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疏劄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7H 页
辞都承旨疏
伏以臣诚愚陋无所识知。昧道瞢学。只一倥倥。粤自 先朝。叨窃宠荣。遭遇盛际。冒长喉舌。于今八个月矣。既不能进尽忠言有所广益。又不能出纳惟允以补衮职。徒以随行逐队。晨入晚出为能事耳。智虑短浅。未效涓尘。而气力澌竭。势将颠仆。不得不呈告乞解。而过蒙恩暇。出于常规之外。臣诚感激。更不敢言病。惟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闷默至今。力疾奔走。百病交侵。精神聩聩。失前忘后。如醉如痴。顾念公私。不寒而慄。臣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臣虽欲强其所不能以策驽劣。而蒲柳之质。自觉衰谢。筋力已尽于夙夜。空疏蔑识又如前。所陈者如是而不自早处。则其不至于偾事者几希。臣窃惧焉。 先朝故事。臣得闻之。 国初官制。院官皆称代言。而长官则称知申事。一国之务。分掌六房。有所启达则许院官入告于内。有所传命则亲王子出宣于外。 先王之待政院。可谓至矣。而政院之任亦重矣。上下之间。情意交孚。如家人父子。知无不言。言无不采。陶铸二百年升平之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7L 页
业。岂无自而然哉。臣曾所莅历。无非尸素。而出入政院十有一年。尤无寸效。 天威咫尺。责望谆切。恩重丘山。报答无阶。常怀踧踖。犹不知止者。杜甫所谓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耳。不类如臣。无一可观。而区区爱君之诚则自以为不后于人。但念贱疾。比前尤甚。且有迟钝之病。与生俱生。猝难医治。前头诏使出来。亲临接待之际。昵侍 天颜。赞襄 玉音。责在知申。以臣不敏。何能对扬。非但臣切有私闷。人亦知臣之必不能也。臣虽无状。粗识事君之义。岂容一毫虚让哉。臣于本院。充位最久。为同副者二。右副者三。左副者四。右为四左为二。忝长者五。而未尝控辞。今始吁号以冀遆免者。诚以接对诏使。系国家大事。而蹲池不去。恐妨贤路。疾病筋力亦不能堪。此臣所以冒昧陈达而不避渎扰者也。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谅臣危恳。许遆臣职以安愚分。不胜幸甚。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
伏以小臣垂死残喘。冀延时月。当此多事之际。敢呈三告。继以上劄。罪在渎扰。方俟斧钺。而未承许遆之命。反垂赐暇之恩。欲其调理察任。其眷恋涵育之仁。自非木石。宁不知感。涕泣攒祝。唯思陨结而已。第臣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8H 页
犬马之疾。已到十分危域。死亡无日。虚带职名。臣区区闷迫。非独为臣身也。鞫狱方急。而身为禁府堂上。按谳无期。受针临迫。而职忝内局提调。趍侍无望。公私狼狈。罪戾山积。臣诚惶闷忧蹙。不知所为也。臣年逾六十。得此危病。百药无效。粥饮全废。终日所食。不过人乳数匙。精神昏眩。不辨皂白加以职名在身。惶惧积中。證日益深。莫保朝夕。其何以待差于旬月之间而有供职之望哉。凡人窘闷则呼天。疾痛则呼父者。诚以上下同体而父子一情也。今臣猥将贱疾。前后冒渎非止一再。而情未上孚。未蒙 恩遆。不得不复沥危恳。仰呼于天地父母。伏乞 圣慈俯谅微悰。本职及兼带义禁府判事,内医院提调,备局堂上。并许镌免。俾得安心调理。优以岁月。则将散之魂。庶几复回。而其于覆载生成之道。亦无欠缺矣。臣无任恳祈战灼之至。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再疏]
伏以无状小臣。猥将贱疾。屡渎 天聪。罪合万死。 圣恩如天。许遆备边司堂上。又有安心调理之命。臣感激涕泣。不知所达。第臣所带政府金吾内局。俱系莫重之任。非如闲漫之比。虽欲安心调理。不可得也。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8L 页
况今鞫狱久滞。王章不举。引法之请。一日为急。而臣为有司。旷废职事。忧惧闷蹙。病日益深。欲出则膏肓已剧。死亡无日。乞遆则 温谕每下。释负无期。臣之情事。实为狼狈。臣虽至愚。亦知臣子尽瘁之义。犬马之疾。苟非十分危急。则乞免 恩荣前后非一。何敢复沥危恳。渎扰至此而不知止哉。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谅臣微悰。察臣至愿。本职及兼带义禁府判事内医院提调。并许镌改。臣无任祈恳战灼之至。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三疏]
伏以小臣敢将贱疾。烦冒 天威。今几番矣。 圣度涵容。不加渎扰之罪。每下调理之教。感激鸿私。梦寐亦惊。遵依 恩旨。缩伏呻吟。庶几小差。以待就列之期。而沉痼之證但觉日深。瘝旷职务将惬四朔。虽闲漫之地。亦可寒心。矧此赞成 经筵内局金吾。何等职名。而缘臣无状。徒为虚带之地至此其久。朝廷事体。岂不未安之甚乎。目今孽虏搆祸朝野少暇。而政府之坐。东壁则阙如也。唐差出接。新阙移临。而问安之列。药房则欠员也。君德成就。厥责有在。春秋大义。讨逆必严。而灭裂平生。所学无术。按狱方急。请讨末由也。虮虱微臣。不幸有疾。负罪至此。忧惧闷蹙。不寒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9H 页
而慄。魂不能附体。病因此益深。委顿床席。有同僵尸。臣虽欲扶曳以进一望清光。归而溘然。何可得也。窃念臣之先世皆未永年。曾祖臣公砺二十六岁而死。祖臣士弼五十四岁而死。父臣友仁未逾六十。至于臣兄尚弘。未满四十。臣弟尚信。未满五十。而其没也皆因风候。臣是何人。独能久长。臣今六十二岁。风痰为祟。危症百出。诚恐冥期将迫。不朝则夕。秋节已尽。寒气渐紧。少触风冷。辄迷人事。牢闭窗户。只待死日。尚何有更供职事之望哉。本职及兼带。亟赐镌改。公私幸甚。臣无任战灼陨越之至。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四疏]
伏以臣诚不幸病入骨髓。百药无效。已至危域。奄奄一息。只待死日。所带职务。如置相忘者。四朔于玆。况内局提调。专为保护 圣躬。每有举动。不得随参于问安之列。金吾重地。要囚多滞。按鞫方急。尤不可一日瘝旷。而虚带职名。出仕无期。敢沥危恳。乞免至三。而诚未上孚。致勤 严旨。臣之罪戾。实合万死。席藁数日。以俟鈇钺。而贱疾几殊。无望获苏。 太庙亲祭。又难趍陪。臣之情事。至此狼狈。不得不更竭闷迫之悰。冒犯渎扰之罪。伏愿 圣明少垂怜察焉。顾臣之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9L 页
疾出于积伤。曾在丁巳年。得右边不仁之症。少触风寒。辄复加重。四五年来。渐成麻木。但不至全身不遂耳。臣常以为臣之家世。皆以风病早死。今臣所患之症。亦类中风。殆其不免乎。乃于上年秋。风疾作孽。几至颠仆。幸蒙 圣上喣濡涵育之恩。得免死亡。及至今秋。危症复剧。食饮顿废。人乳是赖。形骸日益困惫。精神日益昏迷。皂白未辨。坐卧须人。此臣填壑之期匪朝伊夕。病势到此。无复生全之望。虽欲贪恋荣宠。待差察任。其势末由。惟将散之魂。耿耿于中者。从前隆眷。莫补丝毫。不为结草之鬼。更无图报之路。瞻天望阙。不觉哽咽。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察臣垂死之病。谅臣危迫之恳。本职及兼带。亟许镌改。俾得安心调理。以延晷刻之命。公私幸甚。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五疏]
伏以臣于本月初六日。伏承 圣批。缱绻温旨。丁宁晓谕。不啻慈父之诏其子。臣诚感激继以涕泣。臣欲复沥危恳。仰达微悰。而举动临迫。迹涉渎扰。惶恐闷缩。以俟 缛礼之完矣。今此 追崇尊号。乃一国莫大之庆。凡为臣子。孰不欲欢忻忭舞。争先睹之为快。而积病馀息。奄奄将尽。坐卧必赖人扶。寸步不能自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0H 页
致。 太庙亲祭。未参骏奔之列。献祝冈陵。莫陪鳌抃之后。望阙瞻天。只自兢惶。臣虽至愚。亦知臣子分义。臣之病势若或一分可堪趍诣。则何敢退伏私室。自取逋慢之罪哉。臣本陋劣。最居诸臣之下。而遭遇 圣明。曲被洪造。历扬华显。滥厕崇班。殒臣之首。不足以答 天眷之万一。粉臣之骨。不足以报 圣恩于涓埃。而不幸贱疾至此危剧。过福之灾。自知难活。结草之外。图效无路矣。且臣闻医者言。积伤之症。入于骨髓。必须就闲调治。积以时月。得至春和。庶有生全之望。顾臣自夏徂秋。一向沉痼。卧在床褥。百药无效。及至冬节。寒战益甚。暂开窗隙。辄迷人事。一缕残喘。虽不遽绝。开春之前。决不得出户庭。臣所带职务。俱非闲漫。旷废任事。五朔于玆。朝家事体。已极寒心。况要囚多滞。病伤相继。按谳之事。一日为急。岂可以垂死微臣之故。而迁就待差。致谬国体乎。伏愿 圣明天地父母。谅臣危病。察臣至恳。本职及兼带义禁府判事内医院提调。并许递革。以安愚分。臣不胜激切屏营之至。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六疏]
伏以缘臣贱疾。旷废职务。逾六朔矣。虽闲散之局。尚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0L 页
云可骇。况内院金吾。何等重任。而全然瘝弃。至于此久耶。目今唐差络绎。连有举动。药房问安。事体莫重。人心不测。凶贼作孽。要囚滞狱。谳折方急。而臣诚不幸病势沉痼。供仕无期。国事将至于日非。物议必愤于逋慢。臣之狼狈。虽不暇论。其于国体。岂不未安之甚乎。伏枕思惟。臣罪万死。玆者 圣德钦恤。特下备忘。有罪无罪。欲令速裁。此真尧舜之盛心也。臣有一分供职之望。则敢不扶曳而出。以尽其承之义哉。顾臣之病。非寻常感冒之比。积年风痰。隆寒转剧。牢闭窗户。避风如箭。时或触冷。辄至昏仆。摩扪手足。久乃仅苏。将此筋力。虽欲奔走察任。不可得矣。前后 圣教不啻丁宁。臣非木石。宁不感激。欲出则症势如此。控辞则 眷谕切至。僵卧深室。唯朝夕对妻孥涕泣攒祝而已。迁延数旬。恭俟鈇钺。 圣旨又下。臣罪益深。惶恐战灼。无地自容。虚带职名。公私闷迫。有难胜言。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谅臣危恳。本职兼带。亟赐镌改。得以安意调治。寒冻之节。倘免填壑。暄暖之时。庶或全活。则更从大夫之后。仰瞻 天日之表。此臣病里区区之愿也。当此忧虞之际。渎扰至此。无任兢惶陨越之至。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1H 页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七疏]
臣婴必死之疾。叨难旷之职。陈情乞免。今半年有馀矣。虽在闲漫之任。亦可寒心。矧此金吾剧务。内局重地。决非一日所可瘝废者乎。犬马之病。已陈于前后疏中。而 圣度涵容。未蒙恩递。忧惶战灼。若无所容。欲复沥危恳。以叩天阙。而迹涉渎扰。闷默至今。屏伏私室。常怀踧踖。玆者岁时问安。臣子所不敢废。而贱疾危笃。未参诸臣之后。丕蔽要囚。王政所当先务。而虚带重任。莫有谳折之期。区区闷迫之状。不得不更烦 天听。伏乞 圣明少垂怜察焉。臣于衰朽之年。得此难医之症。服药调治。日望差可。庶几策励鲁钝。以答隆眷。而骨髓之病。有加无减。沉绵床席。只待冥期。伏愿 圣慈天地父母。谅臣危悰。本职及兼带义禁府判事内医院提调。并许递改。公私幸甚。臣无任兢惶陨越之至。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八疏]
伏以臣沉绵垂死中。伏闻 玉候未宁。该局进药。诸臣问安。臣以内局提调。末由趍诣。人臣分义。扫地尽矣。犬马微悰。徒切忧慕。瞻天涕泣。魂魄飞越。臣于此际。固知不敢言身病。而区区悯迫之情。有不容终嘿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1L 页
者。臣诚不幸。臣弟前郡守臣尚宽。本月初一日。因中风丧逝。臣积病呻吟之际。遭此骨肉之痛。沉痾转剧。新疾遽添。数日之内。渐成难救之形。医官皆以为必死。不欲投药。而奄奄一缕。至于今不绝者。何莫非 天地父母发生之恩也。心思图报。唯有结草。窃念臣病寒节尤极。意谓开春则庶几少差。而及此春来。危笃如此。万无回苏之望。冥然长逝。臣实无憾。而唯是内局金吾莫重职名。犹在身上。瘝旷职事。非一二朔。臣罪万死。伏乞 圣慈谅臣危迫之恳。本职及兼带。即许镌免。以安愚分。公私幸甚。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九疏]
伏以今日何等时也。臣所带何等职也。要囚满狱。凶孽多端。按鞫施律。一日为急。金吾之长。岂为一贱臣养病设也。况 圣候未宁。方在调摄之中。药房提调。问安议药。事体至严。分义莫重。而垂死残喘。运动无日。瞻天恋阙。只增陨越。仄闻顷日自 上下严旨。都提调及副提调。皆即力疾出仕。而臣独至今未得趍造。循迹定罪。固难逭于越视君上之疾。抚衾战慄。不知所言。窃念臣无才无德。叨遇宠荣。官崇一品。名缀勋府。子婿之登仕食禄者亦非一二。 圣恩罔极。报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2H 页
答无阶。福过灾生。天道之所必至。今臣疾病。分当填委。无足惜也。玆者节届仲春。日晷渐暖。万物向荣。自上轸念蝼蚁微物。曲加涵育。欲使一缕馀息。庶几调保以出。 圣泽氤氲。实天地发生之仁也。唯其积年沉痼之症。但觉日深。有如拥肿之木。枯朽已甚。虽遇春风。无复生意也。微臣死生狼狈。固不足恤。而调和御药。按谳王狱之任。亦可置之相忘耶。言念及此。欲死无地。凡官之呈病者。自前或初二度许遆。至于三度则无有不遆。唯大臣呈辞。不限多少者。诚以大臣与庶官事体别也。今臣既非大臣。又无堪剧之才。病且危笃。朝夕入地。而虚带重任。三告未遆。从而陈劄至再。陈疏至八。未蒙允许。自去秋至于今凡几时月。生前若未得释负。死亦不能瞑目矣。此臣所以更将危苦之辞。仰渎 天听。不敢以支离自止者也。伏乞 圣慈谅臣恳祈痛迫之情。本职兼带。并即镌遆。公私幸甚。臣不胜感恩知罪攒祝战灼之至。
辞左赞成判义禁疏[十疏]
伏以臣病伏踰年。与死为邻。所带职任。不可瘝废。渎冒辞章。前后非一。诚未上孚。 天听邈然。每谕以调理出仕。当此国家多事。举动稠叠之日。虚带职名。罪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2L 页
戾山积。问安之列。内局欠员。按谳之际。金吾缺长。臣常惶悯。罔知所出。臣之病势危剧。廷臣所共知也。幸赖雨露涵濡之泽。几殊之喘。复延时月。仍念日煦和暖。庶几渐至差复。则更造龙墀。一望 天光。虽即溘然。无复馀恨矣。三春已谢。四月居半。出仕之期。指日以俟。而近自数日以来。头面生肿。症势紧急。针药莫效。床席未离。监军入京之前。臣虽欲扶曳以供职务。其势末由。不得不更陈情悃。疏十上而不知止焉。唯增悚惧。不胜战灼。伏乞 圣明天地父母。谅臣微悰。本职及兼带义禁府判事内医院提调。亟命镌改。公私幸甚。
辞判义禁内医院提调劄
无状小臣。滥蒙 天恩。数旬之间。异数稠叠。义禁府判事,内医院提调。相继命下。臣是何人。叨冒至此。感激鸿私。梦寐亦惊。一息尚存。唯思尽瘁而已。第念内局非如他司之比。调剂御药。保护 圣体。为任莫重。凡形杀淹秽等事。医家之最忌。故自 先朝。刑狱之官不得兼带。若至相值则例遆金吾。盖出于事理之当然也。虽或有兼此两处。未蒙恩遆者。顾其才局兼人。尚可优为。今臣驽劣。最居人下。廷尉之任。万不近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3H 页
似。加以前秋所患风痰之疾。尚未差复。元气澌败。精神消耗。蒲柳之质。衰朽转甚。躬壳徒存。有同木偶。寻常事务。犹患茫昧。矧此王府重任。其何能措处得宜而称钦恤之意哉。内局,金吾。既无兼带之例。冒昧虚受。且有偾事之虞。伏乞 圣明亟赐裁处。公私幸甚。
辞判义禁内局提调劄
伏以臣贱疾缠绵。深入骨髓。积伤成肿。趁不消融。卧起亦赖人扶。诚恐死亡无日。当此国家多事。边虞孔棘之际。冒呈三告。乞解职名。屏伏私室。恭俟允下。庶因此安心谢事。冀延时月之命。乃于本月二十日。有只遆备边司堂上之教。是诚天地父母之心。怜察微臣。或可以带病行公也。顾臣所患。盖自去秋风痰挟火。症势危剧。若非 圣恩如海。赐以医药。何以得有今日。馀症未殄。有待时将发之渐。而因岁时傩礼事。 圣教严峻。臣诚惶恐。一身之疾。有不可顾。扶曳出谢。继有诏使之来。逐日供务。不得休息。颠仆是俟而不敢言病。其形脱气疲。万不堪支之状。在朝臣僚所共目见而心悲矣。病势已到十分地头。寸步不能自致。 宗庙亲祭。不得陪从。礼罢还宫。不得问安。臣不胜忧惶闷蹙。若无所容。况金吾长官。实主按谳王狱。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3L 页
内局提调。专为保护 圣躬。惟玆二任。俱系莫重之地。决不可一日虚旷。臣虽至愚。亦知尽瘁职事之为分义。屡陈身病之为渎扰。而今臣福过灾生。危症叠出。精神日益昏迷。筋力日益颓惫。委顿床席。常如触柱之人。遇事茫然。不能察其皂白。臣虽欲冒昧出仕。不可得也。况臣之疾。非朝夕可差之症。必须服药调治。积有时月。庶望生全之路。若臣之筋骸精力。有一分可堪之势。则何敢乞免恩荣至于此哉。伏愿 圣慈俯谅危悰。曲垂洪造。本职及兼带义禁府判事,内医院提调。并令遆差。公私幸甚。
辞本职及兼带劄
伏以蝼蚁贱臣。至愚极陋。滥侧崇班。涯分已极。福过灾生。危病叠出。臣于上年秋。痰火挟风。作孽心胞。精神昏迷。语言颠错。手足痿痹。气息如线。调治累月。幸得回苏。而大势虽歇。馀症未殄。诏使之来。僶勉出仕。逐日奔趍。气力转困。终至于莫可救药之地。呈病乞解。而辞不达意。未蒙允许。鞫狱方急。不敢言病。触冒暑湿。逾月趍跄。筋力澌尽。前症复剧。粥饮全废。人乳是赖。肉脱骨立。不似人形。沉绵床席。死亡无日。当此国家多事边忧孔棘之日。虚带职名。尤切闷迫。沥血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4H 页
三呈。冀赐一俞。而遆改之命。浃旬犹阻。固知 圣批未下之前。不敢复有陈渎。而今臣事势。殊异常规。冒滥之嫌。有不可顾。贼㬇凶疏。有臣子不忍闻之语。凡有血气。皆思寝皮。不可使一日假息于覆载之间。而贱疾方剧。请讨无期。况自 上将有受针之举。择日不远。而身为药房提调。末由出仕。忧惶蹙踖。病日益深。瞻天望阙。闷泣而已。臣之本职及兼带内医提调义禁府判事。俱系重任。决不可一日虚旷。顾臣犬马之疾。已到十分地头。莫保朝夕。更瞻威颜。恐未可期。伏愿 圣慈天地父母。谅臣危恳。遆臣职名。以安愚分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取进止。
辞判义禁劄
伏以内局金吾之不相兼带。其意有在。自 祖宗朝。内医提调若兼禁府则必为辞遆。已成格例。臣于初忝禁府之日。据例控辞。未蒙 恩遆。强颜行公。遂为一世所嗤点。臣虽无似。岂得自安。适有贱疾。久而弥笃。陈情乞辞。疏至十上。愿将实职。并与兼衔而皆遆。以便调治。肝血沥尽。天听逾邈。常怀闷迫。不知所出。逆狱猝起。恭承命招。不敢言病。僶勉趍诣。力疾随行。唯以颠仆为期。而精神昏耗。十丧七八。气力澌尽。只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4L 页
存空壳。加以近日头部生疮。足背成肿。步履𨃟跚。痛不能堪而犹不知止者。顾本府狱事方急。同僚在告。若至于一时呈病。则恐涉渎扰。区区寸忱。隐忍供剧。抵暮还家。达曙吟痛。逐日如是。肿势益重。食饮顿废。渐成萎薾。以此精力。决难分仕两地。况可以清齐洁净之所。兼察刑杀讯鞫之事乎。目今群贤济济。崇秩亦多。能举是职者不患无人。如臣驽劣。最居人下。而衰病转甚。桑榆已迫。贪恋 天恩。尸素度日。揆之公私。无一可者。伏愿 圣明法祖宗之盛宪。思保护之重任。察金吾古无并兼。谅微臣病在深痼。判义禁府事。特许递免。不胜幸甚。
辞左赞成劄
伏以无状小臣。猥被洪私。涯分已逾。感激 天恩。常怀踧踖。新除 恩命。又出人望之外。屏伏数日。恭俟物议。窃念贰公之职。寅亮天地。辅弼一人。乃其责也。苟非学有经术。识达时务。莫宜居之。兼带贰师。尤非所敢当者。臣曾忝宾客。亦知不称。矧此职名。又非宾客之比。将何术业以赞元良乎。惟玆二任。俱系紧重。粤自 先朝常缺其位者。盖难其人也。岂容私一愚臣。苟取充位而荣其身哉。况臣犬马之齿。已迫桑榆。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5H 页
精神筋力顿觉衰耗。虽欲勉竭驽钝。不可得也。伏乞 圣慈察臣危悰。镌改臣职。以安愚分。不胜幸甚。
辞加资劄
伏以无似小臣。叨冒傧相之任。才不足以应物。智不足以制权。周旋接待之际。未得其宜。致有无前之变。使 圣上宵旰。群工奔走。国储磬竭。民血澌尽。而诛求之繁。罔有纪极。臣不能救正于初头。终致末流之难防。每念及此。欲死无地。谴罚不行。误恩荐加。闻 命震慄。若无所容。臣虽极陋。粗识事君之义。岂容侥占非分。更积罪戾。臣窃念人君命德之具。不可轻易假人。其难其慎。必审必当。然后上无虚授。下无虚受。可以砥砺乎一时。无讥于来世。今臣有罪可论。无功可纪。使朝家苟有敢言之臣则臣不得晏然而已。矧臣忝在列卿之后。叨居天官之重。岂可藉人要托。寅缘高秩。以辱名器。 圣度如天。虽欲涵容。臣独不内愧于心乎。负罪如山。受恩无名。臣将何面以对人乎。王人虽可尊敬。我国自有体面。非可苟也。崇班峻秩。一任其口。而不复问事理之当否。则臣未知天下后世谓今日如何也。顷在丙午年。朱梁两天使。于饯席苦请一行员役。以求恩泽。而 先王终不果施。此臣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5L 页
所目睹。而今日之所当法也。公义至严。名器可惜。伏愿 圣慈天地父母。察臣危衷。亟收成命则公道幸甚。愚分幸甚。
辞加资劄[再劄]
伏以臣敢将危迫之情。仰渎 天听。未蒙允许。臣诚闷蹙。不知所出。夫爵秩。人君所以砺世之具。臣虽无状。不敢由他途以进。区区寸忱。 圣鉴所洞照也。今以命德之器。曲询诏使之请。臣固知 圣念特出于敬待王人之意。而公议至严。未敢承命。臣不胜惶恐陨越之至。且臣闻。同僚以臣随诏使近将西下。及臣在京时。为都目大政。 启请蒙允。而臣之事势。有不可苟者。今此 恩命。极骇瞻聆。凡有血气。莫不错愕。两司之论。实宇宙间不可少之正议。身在姑停之中。则未免为被论之人。其何敢不有公论而偃然出谢。至参于大政乎。揆之事理。有难强颜。在 先王朝。长官有故。则亚官以下为都目政。已有规例。而诏使临行。国家多事。今不必汲汲为之。况臣负罪如山。受恩无名。进退狼狈。罔知所措。伏乞 圣明亟收成命。仍将本职。并赐镌改。使臣得以闲衔下去。公道幸甚。愚分幸甚。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6H 页
辞左赞成及兼带劄(癸亥五月)
伏以臣敢将闷迫之恳。仰陈必递之情。而辞不达意。未蒙允俞。臣诚狼狈。无地自容。不得不更敷心腹。冀垂怜察。宁受滥猥之诛而不敢避焉。臣赋性愚陋。才疏学蔑。粤在 先朝。荐被恩私。位忝宰列而未效丝补。逮至废朝。官贰于政府者累年。而不能匡救。终致颠覆。其选耎苟禄之罪。岂庶官比也。今者 宗庙再安。彝伦攸叙。贤能登进。朝著肃清。如臣负罪残喘。自分屏斥。谓 威命之降。匪朝伊夕。而不惟赦之。且优容之。臣感激鸿造。继以涕泣。疑若梦寐。一息尚存。惟当尽瘁图报。而顾此强聒不知止者。岂有他哉。寅亮弘化之地。成就君德之责。是何等职任。而臣以褦襶癃病。素乏赞襄之学术。又无供仕之筋力。当此改纪图治。日三开筵之际。虚玷名器。迁延时月。只妨贤路。至于内局提调。为任最重。自前不得暂旷。其意有在。而缘臣贱疾日剧。与死为邻。问安之列。阙然已久。人臣分义。果如是耶。今臣罪累如彼。疾病如此。坐速天地鬼神之诛责。虽 圣上欲为之曲庇全安。而不可得矣。臣之情事。不亦矜蹙乎。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俯谅危恳。臣本职及兼带知 经筵内医提调。亟许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6L 页
镌削。以安愚分。以存国体。臣不胜激切屏营之至。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简牍
  
与宰相书
仰惟台体起居万福。窃念乾文示警。变异非常。而未闻别定文官直宿测候之举。盖有之矣。适未及闻耶。不然。何其宜闻而久不闻耶。此非寻常彗比。群情褫魄。而朝廷别无变常之事。当此大礼。势不得不尔。而若过今日则似当有 启达。未敢知台鉴之意如何。避殿减膳。虽是文具。历代人君。无不遇灾而惧。内加修省。外并减损。岂非美意乎。此正变危为安。转祸为福之秋也。是在台閤下善为纳约。致君尧舜。措世唐虞。非他人所可与。固知台左右算无遗策。而窃有愚衷。不敢自外。冒犯台严。不任惶怖。不备。
移会盟堂上书
他馀物件。该曹自可以天使时所用之物应用于此。而烛台应纳之数。极为浩多。至于六十馀双。 御前所用。 两殿通计五十九双。反覆商量。必不至若是之多。恐有中间冒滥之弊。通问于该曹则出于司钥分付。不敢擅减云。工曹所储只十双。太平所储亦只十双。市民应纳之数三十九双。通计则五十九双。并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7H 页
与舍人司所纳者而计之则六十一双。此物非家家常有之物。必以典当图借于诸处。或至閪失则至于破产。极可哀怜。若以实入之数 启下。则保无此弊。而政院知而不敢为。该曹知而不敢为。到此地头。唯有剥肤搥髓。依司钥分付而已。舍人司所纳。亦系体面。百姓虽弊。理不敢辞。并此仰禀。
寄儿辈书
辽山别后。未闻消息。一行俱得无恙否。闻在鹤楼。稳过重阳。而不得一歌喉。悄焉与主人翁自唱相劝。可笑可笑。此处依旧。汝妹婚事。反覆思惟。人事难知。其势不得不与邻近相议。而亦不可徒信谨口。顷令宏儿往见而未还。苟其为人谨厚能读书。有成就之望则虽非过人才调。亦可以议礼。有高才能文章。吾不多羡。今世之人。鲜不因此而致误。吾意如此。汝更量示。近观元镇器局不浅。必为他日宰相。扶持门户。愿勤教史略及论孟。以期成就。不但以文藻劝之也。汝来此数月。不读一书。又不能教子一书。优游度日。吾甚不取。闭户京城。谢绝人事。但观书籍。以销居诸。不亦乐乎。昌黎诗曰。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其亦有味哉。且志定之才之高。殆非庸众人所可及。苟能善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7L 页
读而有得。则不患不到大贤地位。而渠不刻苦。未免悠泛。甚可惜也。乡党已印出矣。鲁论亦方印矣。夫妇。人之大伦。敬相待如宾如友可也。至于闭门则近于已甚。非中庸之道也。尧舜周孔之道。常行于日用事物饮食之间。动静云为。得其中正。乃其道也。过则失中。不及亦非中。君子所贵乎道者。中之一字而已。名教中自有乐地。正谓此也。此等说。常与定商论。使之心融神会于其间也。古训千言万语。只令求大中至正。而中之时义远乎。皇建其有极。不过如斯也。
与儿辈书
尔等眠食。近来如何。冱寒若此。深用遥虑。此处皆依旧。汝慈闱气体稍平。今不疼痛。甚慰。曾闻定之女儿病患非轻。今未知加减如何。凡事议于汝伯处。奉以周旋为妙。两郎无恙否。汝等须加亲厚。款曲待之。使有欢心可也。朴生处。忙未别状。常用耿耿。此意布之为可。大槩得失有数。富贵如云。初非人力所及。但当顺受之而已。得不足为喜。失之亦何恨。吾为秀才时。每榜见屈而不以为戚。未尝待榜。入场后出榜前。惟闭户读书而已。自外至者。何足动吾一念。尔等不可不知此意也。曾闻定也欲于岁前南下云。苟非统营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8H 页
信任军官自南而北。则决不可为此行也。弱龄远路。冲踏雪霜。艰窘万状。不特此也。道路间不虞之患。亦不可不虑。故曾于云山去奴之归。详及之矣。其已闻否。扰不尽。
寄志完书
古人以为读书三冬。文史足用三馀之业。晷刻千金。汝其知否。
寄志宁书
望汝勿出入。闭门读书。考见万古治乱兴亡安危成败。如在目前之事。则乐亦在其中矣。
寄志完书
行到肃宁。见闵佐郎汝信。能任真推分。无戚戚然。殆亦可人。只自反无愧而已。外物之来。我何预焉。深居过冬。任意看书。读尽四书二经左氏春秋为妙。小学尤宜先读。不读此。无以成人。寒暄堂三四十。爱读此书。及论时事。必曰小学童子何知。辄不答。此所以为寒暄。其意深远。宜后学之可慕。
寄志宁书
只望汝努力加餐。勤读书史。勉副吾意。富贵如浮云。吾不欲使汝成功名。但愿汝进学明智。免土墙而已。
寄儿辈书
愿汝等读古人之书。行古人之道。以古之人为期待。不可只为农夫而已。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此最可法。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忧者。农夫也。是则可戒。儿辈勉乎哉。
寄志定书
曾见汝书则汝专意读通鉴云。此实好意思也。苟能用力于史记则文理益进。而每有新得。岂非可喜也。得失早晚。都不关。迟迟涧松。晚翠可恃。但所虑者。怠于做工耳。若善读书则甚可乐也。
寄儿辈书
汝其做业。今日如何耶。青春不再。白日易暮。读书须及时。既成枯落。将何及矣。汝等勉之。
寄志定书
白日如流。青春易暮。今汝不勉则枯落穷乡之叹。终不得免。所谓志士惜日短。其不信矣乎。
寄志定书
自汝之负笈东游。意未尝不在神勒也。忽有书来。知已移栖南亭子。无乃瞻之在前。忽然在后者耶。甓寺如不安稳。湖亭反复胜耶。勤不勤在我。不在居处。譬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9H 页
之隐者。大隐隐城市。嚣尘焉能浼我哉。吾恐南亭之不能使汝勤。如甓寺之不能不使汝不勤也。昨因骊江人。顺付加减八味汤六服。使传于汝处。恨不相及也。此处无恙。只愿汝幽栖好读。透彻六经。不愿汝来往不惮烦。犹未免为吴下阿蒙也。
寄儿辈书
比甚暑热。尔等眠食何似。元镇亦复何居。遥虑遥虑。吾无恙。第诏使爱钱太甚。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苟可以得银。无所不至。以我邦残破之馀。疲氓之力。其何能堪。窃为苍生不胜嗟惜。汝等做业今如何耶。青春不再。白日易暮。读书须及时。既成槁落。将何及矣。愿汝等勉之。
寄元镇书
柳郎之回。具悉多少为慰。第闻汝慈堂到彼以后。哭不绝声。恐因此益伤。不得保全。汝亦瘦黑太甚。不似人形。苟至于此。必死无疑。深恨当初许汝之居庐也。吾欲使之还。为返哭于京。庶朝夕相见。以救危喘。何汝之不谅事理耶。汝苟死亡则汝父之祭祀。汝母之奉养。谁任其责耶。吾甚非之。
寄志定书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49L 页
渡江后未闻消息。思汝为劳。此处依样。吾所患湿疮尚弥留。但已挫气。自当渐次平复尔。昨日视学之时。裕也入次格。观其试卷。足以优为而适未参榜。大幸大幸。女婿乘龙属耳。男儿又此攀桂。则非但吾家不宁。造物亦必多猜。今幸不利。是吾家之福也。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神也。射策金门。岂无其日。塞翁得失。宜为龟鉴。吾不以为恨。而以为贺也。禄政退行。至今未为。已递三司之官。皆不付职。汝亦已递之官。例不应受其科禄云。似当数月内为政。万事任天而已。
寄志定书(安山衙内)
贼势此极。痛不自定。初六日夕。先锋已到青石谷。与李曙相持。我军退次。是十六日也。崔鸣吉无恙在坡山。今日道将入来。我得见之。相对如梦寐。明日。 内殿发向忠清道公州山城。徐观临津消息。当有自 上举动。吾当陪扈 圣行。度不出数日间也。所虑者。汝为此守。似当不远地留在。以便相闻于汝。而所往处皆在路边。或瞻星丙谷。或于良川等处。无非大路。此外无他可往之地。与汝不相接。吾既在远处。裕也亦在他地。吾以是为忧耳。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杂著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0H 页
以书状官朝天时。呈礼部卞诬文。(有手草)
朝鲜国差来陪臣领中枢府事郑昆寿等谨呈。为仰陈弊邦事情。恳乞导宣天泽。湔涤至冤事。卑职敬奉 国王钦谢降敕皇恩表文一道。及备陈情事实封奏文一本。谨已进献讫。伏闻奏文则奉 圣旨下部里。将覆议题奏。窃伏惟念 寡君情事。备载元本。 圣鉴所洞照。本部所谅察。采择而昭释之。其必有明降德音。为远人所快睹者。谨俯伏指日恭俟。无容更有冒赘。然书或不敢尽言。意或有所未彰。则衔命而来者。亦不宜闷默而已。钦惟 圣天子广大光明。好察迩言。不让于大舜。而閤下上体圣意。不以远人而忽之。则其可可以言而不言乎。卑职窃照自弊邦剥极以后。 圣天子东顾殷忧。冠盖则相望焉。介冑则遍满焉。一国君臣上下事情。靡不目见而耳闻。无论巨细。展转上彻。万里咫尺。有何纤毫或阻于明见之外。而敢有所辨明于其间哉。其有迹则似而情则不近。即其一而未究其二。黯昧之冤。不一而足。不敢毛举以渎。独君臣上下之至冤而极痛者。是甘心于倭四个字。为群疑之本。而谓诈谓险。信口指目。倭奴之于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0L 页
弊邦。所为如何。而弊邦之于倭奴。视之当如何也。乃加以甘心之称乎。宗社墟矣。城邑夷矣。 丘陵则发堀矣。生灵则鱼肉矣。子女则系缧矣。家国则荡覆矣。锋焰所过。千里萧然。暴骨蔽野。邈无人烟。上自 寡君。下至群生。凡有血气。皆不欲一刻共戴一天。而无力以自快。其日夜痛心疾首。不啻卧薪尝胆。固不待辨说而明矣。辛卯之夏。贼酋平秀吉。骤遣使数辈。恐喝弊邦。乃以假途为辞。显有射天之计。弊邦君臣。愕然以惊。严辞以斥绝之。即遣使臣驰奏朝廷。是以有壬辰之祸。洎贼锋深入。势不可支。则 寡君与群臣。越在西土。亦惟近父母之国而号呼焉。庶几仰赖其顾复。而果蒙 圣天子矜怜。出师至再。天威所临。凶丑自溃。克平壤收京城。贼乃远遁。得复我疆土。弊邦君臣。遂还旧居。食息五六年者。秋毫皆帝力也。 寡君亡国而得国。吾民既骨而复肉。恩非望及。日惟感泣。其间为弊邦谋所以宁息者。无所不用其极。及狡倭更动。又六师移之。以鲸鲵毕戮为期。其不远三四千里。前后大发军兵。继之以飞挽。不爱劳费。且虑弊邦因循疲弱。无以奋励。再劳文武重臣。指授方略。精神折冲。而德意之宣。非一非二。虽天地之生物。父母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1H 页
之慈子。不足以喻 皇恩之万一。而彼倭奴者。天地间别种毒物。海岛是居。鳞介与混。不识君臣父子之为何物。而忍于杀戮。长于劫掠。弊邦之人。虽三尺童子。固视之如蜂虿耳蛇虺耳。况无故兴兵。积以岁月。蹂躏屠戮。至于此极。为万世必报之雠乎。此贼未讨而此雠未复者。只以力不足耳。顾又可以甘心乎。弊邦以积衰之末势。未有以自振。而彼贼尚炽。无生聚教训之暇。以谋则愦。以力则绵。大小钦差之来。见其不能有为而替其忧。故生疑于所不▣(一作疑)。此则弊邦之所自取。而其疑之亦已过矣。若险若诈。宁有是哉。甘心于倭何谓也。天日照临。神明昭布。冤痛实切。欲死无地。苟险且诈。不可莅众而应敌。况臣子之于君父乎。况外藩之于上国乎。况在水火之中而敢于拯济之下乎。弊邦之于 天朝。其一心趍向之诚。死而无二。谅亦朝廷之所明知也。于倭而甘心则是反侧于 天朝也。是可忍乎。反侧于 天朝而甘心于倭。有是理乎。所不忍而无是理。则市有虎而曾参杀人。其可信乎。天经地谊。民彝物则。不以中外而有间。则君臣大义。岂以危急存亡而有所变移哉。此不足为弊邦明。而以 天朝之恩于弊邦。尚不足明其非反侧者乎。以倭奴之雠于弊邦。尚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1L 页
不足明其非甘心者乎。弊邦之被贼祸。自壬辰至丁酉。首尾六年。守土之官。领兵之将。虽兵力不敌。覆败相寻。未尝有一人反面从贼者。其中忠义之士。劘身锋刃。死而不悔。如釜山,东莱,尚州,忠州,锦山,临津,朔宁,晋州,闲山之败。死之者不可枚数。而其他守城临阵而死之者亦多。最为表著者。想亦曾入于閤下之清鉴矣。无知小民。为贼所迫胁而不能自拔。为贼所执拘而不能死力。既入其中。或为驱死者有之矣。未必投甲以迎。倒戈以反。而有遇害者。有自尽者。有脱走者。士一命以上。未闻有降附在彼者。则未尝有甘心于倭者矣。上年庆尚,全罗,忠清三道之相继受兵也。各道节度使,防御使,赞画使,助防将等将。随处剿击。斩级有报。或七十馀级。或四五十级。或二三十级。揔千有馀级。生擒亦颇有之。皆经理提督所详知则亦足以明其不曾甘心于倭也。至于 王师则徯来其苏。宁或略不关情。国都则宗社所在。安忍全无顾忌。物力荡竭。接待之不称势也。而奈我方言。莫暴情意。贼迫汉南。妃嫔之出避权也。而禀于理督。非敢擅便。弊邦之情事则然矣。况 寡君与群臣。董率诸道徵兵。惟理督指挥是听。奔走于旗鼓之后。而视东征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2H 页
士卒。不啻一家之人乎。此等云云。亦皆所谓迹则似而情则不近。即其一而不究其二者也。弊邦以礼义见称于中国。自古在昔。而粤自本朝列圣。东渐之泽。最所先及。而其濡染之久。二百有馀年矣。至今十行之札。必曰忠顺属国。弊邦之于本朝。为忠为顺。 皇上之所已许。而天下之所共知也。安有忠顺而甘心于倭者乎。安有忠顺而以诈以险事本朝者乎。弊邦虽削弱之甚。艰危之极。而事大之至诚。可质于天地神明。受此黯昧之恶名而莫之白。岂不为弊邦君臣上下之至冤极痛乎。此 寡君之所以失魄塞气而叩心搥胸。必欲自列于天日之下照者也。伏闻前日 圣旨。有曰情有可矜。非尽险诈。朕亦推诚不疑。弊邦上下。庄诵而飏言。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 上圣度量。夐越常情。既曰不疑。则思过半矣。弊邦之至冤极痛。庶几其伸雪矣乎。莫不翘企以待。伏惟閤下以仁人在高位。一夫不获则曰时余之辜。其任又以掌邦政平邦国为务。平邦国云者。谓人皆得其平也。同轨之内。有不得其平者。则閤下思所以平之。当不遗馀力。而弊邦不平之鸣。閤下其忍闻之而不欲使之平耶。举国之至冤极痛。又岂但一夫之不获而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2L 页
已哉。伏望昭察弊邦情事。善为敷奏辨释于明四目达四聪之前。天其申命。倘一伸枉而雪冤。人之为言。无再煽疑而滋惑。则有以大慰弊邦上下人心。而弊邦上下亦得以自立于覆载之间。感激欢欣。鼓舞振作。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而倍殚心力。以翼王师。永图报效。以塞 皇眷。又何足言哉。干渎深严。无任惶惕。理合呈禀。为此具呈。伏请照详施行。须至呈者。
议玉册文徽谥并书当否
当初上谥之日。未有尊号。故所上谥册内。不得不称曰 王后殿下。今既上尊号曰慈淑端仁。凡于祭享祝辞。皆称尊号。而今乃欲循当初无所称之时。只称 王后殿下。似为欠缺。既有尊号则无端减去。终有所未安。且未知今番加上徽号玉册内所称。亦何以为之乎。似当以前所上四字及谥号并称。而但不书新上二字之徽号也。若然则一时追崇之礼。一册则减去前上之徽号。一册则并称前上之徽谥。亦似殊常。迷惑之见。不敢不禀。
议玉册文徽谥并书当否[再书]
谥文既已 启下。奉教可今当入刻。该郎来告曰。刻手方淬刀以待云。故区区愚意。奉议于制述之处。而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3H 页
台教如是。贱生未敢知愚见果是否也。惟在礼官禀议于都提调处分耳。大槩自前上尊号之礼。新上之号。不称于 殿下之上。则今番加上之号。似不当并称。只书前日所上者似可。至于庚戌年追崇时。玉册书谥而谥册不书尊号者。上谥号。上徽号。虽在一日之内。而上谥居先。则称谥于上徽号之册。果为精密。徽号未上于上谥之前。则其不得称于谥册。固也。但于其间有不可知者。称谥号六年之后。今欲更上谥号。却不书谥号于 殿下之上。窃有疑惑。
议玉册文徽谥并书当否[三书]
章敬王后时则其在初丧章敬谥号外。别上淑慎明惠四字。而曰徽号。祔 庙时又加上谥号云。而加上之号。不载于香山实录。即今 宗庙行用宣昭懿淑之号。意是加上时所上也。初丧。既上淑慎明惠之号。则虽加上宣昭懿淑之号。已上之淑慎明惠。亦当并称。而独去而不称。未详其故。而祝文内所称。非初丧所上之徽号则明矣。至于徽谥之议则当有分别。似不相混。而今人之恒言。未免通称。上于平时者。或称尊号。或称徽号。上于升遐之后者。亦或称尊号。或称徽号。议者或以为徽者。华美之称。故谥号及陵庙之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3L 页
号。皆可以徽称之。而亦出于臆料。未可以此断定。大抵祔 庙时加上谥。列圣王后。以四字为例。而或有平时尊号。则上二字用新号。下二字用平时所称。如 仁顺之懿圣。即平时尊号。而他二字为新上号。 仁圣之恭懿。即平时尊号。而他二字为新上号。或平时尊号有四字者则祔。(此下有缺文)
都承旨时 启辞
启曰。训鍊都监之务。近日益多。如给保分番粮饷等事。俱系紧急。必须有司提调亲自照管。而刑曹判书金睟方在呈告。小臣亦忝夙夜之地。有司职任。句管无人。事多迟滞。极为未安。臣所带都监提调。请改差。
请令该曹更考礼典 启
臣等伏承 圣教。反覆参商。誊黄赍诏官。直到 王京。前所未有之事。五礼仪所不载。始创于今日。该曹前后议定之礼。未知果合于尽善之道。自 上欲遵 先王之典。以求合于中。意甚盛也。令礼曹更为参考定夺。谢 恩一节。并为议处何如。
请勿许提督所请扁额 启
天笔盖出于圣无不通。华人之闻见而慕之。固其宜也。今提督当筵恳请。不啻再四。理难违拒。然既请题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4H 页
其堂扁。又请记其下曰某国王姓书。臣等反覆思之。终有所未稳。且军门有大功于我国。而于其归也。苦索四大字及其下数字。而四大字。强而后可。而某国王安御宝一节。竟不许。今于提督之行。独许扁额则军门耳目。恐有厚薄之疑。此亦不可不虑者也。至于前后长行书。假令群臣书送。而既送之后。挂在堂楣。中国何知非 御笔乎。万一不察 圣上辞不获已之至意。而或有所论议则深属未安。今以九载干戈。无意把笔。近遭私戚。气力尤惫。虽欲勉副而不可得之意。措辞修帖。不害于义理。区区下情。不敢不禀。
义禁府请 诏使时勿设彩棚 启
礼曹以登极诏使时彩棚造设事。因备忘移文于本府。臣等反覆商议。欲与军器寺共为料理禀处。而军器寺则待本府所为云。臣等取考户曹所藏彩棚。或访问壬午天使时山台都监下人。则彩棚许多所入。姑置不论。而其时都监下人。只馀书吏,书员,使令各一人。详闻各人等所言。则左右边。各设春山,夏山,秋山,雪山。每山上竹三。次竹六。上竹则长为九十尺。次竹则各八十尺。以两边山台计之。则应用上竹二十四柱。应用次竹四十八柱。此外应入柱木。不知其数。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4L 页
最短之木。亦不下二十馀尺。当此宫材斫伐之馀。虽体短之材。尚且难得。况九十尺长材二十四柱。决难觅得于岭西旧材之地。设有可用之材。冰冻前势未及斫伐。而斫伐之后。以何民力可得输运乎。平时则自前天使时山台所用上竹次竹之材。积置于景福宫东门外。每次仍用。而壬午天使时。上竹一柱朽破。故只一柱斫伐于江原道。以平时民力未易输运。逾岭越川之际。一跌而死者甚多。其时洪川县监沈喜寿。以差使员目见而言之云。一柱如此。况上竹二十四。次竹四十八。其馀竹无数者乎。且山台役军。自前以水军定给。而义禁府则一千四百名。军器寺则一千三百名云。目今水军见在者无几。而困于百役。逃散殆尽。春初亲耕时。傩礼厅定给三十名水军。只令十日赴役。而赴役者仅十馀名。前头之事。据此可知。而二千七百名一朔赴役之水军。万无办出之路。凡干种种应入纸地休纸板子杂木生葛麻索胶末丹青等物。不可胜记。而此则犹可责出该曹。卜定外方。至于上竹次竹材及应役水军。则从何办得乎。平时则景福宫门外地势广阔。两边山台。排置有裕。而今此敦化门外。左右边甚为狭窄。右边则必毁备边司。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5H 页
方可设机。左边则锦川桥水门之下。势难排置。此亦可虑。臣等伏念 圣上之欲设盛仪以备延诏者。实出于事大以诚。待王人以敬之至意。而臣等自承下教以来。累日相议。计以物力。揆以时势。山台一节。决难行于今日。顾天俊以后。诏使之来。皆不设山台。此则 天朝之所已知。而上年西使败衄之后。加以大歉。凶贼伺衅。祸迫门庭。边上孤军。枵腹待变。贸谷中江。至于咨请。我国单弱疲弊之状。 天朝闻之熟矣。今此诏使之来。应行接待之礼。靡极不用。而阙门外山台。则姑为依例勿设。恐或便当。大臣之意亦皆如此。惶恐敢 启。
大司宪处置诸台 启(时俞学曾论赵挺。李绥禄劾任兖。遭严旨。公处置如此。士论增气。)
启曰。台谏以言为责。人臣而得罪公议。则据事直斥者。乃其职也。惟观其所论之是非耳。赵挺亲奉 御札。不即传纳而经往他道。则难免后君之罪。具宬首倡再鞫之议。搆杀林下之士。人心至今痛惋。任兖持身不谨。见弃清议而骤得美官。人皆鄙之。台谏论劾此数人。不过欲激浊扬清以尽其责耳。纳污藏疾。固出于人君之大度。而独立敢言。不害为诤臣之风采。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5L 页
言虽过激。心实无他。别无所失。请司谏闵德男,执义尹𪰙以下。并命出仕。
知申事时待罪 启(时裴三益之妻亦呈诉。而其子以亲病。归觐安东。 上下备忘曰。此人岂有神术耶。何以能来呈耶。辞旨甚严。而此事适在一时。故公亦待罪。)
无状小臣。忝在近密。常恐自速罪戾。上负 圣明矣。本月初一日。臣妻以其父无后。夫妻俱殁。将欲立后。呈上言于 驾前。而未谙事理。循例代呈。有违 祖宗朝旧规。臣为家长。不能教率。致有此事。不胜惶恐战慄之至。屏伏数日。席藁待罪。乞赐镌免臣职。
药房副提调时 启
启曰。庆尚道新采药材。非但品恶。或着霾。或旧陈。不合 御用。且药材封裹纸袋。用以休纸。殊无敬谨之意。极为骇愕。请本道审药治罪。监司不能检饬。致令如此。并推考。退送药材。急速使之改封进何如。
汉郑当时请穿渭渠(乙酉庭试壮元)
顺天时而御极。成赋既属于中邦。因地理而制宜。转漕盍先于穿渭。肆效尺寸之短。冀见辐辏之休。钦念轸民天。忧勤国计。下犍竹于瓠子。海陵之红粟迷津。簇鸦樯于江中。甄闽之青雀接轴。顾惟关东之秸服。尚忧调租之极艰。疲我马赪尔肩。土谷恒苦于艰食。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6H 页
费千钟得一斛。天仓敛彩于寒云。出沾体涂足之馀。孰非一粒之辛苦。备逾岷越嶂之险。胡瞻三百之如京。矧此玉关之兴徭。苦报黄云之少积。晁错献纳粟之策。岂周荷戈之饥。李牧设市租之科。未见宿饱之卒。眷彼渭流之中注。实抱碣石之东头。引万顷之清波。可作昆明之横带。运千斯之齐廪。稳过骊岳之前襟。发游手于咸阳。百年之形势斯凿。伫落帆于关右。千里之波涛不惊。岂惜一时之暂劳。宜作万世之永赖。望许微臣封洫之恳。察生灵衣食之原。特降曰俞之音。永图无前之利。则沿淮济而达海。禹贡重歌于夏治。量远近而归输。职方足徵于周礼。当希当会计。无忝司农。利国无不为。虽欲塞岁入几何之问。生财有大道。岂敢曰为疾用舒之知。
黄遁庵第闻喜筵联句。附遁庵小序。
 万历丙午冬。豚犬有中侥倖文科。李学士西山先生。吾先妣姓亲切近也。闻吾家有庆。先遣其胤中书公贺。越翌日。先生按辔门外。呼新来。四邻莫不聚观。盖遣其胤。喜之也。呼新来。荣之也。迎入中堂。把盏而进之曰。此岂非吾 先祖敬宪公之馀庆。而吾二人世受 国恩至于此。当如何报之。遂相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6L 页
与取醉。醉中戏作联句歌谣云。
头上花天上月。月下影婆娑。(遁庵。)醉中豪仙中人。人间乐事多。(西山。)
世世荷龙光。 圣恩汪汪海波。(遁庵。)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但将忠孝传家。(西山。)
李芝峰安南使臣唱和集跋
今皇帝二十有六年。芝峰子回自京师。余方赴京。相遇于龙湾。叙暄凉毕。访中国奇谈。则出示安南使臣冯老唱和诗若干篇。余得以卒业。已卜芝峰子咳唾散落铜标之外。及抵玉河馆。冯老既去。笔迹犹在壁上。恨不得接其辞为异之闻也。后十馀年。得见叔平氏所记漂海人所传。则前所称芝峰子咳唾散落铜标之外者。不既验乎。昔梅直讲作春雪诗。西南夷人。窃取而织布成章。流入中国。盖爱其诗为绝宝也。苏内翰用为琴匣。置之几案。仍作骚坛好事。今交趾能言东国有芝峰者天下文章。人诵其名。家有其诗。重之若骊龙之珠。威凤之毛。至于刊刻。传播海外诸国。贤于西南夷之一匹布远矣。织与不织。为琴匣以否。固不论也。岁辛亥日南至。余与芝峰子。俱贺节于 天朝。薄海内外。咸集阙下。而琉球暹罗则同寓一馆。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7H 页
其山川风俗之异。可以书相闻。而二国之价。不闲文词。意未得通。苟有如向所谓冯老者来。芝峰子必发前日未发之葩。使波间人知吾东文献之盛。余亦幸而傍观。足畅襟以自快。惜乎其不来也。万历三十九年十二月大寒日。书于北京会同南馆。
东园梦识
气之将至。必有兆朕见乎象数之先。而或假于图书。或托于梦寐。迹虽未形而其几已动。则虽鬼神亦莫能遁其情。而吉凶悔吝之义。存乎其间。于是乎谈天者得以阐幽焉。东园公奉使 天朝。忽于枕上梦得一绝曰。一代风云会。千年礼乐新。恩波万里道。花暖凤城春。异哉言乎。此何祥耶。精神与造化相聚。而妙合天机。自然为诗。非人谋所及。斯乃天籁其告之哉。今以所为而来者。就此诗解之曰。藩(缺)非会典所载。该部之意。多有阑阻。事几之难。有不可为者。苟非我 圣上事大之诚感通天地。何以致亨嘉之会。而有此旷世之典。可谓千载一时。新天下之礼乐。非一二使臣所得与也。至于锡赉便蕃。恩数异常。爰及下贱。皆饱帝德。而七章之外。在笥衣裳。一并钦赐。睿泽汪濊。光被草木。万里山河。尽是恩波。而趁此三月。复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7L 页
命 王京则此又杜陵所谓青春冠冕。紫禁烟花者非耶。字不过二十而含得许多意思。前事而告。应时而合。其亦神矣妙矣。不可得而言矣。或曰。首二句。所包者广。不专言 皇朝。而交易变易。造化之所以无穷。使臣还朝之后。际会风云。修明礼乐而黼黻斯文。笙镛治道。此其兆也。噫。吾老矣。不复有意于世。退耕于宽闲之野。以送残年足矣。东园修真得力。梧村年未及衰。或者之说。其在是欤。骊兴李而远识。
祖考 赠议政府领议政行通训大夫弘文馆应教府君墓志
公姓李。讳士弼。字梦锡。号睡隐。黄骊人也。高丽校尉仁德。即公之十三世祖也。曾祖讳继孙。兵曹判书。 赠左参赞艺文馆大提学。赐谥敬宪。祖讳之时。堤川县监。 赠左承旨。考讳公砺。启功郎。 赠吏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全州李氏。宗室清渊守淑义之女。公以癸亥四月十四日生。乙酉中司马。戊戌登擢英别试文科。选补槐院权知正字。迁艺文馆检阅。寻又拜承政院注书。例迁典籍。诸承旨咸叹曰。如公文笔。不可多得。右迁虽不可止。恨不得久留也。历刑礼曹佐郎。拜侍讲院司书。时 仁庙在东宫。金声夙振。圣学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8H 页
高明。宫僚惮于对扬。公入侍累年。辅养弘多。一日临讲。公援引经史。敷奏详明。 仁庙曰。吾乃今日得闻嘉言矣。寻拜司谏院正言。又历兵曹佐郎。癸卯出为全罗道都事。时宋圭庵獜寿为方伯。甚重之。咨询之时。必使并行。值林花溪石之胜。辄停车酬酢。不知日晷之晚。深相得也。甲辰拜兵曹正郎。未几拜司宪府持平。十一月丁外艰。制既终。拜兵曹。选入玉堂为修撰。复拜兵曹。升宗簿寺佥正。戊申。以千秋使书状官赴京。及还。拜司宪府掌令。复入玉堂为校理。未几拜议政府检详。俄升舍人。转拜司宪府执义。遆授内瞻寺正。复拜舍人。自此累拜玉堂东壁。或移两司亚长。长在论思言责之地。甲寅夏。星州饥疫。 明庙特命公为牧使。公受命驰赴。尽心机务。饥者尽哺。疫者尽苏。全活甚多。衙供用牛肉。害及闾里。公禁止。代以蔬菜。奉公处躬。极其慎约。以期无负委寄之意。积劳所伤。卒得中风。乙卯夏。舆疾还家。旋授舍人。重其 恩命。力疾出谢。丙辰复拜执义。每以星州之病辞焉。不得自以为安。僶勉从仕。仕进之日。再犯中风。竟至不讳。是八月二十八日也。是年十月甲辰。葬于安山郡瞻星里塔洞先茔也。公气禀宽洪。风度纯美。沉默真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8L 页
率。不事浮华。雍容恭谨。表里如一。真是长者器也。公天性孝友。公外祖清渊守无子。以公为托。及外祖母殁。公庐于墓侧。心丧三年。公早丧乾亲。随母夫人成长。及居母夫人丧。每临朝夕之哭。必并慕先考而恸之曰。不幸髫龁之年。失其所怙。今又丧所恃。服阕之日。要更筑室追服三年。宗党以公受病深重。为之悯惜而强止之。故虽不得行其志。而孝思之笃如此。公家在南小门内。而公兄佐郎家在南大门外。其间几十里。公于衙罢。辄造无虚日。邻人闻公喝道声。曰。人孰无兄弟。不见李中丞之友于也。公有一姊适崔。事之如佐郎。绝甘分小。至于其诸子。视犹己子。抚恤备至。公族弟士硕穷无所归。赴任星州时。与之挈去。为于龙宫娶妇依归。其在经幄。援古今从容启沃。不负所学。一时斯文。皆以儒雅归之。当官谨密。处事周详。尝在乌府。都宪尹春年善以风闻举人。公辄难之曰。弹奏失实未稳。姑俟后日未晚。尹归更闻之。例多不实。谓公曰。公言是也。乙巳大祸之后。陈复昌献媚权奸尹元衡。拔自微贱。致位宰列。内怀阴惨。外示忼慨。 明庙至以朱云,汲黯许之。复昌上恃宠眷。下托城社。威福颇张。以私怨杀掌令郑希登。举朝侧目。莫不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9H 页
薰灼。公独不从。复昌大怒。必欲置诸死地。朝暮祸发而公竟不变。非守道笃而信道明。能脱然于祸福之机其如是乎。公配淑人安东权氏。吉昌君文忠公阳村先生近之后也。司直启之女。以辛酉六月初一日生。卒于辛巳正月初四日。与公同原异茔而葬。生男一女一。男友仁。司宰佥正。娶修撰许坰之女。生四男。长尚弘。弘文校理。次尚毅左赞成。次尚宽佥知。次尚信参判。女适李涉县监。生一男一女。男廷华。察访。女适李浑进士。后以子佥正扈 圣宣武原从功。及以孙赞成推 恩之典。累 赠至议政府领议政。妣 赠贞敬夫人。
先考 赠议政府领议政行通训大夫司宰监佥正府君墓志
公姓李。讳友仁。字成之。系出黄骊。自高丽仁勇校尉仁德。至十世世袭冠冕。高祖讳继孙。资宪大夫兵曹判书。尝观察永安。教习诗书。丕变弓马。北方文学。自公始兴。蔚有文翁化蜀之风。 成庙嘉奖。特 赠正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艺文馆大提学。本道立祠。春秋享祀。曾祖讳之时。堤川县监。 赠左承旨。祖讳公砺。启功郎。 赠吏曹参判。考讳士弼。弘文馆应教。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59L 页
赠议政府领议政。妣安东权氏。文忠公阳村先生近之后。司直启之女也。以乙未正月十二日生公。神观礼伟。精采动人。宇量宽弘。气度冲远。接物之际。和顺可掬而内实严毅。沉重慎密。言色无疾。喜怒不形。绝去豪侈。游意淡泊。论议常主于厚。言人之善。不言人之恶。妙龄已成德器。所与游者皆一时名流。甚为士类所推许。莫不以公辅期之。 明庙释丧。 大妃祔庙。馆学进歌谣。公籍东庠掌其事。应对明亮。酬酢得宜。年未弱冠。黉宫动目。一时士林。皆自以为不及也。戊辰中司马。庚午以公荐除 齐陵参奉。转江监副奉事。内资寺直长。迁司饔院主簿。掌隶院司评。选入郎官。历刑工曹佐郎。辛巳丁外艰。服阕。复拜刑曹。乙酉夏。为文化县令。公始至。慨然有为。既有所拘。志不得行则叹曰。虽使龚,黄再生。亦不得如古之龚,黄矣。时道内饥馑。流亡盈路。公多作廪舍。散处流人。公躬尝糜粥而馈之。全活甚众。戊子春病遆。夏拜敦宁主簿。秋迁礼宾判官。己丑冬。升授慈山郡守。翌年秋。环慈四面。皆被风灾。独慈一邑。风不入境。岁遂大稔。民皆以为太守仁政所及也。壬辰春。以病遆归。倭寇陷京。 上西巡。公从 世子于成川。拜翊卫司司御。转通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60H 页
礼院奉礼。癸巳春寇退。及 上还都之时。公从 世子至永柔。病遆。甲午夏。授司宰监佥正。六月十七日。以疾卒于京第。八月初九日。葬于安山郡瞻星里夫人墓右。应教公之茔后也。公天性孝友。奉大夫人。晓夕问安。出入必告。大夫人素患痰喘。至诚求方。作杏仁粥以进。以是痰喘顿歇。寿过八旬。公之诚孝致然也。公朔望具时羞。率子弟礼于家庙。终身不废。公从兄礼判公过饮。数患心恙。公至诚谏止。礼判公病重。公亲执药饵。病愈后退去。公有庶兄远在南原。常以不得同居为恨。患难穷厄。竭力救济。庶兄之来。必梦见先府君。岂非至诚所感也。公早负妙誉。年才志学。中解谓青紫可俯拾。及其屈迹小官。既不以为卑。亦不以自怠。随任尽职。不畏强御。奉公以勤。处躬以约。恪谨之心。终始不怠。后以公 宣庙原从功及以子尚毅之推 恩。累赠至领议政。妣 赠贞敬夫人阳川许氏。修撰坰之女。右赞成硡之孙。左议政琛之曾孙。夫人以丙申五月二十五日生。端仁恭肃。家政有度。事舅姑曲尽情礼。配君子无有违德。宗族莫不叹服。先公十五年。五月初十日卒。是年之八月。葬于安山郡瞻星里丑坐之原。生四男。长尚弘校理。次尚毅
少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60L 页
左赞成。次尚宽佥知中枢。次尚信参判。妾子尚谨,尚忠,尚达。妾女四人。孙郡守志和,学生志刚,佐郎志贱。校理子也。判书志完,司直志宣,佐郎志宏,献纳志定,进士志寅,学生志安。赞成子也。参奉志一。佥枢子也。参判以赞成第六子进士志裕为后。校理女适承文院博士任叔英。判校郑世美。掌令李后天。承文博士金德承。弘文正字李昭汉。皆赞成女婿也。判书有二子。元镇,叔镇。皆进士。合内外孙若曾孙若玄孙男女百二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