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860-01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义门读书记卷十四
          翰林院侍读学士何焯撰
  史记
伯夷列传 此七十列传之凡例也本纪世家事迹显
著若列传则无所不录然大旨有二一曰徵信不经圣
人表章虽遗冢可疑而无徵不信如由光是已一曰阐
幽积仁洁行虽穷饿岩穴困顿生前而名施后世者如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860-0170b.png
伯夷颜渊是已
太公曰此异人也 异作义
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至/)因而去之 一部管子
数行尽之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钝吟云以一心事三君晏子之
节也此一句大有关系
赞 钝吟云传内事亦出管子但不叙其书直撮略其
行事文甚有裁制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860-0171a.png
老子韩非列传 震川云太史公列传或数人合传皆
联书不断今合读之尤见其奇近时刻本每人界断必
小司马之陋也 钝吟云道德之言流失有二庄子放
荡晋人尚虚浮而亡申韩劖刻秦人尚刑名而亡太史
公以庄子申韩同传有旨哉小司马不知也
谥曰聃 此谥曰聃亦谥曰洞箫之谥非易名也
乃遂去至关 抱朴子云遇尹喜于散关或以为函谷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860-0171b.png
申不害篇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刑作形
韩非篇喜刑名法术之学 刑亦作形
人或传其书至秦 传作得
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武者齐人也 吴越春秋云武吴
人也
吴起篇以事鲁君鲁君疑之 二鲁字衍
伍子胥列传 钝吟云孟子疏有西施事引史记今本
无之知此书已为宋人删削矣按孟子疏乃南宋一邵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860-0171c.png
武士人伪作非北宋孙宣公为之恐不足据或所引者
他书误以为史记亦未可知也
彼见求之并禽 求作来
仲尼弟子列传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阎云三十下当脱七字盖生于鲁昭公二十八年丁
亥卒于哀公十二年戊午方合三十二岁之数
曾蒧字晢 震川云按蒧古点字圣门有三蒧曾蒧公
西蒧奚容蒧也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860-0171d.png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震川云月离于毕他书有明言
其故者此不明言盖妙处正在不说破
商君列传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座诸本俱作痤
苏秦列传城方二千馀里 城作地
据卫取巷 巷作卷
臣窃以天下之地图(至/)岂可同日而论哉 震川云所
以言从之利实择交而得之意
夫衡人者(至/)愿大王孰计之 震川云所以言衡之害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860-0172a.png
实择而不得之意
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案索隐幕字绝句顾朗仲云
斩字绝句谬也
今王秦仇雠以伐援国 秦作奉
封曰凡天下战国七 封作对
张仪列传秦西有巴蜀(至/)此其势不相及也 得蜀
则易于举楚古今形势同也
陈轸篇主以其言为然 主作王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860-0172b.png
穰侯列传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 此武安与应侯
不平之根
王剪传始王闻之 王作皇
王剪至坚壁而守之 亚夫祖之以破吴楚即高祖之
于黥布亦然也
至蕲南 蕲作蕲
孟子荀卿列传 钝吟云此篇总叙诸子前篇言老子
附以庄生申韩不同老子于诸子且穷其流失也商君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860-0172c.png
秦之所以兴亡有事业故别叙韩子只叙其书申子事
不详只与韩子同论小司马不知也
作王运 王作主
淳于髡篇岂寡人不是为言耶 是作足
荀卿篇楚有尸子长庐 长庐一作长卢正义曰长卢
九篇
阿之吁子焉 吁别录作芋子
孟尝君列传婴卒谥为靖郭君 亭林云以号为谥犹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860-0172d.png
之以谥为姓皆汉初时人语也吕不韦传谥为帝太后
与此同王褒赋幸得谥为洞箫兮亦是作号字用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将亲己 本无将字
平原君虞卿列传明日嬖者至平原门 嬖作躄
虞卿篇赵王召楼昌 亭林云楼昌楼缓恐是一人虞
卿进说亦是一事记者或以为赵王不听或以为听之
太史公两收之而不觉其重耳
开关通弊 弊作币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860-0173a.png
魏公子列传 于四君之中独书之曰魏公子者以为
国之存亡所系也
偏赞宾客 偏作遍
而公子亲往车骑 往作枉
如姬资之三年 资之谓以资财求客报仇
春申君列传王又割濮磨之地 磨新序作历本一字
磨乃传写之误
其于楚王之为帝有馀矣 楚索隐本作禁云楚误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860-0173b.png
左施以东山之险 左作王
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 黄歇灭鲁殄周公
之祀卒就诛夷固天道也
范雎蔡泽列传为其割荣也 谓能割去素所尊荣之
人索隐之说非也
赞范雎蔡泽所为一世辩士 世作切
乐毅列传襄王使乐乘伐廉颇 伐作代
赞其本师曰河上丈人 本师犹言祖师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860-0173c.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篇赵奢曰胥后令邯郸 邯郸
二字当为欲战
李牧篇灭檐褴 檐作襜
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篇系阿遍之辞哉 遍作偏
屈原贾生列传渔父见而问之 钝吟云詹尹渔父皆
实有是人非若后人文字之寓言也
贾生篇 钝吟云太史公叙贾生惟载二赋不叙其新
书以贾生继屈原伤其遇并重其词赋与汉书异意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860-0173d.png
而贾嘉最好学世世其家 衍一世字
赞又怪屈原以彼其材云云 即赋内历九州二句谓
贾生怪之也爽然自失亦谓贾生更不下一语含蓄无

吕不韦列传见而邻之曰 邻作怜
刺客列传曹沫篇 曹沫之事亦战国好事者为之春
秋无此风也况鲁又礼义之国乎
聂政篇重自刑以绝从 按徐注绝从读如字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860-0174a.png
荆轲篇被有善有不善 被作彼
李斯列传而诟莫大于卑贱 而作故
丞相谬其说绌其词云云 始皇有子二十人而无尺
地之封故其后赵高得乘其孤立行其易置树子之谋
其祸固始于李斯破淳于越之议也详叙于始皇本纪
中而李斯传复备载始末正为后半血脉
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与上郡 与作于
故吾愿赐志广欲 赐作肆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860-0174b.png
谓之为桎不亦宜乎 桎下有梏字
先生之时 生作王
蒙恬列传中军府令赵高常从 军作车
阴用荆朝之谋而倍秦约 朝作轲
张耳陈馀列传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云云 钝吟云
郦生说汉王立六国后张良以为谏至石勒以为此法
宜失张耳陈馀说陈涉立六国后当时不从以为失策
何也盖陈王初起虑在亡秦而已法宜树党汉方与项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860-0174c.png
羽争天下又立六国反覆不可一是树敌也其势变不
同耳
张耳与陈与相见 陈与作陈馀
项羽亦素数问张耳贤 问作闻
陈馀多说项羽曰 陈馀下有客字
念诸侯无可归者 者下有曰字
留传赵王 传作傅
今王事高祖甚恭 此与下高祖二字俱误当从汉书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860-0174d.png
作皇帝
及封张敖他姬子二人为乐昌侯 为上有寿字
黥布列传汉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 亭林云当云使
九江归汉后乃封淮南王也盖采之诸书其称不一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季左车 季作李
则诸侯谓吾怯而听来伐我 听作轻
未至井陉口三千里 千作十
止舍夜传发 夜下有半字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860-0175a.png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六句 钝吟云信所将非
素所拊循也兵不为用与驱市人同耳战国之后民犹
习兵诸将灌婴曹参之流百战之馀非真市人也故背
水而陈得以用之若市人也有相挤而入水耳乌能使
之殊死战乎不可不察也牧野之事太公背洹水向山
坂信学之也
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 钝吟云破赵立张
耳抚之破齐亦不得不自立时齐王尚在楚兵虽败齐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860-0175b.png
反覆之国非王无以镇之信亦实语也
汉王出成皋一段 钝吟云汉使至韩信必有证验故
汉王诈称使者入信军偏裨皆汉将故汉王得麾召易
置之非他国敌人所能为也宋人不知兵种种妄论可

范阳辩士蒯通说信 先云范阳辩士蒯通后云齐人
蒯通一传互异
汉王亦悟 人见汉王转换之捷不知太史公用笔入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860-0175c.png
神也他人不过曰汉王怒良平谏乃许之如是而已
时乎时乎不再来 无下乎字
韩信犹豫不忍背汉 钝吟云韩信自负其能已据千
里拥强兵汉即忌之无如之何且忠信而多功取之无
名若背汉予楚楚不可必以一身支二雄其事难为与
汉灭楚长王千乘信以为便此所以犹豫也
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 钝吟云信反必用钟离昧斩
昧其不反自明然高祖欲取信不反亦不免自解无益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860-0175d.png
此信之失也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一段 震川云陈豨事
疑出告者之口按必相国与吕后文致之者 钝吟云
陈豨以宾客盛为周昌所疑高祖使案其客始反耳未
必素有逆谋且豨以信幸为赵相国将兵居边非韩彭
之俦有震主之威据大国者也何为先自疑而有反虑
乎韩信处嫌疑之地轻与一陈豨出口言反此亦非人
情信以淮阴侯家居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860-0176a.png
勒也上自出关中虽虚未能全无备亦不可信也论者
却未及此 又云太史叙彭越直云吕后使舍人告之
叙淮阴则详其反迹赞语亦以为真反也又功臣表告
英布反者贲赫封期思侯告韩信乐说封慎阳侯不闻
告彭越者亦不同也
韩王信卢绾列传匈奴复聚兵楼顿西北 顿作烦
陈豨篇及高祖七年七月 作十年
赞是以日疏事危 事作自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860-0176b.png
张丞相列传申屠嘉篇刘舍为丞相 舍作含
陆贾传陆生竟以寿终 在两传中间不可无此句
朱建篇陆生素与平原君善 此篇仍归重陆生
赞至平原君子与余善 标目不列平原盖附书也谨
严如此
刘敬叔孙通列传 钝吟云秦人废三代之礼乐汉高
马上得天下先王之制崩坏废缺有间矣争功殿上妄
呼拔剑击柱何异刘盆子时此不可旦夕安矣夫自古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860-0176c.png
以来开国承家有百年之内全不立上下仪制者哉且
叔孙未尝兴礼乐直一时权宜定仪法使君臣上下略
有节度如此至于百年庶几可兴三代之礼乐耳阔哉
二生真腐儒也
晁错传 七国之反人情皇皇未知成败关中已摇矣
而朝廷无骨鲠之臣可以托腹心者错不信列侯恐任
之将兵或与吴楚连和即不然战有利钝则有章邯降
楚之事故欲天子自将又关中不可空虚故欲自居守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860-0176d.png
此其计出于不得已也错不自将者恐身出而谗言至
一有挠沮更易则败矣苏子瞻之论未得其情也然观
错举措亦自不能办矣始言削吴既乃言以徐僮之傍
与之此何说哉直欲媚吴冀其自止耳景帝当时同心
之臣任事者祗一晁错一得袁盎之言不谋而诛之临
大难者可以如此耶当日君臣以刻薄为事天下叛之
宜亡国者也不亡直幸耳
万石张叔列传虽齐鲁诸儒质行 质对也比校其内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860-0177a.png

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犹然如此 犹然作然犹
田叔列传褚先生补传 叙事甚佳赞不称 与任安
事不合疑错误
扁鹊仓公列传与百神游于钩天 钩作钧
桥引案杌 桥作挢
太仓公传臣意年尽三年三十九岁也 亭林云按徐
广注高后八年意年二十六当作年尽十三年三十九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860-0177b.png
岁也脱十字
病得之流汗出滫 滫作滫
即为药酒尽三日 日一作石
故胸满汁出伏地者 汁作汗
有数者能异之 能作皆
吴王濞列传错为御史大夫说上 钝吟云晁错无谋
之人其言云吴削亦反不削亦反似也然既知吴当反
宜先有以备之则吴可削也及其举事反闻一无所施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860-0177c.png
乃欲以徐僮之傍所未下者与吴不反则削之一反即
益之此何说哉错有可死之道四行事无次第一也官
不过内史任事又浅不为天下所服一旦取祖宗之法
令纷更之公卿列侯宗室人人不平错何以自安轻脱
无术二也当时处心积虑而反者只一吴耳诸侯王无
与也宜先施恩慰安之使人人自保则吴人无党欲反
不能独举吴乃可灭吴灭则七国在掌握矣先削楚赵
胶西何耶是动天下之兵也不知时三也李斯商君以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860-0177d.png
刻薄变诈取天下当列国之相争也汉有一统之天下
宜恩威并济以公道行之列国虽强大难制然汉之骨
肉同姓天子之藩辅吕氏之祸亦赖于诸侯也汲汲求
其罪如与之有雠者为天下当如是耶此与二世之行
督责何异不知人无党四也一时名臣将相汉所以平
七国者更无一人为错所厚可知其无所知矣错者一
天资刻薄读书不解事之乱臣耳诛之恨不以罪然千
古更无一人能言其失者吾不知何也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860-0178a.png
晁错因言楚王戊往为年薄太后服私奸服舍 为年
作年为
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将军篇引绳批根 拫音痕当作
拫误作根
灌夫亦时丞相阴事 时作持
武安起为寿一段叙鸿门易此际难
御史大夫韩安国曰 上只撮叙五语即及两人相毁
却于韩大夫口中补叙则一时廷辨乃不寂寞无色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860-0178b.png
后不敢坚封 封作对
上未有太子云云 梁与淮南事首尾亦相映以见
两人之贤否 钝吟云魏其言丞相短不及淮南王事
何耶岂魏其终长者不忍出此此君子所以往往困于
小人也
赞音被恶言 音作竟
韩长孺列传安国持重 持重二字是眼目
将兵系却吴楚 系作击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860-0178c.png
李将军列传 以李将军次匈奴传前见北边非将军
不可寄管钥惜乎其不善用之也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徙上郡太守当是欲叙匈奴
入上郡事故先书此句其实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
中乃徙上郡也
匈奴列传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唐千馀里 唐作居
故冒顿常往来侵盗伐地 伐作代
文帝以中尉周召郎中令张武为将军 召作舍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860-0178d.png
孝文帝后二年使使遗匈奴书 备录和亲诏书繁而
不杀穷兵黩武之诫隐然言外于赞始微及之
二主已和亲 主作国
赞不参彼己将率 钝吟云参彼己者即兵法云知彼
己也注引诗彼己之子似失之 下即继以卫霍公孙
宏而全录主父偃谏伐匈奴书太史之意深矣 此赞
以定哀微词发端当知此意
卫将军列传敖与壮士篡取之 敖字衍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860-0179a.png
败韩将军军 安国也
封蒲泥 封作讨
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蹋鞠二十五篇汉书附兵家技
巧中
长平侯伉伐侯 伐作代
李息篇出代从三岁 从作后
公孙敖篇复以因杵将军 杵作杅
赞 卫霍将略太史公不之取也此论却许其能知时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860-0179b.png
变以保禄位非以示讥
平津侯主父列传是章朕之不得也 得作德
主父偃传卫将军数言上书不召 书作上
何征而不服乎载 载作哉
乃遂族主父偃 公孙宏以议朔方族主父二人合传
犹之袁盎晁错也
南越尉陀列传侍诸侯变 侍作待
别异变夷 变作蛮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860-0179c.png
东越列传令诸校屯预章梅岭 预作豫
朝鲜列传许其军以报天下 下作子
天子诛逐 逐作遂
西南夷列传冉駹为汶山郡 注应劭曰今蜀郡岷江
钝吟云岷江当作汶江
司马相如列传所不足者非材也 财宋本作材古假
借字也
文君及与相如归成都 及作乃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860-0179d.png
鹜乎仁义之涂 鹜作骛
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于忧勤 事汉书作者
其进仕宦 进作于
勇期奋育 奋作贲
斯征北侨 斯作厮北作伯
其遗札书言封禅事 钝吟云封禅古礼也自宋真宗
以矫伪举其事儒者讳言之遂以此为人主失德之举
古道之废于宋非一事也可胜叹哉后世虽有周成王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860-0180a.png
汉光武不敢行矣
续韶夏 韶作昭
故轨于夷易易遵也 于作迹
赞 扬雄以下二十八字系汉书赞语一本削去
淮南衡山列传丞相臣张仓 仓作苍
士五开章 五当作伍
淮南王安传塞环辕伊阙之道 环作轘
收太平之赋 平作半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860-0180b.png
伍被自诣吏因告与淮南王谋反 钝吟云伍被与王
造反谋寔也雅辞称汉美语皆出于被盖为此词希望
得不死耳非寔也史公叙此甚明
衡山王赐传王又数侵人曰 曰作田
以为淮南巴西 巴作巳
及太子爽王后不孝 作及太子爽坐告王不孝
循吏列传 钝吟云所列循吏五人略其事实有空叙
有叙其逸事者止写性情气度而循吏一片恻怛涌现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860-0180c.png
太史公曰法令云云 钝吟云此叙亦刺时之言
孙叔敖篇三去相而不侮 侮作悔
子产篇 不用左传
公仪休篇见其家织好布 本作布好 钝吟云太史
公叙循吏而本朝无一人焉以为循吏必如古诸人则
可若汉书所载太史公犹以为未慊耳不然文翁在景
帝时何不存之耶 又云太史公叙子产孙叔敖二君
有政事勋业皆不叙阔略仅数语若曰为吏当如此也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860-0180d.png
二君一邦名相当与管晏并传此叙循吏非为二君作
传也与汉书不同
汲郑列传 钝吟云汲黯传多叙公孙宏张汤之过失
游狭任气节 狭作侠
然黯见鼢未常拜常损之 损作揖
赞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北雍本作交态乃见 叶石
君云循吏传后即次以汲黯其以黯列于循吏乎何太
史公深得春秋之旨所谓定哀之际则微也武帝好为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860-0181a.png
更张黯尚无为之化而以郑当时附之盖当时尚黄老
言亦无为云予尝读二汉书班有循良传盖指武宣时
之刻覈而表扬之以为循良之难得也范则如杜诗之
俦皆置之列传盖光武明章之代吏皆谨悫不必另立
名目也此又史家论世深旨法太史公而妙者也
儒林列传 尚书不列孔安国传其书未列于学官也
申公篇令申公傅其太子戌 戌作戊
无传疑者则阙不传 疑字下重一疑字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860-0181b.png
伏生篇 钝吟云卫宏云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
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与颍川多不同错所不知者
凡十二三略以意属读而已按此言妄也济南颍川相
去不至甚远青之与豫何至语言不通俗言语或有小
小异同书是文字何至以土语传受妄一也伏生有孙
亦必有子使女授书二妄也济南张生千乘欧阳生自
是伏生弟子其书不出晁错错虽十不得二三张生同
郡人必得真本三妄也史云秦时藏书壁中至汉定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860-0181c.png
乃得十九篇是伏生已有本不假口授四妄也伏生口
不能正言未闻丧明晁生受书必应写本伏生岂不一
视五妄也颜籀载此言于汉书注使宋人因此生疑竟
无辨者不可解也按此条辨證精核有功于今文尚书
当如三刘之例附见汉书 叶石君云儒林诸公皆取
其廉直而异于公孙宏者太史公以为武帝虽好文学
而所重者公孙宏张汤而已张固刑名法律而公孙宏
乃曲学也适足以乱道而圣人又不在区区书卷间故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860-0181d.png
命之曰儒林而已此盖对公孙宏而发下卷酷吏则为
张汤而发矣其次第条理不爽毫发如此太史公受学
于董仲舒仲舒之学具于天人三策兹不载之非故抹
煞也盖太史公之意一本于春秋所以救时之失三策
虽合于正道而当时不能行之班固所以载之者盖谓
国家有如此学术正宜表章同一史也而立意各殊不
得雷同视之 钝吟云汉兴文学于焚书之后学官所
立各有大师传之有本叙中甚明非取廉直也公孙宏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860-0182a.png
汉相有功业自宜特传此非不取也广厉学宫仲尼之
道兴千古之美事也用酷吏一代之大失也乃云太史
公为张汤公孙宏不亦末乎子长不善张汤公孙宏则
有之矣非作传之本旨也圣人不在书卷宋儒之言周
程以后方有此学问子长时无之也 又云传中两言
公孙宏侧目辕固排董仲舒皆刺之也
酷吏列传宁成篇出从数千骑 千作十
赵禹篇吏传得相监司 司似当读为伺谓互相监察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860-0182b.png

张汤篇受而著谳决法廷尉絜令 汉书作挈令
扬主之明云云 传叙张汤不没其善
是汤益尊任 是上有于字
买臣楚士深怨 汉书地理志云本吴粤与楚接比数
相并兼故其民俗略同当日目买臣为楚士者此也
义纵篇迁为长安及长安令 上长安作长陵
而平氏朱彊杜衍杜周 汉书注平氏杜衍二县名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860-0182c.png
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馀人 轻系即注中解脱
桎梏钳赭也
然取为小治 取音趋
上幸鼎湖病久 湖当作胡
王温舒篇以治狱至廷史 廷下汉书有尉字
择郡中豪敢任吏十馀人 任汉书作往
失之旁郡国梨来 梨来汉书作追求
徙诸名祸猾吏与从事 徙诸作徒请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860-0182d.png
杨仆传以牧司奸盗贼 牧应作收本汉书
其吏多以权富 权下汉书有贵字
光禄徐自为曰 光禄下汉书有勋字
尸亡去归葬 尸亡去亭林言家人窃尸而逃也 汉
书作妻亡去归葬
诸辅都尉 辅汉书作部非也百官表左右京辅都尉
属中尉
减宣篇诋罪以为大逆 诋作抵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860-0183a.png
赞抃击卖请 抃作扑
大宛列传初骞行时百馀人去十三岁 骞以建元中
奉使至元朔元年从击匈奴封侯是未及十年此云十
三岁疑有误
然闻其四可千馀里 四作西
若出其用抵大宛大月氏相属 用作南
赞至禹本纪三句 不好奇
游侠列传 秦任法律赭衣盈路汉初矫枉过正或漏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860-0183b.png
吞舟故朱家剧孟之徒以豪侠闻而保首领武帝时禁
网密矣战国馀风尽矣郭解不终宜其然矣然非诗书
之教相传者未有不犯世忌太史公引季次原宪而叹
之盖有由哉
近世延陵 亭林云延陵谓季札
佞幸列传患者则赵同 患作宦
滑稽列传赞优头摇头而歌 上头字作孟
东郭篇故所以同官待诏者 以同与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860-0183c.png
王先生篇武帝时徵北海北守 下北字作太字
西门豹篇三老官属豪长者异父老皆会 异作里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以同与
皆衣绘单衣 绘作缯
民可以乐成 以同与
日者列传 此文学庄子而为之者也托之季主以诋
訾当世
龟策列传亦以决疑之卜 以作有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860-0183d.png
略闻夏殷欲卜者 卜下有筮字
悖背人道 或以悖字读句
褚先生曰云云按此卷但有叙论而无传故褚先生补
之以下乃少孙所补若序论则非少孙所能为也今人
概焉忽之惑于索隐有录无书之一言耳
下有捣蓍 捣古稠字
蚗龙伏之 蚗龙即乖龙也
仰天而视月之光以下 用韵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860-0184a.png
五采青黄以下 多用韵
长于黄土以下 多用韵
诸侯兵服 兵作宾
桀为瓦室 自桀以前虽天子皆茅茨也河淮以北瓦
室尚少其犹古风乎
邦福重宝 福作福音副者从衣广韵二十九宥中有
此字匡谬正俗引东京赋仰福帝居亦从衣与福禄之
福异也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860-0184b.png
神龟知吉凶面骨直空枯 面作而
卜病者崇曰 崇作祟
足肣手仰 手作首 钝吟云太史公上穷天文下穷
地纪中穷人事虽一才一艺无不具载故日者龟策货
殖列于卷末不必有其人凡以有其事者无不载焉褚
生或有所补非本旨也
货殖列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 各自以为甘美无羡
于外也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860-0184c.png
故善者因之云云 宜与平准书对看
故待农而食之五句 着眼
人富而仁义附焉 有天下者藏富于民以此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不死市者知荣辱耻犯法也
是以富商大贾五句 着眼
栎邑北郤伐翟 伐作戎
昔咸人都河东 咸作唐
杨平阳陈西贾秦翟 索隐陈盖衍字以下有杨平阳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860-0184d.png
陈掾此因衍也
而民雕捍少虑 捍作悍
而合肥受南北潮 潮作湖
果隋蠃蛤 隋作陏
是以廉吏久久更富 此下推广而极言见货殖不专
商贾也
今有无秩禄之奉 下专言树牧之利所谓本富也
通邑大都 约略都邑岁时资用之数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860-0185a.png
子贷金千贯 金下有钱字
蜀卓氏之先 此下货殖本传
民工于市易贾 市汉书作布
任氏独取贵善 善字自当属上句颜氏汉书注作善
富恐非
尽椎埋去就 亭林云椎埋当是推移二字之误
而田叔以起 田汉书作曲
而桓发用之富 桓汉书作稽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860-0185b.png
冒脯简微耳 冒汉书作胃
此皆诚壹之所致 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岂所谓素封者耶非也 备言逐末之利微乎微矣只
两字掉转与平准书同一杼轴
太史公自序乃论六家之要指 钝吟云史谈黄老自
是汉初之论至史迁当武帝时则重儒矣
因物为合 合汉书作舍
人者生之本也 人作神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860-0185c.png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 钝吟云此下方是子长言
六经前是史谈之言也父子意不同孟坚不分别而并
讥之未为审笃也
春秋是非 秋下有辨字
春秋采善贬恶(至/)谬矣 钝吟云太史本意学春秋此
巽词也
申吕肖矣 亭林云申吕肖矣肖乃削字脱其旁耳与
孟子鲁之削也滋甚义同徐以为痟者非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860-0185d.png
子产之仁 郑世家独称子产之仁
无知名二句 出孙子
图难于易二句 出老子
王翥之计 翥作剪
号令不顺 顺作烦
破神连 神作祁
第七十注 敬仲之言与汉书违错王肃取之非也
 义门读书记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