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附录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H 页
行录[柳长源]
公讳守讱字君慎号九峰。系出广州。鼻祖讳晅。高丽门下赞成事。曾祖讳砺掌隶院判决事。祖讳希鲁生进俱中。文章特著。考讳太乙东部参奉。 嘉靖癸亥。生于明洞里第。天性至孝。儿时丁外艰。啜粥食素。劝之肉则号哭绝食。别藏其匙。以终三年。六岁始学书。颖解不烦师教。及长游寒冈郑先生门。文行见推。癸卯中司马游太学。太学诸生皆敬重之。昏朝政乱。北风甚竞。当路者艳公才学。欲相引重。诱以荐剡之意。而公礭然自守。皭然不染。无意于干禄筮仕也。及光海狱起。公慨然搆疏。倡义学中曰明伦堂。所以明人伦也。吾辈游于斯食于斯。而遭 国家人伦之极变。不思所以明之耶。诸生相顾含默。公独怀疏。诣 阙下而投进。席藁待罪。七日而疏不下。公纳履南归。闭户读书。不与人接。 仁庙改玉后。馆儒贻书复请。再起入泮学中。推为掌议。三年而病卒于泮邸。圻湖士大夫多送哭踰岭者。东岩柳长源撰。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L 页
行状[柳致明]
公讳守讱字君慎姓金氏。系出广州。高丽赞成事讳晅。其闻祖也。高祖讳次武生员 赠左承旨。曾祖讳砺判决事 赠户曹参判。祖讳希鲁生进俱中。有闻望。考讳太乙参奉。妣义城金氏辉女。嘉靖癸亥。公生于密阳府南九明洞里第。幼有至性。九岁而孤。哀毁如成人。母夫人怜其幼。劝以肉不听。别置匙以食。学书史不烦教督。万历戊子。寒冈郑先生守咸安。公往从之学。自是每随侍武屹桧渊之间。有间辄专人问起居。先生嘉其质行。称进学不怠。壬辰倭寇大抢。公奉母入伽倻山。羁旅艰关。而菽水之供无阙。癸卯升上庠游太学。学中诸生皆敬重之。未几昏朝政乱。永昌狱起。公慨然谓同侪曰吾辈托迹贤馆。值 国家有人伦之变。可不一言以吁耶。诸生无应者。乃搆疏请全恩。径诣 阙投进。伏藁席七日不下批。遂自 阙下南归。闭户日取经籍以自娱。庚申丁内艰。居丧尽礼。癸亥 仁庙反正。公更入泮。天启丙寅。卒于馆。诸生共护丧事。哭送吊祭。以揭义怀贞日月共争为辞。葬本府上西瑞庄洞向卯之原。配骊兴闵氏延女。不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H 页
育。继配八溪郑氏宗女。生六男之釴,之镜,之鈗,之镒,之钦,之键。之鈗 赠军资监正。之钦 赠同中枢。之键明川府使。一女闵遇 赠左承旨。孙曾以下不尽录。呜呼。士平居学古。自以善身矫俗。而及其临利害遇事变。能自驻足于万马奔中难矣。方北人假托宗社。杜绝伦纲。一以济其贪饕。一以肆其匈毒。有掀天动地之势。有杀活荣辱之柄。当是时也。有能自立者几人哉。公以一介儒生。非有言责也。不为所染建足矣。苟以偪侧为耻也。则洁身而去。非有慊于行止也。顾乃敢人之所不敢。怀章席藁。待命于斧椹。知有国而不知有身。知有伦常而不知有荣辱。是其为废主扶持全安之者至矣。惜乎。不喻其志。而使公蹑屩而南。则其不及于鼎镬天也。逮民彝既明。而公竟殒于泮邸。不无遗憾。然当时慕其义。后世留其名。所屈者暂而所伸者久。盖其有得于函席讲磨之馀。而传袭于秉执之义者。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也。惟其郁而不章。尚阙状行之文。则其大者虽在人耳目。而细行疏节。无得以详焉。日后孙寅奎。谬托于不佞。屡辞而不获命。谨据家传而加檃括焉。以备秉笔者采择焉。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L 页
通政大夫。前行司谏院大司谏知制 教柳致明谨状。
行状[洪直弼]
公讳守讱字君慎号九峰。金氏系出新罗敬顺王。至讳禄光封广州。子孙仍籍焉。屡传至讳晅。门下赞成。行治载丽史。世有名德。圭组婵嫣。入 本朝生员 赠承旨讳次武。判决事 赠参判讳砺。生讳希鲁。俱中生进。有俊才。南冥称吾党伟人。寔公高曾祖三世。考讳太乙号矩翁。道伯荐以学行精笃。 宣庙特除 康陵参奉。参奉公娶义城金氏参奉辉女。举公于密阳九明洞里第。生禀异质。不烦师教。而自知读书。稍长从事性理之学。寒冈郑先生守咸安郡。公负笈请教。先生期望綦重。为言凡人百行。孝为其源。而君笃孝著自龆龄。天资自美。何患学之不成。由是从学于泗滨武屹之间。讲辨讨论。不知不措。每文会无公不乐也。壬辰四月。倭奴举国入寇。守兵鸟兽散。公从祖叔父襄武公讳太虚。倡义于蔚山。公垂涕言凶贼肆毒。 国事罔极。今日断当为国效忠。一心进战。有死而已。及襄武公之守火旺城也。公就谋军事。筹策颇多。襄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1H 页
武公悯公亲老。劝以归养。公奉母亲。转徙伽倻山中。躬供滫瀡。耕牧有暇。辄励业。每诵王鲁斋虽在兵戈抢攘之中。而不撤讲学之语。用自警策。闻 宣靖二陵之变。与避乱人士。北向号哭曰邦运不幸。竟见家国覆亡之祸。为臣民者。讵可与此贼共戴一天乎。遂书六条。献于襄武公。俾之刻日灭贼。癸卯中生员试。寒冈闻榜喜曰某也不以流离而废学业可贺。戊申公始游太学。诸生见公言行有度。莫不钦重。推以为掌议。公居黉舍。与李公安真,严公惺,李公纯馨,郑公复亨,柳公淑,金公宣圣。为道义交。时金墉之变兆见。金公告归。公送之曰念聚散离合之有数。悒悒戚嗟。非君子之知命。故祗道去留之思云。昏朝政乱。公韬光遵晦。当路者艳其才学。欲相汲引。公拒之甚严。及临海狱起。慨惋不已。闻寒冈诸贤抗章讲全恩。乃曰先生已尽之矣。余何敢复言。至癸丑。贼臣尔瞻嗾朴应犀上变。诬引名流。罗织成狱。杀延兴府院君金公悌男。夺永昌大君于 大妃之侧而殛之。 先朝旧臣举罹文网。襄武公亦被诬归乡。时国事日非。群凶竞进。郑造,尹讱承尔瞻指。首发废母之论。李伟卿以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1L 页
泮儒和应。继投匈疏。举世汹汹。莫敢携贰。公时居泮斋。为著颖考叔论。其略曰以子废母。以兄杀弟。此人伦之极变。其臣当以死争之。置君于无过。是乃移孝于君者。当庄公废姜置颖之日。考叔时为封人。有可谏诤之地。及其舍肉而庄公之问适及。亦有纳牖之道。宜其直言前失。后伸大义。使子母正位。而不此之为。卒乃以掘地及隧之诡计而成之。可谓纯孝乎。及师门引春秋天王杀弟之言抗疏。而不见报。公倡全恩之论。喻泮儒曰彝伦者。栋梁宇宙而纲纪人国也。今彝伦斁绝。凶论煽兴。祸逼 母后而罪及大君。八岁大君。有何罪乎。明伦堂所以明人伦也。吾辈游于斯食于斯。而遭此人伦极变。不思所以明之耶。诸儒莫有应者。公乃愤然草疏。其略曰大君即 先王之爱子。生三岁 先王见弃。其所依恃者。惟 殿下而已。今乃为造,讱,伟卿辈所陷。以八岁之儿。指为逆谋之主。此非亡国之举乎。独诣 阙投呈。席藁七日。而疏批不下。遂出都门。赋诗曰明伦堂上未明伦。不若归家老此身。一片丹衷无地诉。出门只有泪沾巾。经国嘉谟是五伦。恐藏斯怒愧仁人。如令棣萼严霜打。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2H 页
其奈萱闱血泪晨。既归筑室于九明山中。塞兑息影。不与人接。日读论语诸书。乐而玩之。若将终身。作九明山记以见志。其略曰天地闭塞。彝伦斁绝。阳德不享。君子道衰。此正穷而在下者。各适其志之日也。余所以寓志于玆山。窃有感焉。在大易九为阳之数。在诗经明哲为保身。以一身而言之。阳刚不足则众欲来侵。以一邦而言之。乾道不平则邪慝并起。吾既无与于世。则无宁从事于身。以存明哲之称耶。戊午 王大妃废处西宫。祸迫朝夕。公不胜憾愤曰伦纲绝矣。国事无如之何。自是绝意人事。孤居终日。仍录癸丑以后诸贼之傅会凶论者。与正人之不参庭请抗疏被斥者。以严忠逆之分。以宇春秋之义。仍题其上曰西宫之事。尚忍言哉。芹宫养士。所以扶人纪也。 国有大变。不思报效。而反趋附凶贼。无所顾忌。窃伏田间。叵耐愤惋。私录一册。览者可以辨邪正云。庚申丁内艰。居丧尽礼。不以年老少懈。乡党举公孝行。屡闻于营邑。及 仁祖改玉。泮儒贻书强请。公曰行年六十。宁复有采芹之志。而人伦复明。当时陈疏之志。可以伸矣。遂入太学。推重为掌议。在泮四年。声望蔼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2L 页
蔚。上方拟调用而公奄殁。即天启丙寅五月十一日。距其生癸亥十月四日。为六十四岁。 上命馆儒护丧归乡。畿湖人士。多有哭送踰岭者。九月葬于府西瑞庄洞酉坐。从先兆也。有二配。骊兴闵氏延女。八溪郑氏 赠参判宗女。举六男一女。男之釴,之镜。俱以文行称。之鈗 赠军资监正。之镒有学行。之钦 赠同枢。 皇明处士。邃易学。之键官府使。女适骊兴闵遇。孙曾不尽记。公天资近道。孝悌天植。九龄而孤。擗踊啜粥。执礼如成人。母夫人劝肉。辄号泣不食。事偏亲爱敬备至。处兄弟姊妹。怡怡如也。推及宗族姻戚。皆输其欢心。与人交。终始不替。常持谦退。群居讲学。未曾以有馀凌驾人。待匪人不恶而严。亦不露圭角。以故无贤不肖。咸乐与从游。许之以君子。为学规模。以穷经研理为本。坚苦刻厉为度。验诸日用常行。而曰所贵乎学者。为其体认身心也。不尔则与不学何异。又曰道之浩浩。诚难下手。而当以孝悌忠信。节用爱人。克己复礼等事。为下工之真谛。则自有所据守。而忠信二字。为论语第一义。虽在抢攘漂泊之中。藏诸怀袖。钻绎不辍。博洽群书。不尚词华。为文惟务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3H 页
辞达。而不喜著述。书疏日记经义问答。尽畀回禄。惟逸藁数编。收拾于断烂。而零鳞片羽。亦足可珍也。噫癸丑之变。匈徒谋废 母后。以永昌为祸本。锻鍊成狱。昆冈烈炎。燔灼一世。主全恩之论者仅一二数。而言才脱口。祸不旋踵。举朝惴惴。若不自保。公乃独触时讳犯主怒。自分无幸。而慷慨投疏。苟不素讲于熊鱼取舍。则其何能取办乃尔。竟不遭奇祸则天也。及 仁庙反正。彝伦丕叙。公岿然独存。复游太学。士望攸归。 主知方隆。公遽不淑。未及进用。以公抱负。沉屈厄穷。不少概见。不能不致诘老苍者也。然出位叫阍。必欲竭性命以徇国。是足以扶天经而树风声。亦可以藉手而见往哲也。古人云能尽忠者。不敢避难言之事。士不忘身不为忠。公实有焉。公临终戒诸子曰吾一艺未成。而浪获虚誉。自欺欺人。悔恨无极。吾死后勿受人挽诔。勿裒收遗稿。以誇耀耳目。亦勿贪恋富贵。以坠家声。公后承克肖。体公遗意。不求阐扬。牲石之铭芬苾之享。皆出于数百年公论。公遗世独立。澹乎尘埃之外。不慕当时之荣。讵要后世之名哉。公八代孙命奎从我游。赍公遗文古事。谒状德之文。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3L 页
余已耄荒。阁笔久矣。感公名节。力疾而叙之。用俟知德之君子。祭酒洪直弼谨撰。
墓碣铭(并序)[李汇宁]
九峰金公讳守讱字君慎。广州人。高丽赞成事讳晅。其上祖也。入我 朝。有讳次武生员 赠承政院左承旨。讳砺掌隶院判决事 赠户曹参判。讳希鲁生员进士。讳太乙康陵参奉。俱以文行著。寔惟公高曾祖祖若考。妣义城金氏。参奉讳辉女。嘉靖癸亥。生公于密阳之九明洞。幼有异质。好读书善属文。性至孝。九岁遭参奉公丧。哀毁疏素尽礼。后遭太宜人丧。庐墓三年。戊子寒冈郑先生守咸安。公从学焉。自是往来讲质于泗滨武屹之间。先生嘉其姿质秀而学不怠。每讲会。必请与偕焉。壬辰倭寇充斥。公就从父知枢公倡义所。赞画军谋有条。以王鲁斋语自励。在兵戈中讲学不辍。癸卯升司马游太学。时光海政乱。永昌狱起。将祸及西宫。公文谕四学曰。吾辈处明伦堂下。见国有人伦大变。而不思所以明之耶。独诣 阙上疏。伏藁席七日疏不下。遂纳履出国门。作诗以见志。踰岭而南。隐于九明山。为山记寓卫道保身之义。日取经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4H 页
籍自娱。无复当世念矣。及 仁祖反正。太学生屡书起公。公重入馆。声望益蔚然。 上方拟向用。以丙寅五月日。病殁于泮邸。 上特命馆儒护丧归。圻湖大夫士多吊祭以送者。是年秋。葬于府西瑞庄洞负兑原。配骊兴闵氏延女。继八溪郑氏宗女。六子之釴,之镜,之鈗 赠军资监正。之镒,之钦 赠同枢。之键明川府使。一女闵遇 赠左承旨。呜呼。天之降衷。与人以君臣父子兄弟之道。虽世道昏乱。彝伦斁绝。而此道也不能灭。故天必使有道者生于其时。立言而救正之。寒冈先生全恩疏是已。公蚤从先生。得闻天地事物之具于此道。而充之以穷格之力主一之功。及先生之疏出。益有所讲究乎天彝物则者在。而是时永昌之憯西宫之祸。尤有所不忍言者。公乃以一个布衣。抱章席藁。待命斧椹。知有国而不知有身。知有伦常而不知有死生荣辱。其秉执之正。实先生疏馀义也。是其屏迹林壑。绝意名利。而当世慕其义。后人诵其名。有足以激懦夫而振颓俗。则其时馆儒之祭公以揭义怀贞。日月争光为辞者信矣。至今郁翳不章。于公有何加损焉。铭曰。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4L 页
公有大师。万丈武屹。学道讲义。会极主一。唉世昏乱。大伦遂绝。全恩有疏。我师遗诀。七日露席。百世风节。畴过不式。瑞庄之碣。通政大夫。前行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真城李汇宁谨撰。
墓志铭(并序)[宋稚圭]
金斯文志默。从余读书于田舍。一日论近世名流。因叹息言其先祖九峰公节行甚悉。且要一言以贲墓隧。余雅闻公。不敢以文不娴辞。敬叙其事而识之。公讳守讱字君慎。姓金氏贯广州。广州君讳禄光之后也。高丽末有讳晅。官赞成事。功烈载东国通鉴。讳南物。入我 朝安东府使讳次武。生员 赠左承旨讳砺。判决事 赠户曹参判讳希鲁。生进游曹南冥门。文行见推。寔公高曾祖三世。考讳太乙。 宣庙丁卯以行义特除 康陵参奉。妣宜人义城金氏。参奉辉女。嘉靖癸亥十月四日公生。有异质。自幼已知读书。不烦师教。诸先生皆以远大期之。性至孝。九岁而孤。啜粥食素。太宜人悯之。劝食肉。公号泣。辄置匙别处以食。稍长从事于学。博通经旨。往质于寒冈郑先生。先生亟称之。有笃孝进学等语。壬辰倭奴入寇。公从叔父知事公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5H 页
讳太虚倡义旅谋于公。公勉之曰凶贼肆毒至此。今当为国效死而已。既而以亲病奉入伽倻峡中。躬进滫瀡。有暇则读经史。以王鲁斋虽在兵戈之际而讲学不辍者。以自励焉。癸卯中生员游太学。诸生见公言行有度。皆敬重之。推以为掌议。居无何。昏朝政乱。公韬光自晦。无意干禄。当路者欲藉公为重。以荐剡诱之。公拒之甚严。皭然不染。及永昌祸作。公慨然谕学中曰。明伦堂所以明人伦也。今吾辈遭人伦极变。不思所以明之耶。诸生相顾莫有应者。公乃以全恩之义搆疏。独诣 阙投进。待命七日不下。遂纳履南还。或讶其过高。公不答。 仁庙改纪。馆儒屡请起公。公乃复入泮。诸儒欣欣然若有得焉。 上闻其名。方拟向用。天启丙寅五月十二日。病卒于泮邸。享年六十四。 上恻之。使馆儒护丧归之。畿湖士大夫文以哀之曰。揭义怀贞。日月共争。至有哭送踰岭者。以是年九月日。葬于府西瑞庄洞兑坐原。从先兆也。公天姿乐易。内行淳笃。事亲爱敬备至。处兄弟怡愉如也。以至族亲姻党。亦皆欢恰。临事悟解绝类。不劳思究。随机立判。处己接物。皆有法度。终日端坐。未尝设惰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5L 页
容。与人交。常三复晏平仲久而敬之之语。终始不替。其在太学。常持谦退。群居讲学。不以有馀凌驾人。或与恶人处。则以和敬待之。不露圭角。以故人无贤不肖。莫不称之以君子。饬躬以坚苦刻厉为主。为学以穷理致知为本。而必验之身心日用之间。每曰所贵乎学者。为其体之于身。苟为不然。则与不学何异。经史子集。靡不用究。而尤喜鲁论。虽在㒹沛中。常袖置小册。微吟不辍。为文不尚词华。专务明理。平实纡馀。自成一家。所著诗文经义说。俱灾于兵燹。仅有若干藏于家。公初娶闵氏无毓。后娶郑氏。 赠嘉善大夫宗女。生六男一女。男之釴以行义称。之镜,之鈗 赠军资监正。之镒,之钦 赠知中枢。邃易学号明坡。之键府使。女适 赠承旨闵遇。呜乎。癸丑之变。可忍言哉。匈徒据 朝。祸色滔天。虽以太学纲纪之所聚。而诸生犹相顾含默。公乃不变所守。挺身独谏。其所以扶植人伦者。实无愧于古人。而至今人无以称之者。何其悲也。谨掇馀意。庸载于铭。铭曰。
有粹其质。有淹其学。先立于大。义理充积。就质师门。益加坚确。昏朝乱纪。乾纲几熄。公乃怀章。只身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H 页
投 阙。振励颓俗。其功可述。微而不显。累祀湮没。美而不溢。亶告无极。祭酒宋稚圭谨撰。
寒冈先生门人录
金守讱字君慎号九峰。广州人。 嘉靖癸亥生。癸卯中司马。 仁庙丙寅卒。公天姿英秀。孝行特异。儿时丁外艰。三年吃素。哀毁若老成人。远近知公者。莫不叹服焉。及长从事性理学。益笃践履之业。闻先生倡道东南。往而执贽。自是出入门下。最被奖诩。师门讲会。公必参焉。先生尝与书曰每念公姿质清秀。进学不怠。更愿益加勉励。以副所望。此可见当日期待之深也。公上先生书。必称门生。以严其师弟之分。其遗纸藏在屹庵可考。
密阳邑志
金守讱广州人。号九峰。癸卯中司马。夫性至孝。九岁丁外艰。啜粥食素。至于别置其匙。以终三年。既长受业寒冈郑先生门。从事性理之学。中年以泮任当光海朝。独上全恩疏。遂归老田园。讲磨经籍。益多道义之交。 仁庙反正后。复入泮中。以斋任终于泮中。 上闻而恻之。使泮儒治丧送柩。
挽词[参知裴大维]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L 页
雾露东厢石火忙。君民壮志竟荒凉。千里故人肠断处。一声柔橹远斜阳。
挽词[五休安 𤣲]
殷梦初惊处。浮云世事空。故园黄草露。新宅白杨风。稚子攀呼恸。亲朋恨道穷。幽明从此隔。残月隐西峰。
祭文[馆儒李安真,丁好悌,郑时望,高傅川,柳淑等。]
维灵。钟姿山岳。因心孝友。大岭名家。寒门高弟。不屑翰墨。晚贡乡车。钦艳令望。罄蕴莫加。十载同泮。交剖粘粳。昏朝乱纪。人伦不明。公乃揭义。凤鸣朝阳。国是已定。徒见摧伤。世莫我知。不容何病。明哲斯蹈。浩然长往。粤在癸亥。乾运复亨。克有厥终。再入上庠。谓公晚契。同我太平。斯文无禄。扣缶呜歌。旅榇返故。丹旐峨峨。岭云失色。浦日含哀。言念畴昔。义当裹縢。道之云远。阻我旆旌。逖矣南浦。生死一诀。瓣香渍酒。有泪如彻。呜乎维灵。庶歆寸愊。
德阳祠上梁文[李鼎秉]
伏以邦家效敌忾之勋。记其绩于朝野。同堂继节孝之士。永有誉于乡邻。为孝为忠。是叔是侄。谨惟故资宪大夫知中枢府事襄武公。成均生员九峰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H 页
公。簪缨世族。诗礼名家。投笔有怀。自期班定远奇绩。下帷苦业。无异蕫江都专工。弓马发身。不忘爱君忧国之悃。讲学从事。奚耻饭蔬衣弊之心。值岛夷抢攘之时。因人望而假守。在废朝昏乱之日。救永昌而投疏。射杀铁衣贼之放丸。特荷杨经理之抚背。惨被朴汝梁之讦启。幸赖李白沙之抗言。铭于肺勇于战者国之干城。诵其诗读其疏而人所感服。乡社尸祝。百年之公议未遑。仁里藏脩。三间之私庙将建。哙哙其正。升降灌荐之攸宜。秩秩斯干。阴阳坐向之不忒。惟仪文之贲饰。寔闾巷之益光。松楸入望。实深九原难作之叹。桑梓无恙。宜致百世如在之诚。某水某邱。是前日杖屦之所。于彼于此。乃先代昭穆之祠。望鳣堂而兴怀。责在裕后子姓。考凤历而涓吉。日属腊前佳辰。工匠感忠孝之名。斧彼钜彼之各效。栋宇就完美之制。仑焉奂焉之可观。玆陈燕贺之词。庸助虹梁之举。儿郎伟抛梁东。德城秀色碧撑空。密州今古人豪几。尽在名山毓气中。儿郎伟抛梁西。墓道松杉入望迷。可惜当年直节士。一生抱负付涂泥。儿郎伟抛梁南。江山拥抱国农潭。清明导纳秽邪荡。济济雍容拜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L 页
庙龛。儿郎伟抛梁北。火旺城高迷远色。天降红衣与共心。须看所立何嵬特。儿郎伟抛梁上。氛埃迥绝超明朗。云孙诚力感通地。陟降洋洋其庶享。儿郎伟抛梁下。泼泼川源流不舍。过者已过来者来。引之勿替亦如也。伏愿上梁之后。氛翳廓清。土木巩固。笾豆罍爵之是修。岂徒事于文具。忠信笃敬之自勉。可祗荐其馨香。嘉善大夫汉城左尹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骊江李鼎秉谨撰。
奉安文[大司谏柳致明]
伏以一家忠义。并美齐光。显晦虽殊。其道则一。于休襄武。天挺应时。只手抗倭。始假于蔚。选师扼吭。游兵拉朽。何以假为。 王亲命尔。由蔚及庆。特为长城。克壮其猷。乃专制阃。赞郭火旺。协镐岛山。一箭歼魁。奇功破的。勋参带砺。宠膺酝纶。何锡予之。一部曾传。公拜稽首。荷天之休。敛迹江湖。玉带毬马。云门之下。烨若神人。扁楣博渊。取义则远。玄中之趣。杳若冥鸿。名完节美。文武悉备。九峰继躅。幼以孝称。长得依归。卓彼武屹。学得其大。寔笃彝伦。乃游芹宫。早有名闻。会值伦斁。倡义举幡。众萎且蚩。谁同我者。公乃独抗。七日天阍。忠言戆论。义明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H 页
辞正。洒涕蹑屩。其奈时何。归老于家。洛水之涘。惠而携手。有韪乐堂。晚际昌辰。再起观国。纵蕴未售。实合屈伸。惟玆两贤。同堂父子。并世而起。后先翘英。或牖主昏。或敌 王㑶。有功有树。同归于忠。祭社之仪。俱合彝典。百年未举。舆议久湮。古有董陈。其事可述。爰稽于众。共享一堂。乌鸟之情。蕉荔之奠。岁岁芬苾。其始自今。陟降洋洋。裕我后嗣。
  常享祝文
一心尊师。尺疏扶义。为国元气。报祀无穷。
师门书𥳑
远发专使。问我浴事。厚意至矣。感蒙无已。且审晚热。学履佳福。心经不废日课。尤以为喜。仆来诣泉傍三十馀日矣。浴近至十。效无一分可叹。别纸之问感领。而讲会日子既近。许以来访。不任苦企。
远发专使。辱致问遗。厚意之诚。殊非病败人所堪。感荷平昔。无以为谢。仆载病远来。留浴浃月。犹未见效。又徒抱病而已。沉呻愦愦之外。无足道者。每念公姿质清秀。进学不怠。更愿益加勉励。以副所望。
知旧往复书[愚伏郑经世]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L 页
客中邂逅。灯前披对。甚非易事。而远程驱驰。气惫不能作稳话。思之怅然。即惟雅履益珍。生冲泥远到。偃卧呻吟。西望长安。归路杳然。恐难自致。令人发白。馀祝珍重伏惟。
知旧往复书[石潭李润雨]
谨奉耑书之问。仍审潦馀残暑。雅履清福。仰慰。生等奉侍先生。来此今廿日。浴便六度。先生浴后犹未见效。而泄泻累作。元气甚败。须可虑也。只此伏惟。
知旧往复书[懒斋申悦道]
前书未复。辱问旋施。感既多矣。愧亦随之。因审雅履渐入佳境。磨玉已至极地。为之奉贺。莫之胜悦。况乌兔奔轮。讲期渐迫。释褐即锦。乃可指日。而一转清波。致身要路。则先建令名。无时可称。故预以首题。何莫非弟兄间相爱之发乎。幸勿怪讶焉。念中弟来此。梦寐不到地。事之决重。尚尔未易。反以为苦耳。旬间当发去为计。归路可得奉叙耶。惟冀兄履益珍伏惟。
知旧往复书[梧峰申之悌]
江村会话。已是不俗。联枕连夜。兴复如何。第恨聚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H 页
散有期。私故又牵。去留相殊。行有先后。当日十步九回之怀。兄其想得也。即者冬令。兄履不须问也。从近叙怀。以续前日未尽之游是计。而浮世事不如意者十居八九。安知其必然与否也。馀惟冀笃学以道自爱。伏惟。
知旧往复书[虎溪申适道]
洛城分手后。须得万安否。路左忠州。未得并辔。迨令怅缺。弟撼顿长路。仅仅返栖。而寂寞穷庐。谁与论怀。此时思兄。更觉一倍。兄之垂翅。天将使之益光大其工。而有待于他日耶。如弟伴食旅榻。虚送居诸。而南来不久。更图西笑。人苦自不知者。尽不诬矣。适因孝伯之行。聊修一札伏惟。
知旧往复书[参知裴大维]
岭路携分。难任一倍。缅惟兄候万安耶。弟念中仅保馀状耳。兄之下去。得无涉于过高耶。泮中诸彦。亦以为讶。望须旋驾。从观公议而归如何。末路进退相依。惟弟兄二人。不意吾兄拂衣南还。兄何负我。兄何负我。苦企苦企伏惟。
知旧往复书[乐园安 璹]
隔年阻拜。悬溯日新。伏惟岁晚。动静万安仰慰。弟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L 页
任此板荡之地。百忧丛挠。始服高人閒卧净境。不与世相闻也。嘉树是尊并乡。且有赘墅。必有一番往来之事。拟于归路。邀作数日稳话。此怀常常恋恋。未知閒中亦念及故人也未。新春当晋兄家。可得一谢伏惟。
知旧往复书[黔涧赵 靖]
春寒。伏惟靖履佳胜。马上之话。迨极怀仰。弟交代已出。晦日当驰归。无由奉叙。可堪悬溯。前教笠帽梳贴事。捣白纸三卷略呈。愧恨。馀祝万安伏惟。
知旧往复书[郑四勿]
昨造高轩。稳承清诲。消尽鄙吝之萌。若得拱璧而还。玆者专伻。追及旅次。钦仰高义。出寻常万万。铭感下诚。切不胜亹亹。遇阿咸若是于季父如何。况接鸾鹄。令人动容。兼见珠玑。不觉刮眼。今来所得者实多。贱行果不虚矣。第问山川间之。自此金玉渐遐。回首云树。能不黯然。馀祝若时保啬。以慰远诚伏惟。
知旧往复书[郑三戒]
三戒启。前载因犹子。得承兄惠书。备审兄履宁迪。久阻之怀。少弭于中。厥后音闻邈然。徒切望风思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H 页
想而已。第私家不幸。遭叔父衰服。悲悼难堪。加以身罹疾病者。已经岁馀。长在床褥。摧败日甚。将不得更与吾兄以图拚唔之便。痛恨徒切伏惟。
知旧往复书[聱汉孙起阳]
伏承兄情纸。足认故旧眷厚之意。感荷万万。弟从弟相继死亡。骨肉零落如此。况此衰疾。又可冀其久长乎。所可慰者。六十之年。始为人父。只向呱呱声里。消遗悼念。昔有梁灏六十登第。喜胜青年。今生之生子喜。岂止于梁灏而已。兄应抚掌一笑也。馀俟奉叙。
知旧往复书[李荣立]
即闻动静佳胜。深慰万万。弟推奴事下来金海等地。马上逢金汝朝。闻兄住不远。日暮投宿。拟叙隔年之怀。而适值巧违。委访一诚。竟归虚地。终宵咄咄。我怀如何。兄南弟北。奉叙无便。理固当然。千里命驾。不遇空还。天耶人耶。所可慰者。得与贤胤。稳同寒衾。虽不见兄。如见元宾。且与言来。可爱可教。不敢题凤。兄有六龙云。真福人也。兄之晚达。无乃有此故耶。一日淹留。则庶开青眼。而离家三月。马首催归。茫然而归。茹恨何极。兄之西笑又何时。十
九峰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L 页
上虽劳。一霸可期。泮中相逢。惟日望之。此馀心怀。书不可尽。一纸将末。绝句俱成。惟兄想之。
密城南畔故人居。满目江山百战馀。千里寻君君不见。十年离恨更何如。
知旧往复书[鹤沙金应祖]
十年风霜。声闻莫及。即承远地问札。如对旧仪。感慰如何。弟得蒙兄赐。来侍亲侧。私幸何喻。襄阳之败。又何数也。不任咄咄。念后当作洛行。而未久还来。会有一拜之便耶。惟是企也。馀祝对时益福。不备伏惟。
知旧往复书[全以性]
才到拨忙走书。想未开照。而即承兄书。知同此怀。令人慰浣。如得千金。顷日联枕之乐。迨不能忘于怀。而久缘病祟之所戏。未遂佳约可叹。述之兄亦西矣。悬念尚剧。生归觐亲次浃月。犹以兼任为苦矣。意外陪从巡检使巡向海上。冒寒长程驱驰。其苦如何。今当请禀巡使许往本县。则明晓当发去。势未可拚拜。信知一会果有数也。伏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