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禾谷集卷之三 第 x 页
禾谷集卷之三
教书
教书
禾谷集卷之三 第 302H 页
教 效忠奋义翼社功臣平安道观察使书[金尚宪]
王若曰。秉义讨逆。臣子之所以致忠。褒功懋赏。帝王之所以明信。故周平温乱而晋侯启南阳之土。汉治燕狱而延年受建平之封。莫不誓以山河。书诸简策。玆修以褥礼。庸申以旧章。惟卿资性刚方。才猷敏达。发轫科第之选。历辖枢筦之要。居台柏而直声夙彰。佩郡符而治绩茂著。肆简在于宁考。遂荐臻于亚卿。亦尝典国计于度支。再观风俗于屏翰。奸伪律革于内外。毫末莫遁于聪明。迨予嗣服之初。寔切倚任之笃。精诚弥励。誉望愈隆。俾峻树棘之班。仍兼执金以御。何图难处之变。遽出罔极之中。淑问幸赖于诸贤。支党亟就于显戮。情状既得。益无聊于予怀。勋劳已多。固甚惭于公等。比缘国家之夥务。久稽钟鼎之铭勋。胜玆良辰。适当佳会。肆策勋云云。剪光山之故壤。疏烟阁之新荣。于戏。毋怠毋荒。予深惕虑于终始。可久可大。卿善贻谋于子孙。永肩不二之心。同享无彊之福。故玆以示。想宜知悉。(金尚宪制进。)
宣庙朝 赐手书八字
家传忠孝。身修恭俭。
正庙朝 赠谥
教旨
卒刑曹判书郑赐湖忠敏公。
虑国忘家曰忠。应事有公曰敏。
崇祯纪元后三壬午闰五月日。
后六年丁亥十月二十七日。五代孙献纳公(文柱)行延 谥礼于礼基衙。(请谥行状见下。)
禾谷集卷之三
记
悠然堂记[体素斋李春英]
吾友郑侍郎梦与。求其悠然堂记曰。余别业在西原之禾谷也。禾谷之山。环拥四匝。独缺其东。涧水中流。纡馀委复。有百折之势。其宅幽而势阻。宜为硕人考槃之所。而旧尝为村氓所据。余偶得而乐之。以平价易而有之。余又卜细水北。作堂于其阳。园吾树之以青松。篱吾绕之以黄菊。前有龂山。平直若案。孤云之出入。飞鸟之往返。可坐而数也。每风晨露夕。景气甚佳。杖策庭除。矫首而望之。深有感于渊明悠然之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故取以名吾堂。余性刚才拙。本非应世
王若曰。秉义讨逆。臣子之所以致忠。褒功懋赏。帝王之所以明信。故周平温乱而晋侯启南阳之土。汉治燕狱而延年受建平之封。莫不誓以山河。书诸简策。玆修以褥礼。庸申以旧章。惟卿资性刚方。才猷敏达。发轫科第之选。历辖枢筦之要。居台柏而直声夙彰。佩郡符而治绩茂著。肆简在于宁考。遂荐臻于亚卿。亦尝典国计于度支。再观风俗于屏翰。奸伪律革于内外。毫末莫遁于聪明。迨予嗣服之初。寔切倚任之笃。精诚弥励。誉望愈隆。俾峻树棘之班。仍兼执金以御。何图难处之变。遽出罔极之中。淑问幸赖于诸贤。支党亟就于显戮。情状既得。益无聊于予怀。勋劳已多。固甚惭于公等。比缘国家之夥务。久稽钟鼎之铭勋。胜玆良辰。适当佳会。肆策勋云云。剪光山之故壤。疏烟阁之新荣。于戏。毋怠毋荒。予深惕虑于终始。可久可大。卿善贻谋于子孙。永肩不二之心。同享无彊之福。故玆以示。想宜知悉。(金尚宪制进。)
宣庙朝 赐手书八字
家传忠孝。身修恭俭。
正庙朝 赠谥
教旨
卒刑曹判书郑赐湖忠敏公。
虑国忘家曰忠。应事有公曰敏。
崇祯纪元后三壬午闰五月日。
后六年丁亥十月二十七日。五代孙献纳公(文柱)行延 谥礼于礼基衙。(请谥行状见下。)
禾谷集卷之三
记
悠然堂记[体素斋李春英]
吾友郑侍郎梦与。求其悠然堂记曰。余别业在西原之禾谷也。禾谷之山。环拥四匝。独缺其东。涧水中流。纡馀委复。有百折之势。其宅幽而势阻。宜为硕人考槃之所。而旧尝为村氓所据。余偶得而乐之。以平价易而有之。余又卜细水北。作堂于其阳。园吾树之以青松。篱吾绕之以黄菊。前有龂山。平直若案。孤云之出入。飞鸟之往返。可坐而数也。每风晨露夕。景气甚佳。杖策庭除。矫首而望之。深有感于渊明悠然之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故取以名吾堂。余性刚才拙。本非应世
禾谷集卷之三 第 303H 页
之资。而偶落尘网。近三十年。庶几一朝脱身而去。赋归去来。而自托于古人者。是吾平生之素志。子盍为我志之。余以为士之出处。未易言也。渊明徒以不肯折腰之故。拂衣而去。终不以北窗之清风。换世间之浮荣。梦与徘徊郎吏。奔走州县。其间不如意而折困者多矣。则其劳逸之迹相悬也。虽然。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子旁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若标出处为二途。必欲高此而卑彼则固矣。渊明之托志深远矣。非自附于隐逸者。若梦与之尽瘁于王事多艰之日。身典大计。光赞恢复之烈。其历官行事。可校而知也。宁可以义熙之甲子。比中兴之日月。而妄有所轻重乎。然则立堂之义较然。而梦与之志可见矣。呜呼。西原固吾欲终老之地。他日蓝舆往来。黄发相看。泛落荣于堂上。以共谈今日之事者。盖相与早图之。梦与勉之哉。
禾谷集卷之三
[序]
同庚契议序[李好闵]
同庚。即同嘉靖癸丑岁生也。庚辰辛巳年间。与朴养浩辈十人为契。乱后遂失其卷。今年夏。宋公民止。搆茅亭于其王父颐庵公东湖水月之址。既成。邀庚友以落之。遂复其契。李立夫,权思省,李养源,郭居易,李
禾谷集卷之三
[序]
同庚契议序[李好闵]
同庚。即同嘉靖癸丑岁生也。庚辰辛巳年间。与朴养浩辈十人为契。乱后遂失其卷。今年夏。宋公民止。搆茅亭于其王父颐庵公东湖水月之址。既成。邀庚友以落之。遂复其契。李立夫,权思省,李养源,郭居易,李
禾谷集卷之三 第 303L 页
公允,李士美及民止与仆参焉。遂以故不至。而闻亦愿入者。并置籍而书之。总有一十八人。其曾同旧契者。惟崔清源,郑梦与。与民止,公允及仆是也。庚辰去今才二十四三年间。而养浩及李择中已下世。而高思勿,赵伯益。又邈焉系宦于西南而不得与同。则自今以往。其存亡聚散。又不知当作几许状矣。噫。普天之下。其人之繁夥何限。而同于东者为幸。同于东而又与之同庚者。为尤幸。其可不于众人之中而别致之意乎。况既与之同庚。则其衰谢大约。不甚相远矣。吾侪今年已是五十有一。假使均享百寿。已过半矣。虽岁岁春秋。杖屦相会。为乐不替。亦不满百数矣。况疾病丧患宦游之不常耶。是宜相逢则喜。有酒则醑。百遍相过。而意犹未阑。不但如契议为定。春秋讲信而止可矣。昔文潞公居洛。与程中敬,司马朝议席郎中。俱年七十八。为同甲之会。其诗曰。清谈亹亹风生席。素发萧萧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吾侪德望高致。诚不及古人。而素发则只今已相近。而酒后相酬清谈。或有之耶。幸而无恙。俱得七十八。则亦未知诸家子孙。有能摸写而播之于汉中者耶。诗曰。阪有榛。湿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
禾谷集卷之三 第 304H 页
不乐。逝者其耋。余以是为诸公倡焉。
万历三十一年龙集癸卯日南至。五峰李好闵孝彦书于西街午窗下。
座目[宋熙业]
李好闵字孝彦五月十六日生官礼判号五峰(延安人)
郑赐湖字梦与十月十二日生官刑判号禾谷(光州人)
金信元字守伯四月七日生官兵判(善山人)
权悏字思省五月二十四日生官承旨号西坡(安东人)
李纯信字立夫十一月二十七日生
李庆涵字养源十二月十九日生官判尹(韩山人)
崔沂字清源三月二十日生官监司(海州人)
宋圻字民止八月二十六日生官佥知(砺山人)
赵希辅字伯益九月二十五日生官翰林(礼壤人)
申应矩字子方十一月二十一日生官承旨(高灵人)
高尚颜字四勿官郡守(开城人)
沈宗忱字士诚五月二十一日生官县监(青松人)
李执中字公允九月十六日生
郑默字养一三月三日生官翰林号杏园(光州人)
郭止善字居易正月二十四日生官正郎(玄风人)
崔光弼字廷老正月一日生官礼正(江陵人)
万历三十一年龙集癸卯日南至。五峰李好闵孝彦书于西街午窗下。
座目[宋熙业]
李好闵字孝彦五月十六日生官礼判号五峰(延安人)
郑赐湖字梦与十月十二日生官刑判号禾谷(光州人)
金信元字守伯四月七日生官兵判(善山人)
权悏字思省五月二十四日生官承旨号西坡(安东人)
李纯信字立夫十一月二十七日生
李庆涵字养源十二月十九日生官判尹(韩山人)
崔沂字清源三月二十日生官监司(海州人)
宋圻字民止八月二十六日生官佥知(砺山人)
赵希辅字伯益九月二十五日生官翰林(礼壤人)
申应矩字子方十一月二十一日生官承旨(高灵人)
高尚颜字四勿官郡守(开城人)
沈宗忱字士诚五月二十一日生官县监(青松人)
李执中字公允九月十六日生
郑默字养一三月三日生官翰林号杏园(光州人)
郭止善字居易正月二十四日生官正郎(玄风人)
崔光弼字廷老正月一日生官礼正(江陵人)
禾谷集卷之三 第 304L 页
朴孝男字而顺官佐郎(密阳人)
金孝男字行源七月二十六日生
赵浩字深源八月二十七日生
李真彦字士美五月二十九日生
呜呼。癸丑生甲契册。乃先君自笔也。藏诸筴笥者久矣。若累经岁月。则恐或有遗失之患。今之入梓。不徒欲为流传不朽。且与契中诸丈之子孙。印出披览。知世厚之义也。岁舍著雍困敦暮春上浣。砺城后学宋熙业(识)。
金孝男字行源七月二十六日生
赵浩字深源八月二十七日生
李真彦字士美五月二十九日生
呜呼。癸丑生甲契册。乃先君自笔也。藏诸筴笥者久矣。若累经岁月。则恐或有遗失之患。今之入梓。不徒欲为流传不朽。且与契中诸丈之子孙。印出披览。知世厚之义也。岁舍著雍困敦暮春上浣。砺城后学宋熙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