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x 页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补遗
补遗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1H 页
倡义事迹
壬辰四月十一日。倭寇至。○五月十一日。松庵自高灵。领家僮及同里二十馀人以应之。因聚东面西面南面之兵。○即赴居昌。与郭䞭(玄风人),文纬(居昌人),金浍(先生弟)。通文列邑。定起兵有司。(安阴郑惟明,成彭年。咸阳卢士尚,卢士豫,朴𧂍。山阴吴伣,吴长,林应聘。丹城李鲁,金景谨,李惟诚。三嘉卢钦,李屹,朴思齐。宜宁李云纪,郭再祐,郭赾也。)其文曰居昌则已起九百馀人。将进捣贼穴。而星州,草溪之贼。曰渐鸱张。若留时,失机则后难图也。惟愿诸君。速起合势。不失事机云云。○六月初九日。大将遇倭船于高灵开山浦接战。遂获全船二只。斩首八十馀级。所得之物。皆是内帑珍宝也。得一金纸障子。有 光庙御讳及祭服二领赤舄二部。送于招谕使。○七月二十日大雨。大将与倭贼接战于豆谷驿前。射杀甚众。军官张应麟死之。应麟有勇力善骑射。为大将军官。知礼之贼将逾牛岘。应麟为先锋。战于豆谷驿。发矢无不中。会贼四至。应麟只有一矢。力尽遂死之。○二十六日。大将结阵于甘祚。送徐金海礼元等。埋伏于知礼。二十九日。齐整军马。以围知礼之贼。
壬辰四月十一日。倭寇至。○五月十一日。松庵自高灵。领家僮及同里二十馀人以应之。因聚东面西面南面之兵。○即赴居昌。与郭䞭(玄风人),文纬(居昌人),金浍(先生弟)。通文列邑。定起兵有司。(安阴郑惟明,成彭年。咸阳卢士尚,卢士豫,朴𧂍。山阴吴伣,吴长,林应聘。丹城李鲁,金景谨,李惟诚。三嘉卢钦,李屹,朴思齐。宜宁李云纪,郭再祐,郭赾也。)其文曰居昌则已起九百馀人。将进捣贼穴。而星州,草溪之贼。曰渐鸱张。若留时,失机则后难图也。惟愿诸君。速起合势。不失事机云云。○六月初九日。大将遇倭船于高灵开山浦接战。遂获全船二只。斩首八十馀级。所得之物。皆是内帑珍宝也。得一金纸障子。有 光庙御讳及祭服二领赤舄二部。送于招谕使。○七月二十日大雨。大将与倭贼接战于豆谷驿前。射杀甚众。军官张应麟死之。应麟有勇力善骑射。为大将军官。知礼之贼将逾牛岘。应麟为先锋。战于豆谷驿。发矢无不中。会贼四至。应麟只有一矢。力尽遂死之。○二十六日。大将结阵于甘祚。送徐金海礼元等。埋伏于知礼。二十九日。齐整军马。以围知礼之贼。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1L 页
○三十日。徐金海率兵下阵于知礼近处。大将当暮亦下约誓。躬行纛祭。先送伏兵以邀之。○八月初一日平明。大将出阵馆洞。卫将已围知礼之贼。焚荡入仓者。大将亦亲往督战。贼尽聚于门楼。几于尽剿。以裴楔不用命。不能全捷。然所获甚多。贼乘夕尽遁。大将复移阵新仓。○九月(缺)日。巡察使金晬传令晋州牧使金时敏。领兵同击晋军。与贼相战见败。贼入知礼之沙郎岩。大将跃马挥剑而前。呼时敏曰 国家待公以高秩者。要为今日用也。男儿死耳。不可退也。金公应声曰诺。遂鸣弓突阵。连战二合。诸军乘势大呼崩之。贼兵败遁。时敏中丸伤足。因留阵中。大将视疮涕泣。因连战皆捷。贼遂败走。时敏还晋州。○十七日。为讨星山之贼。行军到加祚仓。○十九日鸡鸣。与郑大将合势。进逼星山。贼守甚严不得入。还阵东冈精舍。○二十日。郑大将更欲围讨。合军到城下。贼兵自开宁大至。裴楔之军先溃。诸军效之。望南山而走。大将引军入海印寺宿焉。此日孙承义死之。○十月(缺)日。开宁贼踰防害岘。将有驰突之势。大将时在金山。遣伏兵将金瑄等击却之。○巡察使以晋州贼势房突。自山阴还咸阳。告请援大将。将亲自驰救。会晋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2H 页
贼为守城军所败遁。故不果。○自如察访(失姓名)持 皇帝敕文来阵。( 宣庙宝鉴曰 帝遣行人薛藩降敕宣谕。九月宣布于八道官义兵。)○十一月初三日。大将出阵弓藏。暮还石谷。○十三日。大将升堂上。○二十五日。贼入豆谷。我军力战。斩倭三级。○三十日。湖南义兵大将崔庆会领兵来。○十二月十八日。湖南兵斩倭一级。仁同居幼学张凤翰捉党倭僧赞希上佐水晶者来现。○时官军多逃亡。巡使令各其守令。亲自押领而来。咸阳倅不能搜捕。只以十馀名来现。故大将杖其陪吏。○闻金俊民在三嘉发疽颇重。送成生员彭年救疗。○二十四日。大将与卫将约束平明下阵于上佐院松亭。崔闵(佥正汝云。湖南义将。)两将阵于近处。大将本军二千馀名。闵与崔兵千有馀名。遂与约束曰如此如此。盖湖南两兵由熊岘。我军由薮头。知礼军及本道僧兵由南方突进。湖西兵掩袭牛岘。尚州军围入尚州之路。金山军及本军潜从东山顶见火烈。将金涵,郑惟会,金梦麟军及左右突击将等兵。呼噪突入。或火或射。兵势既张。惟疑兵外四面围抱之军。一时突入。鼓噪助势。毁破木栅。拦入贼窟。乱下厮杀。四山疑兵则或炮或噪。亦为后军围抱之状。期于剿灭无遗。大将与卫将如是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2L 页
勘结。○二十五日。大将早朝出阵松亭。崔闵两将亦来会。将接战。候军传言倭追自金泉大至云。我军进退三战而退。军官柳嗣弘死之。时尚州湖西兵既不来。湖南兵亦不趁期围入熊岘。独我军先入。贼突出熊岘。还围我军。我军且战且退。贼亦颠仆者多。而我军孤弱。不能斩级。惟继援将金忠敏与咸阳精兵崔云奴亿卜。射杀骑马倭堕地。仍夺所骑马。鞍子以金银饬。必是贵倭也。柳嗣弘下马射贼。反围于贼中。持马者逃走。不及骑马。射数倭而被死。嗣弘本弁岩伏兵将。遵奉将令。尽心木栅。大有御贼功。故大将尤庸矜怜。为之行素。是日我军死者十馀名。贼亦多死。不可谓大败也。○自九月至此。将不设席。士不解甲。以战以守。贼若不来。则又令将士或夜警或设疑。或诱引以战。或伏兵以摧。凡大战十馀。摧却三十馀度。○癸巳正月初四日朝。主簿黄润奉 教书到阵。(盖以公拜一道义兵都大将也。)大将迎入。行八拜伏地痛哭。一军皆感怆。○初七日。星州党倭人二名伏罪。徇示军中。○初九日。大将将巡检诸义军。使卫将黄应男,调军金浍代摄一军。自带精兵七十馀。军官二十馀员及参谋书记有同等。发行湖南。吕应望自 行在所还。详言日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3H 页
边消息。○十一日。巡相闻大将巡检列邑之言。切欲停行。以防开宁之贼。大将言巡检列邑。将欲招集散亡之卒。仍为 启闻。○十二日。大将闻开宁贼多聚星山。匈谋叵测。除军官二十精兵三十外。尽令归御弁岩。○十四日。玄风县监辛础来谒。大将令族亲家办出酒果。省扫七洞先茔。本县守欲纳奠物。大将不受曰 主上犹不能荐祀 陵寝。况吾臣子。安敢便受公办乎。召募官亦纳奠物不受。为告文瞻拜后阵娥林。○十七日。行军入宜宁。官舍尽为灰烬。留阵于嘉礼里。昌原府使张义国,熊川县监李宗仁,宜宁县监朴思齐,义兵左将郭再祐,义兵右将郑仁弘。皆迎命来会。吴牧使沄亦来。从容议事。○二十二日。早发到劝宾驻点。闻 天兵大捷箕城之贼。一军莫不踊跃。由霜岘直抵加祚仓。○二十三日。僧义将信悦斩倭十级而来。(十九日斩倭一级)○二十六日。下道之贼。闻箕城贼为 天兵所败。皆有归去之心。开贼居半逃走。昌原贼亦皆遁去。○二十九日。欲图开星之贼。传令两邑。使探贼势。朴佐郎而章来宿。○二月初二日。大将特 除为右兵使官 教来到。闻 天兵十万又发辽东。○初四日。兵相拜 命。闻星州据城之贼遁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3L 页
去。修军马直向知礼。○初五日。修封状 启。○初七日。行军到石谷留阵。崔大将亦领军来会。○初八日。送姜大翼忠清道。探问迎 唐兵节次。传令卫将下阵弓藏。与湖南军共问举事。且令三嘉,陜川两邑军来阵于星州。以待事期。○初九日。令卫将进阵于贺老。(金山地)又令军官七员往助战所。巡相军官四员亦偕往醴泉。进士曹友仁,白伸等。持义兵成册来献。荣川义兵卫将禹图南,安东义兵军金松等。亦来现。○十二日。开宁人入倭者男女四百馀名出来。盖以 天声已急。贼徒将遁故也。宣 传官李受训奉有 旨来到。 谕以 天兵既克平壤。馀丑奔溃。遏绝中道。毋使只骑得返之意。山阴义兵参谋陆公信持成册来呈。○十三日。以守令分差卫将。上道卫将巨济县令金俊民。下道卫将昆阳郡守李光岳。○十六日。兵相移阵于贺老。为便于节制也。是晓开贼尽遁。令卫将黄应男及开宁倅崔琦准,金山倅朱梦龙等设伏尾击。贼果遁归。与湖南兵协力追击。斩馘十二级。金俊民以不从将令。杖其裨将。○十七日。善山军斩贼二级擒一口。厥状甚恶。高灵假守郭大成,草溪假将陈彦忠,陈汉彦。以失机。从轻重论罪。○十八日。兵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4H 页
相早与金巨济俊民看审开宁贼屯之处。周回八九里。围设木栅。木栅内外。凿堑筑墙。皆极整高。如是者三四重。其最近内重。别造板门。制度亦巧。近东上下二峰。皆有阵栅。下阵栅尤高整坚固。皆云倭将所居处也。其下屯幕。蜂屯蚁聚。街路井列。使人心目眩烂。莫知端倪。必非常倭所在也。阵之东一峰。乌鸢乱集。众尸委积。盖倭使我国附入男女。结阵于此。出遁时仍乱斫尽歼而去。降附之罪。虽死尚馀。而白骨成丘。惨不忍视。外栅东头悬三人。西头悬一人。皆我国人。匈酷之状。莫不骇恻。初开宁之贼。最于本道。至以人万声言。今审此处。诚非虚语也。翌日修封状 启。○二十日。 天兵约法十章。备边司关三度。自巡使所来。令卫将进阵开宁。谋讨善山之贼。以开贼追讨时不从约束。杖陜守四十。星判四十。○二十四日。进阵开宁北山。督诸军埋伏竹岘等处。以邀往来之贼。乡校西有倭冢二丘。前立一木。白而书之。皆以佛家语。编为绝句。使发之。乃烧葬也。又其西有冢。发之则倭尸也。出而斩之。○二十五日。以埋伏不利。金巨济军官卫将军官及金山倅开宁倅别将郑庸等皆杖之。卫将缚送通倭者二人行刑。翌日卫将又缚送拔人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4L 页
冢割头者一人。僧将缚送附贼者三人。皆刑之。丰基义兵有司安㺶。持成册来现。○三十日。以八莒等处埋伏事。定别将郑国祥令抄精锐。待晴发行。○三月初二日。又令僧将信悦率其军埋伏于竹岘。兼探贼势。夕兵相气不平。○初四日。荣川义兵斩送倭二级。○初七日。兵相痛甚。不能视军。然犹使郑士恕等别抄精兵六十名。与卫将埋伏待变。善山府使丁庆达来谒。请军粮。给米一石。○初十日。闻尚州牧使父子为贼所害。闻庆倅仅免报。痛谻中亦抚枕咄咄。既已德凝(朴惺)送腊雪水。养静(郭䞭)自晋山驰到。时症已危急。语音莫分。见之但执手㱆唏而已。○十一日天欲明。兵相起执弟浍手曰汝勉之。与汝起义。我今已矣。汝须千万努力。殄灭匈酋无馀。以卒吾本志。而已卒逝。痛矣。遗令军中及左右。毋得发丧。及昏舁还新仓。始发丧。盖以贼窟不远。恐有意外之变也。○时护丧参谋郭䞭,文纬。军官姜大翼,郑庸,金洙,宋以张,柳报春,郑惟贤,李东吉,河光达,慎终男,卞希璜,慎守,梁缅,郑纴,白银玉。服亲金浍,金瀁,金弘远,金涵,金汲。奔问成彭年,李起春,尹景男,郑惟明,卢士价,郑宗悫,郭履常,成辨奎,柳仲龙,辛辙,金应鉴,李诚植,李允植,李奎寿,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5H 页
郑以礼,金俊民。○二十一日。金直长滋(公季氏)奔自尼城。二十四日。权窆于七洞先山下。(出文茅溪手记及金氏家藏。)○其为将也。严约束。整器械。养士马。广哨探。结以仁恩。威以军令。风度峻整。号令明肃。人莫能干以私。妻妾流寓安阴(先是先生使侄参奉永立奉祠宇率内外家眷。安接于安阴水胜洞。)村舍。而一不相顾。至疾病亦不相见。人以为难。(出茅溪日记)○号令纪律颇严肃。军容克壮。人皆以义兵大将称之。○金大将茂溪之捷。花舰所得宝货。领输数驮于招谕使。(金鹤峰)俾之转送 行在。招谕使在矗石楼。点数观之。䌽段长短二十端。绮绢青黄四十端。纱纨广狭六十束。绫罗全半三十束。鼎䌷三百疋。铜绢三百疋。纹锦五十幅。绯袍十九领。白丝二十两。红花三十斤。光国功臣宴会契轴图一幡。 世祖施御寺讳悬帛一幡。沈香药函一个。倭将金鞍一坐。披翻于堂上。光彩眩缬。令营吏转致南原府藏之。以待贼路清净之期。○招谕使往见金大将于阵中。信宿以劳之。始见朴惺。约与偕行。荠浦万户黄应男乱初逃匿黄山。招谕使招送于金大将。金大将以为左部将。巨济县令金俊民为右部将。居昌出身卞浑亦起乡兵。付金大将为先锋。每战皆先登射贼。居昌山尺数十人。每为前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5L 页
突。无不一当百。贼气自是顿挫。○鲁到山阴。得米百馀石。任县倅金洛区处转送金大将。○招谕使檄玄风文。有曰顷者高灵金佐郎沔。陜川郑宜宁仁弘。奋忠倡义。一呼而州郡响应。比来军声大振。恢复之功。庶几可图云。○招谕使救郭再祐状 启。有曰臣则下书譬晓。金沔亦贻书戒之。再祐即听顺。臣及金沔戒敕之书及其答书。并为誊书上送云。○金沔闻倭贼屯于鼎津南。即引兵进阵津北以御之。其近处居民之避乱者相谓曰与其窜身山谷。各自图生。曷若从金大将军中以求生也。斩木揭竿。裂帛为旗者争来附。而至于老弱亦皆扶持提挈。接续而至。郭再祐私谓其将佐曰吾闻金大将与贼隔江而阵。吾未知此人能却此大贼也。吾往其营中。观其筹画之如何。即带其军官十馀人到阵外。公邀入帐内。语未了。再祐不觉屈膝而叹服焉。因问曰贼之大军。相对而阵。未知大将出何计以却之也。公曰吾既有谋画。公亦助我一臂可也。再祐退谓左右曰吾视金大将。气度严毅。举止安閒。扫灭匈贼。保全岭南者。必此人也。○金郑二大将名位并高。不相差池。而郑大将参谋皆其门生。其中如权瀁之辈。轻儇怪妄。欲隆尊其师为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6H 页
义兵首功。而金大将声威功绩。颇出其右。兴讹造讪。嚣嚣多言。郑大将移文于金大将。煞有未安之语。○草溪儒生李大期等上招谕使挽辕书。(时鹤峰新拜左监司)略曰前佐郎金沔,前掌令郑仁弘。应閤下招谕之檄。孤忠自激。张拳奋起。誓心白曰。期雪 国耻。招集散亡。远近响应。军声稍振。义锋颇锐。鸱张渐杀。豕突顿挫。江右八九郡。得免其吞噬。惟彼贪吏屠伯。猜疾义兵。百计谋毁。其不敢恣胸臆者。以相国在也。今曰渡江而东。则前日之蓄怒怀嫌者。得以弄其手矣。精忠义烈如二将。亦安肯苟冀成功。为彼所掣肘乎云。○ 上拜金沔为义兵都大将。远近诸军。皆管摄焉。有教书。沔承命感惧。益自激奋。期歼凶贼。遂移书请救于湖南伯不听。于是大张声威。以耸动瞻聆。将巡敕诸阵。自居昌,三嘉向宜宁。参谋从事十馀员。军官四十。双牙兵一百。队卒三百。陪吏八。罗将二十。行李之仪。连延二十里外。鹤峰闻之。有忧色曰数邑军粮。方今告罄。而不念供亿之敝。志海未免有浮症。其后志海闻是语。顾谓赵宗道等曰吾所以为此者。非欲誇威武也。方今方伯连帅辈率皆鸟鼠窜伏。吾不张皇兵威。耀示列邑。则何能耸动瞻聆。镇定群情。宗道拜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6L 页
曰公之料筹。非吾辈之所能及也。自是金大将威名大振。行兵到处。辄摧匈贼。高灵,知礼,宜宁,金山等列邑。尽为收复。 上奇其壮绩。欲令率其本部。上来勤 王。沔闻 命即欲刻日治装。提兵往赴。岭南诸处义徒。莫不咨嗟叹息曰。金大将若离本道。吾侪无所依赖。倭贼无路讨平。岭南一路。将何以保守乎。至于远近民庶。亦皆痛哭曰。吾失金大将。吾不能保全也。一道之内。喁然不能镇定。于是鹤峰深忧群情。将至散涣。急驰 启以报。 朝廷依 启。遂不勤 王。仍得留阵本道。其后代金时敏为右兵使兼牧使。鹤峰至居昌相会。言前曰巡行不恰当。仍对酌数大碗。握手吐怀。或泣或啸。及曙而罢。未久兵使遘疾而逝。鹤峰闻而大痛曰长城坏矣。国事去矣。即驰 启。为挽诗三幅而送。(佚不考)○金沔自为义兵将。时虽听鹤峰节度。而号令之间。或多颉颃。鹤峰尝谓沔性偏势滞。颇有不慊之意。屡形言色。人或疑其两不相好。至是悼死褒 启。激切如是。且谓惺鲁曰志海非吾侪所及。其妻妾在十里之外。而终始不往见。精忠义烈。可质神明。(出李松岩鲁所记龙蛇录。)○令诸军埋伏竹岘等处。以邀击往来之贼。日暮称以埋伏处。终无往来之贼。领军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7H 页
而还。先生怒曰尔等必违我节度也。竹岘等处。贼兵往来要冲之地。岂终不见贼一人乎。杖其将校数三人。又令卫将率诸将埋伏于善山地矣。谋探来言贼之自尚州向善山者。自辰至未。连亘不绝云。先生即整军马进阵金山。必欲尽歼。遣使召湖南义将。来住近处。又使僧将信悦率其军。潜踰竹岘。探知贼情。巡使金鹤峰闻先生深入贼窟。甚以为忧。使金山郡守来言贼势方盛。不可深入。姑宜移军弁岩。以观其势。先生奋然曰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屹不动念。刻期举事。军谋大定。部分已整。而三月初二日。忽然遘疾。渐至危笃。不能视阵。症候似有发热之渐。德凝来住凤谷。驰书以问。病革。文郭诸公煎药以进曰吾辈奉令公起义。戮力同心。东西征战。所向辄胜。岭南许多凶贼。几尽扫荡。而不意今日公病至此。吾辈将何所归。国事置于何地。进此药物。或冀其万一更苏。先生强力而起。执手而叹曰吾与君辈。殉国忘身。誓扫此贼。保全岭南。少谢 君父之恩。今余不幸命卒于此。天实为之。奈何奈何。但善山贼方盛。而吾不能扫平而没。泉壤之下。死不瞑目。仍泣下数行。左右侍者莫不哽塞。指善山发声长叹曰天何使我不平此贼也。时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7L 页
耶命耶。语终而卒。先生素多疾病。而经年血战。暴露风霜。人莫不危之。而先生不以为虑。跋涉险难。积成病渐。竟至于此。夫所谓只知有国不知有身者。殆先生乎。奉还薪仓。始发丧。一军皆叩胸痛哭曰大将云亡。吾辈于何所管摄也。涣散解体。莫适所从。洛右一路诸民。亦皆哀号曰金大将已死。沮遏倭贼其谁也。岭南之民。将无孑遗矣。虽山谷之间荒野之外。闻先生丧者。莫不痛叹而掩泣焉。巡使闻丧大惊曰金公死矣。岭南已矣。驰 启 行朝曰兵使本以多病之人。养疴山林。变生之初。奋不顾身。倡起义兵。誓不与贼俱生。经年血战。屡挫贼锋。高灵知礼金山开宁。次第收复。江右一带。至今保存。皆其功也。起兵之后。长在阵中。经夏涉冬。暴露于风雨霜雪之中。而屹不动念。为国之诚。炳然如丹。积伤之馀。卒遘大疠。毕命军中。长城一坏。三军饮泣。天不助顺。一至于此。 启至 上震悼。先生与之同事于义举者。皆以忠信相结。不变于死生。其后郭䞭,赵宗道,金浍同守黄石山城。城陷不屈而死。宗道有诗曰巡,远城中死亦荣。盖亦有得于先生者欤。(出金氏家状)
公幼而志学。不屑为举子业。与郑寒冈诸人。为莫逆
公幼而志学。不屑为举子业。与郑寒冈诸人。为莫逆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8H 页
之友。淑艾君子之乡。讲磨性理之学。以教诲后学为务。学者坌集。初举孝廉 除参奉不就。俄以遗逸擢工曹佐郎。黾勉赴 阙。谢 恩即归。守静丘壑。无复当世之念。(出朴玄石世采海东师友录。)
宣庙初。擢用儒贤。先生与赵月川,成牛溪,郑寒冈,李莲峰诸贤。相继升六品。○己丑狱就理寻释。时台 启以为金沔,郑介清皆是李山海在铨席所褒奖收用者。而已被连逮。山海独不可免云。○先生以工曹佐郎辞归时。历过尼城▣氏金沟公滋家。邻近士林之来谒者甚多。公州郑参奉(缺名)亦以操行闻于一乡者也。入谒后因言曰小生向见徐孤青起。则鄙吝之心自然冰释。今见先生。出于孤青上万万。先生艴然变色。郑参奉甚为无聊。即辞退。先生责金沟公曰如此面谄之辈。何以容接乎。(出金氏家藏遗事)
江右诸军首倡义举者。金佐郎沔。自高灵,陜川而激发。自为义兵大将。纠合同志。振励义士。虽平日白面书生。臂弓腰箭。皆愿立于行间。其所聚军丁。至于一万四五千。再三交锋。撞杀水上之贼。几至数百云。其处四邻士友之同德同心奋发激起之美。可想矣。(徐乐斋思远招集乡兵文)
宣庙初。擢用儒贤。先生与赵月川,成牛溪,郑寒冈,李莲峰诸贤。相继升六品。○己丑狱就理寻释。时台 启以为金沔,郑介清皆是李山海在铨席所褒奖收用者。而已被连逮。山海独不可免云。○先生以工曹佐郎辞归时。历过尼城▣氏金沟公滋家。邻近士林之来谒者甚多。公州郑参奉(缺名)亦以操行闻于一乡者也。入谒后因言曰小生向见徐孤青起。则鄙吝之心自然冰释。今见先生。出于孤青上万万。先生艴然变色。郑参奉甚为无聊。即辞退。先生责金沟公曰如此面谄之辈。何以容接乎。(出金氏家藏遗事)
江右诸军首倡义举者。金佐郎沔。自高灵,陜川而激发。自为义兵大将。纠合同志。振励义士。虽平日白面书生。臂弓腰箭。皆愿立于行间。其所聚军丁。至于一万四五千。再三交锋。撞杀水上之贼。几至数百云。其处四邻士友之同德同心奋发激起之美。可想矣。(徐乐斋思远招集乡兵文)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28L 页
时各道起义兵讨贼者甚众。其在庆尚道。高灵人前佐郎金沔。玄风人郭再祐。陜川人前掌令郑仁弘。礼安人前翰林金垓。校书正字柳宗介。草溪人李大期。军威校生张士珍。沔故武将世文之子。御贼于居昌牛脊岘。屡却贼。事 闻擢为右兵使。病卒于军中。(出柳西崖惩毖录。)
壬辰倭变。 乘舆播迁西行。国内空虚。贼兵充斥。号令不行。几于无国者逾月矣。岭南金沔,郭再祐。湖南金千镒,高敬命。湖西赵宪等。倡起义兵。传檄远近。自是民始有向国之心。州郡士子在在召募。以义兵将称之者无数。以至剿降倭贼。恢复 国家。乃义兵之力也。(出李芝峰类说。)
壬辰倡义时同苦录
起兵有司郑惟明(字克允号峄阳进士)居安阴
成彭年(字▣▣号石谷生员)上同
卢士尚居咸阳
卢士豫
朴 𧂍上同
吴 伣居山阴
吴 长(字巽承号思湖别坐)
林应聘上同
李 鲁(字汝惟号松岩)居丹城
金景谨(字西信号大瑕斋)
李惟诚上同
卢 钦(字公信号立斋前奉事)居三嘉
李 屹(字景仰号杏轩)
朴思齐(前学谕宜宁倅)上同
李云纪居宜宁
郭再祐(字季绥号忘忧堂)
郭 赾上同
义兵都大将金 沔(字志海号松庵辛丑右兵使)居高灵
义兵左将郭再祐
义兵右将郑仁弘(字德远)居陜川
招谕使金诚一(字▣▣号鹤峰巡察使)居安东
招募有司金应圣(字仲时号玉谷)居高灵
郑以礼(字敬甫)上同
助防将金时敏(晋州牧使)
参谋掌书记郭 䞭(字养静号存斋)居玄风
文 纬(字顺甫号茅溪)居居昌
尹景男(字汝述号瀯湖)上同
朴廷璠(字君信号鹤岩)居高灵
柳仲龙(字汝见)居居昌
调军赵宗道(字伯由号大笑轩)居咸安
金 浍(字志河号松斋前参奉)居高灵
典饷朴 惺(字德凝号大庵前佐郎)居玄风
来往谋画李 承(字善述号晴晖堂)居星州
先锋将卞 浑(字明叔出身)居居昌
金弘汉(死于茂溪战)居清道
伏兵将金 瑄
李 亨(死于牛岘战)
突击将郑 庸
上道卫将金俊民(巨济府使)
下道卫将李光岳(昆阳郡守)居 京
中卫将徐礼元(金海府使)
主议权世春(字景和号果轩)居丹城
射士李 竹
别将郑国祥
卫将韩应麟
李厚庆(字善胤号畏斋)居灵山
李道孜(字立之号复斋)上同
义兵副将黄应男(荠浦万户)
闵 惕(死于蛇院洞战)
游击将张士袺(死于蛇院洞战)
朴应星
假将权应星(死于知礼战)
孙仁甲(前佥使死于马津战)
孙承义(前主簿死于星州战)居晋州
星州召募官李弘宇
丹城召募官权 愇
高灵假将郭天成居海南
草溪假将郑彦忠
陈汉彦
假守郭 𧺝(前郡守)居玄风
召募官吕大老(知礼县监)居金山
荣川卫将禹图南
丰基义兵有司安 㺶
安东义兵金 松(永川县监)
从事官韩明胤
朴而龙居黄涧
姜 节居怀德
慎秀乙居 京
文弘献
文弘猷
外防将全致远(字▣▣号濯溪前别坐)
军官张应麟(死于豆谷战)
孙敬宗(前奉事)
柳嗣弘(死于佐院战)
许 镒(熊川县监)
裴 楔(陜川郡守)居星州
高得厚
张 润
柳 濆
姜大翼
金 洙
宋以张
柳报春
郑惟贤
李东吉
河光达
慎终男
卞希璜
慎 守
梁 缅
郑 纴
白银玉
蒋希春(司评)居蔚山
李承奎(主簿)
金 洽
全应春(部将)
徐仁忠(佥使)
高敬伦(宣传官)
徐梦虎
高处谦
李景渊上同
诸义士金颖男(前都事)
闵汝云(前佥正)
辛 础(字支叟玄风县监)居灵山
李大期(字任重号雪壑义兴县监)居草溪
张凤翰居仁同
金忠敏居灵山
全 雨
张义国(昌原府使)
吴 云(前牧使)居荣川
吴汝稳居宜宁
尹 铎(字闻远前奉事)居三嘉
徐 迪(字惠仲号韭岩进士)居陜川
曹友仁(进士)
崔琦准(开宁县监)
朱梦龙(金山郡守)居晋州
权应洙(前奉事)居新宁
丁庆达(善山府使)
卢士价
郑宗悫
郭履常
成辨奎
辛 辙
金应镒(字子瞻号琴窗)居昌原
李诚植
李允植
李奎寿
诸 洙(前守门将)
孙 必
裴承武居顺天
慎宗纪居高灵
马天穆上同
安克家(字宜之前县监)居草溪
安 哲(字汝吉前判官)上同
尹弘鸣(字应时)居蔚山
郑士恕居陜川
任启英
张鹤翼
郑惟会
金梦麟
吕应望
李得春
全永期
朴廷琬
裴应衮
裴 岦
金 瑛居草溪
李后膺
郑 淳
李宗仁(前县监)
尹 铣(前学谕)
郑仁荣居陜川
徐骏臣
朴明胤(字孝叔)居星州
李㕀吉(字贞晦号双峰)居灵山
姜 延
白 伸
陆公信
朴而章(前佐郎)
族亲义士金 浍
金 瀁
金 涵
金 汲
金 诚
金弘远
各处战地
山尺。 牛岘。 箱岩。 木通。 马岭。 弓藏。 熊岘(
壬辰倭变。 乘舆播迁西行。国内空虚。贼兵充斥。号令不行。几于无国者逾月矣。岭南金沔,郭再祐。湖南金千镒,高敬命。湖西赵宪等。倡起义兵。传檄远近。自是民始有向国之心。州郡士子在在召募。以义兵将称之者无数。以至剿降倭贼。恢复 国家。乃义兵之力也。(出李芝峰类说。)
壬辰倡义时同苦录
起兵有司郑惟明(字克允号峄阳进士)居安阴
成彭年(字▣▣号石谷生员)上同
卢士尚居咸阳
卢士豫
朴 𧂍上同
吴 伣居山阴
吴 长(字巽承号思湖别坐)
林应聘上同
李 鲁(字汝惟号松岩)居丹城
金景谨(字西信号大瑕斋)
李惟诚上同
卢 钦(字公信号立斋前奉事)居三嘉
李 屹(字景仰号杏轩)
朴思齐(前学谕宜宁倅)上同
李云纪居宜宁
郭再祐(字季绥号忘忧堂)
郭 赾上同
义兵都大将金 沔(字志海号松庵辛丑右兵使)居高灵
义兵左将郭再祐
义兵右将郑仁弘(字德远)居陜川
招谕使金诚一(字▣▣号鹤峰巡察使)居安东
招募有司金应圣(字仲时号玉谷)居高灵
郑以礼(字敬甫)上同
助防将金时敏(晋州牧使)
参谋掌书记郭 䞭(字养静号存斋)居玄风
文 纬(字顺甫号茅溪)居居昌
尹景男(字汝述号瀯湖)上同
朴廷璠(字君信号鹤岩)居高灵
柳仲龙(字汝见)居居昌
调军赵宗道(字伯由号大笑轩)居咸安
金 浍(字志河号松斋前参奉)居高灵
典饷朴 惺(字德凝号大庵前佐郎)居玄风
来往谋画李 承(字善述号晴晖堂)居星州
先锋将卞 浑(字明叔出身)居居昌
金弘汉(死于茂溪战)居清道
伏兵将金 瑄
李 亨(死于牛岘战)
突击将郑 庸
上道卫将金俊民(巨济府使)
下道卫将李光岳(昆阳郡守)居 京
中卫将徐礼元(金海府使)
主议权世春(字景和号果轩)居丹城
射士李 竹
别将郑国祥
卫将韩应麟
李厚庆(字善胤号畏斋)居灵山
李道孜(字立之号复斋)上同
义兵副将黄应男(荠浦万户)
闵 惕(死于蛇院洞战)
游击将张士袺(死于蛇院洞战)
朴应星
假将权应星(死于知礼战)
孙仁甲(前佥使死于马津战)
孙承义(前主簿死于星州战)居晋州
星州召募官李弘宇
丹城召募官权 愇
高灵假将郭天成居海南
草溪假将郑彦忠
陈汉彦
假守郭 𧺝(前郡守)居玄风
召募官吕大老(知礼县监)居金山
荣川卫将禹图南
丰基义兵有司安 㺶
安东义兵金 松(永川县监)
从事官韩明胤
朴而龙居黄涧
姜 节居怀德
慎秀乙居 京
文弘献
文弘猷
外防将全致远(字▣▣号濯溪前别坐)
军官张应麟(死于豆谷战)
孙敬宗(前奉事)
柳嗣弘(死于佐院战)
许 镒(熊川县监)
裴 楔(陜川郡守)居星州
高得厚
张 润
柳 濆
姜大翼
金 洙
宋以张
柳报春
郑惟贤
李东吉
河光达
慎终男
卞希璜
慎 守
梁 缅
郑 纴
白银玉
蒋希春(司评)居蔚山
李承奎(主簿)
金 洽
全应春(部将)
徐仁忠(佥使)
高敬伦(宣传官)
徐梦虎
高处谦
李景渊上同
诸义士金颖男(前都事)
闵汝云(前佥正)
辛 础(字支叟玄风县监)居灵山
李大期(字任重号雪壑义兴县监)居草溪
张凤翰居仁同
金忠敏居灵山
全 雨
张义国(昌原府使)
吴 云(前牧使)居荣川
吴汝稳居宜宁
尹 铎(字闻远前奉事)居三嘉
徐 迪(字惠仲号韭岩进士)居陜川
曹友仁(进士)
崔琦准(开宁县监)
朱梦龙(金山郡守)居晋州
权应洙(前奉事)居新宁
丁庆达(善山府使)
卢士价
郑宗悫
郭履常
成辨奎
辛 辙
金应镒(字子瞻号琴窗)居昌原
李诚植
李允植
李奎寿
诸 洙(前守门将)
孙 必
裴承武居顺天
慎宗纪居高灵
马天穆上同
安克家(字宜之前县监)居草溪
安 哲(字汝吉前判官)上同
尹弘鸣(字应时)居蔚山
郑士恕居陜川
任启英
张鹤翼
郑惟会
金梦麟
吕应望
李得春
全永期
朴廷琬
裴应衮
裴 岦
金 瑛居草溪
李后膺
郑 淳
李宗仁(前县监)
尹 铣(前学谕)
郑仁荣居陜川
徐骏臣
朴明胤(字孝叔)居星州
李㕀吉(字贞晦号双峰)居灵山
姜 延
白 伸
陆公信
朴而章(前佐郎)
族亲义士金 浍
金 瀁
金 涵
金 汲
金 诚
金弘远
各处战地
山尺。 牛岘。 箱岩。 木通。 马岭。 弓藏。 熊岘(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33H 页
并居昌地)。沙岩。 馆洞(并知礼地)。甘祚。 娥林。 开山浦(并高灵地)。茂溪。 可坪。 八莒。 东冈精舍(并星州地)。北山上佐院亭(并开宁地)。嘉礼里。 鼎津(并宜宁地)。石谷。 豆谷驿(并高灵地)。弁岩。 新仓。 雄岭(并居昌地)。竹岘(未详其地)。贺老里(金山地)。蛇院洞。 加祚仓(并星州地)。马津(未详其地)。
松庵精舍诸贤诗
敬默斋(郑寒冈)
庵高松下枕池塘。此地偏开礼义场。门对江湖萧洒野。轩临花石寂寥乡。游鱼飞鸟心期合。夜月朝云气味长。中有雍容君子学。薰陶德业送年光。
幽逸轩(金东冈)
松关南辟竹扉东。四面方墙一道通。半亩塘边精舍卓。百花堆处绿阴融。行藏动静遵尼父。德业文章体晦翁。孝友元来无愧怍。申申气像蔼丰隆。
修义斋(朴大庵)
五柳门边盖碧松。白梅坞角立青桐。方塘槛下荷香惹。复道庭中竹影浓。揖让雍容迎众客。慈详恺悌训诸童。礼经一部恒耽读。性理群书益遍通。
翠竹轩(郭存斋)
居然精舍数间成。特揭斯轩翠竹名。推法圣贤真事
松庵精舍诸贤诗
敬默斋(郑寒冈)
庵高松下枕池塘。此地偏开礼义场。门对江湖萧洒野。轩临花石寂寥乡。游鱼飞鸟心期合。夜月朝云气味长。中有雍容君子学。薰陶德业送年光。
幽逸轩(金东冈)
松关南辟竹扉东。四面方墙一道通。半亩塘边精舍卓。百花堆处绿阴融。行藏动静遵尼父。德业文章体晦翁。孝友元来无愧怍。申申气像蔼丰隆。
修义斋(朴大庵)
五柳门边盖碧松。白梅坞角立青桐。方塘槛下荷香惹。复道庭中竹影浓。揖让雍容迎众客。慈详恺悌训诸童。礼经一部恒耽读。性理群书益遍通。
翠竹轩(郭存斋)
居然精舍数间成。特揭斯轩翠竹名。推法圣贤真事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33L 页
业。薰陶德义这心情。鸿文硕学遵先世。至孝懿行诏后生。济济青衿今又会。吾师安宅倍神明。
默一堂(河暮轩)
草堂萧洒小溪傍。君子颐神任徜徉。入户泉声閒趣味。绕轩花色好风光。肯随时俗修边幅。乐与亲朋把酒觞。暖日晴窗多理会。程朱事业化中长。
吊亡诗[具思孟]
忠义根心众所知。勤 王倡起岭南师。功名未了身先死。雪涕空添为 国悲。
到石谷有感[郑 蕴]
闻说松庵老。恢恢气宇雄。乘危提义旅。为 国奏肤功。星陨嗟何遽。人亡事可恫。至今留阵处。惟见野花红。
挽章(三首)[李 鲁]
仡仡长身称世豪。更兼好学践谦劳。天山昔巩黄牛革。地水今纡赤豹韬。忠诚自激宁徯顾。 宠命虽加匪为褒。飞鸟俄遗音忽过。长教志士涕▣袍。
腥海漫澶鲸沛奔。关河千里涨妖氛。生灵刳割伤心见。 车驾播迁痛哭闻。只手拟撑天柱拆。孤忠期复地维分。从今万事都休了。后死吾侪耐羡君。
默一堂(河暮轩)
草堂萧洒小溪傍。君子颐神任徜徉。入户泉声閒趣味。绕轩花色好风光。肯随时俗修边幅。乐与亲朋把酒觞。暖日晴窗多理会。程朱事业化中长。
吊亡诗[具思孟]
忠义根心众所知。勤 王倡起岭南师。功名未了身先死。雪涕空添为 国悲。
到石谷有感[郑 蕴]
闻说松庵老。恢恢气宇雄。乘危提义旅。为 国奏肤功。星陨嗟何遽。人亡事可恫。至今留阵处。惟见野花红。
挽章(三首)[李 鲁]
仡仡长身称世豪。更兼好学践谦劳。天山昔巩黄牛革。地水今纡赤豹韬。忠诚自激宁徯顾。 宠命虽加匪为褒。飞鸟俄遗音忽过。长教志士涕▣袍。
腥海漫澶鲸沛奔。关河千里涨妖氛。生灵刳割伤心见。 车驾播迁痛哭闻。只手拟撑天柱拆。孤忠期复地维分。从今万事都休了。后死吾侪耐羡君。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34H 页
贞松劲竹世联芳。凤下人瞻羽彩祥。金契已从精义合。兰香时向酒杯扬。悠悠怅望倻山月。踽踽徘徊汉水阳。紫府作宾公第二。定应携手与翱翔。
挽章[尹景男]
碧松窝裹(一作里)先生居。偏积程朱二子书。俗物岂曾留几案。嚣尘不敢上衣裾。身投危难功成大。学自家庭德有馀。千里伽倻山下路。那堪清晓送灵车。
挽章[郑惟明]
儒院追随问几人。我公道学独超伦。诗书旧业今仍在。忠孝遗芬久未沦。哀挽写情知也否。新阡云卜梦耶真。家声有子于无子。善报将看福庆臻。
挽章[成彭年]
敬顺以来几叶联。固知王者有孙贤。受庭旧业人人颂。辅国嵬勋处处传。承接仪容浑是梦。陪随杖屦更何年。当时丈席呈诗手。忍书凄凉䪥露篇。
挽章[金应鉴]
庆源之胤量田孙。功业文章聚一门。泂泂若冰能拔俗。温温如玉独超群。雄豪气度终难接。清雅声音更莫闻。螟子趍庭如鹄峙。终看滚滚袭遗芬。
挽章[李奎寿]
挽章[尹景男]
碧松窝裹(一作里)先生居。偏积程朱二子书。俗物岂曾留几案。嚣尘不敢上衣裾。身投危难功成大。学自家庭德有馀。千里伽倻山下路。那堪清晓送灵车。
挽章[郑惟明]
儒院追随问几人。我公道学独超伦。诗书旧业今仍在。忠孝遗芬久未沦。哀挽写情知也否。新阡云卜梦耶真。家声有子于无子。善报将看福庆臻。
挽章[成彭年]
敬顺以来几叶联。固知王者有孙贤。受庭旧业人人颂。辅国嵬勋处处传。承接仪容浑是梦。陪随杖屦更何年。当时丈席呈诗手。忍书凄凉䪥露篇。
挽章[金应鉴]
庆源之胤量田孙。功业文章聚一门。泂泂若冰能拔俗。温温如玉独超群。雄豪气度终难接。清雅声音更莫闻。螟子趍庭如鹄峙。终看滚滚袭遗芬。
挽章[李奎寿]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34L 页
松庵经学擅东京。立帜骚坛独主盟。乘化归真须莫恨。伫看螟子凤毛成。
挽章[卢士价]
却思丈席久连裾。哀挽今朝不忍书。异日琼筵论道处。何人呼韵劝留余。
挽章[李诚植]
曾从道义托交情。不意君今有此行。晓日红旌看渐远。挽歌回首独吞声。
挽章[郑宗悫]
仁悭遐寿理难谌。长者仪形孰不钦。一片青山何处土。无端埋却此球琳。
挽章[权应铢]
并世而生敢比肩。会文无处不联翩。五十年来忠与孝。至今都付梦魂边。
挽章[柳仲龙]
如公德业独超伦。忠孝双全五十春。大将之衔君子器。说来时事泪沾巾。
挽章[辛 辙]
无处不逢和以诗。便成往事更难追。如今墨迹留尘案。感旧那堪涕泪垂。
挽章[郑以礼]
每仍道义接芳邻。何事公家寿欠仁。师友渊源无处问。哀词今日倍伤神。
挽章[郭履常]
乡邻感悼丈人亡。五十年光隙驷忙。冥漠泉台何处在。独歌䪥露倚苍茫。
挽章[李允植]
忆昔逢迎日。谈论礼法场。别来多岁月。仙去太匆忙。案上书留迹。鞘中剑晦光。追游成一梦。临挽泪滂滂。
挽章[卢士价]
却思丈席久连裾。哀挽今朝不忍书。异日琼筵论道处。何人呼韵劝留余。
挽章[李诚植]
曾从道义托交情。不意君今有此行。晓日红旌看渐远。挽歌回首独吞声。
挽章[郑宗悫]
仁悭遐寿理难谌。长者仪形孰不钦。一片青山何处土。无端埋却此球琳。
挽章[权应铢]
并世而生敢比肩。会文无处不联翩。五十年来忠与孝。至今都付梦魂边。
挽章[柳仲龙]
如公德业独超伦。忠孝双全五十春。大将之衔君子器。说来时事泪沾巾。
挽章[辛 辙]
无处不逢和以诗。便成往事更难追。如今墨迹留尘案。感旧那堪涕泪垂。
挽章[郑以礼]
每仍道义接芳邻。何事公家寿欠仁。师友渊源无处问。哀词今日倍伤神。
挽章[郭履常]
乡邻感悼丈人亡。五十年光隙驷忙。冥漠泉台何处在。独歌䪥露倚苍茫。
挽章[李允植]
忆昔逢迎日。谈论礼法场。别来多岁月。仙去太匆忙。案上书留迹。鞘中剑晦光。追游成一梦。临挽泪滂滂。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第 135H 页
挽章[金俊民]
新罗王氏后。家世有贤孙。断断忠臣节。嵬嵬孝子门。渊源千载起。杖屦一场痕。哭送泉台下。交情孰与论。
(龙蛇录曰鹤峰金公为挽词三幅以送云。而今无所存。姑俟后考。)
新罗王氏后。家世有贤孙。断断忠臣节。嵬嵬孝子门。渊源千载起。杖屦一场痕。哭送泉台下。交情孰与论。
(龙蛇录曰鹤峰金公为挽词三幅以送云。而今无所存。姑俟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