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056-053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七
             宋 夏僎 撰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
筱簜既敷厥草惟天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
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
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沿于江海达
于淮泗
卷七 第 1b 页 WYG0056-0535d.png
 汉孔氏谓扬州北据淮南距海故言淮海惟扬州盖
 扬州之界北则跨淮而过南则至海而止也然尔雅
 言江南为扬州则扬州在江之南未尝跨淮为界盖
 尔雅商制或商因于夏所损益如此也彭蠡泽名也
 在扬州境内豫章郡彭蠡县东乃江汉二水所会也
 即今之鄱阳湖是也在南康郡星子县南江州彭泽
 县西按下文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岷山导
卷七 第 2a 页 WYG0056-0536a.png
 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
 会于汇则彭蠡是江汉所会之处明矣然汉言汇为
 彭蠡而江乃特言会于汇者苏氏谓禹导水先汉而
 后江方其导汉入于南江见遏于北江则已会泽而
 为彭蠡故言东汇泽而为彭蠡至于导江则彭蠡既
 汇矣故特言会于汇则会彭蠡可知此说是也然则
 此言彭蠡既猪者岂非以汉江二水会于此泽其势
 泛溢今禹导之水有所泄故彭蠡遂得猪而为泽而
卷七 第 2b 页 WYG0056-0536b.png
 无泛溢之患乎阳鸟孔氏及诸儒皆谓随阳之鸟鸿
 雁之属水退之后冬月来居此泽故言攸居于彭蠡
 既猪之后以见居于彭蠡曾氏亦谓鸿雁谓之阳鸟
 者冬日至而日北及春而雁北向夏日至而日南及
 秋而雁南向雁之所居随日所在故曰阳鸟林少颖
 以为不然诸儒皆以阳鸟为雁余窃有疑观禹贡所
 序治水之详见于九州之下或山或陵或平陆或原
 隰莫非地名而此州上言彭蠡既猪下言三江既入
卷七 第 3a 页 WYG0056-0536c.png
 震泽厎定皆是地名独此三句之间言阳鸟攸居非
 惟文势不相称且考之九州亦无此例况雁之南翔
 乃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岂洪水未平遂不南翔洪
 水既平而后南翔乎兼古之地名取鸟兽之名者甚
 多如虎牢犬邱之类与左氏昭公二十年公如死鸟
 杜注死鸟卫地以是观之安知阳鸟非地名乎郑有
 鸣雁在陈留雍邱县汉北边有雁门人皆谓此地以
 鸟所居为名然则此谓之阳鸟意亦雁之南翔实居
卷七 第 3b 页 WYG0056-0536d.png
 此地故取为名其曰攸居者盖水退之后其地可居
 也少颖此说虽于经傅无明验亦有此理也故世亦
 有谓阳鸟为地之近泽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汉孔
 氏谓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唐孔氏广其说谓江从
 彭蠡分为三共入震泽从震泽复分为三乃入海苏
 氏破其说谓安国未尝南游按经文以意度之不知
 三江距震泽甚远决无入理而震泽之小大决不足
 以受三江所谓三江者以所见考之自豫章而下入
卷七 第 4a 页 WYG0056-0537a.png
 彭蠡而东入海者为南江自蜀岷山至九江汇于彭
 蠡者为中江自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会于彭蠡以入
 海者为北江此三江自彭蠡以上为二自夏口以上
 为三江汉合于夏口而与豫章之江皆汇于彭蠡则
 三江为一至秣陵京口入海不复为三然禹贡犹有
 三江之名曰北曰中者此以味别之盖三水性不相
 入江虽合而水味异故至今有三冷之说古今称唐
 陆羽知水味三冷相杂不能相欺则三冷之说不可
卷七 第 4b 页 WYG0056-0537b.png
 诬也少颖则谓苏氏以三江为北江中江南江其说
 可从若味别之说诚不可信且引郑渔仲云水之多
 水缓者数步猛者不顷步间浑合为一岂得汉水自
 大别与江合流至九江犹能辨得此是汉水耶以是
 苏氏味别之说为未可从据经云东为中江东为北
 江是禹时彭蠡之下有此二江必矣但苏氏据其所
 见徒见今日之江流自彭蠡而下惟有一江故以禹
 贡之中江北江盖以味别之此味别之说所以不可
卷七 第 5a 页 WYG0056-0537c.png
 信也其以三江为中江北江南江所以可信者以经
 既有中江北江必有南江犹既有南河西河必有东
 河也况颜师古注汉书志亦以三江为中江南江北
 江此必有据而云也若夫郭景纯以为岷江浙江松
 江韦昭以为松江浙江浦阳王介甫以为一江自毗
 陵一江自义兴一江自吴县班固以为南江从会稽
 吴县南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东至会稽阳羡
 入海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此皆据所见之
卷七 第 5b 页 WYG0056-0537d.png
 江而为言非禹之旧迹也郦道元尝谓东南地卑万
 流所凑触地成川故川旧渎难以为凭以是观之则
 禹之旧迹其下流历年浸久为所漂没者随世变更
 不可复考三江之说虽以经考之知其如此亦未敢
 指定其确处如苏氏之说也少颖此说极善但少颖
 见经有北江中江而无南江乃谓有中江必有南江
 无所考据不若曾氏谓考于地志豫章之川如彭水
 鄱水涂水之类凡九水合于湖汉东至彭蠡入江此
卷七 第 6a 页 WYG0056-0538a.png
 凡水盖南江南江乃江之故迹非禹所导其后禹导
 汉入焉与旧江合流而水之脉分为南北故汉为北
 江又其后导岷山之江入焉其流介乎二江之中故
 为中江北江中江皆禹所道南江乃其故道耳此说
 是也震泽之水多震动而难定故谓之震泽惟定则
 足以见禹之厎绩故言震泽厎定盖谓三江既入海
 则泛溢有所泄而震泽之水始得以至定也苏氏谓
 三江未入东南皆水岂复有吴越及三江入海则吴
卷七 第 6b 页 WYG0056-0538b.png
 越始有可宅之土而水所钟者独震泽而已此说是
 也少颖谓禹贡逐州所序治水曲折皆列序一州之
 水于其下非必以文势相属如下文导岍及岐导弱
 水等可以首尾本末求之而先儒乃有此蔽如兖州
 之灉沮实未尝会于雷夏徒按经文雷夏既泽灉沮
 会同乃谓二水实会于雷夏此州之三江实未尝入
 于震泽徒按经文三江既入震泽厎定乃谓三江实
 入震泽此皆弗考之过也按地理志具区在会稽吴
卷七 第 7a 页 WYG0056-0538c.png
 县北古文以为震泽以今考之正在平江府吴县及
 湖州乌程县界谓之太湖汉孔氏亦谓震泽吴南太
 湖名韦昭注国语谓太湖即五湖也书谓之震泽尔
 雅谓之具区方圆五百里是太湖五湖震泽具区其
 名虽异其实一也然周官职方氏乃言扬州薮曰具
 区浸曰五湖者岂馀浸薮皆异处而扬州浸薮乃合
 为一耶唐孔氏谓扬州浸薮论其水谓之浸指其泽
 谓之薮要之唐孔氏亦是顺经文而曲为之说未必
卷七 第 7b 页 WYG0056-0538d.png
 有据窃谓具区既是薮五湖既是浸浸薮既不同自
 不得混为一地想具区自是具区五湖自是五湖但
 经无明文诸儒得以臆说疑后学尔当阙以俟知者
 筱竹箭也簜大竹也李巡谓竹节相去一丈曰簜孙
 炎谓竹阔节者为簜皆不如郭璞谓筱是小竹簜是
 大竹其说简易而易明扬州水退之后竹之大小皆
 敷布而生故言既敷草则少而长故言惟夭木则乔
 而高故言惟乔此州言夭乔馀州言繇条言渐包皆
卷七 第 8a 页 WYG0056-0539a.png
 草木畅盛之意其不同者特史家变文耳不必从而
 为之说若夫此州言草木在厥土之上兖徐二州言
 草木在厥土之下或先或后不同当是兖徐二州不
 若扬州最宜草木故兖徐二州草木必待水退土性
 既复之后乃始茂盛故言草木在厥土之下扬州则
 地尤宜此故水一退则草木遂茂不待土性既复然
 后始盛故言草木在厥土之上也少颖于兖州尝谓
 兖徐扬三州言草木乃东南多水不宜草木今观扬
卷七 第 8b 页 WYG0056-0539b.png
 州言筱簜既敷乃是东南宜竹箭故言之岂可谓三
 州不宜草木故言之也当是最宜草木故言之不然
 则惟木之贡系于扬州若非所宜何以责贡其所无
 哉故知少颖之说为未必然涂泥汉孔氏谓地泉湿
 也东南万流所凑故扬州荆州皆言涂泥惟其泥故
 扬州于田则下下比九州为第九而赋乃出下上比
 九州为第七有时而错出第六之赋者以人工修故
 也秦少游尝谓今之所谓沃壤者莫如吴越闽蜀一
卷七 第 9a 页 WYG0056-0539c.png
 亩所入比他州辄数倍吴越闽蜀古扬州梁州也按
 禹贡扬州田第九梁州田第七皆在下等之中而乃
 以沃壤称者吴越闽蜀地狭人众培壅灌溉之功至
 也金三品汉孔氏谓金银铜兄三品郑氏谓铜三品
 者非也瑶琨汉孔氏谓皆美玉王肃谓美石次玉者
 按周礼内宰后裸献则赞瑶爵岂有后所执之爵乃
 用美石为之者当依孔氏谓瑶琨皆美玉也筱所用
 以为竹箭簜大竹所用以为笙箫符节之属周官掌
卷七 第 9b 页 WYG0056-0539d.png
 节有英簜盖此齿孔氏谓象齿草孔氏谓犀皮齿所
 以饰器革所以为甲羽孔氏谓鸟羽唐孔氏广其说
 谓孔雀翡翠之属其羽可以为饰毛孔氏谓氂牛尾
 唐孔氏广其说此氂牛之尾可以为旌旗之饰木孔
 氏谓楩楠豫章林少颖谓不必如此拘定左氏云鸟
 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
 公不射是此州所贡齿革羽毛与木等乃凡鸟兽之
 齿革羽毛可以为器用之饰与木之可以为器用者
卷七 第 10a 页 WYG0056-0540a.png
 皆贡之不必如孔氏拘定此说是也岛夷与冀州岛
 夷同皆是夷人之居海曲者二州皆傍海故皆有岛
 夷卉服汉孔氏谓葛越也南方布名用葛为之左思
 三都赋所谓蕉葛之属是也但孔氏以冀州言岛夷
 皮服是岛夷水退得服皮服非所以贡此言岛夷卉
 服亦非所贡不如郑氏谓此州下湿皆衣草服且贡
 其服以共天子之官按此文在厥贡之下厥篚之上
 则其为岛夷之贡也明矣卉服既为之贡则冀之皮
卷七 第 10b 页 WYG0056-0540b.png
 服从可知矣织贝汉孔氏谓织䌷纻也贝水物也唐
 孔氏广其说谓鱼有玄贝贻贝馀貾黄白文馀泉白
 黄文盖州之篚贡䌷纻与此有文之贝以为器用之
 饰林少颖谓不然以织为一物贝为一物则织字无
 所属当从郑氏谓贝为锦名诗曰萋兮斐兮成是贝
 锦凡为织贝者先染其丝乃织之则成文是此州之
 篚乃贡此织成之贝锦也彼苏氏虽谓织贝为南方
 岛夷织草木为服如今吉贝木绵之类其说考于今
卷七 第 11a 页 WYG0056-0540c.png
 为可验然下文又谓其文斑斓似贝考今吉贝木绵
 又无有所谓斑斓如贝者故未能遽从橘柚汉孔氏
 谓小曰橘大曰柚颜师古注汉书云柚似橘而大其
 味尤酸则柚大橘小可知矣橘柚不耐寒必包裹而
 送之然颁之有时故特锡命乃贡言不常贡也唐孔
 氏谓此州橘柚锡贡与荆州纳锡大龟豫州锡贡磬
 错皆非常贡故其文并在厥篚之下此说是也扬州
 贡篚入帝都之道沿江海以入淮泗然后达河以至
卷七 第 11b 页 WYG0056-0540d.png
 帝都故言沿于江海达于淮泗然不言河者以前徐
 州既言浮于淮泗达于河故此直言达于淮泗则达
 于河可知也林少颖谓禹之时江未有入淮之道故
 自扬州入帝都必由江以入海然后达于淮泗至吴
 王夫差掘沟通水与晋会于潢池然后江淮始通若
 禹时则未有此道孟子谓排淮泗而注之江者盖误
 指吴王夫差所通之水以为禹迹其实非也若使禹
 时江果与淮通则何须自江入海自海入淮泗如是
卷七 第 12a 页 WYG0056-0541a.png
 迂回哉说亦自有理但孟子言禹排淮泗而注之江
 必不至误指夫差所通之水以为禹迹当是禹时淮
 尝入江后来湮塞复通之以与晋会此所以必言沿
 于江海达于淮泗者非是江不入淮故沿江入海由
 海入淮泗当是扬州疆界阔远贡篚所由入之道不
 一或由江入淮泗或由海入淮泗故言沿于江海达
 于淮泗耳少颖又谓禹贡五服甸服至绥服每面一
 千五百里二面相距三千里此九州之内也绥服之
卷七 第 12b 页 WYG0056-0541b.png
 外每面一千里乃要荒之服此九州之外者今以禹
 贡考之甸服在王畿之内王畿南距河自河至江千
 里则侯服绥服之数已尽今扬州之界南抵海则自
 江而南若今闽广数十州之地犹在扬州之界以此
 推之则要荒又在九州之内矣然东河至东海千里
 西河至流沙千里要荒本不在九州之内则扬州所
 谓南距海诚可疑矣后世必有能辨之者请阙以俟
 之耳
卷七 第 13a 页 WYG0056-0541c.png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
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
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箘簬楛三
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
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林少颖谓禹贡有两荆山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氏
 云在雍州导嶓冢至于荆山孔氏云在荆州惟此二
 山皆名为荆故班孟坚有二条之说谓南条荆山在
卷七 第 13b 页 WYG0056-0541d.png
 南郡临沮县东北以今考之正属襄阳为荆州豫州
 言荆河乃自北条荆山至河惟豫州其意以荆州所
 言之荆为南条荆山豫州所言之荆为北条荆山以
 二荆分配二州其说虽然以地理考之则有实不然
 者盖北条荆山与河相去大不相远苟以豫州之荆
 为北条荆山则豫州境不应如是之狭惟曾氏为临
 沮之荆其阴为豫州其阳为荆州其说是也盖临沮
 之荆即南条荆山也南条荆山其北为豫其南为荆
卷七 第 14a 页 WYG0056-0542a.png
 二州共以此山为界亦犹青徐共以岱山为界也荆
 州之界言荆及衡阳汉孔氏谓北据荆山南及衡山
 之阳唐孔氏广其说谓此州北界至荆山之地故言
 据南境过衡山之南以衡是名山其南无复有名山
 大川可以为记故言阳见其南至山南也少颖谓二
 孔以此州之界南过衡山之阳则可以北据荆山则
 不可盖孔氏所谓据皆跨而越之若兖州言东南据
 济是越济而东南也青州言东北据海是越海而东
卷七 第 14b 页 WYG0056-0542b.png
 北也若夫此州与豫州以荆山为界荆山之北则豫
 州也荆山安得跨而越之故此州当言北距荆山不
 当言北据荆山以距则至荆山而已据则北跨荆山
 而越之也少颖此说极当江出岷山汉出嶓冢其源
 𤼵于梁州经于荆州而其入海乃在于扬州然必于
 此州言朝宗于海者盖江汉之源𤼵于梁州其势漂
 悍迅疾扬州其下流既未有入海之道则经于荆州
 无所𤼵泄荆州实被其害惟禹导之使江汉二水至
卷七 第 15a 页 WYG0056-0542c.png
 此虽未至海而入海之势已顺则荆州乃免于昏垫
 之患故朝宗于海所以必言于此州也朝宗是诸侯
 见天子之名江汉二水见于此州虽未入海然安流
 无复壅塞终必归海亦犹诸侯春朝夏宗心驰魏阙
 无复有负固不服之意故虽未至帝都知其终必至
 也诗所谓沔彼流水朝宗于海者正与此同郑氏乃
 谓荆楚之域国有道则后服国无道则先强故禹记
 水朝宗之义以著人臣之礼此过论也九江汉孔氏谓
卷七 第 15b 页 WYG0056-0542d.png
 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地理志亦谓江自浔阳分为
 九道东合为大江浔阳记亦有九江一曰乌江二曰
 蚌江三曰乌白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源江
 七曰廪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张须九江图亦谓九
 江随水势而分其间有洲或长或短百里至五十里
 别于鄂陵终于江口会于桑落洲凡三百馀里据此
 数说皆谓江水至是分为九道独曾氏谓为不然曾
 氏谓按下文导江言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
卷七 第 16a 页 WYG0056-0543a.png
 汇说者谓东陵巴陵也盖今巴陵与夷陵相为东西
 夷陵一曰西陵则巴陵为东陵可知许慎曰迤邪行
 今江水过洞庭至巴陵而后东北邪行合于彭蠡即
 经所谓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也由是观
 之则九江不在浔阳明矣经言导河曰东过洛汭北
 过洚水盖洛水洚水入于河河则过之而已导漾曰
 过三澨导渭曰过漆沮亦犹是也盖大水受小水则
 谓之过江合九江谓之过者辨其江源有九其流小
卷七 第 16b 页 WYG0056-0543b.png
 于江故也如江分为九道则经于荆川当曰九江既
 道不应曰孔殷经于导江当曰播为九江不当曰过
 九江也所谓九江者盖今洞庭也考之前志沅水渐
 水沅水辰水叙水酉水醴水湘水资水皆合洞庭中
 东入于江江则过之而已则所谓九江者岂非此乎
 曾氏此说考于经而有据稽于地而有验故尤可信
 若夫九江必谓孔殷者郑氏则谓殷多也九江从山
 溪所出其孔众多故谓之孔殷然不若孔氏以孔殷
卷七 第 17a 页 WYG0056-0543c.png
 为甚得地势之中也沱潜二水说者不同郑氏则谓
 南郡枝江县有沱水其尾入江首不于江出华容县
 夏水首出江尾入沔盖此所谓沱也潜则未闻象类
 郑氏此说盖解此州之沱潜也地理志则谓蜀郡郓
 县有江沱及汉中安阳皆有沱水潜水其尾入江汉
 首不于此出江源有江首出江南至犍为武阳又
 入江岂沱之类欤潜盖汉西出嶓冢东南至巴郡江
 州入江行二千七百六十里地理志此说盖解梁州
卷七 第 17b 页 WYG0056-0543d.png
 之沱潜也郭璞则谓沱水自蜀郡都水县湔山与江
 别而更流璞又云有水从汉中沔阳县南流至梓潼
 汉寿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南潜出一名沔水旧俗
 云即禹贡之潜郭璞此言亦解梁州之沱潜也三说
 虽不同要之不足泥按尔雅水自江出为沱自汉出
 为潜是凡水之出于江汉者皆有此名江汉二水𤼵
 源于梁入于荆州故二州皆有沱潜其曰既道者谓
 二水禹治之既复其故道也云梦泽名唐孔氏谓地
卷七 第 18a 页 WYG0056-0544a.png
 理志云南郡华容县南有云梦泽杜预云南郡枝江
 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亦有云梦云梦一泽而
 每处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八九百
 里则此泽跨江南北每处名存也如唐孔氏谓此经
 土字在云梦二字之间史文兼云上下也盖此泽既
 大其内有平土邱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故言土
 于云梦之两间此说于经文不顺当从王氏之说曰
 云之地土见而已梦之地非特土见草木生之人可
卷七 第 18b 页 WYG0056-0544b.png
 加功焉故言作乂王氏此说盖谓云梦之势有高卑
 故云则土见梦则可以作乂也盖云梦虽总为泽薮
 之名别而言之则为三泽合而言之则为一泽左
 昭
二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曰楚子济江
 入于云中定四年左傅载楚王寝于云中则云梦为
 二泽明矣彼史记汉地理志虽皆云土梦作乂混云
 梦为一泽要当以经为验故近世以今郡县考禹贡
 地理者亦谓云在江北即玉沙监利景陵等县梦在
卷七 第 19a 页 WYG0056-0544c.png
 江南即公安石首建宁等县由此而言之则云梦为
 二泽明矣此州之土沮洳卑湿与扬州同故亦言厥
 土惟涂泥然土虽与扬州同而地势比于扬州则又
 稍高故田则又加于扬州一等而扬州田下下此则
 下中田虽下中而农民众多培粪灌溉之功益至故
 赋则又出于上下也汉孔氏谓田第八赋第三人功
 修此说得之此州所贡之物大抵与扬州同扬州厥
 贡惟金三品齿革羽毛惟木而此州厥贡羽毛齿革
卷七 第 19b 页 WYG0056-0544d.png
 惟金三品则二州所贡相同可知然扬州必先言金
 而后羽毛此州必先羽毛而后金扬州先齿革而此
 州先羽毛者唐孔氏谓以善者为先苏氏谓以多者
 为先二说皆通按职方扬州其利金钖荆州其利银
 丹齿革则荆扬所产无优劣盖可见矣左傅僖二十
 三年重耳对楚子曰羽毛齿革君地生焉其波及普
 国者君之馀也襄二十六年声子曰如杞梓皮革自
 楚往也僖十八年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
卷七 第 20a 页 WYG0056-0545a.png
 悔之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则羽毛齿革金木等
 禹责贡于荆州也宜矣杶颜师古谓似樗而寔陆玑
 谓与檴栲漆相似如一干汉孔氏谓柘也以考工记取
 干之道以柘为上故知其为柘少颖谓凡木可以为
 干者皆名干不必指名为柘栝汉孔氏云柏叶松身
 即今之柏也此四木生于此州既良且可以充器用
 故责贡之曾氏谓扬州贡木不言名者不可胜名也
 此则言杶干栝䄸者所贡止此而已此说是也砺砥
卷七 第 20b 页 WYG0056-0545b.png
 皆磨石唐孔氏谓砥以细密为名砺以粗粝为名则
 砥细于砺山海经谓荆山首自景山至琴鼓山凡二
 十有三而获多砥砺则荆州贡砥砺亦宜矣砮石之
 中矢镞者鲁语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则砮为石之中
 矢镞者可知丹唐孔氏谓丹砂王子雍谓可以为采
 二说皆通按职方荆州其利银丹则丹贡于荆亦宜
 矣箘簬竹名楛木名颜师古谓皆可以为矢曾氏之
 说亦然曾氏引智伯伐赵赵子入晋阳召张孟谈曰
卷七 第 21a 页 WYG0056-0545c.png
 无矢奈何孟谈曰臣闻董安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
 垣皆以荻蒿苫楚廧之其高丈馀赵襄𤼵而试之其
 坚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以此言之则箘簬竹之坚
 劲者其材中矢之笴楛矢肃慎氏常贡焉则楛之材
 亦中矢之笴盖以箘簬楛皆笴之良材也孔氏此说
 与师古同而孔氏但以楛为中矢干其说未尽若夫
 孔氏谓三物皆出云梦之泽近泽三国常致贡之其
 名天下称善以此解三邦厎贡厥名其说比诸儒为
卷七 第 21b 页 WYG0056-0545d.png
 长盖箘簬楛出于三邦者尤为有名故也三邦之地
 经无明文难以考据按考工记云材之美者有妢胡
 之笴郑注云胡子之国在楚傍意者即三邦之故地
 也一说又谓箘簬楛皆弓矢之材楚之国易叛难服
 故圣人当天下无事之时虽不用威武之事于箘簬
 之材一无所用然虽无用亦使之致贡其名者亦见
 不忘武之意此说亦通但于九州之例未尝有贡名
 不贡物者故未敢必信苏氏乃谓杶干栝柏砥砺砮
卷七 第 22a 页 WYG0056-0546a.png
 丹与箘簬楛皆物之重者荆州去冀最远而江无达
 河之道难以必致重物故此邦之贡不以大小但致
 贡其名数准其物易以轻赍致之京师此说不然夫
 所谓任土作贡者皆其服食器用之物而不可阙者
 故使准其本岁所输之赋而贡于京师若贡其名数
 易以轻赍正合作贡之本意郑氏又以厥名下属包
 匦菁茅尤为无义故特从孔氏之说也包匦菁茅汉
 孔氏以包为一句匦菁茅为一句其说以包为橘柚
卷七 第 22b 页 WYG0056-0546b.png
 谓橘柚则包而贡之菁茅则匦而贡之此说不然按
 左傅齐桓公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
 则茅之有包自古然也匦匣也唐孔氏谓匮之小者
 是也盖菁茅祭祀之用既包之又匦之所以示敬也
 汉孔氏以菁茅为二物谓菁以为菹茅以缩酒其说
 盖以周礼醢人有菁菹故为是说少颖谓周礼菁菹
 即蔓菁是也蔓菁处处有之岂必贡于荆州然则所
 谓菁茅者当从郑氏谓茅之有毛刺者说者又以管
卷七 第 23a 页 WYG0056-0546c.png
 子三脊之茅为此菁茅唐孔氏谓管子乃观桓公欲
 封禅不可穷以辞因设以无然之事故云古者封禅
 江淮之间三脊茅以为藉此乃惧桓公耳非荆州所
 有此说是也厥篚玄纁玑组谓此州之篚贡此三物
 也唐孔氏按考工记云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
 缁郑注云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为緅又再
 染以黑为缁玄色在缁緅之间其六入者是染玄纁
 之法也此州染玄纁色善故令贡之玑珠之不圆者
卷七 第 23b 页 WYG0056-0546d.png
 组绶之类三物皆充冕服之用故皆入筐篚而贡之
 大龟苏氏谓国之所守其得䍐不可以为常贡又不
 可锡命使贡惟使有之则纳锡于上汉孔氏乃谓锡
 命而纳之夫经言纳锡未尝言锡纳如扬州言橘柚
 锡贡豫州言锡贡磬错则可谓之锡命此安得谓之
 锡命以贡故其说不若苏氏为长太史公龟策傅云
 龟千岁满尺二寸汉书食货志云大龟巨髯长尺二
 寸盖尺二寸然后为大龟龟至灵之物也所以决疑
卷七 第 24a 页 WYG0056-0547a.png
 定策是国之守龟也惟其为物之灵则不可求而得
 若责之以为每年常贡则其优甚矣故惟使之九江
 之地有偶而得之若宋玉时豫且得白龟之类则使
 纳锡于上谓之纳锡则与师锡帝禹锡元圭同意重
 其事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记此州入
 帝都之道也江沱潜汉本或潜下有于字误耳浮
 于江沱潜汉当是用舟而行先自江入沱自沱入潜
 自潜入汉至汉则舍舟用陆行至于洛故言逾于洛
卷七 第 24b 页 WYG0056-0547b.png
 江沱潜汉四水相通始末虽不可考然江汉皆源异
 而下流同沱潜出于江汉则四水必有相通之道矣
 既浮四水舍舟陆行至洛然后又自洛以达于南河
 南河即豫州之南河也盖河至华阴折而东流豫州
 在其南谓河曰河南冀州在河南之北故至河南则
 至帝都矣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
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
卷七 第 25a 页 WYG0056-0547c.png
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
 此州之界西南至荆山之北荆山之南则荆州也北
 距河水之南河水之北则冀州也盖豫州在荆州之
 东北冀州之南故以荆河为界也伊洛瀍涧四水所
 出说者不同汉孔氏谓伊出陆浑山洛出上洛山涧
 出沔池山瀍出河南北山汉志谓伊出洪农卢氏县
 熊耳山东北入洛洛出洪农工洛县冢岭山东北至
 巩县入河瀍出河南谷城县替亭北束南入洛涧出
卷七 第 25b 页 WYG0056-0547d.png
 洪农新安县东南入洛郦道元水经谓伊出荀渠山
 洛出灌举山瀍出谷城北山涧出白石山相合而后
 入河据此三说言各不同当是历世久远陵谷变迁
 故其说不同耳然近世有以今之州县考禹贡地理
 者谓伊出汝州南阳县荀渠山洛出南州上洛县东
 北至巩县入河瀍水出西京新安县谷城山涧出西
 京黾池县白石山其说大抵多与郦道元水经相同
 则知水经之说惟可据少颖谓不必求诸儒异同之
卷七 第 26a 页 WYG0056-0548a.png
 说但此言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而下言导洛自熊耳
 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是伊瀍
 涧入于洛然后自洛入河也明矣曾氏谓据下文涧
 瀍伊水入洛洛水入河今言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若
 四水不相合而各入河者以四水并流其源则异而
 水之大小相敌也兴汉入于江江入于海而荆州言
 江汉朝宗于海同意荥波有二说汉孔氏谓荥泽波
 水已成遏猪唐孔氏亦谓洪水时泽水大动成波浪
卷七 第 26b 页 WYG0056-0548b.png
 今已成遏猪不泛溢据二孔则以荥波为一水然周
 官职方豫州其川荥洛其浸波溠郑注云荥兖水也
 出东垣入于河溢为荥在荥阳波读谓播禹贡荥播
 既猪观郑氏此说则以荥波为二水然以周官考之
 豫州川浸有荥波二名则郑氏为有据但以波为播
 则不可盖职方既作其浸波溠而经又作荥波则其
 为波无疑矣故近世以今郡县考禹贡地理者亦谓
 荥波二水名济水入河为荥荥即今郑州荥泽后世
卷七 第 27a 页 WYG0056-0548c.png
 塞为平地波洛水所出尔雅谓水自河出为雍自洛
 出为波此荥波诚二水矣曾氏谓荥自河溢波自洛
 出今皆有以畜之故曰荥波既猪此说极善但荥泽
 据此言既猪则是泽薮之名而职方乃云其川荥洛
 者曾氏谓河水禹时溢为荥泽而已至周始导为川
 穆天子傅浮于荥水乃薮广乐则荥泽至周始为川
 矣菏泽汉孔氏谓在胡陵唐孔氏则据汉志谓山阳
 郡有胡陵县不言其县有菏泽但云菏泽在济阴定
卷七 第 27b 页 WYG0056-0548d.png
 陶县东今以近世论禹贡地理者考之今广济郡定
 陶县东北有菏泽则唐孔氏之说可信矣导菏泽言
 被孟猪盖孟猪近菏泽渮泽水盛禹导之其馀波覆
 被孟猪如导弱水馀波被入流沙也说者谓此不言
 入而言被者不常入也水盛乃覆被之此说是也汉
 志谓孟猪在梁国睢阳县东北以今地理考之正在
 东京虞城县南东京与广济相去不远则菏泽孟猪
 相去不远可知矣汉志谓孟猪为盟诸职方谓之望
卷七 第 28a 页 WYG0056-0549a.png
 诸史记谓之明都其实一也然职方望诸乃青州泽
 薮名今禹贡乃属豫者周无徐州徐并于青青州时
 近在豫州之正东故得兼有孟猪也豫州之地有高
 下之不同故其土高者则壤壤无块也下者则坟垆
 坟土膏脉起也垆疏也诸土皆言色或白或黄或青
 此州不言者其色杂不可以一色名也其田第四故
 言中上其赋第二时错出第一故曰错上中林少颖
 谓九州之赋言错者有四如冀州则云厥赋惟上上
卷七 第 28b 页 WYG0056-0549b.png
 错扬州云厥赋下上上错豫州云厥赋错上中梁州
 言下中三错盖当其制贡之时青徐雍荆所入之赋
 每得其常数惟此四州实有凶丰之年故其赋有杂
 出于他等者盖是总其九州所输之赋彼此相形为
 九等之差冀州赋第一豫州赋第二苟冀有凶荒水
 旱之岁其岁有所减除则反出于豫州之下则是豫
 当为第一冀为第二也扬州赋第七梁州赋第八苟
 二州遇乐岁田畴垦辟有所丰衍而梁出于第七则
卷七 第 29a 页 WYG0056-0549c.png
 扬州固出第六矣如遇岁凶之年有所蠲减出于第
 九则与兖州相形必有强弱于其间故扬州厥赋下
 上上错梁州厥赋下中三错而兖州则曰十有三载
 乃同是盖彼此相为高下馀州虽无有错出者然以
 意逆志凶年饥岁必无取盈之理以是知九等之赋
 盖以九州所出之大数相校而成非是制贡之时有
 此多寡赢缩之不同也此说极善周官职方豫州其
 利漆林丝枲则禹之制贡必使此州贡漆枲絺纻亦
卷七 第 29b 页 WYG0056-0549d.png
 宜矣絺葛之精纻布之精者林少颖谓周官载师漆
 林之征二十有五周官以为征而此以为贡盖周时
 豫州在畿内故载师掌其征而不以为贡禹时豫州
 在畿外故有贡推此则知冀州不言贡之意此说极
 当纤纩诸儒皆以为细绵而先儒亦有以黑经白纬
 为纤者则纤纩或为二物亦不可知治玉曰错为之
 磬错盖制作玉磬必赖此石以为砻错之用也此物
 非常贡遇治磬则用故特锡命而后贡非每岁之常
卷七 第 30a 页 WYG0056-0550a.png
 也此州磬错与扬州之橘柚皆待锡命而贡然扬州
 凭言橘柚而后言锡贡此州先锡贡而后言磬错者
 曾氏谓橘柚天所生磬错人所为锡待锡命使用然
 后为之故先言锡贡此说牵强不如施博士谓橘柚
 言包则兴厥篚之文无嫌故言锡贡在后磬错则厥
 篚之文嫌于相属故言锡在先此立言之法也豫州
 去帝都甚近故浮舟于洛则达于河河即南河也达
 河即达帝都以豫在河之南冀在河之北也下文导
卷七 第 30b 页 WYG0056-0550b.png
 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则河洛相通可知矣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
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
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
沔入于渭乱于河
 此州之界汉孔氏谓东距华山之南西距黑水林少
 颖谓不然孔氏所谓东据华山之南者当是跨而越
卷七 第 31a 页 WYG0056-0550c.png
 之然河流导自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
 厎柱是河至于华山之阴始折而东也雍州言黑水
 西河则河之西盖雍之境梁州不应跨华而至于北
 故曾氏谓梁州雍州之西境皆至黑水华山之阴为
 雍州其阳为梁州则雍州之南梁州之北以华为畿
 梁州正当雍州之南故曰华阳黑水惟梁州曾氏此
 说极善但谓梁北雍南以华为畿其说未尽据华山
 在梁雍之东若谓梁州东北雍之东南以华为畿则
卷七 第 31b 页 WYG0056-0550d.png
 得之矣唐孔氏按职方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则华山
 在豫州境内梁州不得有其山但其境东至华之南
 而已此说是也岷嶓二山名也汉志蜀郡有湔道岷
 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也正属今茂州汶山县西嶓
 冢在陇西郡西县其西汉水所出正属今利州三泉
 县金牛镇二水𤼵源此州当其泛溢未有所归𤼵源
 之山亦为浸灌不得遂其播种今既疏导则二山遂
 可种殖故言既艺沱潜江汉之别流也尔雅水自江
卷七 第 32a 页 WYG0056-0551a.png
 出为沱自汉出为潜沱潜盖江汉之水既别而复入
 者江汉之水𤼵源梁州经于荆州皆有别出复入之
 水故二州皆言沱潜江汉经流昔尝泛溢则其别流
 之沱潜亦有泛溢之患今江汉既顺道则其别流亦
 皆顺道故言沱潜既道蔡蒙汉孔氏谓二山名唐孔
 氏谓蒙山在蜀郡青衣县蔡山不知所在郑氏则谓
 二山皆在汉嘉县据汉嘉即青衣汉顺帝改为汉嘉
 唐孔氏则又谓按地理志青衣县但有蒙山实无蔡
卷七 第 32b 页 WYG0056-0551b.png
 山不知郑氏何所据而云二说不同虽难考据然近
 世有以今之郡县考禹贡地理者谓蔡山在雅州严
 道县蒙山在雅州名山县二山既在雅州则郑氏之
 说似乎可信其曰旅平者少颖则谓治水功毕而旅
 祭不若曾氏谓刋木而旅祭则得其平用力寡异乎
 厎平也盖此言旅平知是祭而后成功非是功成而
 后祭也和夷唐孔氏以为平地之名不以为徼外之
 夷惟郑氏以为和上夷人所居之地故曾氏依其说
卷七 第 33a 页 WYG0056-0551c.png
 谓自严道而西地名和川夷人居之今为羁縻州郡
 三十有七则经所谓和夷也苏氏亦以和夷为西南
 夷名今雅州犹有和川镇即和夷之故地也厎绩者
 言致其切也厥土青黎说者不同孔氏谓土色青黑
 而壤沃王肃谓青黑色而小疏皆以黎训黑又以黎
 训沃壤与小疏岂有一字二义者彼见每州之土兼
 言色性此州独言青黎故为二说至曾氏则又谓梁
 州多山平地狭薄不足物也以色辨之则青黑而已
卷七 第 33b 页 WYG0056-0551d.png
 此说虽平正然谓梁州山平地狭薄不足物故特言
 色则不可盖梁州虽多山然山厚水深万宝所生安
 得为狭薄不足物惟颜师古谓青黎者色青而细疏
 其以黎训细疏虽未知所据比之诸儒则差胜耳厥
 田下上田第七也厥赋下中三错赋本比诸州为第
 八丰凶不时故有时而杂出于第七第九三等故言
 三错曾氏谓梁州山多兖州扬州水多故其赋比九
 州为下义或然也璆与天球鸣球字通用盖玉磬也
卷七 第 34a 页 WYG0056-0552a.png
 璆为玉磬则下所谓磬者盖石磬也镂铁之可以刻
 镂者盖刚铁也镂则刚铁则上所谓铁盖柔铁也银
 即白金也砮即石之可中矢镞者熊罴狐狸织皮曾
 氏谓梁地多山林兽之所走有熊罴狐狸四兽其皮
 制之可以为裘其毛织之可以为罽故自璆铁至织
 皮皆责贡于梁州也银贵于铁经先言铁者蜀郡卓
 氏程氏皆以铁冶富拟邦君则梁州之利尤在铁也
 西倾山在陇西临洮县西南后世所谓菘台山今属
卷七 第 34b 页 WYG0056-0552b.png
 洮州临潭县西倾之南桓水出焉南流而入江桓水
 一名白水一名垫江水西倾本属雍州在梁之北境
 梁州达于帝都别无水道故必循自西倾因桓水而
 来浮潜而逾沔入渭而乱于河然后达帝都也正绝
 流曰乱以帝都在河之东非绝流而渡则不能至也
 此数水相通之道诸儒说多不同惟郦道元谓桓水
 出西倾山南此州入帝都自西倾因桓水而来入于
 西汉水即所谓浮于潜也既至西汉水则溯流而届
卷七 第 35a 页 WYG0056-0552c.png
 于晋寿界阻漾津南历沔上迤逦而接汉此乃嶓冢
 导漾东流为汉非前西汉水沿此入漾漾即沔也此
 所谓逾于沔也又自沔入于褒水逾褒暨于衙岭之
 南达于斜川遂至武功此所谓入于渭也渭水入河
 冀在河东梁在河西故自渭至河必绝流而渡乃达
 帝都故言乱于河苏氏亦谓沔在梁州山南渭在雍
 州山北沔无入渭之道按前汉书武帝时人有上书
 欲通褒斜道以漕事下张汤问之云褒水通沔斜水
卷七 第 35b 页 WYG0056-0552d.png
 通渭皆可以漕从南阳下沔入褒褒绝水至斜间百
 馀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如此则汉中谷可致此则自
 沔入渭之道以自褒至斜必绝水百馀里故经言逾
 于沔此说与郦道元正同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
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
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
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
卷七 第 36a 页 WYG0056-0553a.png
渭汭织皮昆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渭自积石东北流至中国则折而南至华阴则折而
 东至大伾则折而北冀州界居于三河之间故王制
 曰自常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东河至于东海千
 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曰东曰西曰南
 皆自冀州而言之济河惟兖州则东河也盖在冀之
 东故谓之东河荆河惟豫州则南河也盖在冀州之
 南故谓之南河黑水西河惟雍州则西河也盖在冀
卷七 第 36b 页 WYG0056-0553b.png
 州之西故谓之西河东河西河南河自冀而言虽有
 此三河其实一河也然则河在雍东必言黑水西河
 者岂非以冀之西接于雍自雍而言河虽在东自冀
 言之冀实帝都冀既以河为西河则雍安得以其河
 在东而谓之东河哉宜其虽在东境而必谓西河也
 少颖谓汉孔氏以此州之界西距黑水东据龙门之
 河孔氏所谓据乃跨而越之冀之与雍分河之东西
 不应言据故唐孔氏亦谓计雍州之境被荒服之外
卷七 第 37a 页 WYG0056-0553c.png
 东不越河而西踰黑水王肃亦谓西据黑水东距西
 河孔氏言西距黑水东据河必是误也此说是矣弱
 水柳子厚谓西海之山有水散涣无力不能负芥投
 之则委靡垫溺及厎而后止其名曰弱水此言弱水
 既西曾氏谓不能任物盖舟楫之害故禹导之西使
 则其水不由中国又归其馀波于流沙所以绝之使
 其害不广林少颖谓不然禹于弱水所以导之使西
 者惟因其不得不西也使其势可以东流而必使之
卷七 第 37b 页 WYG0056-0553d.png
 西则是逆水之性非所谓行其所无事矣大抵地势
 虽西高东下水之流也万折必东然亦有西流者东
 玻潜珍阁铭云悼此江之独西叹好意之不陈则水
 之西流者世固有之性弱水之势利于西流当其泛
 溢也亦惟雍州之害及禹之治水因其地为西导之
 使西以顺其势所谓行其所无事也此说尽之汉地
 理志泾水出安定泾阳县西笄头山东南至冯翊阳
 陵县入渭渭即下文所谓导渭自鸟鼠同穴是也盖
卷七 第 38a 页 WYG0056-0554a.png
 渭水至阳陵而泾水自西北来入之故谓之泾属渭汭属
 及也言泾水至是及于渭也汭水北也泾之入渭盖自西
 北而入故以汭为言然周官职方雍州其川泾汭郑氏谓
 泾出洛阳汭在豳地诗大雅公刘有芮鞫之即是汭又是
 水名此亦一说今两存之泾水既属于渭汭其下则漆
 沮自北而从之其上则澧水自南而同之故言漆沮既
 从澧水攸同曰属曰从曰同其实一也但变文耳按下文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澧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
卷七 第 38b 页 WYG0056-0554b.png
 则此数水络脉相通也可知矣但漆沮二水唐孔氏训
 释所出之原自相矛盾而不自知于漆沮既从注既引
 诗自土沮漆谓地理志漆水出扶风漆县西阚骃十三
 州记漆水出漆县西北至岐山东入渭沮水不知所出
 孔氏此说则亦此漆沮即扶风之漆沮合夫土沮漆之
 文至于下文导渭过漆沮注则又谓地志十三州记所
 载漆沮与此漆沮不同此云会泾又东过漆沮是此漆
 沮乃在泾水之东故汉孔氏以为洛水一名漆沮水
卷七 第 39a 页 WYG0056-0554c.png
 经亦云沮水出北地直路县东入洛郑渠在太皇陵
 东南濯水入焉俗名漆水又谓之漆沮其水东流注
 于洛与毛诗自土沮漆者别孔氏此说则又以此漆
 沮即洛水非扶风之漆水二说矛盾如此学者安所
 适从林少颖谓以理观之当从后说据孔氏于此漆
 沮既从注云漆沮之水已从入渭而下文东过漆沮
 注云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出冯翊北地是汉孔氏
 于二水初无异说也但唐孔氏自为矛盾耳曾氏亦
卷七 第 39b 页 WYG0056-0554d.png
 谓地理志与十三州志所载漆县之漆水先儒不以
 为此漆沮之漆者盖漆县之水至岐山入渭在沣之
 上游而经言过漆沮则在沣水泾水之下游其地与
 经不同故在所不取独许慎谓漆水入洛汉志亦言
 沮水出北地西入洛是漆水沮水皆入于洛此说于
 经为可合故先儒谓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其以此
 欤由是观之则此漆沮盖出北地之漆沮非扶风之
 漆沮也明矣沣水以地理考之出扶风鄠县东南比
卷七 第 40a 页 WYG0056-0555a.png
 过上林苑入渭而张衡上林赋则又谓鄠南山谷二说不
 同要之皆在扶风鄠县亦不必泥也其言攸同者亦同入
 于渭也以下文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澧而地志亦言
 过上林苑入渭则同入于渭可知矣荆山即北条荆山在
 冯翊怀德县非荆及衡阳之荆亦非荆河之荆此荆属
 雍州而苏氏乃指为荆河之荆误矣岐山在扶风美阳
 县西北即冀州治梁及岐之岐也然则此言荆岐既旅
 者盖言洪水既平可以旅祭也终南惇物鸟鼠皆雍之
卷七 第 40b 页 WYG0056-0555b.png
 太山九州之地西北多山东南多水雍州在西北故多山
 扬州在东南故多水秦都长安在于雍州所谓百二之
 险者山多故也按地志扶风武功县有太一山古文以
 为终南有垂山古文以为惇物则此二山皆在扶风武
 功之东也鸟鼠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此经直言终南
 惇物至于鸟鼠不言所治者唐孔氏谓三山空举山名
 不言所治之意者蒙上既旅之文比说是也尔雅广
 平日原下湿曰隰是凡广平下湿之地皆曰原隰然
卷七 第 41a 页 WYG0056-0555c.png
 此言原隰底续至于猪野是非泛指广平下湿之地
 故郑氏引诗度其隰原谓即此原隰是原隰盖在豳
 地义或然也地志武威县东北有休屠泽古文以为
 猪野则此猪野盖在武威县东北也然则此言原隰
 底绩至于猪野者盖谓自原隰致功至于猪野之泽
 也三危山杜林谓在燉煌郡即古瓜州郑玄引地理
 记谓在鸟鼠之西唐孔氏谓未必可信要之三危山
 在河之南舜窜三苗于三危盖在洪水未平之前今
卷七 第 41b 页 WYG0056-0555d.png
 也洪水既平三危之地可居故三苗之族于是大得
 其叙故曰三危既宅三苗丕叙林少颖谓舜窜三苗
 盖择其恶之尤者投诸远裔更择其近亲使居三苗
 之国及洪水既平之后所窜之君无险可恃既已丕
 叙而居三苗之国者左洞庭右彭蠡负恃其险故顽
 不率教至于七十馀年然后始服此居三危之苗所
 以丕叙于水平之后而居三苗之苗所以犹不率于
 舜禅位之初也此州之土以色言之则黄以性言之
卷七 第 42a 页 WYG0056-0556a.png
 则壤故言厥土惟黄土黄是土之本色凡天下之物
 得其常最为可贵此州之土色黄性壤得其常性故
 以之为田则其品比九州最为第一故言厥田惟上
 上然田虽上上而人功则不加于馀州故其赋入以
 九州参之则在第六故言厥赋惟中下唐孔氏谓此
 州与荆州田赋升降皆较第六荆州升之极故汉孔
 氏言人功修此州降之极故汉孔氏言人功少然王
 制谓地邑民居必参相得者盖记言初置邑则可以
卷七 第 42b 页 WYG0056-0556b.png
 量之此乃新遭洪水存亡不同故地势有美恶人功
 有多少治水之后即此为差此说是也尔雅西北之
 美者有昆崙墟之球琳琅玕焉盖雍州之物可以为
 贡者惟此而已球琳美玉琅玕石之似珠者也浮于
 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者积石山在汉金城
 县西南从西来至积石而北流千里而东千里而南
 乃至于龙门西河盖此州将欲至于帝都自积石至
 于西河皆浮舟以达也九州之末载通帝都之道皆
卷七 第 43a 页 WYG0056-0556c.png
 以达河为至盖帝都介于三河之间达于河则至帝
 都矣然雍州既曰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则已至
 帝都然又必言会于渭汭故学者多疑焉唐孔
 氏则渭从河入渭北涯逆水西上言禹白帝讫从此
 而西上更入雍州界盖诸州之末惟言还都之道此
 州事终言𤼵帝都更去明诸州皆然此说为迂惟少
 颖谓以某所见此州达帝都有二道浮于积石至于
 龙门西河者一道也自渭汭以达于河者又一道也
卷七 第 43b 页 WYG0056-0556d.png
 渭汭之道亦底于龙门西河故以会言之非是至龙
 门西河乃始会于渭汭也此说颇通昆崙折支渠搜
 颜师古以为三国唐孔氏以渠搜为二国并昆崙析
 支共为四国二说不同当从颜氏盖汉朔方有渠搜
 县三朝记有北𤼵渠搜南抚交趾则渠搜为一国也
 明矣昆崙在临羌西析支在河关西渠搜虽不知所
 在然水经言河自朔方东转经渠搜县故城北则渠
 搜盖近于朔方也比三国皆西戎之种故作书者既
卷七 第 44a 页 WYG0056-0557a.png
 言昆崙析支渠搜于上遂以西戎即叙总括于下盖
 此三国在极西荒服之外当洪水时则黑水弱水未
 有所归则三国亦有昏垫之患惟禹导弱水使入流
 沙黑水使入南海二水有归三国获免于昏垫而各
 得以就叙此九州之末所以特叙其事以见禹以四
 海为壑也但三国之上以织皮二字冠之其说有二
 唐孔氏谓四国皆衣皮毛故以织皮冠之少颖则谓
 三国既已就功遂献其织皮亦犹梁州之织皮窃谓
卷七 第 44b 页 WYG0056-0557b.png
 梁州之织皮言在厥贡之下故可以为贡此言于雍
 州入帝都之末岂可谓之贡兼此言织皮在即叙上
 又岂可谓三国既已就功遂献织皮哉要之当从唐
 孔氏之说盖唐孔氏之意谓此数国皆衣织皮今水
 退各得就功故于九州之末特记之耳但孔氏谓四
 国则不敢从
 
 尚书详解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