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052-06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择言卷十四
上元程廷祚撰
(震下乾上)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正义)伊川程子曰无妄者至诚也至诚者天之道也天之
化育万物生生不穷各正其性命乃无妄也人能
合无妄之道则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也无妄有大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052-0686d.png
亨之理君子行无妄之道则可以致大亨矣利贞
法无妄之道利在贞正失贞正则妄也虽无邪心
苟不合正理则妄也乃邪心也故其匪正则为过
眚不宜有往往则妄也
紫阳朱子曰无妄实理自然之谓二体震动而乾健
九五刚中而应六二故其占大亨而利于正若其
不正则有眚而不利有所往也
敬斋胡氏曰无妄诚也诚天理之实也圣人只是循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052-0687a.png
其实理之自然无一毫私意造为故出乎实理之
外则为过眚循而行之则吉无不利卦辞爻辞皆
此意
(辨正)愚案无妄继复卦之后所谓复其见天地之心者也
实理自然之外更无别义若史记以妄作望本不
足据而先儒忽引之又误解爻辞中灾疾诸字遂
有无妄之福无妄之祸等语穿凿可删
(馀论)问虽无邪心苟不合正理则妄也既无邪何以不合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052-0687b.png
正朱子曰有人自是其心全无邪而却不合于正
理如贤者过之其心岂曾有邪却不合正理佛氏
亦岂有邪心者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
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
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正义)伊川程子曰谓初九也坤初爻变而为震刚自外而
来也震以初爻为主成卦由之故初为无妄之主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052-0687c.png
以刚变柔为以正去妄之象又刚正为主于内无
妄之义也九居初正也下动而上健是其动刚健
也刚健无妄之体也刚中而应五以刚居中正二
复以中正相应是顺理而不妄也故其道大亨通
而贞正乃天之命也天命谓天道也所谓无妄也
无妄者理之正也更有往将何之矣乃入于妄也
往则悖于天理天道所不祐可行乎哉
童溪王氏曰初九之刚乾一索于坤而得之是以为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052-0687d.png
震而无妄之外体又乾也则初九之刚实自乾来
故曰刚自外来震以初爻为主其在无妄则内体
也故曰为主于内
紫阳朱子曰以卦变卦德卦体言卦之善如此故其
占当获大亨而利于正乃天命之当然也其有不
正则不利有所往欲往何哉盖其逆天之命而天
不祐之故不可以有行也
云峰胡氏曰外卦为乾震之刚自乾来也无妄释元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052-0688a.png
亨利贞与临同命即道也无妄之往程子以为无
妄而又往本义只顺上文本意解举首尾而包中
间也不可泥文而失意
何氏玄子曰震初一刚其所从来即乾之初画无妄
外乾内震初九得外卦乾刚初爻以为内卦之主
故曰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
愚案震之刚分于乾内震则必外乾而此卦乾适居
外则谓之刚自外来也亦宜天理之在人心乃所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052-0688b.png
固有非由外铄先儒有以为寄象者亦得之然孔
子有言操则存舍则亡人之有心因操而存则未
操之时不得不谓之在外也由恐惧修省而后入
而为主此人所易晓者泥震乾内外之偶合其所
见犹浅而况卦变之说乎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正义)九家易曰天下雷行阳气普遍无物不与故曰物与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052-0688c.png
伊川程子曰雷行于天下阴阳交和相薄而成声于
是惊蛰藏振萌芽发生万物其所赋与洪纤高下
各正其性命无有差妄物与无妄也先王观天下
雷行发生赋与之象而以茂对天时养育万物使
各得其宜如天与之无妄也茂盛也茂对之为言
犹盛行永言之比对谓顺合天时天道生万物各
正其性命而不妄王者体天之道养育人民以至
昆虫草木使各得其宜乃对时育物之道也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052-0688d.png
紫阳朱子曰天下雷行震动发生万物各正其性命
是物物而与之以无妄也先王法此以对时育物
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
语类问物与无妄是各正性命之意朱子曰然一物
与他一个无妄
(馀论)石涧俞氏曰天有是时先王非能先后之也对而循
之耳物有是生先王非能损益之也育而成之耳
中庸之所谓诚即易之所谓无妄也中庸云唯天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052-0689a.png
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
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
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
参矣子思之说盖本于此
初九无妄往吉
(正义)伊川程子曰九以阳刚为主于内无妄之象以刚实
变柔而居内中诚不妄者也以无妄而往何所不
吉卦辞言不利有攸往谓既无妄不可复有往也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052-0689b.png
过则妄矣爻言往吉谓以无妄之道而行则吉也
紫阳朱子曰以刚在内诚之主也如是而往其吉可
知故其象占如此
何氏玄子曰此爻足蔽无妄全卦震阳初动诚一未
分是之谓无妄以此而往动与天合何不吉之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以无妄而往无不得其志也盖诚之于
物无不能动以之修身则身正以之治事则事得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052-0689c.png
其理以之临人则人感而化无所往而不得其志也
愚案志者心之主也初九所谓刚自外来得志则为
主于内矣程传之说似太宽泛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正义)伊川程子曰凡理之所当然者非妄也人所欲为者
乃妄也故以耕获菑畬譬之六二居中得正乃无
妄者也耕农之始穫其成终也田一岁曰菑三岁
曰畬不耕而穫不菑而畬谓不首造其事因其事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052-0689d.png
理所当然也因事之当然则是顺理应物非心意
之所造作也如是则为无妄不妄则所往利而无
害也
紫阳朱子曰柔顺中正因时顺理而无私意期望之
心故有不耕穫不菑畬之象言其无所为于前无
所冀于后也占者如是则利有所往矣
愚案初九一爻卦之所以为无妄者也六二既得无
妄当纯任天理不可以人为参之不耕获不菑畬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052-0690a.png
则利有攸往犹孟子之言直养无害则塞乎天地
之间也不耕获不菑畬极言始终皆顺其自然之
意本义以无所作为训之是矣程传谓不首造其
事亦即此意但云不耕而获不菑而畬则反为自多
其曲折也○卦爻之意盖以存心为主先儒率言处
事应物虽义理无所不该而本末之序未之详矣
(馀论)云峰胡氏曰耕穫者种而敛之也菑畬者垦而熟之
也一岁之农始于耕终于穫三岁之田始于菑终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052-0690b.png
于畬不耕穫不菑畬诸家以为不耕而穫不菑而
畬惟本义以为始终无所作为之象而必曰因时
顺理者理本自然无所作为自始至终绝无计功
谋利之心故其占曰利有攸往
次崖林氏曰田必耕然后穫必菑然后畬其耕也正
以望穫其菑也正以望畬岂有不耕穫不菑畬之
理为此语者特以明自始至终绝无营为计较之
心焉耳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052-0690c.png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未者非必之辞临卦曰未顺命是也不
耕而穫不菑而畬因其事之当然非必以穫畬之
富而为也其始耕菑乃设心在于求穫畬是以其
富也心有欲而为者则妄也
紫阳朱子曰富如非富天下之富言非计其利而为
之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052-0690d.png
(正义)伊川程子曰三以阴柔而不中正是为妄者也在无
妄之道为灾害也人之妄动由有欲也妄动而得
亦必有失知者见妄之得则知其失必与称也
愚案灾者害也六三居动体之极动而有害于无妄
者也舍其无妄之本心而以外物为可慕故为或
系之牛之象行人者外也邑人者内也驰于外者
所得虽大而必害其内故曰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也此爻专言妄动之害其义甚明程传似为得之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052-0691a.png
(存疑)紫阳朱子曰卦之六爻皆无妄者也六三处不得正
故遇其占者无故而有灾如行人牵牛以去而居
者反遭诘捕之扰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行人得牛乃邑人之灾也有得则有失
何足以为得乎
愚案行人邑人以内外而言也程子但分得失于义
疏矣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052-0691b.png
九四可贞无咎
(辨正)愚案九四初得乾健之体下乘震动可贞者言当固
守其本心之德而不诱于外方为无咎之道旧解
未为明晰
(通论)何氏玄子曰四刚阳而乾体本自无妄者也可贞固
守此则无咎初九之无妄往吉行乎其所当行者
也九四之可贞无咎止乎其所当止者也
实斋陈氏曰初九之无妄往吉赤子之心纯一不杂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052-0691c.png
最初之体故往无不吉也九四之可贞固守其初
不摇于外继起之功无不正之眚也
(馀论)紫阳朱子曰阳刚乾体下无应与可固守而无咎不
可以有为之占也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贞固守之则无咎也
(存疑)童溪王氏曰正者人之性也非外铄我者我固有之
也因其固有而不失之故曰可贞无咎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052-0691d.png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辨正)愚案无妄者实理自然之谓少有作为而即害之矣
卦至九五纯刚之天德已深入于心体缠固而不
可解疾犹烟霞痼疾之疾非谓实有为之病者也
药所以攻疾无妄之疾而可攻乎五之有疾而勿
药与二之有田而不耕穫不菑畬同意皆恐人以
作为害之也旧解不知疾为假设之象遂多误训
程子引有苗管蔡为喻不仅失之不切且诚如所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052-0692a.png
云则舜之诞敷文德周公痛二叔之不吊岂皆勿
药者乎
(存疑)伊川程子曰九以中正居尊位下复以中正顺应之
可谓无妄之至者也其道无以加矣疾为之病者
也以九五之无妄如其有疾勿以药治则有喜也
有喜谓疾自亡也无妄之所谓疾者谓若治之而
不治率之而不从化之而不革以妄而为无妄之
疾舜之有苗周公之管蔡孔子之叔孙武叔是也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052-0692b.png
既已无妄而有疾之者则当自如无妄之疾不足
患也若遂自攻治乃是渝其无妄而迁于妄也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人之有妄理必修改既无妄矣复药以
治之是反为妄也其可用乎故云不可试也试暂
用也犹曰少尝之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正义)伊川程子曰上九居卦之终无妄之极者也极而复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052-0692c.png
行过于理也过于理则妄也故有过眚而无所利矣
紫阳朱子曰上九非有妄也但以其穷极而不可行
耳故其象占如此
何氏玄子曰彖所谓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者
愚案无妄行宜句言恃其刚而过用之者也则所谓
匪正矣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正义)何氏玄子曰无妄之行犹彖传所云无妄之往上九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052-0692d.png
乾之穷与乾亢龙义同故二小象亦同以其一意
于行故曰眚以其时位使然故曰灾
(乾下艮上)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正义)伊川程子曰莫大于天而在山中艮在上而止乾于
下皆蕴畜至大之象也在人为学术道德充积于
内乃所畜之大也凡所畜聚皆是专言其大者人
之蕴畜宜得正道故云利贞若夫异端偏学所畜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052-0693a.png
至多而不正者固有矣既道德充积于内宜在上
位以享天禄施为于天下则不独于一身之吉天
下之吉也若穷处而自食于家道之否也故不家
食则吉所畜既大宜施之于时济天下之艰险乃
大畜之用也故利涉大川此只据大畜之义而言
彖更以卦之大德而言诸爻则惟有止畜之义盖
易体道随宜取明且近者
紫阳朱子曰大阳也以艮畜乾又畜之大者也又以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052-0693b.png
内乾刚健外艮笃实辉光是以能日新其德而为
畜之大也九自五而上六五尊而尚之又能止健
皆非大正不能故其占为利贞而不家食吉也又
六五下应于乾为应乎天故其占又为利涉大川
也不家食谓食禄于朝不食于家也
(辨正)愚案序卦皆取反对如小畜与履对大畜与无妄对
皆有实义不可假借先儒往往以大畜与小畜相
提而并论故有小畜以小畜大大畜以大畜小之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052-0693c.png
说徒见卦名之偶尔相似而不知其取义之悬绝
也大畜无妄之所以相对者无妄言心大畜言学
心受之天学成于人圣人之学固守其心之天德
而扩充之焉耳人之有心放失甚易大畜内乾外
艮有止而聚之之象不家食吉以乾而受艮之止
于此见乾之不自用也利涉大川艮能止乾于此
见艮之所止者大也斯卦之用重在艮彖传之尚
贤养贤皆指艮而言乾能听命于艮故曰尚曰养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052-0693d.png
养犹言奉也不家食旧说以为食禄于朝果尔则
所谓吉属贤者乎属养贤者乎且彖辞既有此义
不宜六爻之中无一与此应者而惟见受止于艮
之义此学者所当详审而求其当也今姑以程朱
之说列之正义云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
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以卦之才德而言也乾体刚健艮体笃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052-0694a.png
实人之才刚健笃实则所畜能大充实而有辉光
畜之不已则其德日新也刚上阳居上也阳刚居
尊位之上为尚贤之义止居健上为能止健之义
止乎健者非大正则安能以阳刚在上与尊尚贤
德能止至健皆大正之道也大畜之人所宜施其
所畜以济天下故不食于家则吉谓居天位享天
禄也国家养贤贤者得行其道也利涉大川谓大
有蕴畜之人宜济天下之艰险也彖更发明卦才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052-0694b.png
云所以能涉大川者以应乎天也六五君也下应
乾之中爻乃大畜之君应乾而行也所行能应乎
天无艰险之不可济况其他乎
紫阳朱子曰能止健不说健而止见得是艮来止这

(辨正)愚案刚健谓乾笃实辉光皆谓艮也艮之彖传曰其
道光明谦之彖传曰天道下济而光明指内卦之
艮而言王辅嗣以辉光日新其德为句程传因之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052-0694c.png
疑皆误○传首言日新其德又言能止健大正也
其为论学之卦无疑而养贤之义与鼎卦之大亨
以养圣贤断有别矣
(通论)止泉朱氏曰无妄尊德性也主忠信也大畜道问学
也徙义也非无妄则不能大畜非大畜则无妄亦
无由而日新
(存异)东谷郑氏曰畜有三义以蕴畜言之畜德也以畜养
言之畜贤也以畜止言之畜健也刚健笃实辉光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052-0694d.png
日新其德此蕴畜之大者养贤以及万民此畜养
之大者乾天下之至健而四五能畜之此畜止之
大者故彖传兼此三者言之
愚案郑氏之说甚属支离盖此卦以艮为主惟取止
义止则不散畜止蕴畜非有二也养贤以及万民
乃颐卦之用岂得谓彖传兼是义乎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正义)伊川程子曰天为至大而在山之中所畜至大之象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052-0695a.png
人之蕴畜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
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畜成
其德乃大畜之义也
龟山杨氏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非徒资闻见而已
所以畜德也畜德则所畜大矣世之学者誇多斗
靡以资闻见亦乌用学为哉
紫阳朱子曰天在山中不必实有是事但以其象言
之耳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052-0695b.png
鹤山魏氏曰天在山中譬则心之体也闻一言焉见
一行焉审问而谨思明辨而笃行即所以畜其心
之德盖畜故乃所以养新而新非自外至也
初九有厉利己
(辨正)愚案大畜所以畜止天德也卦之大用在艮故有止
健之说若以爻而论则艮之三爻以止物为义乾
之三爻以自止为义初九居健体之始动而易流
不能固守则一折而入于人欲之私其可危莫甚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052-0695c.png
焉故曰有厉于此而能止之乃可以养天德之基
而所谓大者自是而可畜矣故曰利己已者止也
程子谓乾三爻义取被止今详玩爻辞不见此义
且所谓初见畜于四者亦颇无义理所未解也
(通论)虚斋蔡氏曰初九不可进而未必能自不进故戒之
曰进则有厉惟利于己也若九二之处中能自止
而不进者也则以其所能言之曰舆说輹
(存疑)衡水孔氏曰初九虽有应于四四乃抑畜于己今往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052-0695d.png
则有危厉唯利休己不须前进则不犯祸灾也
伊川程子曰大畜艮止畜乾也故乾三爻皆取被止
为义艮三爻皆取止之为义初以阳刚又健体而
居下必上进者也六四在上畜止于己安能敌在
上得位之势若犯之而进则有危厉故利在己而
不进也在他卦则四与初为正应相援者也在大
畜则相应乃为相止畜上与三皆阳则为合志盖
阳皆上进之物故有同志之象而无相止之义(案以)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052-0696a.png
(旧例言之初与四为正应而初爻反曰有厉三与上为不相应而象传反曰合志此皆旧例之误不)
(可曲为之说)
紫阳朱子曰乾之三阳为有所止故内外之卦各取
其义初九为六四所止故其占往则有危而利于
止也
象曰有厉利己不犯灾也
(辨正)愚案不犯灾者言不以道心而陷于人心之危也若
以灾为灾祸之灾则于此卦似不相应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052-0696b.png
(存疑)伊川程子曰有危则宜已不可犯灾危而行也不度
其势而进有灾必矣
九二舆说輹
(辨正)愚案舆本行地之物以喻健也而说其辐以喻止之
暂也至健之物而能暂止以二居位得中能自守
其天德所止虽暂而所存者大矣故象曰中无尤

(存疑)伊川程子曰二为六五所畜止势不可进也五据在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052-0696c.png
上之势岂可犯也二虽刚健之体然其处得中道
故进止无失虽志于进度其势之不可则止而不
行如车舆脱去轮輹谓不行也
紫阳朱子曰九二亦为六五所畜以其处中故能自
止而不进有此象也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存疑)伊川程子曰舆脱輹而不行者盖其处得中道动不
失宜故无过尤也善莫善于刚中柔中者不至于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052-0696d.png
过柔耳刚中中而才也初九处不得中故戒以有
危宜已二得中进止自无过差故但言舆脱輹谓
其能不行也不行则无尤矣初与二乾体刚健而
不足以进四与五阴柔而能止时之盛衰势之强
弱学易者所宜深识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辨正)愚案九三健之极动之至而居内体之上曰良马逐
此知诱于外之象也曰利艰贞不可任其放逸也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052-0697a.png
艰贞之道在严其防以制之故又曰日闲舆卫而
其要不外于求其止利有攸往往者非它往而止
乎艮则畜矣彖辞所谓不家食者即此象传所谓
上合志亦谓此也此卦下三爻旧说似皆难信学
者辨之
(存疑)伊川程子曰三刚健之极而上九之阳亦上进之物
又处畜之极而思变也与三乃不相畜而同志相
应以进者也三以刚健之才而在上者与合志而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052-0697b.png
进其进如艮马之驰逐言其速也虽其进之势速
不可恃其才之健与上之应而忘备与慎也故必
艰难其事而由贞正之道舆者用行之物卫者所
以自防当自日常闲习其车舆与其防卫则利有
攸往矣三乾体而居正能贞者也当有锐进故戒
以知难与不失其贞也志既锐于进虽刚明有时
而失不得不诫也
紫阳朱子曰三以阳居健极上以阳居畜极极而通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052-0697c.png
之时也又皆阳爻故不相畜而俱进有良马逐之
象焉然过刚锐进故其占必戒以艰贞闲习乃利
于有往也曰当为日月之日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存疑)伊川程子曰所以利有攸往者以与在上者合志也
上九阳性上进且畜已极故不下畜三而与合志
上进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052-0697d.png
(正义)伊川程子曰以位而言则四下应于初畜初者也初
居最下阳之微者微而畜之则易制犹童牛而加
牿大善而吉也
紫阳朱子曰童者未角之称牿施横木于牛角以防
其触诗所谓楅衡者也止之于未角之时为力则
易大善之吉也故其象占如此学记曰禁于未发
之谓豫正此意也
(辨正)愚案此卦上艮下乾义取止健亦假象尔若谓四必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052-0698a.png
畜初五必畜二似不无拘泥之失盖上卦全体艮
止而四当其初故为童牛之牿五则进矣故又为
豮豕之牙于本爻起止畜之义理自可通不待下
指乾爻而义亦无碍且牛豕自宜目阴爻而未必
可以加诸至尊之乾卦也学者详之
(通论)紫阳朱子曰大畜下三爻取其能自畜而不进上三
爻取其能畜彼而不使进然四能止之于初故为
力易五则阳已进而止之则难但以柔居尊得其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052-0698b.png
机会可制故亦吉但不能如四之元吉耳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天下之恶已盛而止之则上劳于禁制
而下伤于刑诛故畜止于微小之前则大善而吉
不劳而无伤故可喜也四之畜初是也上畜亦然
六五豮豕之牙吉
(正义)紫阳朱子曰阳已进而止之不若初之易矣然以柔
居中而当尊位是以得其机会而可制故其象如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052-0698c.png
此占虽吉而不言元也
(辨正)平庵项氏曰牙埤雅云以杙系豕也胡翼之易传正
用其说今案牿以制牛则牙以制豕可知二说宜

愚案虞仲翔曰剧豕称豮令不害物崔氏憬引说文
云豮剧豕今俗犹呼剧猪是也此即程传所本孔
仲达曰观辅嗣注意豮是禁制损去之名又引褚
氏云豮除也除其牙也又引尔雅云坟大防古字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052-0698d.png
假借通用豮牙谓防止其牙也观以上诸说豮字
向无确解可知虞崔之训颇觉迂回难通王氏褚
氏稍为近之然与四爻义例不相比附项氏以牙
为制豕之具善矣然则豮者其刚躁之意乎
(馀论)伊川程子曰六五居君位止畜天下之邪恶夫以亿
兆之众发其邪欲之心人君欲力以制之虽密法
严刑不能胜也夫物有总摄事有机会圣人操得
其要则视亿兆之心犹一心道之斯行止之则戢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052-0699a.png
故不劳而治其用若豮豕之牙也豕刚躁之物而
牙为刚利若强制其牙则用力劳而不能止其躁
猛虽絷之维之不能使之变也若豮去其势则牙
虽存而刚躁自止其用如此所以吉也君子览豮
豕之义知天下之恶不可以力制也则察其机持
其要塞绝其本原故不假刑法严峻而恶自止也
且如止盗民有欲心见利则动苛不知教而迫于
饥寒虽刑杀日施其能胜亿兆利欲之心乎圣人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052-0699b.png
则知所以止之之道不尚威刑而修政教使之有
农桑之业知廉耻之道虽赏之不窃矣故止恶之
道在知其本得其要而已不严刑于彼而修政于
此是犹患豕牙之利不制其牙而豮其势也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通论)平庵项氏曰喜者据己言之庆则其喜及人五居君
位故及人也若论止物之道则制之于初乃为大
善故四为元吉五独得吉而已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052-0699c.png
(馀论)伊川程子曰在上者不知止恶之方严刑以敌民欲则
其伤甚而无功若知其本制之有道则不劳无伤
而俗革天下之福庆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
(辨正)紫岩张氏曰刚在上为何何谓胜其任
童溪王氏曰何如何校之何释文曰梁武帝读音贺
是也
草庐吴氏曰后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何天衢以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052-0699d.png
元亨何作荷何天之衢其辞犹诗言何天之休何
天之龙
折中曰案何字程传以为误加本义以为发语而诸家
皆以荷字为解义亦可从盖刚上尚贤者惟上九一
爻当之且为艮主是卦之主也故取尚贤之义则是
贤路大通卦所谓不家食者此已取艮主之义则能
应天止健卦所谓涉大川者此已故天衢者喻其道
也荷天之衢者言其遇时之通也杂卦云大畜时也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052-0700a.png
正谓此也吴氏引商颂之诗者语意尤近
愚案何天之衢甚言所畜之大也象传曰道大行者
亦谓畜至于极则乾道大行而无缺少放逸之虑
也解者多谓畜极而通通义未知何措又谓畜极
则散尤误
(存异)伊川程子曰予闻之胡先生曰天之衢亨误加何字
事极则反理之常也故言极而亨小畜畜之小故
极而成大畜畜之大故极而散极既当变又阳性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052-0700b.png
上行故遂散也天衢天路也谓虚空之中云气飞
鸟往来故谓之天衢天衢之亨谓其通亨旷阔无
有蔽阻也在畜道则变矣变而亨非畜道之亨也
紫阳朱子曰何天之衢言何其通达之甚也畜极而
通豁达无碍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馀论)广平游氏曰畜道之成贤路自我而四达矣故曰何
天之衢亨彖曰刚上而尚贤则大畜之义主于上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052-0700c.png
九也崇俊良以列庶位推毂贤路使天下无家食
之贤者上九之任也天下至于无家食之贤则道
之大行孰盛于此
沈氏守约曰何天之衢尚贤也大畜之时已独居上
五以柔尚之畜盛德而处上止众贤而聚王庭以
天衢之亨为己之任畜道至此贤路不塞其道盛
矣故曰道大行也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052-0700d.png
大易择言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