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附录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76H 页
行状[金应祖]
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学, 世子左副宾客。行通政大夫罗州牧使,罗州镇兵马佥节制使裴公行状。
高祖讳惠。中直大夫北青都护府使。
 妣淑人成氏。籍昌宁。
曾祖讳润文。 赠通训大夫济用监正。
 
妣淑人罗氏。籍守城。
祖讳裕。 赠通政大夫刑曹参议。
 妣 赠淑夫人金氏。籍义城。
考讳荗元。 赠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兼知义禁府 事。
 先妣 赠贞夫人李氏。籍兴阳。
 妣 赠贞夫人郑氏。齐陵参奉希章之女。籍瑞山。
公讳应褧字汝显。改晦甫。裴氏籍庆州。中移于星州南山里安村。故自号安村。公因乱移于荣川望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76L 页
洞家焉。公以嘉靖甲辰二月三日生。九岁而孤。赖母夫人教训。与寒冈郑先生逑同受业。一日师丈以棋字命题。公即口占曰欲胜欲胜两欲胜。寒冈曰欲胜欲胜秘计生。师丈两奇之。十一岁时。与寒冈同就讲于官门。公能诵而寒冈不能诵。主倅将赏罚之。公进曰郑某探赜文义。未暇读诵。以试之果然。主倅嘉郑先生之精于学。而多公之颖敏。十六岁中汉城试。万历壬申魁乡解。癸酉中司马。丙子登文科。授成均正字。八年于外。再为教授。将荐入艺文馆。会有挟私憾齮龁之者遂止。士论惜之。乙酉陛典籍。转司宪监察礼曹佐郎兼记事官。丙戌冬。除黄海都事兼记注官。适方伯递。一道簿牒云委。公裁决绰如也。戊子拜工曹正郎。有一老吏自言其族女有入宫者。前此即官之因我有私献者辄有赏。公怒曰阙内宁有此事。遂杖之。群吏皆慑。判书李阳元闻而叹曰此非但本曹所取法。抑可为朝廷标准也。秋以灾伤敬差官。巡历海西列邑。威声甚著。冬复受暗行之 命于海西。黜一邑令。令即公隔篱相善者。己丑由汉城庶尹。为亲求出为舒川郡守。庚寅因事罢。辛卯冬守清道郡。壬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77H 页
辰海寇长驱。列邑次第溃。公叹曰守一邑有一邑之责。何敢不效死。托其偏亲及妻子于两弟。募卒峙粮缮城堞守之。会节度使以公为捕亡将。驰到密阳无屹驿。斩逃兵以徇。俄而密阳败。遂还任所。则所留军卒已散。器械荡失。只馀空城而已。报巡使请邻邑援兵。巡使虑其空城难守。急令邻邑继援。且令公结阵城外。为随时应变计。未几贼至。公方结阵于西门外。令代将射杀其先锋。贼小却。既而知我军孤弱无外援。叫噪而进。我军多死。退屯向仁村。又报巡使请援兵。巡使知事急。令率精锐诣节下。盖欲令避贼锋也。公见巡使。陈效死勿去之义。复还任所。募得数千兵。择其勇力者别作一队。号夜击军。一边报巡使及安集使。受火药铳筒。又取箭竹于盈德宁海等邑。一边依兵使分付。多造棱杖。如枪剑等物则收拾我军所得于贼阵者而用之。器械遂以粗完。为文谕境内士子。略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君师父之雠。不可共戴一天。吾郡处路傍。荡败尤甚。千闾灰烬。万骨盈路。子不能保其父。夫不能保其妻。乡校祭器祭服。未免杂于粪壤之间。而 大驾之驻于龙湾。今几个日月耶。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77L 页
未闻有一人奋拳操戈。以雪君师父之辱。噫义之所激。气必至焉。况士子之中。岂无智勇俱兼者乎。即今天兵已到长湍。我 圣上亲率兵以殿之。足以感发多士之气。愿诸君子倡义约刺。宁为剑头之肉。不忍忘君师父之雠。则一士胆气。可挫百贼之锋矣。于是一郡奋励。亦有自远方来会者。公拔其尤。以朴庆传为代将。安集使又送军官朴庆新为助防将。分屯要害。探贼形势。乘其懈击之。贼中或虚惊曰夜击军来乎。倭将号监司者率兵向慈仁。公曰慈仁与我唇齿。今其仓中多积粟。不可以不救。送兵于本县都将崔文炳。使之共力防御。而文炳逃。又遣本郡领将郑光弼。力战三日而贼退。自是军声益振。前后捕斩至二百馀级。时大丘密阳等六七邑陷于贼。独本郡灰烬之馀。复为完城。而郡以东赖以保全。避乱士民咸来归焉。公设局赈饥。使之耕种。民称为父母。凡有文报于诸阵。必出入贼中。往来无滞碍。虽傍邑形止。亦皆一一问报。诸阵皆倚重之。或责出兵粮器械。无不立办焉。然其战胜论功。必归之麾下而己不与。故代将朴庆传先公升秩为密阳府使。公则只授军器正资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78H 页
级。而使之仍察郡事。癸巳丁内艰。乙未服阕。除户曹正郎。俄移忠清都事。公未及入城。因监司状启 命除朝辞。遂诣 阙下陈疏。略曰臣于辛卯冬除清道郡守。壬辰遭海寇之变。二年豺虎之窟。十生九死。庶几罄竭心力。图报君雠。而癸巳奔母丧。今年七月。已尽二十七月之服。地部正郎之 命。忽下于七月十九日。忠清都事之 命。继下于八月初七日。闻即上道。来入都城。则大乱之馀。城郭依然而市朝变迁。 庙社丘墟。无似小臣。亦忝旧日朝班。缅想当年。当作何如怀耶。顾以微末之踪。自无因极之地。思一献拜 阙下。庶慰臣满腔之悃。而除辞一 命。忽焉沮臣之愿。瞻望 天墀。将进而趑趄。自嗟万死馀身。无分于获近天光也。臣犬马之齿。已迫六十。宿病之极。筋力已殚。他日更入 脩门。知不可必。言念及此。涕泪先零也。伏乞还收除辞之 命。 上答曰今见疏辞。嘉尔爱君之诚。亦既来矣。宜速拜辞。仍 命兼本道巡抚御史。使之镇抚军情。公到任才数月。以壬辰讨贼功始升通政。被儒将荐相臣荐。为顺天府使。除朝辞赴任。其为治一遵法典。顺民既皆悦喜。乃就玉川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78L 页
书院。聚境内士子。分为上中下三等。每月再讲。时学校废弛。邻境闻而耸动。来会者亦多。劝讲之暇。会诸将士。轮日习射而赏罚行焉。完平李相公元翼为体察至府。谓公曰府治当为列邑矜式。自今邻邑守令。如有不法。勿计取怨。随闻牒报。列邑闻而悚息。丁酉以病递。士民等呈文于体府及巡营。请留而不得。则相与立石以寓慕。未及还家。罗州有阙。 上以关防重地难其人。西厓柳先生成龙为领相荐之。 上以顺天解由未及为 教。西厓 启曰微此人无可者。不必拘于解由。遂除罗州。预治锦山城以御贼。秋闲山岛败。监司黄慎先焚潭阳城而退。锦之人望风溃。公犹独守孤堞不去。会统制使李舜臣檄召公。要与同事。公不能违。遂为黄诬 启被拿。沈一松喜寿,达城尉徐景霌极言公素称徇国之人。不可罪。得释归荣川。居閒者凡六年。庚子退陶先生文集刊役始毕。与金柏岩玏偕往陶山。参告成祭。仍与柏岩入清凉山。探历数日乃还。冬赴 懿仁王后葬。拜副护军。呈告即归。辛丑除大丘府使。未几以府为监司营遂递。壬寅拜管押使赴 阙。患痢久不瘳。黄判书琎劝公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79H 页
呈病免。公曰食禄者当死于王事。吾虽死崇礼门外无憾也。卧而治行具。礼曹以实闻得递。疾益甚。遂以八月十六日。终于纸廛之邸舍。享年五十九。男尚益奉榇归荣川。以十二月二日。葬于郡东面十五里许丘村之坤向山。丙午追录宣武原从功一等。 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仍追 恩三代。异数也。呜呼。公天资纯粹。岂弟恭慎。笃志励行。奉母夫人尽其孝。夜必俟就睡而始退。朝必待睡觉而后入。其设捲寝具。必亲自为之。子弟请代而不许。母夫人尝患腹胀。药必亲汤。衣不解带者三年而后色忧乃解。友爱天至。闷其弟贫甚。分主祀田与之。仲弟性严。凡有言即从。不与相较。人益难之。睦于族。遇先母夫人姓族儿于道。携而归。养育之教诲之。终至成立焉。和以接物。不露圭角。而见不善不能容。坐此坎坷无悔也。尝病世之人于其子弟。知爱而不知教。每举寒暄堂所称含血喷人先污其口之语以戒子弟。次胤都事公尝读书林水寺。贻书戒之。眷眷以收敛精神。静坐端拱。养以浩气等语勖之。且曰徐乐斋方务为己之学。汝所依归。辛丑在都下。又寄书勉以小学时习之方。其训诲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79L 页
之道盖可想。平居常着脚巾。家人病其太拘检。公曰此虽细节。亦收敛中一事也。晨起必盥洗。祗谒家庙。祭祀坐斋。不接宾客。每痛孤露。寿辰置酒。不许张乐。亲族为之感动。吊人必先致斋。吊后不与宴乐。其笃厚类此。荣川倅尝问不得于公廨举哀之文。公答以为位而哭。近于招魂。公廨烦嚣之地。非设私位收神贡哀之所。人以为得礼文深意。西厓柳先生尝邀公及洪舍人宗禄诸公。算天地元会之数。间多疑处。公独一一精通。西厓面叹曰推此一款。可见公笃实之功也。噫由前数者而论。公之才岂止于雕篆。公之学岂止于记诵而已哉。其立朝也以亲养为急。故辞内而丐外。药圃郑相公琢力止之而不听。及其遇变也。以殉国为先。故辞亲而即戎。观察使劝留节下而不从。以白面当大乱。不挫不沮。卒能纠乌合之众。当蚁附之贼。张空拳冒白刃。誓死不回。使清道一郡。屹然为江左之一保障。呜呼烈哉。惜其于清道则遭母丧不克展其志成大功。于罗州则被搆诬。不得与李舜臣同树不世之勋。命矣夫。抑天之生才也不偶然。而始焉栖迟于郡县。终乃屏退于林泉。而略不以介意。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0H 页
其递舒川归也。日与金东冈宇颙诸公。婆娑林壑。间或讨论心经等书。以为閒中日用事业。其递罗州归也。与金柏岩诸公。倘佯于佳山美水之间。或设文会于黉堂。通读经书。亹亹忘倦。由今日想像其馀韵。自不觉其击节而钦钦也。公于诗初不经意。而冲澹有趣味。其游清凉诗。渡尽清溪曲曲桥。青山影里步逍遥。王子仙踪寻不见。月明何处好吹箫。其赠僧诗。清凉五月游三日。仙鹤峰头雨满衣。今夜逢师谈胜状。心魂斗觉逐云飞。寒冈称其有出尘之想。所著诗文及壬辰天讨录藏于家。先配陜川李氏司果春年之女。 赠贞夫人。长女适参奉郑友凯。次男纫芷军资监直长。 赠司宪监察。次女适士人罗瑢,全慎宪。后配沃川全氏引仪海之女。 赠贞夫人。有淑行。事郑夫人以诚。待夫党尽其道。公之兄弟衣服与共。弊之而无憾。郑夫人嘉之。至于感泣。后公四十八年卒。葬于望洞家前数里许辛向原。有一男曰纫兰改尚益。丙辰俱中生员进士。甲子登增广文科。官至全罗都事。有才望早卒。郑参奉有二男之雅,以雅。三女适李奉一,朴璿,郑隆。监察娶佥知金聃老女无后。以都事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0L 页
公第二子幼章为嗣。罗士人有二男。曰以贤。曰以俊登丙戌文科。选补承文著作。全士人有一女适朴廷尹。都事娶参议金涌女有二子。曰幼华有才不售。曰幼章。丙子变后不赴举。读书为乐。三女长适赵寿颐。力学种文。经丙子乱无意赴举。次适丁时远,金时望。内外曾孙男女若干人。侧室女适金寿柏中武科。有男女及孙。公之殁今四十九年。墓道阙显刻。盖缘都事公早卒未遑焉。公之孙幼华,幼章等。克遵先志。将以求当代秉笔者一言。以图不朽。可谓能世其家者。庚寅五月下浣。通训大夫前行弘文馆应教知制教兼 经筵侍讲官春秋馆编修官。 世子侍讲院弼善丰山金应祖谨状。
墓碣铭(并序)[金应祖]
公姓裴讳应褧字晦甫号安村。籍达城居星州。晚移于荣川。高丽左仆射讳英赞之后。高祖讳惠北青都护府使。曾祖讳润文 赠济用监正。祖讳极 赠通政刑曹参议。考讳茂元 赠资宪刑曹判书。先妣兴阳李氏。妣瑞山郑氏。齐陵参奉讳希章之女。俱 赠贞夫人。公以嘉靖甲辰生。九岁而孤。承慈训。与寒冈郑先生同受业。名播远近。十六中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1H 页
汉城试。壬申魁乡解。癸酉中司马。丙子登文科。分成均馆。乙酉升典籍。转司宪监察礼曹佐郎。丙戌佐海西幕。戊子除工曹正郎。曹吏有族女入宫者要私献。公怒而杖之。判书李公阳元闻而嘉叹。秋以灾伤敬差官巡海西。黜一邑令。乃同里相善者。己丑为亲求外补。药圃郑相公琢惜其去。勉留而不得。由汉城庶尹。出为舒川郡守。辛卯除清道郡守。壬辰倭寇猝发。巡使令诣节下避贼锋。公极陈效死勿去之义。还任所。得选兵数千。号夜击军。以朴庆传为代将以御贼。贼中或虚惊曰夜击军至矣。贼向慈仁。公遣援兵力战三日。捕贼数百级。贼遂退。捷奏朴庆传升秩为密阳府使。公则只加军资正资级。盖公归功于麾下故也。癸已丁内艰。乙未以刑曹正郎拜忠清都事兼本道巡抚御史。未几以壬辰讨贼功升通政。为顺天府使。兴学阅武。治声大振。体察使李相公元翼巡至府。面叹不已。仍令闻见邻邑不法者驰报。邻邑肃然。丁酉病辞。吏民立碑以颂德。未及还家。西厓柳先生荐为罗州牧使。且请勿拘解由赴任。未久统制使李舜臣檄召公。要与同事。遂为监司黄慎所诬 启被拿。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1L 页
诸相公以为此人素著殉国不可罪。得释归荣川。辛丑除大丘府使旋递。壬寅以赴京管押使诣 阙下病剧。遂以八月十六日卒。返葬于荣川郡东丘村之坤向山。丙午追录宣武原从一等。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仍推 恩三代。癸卯迁厝于墓左数十步许。呜乎。天分甚厚。笃励志行。每晨起祗谒先庙。退而省大夫人。亲癠亲自煮药。衣不解带三年而如一日。闷其弟贫甚。分主祀田与焉。西厓柳先生尝邀公。与洪舍人宗禄算天地元会之数。而叹公之精博。寒冈郑先生挽公之弟应衮诗曰我于经术推贤伯。公之学为诸贤所相识如此。壬辰之变。以白面当大乱。不沮不挫。能使清道一郡。屹然为南都之铁壁。义胜而谋立也。及其投间置散。超然自得。与金东冈,金柏岩诸先生。徜徉山水以自娱。韵致萧然如寒士。惜其值抢攘而栖迟于郡州。遭搆诬而未究其展布。天又啬其寿命矣。先配陜川李氏司果春年之女。赠贞夫人。男纫芷军资监直长。 赠司宪监察。女适参奉郑友凯,士人罗瑢,全慎宪。后配沃川全氏引仪海之女。 赠贞夫人。有淑行。公之兄弟。衣服与共。不色于憾恨。郑夫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2H 页
人至于感泣。后公四十八年卒。葬荣川望洞家前数里许。男尚益丙辰司马。甲子文科。官至全罗都事。有才望早卒。监察无子。以都事第二子幼章后。郑参奉二子。曰之雅曰以雅。三女适李奉一,朴璿,郑隆。罗士人二子。曰以贤曰以俊弘文馆修撰。以才学鸣。全士人一女适朴廷尹。都事二男。曰幼华进士曰幼章。丙子变后废举高蹈。三女适赵寿颐,丁时远,金时望。玄曾孙男女若干人。铭曰。
天挺英豪。教承三迁。厉志于学。丽泽仁贤。馀事决科。若摘颔髭。奉檄而喜。郡州栖迟。遭时孔棘。铁壁南城。其才既售。其道宜行。人有沮君。天胡夺寿。烟霞身世。窀穸 恩数。丘村山高。其下清流。储精毓庆。永世垂休。丰山金应祖撰。
挽词[李好闵]
草草伤人事。存亡有几间。何须慎素履。只莫保朱颜。始为朝京至。俄传作古还。秋风寄殡薄。寒雨溯江艰。寡妇孤儿哭。丹旌白露班。行人谁不惜。吾叹一何顽。枫落中原木。天高竹岭关。生来死返地。乡月几回弯。
挽词[金宇颙]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2L 页
一病辞明世。三秋返旅輴。伤心倻水上。他日独吟身。
挽词[沈喜寿]
非罪当年冶长囚。刑官惨目五经秋。京行未割妻儿恋。旅游还成敛殡谋。记德南乡馀短碣。辞 恩北阙放归舟。幽明惭负求诗债。和泪新题薤露讴。
挽词[文励]
纶音初下紫云端。宠 命方膺向帝关。专对奇才终未试。重泉行色岂堪看。秋风南岭丹旌远。落日东湖素帐寒。白首故人肠欲断。送君今日几时还。末路知音有几人。与君交契最相亲。分襟拟看辽天月。返旆将期岭树春。一梦俄惊催白发。九原难作掩黄尘。倻溪无复清樽话。奠罢临歧泪满巾。
挽词[黄琎]
子有轩昂志。吾无时世妆。中年隔云树。今日吐心肠。玉节滞京国。丹旌归故乡。如何此夜泪。南望沾衣裳。
挽词[李光胤]
一病缘忧国。燕山命未将。如何垂黑发。容易熟黄粱。鸟岭连天远。骊江接海长。无因扶榇哭。挥涕写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3H 页
哀章。
挽词[朴而章]
晨星落落久离违。渭北江云恼梦思。十载洛中成邂逅。一樽灯下说欢悲。仙槎未向三清远。朝驭翻惊二竖欺。执绋西风挥老泪。此生何处更相随。
挽词[宋光启]
须寄人间六十秋。浮云世事信悠悠。早跻貂列同朝喜。曾试牛刀四境讴。绿野终期负重望。蓝桥何意遇仙俦。飘然一去难寻迹。和泪题诗已白头。
挽词
曾失希之相对泣。宁知公又至于斯。初秋暂别魂犹黯。今日长辞痛为谁。秋月襟期埋不得。春风谈笑定何时。人间衰病终难久。地下从游永有期。不位不年天意在。谢庭麟角白全眉。
别祠移建上梁文[翊卫李仁行]
世德作逑。舆情之景仰既久。胜地有待。尸祝之虔奉更新。云物改观。庙貌斯革。恭惟安村雅望。早与寒老同师。夜击军声。俾强寇惊号。志雪君父之深耻。月讲院规。为列邑矜式。道本忠孝之躬行。景贤范于天渊台边。殉国事于崇礼门外。务古人为己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3L 页
之学。荷圣朝隐卒之恩。既笃义方之垂后。有若痴岩之跻美。升庠于斁伦之际。雇舟骊江。擢第于清明之朝。近烛螭陛。丈夫行止妇人何预。乐有贤于慈闱。先君宴图障子揭虔。诚匪懈于恋阙。风猷之感人既远。乡邻之慕德愈深。徂玆凤溪之建社。粗寓獭川之报本。畏垒之舆议有所。百年未遑。董陈之故事式遵。遗墟是卜。浣溪之茅庐异昔。几叹云仍之远离。平泉之花石属他。重伤啜享之非所。顾念泉谷奥界。犹带杖屦清芬。两白之淑气扶舆。允矣二仪悭秘。八斯之斋址密迩。抑亦一气感通。子孙精神。是祖考精神。冈峦体势。胜古邱体势。信地中无往非水。疑人间别有是天。地何必远求。爰契龟兆。事莫如速就。乃僝鸠工。先立庙宇三楹。遂营斋庖诸舍。设役于种麦之隙。费心上经营。移安于舍菜之辰。喜眼前突兀。地道既净。上下焄蒿之攸依。神理宜安。春秋苾芬之勿替。岂独后昆之寓慕。实为斯文之增光。诵其诗读其书。宛风韵之如昨。肆之筵设之几。庶文运之重回。仰凤冈之佳名。仍旧号不改。趁燕社之腾贺。乐新祠有成。聊陈儿郎之词。仰助脩梁之举。抛梁东。十二清凉映半空。追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4H 页
想陶山瞻拜路。无边光霁爽襟胸。抛梁南。鹰坊晓色滴晴岚。升平百载鲸波晏。大义谁明一事三。抛梁西。小白峥嵘天与齐。君子行藏须壁立。群峰无数望中低。抛梁北。明宫夜夜瞻宸极。秋风玉节燕山遥。行路重悲垂义檄。抛梁上。鱼跃鸢飞一俯仰。静界庄脩事事宜。此心千古天无障。抛梁下。溪流滚滚无时舍。清风百载隔晨如。后世阿谁兴起者。伏愿上梁之后。山川效灵。风教丕变。洋洋如在。百世虔蕉荔之禋。济济克生。一方成弦诵之教。
  常享祝文
学本孝敬。志遂忠勤。奕世名节。永挹遗芬。
凤溪里社重建上梁文[进士金宗炰]
儿郎伟。成毁有时。感卅载老础倾圮。藏脩无废。喜一朝新栋高骞。差翚飞之谷辰。腾燕贺之善颂。粤惟凤溪社三架祠屋。实为绯衣氏两世俎豆。勋于国式于乡。有是父有是子。安村爷德业。讵无崇报之举。痴岩公风范。允合隮配之休。即八榆遗墟而刱起先祠。本出诸孙孝思。以董陈私享而升为里社。寔遵一乡舆论。建设规模之亦既审慎于厥初。卫护保守之宁敢怠缓于来后。只缘仓卒磕筑之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4L 页
未固。致土浮而基倾。更兼绵薄僝鸠之欠精。遂栋朽而桷败。风雨鸟鼠。几经岁月之侵寻。墐补撑支。顿失体貌之尊敬。草草乎穷乡尸祝之所。龂龂如吾党士林之评。弊予改为。费积年之经纪。殚尔心思。赖近地之云仍。距旧址不能以弓。乃杵乃筑。鸠新材务取其朴。以斲以砻。乃始役于后麦播数旬。爰告落于前谷雨三日。侏儒整缀。接凤苞而鳞鳞。斗栱平蟠。戴虹梁而朅朅。溪山之物色顿异。可验修为在人。庭宇之体势益严。始幸虔奉得所。玆值丽举。庸替杵呼。儿郎伟抛梁东。依旧清凉万历中。三复当年游赏录。高山景行感懦衷。儿郎伟抛梁南。鹰峰屏列眼前森。宛如侍宴图成障。端拱焚香面北参。儿郎伟抛梁西。小白苍茫宿雾低。知是八斯遗躅在。斑斑苔径印前蹊。儿郎伟抛梁北。榆岩亭址讵无尺。尊周大义凛千秋。过者式闾闻者激。儿郎伟抛梁上。陟降明灵同出王。禋享何须一办香。此心今古元无障。儿郎伟抛梁下。长歌短引告来者。澡身居业此为先。奚但区区卫学舍。伏愿上梁之后。山灵呵护。地道平夷。神安人宁。既倾否而为泰。户弦家诵。咸舍旧而从新。无替百世之精禋。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5H 页
丕阐一方之文运。
朴啸皋先生门人录
裴应褧字晦甫号安村。庆州人。自星州移居荣川。 赠判书茂元子。生嘉靖甲辰。中万历癸酉司马丙子文科。壬辰守清道郡。峙粮缮城。为效死计。巡使令避贼锋。公不听。前后力战。捕斩二百馀级。后为顺天府使。兴学阅武。李相公元翼以为当为列邑矜式云。官止罗州牧使。与金柏岩同议刊先生文集。天资醇粹。笃志励行。母夫人尝患腹胀。药必亲煎。衣不解带者三年。柳西厓成龙尝邀公算天地元会数。公一一精通。西厓叹曰推此可见笃实之工云。自罗州归后。日与金柏岩诸公。徜徉佳山美水之间。或设文会于黉堂。通读经书。亹亹忘倦。享年五十九而卒。以宣武功 赠参判。所著诗文及壬辰天讨录藏于家。
京山志人物条
裴应褧字晦甫。居南山里内基村。嘉靖甲辰生。万历癸酉生员。丙子文科。壬辰之乱。以清道郡守。招募义旅。完备器械。斩获颇多。且于山多聚农民。设木栅谨防御。保全耕种。民以免饥。乙未 朝廷酬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5L 页
劳升通政顺天府使罗州牧使以卒。年五十九。少以经术见推。癸巳避兵移寓荣川。与诸士友就伊山书院。为朔望讲学之会。子尚益文科判官。弟应衮生员。
赠遗
  朝天时别章(并序○朴善长)
  吾郡柏岩金相公安村裴令公。皆家食在乡。岁壬寅夏。差赴 天朝。在一月而差先后焉。夫衔命殊而行期同。此二公之所幸也。旬未浃而饯礼再。则乡友之所叹也。落日河桥。不能无感恨于众宾。而閤下之志。报国而已。忠信而已。古人云视万里于咫尺。秉一节于四方。非閤下之谓耶。走上 龙墀。承九天之褒命。归来春风。披锦囊之所收。愚以是望焉。
冠盖西临铁水流。三杯聊慰日边游。九旬夷夏经重译。万里风霜赖一裘。不啻骐骝充下贡。应输忠款达前旒。丈夫怀抱当如此。莫问官途几许脩。
  又(朴漉)
今日长程别。秋风万里槎。提封趍日至。包贡抵皇家。眼入乾坤大。身尝险阻多。悬知回驭日。高赏被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6H 页
弦歌。
  又(权斗文)
男儿生外国。所见贵中原。白首衔 王命。丹心向帝阍。三轺连气槩。一路好言论。献马龙庭后。仍陈再造恩。
  又(琴复古)
燕山迢递鸭江流。万里严程赋远游。辽海霜深须摄玉。湾河雪落愿重裘。趍鹓俊彩惊环佩。执壤孤诚动 冕旒。倘及春风归尚早。故山花竹秀而脩。
  又(李兴门)
才望当朝第一流。担担往旆作西游。腾骧骏马辽阳路。萧飒风尘季子裘。禹贡山河寻古迹。尧庭冠佩拜 宸旒。此身报国甘劳悴。忘却燕山道路脩。万里宁论去路遥。男儿壮志自玄髫。 皇恩久荷乾坤大。壤奠今将牝牡骄。文彩岂徒专海外。丹忱应已动 天朝。临分不用频挥泪。归及春风雪未消。
  又(李景明)
自从莲榜忝名联。兄弟交期久益坚。幸我南中分竹日。适君林下告休年。双清谈笑情何尽。万里分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86L 页
携思转绵。山海秋风霜月夜。梦魂应趁铁津船。
  又(李耋)
使乎才节脱凡流。今向 天朝作远游。于享志专输壤奠。且候人尽美羔裘。眼观周乐追吴札。首稽尧庭拜 玉旒。孑孑行旌千里路。葵诚都是为 灵脩。
  又(洪以成)
吾 君事大竭深诚。拣送名臣管押行。地用好贡方物献。 天王应喜享仪成。堪誇吴使观周礼。肯惮张槎渡海程。顾我未忘同契义。题诗来话惜离情。
  又(金勮)
衔 命飘然朝 九天。燕山迢递路三千。驱驰霜露身何顾。冒涉危艰志益坚。使节光摇山海雪。行旌影拂玉河烟。遥知壤奠充庭日。咫尺 天颜对必专。
  又(黄曙)
吾王事大悉由诚。名是君臣父子情。贡献每思仪及物。使臣惟简实俱声。 天闲岁进耽罗种。沙苑时看云锦明。匏系一方竟何用。病中犹羡丈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