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059-040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四十三
             宋 陈经 撰
康王之诰(周书/)
 此篇与顾命之书相连伏生之书以康王之诰合顾
 命后人分之为二篇然天子之居丧也百官总已以
 听冢宰啜粥面深墨寝苫枕块之时何暇以冕服朝
 群臣何暇出诰命若高宗亮阴三年不言滕公小国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059-0409d.png
 之君耳一闻孟子性善之论滕定公薨五月居庐未
 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未闻以言语诰臣下也
 虽太甲即位之初既葬成汤之后伊尹奉嗣王祇见
 厥祖伊尹明言烈祖之成德作伊训肆命徂后亦未
 闻太甲以冕服朝群臣出命令也然则康王贤主也
 召毕之徒又皆元老大臣曷为其如此哉说者曰礼
 有正有变丧服正礼也冕服变礼也然嫂溺援之以
 手者皆其不得已而后有变非有不得已则何用变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059-0410a.png
 哉东坡引左传子皮如晋之事考据甚详然其书既
 定于孔子之手为后世之法谓之非礼有不可也姑
 存厥疑以待能辨之者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
 读顾命之书当知春秋书公薨路寝之法读康王之
 诰之书当知春秋书公即位之事即位而谨始本不
 可以不正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王此大本也咸
 无焉则不书鲁昭公之薨于乾侯也不得正其终故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059-0410b.png
 定公制于权臣不得以正其始春秋元年必书正月
 而定公独无正月鲁于是乎旷年无君也康王既受
 成王之顾命则是得以正其始矣夫子序书直曰康
 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奔赴王丧因新君即位而相
 见故康王因此报诰之此康王之诰所以作也
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
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
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059-0410c.png
 毕门之外为应门毕门及路寝殡宫在焉故王出应
 门内太保为西伯率西方诸侯而入在应门之左毕
 公为东伯率东方诸侯而入在应门之右北面而立
 布乘黄朱布陈也乘四匹马也黄马之色朱者其尾
 鬣也诸侯朝见天子毕献国之所有以表忠敬之心
 所谓享多仪是也故诸侯皆陈四马黄朱鬣以为廷
 实诗曰駜彼乘黄则黄者出于自然左氏传曰宋公
 子有白马公取而朱其尾鬣则朱出于人为诸侯所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059-0410d.png
 献之马必用黄而以朱饰者盖黄有中顺之色象臣
 道朱者君之服象君道诸侯体臣道以从君令故黄
 而朱之宾者诸侯有宾客之义称举也举奉圭兼币
 之辞周礼小行人合六币曰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
 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是圭以马为币说者谓六币
 所以享也此特享礼之一盖因丧礼而行朝故简享
 礼之数宾称奉圭兼币之辞而进曰一二臣言诸侯
 非一人也卫为王之藩卫也敢执壤奠言执土所出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059-0411a.png
 之物以奠于王皆称再拜稽首拜送币而手至地以
 尽礼也康王义在于继前人之德则为诸侯之主受
 其币故荅拜王无荅拜礼以即位初谦退如此
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
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
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
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太保为冢宰第一芮伯为司徒第二咸进相揖率群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059-0411b.png
 臣诸侯皆进戒也不言诸侯者以内而言外也再拜
 稽首而后戒王曰敢敬以告天子以敬而告欲王听
 之专皇天改大国殷家之命而归周惟文武诞受羑
 若盖自出羑里之囚天命始顺用能忧恤西土之民
 文武兴邦自西土始也太保所言羑若者盖康王生
 长于深宫富贵之中不知祖宗之得天命皆自艰难
 之中得之故举此以为戒惟新陟王升遐曰陟指成
 王也毕协赏罚言或赏或罚无不当理如记功宗以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059-0411c.png
 功作元祀赏也如践奄伐淮夷罚也戡定厥功能胜
 天下之强定天下之业所以有此休美敷布以遗之
 子孙今王敬之哉文武成王所以有天下者亦惟敬
 而已今王当以敬为主张大六师之众俾国威振而
 天下服无使我高祖之德寡有之命至于隳坏然而
 当康王即位之始群臣进陈不闻有盛德之言惟曰
 张皇六师成王之所以持盈守承者盛德之事非一
 端而第及于赏罚无乃群臣教康王以好大穷兵严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059-0411d.png
 刑酷法欤非也人臣之进言也必因其君之资而为
 之言贾谊进权势法制之说于宽仁之主君子以为
 通达贡禹进恭俭于优游不断之主君子以为不切
 盖康王贤主其仁爱出于天性所患者惟恐失之过
 谦况守成之世易以废弛故谦之六五必曰利用侵
 伐大有于六五亦曰厥孚交如威如正此意也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
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059-0412a.png
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
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
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
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
 群臣既进戒康王故康王报之以诰曰庶邦侯甸男
 卫不言群臣者言外以见内也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大平天下使人莫不得
 其均大富天下使人无有不足文武之为君惟务平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059-0412b.png
 富不务害人其德如此故所至之地凡日月所照霜
 露所坠天运所及皆齐信齐一其心以信上之德文
 武之德所以昭明于天下四方万里无不昭灼文武
 之德既达于天下又有其臣以宣布心力于天下熊
 罴之士有力也不二心之臣言一心也文武所得有
 心力之臣保安乂治王家所以能受天之正命皇天
 训之以道所谓式教用休也付畀之以四方之众文
 武之心犹以为未足也又建置侯国树立藩屏以辅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059-0412c.png
 赞我后之人康王之意谓文武之德尚赖人臣之助
 况当时建侯树屏亦欲得人以遗其子孙今我其赖
 尔诸侯群臣协心以事上亦犹熊罴之士不二心之
 臣所以为文武也今予一二伯父天子称同姓诸侯
 曰伯父举同姓之大者言之则异姓可知矣尔先公
 之臣即诸侯祖父也尔诸侯之祖父也所以臣服我
 先王之法度如何汝当循守之以安尔先公之臣盖
 尔能循尔先公之臣所以服我先王之法则尔祖父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059-0412d.png
 亦得其安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身有彼此
 远近之异心无彼此远近之异身虽居外土而心之
 所向当常在王家用奉忧其臣道之所当顺者敬尔
 侯度心在王室孰非臣道之所顺则臣道尽矣不可
 遗我稚子之羞辱汝诸侯不能尽臣职岂不为我之
 羞乎此见君臣同体也古者天子之于诸侯其言辞
 责望慰抚之意思下达如此汝诸侯安得不以一心
 奉上哉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059-0413a.png
群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群公自太保而下也听命既毕皆相揖而趋出诸侯
 各归其国朝臣各就其位王释冕反丧服则群臣诸
 侯亦皆释冕反丧服可知臣子之情一也礼臣为君
 诸侯为天子皆服斩衰若夫考据古今以证其非礼
 则东坡之说为详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059-0413b.png
 
 
 
 
 
 
 
 尚书详解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