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教书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66H 页
教左议政李恒福三度呈辞不允批答
王若曰。洪流方割。涉乱必资于篙工。大厦将倾。扶颠实赖于梓匠。卿无牢让。予将畴依。惟卿兼人之才。长民之德。明珠在水。自无泥淖之痕。霜鹗横秋。迥出风尘之表。展也邦家之彦。允矣廊庙之珍。十载侍经帷。论思多所启沃。千里扈 法驾。板荡尤见忠勤。提衡长天官。用舍一循公议。握兵总戎政。施措动协群情。芳名久贮于璃瓶。伟器允合于台铉。衔书辨诬枉。血诚上格乎苍穹。尽瘁献吁谟。膏泽下及于黎庶。清操可轶于杨震。雅量无愧于谢安。暂许绿野之就閒。本非疏逖乎硕辅。再令涑水而入相。亶欲倚毗乎荩臣。谓当弼违之不遑。云胡求退之是力。任贤有始无卒。实多悔于往时。呈告逾再至三。非所望于今日。年龄未涉衰耗。岂敢曰无能为。疾病不至沈绵。应自有勿药喜。求古人不可多得。方期舟楫王家。生今世舍我其谁。亟宜担当国事。矧玆危急存亡之交会。柰尔灾咎旱乾之荐臻。非卿燮理得宜。曷能顺天心而回和气。非卿镇抚有术。何以抒民怨而解倒悬。冀遵毋困之忱。克济交修之美。于戏。撝谦无益于庙算。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66L 页
逊荒讵补于王猷。勉副予怀。庸慰舆望。
教别遣御史犒宴北道将士书
王若曰。呜呼天不悔祸。国步犹艰。南烽才熄。北警又急。堤防之策。不容少缓。而征戍之举。在非得已。嗟尔将士等。去父母离妻子。衽金革冒矢石。浮寄孤悬。寄命豺虎。东屯西戍。靡有定处。昼哨夜警。不遑启居。日有剽害之虞。少无玩愒之娱。跼地呼天。怨曷有极。矧惟关岭以北。绝与内地异候。当春而雪常积。未秋而霜先下。严风裂肤。骛沙眯目。境土萧条。气象悽惨。居民犹且不堪。戍卒可忍言哉。加以本道比年以来。农作颇歉。两营无见在之粮。列邑乏储峙之谷。输他路有限之米。供军国无穷之用。漕挽虽勤。馈饷不敷。欲其无饥。乌可得也。噫。兵凶器。战危事也。今者。敢驱予爪牙手足。置之于存亡死生之域。岂予之所欲哉。良由边事孔棘。殷忧未解。缓急所恃。不暇念他故也。尔等劬劳鞅掌之态。愁痛艰辛之状。予何尝顷刻忘也。裘帽罕御。念尔之无衣无褐。玉食屡辍。思尔之载饥载渴。予一起居则虑尔坐作之劳。予一出入则想尔行役之苦。或至中夜彷徨。达朝不寐。我之怀矣。尔何知之。目今初冬。人未病寒。而穷边之地。严冱已极。江流冰合。充斥可虞。暴露风沙。为苦必倍。恻怛之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67H 页
情。尤不能自禁也。玆用别遣近臣龙骧卫司果权缙。略举犒飨之典。以示慰抚之意。物虽菲薄。情实恳至。尔等其深体予怀。明听予诰。呜呼。蠢玆羯奴。孤我卵育之恩。乘其不备。敢肆猖獗。一举而屠衄边堡。再入而焚劫藩胡。此实国家之所羞。将士之所愤也。狼性无厌。枭音不戢。蓄锐伺衅。情形叵测。欲攻不可。欲战不得。屯防已久。众心必懈。思之至此。不觉胆栗。尔等一乃心力。励其忠勇。勿以贼退而疏备御。勿以寇至而生恇㥘。坚守城池。控扼要害。或严兵以待之。或抄锐以遏之。常持难犯之势。勿视易窥之形。则王灵远畅。贼锋自挫。有不战战必胜。有不攻攻必克矣。不惟邦家赖尔等捍御之力。获其宁谧。尔等亦当凯歌还乡。得与父母妻子。共享升平之乐。可不幸欤。尔等勉之哉。呜呼。师直为壮。师曲为老。壮老虽悬。兵愤者败。兵贪者亡。败亡宜戒。克思万全之策。早收三捷之功。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教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兼三道统制使李箕宾书
王若曰。予惟统制之任。实乃水兵之元帅也。由湖西抵两南。海路数百里之间。自节度以至各镇浦诸将。莫不肄属而总理之。居中控制。如臂之使指。相与从事于风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67L 页
涛矢石之所。死生存亡之地。一号令之或乖。军情之向背顿异。一事机之不审。邦国之安危立分。其为责不轻而重较然矣。苟非有通方之识。应变之才。仁足以摩抚。威足以弹压。名称素著。耸人耳目者。畴克堪之。惟卿兼人之智。绝伦之勇。博通书史。晓畅兵法。历典州郡。屡膺阃寄。显有善治之声绩。诚武弁中杰然者也。玆因佥举。以京畿防御使。移换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兼三道统制使。以卿之一身。足为轻重于国家。而南徼之事。比内地尤紧故也。予闻今之边将。鲜以国事为念。徒务肥己。曲媚权贵。卿其一一纠摘。使奸贪者惩焉。军兵愁怨。比前日有甚。逋亡相继。十室九空。卿其劳来安集。使凋瘵者苏焉。器械不可不精致。而必须指备之得宜。粮饷不可不储峙。而所贵敛导之有方。明纪律以壮兵威。谨斥堠以备寇患。凡所施为。罔敢有毫发或爽。呜呼。海贼之还巢。已有年矣。其于古人生聚教训之期。亦既近止。人心玩愒。戎政解弛。民丁虽括。阙额犹旧。操鍊虽勤。成效蔑如。殆至于不可为国。予常中夜起坐。拊髀长叹。有时达朝而不寐矣。今此舟师一事。专委于吾卿。当不敢有所掣肘。卿宜深体予至意。痛祛锢弊。毋负我南民朝夕之望。凡水使以下。卿其节制。有临阵失律者。以军法断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68H 页
之。至于缓急之际。策应之略。在卿量时势审处之如何耳。于戏。虏情难测。边衅易生。赵充国图上便宜。最是弭患之长策。王忠嗣务为持重。伫收却敌之奇功。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教庆尚道观察使兼巡察使柳永询书
王若曰。予惟庆尚为道。其大最于八路。沿海一面。绵亘数百里。与岛夷为邻。道内若州府若郡县。多至六十馀邑。小大镇堡。又参错于其间。生民之休戚。军政之得失。皆系于监司。苟非文武有威风名位素著。明足以纠奸。智足以应变者。畴克堪之。矧玆壬辰以后。首尾六七年。被贼祸特甚。人民孑遗无几。物力荡然空竭。犹且亡羊补牢。见兔顾犬。诛求不得不烦。徵发不得不数。城池修筑之举。舟师屯戍之弊。日以倍蓰。此予所以夙夜念及于玆。务欲得其人委任者也。惟卿有通方之识。适用之才。尝居台阁。凛持风裁。累受阃寄。号称勤干。顷复置之喉舌。以掌出纳。还以北鄙为虑。暂分我忧。厥有成绩。播在人口。信乎公家之须。邦国之器。投之所向。无不如意者也。玆以卿移换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特加一阶。为嘉善大夫。虽因佥举。实由予注。往哉汝谐。体予至怀。苏残祛弊。不啻救焚拯溺。振纲顿纪。有若䨓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68L 页
厉风飞。教化之窒而不流者。通之使行。赋役之偏而不均者。调之使齐。流亡之民。平定安集之。不教之卒。训鍊精强之。粮饷不可不峙。器械不可不备。严殿最以戢贪污之风。明赏罚以励将士之气。凡所施为。务合人心。毋敢或忽。昔韩琦布威德。而西贼闻之胆寒。秀实尚清约。而吐蕃不敢犯边。卿其勉旃。罔俾二人专美于前也。至于缓急策应之机。在卿相时势审处之如何。予不敢多诰。官通政罪大辟外。并皆处决。而若系于军律。则兵使以下。亦可自断。呜呼。务为办集。则似有骚扰之弊。专行宽大。则不无迂缓之失。必须刚柔兼济。庶几政治有成。卿其钦哉。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教忠勤贞亮扈圣功臣领中枢府事。致仕郑琢书。
王若曰。躬克左右厥辟。仁贤素著于平时。尔多修捍于艰。忠贞益笃于乱世。爰稽彝典。用答殊勋。惟卿朝家老成。缙绅楷范。有师友渊源之学。辅之以温恭。有君民经济之才。守之以中正。雅音合清庙之琴瑟。宏材中广厦之栋梁。谋猷允叶于蓍龟。信义不愆于风雨。社稷臣也。一介之技无他。君子人欤。六尺之孤可托。念昔贼虏之充斥。忍说时事之迍邅。奉庙主出都门。实由仓皇之计。择仁孝建储贰。式系中外之心。伊调护谁能任之。舍吾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69H 页
卿莫有可者。受命播越之际。秉丹衷而不渝。鞠躬危急之秋。矢青天而自勖。虽造次颠沛而必是。岂夙夜启居之或遑。戎马关山。几备尝乎险阻。风尘湖海。任暴露乎雪霜。扶持一出于至诚。辅翼常勉以大义。协赞抚军之策。以恢弘士气为先。弼亮监国之谟。以辑宁邦本为务。如乔岳之镇物。类一柱之擎天。全晚节之功名。其德弥卲。返初服而闲适。其志逾谦。嘉乃绩而不忘。宁爵赏之敢爱。定宗礼而克敉。宜恩数之有加。肆策勋为扈圣三等功臣。爵其父母及妻。宥及永世。仍赐田结,奴婢,白银,表里一段,厩马一匹。至可领也。呜呼。山河誓始终。岂容二三其德。家国同休戚。永保千万斯年。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教守江原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丁好善书。
王若曰。缅惟观察。兼节度之职。实秉旬宣与专制之权。其在盛时。采访之任为主。越至今日。经理之责居多。顾玆江原地方。乃是圻郊吭背。东连沧海。鲲波鲸浪之无涯。北接高山。岩峦铁壁之如削。斯为关岭之交会。岂非控扼之要冲。土壤硗埆而禾稼不登。郡邑萧条而村阎亦罕。凋残最甚于八路。赋徭偏蕞于一隅。况边封不宁。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69L 页
忍言军丁征戍之劳。伊诏使将至。未免物产徵求之烦。嗟荡析殆难自存。欲怀保无以为计。周详识时务。谁为德意宣布之人。寤寐怀殷。忧思得刚柔兼济之彦。惟卿家传诗礼。世服忠勤。玉署春坊。几昵侍乎帷幄。圭符铜墨。颇历试乎股肱。雅量宽和而有容。刚肠坚确而不挠。为此声称素著。是用眷注常深。江淮之地骚然。非常丹莫能绥辑。川湖之民困矣。惟元衡可以抚摩。物情所归。佥谋斯协。玆授卿以江原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卿其嬉游须简。关节勿行。虽决事务循便宜。然为政必审利病。农桑衣食之本。劝课在所当先。学校风化之原。作兴不容少缓。蠲除苛政。有同拯溺救焚。屏黜贪官。宜如发蒙振槁。峙糗粮。修城郭。要不咈乎人心。治军旅。吊戈矛。贵素定乎方略。馀在卿善处而施设。岂随事遥度而指挥。罪议大辟。则但可禀裁。官非通政。则直为擅断。于戏。危根易揭。乱绳难治。载驰载驱而周咨。毋负往谐之至意。维翰维城之无坏。庶奏捍卫之肤公。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表笺
  
泰昌皇帝崩逝陈慰表
舜日初升。咸仰中天之照。尧蓂才换。遽闻陟方之音。痛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0H 页
结重宸。悲缠薄海。钦惟仁声夙著。孝理幼彰。继体承祧。风木之感斯切。践位行礼。羹墙之慕益深。愿常制之勉循。庶群情之俯答。伏念国于荒僻。职是藩维。望断苍梧。慨香火之未奉。心悬紫极。谩涕泗之交挥。
方物表
自天有陨。厚承筐篚之恩。随土所宜。恭效菁茅之献。右件物等。名般虽夥。制造匪精。岂合享上之仪。聊表由中之恳。
本朝谢 天朝银两,彩段表。
侯度未谨。常切畏惧之怀。皇眷斯隆。特举殊异之典。揆分非称。省躬靡宁。伏念曲荷生成。幸免泥露。撤桑葺户。悔难追于曩时。亡羊补牢。慨已晚于今日。收残兵而教练。竭绵力而堤防。阵守空疏。了无缓急之恃。戎作龃龉。谅多朝夕之虞。顷值异船之漂来。尚勤逻卒之瞭候。拿获何劳可纪。解还在礼当然。讵意肤浅之资。谬膺忠顺之奖。王言密勿。有同一家之亲。天宠便蕃。奚啻百朋之锡。分秘藏于内帑。表嘉贶于外藩。洪恩并沾于官军。安敢当也。茂渥亦洽于贱价。不亦泰乎。邦国耸观。边圉增气。伏遇乾坤覆载。日月照临。发政施仁。大小远近之率俾。行赏劝善。轻重厚薄之咸宜。遂令鸿私覃及鲽域。敢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0L 页
不侈上之赐。感君之馀。乐与群工庶民。沐东渐之圣化。永拟千秋万世。输北拱之诚忱。
王世子正朝笺
夏正肇建。囿四海于同春。周命维新。仰一人之有庆。臣工胥悦。动植均欢。恭惟师文惠鲜。体汤奉若。对时育牧。念二气之或愆。发政施仁。忧匹夫之不获。玆丁交泰之会。益申滋至之休。伏念叨守青宫。恭瞻玄化。阳嘘阴散。已见东土再安。日升月恒。长祝南山千岁。
正朝贺笺
青阳回驭。条风发自震方。紫禁呈祥。和气蔼于鲽域。齐民胥悦。周命维新。恭惟克享天心。灵承帝事。调均风雨寒暑。宁有橐籥之愆。历象日月星辰。聿尽钦崇之道。玆当三百六旬之始。茂迓千万亿载之休。伏念猥以庸资。叨膺重寄。云霄路阻。未参雀贺之班。葵藿诚深。谩勤嵩呼之祝。
辨诬迎敕贺笺
谗言罔极。方怀交构之忧。帝眷斯隆。诞降明见之敕。欢腾臣庶。庆溢宗祊。恭惟与神为谋。于时保国。克尽事大之礼。冤枉毕陈。特纡字小之仁。谕告备至。玆承保佑之命。益见福禄之遒。伏念职縻藩维。影滞原隰。企鹓鹭于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1H 页
文陛。未参盛仪。倾葵藿于太阳。谩殚诚悃。
冬至贺笺
在璿玑以齐。见一阳之初动。如松柏之茂。庆万福之攸同。喜溢臣工。欢腾黎庶。恭惟灵承帝事。敬授人时。休无疆。恤亦无疆。睿念恒存乎兢惕。会有极。归其有极。王道已底于荡平。玆丁息旅之辰。益申司天之命。伏念材惟湔薄。职是旬宣。迹滞周原。未参虎拜之列。心悬魏阙。倍殚燕贺之诚。
拟宋知潭州南岳庙朱熹请加意本原之地。以应天下之务表。(月课)
道承千圣之统。方励精而图治。心为万化之原。盍端本而正始。肆陈逊志之说。庸渎典学之聪。钦惟皇帝陛下。大哉为君。建其有极。恭俭孝友出于性。仁闻夙著于青宫。聪明睿知足以临。德化丕阐于黄屋。齐朝无寒曝之叹。舜庭有吁咈之休。顾惟人君之一身。实总天下之庶务。大小缓急之参错。非但变化之无穷。是非得失之交争。抑亦取舍之靡定。苟不先正其根本。何能酬酢乎事宜。学问之道无他。惟在戒惧谨独。帝王之治有要。不过精一执中。虽燕閒宦妾之与居。常如蹈冰履尾。于吃紧义理之所在。必须极深研几。孜孜焉念玆在玆。无非体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1L 页
认天理。兢兢乎一日二日。务要杜绝私邪。玆诚意正心之地头。乃泛应曲当之枢辖。如欲尽变而成务。不可舍此而求他。泛观释老之书。顾何补于实用。浸淫记诵之学。恐或趋于旁歧。宜挈领而提纲。贵专功而致志。矧今国势之未振。柰此天位之惟艰。治乱兴亡。只争一念之谨忽。危微操舍。岂容暂刻之怠荒。尚慎旃哉。可畏也已。臣伏望师高宗之时敏。法成汤之日新。勉加涵养之工夫。以造正大之阃阈。则真源莹澈。本体清明。如鉴空衡平。宁有情形之可遁。若烛照龟卜。自无毫发之或差。臣谨当披沙鍊金。策驽希骥。忠焉勿诲。肯效妇寺之为。远而不亲。长输犬马之恋。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疏劄
  
甲子平贼后上疏
伏以 国家不幸。叛逆之贼出于阃外。名参勋籍。义以为称者。乃反有此事耶。闻之愤恚。直欲磔肉寝皮而不可得。幸我 殿下以应天顺民之德。仁声义闻。格于上下。凡在函生。莫不愿戴。用是 大驾南巡。未浃一旬。凶渠授首。都城肃清。此匪直㘅。 命仗钺之臣。忘身敌忾之致。禀由 祖宗在天之灵。有以默佑而阴骘之也。不然。何其天心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2H 页
悔祸之易。寇乱削平之速也。呜呼休哉。臣等俱以散人。虽处畎亩之中。忧 国一念。不以疏远而有间。闻变之初。即与同郡有志之士。募聚义粮一百五十石。欲助军需之万一。此则捡察巡察两使臣之所备知矣。顾惟臣等所居之邑。距京城公山。皆是数百里之程。而饥荒为祟。疾病因之。当其仓皇 去邠之时。既未及跋涉赴难。逮夫从容 龙驭之回。又未克迎候路左。迟回到今。最落于勤 王诸僚之后。岂区区犬马之诚。偏丧夫秉彝之天哉。实由事势之至难。自陷于逋慢之罪矣。谨伏端门之外。唯 严谴是俟。兢惶跼蹐。不知所以为裁。且臣等窃伏惟念。自古天下国家。治乱无常。治而生乱。乱复为治。不容诿诸天数。只系君德修否之如何。今玆之乱。以 殿下至诚不怠。励精图治之心揆之。则了无一毫可生之衅。而变生不测。终未免 庙社之颠倒。臣不敢知。废朝之繁科苛政。未尽蠲除。或失信于愚民耶。抑 殿下之仁心惠泽。犹未普遍而匹夫匹妇有不获者耶。流闻公主下嫁之时。奢靡过度。市井之怨讟朋兴。内需差送之人。渐复横行。闾阎之骚屑日甚。中外所传。如非虚语。则安知不以此而失人心召天灾。仍为丧乱之厉阶也。呜呼。可不惧哉。可不戒哉。臣等尝闻召公之诰成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2L 页
王。以疾敬德。为諴小民之本。以諴小民。为祈天永命之本。此乃古今帝王攸服之训。而 殿下之尤当体念者也。伏愿 殿下。懋哉懋哉。臣等不胜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批答曰。省疏具悉。尔等之诚。深用嘉悦。疏辞当体念焉。
陈弊陈情疏(丁卯八月)
臣伏以 殿下以不世出之圣。当大有为之期。有乾旋坤转之功。有日照月临之明。总揽权纲。励精图治。凡有血气者。莫不拭目加额。冀见三古隆平之化。是何 国运不幸。厄祸连仍。 即祚甫二年。有贼适搆逆之变。岁在丙寅。惨遭终天罔极之痛。居无何。又有此西虏充斥之变也。终至于 乘舆播越。庙社颠倒。艰关孤岛。暴露风霜。其为一时之羞辱。不可忍言。臣实不知其故也。然外患之来。多是内衅所致。恐未可专诿于命数也。幸赖天心悔祸。贼势中沮。姑以和好事。暂为羁縻。以至于今。此则一国臣民所当相慰。而不宜相贺者也。遍考历代。岂可谓久远保国之良算也。虽然。已事。言之无益。其所以自治自强者。亶在于 殿下之一身。惟当一边羁縻。以缓敌国之心。专务操鍊。以备他日之患。兵家所恒言。治军旅也。缮兵甲也。修城郭也。储粮饷也。是诚不可缓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3H 页
之举措。而舍此宜无大者焉。臣不敢知。内外诸臣。果能得其人尽其责。以副 殿下朝夕之望耶。如臣愚昧。别无他策。只以得人心三字。献焉。伏愿 圣明。勿以疏远之臣迂阔之论而忽之。先儒孟轲氏。当战国交争之际。答梁惠王洒耻之问。其言不过使人君省刑罚。薄税敛。而使人民修孝弟忠信而已。旨哉斯言。此乃仁政之大条目。臣请先陈 殿下失人心之由。后陈救弊之策焉。噫。 殿下自临御以来。不敢妄杀一人。间或有冤。旋即疏雪。宥过无大。宁失不经。虽夏禹之泣辜。周文之慎罚。蔑以加矣。柰何外方膺藩阃之寄。任司牧之责者。居多不体 圣上好生之德。爱民之诚。徒以威强苛急相高。务在干办。转为侵渔。或缘徵发。或因抑贸。鞭笞栲扑。少无闲日。居民荡析。杼柚皆空。况于其中。有不廉无耻之辈。托称公家。专务肥己。其视军民。不啻若家鸡圈豚。必至于剥肤推髓而后已。少不称意。刑杖狼藉。残伤者有之。枉死者有之。呻吟满野。号哭彻天。此虽 圣明之所未及知。而愚民之怨 上则深矣。脱有急难。安敢望有亲上死长之义乎。伏愿 殿下。申戒有司。身虽简约。力为威暴者。黜而不饶。性本贪虐。恣行刑戮者。置之重典。且令铨部。广选刚柔兼济之才。分授阃帅邑宰之任。则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3L 页
刑罚宽平。人心赖以绥辑。以之动兵兴师。自无疾视不救之患矣。伏惟 圣明留神焉。噫。 殿下越自初服。痛惩昏朝虐民之弊。无名之徵。不急之需。一切革罢。躬行俭约。节以制度。正供之外。一毫不敢取诸民。其为税敛之薄。虽古之什一。何以加此。然一自甲子变乱之后。稍稍加徵。至于今滋甚。岂 圣上恤隐之心。有所间断而然欤。良由度支之官。当此多事之时。不思古人理财之道。唯责出于民结是务故也。虽曰出于不得已也。独不思邵雍一分受惠之说耶。臣岭南寓居人也。试以畎亩中所闻者白之。 宣庙之时。一从岁之礼凶。上下其税。故其米或多或少。而民不怨咨。所谓收米。平时则未之闻。乱后一结。唯捧一斗而已。今也则不然。赋税则勿论礼凶。例定六斗。或有称为自觉而加捧之。此外又有收米。射炮粮。逐年渐加。至去年则尤加矣。未知今岁水灾旱灾风灾霜灾兼有之时。又将作何名加捧也。秋来粳稻过半枯死。根耕豆粟亦然。民生断无卒岁之望。臣窃闷之。且如木花。比诸禾谷。尤为大无。而明年其人之木。欲令引纳于民间云。未知果然否。臣尝闻五代之君。有预徵三年之赋。大失人心者。朱熹乃于纲目。特书贷字讥之。不图今日。更有贷木事也。今春义粮所贸之木。其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4H 页
数不。又以玉堂之劄。诸道将纳扶助木。综则虽未能的知多少。大约不下累百同。以此推移。未可补于军国之用耶。天方荐瘥。民卒饥饿。一以加徵斗米而民怨之。一以引纳木疋而民怨之。人心一失。不可收拾。臣窃悼之。伏愿 殿下。申敕该曹。察今岁之凶歉。稍减收米之数。且令其人之木。退纳于明春。少抒生民之困。以结已解之心焉。于戏。人之孝悌忠信。虽云固有之天性。必须王者建立庠塾。师以教之。友以辅之。然后其成就可冀也。 殿下在位已久。凡干庶政。罔不修举。独于兴学造士。似有不遑之叹。岂非 圣明时一欠事也。一自朝廷建议。学宫所属。尽为移入编伍之后。人心沮薾。士气凋丧。斋舍寂寞。举将鞠为茂草。诸生虽或有志读书。以文会友。欲讲明孝悌忠信之方。岂可躬亲负薪而鍊业。手自炊饭而论学哉。楚汉交攻。民生之涂炭极矣。鲁邑诸儒。犹不废弦诵之声。顾我东国。素称礼义之邦。而乃以一隅经乱之故。反置学宫于相忘之域哉。臣窃羞之。 殿下如欲使少壮儒生。不修孝悌忠信则已。如修之。舍学宫。何以哉。伏愿 殿下。勿以时事之抢攘而轻儒生。勿以国家之危乱而废儒学。亟下十行。下谕于诸路监司。如校院绝无仆隶之处。以其权宜。给与假属数名。一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4L 页
以答其身役。一以守护儒宫。俾章甫。得以讲习群氓。使之观感。则人心自安。国脉克壮。仁义之干橹。足以折胡虏之冲矣。臣抑又闻之。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夫慎终追远。乃 殿下达孝中能事也。以其时考之。民心讫可兴起。而尚玆媮薄。得无有待于学校之修耶。伏愿 圣明。更加意焉。噫。危言既达。寸忱益激。敢冒万死。更伸区区之私恳。臣之情事。吁亦戚矣。臣素非识时务之人。不过天地间一无用之物。曾于 宣庙朝。滥登科第。或忝在从班。或出佩铜符。或罢散在家。到今犬马之齿。已至六十有四岁矣。上年之夏。以秉翟之官。来谢 恩命。暂随大夫之后。家间女息与孙儿。相继死亡。不得已辞谢还乡。忧患连绵。疾病又从而展转。几死幸生。以此当江都驻驾之时。未及奔走勤 王。逮汉京回驭之日。亦未能迎迓路左。今始扶将病躯。来伏端门之外。揆之以律。万死犹轻。 殿下虽加臣以不忠之罪。将死之言。倘或采施。则臣将含笑入地。少无馀憾矣。臣不胜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批答曰。观尔疏章。无非切实之言。救时之策。为国之诚。予深嘉尚。疏内所陈。当令该司。察施焉。
庚申五月二十日玉堂劄子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5H 页
伏以李尔瞻罪状。国人之所共知。稔恶多年。舆情齐愤。初焉馆学儒生三百馀人。同声抗疏。继以两司多官。合辞请罪。尔瞻之得罪于公论者。斯可见矣。臣等试以尔瞻罪状。著出于公论者。为 殿下陈之。尔瞻本一奸慝人。平生处心行事。唯以欺世罔上。妨贤病国。为能事。乘时秉权。威福在己。直节之士。语涉侵犯。则辄加严刑。阿附之徒。胁肩谄笑。则诱以好爵。多植党与。布列朝端。至于科举。乃国家至公至大之举也。巧开私径。预出书题。行私讲经。字标相应。其间舞奸行诈之迹。言之丑也。其他创垦鸭岛。割据公地。秃赭园陵。大开私第。图授地部之郎。偷窃累百之金。阴结诏使之心。私用七百之银。无非专权乱政。纵恣无忌之致也。不特此也。尔瞻尝以爱君讨贼为己任云。而每于鞫逆之时。拟罪轻重。一任胸臆。在他人则文致之。于私党则曲庇之。以故景禧罪关宗社之贼。而被捉于其门。凶筠万古所无之逆。而卵育于其家。所谓爱君讨贼者。固如是乎。凶檄构草之言。南门挂榜之说。狼藉于诸贼之招。而欲灭其口。不为穷鞫。其心所在。断可知矣。况厉声 亲鞫之厅。敢逞不敬之容。狙击备局之臣。以示钳制之威。陈劄沽直。归咎于君。飞语天朝。嫁祸于国。遂使二百年事大之至诚。终未免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5L 页
被诬见卖之归。其为设心。可谓巧且惨矣。自古以来。安有人臣负如此罪恶而能免刑章者乎。伏愿 圣明。亟赐一俞。快从公论。取进止。
六月日劄子
伏以臣等。顷者请讨伟卿,缵男,鼎吉等罪。屡上封章。此非出于臣等之私意。乃一国公共之论也。今又论尔瞻罪恶。一而至再者。亦非臣等之私意。乃一国公共之论也。舆情齐激。义气难遏。则虽在厮舆之贱。亦当攘臂奋袂。思有以讨之。矧我玉堂。本公论所在之地。目见权奸之秉国。主势之孤危。其忍含含糊糊。不讨其罪。以负一国公共之论乎。夫四凶罪状。前劄已尽条陈。今不敢更为覼缕。大要皆是党逆罔上贪权患失之流。而其中尔瞻。为尤甚焉。专擅国柄。张皇威福。钳制乎人口。愚弄乎朝廷。驯致嫁祸于天朝。取侮于杨使者。无非似忠之奸。乱正之佞。百端舞智。以生厉阶故也。于戏。大阳之下。阴沴不能逞其妖。明鉴之前。嫫母不能逃其丑。以 殿下之明圣。其于四凶之罪。想已洞无馀烛。而曩于合司之启。反下未安之教。 殿下其以三司所论。大不是公共之论耶。其论则虽是。而封章中条列之事。容或过情耶。抑以谓四人本无罪过。秉心忠谨。为国家纯臣乎。 殿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6H 页
下何不俯谅舆情。廓挥乾断。明言某也曲。某也直。某也是。某也非。分别淑慝。有若䨓霆之发蔀。而迄今迟疑不决。旷日持久。以致奸萌既杜而复长。士气既振而复沮。臣等反覆思惟。实未知 圣意之所在也。殿下常以边鄙多耸。朝著不靖为忧。务要镇定。冀其共济国事。是诚 殿下至大至公之盛心。而自古及今。安有权臣在内而朝著协和。能御外侮之时乎。河朔未平。唐相以斥去元稹为先。襄樊见陷。宋人以安置似道为快。御敌之策。岂徒在于修甲练兵而已。屏黜凶邪。清明朝著。实是安民匡国之急务也。伏愿 圣明。亟加睿思。快从公共之论。取进止。
伏以公论者。国家之元气。所谓公论。不在乎他。原于善善之良性。出于恶恶之真情。大小臣民。不谋同辞者也。臣等将伟卿,缵男,鼎吉等罪恶。前后陈劄。一出于公论。而 圣明迟疑。又以烦扰甚矣为教。其以三人果无如此罪恶。而三司所论不出于公论耶。抑以大小臣民不谋同辞者。不可谓公论耶。此辈罪名。虽各不同。而其所以党逆售奸则一也。国言藉藉。无人不愤。而 殿下独不肯垂察。以致公论屈而不伸。舆情久而愈激。臣等终恐奸萌复长。群小酿孽。是非颠倒。将至于国非其国矣。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6L 页
伏愿 殿下。亟赐一俞。快从公论。取进止。
伏以有国则有人。有人则有公论。人而无公论。则人不人。国不国矣。古之明君。莫不恢张公论。以壮国家之元气。而后来则反是。徇私自用。终不免国脉之斲丧。岂非圣上之所当监戒者也。今者尔瞻伟卿,缵男,鼎吉等。皆得罪于公论。国人目之以四凶。即洪范所谓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者也。以 殿下去邪勿疑之心。固宜深恶痛绝。迸诸遐裔。快施䨓厉风飞之手段。一向宽贷。务在容庇。其视国家之公论。反不若街谈巷议。臣等百尔思之。实未知所以。曾谓 圣明在上。而下情之壅阏。一至于此极耶。若此不已。则我 列圣二百年培养之士气。其将萎薾而不振。斲丧而无馀。终至于人不人。国不国矣。言之良可寒心。噫。四凶之阴谋奸状。著闻于人耳者何限。而 殿下略不以罪人待之。其以事或难明。不必摘发之耶。然其中表表为恶。腾播于万口万目者。如鸭岛之冒垦。园陵之秃赭。是也。此在尔瞻。虽是细事。然举一反三。足可见其无君蔑法之无所不至。而三凶纵谀之罪。亦无所逃矣。伏愿 殿下。俯察舆情。廓挥乾断。亟赐一俞。快从公共之论。取进止。
伏以近日三司。将一国公论。请讨四凶。已多日矣。 睿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7H 页
旨迟延。不敢明示可否。臣等常以诚意浅薄。不能挽回天听为恨。昨日伏睹 圣明答两司之批。至以烦扰何益。不允为教。所谓何益二字。大不是虚受美意。于今始知 圣上容庇四凶之心。一向不解。而三司累日论列之事。尽归于虚地。稍张之士气。自此而萧索。已发之公论。自此而消沮。邦国之亡。其无日矣。臣等尝闻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此郭公之所以亡也。以 殿下灼见之明。非不知四凶之罪恶。不可容贷。而胡乃知之而不能退。恶之而不加罪。反欲效郭公之所为乎。臣等虽皆无状。然狷介愚戆。出于天性。实非浮薄喜事之流也。当此权奸秉国。主势孤危之时。忠愤所激。不自量度。欲以区区之绵力。妄冀朝著之清明矣。见其事不谐。身不保。徒为志士之所叹惜而已。思之不觉怃然。伏愿 圣上。幡然改图。熟虑而深思之。亟赐一俞。以答公共之论。取进止。
庚申冬玉堂劄子
伏以天人一理。上下无间。天未尝外乎人。人未尝外乎天。惟天之降灾祥不僭。实系于人事之得失。古昔圣王凡灾异之来。莫不严于自治。转灾为祥。以尽其应天不文之道。而不辟则反是。怠荒不戒。自绝于天。岂非后来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7L 页
人主之龟鉴耶。臣等伏睹 殿下以不世之圣。当有为之期。临民以仁。奉天以诚。励精图治。已至十三年之久。宜乎百度惟贞。万化俱新。庶见天休之滋至。而近年以来。乾文告异。地道失宁。可骇可愕之变。史不绝书。逮夫今冬一之日初吉。黄雾四塞。咫尺不辨人物。此古人所谓昼晦。而乃 殿下巡临庆德宫之日也。又于本月二十三日大雪之后。加以雨雹。䨓声暴烈。电光乱掣。一以至再。有同春夏发散之时。此则臣等受生以后。刱见之大变也。臣等尝考诸前史。汉成之世。黄雾四塞。丽朝之季。仲冬䨓震。皆是危亡不祥之兆也。岂意当 圣明临御之日。反有如此之灾乎。无乃天心仁爱吾君。示以灾咎而警惧之耶。抑 殿下敬天勤民之诚。容有未尽而致之耶。噫。天之降灾。人之召谴。各自有由。虽不可指某事为某应。亦不宜诿诸流行之天灾。怠忽而莫之戒也。臣等诚愚昧不识天道。试以今日之人事推之。则 衮职得无阙失欤。朝廷或未和平欤。宫闱不严而女谒寝盛欤。恩泽不周而幽枉不伸欤。纪纲紊乱而名器混淆欤。廉耻道丧而黩货相尚欤。土木繁兴而科徵倍剧欤。边鄙多耸而民心汹惧欤。百僚瘝旷而吏胥作骗欤。债帅侵渔而军卒怨毒欤。凡玆十者之弊。有一于此。犹足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8H 页
以感伤和气。若不幸而兼有之。则无惑乎逢天僤怒灾咎之沓臻也。伤时之贤。忧世之彦。观此爻象。察此形影。孰不瞿然。不知其所以为计也。吁其可畏也已。虽然臣等闻之。天犹父也。人君犹子也。孝子之事亲。虽蒙瞋怒。必须爱敬兼至。务求所以和悦。人君之事天。何以异于是。唯当不问灾咎之大小。克尽其在我之道耳。书曰。皇天无亲。克敬惟亲。诗曰。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此乃 圣明之所当体念者也。伏愿 殿下。勿以时事之难为而自沮。勿以天灾之沓至而自失。师成汤之责己。法周宣之侧身。兢兢业业。念玆在玆。以至诚不息。为应天之本。以至公无私。为行政之要。频接仁贤。访问治道。廓开言路。杜塞倖门。则王纲日振。德化日流。苏祛之令。䨓厉风飞。阴沴之气。雾散烟消。朝著以之而清明。民生以之而乂安。邦国以之而妥帖。皇天之所以示灾警戒者。乃反为 殿下玉成之地也。臣等俱以无状。备员经幄。区区忧国之忱。不容自禁。敢此陈达。非务为夸谈以欺罔 殿下也。青天白日。实照肝肺。伏乞圣神。垂仁采纳焉。取进止。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书
  
上郑寒冈先生禀立祠书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8L 页
季夏霾热。伏惟先生起居神相万福。(光胤)五载湖郡。病瘴殆甚。因事见罢。颇以为幸。使家追劾。目之以擅自弃任。屏伏田里。怵惕靡安。每欲拨去村冗。驰拜门屏。少伸区区敬慕之忱。道里辽夐。疾病因之。瞻望云天。徒增坐驰而已。索居孤陋。疑义愿质之端。固非一二。就中书院立祠。最是大段节目。请具陈终始。仰尘清听。本郡父老。以郡地无士子藏修可合之处。乃于郡北五里许。营建堂宇。其名曰鼎山书院。当初书院未刱之前。欲以乡贤尹别洞(祥)。立祠尊崇。就正于 退溪先生。先生以尹别洞集中。有为亡妻设斋文。不为颔许。其时答问之辞。考先生集。可知其详矣。厥后权承宣(文海)。谓一乡儒生曰。吾从祖睡轩公。文章节义。不下金濯缨(驲孙),李评事(穆)。可依清道,公州书院。立祠云云。众议未完。承宣遽没。干戈继起。无复俎豆之事。追惟畴昔。只增感叹而已。所幸兵火之岁。院宇得免灰烬。目今儒风稍振。学制重刊。其为斯文培植地。宜无所不用其极。顾瞻邻邑。有书院则有祠庙。有祠庙。必祀乡贤。惟我鼎山独欠此举。谈者至以无帧之刹比之。岂非吾党之所可羞哉。窃伏思之。吾东大贤 文纯公退陶李先生。道德学问文章。度越诸儒。凡在一国衣儒衣冠儒冠者。莫不尊师景仰。不啻若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9H 页
太山北斗。矧我弊郡。侧近宣城。乡中先辈。以知旧而托契敦厚者有之。以门徒而抠衣亲炙者有之。以宗人戚属而执子弟礼者有之。或承颜而挹馨香。或以望风而瞻听德音。馀波所照。景慕愈深。心诚悦服。实不在立庙数邑诸生之后。则岂以田园之有无。乡井之异同。有所区别而不为尊奉依归之所。以孤士子之心哉。今年孟春。大会一院儒生。言未出口。众议交孚。此非家晓户说劝督而苟同之也。尹别洞以设斋之失。既有大贤定论。今难更议。如权承宣称赞睡轩之说。不是阿私以亲。而金,李两贤。果若有祠。则吾乡独阙。似非所宜。赵月川。虽以外乡居于礼安。其实郡之金堂谷人也。力学笃行。年德俱尊。况于 退溪属纩之时。得受深衣之托。今者为先生立庙。而不以乡贤配之则已。如配之则舍月川伊谁。至于立庙后奉安序次。则 退溪先生居中主座。睡轩月川分东西相向。咸以为合礼之宜。可无他论。岂料会议之日。未预其座者。意见参差。不无异同于其后也。甲者曰。立 退溪先生庙。配以月川当矣。但睡轩。于退溪先生为先辈。退溪道德虽尊。序于睡轩之上。得无未安乎。乙者曰。退溪先生。我东诸儒之大成。后学毋论土地远近。固宜尊崇。然国家既已升配于文庙。而又非吾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79L 页
郡乡先生。今此立庙。只以睡轩,月川享之可也。且权正郎(樯)乃忠定公(拨)之弟。而己卯贤流也。虽不幸早世。平生操履。少无瑕玷。忠定公之所尝畏者。亦与享之为宜。傍有难之者曰。权正郎虽贤。名声未甚著。睡轩节义有可称。然年少未闻道。与尹别洞。祭于乡射堂。可矣。又有外间一种之说。月川以乡贤。从配于退溪之庙。可矣。若别奉香火则未妥。论议纷纭。有同筑室于道。未知于甲于乙。何所适从。而难之者所见。犹或可采耶。其将勿为外言所动。坚守院中已定之议。断然行之耶。窃惟先生仲氏西川相公。尝赘为睡轩从孙婿。先生又与月川。为昔者道义之友。知二贤行义心事。宜莫如先生。玆用裁书以禀。冀承折衷之教。伏愿先生。试于静中。精思细折。还以一字。明示可否。不胜幸甚。馀怀惘惘。只祝迩来为道自重。以副多士夙夜之望。伏惟鉴察。壬子六月二十五日。(时送院儒一人。持此简就禀。权潫往焉。)
  郑寒冈先生答书
 别离年多。倾溯恒勤。玆于权君之来。获承辱惠书。玩复苏感。如对旧仪。且悉庚炎方酷。居閒有相。雅履清迪。欣慰之至。尤不自已。逑老病衰败。虽性命幸存。而颓废已甚。杜门愦愦。无足言。示谕书院奉享事。曾在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80H 页
花山。亦获闻其一二矣。今被院儒远来相问。亦有长书。披教一一。殊非老昏所堪承当。感悚之馀。无以为奉酬。然商量取舍。则在左右诸贤而区区者。安敢不自尽愚臆耶。夫书院而有祠庙。使学徒有所矜式。固书院之幸事。如未有合奉儒先。恐不必强立祠。而无祠庙处。亦颇有之。书院轻重。不甚系此。而吾党所为羞。恐初不在此也。别洞经学文章。诚为可称。而俎豆文院。 李先生曾有所难焉。则今不得更议矣。睡轩文章节义。与金,李两贤齐名。而清,公两邑。既俱有书院。则贵院之欲以奉享。恐亦无不可也。第念 李先生道学卓然。为后学所宗师。而贵郡迫近。薰袭无异同乡。 先生芳躅。亦未尝不往来于其间。遗响所播。愈久不沬。且书院营建前后往复承禀。今其手札面命。想必满箧盈耳。则士子之一心景仰。欲为之崇奉而依归者。当有所不能自已于诸贤之本心。而有不待勉强揣度者矣。曰园之有无。乡井之异同。在不足问也。今因甲乙论议之不齐。而不免孤一时士子之心。则亦安知不贻他日后生之遗恨哉。月川以 先生老门生。笃信自守。老而不懈。旧业尚在本郡。奉祀侑享。保无异议。则如来示使之从祀。亦何至不可乎。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80L 页
如复有外间一种之说。如来书所示。则许更商量。以俟后日。亦未为不可也。睡轩同享。果有年代之嫌。而别洞又不可已焉。则仿白鹿之五贤。立二贤祠于院旁固宜。而或不便。则如来示祭于乡射堂。又何不可乎。权正郎。名虽未著。而操履实德。果为可敬。则并享为三贤何妨。但此等事。事体至重。凡百当加慎重。不可从一时苟简之论。率尔举措。或致有万一后人之疑也。如何如何。鄙人者感荷厚意。不谅而妄暴浅见。安保其或可乎。不韪之罪。决知难辞。惭惧惭惧。伏惟恕原。而精思博询。要择其十分恰当者而为之焉。不胜幸甚。会奉莫涯。切祝若时珍毖。不宣。
答唐差官书(奉 教制进)
舌人之还。再承存问。备审行旆尚住中江。当此炎节。诸况神相。深慰瞻恋。太府所要磁青纸张。系于 上供。敝邦虽荡竭无形。安敢有一毫不谨以负太府靳望之意哉。第经乱以后。故匠鲜有存者。新者手生。不克善为治楮。用是费力虽多。完就者少。其所粗完转解者。亦不堪上用。至以油蜡染色为疑。闻来。不胜兢惕。左右曾蒙差遣。颇有鞍马之劳。终以敝邦不职之故。不免为太府所督过。尤用未安。无以为颜。顾惟足下洪度。不以此为芥。
瀼西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281H 页
深知小邦残败太甚。力为陈禀。姑令停止。其顾护不谷。扶持我国。不一而足。愧余寡躬诚意浅薄。而何以得此于左右也。极荷厚眷。谢不容口。所造纸张若干赍送。还以不获收领为惧。前书之来。情贶物件。深感深感。更将不腆。以表远忱。伏惟照亮。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