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第 1a 页 WYG0056-05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八
宋 夏僎 撰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
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林少颖谓自冀州既载壶口至西戎即叙皆以名山
大川奠九州之疆界史官因叙九州之疆界遂及其
治水曲折与天田赋贡篚通于帝都之道各𨽻于逐
尚书详解卷八
宋 夏僎 撰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
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林少颖谓自冀州既载壶口至西戎即叙皆以名山
大川奠九州之疆界史官因叙九州之疆界遂及其
治水曲折与天田赋贡篚通于帝都之道各𨽻于逐
卷八 第 1b 页 WYG0056-0558b.png
州之末此叙所谓别九州也自导岍及岐至于敷浅
原所谓随山也自导弱水至又东北入于河所谓浚
川也夫禹之治水本导州泽之流而归之于海今乃
先之以随山者盖洪水为害荡荡怀山襄陵凡故川
旧渎皆为水所浸灭不可复见欲施功无所错也故
必先顺其势以九州高山巨镇不为水所垫没者为
表识自西决之使归于东以少杀其滔天之势水既
顺流而下渐入于海则川流之故迹稍稍可求于是
原所谓随山也自导弱水至又东北入于河所谓浚
川也夫禹之治水本导州泽之流而归之于海今乃
先之以随山者盖洪水为害荡荡怀山襄陵凡故川
旧渎皆为水所浸灭不可复见欲施功无所错也故
必先顺其势以九州高山巨镇不为水所垫没者为
表识自西决之使归于东以少杀其滔天之势水既
顺流而下渐入于海则川流之故迹稍稍可求于是
卷八 第 2a 页 WYG0056-0559a.png
始可决九川而距四海盖先随山而后浚川诚禹治
水之序不得不然也故益稷篇载禹昌言亦先言随
山刋木而后言决九川距四海者正此意也先儒论
此多失其旨马融王肃皆以为三条自岍岐至碣石
为北条自西倾至陪尾为中条自嶓冢至敷浅原为
南条郑玄则为为四列岍岐为正阴列而倾为次阴
列嶓冢为次阳列岷山为正阳列此二说皆以地脉
相属为义然按舆地图此数山相距远者千馀里近
水之序不得不然也故益稷篇载禹昌言亦先言随
山刋木而后言决九川距四海者正此意也先儒论
此多失其旨马融王肃皆以为三条自岍岐至碣石
为北条自西倾至陪尾为中条自嶓冢至敷浅原为
南条郑玄则为为四列岍岐为正阴列而倾为次阴
列嶓冢为次阳列岷山为正阳列此二说皆以地脉
相属为义然按舆地图此数山相距远者千馀里近
卷八 第 2b 页 WYG0056-0559b.png
者亦数百里既有川泽隔于其间则其势岂可以相
属又经文曰𨗳曰至曰过皆是指怀襄之水而为言
先儒则以谓指山而言夫山者静而不动之物安得
逾河入海过九江乎此一段文义本甚明白以先儒
有三条四列之说必欲以众山首尾相属故其说多
牵强而不通夫观书者必观其书之所田作然后其
义易晓禹贡之书本为治水而作其言所𨗳之山盖
主于决怀襄之水而为言何取于山之条列哉少颖
属又经文曰𨗳曰至曰过皆是指怀襄之水而为言
先儒则以谓指山而言夫山者静而不动之物安得
逾河入海过九江乎此一段文义本甚明白以先儒
有三条四列之说必欲以众山首尾相属故其说多
牵强而不通夫观书者必观其书之所田作然后其
义易晓禹贡之书本为治水而作其言所𨗳之山盖
主于决怀襄之水而为言何取于山之条列哉少颖
卷八 第 3a 页 WYG0056-0559c.png
此说曲尽禹贡之妙唐孔氏乃谓上文每州言其治
水登山从下而上州境悬绝未得径通今更从上而
下条说所治之山此固不然上文每州所说治水本
非禹治水始终之序乃史官叙九州疆域因叙所有
之山所有之水若夫治水始终之序则自导岍以下
乃其序也孔氏乃谓禹先从下而上后复自上而下
岂理也哉地理志吴岳在扶风岍县古文以为岍山
岐山在美阳县西北荆山在怀德县即北条荆山三
水登山从下而上州境悬绝未得径通今更从上而
下条说所治之山此固不然上文每州所说治水本
非禹治水始终之序乃史官叙九州疆域因叙所有
之山所有之水若夫治水始终之序则自导岍以下
乃其序也孔氏乃谓禹先从下而上后复自上而下
岂理也哉地理志吴岳在扶风岍县古文以为岍山
岐山在美阳县西北荆山在怀德县即北条荆山三
卷八 第 3b 页 WYG0056-0559d.png
山皆在雍州禹之随山先导岍岐山旁之积水使下
流至于荆山然后自荆而逾河故曰导岍及岐至于
荆山逾于河谓掠河之故地而过也所逾之河其后
为龙门西河盖自河之西越之而东也禹既导之以
逾于河然后自壶口雷首导之以至于太岳既至太
岳又自厎柱析城导之以至于王屋林少颖谓此六
山其形势相望甚近禹既导岍及岐以至于河遂迤
逦经历此六山也至苏氏曾氏则又谓禹导岍岐自
流至于荆山然后自荆而逾河故曰导岍及岐至于
荆山逾于河谓掠河之故地而过也所逾之河其后
为龙门西河盖自河之西越之而东也禹既导之以
逾于河然后自壶口雷首导之以至于太岳既至太
岳又自厎柱析城导之以至于王屋林少颖谓此六
山其形势相望甚近禹既导岍及岐以至于河遂迤
逦经历此六山也至苏氏曾氏则又谓禹导岍岐自
卷八 第 4a 页 WYG0056-0560a.png
西向东越龙门河则分为二枝其一自壶口至太岳
其一自厎柱至王屋二枝皆东合于太行折而北至
常山折而东北至碣石而后入海为少颖之说则谓
既逾河遂迤逦经此六山未尝分为二枝为苏曾之
说则谓逾河遂分为二枝至太行乃合二为一此二
说虽不同然以文势看之则当依少颖也地志壶口
在河东北屈县东南雷首在河东莆坂县南太岳汉
孔氏谓在上党西地志谓在河东彘县东二说不同
其一自厎柱至王屋二枝皆东合于太行折而北至
常山折而东北至碣石而后入海为少颖之说则谓
既逾河遂迤逦经此六山未尝分为二枝为苏曾之
说则谓逾河遂分为二枝至太行乃合二为一此二
说虽不同然以文势看之则当依少颖也地志壶口
在河东北屈县东南雷首在河东莆坂县南太岳汉
孔氏谓在上党西地志谓在河东彘县东二说不同
卷八 第 4b 页 WYG0056-0560b.png
唐孔氏谓太岳实在河东彘县东以其东近上党故
孔氏云在上党西此说是也厎柱颜师古谓在陜县
东北山在河中形若柱曾氏谓即今陜之三门唐孔
氏谓在太阳关东析城之西按地志谓太阳关与陜
相近当亦是陜之三门也析城地志谓在河东濩泽
县西王屋地志谓在河东垣县东北太行在河内山
阳县西北恒山在常山上曲阳县西北碣石在右北
平骊城县西南禹导岍岐既逾河历王屋以上六山
孔氏云在上党西此说是也厎柱颜师古谓在陜县
东北山在河中形若柱曾氏谓即今陜之三门唐孔
氏谓在太阳关东析城之西按地志谓太阳关与陜
相近当亦是陜之三门也析城地志谓在河东濩泽
县西王屋地志谓在河东垣县东北太行在河内山
阳县西北恒山在常山上曲阳县西北碣石在右北
平骊城县西南禹导岍岐既逾河历王屋以上六山
卷八 第 5a 页 WYG0056-0560c.png
然后东北流经此太行恒山碣石而后入海故曰太
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林少颖谓此三山相距皆
千馀里盖水东北流注于海东北山惟此三山最大
故相距虽远而其势相属也此说是矣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林少颖谓郑氏四列之说其分阴阳正次之列虽非
经意然以此文分为四段则为可信盖禹之随山实
有此四莭自𨗳岍至入于海一也自西倾至至于陪
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林少颖谓此三山相距皆
千馀里盖水东北流注于海东北山惟此三山最大
故相距虽远而其势相属也此说是矣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林少颖谓郑氏四列之说其分阴阳正次之列虽非
经意然以此文分为四段则为可信盖禹之随山实
有此四莭自𨗳岍至入于海一也自西倾至至于陪
卷八 第 5b 页 WYG0056-0560d.png
尾二也自璠冢至至于大别三也自岷山至至于敷
浅原四也此四者皆是自其水𤼵源之处导其逐山
之旁积水注于下流之地然后随其山泽而施功也
彼王肃三条之说以岷与嶓冢合为一条殊不知岷
山与大别本不相属岂可合为一哉此四者或言𨗳
或不言𨗳曾氏谓岍与西倾皆雍州之山故西倾不
言𨗳其文蒙于导岍也岷嶓皆梁州之山故岷山不
言导其丈蒙于导嶓冢也此说是也西倾山在陇西
浅原四也此四者皆是自其水𤼵源之处导其逐山
之旁积水注于下流之地然后随其山泽而施功也
彼王肃三条之说以岷与嶓冢合为一条殊不知岷
山与大别本不相属岂可合为一哉此四者或言𨗳
或不言𨗳曾氏谓岍与西倾皆雍州之山故西倾不
言𨗳其文蒙于导岍也岷嶓皆梁州之山故岷山不
言导其丈蒙于导嶓冢也此说是也西倾山在陇西
卷八 第 6a 页 WYG0056-0561a.png
临洮县西南西倾之东洮水出焉入于雍之河西倾
之南柏水出焉入于梁之江则西倾盖在雍之西境
而接于梁者也朱圉在天水冀县南今九域志秦州
天水郡有朱圉山是也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
西南渭水之所出此三山皆雍州之南山也太华在
京兆华阴县南东北为冀东南为豫西南为梁西北
为雍十字分之于四隅为四州皆名太华即此太华
也禹前既导岍岐之积水迤逦入海遂自西倾朱圉
之南柏水出焉入于梁之江则西倾盖在雍之西境
而接于梁者也朱圉在天水冀县南今九域志秦州
天水郡有朱圉山是也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
西南渭水之所出此三山皆雍州之南山也太华在
京兆华阴县南东北为冀东南为豫西南为梁西北
为雍十字分之于四隅为四州皆名太华即此太华
也禹前既导岍岐之积水迤逦入海遂自西倾朱圉
卷八 第 6b 页 WYG0056-0561b.png
鸟鼠等山导其积水以至于太华盖自雍而导之逾
于梁之东境也熊耳山在洪农卢氏县东洛水所出
嵩高山在颖川嵩高县古文以为外方山伊水所经
水经亦云外方山嵩高是也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
东南淮水所出横尾山在江夏安陆县东北古文以
为陪尾此四山皆在豫州之界盖言禹之导水自西
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然后自太华而东经熊耳外
方桐柏三山以至于陪尾也
于梁之东境也熊耳山在洪农卢氏县东洛水所出
嵩高山在颖川嵩高县古文以为外方山伊水所经
水经亦云外方山嵩高是也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
东南淮水所出横尾山在江夏安陆县东北古文以
为陪尾此四山皆在豫州之界盖言禹之导水自西
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然后自太华而东经熊耳外
方桐柏三山以至于陪尾也
卷八 第 7a 页 WYG0056-0561c.png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嶓冢山在陇西西县梁东境之山漾水所出荆山即
南郡临沮县之荆山乃荆州之荆山与导岍及岐至
于荆山者异矣漾出嶓冢经于荆山故禹自嶓冢导
之注于荆山之旁既至荆山然后东南又至于内方
大别故曰内方至于大别内方大别二山皆属荆州
内方在江夏竟陵县东地理志以为章山大别汉上
之山春秋傅吴伐楚楚子济汉而陈自小别至大别
嶓冢山在陇西西县梁东境之山漾水所出荆山即
南郡临沮县之荆山乃荆州之荆山与导岍及岐至
于荆山者异矣漾出嶓冢经于荆山故禹自嶓冢导
之注于荆山之旁既至荆山然后东南又至于内方
大别故曰内方至于大别内方大别二山皆属荆州
内方在江夏竟陵县东地理志以为章山大别汉上
之山春秋傅吴伐楚楚子济汉而陈自小别至大别
卷八 第 7b 页 WYG0056-0561d.png
则大别者近汉之山也古诗有二别沮汉氐九域志
汉阳军有大别山小别山下文导漾东流为汉又东
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则大别在汉上明矣
郑氏谓大别在庐江安丰者非也盖安丰乃淮上地
耳去汉甚远故知其误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此又为一段王肃之以此并入嶓冢为南条而有三
条之说夫岂知嶓在梁东岷在梁西二山本不相属
汉阳军有大别山小别山下文导漾东流为汉又东
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则大别在汉上明矣
郑氏谓大别在庐江安丰者非也盖安丰乃淮上地
耳去汉甚远故知其误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此又为一段王肃之以此并入嶓冢为南条而有三
条之说夫岂知嶓在梁东岷在梁西二山本不相属
卷八 第 8a 页 WYG0056-0562a.png
岂可连而为一哉岷山在蜀郡湔道西此云岷山之
阳盖岷山之南也衡山在长沙湘南县东南九江即
荆州所谓九江孔殷即今之洞庭是也敷浅原在豫
章历陵县西地志谓之傅阳山古文谓之敷浅原盖
岷山江所出衡山江所经故禹既导嶓冢之积水至
于大别又自梁之岷山导之东南至荆之衡山迤逦
掠九江而过折而东北至于扬之敷浅原故曰岷山
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林少颖谓孟子
阳盖岷山之南也衡山在长沙湘南县东南九江即
荆州所谓九江孔殷即今之洞庭是也敷浅原在豫
章历陵县西地志谓之傅阳山古文谓之敷浅原盖
岷山江所出衡山江所经故禹既导嶓冢之积水至
于大别又自梁之岷山导之东南至荆之衡山迤逦
掠九江而过折而东北至于扬之敷浅原故曰岷山
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林少颖谓孟子
卷八 第 8b 页 WYG0056-0562b.png
言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惟其顺水之道故当其怀山
襄陵之时水道不可得见禹于是随此众山治其山
旁之积水决之于下流以少杀其滔天之势然后水
之道可得而求故自此而下始及夫浚川之事然而
于导研及岐之末则言至于碣石入于海而其馀三
者则或曰至于陪尾或曰至于大别或曰至于敷浅
原而皆距海甚远者盖岍岐所导之水乃合河济之
流最为奔走宇悍当其随山之初自西而决之东自
襄陵之时水道不可得见禹于是随此众山治其山
旁之积水决之于下流以少杀其滔天之势然后水
之道可得而求故自此而下始及夫浚川之事然而
于导研及岐之末则言至于碣石入于海而其馀三
者则或曰至于陪尾或曰至于大别或曰至于敷浅
原而皆距海甚远者盖岍岐所导之水乃合河济之
流最为奔走宇悍当其随山之初自西而决之东自
卷八 第 9a 页 WYG0056-0562c.png
东而达之东北则已达于海矣彼西倾嶓冢岷山所
导之水则未能径达于海且注之于下流之地及浚
川之功既施乃得入海故下文所载方是众水入海
之道凡此皆是行其所无事不拂水以求近功也惟
其怀襄之水导之下流之地然后自下流而导之以
入海故此所载皆冀雍梁豫之山扬州惟一敷浅原
而已其下流如青徐兖之山皆所不载盖随山之功
自高而下自西而东故不及夫下流之山也此论甚
导之水则未能径达于海且注之于下流之地及浚
川之功既施乃得入海故下文所载方是众水入海
之道凡此皆是行其所无事不拂水以求近功也惟
其怀襄之水导之下流之地然后自下流而导之以
入海故此所载皆冀雍梁豫之山扬州惟一敷浅原
而已其下流如青徐兖之山皆所不载盖随山之功
自高而下自西而东故不及夫下流之山也此论甚
卷八 第 9b 页 WYG0056-0562d.png
合经旨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林少颖谓前所言皆随山之事至此方及于浚川也
夫禹之治水所以能成功者惟使水由地中行而已
将使水由地中行苟不先决怀襄之积水以杀滔天
之势则故川旧渎不可得见何以导川惟先决山陵
之积水使有所归然后浚川之功可得而施如上文
既导岍岐至碣石而入海然后导河导济之功可得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林少颖谓前所言皆随山之事至此方及于浚川也
夫禹之治水所以能成功者惟使水由地中行而已
将使水由地中行苟不先决怀襄之积水以杀滔天
之势则故川旧渎不可得见何以导川惟先决山陵
之积水使有所归然后浚川之功可得而施如上文
既导岍岐至碣石而入海然后导河导济之功可得
卷八 第 10a 页 WYG0056-0563a.png
而施导西倾朱圉至于陪尾然后导淮导渭导洛之
功始可得而施导嶓冢至于大别导岷山至于敷浅
原然后导江导漾之功始可得而施惟浚川之功自
随山而始故经之所载所以先导山而及𨗳川之事
也鲧惟不知出此故为堤防以障水于地上怀襄之
水不能疏之导之而乃湮之与水争势于众山之间
此鲧之治水所以谓之湮者谓其拒而湮之也禹之
治水所以谓之导者谓其顺而导之也惟禹之治水
功始可得而施导嶓冢至于大别导岷山至于敷浅
原然后导江导漾之功始可得而施惟浚川之功自
随山而始故经之所载所以先导山而及𨗳川之事
也鲧惟不知出此故为堤防以障水于地上怀襄之
水不能疏之导之而乃湮之与水争势于众山之间
此鲧之治水所以谓之湮者谓其拒而湮之也禹之
治水所以谓之导者谓其顺而导之也惟禹之治水
卷八 第 10b 页 WYG0056-0563b.png
能顺而导之故经所载随山浚川之事所以皆以导
为言者盖本其治水之意而言之也自弱水至洛水
凡有九川故太史公于夏本纪以导九川冠于导弱
水之上盖太史公之意以下文有九川涤源之语而
此所载者通有九水遂以导九川为言至于导岍及
岐之上所以为𨗳九山然书载所导之山凡二十有
七太史以为九山者盖谓山之自某而至某者凡有
九然自某而至于某者盖有十山不得以为九使山
为言者盖本其治水之意而言之也自弱水至洛水
凡有九川故太史公于夏本纪以导九川冠于导弱
水之上盖太史公之意以下文有九川涤源之语而
此所载者通有九水遂以导九川为言至于导岍及
岐之上所以为𨗳九山然书载所导之山凡二十有
七太史以为九山者盖谓山之自某而至某者凡有
九然自某而至于某者盖有十山不得以为九使山
卷八 第 11a 页 WYG0056-0563c.png
之言至者果有九且非经意况不止于九乎如下文
所谓九山刋旅九川涤源者盖泛指九州之山川也
上文所导之山如河济淮洛江汉大略已可见矣故
下文所导之水皆所以结上之意而足其义盖始终
相因之辞也如前有导岍及岐则此所导之川遂及
于河济前有西倾朱圉鸟鼠则此所导之川遂及于
淮渭洛前有导嶓冢岷山之阳则此所导之川遂及
于导漾导汉皆相因之辞也惟弱水黑水前无所属
所谓九山刋旅九川涤源者盖泛指九州之山川也
上文所导之山如河济淮洛江汉大略已可见矣故
下文所导之水皆所以结上之意而足其义盖始终
相因之辞也如前有导岍及岐则此所导之川遂及
于河济前有西倾朱圉鸟鼠则此所导之川遂及于
淮渭洛前有导嶓冢岷山之阳则此所导之川遂及
于导漾导汉皆相因之辞也惟弱水黑水前无所属
卷八 第 11b 页 WYG0056-0563d.png
后无所结而轻叙此二水乃属于导山之次而冠于
众水之上盖此二水皆在塞外当洪水之初亦漂悍
而流入中国与滔天之势合而为一不可复辨迨禹
导岍及岐以至西倾岷嶓等山旁所积之水从西而
决于东中国之水既决而东则弱水黑水自塞外逆
流入中国者始可得而辨故禹既导山于是先顺其
势而别之一则归于南海一则归于流沙然后河济
渭洛江汉诸水始可导而纳之于海此弱水黑水所
众水之上盖此二水皆在塞外当洪水之初亦漂悍
而流入中国与滔天之势合而为一不可复辨迨禹
导岍及岐以至西倾岷嶓等山旁所积之水从西而
决于东中国之水既决而东则弱水黑水自塞外逆
流入中国者始可得而辨故禹既导山于是先顺其
势而别之一则归于南海一则归于流沙然后河济
渭洛江汉诸水始可导而纳之于海此弱水黑水所
卷八 第 12a 页 WYG0056-0564a.png
以属于导山之次而冠于众水之上苏氏谓𨗳水以
救患为急禹导九川始弱水者以弱水为害最甚故
导之使西不为中国患窃谓弱永既已不能载物为
害故禹先导之然则河济江汉岂不为斯民垫溺之
害何以独后于此故苏氏之说未敢据从据地理志
弱水元出删丹县亦谓之张掖河合黎在酒泉会水
县东北孔氏以为水名郑氏以为山名顾氏以为此
水出于合黎山因山为名据经言至于合黎馀波入
救患为急禹导九川始弱水者以弱水为害最甚故
导之使西不为中国患窃谓弱永既已不能载物为
害故禹先导之然则河济江汉岂不为斯民垫溺之
害何以独后于此故苏氏之说未敢据从据地理志
弱水元出删丹县亦谓之张掖河合黎在酒泉会水
县东北孔氏以为水名郑氏以为山名顾氏以为此
水出于合黎山因山为名据经言至于合黎馀波入
卷八 第 12b 页 WYG0056-0564b.png
于流沙则合黎是水钟之地故馀波得以被于流沙
如导菏泽被孟猪则知孔氏以为水名者是矣流沙
即居延泽也地志居延泽在张掖郡居延县东北古
文以为流沙即此地也颜师古又谓燉煌郡盖禹之
导弱水自张掖删丹县西南导之至酒泉之合黎又
自合黎折之而北遂入居延泽故曰𨗳弱水至于合
黎馀波入于流沙曾氏谓弱水出穷石而黑水出鸡
山经不之志者导其水出于九州之外略之也
如导菏泽被孟猪则知孔氏以为水名者是矣流沙
即居延泽也地志居延泽在张掖郡居延县东北古
文以为流沙即此地也颜师古又谓燉煌郡盖禹之
导弱水自张掖删丹县西南导之至酒泉之合黎又
自合黎折之而北遂入居延泽故曰𨗳弱水至于合
黎馀波入于流沙曾氏谓弱水出穷石而黑水出鸡
山经不之志者导其水出于九州之外略之也
卷八 第 13a 页 WYG0056-0564c.png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苏氏谓郦道元水经载黑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燉
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汉孔氏亦谓黑水自北
而南经三危过梁州入南海唐孔氏广其说亦谓燉
煌张掖并在河北黑水所以得越河南过南海者河
自积石而西皆多伏流故黑水得越而南又地志益
州郡故滇王国武帝元封二年始开为郡郡内有滇
池县县有黑水祠止言有其祠不言其水之所出又
苏氏谓郦道元水经载黑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燉
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汉孔氏亦谓黑水自北
而南经三危过梁州入南海唐孔氏广其说亦谓燉
煌张掖并在河北黑水所以得越河南过南海者河
自积石而西皆多伏流故黑水得越而南又地志益
州郡故滇王国武帝元封二年始开为郡郡内有滇
池县县有黑水祠止言有其祠不言其水之所出又
卷八 第 13b 页 WYG0056-0564d.png
九域志利州路扶州同昌郡有黑水引水经云黑水
出羌中又通典云甘州张掖郡黑水所出又沙州古
三危之地黑水所经前代诸儒纷然莫详其所自以
愚考之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雍梁西
距黑水则黑水盖在雍梁之间二州以为境故说者
以为在滇池为梁州之界在张掖为雍州之界然则
此言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者雍州三危之西
有交河郡北庭河东南有浦类海即此所谓海也盖
出羌中又通典云甘州张掖郡黑水所出又沙州古
三危之地黑水所经前代诸儒纷然莫详其所自以
愚考之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雍梁西
距黑水则黑水盖在雍梁之间二州以为境故说者
以为在滇池为梁州之界在张掖为雍州之界然则
此言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者雍州三危之西
有交河郡北庭河东南有浦类海即此所谓海也盖
卷八 第 14a 页 WYG0056-0565a.png
导黑水至于雍州三危自三危而入于此海孔氏诸
儒所谓越河而入南海者皆非也故林少颖亦谓据
黑水从西北历数千里其流当甚大岂有河流伏于
下黑水得越其上之理孔氏盖顺经文配合地理为
之说不可信也孟子尝谓禹之治水以四海为壑白
圭治水以邻国为壑盖白圭但欲使其国之民免于
昏垫之灾而遂失之于他国是以此之洚水移为彼
之洚水不仁孰甚焉惟禹则不然黑水弱水本是塞
儒所谓越河而入南海者皆非也故林少颖亦谓据
黑水从西北历数千里其流当甚大岂有河流伏于
下黑水得越其上之理孔氏盖顺经文配合地理为
之说不可信也孟子尝谓禹之治水以四海为壑白
圭治水以邻国为壑盖白圭但欲使其国之民免于
昏垫之灾而遂失之于他国是以此之洚水移为彼
之洚水不仁孰甚焉惟禹则不然黑水弱水本是塞
卷八 第 14b 页 WYG0056-0565b.png
外之水禹既决之于塞外自常情观之水为中国害
今既注于蛮夷之地则可以勿恤矣为禹之心则犹
有所未安方且无彼疆此界之殊虽塞外之水亦必
为之顺而道之其一则注于流沙其一则注于南海
必欲蛮夷之民亦免夫昏垫之患此禹所以四海为
壑而其德如天地无不覆也无不载也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
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又北
今既注于蛮夷之地则可以勿恤矣为禹之心则犹
有所未安方且无彼疆此界之殊虽塞外之水亦必
为之顺而道之其一则注于流沙其一则注于南海
必欲蛮夷之民亦免夫昏垫之患此禹所以四海为
壑而其德如天地无不覆也无不载也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
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又北
卷八 第 15a 页 WYG0056-0565c.png
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曾氏谓经叙导水有先言山者有先言水者先言山
若嶓冢导漾岷山导江是也先言水若导河积石导
淮自桐柏导渭自鸟鼠同穴导洛自熊耳是也盖嶓
者漾之源也岷者江之源也有是山而后有是水出
焉故经之辞先言山河出昆崙而后至于积石淮出
胎簪山而后至于桐柏渭出南谷山而后至于鸟鼠
洛出冢岭山而后至于熊耳积石熊耳桐柏鸟鼠皆
曾氏谓经叙导水有先言山者有先言水者先言山
若嶓冢导漾岷山导江是也先言水若导河积石导
淮自桐柏导渭自鸟鼠同穴导洛自熊耳是也盖嶓
者漾之源也岷者江之源也有是山而后有是水出
焉故经之辞先言山河出昆崙而后至于积石淮出
胎簪山而后至于桐柏渭出南谷山而后至于鸟鼠
洛出冢岭山而后至于熊耳积石熊耳桐柏鸟鼠皆
卷八 第 15b 页 WYG0056-0565d.png
非其源盖先有是水而后至于是山故经之辞先言
水虽然禹导淮始于桐柏导渭始于鸟鼠导洛始于
熊耳以非其源故皆言自以见其施功之所始至于
导河始自积石亦非其源而乃直言导河积石而不
言自者盖嶓冢汉源也岷山江源也岷山嶓冢之东
始有江汉故不必言自而其所以为自者可知矣至
淮渭洛之原在桐柏鸟鼠熊耳之上游非言自则无
以别之此所以有或言或不言自之异若积石则异
水虽然禹导淮始于桐柏导渭始于鸟鼠导洛始于
熊耳以非其源故皆言自以见其施功之所始至于
导河始自积石亦非其源而乃直言导河积石而不
言自者盖嶓冢汉源也岷山江源也岷山嶓冢之东
始有江汉故不必言自而其所以为自者可知矣至
淮渭洛之原在桐柏鸟鼠熊耳之上游非言自则无
以别之此所以有或言或不言自之异若积石则异
卷八 第 16a 页 WYG0056-0566a.png
于是矣河出昆崙其在积石之西者皆隐伏地中故
山海经曰积石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之以西南流
则积石虽非河源以其上流隐伏无所用导至于积
石而后出焉其为导之所自亦可知矣故经先言河
后言积石以明其上流隐伏始出于积石其为导之
所自可知亦异于淮渭洛矣曾氏此说乃作书者立
言之法故首出之河源去中国远甚尔雅山海经穆
天子传淮南子桑钦郦道元诸书皆以为河出昆崙
山海经曰积石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之以西南流
则积石虽非河源以其上流隐伏无所用导至于积
石而后出焉其为导之所自亦可知矣故经先言河
后言积石以明其上流隐伏始出于积石其为导之
所自可知亦异于淮渭洛矣曾氏此说乃作书者立
言之法故首出之河源去中国远甚尔雅山海经穆
天子传淮南子桑钦郦道元诸书皆以为河出昆崙
卷八 第 16b 页 WYG0056-0566b.png
墟而汉西域傅张骞穷河源乃云河有两源一出葱
岭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
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去玉门阳关三百馀
里广袤三四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
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太史公班固载禹本
纪言河出昆崙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隐避为
光明也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源恶睹所为昆崙
者乎其说乃谓河之源实不出于昆崙故苏氏辨其
岭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
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去玉门阳关三百馀
里广袤三四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
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太史公班固载禹本
纪言河出昆崙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隐避为
光明也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源恶睹所为昆崙
者乎其说乃谓河之源实不出于昆崙故苏氏辨其
卷八 第 17a 页 WYG0056-0566c.png
谬误谓张骞使大夏虽号为穷河源实不见河徒见
两水从葱岭于阗合流入于蒲昌又于阗出玉遂指
为昆崙即以其所出水便谓之河说皆谬误其实不
知西南羌中实自有河今吐蕃中河自西南数千里
向北流见与积石山相连聘使往来无不言之又吐
蕃自言昆崙在国之西南则河之所出也由是观之
则河之源出于昆崙明矣张骞乃以葱岭于阗二水
为河而太史公班固遂有张骞穷河源恶睹所谓昆
两水从葱岭于阗合流入于蒲昌又于阗出玉遂指
为昆崙即以其所出水便谓之河说皆谬误其实不
知西南羌中实自有河今吐蕃中河自西南数千里
向北流见与积石山相连聘使往来无不言之又吐
蕃自言昆崙在国之西南则河之所出也由是观之
则河之源出于昆崙明矣张骞乃以葱岭于阗二水
为河而太史公班固遂有张骞穷河源恶睹所谓昆
卷八 第 17b 页 WYG0056-0566d.png
崙之说岂其诚然也苏氏辨张骞之谬误其说极善
然经但言导河积石学者解经惟自积石求之足矣
昆崙之说虽缺而不问可也但又恐学者惑于张骞
之所见而疑河源实不出于昆崙故略举苏氏以诏
来者耳按颜师古云积石山在金城河关县西南羌
中汉延熹中西羌侥当犯塞段纪明讨之追出塞至
积石而还是积石山盖在塞外积石以上河流小地
势复高不为人患故施功治河始于积石然后导之
然经但言导河积石学者解经惟自积石求之足矣
昆崙之说虽缺而不问可也但又恐学者惑于张骞
之所见而疑河源实不出于昆崙故略举苏氏以诏
来者耳按颜师古云积石山在金城河关县西南羌
中汉延熹中西羌侥当犯塞段纪明讨之追出塞至
积石而还是积石山盖在塞外积石以上河流小地
势复高不为人患故施功治河始于积石然后导之
卷八 第 18a 页 WYG0056-0567a.png
以入中国迤逦而至于龙门故曰导河积石至于龙
门林少颖谓河自积石始西南流又东流入塞过燉
煌酒泉张掖郡南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与洮水合
又东过舍城允吴县北与渭水合又东经石城天水
又东北过安定又北过北地郡又北过朔方郡又东
历渠搜县故城西又东过故五原郡南又东过云中
郡又南过定襄郡又南过西河郡又南过上郡河东
郡西然后至龙门盖三千馀里其所历之地甚众经
门林少颖谓河自积石始西南流又东流入塞过燉
煌酒泉张掖郡南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与洮水合
又东过舍城允吴县北与渭水合又东经石城天水
又东北过安定又北过北地郡又北过朔方郡又东
历渠搜县故城西又东过故五原郡南又东过云中
郡又南过定襄郡又南过西河郡又南过上郡河东
郡西然后至龙门盖三千馀里其所历之地甚众经
卷八 第 18b 页 WYG0056-0567b.png
皆不载者盖此篇本为治水而作惟于其施功处则
载非其施功则不载禹之导河自积石即得河之故
道遂达之于龙门然后施人功而疏凿之故即以龙
门继于积石之下亦犹三危距南海甚远而禹之施
工惟于三危故经但云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而已非如他地理志家欲详其地理源委之所在也
此说甚然龙门之山以水经考之在河南皮氏县西
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孟门
载非其施功则不载禹之导河自积石即得河之故
道遂达之于龙门然后施人功而疏凿之故即以龙
门继于积石之下亦犹三危距南海甚远而禹之施
工惟于三危故经但云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而已非如他地理志家欲详其地理源委之所在也
此说甚然龙门之山以水经考之在河南皮氏县西
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孟门
卷八 第 19a 页 WYG0056-0567c.png
即龙门之上口盖河至龙门夹于两山之间其流最
湍故禹凿而通之所谓凿者乃河流所经之山其狭
处则凿而大之使广邪足以容此水而已非是山横
于前禹从中凿之使河流出于其间也西汉贾让乃
谓禹治水山陵为道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析厎
柱破碣石破断天地之性皆过论也盖禹之治水行
其所无事若隳断天地之性岂所谓行其所无事哉
禹既导河自东北流至于龙门乃自龙门析而南流
湍故禹凿而通之所谓凿者乃河流所经之山其狭
处则凿而大之使广邪足以容此水而已非是山横
于前禹从中凿之使河流出于其间也西汉贾让乃
谓禹治水山陵为道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析厎
柱破碣石破断天地之性皆过论也盖禹之治水行
其所无事若隳断天地之性岂所谓行其所无事哉
禹既导河自东北流至于龙门乃自龙门析而南流
卷八 第 19b 页 WYG0056-0567d.png
至于华山之北故曰南至于华山华阴在冀雍梁豫
四州之界既至华阴乃析而东流至于厎柱汉孔氏
谓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在水中若柱然
故谓之厎柱其山在虢城东南太阳城北郦道元谓
厎柱是禹所凿其说是也河既至厎柱遂迤逦而东
至于孟津故曰东至于孟津唐孔氏谓孟是地名津
是所渡处盖河流自华阴至厎柱夹两山之间其流
湍悍至于孟津然后其势稍缓可以横舟而渡渡处
四州之界既至华阴乃析而东流至于厎柱汉孔氏
谓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在水中若柱然
故谓之厎柱其山在虢城东南太阳城北郦道元谓
厎柱是禹所凿其说是也河既至厎柱遂迤逦而东
至于孟津故曰东至于孟津唐孔氏谓孟是地名津
是所渡处盖河流自华阴至厎柱夹两山之间其流
湍悍至于孟津然后其势稍缓可以横舟而渡渡处
卷八 第 20a 页 WYG0056-0568a.png
在孟地故谓之孟津武王伐商渡师于此后世谓之
武济即此水也河既至孟津于是又东行及河南巩
县之东而洛自西来入之洛之入河是自西南河则
自其北过之故曰东过洛汭既过洛汭又东行至于
大伾汉孔氏谓山再成曰伾林少颖谓凡山之再重
者皆可谓之伾但此言大伾必是有所指定而言如
冀言太原雍言原隰皆是指定其地非是泛指广平
之原下湿之隰也此说是矣大伾山郑氏以为在修
武济即此水也河既至孟津于是又东行及河南巩
县之东而洛自西来入之洛之入河是自西南河则
自其北过之故曰东过洛汭既过洛汭又东行至于
大伾汉孔氏谓山再成曰伾林少颖谓凡山之再重
者皆可谓之伾但此言大伾必是有所指定而言如
冀言太原雍言原隰皆是指定其地非是泛指广平
之原下湿之隰也此说是矣大伾山郑氏以为在修
卷八 第 20b 页 WYG0056-0568b.png
武武德县界张揖以为成皋县山臣瓒以为即今黎
阳临河山三说不同未知孰是河自华阴以上皆南
流即所谓龙门西河自大伾以上皆东流即所谓南
河自大伾以下则北流入海即所谓东河故经自大
伾以下即言北过洚水盖谓河自大伾以下乃始北
流而至洚水也洚水唐孔氏按地理志谓在信都河
至洚水谓之过者盖洚水小于河河大洚小故河言
过犹言东过洛汭也河既过洚水则又北流而至于
阳临河山三说不同未知孰是河自华阴以上皆南
流即所谓龙门西河自大伾以上皆东流即所谓南
河自大伾以下则北流入海即所谓东河故经自大
伾以下即言北过洚水盖谓河自大伾以下乃始北
流而至洚水也洚水唐孔氏按地理志谓在信都河
至洚水谓之过者盖洚水小于河河大洚小故河言
过犹言东过洛汭也河既过洚水则又北流而至于
卷八 第 21a 页 WYG0056-0568c.png
大陆故曰至于大陆大陆即巨鹿也林少颖谓河自
西戎入塞经秦垄陜洛夹山而行虽其势狭隘湍悍
破害舟船然两山相距足以捍河流之冲不至奔突
故禹治之自大陆以上惟于河之两旁为之疏凿使
广邪足以杀其势而已不必分播其流也至于自大
陆折而北流则其地皆平易以决坏故禹自大陆以
北则分河为九道使水有所宣泄不至漂悍奔宇而
安流以入海此正禹之导河其规模最远虑患最详
西戎入塞经秦垄陜洛夹山而行虽其势狭隘湍悍
破害舟船然两山相距足以捍河流之冲不至奔突
故禹治之自大陆以上惟于河之两旁为之疏凿使
广邪足以杀其势而已不必分播其流也至于自大
陆折而北流则其地皆平易以决坏故禹自大陆以
北则分河为九道使水有所宣泄不至漂悍奔宇而
安流以入海此正禹之导河其规模最远虑患最详
卷八 第 21b 页 WYG0056-0568d.png
之意也故经于大陆之下所以必言又北播为九河
也一说又谓兖州言九河既道则河之北行自有九
派旧迹禹之分为九州亦因其旧迹而疏导之理或
然也九河之名已详见前兖州解中矣九河将入海
则又合为一大河名为逆河入于海逆河孔氏诸儒
皆以为九河同合为一大河名为逆河独王氏谓逆
河为逆之河其意以此同为逆河解释上播为九河
之义谓所播九河同谓之逆河所以逆为之备此说
也一说又谓兖州言九河既道则河之北行自有九
派旧迹禹之分为九州亦因其旧迹而疏导之理或
然也九河之名已详见前兖州解中矣九河将入海
则又合为一大河名为逆河入于海逆河孔氏诸儒
皆以为九河同合为一大河名为逆河独王氏谓逆
河为逆之河其意以此同为逆河解释上播为九河
之义谓所播九河同谓之逆河所以逆为之备此说
卷八 第 22a 页 WYG0056-0569a.png
不然盖经所载导水之例凡言为者皆是从此而为
彼之辞如导汉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
之水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导江云东别
为沱东为中江入于海导沇水云东流为济入于河
溢为荥则凡言为者皆自此而为彼之辞也然则此
言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者盖谓河至大
陆则播为九河将入海则又合九河而为一大河也
岂可以同为逆河而解释上播为九河之义哉河之
彼之辞如导汉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
之水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导江云东别
为沱东为中江入于海导沇水云东流为济入于河
溢为荥则凡言为者皆自此而为彼之辞也然则此
言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者盖谓河至大
陆则播为九河将入海则又合九河而为一大河也
岂可以同为逆河而解释上播为九河之义哉河之
卷八 第 22b 页 WYG0056-0569b.png
入海汉孔氏谓入渤海大史公河渠书并颜师古亦
云入渤海然按上文导岍及岐下言至于碣石入于
海则河所入之海乃碣石之海非渤海矣其孔氏太
史公所以谓入渤海者盖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决东
都注渤海禹时实不注渤海孔氏太史公但据所见
以为入渤海非禹故迹也曾氏谓水所经一也经之
辞有言至者有言过者有言会者何也郑氏曰言过
者言会者皆是水名言至者或山或泽其说是也若
云入渤海然按上文导岍及岐下言至于碣石入于
海则河所入之海乃碣石之海非渤海矣其孔氏太
史公所以谓入渤海者盖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决东
都注渤海禹时实不注渤海孔氏太史公但据所见
以为入渤海非禹故迹也曾氏谓水所经一也经之
辞有言至者有言过者有言会者何也郑氏曰言过
者言会者皆是水名言至者或山或泽其说是也若
卷八 第 23a 页 WYG0056-0569c.png
河之至于龙门至于华阴至于厎柱大陆汉之至于
大别凡此皆山名也河至于孟津则地名也河至于
大陆济至于菏皆泽名也江至于沣至于东陵皆陵
名也沣郑氏为醴陵今江水不至醴陵故先儒疑焉
皆以为醴水则九江之一也夫春秋之豫章在江北
汉淮之间汉之浔阳江夏在江北后世皆在江南乌
知禹之时醴陵非江水所至之地乎河之过洛汭过
洚水汉之过三澨江之过九江渭之过漆沮皆以大
大别凡此皆山名也河至于孟津则地名也河至于
大陆济至于菏皆泽名也江至于沣至于东陵皆陵
名也沣郑氏为醴陵今江水不至醴陵故先儒疑焉
皆以为醴水则九江之一也夫春秋之豫章在江北
汉淮之间汉之浔阳江夏在江北后世皆在江南乌
知禹之时醴陵非江水所至之地乎河之过洛汭过
洚水汉之过三澨江之过九江渭之过漆沮皆以大
卷八 第 23b 页 WYG0056-0569d.png
水合小水故谓之过江会于汇济会于汶淮会于泗
沂渭会于沣沣会于泾洛会于涧瀍会于伊盖二水
势均而相入焉则谓之会天下之水莫大于河他水
莫均焉故未尝言会泲淮洛之水为小凡川之合者
势皆可均故未尝言过如洛于涧瀍伊皆谓之会则
其水之巨细可知也曾氏此说亦似有理故并存之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
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沂渭会于沣沣会于泾洛会于涧瀍会于伊盖二水
势均而相入焉则谓之会天下之水莫大于河他水
莫均焉故未尝言会泲淮洛之水为小凡川之合者
势皆可均故未尝言过如洛于涧瀍伊皆谓之会则
其水之巨细可知也曾氏此说亦似有理故并存之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
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卷八 第 24a 页 WYG0056-0570a.png
嶓冢山在陇西郡西县汉水之所出也然经载导汉
水而乃先言𨗳漾者汉孔氏谓泉始出山为漾东南
为沔至汉中东行为汉故曾氏亦谓流者对止之辞
盖谓止者为漾流者为汉如济水止者为沇流者为
济此说是也漾水至汉中既为汉矣于是又东而为
沧浪之水谓之为者亦谓汉水流至此又谓沧浪之
水非是别有他水自外来入之也汉孔氏乃谓此水
别流在荆州予谓孔氏以此水流荆州则然但以为
水而乃先言𨗳漾者汉孔氏谓泉始出山为漾东南
为沔至汉中东行为汉故曾氏亦谓流者对止之辞
盖谓止者为漾流者为汉如济水止者为沇流者为
济此说是也漾水至汉中既为汉矣于是又东而为
沧浪之水谓之为者亦谓汉水流至此又谓沧浪之
水非是别有他水自外来入之也汉孔氏乃谓此水
别流在荆州予谓孔氏以此水流荆州则然但以为
卷八 第 24b 页 WYG0056-0570b.png
别流在荆州则是以沧浪别是一水非汉水东流而
为之此说不然故郦道元谓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
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入
也此说是矣三澨水名在江夏景陵县唐人尝考景
陵有渗渗即此水也三澨之水至此始入于汉故言
过三澨谓汉水即东流为沧浪于是又过三澨所入
之处也大别山今不知所在然春秋傅吴伐楚夹汉
战楚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则大别必是近
为之此说不然故郦道元谓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
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入
也此说是矣三澨水名在江夏景陵县唐人尝考景
陵有渗渗即此水也三澨之水至此始入于汉故言
过三澨谓汉水即东流为沧浪于是又过三澨所入
之处也大别山今不知所在然春秋傅吴伐楚夹汉
战楚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则大别必是近
卷八 第 25a 页 WYG0056-0570c.png
汉旁之山盖汉水既过三澨乃触大别山而南与江
合也故曰至于大别南入于江盖江在汉之南汉水
将与江合必折而南然后复东流以汇于彭蠡之泽
故曰东汇泽为彭蠡汇者回也江汉之水相合于此
而其流浸大于是东流于彭蠡大泽水既钟于彭蠡
则有所回旋曲折不至于淫溢漂悍以冲下流之势
故东为北江入于海也盖先为之汇而后为之归也
江汉之汇于彭蠡亦犹河流之分为九也盖禹之治
合也故曰至于大别南入于江盖江在汉之南汉水
将与江合必折而南然后复东流以汇于彭蠡之泽
故曰东汇泽为彭蠡汇者回也江汉之水相合于此
而其流浸大于是东流于彭蠡大泽水既钟于彭蠡
则有所回旋曲折不至于淫溢漂悍以冲下流之势
故东为北江入于海也盖先为之汇而后为之归也
江汉之汇于彭蠡亦犹河流之分为九也盖禹之治
卷八 第 25b 页 WYG0056-0570d.png
水至于下流之地则未遽决之以入海必先杀其迅
疾漂悍之势使其水已游荡宛转然后顺导以赴其
所归故河流分为九然后同为逆河江汉汇为彭蠡
然后分为三江或先分之而后合之或先合之而后
分之其用意则一也
岷山𨗳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
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岷山在蜀郡湔道西一名渎山一名汶耳山在徼外
疾漂悍之势使其水已游荡宛转然后顺导以赴其
所归故河流分为九然后同为逆河江汉汇为彭蠡
然后分为三江或先分之而后合之或先合之而后
分之其用意则一也
岷山𨗳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
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岷山在蜀郡湔道西一名渎山一名汶耳山在徼外
卷八 第 26a 页 WYG0056-0571a.png
江水所出故禹导江始自岷山沱盖江之别流也故
既言岷山𨗳江即继以东别为沱盖江自岷山东流
则别而为沱也地志南郡支江县江沱在西此荆州
之沱也蜀郡郫县江沱在江北此梁州之沱也大抵
江水别出皆名为沱故荆梁二州皆有沱水此言东
别为沱接于岷山导江之下则是江水始出而别流
者意其指梁州之沱也江之别流既为沱而其顺流
则至于澧故曰又东至于澧汉孔氏谓澧水名按水
既言岷山𨗳江即继以东别为沱盖江自岷山东流
则别而为沱也地志南郡支江县江沱在西此荆州
之沱也蜀郡郫县江沱在江北此梁州之沱也大抵
江水别出皆名为沱故荆梁二州皆有沱水此言东
别为沱接于岷山导江之下则是江水始出而别流
者意其指梁州之沱也江之别流既为沱而其顺流
则至于澧故曰又东至于澧汉孔氏谓澧水名按水
卷八 第 26b 页 WYG0056-0571b.png
经澧水出武陵充县西至长沙下巂县西北入于江
而楚词亦有濯予佩兮澧浦之句则澧是水名也明
矣然郑氏乃谓此经自𨗳弱水以下言过言会者皆
是水言至者或山或泽皆非水名故以此澧为陵名
即今长沙澧陵曾氏亦依其说其详已见前𨗳河解
中其说亦自有理故两存之江水既东至于澧遂过
于九江所入之处故曰过九江九江即荆州之九江
也盖九江至此入江江则过之故言过九江之名已
而楚词亦有濯予佩兮澧浦之句则澧是水名也明
矣然郑氏乃谓此经自𨗳弱水以下言过言会者皆
是水言至者或山或泽皆非水名故以此澧为陵名
即今长沙澧陵曾氏亦依其说其详已见前𨗳河解
中其说亦自有理故两存之江水既东至于澧遂过
于九江所入之处故曰过九江九江即荆州之九江
也盖九江至此入江江则过之故言过九江之名已
卷八 第 27a 页 WYG0056-0571c.png
详见荆州江水既过九江遂又自九江达于东陵故
曰至于东陵东陵在庐江金兰县西北江汉二水皆
𤼵源于西而东流江在汉之南汉在江之北汉将与
江合则必稍折而南然后能汇于彭蠡故经于导漾
则言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江将与汉
合则必稍折而北流然后能汇于彭蠡故经于导江
则言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迤邪行也盖江𤼵源
皆东流既至东陵将与汉会于彭泽必自东邪行稍
曰至于东陵东陵在庐江金兰县西北江汉二水皆
𤼵源于西而东流江在汉之南汉在江之北汉将与
江合则必稍折而南然后能汇于彭蠡故经于导漾
则言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江将与汉
合则必稍折而北流然后能汇于彭蠡故经于导江
则言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迤邪行也盖江𤼵源
皆东流既至东陵将与汉会于彭泽必自东邪行稍
卷八 第 27b 页 WYG0056-0571d.png
稍而北则会于彭泽也不言会于彭泽而言会于汇
者蒙上东汇泽为彭蠡之文且见其与汉水共注此
泽也苏氏谓禹𨗳水先汉后江方其导漾入南江见
遏于北江则汇泽为彭蠡故言东汇泽为彭蠡至于
导江则彭蠡已汇矣故特言会于汇此说是也江汉
二水既合于彭蠡然后由彭蠡分出为三江以入于
海汉为北江故言东为北江入于海江为中江入于
海既有中江北江则彭蠡之正流乃南江也此即扬
者蒙上东汇泽为彭蠡之文且见其与汉水共注此
泽也苏氏谓禹𨗳水先汉后江方其导漾入南江见
遏于北江则汇泽为彭蠡故言东汇泽为彭蠡至于
导江则彭蠡已汇矣故特言会于汇此说是也江汉
二水既合于彭蠡然后由彭蠡分出为三江以入于
海汉为北江故言东为北江入于海江为中江入于
海既有中江北江则彭蠡之正流乃南江也此即扬
卷八 第 28a 页 WYG0056-0572a.png
州所谓三江既入者是也苏氏谓南江乃江之故道
禹无所施为故经不志此说是矣然此三江考之禹
贡则然若今之江水则自彭蠡而东无有别派由秣
陵口以入于海不复有三江此盖后世变更移易随
世不同不可执为一定之论而苏氏乃以今之彭蠡
而东合为一江者指为三江其数不合则又从而曲
为之说此不然也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
禹无所施为故经不志此说是矣然此三江考之禹
贡则然若今之江水则自彭蠡而东无有别派由秣
陵口以入于海不复有三江此盖后世变更移易随
世不同不可执为一定之论而苏氏乃以今之彭蠡
而东合为一江者指为三江其数不合则又从而曲
为之说此不然也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
卷八 第 28b 页 WYG0056-0572b.png
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曾氏谓流者对止之辞止者为漾流者为汉止者为
沇流者为济盖自其所出而言之则曰漾曰沇及其
既流则曰汉曰济沇水所出说者不同汉志谓出河
东垣县王屋山孔氏谓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济水在
温县西北二说不同不必多泥盖沇水既流为济至
巩县南然后入河济与河合其流浸大遂至荥阳县
北溢而为荥泽故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
曾氏谓流者对止之辞止者为漾流者为汉止者为
沇流者为济盖自其所出而言之则曰漾曰沇及其
既流则曰汉曰济沇水所出说者不同汉志谓出河
东垣县王屋山孔氏谓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济水在
温县西北二说不同不必多泥盖沇水既流为济至
巩县南然后入河济与河合其流浸大遂至荥阳县
北溢而为荥泽故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
卷八 第 29a 页 WYG0056-0572c.png
荥荥泽在敖仓东南然济与河合虽溢为荥而荥泽
不足以容之遂决之而东至于陶丘北陶丘以尔雅
考之则云丘再成为陶丘凡丘之再成者皆曰陶丘
然此言出于陶丘之北则此陶丘必有所指定而言
非泛指凡丘之再成者为陶丘也地志谓定陶县西
南有陶丘亭则此陶丘或指此也既出陶丘北于是
又东决而至于菏菏即菏泽也菏泽说文谓在山阳
湖陵县水经谓在济阴定陶县二说不同当是此泽
不足以容之遂决之而东至于陶丘北陶丘以尔雅
考之则云丘再成为陶丘凡丘之再成者皆曰陶丘
然此言出于陶丘之北则此陶丘必有所指定而言
非泛指凡丘之再成者为陶丘也地志谓定陶县西
南有陶丘亭则此陶丘或指此也既出陶丘北于是
又东决而至于菏菏即菏泽也菏泽说文谓在山阳
湖陵县水经谓在济阴定陶县二说不同当是此泽
卷八 第 29b 页 WYG0056-0572d.png
跨于两县之间也既至菏泽于是又东北折而至东
平寿张县与汶水合然后北折而东以入于海故曰
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汶水出泰山莱芜县
至东平寿张县西南安民亭入济其淮南子所谓出
朱虚弗其山者乃东汶水非此所谓汶也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东南胎簪山东北然后过桐柏
山胎簪盖桐柏旁之小山也淮水虽出胎簪而禹导
平寿张县与汶水合然后北折而东以入于海故曰
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汶水出泰山莱芜县
至东平寿张县西南安民亭入济其淮南子所谓出
朱虚弗其山者乃东汶水非此所谓汶也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东南胎簪山东北然后过桐柏
山胎簪盖桐柏旁之小山也淮水虽出胎簪而禹导
卷八 第 30a 页 WYG0056-0573a.png
淮实自桐柏始故言导淮自桐柏盖谓导之自桐柏
始非淮水出自桐柏也既导淮自桐柏然后自桐柏
而东则与泗沂合既与泗沂合然后入于海或曰东
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按地志沂水出泰山盖县南至
下邳入泗泗水出济阴乘氏县至临淮睢陵县入淮
盖沂入于泗泗入于淮今经乃言会于泗沂者唐氏
氏谓沂水入泗处去淮已近故连言之义或然也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
始非淮水出自桐柏也既导淮自桐柏然后自桐柏
而东则与泗沂合既与泗沂合然后入于海或曰东
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按地志沂水出泰山盖县南至
下邳入泗泗水出济阴乘氏县至临淮睢陵县入淮
盖沂入于泗泗入于淮今经乃言会于泗沂者唐氏
氏谓沂水入泗处去淮已近故连言之义或然也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
卷八 第 30b 页 WYG0056-0573b.png
入于河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首亭南谷然后过鸟鼠山鸟
鼠山亦在首阳县尔雅曰其鸟为鵌其鼠为鼵共处
一穴故山以是为名渭水虽出南谷而禹导渭也自
鸟鼠同穴山而始故言𨗳渭自鸟鼠同穴而东则沣
水会焉则上所谓沣水攸同是也又东则泾水会焉
则上文所谓泾属渭汭是也又东则过漆沮入渭之
处则上文所谓漆沮既从是也既过漆沮则入河入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首亭南谷然后过鸟鼠山鸟
鼠山亦在首阳县尔雅曰其鸟为鵌其鼠为鼵共处
一穴故山以是为名渭水虽出南谷而禹导渭也自
鸟鼠同穴山而始故言𨗳渭自鸟鼠同穴而东则沣
水会焉则上所谓沣水攸同是也又东则泾水会焉
则上文所谓泾属渭汭是也又东则过漆沮入渭之
处则上文所谓漆沮既从是也既过漆沮则入河入
卷八 第 31a 页 WYG0056-0573c.png
河正在京兆北船司空县是也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
河
汉志洛水出冢岭山山海经谓水出上洛山水经谓
洛出灌举山三说不同然而经所不载未知孰是要
之皆是水源出于它山自熊耳山而过也禹之治洛
惟自熊耳而始故言导洛自熊耳既自熊耳而始遂
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然后东北流而入河盖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
河
汉志洛水出冢岭山山海经谓水出上洛山水经谓
洛出灌举山三说不同然而经所不载未知孰是要
之皆是水源出于它山自熊耳山而过也禹之治洛
惟自熊耳而始故言导洛自熊耳既自熊耳而始遂
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然后东北流而入河盖
卷八 第 31b 页 WYG0056-0573d.png
洛与此三水合然后入河则豫州所谓伊洛瀍涧既
入于河是也三水所出诸说不同前豫州解已详之
矣其入洛处汉孔氏谓会于河南城南理或然也林
少颖引郑渔仲曰禹贡之书知山之盘踞与水之所
入或不止一州一邑故序九州已定然后别出山川
总序于后班固以来作史者无法遂将山川与故迹
并𨽻州县之下且小山短水不出一州一县者即于
州县之下言之固无害若乃大山所峙大水所经何
入于河是也三水所出诸说不同前豫州解已详之
矣其入洛处汉孔氏谓会于河南城南理或然也林
少颖引郑渔仲曰禹贡之书知山之盘踞与水之所
入或不止一州一邑故序九州已定然后别出山川
总序于后班固以来作史者无法遂将山川与故迹
并𨽻州县之下且小山短水不出一州一县者即于
州县之下言之固无害若乃大山所峙大水所经何
卷八 第 32a 页 WYG0056-0574a.png
啻一州一邑班固遂与逐州县下列之可谓无法郑
渔仲此言善矣余尝考汉地理志其序汉水则曰嶓
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陵白水又东南至江州入
江过郡四行二千七百六十里其序江水则曰岷山
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过郡七行二千二百六
十里此其所言徒知汉水过郡四江水过郡七而已
安知其所过者何郡耶又安知其所过之郡孰先孰
后耶知此则知禹贡既叙治水由折于九州之下而
渔仲此言善矣余尝考汉地理志其序汉水则曰嶓
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陵白水又东南至江州入
江过郡四行二千七百六十里其序江水则曰岷山
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过郡七行二千二百六
十里此其所言徒知汉水过郡四江水过郡七而已
安知其所过者何郡耶又安知其所过之郡孰先孰
后耶知此则知禹贡既叙治水由折于九州之下而
卷八 第 32b 页 WYG0056-0574b.png
于𨗳山𨗳水之次又序其源委之详者其所记载诚
万世成法也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刋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
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禹贡之书自冀州既载以下叙九州之疆界治水曲
折与夫田赋贡篚所入之多寡纤悉具备故于此总
结之曰九州攸同所谓同者非谓昔者广谷大川异
万世成法也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刋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
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禹贡之书自冀州既载以下叙九州之疆界治水曲
折与夫田赋贡篚所入之多寡纤悉具备故于此总
结之曰九州攸同所谓同者非谓昔者广谷大川异
卷八 第 33a 页 WYG0056-0574c.png
制民生其间异俗而今则混然大同也盖谓洪水之
初彊界分绝民不奠居贡赋不入今也洪水既平九
州彊界皆已正贡法皆已定上之所施下之所供混
然如一如下文自四隩既宅以下皆所谓九州攸同
之事也四隩李巡谓水崖内近水为隩盖当洪水为
患崖内近水不得安居至于水由地中行然后民之
居崖内近水者始得安其居故曰四隩既宅也山谓
九州名山也今既皆槎水通道旅祭故谓刋旅九川
初彊界分绝民不奠居贡赋不入今也洪水既平九
州彊界皆已正贡法皆已定上之所施下之所供混
然如一如下文自四隩既宅以下皆所谓九州攸同
之事也四隩李巡谓水崖内近水为隩盖当洪水为
患崖内近水不得安居至于水由地中行然后民之
居崖内近水者始得安其居故曰四隩既宅也山谓
九州名山也今既皆槎水通道旅祭故谓刋旅九川
卷八 第 33b 页 WYG0056-0574d.png
谓九州之川也皆涤荡源泉而无壅塞故谓之涤源
九泽即九州之泽也皆已陂障而无决溢故谓之既
陂山曰刋旅川曰涤源泽曰既陂各言禹施功之实
也其所谓九山九川九泽皆泛指九州山林川泽而
言初非有所指定而说者乃谓自岍岐至敷浅原为
九山自弱水至洛水为九川九泽无所据则强引雷
夏大野彭蠡云梦荥波孟猪为九泽皆牵强附会非
经意也前弱水解辩之详矣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
九泽即九州之泽也皆已陂障而无决溢故谓之既
陂山曰刋旅川曰涤源泽曰既陂各言禹施功之实
也其所谓九山九川九泽皆泛指九州山林川泽而
言初非有所指定而说者乃谓自岍岐至敷浅原为
九山自弱水至洛水为九川九泽无所据则强引雷
夏大野彭蠡云梦荥波孟猪为九泽皆牵强附会非
经意也前弱水解辩之详矣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
卷八 第 34a 页 WYG0056-0575a.png
海之内皆有可通之道而可以会同于京师故继以
四海会同若九州之末皆载其入河之道即所谓会
同之实也四海既会同则有输贡赋之道于是因其
六府之既修而于庶土之出互相较正致慎于财赋
之所出不敢以一毫妄取于民而其取之之法惟因
其土壤之三等以成其赋而贡于京师也故终之曰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夫洪水之初怀山襄陵下民昏
垫不得其生今也川泽既平贡赋既修则功成而治
四海会同若九州之末皆载其入河之道即所谓会
同之实也四海既会同则有输贡赋之道于是因其
六府之既修而于庶土之出互相较正致慎于财赋
之所出不敢以一毫妄取于民而其取之之法惟因
其土壤之三等以成其赋而贡于京师也故终之曰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夫洪水之初怀山襄陵下民昏
垫不得其生今也川泽既平贡赋既修则功成而治
卷八 第 34b 页 WYG0056-0575b.png
定矣人君夫何为哉惟锡诸侯以土使之开国命诸
侯以姓使之合族人君但敬我德以先之则天下将
顺从之不暇何距朕行之有此盖作书者序述大禹
成功既毕遂儆戒以终也故唐孔氏亦谓此乃史臣
美禹功言九州风俗既同可以教化天子惟当择任
贤者锡土与姓与之共治天子常自敬德则天下之
民无有距违天子所行者此说是也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
侯以姓使之合族人君但敬我德以先之则天下将
顺从之不暇何距朕行之有此盖作书者序述大禹
成功既毕遂儆戒以终也故唐孔氏亦谓此乃史臣
美禹功言九州风俗既同可以教化天子惟当择任
贤者锡土与姓与之共治天子常自敬德则天下之
民无有距违天子所行者此说是也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
卷八 第 35a 页 WYG0056-0575c.png
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林少颖谓前所言九州之山泽川浸与夫田赋贡篚
之详纤悉尽矣而其所以疆理天下以为京师诸夏
夷狄之别者犹未之见也于是遂言五服远近之制
也此篇自甸服至荒服每面二千五百里四面相距
为方五千里而职方氏以方千里为王畿王畿之外
为九服每服五百里并王畿乃有万里之数故诸儒
皆疑之或以谓周公斥大境土其地倍于尧禹之世
林少颖谓前所言九州之山泽川浸与夫田赋贡篚
之详纤悉尽矣而其所以疆理天下以为京师诸夏
夷狄之别者犹未之见也于是遂言五服远近之制
也此篇自甸服至荒服每面二千五百里四面相距
为方五千里而职方氏以方千里为王畿王畿之外
为九服每服五百里并王畿乃有万里之数故诸儒
皆疑之或以谓周公斥大境土其地倍于尧禹之世
卷八 第 35b 页 WYG0056-0575d.png
此皆未尝深考二书所载但见其所叙者皆以五百
里为言遂从而为之说耳殊不知禹之五服所谓五
百黑者自其一面而数之职方九服所谓五百里自
其两面相方而数之盖禹之五服王畿在内故自其
一面数之自甸服至荒服每面二千五百里四面相
距为方五千里至于职方则王畿不在九服之内故
以两面相方数之九服之内有方千里之王畿王畿
之外每面二百五十里二面相距为方五百里之侯
里为言遂从而为之说耳殊不知禹之五服所谓五
百黑者自其一面而数之职方九服所谓五百里自
其两面相方而数之盖禹之五服王畿在内故自其
一面数之自甸服至荒服每面二千五百里四面相
距为方五千里至于职方则王畿不在九服之内故
以两面相方数之九服之内有方千里之王畿王畿
之外每面二百五十里二面相距为方五百里之侯
卷八 第 36a 页 WYG0056-0576a.png
服侯服之外每面二百五十里为方五百里之甸服
故自王畿之外至于蕃服每面二千七百五十里四
面相距为五千五百里其所增于禹贡者但有五百
里耳安得万里之数耶说者多引汉地理志谓汉之
土境东西九千三百二十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
八里汉之舆地尚不啻万里何周之九服而无万里
之数殊不知汉之山川皆不出禹贡之域岂可谓其
能倍于禹唐孔氏知其说不通乃谓尧与周汉其地
故自王畿之外至于蕃服每面二千七百五十里四
面相距为五千五百里其所增于禹贡者但有五百
里耳安得万里之数耶说者多引汉地理志谓汉之
土境东西九千三百二十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
八里汉之舆地尚不啻万里何周之九服而无万里
之数殊不知汉之山川皆不出禹贡之域岂可谓其
能倍于禹唐孔氏知其说不通乃谓尧与周汉其地
卷八 第 36b 页 WYG0056-0576b.png
一也尚书所言据空虚鸟道方直计之汉书所言乃据
著地人迹屈回而量之所以其数不同余谓孔氏此
说谓尧与周汉其地一也此诚确论若谓以虚空鸟
路方直而计里数则古无此理以予观之山川不出
禹贡分域安得有里数倍加者古今之尺不同耳王
制曰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
步古者百步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
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盖古今
著地人迹屈回而量之所以其数不同余谓孔氏此
说谓尧与周汉其地一也此诚确论若谓以虚空鸟
路方直而计里数则古无此理以予观之山川不出
禹贡分域安得有里数倍加者古今之尺不同耳王
制曰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
步古者百步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
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盖古今
卷八 第 37a 页 WYG0056-0576c.png
步尺长短盈缩随世不同故其数广狭亦异安可强
为之说而谓尧时以空虚鸟道方直为计哉此少颖
言之所以为确论也五百里甸服者盖规方千里为
王畿其中为王城王城之外四面各五百里皆为天
子治田故谓之甸服自百里赋纳总至五百里米盖
此五百里内为天子治田地有远近故所输之赋有
此五等之差也盖近者精远者粗近者重远者轻各
量其力之所任而为之差也谓之赋纳总者谓距王
为之说而谓尧时以空虚鸟道方直为计哉此少颖
言之所以为确论也五百里甸服者盖规方千里为
王畿其中为王城王城之外四面各五百里皆为天
子治田故谓之甸服自百里赋纳总至五百里米盖
此五百里内为天子治田地有远近故所输之赋有
此五等之差也盖近者精远者粗近者重远者轻各
量其力之所任而为之差也谓之赋纳总者谓距王
卷八 第 37b 页 WYG0056-0576d.png
城之百里其地最近故使并藁与穟而总纳之故谓
之总二百里稍远则纳铚铚刈铁也谓割禾穟以纳
不输其藁故谓之铚三百里则愈远矣故纳秸秸者
藁也纳秸易于纳铚远则弥轻故也虽纳秸弥轻然
计所直则四百里犹且纳粟今三百里乃纳秸比纳
粟则太优林少颖谓经文纳铚粟米下皆无服字而
此有服字则知纳藁虽轻其所以相补除当必在此
颜师古谓秸藁也服者言有役则服之王氏谓纳秸
之总二百里稍远则纳铚铚刈铁也谓割禾穟以纳
不输其藁故谓之铚三百里则愈远矣故纳秸秸者
藁也纳秸易于纳铚远则弥轻故也虽纳秸弥轻然
计所直则四百里犹且纳粟今三百里乃纳秸比纳
粟则太优林少颖谓经文纳铚粟米下皆无服字而
此有服字则知纳藁虽轻其所以相补除当必在此
颜师古谓秸藁也服者言有役则服之王氏谓纳秸
卷八 第 38a 页 WYG0056-0577a.png
而服输将之事也以此三百里正在五百里之中便
于畿内移用故纳秸虽轻于粟米又使之服输将之
事则其力之所出足以补其所输之轻此说尽之四
百里五百则尤远矣故使纳粟米盖愈远则愈轻苏
氏谓榖焉曰粟粟焉曰米米又轻于粟又精于榖此
四百里所以纳粟五百里所以纳米此乃远近轻重
精粗之辨也自百里纳总至五百里米即上所谓五
百里甸服内之五百里也特上提其总名于上下则
于畿内移用故纳秸虽轻于粟米又使之服输将之
事则其力之所出足以补其所输之轻此说尽之四
百里五百则尤远矣故使纳粟米盖愈远则愈轻苏
氏谓榖焉曰粟粟焉曰米米又轻于粟又精于榖此
四百里所以纳粟五百里所以纳米此乃远近轻重
精粗之辨也自百里纳总至五百里米即上所谓五
百里甸服内之五百里也特上提其总名于上下则
卷八 第 38b 页 WYG0056-0577b.png
列其远近所输物之等差非于甸服之外又有此五
百里也若其馀服上所当输之物上文九州备言之
矣今经文所以但于五百里甸服之内言纳总与夫
纳粟纳米而馀服不言者苏氏谓畿内天子之居其
所赖以养天子者在此千里之民故纳总等备言于
此若馀服则各归其国故禹贡略之义当然也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此盖甸服外之五百里天子将以建侯立屏以藩卫
百里也若其馀服上所当输之物上文九州备言之
矣今经文所以但于五百里甸服之内言纳总与夫
纳粟纳米而馀服不言者苏氏谓畿内天子之居其
所赖以养天子者在此千里之民故纳总等备言于
此若馀服则各归其国故禹贡略之义当然也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此盖甸服外之五百里天子将以建侯立屏以藩卫
卷八 第 39a 页 WYG0056-0577c.png
王室故谓之侯服也侯服之内百里最近王畿则建
卿大夫所食之采地故曰百里采二百里则建诸男
之邦故曰二百里男邦一百里建采又一百里建男
邦则其外尚有三百里之地故尽此三百里之地以
众建诸侯故曰三百里诸侯必先采次男后诸侯者
先小后大小者近而大者远故也王氏谓欲王畿不
为大国所迫小国昜得京师之助此说是也若夫周
官九服则不然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
卿大夫所食之采地故曰百里采二百里则建诸男
之邦故曰二百里男邦一百里建采又一百里建男
邦则其外尚有三百里之地故尽此三百里之地以
众建诸侯故曰三百里诸侯必先采次男后诸侯者
先小后大小者近而大者远故也王氏谓欲王畿不
为大国所迫小国昜得京师之助此说是也若夫周
官九服则不然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
卷八 第 39b 页 WYG0056-0577d.png
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
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甸服在侯服之外而采
服又远于男服远近之制与禹不同者以成周男邦
与侯邦杂建于天子故也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先王之彊理天下尤谨于华夷之辨故其所以画郊
圻而固封守者尤极其严王畿之外既封诸侯之国
使小大相维以为王室之辅而其外之五百里则接
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甸服在侯服之外而采
服又远于男服远近之制与禹不同者以成周男邦
与侯邦杂建于天子故也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先王之彊理天下尤谨于华夷之辨故其所以画郊
圻而固封守者尤极其严王畿之外既封诸侯之国
使小大相维以为王室之辅而其外之五百里则接
卷八 第 40a 页 WYG0056-0578a.png
于要荒之服故圣人于是名之以绥服绥者使之绥
安边境而守卫中国也然绥服五百里则分为二节
其内三百里则接于侯服故使之揆文教揆者揆中
国之文教若剔子云所谓五政所加七赋所养即所
谓揆文教也揆文教盖以文教为之准也其外二百
里则接于要荒故使之奋武卫是使奋武以卫天子
也左传成王封伯禽于少皞之墟封康叔于商墟皆
启以商政彊以周索封唐叔于夏墟启以商政彊以
安边境而守卫中国也然绥服五百里则分为二节
其内三百里则接于侯服故使之揆文教揆者揆中
国之文教若剔子云所谓五政所加七赋所养即所
谓揆文教也揆文教盖以文教为之准也其外二百
里则接于要荒故使之奋武卫是使奋武以卫天子
也左传成王封伯禽于少皞之墟封康叔于商墟皆
启以商政彊以周索封唐叔于夏墟启以商政彊以
卷八 第 40b 页 WYG0056-0578b.png
戎索索法也盖鲁卫之地在文教所揆之内故彊理
其地以治周之法至晋则界于太原晋阳之间迫近
戎狄故疆理其地以治戎之法即此所谓揆文教奋
武卫之意也林少颖谓夷狄之于中国本不敢有侵
侮窥伺之意惟中国失其所以为武备者则狼子野
心始敢肆其贪惏之心如汉魏使夷狄内附者入居
中国障塞之地故至西晋有元海石勒之变石晋以
沿边十六州之地贻契丹故至末帝有耶律德光之
其地以治周之法至晋则界于太原晋阳之间迫近
戎狄故疆理其地以治戎之法即此所谓揆文教奋
武卫之意也林少颖谓夷狄之于中国本不敢有侵
侮窥伺之意惟中国失其所以为武备者则狼子野
心始敢肆其贪惏之心如汉魏使夷狄内附者入居
中国障塞之地故至西晋有元海石勒之变石晋以
沿边十六州之地贻契丹故至末帝有耶律德光之
卷八 第 41a 页 WYG0056-0578c.png
变以是知彊理天下以绥服二百里为奋武卫之地
以严华夷之辨此实万世遵行不可移易之法此说
极当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
蛮二百里流
林少颖谓禹贡自绥服之外皆是夷狄之地礼乐正
朔之所不及禹虽画为五服其实外之不治之以中
国之治也顾其命服之名可见矣绥服之外五百里
以严华夷之辨此实万世遵行不可移易之法此说
极当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
蛮二百里流
林少颖谓禹贡自绥服之外皆是夷狄之地礼乐正
朔之所不及禹虽画为五服其实外之不治之以中
国之治也顾其命服之名可见矣绥服之外五百里
卷八 第 41b 页 WYG0056-0578d.png
谓之要者但羁縻之而已也要服之外五百里谓之
荒者比之要服又简略此说是也此要荒二服亦各
分为二莭要服内三百里则谓之夷外二百里则谓
之蔡荒服内三百里则谓之蛮外二百里则谓之流
曰蛮曰夷曰蔡曰流汉孔氏则谓因文生义谓夷为
守平常之教蛮以文德蛮来不拘以法蔡法也法三
百里差简流夷也政教随其俗此皆附会缴绕最为
难通今皆依少颖解少颖谓要服三百里谓之夷荒
荒者比之要服又简略此说是也此要荒二服亦各
分为二莭要服内三百里则谓之夷外二百里则谓
之蔡荒服内三百里则谓之蛮外二百里则谓之流
曰蛮曰夷曰蔡曰流汉孔氏则谓因文生义谓夷为
守平常之教蛮以文德蛮来不拘以法蔡法也法三
百里差简流夷也政教随其俗此皆附会缴绕最为
难通今皆依少颖解少颖谓要服三百里谓之夷荒
卷八 第 42a 页 WYG0056-0579a.png
服三百里谓之蛮者盖言此乃徼外蛮夷之地也礼
记虽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然以此四者相对而言
则有四方之名若但举一二字而言则四者皆可通
不必东曰夷南曰蛮如经言蛮夷猾夏蛮夷率服皆
泛而言之则此于要服言夷荒服言蛮者特谓自此
乃蛮夷之地也要服三百里外之二百里谓之蔡先
儒止作蔡字读按左傅定公四年蔡蔡叔注蔡放也
陆音素达反则此言蔡当亦是放罪人于此宜从左
记虽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然以此四者相对而言
则有四方之名若但举一二字而言则四者皆可通
不必东曰夷南曰蛮如经言蛮夷猾夏蛮夷率服皆
泛而言之则此于要服言夷荒服言蛮者特谓自此
乃蛮夷之地也要服三百里外之二百里谓之蔡先
儒止作蔡字读按左傅定公四年蔡蔡叔注蔡放也
陆音素达反则此言蔡当亦是放罪人于此宜从左
卷八 第 42b 页 WYG0056-0579b.png
氏读荒服三百里之外二百里谓之流者以流罪人
于此犹经所谓流共工也盖先王于罪人以其不可
以中国畜之故放流焉所以夷狄之也虽然要服三
百里为夷则其外二百里亦夷也而乃谓之蔡荒服
三百里为蛮则其外二百里亦蛮也而乃谓之流者
盖其外二百里最远中国之人有恶积罪大先王不
忍杀之则投之于此故言蔡言流以流放罪人之意
其实即蛮夷之地僻且远也少颖此说曲当事情故
于此犹经所谓流共工也盖先王于罪人以其不可
以中国畜之故放流焉所以夷狄之也虽然要服三
百里为夷则其外二百里亦夷也而乃谓之蔡荒服
三百里为蛮则其外二百里亦蛮也而乃谓之流者
盖其外二百里最远中国之人有恶积罪大先王不
忍杀之则投之于此故言蔡言流以流放罪人之意
其实即蛮夷之地僻且远也少颖此说曲当事情故
卷八 第 43a 页 WYG0056-0579c.png
特从之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此盖作书者叙大禹治水之功既成九州山川分域
既辨五服彊理既定故于此遂叹美禹之功及四海
也林少颖谓考之上文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
州青徐抵东海故此言东渐于海雍州言弱水既西
而弱水入于流沙是雍州之界抵于流沙故言西被
于流沙剔州言淮海是扬州抵南海也冀州夹右碣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此盖作书者叙大禹治水之功既成九州山川分域
既辨五服彊理既定故于此遂叹美禹之功及四海
也林少颖谓考之上文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
州青徐抵东海故此言东渐于海雍州言弱水既西
而弱水入于流沙是雍州之界抵于流沙故言西被
于流沙剔州言淮海是扬州抵南海也冀州夹右碣
卷八 第 43b 页 WYG0056-0579d.png
石入于河河之入海在碣石之右是冀州抵北海也
故言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讫于四海盖禹功尽施
于四海也朔南不言所至连下文而见之也声教盖
文德也薛氏云声为风声化为教化振于此而远者
闻谓之声敷于此而远者效谓之教曰渐曰被曰暨
皆是言声教有所及特变文耳非有浅深详略不同
而说者乃谓东方之民仁而易化故言渐渐者浸而
深也西方之民信而难变故言被被乎其外而已南
故言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讫于四海盖禹功尽施
于四海也朔南不言所至连下文而见之也声教盖
文德也薛氏云声为风声化为教化振于此而远者
闻谓之声敷于此而远者效谓之教曰渐曰被曰暨
皆是言声教有所及特变文耳非有浅深详略不同
而说者乃谓东方之民仁而易化故言渐渐者浸而
深也西方之民信而难变故言被被乎其外而已南
卷八 第 44a 页 WYG0056-0580a.png
方之民诈而多忒北方之民勇而善悍故言暨暨者
及之而已诚如是则禹之声教及之深者惟东方而
已此非以文害辞以辞害意乎况下文言讫于四海
是四方皆至海矣少颖此说极当然少颖又谓以王
制考之尧都冀州自恒山至南河千里自东河至西
河千里此畿内千里即甸服也自东河至东海千里
自西河至流沙千里此千里建五百里侯服五百里
绥服而东海流沙之外则为要荒诚合经之所载至
及之而已诚如是则禹之声教及之深者惟东方而
已此非以文害辞以辞害意乎况下文言讫于四海
是四方皆至海矣少颖此说极当然少颖又谓以王
制考之尧都冀州自恒山至南河千里自东河至西
河千里此畿内千里即甸服也自东河至东海千里
自西河至流沙千里此千里建五百里侯服五百里
绥服而东海流沙之外则为要荒诚合经之所载至
卷八 第 44b 页 WYG0056-0580b.png
于南北则有盈缩焉以北考之冀之北距恒山已接
于边陲其间何以容二千五百里之侯绥要荒哉以
南考之自南河至江千里已建侯服绥服矣自江至
衡山千里则要荒二服又在九州之内矣然自衡山
至南海又千里扬州之境自南距海则九州且包乎
要荒之外是以南考之则太盈以北考之则太缩少
颖实疑而未知其说意其必有乘除相补于其间也
惜乎浅陋未足知之予谓少颖此说极可疑故特存
于边陲其间何以容二千五百里之侯绥要荒哉以
南考之自南河至江千里已建侯服绥服矣自江至
衡山千里则要荒二服又在九州之内矣然自衡山
至南海又千里扬州之境自南距海则九州且包乎
要荒之外是以南考之则太盈以北考之则太缩少
颖实疑而未知其说意其必有乘除相补于其间也
惜乎浅陋未足知之予谓少颖此说极可疑故特存
卷八 第 45a 页 WYG0056-0580c.png
之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此一段说者不同大抵有四说孔氏谓禹功尽加于
四海尧锡玄圭以彰显之王氏谓禹锡玄圭于尧以
告成功林少颖则谓此是禹以玄圭告成于天周礼
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
四望祼圭有瓒以祀先王古者交神必用圭璧如同
公祷三王必植璧秉圭此必用玄圭盖天色玄事天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此一段说者不同大抵有四说孔氏谓禹功尽加于
四海尧锡玄圭以彰显之王氏谓禹锡玄圭于尧以
告成功林少颖则谓此是禹以玄圭告成于天周礼
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
四望祼圭有瓒以祀先王古者交神必用圭璧如同
公祷三王必植璧秉圭此必用玄圭盖天色玄事天
卷八 第 45b 页 WYG0056-0580d.png
犹苍璧然也其曰锡者如师锡帝纳锡大龟之锡同
胡益之则谓江水之初禹八年于外事从其宜不由
中覆盖尧以是命之故禹常执圭以驭众今水既退
则前之所假当归于君而禹则退处人臣之列所以
告功之成也详考四说在孔氏则于经文不顺盖此
言禹锡不言锡禹也在少颖则于经文不通盖此言
锡玄圭不言用圭告天也王氏之说虽近要之不如
胡氏之说详尽而有理故特从之
胡益之则谓江水之初禹八年于外事从其宜不由
中覆盖尧以是命之故禹常执圭以驭众今水既退
则前之所假当归于君而禹则退处人臣之列所以
告功之成也详考四说在孔氏则于经文不顺盖此
言禹锡不言锡禹也在少颖则于经文不通盖此言
锡玄圭不言用圭告天也王氏之说虽近要之不如
胡氏之说详尽而有理故特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