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6H 页
上寒冈先生(庚戌○六)
时日栗冽。伏未审先生道体何如。区区向仰。与日俱深。一时暴客之变。自关吾道否运。于先生何与。倻岳巉岩。道途崎岖。不得一拜于寁跋之日。伏想先生可谅小生此时之心也。十月然后闻先生入山之奇。即谋抠衣之计。时患寒疾。以待疾瘳。未果而先生已出山矣。小生木食涧饮。无以为生。而蒲柳易谢。又多疾病。乍失动静。辄生大痛。外间齿舌。更以四集。闭户谢客。直任噬啮。人生此时。不如无生。许多下情。难以书达。惟祝先生与时消息。道体康宁而已。
夏秋以来。伏未审道体何如。仰慕之私。无任区区。顷者先生久留顺阳。还过旧山。而未即探候。不得奉陪杖屦。迨增恨叹而已。小生忧患相踵。未有宁节。而衰病又至。昏废愦愦。此外事业。又何足言乎。茫然慨然而已。闻先生论时事。至于批鳞触讳。闻者孰不兴起。而但彼方为机。先生自就为肉何如哉。吴君长又作蒙貂之行。悲念罔涯。西溪祠宇。今几毕役。而垣墙又颓于秋雨。事工又新。且以吴君不在。无可与议事。奈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6L 页
何奈何。然奉安为急。不可待渠之还。近当进拜以禀也。慎士秀以切己事。欲进留门庭。乞采其控因。命书写之任或可也。(癸丑)
伏问春来。气候如何。起居进馔。视前亦如何。温井行次。不知因何中止。而大槩气力运用。渐有平复否。日夜驰心。不能自已。小生今年顿觉眵聩。食饮日减。必非久世之兆奈何。顷以省墓事到会稽。因入书院。院中凡事。事事无形。若此不已。今虽奉安。后无可为。伏虑伏虑。数三下人。困于舟师。将有逃移之渐。新监司若令除复。则庶有救之之路矣。到营必拜先生。试以此请之如何。丹雘之需。祭爵之价。皆无其资。并为请之亦如何。奉安事。今见吴正言书。其意以宁无成为义。想于先生书中尽之矣。小生之意。亦与彼相符矣。前日吴澥之去。先生亦示其微意。而渠辈不察。直欲为之。毕境事势牴牾。终至无就矣。小生近苦齿舌。必有结末我肉彼机。任其刀釰而已。天时已和。伏愿勉进药物。速收神功。(丁巳)
久阙拜书。徒深恨慕而已。不审證体自温井行还。比旧如何。凡百鼎褥寝膳亦如何。伏虑不已。前日吴正言告讣人去。自彼直送。不得奉状。是叹是叹。人孰不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7H 页
死。公私冤痛。岂有此比哉。游吾德溪先生门者。哽咽而已。旅榇之还。当在晦前。彼家力弱。欲于十二月间。葬于先夫人茔侧云尔。丧还当与其门中共议。致禀伏计。小生衰谢日至。齿舌日甚。恐不免祸网。直任裁截而已奈何。所欲达者不一。而遥借书尺。不能抒一。伏祝先生为斯文益自保护。(丁巳)
溽炎方酷。伏未审调摄中道候何如。伏虑罔涯。杖屦运用。馔膳所进。与曩时亦何如。用药已久。应有收效。门人小子之望。祝天而已。小生年来衰病日甚。方在寒疾之中。求汗不得。颠仆呻吟。已十馀日于玆矣。风雨不止。馀怒未息。而但时事艰危。或未暇更发。然荆棘之踏。置之度外久矣。而北警之急如此。譬如恩怨同舟。遇风波失舟楫。犹患其共覆没耳。更何心乎。从此路绝。闻问相阻。则死生安否。邈然如异代之人。玆令蠢息进候起居而来也。且有两项事端。仰禀可否。伏愿俯采口控。指教何如。自馀所祝。为 国为道。加爱万重。以副颙望。(戊午)
儿还伏承下书。仰审体候支宜。伏慰罔涯。第时事孔棘。至有臣民所不忍言者。而肉食之人。亦无一进忠谠之言。坐令 宗社邱墟。伏想先生必为之掩抑窃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7L 页
叹矣。小生近因寒疾。专废食饮已月馀。而惟恨入土之不早耳。区区时祸。在不足计。深欲曳疾远征。趍拜门下。以承至教。而方苦呻吟。不能出入。徒切慨恨而已。难以纸上供情。惟祝勉进药物。为道加卫。(戊午)
与李五峰(好闵○辛酉)
天时已热。不审台候动止何如。慕戴一念。何尝有弛。而一二年来。齿舌不绝。狺然恶声。熏心闹耳。令人不能吐一气。以此于夙昔往来知旧。全闭影响。况于大人君子之门。岂能远达书信。以愠其心哉。今闻阳复有渐。翟公之门再辟。是岂草泽一老夫之私喜。儒林之庆。 宗社之福。所系非一。固难以一二道也。第念时事孔棘。已入于不可为之地。则一木之支。恐无奈于大厦之倾也。伏想大监白首粗拳。长吁短叹于戏败之馀。只自劳神而已也。虽然天若祚宋。茅拔汇进则岂有不可为之时。又安有不可为之事乎。垂死老儒。伫俟日月重明。天地再奠。而恐朝夕溘然。不得再觌也。目眵辞涩。不能究怀。只祝为 国家加重。为士林加爱。
与朴叔彬(辛酉)
岁又春矣。即惟福德更新。茂纳亡量。东向口祝。不胜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8H 页
区区。前岁中安君传令书。略审比来鼎褥俱安。老境消息。得此足矣。他尚何望。某亦剑馀残喘。虽未入土。猜吓不已。咻谤日至。未知末稍税驾之地也。老兄安卧众楚之中。偃息桑梓之下。风云变态。消遣枕边。无非平日德学之效。尤贺尤慰。但审不无君国之忧。求见宋瑞之书。岂但矍铄于听闻哉。宁不欲奉副令旨。而册主乃故全丈景弼也。全帙在彼。而在此者二三卷也。玆未能上可叹。适因罗甥之行。略修候状。
与吴翼承(长○二)
再承书问。因审侍奉万福。慰沃良深。某仅支在军。贼势近无侵犯之患。但凶谋难测。提此羸师。将何以策应耶。所示供馈之弊。果有如盛谕。而救之之策。非高明无以及此。已将示纸禀之于大将矣。玆后凡可以忠于国而利于军者。幸更以示教之。北来音耗。日向不佳。不知末场所收成甚模样也。馈饷之减以七合。器皿之持以自随。五日之用一牛。自代之括游卒。莫非思之熟而行之果。吾友想亦闻之矣。其间节目。亦颇详密。幸有不尽处。亦可以示教也。但目之于纸。不若耳之于声。冬未甚冱。惟庶几一来。(壬辰)
前承惠书。就审侍奉万安。慰喜罔涯。近日寒冱。伏惟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8L 页
起居清胜。某强颜从军。无所猷为。随行逐队。徒窃军料。深欲引退。退又不得。其视吾友高蹈丘壑。閒忙劳逸。不其远乎。近日贼势更为叵测。新倭数万。又萃善山。声言冲斥。将士惶惑。又闻唐兵有声无影。湖南巡察被围于水原云。物情皆思退遁。当此危疑。不有君子谋画经理。鞠躬尽力。使一带生民得免鱼肉。将安用彼。左右器识。固非吾辈所及。二十年读书治心。不于此时用之可乎。大将传令。不过此意。幸载君藏书。开君松关。于于而来。毋金玉尔音也。(壬辰)
答吴翼承(乙巳)
阿侄持兄书来示。备悉迩者起居万重。得以出入山水间。令人不觉引领长叹而已。某之此来。宁有意义于其间耶。不过抱关为禄之计。而第酸苦难堪。直可罢去。去亦无辞。踪迹不明。姑当不决。以俟时矣。子善之狱。其为南中士夫之耻极矣。但渠自反无愧云。则知旧所见。岂忍惨痛耶。叔彬亦以斥尹相补外。今作宁海矣。南来士类。斥罢殆尽。四顾踽踽。满城衣冠。无可面目。兀坐旅窗。萧然若少时山房读书之日。以此心下宁静。无胶扰之患。此则深以自幸。而兄行不远。翘足以俟耳。所欲论者。不胜盈腹。而千里一纸。亦非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9H 页
凭信之地。则宁卷而怀之而已。奈何奈何。
 某在城中而不赴举。兄处山林而得嵬科。出者处处者出。可谓殊途。而至于意思间所存。则不谋而谐。可一笑也。朴君秀之行。必先吾兄。何幸何幸。
答吴翼承,朴君秀。(丁未)
风尘中得清幽消息。幸孰如焉。某苟遣时日。苦不可支。闲忙异途。苦乐殊境。佥兄誇大之言宜矣。但才脱于奔走之馀。得一夕安稳。而便生骄傲之气。凌驾乎供剧鞅掌之朋友。多见其不知量也。直待秋风乍动。张帆高举。相对水石真境。我亦能作今日之诸兄矣。未间惟祝閒中益加保爱。
答吴翼承(壬子)
因书院人承得惠问。就审起居清胜。何慰如之。数日前。适有人去。因修一状。使之转达。不知入照否也。 召命屡至。岂能专以求退为高哉。近来学问无人。进退一节。全付之于利己自私。无有以义理裁度。彼一向乾没之辈。已不可言。至于矫激自高。不自知其自陷于慢君臣之大义者亦不可。况兄已非长往之徒。所由来者科目也。试自熟思而量处可也。行藏随人用舍而不屈之气。卓然于冲风掀波之中。是非吾家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9L 页
气味耶。老先生必有说矣。馀不能究。但祈发程不必更遵八良也。如何如何。某缩伏怯寒。未易发去。而书院之役。朴禹两上舍其必相董矣。兄亦劝嘱二君。使之用力终役为可。
与吴翼承(癸丑)
两封书后。未见答幅。还虑或有浮沉也。秋老镜湖。云物多态。西客亦可归玩。而猿鹤之怨亦苦矣。无乃遵三已无愠之训。而从容于进退之际耶。一辞而退。士夫之大节。而取憎于众猜之中。以至论弹。则其不可一朝留也。不待智者而能矣。昔在壬申年间。大往小来之象微著。先生拂袖而还。今日之事。虽与此时异形。然身既枉矣。更无议者。不审兄迟迟者何所见耶。吾甚虑焉。又甚怪焉。疾病若至难动。则出寓于汉滨亦可也。我方为肉而彼方为机。其不可同朝明矣。如有他曲折。幸逆示之如何。
愔然之怀。不待缕陈。欲再别于西溪。而老夫连在旅宿。气甚不平。困卧不起。只自怅叹。虽欲强行。饯客必稠。难以叙怀。相对相守而已奈何。近日朝纲不振。甚于昔时。朝纲不振。士习颓败。士习颓败。风教坠地。伦纪已解。至不可救。此时为言官不亦难乎。士习之颓。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0H 页
岂无所因。想明见亮之矣。此时若循例缄默。爱首爱膝。不一谠论可乎。韩愈特文章一士。辟佛一疏。千载砥柱。今之士习。不特迎秽骨入宫阙。乱真为如何哉。恶莠恐其乱苗。恶紫恐其乱朱。圣师所训。不可不察。若自量气力不及古人。则须励难进易退之节为可。以不悖于义理而已。如何如何。古人相别。必有去留之言。不知兄何以留我。投瓜索琚。敢达鄙见。一领后幸付午未。馀祈行李万安。(癸丑)
答吴翼承(乙卯)
自兄谪去。鳞翼亦绝。茫不闻异地起居消息如何。耿耿于中。悲念笃至而已。今承书示。满幅缕缕。不觉潸然泪下。呜咽难堪。仲舅之丧。出于意外。惨恸之怀。难以言喻。当其疾革之时。仆驰至省之。则所尝痛念而切恨者。唯兄事耳。仆每慰以不足为念。而至于叹咜垂涕不能禁抑者数矣。毕竟沉绵澌尽。以至不起。摧痛心肠。欲绝不绝。仆亦因得眩晕之疾。迄未少定。不知老境重疾。结末如何。直付之造化而已奈何。葬事时未定日。其家已为无形。丧未毕前。几筵之奉。亦难支持。闷泣闷泣。书院之役。君秀方掌其务。而以旱荒人民困疲。不能举事。然秋穫已近。近当付工矣。寒冈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0L 页
先生自前月初中风。右边不仁。今始稍安云。而暮年得病。人莫不危之。斯文之厄。如何如何。兄于窜中。又遭尊外姑之服。而远莫能慰可叹。去留才半年。丧患如此。前头人事之变。亦何纪极。而金鸡洗涤。又无期限。白首孤踪。踽踽无从。彼此生死。渺莫相知。言念及此。中肠如割。然 圣明在上。雷雨之霈。岂无其时。所祝唯在学力日笃。不辍所迈。进所未进。见所未见。则今日之困。适足为后日之亨。古之君子。皆于困中有得。玩易九卦可知矣。若以困为困而一向不振。则陨濩而已。枯落而已。须于千丈海底翻身。百尺竿头进步。乃见其君子。然则天之于兄。非困之也。乃亨之也。故人千里之望。只在此而已。夫何言哉夫何言哉。自馀诸说。仰观俯察。足知大槩。不必挂之远楮。
与吴镇安
近绝问闻。未委秋潦。哀候何如。向往之忱。无日不至。某别无呻吟之疾。而衰谢顿剧。自量气力。殊非久世模样。惟愿与知己商量文字间工程。庶几不负初心夙计。而生事日拙。至于些少出入。亦不能如其所志。久有往拜之计而迄莫之遂。可叹可叹。入溪之行。哀兄必已料我矣。不须云云。事迹之撰。未之裒集。而巡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1H 页
使临遆。求之太急。略以近间所得诸人文字及三义兵颠末。类聚而送之矣。更俟参以哀兄所有。于他日裒为一册。欲作两家之私藏尔。晦间当作省墓之行。可得数日为哀兄留也。
与郑辉远(蕴○癸亥○二)
日月重新。雷雨忽霈。海上孤客。得返故园。为庆岂独兄一家哉。因问道途气候如何。十年异域。所伤必多。奉虑罔涯。谢 命之行。亦必不稽。而老癃闭伏。不得趍贺一场。敢凭儿行。以候起居耳。
时变至此。可想痛哭。不审令兄何日登程耶。想忠义所激。行不俟驾矣。若得登途之日。则当于岭岘之东。会别是计。玆委送奚以探之矣。馀在奉候。乙卯(乙卯或丁卯耶)
答赵日章(絅○己未)
书至得閒中况味清裕。何慰如之。生亦支昔而已。西音日向不好。令人气塞。 天朝罪我之声。恐非虚传。而回禄之灾上天之警又急。天时人事。祸害并臻。此何为哉。唯勤土木与贿赂耳。肉食之徒。唯唯奉承之不暇。而不知国亡家亦随之。无一人碎首廷论于玉阶之下。数百年养育菁莪之泽。扫地尽矣。不知我国家何负于渠。而忘义无耻若是其甚也。抗章之意。实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1L 页
空谷鸟音。但塞外千里之言。庙堂九重之谟。非林下野外之人所可的知。则妄发之责。不可不念。然请罪两败帅家属。严辞以绝虏使。治军旅择将帅。一以奏闻于 皇朝。一以移咨于督府。庶几缓王师而逭天诛矣。不然而以狡狯之谋。图存万一。何异栋焚处堂之燕雀哉。彼中论劄之举。更无所闻。今日相业树立门户则能事毕矣。至于国之存亡则不大紧矣。闻贵家亦丽其火(一作祸)云。不知天谴亦及于藿食之寒士耶。女婿牙痛。却灸丈母脚跟。此之谓矣。呵呵。自馀非面难究。咄哉。我侪此时所急。唯在性情上一个工夫耳。他不须挂口。
与赵日章(辛未)
别后欲嗣修问。而病寒呻痛。又无便风未果也。时日极冽。不审视膳抚况如何。想琴阁阒如割鸡馀闲。优有所做。而远未相论。岂非一恨。使左右不为明时所斥出。入于文馆铨郎之间。则知识脚力不过为昔日之日章而止耳。老友之所望。不如是之翘渴。切祝肆力于性情之书。专意于学问之工。则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必非昔日之所见。然后可止而止可仕而仕。唯吾所欲矣。因季方之去。更布鄙悃。近见子方之书。多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2H 页
有困惫之语。是皆学力未造之致。古人不汗十日必死之说。不可不勉进。如何如何。陜川以讼弃官云。不知曲折。可叹可惜。
答赵止源(溭○庚申)
书雁自海上飞到。圭复未了。泪随思零。人世远谪之恨。何代无之。而鹅湖之诗。清淮之咏。千古志士。孰不兴怀。自君之谪。怆古悲今。思不自定。益一番精神一番慷慨。雷霆沸天。霹雳轰地。百邪詟伏。众草委靡。君以匹夫。只手撑天。独无惧色。吾固知天地钟精。无间今昔。又不以华而礼外而啬。是固礡磅周流。元气乎宇宙者尔。无足恨者矣。但所传书札。已敬领矣。即欲送还福致问。而非徒津渡有守。未易相通。老夫亦方在罪科。书信相传。或干时禁。则罪累必叠。以此前却。尚阙一问。今乃专伻惠书。愧汗沾背。老夫之事。君必已知。不须烦论。见君书。无非造理之言。而文辞已达。尤以为喜慰于心也。士夫事业。孰有大于此哉。然而文辞古人以为末技。则所谓大本者。不在于性理上乎。兢兢业业。自内至外。自始至终。孜孜乾乾。死而后已者。是必有得于心而乐于己者矣。以君志器而苟能学而充之。则必作第一人物于一世矣。不胜为君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2L 页
祈愿之至也。语孟注释。玩心熟读。性理大全及朱子书节要。看得破读得彻。然后近思录心经。从首彻尾。融会贯通。勿忘勿正。从容玩味。则自有所得。志不期大而自大。道不期造而自造矣。工夫次第瞭然于心目。而忧患困苦。不足以为吾害矣。然则今日之困苦。天将以玉汝于君而他日享福之根基。不其在玆乎。一时从游之流。无闻志学之有人。而独李君晋哲稍有长进处。书问不绝。老夫之望。实在于公与此人耳。性理大全中心性情理气附卷。朱子节要中汪张问答附卷。最切者也。学以知道为务。工以居敬为主。古人所谓精一二字。括尽无馀矣。他日书尺往来。幸以所凝件件录示。则老夫亦当以所疑相质。如此不已。虽无益于君。而必无损于我矣。相爱之切。不得不以所知相禀矣。货财不能以救君于饥寒。而南望耿耿者。尤切于这一个事业耳。适以子昏。匆扰不备。不堪惘愔之至。更祝自爱加重。
与赵止源(庚申)
顷修答幅。想已入照。但情绪万千。未能举一。只今思之。耿耿犹初尔。就其中困顿颠沛之状。彼此相同。不须相慰。直任造物儿断了而已。而吾侪事业。唯在学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3H 页
问一大路矣。工夫难了而岁月易遒。穷乡寡闻之士。要在输功于一敬字足矣。敬字工夫贯动静该终始。故先儒以静为主。不若主敬之括尽。以静为主则其微妙处。虽至于能观其未发前气像。差之毫忽。易至于禅学上去。故不若一敬字之质(一作跌)朴不破也。试取张朱所论。次取两程之言可见矣。此初学顶门上一针。吾家正脉所存。不可不察。然用功地头。于何下手。此则唯在学者知之精行之笃耳。性理大全朱子书试取观之。则可得其门户矣。邻之老儒欲糊口于广文。将赴海中。故因附小纸耳。多少曲折。虽未足传。而彼此寒暄。可因以知。不亦幸哉。馀祝加爱加重。临楮怅惘。投管长吁而已。
答赵止源(辛酉○三)
伻书忽至。仍惟况味支宜。慰豁曷极。老夫别无大痛。但昏愦日甚。书册上工夫日以荒芜。恐不免与草木同腐。是可叹也。所示朱书疑义。岂可持人所疑而求正于人乎。要在自做精力。着实下工。则于人所不疑处。自有所疑。因其所疑而反复思之。思之又思。夜以继日。终至于涣然冰释。则自有所到矣。若待人所疑。而持以求正于人。则是工夫在外而不在于内。所谓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3L 页
随众观场而已。大槩圣贤于上达处。不曾向人说与者。欲人真实下工。使之身亲经历过。不欲驰骛于口耳间也。朱子四书注解。亦无上达处。仅有一二略见者。亦无分明吐露。可玩味也。书大文果有之。而黄涧居一士人借去不还矣。但求道工夫。四书及程朱之书。熟读反复。寻思力行可也。诗书易学。皆未亲切。可更商量也。时事一向靡靡。譬如无舟楫渡江河。土崩之势。甚可畏也。聚敛渔夺。如火益热。如我穷老头目莫开。苌楚入咏。而闻君无策卒岁。爱莫相助。徒切浩叹奈何。边尘又警。为君尤虑。不如先送家众于上道似可也。贸贩之事。不可缓也。若坐待必死。岂道理乎。生此乱世。凡百计虑。必周详措画。以就苟全。亦一道理也。万端情悰。非泓颖所既。临楮惘然。投笔咄咄耳。岁前因赵日章得见尊大人书简。甚慰甚慰。
书及于恋傃之馀。就审为况支宜。少慰渴涸之思。但长在沉呻之中。药饵之物。居处之地。皆足以伤败围篱之身。则只俟在天者而已奈何。老夫在数日之程。不能飘然飞到君边。以吐无涯之怀。则情义果安在哉。南望悲吟。搔首长吁。天日照怀而已。时事近见京中一友之书。则以为禽兽祸迫。盖其凭陵之辱。口所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4H 页
难言。蹈海鲁连。正今日义士之模范。此外恐无善计也。仆自今年。衰病日至。一夕溘然。恐难面目于来日。不觉怅恨之至。唯冀频寄好音。开我郁纡。如何如何。惠鱼深感情贶。纸尽投管。万不抒一。(辛酉)
书雁自海上飞到。仍审长在呻吟。药饵不辍。令人闻来。悲惋自切。南望长吁。不知为怀。气质不健。久在瘴疠之中。疾病之来。无足怪也。惟冀神明所扶。诚与天通。以收勿药回和之喜而已。老夫气力日惫。视息昏愦。前面人事。能几何哉。朔风吹恶。似有翻转之几。而以燕伐燕。何益于人国家乎。必无雷厓相交之理。则更为公闷然也。又闻专无卒岁之资云。遥闷遥闷。不遑自恤。无计相扶。尤不觉潸然也。学亦病未专精云。然性情之学。非昼读夜诵日记万言之比。心地工夫。只在主一。思索精义所在。一敬所主。勿忘勿助足矣。况一敬之功。病中百药之本乎。朱子亦言静坐净室。直视鼻端。下气腹底。则自然和气。此不惟养疾之方。兼亦养气养心之法。可试为之。大槩专精少思虑。和易快适。勿为忧愁所牵制。以此养成。则终必有所至。而吾之刚勇。自无堕陨所赋矣。天以疾病苦公之志虑。以饥寒困公之体肤。其所以玉汝乎公至矣。当顺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4L 页
受以奉之。静养以俟之。明我智识。坚我节操。以无负塞宇宙之浩气。是公之事业。他何足论。望公之重。爱公之深。不觉辞说之支蔓也。何日得对吐此悃臆。怅望南云。只增愔然。更祝珍重若时。(壬戌)
与赵止源(甲子)
数百里长程。不审一行安未。悠悠向仰不可堪。老夫近患腹病。专由寒冷为祟。岂非衰与风交。弱者取败。无足怪也。但小有所食。五内如刺。痛不可忍。末场之税。付之苍苍耳奈何。此中老夫少壮时志业交吕上舍字士推。星州人。襟怀孤高。词藻明雅。为一时侪辈所重。不幸长辔未骋。仅成一名。而兰玉彫矣。其孤焯志行文华。克踵先人。今者名挂龙选。至于释褐。其在朋友。悲喜为如何耶。闻为其偏慈。欲开庆席。而寒士之家。甔石无储。巡相之题。又止两邑。则内外亲族乡党知旧。当不下百人。无以为计。荣反为忧。玆乃告急于老夫而求救焉。老夫亦将奚为。不免作书于相切处以请矣。切冀念老夫思亡友之情事。感乌鸟反哺之诚意。以资其需米太油清凡百宴床。另措以送。无令老夫有缺然之叹。至仰至仰。(甲子。时赵公为昌宁县监。)
答赵止源(甲子)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5H 页
再昨因尹思勋之行。凭达一状。想已照矣。今承专伻之问。仍悉近况。甚苦簿牒。为慰为虑。老夫哭侄以来。心气太伤。如痴如狂。饥不思食。夜不欲寝。惝恍醉梦。靡有止至耳。许多催科。想难策应。然净了心源。不为事物所累。则虽终日左酬右酢。尺度自中于当然之则矣。陶长沙之耳目手口。一时并用。不过先净本源之地耳。近因治下人问其近来民情。则规模已定。而穷巷耄倪。亦皆服信云。老夫闻之。喜不寐也。但恐守之不固耳。至其恻怛如伤之意。尤不可不为警省也。近来赋役烦重。民不聊生。此时仁人之治。岂可畏缩催督政令。而一切只尚其严苛刻急之科。负我平日之学乎。公之治规模已立。纲纪已布。今日只培壅本根之地而深厚之耳。所谓本根。恻怛如伤是也。相对未易。谩聒所闻。瞻怅罔涯。大器不易得。而知己尤难遇。垂死之老。宁靳所怀而不为之展尽耶。
与赵止源(辛未)
公之遆归。晚得闻矣。然亦未详焉。岂非一恨叹耶。不审即日。侍次起居何如。音闻阒然。漠不相知。西望长吁。只自消魂而已。合则行不合则去。自古君子之规模大限然也。然进退雍容。不以皎皎之节为尚。亦吾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5L 页
家一法。不知公之所处何如。全不闻事之曲折。而但念公恃直太硬。故不无虑矣。唯愿熟读子书。涵养修省。充所未充。进所未进。庶几他日出处之大器。如何如何。老夫一向澌敝。食不满匙。起必须杖。全废人间之事。唯望好还吾造化躯壳而已。再对昔日颜面。吐得满腹悃忱。宁可望乎。
与李子方(景义○辛酉)
前岁一番往复。幸何如哉。即今秋凉。仕况何如。悠悠恋溸。如水必东。老夫尚未就木。一场奉吐。渺若云汉。今因知礼人闻已差点马。将过其县云。自知礼向晋州。路出居昌。谐我祈愿。天实与便。幸图此路。无令失望也。况李君应庆之家。与我隔墙。而先世之庙尚在。奉使一谒。得非荣幸耶。姑惟盛谅。馀怀万不抒一。
与许重卿(厚),熙和(穆。○壬戌)
新元伏想佥侍次奉晨昏。福庆俱茂。遥贺不已。重卿之过。得会于渴涸之馀。情极神茫。不能展一分蕉曲。迨似梦里说梦。即欲修一书以致恋想之恳。而僮指无暇。亦不能也。即今鞍马之馀。候况如何。关东之行。亦复定在何日耶。未前一会。未可得就否。与熙和谋如何。讲义已印否。院中所印五六件。妆送鄙所。当传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6H 页
于所知是计。时事付之自往自来。而靡靡和议。有同宋季。至于人物眇然。不若靖康之万一。时事不难知也。此时士夫只有蹈海与左衽而已。老夫惟愿溘然就木。深恐吾两友之搔首拊心也。
与许熙和(己未○四)
即因西溪人粗得清裕消息。虽未获书。亦自慰浣。某月初固宜行去。疾患相绵。竟未践志。今犹心往路虚。欲发不发尔。闻城主盛赐祭物。使乌石诸亲。奠于先茔。幽明之感极矣。尤当跋涉趍谢。而势犹阻梗。方寸还乱。西征败后。闻有和战之议。而朝廷事密。不知何以处之也。国家以崇爵厚禄。养文武卿相。而弘立卖降于犬豕。政院议屈于朝堂。我东方几百年纲常。一朝扫尽。鲁连蹈海之举。邦衡尺纸之叫。为士夫者恐不得不抗也。赵日章瞋目张胆。草疏欲呈。但不知朝议之如何而姑止耳。想高义亦为之腐心矣。风习堕坠。上下紊乱。毡裘貉浆猎夫左衽。未入潼关。而衣冠文物纲常政教。已沦于三百州矣。痛心痛心。只与日章相对。悲愤而已。相爱之切。聊以叙怀耳。
鳞翼久绝。未委侍奉学况如何。悠悠一念。如水必东。纬病与秋深。衰与菊残。食不能咽者几半朔。今幸数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6L 页
日来。略有安意尔。西溪之火。酷不忍言。想治贼之严。城主已得其槩矣。但未知巡使之意。以为如何也。赵日章昨日奉亲西还。当岁后还矣。此友亦出。无可与言孤怀。闷默龟藏。只消魂梦于左右。而相会之难。有同弱水之隔。奈何奈何。一场之奉。未可相图耶。如可图也。不过一马一僮之劳。千万力图。吾之望也。临楮忡怅。惟祝益勉所造。又加珍爱。贤季氏安好。幸传例音。清籍想已誊出。幸寄于吴君。使之遆送。(庚申)
久未闻问。恋渴之苦。彼此应符。不必言也。亦不须恨也。第久病之馀。调度将息。想必有道。是慰是慰。某春来衰病转剧。譬如纸在油中。食减神昏。日以日深。自是天理。又何足怪。惟念问学荒芜。不能就绪。回首茫然。又若全未有知者。一死必不可免。而不知一生一死可乎。是何异草木之腐烂磨灭而已耶。西望发叹。不觉潸然。切望相识诸伴。及时孳孳。以老友为戒。而追古人勉勉。则识路疾驱。必有所得。是俟是俟。重卿去年仲冬间。有书到云欲于岁前来省城主。而今无声息。不知有何事魔而不果也。赵日章明日大归京城。众楚中又失此友。此怀如何。(辛酉)
寒冽近剧。未委学况如何。瞻漽瞻漽。老夫遭小功之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7H 页
服。方在悲扰中矣。讲义誊送。但书无序跋。见之者必不知其出于谁手也。初欲作一书以标其所来。而更思之。如此则是专任作者之事。仆方见时愠。见我作文。则众怒必起。又生一秦矣。不如缄口过残春之为安。故只书若干字于卷末而已。印之之时。通院儒吴澥等。使备团纸十馀束。印出十数件。留置书院。或送五六件于我。我当传送于知旧间。如赵日章等也。重卿迄未来耶。我亦苦俟一见也。天兵大来城中云。时事危矣。何处乐地。可能藏得一老翁。使之观化一遭耶。无路奉开苦怀。重卿若来。岂可无一佳会哉。谋之可也。自馀只祝侍学万重。(辛酉)
与曹善伯(应仁○己未○二)
久失问闻。向思徒切。欲附情书。岂无鳞翼。顾此哓舌不断。恐有鸿鱼之相罹。含情东望。只自忡怅。即闻兄政绩得有成效。体履亦甚清健。膝上之抱。又捷莲科。福庆所萃。岂无所因。多贺多贺。仆衰已病矣。自夏秋以来。目视茫茫。神思日昏。前头人事。能几何哉。俟兄返驾柴桑。以谋一会。则墓木拱矣。恐不免幽明之恨也。西事甚危。虽非藿食之忧。壬丁之变。上下同患。共载一舟。宁可以非位而独免者乎。此目今有识者所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7L 页
当腐心筹画处。不知老兄以为如何。幸示的见。
冒风雪千里严拿。所伤必多。奉虑罔涯。然天鉴孔昭。即有见原之喜。何幸何幸。但久滞外犴。未蒙息霈可叹。故山春蕨自肥。白首婆娑。可遣馀龄。当为兄预扫石径以俟耳。(庚申)
与李馨甫(芬○丙辰)
秋中尝付一书以抵。而值兄奉使湖中。不得受报而来。厥后茫不闻兄升沉如何。向因曹敬差以正之访。探兄安否则云今在分兵曹。又将即真。因知兄所处日高。所得日深。蹈履世路。雍容晏如。岂非朋友一贺者耶。某衰谢日至。至于册上文字。将不能正视。况望其日间不可废之工程乎。人生有程。始必有终。此则可一视。而但放过一生。与不曾生一般。古人所以兢兢夕惕。输功于方寸地。老犹孜孜。盖棺乃已者。令人发深省于穷庐中矣。惟兄勿以为既耄。因风惠教。警我颓西之残晖。如何如何。
答李汝洽(霙)
谨承手札。审静履有相。感慰良深。所需诗。手启吟讽。不忍去手。尽觉尊兄心事。第闻诗者。志之所之。发言为诗。则岂复论工拙哉。纬日困宾客。一事做不得。报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8H 页
谢似未易。幸赐勿过否。企企。
与李而直(𥳕),李士厚(堉),李叔发(天封。○庚申)
天不悔祸。郑秀才又不起疾。惨不忍闻也。是何言哉。是何言哉。代立丧主。想佥文兄已处之矣。但其葬具。必有窘狈。遥念遥念。某自会葬罢还后。一未修问于佥会。常以闷切。遽承凶音于意外。上念先生之灵。悲悼于九泉之下。下怀佥兄匍匐于无主之丧。目惨心怛。尤无以为心。思欲趍渡洛江。相对一恸。而老疾无力。愿莫之遂。可叹可叹。葬期必在后月。可示及否。此中德溪先生遗事诸录。吴翼承尝修一通。求行状及书院祭祝于先生。而未果矣。西溪奉安。当在后月中丁。祝文之作。今虽无属。然不可不推而有之。幸搜送其录。以备参考如何。且有一说。德溪先生尝施教于贵州之黉。其时三兄之先君子。皆在函丈之列。黄锦溪以牧伯。时临讲筵。疑义则必以书远质于退陶先生。当时文会之盛。为如何哉。德溪之丧。三兄先君子亦皆赴哭会葬矣。今此奉安之时。似不得与凡文士后进之辈。同为泛然也。仆犬马之齿。最夥于佥兄。玆诵旧所瞻聆。以质于佥左右。不知佥兄以为如何也。
与金都事孝伯(奉祖○甲子)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8L 页
高阳一拜之后。鳞翼沉断。茫不闻旌麾住指何地。况其巡宣策应间消息乎。某罢归旧栖。心身恬泰。无非李御史与兵伯之赐也。属玆时事危急。朝野苍黄。唯恐老身颠连。收骨无人也。此中德奚吴先生祠宇之建。今垂二十馀年。而迄未奉安者。尊所已知。不必更烦。而今者诸具略举。未措者丹雘一事尔。玆委送人。贸诸彩物。出入倭市。如有所碍。乞令下人指示便宜。济送何如。翼承亦被恩 赠。地下枯骨。岂识恩荣。人间吾辈。自以为庆耳。且不审竣事何时。何时可以巡到此地。老夫之望切矣。欲拜之忱。不但寻常离索之苦也。
与李炯源(晋哲○戊午)
春来都不闻休咎如何。恋溸曷堪。举儒有云公亦遭停举之辱。此则例也。不然则非公也。旋闻即解云。停之解之。皆不自我。唯尽其在我者而已。公前言之人。果办惊天地之事业。视鼎镬不变。真奇男子也。其人必已处刑。想公分义已重。何以为心。不忍说不忍说。老我闻之。亦觉堕泪盈腮。况公乎。当此狂风怒号。自非脚力猛健。难以行地。唯潜形匿迹。木食涧饮。合眼闭口。为得计耳。无路奉展。只俟他年泉里。可开今日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9H 页
之怀否。
与李监察(景贤○戊午)
阻拜十年。京乡邈焉。一字之直。奚但千金。自闻释褐。欲一状贺。而年来道途险𡾟。知旧间问讯。亦不如意奈何。不审即日起居何如。伯氏及两季亦如何。子方今科得失想已决矣。相爱间祈愿之私。岂胜区区。生衰愦日甚。因以齿舌意外纷侵。将不能支吾尔。
与朴君秀(丁巳)
痛矣翼承。其果至于斯耶。其果然乎。其果然乎。痛哭奈何。痛哭奈何。唯念旅榇舁来之措。何以为之。吴成两君必所自当。而路费人马之资。彼家恐不能办。如何如何。谪死千里之外。非亲非旧。则谁复顾恤。不若驾马以搬。薄板以敛来耳。今见先生书。欲令贤君亲往以运。苟如是教则幸何如哉。白马古人之义。幽明无负。不知兄目今事势何如也。大槩院中不可不资人马之费。仆亦将此意作书通之。兄亦须以此意喻于院中可也。
答朴君秀(丁巳○二)
承书审近况支宜。足慰悬思。咫尺相阻。一未相开。岂但时势使然。亦莫非相爱之情。或不如昔日。则老怀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9L 页
当如何耶。院事仆岂敢有饰外之辞于我先师之事乎。事体不得不然。使兄处之。必如吾为矣。至于左右之事。与生异科。老先生岂不思之详而有是教乎。然吾亦释负于人而邈然不恤。则更何能入我先生之庙哉。大槩翼承之葬。迁延至今。是虽渠家无主之致。吾辈亦当任其咎也。可痛可痛。
积阻之中。书与春同还。仍对窗前一树梅花。宛接故人面目。政仆新年第一开心处。多贺多谢。老夫消息不须相问。机上一块冷肉。特未试釰耳。平生相切如君秀之贤而不得相近则况其他乎。直俟命物儿处分耳。西溪事政值奉安之几。似不可失。岂可远而不亲。言而不事乎。切须策得十分筋力。以成老先生之志可也。自馀只祝加爱加重。(己未)
与朴君秀(庚申)
斯文不幸。先生奄忽捐馆。摧痛之苦。吾侪均焉。茫茫天意。只增悲怨而已。某三冬病馀。闭卧呻吟。不能匍匐。东望踟蹰。无以为心。欲俟发引时。风气少和。直趍泗上尔。
答朴君秀(癸亥)
狼狈尘中。头目方眩。闲中故人。忽贻书尺。问我奔走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0H 页
之役。不弃之恩。如何书喻。老夫扶曳以行。颠倒以还。其间曲折。非面难悉。路见达甫。得谛诸况。幸何如哉。西溪事。仆虽在官。亦岂能忘。但治火贼一事。乃仙乡第一事。而欲专委于金贵仁则不亦错乎。更加十分商量为可。不可习杖于死僧而委之贵仁也。在京闻兄亦拟于仕路。而不见政目。未知何官也。仆在城中才三日出矣。相距不远。书问从此必续。
答尹圣之(思任○甲寅)
恋极承问。足当面叙。况审山栖有日。想多进益。为慰曷喻。老夫衰病中。幸支旧样。而悲忧愦愦。眼自不开。老境心事当如何耶。岁下如有省陇之行。可展苦怀。是俟。
答李亨叔(应白○甲子)
书至审寓况支宜。何慰之如。山栖多时。苦则苦矣。然耐苦吃酸。夙夜不懈。无堕所做。以至有成。则正古人所谓玉汝之时。老夫当跂足以俟矣。老夫之望公。非做对科场之业。一片心地工夫。门户阶梯。不可不瞭然。苟能足目俱对。可以到明通一境。自是倘来外扰。其可挂念乎。千万努力。勿以老耄之言而置之邈然如何。
答朴䵋(乙丑)
书至审学况日有所就。侍奉清健。慰不可堪。老夫昏愦日甚。新未有得而旧亦茫然。切祝惜此光阴。以老夫为戒而毋怠毋荒则庶几矣。改名之示。大槩名不贵人。人自贵名。若非犯先犯国之讳。又何必屑屑换改之为乎。丘陵之丘。有何所择。回还之回。又何所善。而万古瞻仰。共日月照然。岂是贵名而然哉。未涯奉叙。瞻怅而已。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0L 页
答卢时甫(亨运○丙寅)
久失闻问。方深恋渴。玆承辱帖。因审所患。迄未回和。为之向虑不浅。某亦自中夏初。痛左耳。因患齿龈。粥饮度日。尚未快苏。闷极闷极。所欲面论非一。而无便遂愿。只自瞻怅而已。惟冀兀坐净室。扫尽外纷。熟视鼻端之白。使心肝之气。归之脐下。此升龙伏虎之法。日日依行。犹胜服药千裹。幸试之如何。
答曹以正(挺立),以宁(挺生。○丁卯)
谨奉惠帖。就认禫履支持。感慰倍常。何异见老兄手泽耶。继以沾襟而已。老夫年来长以痘疫之故。闭阁人事。动延二年星霜。日夜耿耿。恸悼心肠者。彼苍知之。尚何言哉。送子拜祥之日。又患寒疾。不能搆思作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1H 页
文。叙尽老友平生志行节操。后亡者若是。虽有信史。岂无遗感于幽明之间乎。想二哀必无不慊于我矣。天覆地载。日月照临。我不能纳谀于飏世之公相。必不能谄辞于入地之亡友矣。若不朝夕随化。当输写以示也。老夫志已衰矣。病已迫矣。前头亦不远矣。如得一奉于溘然之前。幸何量哉。
与李敬立(辛未)
近甚阻隔。不审况味何似。恋不可堪。老夫病日至衰日至。只待溘然而已。烧瓦之役。今乃起事。何幸何幸。此中遗稿及遗事。不可不作集留院。欲脱稿以传。而书写无人。能笔二员。月念间起送为望。且书院无一书可观。今年须费二十馀疋木端。或买或刊。而册则退溪集二十七卷朱子书十卷。为先备置事。预为之区画可也。盖退溪集先生事迹多录。而朱子书则乃先生平生做工夫之书。非徒为儒生可观而为之也。自馀难以笔记。竣事后须一番枉驾如何。
答姜大延(辛未)
恋漽方渴。承得书喻。慰豁可言。且奉学颜所寄七册礼说。尤慰尤慰。某老昏之中。眩證又剧。数日来眼视忽眊。方此求方欲医。而力绵财乏。奈何奈何。前嘱行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1L 页
状一事。固非老物之所堪当。何敢不自揆度而妄为之乎。老物虽极妄极愚。而为其于人之视听何哉。但先生之门。老物不死。而行迹无一字可表者。则老物亦岂不动于心而恬然溘然而已乎。虽不能作状。而欲叙述一通。备详始终。使后之君子。因而述状耳。学颜前并谢寄书。心经演义。亦望惠借数月事。传达如何。此非望蜀。不过山房记中共人乐事之意也。
答吕正字晦仲(焯○甲子)
隔岁阻绝。恋慕方切。罗甥忽传手帖。欣审新恩。庆况万重。慰贺并至。无以为喻。某季秋中哭宗侄之丧。哀惨之馀。又伤寒疾。方此卧呻。衰愦日甚。不得再见面目于此世也。庆席之设。臣子所以为君亲举荣。不可缓也。第审巡相所题不敷。则情事莫称。奉虑罔涯。老夫所相往来守令。只有三四。而如河东,安阴。今作无形。虽作书以送。必归一休纸而已。如玄风则晚遇无素。难于发言。皆不能副教。而于昌宁敢折一简。然亦何能必其优施乎。四壁萧然。爱莫助焉。只自慨叹而已。无便奉贺。瞻怅奈何。
答慎静彦(定)
近久阻阔。恋思如川。即奉纸面。颇慰渴怀。况以壶酒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2H 页
珍肴。远沃穷愁。向谢万千。难以笔既。第相对相饮于霜菊之下。而论抱一噱。情如何也。而君不能焉。此则不无一恨也。适因客到门外。他不究思。是惟雅亮。
与慎汝栗(乙巳)
前修数书入照否。未委即日侍奉何如。瞻恋之苦。与日俱积。某幸无疾恙。尚支旅寒。非念而何。莘叟兄亦好在否。溪斋酒谑。栗坛晏话。长入旅梦想。二兄思我徘徊旧游。应恨少一人也。北事声息日恶。未知末场如何尔。吾家事已难收拾。徒劳兄念而已。馀在汝述之行。
答吴大而(澥)
因书就审侍奉万安。殊慰殊慰。纬亦粗遣。书劄中必有退溪先生之书。而一无有焉。可怪可怪。想必同聚作帖。而失之可叹。念日与朴上舍会话于笠店。但院中多务。公难同会。量处为可。许熙和处亦以言之。可来则来。然此则一听朴上舍通之亦可。新安送人事则今闻已葬云。虽停之可也。
答西溪书院诸生(乙卯○二)
近绝闻问。瞻漽方切。玆辱书问。凭悉佥况佳胜。慰豁可喻。吴正言事。言之惨愕。只自惊闷而已。向闻付处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2L 页
之命。朝夕当至。即欲就掺。而但仆畏疫如虎。昨委送人。探疫不近处。欲以谋会。今见佥书则其人不到矣。想昨夕投宿近地。时未呈书。然即今必至。至当发行是计。资送谪远。亲朋责也。而四壁萧然。无以为策。奈何奈何。
谨承佥书。仍受胙馀之送。具悉享奉无憾。仰慰无比。纬因衰病剧。人事扫尽。每蒙诸贤致礼。只增愧叹。典谷之任。异于他院。名虽有司。实主院事。不可不察。今送三员。老夫未克详知。但佥侍共议拟之。必非虚试。幸从首定之如何。(庚午)
与罗子中(以道○甲子)
近未委侍奉暨眷聚如何。恋不可堪。老夫方苦时令。不能食饮者已数日矣。国贼大作。兵戈抢攘。不辰之叹。不可形言。君居深谷无人之地。一切消息。必不探知。处乱之道。须与李上舍同焉可也。艰于久坐。不能究怀。
答忠后
奴还知汝好样可慰。此处亦无他矣。但北虏大捷于中原。 天子已避南京。奴酋将欲南下云。然则虏兵必自北道逶迤江原。以围我南。收拾军饷而去。国家
茅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3H 页
危亡。非徒不可以道。吾民老弱。亦皆鱼肉尽矣。惨不可言。其处稍有知识者。亦必筹之详矣。细与商量可也。然此等事大关时事。勿为乱道惊慌至可。死生所系。不可不慎。李以直已还云。汝可往问也。避乱之策。牛马之措。经画毋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