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860-05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九
          翰林院侍读学士何焯撰
  欧文
偃虹堤记 王得臣麈史云岳阳西濒大江夏秋洞庭
水平望与天际而洲步无舣舟之所人甚病之庆历间
滕子京谪守是邦常欲起巨堤以捍怒涛使为弭楫之
便先名曰偃虹堤求文于欧阳永叔故述堤之利详且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860-0541b.png
博矣碑刻传于世甚多治平末予宰巴陵首访是堤郡
人曰滕未及作而去然则文中云用民力若干及上于
朝廷决之三司之语何以书也姑采之以存疑 长史
云前段叙次又是一法 真州东园记只在许君口中
作一大段叙出此又分作数次问答逐段零星更不雷
同 凡记之正面皆从使人口中叙出后半只以望后
人不至怠废发论抒柚特变
王彦章画像记 儗书张中丞传后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860-0542a.png
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长史云用两语引下
其记德胜之战尤详 长史云先提此句下复插入他
语然后接出 总撮家传叙过然后独提德胜之战洗
发抒写胸臆
公之攻德胜也 重提起
是时庄宗在魏(至/)已不及矣 反衬生色
奇在速速在果 与四夷相持当务持重李牧之事千
古不能易也边将以轻入屡败其误正在速而果耳欧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860-0542b.png
公此论盖不知事势之异而慕为奇所谓以口击贼者

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 长史云又用两语引下
又得公画像而拜焉 长史云亦先出画像下复插入
寺名所由然后接说画像
至今俗犹以名其寺 终人死留名之意而归重于忠
义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 收前一段
而予尤区区如此者 打转中一段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860-0542c.png
樊侯庙灾记郑之盗(至/)侯怒而为之也 先记其事
怒而为一篇总破此句
礼所谓有功德于民则祠之者欤 以下明侯之必不
为是以病民而骇之
风霆雨雹天之所以震耀威罚 以下又见亦非侯之
所能为也
有司者 三字为句 犹陈平云有主者
盖闻阴阳之气(至/)疑有不和而凝结者 又从怒字转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860-0542d.png
出阴阳之怒一层还他个为之者有此方能持论不轻

不然则喑呜叱吒(至/)末 不直不尽 破得倒仍不似
村公语 末一转正反复以见其不由于侯却不作煞
语故有馀味
明因大师塔记 亦学圬者传
又言为儿时闻长老语(至/)为太平之幸人 为浮屠矣
转搬此等语何为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860-0543a.png
因并书其常语予者 不欲为外氏之说又嫌文太寥
落故出此变例然了无真味
武恭王公神道碑铭 多精彩处而恨其过于烦 德
用当附王超后删取此文三之一为传
使士知畏爱而怯者勇(至/)岂多言哉 真知兵矣
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三句
 鹿门谓此处序得少鬯按此王旦碑也可复烦乎
寇准为枢密使(至/)岂可求耶 或谓此事宜讳寇公亦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860-0543b.png
贤相也按寇公既有此不学无术之事生平专主北人
摈排南士故欧公不复为之讳尔
诸孙十四人 书孙几人而不详其名晏元献碑亦然
赠太师中书令程公神道碑铭公以谓合而没其名一
时之便后有兴利之臣必复增之是重困民也 志之
他日以支欲于一条鞭之外议加者可也
铭 皆发明劳字
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丁父忧去官(至/)求去官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860-0543c.png
服丧不许 起复与不许服丧皆非美事碑中略之可

坐以笏击其仆误折其齿罢留守南京 明著其事者
见罢之非罪尔
孙十有三人 书孙几人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叙范吕
本末斟酌称量特微而显公文之至者
公少有大节(至/)吾岂苟哉 此段先叙公之志行其后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860-0543d.png
立朝皆事事与其言相符
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至/)以全大德 见不择利害为
趋舍
当太后临朝听政时(至/)其事遂已 其事遂已四字东
坡尝质之于公以为误
于延州筑青涧城(至/)又城细腰胡芦 筑城据要害之
地有险可守而又营田以足食训练以足兵先为不可
胜以待敌之可胜备边之长策也若寡谋轻举鲜不败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860-0544a.png

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 州兵万八千人一
将所训练三千人
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至/)于是诸将皆服公为不
可及 见公非不能战
一旦引兵出诸将不知所向 机事密
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 储备预
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料敌审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860-0544b.png
公居三岁(至/)复灵武 此见公非止以自守方俟制敌
有馀徐规进取
初西人籍其乡兵者十数万(至/)而纾西人馈挽之劳
禦边非参用民兵不可习其地利知贼虚实又爱护宗
族乡党人自为战也然悉黥以为军则兵休事息不可
复为平民而养兵之费亦难以支矣销兵省运尤公策
之要者故带叙于后
自公坐吕公贬(至/)遂起而不能止 数行中无穷转折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860-0544c.png
中间吕虽借用公以困公然其事非失举也故平心而
进之可谓得春秋书事之法矣
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 厉阶
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 流毒
然事有先后三句 见公之为政本与更张无渐者不
同但为忌者百计挠之耳
而嫉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为之佐佑 与前朋党之论
遂起而不能止二句暗接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860-0544d.png
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 元昊请和而遽召归边事不
竟其用也参政才一岁而复出有司悉奏罢前所施行
政地不竟其用也皆与公自言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
虽圣贤不能必相应
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 文中但详于言职边备
政地故知七州以二语包之
亦公之志也欤 收转有志于天下句
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孙女五人 并书孙女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860-0545a.png
几人
尚书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王公神道碑铭介介然有
仁者之勇君子之刚 虚提
然若得为党人公之赐某厚矣 此实其刚勇之大者
故另叙
小人连搆大狱坐贬废者十馀人 即苏子美事
尚书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曾公神道碑铭 文特
遒劲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860-0545b.png
及为曾氏而蒧参元西始有闻于后世 蒧古点字史
记仲尼列传如此
而亦有所不得载也 此句暗
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自杜赫为秦将军 叙
杜氏当自杜周始
又十有四世岐国公佑显于唐又九世而至于祁公
京兆之杜以何时徙越亦不可无据
公治吏事(至/)则简而易行 明敏则易略故审覈为难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860-0545c.png
推析豪发则易烦故简易为难
必使吏不得为奸而已 而已犹而后已
赠中书令谥文简程公墓志铭赵元昊死子谅祚立方
(至/)不如因而抚之 此不可不审若彼不肯分反为
所笑耳
尚书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赠右仆射文安王公墓志铭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至/)以释天下之疑 详此段
郭后之疾已非一日其谓文应酖之者亦非也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860-0545d.png
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往时闽人多好学(至/)作五戒
以教谕之 对明知风俗句
三司开封府世称省府(至/)遂拜三司使 留开封事与
三司同叙回应精明句
来者有医 来疑作疾
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简肃薛公墓志铭初举进
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茅云举进士
何以得让按举进士乃漕试也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860-0546a.png
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王审知据闽时无名租也茅
谓即五代王建之后者谬
若何而拜乎 善于立言 湘山野录载此事曰简肃
公关右人语气明直帘外口奏曰陛下大谒之日还作
汉儿拜耶女儿拜耶明肃无答是夕报罢直道当时语
极有生气如欧公云若何而拜耶便无力此并不如李
习之作韩文公行状手段也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墓志铭至于咸平景德之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860-0546b.png
际尤为详焉 提笔
时边将皆守境不能出师(至/)宰相有言不可者乃已
守境而不出师是承平备边良策若轻举以致丧败则
事不可为矣但当择将以任之尔李文靖诎梅询之请
老成硕画非喜事少年所知也
其后继迁卒为潘罗支所困(至/)而河北之兵解 前二
边并提此处双应
还判三司开拆司 还朝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860-0546c.png
复直集贤院 还朝
召为龙图阁待制 还朝
入知通进银台司 还朝
已而失职逾二十年(至/)不复言兵矣 又将前后一锁
潆洄有情
享年七十有八以终 二十六至七十八五十二年白
首摈抑结此句有无穷悲慨
惟其寿考福禄之隆 言所得于斯世者仅寿考尔盖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860-0546d.png
深悲其不遇也
翰林侍读学士右諌议大夫杨公墓志铭 通篇以论
兵作主
公尝为御史(至/)贬监舒州酒税 此是公立朝大节故
亦另叙
拜著作佐郎 先总一句
又娶王氏太原郡君六孙景略景亮景谟景道景直景
彦 子见前不重叙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860-0547a.png
尚书刑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赠右谏议大夫
孙公墓志铭初举进士(至/)再举进士及第 得同学究
出身者举进士不中而以明经出身至八年则再举而
及第也
兵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杜公墓志铭蒙赶率伪将相
数十人以其众降(至/)君即上书引咎 既纳其降奈何
复尽戮之蛮亦人类耳若希范穷走被擒醯之以慑群
蛮可也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860-0547b.png
尚书比部员外郎陈君墓志铭过凤翔谒其府尹(至/)
谢君 俯伏庭下何其贱也责尹慢士何其妄也陈家
小儿特纨裤中之无赖子弟耳此何足书
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许公墓志铭请高塞粟
之价下南盐以偿之 似明朝商屯之法
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赵元昊寇边(至/)遂以败死 此
边将所当知唐与茅皆喜谈兵亦不知斯言为可取何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860-0547c.png
而兵法有不得而救者 读李牧传自见
君叹息忧悲发愤(至/)已而以疾卒 晁以道作李挺之
传言子渐以哭李过哀而死盖其中本以时事抑塞适
会哭李乃发病也晁之文见宾退录
岂其志之将衰不然世果可嫉其如斯 亦悲愤亦深

湖州长史苏公墓志铭 是公极用意之文精神笔力
两到 长史云写子美事见其关系却大其意亦直以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860-0547d.png
史笔自负 悲当世无人拯子美于既废之后听其一
斥不复身后仅赖一妇人能守其文章则所得于斯世
者何疏阔耶文章须识变不可执徂徕明允诸例绳之

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 或疑起手为失体谓
苏君岂仅以妻重者按宰相杜公婿句难点故先伏在
此若至后始见则似范公因杜公故而荐矣作者各有
苦心难与村汉道也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860-0548a.png
又号泣于其父曰(至/)皆以书来乞铭以葬 内言不出
于阃张圆之妻无宗族子方在抱故可以未亡人之辞
为请若宰相之女参政之家子又长矣可自言非欧君
不可铭其墓耶鹿门议之谬矣
其上世居蜀 亦栾城之别耶
少好古工为文章 上已叙过集次文章故此处略带
 长史云此句只略叙因已见文集
自元昊反兵出无功(至/)乃以事中君 长史云通篇只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860-0548b.png
着意重写此一段亦可窥见公史笔之大槩也 集序
中所谓意不在子美句于志乃畅言之 祁公虽为宰
相尚非小人所深忌故先叙范富更张秕政而后带出
坐监进奏院祠神奏用市故纸钱会客 长史云奏用
二字书法
大涵肆于六经而时发其愤闷于歌诗 长史云此独
详其能诗
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 长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860-0548c.png
史云以史笔自负
铭辞 深叹仁宗听之不聪而不讦露
荒孰问兮杳难知 此句即屈子天问之意也
徂徕石先生墓志铭 其气象甚宏伟然后来廓落之
弊亦自此开不如胡先生墓表为稳当而称情也
先生貌厚而气完(至/)吾勇过孟轲矣 长史云提出先
生直道取祸处先重写一大段
其遇事发愤作为文章 长史云此处虚提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860-0548d.png
既卒而奸人有欲以奇祸中伤大臣者犹指先生以起
事 长史云死后事倒提在前 以奇祸中伤大臣谓
朋党也
先生世为农家(至/)乃诗之所斥也 长史云叙次事实
亦于作诗一节独用详写
先生年二十七举进士甲科 石与公同年一甲进士
乃作庆历诗(至/)子祸始于此矣 长史云此处实叙
先生自閒居徂徕 发明所以称徂徕先生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860-0549a.png
及在太学 长史云与前为直讲相接
其斥佛老时文(至/)亦以是教于人 长史云插入此段
叙其著述及所为教法
以是行于已亦以是教于人 终前以师道自居之事
杜祁公荐之天子(至/)乃直集贤院 叙杜韩之荐暗终
前欲中伤大臣借以起事
安在夫桓魋与臧仓(至/)末 长史云公之直亦甚矣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有蜀君子曰苏君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860-0549b.png
张云昌黎叙孔司勋法 是用有吴延陵季子之墓文
法 所谓国士无双也
君之文博辩宏伟(至/)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张云
又提出写其所以为文因及其人以实其为君子
而君少独不喜学(至/)故号老苏以别之 张云再详写
其为文之始末
盖其禀也厚四句 透出前纯明笃实四字
初修为上其书(至/)未报而君以疾卒 张云然后叙其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860-0549c.png
出处
三女皆早卒 温公程夫人墓志铭云长男景先及三
女皆早夭幼女有夫人之风能属文年十九既嫁而卒
既不著其所归而此文又止云三女所未详也
君善与人交四句 张云补叙其为人
盖晚而好易(至/)未成而卒 补叙著述在晚年者此与
卒葬相连故补叙
苏显唐世实栾城人以宦留眉 张云补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860-0549d.png
蔡君山墓志铭吾兄弟始去其亲而来京师(至/)何以塞
吾亲之悲 亦用欧阳詹哀词之意永叔之于韩其尊
信盖亚于六经云
梅圣俞墓志铭 唐荆川曰一准贞曜志按视孟志已
冗矣
嘉祐五年(至/)皆有以赙恤其家 叙此者正以哀其穷
而不遇知之者如此其众而仅以诗鸣为可悲也
至圣俞遂以诗闻(至/)而圣俞诗遂行天下 长史云从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860-0550a.png
其有诗名先写一段
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至/)僻固而狭陋也 长史云
又从其所以为诗处重写一段
其应于人者多 带上段一笔
至于他文章皆可喜 补此句伏后唐载诸书
圣俞为人至可谓君子者也 长史云写其为人仍不
脱诗
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至/)惟梅某为宜亦不报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860-0550b.png
长史云叙其平生遭遇又特提出写此一段总在能诗
处着眼
圣俞初以从父荫(至/)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 长史
云然后总叙平生仕宦
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至/)书成未奏而卒 长史
云然后及他著述曾奏御者此与宦迹相连故先叙
余尝论其诗 长史云仍以诗结
铭词绝妙槩括书圣俞稿后之意而尤浑雅虽韩公不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860-0550c.png
过也
江邻几墓志铭 雅洁不烦滥
君于治人(至/)冀以感悟 用之不尽故仅举其略著书
则所由以改官者神告一篇为当时切务故提出另说
黄梦升墓志铭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通篇以此四字
为眼目
张子野墓志铭 此又一张子野非张三影也
然虽洛人至今皆以为无向时之盛 此句剔得好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860-0550d.png
初在洛时(至/)可哀也已 摹儗马少监志
尹师鲁墓志铭 谨严而凄婉 师鲁志外子美志为

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禦戎长久之策 意
所谓息戍者不外乎此
家无馀赀 此句兼寓不辨之辨
铭词非公自言之固未易窥其用意之深如此也
孙明复先生墓志铭 如此古雅峻洁何必减班孟坚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860-0551a.png
 胜徂徕文
李丞相迪将以其弟之女妻之(至/)而李丞相孔给事亦
以此见称于士大夫 学史记极生动
先生治春秋不惑传注 首尾以治春秋为结搆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此非欧公得意之作
长寿县太君李氏墓志铭 不作可
书其子孙之众五句 他墓志孙不书故自发明变例
渤海县太君高氏墓碣见其鬓发垂白(至/)皆颖发而秀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860-0551b.png
好 太涉摹儗
北海郡君王氏墓志铭 女子又早亡故不得不写虚

于是娶其女弟以为继室 言继室则非夫人欧公似
读左传不熟苏文忠富公神道碑亦误
石曼卿墓表幽燕俗劲武(至/)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长史云先总提一段
曼卿少举进士不第(至/)还为校理 长史云先总叙平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860-0551c.png
生皆略而不详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至/)则人人皆胜兵也 长史云此
乃表其大者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至/)称其意气 长史云应起处
一段
其施设之方三句 其所负者大
退而质其生平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 其自顾也

卷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0860-0551d.png
及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 此与世难

官其一子使禄其家 长史云亦与起处照应
太常博士周君墓表有笃行君子曰周君者(至/)故吾于
周君有所取也 发端太冗
胡先生墓表 极郑重而又不失于夸大此欧公之文
所以情味独至也
其在湖州之学(至/)取旁官署以为学舍 长史云详叙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860-0552a.png
湖学太学两节乃是表其大者
其言谈举止(至/)不问可知为胡公也 文气一收束
先生初以白衣见天子论乐(至/)又以太常博士致仕
长史云然后总叙平生俱略而不详 论乐只轻叙
遂居湖学乃居太学仍居太学此三句是眼目
东归之日(至/)路人嗟叹以为荣 长史云亦是收束
其世次官邑三句 长史云俱略而不详此是墓表之

卷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860-0552b.png
泷冈阡表 孔丛载孔子曰古之听讼者恶其意不恶
其人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君必与众共
焉爱民而重弃之也今之听讼者不恶其意而恶其人
求所以杀是反古之道也欧公所述崇公之言全本于

自吾为汝家妇(至/)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先虚提
四句欧文往往如此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 剑今本作抱按抱字是不
卷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860-0552c.png
知者妄改郑氏曲礼注剑谓挟之于旁洪容斋随笔五
卷辨之甚明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 遥接有待句
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 韩吏部行状幸不至失大
节以下见先人可谓荣矣公盖本此语
集贤校理丁君墓表 鹿门云丁元珍失守端州一节
生平瑕指处欧阳公曲意摹画以覆之按曾子固政要
策云宋兴既敛兵于内盗贼辄发而州郡无守备急则
卷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860-0552d.png
吏走匿自存天子常薄吏罪而言事者以为适然故盗
贼起辄转劫数百千里非天子自出兵往往不能格由
此观之此文盖适得其平非曲为解也不可以明制有
卫所之兵有城守之责议论前人文字
祭苏子美文 激昂
祭梅圣俞文 真至
祭石曼卿文 儗柳子祭吕化先文 无味不知人何
以多好之
卷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860-0553a.png
祭丁学士文 施之元珍亦过情
是皆生则狐鼠死为狗彘 太剧伤雅
秋声赋 虽非楚人之辞然于体物自工至后乃推论
人事初非纯用议论也讥之者只是不识公于文章变
而不失其正尔
异哉初淅沥以萧飒(至/)胡为而来哉 先赋声
又如赴敌之兵 与后杀字相映
四无人声 人声二字上顾赴敌下为在乐一段起本
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860-0553b.png
盖夫秋之为状也(至/)乃其一气之馀烈 此赋秋
故其为声也 合到声字
亦何恨乎秋声 反结悲哉句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以细声结 韩子云以虫鸣秋
结仍浑成该括
怪竹辩 颇似论衡无一结则为小儿语矣 栾城云
欧公碑版今世第一怪竹辨乃甚无谓非所以示后世
论尹师鲁墓志意谓举世无可告语(至/)诗人之意也
卷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0860-0553c.png
铭词非公自言固不能遽得之也总之古人文章其来
源甚远非深考六艺未足以知其深处
不辨师鲁以非罪(至/)自然知非罪矣 其祭师鲁文已
极言其冤矣此亦在可以互见之例也
则前有穆修郑条辈 厚斋云条蜀人自号金斗先生
名其文金斗集
及有宋先达甚多 如柳开孙仅皆学韩开之徒又有
张景也
卷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0860-0553d.png
记旧本韩文后则喟然叹曰(至/)以偿其素志 立志之
始亦志乎久而已矣 应素志
故予之仕(至/)而所学者宜然也 昌黎云非其文之好
好其道焉尔公亦谓吾所谓文必与道俱此五语者学
韩之本也
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 暗收久字
读李翱文 此文免不得学陋心粗四字
此中庸之义疏尔 中庸言致中和而习之欲灭情以
卷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0860-0554a.png
复性正堕于佛氏之说而与中庸相反以是为中庸之
义疏亦欧公知言者浅也
恨翱不生于今 透出一今字已为后半地
况乃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至/)则不复云矣 此数
语过于抑扬遂似此赋后半公未之见者无论李非韩
匹也宋人文字中大病皆自公开之
然翱幸不生今时四句 此是作文主意借河北以比
辽夏也
卷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0860-0554b.png
可叹也夫 与前两叹字呼应收住
书梅圣俞稿后 儗送孟东野序 诗本出于乐但后
半于和字无所发明不若昌黎所谓鸣其盛鸣其衰说
得有分晓也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