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x 页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劄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499H 页
宪府劄子
臣等伏睹 圣教。人怨于下。天怒于上。示谴于予。不一而足。上自寡躬有阙。下逮朝政有疵。尽言无讳者。 德音一下。中外流涕。凡我食土之毛。苟有知见。宜莫不披肝沥胆。仰效其忠。况食君之禄者乎。食禄者可矣。况以言为责者乎。臣等待罪霜台。头拥獬豸。出则行呼唱于道路。官爵之荣。名号之美。岂徒然哉。而尚靡有一言切中时病。循讹袭谬。苟度时日。至见 圣治之下。不能无疵颣以召天怒。臣等实 殿下之罪人也。臣等窃念比年以来。天地日月星辰之异。江海木石鸟兽之妖。皆非 圣世之所宜有。而今者风水之变。尤为前古之所未闻。川谷沸涌。邑里荡析。人民之垫溺死者何限。望断西成。卒岁无赖。妇子之流离颠仆死者何限。众人闻之。尚且衋伤。 殿下为民父母。何以为心。臣等窃惟今日之变。孰从而来。如曰天视非自我则经为诬矣。如曰人事无可言则天为诬矣。尝闻父母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499L 页
之于子也。鞠育而抚字之仁也。鞭扑而告戒之亦仁也。君之于臣也。爵赏以褒劝之仁也。刑罚以耸砺之亦仁也。上而有天。下而有君。亦犹君之于臣。父之于子也。人事修而祥瑞至。人事未修而灾异生。休咎之应虽异。而所以勉其为善则一。其爱之深责之切望之重。诚不为偶然也。臣等若以持禄养资为计。苦口逆耳为嫌。而不以正对。是欺天也。言而不当。当伏妄言之诛。亦不虚受。 殿下爵禄也。古人有言曰不见其形。愿察其影。臣等伏愿 殿下试见其影。仍察其形焉。目今邦本扤捏。中外困悴。纪纲日以散。政令日以紊。天心以之去。人意以之离。而尚赖 祖宗遗泽。 圣明神武。得保维持而已。非有 朝廷制置能使之然也。苟且仍循。委靡颓堕。无复刻励振刷之为。而日就于无可奈何之域。视危为安。视亡为存。到此地头。更加一分。则未知末抄出于何场。当此之时。虽得伊傅周召之贤。处之廊庙之位。并收一代之人材。同夤协恭之不暇。犹恐不能易为之力。况自士论携贰之后。知有朋党而不知有 朝廷。知有爱憎而不知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0H 页
有是非。公道扫荡。私意横流。一以排摈为事。不以国事为念。眇然一世。保人盖寡。乃曰进君子。而所进用者未必皆为君子。乃曰退小人。而所摈斥者未必皆为小人。盖合而用之。犹患不足。今分而为几何。裂而为几何。每一番人进。每一番人退。式至于今。几番人进而几番人退邪。东都之末。清议凛凛。贤良一心。犹无补于汉衰。况今清议之不保合者乎。三千同德而周兴。亿万异心而殷亡。人心离合之际。尤可畏也。当初所争。固有邪正之不同。而毕竟所失。均为邦国之病。元气受伤。沈痼已成。恬退之士日远。老成之人日疏。而间有浮薄新进之辈。担当时论。动摇庙堂。钳制台省。 圣明有所蔽而莫之察。 朝廷任其为而莫之禁。国柄朝权。每被一场群儿戏扰。是非出于此。进退出于此。指挥弛张。又出于此。如是而曰振举纪纲。纪纲能自振举乎。如是而曰变化风俗。风俗能自变化乎。欲兴人材而固未能自兴也。欲修军政而固未能自修也。任燮理者。有若无与于裁成辅相。而变异之来。玩以为常。责谏诤者未必一出于公是公非。而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0L 页
偏私之迹。比比而著。相臣诤臣如此。百僚可知矣。关节公行于政曹而用舍颠。贿赂陆续于权门而刑赏僭。士夫之家而多行牙侩之事。衣冠之列而不耻贽御之交。经席之上。 温教丁宁。而旧习犹不悛。朝野之间。物议沸腾。而宿弊犹不去。间有忠志之士。夙夜之贤。知其不可为而袖手傍观。知其不可言而缄口相诫。推此以往。其将载胥及溺乎。朝廷如此。四方可知矣。南虞未弭。北警继急。徵兵而兵不足。调粮而粮不支。剥肤刮毛。日脧月削。困之陷之。又非一涂。人用无聊。恒心顿丧。导之治则难格。率之恶则易流。子而谋父者有之。妻而杀夫者有之。奴而凌主贱而妨贵。彝伦既斁。名分随蔑。人心如此。他日之忧。不但外敌而已。 庙貌假安。宸宫寓寄。而闾阎之人。第宅踰制。国储忧虚。军兴患乏。而市井之民奢僭无度。今日之变。不但天灾而已。呜呼。大小气像。通身是病。外有手足之痿。内有心腹之痛。萎薾而不复振。糜烂而不可救。以之伤天地之和。以之戾阴阳之宜。而其转移变动之几。不过曰立大根本挈大纲领。正为今日之砭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1H 页
石耳。人君先正其心。如鉴之明。如衡之平。使贤邪无所乱。公私无所杂。近规无所狃滞。众口无所迁惑。一心作宰。百体从令。比如树木之有根本。千条万枝。自然畅达。而邦国不足治也。委任辅相之贤。使之总摄百职。信之宜笃而责之宜重。然后知其贤者。而举之在位。知其能者。而举之在职。进退无所私。黜陟一以公。百僚称职。庶事就绪。比如网裘之有纲领。举之有条。委之不紊。而细务不足为也。臣等窃念。 殿下临御以来四十年于玆。格致诚正之学。参赞位育之功。刚柔中正之道。非不讲之熟行之安。而未闻有一二良相终始共贞之效。诚未有其人欤。抑亦有之而 殿下未得其用欤。若曰未有其人则已。如曰不然。委任责成之要。只在 殿下一身。而所谓根本纲领上下交修之责。不啻如救焚拯溺之急也。臣等未知 殿下用舍之际。以事君人者为贤乎。以安社稷臣者为贤乎。一则其言甘而易入。其行逊而易悦。易亲而难疏。易进而难退。一则其言苦而难入。其行直而难容。易疏而难亲。易退而难进。察其中则冰炭自别。而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1L 页
视其外则朱紫难辨。用舍或差。存亡所系。古人药石疹疾之喻。藤萝松柏之辨。尤不得不致念也。呜呼。古今治道之病。只有一个私为之害耳。上之所好。下必有甚。人君欲下之无私。则当自克去私之一字始。比来每于除拜之日。外间之人指点。 圣朝必无之事。至如皂隶之徒。皆曰某有某因缘。某有某攀附。除目未下。物色先定。小官已为不可。大官亦或未免。希觊之私。爵赏之滥。致令物情不快。闾巷藉藉。臣等窃恐此等举措。大为 圣治累也。且宫家贻弊之事。久为今世难言之膏肓。曩者有经幄近臣。 启及此事。严威之下。辞不达意。而辄遭谴谪。上年又有公卿大臣祇奉 圣旨。细陈弊状。而并未蒙施。噫阙门之外。怨声喧沸。而使相臣近臣不言。 殿下于何得闻 王子之有过。而施之以义方之教乎。臣等窃念 圣意以为不至大段。而群下讦以为直则近于不敬。臣等未知王臣目见吾君之子陷于不义。而入则面从于 殿下。退而有后言。腹非心讪于家者。为敬乎。瞽瞍杀人。为士者执之而已。设使执法之臣。请论 王子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2H 页
犹可。况诸臣之建白。止于请罪厮养乎。况非宫奴而假称者乎。当时一二奸奴。按法定罪。揆之国体。有何甚损。而重臣近臣交请不得。反受其祸。适足以藉其口而资其恶。今则又甚矣。狐鼠之类。假托城社。弥满四方。处处蔓滋。夺人之臧穫。侵人之土田。人有难色。茶毒辄至。谋背之奴争投而反戈于主。逃役之民竞附而生梗于官。小或违拂。欺暴多端。守令莫不俛首。方伯不能下手。长此不已。其将若何。至有外方人吏之典贡赋者。或被侵欺。市井商贾之有银铁者。反招殃祸。擅用刑狱。一如公衙。抱枉呼冤。有不忍闻。若此种种。必非宫家所能尽知。而毕竟群怨归于何地。臣等窃痛焉。况 圣朝螽庆大毓。玉派昌衍。将来效尤之弊。有不可胜救。尤不得无虑也。伏愿 殿下先去系吝之萌。快示公共之道。近臣争之则受以虚己。相臣言之则示以康色。使言路得开。下情得达。使王官不及于私昵。王法不挠于贵近。使一国臣民知 殿下光明正大之治。出于建中建极之心。然后公道可恢。私情可遏。而 朝廷可正。四方万民。次第可正。至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2L 页
于形和。至于气和。至于天地之和。次第可致。而捍外御侮。转危为安。诚不在于抚剑抵掌之间也。昔宋臣朱熹。上封事于孝宗。乃以私邪之蔽为深戒。尤复谆谆于禁密之地。伏愿 殿下留神焉。呜呼。天之生材。必足一世之用。病求之未尽耳。安知有德望之臣英髦之士。或遗于外。或沈于下。而不见收用者乎。求之尽其道。则诚不患无其人矣。昔宋臣程珦。仍大雨上书。献以三事。一曰立志。二曰责成。三曰求贤。伏愿 殿下留神焉。山崩水溢之变。多现于衰乱危亡之世。考之前史可见。而今之人心不知其为变。吁不知为变。尤变之大也。 殿下以今日之事。视之壬辰。则何者为可忧。往事已然。将来之患。有大焉。臣等之忧。窃有过于壬辰矣。臣等窃念壬辰泥露之中。君臣上下。戒谨省惧之心。为如何邪。若使是心常存。则天心久已悔祸矣。才及少康以来。戒惧之心懈而恬嬉之习成。有文具而无实效。玩细娱而忘远虑。试以十年人事观之。今日之变。非一朝一夕而来也。未审 殿下姻蜎蠖濩之中。能忘在莒之忧乎。在廷之臣。有能忧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3H 页
 殿下之忧者乎。不忧之至。危者益危。忧之之至。亡者可安。忧之一字。上下当铭在心上而不可忘也。古人有言曰灾多者兴。又曰亡者保其存。伏愿 殿下留神焉。自古人君未尝不遇灾而惧。引咎自新之诏。亦世有之。每患于诚之不足耳。若然则上之求言。虚设而已。下之进言。亦虚塞而已。果能以此格天之心。回天之怒。弭天之变。召天之和。以副皇天仁爱我 殿下之心乎。伏愿 殿下体实是务而虚饰是戒焉。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教
  
教宣武功臣李光岳书
临危思奋。人臣效敌忾之忠。序爵疏封。帝王有觉报之典。玆锡异数。庸答元勋。惟卿熊罴之姿。干城之彦。传家陇右。称有李广之风。勒石燕然。励以班超之志。备虎卫于王室。七萃称贤。佩鱼符于边陲。三考著绩。伊韬略足以驭众。有缓急真可任兵。徂玆国步之艰。值有夷兵作孽。苍黄西土。胡为乎泥中。七十南州。无一个男子。卿于土崩瓦解之际。独有主辱臣死之心。前后捕斩之多。贼不敢近。东南斥候之远。民赖以安。逮闻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3L 页
晋州之围。驰赴矗石之急。豨突蛇食。众踰于断流。虎视鲸吞。危迫于拉朽。三匝之势孔炽。九却之谋犹奇。上焉主将协心。下焉群校同力。誓守疏勒。不以君父遗忧。力保江淮。愿为西北去备。按百雉之齐固。历五夜而愈强。执弓有忧。值庾公之疾作。挥戈决胜。砺伯阳之志专。代领而吁谟大同。易师而部伍不改。援枹鼓众。即墨之有死心。沈灶产蛙。晋阳之无叛意。遂致鲸鲵之遁。忽睹京观之封。乃以三七里之偏师。能却十万兵之劲寇。舆尸者非一二计。奏级者殆千百馀。捷音初来。行朝交贺。方知江右州县。保有若干。遂令海内军民。闻之兴起。以之怒寇耻敌。天讨可行。以之旋乾转坤。中兴伊始。凡玆迪宣忠力。几多翼济事功。斋钺已膺。岂报赏之谓懋。真食是衍。宜表奖之致隆。云云。于戏。纪绩太常。缵旧服于乃祖。垂恩铁券。共新休于尔孙。尚笃忠贞。以保宠命。
教扈圣功臣高曦书
咨予寡昧不辟。自底于大艰。惟汝文武诸臣。相须以共济。有劳者必报。有功者必酬。匪系私恩。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4H 页
寔由公义。惟尔仡仡其勇。赳赳之雄。早决虎科。妙艺穷于百中。尝守鱼钥。贤名著于八屯。载升扈卫之班。用备缓急之任。克殚贞亮之志。尤著板荡之时。顷者东夷。不禁侵镐之恶。逖矣西土。终作踰梁之行。汝惟跋涉而来。相从患难之际。不能别父母妻子。义难后君。曰予有腹心爪牙。功多捍我。掌甲兵而致其精利。莅邮传而效其恪勤。载渴载饥。咸阳村食之劳苦。将恐将惧。奉天草茇之忧危。惟其有悃愊无华。是以之死生不贰。逮闻郭民之变。广畴庭臣之良。字牧以诚。务宁封境。馈饷不绝。克济军兴。尔劳之多。予心之爱。不知有家而知有国。吾闻其语。今见其人。奈何有司论议之差。伊从我者不在。如无国人章疏之至。殆弃予之如遗。蒲城负鞿。重耳必赏。南宫对灶。光武不忘。宜敦敉宁之诚。亟施觉报之典。云云。于戏。保之宠命。勖以忠贞。麦丘闻歌。予毋忘于在莒。黄河守誓。尔必诛乎非刘。
教吴连书
尊君亲上之心。无间于贵贱。报劳酬功之典。焉别于重轻。玆稽彝章。庸示异数。向者东夷桀骜。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4L 页
躏我家邦。西驾苍黄。越在草奔。大小州县。皆瓦解而土崩。中外臣民。多兽奔而鸟窜。而尔以下隶。尚不后君。逮扈抚军之行。尤著负鞿之绩。跋涉千里。备尝险艰。终始一心。周旋仆御。盖乃良知之得于天赋。所以贞亮之著于时危。在士夫犹鲜能。况卑细之尚尔。奉天定难之号。虽不拟施。蒲城从亡之劳。宁无可纪。于戏。垂名钟鼎。锡尔恩荣。守誓山河。保子宠命。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祭文
  
祭鹤峰金先生文
呜呼。公之生于世也五十有六年。前无愧而后无怍。立身行事。皎如青天白日。有非死生荣辱之能夺。忠信笃敬。不离乎身而行于蛮貊。危难倾覆。不变其节而期于恢复。呜呼。五月渡泸之诸葛。出师未捷而星陨何亟。三呼过河之宗泽。有志未就而天夺何速。时邪命邪。伊公又至于斯邪。盖斯世之无禄。呜呼。丈夫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亦可谓能事既毕。至于成败利钝不在我者。岂足以论公之事业。想有中正刚大之气。在天为星斗。在地为山岳。亘宇宙而不灭。呜呼。吾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5H 页
人之不肖无状。往来于门下者。亦既有年。仰高山而敬服。风埃颠倒。以至于今日之不幸。独伥伥兮谁托。为公私而恸哭。冀遗灵之来格。呜呼哀哉。
祭权松巢(宇)
呜呼。我公而至于斯。昔未承颜。久倾风仪。宦游京都。适我同时。一者倾盖。如入兰室。师之友之。拟资丽泽。命矣今者。天不慭遗。非夫人惜。吾谁为矣。薄奠市沽。聊荐鄙诚。惟灵不昧。庶几来宁。呜呼痛哉。
祭李南溪(辅)
知公性行。自我童儿。尝闻百善。未见一非。居家孝友。莅县仁慈。人实无间。我言非私。公吊我孤。丁未夏时。我为公悲。曾未一期。非夫人恸。而恸为谁。薄言来奠。庶几格思。
祭郭季绥令公文
惟灵。山岳孕秀。江河炳灵。宏材伟器。间世挺生。诗礼之庭。承训独立。函丈之门。荐贤三复。埋光铲彩。博带裒衣。国有诚臣。世乱方知。徂玆寇至。肉食多鄙。倡义恢邦。自公伊始。大树谦虚。冯异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5L 页
不誇。云台烟阁。卫霍何多。鸡鹄异态。牛骥同视。忠谋谓迂。直说归异。任人荣辱。由己进退。初托颐养。寔欲韬晦。彼洛之涯。有亭萧然。揭扁忘忧。餐松学仙。烟花渔钓。从我所好。超世高蹈。永矢弗告。 圣朝傍招。遇礼殊隆。时非不遇。公实难容。卿月升掌。客星还山。华阳鹤氅。硕人之宽。顾瞻始终。诚不区区。其行其止。一大丈夫。曩日雷霆。合沓风雨。震荡山河。轰磤宇宙。逮闻长逝。即在是日。想像精英。有感冥默。义檄忠疏。尚在人间。昭如日星。激人心肝。自蒙倾盖。金石青荧。作宰南来。忝近门屏。清斋夜月。桂棹春波。酌以流霞。吃以琼麻。屡接清尘。消我吝萌。謦欬在耳。已限幽明。过候之日。是为永诀。留恨平生。病未执绋。今斯瓣香。聊荐菲薄。不昧犹存。庶几来格。
祭孙景徵文
呜呼哀哉。数平生之知旧。登屈指者几人。才百一而千十。或面貌而非真。自青阳而得君。交白头而非新。缘趣味之相合。取性情之惟醇。但芝兰之见秀。何栋宇之须邻。时相逐于文围。饮翰墨之芳尘。先北溟之搏翮。继西江之扬鳞。日未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6H 页
久而干戈。几苍黄而问津。傍七年之畏途。困米盐而逡巡。同浪迹于生死。经岁晏而益亲。义有踰于骨肉。道亦超于雷陈。君佩符于永阳。谒板舆于高堂。拔郡贫而为富。欢半日而奉觞。侬执忧于花藏。(按左承旨公初葬花藏先生时居庐)勤远驾于穷乡。情礼尽于匍匐。挥感泪于存亡。纷聚散之无期。限几年之星霜。岁癸丑而沾 恩。来假守于文昌。曾吾兄之历莅。字堂记之焜煌。认相去之不远。冀一会之有日。翩尺札而责迟。指莺花而投约。嗟良觌之未遂。孰谓兄之奄忽。抚篇什之在案。恸颜面之永隔。呜呼哀哉。朴素敦厚之器宇。卓落跌病之襟怀。应事不滞之干局。华国有馀之文才。求之世人。盖不多得。位不过郎中。年不满六帙。时邪命邪。何天道之邈邈。不汲汲于荣进。不区区于势利。聊乘化于湖山。寄与归兮无愧。幸凤毛之无恙。期后日之食报。缵箕裘之先业。免无儿于相顾。病未遂于执绋。痛不堪乎闻笛。想林泉之萧索。怅田园之芜没。闻里巷之不浮。碍瓣香于灵幄。望丘陵而渍酒。庶不昧之来格。
祭内兄朴宣传官(从男)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6L 页
呜呼哀哉。人视吾兄为弓马一士。而不知惯熟圣经贤传者不及。人视吾兄为微末一官。而不知罗列高牙大纛者怀耻。兄之始除 阙下清选也。不欲诡随。勇断乃退。兄之再为边上列将也。不屑非义。毫末不取。如是而行。如是而止。所以终于执戟。而未尝有半资虚授。今之诵经传建牙纛者。其能有几。才虽有不及。行虽有不中。只欠学力以充之。其禀赋之良。行止之洁。则有难以武士微官而小之。平居咫尺而过从几希。每恨人事之不如意。逮闻疾革而驰候床褥。已至奄奄然将不起。抚背携手。欲语而未语。脉脉相看。乃曰人命有限。以一言为永诀耳。呜咽乃还。讣音随至。而至于斯。万事即已。呜呼哀哉。昔吾家兄弟奉吾慈母。与吾兄游戏于王母之侧。宛如昨日。而存殁悲欢。变迁倏忽。至于今日。兄归地下。弟亦老矣。若使泉台之下。诚有不昧。使得与亲戚相随如地上然。则弟亦住世不久。归与吾兄。共访吾先妣先兄于他日。足偿此生之含痛。其不知果欤未欤。穷达命也。生死数也。浮云之倘来。朝露之溘然。盖不足议。儿孙满前。兰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7H 页
玉挺秀。天将以未报于前者。期报于后。母家门户。其将有寄。兄何有戚。聊用为慰。来奠菲薄。庶几飨止。
祭金察访(春龙)
呜呼哀哉。少而随兄。骨肉盈堂。长而思兄。云树异方。经身患难。感念存亡。两地颜面。一般心肠。乌啼泣血。雁断惊行。会合有时。悲喜无疆。幕府从戎。屡过鸡庄。邂逅长身。尚健且康。团圆展抱。有泪含眶。衮衮万事。忽忽一觞。草土罹忧。远访花藏。幽明为诀。当日逢场。命矣斯人。厄于膏肓。积年药饵。庶获延长。何意一梦。六十星霜。谁云佑善。天道茫茫。人视兄身。匹夫冠裳。弟识兄心。丈夫轩昂。孝友于家。敬信于乡。寔由薰陶。厓老门墙。邓家无儿。何故彼苍。谢庭有贤。可继蒸尝。弘恭石显。达亦非祥。颜回原宪。穷且何殃。一寄一归。有生之常。达人洞观。齐彭与殇。今世人间好事亡羊。黄泉乐土。有何思量。我家康乐。修文旧郎。兄归相就。为布炎凉。弟亦白首。馀年且忙。逝与相随。王母之傍。九原兄弟。两家爷娘。融融泄泄。同尔翱翔。诚有此事。乐且无央。果邪未邪。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7L 页
盖不可详。属纩之日。饭含未将。执绋之时。匍匐未遑。山川间之。余怀之伤。何处青山。萧萧白杨。日近襄期。深增怆悢。薄送奠具。冀荐灵床。
祈雨祭文(在桧山时)
崇高维岳。神兽攸藏。配彼朱鸟。镇此南方。兴云吐雾。厥施洋洋。有事而告。冥应辄彰。哀今之民。天降大殃。自春不雨。徂夏恒旸。麦秀而枯。豆芽而痒。矧丁小满。节近分秧。黄埃满沟。赤土连疆。昨者兴雨。庶答民望。初才霢霂。竟未霈霶。三农兴叹。九鳸含伤。生人何罪。惟吏无良。尪巫浪舞。土龙虚觞。圭璧宜殚。靡神不禳。惟山有灵。尚或我量。闵我忧勤。顾我芬芳。云师奔走。风伯翱翔。下诉方后。上告圆皇。驱除虐魃。鼓舞商羊。雨我公私。惠我黎苍。登玆五谷。丰年穰穰。山川鬼神。同我乐康。佑我家邦。福履弥长。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墓志
  
金察访墓志
君讳春龙字元瑞。庆州人。远祖讳晫。仕丽朝官至版图判书。讳仁轼判典牲寺直提学致仕。其后有讳某。即君高祖也。曾祖讳某参奉。祖讳某。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8H 页
考讳某军资副正。副正娶某官某氏之女。以嘉靖戊午。生公于安康里第。九岁而孤。母令就学远方。西厓柳相公奇之。及长游学于门。公重其为人。中年废业无仕进意。壬辰之变。出粟补饷。勒授察访帖。非其愿也。尝因事抵京。西厓位首揆。欲留而通诸仕路。固辞而还。安分守穷恬如也。君魁岸坦豁。不可浅之为丈夫。居家笃于孝友。丧祭克尽其诚礼。伤季弟非命几失性。仲弟又早死。经纪其家如己家。抚训其子犹己子。惓惓之意。属纩乃已。盖天性然也。其居乡也。乡人雅敬信之。有事必问而后行。地主用其言蠲弊。邑人赖之。君终于天启辛酉。享年六十四。某月日窆于云柱山南兑坐之原。以先室申氏祔。遵遗命也。初娶平山申氏。生一女适幼学蒋惟亮。生四男三女。长曰僩。馀幼。继娶永川李氏无子。以仲弟某之子忠一后。于戏。孝友于家。敬信于乡。纪绪于远祖。受知于贤相。若可有为而卒不克施。年又不永。玆非命也邪。哀哉。是为志。
郑卫甫冢文(按公号柏岩。 赠户曹正郎。后又 赠左承旨。)
公讳宜藩字卫甫。自少以诗礼自持。尝魁乡试。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8L 页
中乙酉生员。今壬辰染齿长驱。以至 宫闱远迁。 陵寝蒙尘。此偷生者之所安。而有胆者所当奋义之秋也。公大人进士公倡起义旅。期雪 君父之耻。今八月二十一日。赴月城之战。交兵未几。元戎已北。贼乘胜蹙踏。公既出城。而进士公尚在贼中。公奋勇溃围。进士公赖以得全。公发愤讨贼。贼兵四集。强弓无力。利镞先竭。公之忠肝义胆。已涂地矣。呜呼。效一节于临难。忠之大也。全所天于贼阵。孝之笃也。而求公七尺之躯则弥茫莎草。白骨峥嵘。玉石之分。固无所据。想公九死之灵则贯日月而耀来今者。非其忠欤。作山河而壮本朝者非其气欤。余闻公之死。一以壮其义。一以怜其志。方在兵中。未寓一觞之痛。近因玉山张正甫闻。进士公欲裒集哀辞于公之素交。以为之冢。而使忠魂孝魄永有所依归。此古人刻像以葬之遗意。而若诗章是公平生事业。吟咏之际。已领多少意味者。不以幽明而有间。则进士公求诗作冢之意。不亦惨乎。余公之友也。不可负进士公之意而无一语以慰公。辞曰。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9H 页
公惟不辰。海寇搆逆。人皆苟活。士多弃甲。公其耻之。独全其节。于忠于孝。不愧不怍。生为烈士。死作鬼雄。荒原累累。世所同兮。一抔诗冢。名独高兮。魂兮归来。山有蕉兮。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书
  
与或人书
伏问尊况如何。驰慕实深。之悌仅支。无是道也。屯田一事。此实急务。但缪见善山为兵马往来之地。农牛必有被夺之弊。虽或播种。苗则饥民掘吃。实则土贼刈食。空虚一境。谁与守禁。一年之役。终必归虚。此不待智者而后知。尊丈掌此。果无此等虑邪。
与屏山守某书
伏问琴候动静何如。仰慕殊极。之悌仅保。但军务扰扰不堪当也。就中恐达尚州居士人黄廷干。乃生昔年友也。今失所转入治内渚谷村。五月中丁父忧。无财至今未葬。甚可矜悯。若蒙眷恤。薄赙丧需。则岂但黄君知感。生亦为故人无憾也。以闰月廿五日。奉柩将返故土。路由金堂过威万立石等地。乞命路傍民家出四五大牛。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09L 页
扶护过送。俾免颠倒之患。则为黄君怀。不知当作何如报也。凡在民丧。尚可匍匐救之。况士夫间遭此罔极之痛。岂宜忍视其窘而不为之恤乎。
答金器仲书
伏奉尊札。就审体履多福。喜慰交极。但书中有若阑跚意思。不知有何事致此邪。云皋昔日。高谈大言。到今归于何地可笑。佳野献酌。只为吾辈于函丈家。有父子之恩。经乱之后。尚阙慰礼。吾亦瓜满临还。又与吾兄有宿约。故初意捐俸备壶。奠于师墓。寿于内宅。次与同侪。草草叙话。酌数三巡而止为稳当。不意彼间诸丈。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唱诸伴。为盛张计。吾意甚惧之。然业已投约。今何得已。三日乘暮。宿于彼地。翌日朝奠墓。午后举酌早罢。亦如何。面末及果次略送于琴丈家矣。监粜扰扰。乱草不宣。
答金葛峰(得研)
隔山不见。徒费梦想。清札飞来。执热临风。裴君恳事。可为则器仲岂欲否。难为则昌乐独何能为。欲与器仲议为。器仲醉村酒如泥而过奈何。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10H 页
不一。
寄子(弘望)
自汝离侧。顿觉少睡。未知路中得保无挠否。试事馀外。且汝年与学俱稚。非得失关念之地。又边声不佳。试后即发还速到。以慰老怀为妙。此间时免他患。但下川宗侄兄弟两家。皆有疠患。二妇相继经痛。龟家邻夹亦有疾病。花店泉谷或疫或痘。无有乾净地。来时勿向彼中。直来为可。来路仍忙。例被同行之迫。险路轻发。致有狼狈慎之。值水涨勿轻渡。过桥时慎之。栈路或奴困马疲。忙迫间例有坠伤慎之。凡与人言语。勿及时人贤否是非。非相识人。勿轻与追逐。此外汝可商念父意。千万慎摄。
与金大丘(允安)
积年溯慕中。得令胤见过。谨审令调候有相。仰慰区区。第闻入冬来。稍有失摄。今年苦寒太甚。平人尚难堪。况令候愆和之中。乌得无此患。惟冀勉加慎旃。速膺勿药之庆。生有病妹在彼间。闻近日旧病转剧。春来欲一往见。此行若无碍。庶几自彼转投令所。一番奉叙是计。但恐衰病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10L 页
动步不易。未知果遂此计否也。察访尊兄闻康健如旧甚慰。忙不备。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拾遗
  
挽惟一斋金公
翻翻丹旐晓云斜。执绋荒山莫奈何。小子微诚惭请祷。梁摧遗恨祇今多。
海上遇故人
匹马东来见旧知。异乡杯酒不须辞。王孙草绿归何晚。脉脉城头赠柳枝。
祭城隐宗丈文
恭惟我公。承家孝友之行。乡里所服。满庭兰玉。成就之庆。宜享遐福。嗟天报之未丰。伊享年之何促。客天涯而闻讣。礼奉含之未及。悲岁月之不居。而一期之倏忽。逮今日之还乡。怆风烟之萧索。念旧好兮不得见。森笑语于平昔。拟升瞻乎新阡。拊佳城之攸托。摅此怀之悠悠。庶冥接于髣髴。被疾病之为祟。望白杨而痛哭。代族弟而送奠。冀遗灵之来格。
谨次月川丈(赵公穆)
金气棱棱海国秋。白旄挥处虏人愁。汉廷早晚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11H 页
分茅日。定远荣名在虎头。
  二
万国兵前又送秋。年年节序在閒愁。五更落月初回梦。鸿雁悲鸣水北头。
  三
文武衣冠异昔秋。天荒地老鬼神愁。西风古木鸣寒叶。一夜孤臣尽白头。
奉呈雪月丈寄愤
蔽天氛祲几时清。五载三韩不解兵。褊壤自知无上策。大邦何复损王灵。东窗竟主南朝议。龙节徒劳虎口行。堪笑逃来匹夫事。四方专对任非轻。
用古人韵示器仲
学道刳心类捕风。迷途荣愿只苓通。半生万事随年老。方寸千谋到手空。着足惊波翻覆里。寄身行路是非中。天涯岁晏心犹壮。匣剑冲星旧吼龙。
松亭会酌。逢雨沾湿。仍咏其事。
炎蒸三伏雨。飒沓乱松亭。细逗麻衣爽。微沾草履轻。野禾生晚色。溪树起寒声。醉笑同邻好。聊
梧峰先生文集卷七 第 511L 页
宽暮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