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052-05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择言卷三
上元程廷祚撰
(震下坎上)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正义)紫阳朱子曰屯难也物始生而未通之意故其为字
象草穿地始出而未申也其卦以震遇坎乾坤始
交而遇险陷故其名为屯震动在下坎险在上是
卷三 第 1b 页 WYG0052-0506b.png
能动乎险中能动虽可以亨而在险则宜守正而
未可遽进故筮得之者其占为大亨而利于正但
未可遽有所往耳又初九阳居阴下而为成卦之
主是能以贤下人得民而可君之象故筮立君者
遇之则吉也
双湖胡氏曰屯难之世而曰元亨亦犹蛊坏之时有
元亨之义卦辞大抵主在震初九一爻勿用有攸
往震性好动戒震也
卷三 第 2a 页 WYG0052-0506c.png
(辨正)愚案屯继乾坤之后为洪荒初辟之象卦之初九一
阳始建为肇有君长之象侯即君也邃古之初人
之才德出众者必为百姓所推以为长而谓之侯
其才德又出于众始王天下在易屯言建侯而师
比始言王开辟之初先有诸侯而后有天子故也
详屯卦之侯乃百姓所建之侯非天子之所得而
封孔氏仲达谓王者建立诸侯程传以为广资辅
助误矣
卷三 第 2b 页 WYG0052-0506d.png
(通论)汴水赵氏曰卦辞总一卦之大义爻辞则探卦辞之
所指析而明之如吉无不利则亨利之义盘桓班
如几不如舍皆勿用有攸往之义初之建侯即显
卦彖利建侯之辞为初而发馀卦放此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
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正义)伊川程子曰以云雷二象言之则刚柔始交也以坎
震二体言之动乎险中也刚柔始交未能通畅则
卷三 第 3a 页 WYG0052-0507a.png
艰屯故云难生又动于险中为艰屯之义所谓大
亨而贞者雷雨之动满盈也阴阳始交则艰屯未
能通畅及其和洽则成雷雨满盈于天地之间生
物乃遂屯有大亨之道也
紫阳朱子曰以二体释卦名义始交谓震难生谓坎
以二体之德释卦辞动震之为也险坎之地也自
此以下释元亨利贞乃用文王本意以二体之象
释卦辞雷震象雨坎象天造犹言天运草杂乱昧
卷三 第 3b 页 WYG0052-0507b.png
晦冥也阴阳交而雷雨作杂乱晦冥塞乎两问天
下未定名分未明宜立君以统治而未可遽谓安
宁之时也不取初九爻义者取义多端姑举其一
(蔡虚斋曰杂乱则不定矣故下云天下未定晦冥则不明矣故下云名分未明)
何氏元子曰震之未动坎气为云云上雷下郁结而
未成雨所以为屯动则云化为雨雷上雨下屯之
郁结者变而为解而未亨者果大亨矣
(辨正)或问本义云此以下释元亨利贞用文王本义何也
卷三 第 4a 页 WYG0052-0507c.png
朱子曰乾元亨利贞至孔子方作四德说后人不
知谓文王作易便作四德说非也如屯卦所谓元
亨利贞者以其能动虽可以亨而在险则宜守正
故筮得之者其占为大亨而利于正初非谓四德
也故孔子释此彖辞只曰动乎险中大亨贞是用
文王本义释之也
愚案乾坤二卦刚柔之未交者也以下六十二卦则
皆刚柔之相交而自屯始故传曰刚柔始交非谓
卷三 第 4b 页 WYG0052-0507d.png
震也难生指震坎相际亦非专谓坎也观动乎险
中并举二卦之体则难生之不得专谓坎也明矣
程传得之○震之动足以致亨而遇险于外则当
贞传曰动乎险中而即曰大亨贞其意如是本义
看贞字轻故于此处不释程传谓人有致亨之道
在夫贞固虽知重贞字之义而其说则颠矣○雷
雨之动必满盈而后能成生物之功言造化且然
人之于屯尽其道以济之而待其亨所谓贞也求
卷三 第 5a 页 WYG0052-0508a.png
其亨而出于非道者非贞也此句承上文之大亨
贞而起下文建侯不宁之意程传直以雷雨之动
为大亨而正未能自达其指本义则以为杂乱晦
冥之象亦失之疏矣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正义)伊川程子曰坎不云雨而云云者云为雨而未成者
也未能成雨所以为屯君子观屯之象经纶天下
之事以济于屯难经纬纶缉谓营为也
卷三 第 5b 页 WYG0052-0508b.png
紫阳朱子曰坎不言水而言云者未通之意经纶治
丝之事经引之纶理之也屯难之世君子有为之
时也
平庵项氏曰经者立其规模纶者纠合而成之亦有
艰难之象焉
厚斋冯氏曰云雷方作而未有雨有屯结之象君子
观象以治世之屯犹治丝者既经之又纶之所以
解其结而使就条理也
卷三 第 6a 页 WYG0052-0508c.png
(通论)隆山李氏曰坎在震上为屯以云方上升畜而未散
也坎在震下为解以雨泽既沛无所不被也故雷
雨作者乃所以散也而云雷方兴则屯难之始也
草庐吴氏曰水气自地而上升于天则为云故象云
者坎在上卦也水气自天下降于地则为雨故象
雨者坎在下卦也○又曰云升于上而雷动于下
未能成雨则郁结而屯及雷动于上而雨降于下
则屯之郁结解矣故上雷下雨之卦名为解而上
卷三 第 6b 页 WYG0052-0508d.png
云下雷之卦名为屯也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正义)伊川程子曰初以阳爻在下乃刚明之才当屯难之
世居下位者也未能便往济屯故磐桓也方屯之
初不磐桓而遽进则犯难矣故宜居正而固其志
凡人处屯难则鲜能守正苟无贞固之守则将失
义安能济时之屯乎
紫阳朱子曰磐桓难进之貌屯难之初以阳在下又
卷三 第 7a 页 WYG0052-0509a.png
居动体而上应阴柔险陷之爻故有磐桓之象然
居得其正故其占利于居贞又本成卦之主以阳
下阴为民所归侯之象也故其象如此而占者如
是则利建以为侯也
虚斋蔡氏曰居贞者以时势未可进而不遽进也爻
之磐桓即卦所谓屯也爻之利居贞即卦辞所谓
利贞勿用有攸往也利建侯又作象看而占在其
中如子克家例
卷三 第 7b 页 WYG0052-0509b.png
(辨正)东莱吕氏曰说者谓初以刚居屯难之世恐其锐于
进故戒之以磐桓此说不然盖初以刚明之才乃
能与时消息自制其刚磐桓而不敢骋此正所谓
自胜之强也此正所谓刚也惟刚然后能磐桓孰
谓以刚为戒也
(通论)汉上朱氏曰动乎险中者非善下不能得众非刚强
不能济弱故屯卦之用在此一爻
语类问利建侯朱子曰彖辞一句盖取初九一爻之
卷三 第 8a 页 WYG0052-0509c.png
义初九盖成卦之主也一阳居二阴之下有以贤
下人之象有为民归往之象故象曰以贵下贱大
得民也
(馀论)山阳王氏曰处屯之初动则难生不可以进故磐桓
也处此时也其利安在不唯居贞建侯乎夫息乱
以静守静以侯安民在正宏正在谦屯难之世民
思其主之时也初处其首而又下焉爻备斯义宜
其得民也
卷三 第 8b 页 WYG0052-0509d.png
(存异)石涧俞氏曰磐大石也与渐六二之磐同桓柱也礼
记檀弓篇所谓桓楹是也横渠张子曰磐桓犹言
柱石或以磐桓为盘旋徘徊之义误矣
愚案以磐桓为柱石不合屯所以立卦之义而象传
之言虽磐桓又何说也乃张子既为此言而石涧
复持之甚坚其近于好奇者欤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正义)山阳王氏曰不可以进故磐桓也非为宴安弃成务
卷三 第 9a 页 WYG0052-0510a.png
也故虽磐桓志行正也
伊川程子曰贤人在下时苟未利虽磐桓未能遂往
济时之屯然有济屯之志与济屯之用志在行其
正也当屯难之时以阳而来居阴下为以贵下贱
之象方屯之时阴柔不能自存有一刚阳之才众
所当从也更能自处卑下所以大得民也或疑方
屯于下有何贵乎夫以刚明之才而下于阴柔以
能济屯之才而下于不能乃以贵下贱也况阳之
卷三 第 9b 页 WYG0052-0510b.png
于阴自为贵乎
诚斋杨氏曰磐桓不进岂真不为哉居正有待而其
志未尝不欲行其正也故周公言居贞而孔子言
行正
东莱吕氏曰人徒见君子居屯难之时磐桓不进而
不知其志乃在于行正道也苟轻进易合岂能行
道乎
(通论)云峰胡氏曰乾坤初爻提出阴阳二字此则以阳为
卷三 第 10a 页 WYG0052-0510c.png
贵阴为贱阳为君阴为民尊阳之义益严矣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
乃字
(正义)紫岩张氏曰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盖以二抱节守
志于艰难之世而不失其贞也若太公在海滨伊
尹在莘野孔明在南阳义不苟合是为女贞
紫阳朱子曰班分布不进之貌字许嫁也礼曰女子
许嫁笄而字
卷三 第 10b 页 WYG0052-0510d.png
愚案六二以阴柔处刚之上则为无主又居动体则
不能不妄动此屯邅班如之所以立象也匪寇以
下大抵皆戒其妄动之意后儒不解象传乘刚之
说而以寇为指初九终属未安今姑阙之
(通论)问十年乃字十年只是指数穷理极而言耶朱子曰
易中此等取象不可晓如说十年三年七日八月
等处皆必有所指但今不可穿凿姑阙之可也
平庵项氏曰凡称马者皆阴爻惟大畜九三特举乾
卷三 第 11a 页 WYG0052-0511a.png
本象称良马他马皆阴也(或谓乘马班如当连下句读为指九五而言者)
(然与此说又不合)
(存疑)山阳王氏曰寇谓初也无初之难则与五婚矣故曰
匪寇婚媾也志在于五不从于初故曰女子贞不
字也
伊川程子曰二以阴柔居屯之世虽正应在上而逼
于初刚故屯难邅回○又曰二逼近于初阴乃阳
所求柔者刚所陵柔当屯时固难自济又为刚阳
卷三 第 11b 页 WYG0052-0511b.png
所逼故为难也设匪逼于寇难则往求于婚媾矣
婚媾正应也寇非理而至者
紫阳朱子曰六二阴柔中正有应于上而乘初刚故
为所难而邅回不进然初非为寇也乃求与己为
婚媾耳但己守正故不之许至于十年数穷理极
则妄求者去正应者合而可许矣爻有此象故因
以戒占者(此以寇与婚媾俱指初言)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卷三 第 12a 页 WYG0052-0511c.png
(正义)云峰胡氏曰柔乘刚非常也十年乃字则应乎刚而
反常也
(辨正)愚案经言乘刚者五其四属震(屯六二豫六五噬嗑六二震六二)
者谓阴爻为阳爻所逼非也夫刚为天德乘而上
之则与之相背故多凶咎观夬之柔乘五刚为以
贱加贵之象则其义可识矣又案震为阳之初起
其义最重故乘刚多于震发之至此卦处乾坤之
始交初九体震而为百八十六阳爻之首(除乾卦)
卷三 第 12b 页 WYG0052-0511d.png
之大无踰于此六二以阴柔乘而上之显然与刚
德相背此岂可动之道乎故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夫柔与刚逆非道之常故又言反其常道而后可
动以申释十年乃字之义刚者卦之所尊动者道
之所慎全易之用定于此矣旧说于乘刚多失其
解故辨之于此(凡易中乘刚皆作此解)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正义)伊川程子曰六三以柔居刚柔既不能安屯居刚而
卷三 第 13a 页 WYG0052-0512a.png
不中正则妄动惟贪于所求既不足以自济又无
应援将安之乎如即鹿而无虞人也入山林者必
有虞人以导之无导之者则惟陷入于林莽中君
子见事之几微不若舍而勿逐往则徒取穷吝而

紫阳朱子曰阴柔居下不中不正上无正应妄行取
困为逐鹿无虞陷入林中之象君子见几不如舍
去若往逐而不舍必致羞吝戒占者宜如是也
卷三 第 13b 页 WYG0052-0512b.png
(辨正)紫阳朱子曰沙随盛称唐人郭京易好近寄得来说
鹿当作麓象辞当作即麓无虞何以从禽也问郭
据何书曰渠云曾得王辅嗣亲手与韩康伯注底
易本然难考据
(通论)云峰胡氏曰卦下体震震动也初九利居贞犹戒其
轻动六二贞不字则喜其不轻动六三不中不正
上无正应而妄动取困必矣故有逐鹿无虞陷入
林中之象几者动之微圣人于其动而勉之曰不
卷三 第 14a 页 WYG0052-0512c.png
如舍惧之曰往吝戒其动也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事不可而妄动以从欲也无虞而即鹿
以贪禽也君子则见几而舍之不从若往则可吝
而困穷也
云峰胡氏曰经言不如舍辨之审也传言舍之去之
决也
虚斋蔡氏曰从字重是心贪乎禽也故著以字所谓
卷三 第 14b 页 WYG0052-0512d.png
禽荒者也是以身徇物也
(辨正)沙随程氏曰蔡邕石经郭京举正即鹿无虞何以从
禽也皆有何字今本脱
(通论)慈湖杨氏曰夫无虞而即鹿者心在乎禽为禽所蔽
虽无虞犹漫往不省其不可也动于利禄不由道
而漫往求者如之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正义)会稽虞氏曰之外称往
卷三 第 15a 页 WYG0052-0513a.png
蒋氏仁敬曰指从九五凡进上为往
愚案六四处屯难之时求而后往以其有择主之明
也婚媾断指九五往以虞氏蒋氏之说为正先儒
多谓下求婚媾义殊未安姑阙之
(馀论)龟山杨氏曰六四静而正居险而不妄动者也故曰
乘马班如班如者有待而行也屯难之时智者以
其谋勇者以其力竞时赴功者皆是也而四独居
险而不为难待求而后往非择义之明畴克尔故
卷三 第 15b 页 WYG0052-0513b.png
往吉无不利而孔子曰求而往明也孔明之于先
主其几是乎
(存疑)伊川程子曰六四才不足以济屯若能求贤以自辅
则可济矣初阳刚之贤乃是正应己之婚媾也若
求此阳刚之婚媾往与共辅阳刚中正之君(此往字亦)
(作之外说而义不切)济时之屯则吉而无所不利也
紫阳朱子曰阴柔居屯不能上进故为乘马班如之
象然初九守正居下以应于己故其占为下求婚
卷三 第 16a 页 WYG0052-0513c.png
媾则吉也(此以往为下而从初)
象曰求而往明也
(存疑)伊川程子曰知己不足求贤自辅而后往可谓明矣
居得致之地己不能而遂己至暗者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正义)紫阳朱子曰九五虽以阳刚中正居尊位然当屯之
时陷于险中虽有六二正应而阴柔才弱不足以
济初九得民于下众皆归之九五坎体有膏润而
卷三 第 16b 页 WYG0052-0513d.png
不得施为屯其膏之象占者以处小事则守正犹
可获吉以处大事则虽正而不免于凶
鹤山魏氏曰周礼有大贞谓大卜如迁国立君之事
五处险中不利有所作为但可小事不可大事曰
小贞吉大贞凶犹书所谓作内吉作外凶用静吉
用作凶者
愚案膏泽坎体所具以时际艰难未能远施若建国
之初用度不足开创之始利益未兴之类五之屯
卷三 第 17a 页 WYG0052-0514a.png
膏五之时自为之也非初得民于下而已无辅助
之谓也膏之既屯则举动不可不慎但可小事而
不可大事所谓勿用有攸往矣魏氏之说是也
(通论)草庐吴氏曰凡坎在上体者象水之气升而为云屯
需是也坎在下体者象水之液降而为雨解是也
屯卦坎在上为云而不为雨天之膏泽艰屯而不
下之象
(存异)伊川程子曰膏泽有所不下是威权不在已也威权
卷三 第 17b 页 WYG0052-0514b.png
去已而欲骤正之(骤正谓大贞)求凶之道鲁昭公高贵
乡公之事是也故小贞则吉也小贞则渐正之也
若盘庚周宣修德用贤复先王之政谓以道驯致
为之不暴也
愚案贞固训正而正人之不正自古未有谓之贞者
程子泥于贞之本训而别为是说未之敢信也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膏泽不下及是以德施未能光大也人
卷三 第 18a 页 WYG0052-0514c.png
君之屯也
谷氏拙侯曰施字当泽字泽屯而不施即未光非谓
得施而但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正义)伊川程子曰六以阴柔居屯之终在险之极而无应
援居则不安动无所之乘马欲往复班如不进穷
厄之甚至于泣血涟如屯之极也
石门梁氏曰屯之极乃亨之时也而上六阴柔无应
卷三 第 18b 页 WYG0052-0514d.png
不离于险是安有亨之时哉坎为血卦又为加忧
泣血涟如之象也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屯难穷极莫知所为故至泣血颠沛如
此其能长久乎夫卦者事也爻者事之时也分三
而又两之足以包括众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天下之能事毕矣(卦为事时与位为爻程子此论极确)
(通论)秀岩李氏曰何可长也凡四言之此爻与豫之上六
卷三 第 19a 页 WYG0052-0515a.png
中孚之上九皆戒之之意若否之上九则幸之之
辞也
泉峰龚氏曰屯卦六爻皆有屯难未通之意初磐桓
见难而不轻进者也三即鹿无虞犯难而妄进者
也二四乘马班如处屯之中欲进而未能者也上
乘马泣血处屯之极欲进而无所之者也九五屯
其膏为膏泽不下于民所施之屯者也初二三四
上之屯在下之屯也九五之屯在上之屯也在下
卷三 第 19b 页 WYG0052-0515b.png
之屯其屯在已在上之屯天下之屯也君子欲尽
亨屯之道亦视其时之可否而为进退尔
折中曰卦者时也爻者位也此圣经之明文而历代诸
儒所据以为说者不可易也然沿袭之久每局于见
之拘遂流为说之误何则其所目为时者一时也其
所指为位者一时之位也如屯则定为多难之世而
凡卦之六位皆处于斯世而有事于屯者也夫是以
二为初所阻五为初所逼遂使一卦六爻止为一时
卷三 第 20a 页 WYG0052-0515c.png
之用而其说亦多驳杂而不槩于理此谈经之敝也
盖易卦之所谓时者人人有之如在屯则士有士之
屯穷居未达者是也君臣有君臣之屯志未就功未
成者是也甚而庶民商贾之贱其不逢年而钝于市
者皆屯也圣人系辞可以包天下万世之无穷岂为
一时一事设哉苟达此义则初自为初之屯德可以
有为而时未至也二自为二之屯泽可以远施而为
之宜以渐也其馀三爻义皆放是盖同在屯卦则皆
卷三 第 20b 页 WYG0052-0515d.png
有屯象异其所处之位则各有处屯之理中间以承
乘比应取义者亦虚象尔故二之乘刚但取多难之
象初不指初之为侯也五之屯膏但取未通之象亦
不因初之为侯也今曰二为初阻五为初逼则初乃
卦之大梗而易为衰世之书岂圣人意哉六十四卦
之理皆当以此例观之庶乎辞无窒碍而义可得矣
愚案有卦则有爻有爻则有位爻之始终见于初上
是非备于中爻此位之别也所处之位不同则理
卷三 第 21a 页 WYG0052-0516a.png
从之而异六位之中彼此不必相谋一爻之内其
理随在而具承乘比应虽有偶合之处要非经义
之所固有后儒之牵合附会诚说经之敝也 折
中之论至矣故于屯卦之末谨载焉
(坎下艮上)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利贞
(正义)伊川程子曰为卦艮上坎下艮为山为止坎为水为
卷三 第 21b 页 WYG0052-0516b.png
险山下有险遇险而止莫知所之蒙之象也水必
行之物始出未有所之故为蒙及其进而为亨义
蒙有开发之理亨之义也卦才时中乃致亨之道
六五为蒙之主而九二发蒙者也我谓二也二非
蒙主五既巽顺于二二乃发蒙者也故主二而言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五居尊位有柔顺之德而
方在童蒙与二为正应而中德又同能用二之道
以发其蒙也二以刚中之德在下为君所信向当
卷三 第 22a 页 WYG0052-0516c.png
以道自守待君至诚求已而后应之则能用其道
匪我求于童蒙乃童蒙来求于我也筮占决也初
筮告谓至诚一意以求已则告之再三则渎慢矣
故不告也发蒙之道利以贞正又二虽刚中然居
阴故宜有戒
紫阳朱子曰蒙昧也物生之初蒙昧未明也其卦以
坎遇艮山下有险蒙之地也内险外止蒙之意也
故其名为蒙亨以下占辞也九二内卦之主以刚
卷三 第 22b 页 WYG0052-0516d.png
居中能发人之蒙者而与六五阴阳相应故遇此
卦者有亨道也我二也童蒙幼稚而蒙昧谓五也
筮者明则人当求我而其亨在人筮者暗则我当求
人而亨在我人求我者当视其可否而应之我求
人者当致其精一而扣之而明者之养蒙与蒙者
之自养又皆利于以正也
又曰人来求我我则当视其可否而告之盖视其来
求我之发蒙者有初筮之诚则告之再三烦渎则
卷三 第 23a 页 WYG0052-0517a.png
不告之也我求人则当致其精一以叩之盖我而
求人以发蒙则当尽初筮之诚而不可有再三之
渎也
平庵项氏曰待其求而后教之则其心相应而不违
致一以导之则其受命也如响
石涧俞氏曰渎与少仪毋渎神之渎同不告与诗小
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之义同初筮则其志专一
故告再三则烦渎故不告盖童蒙之求师与人之
卷三 第 23b 页 WYG0052-0517b.png
求神其道一也
次崖林氏曰童蒙不我求则无好问愿学之心安能
得其来而使之信我求而诚或未至则无专心致
志之勤安能警其惰而使之听待其我求而发之
则相信之深一投而即入矣待其诚至而发之则
求道之切一启而即通矣此蒙者所以得亨也
(通论)诚斋杨氏曰蒙犹屯也屯者物之初非物之厄蒙者
人之初非性之昧勾而未舒曰屯稚而未达曰蒙
卷三 第 24a 页 WYG0052-0517c.png
云峰胡氏曰有天地即有君师乾坤之后继以屯主
震之一阳而曰利建侯君道也又继以蒙主坎之
一阳而曰童蒙求我师道也君师之道皆利于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
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
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山下有险内险不可处外止莫能进未
知所为故为昏蒙之义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蒙之
卷三 第 24b 页 WYG0052-0517d.png
能亨以亨道行也所谓言道时中也时谓得君之
应中谓处得其中得中则时也匪我求童蒙童蒙
求我志应也二以刚明之贤处于下五以童蒙居
上非是二求于五盖五之志应于二也贤者在下
岂可自进以求于君苟自求之必无能信用之理
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
自为尊大盖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初筮谓诚一而来求决其蒙则当以刚中之道告
卷三 第 25a 页 WYG0052-0518a.png
而开发之再三烦数也来筮之意烦数不能诚一
则渎慢矣不当告也告之必不能信受徒为烦数
故曰渎蒙也求者告者皆烦渎矣卦辞曰利贞彖
复伸其义以明不止为戒于二实养蒙之道也未
发之谓蒙以纯一未发之蒙而养其正乃作圣之
功也发而后禁则捍格而难胜养正于蒙学之至
善也蒙之六爻二阳为治蒙者四阴皆处蒙者也
紫阳朱子曰以卦体释卦辞也九二以可亨之道发
卷三 第 25b 页 WYG0052-0518b.png
人之蒙而又得其时之中谓如下文所指之事皆
以亨行而当其可也志应者二刚明五柔暗故二
不求五而五求二其志自相应也以刚中者以刚
而中故能告而有节也渎筮者二三则问者固渎
而告者亦渎矣蒙以养正乃作圣之功所以释利
贞之义也
又曰蒙以养正圣功也盖言蒙昧之时先自养教正
当了到那开发时便有作圣之功若蒙昧之中已
卷三 第 26a 页 WYG0052-0518c.png
自不正他日何由会有圣功
云峰胡氏曰程传云亨道即时中也本义谓九二以
可亨之道发人之蒙而又得其时之中盖蒙岂无
可亨之道但恐亨之不得乎时之中耳本义谓如
下文所指之事盖谓志未应而遽欲亨之非时中
也再三渎而亦告之非时中也蒙宜养正过此而
后养之非时中也
石涧俞氏曰圣者无所不通之谓童蒙之时便当以
卷三 第 26b 页 WYG0052-0518d.png
正道涵养其正性是乃作圣之功也古之人含德
之厚比于赤子大人之所以为大人者不失其赤
子之心而已童蒙之时情窦未开天真未散粹然
一出于正所谓赤子之心是也涵养正性全在童
蒙之时若童蒙之时无所养而失其正则他日欲
望其作圣不可得矣
次崖林氏曰养蒙发蒙原非二事对前日之蒙言则
曰发对后日之作圣言则曰养利贞之语实蒙上
卷三 第 27a 页 WYG0052-0519a.png
文如咸恒利贞之例非发蒙之后又别出养蒙之
义也
(通论)紫阳朱子曰山下有险是卦象险而止是卦德蒙有
二义险而止险在内止在外自家这里先自不安
稳了外面更去不得便是蒙昧之象若是险而能
止则为蹇却是险在外自家这里见得去不得所
以不去故曰知矣哉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卷三 第 27b 页 WYG0052-0519b.png
(正义)伊川程子曰山下出泉出而遇险未有所之蒙之象
也若人蒙稚未知所适也君子观蒙之象以果行
育德观其出而未能通行则以果决其所行观其
始出而未有所向则以养育其明德也
诚斋杨氏曰山下之泉其决也不可禦君子得之以
果其行其积也不可测君子得之以育其德
童溪王氏曰不曰山下有水而曰山下出泉云者泉
者水之源所谓纯一而不杂者矣
卷三 第 28a 页 WYG0052-0519c.png
紫阳朱于曰泉水之始出者必行而有渐也
西山真氏曰泉之始出也涓涓之微壅于沙石岂能
遽达哉唯其果决必行虽险不避故终能流而成
川然使其源之不深则其行虽果而易以竭艮之
象山也其德止也山惟其静止故泉源之出者无
穷有止而后有行也君子观蒙之象果其行如水
之必行育其德如水之有本
进斋徐氏曰蒙而未知所适也必体坎之刚中以决
卷三 第 28b 页 WYG0052-0519d.png
果其行而达之蒙而未有所害也必体艮之静止
以养育其德而成之
草庐吴氏曰泉之初出潜伏山下未达于外不污不
滑亦犹人之童稚良知良能蕴蓄于内未为外诱
所污滑者故山下出泉之卦名为蒙也
虚斋蔡氏曰果行育德是内外动静交相养之道养
蒙之道不外乎此
(通论)冯氏曰蒙与蛊上卦皆山故皆曰育德其下卦为泉
卷三 第 29a 页 WYG0052-0520a.png
则曰果行为风则曰振民观此则知字字有归著
而用卦之旨可识矣坎水也而不为水者四卦初
出山下者为泉蒙也气在天上者为云需也其遇
雷者亦为云屯也或为雨解也
(馀论)沈氏守约曰泉遇险而止未有所之须智者决而注
之于江海不然派而为沟为洫矣人之蒙稚未知
所适须明者发而正之于大道不然放而为邪为
僻矣在慎其道之者耳是以有求师之义也
卷三 第 29b 页 WYG0052-0520b.png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辨正)愚案初六一爻惟朱子及云峰胡氏所谓统说治蒙
之道者得之盖人之有蒙若其罹于罪而桎梏也
发蒙者则有似于刻肌肤伤支体故以用刑为象
发人之蒙而不能释其蒙桎梏而来者听其桎梏
而往则亦何贵于发蒙乎是以吝也详玩经文宜
如是解旧说主用刑立论者入馀论
(馀论)临川王氏曰不辨之于蚤不惩之于小则蒙之难极
卷三 第 30a 页 WYG0052-0520c.png
矣当蒙之初不能正法以惩其小而用说桎梏纵
之以往则吝道也
伊川程子曰初以阴暗居下下民之蒙也爻言发之
之道当明刑禁以示之使之知畏然后从而教导
之○又曰治蒙之初威之以刑者所以说去其昏
蒙之桎梏(此以桎梏为取象则是)桎梏谓拘束也○又曰苟
专用刑以为治则蒙虽畏而终不能发苟免而无
耻治化不可得而成矣故以往则可吝
卷三 第 30b 页 WYG0052-0520d.png
童溪王氏曰所谓刑人者正其法以示之立其防束
晓其罪戾而豫以禁之使蒙蔽者知所戒惧欲有
所纵而不敢为然后渐知善道可得而化之也当
是时也若苟说其桎梏而不豫以禁之则过此以
往不可复制矣故于发蒙之初用刑人则以为利
用说桎梏则以为吝也
紫阳朱子曰以阴居下蒙之甚也占者遇此当发其
蒙然发之之道当痛惩而暂舍之以观其后若遂
卷三 第 31a 页 WYG0052-0521a.png
往而不舍则致羞吝矣戒占者当如是也
云峰胡氏曰利用刑人痛惩之也用说桎梏暂舍之
以观其后也痛惩而不暂舍一于严以往是不知
有敬敷五教在宽之道也故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馀论)伊川程子曰治蒙之始立其防限明其罪罚正其法
也使之由之渐至于化也
紫阳朱子曰发蒙之初法不可不正惩戒所以正法
卷三 第 31b 页 WYG0052-0521b.png

平庵项氏曰刑之于小所以脱之于大此圣人用刑
之本心也所以正法非所以致刑也至其极也用
师击之犹为禦而不寇盖圣人之于蒙哀矜之意
常多此九二之包蒙所以为一卦之主也与
愚案以正法者言治蒙之道亦不过正人道之法程
而已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卷三 第 32a 页 WYG0052-0521c.png
(正义)紫阳朱子曰九二阳刚为内卦之主统治群阴当发
蒙之任者然所治既广物性不齐不可一槩取必
而爻之德刚而不过为能有所包容之象又以阳
受阴为纳妇之象又居下位而能任上事为子克
家之象故占者有其德而当其事则如是而吉也
秋山王氏曰包蒙者包众蒙而为之主也纳妇者受
众阴而为之归也此通一卦而言也五尊也父也
二卑也子也处卑而任尊者之事子克家之象也
卷三 第 32b 页 WYG0052-0521d.png
此以应五而言也
石门梁氏曰阳刚明阴柔暗故阴为蒙者而阳为发
蒙者卦惟二阳而九二以刚居中为内卦之主与
五相应当发蒙之任尽发蒙之道非九二其谁哉
二中而不过为能包蒙言其量之有容也以阳受
阴是为纳妇言其志之相得也居下任事为子能
克家言其才之有为也其占如是吉可知矣
(通论)诚斋杨氏曰五求二二匪求五乃曰子克家何也臣
卷三 第 33a 页 WYG0052-0522a.png
事君如子事父正使致君如伊周亦臣子分内事
如子之克家耳非功也
紫阳朱子曰卦中说刚中处最好看刚故能包蒙不
刚则方且为物所蒙安能包蒙刚而不中亦不能
包蒙如上九过刚而不中所以为击蒙大祗蒙卦
除了初爻统说治蒙底道理其馀三四五皆是蒙
者所以唯九二一爻为治蒙之主
云峰胡氏曰初爻统说治蒙之理馀三四五皆是蒙
卷三 第 33b 页 WYG0052-0522b.png
者治蒙只在阳爻而九二为治蒙之主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正义)衡水孔氏曰以阳居于内卦接待群阴是刚柔相接
故克干家事也
伊川程子曰子而克治其家者父之信任专也二能
主蒙之功者五之信任专也二与五刚柔之情相
接故得行其刚中之道成发蒙之功苟非上下之
情相接则二虽刚中安能尸其事乎
卷三 第 34a 页 WYG0052-0522c.png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正义)紫阳朱子曰六三阴柔不中不正女之见金夫而不
能有其身之象也占者遇之则其取女必得如是
之人无所利矣金夫盖以金赂已而挑之若鲁秋
胡之为者
(辨正)
折中曰金夫本义不黏爻象程传以为九二然九二发
蒙之主若三能从之正合彖辞童蒙求我之义不应
卷三 第 34b 页 WYG0052-0522d.png
谓之不顺
愚案六三柔暗陷溺深锢见金夫不有躬夺于外诱
而丧其正理之象也朱子谓金夫不必解作刚夫
良然
(通论)汴水赵氏曰人致蒙者多端故亨蒙非一术有不被
教育而蒙者初是也有不能问学而蒙者四是也
有性质未开而蒙者五是也如三则自我致蒙圣
人戒之曰勿用取女或发之或击之教亦多术勿
卷三 第 35a 页 WYG0052-0523a.png
取非绝之不屑之教也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辨正)紫阳朱子曰顺当作慎盖顺慎古字通用荀子顺墨
作慎墨且行不慎于经意尤亲切
梅边熊氏曰蒙小象凡三顺字只是一般不必以不
顺为不慎盖六三所行不顺故勿用取之
六四困蒙吝
(正义)山阳王氏曰独远于阳处两阴之中闇莫之发故曰
卷三 第 35b 页 WYG0052-0523b.png
困蒙也困于蒙昧不能比贤以发其志亦以鄙矣
故曰吝也
紫阳朱子曰既远于阳又无正应为困于蒙之象占
者如是可羞吝也能求刚明之德而亲近之则可
免矣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正义)衡水孔氏曰阳主生息故称实阴主消损故不得言

卷三 第 36a 页 WYG0052-0523c.png
伊川程子曰蒙之时阳刚为发蒙者四阴柔而最远
于刚乃愚蒙之人而不比近贤者无由得明矣故
困于蒙可羞吝实谓阳刚也
平庵项氏曰初三近九二五近上九三五皆与阳应
惟六四所比所应皆阴故曰独远实也
秋山王氏曰阳实阴虚独远实者谓于一卦之中独
不能近阳实之贤故困于蒙而无由达也
六五童蒙吉
卷三 第 36b 页 WYG0052-0523d.png
(正义)吴郡陆氏曰六五阴爻又体艮少男故曰童蒙
伊川程子曰五以柔顺居君位下应于二以柔中之
德任刚明之才足以治天下之蒙故吉也童取未
发而资于人也为人君者苟能至诚任贤以成其
功何异乎出于己也
东谷郑氏曰童蒙非冥然无知之谓如赤子之心特
蒙覆于其中而未发尔
紫阳朱子曰柔中居尊下应九二纯一未发以听于
卷三 第 37a 页 WYG0052-0524a.png
人故其象为童蒙而其占为如是则吉也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舍己从人顺从也降志下求卑巽也能
如是优于天下矣
双湖胡氏曰顺以爻柔言巽以志应言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禦寇
紫阳朱子曰以刚居上治蒙过刚故为击蒙之象然
取必太过攻治太深则必反为之害惟捍其外诱
卷三 第 37b 页 WYG0052-0524b.png
以全其真纯则虽过于严密乃为得宜故戒占者
如此凡事皆然不止为诲人也
慈湖杨氏曰击其蒙治之虽甚不过禦其为寇者而
已去其悖道之心而已击之至于太甚而我反失
乎道是击之者又为寇也故戒之曰不利为寇利
禦寇也
(通论)草庐吴氏曰二刚皆治蒙者九二刚而得中其于蒙
也能包之治之以宽也上九刚极不中其于蒙也
卷三 第 38a 页 WYG0052-0524c.png
乃击之治之以猛者也
(馀论)伊川程子曰九居蒙之终是当蒙极之时人之愚蒙
既极如苗民之不率为寇为乱者当击伐之然九
居上刚极而不中故戒不利为寇治人之蒙乃禦
寇也肆为贪暴乃为寇也若舜之征有苗周公之
诛三监禦寇也秦皇汉武穷兵诛伐为寇也(朱子曰如)
(此说亦是但只作得一事用)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顺也
卷三 第 38b 页 WYG0052-0524d.png
(正义)伊川程子曰利用禦寇上下皆得其顺也上不为过
暴下得击去其蒙禦寇之义也
云峰胡氏曰上之刚不为寇而止寇上之顺也下之
人随其所止而止之下之顺也
大易择言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