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59-01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九
             宋 陈经 撰
胤征(夏书/)
 此篇乃夏之始衰然古人之教化制度尚有可见东
 坡考案史记左传之说以为仲康即位时乃羿之秉
 政其权皆出于羿胤侯即羿之党羲和乃夏之忠臣
 胤侯承王命以征意者如后世挟天子令天下之事
卷九 第 1b 页 WYG0059-0123b.png
 其所见甚高明非常人所及后之君子未敢以其说
 为正者盖其书已定于夫子之手序之者第云羲和
湎淫废时乱日胤侯往征之初无异说观此篇可见古
 人以天时为重以酒为禁羲和掌天地四时之官尧
 典一篇首举命羲和之事至此日食不知而遂至于
 六师讨之又况禹恶旨酒自周以来群饮则杀深见
 古人之禁酒甚严羲和废时乱日之罪原于沉湎之
 故其犯此禁也亦重矣故王朝九伐之法不得而赦
卷九 第 2a 页 WYG0059-0123c.png
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侯往征之作胤征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
厥邑胤侯承王命徂征
 湎淫者为酒所困也惟其困于酒所以废厥职时之
 春夏秋冬与日之甲乙皆懵然不知此胤国之君所
 以征之正其罪也惟仲康肇位四海乃作史之辞仲
 康太康之弟也羿废太康而立仲康至其子相立国
 遂为后羿所篡以五子之歌观之仲康其一也必其
卷九 第 2b 页 WYG0059-0123d.png
 贤明有过于太康者但强臣擅命欲振作而不能尔
 胤侯命掌六师者胤国之侯为王朝大司马古者王
 朝六卿大夫皆同列之君为之如羲和酒荒于厥邑
 亦各有食邑入而为天子卿士也羲和废厥职酒荒
 于厥邑尧时羲和四人至夏朝合而为一官官制之
 沿革于此亦可见矣胤后承王命徂征夏朝虽衰而
 征伐之权犹自天子出
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明徵定保先王克谨天
卷九 第 3a 页 WYG0059-0124a.png
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
 此以下乃胤侯举先王之谟训以告众人折羲和之
 罪也嗟叹辞也嗟我有众之士圣有谟训谓其谋之
 已定可以垂训将来者也明徵以其昭然可验定保
 者谓其可以定国而安民先王克谨天戒即此谟训
 也人主无所畏惟当畏天故凡有灾异皆天所以谴
 戒人主先王能谨惧知畏为之臣人者则当有以常
 宪常宪者常法也谨法守所在常有之而弗失不出
卷九 第 3b 页 WYG0059-0124b.png
 其位也百官各修其职以辅其君之阙政则人君之
 德明而又明矣今羲和以湎淫废其所司之职日食
 不知是使君不得以警天戒也是为臣而不克有常
 宪不能修辅也
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
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先王之时每岁之首孟春之月遒人宣令之官振木
 铎以徇朝路曰官师相规谓百官之众皆当相规正
卷九 第 4a 页 WYG0059-0124c.png
 其失不可为雷同诡随人苦不自觉尔既不自知其
 过不得他人以正之则谄谀成俗皋陶谟所谓师师
 是也不特相规而已工执艺事以谏又于百工之中
 各以其艺而谏上如矇瞽献诗虞人献箴之𩔖人人
 能如此则掌礼者以礼谏其君掌乐者以乐谏其君
 天下不过数事而人主之身可以事事无过举矣其
 或不恭谓不能相规而执艺以谏者邦有常刑先王
 之意惟恐夫人怠心易生戒心易忘于岁之初而警
卷九 第 4b 页 WYG0059-0124d.png
 之如此其严君臣之际常在警戒之中矣天下何忧
 不治今羲和掌天地之官而日食之变不知在先王
 之常刑不容赦也余读此章有以见从谏为帝王之
 盛德古者有三公朝夕纳诲无所不谏其下至于百
 工之贱皆得以官言事犹以为未足也又且使庶人
 谤商旅议采之刍荛询之衢室犹惧其怠于职而不
 谏也且设为之刑以驱之谏若邦有常刑臣下不匡
 其刑墨是也夫惟如是而后君臣上下无有𨼆情而
卷九 第 5a 页 WYG0059-0125a.png
 人主以一身立于无蔽之地后世去古既远一切反
 先王之政不谏者有刑而后世谏者反刑之甚者设
 为监谤至有天下以言为讳者临川王公作谏官论
 且谓今之谏官乃天子之所谓士其责则天子之三
 公上听之而改故士得以制命其上呜呼此岂先王
 本意哉
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沉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
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
卷九 第 5b 页 WYG0059-0125b.png
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上文言先王之法如彼此章言羲和之所以戾于先
 王之法者如此人莫不有德而羲和颠覆之徒以沉
 乱于酒之故所以畔其所居之官离其所守之次始
 扰乱其在天之纪远弃其所司之事酒之为害也如
 此季秋月朔日月相会谓之辰辰当集于房星今也
 不集于房参差而不合日食可知矣日食之大变也
 羲和掌天地之官而不预知其仓卒之际瞽者乐官
卷九 第 6a 页 WYG0059-0125c.png
 进鼓天子伐鼓于社啬夫主币之官驰取币以礼天
 神庶人凡众人奔走以供救日之役羲和于此时尸
 其官若无所闻若无所知是其昏迷于天象如此宜
 其犯先王之诛欲赦之而不可赦也然则羲和以沉
 乱于酒之故自后世视之若细事也至于六师讨之
 周人群饮罪至于杀是何古人之刑反重于后世乎
 曰古人之刑古人之教化也后所谓刑者无非与民
 争利而已此古人之刑非后世之所及也
卷九 第 6b 页 WYG0059-0125d.png
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
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
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呜呼威克厥爱允济爱克
厥威允罔功其尔众士懋戒哉
 自此以下乃告众士之辞也遂举政典之书政典者
 如司马法之𩔖司马掌邦政其书言用师之事也先
 时后时谓师行不以纪律皆杀之无赦今我以尔有
卷九 第 7a 页 WYG0059-0126a.png
 众奉将天之罚谓讨有罪也尔众士当同力以助王
 家庶几辅弼我以敬奉天子之命观此篇之书其始
 也举先圣之谟训次举政典次言天罚又言王室与
 天子之威命可见征伐之重皆考之先王质之天
 意承之其君非有一毫之私意也火炎昆冈玉石俱
 焚谓火之炎于昆山之冈不择玉石而皆焚之况于
 天吏有过逸之德尤酷烈于猛火乎天吏为天所使
 行天罚者是也此言兵威所过杀伤易至于枉滥今
卷九 第 7b 页 WYG0059-0126b.png
 当择其罪之魁者治之其胁从者勿问庶几无有玉
 石俱焚之患旧染之俗与羲和同恶者皆与之更始
 此王者之兵也呜呼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
 功大抵军事以严终当以威为主威非惨酷之谓即
 严毅也爱非仁爱之谓即姑息也当用兵行师之际
 不以严为主而反拘于姑息之爱则其所伤者必众
 则反失其爱也如宋襄公不擒二毛不鼓不列卒败
 于泓是也威爱各施于其所当用而已若泥于言而
卷九 第 8a 页 WYG0059-0126c.png
 不明古人之意则威克厥爱岂非流于惨酷者欤其
 尔众士懋戒哉当勉之而致其戒庶乎其有成功也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告釐沃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征之作汤征伊尹去亳适夏
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作汝鸠
汝方
 此数篇皆逸书有其义而亡其辞自契至于成汤十
 四世而八迁都至汤始居亳邑从先王之居先王即
卷九 第 8b 页 WYG0059-0126d.png
 帝喾契之父也帝喾居亳至汤复徙居焉作帝告釐
 沃二篇之书所言皆汤始居亳之事也釐治沃土也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征之汤是时为夏方伯赐之
 弓矢然后得以专征伐故曰汤征诸侯葛伯以不祀
 之故而汤始征之古人以祀事为重既不祀则是不
 有宗庙神祇矣故汤始征之汤之征伐自葛而始观
 孟子所载遗之牛羊使亳众往为之耕汤之所以待
 葛伯者纾迟不忍如此及葛伯杀其童子而罪不可
卷九 第 9a 页 WYG0059-0127a.png
 赦于是乃征之则汤之于诸侯岂有意乎取之哉作
 汤征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汤之得伊
 尹也进之于桀其意若曰桀虽不道使其一旦改过
 听伊尹之言则功遂可以及天下岂非汤与伊尹之
 本心哉伊尹往来两国之间就汤者五既而去之就
 桀者五圣贤不夏商其心而天下其心如此曷常有
 意于利而取之及其丑夏归亳伊尹决知其不可救
 矣故为是相汤伐桀之谋入自北门遇鸠方二臣意
卷九 第 9b 页 WYG0059-0127b.png
 其所言者必丑夏之事夏既不可救则不得已而相
 汤以救生民于涂炭惜乎此二篇之书亡不得以见
 伊尹与鸠方所言之事也
 
 
 
 
 尚书详解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