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溪集卷之四
石溪集卷之四 第 x 页
石溪集卷之四
 附录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36H 页
行状[宋焕箕]
公讳昱字晦叟。初字景晔。姓闵氏。骊兴人。上祖讳称道。高丽尚衣奉御。其后有讳咸启门下侍中骊平府院君。是生讳仲萱。为我 朝判书。是生讳普光别提。以学行著名当世。号梨亭。其配郑氏。以贞烈旌闾。寔公六代祖也。高祖讳安迪。登文科别荐。为黄海兵使。曾祖讳纯粹直长。祖讳泮参奉。考讳汝霖不仕。妣密阳朴氏。参议绍宗女。菊堂兴生之后也。公以 嘉靖己未二月七日。生于永同之黔岘里。资禀淳真。自在髫龄。已知事亲之道。朝夕供奉。躬自省视。定省告面。自中于礼。及长有志于学。学于挹清朴公嗣宗。所擩染甚多。又受业于重峰赵先生。笃学饬躬。当先生窜北。随行服勤。壬辰。荐遭祖母及母丧。虽在干戈抢攘之中。殓殡祭奠。亦能致诚尽礼。葬而躬自负土以成坟。居庐歠粥。哀毁踰制。不茹荤不脱缞。终三年如一日。友爱一弟笃至。而睦族恤邻。亦克尽其义焉。居常深痛重峰之殉殁而慕其义烈。乃承朴公廷亮,全公承业未就之志。与湖西人士锦山耆老。相议经纪而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36L 页
立殉义碑。后又倡论通谕。营建表忠之祠。尹月汀根寿称公以嗜义士也者。岂不有以哉。公创设书院于晦谷。并享朴兰溪堧及挹清。亦可见其隆师尊贤之一端也。公晚游沙溪金文元之门。学益进德益熟。持身处物。极其严恭。庚戌中生员。仍废举业。筑室溪上。图书自娱。当昏朝。有一朝士以国事来问。则答曰。江湖一渔父。安知国家事。唯知天伦之为重。不知其他。遂从文元公。会士于东鹤寺。共议陈疏。力言废母之非。又于 仁庙朝。应旨陈疏。当甲子适变。募聚远近人士。勤 王公州行在。公之尚节义忧国家。有如是矣。而其居家处乡。亦各有规范。乃略仿古人乡约之制。与一队名流。结为一契。而名之曰德业契。讲之以蓝田约条白鹿洞规及先贤嘉言之凡系德业者。以相劝勉焉。负笈之士甚众。称之曰石溪先生。 天启乙丑。公年六十七。而以五月十日卒。葬于黔岘之西瑟项子坐原。公在世时屡登荐剡。而没后数月。有察访之除。旋收职帖。 肃庙丁亥。以孝行 褒赠工曹佐郎。前配庆州金氏。墓同原。继配永山金氏。墓在粉土洞卯向原。距公墓数里而近也。三女。长适李庆国。次适朴佶。次适徐昅。前配出也。四男。长庆斗 赠佐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37H 页
郎。次庆房。次庆翼。次庆参。继配出也。庆斗四男宗鲁,显鲁,在鲁,锡鲁。庆房二男英鲁,鸣鲁。庆翼三男兴鲁,基鲁,命鲁。庆参三男应鲁,亨鲁,启鲁。内外曾玄以下。多不能尽录。兴鲁曾孙道梯。从事学问。克绍先业云。呜呼。公既孝友根于性。而又得薰陶于诸先生之门。宜其笃行高识。为诸名胜所推许也。如慎独斋金文敬公,习静宋公,睡翁宋公,竹窗李公时稷,野隐宋公时荣,李活溪大㽕,金五者翁籥,赵监司廷虎,李佐郎楘,朴监正廷弘诸贤。皆公之所从游。则夫所谓观其所与者。尽可验于斯矣。岂不盛矣哉。习静讳邦祚。睡翁讳甲祚。是余两先祖也。先契之笃如此。今于状德之文。顾何敢以不文辞。谨据公之七代孙致(石溪七代孙。乃赫字行。非致字也。览者当详之。)兢所示行迹一通。第录如右。
崇祯三辛亥暮春下浣。德殷宋焕箕撰。
墓碣[宋近洙]
圣人有言曰。鲁无君子。斯焉取斯。余于石溪闵公。益信之矣。公以重峰,沙溪二先生为师。又从慎斋,习静,睡翁,竹窗诸贤而为友。其所以薰陶成就者。顾何如也。盖公天资淳真。自幼已知事亲之道。定省告面。自然中礼。稍长即志学。学于挹清朴公嗣宗。擩染甚多。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37L 页
既又受业于重峰赵先生。至诚服勤。壬辰。连遭祖母及母丧。虽在乱离。而殡殓祭奠。无不致诚尽礼。居庐啜粥终三年如一日。与弟晟友爱甚笃。以至敦宗恤邻。亦皆曲尽其恩义。尝抄录古今格言以自警。方赵先生倡义也。公时在苫块。驰谒先生。先生曰。忠孝不可两全尔。其守丧以终孝。公虽不得应募。而忠愤自激。常以为恨。及闻先生殉节。益不禁痛慕。倡多士立碑建祠。以著先生之义。月汀尹公诩以嗜义士。又设书院以祀挹清。并享兰溪。其隆师尊贤类如此。庚戌中生员。仍废举业。筑室溪上。图书自娱。游沙溪金先生之门。以卒其业。持身处物。极其严恭。当昏朝。有一朝士来问国事。公曰。江湖之人。不识国家事。但知天伦之重而已。与同志陈疏请罪讱,造等。甲子适变。募聚人士。勤 王公州。乱已而归。同一乡名胜设契。讲蓝田约条白鹿洞规相劝勉。负笈之士甚众。咸称以石溪先生。公讳昱字晦叟。系出骊兴。上祖讳称道。高丽尚衣奉御。其后有讳咸启。门下侍中骊平府院君。是生仲萱。为我 朝判书。是生普光别提。以学行著名。号梨亭。其配郑氏。亦以贞烈旌闾。栎泉宋文元公记其事。寔公六代祖也。高祖讳安迪。登文科别荐。为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38H 页
黄海兵使。曾祖讳纯粹直长。祖讳泮参奉。考讳汝霖不仕。妣密阳朴氏。参议绍宗女。菊堂兴生之后也。公生于 嘉靖己未二月七日。没于 天启乙丑五月十日。享年六十七。葬于永同黔岘西瑟项枕子原。前配庆州金氏仁保女。祔公墓。继配永山金氏祜女。葬于粉土洞卯向。三女适李庆国,朴佶,徐昅。前配出也。四男庆斗 赠佐郎。庆房,庆翼,庆参。继配出也。庆斗四男宗鲁,显鲁,在鲁,锡鲁。庆房二男英鲁,鸣鲁。庆翼三男兴鲁,基鲁,命鲁。庆参三男应鲁,亨鲁,启鲁。内外曾玄以下。多不尽录。公屡登荐剡。而察访之除。乃在没后数月。 肃庙丁亥。以孝 褒赠工曹佐郎。呜呼。公孝友之行笃于家。学术之称著于乡。而一命不及于生时。不能粗试所蕴。是则命也。虽然乡人之诵慕。久而不已。尝就其社而祭之。此可见公议之不泯。如公真可谓无愧为乡先生也欤。公之八世孙致钟,在忠。以余为习静,睡翁之后。来谒树经之铭。其状德之文。即族祖心斋文敬公之作也。追念先谊。不忍终辞。遂撮而叙之。铭曰。
不见其山。愿见其木。真知言也哉。今与后之欲知公者。盍观其师友之盛而论之。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38L 页
崇祯五庚午孟夏日。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兼知经筵春秋馆事弘文提学恩津宋近洙撰。
祭文[宋时荣(野隐)]
呜呼惟灵。懿乎表族。友于先君。情义相亲。尊灵行录。小生能言。岂华而文。心天不尘。性地有真。馀论惊人。可欲者善。有乐乎道。无谄乎贫。好古姱节。嗜义(缺)身。白发如新。推誉同明。归尊秉麟。唯实不宾。顷岁招非。一时激论。何足间然。荣微莲榜。荐止学醇。奇数终此。穷而不达。寿望七旬。享不齐仁。不幸有疾。染于人云。敛殡礼愆。嗟余小生。时遭内艰。曾未哭攀。今奠薄具。敢伸贱虔。不昧者存。长痛一声。永隔九泉。已矣吾贤。呜呼哀哉。
祭文[崔应信(龙岩)]
伏惟君与吾友。常如一日。偲切之道。情义之密。老而弥笃。殁且不减。欲究其难。姑举其实。嗟呼石溪。降衷有异。岩岩之器。惓惓之学。言践其直。行遵其诚。守穷处贫。安分乐道。爱悦其弟。洽至天伦。奉祭致敬。吊死以哀。忠信笃敬。乃是君子。吁嗟昊天。降𥚁斯酷。哲人其萎。恸悯莫测。从友不淑。葬无虚年。且至此极。耳无闻焉。暴弃馀生。孰念在玆。踽踽凉凉。任难馀哀。阳永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39H 页
之地。往来索漠。索漠之情。灵其不忘。呜呼已矣。呜呼已矣。
祭文[郑以观(都事)]
呜呼。公于吾门。外为再从兄弟。而公之少也。受业于吾外祖挹清公。故余于公。年齿虽悬。而分义之厚。亲切之情。不以非侪而有间也。心同志同。居同一乡。而相从以来。于今积有年所矣。追随后尘。期保永久。岂料昊天不吊。降祸斯酷。而吾公也遽至于斯乎。仁者已逝而不可作矣。德音靡接。邈莫追矣。吾乡之俗。谁复纠之。吾里之风。谁复正之。余有所学。于何而问。余有所疑。于何而质。吾道厄哉。斯文丧矣。然则公之殁也。非但为我之恸。而乃一乡之恸。非但为我之不幸。而乃后学之不幸也。噫安贫乐道。如公之好学有几。慕古希贤。挹清之遗风谁继。谨荐一觞。聊展鄙诚。呜呼哀哉。
祭文[赵完堵(县监)]
呜呼惟灵。早孤而贫。性且鲁纯。发愤寻师。力学不倦。孝友之行。人无间言。谨独之功。可质苍天。闇然日章。学邃经明。乃就有道。名播簪缨。屡腾省荐。久困将亨。如何一疾。遽奠前楹。呜呼哀哉。昔我先君。与世相违。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39L 页
直道难容。举国非之。惟公受业。诚服心悦。为师之诚。可通金石。殉义之碑。表忠之祠。皆公之力。非公莫为。顷从烁金。虽有人非。仁厚之过。岂忘尊师。余在丱角。公适负笈。契许即敦。有言莫违。四十二年。有同埙篪。人虽有言。公不我疑。去邠之初。余适勤 王。公能赴难。果协所望。风尘邂逅。锦水之傍。信宿相从。吐尽心肠。沙溪门下。群贤满座。莫不推尊。谓公贤者。曾未几时。余奉尺一。严程有限。倚马告别。别后悒悒。若有所失。那知此别。乃是永诀。远宰花山。恋思尤切。时凭巴老。仅寄二札。复书郑重。许以往见。日俟跫音。至戒馆传。稽山使君。乃传讣音。失声长号。泪落沾襟。日月不居。襄事已迫。抚孤悲恸。曷有其极。谨以荒词。陈此腷臆。不昧者存。庶几歆格。呜呼哀哉。
祭文[闵 瓛]
惟灵粹美之质。颖悟之性。简默其言。愿恭其行。学海当年。景仰先圣。志存存道。心笃笃敬。儒林之宗。学者之师。平生嗜义。勒锦城碑。格君念切。奏十渐疏。若登前席。治安可摅。聪明日蔽。召对何期。益固韬藏。浩然其归。国器谁扬。青山契阔。不患莫知。宁废好学。原宪居贫。颜子处乐。家业安事。风日不蔽。奉先思孝。祭之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0H 页
以礼。友爱其弟。和乐且湛。高风所激。几多廉贪。志河汾教。效武夷诲。数间茅屋。山边水涘。负笈请学。四方蒙士。孜孜不倦。提撕警觉。小子不敏。随后愿学。不烦步霜。岂待立雪。拜承函丈。获亲仪形。于时先生。丁宁告戒。吾门衰薄。莫此时甚。汝须勤学。而绍先业。早收一名。是我愿矣。听言多感。铭心不忘。慇勤奉教。时习不懈。譬如为山。山成而止。譬如凿井。及泉而已。优游门下。期闻妙旨。春风秋月。礼乐诗书。逍遥台上。玩鸢观鱼。闻道之馀。并致词章。战艺京师。期获高名。那知此戒。终始不遂。木稼凝冬。梦摧殷楹。石溪云愁。乌川波鸣。弦诵声绝。讨论响熄。宣尼既没。筑室无因。晦庵终丧。匍匐何人。生死而穷。不得难悦。仁者而寿。孔圣有说。百岁不享。数耶命耶。大德得禄。传亦称之。穷而不达。天耶人耶。执绋今日。痛悼难抑。况我师弟。纵云叔侄。情同父子。恩兼义尽。有恩无报。人事何忍。昔话竹林。风声助欢。今哭灵輀。月色挑叹。魂应爱我。洋洋左右。生平旧托。聊表短句。百年遗恸。只荐菲薄。伏惟尊灵。庶几来格。
祭文[李惟馨]
呜呼哀哉。嗟呼先生。直气高禀。弱冠游学。研(缺)道理。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0L 页
受业重峰。问道沙溪。意气激切。论议慷慨。廉而不贪。直而不倚。怀迹 紫宸。十条忠言。彰义锦溪。三尺玄石。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诚孝出天。友爱专美。衣晏婴裘。饮颜回瓢。不改其乐。以优以游。仁人凋落。从古所悲。不图此言。于先生发。承讣惊号。百哀攻中。涕泣迸落。魂魄震越。悽怆彻骨。恨怅侵胸。既不可赎。翻哀独生。德之何礼。运之何否。生有高名。没为众悲。天何不畀。夺我先生。天何不吊。丧我斯文。德厚位尊。仁深年长。是古人言。始信虚矣。知悲无益。奈恨无已。以先生道。竟无施为。天乎人耶。竟难谌兮。自先生没。行已五月。每一念至。忽忽犹疑。安知世上。真有此事。道特人常。今既如斯。道与人殊。今复何托。归輤载整。程邈三千。麻山含冤。乌水泻恨。含酸执笔。辄进中止。誓使遗孤。同于同气。今我之哭。非吊非伤。来告我言。不言成哭。目想精灵。如在其傍。拜献芜词。敬奠菲薄。不昧者神。庶几歆飨。
祭文[朴有諴(参奉)]
呜呼哀哉。先生之至斯也。远近闻而悲之。樵牧无知。莫不悲之。况我门人昕夕亲炙之者乎。悲又何意。悲先生之志。噫天赋淳真。好学笃行。青阳皓首。师事三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1H 页
贤。游心乎经传。拈出圣贤造道之功。击目乎简册。探采帝王得失之机。内敦德行。外扶名教。虽处溪山。忧国如家。封疏十条。暗合魏徵之精忠。居贫一生。克副原宪之高义。以恶衣恶食。动静一木之榻。而曾不为耻。以款段弊鞍。出入公私之门。而恬无愧怍。夙善之友。名擅簪缨。则不特迹谢其门。寄书是耻。此无射利之心也。早失怙恃。而游宴留饮。则徒闻管弦而已。不自舞蹈。此笃远慕之诚也。尊贤好义。若己有之。谢(缺)疾恶。如彼雠隙。斯文有事。倡义率先。乡邻有丧。匍匐必救。处心行己。必法古人。悲先生之志者此也。以哀观之。先生之德。尚不愧于一乡之善士。十室之忠信也已。于戏。一参莲榜之后。即废科场之业。筑室江浒。专以开来为志。踵门而请学者多。无似孤哀。卜居近境。滥效立雪。优游门下者。盖十有三年于玆矣。虚堂静寂之夜。山川清爽之晨。开示奥旨。发蒙击昏者。至矣尽矣。先生抚孤哀如子弟。揖让之间。恒规以过失。孤哀奉先生如父兄。起居之际。常随以几杖。提撕警觉之功。是则是极之效。庶几可观。而天何不吊。永隔德宇。呜呼哀哉。先生已矣。此生何托。方先生易箦之日。哀兄弟朝奠于亡母。云间奔月。居然閟辉。奔走而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1L 页
未及奉诀。凭灵而哭失其声。灵其知否。今孤哀摧伤忧患。朝暮且死。人间函丈之日少。泉下承颜之日多。哀又何悲。文以陈情。酒以致之。灵其格思。庶歆哀忱。呜呼哀哉。
祭文[朴有谐]
呜呼人杰。挺自地灵。挹尼山秀。带乌川清。儒林杞梓。学海濂洛。德兰室香。志冰壶洁。千匀气力。万丈光焰。足耸风节。扶植纲常。好贤易色。嫉恶如雠。战艺京师。名登(缺)。挹清堂前。进退有节。重峰门下。出入几时。两贤既没。就拜沙溪。业广经明。信古好义。义碑忠祠。率先倡议。沥血控疏。格君诚至。云路既塞。骥足蹶泥。杖策归来。寻旧烟壑。晦养山林。道义自守。富贵不淫。贫贱焉移。辞原九百。乐颜一瓢。数椽容膝。风雨不蔽。河汾教授。武夷讲学。结茅江上。英才教育。四方游士。几多抠衣。不敏孤哀。少年负笈。执卷讲学。安意承教。孜孜继日。不懈时习。然其质鲁。土墙当面。先生矜之。启发勤眷。痛摘病根。随以投药。提耳警惰。诱掖谆至。朽木难雕。呼寐莫悟。十馀年来。徒自负慝。思之多感。庶效蓬心。拟侍几杖。永奉德音。云何不幸。先生有疾。鸿恩在身。未报罔极。孤哀弟兄。同就左右。何意不瘳。归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2H 页
化其极。云烟带凄。风月含悲。玩鸢观鱼。竟谁其主。孤哀蚩蚩。徒痛无托。有过何正。请业何地。回瞻旧榻。謦咳如承。俯哭柩前。涕泣难禁。草具薄馔。岂云祭供。只鉴衷曲。庶几一歆。
祭文[郑 述(佐郎)]
呜呼。天可必乎。天不可必。仁可恃乎。仁不可恃。呜呼。先生德可得禄。而虚老田庐则不可谓得禄。仁可享寿。而六旬有七则不可谓眉寿。然则苍苍者天。果何可必。而福善祐仁。真虚语耳。呜呼。先生之殁。今已经时。攒尚留轩。心庶彷佛。今既龟袭。明将永窆。则小子之恸。复何如哉。酹爵一哭。愿言永诀。先生其有知否。呜呼。先生志曾子之笃实。处颜氏之陋巷。安贫乐道。嗜义好古。庄以操心。礼以律身。天降斯文。岂偶然哉。士以依归。里有正俗。述也无状。亦蒙不遐。出入门下者。十有三年于玆。承诱掖于函丈。受教诲于皋比。甄陶之资。薰染之益。非假一二言而说也。呜呼。当先生之疾也。适在京洛。不得左右就养。而亦未亲手足之启。那知斯疾。遽至于此耶。生而不得与之奉诀。殁而不能为之抚榇。幽明相负。至于此极。平生之恨。宁有已哉。将荐鄙忱。悲先填臆。(缺)声增恸。哀有馀音。奉觞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2L 页
呜咽。言不得伦。不泯者存。庶几来格。
祭文[郑 达]
呜呼。先生之去斯世。今百有馀日。而心如有所恃。不敢死先生者。攒尚留轩。魂傥在宅。今则新阡既卜。明将安厝。虽欲彷佛。其于数尺之坟。终无奈何矣。然则安得不(缺)乎此日哉。呜呼。先生天资笃厚。器局方正。学成行修。慕古乐善。对越贤圣之遗经。深究义理之蕴奥。屡空颜氏之箪。而不病韩子之穷。则其为安贫守约。亦可见矣。此达所以心悦诚服。非敢溢美而厚诬之也。是以受教门下者。一纪有馀矣。亲承诱掖。薰炙光辉。石溪春风。久陪函丈之讲论。而玩鸢秋月。几承言志之明问。达虽不敏。未得体其谆谆之教。而其击蒙之功。引接之恩。则所当殒结而图报者也。谨侍左右。期保终始。岂料二竖一夕。大期斯臻。彼苍者天。一何漠漠。噫当其疾也。适在京洛。不得亲手足之启。而及其终也。亦未执袭敛之具。此达所以含痛而饮恨者也。筑室之诚。虽愧于子贡。而相向之哭。岂阙于入揖。举声增恸。哀有馀音。呜呼哀哉。
挽词[赵 愈(西坡)]
不遇终夜食。乌渊一伏龙。存心修己笃。谋事为人忠。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3H 页
后学多薰德。斯文赖有功。云亡尤恸意。湖邑士林空。
挽词[郑弘继(生员)]
早岁穷经术。功程志圣贤。守身恒俭约。持论不颇偏。质鲁人猜直。心贞我爱狷。皇天胡不慭。丹旐向重泉。
挽词[朴廷弘(判官东台)]
受业同门吾许尔。忘年曾结久要情。西华讲习才虽鲁。晦谷经营意独诚。孟石还为臧武立。嵇樽无与巨源倾。丹邱白发从何托。永别难堪哭罕生。
挽词[朴廷老(懒学斋)]
几年同处挹清门。规过绳愆赖至言。力学工程开后进。平生行义协儒论。每嗟草野沦高士。长恨明时摈俊元。痛矣斯人今忽逝。吾徒事业孰传存。
挽词[闵在汶(白莲堂)]
生成众万莫非天。寿夭荣枯孰使然。死乏衣巾深痛娄。生难食饮最怜渊。存长亡短人难备。报善施淫理岂悬。半世琢磨倾慕意。素车空羡哭新阡。
挽词[闵 瓛]
天生豪杰惠东土。卓立高标人莫窥。道学既能擅一世。文章奚但冠当时。输忠再上格君策。奋义初成贤士碑。上舍功名何草草。蹶泥骥足真难驰。归来烟壑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3L 页
卜幽隐。宅近南山歌紫芝。贫甚颜瓢乐不改。契深庞亩心长怡。浮云富贵岂相累。黄卷生涯终不移。廉立几多风所激。善良可见德攸施。何知梦罢殷楹奠。永隔人间岐凤仪。题挽那堪恸悼极。临风不觉泪涟洏。
挽词[尹长卿(奉事)]
二千年来公挺奇。天有闵费侯后迟。七十年前公弃去。天夺闵费侯后遽。天意茫茫正如此。天可恃乎不可恃。公之事业人莫及。士林由来称巨擘。胸中磊落嗜义志。夙著褒忠锦溪石。中年有意苏群氓。勤向天门陈十策。嗟哉卞璧不见售。杖策归来旧烟壑。相如四壁澹空立。回也一瓢惟自乐。卷中前圣日相对。门下诸生勤教育。风流天性又嗜酒。随处常倾贤圣酌。酣来有时吐高论。舌端风雷动寥廓。人云忧乐亦云急。雪中蓑衣雨中笠。幽兰尘世竟莫馨。上舍之名何草草。龙钟往岁一识公。自恨为师未能早。薰炙光辉未几日。归去高峰天一末。今来旧巷奄无光。草堂倾侧苍苔没。原头只鸰影悽悽。镜里孤鸾形孑孑。天乎偏𥚁善人家。从没先生所娇女。挽歌唱罢晓月倾。一掬哀泪沾冠缨。
挽词[朴以澈]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4H 页
山河淑气钟人杰。出入经书拈圣功。处巷既探颜氏乐。封疏允合魏徵忠。愿承当日恩逾分。存没今朝泪不穷。定识斯文从此灭。吾乡恐作互乡风。
哀辞[闵汝老(掌令)]
呜呼。公乃吾门之丈而父之执也。公与家君素相善。交契甚至。故余亦得以从傍陪话。迩榇清光者。盖有年矣。岁辛酉。余赘永山。去公之居。甚不远也。余深以近公为幸也。自是厥后。或骑而往。或步而从。从容宴席之上。奉侍杖屦之间。非止一二。追随后尘。期保永久。岂料昊天不慭。降祸斯酷。溘然而逝。奄忽而莫余追乎。当其疾时。适游洛城。不得晋候床下。而有乖扶持之道。及其终也。亦不得承凶即赴。以展匍匐之诚。幽明之间。负德甚矣。尤可恸哉。呜呼。公素性笃厚。气质淳如。真所谓仁者也。今公之年。止于六帙。则古人所谓必寿之说。果何所凭。而冥然漠然之天。其可恃欤。斯文从此而丧矣。小子于何问学。吾道自是而沦矣。后生何所击蒙哉。噫。髣髴乎平昔之容。而謦咳靡承。依俙然旧日之形。而德音莫接。石溪斋上。旧榻依然。黔岘风光。徒增悲怛。继以词曰。
天资朴淳。雅性真纯。儒者之醇。学问于身。礼法是遵。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4L 页
席上之珍。探穷道真。守约安贫。不缁不磷。身世苦辛。素志莫伸。遭时不辰。大期斯臻。呜呼就窀。彼天不仁。宅兆卜新。长夜千春。得接靡因。哭挽灵輴。惨惨伤神。哀泪满巾。
遗事
先生粹美之质。颖悟之性。沉潜乎仁义之府。脱洒乎名利之场也。一参莲榜之后。即废科场之业。筑室江浒。与门徒百馀人。教授不辍。讲习日勤。负笈之士。稍稍益进矣。力学不倦。开导后学。而以程朱之学而教之。以忠孝之事而导之。律身以义。接人以恭。乡邻服其德而化之。远迩钦其善而感之。虽溯水之曾点。陋巷之颜回。何以加此。为师重峰赵先生。发文儒林。创立殉义之碑表忠之祠。莫非先生慷慨之诚刚直之志也。噫。天何不畀。夺我先生。天何不吊。丧我斯文。重峰之遗风。谁复继之。弦诵声绝。讨论响空。岂不后学之慨然哉。先生没后事迹泯灭。贤名寥寥不传于世。故小生以浅见之质。搜得日记于先生文集中。作为此书。以垂后世。而庶几乎发挥幽光。阐明潜德矣。(恩津宋时荣敬书)
先生讳昱字晦叟。天性淳真。少而志学。初尝受业于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5H 页
挹清朴先生讳嗣宗。既长闻重峰赵先生讳宪学有渊源。负笈从之。先生既殁。又事沙溪金先生讳长生。力学不倦。律身之严。接人之恭。老而弥笃矣。一自采莲之后。结茅江上。教育后学。而讲习日勤。四方执卷请学者。数百馀人也。游心经传。好贤易色。嫉恶如雠。浮云富贵。蔽屣名利。乡邻有丧。则匍匐以救之。亲族穷乏。则倾财以周之。又对越圣贤之遗经。深究义理之蕴奥。日日益新。虽曾点之浴溯。颜回之复礼。岂有以加于此哉。大哉先生之孝也。尽孝于亲。晨昏定省。出入告面。朝夕供奉。躬亲省视。少无懈怠矣。粤壬辰乱离之岁。遭祖母及母两丧。四顾无助。躬自负土。尽礼而葬。啜粥居庐以终三年。其居家也。窃闻 上候之未宁。自激拱北之丹忱。每月朔望清晨。谨斋沐。北向焚香祝天曰。 玉体违豫。朝野忧惶。伏愿昊天保佑。寿考无彊。此孔子所谓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者也。诚孝既如是。忠悃又如是。虽古贤之能孝能忠。何以加此。且为其师重峰赵先生。倡议发文。通告儒林。竟立义碑忠祠。莫非慷慨嗜义。隆师致诚也。惟其如是。故先生之高义。孰不服之。先生之至善。孰不称之。岂料昊天不吊。降𥚁斯酷。丧我斯文。噫。寿止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5L 页
。则古所谓德厚位尊仁深年长之说。信虚矣。哲人已逝。而德音靡接。士林寂寞。非但一乡之不幸。而乃是后学之不幸也。先生没也。文集散亡。贤名不传于世。故先生平日事迹。略书抄录。
先生尝从重峰先生问曰。昱窃观顷年星变。非一非再。而荧惑角动。绕于尾躔。乍前乍后。犯入箕斗。又天狼出于东天。顺逆无常。赤如血大如日。坠下十馀丈。而如此者踰月。断然五六年内。必将有大患。此数若何以转变为吉乎。重峰先生曰。天步艰险。于数奈何。累日不寐。遂论备倭之策而还。徊徨如失。
先生尝与述风乎玩鸢台。适观日丽中天。隐然白虹起卯。贯日形亘匹练。浮光若金。拭眸望之。顾谓述曰。倭酋秀吉之使。往来再三。其兵果动矣。嗟乎唯我八域。将至鱼肉之惨。上有 宗社之忧何。内有奉侍之道何。甚可畏也。即见韩侯。(明胤)告以天变如此。惟城主豫备兵器之具点考之策。且晓民亲上死长之义。期使此邑隐然保障。以安吏民之望。
先生尝于重峰先生分檄募义之时。适遭母丧。势不得应募。而从师之诚。忧国之心。不敢安坐。故驰赴书檄之所。军容烈烈。锐气堂堂。重峰先生命曰。忠孝无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6H 页
能两全。汝则衰麻在身。不可与难。终孝可也。先生不得已行别于公州。与同门义士握手而别曰。善从先生。莫忘义字。以灭大寇。有光先生。遂泣涕伫立。瞻望不及而归。闻重峰先生清州大捷之后移兵于锦山。即趍以勤 王之意告之曰。锦阳之贼。虽用猖獗。义旅还散。只手难济。愿先生莫听游间之说。即进行在。重峰先生曰。锦山之贼。朝暮浸湖。而将有靡孑之势。岂可淹留不进乎。明日出师锦山。先生涕泣拜别曰。倭本悍勇。数亦累万。愿勿轻敌。又劳义士曰。善为调度。以扬义声。自是以后。深恨未从义于先生落落之际。忽闻重峰先生殉节。(壬辰八月十八日。)不胜惊怛。向锦痛哭。颠之倒之。即与朴廷亮,全承业驰赴战所。收七百义骨。共为一大冢。奉迎重峰先生母夫人及子与弟。安处于仁峰草堂。
先生当甲子乱。闻逆贼李适起兵杀宣传官。又斩杀拿狱诸罪人。不胜忧国之意。慨叹不已。又闻贼入京杀略。两宫播越。以勤 王之意。募聚人士即向公州。至于孔岩。夜已曙矣。崇朝驰入锦城。则 大驾及两宫已临双树。昨夕贼头斩献。贼卒皆战死。馀众溃走云云。少可纾忧也。适逢李楘,李德洙,赵廷虎三持平。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6L 页
及赵范,赵完堵诸友于沙溪先生邻馆。即与同谒行在。厥明 大驾还向都城。先生与诸儒到锦江沙汀拜送。而诸友先还。先生独与门生十馀人。伫立望焉而归。(以上门人郑述抄出于先生日记中。)
天赋淳真。自少志学。闻赵先生讳宪学有渊源。负笈从之。及先生被窜。门徒皆畏祸缩伏。而昱独奋身从行。以疾中道而返。祖母及母两丧。连遭于壬辰乱离之中。家业荡尽。四顾无助。躬自负土成坟。备礼厚葬。无异平时。啜粥哀毁。庐墓三年。家有一弟。友爱深至。昕夕怡愉。睦姻宗戚。人无间言。斯文有事。则倡议率先。竟立殉义之碑表忠之祠。其慷慨之诚刚直之志。谅无愧于古之名贤矣。又当昏朝。京官以国事来问。则答曰。江湖一渔父。安知朝廷事。惟知天伦之为重。其他不知云云。遂从沙溪,慎独斋两先生。上东鹤寺。会诸儒抗义陈章。力扶纲常。而早参莲榜之后。即废科场之业。独处田庐。图书自娱。固穷守分。澹然无营。好善疾恶。力扶名教。又仿吕氏乡约。与远近名流结为一契。名之曰德业。相与劝勉焉。与门徒百馀。教授不辍。讲习日勤。负笈之士。稍稍益进矣。而先儒训戒。座隅常目。圣经贤传。诵咏朝夕。慷慨忧国。而窃闻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7H 页
上候之未宁。自激拱北之忱。每日清晨。谨斋沐焚香祝天曰。 玉体违豫。朝野忧遑。伏愿昊天保佑。寿考无彊。虽古贤之能忠。何以加此。盖昱之学行著闻。名实克副。真可谓一乡之善士。非止十室之忠信而已也。(乡荐行录)
与习静宋公。契谊甚笃。习静文集。有唱和诗数篇。故玆录之。其诗曰古人无道周公才。末俗如何贵小才。羡子平生行孝悌。莫言轻薄世间才。又曰悲吟一夜坐搔头。江树江云隔旧游。笃志知君无少累。孤闻觉我有多尤。冰何脉脉飞难渡。雪岭遥遥望更悠。何幸今朝倾绮语。开襟消尽百年愁。
记述杂录
  [重峰先生北谪日记]
重峰先生北谪日记曰。己丑五月十二日戊午。秣马于清安境溪上。历访赵郡守家。其子德容畏𥚁。不肯再见。天俊率其妹以来。南弟好德亦步携堤儿以至。槐里令出饯于南川之上。赵郡守来参。金戒叔又与闵景晔追来。(按槐里令。即槐山守周祈。)十三日己未大雨。为有马病而留。槐里使其子天衢来问。与闵金二君讲蒙求数篇。槐里馈以行赆。无不周虑。盖其先人判事被谪康津之日。备尝艰苦故也。夕槐里携酒来别。其子作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7L 页
六歌以慰之。十四日庚申。送别金闵南李。得五刷马以行。○重峰在谪所时答朴汝翼廷弼书曰。此中饮啄。犹仗友生以粗遣。亲傍菽水。如或不绝。吾还早晚。不宜问天。静以待之。愿告景晔诸人也。
  [尹月汀锦山殉义碑]
尹月汀所撰锦山殉义碑曰。贼既退。门徒朴廷亮,全承业即往收七百义骨。聚作一冢。廷亮奇士。力行古谊。承业端雅。通经饬行。适自幕下受任出外。不与于难。尝倡立乐石。以示永永。不幸相继病殁。同门生闵昱。嗜义士也。惜其赍志未就。续而经纪。与湖西人士及锦山耆老议以克合。方伯守宰。亦助以赎锾。石既具。进士宋邦祚来谓余。知参判心事者若而人。而皆不在世。敢以属之子。余获习参判当死事之初。余在行朝。闻而特悲之。相望千里。无因一酹于就义地以偿宿心。今乃属事比辞。得相玆役。宁敢以不文辞。
先生一参莲榜之后。即废科场之业。身处江湖。忧国家之事。志存经籍。念三师之恩。笃学力行。固穷修道。沉潜乎仁义之府。脱洒乎名利之场。而先生没后文集散亡。余于今日。搜得平日所制律诗绝句于先生日记中。谨书备录。以为朝夕之佩服。(从孙希鲁所录。下同。)
先生平日孝友实迹。备载于前后呈书中。今不必更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8H 页
题。而天乎不吊。哲人其萎。士林之痛。曷有其极。是以心天不尘。性地有真。忠显公宋先生笔之于祭文。斯文之丧。吾道之沦。闵掌令著之于挽章。而没世之后。公议不泯。入于绣衣之别启。特蒙 褒赠之盛典。善家馀庆。信不诬矣。
崇祯后二戊寅五月。丹岩闵相讳镇远。以监赈御史。巡行列邑之时。永同,沃川,青山,黄涧,怀德,公州,连山七邑儒生。钦仰先生之行义实迹。联名一纸。齐声仰吁。其略曰。永同故生员闵昱。天性淳真。幼而好学。初尝受业于挹清朴先生。多有擩染。先生没后。又尝抠衣于重峰赵先生之门。力学不倦。重峰又殁。以所事重峰者。事沙溪金先生。有所成就。其律身之严。接人之恭。实有古人之风。虽其天资之美。固有以过人者。而其学问之力。传授之法。有不可诬矣。自免孩提。已知事亲之礼。晨昏尽定省之道。出入行告面之礼。朝夕供奉。躬亲省视。而少无懈怠。凡诸饮食。必先进而后乃尝。粤以壬辰之岁。荐遭承重祖母丧。而时当干戈抢攘之中。昱能送终尽其礼。祭祀极其诚。哭泣不绝于口。衰麻不脱于身。及其葬也。躬自负土以成坟焉。不茹荤菜。啜粥居庐以终三年。虽古人能孝。何以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8L 页
加焉。其居家也。友爱同气。衣食与同。与邻里和。与朋友信。乡邻有丧。则匍匐以救之。亲族穷乏。则倾财以周之。又仿吕氏乡约之制。与远近名流结为一契。而名之曰德业契。以相劝勉焉。则虽古人笃行。亦庶几近之矣。及至昏朝。有朝士以国事来问。昱答曰。江湖一渔父。何知朝廷事。惟知天伦之为重。不知其他。遂从沙溪先生。会多士于东鹤寺。相议陈疏力谏 母后之不可废。永昌之不可害。此非正直敢言。独扶纲常者乎。痛伤重峰先生之殉慬。与其同志倡议发文。通告远迩。经纪规画。竟立殉义之碑表忠之祠。此非慷慨嗜义。隆师致诚者乎。惟其如是。故乡邻称其孝。远迩服其善。屡登荐剡。至于 仁庙朝乙丑。特除察访。而闵昱已逝于数月之前。故终收职帖。遂使其行义泯没而不得蒙褒旌之泽。岂非明时之一欠典乎。伏愿閤下将此闵昱平生言行及孝友实迹。入启 丹墀。特蒙褒旌之典。则亦岂非励世扶教之一要道乎。
肃庙甲申。以孝行著于乡里。入于荐剡。丁亥。吏曹奉教。生员闵昱 赠承议郎工曹佐郎者。
崇祯后二辛亥。永同,青山,沃川,报恩,怀仁,公州,怀德,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9H 页
文义八邑儒生。齐会呈书于巡相。其略曰。永同故生员闵公昱。始事挹清朴公。得入头之处。中岁事重峰赵先生。定立脚之地。最后于沙溪金先生门下。日侍丈席。谛视先生动止为法。如公明宣之于曾子门也。其渊源之正。的有所自。固非后生末学所可以媛媛姝姝说也。试以其卓卓群行中表著者。證向于今日。粤在壬辰之乱。干戈抢攘之中。荐遭重闱天只之丧。治丧之具。送终之节。一一式礼无违。及其葬也。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可动神明。躬自负土。封筑堂斧。不待古人乌助而成坟矣。逮夫昏朝。有一朝士来问国事。答曰。江湖一渔父。安知国家事。但知天伦之为重。遂会多士于公州东鹤寺。陈疏敢言力谏 母后之不可废。永昌之不可害。惟此一疏。可以与白沙公为伋也妻为白也母一疏。并美齐芳。而亦可以扶三纲而柱二仪矣。及夫逆适之变。 大驾播迁于公州。于是慷慨自奋。首倡勤 王之议。聚多士于锦江渡头。直抵行在。舍命扈 驾。此一款载在其日记中。而班班可考于后也。以草野中渺然一章甫。赴于国难。如是之勇。夫子之勿殇童汪踦。其义可验也。又于重峰先生之殉节也。痛不得从死于七百义士之列。为先生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49L 页
营立殉义碑于锦山之从容堂。表忠祠于沃川之赤登江。此则载于尹文贞公所撰碑文。慎独斋金先生联名院录。则亦可以惩信于今日矣。为挹清朴公。营建书院于同县之晦谷。与兰溪并享。式朱子白鹿洞规也。且与一队同志之士。结为一契。名曰德业契。亦蓝田吕氏乡约旧制也。暮年江湖。自分为散翁。遁世无闷。不求人知。而惟其实美难掩之故。 仁庙朝以乡剡除察访。而不幸殁于命下之前。 肃庙朝追赠佐郎貤衔。朝家褒赏之典。于是焉少弛。而独其爱亲隆师爱君忧国之忱。不得报其万一矣。此为远近士林。素所恨惜者。生等敢据前人之言。更此公诵于閤下之前。伏惟閤下以闵公实德实行。转闻 重宸。俾蒙南台之 赠旌闾之恩。则不但闵公获为善之报。其在激衰振俗之道。岂不有光也哉。
  [石溪堂记]
石溪堂记曰。夫斯地也。江山秀丽。而奇岩簇立。尼山襟汶水而高耸。乌川控鱼台而横流。此则幽绝之地。盖坚莫如石。故其坚可取。清莫如水。故其清可取。而其坚也其清也。乃君子之所操。则名之以堂曰石溪堂。奚其不可哉。先生晦迹山林。以求其志。筑室江湖。教育英才。内敦德行。外扶名教。而窃闻 上候之靡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50H 页
宁。自激拱北之忱。每日清晨。谨斋沐焚香祝天曰。 玉体违豫。朝野忧惶。伏愿昊天保佑。寿考无彊。虽古贤能忠。何以加此。当昏朝时。京官以国事来问。则先生答曰。江湖一渔父。安知 国家事。惟知天伦之为重。不知其他。遂从沙溪,慎独斋两先生上东鹤寺。相议陈疏力谏 母后之不可废。永昌之不可害。独扶纲常。且痛伤重峰先生之立慬。倡议发文。通告儒林。经纪规画。竟立表忠之祠(古在赤登。后移沧州。)殉义之碑。隆师致诚。其刚直之志。慷慨之心。无愧于古之名贤。奚独一乡之善士。十室之忠信而已哉。(玉涧赵公瓘所撰)
  
[玩鸢台序]
玩鸢台序曰。尼山一脉。枕江湄而作台。透水跃鳞。出没台下。我先祖梨亭先生察其理之下察。而名其台曰观鱼台。百尺层岩。耸苍空而成台。戾天飞羽。影落台上。我从祖石溪先生察其理之上察。而号其台曰玩鸢台。若非君子。斯焉取斯。嗟嗟后学。顾名思义。以知真味之在此。岂徒为景物役哉。(从孙希鲁所撰)
  [永同倡义祠奉安文]
永同倡义祠奉安文曰。恭惟先生。蚤自得师。重峰启悱。溪门质疑。讲道有素。处义裕如。日星炳炳。东鹤之疏。葵藿倾阳。双树王春。眷怀以归。耸我衿绅。研精探奥。造诣高明。乐哉衡泌。徒尔招旌。锦堂竖碑。沃州刱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50L 页
祠。义形沾巾。公实尸之。啜享有议。士林咸可。况玆乡社。先师是妥。猗彼寒圃。同门丽泽。与之跻享。庶几昭格。玆涓吉辰。载举缛仪。高山仰止。公无我违。(参奉宋公焕谦所撰。下同。)
  [春秋享祝文]
春秋享祝文曰。恺悌君子。内行修整。笃学博问。以义自靖。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51H 页
世德
   本贯京畿道骊兴郡
十七代祖讳称道。高丽尚衣奉御。
十六代祖讳世衡。行监察御史。赠检校太子少保。
十五代祖讳懿。初讳憼。户部员外郎。赠检校尚书左仆射。○墓在平山水月峰下斗城里壬坐原。有神道碑铭。尤庵宋先生撰。
十四代祖讳令谟。少好学。仁宗戊午登第。累迁吏部员外郎。明宗在灒(一作潜)邸。梦一宰相出自广化门。驺从甚盛。有人曰此公之宰相也。及即位。以刑部侍郎。掌南省试。至放榜。王见之。与所梦者肖。始有大用之志。不次迁擢。官至开府仪同三司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太学士判尚书吏部事监修国史上柱国太子太师。谥文景。丽史有传。生二子湜,公圭。○墓在忠州社仓。
十三代祖讳湜。性豁达有大度。懿宗丁亥登第。神宗初。为散骑常侍刑部尚书宝文阁直学士。丽史有传。生五子仁彻,元万,命莘,仁杰,仁琦。○墓在礼壤。
十二代祖讳仁杰郎将。生三子俊,珏,基。
十一代祖讳基太子詹事。生一子孺。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51L 页
十代祖讳孺。三韩三重壁上功臣书云都正。生二子栯,钧。
九代祖讳钧。银青光禄大夫。生一子咸启。
八代祖讳咸启。赞化功臣壁上三韩三重大匡辅国守门下侍中骊平君。生二子伯萱,仲萱。○墓在长湍。
七代祖讳仲萱。我 朝工曹判书。生八子普光,普文,普忻,普喜,普悦,普欢,普误,普和。○墓在长湍长东面百岭里花山。上下坟艮坐原。有碣。
六代祖讳普光号梨亭别提。自京退居于永同黔岘。笃行懋义。与兰溪,菊堂两贤为道义之交。生一子继点。○墓在黔岘粉土洞艮坐原。有表石。
五代祖讳继点直长。生二子安迪,宁迪。○墓在粉土洞乾坐原。
高祖讳安迪。登文科。以将荐行兵马节度使。载舆地志。生三子纯佑,纯仁,纯粹。○墓在黔岘书瑟项壬坐原。有表石。
曾祖讳纯粹直长。生一子泮。○墓在永同西面石洞艮坐原。有表石。
祖讳泮参奉。生一子汝霖。○墓在石洞艮坐原。
石溪集卷之四 第 152H 页
考讳汝霖监役。生二子昱,晟。○墓在石洞艮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