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杂著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7H 页
书西厓先生诗后
余于丙申冬。自洛南还。先生以五言短律二首赆行曰。洛水寒云起。商山暮雪飞。人生有此日。世事足危机。壮志今馀几。知音古亦稀。相看万里外。回首各沾衣。又曰感激当时事。凄凉旧日情。山河空有恨。天地本无营。未辨风尘色。宁关宇宙名。惟残数行泪。寄洒向南行。于时新经大乱。万事溃裂。而群小朋比。大老孤立。忧时闷俗之情。发于吟咏之间。悲苦悽惋。至今披读。不觉涕下。时郑仁弘盗窃名字。朝廷方倚重。群奸与之缔结。谗搆万端。未久先生乞身而退。
跋苞山规约
尤川学政甚肃。一方向风极可喜。择之书来云古田宰闻之。亦欲效颦。果尔则石宰之化。不止行于尤川。天下事无不可为。但在人自彊如何耳。此乃朱夫子所与许顺之书中语也。今观苞山规约。入学门路。范俗节目。端的该备。靡有透漏。将见儒学蔚兴。礼让大行。而岭中一路。亦有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7L 页
观感而慕效者。信乎人之秉彝好是懿德。无古今之异。而金宰之化所及者众。可谓不负其所学矣。世人或有世末俗偷古道不可行之语。吾不信也。月涧野叟识。
谕邑中士民文
本县为邑。土地硗埆。岁在大熟。食犹不足。上年凶俭。此地尤甚。太守到县。半年于兹。视民之饥。若余饥之。今当东作。宜悉乃力。于耒于耟。于沟于洫。勤而不慵。是为良农。良农虽苦。能养父母。父母怡怡。妻子熙熙。为农而惰。不免饥饿。一时嬉游。终岁忧愁。我劝尔农。克勤田功。服劳三辰。取禾百囷。鸡豚享宾。酒醴供祀。此时农家。快乐无比。亦劝尔民。孝顺于亲。内敬尊长。外和乡邻。既勤尔力。又行善事。天必佑之。何福不至。不善之人。是为逆天。天必罚之。悔何及焉。我生田间。熟知稼穑。夙夜忧勤。冀尔农殖。科敷不行。追扰亦息。凡涉害农。必欲禁止。惠利为心。可质神鬼。咨汝父老。为我开谕。兴民善心。还俗淳古。故兹劝谕。各宜知悉。
书圣学要诀后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8H 页
余尝患读书草草放过。不知切己用力。及此暮年。茫然未有实头进步处。中夜以思。怛然内疚。今读朱夫子书。其所以诱掖诲饬于后人者。明白端的。不翅提耳而面命。真向上之路径也。乃就其中。类聚其最切于身心者。参互考证。日用之间。讽诵渐涵。庶乎其有得于培植本原之功矣。有难者曰掇文字资口耳。古人所病。今子之类集是编。其有说乎。曰子朱子有言。近思录本为学者不能遍观诸先生之书。故掇其要切者。使有入道之渐。朱子之书。篇帙浩穰。若徒务博观。而杂乱无所得。则岂若掇其要而致其精。得尺得寸之皆为吾有也。况老夫精力既衰。日暮途远。尤不可贪多务广。都无补于自己分上也。尝闻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是诚老拙之所以专意于此。为发端下手之地者。而若高资敏学不烦区区裒集。而自能浃洽通晓于全书中者。则亦何事于抄录也。难者乃解。遂记答问之语以为识。天启甲子仲冬上浣。月涧李腆书。
寄别苍石弟
圣人于本根亲切之地。天理人欲之分。毫釐必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8L 页
计。丝发不差。盖以取舍之决。舜蹠所分也。学者于此。益加本原之功。持守坚定。践履纯熟。则自当得力耳。古人于晚节。尤加谨焉。朱夫子言今年六十有一。衰病侵凌。乃欲变心从俗。以为俸钱禄米之计。不亦可羞之甚乎。又曰近日觉得凡百应接。每事须有些过当处。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停八当。无许多凹凸也云云。读来甚令人警发。既以自勉。又欲令公知之。故临别书寄。以为赆行之语。乞加体念。以副忱愿。
书谨言箴后。寄苍石弟。
先贤所以用力于谨言者如是之严。其在后学。造次颠沛。何可少忽也。况今入朝应接之际。人情难测。尤宜谨饬。无至于有悔也。又朱先生与人书。有曰所示佳篇。句法高简。亦非世俗所及。然愤世太过。恐非逊言之道。千万谨之云。窃念吾弟或于遣怀之作。过为伤时之语。得以为射者之的也。幸体念先师之训。谨于词语。以安晚节也。
书曾王父墓表后
按公于李沆。从表叔也。李尝泛洛。邀公而至。坐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9H 页
舟中请登。公责之曰公何待我之倨也。即驰马而回。其不为威势屈多类此。崇祯甲戌三月日。曾孙前县监腆识。
谕约中文
呜呼。藐吾一身之微。秀出万物之众。其与禽兽而异者。以其有五伦之序也。人而或不能尽其伦。则人之形貌虽具。而其实则禽兽无别也。古之圣王。忧人之不能尽其性。于是而本义理以为教条。著经训以为教法。使天下之人。因其固有之理。而尽此五者之伦焉。圣贤之书。无非所以明此道者。而其中小学一书。尤切于日用。此实人道之根本。四书之阶梯也。苟能熟读而精思。循序而渐进。心之所存。身之所履。必以体是道。尽吾性为期。心志凝定。践履笃实。则有诸己者皆实行。而见诸事者皆实用也。自非下品之资。岂无上达之效也。其或饱食而暖衣。玩日而愒月。纵其耳目之欲。肆其肢体之逸。虽有五者之伦。无礼义以相维持。其不至于亵天命而慢人纪耶。伦纪之大。或不能察。则乡里之疏。又何言乎。此所以乡约之以德业相劝。而读书一节。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9L 页
列于其目也。果能熟讲小学。求之精切。则物欲之累。不能相侵。而本心之理。自安且固。以之而渐读诸书。随所在而沛然矣。今之为士者。孰非读小学。而幼稚之日。瞥然读过。既长之后。为科业所夺。一向外驰。如游骑之不返。惟此数篇格语。其不归于买椟而还珠耶。今欲温理旧书。不过时月工夫也。澄治其本源。修习之专一。推扩于体验之际。渐见其意味之深。伦理始明而天性乃复。鲁斋之后。岂无感发而兴起者乎。或有资质之钝。学问已失。欲以读书。则固有捍格之患矣。然自勉之功。自是吾人分内事。不可全然放下。必须谨于持身。谦于处乡。忠厚为心。诡谲为戒。务攻己恶。耻言人过。以此自持。罔敢或肆。亦足为乡里之吉人。而不远于相勉之厚义也。吕氏曰君子之道。莫大乎孝。孝既尽于亲则弟可移于长。况顺乎亲者。亦能信乎朋友矣。吾乡风俗之善。有称于吾东久矣。近见后辈之习。或于事长交友一事。往往有未尽者。惟此二者有所未尽。则不可谓孝顺之能尽其道也。古之论师友者。以一乡之善士为未足。而求之于一国。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0H 页
以一国之善士为未足。而求之于天下。今以一乡之近而犹不思考德而问业。则独学寡闻而终未免于孤陋之归者何怪也。蓝田之约。正至孟朔。礼见有仪。以时往来。不惟事长之礼当然也。其于相聚讲道之际。岂无相观而善者也。朋友者。纲纪人伦者也。孑然而立。漠然相视。善而莫予告。过而莫予规。岂易之朋友讲习之义也。以直谅规戒而相期。以圆和软熟而为戒。则其于辅仁责善之义。庶几近之矣。且念蒙养以正。易之大法也。幼稚之日。教之以豫。使之知逊弟之方。而无骄惰之习者。此实正风俗之一也。凡此下段数事之未尽者。亦小学未讲之所致也。此腆之所以忱告于约中。而拳拳于劝读小学者也。呜呼。天生斯民。而与之以性。人所共由者谓之道。人所同得者谓之德。道出于天而行于人。德本于道而得于己。因其秉彝之天。复其降衷之理。人人同其所行。处处同其所尚。则不美之习。可变而美矣。古之操长民之柄者。使民率德厉行。知所劝而为善者。若鲁恭之以礼让而理中牟。陈襄之以孝弟而喻仙居是也。而自教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0L 页
道衰。此事之不见于世久矣。今我地主明府。于为政之初。欲以蓝田之约。化吾尚之俗。此岂非兴礼教变乡风之一大会也。吾侪苟不耸然而趋化。翕然而向善。则此实不率之民。其可乎哉。不佞谨推蓝田之化。敢以四约节目而遍布。仍以小学熟讲之意及之。所惧自修不力。无以勉人。然果能行之。彼此交警。亦不为无助尔。崇祯七年甲戌至月日。
通谕各面直月文
夫琮璜珠贝。天下之至宝也。人皆知其藻藉缫袭而不敢忽也。而况先贤教人善俗之文。何翅琮璜与珠贝也。必须端楷其字。明洁其纸。以寓敬谨之意。而顾以纸地如金。善书乏人。各面皆以粗薄之楮荒杂之笔。苟且从事于众人观瞻之地。甚非所以尊先贤重风教之义也。窃念书院书堂。乃风教本原之地。今于读约之事。一体相资。而不可彼此于其间也。责出好品壮纸。以备册子。妆䌙誊写。俱极精致。须及于大会之日。告官踏印为当。
乡立议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1H 页
乡约之设。实是良法美意。而行之未久。旋即废弛者。有一事焉。官家政令之宣布。或责之于约中任事之人。初不甚害事。而其路既开。其弊渐滋。终至于随事委任。仍为常规。至如催科起军等事。靡不关涉。今之所谓直月。皆读书儒士也。所管非其所任。宁肯甘心奔走于细大号令乎。此乡约之所以从前不得行者也。自今面内凡干官事。必择品官一人使之句当。而直月则无所与于其间。一以风教之事专管。无使越尊而治庖。庶几经远而无弊也。
书乡约条下
村野蚩鄙之氓。常时不知养亲之为何事。亲殁之后。以埋葬祭祀为馀事。专不致意。而独于野乐一事。竭力营办。远近奔波。男女同聚。一以誇张礼备为主。酒肉之设。有同燕乐。靡财惑众。无甚于此。或有力薄而不为者。则为人所摈斥。乡里同然。愈去愈甚。不待辛有之见。而可知其俗之为胡风矣。自今一切禁断。痛革鄙习。仍请官司。书于约条之下。以为一乡常行之法耳。
论年少崇饮之害。仍寄示苍石弟。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1L 页
孟子曰邪说横流。甚于洪水猛兽之害。以今日见之。士大夫崇饮之害。又有甚焉何者。酒之为祸。易溺难救。古今亡国殒身者。恒由于斯。可不惧哉。今夫士大夫之稍有名字者。纵酒号呶。畔弃绳墨。世之恶拘检而乐放纵者。争相慕效。指为达人。追随杯酌之间。放浪礼法之外。学校乃国家风化之地。而群居会食。脱冠露发。此圣人所谓欲同人道于牛马者也。甚者至于玩弄其父兄。侵侮其长老。无所忌惮。伤败名教。无甚于此。其为世道之忧。不止于洪水猛兽之害。可胜痛惋。呜呼。吾乡孝弟之教礼让之化。见称于君子之论久矣。一朝年少之人。坏了至此。其在吾党。所当提耳开诱。以为矫揉迁改之路。若不念忠厚之意。一向不知悔悟。则声罪鸣鼓之举。所不可已也。老夫非敢闲管人是非也。此习渐渍。末流之弊。将至于无穷。故略及所闻之语。强为之说。此无非革去浇薄。重回敦睦之至意也。览者恕之。
书中流一壶后
余早尝涉学。而不知用力于本原之地。因循玩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2H 页
愒。虚老岁月。以至今日。茫然无所归宿处。未免为小人之归。悲叹何及。窃念天之赋予。不外此心。而圣贤遗训。具在方策。若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书。皆古圣人之所以得于心而传诸后。指示入道之方者也。晦庵朱夫子又虑夫后学之不能以易晓。发明剖析。无复馀蕴。而至于书札往复。所论涵养主敬穷理省察处。反复丁宁。尤更亲切端的。学者只于此处。密切体会。着实践履。则不患不至圣贤之域矣。但世之为儒者。急于科业。缀缉文词。以为功名利禄之计。而其于自己分上玩索操存之功。未知为何事。人心之不正。习俗之不美。皆坐于此。可胜叹哉。今就节要书中抄录其紧要言语。以遗一家子侄。若日夕沉潜。实体于身。则自当寻得路径。进进不已耳。千万勉旃。以副老我至意。丙子五月日书。
书苍石屏诗后
  读书
 性逐情移遂丧初。开昏通塞在劬书。训谟垂示群蒙切。义理方看熟读馀。莫遣聪明聋𥌒似。须知意味稻粱如。研穷更贵心专一。主敬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2L 页
工夫且莫疏。
  子朱子曰读书但要反复玩味。认得圣贤本意。道义实体。不外此心。便自有受用处。又曰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又曰读书遗亡。此士友之通患。无药可医。只有小读深思。令其意味浃洽。当稍见功。又曰不读书。无以知为学之方。故读之者。贵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
  敬身
 
藐我身从父母分。吾身不敬慢吾亲。天之与我异于物。我若亵天谁曰人。必饬尔躬如大祭。有幽其室对明神。视听言动皆循理。然后谓之能敬身。
  敬身。只是百行之揔名。其为道大矣。孔子曰君子言不过辞。行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夫敬身之道。该遍于小学书中。宜熟读而力行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敬身之谓也。曾子證之于启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3H 页
手足之际。其为敬也至矣。
  操心
 发于形气故惟危。一刻放之千里驰。本性向来尧共善。利心才动蹠同归。己私克若攻仇敌。戒慎功严对父师。觞滥本从涓滴始。操心尤贵在防微。
  孟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惟心之谓也。程子曰涵养须是敬。即所谓直内。所谓主一之谓也。朱子曰操其心于中和平正之地。深以义理灌溉培养之。自然日有进益。又曰求其放心。只是日用之间。收敛整齐。不使心念向外走作。又曰才觉散漫。即便提撕。即自常在此矣。
  慎言
 无易由言祸所因。同衾异意况非亲。宜如瓶守邦无道。且学金缄庙有人。莫把是非轻掉舌。几多今古致亡身。修辞本贵由乎实。利口从来鲜矣仁。
  子朱子曰心定则言必审。故的礭而舒迟。不定则内必纷扰。有不待思而发。故浅易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3L 页
而急迫。此亦志动气之验也。伊川先生言箴曰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荥(一作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朱夫子亦曰言语差错。失己忤人。尤当深戒。
  制忿
 忿气焚和火一般。七情惟怒制之难。败身实自毫芒细。应物须求器量宽。倘使持心如止水。终然得力验摧山。药山有戒君知否。鬼国飘船一瞥间。
  
子朱子曰情之未发。无所偏倚。当此之时。万理毕具。而天下万物。无不由是而出焉。故学者于此。涵养栽培。而情之所发。无不中节耳。程子曰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此先贤大公顺应之要法也。薛敬轩惩忿箴曰苟勃然而妄发。必焚如而自煎。德既有乖。生亦受贼。速祸召尤。变故叵测。
  弭谤
 哓哓谗口昔人忧。何况如今俗益偷。积毁谁知到销骨。御寒要亦在添裘。呶呶勿用言相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4H 页
辨。勉勉惟思德益脩。寄语元和遭谤者。蹈仁须作理身谋。
  诗曰我友敬矣。谗言其兴。诚能谦恭自持。践履无失。则自然慕悦者众。何谗搆之有哉。盖毁誉在人。得失在我。但当尽其在我而已。是以君子贵于自修。而外间唇舌。自不能为吾患矣。至于无妄之毁。则圣贤所不免。亦无如之何矣。
  正家
 粤自三韩赫业开。祖先遗泽尽悠哉。规模本自诗书出。源委都从孝友来。积善累仁能致庆。事巫祈福反招灾。但将四教正家法。旧业庶看今再恢。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乃是至理之当然。凡为家长。须是修行尽其道。以为一家之模范也。呜呼。我祖先忠厚清慎之泽。流来远矣。在尔子孙。宜谨守而勿替也。真西山作人家状云阖门习成忠厚。无一人为刻核事者。福禄之盛。岂偶然哉。此言为可念也。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4L 页
睦邻
 相保相赒著礼经。惟求相睦岂相争。共期醉饱鸡豚社。切戒喧呼雀鼠庭。直斥赢馀资缓急。莫将贪暴侮孤茕。蓝田有约如能讨。礼俗何忧今不成。
  西铭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言同为天地之子也。况乎同沟共井之人乎。孟子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矣。此乃教民亲睦之道也。叔世人心不淑。亲睦之道不行。不惟不睦于邻。其能睦于亲党者亦无闻。可叹也。
苍石尝作屏诗八篇。词旨亲切。诚意恳恻。治心修己之要。处世接物之方。明白该遍。无所透漏。真是学问向里之妙诀。门户封植之大法也。凡在子侄。日夕涵泳。着实践行。以无负诲敕之至意也。今就各篇之下。追书往训。参以己意。庶几有补于日用观省之功耳。勉之勉之。丁丑闰四月日。月涧书于永锡洞棣华堂。
略仿先贤家训。书示子侄。
余见世之门户昌大。子孙蕃衍者。莫不由祖先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5H 页
孝友之行。忠厚之泽。有以培植其根本。而枝叶自然张旺。此必然之理也。先儒有言曰阖门习成忠厚。无一人为刻核事者。福禄之盛。岂偶然哉。吾先世深仁厚德。积于躬而及于人者。载于地志。著于家乘。藐我兄弟。蒙荷先烈。享有官位。子孙满室。实累世积善之报也。在尔子孙。曷不思所以继述遗风。以为永世远业之基乎。汝叔父尚厚有诗。汝等佩服。造次勿忘也。
叔侄之亲。无异父子。故称伯父叔父者。事之当如父也。况吾兄弟乱世同居。相依为命。名虽兄弟。实同怙恃。尔等事之一如事我。群从兄弟亦宜笃其恩意。无异亲兄弟也。劝课儿孙。磨砻成就者。实是扶持门户之一大事业也。气质聪敏者。虽不烦教督。而亦不可不立其课程。以尽导率之方也。若其钝滞之资。非百倍提撕。着实诱掖。则必无成立之路。而终为不学之人。处于今之世。取困于人非少。而况当此乱世。不事儒术。例归行伍。荷戈罹锋。不保其遗体。其为门户之羞甚矣。岂不大可痛哉。切宜惕然奋厉。一依汝叔父教条。反复晓喻。使之沦肌浃髓。明白通贯。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5L 页
则必将变其气质而去其昏塞。纵不能缀缉为文。取科第为世用。而诵读不已。积累日月。则自当心地开明。渐知义理蹊径。而可以为一乡之好人矣。更愿痛加鞭策。无少间断也。
持守身心。体察事理。凡为学功夫。大略具在圣学要诀。常宜着紧用力。反复玩味。朱夫子曰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先生有言。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一时德性有懈。可不惧哉。年运易往。时不待人。岂可悠泛度日。以老其身乎。千万勉厉。副我至意。
吕荥公尝言。后生初学。且须理会气像。气像好时。百事是当。气像者。辞令容止轻重疾徐。足以见之矣。不惟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贵贱寿夭之所由定也。陈氏曰辞令出诸心。容止见诸事。乃德之符也。故端重安徐者。为君子为贵为寿。轻浮躁疾者。为小人为贱为夭云。且人之局量。须要宽大。横渠先生曰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此切要之言也。心地广阔。无所偏系。则世间许多纷纷扰扰。如百千蚊蚋。鼓发狂闹。何尝入得他胸次耶。世已末矣。俗已偷矣。处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6H 页
世之难。非复往日之比。切勿向人开口较曲直争是非。以取自敝之辱也。人于七情。惟怒最难制。不但焚和贼生。亦必速祸召尤。程夫子曰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此亲切之言也。汝叔父亦有制忿诗。常须念念不忘。虽婢仆之微。亦不可轻加恚詈。务以诚意感其心也。
汝等孝敬友爱。出于至诚。虽古人蔑以加矣。愿尔之子孙。亦克似之。世世勿替也。崇祯十年丁丑六月日。月涧书。
劝读四书
天之生物。便有常性。方寸之间。万善皆足。圣人于此。立言垂训以著明之。四书是也。所谓致知诚意。所谓尽心知性者。皆所以教人明善以保养此性者也。学者熟读其书。深求其义。则心与理会。自然有得。而日用之间。随感即应。无不中节耳。子朱子曰日用切己之功。圣贤言之详矣。其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者。文义分明。指意平实。读之晓然。如见父兄说门内事。又曰论孟中庸。尽待大学通贯浃洽无可得看后。方看乃佳。又曰道之在人。初非外铄。而圣贤垂训。又皆恳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6L 页
切明白。但能虚心熟读。深味其旨。而反之于身。必有以信其在我而不容自已。则下学上达。自当有所至矣。其所以提撕诲敕于后人者。亲切至到乃如此。至于读书之法。有曰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一时放下。一时德性有懈。又曰人要读书。须是先收拾身心。令稍安静。然后开卷。方有所益。若只如此驰骛纷扰。则方寸之间。自与道理全不相干。如何看得文字。其他诸说。无非启发后学勉厉向前之至意也。切愿汝辈体念遗训。日夕警省。先读大学。次读论孟中庸。循序熟读。令其意味通透浃洽。则良心自然不放。践履自然纯熟。方是儒者事业也。勉之勉之。读书法亦须熟看成诵。以为读书规程为佳。己卯三月日书。
书苍石述怀诗后
诗中勉戒之意。字字出于血诚。汝辈遵奉力行。则自无言行尤悔之失。而终身受用。其进未可量也。勉之勉之。
遗戒
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而欲其寿考无疾病。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7H 页
乃至情之尤切者也。若不体父母之心。不思遗体之重。过于菲薄。转辗伤损。至于毁瘠而不可救。则其为不孝大矣。世人或有食粥过制者。此非圣人之礼也。尝见一二人为此过中之事。及其柴败之甚。虽用滋味药饵而莫能救。岂非可鉴者乎。礼曰老病不止酒肉。圣人垂训。盖以老者病者。非藉酒肉。则不可扶持。故为此权宜之道。夫权而得中。是乃礼也。愚俗不知权经。而胶守偏见。终至于灭性不胜丧者有之。可不悲哉。常念汝等受气甚薄。无以支持于哀戚祸患之际。故书此以为戒。兄弟交相勉戒。务为保全之道。以慰父母之心。此真大孝也。且又凡事随力所及可也。孟子之后丧踰前丧。正以贫富不同耳。
偶书
国家之受侮于奴贼。虽谓之自取可也。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又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间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目今内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7L 页
外百执事方伯守令。果皆贤能而能尽其绸缪之策否乎。寇难以来。恬嬉度日。怠敖成习。分阃者惟知剥割疲卒。以为贿赂之资。牧民者率皆聚敛贫民。以为妻子之养。生民困悴。士马消亡。国事日非。危亡已迫。何望其外寇之畏戢也。今之受侮于奴贼。实由于任用之非人也。子产为政。晋楚不敢加兵。司马入相。契丹戒勿生事。此圣人所谓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者也。今日 庙堂大臣。德望兼重。足以折冲压难者有几人乎。守令之贤否。生民之休戚所系。而近日 朝家不分贤不肖。惟以门地取人。以道内列邑言之。抚字得民究心求瘼者仅有一二。其馀无闻焉。哀我元元。方困于虐政。其能出死力赴强虏。与之龃龉耶。先贤有言曰民者邦之本。财者民之心。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叶颠悴而根本蹶矣。而国之不亡者。无是理也。呜呼。宾兴辟举之法。不行于朝。掊克伤民之吏。布列于世。世道之至此。无足怪也。
抄录朱书中紧要文字。编为一册。名曰向上要诀。寄示从子元圭。仍题篇首。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8H 页
念尔新进孤踪。处于城市群嚣之地。应接事物。逐日胶扰。未有宁静时节。须是忙里。早晚提撕警省。收敛之功。益加于家居之日也。朱夫子曰日用间须有个把柄。方有执捉不至走失。若只空荡荡地。恐无捞摸也。此主敬之谓也。今读夫子书。随手抄录存养体察紧要文字。片言半词。无不灼然亲切。真是向上指诀也。切宜反复玩绎。成诵在心。着实用功。则其于言动事为。自当深厚雍容。而无浅易轻浮之患矣。孔子曰君子言不过辞。行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为人子者。可不勉哉。更愿千万惕厉。以副所望。庚辰腊月既望。伯父月涧。
察访侄将赴任济原也。聊诵所闻以勉之。兼附臆见于其下。
明道先生终身未尝疾言遽色。学者宜取法焉。有位者尤不可忽也。
君子不重则不威。圣人之言。常宜服膺。
吕荥公言。后生初学。且须理会气像。气像好时。百事是当。气像者。辞令容止轻重疾徐。足以见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8L 页
之矣。不惟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贵贱寿夭之所由定也。(理会。谓省察矫揉。)
  下人或有罪过。切勿遽怒。徐观其所犯如何。不动声气。从容审处。若情迹或有可恕者。则务从宽大。或所犯大段有违于道理。则必罚无赦。过宽则慢。过猛则怨。必须宽猛相济。
  为官僻地。既无道路迎送之劳。可以静坐读书。涵泳义理。犹胜在家时日有宾客之扰也。须益懋远大之业。以副家庭期待之意。
示子侄
尝观朱夫子与黄端明书曰。平生气禀偏驳。治己则不能谨于细微。立志则不能持于常久。以至待人接物之际。温厚和平之气。不能胜其粗厉猛起之心。是以常窃自悼。以为安得朝夕望见明公之盛德容貌而师法其万一。庶几可以饬身补过于将来。而不遂为小人之归云。前贤之取诸人也如此。而况于馀人乎。常爱柳季华家传诗礼。学有渊源。见识明白。践履笃实。孝弟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9H 页
于家。忠信于朋友。沉厚谨重。表里如一。德容之盛。视古人无多让。今汝辈之所标准者。非此人乎。见其忠厚宽裕而思以矫吾之刻薄。见其庄整齐肃而思以矫吾之惰慢。至于动止威仪。无不取之为模范。则观感亲炙之益。岂不愈于卷中之贤耶。
示子侄
常存此心。勿令间断。讲明理义以栽培之。律己公廉。执事勤谨。昼夜孜孜。如临渊谷。此三十二字。最切于持守身心进修德业。常须竖在眼前。放下霎时不得乃佳。朝廷利害。州县得失。处今之世。尤宜不言。朱夫子说。人要闲管。只是见理不透。无顿自己身心处。所以如此。愿更察此。有以深矫楺之云。切宜大家加意。至于书册功夫。随处着力。慎勿因循懒废。以敝岁月也。汝性怠缓。无惕然奋迅之志。年纪已多。而尚不能熟读一书。以为己物。岂非可惧者乎。尝观西厓先生与诸子书。四书儒者之府库。须熟读成诵。惟日循环。其次诗书大文。其次通宋若。此等文字。颠倒烂熟。如诵己言。则作文何难。而科场之业。在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9L 页
我矣。若四书未得其味。则志气不舒。制述亦未长进云。须自今矫厉。痛除旧时悠悠意态。逐日课读。玩绎意味。不可略说过便休也。且于言谈举止。务令循循雅饬。使人见之。知其为法家子弟。以不负于愚苍两老之门为幸。(时大圭,德圭从仕于朝。)
示子侄
子程子曰彼之事是则吾当师之。彼之事非是则吾又何校焉。朱夫子亦曰人要闲管。亦只是见理不透。无顿自己身心处。所以如此。又曰不得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有来告者。亦勿酬答云。二先生垂训之意。盖以自治为急。而人之长短得失。无所与于我也。而况扬人过恶。非君子成物之心。而其取怨于人也亦大。是岂孝子敬身之道也。记曰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若不慎口。妄谈人之过恶。则身不免于前辈所谓自敝之讥。而辱必及于其亲矣。岂不痛哉。人子爱敬其亲者。尤宜谨敕而不敢忽也。乙亥复月书。
书示子侄
近觉学者之患。在于专事文词。以为科举之业。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0H 页
而于自己分上本原功夫。全未有用心处。学之不明。岂足怪哉。朱夫子有言曰所习不过科举之业。伎俩愈精而心术愈坏。盖不如不教。犹足以全其纯愚之为愈也。此甚言其科业之误人也。世道日降。士习愈下。忧惧之深。不知所以为怀。切愿尔等着实用功。日有进益学问。别无他巧。只要持守纯固。讲诵精熟耳。千万勉旃。以副所望。
送宋儒咸文川之行
宋君儒咸之将赴北也。睦斋老人以其平日所闻于师友者。执手诵说曰。死生祸福。皆天之所命。正当随遇而安。不可有毫发怨尤之心。圣门所谓素患难行乎患难。正谓此也。朱夫子所以勉人于忧患之际者。亲切至到。无复馀蕴。切宜痛自警省。颠沛不可忘也。况今 圣明之世。天日照临。朝暮必有放还之命。而抱冤遐方。非所忧也。蔡君兄弟相去稍阔。恨不得相见而送。愿以此意。相与勉厉。以副所望。千万千万。
 朱子曰人苟履忧患之境。处孤孽之势。当知天以是玉我于成。勿自沮而深自力。于以进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0L 页
其德益其术。庶几操心危而卒无危。虑患深而卒无患。疢疾不能为吾患矣。
 患难如此。乃是玉汝于成。切宜强自振拔。勿令颓堕为佳。
 天之忧戚我者。非厄我也。将以拂乱其心志而增益其所不能。譬之事亲则父母恶之。惧而不怨也。
示孙儿辈
吾自去岁复月。重患痰癖。心腹挠闷。脚膝酸疼。危机败證。迭出交攻。实痼疾之难治者也。昔在柯邮。尝患此病。几死而仅苏。况今衰谢之后乎。尚幸汝父等。昼夜尽心。灸药并用。凡可以有利于治疗者。无不毕举。历三个月而次第收效。其应如响。此至诚所积。神明所佑而然也。盖其平日爱敬之心。出于天性。食必具旨。病必穷医。手执烹粉。亲调滫瀡。寝处极其安。而志意致其乐。养之如稚禾。奉之如拱璧。诚意之笃。一与天合。虽古之所谓至孝。无以加矣。人皆知雪中笋生之为孝所感。而不知尽力于日用平常之地者。为真孝也。撮其一二。书示诸孙。诗曰孝思维则。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1H 页
愿汝辈之则之。世世为孝友家子孙。使乡里称之曰厥父有是子。岂不美哉。壬申二月日。王父书。
示诸孙
朱子曰人要闲管。只是见理不透。无顿自己身心处。所以如此。愿更察此。有以深矫揉之。又曰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愿尔之常思此句。念念向里。就切己处做工夫。他人之长短得失。非吾之所能知也。此言最是处世敬身之要也。若能佩服遗训。亲切提撕。勿令问(一作间)断。则日用之间。心定理明。自无向外论人之病耳。程子曰彼之事是则吾当师之。彼之事非是则吾又何校焉。先贤之训。亲切简约。常宜警省而不敢忘也。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箴
  
自儆箴
人之一心。万善皆备。为圣为贤。在我而已。惟其日用工夫。不过曰存养穷理。收敛此心而勿令放逸。讲明事物而无不贯通。既能如此上去。乃加省察之功。思虑隐微之间。便须体认天理人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1L 页
欲之分。一剑两段。大抵敬之一字。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庄整齐肃。不慢不欺。自然表里如一。此乃为学根本。实是儒者事业。老我昏愚。昧于向上。独学无助。如𥌒失相。(愚老石弟。相继逝去。有疑无所讲。伤痛益深。)自悼平生。未免小人之归。深愧古人犹箴九十之龄。佩服朱夫子之至训。益感开示之丁宁。庶几勉厉而力行。不知衰病之侵寻。书短箴以自儆。誓勿忘于吾心。戊寅阳月日。月涧老人书。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祭文
  
祭郑愚伏文
呜呼哀哉。惟灵。灵芝瑞世。古磬悬簴。其生也应河岳之间气。其学也寻伊洛之坠绪。当休明之盛际。值善类之连茹。格君皆诚正之说。论事本圣贤之语。登七宝之高座。被三接于当宁。庶所学之大试。推至泽于黎庶。何大音之寡谐。遭谗口之交诋。乃收无涅之身。高卧有洛之渚。谢名利于浮云。喜衡泌之得所。抱经史而涵泳。抚松竹而延伫。幸后学之来从。诲不倦于语汝。因资性以导迪。冀不负乎赋予。谓遐寿之将享。竟沉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2H 页
痾之未去。何天高而鬼恶。祸善人之斯遽。自双璧之中折。惨慈情之创钜。积忧𢞓而成疾。终百药之无助。哀邦家之殄瘁。痛斯文之沦胥。念老夫之无似。自髫龁而同处。我狷质之至偏。公伟度之多恕。常谓异姓兄弟。情无间于天叙。虽新居之稍阔。庶从游之无阻。扣馀论于晚节。若昏衢之秉炬。得优游于林下。饱馨德之厌饫。款此计之莫遂。失旧约于鸡黍。即远有期。灵輀载御。暮景凉凉。哀鸿失侣。江水呜咽。云烟凄楚。悲岂止于乡闾。恸犹切于行旅。呜呼哀哉。文如瑞锦之曝。仪若祥鸾之举。学究八索之源。识透九经之疏。今其已矣。典刑莫觑。士失宗匠。国无鼎吕。仰彼苍而痛哭。写深哀于短楮。魂兮来假。歆我薄醑。
祭张旅轩文(代道南院儒作)
资禀粹美。趣操的礭。少日志学。贴里用力。不屑科业。专意玩索。博约两进。敬义偕立。心与理会。自然精明。密切体认。悫实践行。义利之分。截铁斩钉。成己及物。乃其素志。出而宣化。泽被百里。入而启沃。尧舜君民。难进易退。乐在林园。婆娑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2L 页
初服。歌咏黄虞。仰读俯思。左书右图。有来抠衣。质其所疑。启发蒙愚。化均炉锤。邦国不幸。山梁遽颓。多士奔哭。四方含哀。斯文沦丧。后学谁觉。瑶琴在匣。绝响谁续。即当远日。悲恸益深。敬陈泂酌。泪落盈襟。不亡者存。庶几来歆。
祭苍石弟文
呜呼哀哉。吾弟今欲舍我而何之。有嫂在室。有子若女若诸孙。满家号哭而莫闻莫知。去平生之所处。将永归于山中。呜呼弟乎。于彼何恋。于此何恶。而遽厌世而长辞若此之果乎。呜呼哀哉。弟生于庚申。余生于戊午。自在髫龁。前襟后裾。追逐嬉游。及至稍长。受学师门。读书山寺。无一时一日而不相随也。壬辰之难。逢天大祸。又鲜亲戚。相依为命。惟我二人。兵戈满天地。邻党化豺虎。相聚作群。变为卉服。杀越人之害。甚于海寇。于时弟以复雠奋起。纠率村民。倡为义旅。定将讨贼。军声大振。自此闾里攻剽之患始息。而州城屯据之贼。亦不得恣行焚掠。此实国家恢复之基。而吾一家得至今日。亦在于此。癸甲两年。饥馑太甚。兵刃馀生。死于沟壑殆尽。而吾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3H 页
两人。同居一家。甘苦与同。不劳东西乞丐。而吾妻子得免于饥饿。无一朝匮乏之虞。此皆吾弟之力也。吾常告语儿子曰。吾之保有门户。有子有孙。实汝叔父之恩也。汝等事之当如事我。及为郡县。得一味不先入口。官价陆续。书札笋束。忧贫救急。出于悃愊。一如子之于父。向在丹丘真珠。所寄诗词。娓娓数百言。相爱之情。相思之意。字字出于肝肺。至今披读。不觉感泪之盈襟也。名虽兄弟。实同父子。古今友爱之笃。谁有如吾弟者乎。尝曰世间高官腴禄。不足以换我兄弟一日之欢。以此每承 恩入朝。未尝有数月之淹也。呜呼哀哉。吾弟天资粹美。少与愚伏同学复斋之门。晚游河上。得闻为己之学。涵泳于日用之间。体验于己分之上。理欲之分。斩钉截铁。家居淡然。不事营产。第宅衣服。专务朴素。凡于世间玩好。视之泊如。惟一味观书。食息不暇。笃好洛建诸书。着紧用力。至老不懈。教诸子必以孝弟忠信为先。爱诸侄如己出。睦疏族尽其惠。皆为之出财昏嫁无遗力。至于入侍经幄。则告君皆诚正之学。出莅郡县。则爱民一于抚摩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3L 页
之仁。惜乎不谐于世。而不得展布其所蕴也。衰病日侵。世念灰冷。所可慰者。兄弟无恙。得共被之乐。子侄满前。无面墙之忧。一室林间。有图有书。歌咏先王。讨论典训。人间至乐。孰加于此。暇日出游林泉。杖履逍遥。兄行弟从。弟往兄迎。夏初松亭之会。长在梦寐而不能忘。岂意吾弟奄以一疾而不起。此实老兄罪戾所积。不能见佑于神天而然也。呜呼恸哉。吾弟之逝。其然耶其梦耶。吾往而不见其出户而迎。吾还而不见其下阶而送。目中不复睹怡愉之色。耳边不复闻笑语之声。若是则其亡果然矣。其非梦也。呜呼哀哉。弟之逝。已踰三月。即远之期至矣。余与诸孤。谋将以本月掩藏冠履于大岘东麓酉向之原。从术士之言。甚吉而无害。未知无慊于弟之意否乎。呜呼哀哉。予亦自弟之逝。衰惫日甚。忽忽惘惘。无所凭依。急难谁与相顾。心怀谁与开陈。孑孑煢煢。形影相吊。岂复有人世之乐耶。惟愿朝夕速死。相从于地下矣。一觞永诀。五内摧裂。呜呼哀哉。
祭全净远文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4H 页
挺生南国。间气所钟。学优而仕。事君尽忠。同时立朝。苍石荷渠。三人一心。政如推车。邦国不幸。二老长辞。孤踪处世。事与心违。卷归有洛。林下栖迟。士习卑下。乡党乖离。杜门屏居。与世相忘。提撕后生。歌咏先王。室如悬磬。清若寒士。云胡一疾。奄忽不起。国失蓍龟。乡无大老。自我幼少。与之交好。时月往来。多被磨砻。及至暮年。病未过从。今而永隔。悲痛益深。日月如流。再期已临。薄具代奠。泪落沾襟。不亡者存。庶几顾歆。
赵安仲文
呜呼哀哉。愚伏云亡。苍石继逝。乡贤凋落。吾道日替。所幸斯文。大老在世。行先孝弟。学有根柢。持己以正。接人以礼。奉先至诚。恤贫尽惠。早习词科。蔚乎文艺。攘臂场屋。惟兄及弟。名动京国。荣耀莲桂。历扬中外。遭遇盛际。佩符四郡。民怀恺悌。典礼太常。明乎尝禘。素蕴未究。险道多泥。不事俯仰。与世凿枘。卷归林丘。有洛之汭。婆娑初服。聊以卒岁。子孙满前。揔是兰蕙。一家之乐。融融泄泄。积善之报。绵绵后裔。谁谓一疾。手足遽启。亲党惊号。乡邻陨涕。若余无似。幼年托契。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4L 页
深荷切偲。启发钝滞。自初承讣。伤恸难制。病踪如蛰。末由奔诣。玆当即远。益切悲系。痛哭柩前。攀号莫逮。魂兮有知。歆我薄醴。
祭柳季华文
呜呼哀哉。资禀粹美。玉润渊弘。家传衣钵。行履规绳。常谓四书。学问根柢。口诵心会。精思实体。紫阳书中。愈见亲切。如承面命。亲受指诀。以泳以游。食息靡怠。曰敬与义。无间外内。斩钉截铁。理欲之界。心地恬愉。胸襟脱洒。终身蔬布。无慕绮罗。处己冰洁。接人春和。韬光戢辉。隐璞含真。毅然其勇。蔼乎其仁。学优而仕。乃服官政。历佩四符。遗爱百姓。柏府论事。不激不随。乃寻初赋。于洛之湄。乐哉优游。旧书无恙。河上的源。愚翁馀响。卫道之责。在公身上。天胡不慭。朝露先晞。后学安仿。吾党畴依。才大命穷。德尊位卑。室如悬磬。生事益落。吾又何悲。公心所乐。柳车既饰。即远有期。江流呜咽。江月无辉。牙音谁赏。郢质已亡。旧交如我。最切悲伤。衰败之甚。常在𨳲缩。末由永诀。但有惭恧。遣子荐哀。老泪沾臆。
祭康明甫文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5H 页
呜呼哀哉。与君交游。粤自丱角。同门共学。若愚若石。显晦虽异。趣向则同。牛鸣相住。一水西东。白首林园。人指四皓。异姓兄弟。谓我交好。动必相随。未尝睽离。有善必告。有过必规。相劝而善。切切偲偲。时月不见。停云入望。春秋令节。盍簪党庠。鸠杖相寻。鹤发交映。质疑辅仁。愈勉暮景。谓当百年。永保此乐。云胡吾党。祸罚偏酷。愚伏云亡。士林同悲。君又遘疾。奄忽长辞。曾未旬月。苍石继逝。长号痛哭。割我心膂。神理茫昧。胡至于斯。耆老殆尽。后学谁依。乡风不竞。士趍日卑。近日之事。使人耳聋。公私之恸。益切于中。远日迫临。灵輀载驾。西山南麓。是公攸妥。西风袅袅。伊水泱泱。一觞永诀。涕泪千行。
祭金无悔文
呜呼哀哉。昔我兄弟。就学先庭。公于是时。方在弱龄。出语惊人。读书琅琅。及至稍长。作为文章。琼琚玉佩。脍炙一时。攘臂艺场。登名玉墀。历扬中外。荣耀乡里。虽未大究。足偿初志。暮年运蹇。家祸荐臻。膝下孤凤。才高行驯。妙岁掇莲。方伫化鲲。一病夭折。寸心如焚。积哀成疾。百药无验。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5L 页
奄忽长辞。千里旅店。闻讣痛哭。有同骨肉。孝友之行。忠厚之德。今其已矣。吾道沦胥。愚伏云亡。苍石继逝。公又至此。耆老殆尽。孰纠末俗。孰开后进。公私之恸。交切于心。老夫年来。衰病日侵。末由临穴。惭负平生。薄奠代儿。有泪沾缨。
祭金甥存中文
呜呼哀哉。以子之孝友忠信。可以享百禄之臻。以子之慈祥岂弟。可以活一邦之民。何天道之茫茫。祸善人之斯酷。名未阶于一命。寿不满于五十。昔子之入我家。欣厥质之粹美。厌俗学之肤浅。专用力于实地。得要诀于晦庵。益信夫向上之门户。辨义理于丝发。识内外之宾主。及就正于愚老。又出入于苍翁。服至训于心上。蔼道义之弸中。推隽望于乡里。播英声于胶庠。嗟竽瑟之异好。乐衡泌之洋洋。园中兮何有。松竹兮苍苍。有朋兮自远。有孙兮成行。至乐兮无央。和气兮满堂。胡一疾之遽婴。奈众药之无效。诚不格于神鬼。祸未悔于苍昊。既丧我之三侄。亦夺我之贤郎。由我躬之积戾。致尔辈之罹殃。念之至此。如灼我心。逝波难回。远日已临。峨峨乎柏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6H 页
谷。是平日之所卜。去先陇兮百步。隔故家兮一壑。英灵兮往来。幽明兮相从。呜呼哀哉。冰雪之操。兰玉之容。直谅之忠。果决之辨。已矣已矣。今不可复见。灵輀晓驾。素翣风凄。盘溪水咽。沙洞云迷。妇子兮长号。亲党兮未辞。独病躬之退缩。愧情义之两亏。遣薄具而代奠。寓深悲于短词。
祭郑文中(杺)
呜呼哀哉。承家之学。瑞世之文。大木昂霄。良玉出昆。际遇明时。机鸣籁应。方伫大用。不幸短命。国失隽望。士无依归。追惟世分。老泪沾衣。自我幼稚。受知尊堂。启发蒙陋。针砭膏肓。亦喜儿子。得君为友。趣向之正。情义之厚。庶望切磋。大有资益。百年游从。永保此乐。岂知一疾。遽至于此。旅榇初返。痘火方炽。丧患忧挠。寸心尽腐。一哭后人。徒有惭负。今过旧宅。伤恸益深。薄奠告哀。庶冀来歆。
祭金载仲文
呜呼哀哉。孝友传家。诗礼趍庭。馀力业文。蔚乎声名。肆意词章。不加雕饰。攘臂艺场。辄居前列。方伫化鲲。终止司马。半生多病。经岁惫卧。众医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6L 页
效技。百药遍投。谁谓吉人。奄逐隙驹。忠信之行。笃实之学。今其已矣。戢于一木。别有一恸。未瞑两目。数月之内。灵椿继萎。积哀成疾。以至于斯。千里旅榇。来返故里。忍见玉树。同时入地。亲党含哀。行路增欷。朔吹号怒。晓月无辉。老我闭缩。末由临穴。分义扫如。愧恨交切。拟于春和。扶病就哭。抒此些词。涕泪先落。薄奠告哀。庶鉴衷曲。
祭从子文圭文
呜呼哀哉。天之何为降生尔材之既笃。天又何为摧折尔身之偏酷。逸驾方指于脩途。芳草遽萎于严霜。锡类之语难信。福善之理未详。昔汝之生长。一家欣美质之夙成。受教约于愚谷。传诗礼于家庭。提诲不烦于鞭策。孝友皆出于血诚。义理必辨于丝毫。敬怠必察于造次。不规规于雕镂小技。专用力于本根田地。奈何一朝而夭逝。委拱璧于泉里。忆前秋之远别。路东郡之千里。见神观之清羸。惧外邪之或乘。挽行辀之不可得。中忧闷之难胜。孝既笃于欢侍。身不惮于间关。逮遘疾之有报。不觉惊我心肝。谓乃父之至行。获神明之阴骘。又手札之宛然。少无异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7H 页
于平日。寤寐血祷于彼苍。惟日望其勿药。谁知一病十五日。夺我吉人之斯亟。老夫身在于岭外。病不诊视兮殁不抚尸。哭望海云兮。但涕泪之双垂。汝视犹父。我不犹子。向天搥胸。悲愧两至。今当旅榇之还乡。病不躬迓于中路。以汝爱我之至情。其必谅我之悲苦。呜呼哀哉。日月易逝。掩藏有期。旷远之度。皎洁之姿。过人之识。向上之勇。今皆不可得以复见。益我心之酸痛。有二儿于身后。所可恃者在玆。庶几扶佑于冥冥。畀遐算于期颐。大伸于后。以报其前。福禄蕃滋。瓜瓞绵绵。魂兮来格。歆我一觞。愿与我而同归。朝夕处于一堂。荒江断麓。非汝之故居。何不归于酉洞。白眉广颡。长在于眼中。何不入于我梦。汝言兮不闻。汝容兮靡接。大声哀号兮。肝肺如割。云日惨惔兮。江流呜咽。呜呼哀哉。
祭孙基广文
呜呼哀哉。汝之至此。我之罪也。前年汝从兄基善不胜丧。今年汝又亡。未二岁而天降酷罚如此。皆由我积恶于身。未即剿命。而祸延于汝辈。惭恸之极。尚复何言。呜呼。汝生二十二岁。孝友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7L 页
恭敬温柔逊顺。喜愠不形于色。自幼稚处乎群从兄弟之中。怡怡如也。未尝有一言违背之事。有若学问老成人。吾常爱悦于心。谓当厚膺神天之佑。寿考无疾。以保守门户。奈何一病沉绵。奄至于此。呜呼哀哉。尚复何言。汝之逝今三月矣。将以今月十五日。葬汝于玄洞卯坐酉向之原。卜人之言。甚吉而无害。未知无歉于汝之意否。呜呼哀哉。汝既为善于平生。天之报施。必有其日。汝子或能长成。得以立扬。则身后之计。尚有所赖。所望只此耳。言之至此。长恸欲绝。呜呼哀哉。
祭孙妇全氏文
性资淑美。操履端悫。自在幼日。习闻内则。事亲至孝。馀事蚕织。严于持己。勇于见义。及其于归。尽心宫事。晨昏奉养。竭其甘旨。不幸君子。一病支离。愿以身代。祷于神祇。云胡不吊。夺我所天。号擗皇皇。如狂如颠。唯愿速死。与子同穴。却食待尽。此心如结。稚子在前。至爱所钟。两老在堂。孝思无穷。惟其所欲。有甚于此。宁失于过。不负初志。割慈忍爱。从容舍生。举家苍黄。远近震惊。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8H 页
谁知弱质。行出烈士。将见朝家。表厥宅里。有孤垂髫。所恃在斯。天其保佑。寿考维祺。孝子锡类。绵绵瓜瓞。掩藏之期。卜在明日。宿草一丘。夫子之宅。于以入处。至愿始获。体魄相依。万世攸宁。怙恃呼哭。乡邻怆情。老我年来。衰病侵寻。惨遭祸患。苦无欢心。宁欲溘然。无闻无知。归报孙儿。我怀之悲。一觞告哀。泪落沾襟。不亡者存。庶几来歆。
祭土地文(为三儿筑室作)
家世之亨。在人之贤。用是惕厉。奉身罔愆。若陨渊谷。不忝祖先。亦闻衰旺。地理使然。昔贤所重。今何忽焉。眷玆一区。锡我自天。龟筮协吉。风气浑全。西山在上。伊水在前。左右拱揖。龙凤翩跹。耀彩呈祥。日辰晴妍。梁栋既举。方位不偏。中堂夹室。凉燠皆便。将以入处。欢意无边。两老无恙。望若偓佺。弟兄迭侍。诗礼家传。年年胜日。秩秩肆筵。地灵所赐。敢不铭镌。玆将酒肴。式荐微虔。终始庇庥。福禄如川。钟精毓英。子孙绵绵。保佑后人。于万斯年。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墓志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8L 页
先考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经筵参赞官府君墓志
府君讳守仁字春卿。姓李氏。有讳舒原。仕丽朝官至崇政大夫门下赞成事。赞成生讳垠。初讳致。擢魁科。入我朝为司宪府大司宪。子讳堰。为全州府尹。 光庙以御笔奖清白。是于府君高祖。曾祖讳寿川。司宪府执义。祖讳兆年。仪仗库判官。考讳琢。隐德不仕。妣商山金氏。学生頔之女。集贤殿副提学尚直之后。府君以嘉靖甲申三月二十二日生。幼而有异质。判官公钟爱之。为文以识喜。有颖悟无比语。甲辰冬。值祖考寝疾。问药于一善金察访就砺。日已曛黑。金固留之。乃曰亲疾剧矣。不忍一刻离侧。听者戚焉。跋涉百里。翌晓反面。祖考开眼视之。欲言而已瞑。人以得逮考终。为至孝所感。既敛而殡。惟歠粥饮浆。衰绖不解。草土寒冱。寝处三月。得鼻息不调之病。孝奉偏亲。至老不衰。滫瀡必亲。起居节适。尽其方。及遭丧。年已艾矣。守制于庐。哀毁几灭性。抚育七弟妹。昏娶以时。诸弟或不检。未尝恚詈。务以诚意教导之。居家俭而谨。接人恭而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9H 页
逊。或有非义之加。未尝与较。表里洞然。不设防畛。尤急于济物。遇有饥寒困乏者。斥其有周之。教诲孤等。和而有方。常曰积善积恶。庆殃以类应。可不惧哉。又曰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尔父母鼓琴四十年。无一事相违。尔等所知也。然亦由尔慈之执德贞顺也。始居骁洞。以其习俗不喜学。不可以居子。遂移卜酉川。使当时远识不及于此。则孤等之舍弋猎而业诗书可必乎。府君眉目如画。风度疏朗。每于令序。携子弟倘佯泉石间。怡然自得。性识明敏。处心行事。皆合于理。初娶金山金氏。学生琏之女。未庙见而卒。葬于金山。辛亥岁。再聘高灵申氏。讳守泾之女。安东府使松舟之曾孙也。妣固城李氏。学生哲成之女。先妣以嘉靖丙戌八月八日生。有至性。母李氏素患风痹。委顿床席。先妣节时其膳羞。栉垢爬痒。皆自其手。未尝或假之人。积数纪如一日。李氏殁。哀有过而礼无违。遭外艰柴毁如前丧。乡里称嗟。洎归先考。移在家之孝以事姑。柔朋(一作明)静庄。相府君以礼。睦姻之行。著于族党。慈惠之化。浃于婢仆。教育孤等。不以姑息。拨贫资遣。使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39L 页
之就傅。孤等尝自外归省。则曰岂不欲尔等常在膝下。溺爱无教。舐犊之爱也。可速还卒业也。孤等之迄于有成。免为墙面之归者。虽府君义方之训。而先妣孺教之恩。与有多焉。埈幼时读小学。偶倒置其册。先妣呵之曰目不邪视。小学语也。读其书不知其义可乎。埈惕然有悟。凡随事引喻多类此。生二男一女。男曰腆县监。曰埈副提学。女适主簿李茂男。腆娶广州安守仁女。生三男一女。男一圭司畜。德圭别坐。身圭生员。女适生员金惧。孽男蓝圭。埈娶善山文秀民女。生二男一女。男大圭县监。元圭注书。女适李馦。后娶绫城具忠胤女。生三男二女。男文圭,光圭,贞圭。女适赵兴远,柳千之。孽男山圭。文圭,贞圭,山圭皆早死。李茂男生一女适权景行。一圭三男二女。基善,在博,在约。基善早死。女适郑椯,李时晋。德圭六子一女。子基广,在容,在定,在完。馀幼。基广早死。身圭四子二女。子在中,在崇。馀幼。金惧一子命休。大圭一子在宽。二女婿李东野,李濂。元圭一子幼。文圭二子在清,在明。一女婿全裕耇。光圭二子三女皆幼。李馦一子裕后早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0H 页
死。一女婿高用雨。赵兴远一子䆃一女幼。柳千之二子一女皆幼。权景行四子。搏文科,抃,挺,抡。二女婿崔忠范,李沃。基善二女。在博三子。在约三女。郑椯二子一女。基广一子。在容二女。在定一女。命休五子二女。在宽一女。李东野一女。李濂一男。在清一子二女。全裕耇一子。裕后一子一女。高用雨二子。搏一子。抃三子。挺二子一女。崔忠范二女。内外孙及曾玄孙男女。百有四人。无非我考妣馀庆之所逮也。府君卒于万历壬辰鞍岭之兵中。先妣殉焉。初 朝廷降恤典 赠府君宣务郎司瞻(一作赡)寺主簿。后以埈参定运翼社原从勋。推恩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先妣金氏申氏俱 赠贞夫人。至今 上朝。削两勋。改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先妣淑夫人。以埈参靖社原从勋也。呜呼。我考妣纯德懿行。宜享遐福。而遭罹国家运气之否。道不胜祸。腆既未以科第之荣而慰眼前。埈虽阶禄釜。亦未卒其养。胸摧骨折。不自死灭。谨奉体魄。合葬于酉川南冈先兆次卯向之原。露濡霜降。垄木已拱。而迄未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0L 页
得表章潜德。以志幽堂。不孝之罪。于是而愈大矣。今略记世系志行之槩。纳于圹南。碣铭判书郑经世所撰也。表于墓道。垂示无极。昊天罔极。呜呼痛哉。年月日。孤前行知礼县监腆泣血谨志。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行状
  
赵安仲行迹(靖)
公早游鹤峰金先生之门。得闻向里之学。授读朱子书节要。着实体会。终身受用。虽不免场屋之文。而不为得失所累。盖以先立乎其大者也。居家孝友。接物忠厚恻怛之仁。最急于恤穷。推其所有。以济贫乏。远近资活者甚众。少时群居党庠。有友人贫窭衣甚薄。一友在傍。脱公新制絮袍加之其人。盖试其意也。公怡然许之。略无靳固色。此是与朋友共之义也。性刚果。善善恶恶。闻人之善如己出。见人之非若浼己。侪辈以畏友目之。乡俗有所恐惧。后生有所矜式。其功大矣。奉先之诚。至老不少衰。祭必尽礼。爱敬兼至。一从文公家礼。其理郡也。作事精密。毫发不差。谨于奉公。简于持己。临民以恕。御吏以法。所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1H 页
至有声绩。入仕于 朝。典礼太常。明乎禘尝之义。一时称其尽职。惜乎不谐于世。不得卒究底蕴。优游有洛之上。抚玩松竹。以毕馀年。二老康宁。子孙蕃衍。雍雍愉愉。和气满堂。琴瑟之乐。门户之盛。世不复有如公者矣。二子尝为郡县。养以专城。极其甘旨。此实作善之报也。
亡孙行状
呜呼。吾孙不幸短命而死。无以表显于世。独其家庭间一二事。不可并泯。亡孙禀质温良。内明而外和。自幼稚时。处于群从兄弟间。凝然若老成人。未尝有毫发乖争之事。心地恬静。践行悫实。孝事父母。爱敬兼至。友于诸弟。和气满室。怡悦之色。䔽(一作蔼)然于面目。叱咜之声。不及于婢仆。盖其天性然也。受气最弱。自甲戌春。患虚羸之症。荏苒日月。转至沉痼。多方服药。未见其效。竟不起疾。乃乙亥六月二十四日也。年二十二。有一子幼。其年八月十五日。葬于尚州治南玄洞西向之原。李氏兴阳人。名基广字贻厥。父冰库别提德圭。母德山黄氏。
孙妇全氏行迹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1L 页
烈妇全氏。故秀士李基广之妻也。赋质粹美。操履贞洁。事舅姑至孝。奉巾栉尽礼。制行之高。乡里称之。秀士遘疾。沉绵逾岁。全氏晨夜视汤药。寝食俱废。祷于神天。愿以身代。当其垂绝。断手指出血以灌口。竟不起。誓与同死。取刀自刎。被家人所救不果死。常以自尽决于心。一粒不入口。舅姑及其私亲。闷其志意愈坚。举堂上两老膝下孤儿。勉以不死。仰事俯育。则曰两家各有众子女。亦有祖父母。养老抚孤。吾无虞矣。薄命此身。只合一死。虽开晓万方而坚不可回。绝食悲哀。气息如丝。而朝夕祭奠。必手执躬行。不以柴毁而或废。逮至小祥前二十二日。自言初期已临。何忍独生。复见此日。乘侍婢防少弛。引绳自经于其夫几筵前。乃丙子六月初二日也。年二十七。是年十月二十日。与秀士合葬。嗟夫。世之忠臣烈女。当事变仓皇之际。见义奋发。视死如归者固有之。至于事定日久。则鲜不逡巡而退缩者。孰能于逾年之后。一如始死之日。从容舍生如全氏者乎。死后得谚书一纸于箧笥中。有曰获罪于神祗。失我所天。早合一死。下从泉
月涧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2H 页
里。而因舅姑保护。至今尚延顽命。非不知体念晓喻之意。勉从亡人致孝之愿。且见稚儿成立之日。而偏滞之心。终不能改。径情至此。不孝之罪大矣。哀哀我儿乎。今我忍割慈爱。我目亦不瞑于地下矣。且告其诸弟云殡敛掩藏。一从礼制。不以死不得正而忽之。墓前树以一小石。以备后患云。凡处置后事。毫发不遗。闻者无不陨泪。全氏竺山人。父富平府使以性。母昌原黄氏。恐其贞烈之行。久而湮没。录其梗槩。将请于大人君子。冀得数行文字以表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