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56-0406a.png
 
 尚书详解卷一
             宋 夏僎 撰
虞书
尧典
 陈少南谓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名或以为谥其说
 皆无据观大禹谟序言作大禹皋陶谟益稷则皋陶
 益稷皆名也观师锡帝曰虞舜帝亦曰格汝舜又曰
卷一 第 1b 页 WYG0056-0406b.png
 来禹又曰咨禹曰弃曰皋陶曰咨垂曰咨益例以名
 命之则舜禹不得不为名也舜禹为名则尧亦名也
 惟论语曰予小子履说者谓履为汤名履为名则汤
 非名矣说者又谓汤名天一将为王改为履又曰名
 履字天一皆不可知不可知者余请阙之其可知者
 据书而言则舜禹当为名舜禹既为名尧亦名也历
 观诸家之说则少南之说似近人情故余请从之至
 于尧书谓之典孔氏则谓典言常道是以典训常伊
卷一 第 2a 页 WYG0056-0406c.png
 川则谓典者则也上古淳朴因时为治未有法度典
 则至尧始著治迹立政有纲制事有法其治可纪故
 书称典余谓以典训常以典训则皆不若训为典籍
 之典盖谓以尧事载之典籍故谓之尧典以舜事载
 之典籍故谓之舜典以二篇皆尧舜之典籍故也尧
 典于篇次实居其首故谓之第一然一二字余意非
 孔子之旧乃安国所定何以知之以孔子所作书序
 考之舜典之后有汨作九共九篇共十篇而后及大
卷一 第 2b 页 WYG0056-0406d.png
 禹谟尧典第一舜典既第二又加此十篇则大禹谟
 当第十三今乃云第三汤誓之后有夏社疑至臣扈
 典宝共四篇更加此四篇则仲虺当第六今乃第二
 篇次𩔖皆如此以是知篇次之一二实安国所定若
 是孔子所定则禹谟应第十三仲虺应云第六不应
 从今现存云第三与第二也
 尧唐帝也典应谓之唐今云虞书者正义谓舜登庸
 追尧作典非唐史所录乃作于虞史故谓之虞书余
卷一 第 3a 页 WYG0056-0407a.png
 谓有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书则必题一代之名尧
 果唐帝书自应谓唐岂可谓唐帝书作于虞史乃题
 为虞哉又况舜典载陟方乃死之文则舜典亦非舜
 存日所作必舜崩后禹时之所追录舜典禹时所作
 尚题为虞而不谓之夏何尧典舜时所追录乃不谓
 之唐而谓之虞哉是以近世作史之体若班固作前
 汉史于后汉之时特谓之前汉史耳未尝以其成于
 后汉而题为后汉史也陈寿作三国志于东晋之时
卷一 第 3b 页 WYG0056-0407b.png
 特谓之三国志而已未尝以其成于东晋而题为晋
 志也然则尧典谓之虞书者其亦有说乎余为之说
 曰尧典虽虞史所录其实题为唐舜典虽夏史所录其
 实题为虞禹谟虽后乎禹者所录其实题为夏然今书
 特舜典自题为虞而尧兴禹谟不题为唐书夏书乃
 与舜典同称为虞书者非史之旧乃孔子定书之后
 序正也何以知之盖禹谟所言左傅引之大抵皆云
 夏书若庄八年引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僖二十四年
卷一 第 4a 页 WYG0056-0407c.png
 引夏书曰地平天成二十七年引夏书曰敷纳以言
 襄二十八年引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是庄
 襄之时孔子未序正禹谟实谓之夏书禹谟于孔子
 未序正之前既谓之夏书则尧典于孔子未序正之
 前亦谓之唐书也何者禹谟以其所载者皆禹之行
 事故谓之夏书则尧典亦应以其所载者皆尧之事
 而谓之唐书可也虽然孔子于三圣之书不仍旧贯
 而必为之序正既加序正而又不俱谓之唐不俱谓
卷一 第 4b 页 WYG0056-0407d.png
 之夏而必谓之虞者抑又何意也盖尧授舜舜授禹
 三圣相授实守一道自古继继承承未有粹然出于
 正如三圣人者故孔子序书欲后世知三圣人其时
 虽异其道则一统而无者间断故序正其书同其题
 号者盖书同则道同也其不俱题为唐者尧授舜而
 已授禹者非尧也谓之唐则可以该舜而不可以该
 禹不俱题为夏书者禹承舜而已承尧者非禹也谓
 之夏则可以该舜而不可以该尧惟舜上承于尧下
卷一 第 5a 页 WYG0056-0408a.png
 授于禹以虞名书则上可以该尧下可以该禹三圣
 之道观此则混然一流略无间断夫子之意故不深
 欤○安国盖孔子十一代孙也武帝时古文尚书厄
 于秦火而复出帝以其家书诏令作傅故其所注解
 谓之孔氏傅也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
尧典
 李校书曰书序本自作一篇列于百篇之后郑玄马
卷一 第 5b 页 WYG0056-0408b.png
 融王肃皆以为孔子所作然观其领略大意而尽于
 数言至于一字不可增损盖圣人之文非吾夫子莫
 能为也本在百篇之后今冠于每篇之首者安国之
 所分也昔在帝尧者确论谓其时既往其遗风馀烈
 犹在故曰昔在其时既往其事必察而后见故曰在
 昔然皆失之于凿不若林少颖之说为当少颖曰昔
 在者起语之辞书序自为一篇故以昔在帝尧起于
 篇首其意盖谓昔日在于帝尧之时其听聪其视明
卷一 第 6a 页 WYG0056-0408c.png
 其文焕然其思湛然有是四德故居天下万民之上
 而甚光显今也功成身退将逊遁是位而禅于虞舜
 故尧典之书由是作焉盖是书之作自放勋而下至
 于九载绩用弗成之言皆聪明文思光宅天下之实
 也自咨四岳逊岳而下至往钦哉皆将逊于位让于
 虞舜之实也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故不得不撮
 其大要而为是言焉然光宅之说孔安国谓为圣德
 之远著而正义推广其说则谓是德充满居正而远
卷一 第 6b 页 WYG0056-0408d.png
 著于天下陈少南则谓宅者居处之所言德之光辉
 显著随处而有遍洽天下胡益之谓德光自上及下
 曰光宅自内及外曰光被然是数说皆不若伊川程
 先生之说简而当
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林少颖谓此尧典二字乃史官之旧题古者序自为
 一篇故每篇必首揭其题以为一篇之目孔安国引
卷一 第 7a 页 WYG0056-0409a.png
 序冠篇首因存而不去故今书诸篇皆重言本目也
 然此既揭尧典二字为题而于下又继以曰者盖史
 官既揭其题于上故称曰以发其辞自若稽古帝尧
 至篇终皆其辞也文体自应云耳而李校书乃以此
 曰字与胡越之越同连下文若字读为越若谓与召
 诰越若来三月之越同犹今作文之体越自上世以
 还是并以越若二字为史官𤼵语之辞要之易字而
 解不若从本文为近人情也盖史官既揭其题又称
卷一 第 7b 页 WYG0056-0409b.png
 曰以发其辞故于下言我顺理而考于古得帝尧之
 行事而载于书曰尧之为君其丰功茂烈放乎四海
 无所不至故称放勋若孔子言大哉尧之为君也巍
 巍乎其有成功即放勋之谓也尧不惟有大功其行
 己也钦遇事也明𤼵于政事而其文焕然运于心术
 而其思湛然是尧又有此四德也尧有大功又有盛
 德常人处之则必矜其功耀其德惟尧有是功有是
 德处之安安然初不知其为功为德方且允恭方且
卷一 第 8a 页 WYG0056-0409c.png
 克让盖谓之允恭则其恭出于信而非伪谓之克让
 则其让出于诚而非假惟其有大功盛德而处之以
 恭让故不自大而能成其大虽四裔之远天地之大
 而光辉弥满且将被而至于无远弗届格而至于塞
 乎天地之间故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
 被四表格于上下此一节盖作史者总序尧功德之
 所成就也至于本是德而见于设施注措则又见于
 下矣自克明俊德以下皆是也然若稽古三字孔傅
卷一 第 8b 页 WYG0056-0409d.png
 谓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王介甫谓圣人之于
 古政有便今者则顺之有妨于民者则考之二说皆
 谓若稽古所以称尧舜能法古也然史氏之意苟以
 是称尧之德则当与放勋连言今乃揭于帝尧之上
 观其势盖非所以称尧乃史氏自言其稽古作书之
 由故二说皆不如程氏苏氏谓史之作书也曰吾顺
 考古昔而得其人之行事此论甚善放勋之义说者
 不一孔氏傅谓尧放行上世之功陈少南谓尧德荡
卷一 第 9a 页 WYG0056-0410a.png
 荡不可名但依仿其功烈之成就而形容之至其他
 诸儒又皆因孟子有放勋曰之语遂以放勋为尧号
 以重华为舜号以文命为禹号允迪不可为皋陶号
 故不以为称夫尧之盛德大业卓千古放行上世岂
 足尽所蕴则孔氏之说未然也下文克明俊德钦明
 文思皆以美尧之德岂以德之难言则少南之说未
 然矣死而谥周道也二帝岂有谥号则放勋为尧号
 又未然矣要之放勋实是美尧有大功放乎四海如
卷一 第 9b 页 WYG0056-0410b.png
 李校书所谓放者大而无所不极也如礼记所谓放
 之四海而准言尧有大功放塞乎四海而无不至也
 其孟子称故勋曰放勋徂落实非尧号乃史家本以
 此美尧之功后世遂称为放勋耳故林少颖尝谓郑
 少梅曰史官作史之时以是称尧舜禹之功德后世
 因史官有是称遂以为号如子贡称夫子固天纵之
 将圣故后人遂称夫子为将圣正与此同少颖此论
 甚当故予所以有取焉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56-0410c.png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恊
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上既序尧之盛德故又叙尧以是德发而见于治天
 下焉大抵圣人出而经世所以绥斯来而动斯和行
 之于此曾不斯须而彼已不约而应者非可伪为也
 必其德之感人也有素故动之妙若影响形声随感
 而应不待持久故也观帝尧之为君方克明俊敏之
 德于一堂之上以之亲九族则九族不旋踵而尽睦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56-0410d.png
 以之正百姓则百姓不旋踵而昭明以之合和万邦
 则黎民不旋踵而丕变于善时臻雍和者尧岂无自
 而然哉盖有放勋之大功钦明文思之德处之而安
 不自矜大德辉发越素被于天下故今也出而经世
 所以能一明俊德而天下国家举跻至治之域故也
 九族孔氏傅谓高祖及玄孙之亲然高祖非己所得
 逮事而玄孙亦非己之所可及见果何以亲而睦之
 哉孔说误矣惟夏侯欧阳等以为父族四母族三妻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56-0411a.png
 族二林少颖谓父族四父五属之内一也父之女昆
 弟适人者及其子二也己之女昆弟适人者及其子
 三也己之女子适人者及其子四也母族三母之父
 姓一也母之母姓二也母之女昆弟适人者及其子
 三也妻族二谓妻之父姓一也妻之母姓二也盖敦
 宗睦族之道必遍外内之亲如使尧之所亲不过高
 祖玄孙则尧之所亲亦狭矣既尽也如既月乃日觐
 之既言九族尽睦也百姓百官族姓也自其兴事造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56-0411b.png
 业而言之则曰百工自其联事合治而言之则曰百
 僚自其分职率属而言之则曰百官自其所掌而言
 之则曰百执事自其所主而言之则曰百司自其分
 姓受氏而言之则曰百姓平章者平议商𣙜之言盖
 记所谓论官庶官百执事当论辨而官之故王逸少
 称谢安石于省中平章吾书由唐以来以宰相为平
 章事盖本于此正义谓平理之使之恊和章显之使
 至明著至王介甫张彦政又以谓平其职业章其功勋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56-0411c.png
 非也昭明犹言精白以承休德谓其各剔乃德也黎
 民众民也一云黎黑色也以民皆黑首故曰黎民傅
 所谓黔首是也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程氏谓前既言尧之始于明俊德而终于和万邦此
 又言立政纪纲分正百官之职以熙庶绩也盖最大
 最先莫若推测天道明历象钦若时令以授人故最
 先详载其事焉羲和者楚语(云云见/正义)是尧之羲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56-0411d.png
 和即颛帝之重黎也孔氏谓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
 掌天地四时正义谓羲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
 是二家乃以羲和为氏族也林少颖以为不然下文
 言咨汝羲暨和则似名矣非氏族也余以经考之胤
 征言羲和废厥职夫尧与仲康之时相去如此其远
 若果人名者岂有尧时人为羲和而仲康之时其人
 亦名为羲和也要之羲和乃官名也盖掌天地四时
 之官在颛帝时其职名重黎自尧以至夏商其职名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56-0412a.png
 羲和也然下文又言分命羲仲和仲申命羲叔和叔
 者盖羲掌春夏和仲秋冬先春而夏继之先秋而冬
 继之故其言以仲叔言之言相继相承如伯仲亦犹
 鲁三桓子孙而云孟孙叔孙季孙也正义谓羲氏和
 氏之子字仲字叔者误矣乃者发语之辞非谓时雍
 之后始命羲和也盖羲和之官以授民时为职民时
 之授当考于历象历为书即洪范所谓历数所以纪
 日月星辰之先后也象为器即舜典所谓璿玑玉衡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56-0412b.png
 所以参考日月星辰之行度也是二者岂私意曲说
 可为哉实因在天之象数而立为成书制为成器以
 备占步而已故尧之命羲和所以必使之敬顺昊天
 而历象日月星辰者以历象不可以私意为必当顺
 天道之自然故也昊天者元气广大之谓也尔雅曰
 春曰苍天(云云见/正义)王氏云天色可见者苍苍而
 已故于春言其色气至夏而行故于夏言其气情至秋
 而和故于秋言其和冬位正乎上故于冬言其位皆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56-0412c.png
 凿说也要之经傅之言天者不一以其尊而君之则
 曰皇天以其仁覆天下则曰旻天以其自上监下则
 曰上天以其远视苍然则曰苍天以其元气广大而
 言则曰昊天初无异议也星谓四方之中星也二十
 八宿布在四方而时或转更互见于南方每方各有
 中星天子南面而视中星以知其时之缓急如春则
 星鸟夏则星火秋则星虚冬则星昴是也辰日月所
 会也正月会于亥其辰为訾陬二月会于戍其辰为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56-0412d.png
 降娄三月会于酉其辰为大梁四月会于申其辰为
 实沈五月会于未其辰为鹑首六月会于午其辰为
 鹑火七月会于已其辰为鹑尾八月会于辰其辰为
 寿星九月会于卯其辰为大火十月会于寅其辰为
 析木十一月会于丑其辰为星纪十二月会于子其
 辰为玄枵人时者薛氏云周建子天时也商建丑地
 时也夏建寅人时也尧亦建寅以人时授民故曰人
 时然改正朔始于周尧舜之时无三正之异所谓人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56-0413a.png
 时盖言民时也故史记载尧典敬授人时亦以为民
 时则薛氏之说盖不可用矣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𤾉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
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
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
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
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
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56-0413b.png
 自乃命羲和至庶绩咸熙皆帝尧命羲和观象作历
 之事历者民时所系其事甚大故谆复其辞也由是
 观之则前言乃命者盖总命以作历象之任也此言
 分命申命者盖四子分掌前事也后又言咨汝羲暨
 和者既命以所掌又述而叹之也故唐孔氏谓上言
 乃命总举其目就乃命之内分其职掌使羲主春夏
 和主秋冬故言分命就羲和之内既命仲复命叔故
 言申命其说得之大抵作历之法必先定方隅验昏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56-0413c.png
 旦测时气齐晷刻候中星而又验之以农事之早晚
 物𩔖之变化然后中气可得而定中气既定然后闰
 馀可得而推学者于此不必求他惟求作历之法斯
 尽得之宅嵎夷宅南交宅西宅朔方所谓定方隅也
 宅者李校书训为奠盖谓嵎夷在正东交趾在正南
 陇西之县在正西幽都在正北作历之法必先准定
 四面方隅以为表识然后地中可求即地中然后候
 日月之出没星辰之转运故尧所以使四子各宅一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56-0413d.png
 方者非谓居是地也特使之定其方隅耳如土圭之
 法测日之南北东西知其景之长短朝夕亦尧之遗
 法也先儒乃以宅为居谓羲和往居是方又谓时出
 往验四极致日景以定分至非其常居而陈少南又
 谓尧命羲和欲以授民时乃散处四方之极则作历
 者一何劳乎其说以为因假其地以明其各居一方
 之官非各居一方之地也然三说皆不若李校书之
 说为当故余从之南交者孔氏云春与夏交王氏云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56-0414a.png
 南方相见之时阴阳之所交也故曰南交二说不然
 盖东曰隅夷西曰昧谷皆言地名不应于南方交相
 见之时独谓之曰南交则南交盖交趾也史记五帝
 纪言黄帝之地北至幽陵南至交趾则交趾之对幽
 都其来尚矣又历象欲知日月之食不食常于此候
 之故唐僧一行云开元十二年七月戊午朔据历当
 食半强自朔方至交趾候之不差是南交为交趾无
 疑矣然既言宅嵎夷又曰旸谷宅西而又曰昧谷者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56-0414b.png
 孔氏谓旸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曰旸谷昧冥
 也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盖嵎夷之方日出之
 地陇西之方日入之地据地而言则谓之嵎夷西都
 据日月出没而言则谓之旸谷昧谷其实一也故唐
 孔氏云以谷言非实有深谷而日从谷出乃据日所
 出谓之旸谷也日入谓之昧谷也寅宾出日寅饯纳日
 者所以候昏旦也盖昼夜百刻常以日之出没而候
 昏旦不明则夏至之昼长夜短冬至昼短夜长春秋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56-0414c.png
 二分昼夜相等何以知之故历尤不可考此尧所以
 命羲和以谨宾饯之礼也林少颖谓寅敬也宾之饯
 之非实有宾饯之礼也唐孔氏谓𨗳者引前之言送
 者从后之称因其出也从而引之因其入也从而送
 之各有其宜若帝喾之历日月而迎送之即此法也
 至陈少南则以为𨗳其生出之功以颁春政顺其敛
 藏之气以颁秋政其说盖以谓寅宾出日者所以平
 秩东作寅饯纳日者所以平秩西成殊不知此一节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56-0414d.png
 专为作历而设如下文所言以殷仲春以正仲夏之
 𩔖皆是使羲和定方隅验昏旦测时气齐晷刻候中
 星以正四时之中气以成作历之法正不可与下文
 相连训解学者详味之则理自可见然南北官不言
 宾饯者日之出没止可候于东西而不与于南北也
 平秩东作平秩南讹敬致平秩西成平在朔易此皆
 测时气也盖四时之运春则万物并作夏则万物皆
 化秋则万物皆成冬则岁事改易而万物皆革故从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56-0415a.png
 新是皆密运于天地之间各有次序未尝或紊尧命
 义和作历既定方隅验昏旦则于时气之运又不可
 不因其次序而考察之此平秩平在又不可废也平
 秩者盖因其次序而平均之也然则朔易必言平在
 者岁易之事有差谬则来岁之宜因之而乱则又不
 可不察故曰平在敬致者孔氏谓敬行其教而致其
 功其说不然周官春夏致日秋冬致月左氏谓日官
 居卿以致日则敬致盖致日之谓也日月星辰之运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56-0415b.png
 行圣人皆南面视因其至而致之以验时气之早晚
 羲叔主南方则为人君敬而致之者实其事也若馀
 三方皆非候中星之所在故缺而不言日中星鸟日
 永星火宵中星虚日短星昴者此所以齐晷刻候中
 星也仲春之月日在卯入于酉地则初昏之时鹑火
 之星见于南方正午之位当是时也昼夜分昼五十
 刻夜五十刻昼夜相等故曰日中又云星鸟者盖是
 时朱鸟亦见南方不言鹑火而言星鸟举四象也仲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56-0415c.png
 夏之月日在星入于酉地初昏之时大火见于南方
 正午之位当是时也昼长夜短昼六十刻夜四十刻
 故谓之日永星火此举十二次也仲秋之月日在星
 入于酉地初昏之时虚星见于南方正午之位当是
 时也昼夜分昼五十刻夜五十刻故谓之宵中星虚
 仲冬之月日在虚入于酉地初昏之时昴星见于南
 方正午之位方是时也昼短夜长昼四十刻夜六十
 刻故谓之日短星昴此举二十八宿也然或举四象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56-0415d.png
 或举十二次或举二十八宿盖作史者欲备见故互
 言之夫定方隅验昏旦测时候齐晷刻候中星皆所
 以定四时之中气而为作历之本故继之以殷仲春
 以正仲夏以殷仲秋以正仲冬盖以之为言用也凡
 此皆用以定四时之中气也然尧犹以为未也又使
 之观析因夷隩而验以农事之早晚鸟兽之孳尾毨
 氄而验以物𩔖之变化盖民虽至愚而因时作事未
 尝少差春则分析在田而耕以耨夏则因春事在田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56-0416a.png
 而以耘以耔秋则禾稼将成民𫉬卒岁之时而心力
 平夷冬则入居于隩熄之处以备岁寒因时而为未
 尝或紊故尧亦不敢忽而不考也鸟兽微物感天地
 至和之气而动作应时不期然而然春则乳化而交
 接夏则毛羽希少而改革秋则毛羽更生而整理冬
 则又生氄细之毛以自温随时变化未尝或差故尧
 亦不敢忽而不考也由此观之则尧之作历仰观象
 于天俯观事于民远观于鸟兽其事可谓不苟矣正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56-0416b.png
 义曰产生为乳胎孕为化孕产必受之故曰化曰孳
 孳字古文同乳字训爱也鸟兽皆以尾交接故交接
 曰尾
帝曰咨汝羲暨知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
时成岁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尧前命羲和以定四时之中气矣然后闰馀可得而
 起焉自咨汝羲暨和以下即所谓命之以置闰之馀
 也王肃云斗之所建为中气日月所在斗柄两辰之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56-0416c.png
 间无中气则置为闰盖闰月之置无在中气之月中
 气未定则闰馀亦未得而定前之所言皆为定中气
 而作既定中气矣故以闰馀继之夫作历之法虽始
 于定中气本以置闰历之置闰其事为大故更申言
 之此论甚当期三百有六旬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
 釐百工庶绩咸熙者此起闰之法也盖周天三百六
 十有五度四分度之一月之行也日十三度十九分
 度之七常以二十九日过半而与日合一岁所馀凡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56-0416d.png
 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日之行也日一
 度其为十二月以三百六十日是一岁所馀凡五日
 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以五百九十二并二
 百三十五是一岁日月所馀共十日九百四十分日
 之八百二十七十九年年十日为百九十日又十九
 个八百二十七为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三以日法九
 百四十分除之得十六日以并百九十日为二百六
 日不尽六百七十三分为日馀分为闰月得七闰每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56-0417a.png
 月二十九日为二百三日又七个月馀各四百九十
 九分合为三千四百九十三以日法九百四十分除
 之得三日共为二百六日不尽亦六百七十三是为
 一章之数二十七章为一会三会为一统三统为一
 元章会统元运于无穷此四时所以定而岁功所以
 成也四时定岁功成然后百工可以允釐而庶绩可
 以咸熙也允釐百工孔氏傅谓允治百官所谓百官
 得其职者是也庶绩咸熙尔雅曰熙兴也言众工皆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56-0417b.png
 兴所谓万事得其序者是也虽然当尧之时洪水横
 流泛滥于天下为生民之计可谓急矣然尧不先命
 禹以平水土命稷以播百谷命契以敷五教而乃先
 于命羲和以有作历置闰之法也岂尧先所后而缓
 所急耶盖不然大禹稷契之所职不过于百工而平
 水与播谷敷教之事又不过于庶绩惟闰馀既定则
 天时正于上天时正于上则百官得其职百事得其
 序理亦当然苟闰馀不定三年而差一月则必以正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56-0417c.png
 月为二月每月皆差九年而差三月则将以春为夏
 十有九年差六月则四时相反如欲百工之允釐庶
 绩之咸熙不可得矣虽有益稷皋陶之功果安所施
 哉惟天时既定则人功由是而施尧之治无先于此
 耳邵康节云日月星辰尧则之江河淮海禹平之其
 意不殊此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
可乎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56-0417d.png
 此一段盖帝尧在位既久将傅帝位博求圣贤也畴
 谁也咨嗟也畴咨若时登庸者孔傅谓谁能咸熙庶
 绩顺是事者我将登庸之马融谓羲和为卿官尧之
 末年皆以老死庶绩多阙故求贤顺四时之职用以
 代羲和王氏又以若时予采相对为言若时为顺天
 道若予采为顺人事其说皆不然惟程氏谓此乃尧
 老广求圣言以巽帝位之意故放齐以嗣子丹朱为对
 其文与上相连此说得之故林少颖亦依此说谓畴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56-0418a.png
 咨若谁能顺是登庸之任将授以天下也放齐曰胤
 子朱启明曰盖尧将摄位访于群臣放齐以常情揆
 之父子相傅古今之通义也故以嗣子丹朱为对正
 如汉文欲举有德以匡朕之不能有司请曰子启最
 长敦厚宽仁请建为太子亦此意也孔傅乃为胤国
 子爵正义遂以胤侯命掌六师胤子舞衣为證其意
 盖以胤子朱非尧之丹朱且以马融郑玄所言尧之
 嗣子朱为不然为求官而荐太子太子下愚而言开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56-0418b.png
 明揆之人情必不然矣殊不知所谓若时登庸正谓
 求贤使登帝位则荐以嗣子朱也盖宜故史记载之
 文亦作嗣子丹朱其说是也然放齐虽以丹朱为开
 明敏悟可授以天下而尧犹知其不可于是吁而疑
 怪之曰嚚讼可乎谓朱之为人口不道忠信之言而
 且好争讼不足以当此大器也胡氏谓自古以来父
 子相继放齐荐子义为当然有太子而不继位且求
 外臣以登庸者岂期至此哉诚以嚚讼遂至旁求此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56-0418c.png
 说得之正义谓唐尧圣明之主应任贤哲放齐圣朝
 之人当非庸品人有善恶无有不知然称嚚讼以为
 启明举下愚以对圣帝何哉盖诚以丹朱矫饰容猊
 惟以惑人放齐内少鉴明未能悉知谓其实可任用
 故因帝之咨而举之惟尧之圣乃知其嚚讼放齐则
 不知也故蔡博士曰嚚讼生于开明君子顺开明之
 性以为善可以无嚚讼小人因启明之性以为不善
 适所以为嚚讼而已故自放齐观之则以为善自尧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56-0418d.png
 观之则知其为不善也亦如共工之静言庸违象恭滔
 天惟尧之聪明乃能知之驩兜则不知也鲧之方命
 圮族惟尧之聪明乃能咈之四岳则不知也此无他
 盖以放齐驩兜四岳无知人之明惟尧之聪明于人
 之才否无不灼知洞见了无闭塞故虽丹朱之嚚讼
 共工之滔天鲧之方命亦不惑其鉴观也
帝曰畴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
庸违象恭滔天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56-0419a.png
 此一段盖尧将求一相之职也采事也百揆之职揆
 度百事故曰采如舜命禹使宅百揆亮采惠畴盖此
 职也畴咨若予采者谓嗟谁能任是百揆之事将用
 为相也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者尧既求之以任
 相故驩兜称都而叹美之曰令为共工之官者方始
 鸠聚著见其功实可选用也共工官称也既为共工
 而又荐之者亮采惠畴百揆之职驩兜之荐将使尧
 大用之方鸠孔氏谓方聚见其功林少颖谓此方字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56-0419b.png
 当与洪水方割方祇厥叙方施象刑之方同皆是方
 始之方非四方之方此说甚当帝曰吁静言庸违象
 恭滔天者驩兜既荐共工帝亦知斯人不可以若予
 采故疑怪之曰此人言不顾行静则能言用则违之
 又象猊恭敬而心则滔天不可大用也滔天二字说
 者不同苏氏云滔灭天理释文云外貌恭敬而心中
 包藏滔天莫测曾氏云诚者天之道汨没其胸中之
 诚故曰滔天审如是说则下文浩浩滔天语意断异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56-0419c.png
 夫典之言滔天一也岂容有异哉洪水之为害际天
 所覆滔滔皆是故曰滔天至此言滔天谓其貌之恭
 而心之凶狠滔滔漫天也横渠以方鸠为共工名亦
 似有理盖君前臣名驩兜荐共工于尧不应称其官
 则方鸠言其名亦不可知故两存之以待识者沈光
 朝曰共工之象恭鲧之方命尧之聪明巳知之矣知
 而未能去者岂尧聪明而犹有所惑哉当尧之时其
 恶未著朝廷之间尚犹以为贤者奸人多才善自矫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56-0419d.png
 揉恶行未著孰不曰善人故鲧虽方命而贤如四岳
 犹不知其不可用当是时尧虽知之而遽加以罪人
 莫不疑其刑之不当皋陶论知人谓惟帝其难之谅
 亦由此此论甚当故表而出之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圯
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巳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尧以洪水为患求能治人以任其责也四岳主四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56-0420a.png
 方方岳之官也咨者访问之也如舜典所谓询四岳
 是也尧将访问四岳以求治水之人故先言其害曰
 洪水汤汤逆流沸腾方为世害而又荡荡然泛滥无
 有畛域山之高者则怀而包之陵之卑者则襄而上
 之浩浩然汗漫无涯涘其浸几至于天洪水之害如
 此斯民之被其害也率皆咨嗟困苦不遑宁处有能
 毕是事将使治之故四岳于是乎采众人之言而荐
 鲧曰于鲧哉盖叹其才之可用也然众言虽叹其可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56-0420b.png
 用而尧独知其不可用故疑怪之曰咈哉言其违戾
 而不可用也所以违戾而不可用者以方命圯族而
 巳方命者孔氏谓好比方名命而行事辄毁败善𩔖
 以方字为一义以命字连圯族之文非语辞也孟子
 云方命虐民赵氏注云方犹放放弃教命史记亦以
 为负命其说是也或又谓物圆则行方则止方命则
 逆命不行亦与此通圯族者程氏谓垢坏族𩔖盖倾
 陷忌刻之人也尧既言其方命圮族不可用四岳于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56-0420c.png
 是又曰异哉异已也言已矣乎叹当时未见人能贤
 于鲧也如孔子每言未见其人必曰已矣乎吾未见
 好德如好色者也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
 讼者也皆叹未见其人也岳既叹时人未见有能贤
 于鲧矣故欲尧但试其可治水而已无求其他故曰
 试可乃已盖四岳荐鲧治水尧知其方命圮族不可
 用而四岳之心未信以为鲧之失虽如此然当时禹
 未出言治水者莫如鲧帝求人治水令但取其能治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56-0420d.png
 水而巳无求其他安可以方命圯族而废之哉四岳
 既采众言以鲧为可用又自言试治水则可已故尧
 勉强而从之以顺四岳之意而试之故戒之曰往钦
 哉言治水之事当钦敬而往是尧巳预知其无成也
 巳而功用历九年而不成则尧可不谓之聪明之主
 乎夫四岳荐鲧于尧尧既知鲧不可用又屈于四岳
 之请而试之卒至民被其害者九年后世疑之谓尧
 知其不可用而用之不仁屈于四岳而不能自信不
卷一 第 31a 页 WYG0056-0421a.png
 智余谓洪水之害至尧犹甚其下民怨咨日望圣人
 拯而救之奈何禹犹隐而未兴鲧虽有方命圯族之
 心然奸佞之人能说美隐恶天下言治水者皆归于
 鲧贤如四岳犹信其可用况天下乎故尧于此以谓
 民之病于洪水也如此其甚望人君之拯治也如此
 其急而同声共美鲧之才也如此其众吾虽知其不
 可用然任一已之见而违天下共见之心则人必谓
 吾当艰难之际舍能者不用而坐观其害莫不皆敛
卷一 第 31b 页 WYG0056-0421b.png
 怨于巳故吾宁用之而功不成然后去之终不肯自
 谓不可用而不用也是故马融云尧以大圣知时运
 当然人力不能治下民其咨亦当忧勤屈巳之是从
 人之非遂用于鲧李颙亦谓尧虽独明于上众多不
 达于下故不得不副倒悬之望以供一切之求伊川
 亦谓舜禹未显当时之人才智未有出鲧之右者四
 岳举之尧不得不任苟当时大臣才智有过鲧者则
 尧亦不任鲧矣此论甚当说者又谓鲧既无功早宜
卷一 第 32a 页 WYG0056-0421c.png
 黜废必待九年然非无功也但无成耳唐孔氏亦谓
 水为大灾百官不悟谓鲧能治水及命往治非无小
 益人见其有益谓鲧实能日复一日以终三考三考
 不成众人乃服然后退之以至九年况祭法亦谓禹
 能修鲧之功夫禹之大功且修鲧之馀则鲧实非无
 功者时不能成故诛殛之说者又谓鲧性狠殛帝所
 素知何早不去而待于舜盖舜之时治水无功法应
 贬黜而又必诛殛之于羽山抑又何耶盖鲧之才智
卷一 第 32b 页 WYG0056-0421d.png
 天下之所谓大奸佞者始见尧朝位卑任轻则能隐
 其恶而居其职虽尧知其方命圯族而恶迹未著何因
 去之及将进而用以治水之任则尧之用过乃分恶
 必著见故吁而言其不可巳而大臣举之天下贤之
 不得巳而试其治水之任及鲧既居治水之任九载
 之间平昔韬藏之恶一旦发露故舜得以殛之如王
 莽司马懿若使终身居卿大夫之位必不彰篡逆之
 谋惟用过其分则有以发其凶慝也伊川程氏其说
卷一 第 33a 页 WYG0056-0422a.png
 如此说者又谓尧典言咨四岳者二治洪水也巽朕
 位也舜典言咨四岳二熙帝载也典三礼也古者大
 事必询众庶言帝以此四者事大体重四岳掌方岳
 知天下众庶之情伪故以访之然岳未尝有一贤以
 事尧至荐鲧荐禹荐伯夷皆言佥曰而荐舜又出于
 师钖以舜禹之圣岳不举尧之朝乃有蔽贤之人如
 是耶盖不然是旧说之过也四岳主方岳之官尧之
 任官其常事则访之左右之臣其大者则访之四岳
卷一 第 33b 页 WYG0056-0422b.png
 使于四岳求之四岳求之方岳之间得天下之公议
 其始则荐鲧次则荐舜又其次则为舜得禹又其次
 则得伯夷皆言佥曰与师锡帝曰者皆采以进之也
 岳进佥言于尧曰鲧可用尧独曰不可用故岳始自
 进其言曰试可乃已谓佥言之不可违也岳进师锡
 之言于尧曰舜可逊尧曰何如岳始自进其言曰烝
 烝乂不格奸赞师锡之允当也学者以是求之则四
 岳为任职矣此盖陈少南说也四岳汉孔氏谓即羲
卷一 第 34a 页 WYG0056-0422c.png
 和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唐孔氏为平秩四时之人
 林少颖因广其说谓舜巡狩四岳首协时日而后考
 制度则四岳为羲和四子矣凡此皆以四岳为四人
 据李校书谓春秋外傅谓羲和为司马氏之先四岳
 为申吕氏之先则四岳为一人非羲和四子也苏氏
 又引书曰内有百揆四岳欲逊位则四岳为一人明
 矣其所谓二十二人盖十二牧九官并四岳一人乃
 二十二矣旧说徒见每访四岳而佥曰以答之访者
卷一 第 34b 页 WYG0056-0422d.png
 一人而答者众故以为四人殊不知所谓佥曰盖四
 岳采众言以进也凡此皆以四岳为一人或谓四人
 于经无害故两存之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
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钖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
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釐降二女于沩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卷一 第 35a 页 WYG0056-0423a.png
 此序尧禅舜之由所为舜张本也盖尧在位七十载
 耄期倦于勤将使四岳代巳摄天子之事故咨而访
 之曰朕在位七十载汝能用我之命我将巽之以朕
 位巽与逊同故马氏亦云巽让也王氏乃谓自下升
 曰陟自外入曰巽遂以巽朕之位为尧将使四岳自
 外入居帝位与下文言陟帝位同意盖巽之为字于
 释文未有训焉自外而入内者不若以巽为逊而尧
 典之书亦有将逊于位之言则王氏之说为未安也
卷一 第 35b 页 WYG0056-0423b.png
 孔氏谓尧年十六自唐侯陟天子之位七十年则时
 年八十六此说虽不知出于何书要之在汉之时去
 古未远帝王遗书犹有存者孔氏必有据而云也尧
 既使四岳用命巽朕位四岳辞让不敢当乃告于尧
 曰否德忝帝位言巳之不德万一受之适所以忝辱
 帝位也陈少南又以为岳谓帝德重矣无有德可以
 辱之者此说亦通四岳既辞其否德忝帝位尧于是
 使之举其所知即明明扬侧陋者是也明明谓其高
卷一 第 36a 页 WYG0056-0423c.png
 明者扬侧陋举扬其在侧陋者盖欲不择贵贱凡可
 以当此位者虽贵而群臣贱而庶民皆举之也一说
 以明明扬侧陋乃尧使四岳明明然举扬侧僻贱陋
 之处苟有贤者举而用之其意盖谓上既让四岳则
 已求之于贵者矣至此扬侧陋则又及于贱者也况
 尧既使之扬侧陋而岳果告之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则此说亦自有理尧既使明明扬侧陋故四岳亲往
 方岳之下求之果得众人共锡帝尧之言曰有鳏在
卷一 第 36b 页 WYG0056-0423d.png
 下曰虞舜虞其氏也舜其名也舜时年三十尚未娶
 故称鳏唐孔氏引诗何草不玄何人不鳏谓暂离室
 家尚谓之鳏不独老而无妻始称之也薛氏谓举而
 言其鳏欲帝妻之也此说虽可喜然下文云我其试
 哉女于时则妻舜乃出于帝意若如薛氏之言则妻
 舜乃出于四岳之请夫岳举舜于侧微之中未知尧
 之用否而先请以女妻之非人情也但舜时适未娶
 也四岳荐之因言之耳岂有言以鳏而欲尧妻之理
卷一 第 37a 页 WYG0056-0424a.png
 哉四岳既以舜锡尧然其举曰俞我已闻其名矣但
 未知其人何如尧上圣之君既闻舜名于未锡之先
 又问其为人于巳锡之后者所以尽众心不敢决于
 一己也说者谓尧有予闻之言则尧之知舜已久矣
 知而不即举乃以礼让四岳四岳既辞然后使之举
 侧陋则必及舜是尧之意实欲让舜但舜时微贱恐
 一旦让之人必议之故尧让四岳使岳自举舜为出
 于众议而非己私故唐孔氏谓尧知有舜而不召以
卷一 第 37b 页 WYG0056-0424b.png
 禅之而信四岳今令众举者以舜在卑微未有名闻
 卒暴禅之则下人不服郑玄六艺论亦谓尧之命在
 舜舜之命在禹犹信群臣举于侧陋上下相让务在
 服人苏氏亦谓以天下与庶人古无是理故必自岳
 始岳必不敢当也岳不敢当则必举舜尧之知舜至
 矣而天下不足知之故将授之天下必使其事𤼵于
 众不发于尧故舜受之也安是说美则美矣但圣人
 之作事直巳而行无事私曲使其果欲禅舜则直禅
卷一 第 38a 页 WYG0056-0424c.png
 舜矣又何必先以礼让四岳而为此不情之举乎其
 实以四岳尧之辅臣故贤者也尧将禅位故宜先于
 四岳岳不敢当则使明明扬以下之可当者宜得圣
 人四岳实闻舜贤方欲荐之适尧已闻乃举以对尧
 时亦闻舜之玄德而未知其详故因四岳之荐而审
 其何如初非有意禅舜恐人议己故阳以礼让四岳
 也伊川之意出此曾氏亦云唐虞建官内有百揆四
 岳尧得舜而纳于百揆则前此百揆之官未备也建
卷一 第 38b 页 WYG0056-0424d.png
 官惟贤官无隆于四岳则其贤可知矣德未足以宅
 百揆则庸命有所不能矣故四岳言舜可受天下之
 事曰舜乃瞽者之子其父则心不则德义之经其母
 则口不道忠信之言其弟象则又傲慢而不恭有此
 三恶而舜能谐之以孝使烝烝乂不格奸此实人情
 之至难而舜能之故知其可以受尧之天下也烝烝
 孔氏谓进进于善不若曾氏谓若烝之浮浮之烝盛
 德之气有以上达化而熟之使不自知故烝烝于乂
卷一 第 39a 页 WYG0056-0425a.png
 不至于格奸瞽无目之称也汉孔氏谓舜父有目以
 其不能分别善恶故时人谓之瞽唐孔氏从而广其
 说引论语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言瞽者非果无目
 也况史记载瞽瘦使舜上廪从下纵火使舜穿井下
 土实井若其身自能为之不得为无目但不识善恶
 故称瞽耳至林少颖则引史记云盲者子父顽母嚚
 象傲则舜父之无目也审矣夫盲之为痼疾固非善
 恶之事然有目而顽犹可言无目而顽岂不愈难言
卷一 第 39b 页 WYG0056-0425b.png
 哉要之二说少颖为长说者又谓烝烝乂不格奸则
 舜未登庸之时瞽瘦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
 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
 弤朕二嫂使治朕栖则舜登陟天朝之后三恶尚谋
 杀舜为奸之大莫甚于此安得为不格奸余谓舜处
 父子兄弟之不幸虽尧既妻舜三恶尤有杀舜之心
 则当未举之前其欲害舜之心为如何惟舜以孝克
 谐之虽顽如瞽无杀子之愆傲如象无害兄之罪则
卷一 第 40a 页 WYG0056-0425c.png
 不格奸之言为可信也四岳既言舜克谐三恶烝烝
 又不格奸以此为可授以天下尧犹以为未也且曰
 我其试哉盖以试舜以考其行绩也试之如何妻以
 二女观其礼法刑制二女而已盖能制二女则夫妇
 之道正夫夫妇妇则家正而天下定此尧所以试之
 也春秋傅曰宋雍氏女女于郑则知以女适人皆谓
 之女谓之女于时者犹言于是时以二女女之也古
 者庶士人一妻一妾今尧以二女妻舜切意二女当
卷一 第 40b 页 WYG0056-0425d.png
 有贵贱长幼其一为妻一为媵非皆为妻也故刘向
 烈女傅云舜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则非皆为
 妻也吴孜谓尧舜同姓俱出于黄帝之后不应以嫡
 女妻之所谓二女者人君天下父母民皆臣妾尧于
 天下取二女妻之以观其治天下之本故知二女非
 尧女也殊不知世本之旧出于后世岂可据哉尧既
 妻二女以观其礼法刑二女而舜于此果能以义理
 下降二女于妫水之北使帝女虽贵必从夫而俱行
卷一 第 41a 页 WYG0056-0426a.png
 妇道于有虞之族故尧叹曰钦哉美舜也王氏以釐
 降为下嫁此说虽通然以釐降为下嫁则一篇之载
 惟及乎尧之妻舜不及舜之刑二女孔氏云釐降乃
 舜能以义理下二女之心然经言釐降二女于沩汭
 则降又非降其心故不若合二说为一谓舜能以义
 理下降二女虽帝女之贵亦使下降而居妫汭也水
 北曰汭妫汭为水之北即舜所居之地也既言妫汭
 又言嫔于虞妫言其地虞言其族也曾氏云动容周
卷一 第 41b 页 WYG0056-0426b.png
 旋中礼者圣人之钦也若有人则作无人则辍其钦
 但可掩涂人耳目耳若在其室而与之居者不可欺
 也舜能釐二女而使之嫔于虞非能动容周旋中礼
 以行之不能如此故以钦哉美之也李校书谓钦哉
 为帝戒饬二女之言其意盖谓舜以微贱能釐降二
 女不可不敬其夫故以钦戒之此说亦通周泰叔谓
 尧禅舜必试之舜禅禹不言试者当尧之时洪水横
 流天下愁叹帝命治之由是疏九州导九河驱水怪
卷一 第 42a 页 WYG0056-0426c.png
 之属而放之海汲汲尽力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水
 功既成民然后𫉬陆行而土居禹之功被乎天下民
 之视禹无异于舜故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予
 嘉乃绩天之历数在尔躬终陟元后盖禹之功被民
 也大民之归禹也顺不待舜试而天下安之也林少
 颖四岳荐舜将使尧授以天下而其荐之者不言其
 他而惟曰父顽母嚚象傲烝烝乂不格奸尧之试舜
 将授以天下而其所以观之者不观其他而惟曰女
卷一 第 42b 页 WYG0056-0426d.png
 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者盖夫夫妇妇而家道正家道
 正而天下定矣
 
 
 
 
 
 尚书详解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