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巢先生文集跋 第 x 页
松巢先生文集跋
松巢先生文集跋 第 31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20A/ITKC_MO_0720A_B007_312H.gif)
皇明隆庆万历年间。有松巢权公。名宇字定甫。当时以才艺名于世。才踰弱冠。已登上庠。未几弃举业。不复挂名科榜。专心为己之学。盖公就退陶李先生门。始闻性理之说。而知儒者本业故也。不幸先生易箦于束脩之未久。而公尚佩服其训。所与游者。皆学古之人也。所尝讲者。皆义理之源也。惜其又未久而公遽没焉。未遂平生之志。岂非数也哉。显光早已闻风。相距稍远。公之在世。既不得接见而相从。未尝不为之永恨。公之孙赫适因事过余。言及其先祖考之未及相知。则渠亦戚然感发。其后一日奉其遗文。委来示余。因索一语。显光不惟老且病。且见其蒿末。有诸贤说。亦足以扬其学行。未敢焉。渠往来屡岁。其恳愈笃。兹不获已。遂以平日所闻者。略述以与。奉塞孝思。呜呼。公果非寻常人也。安东是文献之乡。而名公巨卿之为先进者。皆出于科举一路。而公能少登大贤之门。克奋远到之志。捐舍俗业。立脚真境。虽其身不幸不寿。不卒其大业。而其所以拔俗好学之勇。岂不足为吾党百世之师哉。朝家以荐 授王子师傅云。崇祯丁丑夏。张显光谨跋。
松巢先生文集跋 第 31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20A/ITKC_MO_0720A_B007_312L.gif)
尝闻永嘉人权定甫。才气豪迈。把笔为文章。纵横捭阖。若有物来相者。啧啧称其奇。恨未得承一日之雅。而永为隔世之人。今年夏。余在佳邱。其弟仁甫氏。袖其遗稿来示。取而读之。若诗赋若杂著并若干篇。清雄绝俗。典刑昭森。一唱三叹。有金石相宣之味。槩与前所闻相符。而至其识见之博。论议之高。则皆得于践履之实。而发之为黼黻之文。有非徒事于佔毕者之所可及也。世之人。皆以定甫为文华之士。而不知定甫之所得于学者。如是之深。岂非一恨。若假之年。使之优游书史。尽其才而施诸用。则天分所造。其可量哉。鹏程未半九万。而鸡梦忽催三千。文星入地。咳唾空留。吾不知造物者之意果何在乎。天台僧有题海巢诗曰海神露出珊瑚枝。留与人间光照夜。吾于松巢遗稿亦云。兴阳李埈谨跋。
跋[金得研]
余与松巢。世契友也。居同里闬。丱角相随。平生交义。到老益密。其学问之精深。文章之典雅。所尝钦服而爱慕者也。盖公之天资颖悟。玩心高明。从事圣贤之学。探颐性理之奥。而就正溪训。吃紧旨诀。践履笃实。
松巢先生文集跋 第 31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20A/ITKC_MO_0720A_B007_313H.gif)
松巢先生文集跋 第 31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20A/ITKC_MO_0720A_B007_313L.gif)
古今子集行于世。多以文藻。求其文与道兼备。盖鲜矣。我 圣朝崇文教育英才。至 宣庙朝。群贤蔚兴。时则松巢先生权公。以文鸣于世。其初未免随众应举。既而立雪于溪门。得与诸贤游。乃更回头转脑。沉潜为己之学。废举读书者有年。其于道。所得之浅深。非后学所敢窥而测。于文芟枝叶斲株橛。变豪横而为典雅。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惜其天不假年。未能饱饫中晚。岂不为斯文之不幸。要之文工而道明。其不可使泯泯而无传也审矣。呜呼。后世子云尧夫岂终无知好之者。黄狗仲秋。后学丰山金应祖谨识。
御赐书帖后跋[金邦杰]
粤在 宣庙世。松巢先生权公。起遗逸 除王子师传。时万历己丑岁也。 宣庙拈出经书疑义。令 王子问难。先生条对甚悉。 宣庙嘉之。亲御翰墨。书古诗以赐。书凡十七幅。云章昭回。祥光纷集。真古所谓天纵之能。圣学之馀。而先生以经明学洽得之。荣遇之盛。古未有也。翌年春。先生不幸下世。寻遭丧乱。举国靡烂。七年兵火之馀。公私书帖。罔有存者。独 天藻烨然流落人间。兹岂非百神随处护持也耶。后崇
松巢先生文集跋 第 31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20A/ITKC_MO_0720A_B007_314H.gif)
识[权达忠]
松巢先生文集跋 第 31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20A/ITKC_MO_0720A_B007_315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