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附录
附录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19H 页
投赠
别赵可畦以冬至使书状赴京(李芝峰)
龙门托契自青年。二百人中第一仙。莲榜当时甘瓦后。马曹今日愧糠前。分飞白首身南北。跋涉黄沙路四千。无奈半生长作别。可堪惆怅酒杯边。(赵可畦以兵曹佐郎赴京。时余为参议。故第二句云。)
送赵可畦赴岭南都事(前人)
同榜当年第一仙。晚从南幕咏红莲。谈閒意气真千古。梦里悲欢共十年。锦服昼明商岭日。䌽毫秋动月城烟。无端邂逅还成别。肠断西风把酒前。
别赵棐仲赴岭南佐幕(尹月汀)
相逢旋别洛城西。岭路愁云鸟外低。惆怅馀生鲜会合。临歧空复数行啼。
湖堂传诵柳黄诗。并驾齐驱又一时。岭外搜求如入手。遗篇试报老夫知。
奉别可畦自岭南赴朝(尹季守)
几年千里外。今日一杯中。交义共蛩蚷。离情似燕鸿。音容应久隔。魂梦倘相通。只欲凭书札。休教雁足空。
别赵可畦以冬至使书状赴京(李芝峰)
龙门托契自青年。二百人中第一仙。莲榜当时甘瓦后。马曹今日愧糠前。分飞白首身南北。跋涉黄沙路四千。无奈半生长作别。可堪惆怅酒杯边。(赵可畦以兵曹佐郎赴京。时余为参议。故第二句云。)
送赵可畦赴岭南都事(前人)
同榜当年第一仙。晚从南幕咏红莲。谈閒意气真千古。梦里悲欢共十年。锦服昼明商岭日。䌽毫秋动月城烟。无端邂逅还成别。肠断西风把酒前。
别赵棐仲赴岭南佐幕(尹月汀)
相逢旋别洛城西。岭路愁云鸟外低。惆怅馀生鲜会合。临歧空复数行啼。
湖堂传诵柳黄诗。并驾齐驱又一时。岭外搜求如入手。遗篇试报老夫知。
奉别可畦自岭南赴朝(尹季守)
几年千里外。今日一杯中。交义共蛩蚷。离情似燕鸿。音容应久隔。魂梦倘相通。只欲凭书札。休教雁足空。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19L 页
又(金子温)
驲骑翩翩去。何时返洛中。旅怀秋见月。行色暮随鸿。树入秦城远。云连楚岫通。两乡从此隔。怊怅望遥空。
又(李叔载)
握手三年后。开颜一笑中。交情指淡水。离恨怨孤鸿。岭树魂堪断。关途信不通。尊前不忍别。新月照秋空。
春坊直庐醉赠棐仲(金昌远)
秋阴晚未捲。野酒已盈杯。叙得三年别。离怀又未裁。
公山诗帖(车复元)
公山佳丽三韩地。远迹诸君慰憔悴。载酒真成良夜游。开襟不负平生意。殊方欢会最堪思。旧识新交共此时。个中别恨知多少。入海长江无尽期。
北溪契轴后小识(郑愚伏)
岁丁未。西村公牧吾尚。书抵一善守张君曰。壬午同年在此州者凡五人。皆无恙。榜元又新。自谪所还。而余适吏于此。与君为邻邑。是数者。非数也耶。何可无一会期哉。乃相与讲会于州之北溪。既酣。叹曰。玆游乐矣。奈俛仰之间。便成陈迹何。遂留其事于小障以分之。余时縻官达城。不在席。亦忝题焉。呜呼。同年之分。有兄弟之义。故前辈重之。侯之眷眷焉者。其有慕
驲骑翩翩去。何时返洛中。旅怀秋见月。行色暮随鸿。树入秦城远。云连楚岫通。两乡从此隔。怊怅望遥空。
又(李叔载)
握手三年后。开颜一笑中。交情指淡水。离恨怨孤鸿。岭树魂堪断。关途信不通。尊前不忍别。新月照秋空。
春坊直庐醉赠棐仲(金昌远)
秋阴晚未捲。野酒已盈杯。叙得三年别。离怀又未裁。
公山诗帖(车复元)
公山佳丽三韩地。远迹诸君慰憔悴。载酒真成良夜游。开襟不负平生意。殊方欢会最堪思。旧识新交共此时。个中别恨知多少。入海长江无尽期。
北溪契轴后小识(郑愚伏)
岁丁未。西村公牧吾尚。书抵一善守张君曰。壬午同年在此州者凡五人。皆无恙。榜元又新。自谪所还。而余适吏于此。与君为邻邑。是数者。非数也耶。何可无一会期哉。乃相与讲会于州之北溪。既酣。叹曰。玆游乐矣。奈俛仰之间。便成陈迹何。遂留其事于小障以分之。余时縻官达城。不在席。亦忝题焉。呜呼。同年之分。有兄弟之义。故前辈重之。侯之眷眷焉者。其有慕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0H 页
于前辈之风欤。
年谱
皇明世宗肃皇帝嘉靖三十五年。( 明宗大王十一年。)丙辰十月十一日丙申丑时。先生生。(流来之言。或曰先生生于京城莲池洞旧第。或曰生于尚州东门外外家云。而世代既远。未能详知。○先生七代祖都评议公。始居尚州。至先生曾祖春川公。还京师。王父直长公复家尚州。仍居焉。)
三十六年丁巳。(先生二岁。)
三十七年戊午。(先生三岁。)敏悟不群。能解文字。
三十八年己未。(先生四岁。)
三十九年庚申。(先生五岁。)
四十年辛酉。(先生六岁。)始受小学。能通大义。集字成句。
四十一年壬戌。(先生七岁。)
四十二年癸亥。(先生八岁。)受书于祖考直长公。(先生以谦厚端直之资。又服庭训。不策自励。聪颖夙成。文思日就。德器日成。)
四十三年甲子。(先生九岁。)○(性又至孝。凡有训责。能尽孝敬之道。辄端拱伏听。)
四十四年乙丑。(先生十岁。)岭南名儒金开岩宇宏,赵松坡徽,吕松坞应龟诸贤。以请斩妖僧普雨事。怀疏上京。访直长公于莲池洞。先生与伯氏黔涧公。延接之。(时直长公适出郊外。承旨公下岭南。先生兄弟。出迎拜跪。应对温恭。因具进酒果。待之以礼。诸贤奇爱之。书疏厅日记曰。某日访赵直长。父子俱出。鸾,龙二儿。出拜占句。真杨家设果儿也。○鸾伯公小字。龙先生小字也。)
年谱
皇明世宗肃皇帝嘉靖三十五年。( 明宗大王十一年。)丙辰十月十一日丙申丑时。先生生。(流来之言。或曰先生生于京城莲池洞旧第。或曰生于尚州东门外外家云。而世代既远。未能详知。○先生七代祖都评议公。始居尚州。至先生曾祖春川公。还京师。王父直长公复家尚州。仍居焉。)
三十六年丁巳。(先生二岁。)
三十七年戊午。(先生三岁。)敏悟不群。能解文字。
三十八年己未。(先生四岁。)
三十九年庚申。(先生五岁。)
四十年辛酉。(先生六岁。)始受小学。能通大义。集字成句。
四十一年壬戌。(先生七岁。)
四十二年癸亥。(先生八岁。)受书于祖考直长公。(先生以谦厚端直之资。又服庭训。不策自励。聪颖夙成。文思日就。德器日成。)
四十三年甲子。(先生九岁。)○(性又至孝。凡有训责。能尽孝敬之道。辄端拱伏听。)
四十四年乙丑。(先生十岁。)岭南名儒金开岩宇宏,赵松坡徽,吕松坞应龟诸贤。以请斩妖僧普雨事。怀疏上京。访直长公于莲池洞。先生与伯氏黔涧公。延接之。(时直长公适出郊外。承旨公下岭南。先生兄弟。出迎拜跪。应对温恭。因具进酒果。待之以礼。诸贤奇爱之。书疏厅日记曰。某日访赵直长。父子俱出。鸾,龙二儿。出拜占句。真杨家设果儿也。○鸾伯公小字。龙先生小字也。)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0L 页
○九月。随直长公。归尚州。(时。戚臣当权。妖僧惑乱。直长公观时事大变。大归于商。)
四十五年丙寅。(先生十一岁。)
穆宗庄皇帝隆庆元年。( 明宗大王二十二年。)丁卯。(先生十二岁。)读书于别舍。(直长公为先生兄弟。别构学舍。先生与黔涧公。并榻端坐。昼夜攻苦。)
二年( 宣祖大王元年。)戊辰。(先生十三岁)
三年己巳。(先生十四岁。)从伯氏公。读四书于胜长寺。(直长公以书勉之曰。四书。学者之府库也。若无此根本。虽读他书。何益。须精思熟读。可也。先生专精致力。励志笃工。三年刻苦。学业大进。)
四年庚午。(先生十五岁。)○(早负隽才。聪明超伦。披卷对案。一下十行。襟量冲淡。气度恢弘。咸以远到期之。而先生则未尝以此自足。益加勉焉。)
五年辛未。(先生十六岁。)以直长公命。受学于寒冈郑先生门。(冈老特加奖勉。称赏不已。因受小学心经等书。先生服膺不怠。得知为学之方。)
六年壬申。(先生十七岁。)秋中乡解。(考官见先生文叹服曰。此文不知谁文。而不是寻常骚客之文。自此声称蔼蔚。时黔涧公亦中解。故时人有赵氏双璧之称。)
神宗显皇帝万历元年( 宣祖大王六年。)癸酉。(先生十八岁。)是岁冠。
二年甲戌。(先生十九岁。)聘夫人密阳朴氏。(夫人监察思讷之女。大庵惺之妹也。先生出入往来。与大庵讲论朱子书。以为终身体验之资。)
三年乙亥。(先生二十岁。)
四年丙子。(先生二十一岁。)
四十五年丙寅。(先生十一岁。)
穆宗庄皇帝隆庆元年。( 明宗大王二十二年。)丁卯。(先生十二岁。)读书于别舍。(直长公为先生兄弟。别构学舍。先生与黔涧公。并榻端坐。昼夜攻苦。)
二年( 宣祖大王元年。)戊辰。(先生十三岁)
三年己巳。(先生十四岁。)从伯氏公。读四书于胜长寺。(直长公以书勉之曰。四书。学者之府库也。若无此根本。虽读他书。何益。须精思熟读。可也。先生专精致力。励志笃工。三年刻苦。学业大进。)
四年庚午。(先生十五岁。)○(早负隽才。聪明超伦。披卷对案。一下十行。襟量冲淡。气度恢弘。咸以远到期之。而先生则未尝以此自足。益加勉焉。)
五年辛未。(先生十六岁。)以直长公命。受学于寒冈郑先生门。(冈老特加奖勉。称赏不已。因受小学心经等书。先生服膺不怠。得知为学之方。)
六年壬申。(先生十七岁。)秋中乡解。(考官见先生文叹服曰。此文不知谁文。而不是寻常骚客之文。自此声称蔼蔚。时黔涧公亦中解。故时人有赵氏双璧之称。)
神宗显皇帝万历元年( 宣祖大王六年。)癸酉。(先生十八岁。)是岁冠。
二年甲戌。(先生十九岁。)聘夫人密阳朴氏。(夫人监察思讷之女。大庵惺之妹也。先生出入往来。与大庵讲论朱子书。以为终身体验之资。)
三年乙亥。(先生二十岁。)
四年丙子。(先生二十一岁。)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1H 页
五年丁丑。(先生二十二岁。)子裕远生。
六年戊寅。(先生二十三岁。)
七年己卯。(先生二十四岁。)○(先生尝言师受之外。如有会心处。多自得于言意之表。)
八年庚辰。(先生二十五岁。)
九年辛巳。(先生二十六岁。)攻业南长寺。秋中乡解生员试。
十年壬午。(先生二十七岁。)春中生员覆试一等第一人。(自是之后。已有朝野闻望。一时贤士郑愚伏经世,李苍石埈,金仙源尚容,尹稚川昉。皆以先生为首。)
十一年癸未。(先生二十八岁。)秋 宣祖试举人。先生对策当第。未果。(上试子侄中文笔。有与先生文笔酷似者。上试误认曰。此文若早第。其才不得扩充。掩置不出。后乃知先生之文。上试亦惜之。试券藏于家。)○十二月。夫人朴氏卒。
十二年甲申。(先生二十九岁。)西厓柳先生以监司来临。(先生以近思录性理等书质之。论难答问。以尽微奥。厓翁大奇之。语人曰。此子求学志道。德性沉潜浑厚。凝定确固。其量不可窥。其志不可夺。他日必为名世大儒。)
十三年乙酉。(先生三十岁)
十四年丙戌。(先生三十一岁。)聘夫人延安李氏。(察访宾之女。)
十五年丁亥。(先生三十二岁。)二月。遭祖考直长公丧。(承旨公在庐所。哀毁致疾。症候渐剧。先生衣不解带。昼夜侍汤。未尝或懈。)
十六年戊子。(先生三十三岁。)秋 上亲视学取士。先生始释褐。补权知成均学谕。(以表二下居魁。)○十二月。丁承旨公忧。(初终葬礼。一遵家礼。庐墓下。非省觐慈闱。足迹不出垩室。)
六年戊寅。(先生二十三岁。)
七年己卯。(先生二十四岁。)○(先生尝言师受之外。如有会心处。多自得于言意之表。)
八年庚辰。(先生二十五岁。)
九年辛巳。(先生二十六岁。)攻业南长寺。秋中乡解生员试。
十年壬午。(先生二十七岁。)春中生员覆试一等第一人。(自是之后。已有朝野闻望。一时贤士郑愚伏经世,李苍石埈,金仙源尚容,尹稚川昉。皆以先生为首。)
十一年癸未。(先生二十八岁。)秋 宣祖试举人。先生对策当第。未果。(上试子侄中文笔。有与先生文笔酷似者。上试误认曰。此文若早第。其才不得扩充。掩置不出。后乃知先生之文。上试亦惜之。试券藏于家。)○十二月。夫人朴氏卒。
十二年甲申。(先生二十九岁。)西厓柳先生以监司来临。(先生以近思录性理等书质之。论难答问。以尽微奥。厓翁大奇之。语人曰。此子求学志道。德性沉潜浑厚。凝定确固。其量不可窥。其志不可夺。他日必为名世大儒。)
十三年乙酉。(先生三十岁)
十四年丙戌。(先生三十一岁。)聘夫人延安李氏。(察访宾之女。)
十五年丁亥。(先生三十二岁。)二月。遭祖考直长公丧。(承旨公在庐所。哀毁致疾。症候渐剧。先生衣不解带。昼夜侍汤。未尝或懈。)
十六年戊子。(先生三十三岁。)秋 上亲视学取士。先生始释褐。补权知成均学谕。(以表二下居魁。)○十二月。丁承旨公忧。(初终葬礼。一遵家礼。庐墓下。非省觐慈闱。足迹不出垩室。)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1L 页
十七年己丑。(先生三十四岁。)在庐所。○十二月。夫人李氏卒。
十八年庚寅。(先生三十五岁。)在庐所。
十九年辛卯。(先生三十六岁。)二月服阕。(有丧制录。)○四月。为假注书。○十一月拜承文院副正字。
二十年壬辰。(先生三十七岁。)春。刻直长公墓碣。欲竖而遭倭变未果。埋于地中。(碣文。即河师傅洛所撰也。)○四月。倭寇大至。先生与伯氏公。奉母夫人入内山。(即俗离也。)○越五日。商山遂陷。(先生犹虑倭寇之渐近。奉入闻庆之芦洞。虽在间关窜伏中。亲厨奉养之具。竭力周旋。未尝乏绝。)○五月募军赴难。(州人欲击留城贼。飞檄山中。先生募得军丁四十馀人。徒步赴城下。○是时。倭陷两京。 玉辂西巡。先生未及扈 驾。发愤慷慨曰。凡有城池者。能婴城固守。则贼势庶或摧挫。而举皆望风奔溃。一任其焚掠。使凶徒直冲京师。如此而可谓国有人乎。未尝不痛哭而洒涕。)○七月。以倡义事。会于俗离寺。(先生与金沙潭弘敏,金省克堂弘微,卢通津大河,张天赉等。齐会于俗离。共论倡义。推沙潭为大将军。号曰忠报。先生为参谋兼掌书。相与北向拜哭。约曰。 国辱至此。今日之事。有死勿渝。咸曰诺。)○常在俗离。料理阵中事。(军器军粮。亲自检送设伏所。时或留阵论事。而应变谋画。不失机会。)○九月。以军粮募得事。往湖西。(先生至诚募谷。继饷不乏。常曰军志云。虽有石城千仞。汤池百步。无粟则不守。苟无畜储。则虽孔明之神智。项羽之善战。亦难底绩。每以军需为急务。)○十一月。往拜体察巡相两使于湖南。论军事。(先生商确时务。陈说利害。两使大喜。优给粮械。且出营储以助军需。先生便宜运致阵中。凡前后所得军粮无数。器械亦不可胜计。先生虽无斩将刈旗之劳。冲冒贼薮。设计制贼。使义旅专心讨贼。遮绝要冲。不得大肆掠于湖商之地者。先生之力也。然阵中
十八年庚寅。(先生三十五岁。)在庐所。
十九年辛卯。(先生三十六岁。)二月服阕。(有丧制录。)○四月。为假注书。○十一月拜承文院副正字。
二十年壬辰。(先生三十七岁。)春。刻直长公墓碣。欲竖而遭倭变未果。埋于地中。(碣文。即河师傅洛所撰也。)○四月。倭寇大至。先生与伯氏公。奉母夫人入内山。(即俗离也。)○越五日。商山遂陷。(先生犹虑倭寇之渐近。奉入闻庆之芦洞。虽在间关窜伏中。亲厨奉养之具。竭力周旋。未尝乏绝。)○五月募军赴难。(州人欲击留城贼。飞檄山中。先生募得军丁四十馀人。徒步赴城下。○是时。倭陷两京。 玉辂西巡。先生未及扈 驾。发愤慷慨曰。凡有城池者。能婴城固守。则贼势庶或摧挫。而举皆望风奔溃。一任其焚掠。使凶徒直冲京师。如此而可谓国有人乎。未尝不痛哭而洒涕。)○七月。以倡义事。会于俗离寺。(先生与金沙潭弘敏,金省克堂弘微,卢通津大河,张天赉等。齐会于俗离。共论倡义。推沙潭为大将军。号曰忠报。先生为参谋兼掌书。相与北向拜哭。约曰。 国辱至此。今日之事。有死勿渝。咸曰诺。)○常在俗离。料理阵中事。(军器军粮。亲自检送设伏所。时或留阵论事。而应变谋画。不失机会。)○九月。以军粮募得事。往湖西。(先生至诚募谷。继饷不乏。常曰军志云。虽有石城千仞。汤池百步。无粟则不守。苟无畜储。则虽孔明之神智。项羽之善战。亦难底绩。每以军需为急务。)○十一月。往拜体察巡相两使于湖南。论军事。(先生商确时务。陈说利害。两使大喜。优给粮械。且出营储以助军需。先生便宜运致阵中。凡前后所得军粮无数。器械亦不可胜计。先生虽无斩将刈旗之劳。冲冒贼薮。设计制贼。使义旅专心讨贼。遮绝要冲。不得大肆掠于湖商之地者。先生之力也。然阵中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2H 页
所斩首级。尽给诸人。先生不自以为功矣。)○十二月三日。与黔涧公。终日斋居。(粤明。是承旨公讳日也。虽漂泊流离中。斋蠲一如平时。)○十六日。赴报恩马来里。与诸义将。议定约束。(是日。诸阵帅俱会。盖以开宁善山夜斫事。面议约束。将与下道义兵将金沔合势。一时举事。使不得相救。先生之阵。属右卫。期击善山之贼也。详在先生日记。)○草疏以举义颠末。转达 行在。率诸有司拜疏而出。陪至桥门而还。(先生手录曰。义旅稍完。捕获居多。而 行朝阻隔。一未直达。军中事。终不可不闻于 朝。遂疏起义颠末。使士人黄迪。书吏郑鶠。陪进 行在。有曰孤忠负 国。未效一死。送君千里。苦意可想。疏先生自制。)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三十八岁。)元日晓头。设纸榜。奠祖考诸位。(时伯氏公。以义阵事。往在山阴未还。)○三月。贼势冲斥。(先生患之。奉母夫人。避入湖西深邑。抵三山宫坪怀仁境也。)○四月。丁母夫人忧。(以疠患遭变。权厝于三山宫坪。送终之礼。馈奠之具。能以诚慎措之。居丧之节。亦一如平时焉。)○五月。闻鹤峰金先生讣。哭之。(先生曰。江右一带。赖此老而至今扶支。竟未克振旅大捷。而今剧见夺。公私之痛极矣。)
二十二年甲午。(先生三十九藏。)四月。过初期于三山之钟谷寓中。(先生妹夫李勖家。)○六月。闻金沙潭讣。哭之。(先生与沙潭。非但道义之交。降生一世。居同乡党。今又共避乱。继以同事于义阵。托以死生忧恤。勉戒相爱之笃。无异骨肉。故先生哭之甚哀。)
二十三年乙未。(先生四十岁。)四月。过再期于完山之寓舍。○六月。服阕。(先生曰。人无父母。何从以有此身乎。伤一指拔一毛。犹觉其痛。况可忍于父母之死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三十八岁。)元日晓头。设纸榜。奠祖考诸位。(时伯氏公。以义阵事。往在山阴未还。)○三月。贼势冲斥。(先生患之。奉母夫人。避入湖西深邑。抵三山宫坪怀仁境也。)○四月。丁母夫人忧。(以疠患遭变。权厝于三山宫坪。送终之礼。馈奠之具。能以诚慎措之。居丧之节。亦一如平时焉。)○五月。闻鹤峰金先生讣。哭之。(先生曰。江右一带。赖此老而至今扶支。竟未克振旅大捷。而今剧见夺。公私之痛极矣。)
二十二年甲午。(先生三十九藏。)四月。过初期于三山之钟谷寓中。(先生妹夫李勖家。)○六月。闻金沙潭讣。哭之。(先生与沙潭。非但道义之交。降生一世。居同乡党。今又共避乱。继以同事于义阵。托以死生忧恤。勉戒相爱之笃。无异骨肉。故先生哭之甚哀。)
二十三年乙未。(先生四十岁。)四月。过再期于完山之寓舍。○六月。服阕。(先生曰。人无父母。何从以有此身乎。伤一指拔一毛。犹觉其痛。况可忍于父母之死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2L 页
乎。然三年之丧。人子之心。固非自足。而礼制有限。故丧三年而终。虽以大舜曾参之孝。更无致情效职之地也。噫。虽在干戈抢攘之中。三年之丧。其何敢忽之哉。丧乱以来。人道灭绝。有不可言者。父母死而子自若。起居饮食言笑无异常人者。皆不肖无状之类也。因饮泣不已。盖先生不幸遭艰于奔窜之中。终制于流离之际。常以不能自尽事亡之礼为恨。故有此言。)○乘閒暇时。读朱子书。(先生曰。昔许鲁斋奔窜于兵戈扰攘之中。而到处不废学业。以成大儒。男子所当为事。岂可以世乱自废乎。)
二十四年丙申。(先生四十一岁。)三月。始还故居。省黑石先陇。(是时贼兵稍退。故有是行。)○复还三山。(旧庐俱墟。无所依薄。且贼报更搔。故复归。)○四月。一日斋居。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四十二岁。)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四十三岁。)三月。始赴 朝。(先生曾祖春川公墓及祖妣淑人洪氏墓。在广州良才。故历路省拜。)○八月。以 天将接伴官。赴星州。(天将许游击国威也。先生朝夕进见。以尽力讨贼之意奉勉。 天将见先生忠恳。叹服不已。)○九月。随 天将上洛。(留一旬。又南下。向海上战所。其冬。往返南裔者。凡数次。)
二十七年己亥。(先生四十四岁。)正月。拜礼曹佐郎。○三月。承 淑陵修理之 命。往文川。○七月。拜吏曹正郎。○九月。以乱后陈奏兼贺至书状官。赴 京。(初一日。 赐宴。即辞 朝。)○十月二十五日。入 皇都。(先生入班进退。皆合节文。 皇朝诸臣。敬惮之。待之以礼。)辞朝日。 帝见公威仪。特 赐御衣龙砚以褒。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四十五岁)正月十日。还 朝复命。○夏。 除永川郡守。不赴。○七月。拜 世子侍讲院弼善。(先生
二十四年丙申。(先生四十一岁。)三月。始还故居。省黑石先陇。(是时贼兵稍退。故有是行。)○复还三山。(旧庐俱墟。无所依薄。且贼报更搔。故复归。)○四月。一日斋居。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四十二岁。)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四十三岁。)三月。始赴 朝。(先生曾祖春川公墓及祖妣淑人洪氏墓。在广州良才。故历路省拜。)○八月。以 天将接伴官。赴星州。(天将许游击国威也。先生朝夕进见。以尽力讨贼之意奉勉。 天将见先生忠恳。叹服不已。)○九月。随 天将上洛。(留一旬。又南下。向海上战所。其冬。往返南裔者。凡数次。)
二十七年己亥。(先生四十四岁。)正月。拜礼曹佐郎。○三月。承 淑陵修理之 命。往文川。○七月。拜吏曹正郎。○九月。以乱后陈奏兼贺至书状官。赴 京。(初一日。 赐宴。即辞 朝。)○十月二十五日。入 皇都。(先生入班进退。皆合节文。 皇朝诸臣。敬惮之。待之以礼。)辞朝日。 帝见公威仪。特 赐御衣龙砚以褒。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四十五岁)正月十日。还 朝复命。○夏。 除永川郡守。不赴。○七月。拜 世子侍讲院弼善。(先生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3H 页
不矫干。不阿徇。上章规讽。罄竭所蕴。甚得谏官之体。时论伟之。疏逸不传。)○是月。参都堂录。(二十五日。弘文录圈点。准点崔沂,李弘胄,金尚宪,赵寿翼,闵有庆,李绥,李志完。五点。尹旸,崔尚重,朴东善,权昐,李寿俊,朴孝诚,李显英。四点。朴东望,洪命元,金尚寯,赵翊,洪遵,成进善,宋英耇,赵存性,金止男,李光渐,吴允谦,李信元,金悌男,申鉴,姜籀,洪瑞凤。三政丞,两贰相,三四宰,吏曹三堂上,大提学沈以右相兼进取六圈以上。)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四十六岁。)在春坊直庐。次两省僚友韵。(白沙尹次野暄。鹤谷洪辉世瑞凤。清阴金叔度尚宪。陶斋尹时晦旸。沧洲洪乐夫命元。)○夏。带弼善。以从事赴岭南都体察使幕。(时白沙李公恒福。为都体察使。)○冬。除司宪府掌令。知制 教兼春秋馆编修官。(先生论君德时政阙失。言甚切直。疏逸不传。)
三十年壬寅。(先生四十七岁。)春。以掌令言己丑冤狱事。忤 旨。黜光州牧。俄配公山。(时台谏。请追治委官郑澈诬杀崔守愚堂永庆之罪。先生 启曰。 殿下恶杀士之名。而归罪于澈云云。言甚抗直。上震怒。特 命补外。辞 朝之日。严教继下。责配公州。○全沙西湜尝曰。赵友天禀简高。意见到处。虽铁钺在前。志不小挫。当日之 启。不觉下语或过重。岂浮沉于东与西而然哉。见全克恒过庭录。)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四十八岁。)在谪所。(先生随遇而安。未尝有怨尤色。温理旧业。厉操愈坚。)○送两弟归商乡。(有赠别诗。)○撰学谕郑公墓碣铭。○闻东冈金先生讣哭之。
三十二年甲辰。(先生四十九岁。)在谪所。(先生久在谪中。而处之怡然。潜玩易象。或作歌诗以畅自乐之趣。又与一时行辈如李苍石埈叔平,吕鉴湖大老圣遇,郭西浦说梦得诸贤。讲质吟赏。尤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四十六岁。)在春坊直庐。次两省僚友韵。(白沙尹次野暄。鹤谷洪辉世瑞凤。清阴金叔度尚宪。陶斋尹时晦旸。沧洲洪乐夫命元。)○夏。带弼善。以从事赴岭南都体察使幕。(时白沙李公恒福。为都体察使。)○冬。除司宪府掌令。知制 教兼春秋馆编修官。(先生论君德时政阙失。言甚切直。疏逸不传。)
三十年壬寅。(先生四十七岁。)春。以掌令言己丑冤狱事。忤 旨。黜光州牧。俄配公山。(时台谏。请追治委官郑澈诬杀崔守愚堂永庆之罪。先生 启曰。 殿下恶杀士之名。而归罪于澈云云。言甚抗直。上震怒。特 命补外。辞 朝之日。严教继下。责配公州。○全沙西湜尝曰。赵友天禀简高。意见到处。虽铁钺在前。志不小挫。当日之 启。不觉下语或过重。岂浮沉于东与西而然哉。见全克恒过庭录。)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四十八岁。)在谪所。(先生随遇而安。未尝有怨尤色。温理旧业。厉操愈坚。)○送两弟归商乡。(有赠别诗。)○撰学谕郑公墓碣铭。○闻东冈金先生讣哭之。
三十二年甲辰。(先生四十九岁。)在谪所。(先生久在谪中。而处之怡然。潜玩易象。或作歌诗以畅自乐之趣。又与一时行辈如李苍石埈叔平,吕鉴湖大老圣遇,郭西浦说梦得诸贤。讲质吟赏。尤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3L 页
有所警发焉。)○秋。游新都旧址。(有游山录。)○草堂成。(州内士子为受学地。鸠材造舍。半刺亦宣力。)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五十岁。)在谪所。九月。闻药圃郑相公讣。作词悼之。(悼惜之词在日录。)○十月。闻金江陵昌远(省克堂。)讣。(悼痛之辞在日录。)○十一月。与乡山诸友。作公山会。(时乡人朴汝珩伯献丈,全湜净远,韩璞大玉,韩琎仲莹,姜绩仲成,赵光璧汝完,赵系重叔,洪友闵孝伯八人。同来致唁。因设酌为会。方伯李弘老,参奉池达海,五山车天辂参座。先生使五山作会序。列书诸人姓名于其下。名公山会帖。人各持一本。先生作诗。○诗见元集。)○十二月。哭舍弟止仲丧。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五十一岁。)在谪所。
三十五年丁未。(先生五十二岁。)五月。闻西厓先生讣。哭之。○六月。蒙 恩释。归路。历奠宫坪先墓。哭甚哀。闻者。莫不流涕。(按先生手录曰。霜露之感。今已六载。始得瞻扫。悲喜俱极云云。)○七月。会葬西厓先生。(有祭文。)○八月。题诗北溪契轴。(先生与地主金西村庭睦,参奉辛翰龙,察访郑而弘,大丘府使郑经世,修撰李埈,善山府使张世哲诸贤。作榜会于州之北溪。因作契会图。列诸贤画像于其上。又书官爵姓名于其下。先生作诗题之。○诗在元集。)○閒居读书。(先生老而好读书。经传奥旨。毫分缕析。圣贤要训。拈出抄录。以为常目警省之资。)○九月。既望约诸贤会道南。因泛洛江。(先生与地主金而敬,李修撰叔平,全都事净远,赵郡守得和濈,金判官晦仲寭,黄进士公直廷干。谒五贤庙。仍泛月洛江。诚一时俊游也。酒阑。地主首占一句。属座中以成联句。○诗在元集。)○冬。自 上因三公议。 启命先生爵秩如初。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五十岁。)在谪所。九月。闻药圃郑相公讣。作词悼之。(悼惜之词在日录。)○十月。闻金江陵昌远(省克堂。)讣。(悼痛之辞在日录。)○十一月。与乡山诸友。作公山会。(时乡人朴汝珩伯献丈,全湜净远,韩璞大玉,韩琎仲莹,姜绩仲成,赵光璧汝完,赵系重叔,洪友闵孝伯八人。同来致唁。因设酌为会。方伯李弘老,参奉池达海,五山车天辂参座。先生使五山作会序。列书诸人姓名于其下。名公山会帖。人各持一本。先生作诗。○诗见元集。)○十二月。哭舍弟止仲丧。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五十一岁。)在谪所。
三十五年丁未。(先生五十二岁。)五月。闻西厓先生讣。哭之。○六月。蒙 恩释。归路。历奠宫坪先墓。哭甚哀。闻者。莫不流涕。(按先生手录曰。霜露之感。今已六载。始得瞻扫。悲喜俱极云云。)○七月。会葬西厓先生。(有祭文。)○八月。题诗北溪契轴。(先生与地主金西村庭睦,参奉辛翰龙,察访郑而弘,大丘府使郑经世,修撰李埈,善山府使张世哲诸贤。作榜会于州之北溪。因作契会图。列诸贤画像于其上。又书官爵姓名于其下。先生作诗题之。○诗在元集。)○閒居读书。(先生老而好读书。经传奥旨。毫分缕析。圣贤要训。拈出抄录。以为常目警省之资。)○九月。既望约诸贤会道南。因泛洛江。(先生与地主金而敬,李修撰叔平,全都事净远,赵郡守得和濈,金判官晦仲寭,黄进士公直廷干。谒五贤庙。仍泛月洛江。诚一时俊游也。酒阑。地主首占一句。属座中以成联句。○诗在元集。)○冬。自 上因三公议。 启命先生爵秩如初。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4H 页
三十六年戊申。(先生五十三岁。)○二月。 宣祖大王升遐。(先生闻即趋进哭班。制衰成服。发靷及下 玄官。亦如之。)○节日。人有请参荐者。先生曰。自 启殡至卒哭。有同初丧。 因山前。臣民安敢行私祭。(先生 国恤因山前。若当私忌。不忍虚度。以素馔单献。行事于别堂。节日茶祀。并废之。○先生每遇 国忌。则斋素如私忌。虑或忘却。列书 列朝讳日于日录。是故。虽幼稚婢仆。习熟见闻。皆知某日为某 大王讳辰。某日为某 王后讳辰。)
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己酉。(先生五十四岁。)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五十五岁。)二月。往见沙潭金公改葬。(为文以祭。)○会奠寓庵洪先生之墓。(寓庵无本孙。先生以外裔。通谕各处外裔。以定岁一会奠之议。使之永世遵行。)○与伯氏。往京城。(时岭南章甫。咸聚京师。拟论己丑事。先生兄弟亦欲上章言之。或曰。北人今方力排西党。若上此疏。拾爵如芥。先生以迹涉阿附北人。不言而归。时论伟之。)○七月。拜庆尚道都事。(先生所至。以风裁自持。守令惮之。上使亦敬重之焉。)○冬。罢官归。(为当路所忤见罢。)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五十六岁。)二月。会葬金应教光烨。○三月。拜梁山郡守。(时善类被斥。北人满朝。李白沙恒福。愤时事之偏陂。乃言曰。岭人中赵某兄弟。贞良慷慨之人。久在散列。弃置不录。何故也。以是 朝廷遂拟梁山。)○先生至郡。先修治校院堂斋。(儒生讲业之所。莫如校院。而兵燹之馀。堂宇颓圮。先生下车。即重修以为养士兴学之方。又时行养老礼。数月之间。政通人和。一境洽然从风。)
四十年壬子。(先生五十七岁。)每月朔望。谒夫子庙。遂与诸生讲论经义。(先生以为初学受用。莫如小学。使诸生讲习。严立课程。以尽诱掖之方。○治官之法。简以
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己酉。(先生五十四岁。)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五十五岁。)二月。往见沙潭金公改葬。(为文以祭。)○会奠寓庵洪先生之墓。(寓庵无本孙。先生以外裔。通谕各处外裔。以定岁一会奠之议。使之永世遵行。)○与伯氏。往京城。(时岭南章甫。咸聚京师。拟论己丑事。先生兄弟亦欲上章言之。或曰。北人今方力排西党。若上此疏。拾爵如芥。先生以迹涉阿附北人。不言而归。时论伟之。)○七月。拜庆尚道都事。(先生所至。以风裁自持。守令惮之。上使亦敬重之焉。)○冬。罢官归。(为当路所忤见罢。)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五十六岁。)二月。会葬金应教光烨。○三月。拜梁山郡守。(时善类被斥。北人满朝。李白沙恒福。愤时事之偏陂。乃言曰。岭人中赵某兄弟。贞良慷慨之人。久在散列。弃置不录。何故也。以是 朝廷遂拟梁山。)○先生至郡。先修治校院堂斋。(儒生讲业之所。莫如校院。而兵燹之馀。堂宇颓圮。先生下车。即重修以为养士兴学之方。又时行养老礼。数月之间。政通人和。一境洽然从风。)
四十年壬子。(先生五十七岁。)每月朔望。谒夫子庙。遂与诸生讲论经义。(先生以为初学受用。莫如小学。使诸生讲习。严立课程。以尽诱掖之方。○治官之法。简以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4L 页
持己。敬以临民。治之以政刑。导之以德教。咨访弊瘼。除害兴利。惟日不足。恩威并施。吏畏其明。民怀其德。)○每春秋祀享。必亲诣行释菜礼。(先生曰。大享重礼。必亲行。诚敬备尽。)○往拜寒冈先生。(自宰梁山。源源往拜。讲学质疑。)○游鹫栖山。(玆山即水石名区。每公暇兴至。辄往逍遥于其间。意会则遣怀于诗。有吏隐名。)○冬。赋归。(先生志不在温饱。而惟以学业未就为忧。解绂西还。盖欲与伯氏。讲学而论道也。○居官数载。惟以清简自持。及归无一物随焉。郡人立石颂清德。)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五十八岁。)八月。患感冒。二十八日。考终于正寝。(先生临终。惟以 国恩未报为恨。○远近闻先生之丧。莫不惊叹嗟惜曰。斯人未寿。吾党无禄。)○是年十月二十八日。葬于州南黑石午向之原。(梁州士民。致赙赉文以祭之。○越四年丙辰。公山士林倡议。为俎豆崇奉之举。既通谕于本州。又儒生累次委到。)
熹宗贞皇帝天启元年辛酉十二月二十四日。迁厝于咸昌俭湖之南丙坐之原。(祔淑人朴氏。后夫人淑人李氏。厝于墓左。)
纯祖大王二十六年丙戌。士林奉位版。追享于涑水书院。(本院。乃按廉使申先生,景节公孙先生,开岩金先生,黔涧赵先生列享之所。而至是公议峻发。以先生追享焉。)
挽词[李埈]
惨惨商颜少耿光。文星流落壮元坊。词锋可截松坡壮。世泽遥连石礀长。宝气忍看埋厚地。清风犹觉袭仁乡。鹤来依旧城东路。唤得孤魂倘未亡。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五十八岁。)八月。患感冒。二十八日。考终于正寝。(先生临终。惟以 国恩未报为恨。○远近闻先生之丧。莫不惊叹嗟惜曰。斯人未寿。吾党无禄。)○是年十月二十八日。葬于州南黑石午向之原。(梁州士民。致赙赉文以祭之。○越四年丙辰。公山士林倡议。为俎豆崇奉之举。既通谕于本州。又儒生累次委到。)
熹宗贞皇帝天启元年辛酉十二月二十四日。迁厝于咸昌俭湖之南丙坐之原。(祔淑人朴氏。后夫人淑人李氏。厝于墓左。)
纯祖大王二十六年丙戌。士林奉位版。追享于涑水书院。(本院。乃按廉使申先生,景节公孙先生,开岩金先生,黔涧赵先生列享之所。而至是公议峻发。以先生追享焉。)
挽词[李埈]
惨惨商颜少耿光。文星流落壮元坊。词锋可截松坡壮。世泽遥连石礀长。宝气忍看埋厚地。清风犹觉袭仁乡。鹤来依旧城东路。唤得孤魂倘未亡。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5H 页
相聚欣然别黯然。青春交契到华颠。可怜兄弟同衰日。忽值幽明永诀年。冢上荒凉新草树。箧中零落旧诗篇。戢身一木君何憾。心事平生不愧天。
才降于天奈不辰。十年虚度锦江春。文章散水清谐律。标落孤松迥出尘。郎署久稽天下士。风流无复斗南人。世閒棼浊君何乐。紫府今为第一宾。
挽词[李睟光]
伯氏书来病始闻。岂料先已死生分。峨洋有指谁知我。天地无情似妒君。千里梦回江北月。九秋魂断峤南云。榜中年少今成老。哭向西风泪满裙。
挽词[郑经世]
忆曾官系濊人墟。闻讣惊呼有恸乎。千里未随輀翣后。一杯聊奠几筵初。几年宿草深黔石。今日新坟压检湖。名誉谩留门户替。善家馀庆理何如。
挽词[高骋云]
萧洒精神耿介心。出尘风彩几人钦。云门瑞凤争先睹。海底明珠岂久沉。莲籍香名魁等辈。桂林高步冠绅簪。乌台六月风霜凛。楚泽三春雨露深。制锦海邦留惠化。投香洛水拂归襟。一生自是多遭患。二竖如何遽见侵。琴瑟百年频绝响。埙篪一夕独无音。清风
才降于天奈不辰。十年虚度锦江春。文章散水清谐律。标落孤松迥出尘。郎署久稽天下士。风流无复斗南人。世閒棼浊君何乐。紫府今为第一宾。
挽词[李睟光]
伯氏书来病始闻。岂料先已死生分。峨洋有指谁知我。天地无情似妒君。千里梦回江北月。九秋魂断峤南云。榜中年少今成老。哭向西风泪满裙。
挽词[郑经世]
忆曾官系濊人墟。闻讣惊呼有恸乎。千里未随輀翣后。一杯聊奠几筵初。几年宿草深黔石。今日新坟压检湖。名誉谩留门户替。善家馀庆理何如。
挽词[高骋云]
萧洒精神耿介心。出尘风彩几人钦。云门瑞凤争先睹。海底明珠岂久沉。莲籍香名魁等辈。桂林高步冠绅簪。乌台六月风霜凛。楚泽三春雨露深。制锦海邦留惠化。投香洛水拂归襟。一生自是多遭患。二竖如何遽见侵。琴瑟百年频绝响。埙篪一夕独无音。清风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5L 页
直节应传后。(二字缺)芳声岂称今。郑杼辍机悲自激。秦舂不相恸难任。如吾幸入芝兰室。与子偏同梁月襟。并驾词场蝇附骥。齐驱艺苑石交琳。龙猪异后成长别。云树思时几苦吟。珍重已多常眷记。慇勤何幸屡荣临。如今憔悴谁相问。临纸题词泪不禁。
过赵掌令棐仲墓[金允安]
空山寂寂草幽幽。三尺荒坟赵倚楼。天上催成白玉记。人閒旧事泪长流。
祭文[洪 玮]
呜呼棐仲。何遽至于斯耶。以公之志行。而不尽用于世。以公之恺悌。而不见报于天。推挤撼顿。卒困而终。位不满能。可归于时。年又不永。是将谁尤耶。呜呼。清癯之形。端雅之容。复得以睹乎哉。耿介之标。苦修之操。不可得以复见。呜呼惜哉。玮昔游洛下。久承惠许。顷陷诬祸。偏被悯怜。瞻望虽遐。感慕实深。今公之葬也。义当匍匐往哭。临穴长辞。而衰癃怯寒。不堪涉远。西望长吁。托文送哀。深负幽明。愧古人以忸怩。公其知也耶。不知也耶。
祭文[李 埈]
呜呼哀哉。逝波不回。宝璧已沉。亲朋毕集。仪响难寻。
过赵掌令棐仲墓[金允安]
空山寂寂草幽幽。三尺荒坟赵倚楼。天上催成白玉记。人閒旧事泪长流。
祭文[洪 玮]
呜呼棐仲。何遽至于斯耶。以公之志行。而不尽用于世。以公之恺悌。而不见报于天。推挤撼顿。卒困而终。位不满能。可归于时。年又不永。是将谁尤耶。呜呼。清癯之形。端雅之容。复得以睹乎哉。耿介之标。苦修之操。不可得以复见。呜呼惜哉。玮昔游洛下。久承惠许。顷陷诬祸。偏被悯怜。瞻望虽遐。感慕实深。今公之葬也。义当匍匐往哭。临穴长辞。而衰癃怯寒。不堪涉远。西望长吁。托文送哀。深负幽明。愧古人以忸怩。公其知也耶。不知也耶。
祭文[李 埈]
呜呼哀哉。逝波不回。宝璧已沉。亲朋毕集。仪响难寻。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6H 页
琬琰之资。冰雪之襟。截铁之见。吐凤之音。已矣已矣。不复见于今。后生安仰。薄俗谁箴。振肃颓风。而又谁任。相知之久。相爱之深。相爱之情。愈久难禁。魂而不亡。知此心也。
祭文(迁葬时)[伯兄]
惟灵托体玆垄。九阅星霜。绥无吉祥。祸荐丧病。人或致质。咎在兆茔。玆卜新阡。在不容已。其徵其信。我不敢知。冥道难谌。尔应默会。呜呼哀哉。同胞七序。我忝其先。双闱久空。五弟随殒。流离颠沛。孤露靡托。幸赖竑存。式至今日。携持香火。瞻扫春秋。何言即辰。更抚尔柩。幽明虽隔。情意犹昔。悲呼失声。尔应贻戚。灵庶不昧。殄戾申祥。有子若孙。永世绵庆。吾死无憾。尔听宜莹。呜呼哀哉。
家状[从六代孙锡哲]
公讳翊。字棐仲。姓赵氏。丰壤人。上祖讳孟。高丽门下侍中。壁上开国功臣。入 本朝。有讳崇。商议中枢院事。始家尚州。孙瑞廷。官至舍人。生讳恢。承仕郎。生讳允宁。官春川府使。生讳禧。司赡寺直长。幽居自养。不求仕进。生讳光宪。以孝谨闻。 赠左承旨。母夫人南阳洪氏。封淑夫人。公以嘉靖丙辰十月十一日生。幼
祭文(迁葬时)[伯兄]
惟灵托体玆垄。九阅星霜。绥无吉祥。祸荐丧病。人或致质。咎在兆茔。玆卜新阡。在不容已。其徵其信。我不敢知。冥道难谌。尔应默会。呜呼哀哉。同胞七序。我忝其先。双闱久空。五弟随殒。流离颠沛。孤露靡托。幸赖竑存。式至今日。携持香火。瞻扫春秋。何言即辰。更抚尔柩。幽明虽隔。情意犹昔。悲呼失声。尔应贻戚。灵庶不昧。殄戾申祥。有子若孙。永世绵庆。吾死无憾。尔听宜莹。呜呼哀哉。
家状[从六代孙锡哲]
公讳翊。字棐仲。姓赵氏。丰壤人。上祖讳孟。高丽门下侍中。壁上开国功臣。入 本朝。有讳崇。商议中枢院事。始家尚州。孙瑞廷。官至舍人。生讳恢。承仕郎。生讳允宁。官春川府使。生讳禧。司赡寺直长。幽居自养。不求仕进。生讳光宪。以孝谨闻。 赠左承旨。母夫人南阳洪氏。封淑夫人。公以嘉靖丙辰十月十一日生。幼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6L 页
而天资敏悟。甫语。便知读书。五六岁。能诵小学。解文义。乙丑。岭中章甫。将疏论妖僧普雨。访直长公于京第。时直长公适下乡。公与伯氏黔涧公。俱年甫十岁。下堂迎拜。具馔以待。诸公相目。叹曰。真杨家设果儿也。兄弟才行。如元方季方之难兄难弟。服袭庭训。刻意勤劬。文艺不策而进。未弱冠。联占乡解。华闻日播。时人以赵氏双璧称。及冠。与伯氏。同游寒冈郑先生门。受小学,心经等书。先生特加奖许曰。后溪之乡。复有人矣。又与沙潭金先生弘敏,苍石李先生埈。为道义交。讲论质讨。多有所资善之益。万历壬午。中覆试生员第一名。戊子。擢 谒圣第。始释褐。冬丁承旨公忧。丧葬一遵文公家礼。庐墓三年。夫人不得见其面。服阕。补承文院正字。壬辰当倭变。背负母夫人。避难于闻庆芦洞地。时都城失守。 銮舆西狩。而途道阻绝。未及扈 驾。忧愤慷慨。至废寝食曰。凡有城池者。各效死力。不为望风奔溃状。则贼势不必深入至此。而举皆一不交锋。空城迎贼。使之如入无人。志士之胆。乌得不轮囷。五月。州人有欲击留城贼。公与伯氏公。纠率四十馀丁。徒步至城外。无一人来会者。时贼火到处焚掠。虽穷山绝险。无处不到。公奉母夫人。移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7H 页
寓龙化俗离閒。露宿穴处。艰苦备至。而至于亲厨供养之羞。则必竭诚尽力。未尝一日乏也。八月乙丑。与同志诸人。会俗离寺。举义旅。推金沙潭弘敏为上将。公为参谋。号曰忠报军。相与北向拜哭。立三章之约曰。既约谋退者。临战先逃者。违令失期者。并以军律斩。众皆慑伏。公因谕军中曰。 圣驾蒙尘于湾塞。 庙社飘转于关海。臣民之痛。曷有其极。而况今 圣上哀痛之教。至于责己求助。近者敌忾之士。处处蜂起。而湖西一道。独无一介义士耶。吾辈幸与同志。约成奋义之举。而于 国家成败。何足为利害。惟各矢同死之心。聊以小酬为国之志。军卒皆感激泣下。旬月閒。应募者至五百馀人。要路设伏。遮截往来游贼。前后所战杀颇不少。以是湖岭路少得通焉。九月。以兵粮募取事。竭力奔走于两湖之间。所得颇优。因拜右方伯鹤峰先生于驻节所。陈说时务。且请广置召募及兵粮军械。方伯一一听计。至于移关列邑。使义阵。各募乡兵。而勿拘官军。优给粮械。以助军需。于是徒步搬运。一时至阵。义旅稍完。遂疏举义颠末。使士人黄迪。陪进 行在。公虽无斩将搴旗之功。而激励义士。同心戮力。设奇剿遏。动合机宜。不惮危险。给继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7L 页
粮饷。使义阵一于讨贼。终不解体者。公之力为多。而公不自以为功。故世莫之知也。是时。兵荒既酷。饿殍载路。公不忍隐痛。乃以所获贼级与富人。归其功。因得谷以赈饥。赖而济活者甚众。癸巳四月。遭母夫人丧于三山寓中。权厝宫坪。奉移几筵于怀德塔山村。去墓稍閒。而往来省哭。迨无閒日。馈奠之需。至诚措致。居丧之礼。亦甚谨严。不以流离颠沛而小惰也。乙未。始返故里。丁酉。闻贼有再动之报。将复举义旅。谋画几成。而以贼势小止。寝其计。戊戌。赴 朝以接伴官。随许游击国威往星州。无一言及私。惟激勉 天将。尽力讨贼。忠恳切至。 天将叹服不已曰。不言私事。惟国事是忧。真忠臣。己亥。拜礼曹正郎。三月承修理 淑陵命。往文川。不惮勤劳。亲自检董修治。 陵制如旧。七月。拜吏曹正郎。九月。以乱后陈奏使兼贺至书状官。赴 天朝。及入庭行礼。动容周旋。皆中礼。皇朝诸臣。皆敬叹。加礼以待之。辞 朝日。 皇帝见公威仪谨重。亦极加称赏。特赐御衣曰。以此表不忘意。即异数也。庚子。复 命。除永川郡守。不赴。秋。参都堂录。时 上方讲易。欲选邃于易学者。朝廷以公对。冬。拜侍讲院弼善。每进讲。辄引古證今。据以经史。反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8H 页
覆陈勉。规讽备至。甚得讲官之体。物论多之。辛丑。为体察使李公德馨从事。赴岭南。壬寅。升掌令。兼知制教。公风裁自持。不为阿循。亦不矫讦。咸称有争臣风焉。时朝廷追论郑澈诬杀崔守愚永庆之罪。公启曰。殿下恶杀士之名。归罪于澈云云。 上震怒。责守武珍。因台评寻罢。未几。弹章又大起。遂削职配公山。盖公之意非为郑。只出于因事进戒。要为格 君之地也。全沙西湜曰。此友天品𥳑高。议论戆直。意见到处。虽斧钺在前。志不小挫。当日之启。由其所见而然也。公居谪七年。励操愈坚。味学愈专。沉潜经传。至于手不释卷。其得力甚多。故处之怡然。髭发胜昔也。语子侄曰。乃爷平生行己。无愧幽独。虽因狂妄。得罪明时。汝辈慎毋以我故而惰志也。一时行辈。如李月涧腆,苍石埈,郑愚伏经世,金竹日光烨,吕鉴湖大老诸贤。迭相来往。讲劘切偲。无异在家。李汉阴亦贻书勉励。甚有期待之意。丁未夏。始 赐环。杜门谢事。若将忘世。而其恋君忧国之忱。则常炳然如丹。冬。还受职帖。戊申。 宣庙上宾。公服衰居外。以终卒哭。因食素三年。庚戌。叙为庆尚都事。州县有疵政。则必陈利害极言之。义理严正。守宰皆敬惮之。辛亥。 除梁山郡守。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8L 页
郡在下。偏受兵祸。久为癈邑。公不以疏外自解。谕父老。先修乡校。祭衣祭器。皆令新备精洁。割俸馀为养士费。朔望必诣谒。因劝谕诸生。日与讲习。弦诵闻一境。至于郡中积瘼。皆便宜蠲罢。抚摩呴濡。使得稣息。又眷眷以礼义导之。于是。民俗丕变。蔚然有文翁之风焉。境有鹫栖山。即胜地也。每公暇。肩舆独往。逍遥吟咏以自适。时有吏隐之名。癸丑解归。郡人立石以颂德。八月。患感冒。二十八日。考终于正寝。享年仅五十八。临终。无一言及于家。耿耿一念。惟以国事为忧。语及朝象之分裂。国势之不振。而嘘唏叹息。不自已也。其冬十二月。葬于黑石先兆。后九年辛酉。移窆于咸昌俭湖南麓丙坐之原。以夫人祔。公天分甚高。而制行甚严。器度宏厚。而操履刚方。事亲则承顺色养。无不用极。居丧则守制严苦。哀慕不懈。忌日则号泣悲痛。无异袒括。虽远代祀享。必宿斋致洁。以尽如在之诚。处兄弟则朝夕湛乐。夙夜征迈。与伯氏公。相为师友。教子弟则导以义方。勉以悌逊。每读书。到古人嘉言善行处。则必拈出以示。使之观效。至若鄙悖不经之谈。及科宦荣利等说。则不使之近诸口。居家则正内外之位。严男女之别。门庭常斩斩然有法度。若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9H 页
朝廷焉。处乡则忠谨敦恪。诚信孚于人。自少至老。无一失色于人。而至于是非邪正之卞。天人义理之分。则一刀两段。凛然有不可犯者。乡闾敬而畏之。或有为不善者。辄自讼曰。得无赵掌令知否。立 朝则立志刚毅。持论正直。不以利害祸福。有所挠屈。李相公元翼。每称赵某有死难不可夺之节云。理郡则𥳑以持己。勤于职事。廉公清慎。不干毫末。未尝不汲汲于恤隐去弊之政。而亦必以养老兴学为先务也。至于爱 君之念。老而愈笃。每遇 国忌。辄行素以终日。家人习于见闻。虽妇孺。皆知某日是某 大王讳辰。又谨于礼。虽功缌。必居外终其服。知旧之丧。亦必舍肉。闻即匍匐。随物致赙。而尤致力于贫窭之丧。凡有穷匮窘急者。则莫不尽心存恤。贫邻寒族之赖以资救者甚众。公以特异之才。绝伦之聪明。又济之以学力。平居每晨起盥栉。问寝谒庙后。辄整坐读书。一下三行。过目成诵。而至经传奥意。则必精究密察。以求其义理极致。不徒为口耳之资。是以文章辞达理顺。条畅明剀。华实兼备。精彩灿如也。诗律又清浏疏爽。极有韵致。平日所著述。不为不多。一时交游閒。相与讲质成说者。亦非止一二。而天不佑家。所收编帙。不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29L 页
幸尽入于灰烬。仅收聚于知旧家者。只是诗文若干篇。呜呼。顾此馀生。老且病。死亡无日。窃恐一朝溘然使公如是之德。如是之业。竟至于泯泯而无传。则一世不暇言。而虽门子孙。亦何知德业之万一哉。记曰。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不知。是不明也。知而不传。是不仁也。不肖既惧其不仁。又惧其或诬。玆敢略记一二。要以为子孙藏守计。世之君子。若或取览于此者。亦必有念不肖之心。而考见公之大槩矣。公初号竹峰。晚号可畦。聘监察密阳朴公思讷女。生裕远。从仕郎。再聘察访李公宾女。无育。裕远聘礼宾寺正金琢女。无子。取从兄县监基远子稛为后。宗庙署令。次子平远。成均生员。有子秬。
行状[李承延]
先生讳翊。字棐仲。赵氏。系出丰壤。上祖孟。高丽门下侍中壁上功臣。入 本朝。有讳崇。商议中枢院事。始家尚州。生讳允宁。春川府使。生讳禧。司赡直长。生讳光宪。以孝谨闻。 赠左承旨。夫人南阳洪氏。封淑夫人。 以嘉靖丙辰十月十一日公生。幼而天资敏悟。裁解语。便知读书。五六岁。能诵小学。乙丑。岭中章甫将疏论妖僧普雨。访直长公于京第。直长公适下乡。
行状[李承延]
先生讳翊。字棐仲。赵氏。系出丰壤。上祖孟。高丽门下侍中壁上功臣。入 本朝。有讳崇。商议中枢院事。始家尚州。生讳允宁。春川府使。生讳禧。司赡直长。生讳光宪。以孝谨闻。 赠左承旨。夫人南阳洪氏。封淑夫人。 以嘉靖丙辰十月十一日公生。幼而天资敏悟。裁解语。便知读书。五六岁。能诵小学。乙丑。岭中章甫将疏论妖僧普雨。访直长公于京第。直长公适下乡。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0H 页
公与伯氏公。年甫十馀。下堂迎拜。具馔待以礼。诸公相目叹曰。真杨家设果儿也。公早袭庭训。刻意劬书。文艺日进。未弱冠。连占乡解。华闻益畅。及冠。与伯氏。同游寒冈郑先生之门。受小学,心经。先生大加奖许曰。后溪之乡。复有人矣。时人以赵氏双璧称之。与金沙潭弘敏,李苍石埈二先生。为道义交。迭相讲讨。有丽泽之益。万历壬午。擢生员第一名。戊子。又擢 谒圣第。冬。丁承旨公忧。丧礼一遵文公家礼。而又庐墓三年。服阕。补承文院正字。壬辰。倭寇深入。公背负母夫人。避难于闻庆之芦洞。闻都城失守。 銮舆西狩。忧愤慷慨。叹曰。凡有城池者。各效死力。不至望风奔溃。岂使狂寇猖獗至此哉。亟欲奔问。而干戈满地。道途阻绝。只有志士之泪。五月。州人欲击留城贼。公与伯氏。纠率四十馀丁。徒步至城下。无一人来者。时贼焚掠远近。穷山绝险。殆将遍焉。公奉母夫人。窜于龙化俗离閒。露宿穴处。艰苦备至。而亲厨供养之具。未尝一日乏也。八月乙丑。与同志。会俗离寺。举义旅。推金沙潭弘敏为上将。公为参谋。号曰忠报军。北向拜哭。立三章之约曰。既约谋退者斩。临战先逃者斩。违令失期者斩。约束既定。众皆慑伏。公遍谕军中曰。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0L 页
至尊蒙尘。 宗社阽危。臣民之痛。曷有其极。况今 圣上哀痛之教。至于责己求助。近者敌忾之士。处处蜂起。而湖西一道。独无一介义士耶。吾辈幸成奋义之举。成败利钝。不可逆睹。惟当各励同死之志。小酬为国之忠。士皆感激泣下。旬月閒。应募者五百馀人。要路设伏。遮截游贼。所剿杀亦多。拜右方伯金鹤峰先生于节下。陈说时务。方伯移关列邑。使义阵。各募乡兵。而勿拘官军。优给兵粮器械。以助军需。用公言也。公亦搬运所得。至军中。兵势稍振。遂疏举义颠末。令士人黄迪。 闻于行在。公虽无斩将刈旗之功。激励士气。同心戮力。设奇剿衄。动合机宜。不惮夷险。不绝粮道。一意讨贼。不至解体者。盖公之力为多。而不自以为功。故世莫得以知之。时兵荒既酷。饿殍载路。公不忍隐痛。以所获馘。给与富人。易粟以赈之。赖而全活者甚众。癸巳四月。遭母夫人丧于三山。权厝宫坪。移几筵于怀德。往来省哭。殆无閒日。馈奠之需。至诚措致。居丧之礼。亦甚谨严。不以流离颠沛而少惰也。乙未。始返故里。丁酉。贼有再动之势。方谋复举义旅。而旋为天兵所格。计遂寝。戊戌。赴 朝。以接伴官。随许游击国威往星州。每激勉天将。尽力讨贼。无一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1H 页
言及私。天将叹服曰。不闻言私。惟国事是忧。真忠臣也。己亥。拜礼曹正郎。三月以 淑陵修理。奉 命往文川。复旧制如仪。七月。拜吏曹正郎。九月。以乱后陈奏使兼贺至书状官。赴京。动容周旋中礼。 皇朝诸臣。皆致敬礼。辞 朝日。 帝见公威仪谨重。极加称赏。特赐御衣以褒之。庚子。复 命。除永川郡守。不赴。秋。参瀛选。时 上使东宫讲易。欲选邃于易学者。朝廷以公对。冬。拜侍讲院弼善。每侍讲。引古證今。据以经史。反覆陈勉。规讽备至。甚得讲官之体。物论多之。辛丑。汉阴李文翼公体察岭南。辟公从事。壬寅。升掌令兼知制教。公以风裁自持。不与世俯仰。有争臣风。时朝廷追论郑澈诬杀崔永庆之罪。公启曰。 殿下恶杀士之名。归罪于澈云云。 上怒。责补武珍。因台评。旋罢。未几弹章又大起。遂削职。配公山。全忠𥳑公湜。尝语人曰。此友天禀𥳑高。论议戆直。意见到处。虽斧钺在前。志不小挫。当日之启。由其所见而然也。盖知公之意非为郑也。只出于因事陈戒故也。居谪七年。励操愈坚。沉潜经传。得力益多。处之怡然。髭发胜昔。尝语子侄曰。乃父平生行己。无愧幽独。虽因狂妄。得罪明时。汝曹慎无以我故而惰志也。一时侪流。如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1L 页
李月涧腆,苍石埈,郑文庄公经世及金竹日光烨,吕鉴湖大老诸贤。迭相来往。讲劘切偲。无异在家时。汉阴亦贻书勉励。甚有期待之意云。丁未夏。始 赐环。杜门谢事。若将忘世。而恋君忧国之忱。则常炳然如丹。冬。还授职帖。戊申。 宣庙上宾。公服衰。居外以终卒哭。食素三年。庚戌。叙为庆尚都事。州县有疵政。陈利害极言。义理严正。守宰皆严惮之。辛亥。除梁山郡守。郡在下道。偏受兵祸。久为弊邑。公晓谕父老。先修乡校。祭服祭器。皆令新洁。割俸为养士费。朔望必谒圣。仍与诸生。讲论经史。弦诵闻一境。邑弊民瘼。皆以便宜蠲罢。抚摩呴濡。使得苏息。又以礼导之。民俗丕变。蔚然有文翁之化焉。郡有鹫栖之胜。公暇肩舆独往。逍遥吟哢。取适忘返。时有吏隐之名。癸丑。解归。郡人立石颂之。是岁八月二十八日。考终于正寝。享年仅五十八。临终。不言家事。所耿耿惟在王室。十二月。葬于黑石先兆。后九年辛酉。移窆于咸昌俭湖丙坐之原。以夫人祔。夫人密阳朴氏。监察思讷之女。举一男裕远。从仕郎。再娶延安李氏。察访宾之女。裕远无嗣。从兄基远子稛为后。涟川县监。生泰胤。为人严正有器局。承延以乡里后生。闻其风而盐慕之。溯以求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2H 页
其所自来。习知公文章才学。已藉甚于当世群贤林立之日。恨生晚。未及执洒扫之役于门庭。今者赵佥知安经,赵进士锡哲。使族子承洙。赍所撰家状。贻书承延曰。吾家可畦公。德业文学。理不可终泯。但其子孙零替。不可责以阐幽扬列。在傍孙如吾辈。亦朝暮且死。大惧其湮没。敢以记实之状。烦吾子。承延既景慕公。且悲其云仍之寝弱寝微。于二老之请。窃有感焉。其敢辞诸。谨按其状。公天分甚高。制行甚严。器度宏厚。操履刚方。若夫承颜色养。靡不用极。守制尽礼。哀慕不懈。悲痛号泣。无异袒括。虽远代之祀。斋宿致洁。以尽如在之诚。事生事死。靡有馀憾者也。朝夕湛和。夙夜征迈。乐极天伦。义兼师友处兄弟也。导以义方。勉以逊悌。读书到古人嘉言善行。拈出示之。使之观感效则。鄙悖不经之谈。科宦荣利之念。无敢出于口萌于心。教子孙也。忠谨敦恪。诚信孚人。自少至老。无一失色于人。而至于是非邪正之辨。天人义利之分。则一刀两段。凛然不夺。人自敬畏。或有不善者。辄自讼曰。得无赵掌令知否。此处乡党。服人以义之验也。𥳑以持己。谨以莅事。廉公清慎。人无敢干以私。隐恤去瘼。而必以养老兴学为先务者。居官之度也。立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2L 页
志刚毅。持论正直。不以利害祸福。有所挠夺。立朝之节也。故梧里李文忠公。每称赵某。有死难不可夺之节云。其居家也。正内外之位。严男女之别。斩斩有法度。闺门之内。若朝庭焉。每遇国忌。辄食素终日。家人习于见闻。皆知某日是某 大王某王妃忌辰。功缌之戚。居外终其服。知旧之丧。亦必舍肉。闻即匍匐。随物致赙。而尤致力于贫窭之家。凡有穷匮。尽意存恤。贫邻寒族。赖以全者多矣。公才调卓越。聪明绝伦。而济之以学力。每晨起盥栉。问寝拜庙。已整襟读书。一下三行。过眼成诵。而至经传奥旨。必精究密察。以求其义理极致。不徒为口耳之资。故为文章。理顺辞达。条畅明剀。华实兼备。精采灿然。诗律亦清爽有韵致。师友閒讲质问答亦多。而尽入灰烬。其后收拾。只存若干。公初号竹峰。晚号可畦云。呜呼。以公如彼其才。不究其用于当世。咳唾之流落于人閒者。亦不保有。子孙零丁。不绝如缕。天之报施之理。安在哉。承延虽无文。服二君子之义。忘其固陋。谨次如右。以告秉笔者。幸有采而传之。为不朽图则非徒赵氏幸。抑亦斯文之幸也欤。
墓碣铭[李仁行]
墓碣铭[李仁行]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3H 页
公讳翊。字棐仲。赵氏。系丰壤。黔涧先生讳靖之弟也。远祖高丽门下侍中孟。国初有讳崇。商议中枢院事。有讳瑞廷。议政府舍人。曾祖讳允宁。春川府使。祖讳禧。司赡寺直长。始居长川。考讳光宪。有孝行。 赠左承旨。妣南阳洪氏。封淑夫人。公生嘉靖丙辰十月十一日。幼敏悟。学语。便读书。未龀能诵小学。兄弟刻意劬学。华闻日扬。联占乡解。人以赵氏双璧目之。弱冠又同游寒冈郑先生门。受小学心经。亟蒙奖许。万历壬午。魁生员。甲申。西厓柳先生莅岭臬。就质近思录性理诸书。柳先生深奇之。语人曰。此子德性沉厚。志道凝确。他日必名世。登 谒圣第。是冬。丁承旨公忧。庐墓三年。葬祭一遵家礼。服阕。补承文正字。壬辰。倭寇长驱。列城奔溃。公背负母夫人。辟地闻庆芦洞。时大驾西狩。奔问路绝。公与伯氏。雪涕慷慨。纠率村丁。欲与州人击留城贼。贼势猖獗。无与同戈者。遂奉板舆。窜龙化俗离閒。约同志举义于俗离寺。号忠报军。沙潭金公弘敏为上将。公为参谋。向 阙拜哭。严立约束。又谕之曰。 至尊方何在。吾辈既成义举。成败利钝。虽难逆睹。各励同死之志。少输报国之忠。是人义也。士皆感泣思奋。旬月閒应募者。五百馀人。或拦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3L 页
截要路。或剿杀游贼。时鹤峰金先生。分守右道。公往陈时务。又跋涉两湖閒。募输军需。未尝乏绝。义旅得以致力战守。贼锋不得大肆于湖尚之间。公之力也。天兵克平壤。始疏起义颠末。遣人从閒路。转闻 行朝。盖公惟以尽瘁国事。激励士气为务。不惮夷险。设奇剿戮。捕获不少。不自为功。时以所得首级。给富人换粟。以赈流饿。所全活亦多。癸巳四月。遭内艰于怀仁寓中。权厝宫坪。送终馈奠之节。诚慎无憾。虽在流离颠沛。居丧式礼罔愆。尝曰昔许鲁斋。生裔戎俶挠之秋。到处奔迸。不废学业。以成大儒。吾人合做事。不可以罹乱自沮。有小暇。辄温理朱子书。戊戌。以天将许国威接伴官。赴星州。随机激勉。诚意动人。许曰。言不及私。惟国事是忧。忠恳可服。己亥春。拜礼曹正郎。淑陵修理 命。往文川。七月。拜吏曹正郎。九月。以乱后陈奏兼贺至书状官。赴京。动遵矩度。中朝士大夫。皆敬重之。庚子。复 命。除永川郡守。辞不赴。秋。选入瀛馆。时 上使东宫读易。欲选邃于易学者。廷臣以公对。冬。除 侍讲院弼善。每登 筵。博引经史。勉戒殚诚。人以为深得讲官体。辛丑夏。汉阴李相国开体府于岭南。辟公从事。冬。升司宪府掌令。兼知制教。言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4H 页
事棘棘不阿。壬寅春。朝廷追论郑澈构杀崔守愚永庆之罪。公 启曰。殿下恶杀士之名。而归罪于澈。 上震怒。责补光州。旋因弹章。配公山。公怡然就道。无怨尤色。全沙西湜尝曰。此友天禀𥳑高。意见到处。虽斧钺在前。志不少挫。当日之 启。由所见然也。岂浮沉东西閒者哉。盖知公因事戆言。意不在右郑也。幽滞六年。潜心坟典。尤有契于观变玩象之辞。一时行辈如李苍石埈,吕鉴湖大老,郭西浦说诸贤。相与往来讲讨。郑文庄公经世,李文翼公德馨。俱以诗札勉励。期待甚深焉。丁未夏。始宥还。冬。还授职帖。戊申 宣庙宾天。持衰致哀以终丧。庚戌。叙为庆尚都事。辛亥。除梁山郡守。郡被兵祸最甚。荡残无比。公抚摩安集。恩威并至。谕父老修夫子庙。朔望必亲谒。仍会儒生。讲论经义。损俸为养士资。蔚然有弦诵之风。郡有鹫楼山。最名胜。公暇辄屏骑驺孤往。逍遥遣兴。有吏隐名。壬子冬。赋归。邑人镳石。以颂清德。癸丑八月二十八日。考终于正寝。享年五十八。临终。惟以未报 国恩为恨。十月。葬于黑石先兆。辛酉。移窆于咸昌俭湖南麓丙坐之原。配密阳朴氏。监察思讷之女。祔公墓。后配延安李氏。察访宾之女。墓在左。一子裕远。从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4L 页
仕郎。朴氏出。无嗣。取从兄基远子稛为后。涟川县监。有文行。有三男泰胤,重胤,寿胤。二女李龟龄掌令。金喜鼎。泰胤有男琬。次子平远。成均生员。子秬。有子熙胤。生二男振世,华世。公以聪颖之资。刚方之操。本之以孝悌。济之以文学。严于义理之分。恬于荣进之涂。临难奋义。惟怀报国之志。立朝敢言。不惮批鳞之威。其所养之厚。其所立之大。可见矣。苟使从容启沃。展尽所蕴。则节可以临大难。文可以润王猷。才可以变民风兴儒化。而半世坎壈。一鸣见斥。降年又不永。无以益究晚暮之业。以垂后人。可胜叹哉。日。赵斯文锡稷承洙氏。赍遗状。联书远恳曰。吾叔祖文章德业。不宜终泯。后承单微。墓前尚无显刻。此傍裔之责。幸惠一言。辞不文。不获。谨缀状辞。以塞厚谊。系以铭。铭曰。
孝友为政。忠爱根性。埙篪征迈。双璧交映。瘦鹤清标。龙潭有咏。死难大节。梧老攸评。我最作铭。用诏脩夐。
涑水书院追享时告由文[黄磻老]
洛江之东。渭川渺㳽。院枕其滨。名曰涑水。侯谁享之。维申及孙。孝哉按廉。表里犹存。双竹抽笋。至诚通神。洁身归田。孤节薄旻。于赫月城。制锦之光。碑传岘首。化洽甘棠。不咸而专。是以笃思。生祠旧址。像设允宜。
孝友为政。忠爱根性。埙篪征迈。双璧交映。瘦鹤清标。龙潭有咏。死难大节。梧老攸评。我最作铭。用诏脩夐。
涑水书院追享时告由文[黄磻老]
洛江之东。渭川渺㳽。院枕其滨。名曰涑水。侯谁享之。维申及孙。孝哉按廉。表里犹存。双竹抽笋。至诚通神。洁身归田。孤节薄旻。于赫月城。制锦之光。碑传岘首。化洽甘棠。不咸而专。是以笃思。生祠旧址。像设允宜。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5H 页
异世同德。两贤继起。显允开翁。有斐君子。光联圭璧。韵听瑶弦。处而隐几。洛书闽篇。出而端笏。论思启沃。晚暮优休。专事敛约。光烛益炯。士慕焉穷。偈偈黔翁。种德既丰。鹤庭立雪。冈门坐春。霜清玉洁。桂辣姜辛。孝全肥家。忠著倡旅。羽翼儒化。师表党序。湖学条贯。后代瞻耀。翼翼四贤。萃此一庙。密为商陬。其初贸贸。声明所会。山水增秀。黔老有弟。号曰可畦。直气摩星。文彩烂奎。声著槎海。望隆选瀛。师门奖许。泗上渊亭。倚重嘉叹。梧老沙相。风裁器局。朝野想望。名全节劲。学优行笃。百年思垒。久议尸祝。迄今未遑。舆情如结。谟猷惬公。乃选令吉。亟举缛仪。同堂啜食。比芬邻德。吾党永式。幽明一理。埙篪胥悦。礼仪孔严。庶钦蕉苾。
奉安文[黄磻老]
商洛毓秀。奎斗胎精。德厚流光。间气挺生。伯兮偈兮。难弟难兄。双璧之誉。粤自妙龄。立雪冈门。饫河渊亭。儒家旨诀。坯墣已成。发轫伊始。喜会爰丁。璧水龙门。嵬阐魁衡。昂霄瑞彩。一睹咸争。海鲸喷毒。八路尘腥。从兄入深。供母殚诚。事亡如存。咸秩礼情。玉銮播越。痛阻旗旌。雪涕举义。水白坚盟。募粮纠旅。艰备经营。蒙犯雾露。茧历南荆。草疏机宜。刳沥叫呈。一隅江淮。
奉安文[黄磻老]
商洛毓秀。奎斗胎精。德厚流光。间气挺生。伯兮偈兮。难弟难兄。双璧之誉。粤自妙龄。立雪冈门。饫河渊亭。儒家旨诀。坯墣已成。发轫伊始。喜会爰丁。璧水龙门。嵬阐魁衡。昂霄瑞彩。一睹咸争。海鲸喷毒。八路尘腥。从兄入深。供母殚诚。事亡如存。咸秩礼情。玉銮播越。痛阻旗旌。雪涕举义。水白坚盟。募粮纠旅。艰备经营。蒙犯雾露。茧历南荆。草疏机宜。刳沥叫呈。一隅江淮。
可畦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35L 页
忠义成城。海晏河清。泰茅汇征。郎应列宿。选被登瀛。随槎上国。天子宠灵。讲易雷肆。凝旒动听。守愚往冤。正直吞声。无殚首碎。敢犯鳞婴。威霆未已。斜日指庚。五载江潭。采采兰蘅。居夷成趣。迹困心亨。髭发胜昔。道腴分明。泪玦终环。炎玉弥勍。婆娑初服。乐我幽贞。金昆玉季。埙唱篪鸣。义胜而肥。谦虚而盈。静而阅理。穿穴珑玲。发而为文。云锦光荧。谁之不如。而不公卿。暂试刀牛。佛齐邻氓。革彼蜒蛮。归我镛笙。一脔之尝。全鼎已形。始卒行治。才优德宏。冈厓奖许。符契丁宁。棘棘不阿。梧老亦评。畏垒之慕。党遂以倾。崇报未遑。舆悃𢥞怔。有焕斯庙。涑水之汀。尸祝两贤。泽洽乡闳。伊后追跻。优二德星。开老屹如。瓒谱光晶。黔老翼翼。菀为儒英。以先生享。四当八停。玆选吉令。式陈粢盛。泂酌旅奠。冀惠周行。
常享祝文(前人)
居家孝友。立朝謇谔。光联棣萼。望重圭璧。
常享祝文(前人)
居家孝友。立朝謇谔。光联棣萼。望重圭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