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860-03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九
          翰林院侍读学士何焯撰
  五代史
欧公作五代史亦多取小说盖蹈宋氏新唐书之弊虽
五代事多阙轶然说家所记未必实录焉可悉取
冯定远云欧公文人又生于太平不知武事每叙战之
际则使人思钜鹿垓下每壮夹寨之战不使左邱太史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860-0389b.png
公执笔也然三矢告庙之际亦极笔也按欧公叙高平
之战独胜想周人犹有纪载可据沙陀不知金鐀石室
为何事也史阙其文虽左邱司马亦如之何哉若凭臆
编撰则违孔子其所不知之训正后代史家大失也
五代史第一 薛居正书名曰五代史欧阳氏书名五
代史记卷首去记字近刻之讹也
梁太祖纪上 注中数语是作本纪法
纪下开平元年渤海契丹使者来 远夷使来系中国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860-0390a.png
利害当书前此未通而始至者当书若泛使则见于附
录可矣春秋以一经该二百四十年之事若后之为史
者其事可以分见何必纷繁书于本纪中也
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太府卿敬翔为使 枢密使唐本
宦者为之温惩其祸故改为崇政院而首以敬翔为使
由此相沿至宋遂与宰相埒号为两府
三年告谢于南郊 注不曰有事于南郊亦从其本语
盖比南郊礼差简按是时亲郊必有赏赉不能岁岁行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860-0390b.png
之故但告谢而已
乾化二年六月疾革郢王友圭反 全忠弑昭宗于洛
阳亦身如西京而有子祸
戊寅皇帝崩 注以不得其死故不书葬按为贼所葬
故不书非为不得其死
末帝纪龙德三年五月庚申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为
北面行营招讨使取德胜南城 下脱取德胜南城秋
八月段凝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十八字按书取德胜南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860-0390c.png
城见彦章方立功而反见罢梁主赏罚倒置所以速亡
唐本纪上赐姓名李国昌 字德兴见墓碑
国昌子克用(至/)克用乃杀大同军防禦使段文楚 克
用是国昌小男唐三朝见闻录谓之李九郎薛居正五
代史克用杀段文楚事在僖宗乾符三年者得之
唐本纪下伶人奏百年歌 唐懿宗与郭淑妃思同昌
公主不已乐工李可及作叹百年曲其声悽惋盖当时
所尚非陆机所赋也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860-0390d.png
同光二年二月己巳朔有事于南郊 梁与唐郊天皆
以春
左熊威军将赵晖妻一产三男子 注后世以此为善
祥故于乱世书以见不然按乱世未尝无此可以见天
心之仁爱而嗜杀之君悖德而失职也然注乃欧公本

三年夏四月及皇后幸郭崇韬朱汉宾第 幸大臣第
而书及皇后其失自见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860-0391a.png
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 庄宗弑于门高而首恶则嗣
源也为贼所葬故不书
明宗纪长兴元年契丹东丹王突欲来奔 注夷狄不
可以礼义责故不曰叛于契丹按突欲恐兄弟不相容
而出奔非外叛故不以叛书注误
废帝纪平山人也(至/)明宗养以为子 通鉴考异张昭
于国初修唐废帝实录云废帝讳从珂明宗皇帝之元
子也母曰贞宪皇后魏氏镇州平山人中和末明宗徇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860-0391b.png
地山东留戍平山得魏后帝以光启元年正月二十三
日生于外舍属赵人负盟用兵不息音问阻绝帝甫十
岁方得归宗薛史末帝讳从珂本姓王氏镇州人也母
魏氏以光启元年生帝于平山景福中明宗为武皇骑
将略地至平山遇魏氏虏之帝时年十馀岁明宗养为
己子刘恕取废帝录按张昭仕明宗为史官异代修废
帝录无所讳避而不言养子事似可信然李克用光启
以前未尝徇地山东又从珂若果是明宗子必不舍之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860-0391c.png
而立从荣从珂亦当不服今从薛史附识以广异闻
清泰三年十一月丁酉契丹立晋 卫人立晋则其名
也此殊不成文
晋高祖纪天福三年冬十月戊寅契丹使中书令韩颎
来奉册曰英武明义帝 梁唐皆郊见后受尊号石晋
则以契丹为天矣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德音除公私债 容斋随笔天福
六年八月赦云私下债负取利及一倍者并放则此所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860-0391d.png
除者想与之同世方尚武四民失业称贷之际必有不
能堪命者故不得已而屡下蠲除之令也
出帝纪八年十二月契丹于越使令骨支来 石晋为
契丹所册立故其于越皆得遣使
开运三年河决鱼池(至/)河决原武 晋之事势至此即
非德光不去亦必亡矣
张彦泽犯京师杀开封尹桑惟翰契丹灭晋 书杀桑
惟翰于契丹灭晋之上所以深著起事不正为后世戒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860-0392a.png
 前于唐废帝纪书立晋此书契丹灭晋以此始亦以
此终二语相为呼应
汉高祖纪四年磁州贼首梁晖取相州来归 注变降
曰来归是时天下无主与乎叛于彼而来于此者异矣
按来归者内外之辞
隐帝纪乾祐二年 注帝名承祐年名乾祐莫大之失
本纪无讥按承天之祜礼运语也隐帝名当是祜字五
代虽不知礼何至并此昧之祐字传写误耳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860-0392b.png
周世宗纪六年夏四月辛丑取益津关以为霸州癸卯
取瓦桥关以为雄州 注世宗下三关瓦桥益津以建
州乃见淤口关上置寨故旧史实录皆阙不书遂不见
其取时日今信安军是也按宋信安军亦今霸州地晁
说之嵩山集云周以数千之师伐契丹不血而取益津
关继取瓦桥又继取高阳关与无党此注不同考之辽
史穆宗纪亦曰周拔益津瓦桥淤口三关故小学绀珠
采此注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860-0392c.png
论可谓乱世也欤(至/)诚非史氏之所及也 公之意盖
谓乱极当治赖世宗之挺生也然周以子弱宋因其资
故隐跃以致意而不敢尽言焉公之论有出于薛氏旧
史之表者故于末复略为辨正其失评也
梁家人广王全昱传而陈俗好淫祠左道 陈俗巫风
至五代未革
唐家人太祖子传如不幸物故者 预言物故则示意
杀之矣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860-0392d.png
庄宗刘皇后传是时大雪(至/)乃投水而死 曾巩政要
策云初太宗尝问唐庄宗享国不久何也飞龙使李重
进对曰庄宗好畋而将士骄纵姑息每出近郊卫士必
控马首曰儿郎辈寒必望敕赐庄宗即随所欲给之如
此非一末年之祸盖令不行而赏赉无节也太宗抚手
叹曰二十年夹河争取天下而不能以军法约束此辈
纵其无厌之求诚为儿戏我今养士卒诚不吝爵赏但
犯法者惟有剑耳当合此所载并为世监不恤而怨姑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860-0393a.png
息而骄皆足以召乱也 魏博效节军虽数赐予而骄
纵无厌常怀怨望劫赵在礼入魏事详房知温传中当
参观
晋家人传论 此论有为言之稍于史体为烦
周家人传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也 谈丛
云家人传后邢州龙冈人世宗纪为尧山人则此作尧
山者其后人所改耶
梁臣杨师厚王景仁贺瑰王檀王虔裕谢彦章传 此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860-0393b.png
卷始以师厚见梁所由失河北将折而入于晋终以彦
章则莫能复为之禦敌而因以速亡也
唐臣郭崇韬安重诲传 二人皆任枢密使其生平得
失已具论断于传中而官失其职则当代之所沿也故
独为说以究切之重诲传撮叙颇似论体
周德威传德威佯走(至/)奋挝击之 事与擒陈野叉同
而叙致尤生动
符存审传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至/)可以取胜 存审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860-0393c.png
此谋可谓识变
孔谦传遂罢租庸使额分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 三
司始此
李仁矩毛璋传 二传何必立
康思立传 亦可不立
康思诚传论 此因太祖由殿前点检代周惧其以此
始终故微言之
何瓒传 此传可不立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860-0393d.png
晋臣景延广传延广所进器服鞍马茶床椅榻 椅字
始见于此
汉臣苏逢吉传 观苏史杨王所由速及而汉祚之促
亦可以推而见矣
杨邠传知史传有用乃课吏传写 其用王文伯之言

死事张源德传源德既坚守(至/)得赦而后释之 通鉴
考异庄宗实录贼将张源德固守贝州既闻河北皆平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860-0394a.png
而有翻然之志询谋于众群贼皆河南人惧其归罪不
从因杀源德欧阳史云云按源德若以不降而死其众
当即降于晋岂得犹拒守与晋要约而后出哉
孙晟传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 杀行
人已非况其从者二百馀人乎宜乎世宗之不永也
唐六臣传论 范吕相攻庙堂始有朋党之论公盖借
此以发其呼愤故意味终不亲切如论宦者亦当载之
于唐书若五代史只言世主与唐时宦者之祸耳目相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860-0394b.png
接而复信用之为可愚也 张文潜与大苏书云六人
者为唐大臣挈国而输之贼北面而事之为史者曰汝
无臣梁之理从而正其罪何所不可但其书谓之五代
史记而中有一卷忽谓之唐唐非五代也标卷为唐于
史之名似不顺耳虽不云尔尚可以贬辱也班固书有
后汉事范晔书亦有前汉事耒以谓若因及之虽上越
数代犹为无害但立名标卷事似难行按此论颇当唯
宋史书周三臣则得阐幽之道又当通其例之变也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860-0394c.png
宦者传论夫女色之惑(至/)捽而去之可也 如武氏既
得志高宗欲与宰相谋废之而不可得矣其能捽而去
之哉凡议论彼此抑扬处极须斟酌也
杂传赵匡凝是时唐衰藩镇不复奉朝廷独匡凝兄弟
贡赋不绝 匡凝之贡赋不绝亦张子布劝迎曹操之
为见耳
氏叔琮太祖遣叔琮与李彦威等弑昭宗已而杀之
杀之者以其老也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860-0394d.png
贺德伦传乃分相澶卫三州(至/)以德伦为节度使 失
河北为梁亡之始由末帝措置非宜而失
阎宝传庄宗欲引兵退保临濮(至/)此不可失之时也
胡柳复振阎宝赞成
康延孝传延孝具言末帝懦弱(至/)不旬日天下定矣
梁之虚实形势悉于延孝
丁会传会畏梁太祖雄猜(至/)会乃降晋 刘知俊与会
皆梁之名将咸以惧疑降敌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860-0395a.png
张全义传二人有隙(至/)晋军解去 与罕之隙末详罕
之传梁救悉丁会传但会传作葛从周此作牛存节考
从周存节传从周实主帅而存节以知间道为先锋会
建渡河之谋而存节亦有以椹济军之益二事各具本
传而从周传但云败晋沇河而已
王晏球传契丹又遣惕隐以七千骑益都 惕隐乃官
名本纪及附录皆作惕隐无赫也
相里金传字奉金 金墓碑云字国宝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860-0395b.png
赠太师 墓碑云赠太子太师按金上将军未得赠太
师也
张廷蕴传明宗以廷蕴破潞之隙终恨之故终不秉旄
节 明宗直如此展拓不开
王进传论视在上者如进等(至/)可胜道哉 其在下者
亦中人为多尔若贤人君子辈出则世将亨矣即其不
遇亦将为说以垂后拨乱返治由其开先也
范延光传制动当以静 天下名言也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860-0395c.png
大臣言彦珣杀母当诛高祖以谓赦令已行不可失信
 耶律德光杀杨承勋而敬塘赦李彦珣不如其君父
远矣
张彦泽传偏将药元福独留(至/)契丹遁去 元福之策
固善亦惟诸将皆百战之馀所以能然
传戎王宣语 戎王宣言旧史文也
彦泽遣控鹤指挥使李筠以兵监守 此又一李筠非
周三臣之李筠也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860-0395d.png
与其逃于沟窦而不免不若往见之 何如死国难耶
王景崇赵思绾传 二人不必立传但附守贞传后可

冯道传 冯定远云欧公作冯道传平叙而人品自具
无溢美亦无溢恶古人不过也此文胜于唐六臣传按
六臣传许裴枢或过此六人之无耻何所逃也陈寿序
汉魏之际缘在晋故稍逊其词耳君臣之义赖史笔扶
持放过不得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860-0396a.png
道为人能自刻苦(至/)道殊不以为德 道为人自属长
者惜其天资可庶几于一行传乃以爱官职而堕大节
遂为百世所嗤也
道方自号长乐老(至/)盖其自述如此 初疑急就篇云
长乐无极老复丁道之自号盖本于此非也长乐乃冯
氏之望封长乐者不一人欧公亦微误盖以其有老而
自乐何乐如之之语遂以为自号尔
郑珏传 此传可已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860-0396b.png
司空颋 亦可无立
刘煦传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监修国史即唐书也庄
宗继昭宗故谓之国史
马缟传博士王丕议(至/)而立庙应州 因王丕一人之
不学而失礼之中又失礼焉其愈于近代者则立庙应
州耳
李怿传 如怿但当附见他传
和凝传是时进士多浮薄(至/)称为得人 今人用彻棘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860-0396c.png
事多误而又误围作闱也
何泽传而内实邪佞(至/)闻者哂之 此事不可遽加以
邪佞盖并私于赵凤请立秦王为太子言之也
王松传 不必立传
司天职方考序 但存司天职方者盖谓五十三年之
间蕃将与盗贼乘时之乱非所据而闇干之纲纪文章
扫灭无馀所不毁者惟天地而已
司天考上而使一艺之士(至/)而未始不本于此 元人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860-0396d.png
不用历元盖微自欧公发之不然曹士蔿马重绩之法
未有肯信而仍之也
司天考下本纪所述人君行事详矣(至/)以备司天之所
考 灾祥者人君之庶徵所以自反其极之建不建者
也当如两汉书之本纪欧公必欲离而二之又非也
吴世家杨渥水中出火可以燃 水中有阴火伏焉又
因浚江相激而发耳
南唐世家李昪尊号非古也不许 李昪不受尊号在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860-0397a.png
宋神宗事前
景盟于昪柩前约兄弟世世继立 此盟有先宋太祖
兄弟而为之者矣
前蜀世家王建庄见素之孙 唐书宰相世系表庄待
价之后出逍遥公房见素自出南皮公房非同系书俱
出欧公手而互异若此
论 以一隅之地而云祥瑞毕至或者谀佞之臣伪为
以蛊主心否则设诈以炫耀他国愚主所自为尔今并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860-0397b.png
以麟为非祥岂不过甚而与河图洛书怪妄之尤系词
非孔子作连类欤
吴越世家钱镠封镠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 兼淮南
者携钱杨之交也
南平世家高从诲敏以印本五经遗从诲 经之成在
周显德中此时则五经已具也
继冲继冲大将李景威曰(至/)封府库以待 景威光宪
无妨两是区区三州固宜效顺以全宗祀非若刘禅有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860-0397c.png
汉家四百馀年统绪之责也
东汉世家刘旻旻乃遣宰相郑珙致书兀欲称侄皇帝
以叔父事之而已 宋之南渡所保者李煜钱镠故地
其事金则刘旻之故事也
战于高平(至/)军威大振 是役与唐庄宗夹寨之战略
相似冯道谓世宗未可比太宗顾独不得比庄宗乎
四夷附录契丹阿保机遣使者解里随顷(至/)克用闻之
大恨 阿保机欲邀朱温封册而尚难之然则宣和海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860-0397d.png
上之盟乌得不纳侮于金源也
册曰咨尔子晋王(至/)尔视予犹父 册文止载三语以
著其实足矣
而阿钵本无姓氏(至/)于是始姓萧 辽史萧翰本名小
汉盖对音字也
论峤归录以为陷虏记 范质亦有石晋陷蕃记见晁
公武读书志云少主初迁于黄龙府后居于建州凡十
八年而卒按契丹丙午入汴顺数至甲子岁为十八年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860-0398a.png
实国朝太祖乾德二年也
高丽昭进别叙孝经一卷(至/)皆不经之说 凡书不经
前贤论定者往往不足观采求异书不如求亡书也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860-0398b.png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