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052-08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择言卷二十三
上元程廷祚撰
(乾下兑上)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正义)衡水孔氏曰此卦阳长至五五阳共决一阴故名为
夬也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以君子决小人故显
然发扬决断之事于王者之庭示公正而无私隐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052-0810b.png
也号号令也夬以刚决柔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
令如此即柔邪者危故曰孚号有厉也以刚制断
行令于邑可也若用刚即以尚力取胜为物所疾
必有不利故曰告自邑不利即戎然刚德不长则
柔邪不消故阳宜有所往夬道乃成故曰利有攸
往也
伊川程子曰小人方盛之时君子之道未胜安能显
然以正道决去之故含晦俟时渐图消之之道今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052-0810c.png
既小人衰微君子道胜当显行之于公朝使人明
知善恶故云扬于王庭孚信之在中诚意也号者
命众之辞君子之道虽长盛而不敢忘戒备故至
诚以命众使知尚有危道虽以此之甚盛决彼之
甚衰若易而无备则有不虞之悔必有戒惧之心
则无患也圣人设戒之意深矣君子之治小人以
其不善也必以己之善道胜革之故圣人诛乱必
先修己舜之敷文德是也邑私邑告自邑先自治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052-0810d.png
也以众阳之盛决于一阴力固有馀然不可极其
刚至于太过太过乃如蒙上九之为寇也戎兵者
强武之事不利即戎谓不宜尚壮武也即从也从
戎尚武也利有攸往阳虽盛未极乎上阴虽微犹
有未去是小人尚有存者君子之道有未至也故
宜进而往也不尚刚武而其道益进乃夬之善也
广平游氏曰扬于王庭诵言于上也孚号诞告于下
也告自邑自近而及远也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052-0811a.png
紫阳朱子曰夬决也阳决阴也以五阳去一阴决之
而已然其决之也必正名其罪而尽诚以呼号其
众相与合力然亦尚有危厉不可安肆又当先治
其私而不可敷尚威武则利有所往也皆戒之之

(辨正)紫阳朱子曰夬卦号字皆作户羔反唯孚号只作去
声读看来亦只当平声
(通论)云峰胡氏曰以五阳去一阴而彖为警戒危惧之辞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052-0811b.png
不一盖必扬于王庭使小人之罪明以至诚呼号
其众使君子之类合不可以小人之衰而遂安肆
也有危道焉不可以君子之盛而事威武也有自
治之道焉复利往往而为临为泰为夬也夬利往
往而为乾也盖阴之势虽微蔓或可滋穷或为敌
君子固无时不戒惧尤不可于小人道衰之时忘
戒惧也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052-0811c.png
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
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正义)衡水孔氏曰刚克之道不可常行若专用威猛则便
为尚力取胜即是决而不和其道穷矣所以惟告
自邑不利即戎者只为所尚乃穷故也
伊川程子曰夬为决义五阳决上之一阴也健而说
决而和以二体言卦才也下健而上说是健而能
说决而能和决之至善也兑说为和柔虽消矣然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052-0811d.png
居五刚之上犹为乘陵之象阴而乘阳非理之甚
君子势既足以去之当显扬其罪于王朝大庭使
众知善恶也尽诚信以命其众而知有危惧则君
子之道乃无虞而光大也当先自治不宜专尚刚
武即戎则所尚乃至穷极矣夬之时所尚谓刚武
也阳刚虽盛长犹未终尚有一阴更当决去则君
子之道纯一而无害之者矣乃刚长之终也
(通论)云峰胡氏曰复利有攸往刚长也夬利有攸往刚长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052-0812a.png
乃终也小人有一人之未去犹足为君子之忧人
欲有一分之未尽犹足为天理之累必至于纯阳
为乾乃为刚长乃终也
敬庵吴氏曰复利有攸往譬如平地之一篑故喜其
进而曰刚长也夬利有攸往譬如九仞之尚亏一
篑故恐其止而曰刚长乃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正义)紫阳朱子曰泽上于天溃决之势也施禄及下溃决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052-0812b.png
之意也居德则忌未详
折中曰案泽上于天所谓稽天之浸也必溃决无疑矣
财聚而不散则悖出故君子以施禄及下居身无所
畏忌则满而溢故君子之居德也则常存畏忌而已
礼曰积而能散书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夫如是
则何溃决之患之有
(存疑)山阳王氏曰夬者明法而决断之象也忌禁也法明
断严不可以慢故居德以明禁也(安定说本此)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052-0812c.png
安定胡氏曰夬决之世君必先以仁义之德自居于
身然后可以明禁忌以示天下则当作明字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正义)山阳王氏曰居健之初为决之始宜审其策以行其
事壮其前趾往而不胜宜其咎也
伊川程子曰前趾谓前行九居初而壮于进躁于动
者也故有不胜之戒阴虽将尽而已之躁动自宜
有不胜之咎不计彼也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052-0812d.png
虚斋蔡氏曰其不胜者自为不胜也故曰为咎明非
时势不利也
(辨正)愚案初九虽乾体然刚而未坚当决之始而遽以壮
见非所宜也且壮于前则后之劲不足以继之岂
制胜之道乎此自贻之戚也故曰往不胜为咎先
儒谓夬与大壮相似故此爻与大壮之初九无异
然大壮主于阳盛此卦主于决阴虽相似而实不
同大壮之壮于趾言在下位而逞其刚强故曰征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052-0813a.png
凶有孚此爻之壮于前趾言当事之发端不量力
而轻进故曰往不胜为咎彼必不可行而此尚可
往两爻亦未尝无异也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人之行必度其事可为然后决之则无
过矣理不能胜而且往其咎可知
秋山王氏曰谓非往之为咎不能度其可胜而后往
之为咎也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052-0813b.png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正义)横渠张子曰警惧申号能孚号而有厉也以必胜之
刚决至危之柔能自危厉虽有戎何恤
伊川程子曰夬者阳决阴君子决小人之时不可忘
戒备也阳长将极之时而二处中居柔不为过刚
能知戒备处夬之至善也内怀兢惕而外严诫号
虽莫夜有兵戎亦可勿恤矣
秋山王氏曰彖言孚号而以有厉处之矣二刚得中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052-0813c.png
而知戒惧故亦惕号盖必如是而后可免小人乘
间抵隙之忧故虽莫夜阴伏之时有兵戎亦不足
虑矣以防之密而备之素也
愚案莫夜有戎勿恤盛言戒备之有素以二秉至健
之德而能惕号故也张子之论最善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莫夜有兵戎可惧之甚也然可勿恤者
以自处之善也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052-0813d.png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辨正)愚案九三乾体之极刚过而躁故曰壮于頄几事不
密其凶可知君子处此则有道盖夬主于决而非
主于壮也决贵内断于心而不贵外形于色也独
行者内断于心之象遇雨若濡有愠虽蒙外侮而
怒不形于色之象如此则无刚过之失而足以集
事得夬之正者也故无咎旧解以独行为君子与
小人相应以有愠为众阳所愠考九三之与上六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052-0814a.png
正符应例理宜相合而爻辞不然故又为此说皆
未敢信
(存疑)紫阳朱子曰頄颧也九三当决之时以刚而过乎中
是欲决小人而刚壮见于面目者也如此则有凶
道矣然在众阳之中独与上六为应若能果决其
决不系私爱则虽合于上六如独行遇雨至于若
濡而为君子所愠然终必能决去小人而无所咎
也温峤之于王敦其事类此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052-0814b.png
又曰君子之去小人不必悻悻然见于面目至于遇
雨而为所濡湿虽为众阳所愠然志在决阴故得
无咎也盖九三虽与上六为应而以刚居刚有能
决之象故壮于頄则有凶而和柔以去之乃无咎
虚斋蔡氏曰大意谓君子之去小人顾其本心何如
耳本心果是要决小人则虽暂与之合而为善类
之愠终必能决之而无咎不愈于壮于頄而有凶
乎此所以贵于决而和也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052-0814c.png
(存异)伊川程子曰爻辞差错安定胡公移其文曰壮于頄
有凶独行遇雨若濡有愠君子夬夬无咎亦未安
也当云壮于頄有凶独行遇雨君子夬夬若濡有
愠无咎
紫阳朱子曰九三旧文本义自顺不知程子何故欲
易之看来不必易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辨正)愚案君子夬夬言其决而和也故终无咎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052-0814d.png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正义)伊川程子曰臀无肤居不安也行次且进不前也九
四以阳居阴刚决不足欲止则众阳并进于下势
不得安犹臀伤而居不能安也欲行则居柔失其
刚壮不能强进故其行次且也牵羊悔亡羊者群
行之物牵者挽拽之义言若能自强而牵挽以从
群行则可以亡其悔然既处柔必不能也虽使闻
是言亦必不能信用也夫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052-0815a.png
克己以从义唯刚明者能之在它卦九居四其失
未至如此之甚在夬而居柔其害大矣
秀岩李氏曰牵言引而进也众阳共决一阴之时四
能自引以进则可亡悔然非有刚明之才必不能
信也
愚案夬卦五阳虽同为夬义而终以乾卦为主四属
说体阳爻而处阴卦臀无肤其行次且言其进退
不安莫能自决之甚也牵者依附之意羊者群阳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052-0815b.png
之喻也言当此之时惟自附于群阳方得为君子
之朋而可以亡其悔然以说为性者力必不足恐
其闻是言而亦不信矣不信者望其信也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辨正)愚案位不当者谓四非刚位且以说体而乘乾也闻
言不信其不足语于听德之聪亦可知矣以不当
位为阳爻阴位者误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052-0815c.png
(正义)伊川程子曰五虽刚阳中正居尊位然切近于上六
上六说体而卦独一阴阳之所比也五为决阴之
主而反比之其咎大矣故必决其夬如苋陆然则
于其中行之德为无咎也中行中道也苋陆今所
谓马齿苋是也曝之难乾感阴气之多者也
(馀论)东谷郑氏曰苋陆本草云一名商陆其根至蔓虽尽
取之而旁根复生小人之类难绝也如此
紫阳朱子曰苋陆是两物苋者马齿苋陆者草陆皆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052-0815d.png
感阴气多之物药中用商陆治水肿其物难乾其
子红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辨正)愚按五处尊位有世道之责当廓清阴类与万物共
由于中行然后无咎所谓其危乃光也中之未光
以苋陆犹有存者则不得由于中行非所以免于
咎矣传文当为警之之辞程子之说似远
(存疑)伊川程子曰爻辞言夬夬则于中行得为无咎矣象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052-0816a.png
复尽其义云中未光也夫人心正意诚乃能极中
正之道而充实光辉五心有所比以义之不可而
决之虽行于外不失中正之义可以无咎然于中
道未得为光大也盖人心一有所欲则离道矣夫
子于此示人之意深矣
上六无号终有凶
(正义)东坡苏氏曰无号者不警也阳不警则有以乘之矣
慈湖杨氏曰柔已决去刚道已长然不可不敬戒苛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052-0816b.png
忽焉不敬不戒不警号则亦终有凶虽未必凶遂
至而既不警戒则放逸放逸则失道矣失道终于

蒋氏仁敬曰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详味此爻若
如传义说似为小人谋恐只依卦辞孚号有厉之
意言虽是五阳决去一阴尚存为君子之计苟或
默然养祸则其终必致困圣人之情何常虑小人
有凶也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052-0816c.png
(存异)伊川程子曰阳长将极阴消将尽独一阴处穷极之
地是众君子得时决去危极之小人也其势必须
消尽故云无用号咷畏惧终必有凶也
紫阳朱子曰阴柔小人居穷极之时党类已尽无所
呼号终必有凶也占者有君子之德则其敌当之
不然反是
愚按卦虽以五阳决一阴而爻辞率多危厉之意以
阴柔据最高而未去虑死灰之复爇也况彖辞言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052-0816d.png
孚号九二言惕号而传义乃以无号属之上六号
字不宜互异此必有误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辨正)愚案彖辞传言刚长乃终必待阴尽阳纯而后足以
当之今一阴未去则刚为之不长矣一消一长问
不容发爻辞言无号终有凶言卦至此不独不足
以为乾且不可以为夬矣终不可长言不能保其
终之无害于刚而备之不可不早也姤之不可与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052-0817a.png
长与此同意
(巽下乾上)
姤女壮勿用取女
(正义)衡水孔氏曰姤遇也此卦一柔而遇五刚故名为姤
施之于人则是一女而遇五男为壮至甚故戒之
曰此女壮甚勿用取此女也
紫阳朱子曰姤遇也决尽则为纯乾至姤然后一阴
可见以其本非所望而卒然值之如不期而遇者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052-0817b.png
故为遇遇已非正又一阴而遇五阳则女德不贞
而壮之甚也取以自配必害乎阳故其象占如此
折中曰案女壮之义非以一阴始生于下为壮亦非以
一阴独当五阳为壮盖卦以阴为主阴而为主即是
壮也
(通论)诚斋杨氏曰阴阳之相为消长如循环然当一阳之
生也圣人未敢为君子而喜必曰朋来无咎言一
阳未昜胜五阴也当一阴之生也圣人己为君子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052-0817c.png
而忧遽曰女壮言一阴己有敌五阳之志也既曰
女壮又曰勿用取女申戒五阳以勿轻一阴之微
而亲昵之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
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

(正义)北海郑氏曰一阴承五阳苟相遇耳非礼之正女壮
如是故不可取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052-0817d.png
翟氏(子元)曰刚谓九五遇中处正教化大行于天下

东海王氏曰女不可取以其不正不可与长久也
伊川程子曰阴始生于下与阳相遇天地相遇也阴
阳不相交遇则万物不生天地相遇则化育庶类
品物咸章万物章明也五与二皆以阳刚居中与
正以中正相遇也君子得刚中之臣臣遇中正之
君其道可以大行于天下矣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052-0818a.png
汴水赵氏曰柔遇刚者明非刚遇柔也
折中曰案柔遇刚者以柔为主也如臣之专制如牝之
司晨得不谓壮乎故不复释女壮而直释勿用取女
之义
(通论)东坡苏氏曰阴之长自九二之亡而后为遁始无臣
也自九五之亡而后为剥始无君也姤之世上有
君下有臣君子之欲有为无所不可故曰刚遇中
正天下大行也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052-0818b.png
隆山李氏曰以一阴通五阳女下于男有女不正之
象故曰勿用取女咸所以取女吉者以男下女得
婚姻正理故也若蒙之六三以阴而先求阳其行
不顺故亦曰勿用取女
石涧俞氏曰夬一阴在上而曰刚长乃终欲其终而
为乾也姤一阴在下而曰不可与长恐其进而为
遁为否而至于剥也
(存疑)语类问姤之时义大矣哉本义云几微之际圣人所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052-0818c.png
谨与伊川之说不同何也朱子曰上面说天地相
遇至天下大行也而不好之渐已生于微矣故当
谨于此
愚按彖传之末言天地万物者多即本义而推广之
此传自天地相遇以下乃发明刚柔相遇之美于
一阴而遇五阳之义初不相蒙朱子谨微之说求
之太深子瞻以遁剥相提并论亦近于泥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052-0818d.png
(正义)伊川程子曰风行天下无所不周为君后者观其周
遍之象以以施其命令周诰四方也
(通论)泉峰龚氏曰天下有风姤与风行地上观相似故在
姤则曰施命诰四方在观则曰省方观民设教曰
施曰诰自上而下天下有风之象也曰省曰观周
历遍览风行地上之象也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正义)伊川程子曰姤阴始生而将长之卦一阴生则长而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052-0819a.png
渐盛阴长则阳消小人道长也制之当于其微而
未盛之时柅止车之物金为之坚强之至也止之
以金柅而又系之止之固也固止使不得进则阳
刚贞正之道吉也使之进往则渐盛而害于阳是
见凶也羸豕蹢躅圣人重为之戒言阴虽甚微不
可忽也豕阴躁之物故以为况羸弱之豕虽未能
强猛然其中心在乎蹢躅蹢躅跳踯也阴微而在
下可谓羸矣然其中心常在乎消阳也君子小人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052-0819b.png
异道小人虽微弱之时未尝无害君子之心防于
微则无能为矣
紫阳朱子曰柅所以止车以金为之其刚可知一阴
始生静正则吉往进则凶故以二义戒小人使不
害于君子则有吉而无凶然其势不可止也故以
羸豕蹢躅晓君子使深为之备云
(通论)
折中曰案一阴穷于上众以为无凶矣而曰终有凶防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052-0819c.png
其后之辞也一阴伏于下众未觉其凶矣而曰见凶
察于先之辞也阴阳消息循环无端能察于先即所
以防其后能防其后即所以察于先也
愚案九家易曰丝系于柅犹女系于男以喻初宜系
二也据此则柅宜指二观二为包有鱼之象四则
为包无鱼愈可见未可以为一阴而系于五阳也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正义)衡水孔氏曰柔道牵者阴柔之道必须有所牵系也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052-0819d.png
(存疑)伊川程子曰牵者引而进也阴始生而渐进柔道方
牵也系之于金柅所以止其进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正义)陆氏(希声)曰不正之阴与刚中之二相比能包而有
之使其邪不及于外
伊川程子曰姤遇也二与初密比相遇者也包者苴
裹也鱼阴物之美者阳之于阴其所说美故取鱼
象二于初若能固畜之如包苴之有鱼则于遇为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052-0820a.png
无咎矣宾外来者也不利宾包苴之鱼岂能及宾
谓不可更及外人也
紫阳朱子曰鱼阴物二与初遇为包有鱼之象然制
之在已故犹可以无咎若不制而使遇于众则其
为害广矣故其象占如此
云峰胡氏曰包如包苴之包容之于内而制之使不
得逸于外也
(通论)小舟李氏曰剥之贯鱼姤之包有鱼皆能制阴者也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052-0820b.png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二之遇初不可使有二于外当如包苴
之鱼包苴之鱼义不及于宾也
敬庵吴氏曰九二既包有鱼则当尽其防制之责以
义言之不可使遇于宾也若不治而使遇于宾则
失其义矣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辨正)愚案九三居巽体之极犹豫寡断欲制阴而不能臀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052-0820c.png
无肤其行次且进退不安而失其所据也危可知
矣然其行也未尝即安于阴故也故无大咎旧解
以无所遇论似未确
(通论)蒙斋李氏曰居则臀在下故困初六言臀行则臀在
中故夬姤三四言臀
(存疑)紫阳朱子曰九三过刚不中下不遇于初上无应于
上居则不安行则不进故其象占如此然既无所
遇则无阴邪之伤故虽危厉而无大咎也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052-0820d.png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辨正)愚案九三以不肯为阴所牵而行故曰行未牵也则
虽次且而无大咎矣
(存疑)伊川程子曰其始志在求遇于初故其行迟迟未牵
不促其行也既知危而改之故未至于大咎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
(正义)衡水孔氏曰起动也无民而动是以凶也(或谓凶由此起疑误)
伊川程子曰包者所裹畜也四与初为正应当相遇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052-0821a.png
者也而初已遇于二矣犹包之无鱼亡其所有也
四居上位而失其下下之离由已之失德也四之
失者不中正也以不中正而失其民所以凶也起
者将生之谓民心既离难将作矣
(辨正)愚案巽者入也阴入而阳受之九二之包有鱼乃巽
之正体也初六一阴既为巽之所有则乾不得而
有之矣而九四以失位之刚正交外卦故为包无
鱼之象此理之一定也旧说以初与四为相应以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052-0821b.png
初六九四为正应见此处爻辞不合故又为遇非
正道唯近者得之之说甚为穿凿以不明于八卦
之体性也○起凶当如孔氏说即洪范之所谓用
作凶也言德不足以有其民则动而得咎矣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下之离由己致之远民者己远之也为
上者有以使之也
九五以𣏌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052-0821c.png
(正义)衡水孔氏曰马云杞大木也左传云杞梓皮革自楚

紫阳朱子曰瓜阴物之在下者甘美而善溃杞高大
坚实之木也五以阳刚中正主卦于上而下防始
生必溃之阴其象如此然阴阳迭胜时运之常若
能含晦章美静以制之则可以回造化矣有陨自
天本无而倏有之象也
愚案有陨自天言九五当时以陨越为忧则有以持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052-0821d.png
天运于未然而阴物之在下者不至于蔓延而溃
裂矣
(馀论)横渠张氏曰𣏌之为物根固于下瓜之为实溃必自
内九五以中正刚健含章宅尊而遇阴柔浸长之
时厚下安宅溃乱是防尽其人谋而听天命者也
(存异)伊川程子曰九五以𣏌包瓜含章有陨自天𣏌生于
最高处瓜美物生低处以𣏌包瓜则至尊逮下之
意也既能如此自然有贤者出故有陨自天也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052-0822a.png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辨正)愚案废兴存亡莫非天命志不舍命言九五之存心
恒苦天命之无常而一旦陨越于下有陨自天即
书之所谓坠厥命者是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正义)紫阳朱子曰角刚乎上者也上九以刚居上而无位
不得其遇故其象占与九三类
愚案刚极于上则柔将愈长于下刚不平而与柔争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052-0822b.png
故上九有姤其角之象则自失其中正之德而可
吝矣此无所归咎者也无咎与大过之上六节之
六三同义
(存疑)伊川程子曰至刚而在最上者角也九以刚居上故
以角为象人之相遇由降屈以相从和顺以相接
故能合也上九高亢而刚极人谁与之以此求遇
固可吝也已则如是人之远之非他人之罪也由
已致之故无所归咎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052-0822c.png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既处穷上刚亦极矣是上穷而致吝也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052-0822d.png
大易择言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