘僇之捷闻郭公推功温公耿公
俱增秩赐金帛有差是役也郭公所部卒多蜀叟兵功
最高又最强而最束约于郭公之令诸叟兵与市人错
处而治秋毫无所犯于是吴中荐绅先生益大悦郭公
争奉觞前为寿继得诗若干首文若干首友人殷无美
辑之而谓王子宜叙王子谢不敏乃言曰余读彤弓之
卷六十五 第 23b 页 WYG1280-0143d.png
什至我有嘉宾中心贶之谓诸侯能侈大天子之赐以
贶宾洵美矣及读车攻而后知功之所由树也曰萧萧
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此岂喑呜跳荡一
将任而已哉其整暇肃廉制敌未形盖详哉乎先之也
乃荐绅先生言郭公固人人殊要之称善为言者矣以
余耳目所睹记后先无浮誉如郭公抑何寥寥也仲山
甫之诗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夫颂而得吉甫固善毋
亦山甫有以当之欤郭公今进帅南粤益贵异时天子
卷六十五 第 24a 页 WYG1280-0144a.png
脩伏波海常功趣丞相御史刻彻侯印下之南粤诸荐
绅先生所以致颂于铙歌鼓吹者宁后吴人哉宁后吴
人哉
  吴公宴沙头古梅下诗序
前尚书礼部郎孝丰吴公袭芬魁英之胄握兰建礼之
署艺林既翘鼎实垂鬯偶以公遣出佐敝邦期月有成
超倅雄郡诸荐绅大夫观察曹公季公太史王公泉牧
周公都督杨公比部曹公侍御张公中书舍人吕公金
卷六十五 第 24b 页 WYG1280-0144b.png
吾吕公暨不佞兄弟凡十有一人夙迎左盻时炙前席
窃悲二天之夺言怆三秋之违吴公乃顾卧辙而叹遥
偃飞旌以回遘分趣侍史选胜诸郊于沙头之北得古
梅焉其根则屈蟠槎牙隐见拿攫若伏虬之离垫其干
则拥尰离披皴剥成理若脩鳞之乍张其下枝若网毰
毸而覆地其上枝若盖郁嵂而造天清馡排飙旖旎弥
远繁英缀空晃朗若旦上林逊其同心陇首嗟兮犹落
轻素摇飏讵掩夷光之舞委翠啁唽乍醒罗浮之梦亭
卷六十五 第 25a 页 WYG1280-0144c.png
亭独上皎然玉立三秀后列济如粉昆吴公于是命酒
人列步障开琼筵流羽爵浆炙自飞申以糺筹羌笛时
御佐之谈谑畅怀瑶岛之下濯魄冰壶之内酡朱睹颜
逡巡而未染卵色薄虞低回而难瞑循赏之馀高唱自
发诸公沨沨亦嗣和焉遂使却月凌风扬州掩法曹
之响玉柱金卮江左失总持之艳芍药止于相谑桃李
愧其不言申命不佞宜为之序嗟夫质脆候遒物长人
短桓司马所以泫然庾开府因之抒叹然夹池之脩竹无
卷六十五 第 25b 页 WYG1280-0144d.png
复遗青兰亭之茂林仅存荒址考全树于上林求遗卉
于金谷依稀落照之际芜没寒烟之表而邹枚司马组
绣其舌颊太仆右军金石其手指春秋云迈览者惊其
若新陵陆已迁诵之意当尚在故知召风所嘉甘棠勿
剪魏文移奓文章不朽诚非虚也吴公听然而笑慨焉
命驾幸江国之未迂毋烦驿使倘美人之相忆可嗣干

 弇州四部稿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