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梅轩先生文集跋
梅轩先生文集跋 第 x 页
梅轩先生文集跋
  
梅轩先生文集跋[金鹤镇]
梅轩先生文集跋 第 139H 页
右上下二𢎥。梅轩琴先生之遗稿也。先生以退陶高弟。日亲门墙。闻道忒蚤。其富有之业。日新之德。必有以绍述师旨。发明心得。著之言语文字。为学者之准的者。宜其充架而溢箧矣。不幸厄于火而继以燹。遂荡然尽矣。今其存十一于千百者。不过五七言近体绝句赋挽祭短牍若干篇而已。所谓心近讲义,四礼记问,四礼正变,嘉善汇编等书。亦见其篇目而未见其全书。然闻先生之言而知先生之道之不偏也。病学者专尚道问学之弊。则曰尊德性道问学。不可偏废。近日吾辈恐不免口耳之习。又尝自言。吾于治心得一敬字。接物得一诚字。理家得一和字。其居敬穷理交修并进之效。果何如也。盖先生之学。本之四书。考之以心经近思录朱子书。故其言切近平易。如布帛菽粟之无适不用。其发于歌咏者亦冲澹清远。有一唱三叹之音。书法绝逼古。此在先生特馀事耳。亦可见性情之正。心画之一矣。岂在多乎哉。此虽断简乎。苟能因其所存而究其所不存。由其所言而求其
梅轩先生文集跋 第 139L 页
所未言。则可谓善学先生者哉。先生以我远祖掌令公为外祖。故嗣孙祜烈甫叙旧而俾书编后。谨盥手而识之。己酉仲春上浣。崇政大夫原任大提学安东金鹤镇谨书。
梅轩先生文集跋[琴书述]
梅轩先生平日著述。有所谓心近讲义,四书质疑,四礼记问及正变,嘉善汇编等书。以篇目推之。皆师门之旨诀。古人之格言也。其可传而不可泯没也审矣。而一经家火。再经兵燹。并与其诗章翰牍之谈笑从容者而荡然无存者矣。孙三弃堂(是养)仅以耳目之逮。纂成行状一通。其后若雪轩公(三达),易安公(圣奎),上舍公(敬跻)皆以名笔文章。以世其家。而至于遗文一款。只付诸旷劫之无徵。十世孙佑烈以少年生。始能事于搜考。凡当时古家之典守先籍者。不计远近与久速。极意搜出。其所随录者。五七言绝句古诗近体若赋挽祭短札问目质疑杂著若干编而止耳。夫以生平著述之有关后学。揆今日编辑之零星。诚不足于为梅轩文集。而犹是全鼎之一脔。仪凤之片羽也。盖其岁久故稀少。稀少故尤
梅轩先生文集跋 第 140H 页
珍贵。后人之所以奉而玩之。因约而想其博。因所见而得所未见者。无亦多乎哉。以是而藏之巾衍。为子孙世传之拱璧。以是而刊行流布。犹可为后生论其世知其人之地。盖古来宗儒钜匠而曰逸集曰遗稿。草略传世者亦有之矣。于虖。先生之言曰吾于治心得一敬字。接人得一诚字。理家得一和字。书述自诵此言以还。犁然理顺。竦然心服。却不知世间溢宇盈栋之书为如何尔。岁癸丑月日。门裔孙书述谨跋。
梅轩先生文集跋[琴佑烈]
惟我先祖梅轩先生。早登陶山之门。问学是尚。理义是服。发挥师旨。优入于成德之科。凡于日用云为。不越乎一诚一敬上工夫。则所以发之言语文词。朴实平易。非世之刻画沽誉者议也。若心近讲义,四书质疑,四礼正变,四礼记问,嘉善汇编诸书。此皆出于博学审问之馀。而至如陈情赋一编。自述平生之志。以发吾道之感也。先生自蚤岁游泮之后。无意干进。力辞荐剡而有盗名叨爵之耻。开谕末学而有专尚口耳之叹。其有得于师门精
梅轩先生文集跋 第 140L 页
义之传。不可诬也。若使先生手录寿其传。则亦足以有裨斯道而嘉惠后进也审矣。何辛未之火。壬辰之燹。重作祸孽。当日往复赠遗劄录文字。荡逸无馀。则子孙无穷之恨为何如。而先世之所未遑者。以其不成编帙也。佑烈将惧夫微言短简。终泯没于尘蠹之中。旁搜陶山草本及诸家古迹。仅得诗赋挽祭短札杂著质疑附录若干篇。为四卷二册。甚寂寥也。然后之览者。庶或因是而得其万一于影响之外。则斯亦幸也已。辛卯暮春下浣。十代孙佑烈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