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052-07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择言卷二十一
上元程廷祚撰
(艮下坎上)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正义)伊川程子曰西南坤方坤地也体顺而易东北艮方
艮山也体止而险在蹇难之时利于顺处平易之
地不利止于危险也处顺易则难可纾止于险则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052-0782b.png
难益甚矣蹇难之时必有圣贤之人斯能济天下
之难故利见大人也济难者必以大正之道而坚
固其守设使难不解不失正德是以吉也若遇难
而不能固其守入于邪滥虽使苟免亦恶德也
紫阳朱子曰蹇难也足不能进行之难也为卦艮下
坎上见险而止故为蹇西南平易东北险阻又艮
方也方在蹇中不宜走险故其占曰利西南而不
利东北当蹇之时必见大人然后可以济难又必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052-0783a.png
守正然后得吉而卦之九五刚健中正有大人之
象自二以上五爻皆得正位则又贞之义也故其
占又曰利见大人贞吉盖见险者贵于能止而又
不可终于止处险者利于进而不可失其正也
(辨正)愚案蹇之取义彖传以为见险而能止夫见险而能
止则不以止于险为贵而以止于不险为贵矣西
南东北易中凡数见先儒皆主卦位之说然蹇解
二卦言西南皆非坤体此不可通则东北之指艮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052-0783b.png
体殆亦偶合者尔且彖辞言利西南而彖传曰往
得中实指外卦也内卦既重能止则又不可谓之
道穷以此推之经之利西南不利东北皆指上卦
之坎盖坎之上下二阴为险所谓东北也中爻天
德位于向明之地所谓西南也处险之时能自守
其天德以无犯乎险所谓往得中所谓见险而能
止皆在此也内卦取艮止之德外卦既取险象又
取天德大人以明所当止之地无坎之中爻则止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052-0783c.png
为徒止非艮在内则天德不为我有而无以见蹇
之大用矣岂可泥于卦位而以艮为东北为险阻
乎不可以不辨
(通论)苏州范氏曰蹇与屯近然屯则动乎险中难可图也
蹇则止乎险中难未可犯也
伊川程子曰蹇便是处蹇之道困便是处困之道道
无时不可行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052-0783d.png
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
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正义)伊川程子曰蹇难也蹇乃险阻之义险在前也坎险
在前下止而不得进故为蹇见险而能止以卦才
言处蹇之道也上险而下止见险而能止也犯险
而进则有悔咎故美其能止为知也方蹇难之时
唯能止为善故诸爻除五与二外皆以往为失来
为得也蹇之时利于处平易西南坤方为顺易东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052-0784a.png
北艮方为险阻九上居五而得中正之位是往而
得平易之地故为利也五居坎险之中而谓之平
易者盖卦本坤由五往而成坎故但取往而得中
不取成坎之义也方蹇而又止危险之地则蹇益
甚矣故不利东北其道穷也谓蹇之极也蹇难之
时非圣贤不能济天下之蹇故利于见大人也大
人当位则成济蹇之功矣往而有功也能济天下
之蹇者唯大正之道夫子又取卦才而言蹇之诸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052-0784b.png
爻除初外馀皆当正位故为贞正而吉也初六虽
以阴居阳而处下亦阴之正也以如此正道正其
邦可以济于蹇矣处蹇之时济蹇之道其用至大
故云大矣哉天下之难岂易平也非圣贤不能其
用可谓大矣顺时而处量险而行从平易之道由
至正之理乃蹇之时用也
(通论)薛氏(温其)曰诸卦皆指内为来外为往则此往得中
谓五也蹇解相循覆视蹇卦则为解九二得中则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052-0784c.png
曰其来复吉乃得中也往者得中中在外也来复
得中中在内也
平庵项氏曰险而止为蒙止于外也见险而能止为
知止于内也止于外者阻而不得进也止于内者
有所见而不妄进也此蒙与蹇之所以分也屯与
蹇皆训难屯者动乎险中济难者也蹇者止乎险
中涉难者也此屯与蹇之所以分也
云峰胡氏曰坎睽皆非顺境夫子以为虽此时亦有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052-0784d.png
可用者故皆极言赞之坎睽释卦辞后复从天地
人物极言之以赞其大蹇则释卦辞以赞之而已
盖上文所谓往得中有功正邦即其用之大者也
折中曰案彖传于蹇解言得中者但取其进退之合宜
不躁动以犯难为利西南之义耳诸家必以坤坎艮
之象求之犹乎汉儒凿智之馀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正义)衡水孔氏曰蹇难之时未可以进惟宜反求诸身自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052-0785a.png
修其德道成德立方能济险故曰君子以反身修

伊川程子曰山之峻阻上复有水坎水为险陷之象
上下险阻故为蹇也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
而益自修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故遇
艰蹇必自省于身有失而致之乎是反身也有所
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君
子修德以俟时而已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052-0785b.png
蓝田吕氏曰山上有水水行不利不得其地故蹇也
水行不得其地犹君子之行不得于人不得于人
反求诸己而已故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
其知礼人不答反其敬
(正义)紫阳朱子曰潘谦之书曰蹇与困相似致命遂志反
身修德亦一般殊不知不然象曰泽无水困处困
之极事无可为者故只得致命遂志若蹇则犹可
进步如山上之泉曲折多险阻然犹可行故教人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052-0785c.png
以反身修德只观泽无水困与山上有水蹇二句
便全不同
初六往蹇来誉
(正义)山阳王氏曰处难之始居止之初独见前识睹险而
止以待其时故往则遇蹇来则得誉
伊川程子曰六居蹇之初往进则益入于蹇来者对
往之辞上进则为往不进则为来止而不进是有
见几知时之美来则有誉也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052-0785d.png
(辨正)紫阳朱子曰来往二字惟程传言上进则为往不进
则为来说得极好今人或谓六四往蹇来连是来
就三九三往蹇来反是来就二上六往蹇来硕是
来就五亦说得通但初六来誉则位居最下无可
来之地其说不得通矣故不若程传好只是不往
为佳耳
何氏元子曰此卦中言来者皆就本爻言谓来而止
于本位也对往之辞初六去险最远其止最先独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052-0786a.png
见前识正传之所谓智也
愚案易中言誉者凡数处皆不训为名誉之誉犹诗
之式燕且誉其为言安也字书亦有谓与裕通者
此爻言方处卦初与其往而不能济蹇不若居易
以俟命也观象传以宜待释之则誉非名誉之誉
可知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方蹇之初进则益蹇时之未可进也故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052-0786b.png
宜见几而止以待时可行而后行也
秋山王氏曰往而行险不如居易以俟之为宜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正义)伊川程子曰二以中正之德与五相应是中正之人
为中正之君所信任虽上下同德而五方在大蹇
之中致力于蹇难之时其艰蹇至甚二以阴柔之
才岂易胜其任所以蹇于蹇也虽使不胜志义可
嘉故称其忠荩不为己也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052-0786c.png
紫阳朱子曰柔顺中正正应在上而在险中故蹇而
又蹇以求济之非以其身之故也不言吉凶者占
者但当鞠躬尽力而已至于成败利钝则非所论

(辨正)愚案王臣蹇蹇非美之之辞言其居用世之位而不
能济蹇也匪躬之故言此乃时之所为非其忠爱
有所不足而匡救有所未至也此与象传之终无
尤皆自六二不能济蹇而生旧说以匪躬为不顾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052-0786d.png
身之义觉于理稍疏矣
(通论)诚斋杨氏曰诸爻圣人皆不许其往唯六二九五无
不许其往之辞者二为五之大臣五履大君之正
位复不往以济蹇而谁当任乎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正义)紫阳朱子曰事虽不济亦无可尤
九三往蹇来反
(辨正)愚案九三秉艮止之德遇险于外行有不得而皆反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052-0787a.png
求诸己故曰往蹇来反
(存疑)衡水孔氏曰九三与坎为邻进则入险故曰往蹇来
则得位故曰来反
伊川程子曰九三以刚居正处下体之上当蹇之时
在下者皆柔必依于三是为下所附者也三与上
为正应上阴柔而无位不足以为援故上往则蹇
也来下来也反还归也三为下二阴所喜故来为
反其所也稍安之地也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052-0787b.png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辨正)愚案内喜之者谓九三安于所止不怨不尤而有乐
天之诚也旧说可疑
(存疑)伊川程子曰内在下之阴也方蹇之时阴柔不能自
立故皆附于九三之阳而喜爱之九之处三在蹇
为得其所也处蹇而得下之心可以求安故以来
为反犹春秋之言归也
六四往蹇来连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052-0787c.png
(正义)颍川荀氏曰蹇难之世不安其所故曰往蹇也来还
承五则与至尊相连故曰来连也
(辨正)愚案四陷体本非能动而近于大中至正之九五其
不宜舍此而他适亦明甚矣凡坎体初画之在四
爻者多此例如屯之求婚媾比之外比之之类此
爻虑其终于幽暗则曰往蹇而许其能见天德则
曰来连旧说谓连于初与三似未可信故 折中
独取荀氏之说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052-0787d.png
(存疑)伊川程子曰往则益入于坎险之深往蹇也居蹇难
之时同处艰厄者其志不谋而同也又四居上位
而与在下者同其得位之正又与三相比相亲者
也二与初同类相与者也是与下同志众所从附
也故曰来连来则与在下之众相连合也能与众
合得处蹇之道也
紫阳朱子曰连于九三合力以济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052-0788a.png
(正义)颍川荀氏曰处正承阳故曰当位实也
沈氏守约曰四阴柔不能独济来而承五连于阳实
则得所辅也
折中曰案当位两字宜著九五说言当尊位者有实德
也如敌刚也之例
九五大蹇朋来
(正义)紫阳朱子曰大蹇者非常之蹇也九五居尊而有刚
健中正之德必有朋来而助之者占者有是德则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052-0788b.png
有是助矣
语类问大蹇朋来之义朱子曰处九五尊位而居蹇
之中所以为大蹇所谓遗大投艰于朕躬人君当
此则须屈群策用群力乃可济也
(辨正)愚案朋指群阴大蹇朋来谓九五以中正之德治蹇
于上则群阴从之而化此蹇之所由济也先儒以
六二相应为朋来似亦不必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052-0788c.png
(辨正)愚案节之为言制也言九五以中正之德节制天下
盖坎为险体而中爻之刚即所以平险此九五一
爻所以为济蹇之主而贵其节之用也程传以为
节义之节疑有误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正义)伊川程子曰六以阴柔居蹇之极冒极险而往所以
蹇也不险而来从五是以硕也硕宽裕之称来见
宽大其蹇纡矣得纡则为吉矣蹇极之时见大德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052-0788d.png
之人则能有济于蹇也大入谓五以相比发此义
紫阳朱子曰已在卦极往无所之益以蹇耳来就九
五与之济蹇则有硕大之功大人指九五晓占者
宜如是也
(辨正)愚案爻言往者即所谓不利东北也言来者即所谓
利西南也故下五爻不系吉凶之辞因其义已于
彖辞发之圣人之言固不若是其繁而不杀也上
六独系之以吉者卦本取险难之义爻至九五险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052-0789a.png
已平而难已靖矣乃阴柔更见于上圣人虑险难
之复生而系之曰往蹇来硕吉又继之曰利见大
人言能舍邪德而就康庄乃可免于凶咎阴柔皆
能顺乎阳德而后天下自是无事也盖又即上六
以发全卦之旨非独蹇极可济而遂谓之吉也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正义)衡水孔氏曰贵谓阳也
东坡苏氏曰内与贵皆五之谓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052-0789b.png
(坎下震上)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正义)衡水孔氏曰褚氏云世有无事求功故戒以无难宜
静亦有待败乃救故戒以有难须速也
伊川程子曰西南坤方坤之体广大平易当天下之
难方解人始离艰苦不可复以烦苛严急治之当
济之宽大简易如是则人心怀而安之故利于西
南也汤除桀之虐而以宽治武王诛纣之暴而反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052-0789c.png
商政皆从宽易也无所往谓天下之难已解散无
所为也有攸往谓尚有所当解之事也天下国家
必纪纲法度废乱而后祸患生圣人既解其难而
安平无事矣是无所往也则当修复治道正纪纲
明法度进复先代明王之治是来复也谓反正理
也天下之吉也其发语辞自古圣王救难定乱其
始未暇遽为也既安定则为可久可继之治自汉
以下乱既除则不复有为姑随时维持而已故不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052-0789d.png
能成善治盖不知来复之义也有攸往夙吉谓尚
有当解之事则早为之乃吉也当解而未尽者不
早去则将复盛事之复生者不早为则将渐大故
夙则吉也(虽未即协经旨论自有理)
紫阳朱子曰解难之散也居险能动则出于险之外
矣解之象也难之既解利于平易安静不欲久为
烦扰故利于西南平易之地
(通论)林氏黄中曰蹇止乎坎中是以言利西南不利东北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052-0790a.png
解动乎险外是以但言西南之利而不复言东北
之不利也
愚案西南为向明之地东北幽暗义正相反蹇不言
利西南无以见险之当出也解不言利西南无以
见险之已出也蹇虑险难之益深故复言不利东
北解则不待言矣至两卦之西南彖传一则曰得
中一则曰得众者蹇方在难惟宜自守解难已释
可以有为也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052-0790b.png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
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
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解之时大矣㦲
(正义)山阳王氏曰天地否结则雷雨不作交通感散雷雨
乃作也雷雨之作则险厄者亨否结者散故百果
草木皆甲拆也难解之时非治难时故不言用体
尽于解之名无有幽隐故不曰义
伊川程子曰坎险震动险以动也动而出于险外是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052-0790c.png
免乎险难也故为解解利西南解难之道利在广
大平易则得众心之归也救乱除难一时之事未
能成治道也必待难解无解往然后来复先王之
治乃得中道谓合宜也有所为则夙吉也早则往
而有功缓则恶滋而害深矣既明处解之道复言
天地之解以见解时之大天地之气开散交感而
和畅则成雷雨雷雨作而万物皆生发甲拆天地
之功由解而成王者法天道行宽宥施恩惠养育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052-0790d.png
兆民至于昆虫草木乃顺解之时与天地合德也
白云郭氏曰其来复吉乃得中者险难既解而来复
乃得中道所谓获三狐而得黄矢者也有攸往夙
吉往有功者如射隼于高墉之上者也(此以有功指上六胜)
(本义之说)
建安邱氏曰大抵处时方平者易缓除恶不尽者易
滋圣人于患难方平之际既不欲人以多事自疲
又不欲人以无事自怠也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052-0791a.png
(辨正)愚案说卦传云震为蕃鲜是震本有众义不必附会
坤卦矣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正义)衡水孔氏曰赦谓放免过谓误失宥谓宽宥罪谓故
犯过轻则赦罪重则宥皆解缓之义也
伊川程子曰天地解散而成雷雨故雷雨作而为解
也赦释之宽宥之过失则赦之可也罪恶而赦之
则非义也故宽之而已君子观雷雨作解之象体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052-0791b.png
其发育则施恩仁体其解散则行宽释也
汴水赵氏曰雷者天之威雨者天之泽威中有泽犹
刑狱之有赦宥
初六无咎
(辨正)愚案内卦坎体而初六柔爻也若在他卦则有陷溺
已深之象此爻处方解之初而上邻九二之阳刚
如冰霜霰雪遇春风而解其寒冻有何凶咎解之
取义即此已著象传训以刚柔之际与坎卦四爻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052-0791c.png
刚柔际也其义正同皆谓柔与刚值而为其所变
化也旧解虽亦有理然与象传之指不合未之敢

(存疑)伊川程子曰六居解初患难既解之时以柔居刚以
阴应阳柔而能刚之义既无患难而自处得刚柔
之宜患难既解安宁无事唯自处得宜则为无咎
矣方解之初宜安静以休息之爻之辞寡所以示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052-0791d.png
紫阳朱子曰难既解矣以柔在下上有正应何咎之
有故其占如此
(存异)白云郭氏曰处解之初得无所往其来复吉之义故
无咎也
愚案郭氏既以来复得中为九二今又以为初六是
本无确见而致其说之互异也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存疑)伊川程子曰初四相应是刚柔相际接也刚柔相际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052-0792a.png
为得其宜难既解而处之刚柔得宜其义无咎也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正义)伊川程子曰九二以阳刚得中之才上应六五之君
况难方解而治之初其变尚易二既当用必须能
去小人则可以正君心而行其刚中之道田者去
害之事狐者邪媚之兽三狐指卦之三阴时之小
人也获谓能变化除去之如田之获狐也获之则
得中直之道乃贞正而吉也黄中色矢直物黄失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052-0792b.png
谓中直也群邪不去君心一入则中直之道无由
行矣
(辨正)愚案田获三狐此险难已平而天下无事之时也君
子于此不欲有所作为以扰天下而惟自守其阳
刚之德以为安危治乱之枢机乃得居解之正理
而无不吉所谓无所往而来复者正指此也程传
之说恐犹未备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052-0792c.png
(正义)伊川程子曰所谓贞吉者得其中道也除去邪恶使
其中直之道得行乃正而吉也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正义)衡水孔氏曰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
之于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物也故寇盗知其非
已所有于是竞欲夺之
临川王氏曰负者小人之事六小人之材也乘者君
子之器三君子之位也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052-0792d.png
伊川程子曰六三阴柔居下之上处非其位犹小人
宜在下以负荷而且乘车非其据也难解之时而
小人窃位复致寇矣
(馀论)安定胡氏曰六三以不正之质居至贵之地是小人
在君子之位也故致寇盗之至为害于己而夺取
之然而小人得在高位者盖在上之人慢其名器
不辨贤否而与之以至为众人所夺而致寇戎之
害也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052-0793a.png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负荷之人而且乘载为可丑恶也处非
其据德不称其器则寇戎之致乃已招取将谁咎

(馀论)雷氏西仲曰负且乘小人自以为荣而君子所耻故
可丑寇小则为盗大则为戎任使非人则变解而
蹇天下起戎矣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052-0793b.png
(辨正)愚案卦名至此爻始见以内卦险体必交外卦然后
为动而免乎险也四处重阴之间又值动体之初
未可以大动解而拇指虽动而身未动也然虽未
能动而实为动之主朋至斯孚群阴就之则信从
而被其化此阳德之本然而其所以终免于险也
旧说以拇为初六谓宜解去既与其所谓应者不
合而亦无以见其理之必然
(存疑)山阳王氏曰失位不正而比于三故三得附之为其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052-0793c.png
拇也三为之拇则失初之应故解其拇然后朋至
而信矣(辅嗣恐害应之说故以三为拇)
伊川程子曰九四以阳刚之才居上位而下与初六
之阴为应拇在下而微者谓初也居上位而亲小
人则贤人正士远退四能解去初六之阴柔则阳
刚君子之朋来至而诚合矣
紫阳朱子曰拇指初初与四皆不得其位而相应应
之不正者也然四阳初阴其类不同若能解而去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052-0793d.png
之则君子之朋至而相信矣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辨正)愚案四以刚德而处方解之会宜无所不解矣今曰
解而拇此犹震四之遂泥谓之未当位者以此
(存疑)伊川程子曰四虽阳刚然居阴于正疑不足若复亲
比小人则其失正必矣故戒必解其拇然后能来
君子以其处未当位也解者本合而离之也必解
拇而后朋至盖君子之交而小人容于其间是与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052-0794a.png
君子之诚未至也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正义)紫阳朱子曰卦凡四阴而六五当君位与三阴同类
者必解而去之则吉也
愚案解者阴化于阳之义阳能解阴阴不能自解也
六五居中得正而体本阴柔圣人欲其自解以从
天德而后无负于其位故曰君子维有解吉言不
如是则吉不可得也小人在下观上之所为六五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052-0794b.png
既能自解具阴柔则诚之所动小人莫不信从而
皆知有天德矣故曰有孚于小人
(馀论)东谷郑氏曰益之戒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如使世
之小人皆信上之所用者必君子而所解者必小
人则必改心易虑不复有投隙抵巇之望惟未孚
于小人此小人所以犹有觊幸之心也五解之主
也以其阴柔故有戒意
(存疑)伊川程子曰有孚者世云见验也可验之于小人小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052-0794c.png
小之党去则是君子能有解也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君子所解者谓退去小人也小人去则
君子之道行是以吉也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正义)伊川程子曰解极之时而独有未解者乃害之坚强
者也上居解极解道已至故能射而获之则天下
之患解已尽矣何所不利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052-0794d.png
东谷郑氏曰所谓公者非上六也言公于此爻当用
射隼之道也隼指上之阴而言也墉指上之位而
言也(易爻当如此看者甚多)
秋山王氏曰隼指上以其柔邪谓之狐以其阴鸷谓
之隼上之阴柔处震之极而居一卦之上是阴鸷
而居高者解之既极尚何俟乎故获之无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至解终而未解者悖乱之大者也射之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052-0795a.png
所以解之也解则天下平矣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052-0795b.png
大易择言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