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x 页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疏]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3H 页
[保邦要务]
  徙奸吏
臣窃惟郡县之设。所以分理万民。而赞宣治化也。既设郡县。则守令之人。不可无辅佐之吏。故又设乡吏。乡吏之设。有类于各司之胥吏也。其为制度。可谓详且密矣。然而胥吏。则不为世传。而乡吏则系籍列邑。世世相传。不改其役。有似郡县之奴婢。而守令之接待。亦如奴隶。鞭笞戮辱。无所不至。又无迁叙之路升用之阶。奸吏之稍解文字。而能知事理者。知其事势之如此。故奸诘之心。先自忖度曰。官员之待我辈。既已如此。则我辈官中之一贱人也。虽清无赏。而徒自困苦。虽贪无罪。而终不弃我。然则善亦一吏。恶亦一吏也。以此自分无用。不顾廉耻。惟怀利欲。衣食之资。妻孥之奉。凭其刀笔。一皆取办。上托公事。下营其私。所思者欺官。所料者侵民矣。 国家之庶务。民间之万事。莫不经由于吏手。则吏者。总万事者也。民者。供万事者也。以奸巧之心。握万事之权。日日侵刻。以渔其利。蠢蠢愚民。不堪毒螫。持钱谷而乞怜。携鸡酒而求救。又为之供其所教之事。从其所嘱之言。应如流水。不敢违越。倘或小失其意。辄遭阴中。故民之畏吏。甚于豺虎。狱讼之际。民必曰。非赂吏则不可为也。贡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3L 页
赋之日。民必曰。非请吏则不能纳也。赴役之际。民必曰。非请吏则不能免也。凡百动作。莫不曰不请吏则不可遂也。是故。小民之所知者惟吏。而不知有官。故举事之际。催科之时。民皆奔走而求请于吏。请之不从。继之以赂。赂之不已。而终至于败家。村落无烟。民生困苦。其祸之源。皆在于奸吏之噬齧也。古人曰。养鸡者。不畜狸也。小民之于吏。其害之酷。有甚于鸡之有狸也。然狸可以不畜。而官不可以无吏。则吏其可去乎。官不可去吏。而吏之害如此。则将何以处之耶。恭惟我 朝立法之初。既设乡吏。而 先王预知其祸。故又立元恶徙边之条。设乡吏而以资其用。罪乡吏而以杜其奸。 先王之法。严明而详尽也如此。岁月既久。渐不克遵。以至于颓靡。为今之计。莫若务从成宪。而勿使姑息。随其罪之所犯。小则一加笞杖。而因为之任使。大则明示 国法。而投诸远方。则庶几可防其奸术。如此则民瘼可除。而邦本不摇矣。此小臣之所以依 国旧典。而愿徙奸吏者也。
  弭盗贼
臣谨按经传。羞恶者。四端之性。衣食者。养生之本。既有四端之性。则性本皆善。而虽无为盗之心。然又禀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4H 页
血肉之身。则非衣食。无以养其生。惟其如是。故天赋之良性。不得不梏亡于气质之形矣。水旱流来。田卒污莱。五谷失稔者。天之灾也。赋役烦重。政苛刑惨。民失其所者。人之政也。困于灾。伤于政。不得安其生业。而流离山野。霜风刮骨。衣不盖体。饥火烧肠。食不充腹。迫于冻馁。无以为计。遂失羞恶。而丧其良心。始弃其身。而投于盗贼。盗贼之起。此实源流也。盗贼之党。有大有小。有鸱张狼顾而攻城掠邑者。有鼠窃狗偷而探囊发匮者。有横截道路而杀越于货者。有照火闾里而强夺民财者。大小虽殊。皆足以伤民而病国矣。若有奸夫大猾。据险而啸聚之。则小者大者。必合为一。平林绿林之党。从此而成矣。然则虽鼠窃狗偷。不可视为寻常。而必锄其根。又折其芽。不可使潜滋而暗长矣。古语曰。涓涓不塞。必至滔天。炎炎不扑。终必燎原。三叶不芟。将用斧柯。此皆言其不弭于小。则后将难救也。古之明君良佐。深烛其理。故莫不有御寇弭盗之法。考之经史。昭然可见矣。内有士师司厉之职。外有野庐修闾之任。周家之制度。虑之详而备之密矣。安有盗贼窃发之忧乎。汉之弭盗。虽未及于成周之德政。然多得才能。或为守令。或为京官。渤海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4L 页
之龚遂。以便宜从事。而能治乱绳。得弭潢池之兵。京兆之广汉。以缿筒受书。钩距求情。而京师之桴鼓不惊。汉之弭盗也。岂有他道乎。以其能用贤才之效也。至于张允济之蒙头辨出。陈襄之摸钟知盗。包拯之使盗惊伏。此皆由神明之政也。其如张咏之治益州。李元纮之治雍州。或招抚流散。而盗贼自弭。以致清平。或喻以恩信。而盗贼感化。变为良民。亦皆本于仁厚之道也。以此观之。唐宋之治盗也。亦在于得人而已。恭惟 圣朝内有捕盗之厅。又立巡更之将。至于外方则警守有幕。捕盗有将。设备弭盗之规制。可以并驱于成周。而俯视乎汉唐矣。然升平既久。禁网渐弛。摽吏于街市而夺之金。杀人于穷谷而取其货者。昔在平时。相望不绝。况此变乱之际。乘其弛备。穿窬者胠箧者。襁属于村闾。蜂屯者蚁聚者。强梁于山薮。民不安宿。行旅断绝。倘或忽其微小而不严其弭盗之策。将必火延而草蔓。终至于难遏矣。且夫弭盗之策。弭之于未盛者易。治之于既炽者难。方今治盗之策。岂在于奇谋与妙略乎。莫如法周家士师司厉之制。遵汉,唐选贤选能之规。为京兆为守令。先尽字抚。以安其居。而不使流离。又谨防守。以弭其祸。而不使难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5H 页
治。则民保家业。 国无梗化。而治教休明矣。此小臣之所以愿得贤能。以弭盗贼者也。
  尊教官
臣谨按唐,宋之书史。唐之蓝田。小县也。既有令丞。而又有主簿尉。宋之池州。小州也。守臣则王起宗。通判则赵昴发。而兵官则张林也。以此观之。唐,宋之世。一邑皆设三守也。恭惟我国家。州府则置二守。郡县则置一守。当其设官分职之时。臣虽不得预闻其议。然妄以愚意度之。则应虑其一邑之官。多置其员。则恐有民弊。故虑此而但置一员。然其为制度未尽善也。莫若合并小县。而补其残弱。然后虽未能如中朝之置三员。而二员则不可不置也。何以言之。郡县只设一员。则无事之时。虽若便易而不烦。然天道难谌。而否泰互来。治乱无常。若有事变。出于不虞。则主倅领兵而远赴战地。邑空无守。故不得已而权设留卫将。又任诸监官。以如此假设之人。其可以治邑事而御外侮乎。不惟不能御寇。而不治官事而已。一邑之事。假托而用权者。每邑不下十有馀员。民弊之无穷。专由于此矣。徒有民弊。而既无主守。则郡县之地。谁能守乎。郡县之事。谁能治乎。如使池州而只有一守王起宗。闻元人之渡河。弃官而去。则池之一州空虚而无守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5L 页
矣。若非赵昴发。则谁复效死而坚守乎。以此言之。邑有一守。既非万全之策。而又未见其除弊也。兵兴之时。许多之事。皆责于郡县。而杂类之徒。各自侵民。其为烦扰。岂止于二守三守乎。莫若设二员。而兼治民事。画其守御也。然势有残盛之殊。事有古今之异。以我 国之编小。何必尽效于大国乎。变而通之。在乎权宜而已。有一守则赴战之际。官空无事。立二守则无事之日。似有其弊。如之何其可也。草泽小臣。千虑之馀。得一愚策。校官者。守孔子之庭。而执教士之柄。其秩则卑。而其任则重。万世长存而不可废之官也。既不可废。则乌可以置于无用之地。而空费月俸乎。倘能尊崇此官。而汰其监官冗杂之流。特改前规。勿以生进之辈。幼学之徒。为之训导。自玆以往。皆以文官差之。而名之曰校官。兼带以台省之号。而参听其邑事。则事无不治之弊。邑无监官之病矣。臣又夷考宋史。通判之设。有似我 国之判官。然其实则有不同矣。判官则为刺吏(一作史)之属官。故刺史虽有倒行逆施之事。违道悖理之举。判官不敢言其过误。倘或有言。则以为不敬上官。而辄有论劾。然则大国之判官。不过为无权之一官耳。其于政治之得失。有何辅焉。宋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6H 页
朝之通判。则不然矣。刺史若有违拂之事。则通判曰。我非刺史之属官。 朝廷以我纠刺史之过误矣。故宋史书于史记曰。置诸州之通判。以分刺史之权。然则通判之不为刺史之属官。据此可知矣。今也倘能尊奖校官。而同参邑事。有若宋朝之通判。则校官既非刺史之属官。而无所拘碍。互相纠检。则守令有所严惮。而不敢恣行。奸吏有所畏惧。而不得肆其侵暴矣。岂但如此而已乎。当其无事之日。则诵诗书。谭礼乐。而宣大化之风。及其有事之时。则率馀兵守城池。而奋忠烈之义。然则邑无加设之员。而官免无守之弊。因一官而治二事。无二守而有二守。事简而政举。员少而理得。其为良策。莫善于此矣。此小臣之所以愿尊校官。而同参邑事者也。
  立察官
臣窃惟天下 国家之所以治日常小。乱日常多者。土宇广漠而民物寔繁。万事多端而弊如牛毛。官失其职而乃遗民弊。吏缘为奸而民受其害。山野小民。压于官威。安能举首而吁怨乎。非徒不敢举首而呼怨。如或怨言流闻于其耳。则严酷之官。大肆凶虐。毒施刑杖。故不得诉其邑宰。而不胜冤闷。若或诉其典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6L 页
吏。奸猾之吏。磨牙狺然。凭仗官事。百计阴中。昏愚小民。怯于官酷。怵于吏螫。抱怨含默。不敢容喙。贪官污吏。既知小民之无能为也。则法外之事。非理之术。任意恣行。孰能禁其所为乎。不惟官员典吏为然也。迩年以来。国有大乱。万务云兴。而守令赴于战所。故专任其邑之人。以监多事。以此上有乡所监官。下有典吏都训导。乡曲之间。亦有里胥领将。各执其事。日日侵虐。其为病痛。可胜言哉。今日之弊。譬诸人之一身。百骸四肢。无一处不受其病。而皮肤之疾。眼前之疮。姑舍之而不论。至于骨髓之痛。膏肓之病。扁鹊望之而走者。则有不可不言矣。欲救其病。则医非华佗医缓。而药非神丹妙剂。则乌能治此病。而得其效乎。今者膏肓之病有二焉。运粮也。点兵也。此二事。乃是二坚之入于膏肓者也。人有膏肓之病。招良医而命良药。尚恐其不能救也。又从而侵刻之掀动之。则敢望其保其生乎。当其发马而运粮。点兵而赴战也。万姓惴震。若坠渊谷。而乡所者。留卫将者。待变色者。刷马兵房者。都训导者。莫非无赖奸猾之徒也。皆是侵刻膏肓之病。人而掀动之。使速其死者也。夫如是。故乘其郡邑之无守。非守令而擅守令之权。非将帅而行将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7H 页
帅之威。狐假虎威。鱼服龙章。誇张虚势。胁制愚民。名为点兵。而点之以货。故骁壮者。以赂而归于残弱。称为发马。而发之以赂。故充健者。以货而归于羸疲。惟其如是。故赴战之兵。则疲癃之卒也。送边之马。则豗颓之驹也。以如此之兵。其何以御敌而取胜乎。以如此之马。亦何以负重而致远也。飞刍挽粟。转送千里。兵志所重。而汉人所苦也。当乱之初。则运于龙仁。运于水原。其后则送于八莒。送于鼎津。皆千里之外。而岭路则羊肠九折。水川则罗带百绕。以此车摧马仆。牛弊人劳。其为困苦何如耶。故一运之后。人皆缩额而酸鼻。有人马者。尚且如是。无人马者。何以堪其苦乎。且田结之数虽同。民间之贫富不齐。民皆有马乎。无马之家。债马于他家。则一马之价。费米六七十斗。家皆有丁乎。无丁之家。雇丁于他村。则一丁之价。给米三四十斗。以此而鬻卖家舍。典质女子。败家流离者。万井同然。虽能轮回之均。定送之平。如衡之称物。不差一毫。民已尽力。尚且难支。而况乡所监官之徒。色吏都训道之辈。受其牛马。取其宝货。而任意越次。容私减省乎。故有数三十度搬运者。有二十馀度输运者。或有五六度输送者。粮运之不均。民生之怨苦。何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7L 页
如耶。至于荷戈负羽者。蒙雾露。沐霜雪。行千里。冒白刃。天下惨痛之事。无过于此矣。虽点之均而送之公。法当赴战而不可辞者。犹且妻孥牵衣以哭。父母掺裾而号。天地变色。鬼神感泣。其为惨痛有如此者。而监官都训导之辈。幸灾乐祸。惟利是求。舞文而任情升降。行诈而视势伸缩。贫残无势者。有十馀度赴战。豪富有力者。一不见倭旗。赴战之不公。民间之怨苦。亦何如耶。如此之弊。万口雷腾。四方藉藉。九重邃远。无由上达。则安能去此弊而保民生乎。方今之民生。可谓极苦而极困矣。有如一茎之禾。叶有螣而枝有蟊。根有贼而心有螟。数者之虫。潜食而暗齧。日夜不息。而枝叶根节。莫不受病。则青青之色。日至于黄萎而不可救矣。奸吏者。小民之螟螣也。蟊贼也。人君者。小民之苍天也。风霆也。至于螟虫满田。而禾稼焦枯。则救此病者。只在于苍天。而非人力之所及也。天监下土。默祐斯民。灵风挟云。列缺挥鞭。惊雷大震。冻雨一打。则神功无迹。蝗虫尽坠矣。一道之内。虽有监司与都事。然以眇然之一身。万事丛萃。靡有馀暇。则枝叶之间。根心之内。微细之小虫。虽有神明之眼。固不能周知而遍去之也。今日救急之策。莫如时遣一官。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8H 页
号之以察。带以霜威。周行一道。朝投于孤店。夕宿于荒野。闪影于南州。蓦马于北里。去无行迹。止无声形。神行电迈。使人莫测。周知民瘼。洞烛吏情。摘伏发奸。而大则奏诸 朝廷。而诛之枭之。小则自为主断。而笞焉杖焉。民瘼则伸之释之。有若冻雨之打蝗螟。神雷之振枯黄。则奸夫之虫。魂亡而魄丧。尽落于雷雨之下。小民之禾。茎青而叶茂。复生于和风之前矣。此小臣之所以愿遣察官。以祛民瘼者也。
  省刑罚
臣谨按经史。书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汉人之言曰。死者不可复生。天下之至重。莫如人命。人生之至凶者。又莫如刑杖。是故。罪至于大辟者。凡民罔不憝。固无可矜之情。然尚有三复五复之法。则是乃 先王之所以常存钦恤。而其于死囚之中。又求其生道也。其为慎刑也。何如哉。恭惟我 朝校杖有铁。禁刑有牌。犹以为未足而滥刑。官吏之法。载于邦典。恤刑之教。频降于四方。我 先王恤刑之心。岂下于二帝之钦。三王之恤哉。然而世道日变。旧泽渐斩。人心日薄。俗尚暴刻。慈详者小。严酷者多。弦歌响绝。蒲鞭影息。役毒于蛇。政猛于虎。争厉膺吻。竞用孟青。其视吾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8L 页
民。有如圈豚。惟事烹割。以为咀啖。谁复喣沫于辙鲋。春医于病草乎。不惟临民者尚其严威。观风之使。按节之官。亦不务仁慈之政。守令之中。幸有宽厚而慈民者。则病其宽缓。催科政拙。而称为昏劣。如有刻薄而办事者。则喜其有威。能成诸务。而誉其干能。是非之失实。既已如此。则为政者。固所难堪。而况不徒称昏誉能而已。以之而为升降之资。以之而为进退之地。夫如是则孰肯字民而自取昏弱之名。黜罚之辱乎。争尚威棱。务集其事。以取勤干之声。固所然也。弊风一兴。末流尤甚。近年以来。严酷风炽。仁厚道丧。桁杨满目。拷掠盈庭。其声已极。而不可救矣。自从兵变之后。尤用重刑。吓下之际。必称军令。必曰斩头。而又从而特设二杖。一曰。军令之杖。二曰。不练之杖。其为大也。正如屋椽。惟此二杖。前古未闻。暴厉之徒。狂妄之辈。不知其非。视如夏楚。略不动念。小违其意。则辄用其杖。加之臀上。则臀肉坟脓而命殒。挥之踝外。则踝骨折碎而魂亡。内而郡县。外而堡镇。皆用严刑。而堡镇之刑尤酷矣。哀我小民。何辜于天。死者之家。则孤儿寡妇。穷山僻野。号哭于天。幸而得生之家。则慈父孝子相携泣血。以求偷生之路。扶老挈幼。窜于岩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9H 页
穴。投于林薮。奔于他境。郡邑之民。镇戍之兵。所以日就离散者。皆是严刑之致也。苟不痛革此弊。而怀保小民。则本根先拔。而枝从而亡矣。何以为国乎。此小臣之所以愿省刑罚者也。
  务农桑
臣谨按洪范八政。以食为首。孔子论为政。食去在于兵后。箕子之畴。孔子之训。皆以食为重者。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日不食则饥。终年不衣则寒。然则农桑之关于民命也。不亦重乎。观书之无逸。则孜孜乎以稼穑之艰难。训戒于成王。读诗之豳风。则勤勤乎以举趾条桑。陈王业之根本。周公三代之 圣人也。诗书万世之大训也。以圣人陈大训。所举者不过乎稼穑与条桑。则农桑之业。有关于民生也。何如耶。自是厥后。莫不以农桑为重。汉书曰。躬耕籍田。以劝民耕。此以天子而劝农也。小部水衡。各置农官。则此以宰相而劝农也。勃海太守。勤趋田亩。南阳太守。出入阡陌。则此以守令而劝农也。唐定租佣调之法。又令发僧而驱之于农。宋则天子法驾。亲临割麦。亲见织妇。赐之坐席。此亦以天子而亲劝农桑者也。汉,唐,宋诸君之致力于农桑者。又可见矣。恭惟我 朝在先哲王。深知衣食之源。籍田置于左右。蚕室列于东西。亲临田垄。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69L 页
手执黛耜。以勤九推。玉趾登坛。亲奉懿筐。以摘远扬。我 先王之心。同符于周公。先后之德。有光于葛覃矣。夫如是故礼储之粟。陈陈红腐。内帑之钱。贯朽不校。二百年来。民殷国富。烟火千里。鸡犬相闻。可谓礼亨而豫大矣。然天运流行。否泰互推。已定之数。虽圣智。固不能免也。今丁厄会。岛夷匪茹。雠我大邦。鲸奔豨突。国内鼎沸。以此农夫辍耒。红女下机。衣食大本。其源已竭。重之以藩汉兵粮之费。用之无穷。泄如尾闾。添无一勺。度支该官。办出无策。至如屯田煮海。卖官鬻年。免孽免贱等事。无不举行。此亦救急之一策。虽不得已。然衣粮之源。岂在于此乎。上面六七之事。最优者屯田而未得其人。则亦未得其利也。其馀策卑猥细琐。而所获者。杳若涓尘而已。乌足以裨益于河岳乎。今日之事。比如千斛大釜。烈火焚烧。木焦铁红。以一杯之水。沃之旋渴。安能救其乾乎。徒劳而无益也。为今之计。莫如革尽末务。而专力于农桑。农桑既力。则衣食之乏。非所忧矣。然农桑之务。皆赖乎民力。民不安而离散。则农桑之务。何从而致乎。然则农桑者。衣食之本。而民力者。农桑之本也。欲务农桑。则先择慈详恺悌之君子。而为之守令。抚之以恩。摩之以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0H 页
恕。嘘之以春风。洒之以甘露。先使小民而安集之。又能不夺其力。不违其时。而驱之于南亩。督趍于桑下。万箔黄茧。盈于箱箧。则衣自足矣。连云粳稻。充于仓廪。则食自足矣。何赖乎卖官。何藉乎免贱乎。此小臣之所以伏愿尽去他务。而专力于农桑者也。
  权米布
恭惟 圣朝开创之初。制民征赋。征以布缕。贡以粟粒。役以民力。有似乎唐之太祖租佣调之法也。至均而至平。至精而至密。虽殷之助。周之彻。无以加矣。宜乎万世流传。而终无其弊。然而制法者。人也。虽详且备。休咎者数也。不能无礼歉。不徒正谷有礼歉之数。百物莫不皆然。五谷虽登。而木花失绽者有之。木花虽绽。而五谷失稔者亦有之。苟不能参酌而推行之。则二者之征赋。交受其病。而民失其所者多矣。如或布贱谷贵。而一匹之布。直米二三斗。则持布者病。或有布贵谷贱。而三石之米。直布一匹。则持米者病。以此布贵则虚弃其米。而为农者伤。谷贵则虚费其布。而为布者伤。木花五谷。俱得其礼。而物价平等。两无其病者。十年之内。仅有一二度。则小民之生。或苦于费布。或病于费米。百年短生。恒有其病。则宜乎丧其乐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0L 页
生之心也。非惟不乐其生。以此而流离。以此而败家。米布之征。其苦何如耶。虽然。在天之休咎。关于气数。固不可容其人力。在人之政理。岂无推而变之。变而通之。以适其宜者乎。令诸道之监司。务察民间之苦歇。而申于地部。地部达于枫宸。执其两端。而权其轻重。布贵而多费其米。则除布而以米代纳其贡。谷贵而空费其布。则除米而以布代偿其赋。绵布一疋之价。亦白米十五斗。定为恒式。歉不减纳。礼不加赋。白米平一斛之价。亦以绵布一疋。定为常规。民苦于米。则收其布。民病于布。则收其米。然则岁运虽有礼歉之不齐。先视布米之贵贱。相为代纳。则米布之征。庶免恒苦之病矣。自壬辰之后。老弱困于输运。丁壮毙于锋刃。农夫辍耕。红女废织。民苦艰食。道馑相望。鸱鸦啄肠。犬豕啖肉。满目惨恻之馀。今年禾谷。虽曰小歉。贡布一疋。给米三石。此乃不是谷礼而然也。实由于无布之致也。愚蒙之民。何以堪其苦乎。欲救此弊。则莫如权其米布。量其贵贱。变其旧例。观时有无。而互换相代。然后国无逋欠。民不离散矣。此小臣之所以愿权米布。而使民休息者也。
  择守令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1H 页
臣窃惟天地有生物之德。而宣其德者二气也。人君有爱民之仁。而布其仁者守令也。盖郡守县令者。宣王化而为民之师帅也。师帅得人。则一境之民。受其赐。不得其人。则一邑之人被其祸。故宣帝曰。庶民之所以安其田里。而无愁叹之声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理者。其惟良二千石乎。有治行者。以玺书勉励。而增秩赐金。唐太宗亦曰。为朕养民者。都督刺史也。手疏其名于屏风。以备黜陟。汉宣唐宗。诚知安民之本。而真是后世之龟鉴也。恭惟我 朝慎择庶官。罔非其吉。而守令之任。尤致精择。铨曹之注拟。谨备三名。而不敢轻举。如有不合人望。则两司谏官。旋即弹劾。我 朝择守令之法。可谓严矣。其为慎择而勉励也。岂下于汉唐乎。然则如汉之循吏。唐之良史者。彬彬辈出。而史不绝书矣。奈之何近年以来。为守令者。率皆庸劣。政不古若。民受其害。贻弊万端。其为民弊。何可胜言乎。争尚刻薄。一无仁慈。吴公之忠孝。黄霸之宽和不闻。政令繁苛。听理昏蒙。汲黯之清净。广汉之严明无见。学校草茂。盗贼蜂起。文翁,龚遂之治安在。推之不去。民不蒙福。乌有愿借之寇。河润之郭乎。声如乳虎。乖气失戾。安有两歧之麦。渡河之虎乎。济人利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1L 页
物。兴利除害。而贾李之仁政泽斩。清芬扫地。浊泽横流。悬鱼影绝。而琴鹤风残矣。以今之守令。比之于古人。贤否之不伦。判乎如霄壤。则政治之不侔。岂待乎辨论而后知之也。历考史籍。自汉迄宋。民安其业而不失其所者。莫不由于守令之贤哲。则守令之关重于民。何啻乎鱼之水。木之土也。是故。古之歌者曰。召父杜母。慈惠小民。而使之得生。有同于父母生育之恩。称其父母也。不亦宜乎。以父母之官。而暴之虐之。浚膏血而割肌肤可乎。欲养生民。而不择守令。何异乎缘木而求鱼也。今之守令。择之不精。则何敢望治之如古乎。虱附权门者。奴颜要路者为守。则可谓举之公乎。字不知一丁。法不识三尺者为守。则可谓择之精乎。人讥木偶者。滔滔皆是。吏称神明者。寂寂无闻。狼如羊。贪于狼者。皆佩铜鱼。朱砂之不市。一砚之不持者。多遁于荒野。其谁能字小民而兴善治乎。为今之计。莫如先择慈详者而为之守。举其岂悌者而为之令。取其抚字者而为之监。贪婪无厌者。暴虐残刻者。则并斥之。不任于守令。如有被选而能为其职者。久其任而勿为轻递。 使之𢙇保小民。乳而字之。煦而抚之。则残败馀民。庶可以安其田里。保其妻子。不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2H 页
至于尽散矣。如此则岂徒利于民哉。邦本巩固而不摇。则抑亦 宗社万世。无彊之福也。此小臣之所以愿择守令者也。
  流书员
臣窃惟郡县之有书员。犹户部之有算员也。书员之所以有内外之分者。何也。田亩在外而官库在内故也。毫釐丝忽之烦。龠合升斗之夥。钱谷敛散之数。会计磨勘之事。官不能独为。故使主其事者。官书员也。龙鳞之亩。绣错之畦。阡陌之纵横。灾实之错乱。踏验等第之事。官不能躬行。故俾掌其事者。村书员也。常平钱谷出纳之数。以至使客之供。衙内之养。军国之需。粮饷之费。日用月糜。用度之资。官厅稤库。留储之数。皆载于簿书。以此文籍之多。盈箱而堆案者。皆使书员。算而计之。于是乎握算子。布其位次。星罗板上。纷纭交错。以龠为合。以升为斗。横置减万。纵立增千。百移于千。千归于万。一立则盈者为缩。一斜则欠者为盈。横斜之间。立偃之际。运手生风。神没鬼出。变化无穷。自窃之数。一而为十。百而为千。使其欠缩之数。充满于翻覆之手。官用之数。用百而减千。用千而减万。以作盗窃之资。混其用数于转算之须。虽眼如离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2L 页
娄。心如计研。多事之时。尚不能识其虚实。况乎虚疏之徒。不文之辈。目眩而心醉。头如冬烘。恍然如梦寐者乎。官库之板荡。岂但由于军粮之运乎。皆出于此辈。涂改文书。日窃月偷。潜泄于鼠穴之所致也。此等之事。在官书员之罪也。当其万宝告成。秋稼登亩。书员之徒。踏验年分。科次高下。周巡𤱶亩。田夫野老。谋免重税。馈之以酒食。纳之以货赂。赂多则实移于灾。赂无则灾归于实。实转而为灾。则病于 国。灾转而为实。则伤于民。其害不浅。而又有甚者。富豪之民。厚其馈重其赂。则专数削除。不纳一升之税者。处处有之。此则年分时奸术也。磨鍊之日。赂之则中移于下。下移于灾。不赂则灾上于下。下上于中。此则磨鍊时奸术也。民间之田亩。互相买卖。故三年改案。移来移去。以便民居。古来之恒规也。又乘其隙。辄生奸谋。东村之田。移于西村。则书于东案曰。此田移送于西村。而西村之受田者。赂纳则因拔其田。而不录于西案。西村之民。空食其田之毛。而不输其税。南里之田。移于北里。则书于南籍曰。此田移送于北里。而北里之受田者。赂纳则亦去其田。而不录于北籍。故北里之民。亦空食其田之谷。而不纳其税。四方来去之田如此者。频频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3H 页
有之。此来去时奸术也。至于看审旧田。搜括新耕之际。尤用其术。不以其实。案付旧田。滨于河者圮于河。枕于川者齧于川。籍存而田亡者有之。久陈之田。则没于荒草。埋于大木。业去而税存者有之。如此之田。皆当依地部免税之。公移从实。考阅一一。录申监司。宜尽蠲削。若不厚赂而恳乞。则因存不去。贻祸生民。其罪既已重矣。而加耕新田。则狡猾之徒。知其无案于本曹。而 圣上不得抽栍。御史不得发奸。守令不克凭阅。故倬彼甫田。笼山络野。禾黍彧彧。麻麦芃芃。当贡上上之赋者。任意低仰。尽受其赂。皆不纳税。新耕之田。尽为书员受赂资生之一物。而非 国家之田矣。不特此也。又有心惊骨折。愤极而不可言之事者。顷自变起之后。困于征戍。田多荒废。而其税尚存。民不聊生。故 圣上轸念元元。欲救其病。久陈之田。尽去其籍。以恤小民。鸿恩大泽。海涵天覆。民咸鼓舞。乐其再生。此是近古所无之盛德也。书员奸狡者流。又窃 天恩。以作己私。膏油沃壤。一等良田。年年耕食。黄稻穰穰。一寸不陈者。皆称陈荒。减录田案。不纳其税。孤儿寡妇。无势孤危者之田。虽尽污莱。不收半穗。彼乃称其不陈。俾纳重税。又以减陈之故。结卜之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3L 页
数。顿然减缩。赠赂而得减者。富而不役。不赂而不得减者。贫而犹役。田小则役多。役多故存者加重。 圣上欲除陈田。而书员者除其实田。 圣上欲恤贫民。而书员者助其富民。恩归富户。害及残丁。书员者盗窃 天恩。而归之于己。暗夺上贡。而使 国贫乏。然则千畦之田。万亩之稻。皆为书员窃弄之一物。而非国家之物也。甚矣。奸夫大盗。乘机投隙之害也。如此等辈。虽百寸斩。尚有馀罪矣。我 先王之法。用事书员。徙之于边。其虑深矣。欲去此弊。则申明旧法。检覈书员。随其所现。而即施谴罚。小则徙于边鄙。大则加之刑戮。然后书员之辈。不敢舞文行诈。而赋役平均。国用充羡。而小民苏息矣。此小臣之所以愿流书员者也。
  许诉怨
臣窃惟上有字牧之任。下有供给之职。上不得不资于下。下不得不依于上。相依相济而为生者。人道之常也。民人之所以有怨者。何耶。夫位有上下故隔。隔而不通故怨。怨而不伸故愤。愤而不已故乱。故易之取象。天地为否。地天为泰。以位而言之。天在地上。顺也。反为否者。情不通也。地在天上。逆也。反为泰者。情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4H 页
相通也。 圣人取象之义。渊乎其深矣。然则倾否而为泰之道。莫善于通情。然万民之情。在上之人。不可以察而知也。问而知也。则虽欲通之。而安能相通也。其要只在乎使民自诉其怨而已。恭惟我 朝圣神。继天立极。欲通民情。故立所志议送之法。民无不通之情。然又虑夫民诉其官。则有伤于风俗。故复立部民告诉之律。 先王之法。至精至密。无以议为。然所志议送之牒。不过乎自明与民间之事也。凡干官员。与夫官吏监官之弊。则不敢书之状上。显然发诉者。有二病焉。一则部民告诉。邦宪严峻。一则监官奸吏。怀嫌阴中。其祸大毒。有如刺虎不死。断蛇不毙。必造其猛噬而碎首。毒螫而陨命。故不敢轻诉其怨。小民之所以含嘿隐忍。叩心拊膺。弃其家业。父子泣别。乞食四方。填于沟壑者。皆由于民不得诉怨之致也。顷自兵兴以来。狐鼠之徒。虮虱之辈。乘此多难。恣行胸臆。无所不至。尤甚于平日。故相继流亡。十室之里。有一二家仅存者。或有专无一幕者。如此不止。则其势必至于尽散乃已。有识之士。所以心死而骨惊。痛哭而泣血者也。若夫守令。则虽有侵虐之弊。有关于风和。虽无法典所禁。而其在民风。亦不可诬诉矣。在下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4L 页
之监官色吏。则随其所犯。皆令自诉。而于监司所行之处。亦置诉怨之牌。如古诽谤之木。使诉怨者。勿混于凡讼之中。别自团聚于牌木之下。各持其状。监司亦当勿决于纷总之际。罢事之后。从容详问。细听其状所诉之事。小则即令召致监官色吏。诘其虚实。笞之杖之。大则启状于 朝廷。流配之。诛戮之。所诉之民。亦诘其真伪。倘或诬诉。严加反坐三等之律。则民亦不敢妄诉矣。又令察访检律等专掌诉怨之状。录于册子。而纳之于监司行橐。考其所诉之多寡轻重。则守令之贤否。照然自现。以之而殿最焉。黜陟焉。被诉之监官色吏。不但严治其罪。而即递其任。则不得肆刺虎之反噬。致断蛇之螫毒矣。如此则虽不诉守令。而守令畏吏之作奸。罪及其身。而必慎检其下。奸吏亦恐其被诉而蒙其窜徙诛戮之罪。必不敢如前日之放恣也。然则小民无诉官之薄风。而得伸其怨。奸吏亦无中伤之患。而尽去其病矣。其病尽去。则流逋四归。乐生兴事。闾阎扑地。万民苏息。 国家永膺洪休。而万世无彊矣。此小臣之所以愿许小民之自诉其怨者也。
  黜贪墨
臣窃惟治民之官非一。而亲民之官。莫切于守令。守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5H 页
令之贤否。生民之休戚系焉。故曰。守令者。民之师帅也。守令之任。可谓重矣。因守令之不贤。而民受其病者。不可悉数而尽陈。然举其最重者而言之。贼民之事非一。而皆莫若贪墨之害。为尤甚也。何以言之。欲利于己。则必害于人也。夫贪污之官。若使为守令。则到官之后。不遑他务。不计官事。专事收敛。而昼思肥己。夜度营私。朝谋聚财。夕啚掠货。浚民之膏。剥民之肤。锱铢之利。毫釐之小。惟恐或遗。头会箕敛。贪肆狼恣。欲泄尾闾。手口拮据。不遗馀力。张目睢盱。登垄罔利。惟日不足。遂有上空官库。下虚民财。民不堪命。流穴四方。怨语腾天。耳若不闻。视如楚越。略不动念。一以为奉身之资。一以为善事之债。百尔所思。刻期办立。诸色器具。指日成就。民困多务。若少迟缓。如不即供。缚臂之使。叫呼村落。而酷于夜叉。打踝之杖。乱于公庭。而严于铁挝。恶卒袒裼。终日挥朴。不是公务。惟欲是遂。惟其如是。故不惟公私虚竭。皆由于贪也。至于刑罚之滥。狱讼之枉。亦由于贪也。白黑之混。曲直之错。是非之倒。亦皆贪之所致也。凡百官事。莫不以赂而成。则贪婪之害。可胜言哉。传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圣贤洞见其剥民之害。有甚于盗窃官物。故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5L 页
其言也如是。至哉言乎。欲安小民而不黜贪墨。则譬如欲养芝兰而不剪荆棘也。虽能日培其根。时灌其叶。终必为荆棘之所害。而不得见枝叶之峻茂。此小臣之所以忘其愚劣。而愿黜贪墨者也。
  杜侵渔
臣谨按陆贽之言曰。民者。财之本也。财者。民之心也。臣以为奸人者。财蠹也。侵渔小民。蠹害财谷者。寔繁有徒。在于防里者。曰里正。曰领将。曰都将。如此等辈。乃民之小蠹也。有不足烦道也。在于乡邑者。曰乡所。曰留卫将。曰六房。曰杂事色吏。曰书员者流。此是民之大蠹也。其在升平。尚且蠹害民财。使民失所。当此海寇之时。万务云兴。百役俱起。又从而守令之人。尽赴战所。空官无主。不时之措事。驿卒之持关者。叫呼隳突。急于星火。许多卒迫之务。责之于何人。而委之于谁手乎。不得已而责办于监官之徒。色吏之辈。上面诸色人之所以为用者以此也。今日之蠹财害民。倍筛于前时。自用兵之后。万事纷扰。乱于蜂午。多于牛毛。斜科横敛。节目之繁。不可尽举。姑撮其大且急者而言之。抄兵送兵之事。凿池守城之事。运粮馈军之事。战马点送之事。驮马出定之事。钱谷会计之事。刑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6H 页
狱诸讼之事。差科赋役之事。天兵供亿之事。皇使接待之事。筋角贸易之事。胶漆弓弦徵纳之事。弓弩诸矢营作之事。戈釰甲冑铸打之事。三穴鸟铳铸成之事。焰焇(一作硝)火药燔烧之事。新旧阵法习鍊之事。鸟铳隶习之事。屯田煮盐之事。募兵募粟之事。战船造作之事。战漕两船格军之事。价布贡布作米之事。诸色贡赋上京之事。官中所为之事。京各司所定之事。监兵两司杂物所纳之事。远戍留防相递之事。漕水军番代之事。此乃略举民间所急之事也。其馀细琐之事。不可尽陈。民事之浩繁。果何如也。呜呼。自乡所监员。下至色吏。皆是蚩蚩无识之流也。孰能存其怜民爱物之心乎。因大乱而喜其乘势。执多事而利其乘隙。私喜于其心。曰若非大乱。安得执此权柄。若非多事。安能得此多货乎。惟恐倭寇之速去者。滔滔皆是。以如此之大乱。以如此之多事。以如此之残民。虽日抚恤。渐之以仁。摩之以德。惟恐不安其生。况此监官色吏之徒。乘其大乱。凭其万役。自作奇货。舞智弄诈。以谋富贵。务行严威。以求纳赂。专事刻薄。日夜侵毒。穷阎小民。不耐其苦。纳财而乞缓程限。献宝而请减其役。何异于欲医眼疮而反害其心肉者乎。小民之财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6L 页
产有限。而群奸之侵蠹无穷。哀我小民。以一介孤立之身。安能当众蠹之侵刻乎。监员之众。色吏之多。蠹财之虫也。倭寇之乱。庶事之繁。引蠹之路也。行诈路广。骋智资多。此辈之弄笔扬扬。理固然也。财为民心。而蠹食其心。心病则肢从而亡。蠹财之祸。不亦重乎。蠹财之害。不可不杜。然监事之人。治事之吏。亦不可不用。则如之何而可也。如此之类。仗其力以集其事。防其奸以祛民瘼。此乃要道也。然守令若不得其人。则又安能用其力而防其奸乎。必也先得循良之吏。严明如赵广汉。神明如陈寔者。然后可以去侵渔之患。而民保其生矣。此小臣之所以愿杜侵渔者也。
  计屈敌
臣谨按兵书曰。不战而屈人兵。杜牧解之曰。以计胜敌也。李筌曰。晋将郭淮围曲城。姜维来救。淮趍牛头山。断维粮道及归路。维大震不战而遁。曲城遂降。则不战而屈之义也。夫用兵之道。计取谋攻为上也。攻城蚁付为下也。今者贼倭之兵。虎踞于天城加德之堡。龙拿于东莱金海之境。坚壁若铁。垒高如岗。斫之难破。攻之难拔。坐视所为。计无所施。于玆七年矣。贼将之辈。偃然安坐。睥睨我军。我之军卒。狼顾胁息。蹜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7H 页
䠞迁绕。旗无摩垒。阵不交和。则孰能忘身贾勇。先登陷阵。以树隽攻乎。然则弯弧两矢。快逐天狼。援搥雷鼓。大轰天杀。似无其期。则以战平乱。未可必也。自古以还。凡入敌境者。不敢安顿。而旋即退去者。非是兵弱力绵而然也。皆由于有所可畏者。有所可忌者。久留则将有不测之患也。我之于彼。不能使之畏。亦不能使之忌。则彼贼之兵。何所惮而自退乎。战而逐之。既未可期。而致其自退。亦无其术。则如之何而可也。我之上策。诚不出于绝粮道禁农作矣。兵志又日。粮不多则勿与持久。又曰。因粮于敌。则客不为主。远输千里。则主反为客。又曰。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与倭相持者。今至七年。则其可谓不持久乎。贼兵馆谷于我。则其可谓不为之主乎。运送千里。则其可谓不为之客乎。用兵七年。尚未决胜负。则其可谓之利于 国乎。且贼兵之留而不去。久而不战。闭营安卧者。岂无其谋而然乎。臣之愚意以为欲以长策制之。使我疲于奔命。困于委输。不战而自屈。坐致消磨。然后欲以一战蹂之。此必暗用王朴平江南之策也。既有持久之患。又有为客之病。不利之弊。而又陷于坐致困穷之谋。则臣恐虽有智者。将不知善后之策矣。况今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7L 页
用兵。皆犯兵家之所忌。尤不可不汲汲而啚之也。为今之计。莫善于计取谋攻之策耳。故孙子十三篇。以计为首。其术可谓神妙不测矣。所谓啚倭之计谋者何也。只在乎断海运。禁陆耕二者而已。欲禁其耕垦。则当其俶载南亩。始播百谷。简拔轻骑飞将。冲突田野。破其镃基。断其牛靷。以败其播种。及乎千耦荷锄。以薅荼蓼。又遣虎狼之将。豺犬之兵。猿超田畔。鹘掠陇头。而击散耘卒。使之田卒污莱。迨夫万宝告成。禾稼云黄。大发战卒。以拒救兵。又令万夫鼓噪铚刈。稛载归来。以败其秋敛。则可谓能禁其农务矣。欲断其海运。则鸠聚边邑之龙骧巨舰鹢画飞船。精择善水之夫运拖之卒。而使如李宝者领之。或屯于闲山。或依于他岛。日夜潜伺。剿绝其往来之船。使其音信不通。又击其粮运之舟。使其军粮匮竭。则可谓能绝其粮道矣。我之二策既行。则彼贼之坑堑虽深。壁垒虽坚。安能久居乎。孙子曰。屈人之兵。非战也。拔人之城。非攻也。此非计取谋攻之谓乎。孙子之术。渊乎深矣。徒知攻城陷阵之为事。而不知伐谋之策者。何足与论兵乎。诸葛亮之攻魏也。司马懿闭门不出。而终不交兵。司马懿深于兵者。而又知亮之不可与轻战。故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8H 页
忍受巾帼之辱。而坐待亮之粮尽自退。懿之用此法明矣。我之为将者。诚能行上二法。如司马懿之待诸葛。则清净行长。虽善用兵。何敢强留乎。贼之二将。若或坚守不去。而粮既乏绝。则正如落阱之虎矣。然则我国之兵。可以禽清净于不战。缚行长于不攻。吾何畏彼哉。此小臣之所以愿用计取谋攻之策者也。
  置四辅
臣闻虫之不僵者。百足扶之也。木之不颠者。众根盘之也。天下之物。莫不皆然。而至于吾人。何独不然。村居小民。其生也虽微。而必也闾井相比。保伍相连。互为依赖。迭相扶救。然后虎豹不得投。盗贼不敢侵。故能安其居而不至于离散。况于诸侯之国。天子之都乎。若稽古昔。或以军旅。或以郡县。以卫京都者。历代同然。汉置南北之军。而又立三辅者。所以护卫京城也。唐立府卫。宋设三镇者。亦所以扶持帝都也。今我国都。前有汉水。后有白岳。然水非天堑。山非百二。其为险阻。固不可恃而为重也。自有贼变之后。京都之惊溃者。至于再度。岂无其由而然乎。虮虱小臣。抚膺泣血。思卫京城。心昏智浅。不得善策。然夙夜千虑。似有一得。欲立四辅。以卫京师。此乃小臣妄料之愚计。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8L 页
然不审涧底之贱芹。能侧于八珍之味乎。惟我 国都。既无三辅之蔽。又无三镇之屏。贼兵之来。人无所恃。而先自奔迸。理固然也。小臣愚意以为莫要于先立四辅。以广州,水原。为东南之二辅。以坡州,杨州。为西北之二辅。当其狐芒不动。狼烟不起。预遣明智之臣。周览四州之境。先点无六害。而有三利之地。背孤峭而向虚明之处。以为城之基。崇之为十仞。崒之为五丈。环之以万堞。规之以千雉。以立城之形。勿令甃垒拳石。而使之崩颓。和合粘泥。而极其坚牢。有如铁瓮。望之屹屹。仰之言言。则冲车不得撞也。鸦觜不得擭也。飞楼无以瞰也。云梯无以升也。地道不足惧也。距(一作堙)不足虑也。加之以布楼橹于上。周汤池于外。凡百机械。无一不备而后。山堆粟粒而粮支十年。丘积兵器而万战不竭。又能妙选奇才异智者而为之帅。勇悍敢死者而为之副。如此则城池器具将帅粟粒。可谓备矣。然民不聚则城内虚。城内虚则不可以为守矣。急先之务。则鸠聚小县。而多所叠入。乃使四辅之城。皆作万户之雄藩。车行而毂击。人立而成帷。家殷而人足。志高而气扬。眼眶之中。已无夷虏矣。何畏乎西戎。何患乎东夷。贼自西北而来。则坡,杨二辅。并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9H 页
力而拒之。自东南而来。则广水二辅。合势而排之。当前二辅之势。若或不足。抽后二辅之兵。而并为同阵。则所会之兵。当不下三四万人。孙子曰。教士三万。横行天下。既有三四万之兵。而将苟良焉。则何侮之不御。何冲之不折。而何待乎援救乎。且是四辅之设。专以拥护都城为之主。则拒御而已。止遏而已。然则守是上策而战是下策也。何以言之。潼剑不破。则秦蜀不可入也。襄樊不陷。则襄逻不敢渡也。历考载籍。敌虽有百万之兵。后或有雄城重镇。而不先破则从古以来。固未有蔑视而轻过者也。秦欲攻赵而畏韩魏之议其后。欲伐齐而惧宋楚之断其后。用兵之道。其势如此矣。壬辰之变。若使广,水二州为二辅。而尽力拒守。则倭虽强暴。何敢过二州。而先犯京城乎。倭之所以轻犯京城者。以其广,水二州不为设备之故也。以此观之。守御之地。坚守不出。则万全无虞。轻出浪战。则多有危道矣。司马懿能知其术。故拒蜀于渭南。而坚壁不战。孔明不得伸其志。臧质亦知其谋。故抗魏于肝胎。而闭城不出。魏焘不得肆其暴。若使懿质而不知其谋。轻出浪战。而一败涂地。则曹魏存亡。未可知。而南朝则必为丘墟矣。唐之杨国忠。不识持久。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79L 页
以老贼兵。而催督哥舒翰。使之速战。以取其败。观此三人之战不战。则可知守御之策矣。今我 国家。虽逢厄运。皇天眷佑。降之百福。 皇上轸念。大遣天兵。后来之患。不须虑也。然小臣之私忧过计。不得谓之必无其患者。天道难谌。而其命靡常。冥冥之中。否泰之数。互相往来。贼倭之患。安保其必无也。脱有不幸。而贼或大至。四辅之兵。合于二辅。而荷戈登陴。持重不出。则贼虽悍勇。顿于坚城之下。欲攻不得。欲追畏后。旷日持久。其师自老。锐气必挫。锋颖必钝。粮食必尽。其势自退矣。此乃周亚夫之所以委梁于吴楚。而闭壁不救。吴楚尽锐攻之。而待其锋已挫。而师已老之后。一战大胜。以收奇功。我 朝既立四辅之后。谨守周亚夫,司马懿,臧质之策。而坚壁固守。终不交兵。则彼虽有百万之兵。不得乘其隙。则贼倭之兵。无能为也。兵志所记不战而屈人兵者。非此之谓乎。保护京城之策。莫善于此。此小臣之所以欲仿三辅之制。而愿立四辅者也。
  建屯田
臣闻古贤之言曰。强兵之道。在于足食。足食之道。在于屯田。而屯田之能兴利而除害者。又在于得人。然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0H 页
则方今足食之道。莫急于屯田。而屯田之兴。又莫要于得人矣。万骑戍边。列灶云屯。晨昏所炊。日费千钟。则继其粮运。不亦难乎。惟其如是。故供馈之策。缓之则粮道不继。士有饥色。急之则鞭箠狼藉。万户骚动。不缓不急。粮不匮乏。而能得其道者。终古无之。前代运粮之人。不是智不足虑不周而然也。万夫坐食。费如归虚。千里荷担。助若蚊负。其为事势。不得不然也。秦汉以降。世有屯戍。谊辟良臣。区画军需。筹度粮运。百尔所思。不得上策。遂立屯田之议。以为继粮之策。屯田之设。实出于粮运之不继也。臣仰惟前代。历考诸史。汉文防胡而耕于塞下。武帝防羌而田于燉煌。此是屯田之源流也。郑吉之击车师。田于渠黎。赵充国之御先零。田于金城。诸葛亮之伐曹魏。田于渭南者。汉之屯田也。田于许下者。枣祗也。田于积石者。邓艾也。此魏晋之屯田也。郭子仪之耕于河中。韩重睪之耕于振武者。唐宋之屯田也。呜呼。前有汉晋。后有唐宋。耕治屯田者。或以兵。或以民。兵民之用。不同也。耕垦之地。或为多。或为少。多寡之数。有异也。其耕之也。或有利。或有弊。利弊之端。有殊也。此是历代屯田之制也。固守御之备。省转输之路。足军中之用者。此乃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0L 页
古今屯田之利也。兵兴之时。若舍屯田。则臣未见能使三军而足食者也。恭惟 圣朝。自兵乱之后。上而天兵。下而邦卒。两军之供亿烦多。而内之礼储。外之广兴。二仓之贮畜。已为虚竭。度支之官。忧其调度之不足。搜举古典。无一不行。煮海屯田之策。亦尝采而行之。行之无效。即为罢弃。旋立旋罢。有类于儿戏。有识之士。谁不寒心乎。虽然。已废之事。不须烦为之说也。屯田之大利。大要则又不可不详悉而论之也。盖屯田之设。固有大利。而不能无有远有近有利有弊。田于千里者。民有输运之劳。兵无宿饱之色。又不可以应于仓卒。此是大利之中。又有其弊者也。以戍卒而兼为田夫者。有大利无其害者也。以农夫而又为屯田之卒者。此乃有大害而无其利者也。如赵充国之御先零也。军闲而无事。则以戍卒而兼治田事。如李德裕之御吐蕃南诏也。军无其暇。则得闲民而别立田夫。凡为屯田者。如此之利病。又不可不知。而近年治屯田者。不得其要。而徒有虚名。则乌能与其利无其弊乎。夫如是故。古之为将者。莫不耕于战所与邻近之地者。以其便于用军。利于耕耘。易于收获。又有一军而两用之利也。汉,晋之将。唐,宋之帅。皆耕于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1H 页
所屯之地者。岂不以是欤。臣窃料之。今日之屯田。又有不可不为之势者。何以言之。兵志曰。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又曰国贫于师者远输。又曰粮不三载。我国之与贼相持。已至七年。此非久暴师乎。输运七载。迄今不止。此非粮不三载乎。自平安江原而运于二南。此非远输乎。斯三者。皆兵家之所忌。而我皆犯之。国储已竭。民无馀粟者。其病不在于此乎。自玆以往。息兵之日。杳𨓅难期。将何以继其粮运。而能排大乱乎。倘非屯田一策。则虽有智者。将不知善后之策矣。又有便利之一说。臣请取陈之。兵志曰。食敌之粮粒一钟。则当吾二十钟。用敌之𦮼稗一石。则当吾三十石。一钟之粟。一石之𦮼。远自千里。输于屯所。则行路之苦。所费之资。足以相当。故云然矣。小臣之妄意。亦以为二南所收之谷。一钟之米。可以当远地之二十钟。二南之千钟。可以当远地之万钟。若置二南近地之屯田。能得万钟之粟。则所利岂不百倍于远输者乎。不但如此而已。远地之民。既免输运之劳。则富户不至于败家。贫民不至于流离。则诸道可保。而邦本不摇矣。今欲救贫而继粮。则其策孰过于屯田乎。近者我 国之屯田。不使闲坐之军卒。又不募佣食之闲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1L 页
人。反侵务农之居民。此乃欲耕些小之屯田。而反失民间之大农。此屯田之所以无益于军。而有害于民也。其所以如此者。不得其人。而又失其大要之故也。然用兵之时。屯田之建。其为收利也莫大焉。乌可废之而不治乎。以失策之故。而并与屯田而弃之。则无异于因噎而废食者。岂不谬哉。夫如是。则帝王则贤如汉文。明如武帝。智如魏武。皆从其议。宰臣则贤如诸葛亮。明如枣祗。智如杜预。皆为尽心于屯田。将臣则邓艾,郭子仪,岳飞,吴玠。莫非贤智之人。而亦为致力于屯田。则军食之赖于屯田者。从可知矣。诚能大治屯田。而能积百万之粟。则何忧乎兵食。何劳乎远输。何畏乎外侮乎。虽然。若不耕种之以时。耘锄之以勤。收获之以节。储用之以谨。则乌能以耕田亩而积粟如岗。乌足以礼富军食而不绝如河乎。故曰足食之本。在于屯田。屯田之本。在于得人。舍此而致力于区区之末利。则虽日勤劳。而终不免于军食之乏绝矣。此小臣之所以愿建屯田。而欲得其人者也。
  振纪纲
臣窃惟天地之间。繁庶者民生也。浩穰者万事也。黎民之繁。有如网之有目也。万事之多。有如丝之有条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2H 页
也。网无纲则万目必紊而难治。丝无纪则众条必乱而不理。先举纲则万目不期张而自张矣。先贯纪则众条不期理而自理矣。是故。书曰。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至哉言乎。为政之道。亦若是矣。然则万事之本。在于纪纲。纪纲之本。在于人君。人君之一身。如网之有纲。而如丝之有纪也。然君不能独振其纲。而独正其纪也。必有任其耳目。凭其股肱。然后可以振其纲而张其纪矣。恭惟我 朝以谏,宪二府。为之耳目。为之股肱。托其纪纲而宣其风棱者也。今我 圣上。苟能先正一心。以为纪纲之本。两司之官。又得其人。而大振其纪纲。则其于为治乎何有。臣若稽古昔唐虞之盛。君有尧舜。臣有稷契皋陶。三代之隆。君有汤武。臣有伊傅周召。上有正纪纲之君。下有振纪纲之臣。此唐虞三代之所以纪纲大举。治化休明。而卓越千古者也。自玆以降。杂伯之汉。其道也杂。则君非正纪纲之君。而臣非振纪纲之臣也。君臣之德。既已如此。则乌足以振纪纲而兴盛治乎。夷风之唐。其风也夷。则人道灭而纪纲沦矣。况望其振纪纲而回盛治乎。宋之纪纲。则以忠孝廉耻为之本。以勤俭宽仁为之政。伊川所谓超越古今者也。然藩镇无权。而夷狄有猾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2L 页
夏之乱。则宋之纪纲。岂可谓尽善乎。至于胡元。则纯乎夷狄也。何足以论其纪纲之振不振乎。臣窃闻 国朝自 太祖肇基之后。列圣相承。莫不以明三纲而正五常。则 国初纪纲之源正矣。 圣上之德业盛而一心正。则方今纪纲之本立矣。股肱贤而耳目良。则 朝廷纪纲之政行矣。宜乎治轶隆古。功过汉唐。而愚鲁小臣。龟藏草泽。伏见时事。唐虞之风动四方。三代之风淳俗美。固不敢望矣。比之汉文礼富之治。尚有憾焉。则小臣之痛哭流涕。岂但如贾生而已乎。先哲有言曰。桑有蠹而廱见于干。脏受病而色著乎面。今日之求治而不得其治者。抑岂无其病而然乎。若夫夏毡之上。蠖濩之中。出治之本。振纪之源。则一介微臣。固不敢妄论。至于谏,宪二府。则臣见之熟而闻之详矣。二司之官。不砺豸角。而阴邪之徒。不畏其触。不淬剑吻。而狐兔之辈。不怖其击。朝无铁面之严。路乏骢马之警。则两司之纪纲。可谓振乎。外方之纪纲。则在于监司。而殿最之际。公道不兴。课最者无寒门。居殿者无势族。露章服罪。朱博之高风不著。望风解绶。李膺之威声不闻。则监司之纪纲。亦可谓振乎。 朝廷之纪纲不振。故 朝廷之命令。不行于四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3H 页
方。监司之纪纲不振。故监司之号令。不行于一道矣。惟其如是。故内无肃穆之政。而尸禄者不汰。外乏宣化之风。而贪婪者不去。民俗之不美。士习之不善。士卒之无统。海寇之侮予。夫孰非纪纲不振之故欤。以如此之纪纲。虽在平日。尚不可以为国。况值大乱。其可以复仇雠而制大敌乎。呜呼。纪纲之不振。有同于网之不纲。丝之无纪矣。执众目而一一张之。则张之虽劳。而网日紊也。持万丝而条条正之。则正之虽勤。而丝愈棼矣。因弊风而日日治之。则治之虽苦。而政益乱矣。然则欲万目之张者。莫善于先举其纲。欲众条之理者。莫要于先贯其纪。欲弊风之治者。莫急于先振纪纲矣。以今日之事言之。上自朝著。下至闾巷。无一事之得其理者。譬犹丝之棼而网之紊也。头绪纷纭。不知其序。引一条而欲正之。则众条皆乱。举一目而欲张之。则万目皆紊。虽明如离娄者。固未可以治之也。知其要者。莫若举其纲而贯其纪而已。孟子曰。一正君而国定矣。小臣之愚意。亦以为一振纪纲。则万事理矣。此小臣之所以愿振纪纲者也。
  奖清白
臣谨按载籍。虞朝设教曰。简而廉。周典计吏曰。弊以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3L 页
廉。夫廉者。百行之本也。以此律身则身修。以此齐家则家齐。风俗以之而清。士习以之而善矣。廉则伸于万物之上而心志刚。欲则屈于万物之下而心志柔。伸于万物之上。故万事不得以累吾之心。万物不能以染吾之身。而志气清明。操履洁白。屈于万物之下。故庶事皆足以累吾之心。众欲皆得而染吾之身。而志气昏暗。行己污浊矣。清明洁白者。君子之行也。昏暗污浊者。小人之事也。故古之论治道者曰。为治者。必清其出治之本。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以廉而自修。则自足以兴邦。所谓出治之本也。以贪而自营。则不能以保邦。所谓起弊之源也。惟其如是。故廉不奖则治道不行。贪不斥则弊源不塞矣。士子之清白。虽是出治之本。然天下之士。不能皆廉者。天禀之性也。培养而振作之。使天下之士。皆趍于善者。人君之化也。如欲淑天下之人心。回天下之风俗。傥非上之人。操其柄而鼓舞焉。激励焉。乌能以淑人心而回风俗乎。虞廷之政。既敷简廉之教。又有侯明挞记之事。虞朝之鼓舞也。何如耶。姬周之时。弊吏以廉。又有六计教率之法。周家之激励也。亦何如耶。汉之文帝。遣谒者以劳廉吏。其后循良之吏。蔚然并兴。其如刘宠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4H 页
之只受一钱。杨震之却金四知。岂非劳廉之所致乎。唐之太宗。以清谨课吏。自是厥后。清白之吏。森然挺出。其如辞缣之杨城。却钱之陆贽。止驾柴车。有若元德秀。不带妻孥。有若冯元淑。抑岂非清谨课吏之效乎。赵宋开基。化臣以节俭。励俗以廉耻。清洁之士。杰然辈出。平蜀东归。只有啚书。回自江南。惟带图籍。沈义伦,曹彬之清致。凛若霜雪。官居鼎鼐。宅无楼台。田园贫相。惟富诗书。寇准,富弼之高致。皎如日星。亦莫非化下节俭之所自也。臣历考往牒。究其治乱。尊用廉吏者罔不治。惟货其吉者罔不乱。惟其如是。故古之帝王知其治道者。莫不以廉洁为出治之本。又知振起廉风而化流天下。淑清人心而挽回古风者。其柄专在于人君。故先举廉士。而表其所尚。又尽激励而丕变民俗。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召为大司农者。西汉之劝清白而赏朱邑也。荆州刺史。以民歌仁明。特赐三公之服。露冕行春者。东汉之褒廉吏而荣郭贺者也。大哉。廉之为德。真是出治之本也。恭惟我 朝师帝王塞弊之源。法古昔出治之本。峻其赃罪。书字黥配。锢其后裔。以防起弊之源。尊崇廉洁。极其褒崇。录其子枝。大开出治之本。我先 哲王。可谓识治之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4L 页
本。而又尽劝戒之道也。然世远而风残。人亡而教弛。赃法不严而污吏恣横。清德不扬而善类沉沦。人欲流而天理消磨。若不震雷霆而惊蛰。回白日而烛幽。则久昏之人心。甚于重阴。秽浊之颓风。陋于污泥。安得以扫重云而睹青天。澄浊滓而见清波乎。今我 圣上鉴周,汉之鼓舞。考唐,宋之激励。黜贪墨而不齿于庶僚。奖清白而明扬于朝著。则性善之人心。岂无观感而兴起者乎。古人有言曰。胡质之廉。自然也。羊续之廉。矫激也。杨湛之廉。勉强也。自然之廉。诚不可以多得。上之人。倘能鼓舞之激励之。则不但矫激者勉强者。皆归于真廉。而其馀中人以上。可移之人。则无不变而之廉矣。传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今者世俗之人。其如谋利也。有如入海求珍者。不知风涛之险。龙牙之危。亦如登山采玉者。不避虎豹之患。崖谷之坠。以殒其命者。滔滔皆是。但以刑政禁之。则安能淑其心而变其风乎。不过曰苟免而止耳。诚能激之以清白。励之以礼义。则世有古今。而人无古今。今世之人。岂皆不善而俱恶乎。苟知贪污之有罚。廉洁之有赏。而又闻贤廉之士。兰雪之风。冰檗之声。则必能感悟而为善矣。故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5H 页
曰。举伊尹而不仁者远。岂以是欤。此小臣之所以愿奖清白。而以救贪风者也。
  尚礼义
臣闻治天下。有本有末。礼义者。治之本也。刑政者。治之末也。本末兼举。然后治道备矣。苟失其本。而徒区区于末务。则不过乎牵补过时。架漏度日而已。岂曰善治云乎哉。夫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原于天命。而具于人心。施于仪章。而著于日用。行之于闺门。则闺门睦。用之于 朝廷。则 朝廷肃。致之于祭祀。则祖考格。措之于宴享。则亲旧和。至于尊卑之等。亲疏之杀。俎豆之制。升降之容。莫不由礼而得其宜也。 先王之所以小大由之者。以此而已。义者天理之当然。而人事之合宜者也。本于天命。而根于人心。参于四端。而散于天下。适其亲疏之分。均其远近之序者。义也。酌其贵贱之等。卞其小大之节者。义也。恶利欲而求天理者。义也。忘其死而赴君父之难者。亦义也。惟其如是。故苟能明其义。则亲疏之分。远近之序。贵贱之等。大小之节。无不得其宜。苟或不明其义。则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莫不失其伦矣。古之圣贤。灼见其理。而知其不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5L 页
可须臾离也。故大易论人道。而曰仁与义。孟子论浩气。而曰配义与道。易举仁义。而配于天道之刚柔。亚圣亦举义。而配于浩然之气。以此而观之。义者。天道之大经也。人而无义。不可以为人也。伊尹之不顾千驷者。见义之贵。而不知马之贵也。孟子之不受万钟者。知义之荣。而不知禄之荣也。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而古之人有舍生而取义。岂不以义之重于生而然欤。东汉变西都之颓风。崇其礼而尚其义。故清风高蹈之士。勃然云兴。三君八俊之徒。争厉危行。八及八厨之辈。互倡危言。高操玉洁。霜气横秋。节义雷行而风振海内。故观感之人。尊而尚之。贵而效之。如恐不及。若无行检之人。则贱而禽焉。陋而兽焉。摈而夷焉。故党锢祸甚。诛戮刑惨。不入其党者。宜其畏避。而皇甫规耻。不与其党。则其时士风之荣其节死。槩可知矣。夫如是。故曹操奸贼之尤者也。朵颐流涎。欲移汉鼎者。久矣。畏其节义。而不敢去臣位。东汉之不为速亡。其谁之功耶。节义扶持乎人纪。栋梁乎宇宙者。何如耶。恭惟 圣明。崇主一之敬。而立礼之本。详节文之仪。而行礼之文。穷理卞欲。而明义之源。无适无莫。而惟义之比。 国家之礼义。可谓本末该备。而无一毫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6H 页
之不尽矣。宜乎礼义之化。浃洽于人心。礼义之风。洋溢乎四方。奈之何近年以来。人心涣散。风俗陵夷。不知礼义之可尚。不识义理之当行。所计者功。所谋者利。而不知礼义之为何物。风俗之颓败。至此而极矣。以今日之民风而言之。子违父诏。父子之亲安在。弟不恭兄。兄弟之友何居。夫妇反目。夫妇之义亡矣。朋友相欺。朋友之道丧矣。贱而妨贵。贵贱乱矣。少而陵长。少长紊矣。其他败伦乱常之变。不可胜数矣。蕫子曰。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当今之俗。若不改弦而易辙。则何以兴其礼而行其义乎。呜呼。皇天降衷。秉彝懿德。人无贤愚。虽曰同得。然待文王而后兴者。若非上之人。鼓舞而振作之。则焉能复其性而就其德乎。故恺弟君子。何不作人。当此大乱之后。激励振作之功。若不百倍于平昔。则乌可以变其末俗。而挽回古道乎。诚能教礼义而使知伦纪。则莫不耻其污俗。而趍于礼义矣。苟趍于礼义。则夫焉有后其君而忘其亲者乎。如此则三刚正而五常叙。人欲消而天理明。人欲既消而天理既明。则人必忘身而死长。苟能忘身。则何战之不克。而何敌之不摧乎。其所以望敌先溃。临敌必败者。徒知爱身。而不识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6L 页
死长之义故也。然则当今之尚礼义。不徒有关于风俗。最急于御敌之道。若使三军之士。皆能忘身而死长。则蕞尔之东夷。何足畏乎。可使制挺。以挞其利兵矣。孟子之训。岂欺我哉。此小臣之所以愿尚礼义。而回隆古之治者也。
  明圣学
臣谨按宋臣朱熹之言曰。天下之本。在于一人。一人之主。在于一心。一心之正。在于讲学。所谓学者。何学也。二帝三王之学也。帝王之所学者。何道也。精一执中者。二帝之学也。建中建极者。三王之学也。二帝三王。务此学而明此心。明此心而治天下。故庶务无不举。万事无不理。唐虞之雍熙。三代之太和。岂有他哉。皆本于明此学而正此心也。自是厥后。圣学无传。异端并起。刑名功利之学。扰此心。黄老清净之学。惑此心。神仙佛老之学。荒此心。后世之所以治日常少。乱日常多者。皆由于学不明而心不正也。然则欲治天下 国家者。莫先于正此心。欲正此心者。莫要于明此学也。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来之宙。所以为治者为乱者。不过曰心之正不正。学之明不明而已。夫岂多言乎。恭惟 圣上。天资明而地位高。性二帝之性。而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7H 页
心三王之心。道二帝之道。而学三王之学。宜乎德配二帝。治侔三代。然而广运之德。不形于政。日跻之敬。不著于事。愚鲁小臣。目遥日表。耳阻云韶。 圣上之克勤圣学。修明一心。固未可轻言而妄议。然玉蕴而山辉。珠藏而川媚。其在微物。尚且然也。况于道学之英华。蕴于中而发于外。发于外而被于四方者乎。内有圣学。则外著王道。理固然也。臣虽未能望表之曲直。穷源之清浊。然落外之影。在下之流。则见之熟而闻之详矣。以今日万机之事。庶务之施。较诸唐虞。质诸三代。则 殿下之学虽已明。而恐未如二帝之纯。 殿下之心虽已正。而恐未如三王之正也。精一之功。不如二帝。纯亦之学。不及三王。而欲求其治并二帝。化将三王。是犹南辕而北旆。却步而求前也。虽或劳身焦思而日勤庶政。臣恐终不如唐虞之盛。三代之治也。故宋臣张载之言曰。为治而不法三代。则皆苟而已。孟子亦曰。一正君而国正矣。至哉。二子之言。其知为政之本乎。伏愿 殿下。潜心于格。致诚正之功。而以尽乎修齐治平之道。用力于危微精一之地。而以至乎建中建极之域。学既明而无一理之不格。心既正而无一毫之邪思。本源既已澄澈而清明。则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7L 页
臣之所陈四十二条之弊。不期正而自正。不期治而自治矣。如或学不明而心不正。则乌能以有济乎。愚臣之意以谓为改之道。不可事事而理之。不可人人而治之。只在乎明圣学而正吾心而已。夫如是。故庶事之不理。非所忧也。万目之不举。非所忧也。大可忧者。学不明而心不正也。人君之一身。学既明而心既正。则万事万物。皆在于此心之中。不过乎运此心而措之耳。其于为治也何有。此小臣之所以愿明圣学。而正此心者也。
  征倭檄
天地之大德曰生。好杀伐者。天降罚。人民之正气曰义。建大事者。人必归。肆摅寸心之忠。用激四方之听。我 国家泽润万物。德高三韩。 列圣重熙。方享豫大之运。斯民不幸。适丁否极之时。蠢玆黑齿之微。敢犯青丘之大。逞封豕之坠突。吞食乎岭南。致玄蜂之螫辛。巢窠乎汉北。戕贼黎庶。焚荡里闾。涂肝脑于泥沙。涨烟火于山野。劫掠士女。攘夺货财。纂据其邦。背绝上国。弃礼义捐廉耻。惟怀犬羊之心。称干戈上首功。专务盗贼之事。行禽兽心蛇蝎。素不齿于人伦。家舟楫窟波涛。常作群于异类。人神之所同疾。覆载之所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8H 页
不容。恶积祸盈。是凶徒促亡之日。主辱臣死。当臣子效命之辰。以至不仁。行大无道。凡居此土。义不戴天。此正温太真。洒泣登舟之秋。祖士雅击楫渡江之会。奉勤王之悲诏。岂无垂涕之文山。奋募士之戎行。必有夺纛之武穆。完府锦城若诸郡之奇士。龙城光山与列邑之隽才。抱经纶之良啚。蕴济世之閟计。望义旗而云合。闻战鼓而风从。为鸟为龙为风为云。布八阵于汉津之上。如貔如貅如熊如虎。齐七步于华山之阳。电击雷驰。廓妖氛于九阙。乾旋坤转。光庙社于一朝。枭义智于蒿街。垂大名于汗竹。勿忘 圣主更期丕基于中兴。共览义章。无贻后至之深悔。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祭文]
  
祭纛文(万历壬辰六月二十七日)
维昔巨梓阽𨼷。百围之大。有特突中。灵变之化。秦始是凭。及张军威。散发葺头。厥状怪奇。汉祖铁额。爰作灵旗。并卓阵角。用表兵主。国有大事。载祃载类。北首祗慄。敬诏所指。蠢玆海寇。雠我大邦。肆奋义旅。誓枭穷庞。义兵将金齐闵。手握韬𩎖。躬秉戎律。敢修外事。虔卜吉日。肃恭就位。荐玆求牲。降罚有罪。保佑残兵。长驱以进。庶无留行。扫清妖氛。复我太平。俾蒙大休。苏此生灵。天旋地转。以回龙驭。神其佑之。永绥来许。
祭大芚山之灵
惟我 国家。圣创神述。绵历二百。风熙化洽。民乐耕凿。大往小来。运值阳九。不戒门柝。受侮暴寇。灰飘九庙。翠盖西狩。长蛇掉尾。封豕突牙。万姓奔伏。石罅山阿。锋染赤血。砾曝残骨。玆兴义旅。屯住灵麓。兵弱敌强。势难枝梧。惴慄祗惧。泣涕长吁。恭惟岳神。崇高崛起。峻极于天。苍翠削釰。玉立云烟。雄镇湖南。大庇生灵。兴云降神。运机冥冥。兵惟凶器。战是危事。倘非神休。云如何俚。俾民无伤。战克攻取。发扬兵威。剪灭凶丑。扶▣淑气。钟岳之陬。盻(一作肸)飨右享。无作神羞。
祈天祭文
崇高在上皇天。有父慈之恩。寒微处卑小民。致儿啼之恳。敢洒危涕。仰渎高真。伏念运值凶屯。国遇冠贼。焚烧闾舍。陵夷城郭。斩刈万姓。恶难形言。残灭三都。虐不可极。王赫斯怒。将奋厥威。霆震雷轰。六路之氛祲既扫。龙挐虎踞。一隅之巢窟尚坚。惟我湖南一道。荷天之休。克贼之祸。惟虑地界相接。深恐寇乱来侵。累足疏肩。昼忧夜惕。无智攘却。衔哀祷祈。山醪野蔬。祗荐菲薄之供。默佑阴骘。冀驱凶惨之锋。伏愿俯鉴微衷。特垂鸿泽。东夷回掉。境清犬羊之踪。南土安居。
鳌峰先生集卷之三 第 89H 页
民乐耕耘之利。
贺改宗系
良玉无瑕。苍蝇点污而眩乱。皇天有赫。白日烛照乎幽阴。喜溢臣邻。感激陵寝。恭惟诚贯金石。孝通神明。宝系璿源。昭然辨诬于彤管。黄麻紫诰。焕乎覃及于青丘。鼎祚维新。箕啚益永。伏念宣风南服。望云北辰。祗奉琅函。想盛礼于枫禁。遥上 圣寿。效至祝于华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