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059-02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二十三
             宋 陈经 撰
武成(周书/)
 读此篇可以见圣人安天下之规模谓之武成者武
 功既成则无事于用武矣武功曷为而能成也盖圣
 人之武不用于残民虐众而用之于禁乱止暴故凡
 兵之用皆起于人而不起于我所以起武王之兵者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059-0218b.png
 纣也非武王也武王之兵为纣而起则纣既黜矣奚
 以武为故武功于此乎成而归马放牛不复用矣亦
 与辟以止辟刑期无刑同意此圣人之所以善用武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秦汉以后有天下者不识此意
 汉高祖虽以五年之间成帝业而功臣相继叛上高
 祖竟有流矢之祸唐太宗既得天下而末年犹逞意
于辽东之役此皆是兵起于我而不起于人甚者为好
 战为穷兵为黩武为贪功皆不识圣人之所谓武也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059-0218c.png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序书者以此三句包括一篇之义如底商之罪即往
伐也归马放牛即归兽也列爵分土即政事也武王之
 伐商也于其往伐之后即归其兽而不用牛马养之
 则为畜放之则为兽遂记商家之政事以反其旧焉
 盖纣之所以亡者以其不能用先王之政事武王既
 诛纣则凡百政事施设纪纲法度尽复先王之旧以
 为创业垂统之规此雷雨作解之义当天下患难未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059-0218d.png
 解散则未暇及于政事及患难既除当思所以反前
 世之善政所谓其来复吉者此也秦汉以来苟得天
 下则遂安意肆志殊无远谋所谓创业规模者亦但
 随时维持而已安知武王所以识其政事之意哉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
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
 此历序伐纣往返祀庙告天时日说武功成之事也
 一月周之正月即今之十一月也伐纣之年周正月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059-0219a.png
 辛卯朔其二日壬辰翼日癸巳即正月之初三日发
 镐京始东行也其月二十八日戊午渡河即泰誓上
 篇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与中篇戊午次河朔也二月
 辛酉朔甲子杀纣牧誓云甲子昩爽是也其年闰二
 月庚寅朔三月甲申朔四月己丑朔厥四月哉生明
 王来自商至于丰即四月初三日其日即辛卯也丁
 未祀周庙即四月十九日也越三日庚戌柴望即四
 月二十二日也正月往伐四月成功史序其成功之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059-0219b.png
 次也汉律历志引武成月日与此经不同孔颖达谓
 焚书之后有人伪为之汉世谓之逸书其后又亡其
 篇郑康成云武成逸书建武之世亡谓彼伪武成也
 朔为死魄望为生魄魄者月之轮郭无光之处也朔
 后明生而魄死望后明死而魄生故一日为始死魄
 初二日为旁死魄旁近也初三日为生明十六日为
 始生魄壬辰未有事先书旁死魄者记月之生死使
 千载之日后世可考历法以月起故书多记生死朏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059-0219c.png
 望先事而书所以正历尧之史官纪时以星武王史
 官纪时以月纪时以星如日中星鸟日永星火之𩔖
 纪时以月如此书旁死魄哉生明之𩔖所以必用星
 与月者以星者天象之著明月者亦天象之著明人
 所易见千载之后历法有差无所考證则必考證于
 星与月也武王自正月初三日伐商至四月初三日
 自商归丰其成功何如是之速也与汉高祖五年成
 帝业唐太宗历百馀战而成帝业异矣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059-0219d.png
乃偃武修文妇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
下弗服
 乐记曰武王克商济河而西车甲衅而藏之府库倒
 载干戈包以虎皮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此即
 偃武修文之意也武既偃而不用则凡礼乐政教无
 非文也华山之南与夫桃林之野皆至险之所妇马
 放牛于此则待其自生自死示天下弗乘服之矣然
 则武王岂尽放其牛马乎此所谓归马放牛者当时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059-0220a.png
 征战所用之牛马也若夫天子所有十二闲则在官
 有常制岂得而尽归之放之哉圣人于无事之时亦
 未尝不为有事之备晋武帝平吴之后灭去州郡武
 备卒至盗贼窃发唐穆宗听萧俛销兵之议复失两
 河此不知为预备之策也
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
柴望大告武成既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
 丁未即四月十九日也武功既成归于丰邑遂告周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059-0220b.png
 庙意者归功于祖宗而不自居其功也周庙即后稷
 以下文王以上也邦国诸侯如甸服侯服卫服皆来
 助祭也骏大也大奔走以供祭祀之事若诗云骏奔
 走在庙是也周有六服诸侯武主代纣八百诸侯不
 期而会此正言侯甸卫三服者以其近于王畿之服
 也四时祭祀皆在焉夫诸侯向也与武王比肩而事
 纣矣今也为周家之臣子傥非武王此举有以公天
 下之心其谁肯服武王哉越三日庚戌即四月一十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059-0220c.png
 二日也柴望大告武成燔柴祭天望祀山川之神大
 告天地以武功之成先祖而后郊以其自近始也又
 有以见古人之祭天地皆须先有以养其诚意三日
 之前既祀祖宗则诚意已至矣故柴望以祀天地既
 生魄即十六日也武王以四月初三日至丰故十五
 日以后诸侯百工皆受命则知此受命当在丁未祀
 庙之前不应诸侯未受命而先助祭祀也史官将述
 武王所以告诸侯之辞故以生魄继大告武成之后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059-0220d.png
 观此一段见武王伐商初非一己之私意即祖宗之
 心也即天地之心也即诸侯百官之心也武王合祖
 宗天地诸侯百官之心以为心故祀周庙柴望告武
 成诸侯百官皆受命而无有歉然之意
王若曰鸣呼群后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
于太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
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惟九年
大统未集子小子其承厥志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059-0221a.png
 此章乃武王言其家世积累以告诸侯群后者指当
 时庶邦冢君之受命者告之先王即后稷也盖始封
 于邰以农开国故曰建邦启土公刘后稷之曾孙也
 能厚先王之业百姓多归之如周诗所言笃公刘之
 事可见至太王肇基王迹肇始也始造王者之迹孟
 子之言可考去邠邑于岐山之下是也王季其勤王
 家能缵太王之业勤于王家如周诗所称克长克君
 𩔖可见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能成其王者之功如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059-0221b.png
 当时伐崇伐莒一怒安天下皆其勋也诞膺天命以
 抚方夏谓三分天下有二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
 圣人之于天下未尝有威爱之殊天下之服圣人自
 有威爱之辨盖大邦素以力服人者也遇文王而无
 所施则是文王有不可犯非畏其力而何小邦素以
 德望人者也遇文王而有以适所愿则是文王有以
 抚绥之非怀其德而何文王初无心于力德也而大
 邦小邦自见其力之可畏与德之可怀也惟九年大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059-0221c.png
 统未集自武王言也文王既没之后武王继文王九
 年之间未能合天下于一统故予小子今日之事将
 以继文王之志也文王之德所谓大统者欲天下纯
 被其化脱于纣之涂炭而已若夫必于取天下则非
 武王之心也此章必欲叙其家世积累之劳如此所
 以示其今日之有天下皆其所当得所以阴消群诸
 侯不服之心然则群诸侯既服武王矣而曰阴消其
 不服之心者盖自武王胜商后商民犹有四十馀年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059-0221d.png
 不服周者安知其中无有不服者哉然则道其先祖
 父之勤与其所当得天下之意自汤之时犹未至此
 武王之时则又非汤之时矣故曰圣人因风俗之变
 而用其权
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
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
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
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059-0222a.png
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天休震
动用附我大邑周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
神羞
 此章乃将伐纣之时告于天地山川鬼神也名山如
 华岳也大川河也乃所经历之山川武王致商纣之
 罪以告皇天后土与所过之山川其辞曰惟有道曾
 孙言有道者之孙见武王不自居其功归功于祖宗
 也将有大正于商以兵正商之罪今商王受无道则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059-0222b.png
 所为皆不顺理故也武王以有道正商之无道谓其
 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故也惟天地万物之父母人又
为万物之灵纣不能承天之卑付以养万物爱斯民方
 以暴虐而殄绝其天所生之物为害以虐斯民人主
 乃天地万物之主人主道乱于上则禽兽草木皆不
 得其生即暴殄也人亦物也以其为物之灵故又言
 生民为天下逋走逃亡有罪者之主如渊之聚鱼薮
 之聚鸟兽然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故也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059-0222c.png
 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祇承上帝上帝高远不可得而
 见仁人即上帝也盖贤者之心与天同大诰以十夫
 迪知上立政以吁俊尊上帝则仁人既获岂非祇承
 上帝在此而不在彼乎仁人谓当时闳散太公之徒
 也以遏乱略者正奸人之邪谋也华夏中国也蛮貊
 戎狄也罔不相率为我之使如八百诸侯与庸蜀羌
 髳是也恭天成命即人心之皆归以敬奉上天之成
 命成命者一定而不可易决于伐纣也武王于此二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059-0222d.png
 处卜天理其一即获仁人其一即得民心使仁人不
 来归民心离散方且自以为承上帝恭成命可乎学
 者欲观圣人之得天亦于此二者观之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
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
于后以北
 自此以下乃作史者述武王与纣战之事既戊午即
 泰誓一月戊午之日也师逾孟津过孟津之渡次于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059-0223a.png
 河朔之时也癸亥即二月初二日也正月二十八日
 渡河初二日陈于商郊凡五日而至俟天休命先儒
 谓其夜有雨俟天休命待有雨至也雨者天地神人
 和同之应也甲子昧爽即次日也于昧爽之时受率
 其众如林之盛会于牧野以与武王战罔有敌于我
 师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则武王父母
 也彼之民犹子弟也率其子弟以攻父母安有此理
 哉彼之民方欢迎武王之来安敢与我为敌既不敢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059-0223b.png
 与武王为敌则武王之兵皆为之不动所以杀人之
 多血流漂杵者皆彼之前徒自倒戈以攻其后以北
 所以倒戈自攻其后者必其中有与纣为恶之人民
 怨之入于骨髓故因此反攻之杀人之多理所宜然
 非武王杀之也武王在西纣在东故曰东征王者之
 事兴兵吊民而讨有罪所过秋毫不扰凡以安彼士
 民而已惟其士女筐篚实其玄黄之币帛以昭明我
 周王能为之除害即箪食壶浆迎王师之意也天休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059-0223c.png
 震动用附我大邑周天之美命何自而见盖其震动
 民心使士女来迎以归附我者即天休也惟尔山川
 之神庶几助我以康兆民勿为神之羞而已言此举
 苟不能成功岂特为我之羞亦为神之羞神人本一
 理也观此章武王所以告神之言初非矫举以祭媚
 神以邀福即其实事而言之谓既𫉬仁人如此既得
 华夏蛮貊与夫士女之心如此人不能违则天不能
 违天不能违鬼神其能违乎鬼神即理也武王有此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059-0223d.png
 理天有此理仁人有此理民心亦有此理初无二理
 故也
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
 孔子定书而取之孟子取二三策何哉圣贤之意各
 有在也夫子取之也记其实也孟子不取者所以救
 战国用兵之祸也一戎衣而天下大定戎衣一著而
 天下遂大定不劳再举盖人心和同成功之易如此
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059-0224a.png
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列爵惟
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
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武王创业垂统之规模尽见于此章反商之政而复
 还先王之旧政盖纣之政即虐政非先王之旧也武
 王于此岂容以私智创为新法以耸天下哉亦由旧
 而已秦人破坏三代之政而别立秦人之政汉承秦
 后亦当还复三代之政可也又更立汉家之政此不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059-0224b.png
 知由旧之意也箕子为纣所囚至此则释之比干为
 纣所杀至此则封其墓商容为纣所贬退至此则式
 其闾式敬也纣聚财于鹿台藏粟于钜桥且天下贡
 赋自有常制安得有馀苟有馀于上必有所不足于
 下鹿台钜桥乃纣于常赋外掊取以纵欲者也至此
 则散之发之于民万姓悦服岂不宜然所谓爵赏不
 必遍加乎天下而天下自服者也以贤者民之望也
 财与粟者民之所以为生者也纣弃绝乎民之望夺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059-0224c.png
 其民之所以为生民安得而服武王因民之望而释
 之封之式之即其民之所以为生者散之发之民安
 得而不服武王即举直错枉理之所当然者也说者
 谓武王以此收天下之心武王何用收天下之心哉
 理所当然吾不得不然若有意于收天下之心则非
 武王矣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自
 释箕子囚以下乃入商纣之都所行之政也列爵惟
 五以下乃归自商至于丰所行之政也列爵分土所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059-0224d.png
 以封建于外建官位事所以正百官于内五等之爵
 公侯伯子男分土惟三即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
 五十里爵以五而土以三者轻与人以利重与人以
 名也王制所载与孟子所言皆与此经合至于周礼
 则云诸公之地方五百里诸侯之地方四百里先儒
 求其说而不得则以为周公斥大九州不若以经与
 王制孟子之言为正周礼非圣人之全书故也建官
 如三公三孤之任则当取其贤而有德者不专取其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059-0225a.png
 才也位事则若百执事之列则当取其才之所长随
 才受任谓某人长于治兵某人长于治财也贤者未
 必无其能盖建官则以贤为主能者未必不贤位事
 则以能为主内而正百官外而封建法制既备举矣
 于是有教化行焉所重者在乎民也五教也食也丧
 也祭也民者天地之心五教者人道之常食者民之
 天丧者所以笃于孝祭者所以报本反始凡此皆在
 所重谓之重则皆在所不敢忽也天下之有众信者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059-0225b.png
 从而加厚之凡天下之有义士从而显明之有德者
 崇而尊之有功者禄而报之使天下之人皆知信义
 之可尚德与功之可慕则教化于是乎行矣法度既
 举教化既行武王创业垂统尽在是矣夫何为哉垂
 衣拱手而天下自治然则自其初而观之释囚封墓
 式商容闾散财发粟至于列爵分土建官位事与夫
 重民也五教也食也丧也祭也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亦多事矣何以谓之垂拱而天下治知圣人之所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059-0225c.png
 有为者又当知圣人之所不为者圣人循乎天理之
 当然者应之则虽有为也实未尝为也与舜恭已同
 意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059-0225d.png
 
 
 
 
 
 
 
 尚书详解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