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076-09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传旁通卷十三     元 梁益 撰
  周颂清庙之什
   清庙
周公成洛邑
 史记周本纪武王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
 河粤瞻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成王
 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076-0949b.png
 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雒洛同 蔡仲默曰宅洛者武王之志周公成王
 成之召公实先经理之
烝祭岁
 王在新邑烝祭岁洛诰篇文岁者岁举之祭
书大传
 大传释书之文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076-0949c.png
 愀七小切音悄愀然变色之貌
乐记
 乐记礼记篇名
练朱弦
 练朱以为弦丝不练则声清练之则声浊
疏越
 疏通也越瑟底之孔也疏而通之使其声迟缓也疏
 音疏越如字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076-0949d.png
三叹
 一倡三叹朱子云一人倡之三人和之或以为三叹
 息者非郑氏明云三人从叹之详味从字是从而和
 之也
有遗音
 瑟声浊而迟是质素之音非极声音之美然其中有
 不尽之馀音存焉故曰有遗音者矣
乾豆上奏豋歌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076-0950a.png
 西汉书礼乐志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
 太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乐/名)犹古降神之乐也皇帝
 入庙门奏永至(乐/名)以为行步之节犹古采齐肆夏也
 乾豆上奏豋歌独上歌不以管弦乱人声欲在位者
 遍闻之犹古清庙之歌也豋歌再终下奏休成之乐
 美神明既飨也皇帝就酒东箱坐定奏永成之乐美
 礼已成也 采齐逸诗篇名齐才私切或作薋亦作
 茨音同乾豆脯羞之属 休成乐叔孙通所作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076-0950b.png
   维天之命
何以恤我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君子曰何以恤我我其收之向
 戍之谓乎 向戍宋大夫戍雪律切
   维清

 文王之典毛传曰典法也
   烈文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076-0950c.png
君子小人
 大学注君子谓其后贤后王小人谓后民
   天作

 东汉书西南夷莋都夷传(莋音/昨)益州刺史朱辅上疏
 曰臣闻诗云彼徂者岐有夷之行传曰岐道虽僻而
 人不远诗人诵咏以为符验 唐章怀太子贤注曰
 诗周颂也韩诗薛君传曰徂往也夷易也行道也彼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076-0950d.png
 百姓归文王者皆曰岐有易道可往归矣易道谓仁
 义之道而易行故岐道阻险而人不难 易并去声

 古有岐伯至古公避狄迁岐之阳今凤翔府岐山县
 西北有岐城故址以山之岐而得名即箭筈岭也桓
 谭琴操云文王初为岐侯 岐亦作𨙸一分为二曰
 岐 筈古活切音括箭本受弦处曰筈其地有箭筈
 关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076-0951a.png
韩子
 昌黎韩子退之岐山操彼岐有岨我往独处莆田方
 氏崧卿曰岨与阻同楚辞汉书多用岨字今以平声
 读之非也
   昊天有成命
叔向引诗
 国语周语晋羊舌肸(黑乙切/叔向名)聘于周单(音/善)靖公享之
 语说(音/悦)昊天有成命单之老送叔向叔向告之曰异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076-0951b.png
 哉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周其兴乎其有单子也
 且其说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昊天有成
 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于缉熙单
 厥心肆其靖之是道成王之德也成王能明文昭能
 定武烈者也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者也二
 后受之让于德也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
 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也单厚
 也肆固也靖和也其始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其中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076-0951c.png
 也恭俭信宽帅归于宁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
 单若不兴子孙必蕃后世不忘
   我将
文王之典
 严坦叔曰典毛于维清传云法也于此传云常也郑
 氏以为常道法者道之所寓其实一也
人本乎祖
 礼记郊特牲篇曰万物本乎天人木乎祖此所以配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076-0951d.png
 上帝也
圜丘
 圜圆通周制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圆丘以禋祀昊
 天上帝精意以享之谓禋玉用苍璧玉之圆者谓之
 璧牲及币皆苍色牲用犊币缯丈八尺王大裘冕无
 旒乘玉辂钖(音/羊)(音/盘)缨十有再就五色备一匝谓之
 就连太常十有二旒祀尊荐俎醢器并瓦爵匏片为
 之以藁秸及蒲为藉神之席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076-0952a.png
 太簇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
 瑟云门之舞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
 圜钟夹钟也周礼春官大司乐此钟字 太常旗天
 神主北辰 雷鼓雷鼗六面有革可击 孤竹竹之
 特生者 云和山名 祀天于南郊地上之圆丘丘
 圆而高所以象天南郊之坛曰泰坛以之燔柴焉祭
 地于北郊泽中之方丘丘方而下所以象地北郊之
 坛曰泰折以之瘗埋焉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076-0952b.png
方丘(附/)
 夏至日礼地祗于泽中之方丘其丘在国之北礼以
 黄琮瑞玉八寸形似车釭谓之琮郑氏云琮八方象
 地之形牲以黄犊币以黄缯王及尸同服大裘乐函
 钟为宫太簇(凑/)为角姑洗(藓/)为徵南吕为羽灵鼓灵
 鼗丝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若乐八变则地
 祗皆出可得而礼矣 祗与示同地祗主昆崙 函
 钟林钟也 郑玄云雷鼓雷鼗八面灵鼓灵鼗六面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076-0952c.png
 与前郑众之说异 丝竹竹枝根之末生者 空桑
 山名
器陶匏牲犊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
 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去/音)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
 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于郊故谓之郊牲用骍尚赤也
 用犊贵诚也
大飨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076-0952d.png
 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大飨帝(句/)(句/)牺牲告备于
 天子 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
 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
 祈榖实仲夏之大雩祈也季秋之大飨报也

 吁也吁嗟其声以求雨之祭一说雩远也远为民祈福也
曰天曰帝
 朱子曰为坛而祭故为之天祭于屋下而以神祗祭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076-0953a.png
 之故为之帝
以义起之
 礼运篇礼也者义之实也恊诸义而恊则礼虽先王
 未之有可以义起也
   时迈
殷国
 殷犹众也周礼秋官大行人之职曰王之所以抚邦
 国诸侯者岁遍存三岁遍覜(他吊切/与眺同)五岁遍省七岁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076-0953b.png
 属象胥谕言语恊辞命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
 十有一岁达瑞节同度量成牢礼同器数修法则十
 有二岁王巡狩殷国夏官职方氏注云十二岁王若
 不巡狩则六服尽朝 通言语之官曰象胥如今之
 通事朝音潮
春秋传
 左氏宣公十二年楚子(庄王/名旅)曰夫文止戈为武武王
 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076-0953c.png
 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敷
 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
 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有七德我
 无一焉
外传
 左氏国语谓之春秋外传鲁叔孙穆子(名/豹)荅晋行人
 之言曰金奏肆夏繁遏渠天子以飨元侯也韦昭注
 云金奏以金奏乐也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076-0953d.png
九夏
 周礼春官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
 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音/陔)(熬傲/二音)夏郑
 氏注曰金奏击金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鏄以钟
 鼓者先击钟次击鼓以奏九夏夏大也乐之大歌有
 九
吕叔玉
 郑氏钟师注国语曰金奏肆夏繁遏渠天子所以享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076-0954a.png
 元侯肆夏繁遏渠所谓三夏矣吕叔玉云肆夏繁遏
 渠皆周颂也肆夏时迈也繁遏执竞也渠思文也
  臣工之什
   臣工
保介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
 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
 间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076-0954b.png
 吕氏春秋孟春纪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榖于上
 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高诱曰元善也辰十二辰从子至亥也耒耜耕器
 也措置也保介副也御致也择善辰之日载耒耜之
 具于籍田致于保介之间施用之也
吕览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吕不韦
 春秋十二纪八览六论十二纪六十一篇八览八十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076-0954c.png
 三篇六论三十六篇总百八十篇秦相吕不韦与门
 客同为之谓之吕氏春秋高诱为之注八览者有始
 览孝行览慎大览先识览审分览审应览离俗览恃
 君览凡八
   噫嘻
万夫之地
 周礼地官遂人掌邦之野(郊外曰野此野字指甸/稍县都之地稍去声)
 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音/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076-0954d.png
 五县为遂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
 上有畛(贞轸/二音)百夫有洫洫上有涂(洫忽域切/涂亦作途)千夫有
 浍浍上有道(浍/桧)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郑氏
 注曰十夫二邻之田百夫一酂之田千夫二鄙之田
 万夫四县之田遂沟洫浍皆所以通水于川也径畛
 涂道路皆所以通车徙于国都也径容牛马畛容大
 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凡车由轨以
 上为轨(音/晷)辀车辕也万夫者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九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076-0955a.png
 而方一同而南亩图之则遂从沟横洫从浍横九浍
 而川周其外焉 从音踪
乡遂司稼
 六乡六遂 地官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其穜稑
 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为法
沟洫用贡法
 王厚斋曰周礼遂人治野乃乡遂公邑之制匠人沟
 洫乃采地之制郑康成云周制畿内用夏之贡法税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076-0955b.png
 夫无公田邦国用殷之助法制公田不税夫朱文公
 亦云沟洫以十为数井田以九为数井田沟洫决不
 可合
   振鹭

 史记陈杞世家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
 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
 之于杞以奉夏后祀传西楼公题公陆淳曰东楼公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076-0955c.png
 封杞今陈留雍丘是九代成公迁缘陵文公居淳于
 凡二十一代楚灭之

 宋子姓公爵其先契为舜司徒而封商契子昭明昭
 明子相土春秋之宋古之商丘唐火正遏伯之墟相
 土因之汉为睢阳隋为宋城宋南京治县西南十二
 里有微子庙五陨石
膰拜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076-0955d.png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皇武子对郑文公曰宋先代之
 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丰厚可也
 郑伯从之享宋公有加礼也 膰音烦祭肉也
   有瞽
合乎祖
 孔颖达曰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合诸乐器于太
 祖之庙奏之经皆言合诸乐器奏之之事也言告于
 太祖则特告太祖不因祭祀且不告馀庙以乐初成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076-0956a.png
 故于最尊之庙奏之耳此太祖谓文王也毛以为始
 作大武之乐
𣌾
 𣌾音胤小鼓在大鼓傍

 柷木椌也柷音充之入声椌苦江切

 圉楬也楬苦瞎切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076-0956b.png

 挏达孔切音动义亦同
   潜

 尔雅释器曰椮谓之涔(古潜/字)李巡曰今以木投水中
 养鱼曰涔孙炎曰积柴养鱼曰椮郭璞云今之作椮
 者聚积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里藏隐因以簿围
 取之 椮或从米旁尔雅从木旁音霜甚切(森之/上音)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076-0956c.png
 作罧音疏簪切
   雍
周人以讳事神
 左氏庄公六年鲁申繻曰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
 之 君父之名臣子虽不敢斥言然礼卒哭之后舍
 故讳新谓舍亲尽之祖而讳新死者故云以讳事神
 名者生者之名终则讳之者人死曰终名终曰讳自
 高祖至父皆不敢斥言故云名终将讳之周人讳殷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076-0956d.png
 人不讳
享右祭祀
 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椮以享右祭祀 右读为侑侑
 劝尸食而拜也椮与拜同九拜者一曰稽首拜头至
 地二曰顿首拜头叩地三曰空首拜头至手今谓之
 拜手四曰振动动音董谓以两手相击五曰吉拜谓
 拜而后稽颡六曰凶拜谓稽颡而后拜七曰奇拜谓
 先屈一膝奇音基八曰褒拜褒音报即今之再拜九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076-0957a.png
 曰肃拜但俯下手如今之揖也
   载见
穆考
 书称穆考文王见酒诰篇宗庙之位太祖居中左昭
 右穆王季为昭文王为穆故称穆考
   有客
微子
 微国名子爵本扶风之合阳今岐之郿县有郿乡纣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076-0957b.png
 徙之畿内则在聊城今故城在潞东北乐史寰宇记
 微城在潞东北三十里
萋且
 曹氏曰萋如萋兮斐兮且如笾豆有且言其萋且有
 文如曹氏说则且音子余切且多貌
   武
周公作大武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076-0957c.png
 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
 乃命周公为作大武
干戚舞大武
 礼记明堂位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而舞大
 武注云朱干赤盾也玉戚玉饰斧柄也著衮冕而执
 此干戚以舞武王伐纣之乐
  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076-0957d.png
予小子
 曹氏曰曲礼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然洛诰云予小
 子其退即辟于周盖成王常以幼冲自处故每称之
 耳
茕茕在疚(匡鼎来/)
 前汉匡衡传元帝崩成帝即位衡上疏曰陛下秉至
 孝哀伤思慕不绝于心未有游虞(娱/同)弋射之宴诚隆
 于慎终追远无穷已也窃愿陛下虽圣性得之犹复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076-0958a.png
 加圣心焉诗云茕茕在疚言成王丧毕思慕意气未
 能平也盖所以就文武之业崇大化之本也
 附首卷鼎来之义 无说诗匡鼎来鼎当也方也
羹墙
 后汉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
 墙食则见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节者
 梁冀之党作飞章以诬搆李固之罪故为此言
登降堂只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076-0958b.png
 楚辞大招三公穆穆登降堂只诸侯毕极位九卿只
 朱子楚辞后语曰周颂陟降庭止传注训庭为直而
 说之云文王之进退其臣皆由直道诸儒祖之无敢
 违者而颜监于匡衡传所引独释之曰言若有神明
 临其朝廷也盖匡衡时未行毛说颜监又精于史学
 而不梏于专经之陋故其言独能如此无所阿随而
 得经之本指也余旧读诗而爱颜说然尚疑其无据
 及读此大招词乃有登降堂只之文于是益信陟降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076-0958c.png
 庭止之为古语其义审如颜说而无疑也
   小毖
鹪鹩生雕
 桃虫鹪也今鹪鹩也一名鹪𪃧(亡消切/音苗)许慎曰鹪𪃧
 桃虫也陆玑曰微小于黄雀其雏化而为雕故俗语
 云鹪鹩生雕郭璞曰鹪𪃧桃雀也俗呼为巧妇鹪鹩
 小鸟而生雕鹗者也愚益谓鹪鹩生雕之说物之变
 化容有此理世有鸟名鵻礼者俗谓之鸦舅(鵻音隹/朱惟切)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076-0958d.png
 郭璞注尔雅所谓乌䳎者是也尔雅释乌谓之鷑鸠
 (鷑音/及)此乌䳎巢中或时产鹰盖其生乳众雏亦或为
 鹰然亦理之不可诘者也
   载芟
柞氏
 周礼秋官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刋阳木
 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若欲其化也(化犹/生也)
 则春秋变其水火凡攻木者掌其政令注云柞除木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076-0959a.png
 之名除木者必先校剥之柞侧百切校古饱切
彊予任氓
 地官遂人注彊予谓民有馀力复予之田若馀夫然
  予与同一夫受田百亩有弟为馀夫
閒民
 天官太宰之职以九职任万民九曰閒民无常职转
 移执事 司农郑众曰閒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
 执事若今时雇力然閒音闲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076-0959b.png

 函户南切良耜篇同函含音同其音咸者音义与户
 南切者不同

 飶蒲节切又蒲必切严坦叔音离别之别

 且七也切
   良耜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076-0959c.png
荼蓼
 蓼一名蔷一名虞蓼见于尔雅释草毛传于此云蓼水
 草也孙炎云虞蓼泽之所生故为水草

 毛传赵刺也郑笺以田器刺地薅去荼蓼之事刺七
 迹切
   丝衣
视壶濯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076-0959d.png
 周礼太宰小宗伯皆言视涤濯郑康成曰涤濯谓溉
 祭器及甑甗之属视与视同甗音彦又上声 孔颖
 达曰正祭则小宗伯省牲视涤濯逆齍省镬告时于
 王告备于王此绎祭轻故使士盖亦宗伯之属齍音
 咨黍稷在器也

 尔雅释宫门侧之堂谓之塾陈少南曰庙门之外有
 塾焉所以绎尸也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076-0960a.png
告充
 郑氏笺又视牲(句/)从羊之牛反(句/)告充(句/)
   酌
武宿夜
 礼记祭统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祼声莫重
 于升歌舞莫重于武宿夜孔颖达疏曰武王至商郊
 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故名焉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076-0960b.png
 酌即勺也张横渠曰勺是周公制礼乐时有所增添
 毛传朱传分句 古注本实维尔公(句/)允师(句/)一章
 九句今通为一句故一章八句
   桓
军后凶年
 老子道德经俭武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好去声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076-0960c.png
克殷年丰
 左传僖公十九年秋卫人伐邢以报莬圃之役于是
 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
 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
 邢乎从之师兴而雨 伯音霸谓诸侯霸主如字亦
 通谓方伯也

 间代也 间代之间去声音涧与鱼丽之间同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076-0960d.png
   赉

 于绎思之于毛传如字今音乌
   般

 般薄寒切苏氏曰游般也曹氏曰般旋也取般旋之
 义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076-0961a.png
 嶞古注吐果切从山不从土

 尔雅九河曰徒骇曰太史曰马颊曰覆釜曰胡苏曰
 简曰洁曰钩盘曰鬲津凡九蔡仲默云其一河之经
 流先儒不知遂分简洁为二古今言河者夹漈郑渔
 仲最详今考其通志地里略 河水自西域来其大
 源有三正源出昆崙山东北陬而东行一源出天竺
 葱岭一源出于阗南山北行与葱岭河合而东入于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076-0961b.png
 昆崙河或云张骞穷河源至葱岭河尔故西域传云
 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而没其正源也三河
 合而东过蒲昌或云入蒲昌海而复东出于理不然
 乃东至积石山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是为中
 国河积石山属鄯州禹之所道自此始故其详得闻
 焉遂过西平即鄯州又东南过枹敷罕河州也有洮
 水从西来入焉又东过临洮洮州也有离水从西来
 入焉又东过金城允吾县(允音沿/吾音衙)湟水从西来入焉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076-0961c.png
 金城兰州也遂转而北过武威凉州也又北至朔方
 故夏州也遂转而东南又南过上郡白土县圜水从
 西来入焉上郡绥州也又南过隰州大宁县壶口山
 又南过北屈今慈州吉乡也而为采桑津又南过龙
 门有汾水从东来入焉龙门县今隶河中又南过夏
 阳梁山之东又南过汾阴县西合阳县东又南蒲阪
 县雷首山西蒲阪今河东也有涑(音/速)水从东北来入
 焉又南过华阴县潼关渭水从西来入焉遂转而东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076-0961d.png
 过河北县今陜州平陆也又东过陜县底柱山山在
 河中心水分流包山而过湍急多覆溺舟船又东崤
 水从右入焉是谓崤津亦谓之茅津又东左过绛州
 垣曲县湛水从北来入焉又东而为孟津又东过河
 阳县南洛阳县北又东过温县沮水从西北来入焉
 又东右过巩县洛水从西南来入焉左过成皋县北
 沇(音/兖)水从北来入焉成皋今孟州汜(音/似)水县东过大
 伾山下又东汜水从南来入焉又东过荥阳县西北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076-0962a.png
 而为棘津又东过荥县鸿沟出焉鸿沟一名官渡水
 一名𦵧荡渠今谓之汴河大禹塞荥泽开之以引河
 水东南通淮泗𦵧荡渠据桑钦所说即此也而班固
 又云𦵧荡渠受济(上/声)水至陈入颍未详其实又东北
 过怀州武涉泌水入焉又东过酸枣县西濮水东出
 焉或云汉文帝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发卒塞之其
 水遂绝又东北而为延津又东北左过黎阳大伾山
 黎阳今通利军治也(宋通利军/今河北境)有淇水从西来入焉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076-0962b.png
 淇水即降水也又东北过濮阳县别出为瓠子河汉
 武帝时河决瓠子水注钜野通于淮泗发卒塞之又
 东北过东武阳今大名朝城也而为漯(托合/切)河又东
 北过大名馆陶县别出为屯氏河又东北过清河灵
 县别出而为鸣犊河灵县隋省入博平今𨽻博州鸣
 犊河至瀛州蓨(它笛/切)县与屯氏河通三河今皆绝矣
 又北过德州平原又东北过棣州厌次又东北过滨
 州渤海又东北过青州千乘又东北过甲下邑别出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076-0962c.png
 一枝入济又东北入于海旧说禹导河至顿丘分为
 二渠一曰漯川出武阳至千乘入渤海一曰北渎出
 贝丘至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旧云大
 陆在钜鹿北乃故大陆县唐改为昭庆开宝中改为
 隆平近省为镇入赵州临城然禹贡大陆当只是汲
 郡吴泽非赵州大陆县也汉成帝时河堤都尉许商
 上言古记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
 东光鬲县界中自鬲津以北至徒骇其间相去二百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076-0962d.png
 里是九河所在徒骇最北鬲津最南徒骇在成平胡
 苏在东光鬲津在鬲县又知其六河以次推之曰太
 史曰马颊曰覆釜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曰简曰洁
 曰钩盘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今按图志瀛州有成
 平故城又有徒骇河永静军有光县(大元东光/县属景州)东连
 沧州有胡苏亭盖因河命名而沧州复有鬲津钩盘
 太史河之名鬲县故城在德州与沧比境郑氏云九
 河齐桓公塞之而北渎至王莽时亦绝故世谓王莽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076-0963a.png
 河在今永静军然臣樵每疑禹之所导无二河按禹
 贡又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
 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又按武帝元光三年春
 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渤海是为朝城之漯河也
 然则今河之入海者入渤海尔禹贡所谓入于海者
 由碣石之海碣石今在平州北渎者乃禹所导之河
 其后河奔漯川入于渤海故渎遂绝九河不复通盖
 故渎在北漯川在东河决而东势则然也恐非齐桓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076-0963b.png
 公所塞自河决漯川之后北渎遂微九河皆绝但王
 莽河上承北渎下入逆河为一河微通奈北势高故
 后亦绝但由漯川尔大抵河自西戎入塞经秦陇陜
 洛夹山而行故少有决徙之患自河阳以下东至海
 千里平田虚壤故多奔决而无定流也 汉书沟洫
 志四渎河为宗 愚按今黄河入海在淮安安东境
 内安东宋涟水军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076-0963c.png
 海晦也纳百川之水包九州之广暗晦难知也东海
 曰沧海曰渤海曰渤澥南海曰涨海西海曰青海北
 海曰瀚海大抵西海绝远不可至东南之海水多倾
 泄就下所谓地不满东南者谓皆水也大瀛海环九
 州者是九州之外复有九州则近诞而不经矣又今
 北方有小水辄谓之海子按史记注塞内得水为河
 塞外得水为海其小水海子之称自古已然因并记
 之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076-0963d.png
 
 
 
 
 
 
 
 诗傅旁通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