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金泉驿途中(戊戌十一月十三日岭南亚使时)
岁律将穷霜霰稠。远随阳鸟入南州。多惭青幕公孙俊。谩着周游季子裘。山向鸡林犹古色。川归洛水自长流。劲风竟日吹征面。萱阁应添朝暮忧。
扶桑驿途中
岭外驱驰去转忙。此身长恼忆鲈乡。天旋若木冬犹暖。地近伽倻气自苍。盘剥橘柑疑梦泽。雁飞洲浦似潇湘。蹇驴忽咏长沙赋。日暮惊风撼客裳。
伽川桥。望伽倻山。(十七日)
倻山西望郁嵯峨。倻水东奔碧玉波。客渡野桥何促迫。僧归云境自幽佳。茅茨雪竹孤(疑村)僻。秀谷风烟落日斜。老去逸怀消未尽。强留征马一吟哦。
留陜川。见新客舍翼起齐天中。可奔马一贺其成。又规其过。(十九日)
地坼河奔若拖绅。河滨烟火几千春。关心垫溺民生苦。劳刱虚无栋宇新。歌咏忽增村巷乐。驱驰聊见往来宾。长孺一卧淮阳郡。清净无为也未仁。
留永川郡霁月堂。次板韵。(腊月初五日)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1L 页
胸次萧然若壶冰。冈头高阁客来登。寒凝江锁千波响。叶尽山稠万叠棱。傲雪竹松同保节。寻滩鹅鸭好为朋。凭栏默对晨将暮。胜致方知惬众称。
次新宁县题咏(初七日)
十万脩竹傍小溪。奇岩层矗称高低。无端翡翠双双舞。闲入深林自在啼。
自仁同县八莒县途中作(十八日)
天阴漠漠雪飘花。北客南征路转赊。翠竹森森山后巷。青烟细细水南家。望云眼暗寒生泪。觅句魂消惨若磨。范子清风无术继。追风终日感空多。
次星州八莒县题咏
南来怕见马騑騑。素餐如何把一麾。擘橘刳鲍思亦极。早寻松桂好栖迟。
  又
白发苍颜听又重。不关于此▣衰翁。东奔西骛成何事。长道空惊岁律穷。
次密阳岭南楼韵(二十日)
登临身若上云天。碧玉湖光荡眼前。千顷栗林孤鹜外。万重螺髻落霞边。霜深老叶红围锦。露浥芳芷绿铺烟。一入南中风景最。暂将瑶瑟醉华筵。
次梁山郡清溪堂韵(二十一日)
孤啸堂前万竹昏。争枝野雀故相喧。客窗半夜江风紧。静听寒波铁马奔。
次双碧楼韵(二十二日)
城上飞楼缥缈边。缘情还笑苦心贤。思飘拟对武陵胜。骨爽如逢方丈仙。腊尽梅梢纷破眼。春归浦色远涵天。平芜落日无聊赖。翡翠悲鸣过竹田。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2H 页
次澄心堂韵(上一首。和金先生宗直别咏忠第朴堤上之事而作。二十三日)
不废江河万古流。丹心化碧月东秋。沉吟佔毕怀忠句。忘士从前一㨾愁。
  

城下溶溶碧玉流。南中冬景若凉秋。竹间翡翠追飞疾。解缆征夫万里愁。
题昌原乡射堂(昌原即姓贯地也。诗意可见。而曾入于游轩所撰族谱序文中。)
阳海前头是义昌。薄游人到久徊徨。日下古壕情岂限。春回宿草露应香。追惟天地生民始。欻感根枝发后长。乡中父老多厖厚。争把壶酱夜已央。
入金海得二律。呈仲望使君。此邑乃首露王遗墟。使君且有濡民之政。故一以贺之。一以怀古。(二十五日)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2L 页
萧萧征马路三千。首露名区碧海边。郁翠峰峦纷拱揖。苍茫岛屿远星躔。天孙影响云无迹。神代衣冠草自芊。吊古吟停还一睡。梦魂骑鹤入冥然。
  又
馨香之治旷千年。单父遗音闻尔弦。击兽屠禽功自别。游刀弄剑用何遍。天昏眠犬柴门外。日午呼鸡桑树巅。戛玉殿灵丹寿域。边氓那久借和扁。
次矗石楼韵(己亥正月初一日)
孕灵凝秀擅名区。江上新春霭画楼。淅沥波声宗海若。巍峨山势接头流。烟汀日晏鸥争浴。竹岛风轻翠欲浮。自是天心萌动处。拟看 王泽润南州。
又次赠晋牧子任先生(初七日)
飘飘凫舄下边区。秀句吟时耸玉楼。榻上绝弦元古韵。庭前舞鹤自风流。苔封铜篆尘常满。春动江城喜已浮。香案侍臣留岂久。惠声垂范岭南州。
次山阴换鹅亭韵
吟啸飘然入洞天。团成风景自神权。直寻青鹤丹梯秘。那问山阴道帙传。江鸟解嘲烟火客。岭云应笑往来鞭。清波白石春增丽。斜倚危栏日暮边。
  又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3H 页
山势头流几万里。天成佳景画图中。丹崖松老鹤巢稳。高▣客登尘想空。日暖庭梅红蕊绽。春还江水碧蓝浓。风烟偶瞩秦馀景。豪态悠然鸟脱笼。
次东轩韵
烟生洞府失孤村。千嶂重围只一门。石老江青春又到。征衫拟拂武陵云。
在梁山郡斋即事(十七日)
柳欲舒时梅欲放。村童筛酒贺东皇。阳回苦竹何增绿。露润枯蒲定不芳。百舌如簧争令节。孤鸿矫翮去清湘。客中清景空迟暮。任向南天学楚狂。
次东坡驿董中使韵(北京使行归时作)
坡仙一过世代隔。云飞鸟逝无踪迹。我来青霜枫叶赤。沉吟吊古立秋色。胸中阖辟弄阴阳。人世篇章岂古今。飘蓬风转竟何定。愧却林薄归来禽。故园松桂寒露湿。苦向南天怀竹笠。固知内重穷亦乐。酸笑抱璞空哀泣。登楼岸帻望夕暾。百队鸿雁落海门。何年会得囊中秘。带视沧溟▣▣墩。鹤堂若问西消息。莫道愁吟只道宁。
赠朴钟城。兼呈由太守。
南宫旧选俱在会。昆山宝树开尘目。使君杰出百济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3L 页
地。笔势自擅谁与敌。朴侯钟受雪岳精。钓情托兴珠与玉。病夫早岁屏铅椠。忆墙窥庭知退㥘。相逢皆是越乡人。适会佳节中心激。宽怀共倾馀桑落。王孙列席如京国。寄语朴君如京师。好向青冥张羽翮。有人若问沧溟事。莫道关外逢病鹄。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策
  
[致治之本]
  王若曰云云
臣对。臣闻天下不能常治。其人亡则其治熄。天下不能常乱。其人存则其乱革。为国者苟能遵先王之法而勿失。则其人存而其治可无弊矣。恭惟 主上殿下灼见是理。赐臣之策。以齐鲁尊尚之。不能无后世之弊。与夫我 祖宗规画出治之。亦不能无今日之弊。降 清问于庭。虽以草莽贱士。俾得尽言。臣有以见 殿下安不忘危。圣不自居之盛心也。臣虽愚昧。敢不精白。裨万分一。 圣策曰周公治鲁。止有所不尔者欤。臣谓圣贤之道。未尝不一。而圣贤之治。未必皆同。夫周公主天子礼乐之责。以隆王化。故治鲁以尊贤之义。倡天下之诸侯。太公主天子方伯之任。以正王法。故治齐以尚功之法。劾天下之诸侯。此其所尊所尚之不得不异者也。然贤者德之所存。功者德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4H 页
之所著。周公之尊贤。不惟尊所存之德。而所著之功。亦不得不尚。太公之尚功。不惟尚所著之功。而所存之德。亦不得不尊。其所尊所尚。只言一时之轻重。夫岂悬绝而不相干哉。圣贤之道未尝不同者此也。若使继周公之后者。心周公之心。法周公之法。亲其亲而尊其贤者。一如周公之时。则鲁岂有微弱之弊。继太公之后者。心太公之心。法太公之法。亲其亲而尚其功者。一如太公之时。则齐岂有篡夺之弊乎。然则二国之不能无后世之弊。实由于二国继世之君。不能心二祖之心。法二祖之法故也。是岂贻谋不臧。所尊尚之不得其道而然欤。是可谓世主之殷鉴。伏愿 殿下留神焉。 圣策曰惟我 祖宗规画出治。止其道何由。臣谓从古帝王。能规定典章。陶铸大治。启永世无疆之休。则其为后世子孙者。敢不兢兢以守其位。战战以保其业乎。臣伏睹我 祖宗恢帝王之心。明帝王之道。兼尽周公太公致治之法。笃亲亲之恩而九族得其和睦。重尊贤之义而俊杰扬于 王庭。尚有功之人而才能争劝其功。大化流行。至于闾巷之间。亦能尽恩爱之道。崇好德之风。身趋于于变时雍之域。此无非 祖宗尽一心之德。成帝王之治。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4L 页
其为万世之虑。周详遍至。无所阙漏者也。今我 殿下禀聪明睿知之资。极仁义礼智之德。缵承洪基。夙夜忧惧。九族已睦矣。而益尽亲亲之道。贤者尊功者尚矣。而益尽尊尊之道。治化大成。显于东土。光于前烈。守成之道。可谓至矣。而然犹存覆隍之戒。虑日中之忧。反谓 祖宗之治化。或至今日不能无弊。思得损益之宜。增致率由之诚。使无万世之弊。谆谆于草野之儒。愚臣伏读至此。顿首称贺而扬言曰。天下之至难成者治也。天下之至难守者亦治也。 祖宗艰难勤苦以成之。子孙亦当戒勤恐惧以守之。今 殿下之言及此。实我国 宗社生民之福也。愚臣沐浴圣泽之中。不知某政之为今日弊。某政之当损益。只举遵 祖宗永世无弊之道。为 殿下言之。思昔太甲嗣成汤之业。伊尹之所启沃者。莫非成汤日新之功。太甲能守之。继是者亦能行之。是以成汤之治无弊。而绵历至六百年之久。成王继文武之绪。周公之所告戒者。亦莫非文武无逸之事。成王能守之。继是者亦能行之。是以文武之治无弊。而享祚至八百年之远。然则今日之所当急者。实不外乎遵 祖宗之治。而 祖宗致治之大纲。亦在夫亲亲尊贤。而尚功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5H 页
在其中矣。中庸之论九经。亲亲尊贤为之首。斯二者岂特为齐鲁已而哉。古之圣帝明王之为天下国家。莫不以此为要。 祖宗之待是为治者。不惟法周公太公而已。实 祖宗二帝三王之道也。为万世之业。舍是而不能为始。则欲为万世之无弊者。其可舍是而能为终乎。伏愿 殿下以 祖宗之心为心。以 祖宗之德为德。亲亲之道虽曰至矣。益致其圣心。使一国臣民自尽其亲亲之道。尊贤之道虽曰至矣。益致其圣心。使草野无遗逸之贤。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使九经之道循序而各尽其极。则 殿下之心。即我 祖宗之心。 殿下之德。即我 祖宗之德。我 祖宗休美之意。虽至亿万世而永无其弊矣。岂特商宗之继业。成康之承绪而止哉。伏愿 殿下留神焉。 圣策曰其各悉心以对。愚臣学不足以博古。识不足以通今。何足以奉大对。然言而不尽。罪不容诛。臣谓君以贤而得尊其身。国以贤而得致其安。贤德不登于朝。则周公之治。只亲亲而止耳。尚何能致大猷于鲁乎。功能不尚于国。则太公之治。只尊贤而止耳。尚何能成大业于齐乎。是以古之帝王。必以二者为致治之要。而又必以尊贤为致治之本。伏愿 殿
桧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205L 页
下寤寐思贤。至诚无息。终始若一。则一德一行之士。一才一艺之人。咸得汇进于朝廷之上。得人致治之隆。将与成周同休而匹美矣。齐鲁小国之治尚。何足言欤。臣不胜激切屏营之至。伏愿 殿下留神焉。臣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