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076-08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传旁通卷八      元 梁益 撰
  小雅祈父之什(下/)
   十月之交
日食
 春秋左氏传眧公七年四月朔日有食之晋平公曰
 诗所谓彼日而食于何不臧者何也士文伯对曰不
 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
卷八 第 1b 页 WYG0076-0884b.png
 故政不可不慎也 春秋自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
 年二百四十二年之中日食凡三十有六 孔颖达
 诗正义曰日食者月食之也何休云不言月食者其
 形不可得而睹故疑言日有食之周天三百六十五
 度四分度之一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日行一
 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二十九日有馀而月
 行天一周追及于日而与之会交会而日月同道则
 食月或在日道表或在日道里则不食矣又历象为
卷八 第 2a 页 WYG0076-0885a.png
 交食之法大率一百七十三日有奇为限然月先在
 里则依限而食者多若月在表则依限而食者少杜
 预见其参差乃云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
 少有盈缩故有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此
 得之矣按朱子集传取孔疏说谓月二十九日有奇
 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日会陈尚德谓月二十
 七日有奇而周又二日有奇始与日会陈说在朱子
 语录后 欧阳文忠公诗本义曰日君道也月臣道
卷八 第 2b 页 WYG0076-0885b.png
 也望而至于黄道是谓臣干君明则阳斯蚀之朔而
 至于黄道是谓臣壅君明则阳为之蚀十月之交于
 历当食君子犹以为变诗人悼之然则古之太平日
 不食星不孛盖有之矣若过至未分月或变行以避
 之或五星潜在日下禦侮以救之或涉交数浅或在
 阳历阳盛阴微则不蚀或德之休明而有小眚焉(眚/生)
 (之/上)则天为之隐虽交而不蚀四者皆德之所由生也
 先儒又谓交而蚀阳微而阴乘之也交而不蚀阳盛
卷八 第 3a 页 WYG0076-0885c.png
 而阴不能掩也此则系乎人事所感盖臣子背君父
 妾妇乘其夫小人陵君子夷狄侵中国所感如是则
 阴盛阳微而日为之食矣
日食分至说 左氏昭公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
 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是何物也祸福何为对曰二
 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
 相过也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 朱子
 语录曰横渠说日月皆是左旋盖天行甚健一日一
卷八 第 3b 页 WYG0076-0885d.png
 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进过一度日行
 速健次于天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
 一正恰好被天进一度则日为退一度二日天进二
 度则日为退二度积至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则天所进过之度又恰周得本数而日所退之度亦
 恰退尽本数遂与天会而成一年是谓一年一周天
 月行迟一日一夜行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行
 不尽比天为退了十三度有奇至二十九日半强恰
卷八 第 4a 页 WYG0076-0886a.png
 与天相值在恰好处是谓一月一周天进数为顺天
 而左退数为逆天而右历家以进数难算只以退数
 算之故谓之右行且曰日行迟月行速朱子又曰历
 家只算所退之度却云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
 此乃截法故有日月五星右行之说其实非右行也
 横渠云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此说
 最好书疏玑衡礼疏星回于天汉志天体沈括浑天
 仪皆可参考天左旋日月亦左旋恐人不晓所以诗
卷八 第 4b 页 WYG0076-0886b.png
 传只载旧说
历家月行速 陈(普/)尚德曰月行迟常以二十七日千
 十六分日之三百二十七而与天会二十九日九百
 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与日会一月一周天者
 以与日会言也其实二十七日有奇而周又二日有
 奇始与日会文公注十月之交以为月二十九日有
 奇而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日会盖未详也 李迂
 仲曰唐志云十月之交以历推之在幽王之六年
卷八 第 5a 页 WYG0076-0886c.png
 时之艳妻即褒姒故定为幽王时
书疏玑衡
 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尚书正义曰在
 察也释诂文说文云璿美玉也玉是大名璿是玉之
 别称玑衡俱是玉饰但史之立文不可云玉玑玉衡
 一指玉体一指玉名犹左传云琼弁玉缨所以变其
 文孔安国传以璿言玉名故云美玉其实玉衡亦美
 玉也易贲卦象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日月星宿运
卷八 第 5b 页 WYG0076-0886d.png
 行于天是为天之文也玑衡者玑为转运衡为横箫
 运玑使动于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之器汉世
 以来谓之浑天者是也马融云浑天仪可旋转故曰
 玑衡其横箫所以视星宿也以璿为玑以玉为衡盖
 贵天象也蔡邕云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
 以视星辰盖悬玑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转玑窥衡以
 知星宿是其说也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
 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
卷八 第 6a 页 WYG0076-0887a.png
 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易系辞云天垂
 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
 变动为占七者各有异政故为七政得失由政故称
 政也舜既受终乃察玑衡是舜察天文齐七政以审
 已之受襌当天心与否也马融云日月五星皆以璿
 玑玉衡度知其盈缩进退失政所在圣人谦让犹不
 自安视璿玑玉衡以验齐日月五星行度知其政是
 与否重审已之事也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事
卷八 第 6b 页 WYG0076-0887b.png
 见于经者唯有此璿玑玉衡一事而已蔡邕天文志
 云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宣夜绝无师说周髀术数具在其考验天象多所违
 失故史官不用惟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所用候台
 铜仪则其法也虞喜云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数其
 术兼之故曰宣夜但绝无师说不知其状如何周髀
 之术以为天似覆盆盖以斗极为中中高而四边下
 日月旁行达之日近而见之为昼日远而不见为夜
卷八 第 7a 页 WYG0076-0887c.png
 浑天者以为地在其中天周其外日月初登于天后
 入于地昼则日在地上夜则日入地下王蕃浑天说
 曰天之形状似鸟卵天包地外犹卵之里黄圆如弹
 丸故曰浑天言其形体浑浑然也其术以为天半覆
 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天居地上见者一百八十二半
 强地下亦然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下三
 十六度嵩高山正当天之中极南五十五度当嵩高
 之上又其南十二度为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
卷八 第 7b 页 WYG0076-0887d.png
 度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为冬至之日
 道南下去地三十一度而已是夏至日北去极六十
 七度春秋分去极九十一度冬至去极一百一十五
 度此其大率也其南北极持其两端其天与日月星
 宿斜而回转此必古有其法遭秦而灭扬子法言云
 或问浑天曰洛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
 之几乎莫之能违也是扬雄之意以浑天而问之也
 闳与妄人武帝时人宣帝时司农中丞耿寿昌始铸
卷八 第 8a 页 WYG0076-0888a.png
 铜为之象史官施用焉后汉张衡作灵宪以说其状
 蔡邕郑玄陆续吴时王藩晋世姜岌张衡又一人葛
 洪皆论浑天之义并以浑说为长江南宋元嘉年皮
 延宗又作是浑天论太史丞钱乐铸铜作浑天仪传
 于齐梁周平江陵迁其器于长安今在太史书矣衡
 长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转而望之有其法也
礼疏星回于天
 月令季冬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
卷八 第 8b 页 WYG0076-0888b.png
 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礼记正义曰去年季冬日
 次于玄枵从此每月移次他辰至此月穷尽还次玄
 枵故云日穷于次去年季冬月与日相会于玄枵自
 此月与日相会于他辰至此月穷尽还复会于玄枵
 故云月穷于纪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
 匝早晚不同至此月复于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
 似故曰星回于天几近也以去年季冬去今年季冬
 三百五十四日未满三百五十六日未得正终唯近
卷八 第 9a 页 WYG0076-0888c.png
 于终故云数将几终 几音祈又音机
汉志天体
 西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
 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
 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
 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
 牵牛北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丈三尺
 一寸四分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立八尺
卷八 第 9b 页 WYG0076-0888d.png
 之表而晷景长七尺三寸六分此日去极远近之差
 晷景长短之制也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晷景者
 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
 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进而南昼退而
 短阴胜故为凉寒也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
 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
 表也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
 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
卷八 第 10a 页 WYG0076-0889a.png
 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
 立夏夏至南从赤道凡君行急则日行疾君行缓则
 日行迟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
 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
 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
 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故过中则疾君行
 急之感也不及中则迟君行缓之象也至月行则以
 晦朔决之日冬则南夏则北冬至于牵牛夏至于东
卷八 第 10b 页 WYG0076-0889b.png
 井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
沈括浑天仪
 梦溪沈括存中精天文学东坡亦敬为大儒浑天仪
 之说汉晋天文志孔颖达书疏大略已尽之蔡仲默
 书传谓宋朝为仪三重其在外者曰六合仪次其外
 者曰三辰仪最在内者曰四游仪四游者东西南北
 无不周遍也沈括曰旧法规环一面刻周天度一面
 加银丁盖以夜候天晦不可目察则以手切之也古
卷八 第 11a 页 WYG0076-0889c.png
 人以璿饰玑疑亦为此蔡氏曰今太史局秘书省铜
 仪制极精致亦以铜丁为之
四分度之一(日之一/)
 陈寿翁曰四分度之一者周天全度外其零度有一
 度四分中之一分也以对周岁全日外其零日亦有
 一日四分中之一分所谓四分日之一也寿翁名栎
 新安人为蔡氏书传纂疏
正阳之月
卷八 第 11b 页 WYG0076-0889d.png
 沈存中曰日食正阳之月先儒正谓四月非也正谓
 四月阳谓十月王厚斋曰子田诗说与存中同 集
 传中苏氏颖滨苏子由也
春秋必书
 春秋时日食隐公一桓公二庄公四僖公三文公二
 宣公三成公二襄公九昭公七定公三凡三十有六
 已见卷首此复出之
董子
卷八 第 12a 页 WYG0076-0890a.png
 董子董仲舒广川人对汉武帝三策仕江都相
宰士
 公羊传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宰者何官
 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宰士也何休注天子上
 士以名氏通中士以官录下士略称人 咺吁阮切
 赗芳凤切助丧之物车马曰赗
蔡仲为卿士
 左传定公四年卫子鱼曰管蔡启商惎间王室王于
卷八 第 12b 页 WYG0076-0890b.png
 是乎杀管叔而蔡(放/也)蔡叔以车七乘徒七十人(以车/徒放)
 (之/也)其子蔡仲改行帅德周公举之以为已卿士见诸
 王而命之蔡 蔡放之蔡一作粲桑葛切音撒惎音
 忌谋也间音涧离也帅入声
膳夫
 天官属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
内史
 春官属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
卷八 第 13a 页 WYG0076-0890c.png
 三曰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枋
 与柄同兵病切
趣马
 夏官属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注云简
 差也差择其马以为六等
师氏
 地官属掌以美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
 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
卷八 第 13b 页 WYG0076-0890d.png
 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
 行以事师长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丁仲/切)失之
 事以教国弟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注云美与美
 同告王以善道也虎门路寝门也中失之中杜子春
 云中当为得记君之得失也馀见大雅云汉

 向音饷或云向姜国河阳西北三十五里有向城郦
 善长云轵南四十五里向城轵在济源地名向上阚
卷八 第 14a 页 WYG0076-0891a.png
 骃十三州志云轵县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之向
 国皇父所作都于向者楚州承县亦有向城乃莒国
 之向非河内之向
   雨无正
昊天旻天
 首章之首浩浩昊天不骏其德次云旻天疾威弗虑
 弗图昊天旻天之辨说者引九经考异曰旻天疾威
 之旻天字元作昊天或并经与注改作旻天反谓昊
卷八 第 14b 页 WYG0076-0891b.png
 天者非孔氏疏云上有昊天明此亦为昊天 考异
 引孔疏
周官八职一曰正
 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辨其八职一曰正二曰
 师三曰司四曰旅五曰府六曰史七曰胥八曰徒注
 云别异诸官之八职以备王之徵召所为正譬于治
 官则冢宰也 胥平上二音
退遂
卷八 第 15a 页 WYG0076-0891c.png
 程子易大壮传如羝羊之触藩篱进则碍身退则妨
 角进退皆不可也
汉侍中
 后汉书百官志侍中比二千石掌侍左右赞导众事
 顾问应对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参乘馀皆骑在乘
 舆车后或置或否注曰侍中员本八人旧在尚书上
 今官出入禁中更在尚书下侍中与中官俱止禁中
 武帝时侍中莽何罗谋逆由是出禁外有事乃入毕
卷八 第 15b 页 WYG0076-0891d.png
 即出莽何罗即马何罗谋逆故改王莽秉政侍中复
 与中官共上章帝时复出外献帝初即位置侍中给
 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书
 事
  小旻之什
   小旻
作舍道边
 东汉博士曹褒请著汉礼班固以为宜广集诸儒共
卷八 第 16a 页 WYG0076-0892a.png
 议得失章帝曰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
 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一夔足
 矣乃拜褒侍中授以叔孙通汉仪十二篇曰此制散
 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
五事之德
 洪范二五事貌言视听思恭从明聪睿肃乂哲谋圣
 蔡氏书传曰貌言视听思五事之序恭从明聪睿五
 事之德肃乂哲谋圣五德之用也
卷八 第 16b 页 WYG0076-0892b.png
   小宛
齐壹
 人之齐圣齐音整齐之齐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壹专
 也专务酣饮也此严坦叔之说
步屈
 步屈一名蠖许慎说文以为屈伸虫易系云尺蠖之
 屈以求伸也尔雅尺字作蚇从虫郭璞注以为蝍𧑙
 扬雄方言以为蠀𧑙其状如蚕而绝小行则促其腰
卷八 第 17a 页 WYG0076-0892c.png
 使首尾相就乃能进步屈中有伸故名屈伸郑康成
 谓之屈虫郭景纯又谓之步屈今北方亦呼步屈老
 则吐丝作茧然不可用 蝍音即蹴音促子六切蠀
 在资切
螟蛉蜾蠃
 蜾字亦作融 陆农师埤雅曰果蠃即今细腰土蜂
 好禁蜘蛛说文云天地之性细腰纯雄无子列子曰
 纯雄其名稚蜂盖其类也摙泥作房如并竹管取桑
卷八 第 17b 页 WYG0076-0892d.png
 虫负之七日而化为子其祝声可听法言曰祝之曰
 类我盖其音云也庄子曰细腰者化今呼大蜂啖子
 地中作房者亦曰土蜂非此细腰土蜂也果蠃一名
 □螉□亦作蠮并音□螉音翁一名蒲卢中庸曰政
 也者蒲卢也化书曰婴儿似乳母斯不远也 南唐
 宋齐丘字子嵩化书曰摙泥摙音辇搬运也
 严坦叔诗缉曰近世诗人取蜾蠃之巢毁而视之乃
 自有细卵如粟寄螟蛉之身以养之其螟蛉不生不
卷八 第 18a 页 WYG0076-0893a.png
 死蠢然在穴中久则螟蛉尽枯其卵日益长大乃为
 蜾蠃之形穴窍而出盖此物不独取螟蛉亦取小蜘
 蛛置穴中寄卵于蜘蛛腹胁之间其蜘蛛亦不生不
 死久之蜘蛛尽枯其子乃成今人养晚蚕者苍蝇亦
 寄卵于蚕之身久之其卵为蝇穴茧而出殆物类之
 相似者
 黄东发日抄曰震戊辰考试省闱闻同官宫教天台
 董华翁(朴/)云蜾蠃负螟蛉埋土中而寄子其身如鸡
卷八 第 18b 页 WYG0076-0893b.png
 抱子煖之而使生然其子即蜾蠃之子非以螟蛉之
 子为子也诗之说得之扬子云之说则失之耳时有
 永嘉戴监簿侗闻其说亦云尝亲见蠮螉负螟蛉入
 笔管有两蠮螉互飞而共营之初非独阳无子而外
 取螟蛉之子为子也今按陆氏蒲卢之名戴氏笔管
 之说则唐人有诗云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
 蒲卢其蠮螉营子之谓耶独阳无子榖梁庄三年传
 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卷八 第 19a 页 WYG0076-0893c.png
犴狱
 韩诗薛君章句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薛君薛汉
 也亭道路所舍也 狴豻狴边兮切豻犴同胡地野
 犬也所以守者故谓狱为狴豻(狴又/音痞)路史少昊纪云
 乃立豻狱造科律听狱讼执中为虞之士而天下亡
 冤封之于皋是曰皋陶
   小弁

卷八 第 19b 页 WYG0076-0893d.png
 鸒雅鸟也雅鸦通平上二音

 鹎乌之鹎音匹又音卑鹎乌亦名鹎鶋

 三章经文不属于毛之属音烛传文毛肤体之馀气
 末属此属字音蜀

 六章维其忍之之忍当训为残忍之忍如左氏传所
卷八 第 20a 页 WYG0076-0894a.png
 谓忍人也
德宗太子
 唐郜国大长公主肃宗之女下嫁萧升其女为德宗
 太子妃恩礼甚厚德宗贞元三年八月或告郜主淫
 乱且为厌祷德宗大怒幽之禁中切责太子太子惧
 请与妃离婚帝召李泌告之且曰舒王近已长立孝
 友温仁泌曰陛下惟一子奈何欲废之而立侄且陛
 下所生之子犹疑之何有于侄舒王虽孝自今陛下
卷八 第 20b 页 WYG0076-0894b.png
 宜努力勿复望其孝矣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自古
 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其国者帝曰为卿迁延至明日
 思之泌抽笏叩头泣曰如此臣知陛下父子慈孝如
 初矣然陛下还宫当自审思勿露此意于左右露之
 则彼皆欲树功于舒王太子危矣帝曰具晓卿意间
 一日帝开延英殿独召泌流涕曰非卿切言朕今日
 悔无及矣太子仁孝实无他也
   巧言
卷八 第 21a 页 WYG0076-0894c.png
忠言良药
 孔子家语六本篇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
 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
 而亡 沛公入咸阳意欲留居之樊哙谏不听张良
 曰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听哙言
   何人斯
苏暴
 苏已姓子爵在夏曰伯怀州之武德有苏古城在济
卷八 第 21b 页 WYG0076-0894d.png
 源西北二里乐史寰宇记云苏忿生之故邑也 暴
 暴新公采郑邑也一曰隧世本云周圻内国名

 胡逝我陈堂涂谓之陈堂下至门之径也陈风中唐
 有甓庙中路谓之唐唐之与陈庙庭之异耳唐亦堂
 下至门之径也
字林
 字林吕沈作以解字义张目即尔雅注中语
卷八 第 22a 页 WYG0076-0895a.png
盱衡
 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孟康注曰眉上曰衡盱衡者
 举眉扬目也盱许于切梁刘孝标绝交论见一善则
 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 晋左太冲魏都赋
 魏国先生有晬其容乃盱衡而诰李善注曰诰告也
 本文作诰今集传作语

 俾我祗也祗音祁支切郑氏音止皮切祗字又作祇
卷八 第 22b 页 WYG0076-0895b.png
 无下一画按无下一画者正音祁支切
三物
 犬豕鸡三物以诅郑庄公诅射颖考叔者使卒出豭
 行出犬鸡亦以此三物意古有其法尔
   巷伯
孟子以谗被宫
 汉书冯奉世传班固赞冯参曰谗邪交乱贞良被害
 自古而然故伯奇放流孟子宫刑张晏曰寺人孟子
卷八 第 23a 页 WYG0076-0895c.png
 贤者被谗见宫而作巷伯之诗也 墨劓剕宫大辟
 谓之五刑宫为淫刑男子去其势而为阉人妇人则
 幽闭之
永巷
 刘向列女传周宣王姜后脱簪珥待罪永巷史记范
 雎传雎得见秦王于离宫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
 王来而官者怒逐之三辅黄图曰永巷永长也宫中
 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武帝时改为掖庭置狱焉
卷八 第 23b 页 WYG0076-0895d.png
 谓之掖庭诏狱
班固司马迁赞
 司马迁荐李陵为将李陵战败降匈奴武帝怒处迁
 宫刑下蚕室迁有报任安书自陈已志汉书司马迁
 传班固赞曰呜呼以迁之博学洽闻而不能以智自
 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言任/安书)迹其所以自
 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惟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
 难矣哉孔颖达曰司马迁以良史之才所坐非罪及
卷八 第 24a 页 WYG0076-0896a.png
 其刋述坟典辞多慷慨是以班固云小雅巷伯之伦
 焉
   谷风
焚轮
 尔雅释天曰风焚轮谓之颓郭景纯注云暴风从上
 而下者颓与颓同焚轮亦当时方言
   蓼莪
诸蒿通(蒿/) (菣/) (莪/) (蔚/) (蘩/) (萧/) (苹/) (蒌/)
卷八 第 24b 页 WYG0076-0896b.png
 蒿者众蒿之总名蒿之言高也尔雅蘩之丑秋为蒿
 郭景纯曰丑类也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通呼
 为蒿也
 鹿鸣食野之蒿传云菣也即青蒿也菣音去刃切又
 音牵去声尔雅蒿菣注云今人呼青蒿香而中炙啖
 者为菣
 莪尔雅释草曰莪萝郭景纯以为莪蒿亦谓之䕲(音/凛)
 蒿陆玑以为萝蒿又一名角蒿叶似芗蒿而细味似
卷八 第 25a 页 WYG0076-0896c.png
 蒌蒿而香
 蔚牡菣也青蒿之也释草以为牡菣陆玑以为牡蒿
 盖蒿之雄而无子者三月始生七月着花八月为角
 一名马新蒿一名马先蒿蔚有角而云无子者盖今
 之青蒿叶端皆作子如米许大蔚则无之是以谓之
 牡蒿牡菣也
 蘩白蒿一名皤蒿青蒿盖蒿背之不白者白蒿乃蒿
 背之白者耳
卷八 第 25b 页 WYG0076-0896d.png
 萧亦青蒿尔雅萧荻已见第三卷王风陆玑以为荻
 蒿或以为牛尾蒿
 苹藾萧亦名藾蒿陆玑云叶青白色茎似箸而轻肥
 蒌蒿尔雅释草购蔏蒌舍人曰购一名蔏蒌郭景纯
 云蒌蒿也舍人汉时注尔雅者不载姓名有芸草者
 谓之芸蒿盖香草也江东茹为生菜呼七里香附见
 于诸蒿之末云
王裒父死非命
卷八 第 26a 页 WYG0076-0897a.png
 魏齐王曹芳嘉平四年吴诸葛恪修东兴堤魏司马
 昭与战败走司马师削弟昭爵东关之败昭问僚属
 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安东司马王仪对曰责在元
 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斩之仪子裒痛父死
 非命隐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未尝西向而坐庐
 于墓侧旦夕攀柏悲号涕泪着树树为之枯读诗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为之废
 蓼莪家贫计口而田度身而蚕人或馈之不受助之
卷八 第 26b 页 WYG0076-0897b.png
 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辄弃之遂不仕而终
   大东
驾谓更其肆
 郑康成曰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暮七辰辰
 一移因谓之七襄肆次也更平声
启明长庚箕斗
 郑渔仲曰启明金星长庚水星金在日东故日将出
 则东见水在日西故日将没则西见 箕斗谓南斗
卷八 第 27a 页 WYG0076-0897c.png
 韩昌黎诗我生之辰宿直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
 扬州斗牛之墟指南斗也
   四月
赤梀
 所革霜狄二切

 攒车轮之木也
 
卷八 第 27b 页 WYG0076-0897d.png
 
 
 
 
 
 
 
 诗传旁通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