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四
卷六十四 第 1a 页 WYG1280-01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弇州四部稿卷六十四
            明 王世贞 撰
文部
 序十五首
  虞竹西先生集序
王生少则侍其家君言吾王父之交虞先生也先起家
至金紫以老而居恒相字之云而大父罢自少司马间
卷六十四 第 1b 页 WYG1280-0118d.png
怅自失曰予归发且种种而愧元凯哉元凯虞先生字
也尝参议蜀省事久当迁矣而会有所不可即投劾还
里中甫耆而贫家人产未恤也又云敬皇帝时治饶乐
亡以繁法湿束中外吏安之以故公卿荐绅大人重去
国而下者厄积弗轻能进虞先生郎夏官垂二十年守
故秩乃稍稍徙中大夫无几微不平见颜色固其时云
然亦虞先生敦行恬裕不为奸时喜好也当虞先生之
得老家徒四壁立而裒其食生计为良酝日使邸仆候
卷六十四 第 2a 页 WYG1280-0119a.png
于巷过须发白者隐者儒衣冠者即邀致亡论达夕虞
先生老于酒人乎内行整读书翛然谢绝县官公私事
至闾党后进冒殷策华多私而慕谒者更相戒毋令虞
先生觉为也家君述于吾王父仅此诗不云乎虽无老
成人尚有典刑盖十馀年而王生之邑从虞先生孙游
恂恂然儒者称其后人既洽而出先生遗文辞读之卒
卷未尝不敛衽为恭敬也已又怆然夫人臣持法之操
不显人主容而显人主夺敬皇帝推腹心臣任而钧阳
卷六十四 第 2b 页 WYG1280-0119b.png
公为大司马过十载而虞先生寔佐奉行之其大小得
互体而径达何显也至一二近幸见侵迫有所上下而
虞先生持钧阳公钧阳公持人主援理而却之今语具
见疏中一时海内加额上神圣不䁥幸朋比次乃以美钧阳公
然而亡及虞先生者而虞先生又工诗若文所模画陶柳诸
名家并其语体得之然绝不以此声闻郡国中何耶岂
虞先生业自晦约不欲令人知也则可夫使逖德卓行
竟就湮郁能亡愧其后君子哉王生曰自虞先生偕吾
卷六十四 第 3a 页 WYG1280-0119c.png
王父没未睹脩其文者也士朱丹其毂见则习磬折卑
口扬面仪施等贵贱相顾足矣不知虞先生何怪焉
  太师梁文康公集序
余闻之霍先生云故太师梁公之贤也毅皇帝时秦王
欲关中牧地阴款上佞臣宁乃以疏请既请而诸大臣
给事御史亡不持牧地重勿与佞臣宁从中下甚力诸
大臣恐稍稍引避上怒甚促梁公草诏公草诏曰地沃
饶西边所给刍秣数十百年今遗王王慎毋以地为奸
卷六十四 第 3b 页 WYG1280-0119d.png
人乱资上骇曰牧地故重耶已之余雅已奇公事而不
能无疑于霍先生之私其乡达也已复从诸太史先生
徵之信而又久之稍益读公集及他传记乃更谓霍先
生略未悉也世自不解轻訾非梁公独不竟南狩中事
耶盖上雅念金陵土风欲止未有繇而会宗伯以郊请
上谓郊高皇帝都曷不可梁公业为言亡能绵蕞者且
配位在北谁敢移之乃寝上竟以郊日迫发矣而是时
江彬握重多从射生佽飞宿卫内自疑数伺上间公委
卷六十四 第 4a 页 WYG1280-0120a.png
曲输款以缓败其谋得不叛后竟与新都公合筴捕诛
之毅皇帝崩公奉诏迎今上安陆上即位当推恩迎者
公力引疾乞骸骨即不被公亦不自言绛侯诚贤木强
尚欲私代王有请公不大远胜绛侯哉当公端揆日而
给事御史每一二指摘公欣然亡复辨意不欲以已
故伤朝廷恩已见辱台諌更为之地若此且公亡誇
人廉而握政十馀年归欲搆数顷地丐段不及直罢
长沙震泽诸先生声华薄海内公与之下上其议论文
卷六十四 第 4b 页 WYG1280-0120b.png
章亡少逊然以文乞多不应应即弃去稿草今其存者
固醇厚尔雅称盛世风视诸先生独鲜呜呼公胡长者
乃尔余读岭南志先朝大臣不数数仅一丘文庄公文
庄公相孝宗履熙运为时所慕说顾其施行与学不悖
亦不能相当公后起居其难而旁解婉剂有足济者学
士大夫居恒相语毅皇帝朝中贵悍将固臂引蛊惑县
官而士气伉胜亡小贬梁公力为多即岭南好称文庄
学又焉能舍公矣梁公没仅三十年其孙孜裒诗文合
卷六十四 第 5a 页 WYG1280-0120c.png
若干卷授简予余少且贱孜独以其戆不佞俾为缀其
大都使后世考焉
  陆吉孺集序
陆氏自君之先称世能文章者与君四矣然自其曾大
父文量举进士为参政大父安甫以进士卒父象孙为
诸生且惫文益奇而君竟蚤夭不进士举也生三十三
年耳王世贞曰予髫龀业从人授书则侍陆君云君为
人温茂善谈笑遍客语无所不尽意客以故恒好过陆
卷六十四 第 5b 页 WYG1280-0120d.png
君君是时繇博士弟子术中稍稍厌之尝就试过探其
藏多先秦古文书也而试辄竟少利弗顾君恒依外家
游里俗视诸生试上下等其礼故奇陆君不合礼以渐
杀君傲然曰即更杀予礼以能杀予乎哉脩其辞故多
愤激慷慨幽忧之旨然不数数也于吴善文氏二仲查
𢡟钦里中最善者予师陆宇清先生次乃邵弁陆明谟
陆明羽其人咸豪介多蓄方轨而高标见君辄自失酒
间不召君亡欢然君性不食酒匡坐湛如间一对客奕
卷六十四 第 6a 页 WYG1280-0121a.png
奕恒胜客而傍视若不解者又能古𨽻得钟梁法行草
亦遒逸有度所著即藁草客就案玩视持去君卒而予
搜糺其遗诗文仅若干首得平生什之一以鲜故亡择
耳呜呼郦炎王融子安长吉竟乏令考天之抑斯又何
陈哉近则吴中昌榖没齿与并陆君竟足死矣世贞又
曰颍川陈太丘代以益贵人乃称公惭卿卿惭长睹平
原之积阀不已堕哉其藻业伟脩蔚然令闻抑又何惭
矣假令长安生贵人畴不世世膏沐焉令陆君父子易
卷六十四 第 6b 页 WYG1280-0121b.png
而就彼也
  南中集序
守始为柳州柳去京师八千里而遥其先守多谪人称
不足辱鈇锧者如宗元诸君固名𨽻罪人籍居不自引
分怼恚陫侧往往托之篇章以写其不平守繇郎高第
迁不当尚书启事中耶抑何罪也顾欲安定其民日夜
衽席而乳哺之柳守满三岁当代即柳犹未快于忌人
复坐迁澄江徵江去京又万一千里古所谓罗伽杂甸
卷六十四 第 7a 页 WYG1280-0121c.png
僰僮夷沐将军筚路蓝缕手剪箐棘弁魋结译侏𠌯乃
稍稍役服比中土即更称𨽻罪人籍者不闻有澄江守
然守充然自若也守之治澄江亡改其诎柳州者其民
益信而念之虽忌人亦不竟胜守超中二千石以去先
时守晨而坐郡治诸属国夷案行吏民疾苦顷刻办治
眺罗藏玗札涌拔群峰之胜盘江迂流而含态发为诗
诗多温厚尔雅亡几微见于象色之表间有一二比物
缘兴以寓吾不得已于君亲之思而已彼其怼恚陫侧
卷六十四 第 7b 页 WYG1280-0121d.png
不自引分者虽宄肆峭削委致模拟工夺天地之变恶
在其易是哉汉时荐绅先生固不堪长沙矣明兴教化
沛流跨滇巴牂牱非人之境阻深曶闇光曜朗贲彬彬
向文更长沙而南何啻千倍采守所风咏记述上太史
太师二氏秩如也岂其论于横废牢愁之粗者耶守吾
王氏字汝康由进士娄迁今转运河东
  李氏山藏集序
某吴人也少尝从吴中人论诗既而厌之夫其巧倩妖睇
卷六十四 第 8a 页 WYG1280-0122a.png
倚闾而望欢者自视宁下南威夷光哉然亦亡柰乎客
之浣其质而睨之也思一遂遍观中原下上绝艺之士
而不可得故闻大梁有李献吉者自北地游宦家焉大
梁则人人习古歌诗后进蹑影称说李氏家言矣乃黠
者瓜分而蝇袭之标帜傅响以为己有而忘其自而独
高子业与今大卿李公一二北地指语云某乃以次受
其诗子业简练婉然自熹人也以故多沈深沦涟之致
其致时时出语外也然亦恒先语而索大卿公不及子
卷六十四 第 8b 页 WYG1280-0122b.png
业脩而发之于天倪右之以物变沛然气怂溢而动亡
所不极以故多瑰伟雄丽矢之饮石梁有馀劲焉其冲
放幻态之所至或衡而击也或从而决也砰磕也磋砑
也若虹霞之流天而卷舒也应龙之角嶷如出且没也
苍鹰之摩大空也而骥逐景蓬蓬然土囊之决其口扬
壒而霾也其沛然气怂溢而动也众且以为璞乎未材
乎即倕尔亡所致剞劂而宋人无所加切劘也诗云唯
其有之是以似之公之似北地也甚矣其深也夫岂唯
卷六十四 第 9a 页 WYG1280-0122c.png
破的殆括蔽洞胸哉即使离朱浣质而睨亡虑矣盖大
卿公既擢第数起家二千石而坐王国故不得入为九
卿慷慨叹曰嘻嘻余其以一时而易百世业哉归谓从
子蓁体别余什梓而藏之嵩少之间毋令北地沾沾地
下也不佞则何所窥测授简焉
  俞仲蔚集序
吾所与布衣游者三人俞允文仲蔚谢榛茂秦卢楠次
楩谢卢故河北人任侠往来燕赵间燕赵书生习称之
卷六十四 第 9b 页 WYG1280-0122d.png
而仲蔚好里居又善病病辄不出应客家人数米而炊
旦夕不办治饭即且治麋耳终不复能有所干谒凡仲
蔚所为行桑枢瓮牖咀藜䄈褐不厌死而已而其自托
古文辞特甚吴中少年习闻其乡有名者则日益事相
贵椎窃不休饰嫫母扬其直而售之乃仲蔚弗顾也谓
余曰而来前而为黄初之际乎哉盖洋洋如也即不遂
方轨而执鞭者忻然矣仲蔚又稍厌唐以后书虽不能
尽屏蒐猎一二计以共埽除之役非素所仿慕也以故
卷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1280-0123a.png
益日与诸少年倍仲蔚之文与声不能走阛阓而南北
虽然海内更二三君子亡鄙余者与仲蔚相驩足老也
即不可而使仲蔚卒弃其故而臣诸少年婆娑漫淫白
首途远岂其能遂重洛阳纸而以是斁哉然又胡竟寥
寥乎仲蔚也五父人椟寿梦之鼎者斋而后出视客客
曰嘻主岂敖余于无鼎哉黔其窾聚金而液之以意加
新焉出鬻而贾者蝇集也过五父睨而弗视曰乌用是
文闇曶而泯泯者此非其体贵贱殊也则所由辨难矣
卷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1280-0123b.png
仲蔚投余集十卷不佞得寓目焉更之为四卷赋及诗
杂文若干篇夫赋余不知其所自也其楚人哉五言古
志而沈深潘陆之翘楚欤知其毋齐梁靡也七言古之
丽以则也五言律之思也长篇之庄也五七言之悠然
而隽也文之为赞也铭也尺牍也七子所戄然而辟易
也夫
  卢次楩集序
王世贞曰余迹卢楠所遘逢及状猊殆中庸人耳既稍
卷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1280-0123c.png
得其古诗歌行读而小异之至读诸赋则未尝不爽然
自失也三闾家言忠爱陫侧怨而不怒悠然诗之风乎
长卿务以靡丽宏博旁引广喻其要归卒泽于雅子云
谓之从神化中来耶然自东京而下蔑如也诸儒先生
号名能文章家柰何取其所论著而姑韵之以为赋若
兹乎哉即卢氏所就幽鞠放招凡二十篇其概不得离
津筏而上之然而大指可讽也穷天地之纪采人物之
变与夭乔走飞之态经纬胪列凡二三能言之士如宋
卷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1280-0123d.png
玉景差者蝉缓于左徒之门岂其先楠而室哉夫文人
业自好负气殆其常耳卢楠家素饶以赀为太学生好
击剑使酒骂坐尝跣而见县官也已又讥刺县官文憾
之详为严重楠而微坐以杀人事下狱先是次楩治场
干掫其役夫得伏麦以为盗也鞭之数日役夫压于墙
殒县官色动曰唶累是复能跣见我耶趣具狱抵论就
市者数矣辄有天幸报罢而谢生者故尝识卢楠次楩
携其所著书来游京师贵人出诵之泣曰卢生且死矣
卷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1280-0124a.png
此乃死杯酒睚眦间宁杀人耶象之焚齿也孔翠之断
以羽也殆类之矣最后令陆君为白减死论卢楠卧釱
拲间画日而尽先人之书也吏束之急加五木箠楚错
下闭目吁吁而已不知其神往来于岷湘间矣既出狱
贫甚家四壁立妻子以饥寒故后先殁乃益为不省而
时从酒妇贷馀酒多奇之不责雠醒即开卷益著赋以
自广云予所取次楩者赋二卷诗一卷
  谢茂秦集序
卷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1280-0124b.png
茂秦既已白卢楠事出狱则士大夫争愿识之河朔少
年家传说矣而茂秦亦时时好举其事又游燕诸篇多
从历下生更定有名坐色忤辄背去以故前少年心怪
之毋论鲁朱家郭解不如则褚罃之贾人非夫也夫然
茂秦既老贫不能别治生稍讳言侠而其自喜为诗愈
甚余他无所论次论其诗云古之诗称布衣间者即无
过襄阳孟浩然郊也浩然才不足以半摩诘特善用短
耳其景色恒傅情而发故小胜也其气先志而索故大
卷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1280-0124c.png
不胜也然偏师而出者犹轻当于众志而脍灸艺林至
于今诵之不衰夫郊乃其琐琐者明兴而后可指数也
世所言孙山人之流其文辞概一二见焉此岂诚当于
作者哉荐绅先生雅好饰岩穴自贵重响附景逐而其
辞又以近俗得卒然解袭誉耳目之所及足矣谚曰人
貌荣名岂有既乎夫谢生眇而伧父状也又习见其本
末骤而语之古之人众且大骇以为欺我假令袭古衣
冠或浩然辈非古而与之篇角字批于丛台之下知必
卷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1280-0124d.png
毋以下驷走也茂秦故有集行于邺七言古多散缓可
商者又称人间贵人甚著吾厌之为去其十七乃所存
则咸沨沨然鸿爽比密宫商恊度意象衡当者盖吾尝
为之评曰茂秦诗长乐卫尉之兵乎击刁斗明斥堠幕
府上事车旌秩然也而已矣亦可以无败矣
  尺牍清裁序
夫书者辞命之流也昔在春秋游旌接毂矢扬刃飞之
下不废酬往娴婉可餐故草创润色既匪一人谋野禔
卷六十四 第 14a 页 WYG1280-0125a.png
邦以为首务然而出疆断割因变为规寄文行人之口
无取载函之笔离是而还书郁乎盛矣用亦大焉故缴
箭聊城则百雉自摧奏章秦庭则千橐尽返少卿纾郁
于毳帐子长扬泯于蚕宫良以畅人我之怀发今曩之
缊或扬扢沉冥或掊折疑务或诱趋启蔽或释诅通媾
走仪秦于寸管组丘倚于尺一思则川至泉涌辨乃云
蒸电㸌其盛矣哉然皆舂容大雅汪洋菀翰雁距弱云
路虞其阻脩鱼腹狭波臣付以浮沉则有黄麻薄蹄缄
卷六十四 第 14b 页 WYG1280-0125b.png
苏固蜡烂漫数行遥裔千里蓄止寒暄情专问慰只事
兴端片物托绪毛生为舌墨卿代面醉沈漓漇卮言熹
微其造色也炯兮隋珠之忽投其寄悰也袅兮春丝之
不断是用河岳虽移漆胶愈结徘徊吟咀情事更绝明
月宛其依怀白云停而不飞斯则晋客玄谈之委致齐
梁纤语之极轨也西蜀扬用脩少游金马晚戍碧鸡倾
浮提之玉壶然太乙之藜杖渔秇猎稗积有岁时爰荟
斯篇凡十一卷命曰尺牍清裁或因本寂寥或删芟繁
卷六十四 第 15a 页 WYG1280-0125c.png
积其见文选诸书者不复更载丽砂的砾等谢氏之碎
金玄圃峥嵘掩琅琊之群玉客有赍示余甚旨之第惜
其时代名氏往往纰误所漏典籍亦不为少乃稍为订
定仍加增葺及自唐氏迄今词近雅驯亦附于后更为
二十四卷藏之椟中于乎坟典既远清徽多秘陈惊座
之十吏递供刘南昌之百函俱发流映前史以为美谈
今皆阙如况其下者余既惭半豹宁免鲁鱼故繇中郎
酷私王充之论亦是卿家子云覆瓿之业耳
卷六十四 第 15b 页 WYG1280-0125d.png
  重刻尺牍清裁小序
杨用脩氏所纂尺牍仅八卷余始益之得廿八卷颇行
世世有蔡中郎者爱之恨不得为帐中之秘耳然余时
时觉有挂漏业已付梓卒忽不复及而会归自太原幽
忧之暇稍露隙日于鳞一旦奄成异代邮筒永废风流
若扫青灯吊影不无山阳之慨散帙曝晴更成蜀州之
叹俯仰今昔责在后死高文大篇勒之琬琰矣兹欲使
间阔寒暄之谈竿尺往复之致附托群骥以成不朽爰
卷六十四 第 16a 页 WYG1280-0126a.png
广昔传末及兹士凡一千七百五十一条一十三万一
千三百六十二言前后得六十卷较之余刻十益其六
比于用脩十益其九亦云瀚博矣向所谓春秋之世寄
文行人者惜其婉𡠾娴雅亦略载之夫其取指太巧措
法若规得非盲史为之润色邪先秦两汉质不累藻华
不掩情盖最称笃古矣东京宛尔具体三邦亦其滥觞
稍涉繁文微伤谄语晋氏长于吻而短于笔间获一二
佳者馀多茂先不解之恨齐梁而下大好缠绵或涉俳
卷六十四 第 16b 页 WYG1280-0126b.png
偶苟从管斑可窥豹彩必取全锦更伤斐然隋唐以还
滔滔信腕不知所以裁之迩岁诸贤稍有名能复古者
亦未卓然正始夫文至尺牍斯称小道有物有则才者
难之况其他哉用脩初名赤牍无所据或以古尺赤通
用耳考唯汉西岳石阙铭内高二丈二赤然亦僻矣且
汉所称尚书下尺一又天子遗匈奴以尺一牍匈奴报
以尺二牍皆尺也故改从尺牍复缀数语于末以俟夫
谋野之士采焉
卷六十四 第 17a 页 WYG1280-0126c.png
  何大复集序
敬皇帝朝化休而融昌异时诸先生业文章显甚重矣
学士大夫固欣然称说耳相慕也而独北地李子以非
心所好谢去之亡何而又有信阳何子者何子虽稍晚
出其材质敏秀瑰丽各以长相当然而李子得何子为
益雄也鄙人之言何知仁义向利则德是二君子抉草
莽倡微言非有父兄师友之素而夺天下已向之利而
自为德于乎难哉去其始可一甲子诗而亡举大历下
卷六十四 第 17b 页 WYG1280-0126d.png
者文亡举东京下者即谁力也然二君子之徒不能长
缘其师所繇得毛举论难之语以好为胜而他工易者
恶津筏者往往左袒何子而龁李子则又似非何子意
也夫百羽集于词林而二子雄飞或撇捩逆羊角而横
举或顺飙而肆翔其九万里同也李源风何源雅风故
长变以明志耳且夫睹其沉深莽宕激邛鼓壮喑呜憯
悽忽正而奇正若岳厉奇若海飓则李子哉是固少孙
要之其缘情即象触物比类靡所不遂璧坐玑驰文霞
卷六十四 第 18a 页 WYG1280-0127a.png
沦漪绪飙摇曳春华徐发骤而如浅复而弥深疑无能
踰何子而上者何子为文刻工左史韩非刘向家言大
抵于诗雁行云而关中康氏乔氏其乡人樊孟氏则盛
惜何子志业屈于年未竟世之谈说经纶抵掌事勋者
其傲何子以不及如耶令何子不死而称为名公卿已
耳所以削涤卑琐振颓习扶昌运开中兴者何物也于
经纶孰多于是何子之甥袁灿来谓王生若为何子叙
其遗言王生曰何子彬彬大家也易言之有亲则可久
卷六十四 第 18b 页 WYG1280-0127b.png
李得助而久何子之功李子伟矣夫二子之功天下则
伟矣夫
  赵霸州集序
余同年王子数为余言故霸州守赵君云始赵君以守事
当校试诸生而王子故从诸生稚贫也又少长田野中
不习见显贵人恐而试未卷半守从旁睨之良久辄袖
去王子益大恐守踞坐召诸生面数曰与乃公剧胡试
哉若休矣吾已空而群矣问所以休诸生王子也诸生
卷六十四 第 19a 页 WYG1280-0127c.png
人人哗不厌也守于是治舍舍王子洗沐已出精好饮
食饮食之而发所携书教王子读且益习已进王子于
御史某其人惎传耳而卑王生名寘之末守愤誂御史
曰还吾王生归尔夫生诚驹未齿者顾其汗血已千里
矣御史暴取王生文读之惊谢诚如守言愿更上生高
第自是他御史娄试王子辄高第诸生稍禁哗而久之
益人人厌也王子后遂举进士王子举进士则具衣冠
谒谢守守顾不怿曰所期若而此者有如日则又曰是
卷六十四 第 19b 页 WYG1280-0127d.png
未足病也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次有立言子猊盛
而气决从此以往所不知者龄盍勉旃哉亡何守罢解
州去赵君之为守老矣日夜风诵书不休书多先秦古
文家言而又好吟诗其教吏民亦时时步古法吏民提
衡久而便习好之然以简伉故不熟为下官罢赵君罢
家居更以风诵书先秦古文家言好吟诗其游从众不
落落也王子一日亟持赵君集授余曰吾向者言赵君
业死矣间使使问其家老妇少子无所遗遗诗文十一
卷六十四 第 20a 页 WYG1280-0128a.png
二付之剞劂而以累子余谢不敏则谓王子其笃报者
哉史盖称河南吴公治平天下第一固尝荐洛阳贾谊
帝前贵之然不复详吴公所治平状至并其名失之甚
哉其懵于史也贾谊号汉名大夫著述不少柰何弁髦
吴公而弃遗之令史靡述也甚哉贾氏之薄也桥玄先
生盖奇孟德而子蓄蔡邕矣孟德之所托知已仅一文
之于哭墓且具戏腹痛语已耳玄卒而邕为碑之颂之
固也然未有尊其遗言而口其事如王子者真难能哉
卷六十四 第 20b 页 WYG1280-0128b.png
虽然余殆将鼓王子以赵君之期进而他日佐谋筴定
国是当侯户牖矣而逡巡孙不敢当非魏无知何以至
是不然而用经术贵从容庙廊如钟兴且对曰臣师丁
恭也封恭之后哉则王子之笃报终矣赵君集诗一卷
文三卷行于世世当有知者余不论论王子之于赵君
如此
  拟骚序
黄子之再起家选部郎业贵重矣而会有所持忤大臣
卷六十四 第 21a 页 WYG1280-0128c.png
大臣故雅脩绛灌之恶微见其端黄子内隐之未发也
而时从上幸承天方使使祠屈原黄子乃作问湘灵居
无何黄子竟坐前郤罢黄子既罢度以废不复用而材
大亡所托益工于言于是作相人作大野作嘉树颂作
少述作愿言作齐别神作田父作山中作离思作揪誓
凡十有八篇文万馀言名之曰拟骚拟离骚也夫黄子
之拟屈氏而辞也则可亡乃非偶乎哉且屈氏非诚忧
其身不遇忧楚之日为秦而主不顾返也今天下一家
卷六十四 第 21b 页 WYG1280-0128d.png
上神圣硕画风议之臣小大不乏用黄子而日月之光
不加益也即亡用黄子而日月之光不小损也黄子何
以骚为虽然吾至读贾生吊屈氏文未尝不三复而叹
知有概也彼所未悉者屈氏历九州而相君当其身衣
冠之属靡不称大汉矣不则北走胡南走越等死死悖
矣其文盖伤屈氏之可以不死而死也又伤己之不得
为屈氏无死也夫贾生谪人耳文帝固不终弃之而明
法以身事罢田里者弗起即不以身事罢者非数荐弗
卷六十四 第 22a 页 WYG1280-0129a.png
起即数荐而非有力援者又弗起乃黄子又不得为贾
生矣贤者于世未尝不晦屯夷而亨晋泰何则其遘尔
也贤者之常则屈氏遘也贤者之变则贾生与黄子遘
也生世间幸而得为男子思有以自见即时至矣恒恐
于身不得当既当矣而坎轲夺之奉志蠖屈睢盱世途
不平之窍几于天籁抑又何疑焉虽然令屈氏而无上
官子兰入议国是出应宾客无故也楚不为秦而长为
楚天下所以称屈氏者并子文叔敖而三耳夫骚何以
卷六十四 第 22b 页 WYG1280-0129b.png
屈氏哉黄子识之某曰始余入齐望其山莽苍土风蓬
蓬然意其音故敖辟骄志在也乃黄子骚渊乎𦕈哉楚
矣读黄子骚谓其身气扬而节沈燕赵悲歌慷慨男子
也接之条风盝而春阳敷事固未可信哉
  李氏拟古乐府序
伯承自燕中手一编遗世贞曰余所拟古乐府上下卷
凡二铙歌至谚语凡若干自余咏诗即他诗人人言之
矣度毋及乐府者而独公择见而亟称且请受木书焉
卷六十四 第 23a 页 WYG1280-0129c.png
天下安能人人公择也余所面质百而不能一二举则
乐府之汶汶久矣又焉为令人意操丹铅而难我毋已
吾子叙之哉然伯承业已叙竟其旨甚详毋庸世贞世
贞独记举进士时从伯承游好伯承五七言近体也久
之益好伯承五七言古别去又久之乃伯承进我以乐
府矣历下于鳞妙其事数要世贞更和其高下清浊长
短徐疾靡不宛然肖恊也而伯承稍稍先意象于调时
一离去之然而其搆合也夫合而离也者毋宁离而合
卷六十四 第 23b 页 WYG1280-0129d.png
也者此伯承旨也伯承叙称近代名公取古人行事注
议缉韵类成断案所愿舍是伯承哉有味吾言也又云
鼓吹铙歌聱牙刺龊不足读则世贞向者固疑之以错
简耳或谓妃豨节铙鼓之声混存焉虽然巫山高非三
言之精乎蒲苇冥冥非四言之变乎驽马徘徊鸣临高
台以轩桂树青丝双珠玳瑁非五言之幼眇乎驾六飞
龙四时和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非七言
之雄飞乎而柰何厌其筌以聱牙刺龊病为也至訾昭
卷六十四 第 24a 页 WYG1280-0130a.png
明所遗舍善矣独不举庐江小妇相逢艳歌而举木兰
木兰廋语耳非不佞所素习也姑以报伯承其更进我
乎哉人所知伯承他诗绝类王孟间有入延清长卿者
伯承李氏名先芳濮人公择王氏名遴渤海人于鳞李
氏名攀龙世贞为吴人
  于大夫集序
于大夫出其诗文若干卷而属余序之且曰庶以子而
有闻于后乎予谢不敏记癸酉冬十月余解楚臬而东
卷六十四 第 24b 页 WYG1280-0130b.png
去武昌之十五里舟焉大风起江上怒涛拍天声殷殷
若霆震帆樯之迹尽泯而忽有一叶若灭没于涛间者
一伟丈夫虎颧虬须冠箨冠衣鹿裘以刺自通曰武陵
于某余故从吴明卿识君名而异之于君坐定乃曰向
者欲东见子于吴而不可子幸辱临楚而欲见子不可
今子去楚矣可以见矣虽然洞庭之为怒涛于江上倍
也而吾陵之所睹一二舟必渔也今吾所渔于子何也
余益异之为呼酒语竟夕所谈秇文自先秦西京建安
卷六十四 第 25a 页 WYG1280-0130c.png
开元升降之格诸子百家之趣以至二氏虚寂之异同
因果权摄经伸药物之粗山川之奇瑰风俗之羯羠神
鬼幻变之状侠客博徒之好稗官巷俚之所纪蜂起响
应而不可穷沃之以大白则醉醉则歌其声破杳渺而
上虽以大风怒涛之劲揉之而不能夺盖三日夜而舟
始发于君尤不忍释去欲相与下九江汎彭蠡究匡庐
五老之胜而舟子以糇尽告乃别其明年冬余自太仆
出抚郧镇过睢蔡之墟则君故尝为令与守之地相去
卷六十四 第 25b 页 WYG1280-0130d.png
二十馀年而其士民犹能谈君之政若新凡君所为政
不必尽用国家令甲与古循吏之旧而触事兴便往往
曲尽其妙所上吏计必最玺书且旦夕下而不忍以千
石之重夺太夫人一念竟挂冠归及余至郧而颇有谈
前孙中丞山甫事者则尝致君于郧馆榖之弥月相与
切劘理学甚至余窃怪君所三日夜语而不及此何也
久之余微知君谒太和因礼君以山甫例而要之来则
为饮饮亦剧谈如江上益自落穆世外挑以睢蔡之政
卷六十四 第 26a 页 WYG1280-0131a.png
则不荅间及时务觏兵计或慷慨立发叹咤弹指庶几
吐其胸中之奇甫及半而遽收之类有惩于吻者一日
余搜其橐而得所纂诸先生格言读之则山甫语独多
而其大指乃在实学实行以究乎伦常之极即世所慕
说千古不传之秘君必自为体證果有合而录之书馀
不尽尔也余用是心服君而君亦不尽酬顾出其所谓
诗文者而属余君材甚高气甚完虽不帖帖于古然外
足于象而内足于意文不灭质声不浮律以古程之亦
卷六十四 第 26b 页 WYG1280-0131b.png
少所不合者夫君于壮岁方自致功业弃一郡如敝屣
丧其偶即空室而寄身于僧兰丹馆之税地出禅入玄
于一切有为之迹若无所萦其念而尚不能释然于诗
文何也君业已进于道宜无事余言余亦不能以一端
名君姑因君之请而叙其所以请异日而质诸山甫以
为何如也
 
 弇州四部稿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