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独庵遗稿附录
独庵遗稿附录 第 x 页
独庵遗稿附录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4H 页
墓碣阴记
公讳宗敬字孝伯。丰壤人。高丽平章事孟之后。曾祖讳温之。祖讳益贞吏曹参判汉平君。考讳彭进士。能文章早夭。妣固城李氏。即本朝开国功臣左议政原之后县监嗣孙之女。 弘治乙卯岁生公。公生而颖秀。学问日就。丙子参司马。庚辰登文科。未数月选入弘文馆为正字。士林极选也。自是出入清显。如承政院注书,吏兵两曹佐郎正郎。 世子侍讲院司书,弼善。弘文馆修撰,典翰。司谏院正言,司谏。司宪府持平,掌令,执义。此其历扬大槩。而司谏则授以 特命。盖重公也。其为执义时。蔡无择,许沆,李任等唱起邪论。托以 东宫孤危。欲复用金安老。公知安老奸凶。力杜复入之路。言于朝曰满朝臣子。皆仰戴 东宫。东宫重轻。岂待安老之有无乎。无择等衔之。即递公为司瞻正寻罢。公罢而安老遂入。大误国事。人服其先见之明。乙未十月二十九日卒。享年四十一。公资性端雅。孝友因心。一家之内。皆得其欢心焉。德行内植。仪观外著。遇人接物。浑是一团和气。而无一毫粗粗之习。先辈旧德。皆知为国器。而愠于群小。罢弃而终。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4L 页
人皆惜之。公配李氏。高丽捡校政丞临海君瑱之后。(谨按氏族源流。月城李谱则献纳公明是临海君之弟大提学世祺七代孙。而此云临海君之后云。未知其故。或意其出继。而亦无所稽可疑。)司谏院献纳箴之女。贞静明敏。称其为名家妇也。乙未公先逝。三年不理发。十年不食肉。庚午正月十二日卒。享年七十三。生三男。长廷楗副护军。次廷枢进士。次廷机兵曹佐郎。廷楗生二女。廷枢生一男二女。廷机生三男二女。 隆庆五年九月 日刻立。
墓表[朴弼周]
粤在 靖陵之世。前有衮贞。后有安老。 国朝小人之祸。至此而极矣。然而为衮,贞则易知。为安老则难辨。夫安老之与衮,贞。为壬人则一也。惟其包藏凶慝。未遽披露。而其所以为说者。则不啻与之相反。盖彼衮,贞之徒。密启北门。戕杀群贤。自己卯以至庚寅十数年之间。人心之冤愤如一日。而安老之觊复入也。乃以伸雪己卯人唱说。其机险其情深。孰不曰为可信哉。其辨之之难也。至于如是矣。安老之党。又扬言以为安老不入则 东宫孤危。举朝不悟其奸。率随声和附。沈彦光兄弟,李容斋荇尤惑之于此。而有能独见几微。力加辨斥。若独庵先生赵公者则虽谓之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5H 页
蓍龟之智。不亦宜乎。公时则为执义。与司谏冶川朴先生绍。将合辞列其必凶于国。而奸党觉之。先逐去二公。公逐而安老遂窃国柄。乐祸益无厌。世皆服公先见。卓乎为不可及。公讳宗敬字孝伯。丰壤人。高丽侍中孟之后也。曾祖讳温之龙津县令。祖讳益贞吏曹参判汉平君。考讳彭进士。妣固城李氏。县监嗣孙女。公生于 弘治乙卯。二十二中司马。二十六登文科。数月入弘文馆为正字。三司及吏兵曹佐郎正郎,侍讲院弼善皆其践也。公资性端雅。孝友因心。遇人接物。浑是和气。而无一毫粗粗之习。词学甚高。有诗集行于世。读之可知其得温柔敦厚之教也。其为安老所逐而逊荒。在于庚寅。以乙未十月二十九日殁。殁之后二百有馀年。果川人士。即公之曾孙沧江公涑院祠而奉公享右焉。亦可见公议之在人心者。愈久而不泯也。公配庆州李氏献纳箴之女。贞静有持操。执公丧三年不理发。十年不食肉。寿七十三殁。与公同葬于杨州治东广岩里子坐之原。三男。廷楗副护军。廷枢司艺。廷机副应教。亦有名于 明宣间。诸孙风玉轩守伦,校理守翼。皆世其家声。名人显官。继继不乏。如沧江公及丰安君潝。是其尤也。式至今日。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5L 页
六世孙尚絅。以冢宰方佐兴运。积善之报。其盛矣哉。噫公以一代名贤。其事行可传者。宜不止此。而世远不得以详。可胜叹哉。惟其当贤邪进退之际。戛戛乎强此艰彼。力虽不胜而义则为大。若公岂非深于易者耶。弼周即冶川公之后孙。而且为公之弥甥。高山景行。夙有执鞭之慕。今者冢宰之弟忠勋都事尚纲。以公墓表来谒。揆诸事契。其何敢辞。谨用撮其关系世道者。略论著之如右。俾后之人。有以知独庵赵先生衣履之藏在斯云尔。
     资宪大夫吏曹判书朴弼周撰。
遗事
祖母宅在于南大门外越岘。距泮宫十里也。公二十二中生员。圆点时。常常步往。若雨下则衣蓑着木屐而行。中路绳断则持屐而入泮。二十六登第。其时国法甚肃。儒生不得骑马于城中。儒生之遵法者少。而先祖能行之。
公为执义。力斥金安老之还朝。为其鹰犬所击去。退居果川虎溪。而高祖母在于于义洞。归觐之时。乘昏而入国门。安老必揣知其期。持酒果候永渡桥。若相值必劝酒。慇勤致意。公终不肯颔。姜政丞硕期云公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6H 页
入觐时。昼则不见客。夜诣姜司谏家叙话。日昏后出就南大门外曾王母宅。亦不与邻友相接。郑进士褧少时友也。亦不相见。其寄郑诗曰却喜渊明招即往。还愁杜甫病仍多云云。
庚寅。公与朴司谏冶川绍,李司谏晦斋彦迪俱被逐。冶川归陜川村庄。晦斋返于庆州本家。公则以偏亲之故。搆数间屋于清溪山下。名以独庵。冶川以癸丑生。甲午殁于乡。晦斋丁酉复叙官至赞成。乙巳被逐。窜江界而卒。公则以乙卯生。殁于乙未。而丁酉安老始伏法。独庵遗址。至今芜殁。可胜叹哉。有遗稿一秩。
     
右三条。出曾孙丰安君潝记录。
面折廷争。(遗稿跋文中语)指论金安老时事也。独对请弃(亦跋文中语)事。初公遭斥逐。居闲几四五载。筵臣尝启于 榻前曰李彦迪赵宗敬朴绍俱以名官见逐。已久弃废。甚为可惜。请召用之。安老之鹰犬为副提学者闻其言。急诣阙启曰有面启事。敢请出御便殿。 上曰日势已暮。若非大段事。待明启之可也。即回启曰事系大段敢禀。于是 上出御。其人进启曰彼人等罪犯如此如此。而有欲召用之者。故敢来启。 上曰是非大段事矣。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6L 页
罗善源。副提学淑字也。公之四寸也。尝与蔡无择隔墙而居。交契甚厚。公每谓罗曰蔡非善人。今虽情密。终必有悔。慎之慎之。罗不听。果被所搆陷。
沈彦光厚幎冒(亦跋文中语)事。金安老甲申年间。以吏判专权自恣。政府六曹。举劾其罪状远窜之。其后安老因缘宫掖。(安老子尚孝惠公主)移配丰德。京畿监司闵寿千往说安老曰何不以己卯人调停之意。交欢两沈。(彦庆彦光)安老心纳之。即以其语驰告于其妻党蔡无择。无择倡言于朝曰 东宫孤危。甚可忧也。 东宫之羽翼。己卯人调停。在金安老一起也。大司宪沈彦光信其调停之语。随声和附。举朝靡然。公时为执义。力言于朝曰满朝臣子。皆仰戴 东宫。东宫重轻。岂待安老之有无乎。于是其党即递公为司瞻寺正。寻见罢。而安老还朝秉权。国事大误。彦光尝悔恨不已。临终戒家人令厚幎冒曰无面目下见赵典翰也。
嘉靖庚寅十二月丁巳朔初五日壬戌。朝讲。执义尹安仁,献纳成启伦 启前事。命罢赵宗敬,朴绍。赵宗敬,朴绍皆一世名士。所谓显抑公论者。非实有是事也。常于议论之际。以金安老之复叙为不可云。故和附安老之辈。目之以此。终乃摈斥。以杜公论。且绍与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7H 页
许沆乃六寸也。见沆峻责曰君以名祖之孙。自少有名于士林。虽不谄附于安老以逞其术。他日功名其可量耶。吾门方以忠贞为期。今日君所为如是。吾甚不取也。沆以此大怒。并力攻之云。
公夫人。即献纳李公箴之女也。旧居南门外焰焇(一作硝)厅桥傍。墙内有早柿二株盛开。路人见之曰早柿如彼满发。若收直则其利几何。夫人闻之。大以为耻曰士夫家有种果取利之名。而何以立于世乎。即拔伐其树。卖屋移居。
果川虎溪书院跻享时通文
右文为 赠都承旨独庵先生卫道斥邪卓立大伦追议祠享事。恭惟先生事实。昭载于国乘野史。杂出于诸贤碑志者。不啻斑斑。而况贵院自是独庵遗址。而又是沧江先生妥侑之所。则于大先生平生事迹。想有所以细究而详悉。何待于鄙等一二谈也。第念先生之道德学问。固非后学浅见所敢轻议。而迹其出处之际。语默行藏。实如朴冶川,宋圭庵诸贤。同条共贯。则其所以卫斯道扶世教之功。为如何哉。窃按尤庵宋先生所撰朴冶川行状中。有曰庚寅拜司谏时。群小凶焰烙消。己卯士类有复用之渐。而金安老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7L 页
得罪窜配。自言我若得志。党人之禁。可以立解。又使其党蔡无择等扬言。 春宫孤危。必用安老然后羽翼之势成。朝议靡然信之。安老遂将还朝。公知安老奸凶无异衮贞。遂与典翰赵公宗敬。将合疏论斥而未发也。安老之党许沆,无择等。诬以谄附权奸劾罢。又曰以匡救世教。进君子退小人为己任。与李文元公彦迪及宋文忠公麟寿,赵公宗敬,任公权,沈公连源。同志协力。不计利害。庶几维持。以冀阳复之会。而时运不幸。先撄凶锋。竟以身殉。岂不可惜也哉。昔元祐诸贤。不知杨畏邢恕之奸。而卒致狼狈。此朱子之所深恨。而惟公则辨之能早。方致履霜之戒。坚冰遽至。以五龙不胜一豕之孚。亦岂非世道污隆之所关也。又按冶川曾孙锦阳尉所撰独庵集序文曰曾王父府君。素与典翰赵先生为断金交。安老之复入也。与赵先生欲极言列其必凶于国之状。议草弹文。而为权輗,无择等所沮。赵先生独自上劄。未报。而奸凶一纸。并劾赵先生与曾王父而夺官。又曰预曙未昭。逆折将萌。首撄凶锋。不惮以身殉。则其早见卓识。特立千仞。为国长虑。为世道地。若赵先生曾王父两公者。奚止两家家乘而已。若任公辅臣所为丙辰丁巳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8H 页
录。若退溪先生所为晦斋先生行状中。斑斑可考。庸讵知百世之下。其无愿为执鞭之慕。而薄而敦懦而立者乎。据此两款文字而参观。则先生与冶川。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况尤庵先生五龙之称。盖谓五贤志同道合。初无伯仲之可言也欤。呜呼。独庵冶川两先生。生同其志。死同其传。出处去就言论风旨。俱足以激扬颓波。扶植世教。则士林之尊仰崇奉之道。宁有异同哉。侧闻陜川章甫辈。已于冶川退居栖息之地建宇尊奉。而今于先生杖屦之乡。久寂祠享之议。未知尊慕前贤之风。有间于畿岭而然耶。且念沧江先生之学。实源于名祖。而沧江方享俎豆之奉于独庵遗址。而大先生跻享之举。尚此寥寥。窃为贵院诸君子慨然也。玆将邻近士林公议。相会发文通告。伏望佥尊亟举盛礼。以光斯文。以耸瞻聆。千万幸甚。
奉安祭文[朴弼周]
世运逶迤。迭有陂平。如乾遇巽。一阴方生。有辨于早。式遏其端。强此艰彼。戛戛乎难。力虽不胜。义则为至。著在羲经。孰契其旨。恭惟先生。有得于斯。见诸行事。斑斑可知。际我 中庙。盛以玉堂。论思典谟。铺述皇王。时惟壬人。包藏孔甚。谓言翼储。复觊柄任。嚆矢有
独庵遗稿附录 第 188L 页
响。金柅无御。若元祐人。不识恕畏。先生曰噫。是关消长。几微或忽。末流何防。同德齐明。亦有我友。孚号才厉。往趾终咎。唉彼宗国。几于胥沦。小人之祸。惨矣难陈。卓哉先见。岂啻吕丞。知易之深。盖莫并称。夷考平生。百行皆具。孝友为本。文学以辅。曾思之慎。泽风之以。惟独一字。该此二义。以之名庵。夫岂为偶。工力所造。今可认取。奕奕儒宫。虎溪之濆。问谁尸祝。曰惟贤孙。我生君子。可观者是。允矣世德。其来有自。然于先生。迄迟祠院。先河后海。理不宜尔。矧尔旧居。在玆溪上。林烟涧月。见于诗咏。曷不俎豆。以寓羹墙。神理载安。公议攸当。肆涓吉日。治主以跻。洋洋如在。肸蚃怆悽。祖孙同道。彝伦增焕。昭穆之班。私庙何间。山川不改。杖屦恍亲。多士咸造。致此精禋。仰惟明灵。寔为依庇。共垂歆格。启佑永世。
  春秋祭享祝文
砥柱屹立。炯鉴高揭。直道三黜。风声百代。
     右祭文祝文。刑曹参判朴弼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