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溪集识
石溪集识 第 x 页
石溪集识
  
石溪集识 第 153H 页
石溪集识[闵致钟]
右我八代祖考石溪府君遗稿也。今去府君之世。已过二百馀年。文字之收拾断烂者。不满一𢎥。若又因循堙灭。百世之下。无以考徵。玆敢不揆蒙陋。谨与诸宗在敬,在仁,致述,应镐相议。以活字印出。分布于宗党及京乡士友家。此真古所谓焦尾也。尚可为不朽之图耶。仍念府君师事重峰赵先生。心悦诚服。服勤至死。壬辰倡义时。身处苫块。恨未能同殉锦山。特为竖碑于义冢。文以告先生之灵。此所以尹月汀叙之曰闵某嗜义士也。盖府君以伦常名义。为日用茶饭。每当国家大变故。激昂忼慨。奋不顾身。抗疏于 西宫幽废。勤 王于双树播迁。而劝戒子孙及门人。眷眷以忠孝为先。表揭训辞。呜呼。凡为府君之后裔者。寤寐羹墙。服膺尊信。有如亲承謦欬于晨昏之际。则庶几无忝所生。盍相与勉之哉。
 岁重光协洽仲春上浣。八代孙致钟谨识。
石溪集识[闵益显]
石溪集识 第 153L 页
先生以布衣。有经济宇宙之志。而乃沉沦江湖之上。忠君事长之道。讲之有素。嗜义陈疏。草木可以知名。为孝殚诚。天神可以格感。盖忠孝二字。为先生终身之符。吾门传受之法。玄晏之赐。则前后诸贤已备至焉。非后生末学所敢窥测。而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妄加追述。先生尝训子弟书曰。事君者舍其忠何以。事亲者舍其孝何以。吾必曰死而后已。嗟我子孙继述之。不坠家声。远近来学负笈者。殆百馀人。教之以忠信孝悌。各就其方。自家而乡。莫不心悦诚服。师友致敬而待之。乡社爱慕而享之。由是而世称为石溪先生。虽百世之下。必有闻风兴者。后有从孙察理堂昌鲁,存省斋希鲁。以学行登闻于 朝。特蒙给复之典。此岂非先生种德为善之验也哉。噫。先生禀赋既异。望实俱隆。孝友之笃。学文之力。足以范世俗。凡他日用事为。亦可使廉懦立顽。而奈之何有蕴莫施。抱道终穷。秪切珠藏剑埋之叹。嗟夫。乃者族侄致钟,致永,在忠,致述,在学,族孙佐镐。以先生云孙。惧其泯没无称。裒稡遗集。编为一𢎥。付诸剞劂氏。俾图寿传之计。以遂未遑之举。如非诚力俱到者。庸讵至此。永言嘉止。仍与之相勉。勿坠先业云尔。
石溪集识 第 154H 页
崇祯纪元后五辛未二月日。傍七代孙益显谨识。
石溪集识[闵有显]
石溪集识 第 154L 页
噫。石溪先生。世德昭载我家乘。行状略著于元稿。今不必赘陈。而窃伏念石溪先生孝友根天。制行甚高。早师事重峰赵先生。惟先生训是听。岁值龙蛇。岛夷猖獗。赵先生倡率义旅。捷清殉锦。先生时在苫块。不得应募同殣。为平生恨。竖碑建祠。为文以告之。以寓羹墙之慕。逮夫昏朝。群凶充斥。彝伦或几乎坠地。先生抗章叫阍。胪列讱,造等罪恶。甲子适变。 大驾播越。国势凛乎若缀旒。先生召募勤 王。闻平贼之报而后止。古人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信不诬也。晚年筑室溪上。教授生徒。优游卒岁。其遇不遇命也。后人之爱慕。愈久而愈不忘。粤在己卯。建倡义祠于黔湖之上。重峰先生为主享。而石溪先生配焉。伊时吾王考经始区划。与有力焉。公议之不泯。于斯可见矣。先生之八代孙致钟甫克绍家训。善能继述。断烂遗文。积年蒐辑。编成一𢎥。殆同零金碎玉。先生之至行懿德。无得以尽传。虽若可恨。然举一脔。可知全鼎之味。凡我后承。演流而求源。开卷而兴感焉。则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者。其在斯乎。
崇祯五辛未仲春日。傍后孙有显谨跋。
[石溪集刊记]
     
石溪集识 第 155H 页
辛未仲春桑谷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