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4H 页
与退溪书
云顿首祗问动静何如。一未拜候。而慕仰之情。如饥如渴。切切就拜。屡发而阻。今行到闻韶境上。又遇雨而止。是仆无分于奉接耶。云资性鄙暗。见闻孤寡。欲就正于有道之日久矣。情事乖张。竟至于此。恨不自任。窃念古人有以诗文为贽。而时或道达其情意者。今不能然。只以平日所撰三侯传,击蒙编两书呈上。幸赐一览。正其谬误而序其端。不胜恳仰之至。如或僭妄无益。亦欲火之。此就禀之意也。云虽年及而病重。向仰之志则当谋副于后。万端怀思。临纸惘然。谨再拜。
 云少时于史籍中见三侯出处。感其忠义之尽。读之不觉涕泣沾襟。第恨事迹间见而不全。考阅而尚艰。谨采辑成帙。帙虽粗成。多有缺漏而不续者。伏愿广拾诸史。补其罅欠。
 尝闻圣人之道。备乎六经。六经千门万户。未知从何处以入。窃以撰出居敬穷理二条。此于初学用功何如也。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4L 页
嘉靖丁巳八月二十二日。云到义城村店草上。
  答书附
 滉顿首再拜。滉敬闻高义之日久矣。属者海平李君书云。欲共见过。方深悚仄。诚不自意为发远轸。有故中辍。而惠投珍缄。所以启掖之者。既非浅闇所可堪承。兼寄示击蒙三侯两书。其立意垂教。又非末学所能窥觑。竟夕捧阅。徒增叹警而已。滉疏卤之性。无师友之导。早尝有意。中罹沉疾。虚度光阴。至于衰白之年。因屏迹林薮。感发于尘编蠹简之中。虽欣慕之深爱乐之至。有非言说所形容者。第苦精力惫乏。不能刻励做工。尚觉茫无涯畔。无一的见到处。实行得路。每恐枉过了一生也。今奉两书。卒然之顷。未知要领如何。况有发挥于其间。如宠谕所云乎。然猥欲奉留。得以朝夕玩诵。久或有得。是所冀幸。故未即回纳。想得容察。此间相去殊邈。病迹未能出山。无款奉之便。向风驰心。何时已已。李君处时有往来之人。或不替信字。以发懵滞。深所愿企。雉枣佳贶。甚荷珍意。但贽之一字。岂所施于朋友间耶。今后此等虚文末节。为世俗嗤病而无益于契义者。请一切去之。直以责善之分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5H 页
相处。庶彼此胥有益耳。山中无物。陈玄一笏聊上笑领。馀惟珍啬。不宣谨拜复。丁巳八月二十五日。滉顿。
与退溪书
云顿首。伏承坠复。不以滓贱而外之。开示所志。警喻深至。慕仰弥切。云年齿已衰。学术荒废。顿无省悟。如盲模象。终未恰真。然切切于就正而不已者。朝闻夕死之意也。贤兄谢绝纷华。静居深山之中。其用功之笃所造之深。钦想不已。今复以所撰景行录三秩呈似。此篇始于宣尼。终于晦庵。初岂尝有意于编次。第于经史中见古人嘉言善行。爱玩不舍。辄书之纸。岁久纸积而成帙。帙既粗成则欲就质于有道者情也。然见闻謏浅。所编漏万而不备。伏愿手补罅缺。俾令小完。
  答书附
 滉顿首。李直哉来过溪庄。获承惠教。具审燕处冲谧。神相多福。无任慰写之至。去秋虽适违奉眄。所赐击蒙三侯二编。窃窥其梗槩。因伏想味于所存所养之馀。深有所感发策励之益。为幸既云不少。玆复寄示卫生景行等编。自计所得比旧增多。顾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5L 页
以如滉庸薄。何以坐获珍诲至此重复。惟序跋之嘱。不敢承当。而佩服之诚。不敢不至。前来二编。犹有未卒业者。而其一又为朋友借看。谨俟后日回纳。伏惟照谅。直哉座上索答。殊未抒蕴。岁晏日严。惟冀为道加卫。谨拜谢复。嘉靖丁巳阳月十八日滉拜复。
与退溪书
云白。怀想道义。为日久矣。常以奉拜无便为恨。自近以来。虽未能面承提诲。屡承书教。起省颓惰者不少。为幸至矣。然衰耗已甚。筋力亦惫。虚抛光阴。无复有进步处。顾念平生。悼惜无已。每忆我退溪源流混混。澄澈泔寒。莹无查滓。尽有活泼泼地。欲一就澡雪尘襟。以能自新而未敢者也。时时亦有念及颠冥已甚者乎。前日所上拙撰。幸加笔削否。惟高明道德文章事业。为一代所仰。若惠一辞于其间。则人必信而重之。仆亦朝夕披阅。有所省发而饬励。为赐大矣。伏惟领照。直待春气剧煦。为一展拜切切。但日晨之际。事又难期。惟冀为道珍卫。
  答书附
 滉顿首言。拜承惠书。具审德履佳胜。欣慰无量。滉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6H 页
往追不及。来企末由。林下僻寂。虽间有相从之人。率为科举世习所牵夺。其于开径望益之义。无甚裨惬。伥伥然每自悼叹。何意自顷获闻高义之馀。又蒙累次寄示所著诸编。使懵鄙得少开警。虽未遂合堂同席之乐。为幸亦大矣。但所教补缀序述等事。不敢辄承。而其间或不无所疑。从当条列请质。而病冗支离。时未卒业故未果也。逋慢之罪。乞且原照。跋文固亦意其为金同人果然矣。大抵仁里多有学文之士。乃是前辈馀风。甚可尚也。直哉伻人过门督书。未能挂一。惟冀为道珍啬。谨拜谢复。嘉靖丁巳至月朔日。滉顿首。
  贱字曰景浩。尊字后须示及。
  寄泽之契兄朴龙岩书(退溪先生简面手本)
 滉拜。春回缅想。燕处味道。福履增冲。日有倾慕。滉衰病缠绵。冬寒尤剧。得春稍慰。虽居常随分不敢废学。而旁无彊辅。独力伥伥。策厉未几。旋觉颓靡。以此尤切向往之私也。曩所寄编书四件。置在案上。间得以窥其一二。虽缘病惫。未尽其底蕴。所警于昏惰者。未可以遽数也。益者三友。奚待倾盖而后可言耶。惟序跋之作。欲以俯嘱于昧陋。此则盛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6L 页
意之未审。而滉有所难承也。自古纂述之人。不知其几千万人。而传者无几。其传者顾其书之可传知何。固非借重于序跋之文。然既欲作之。犹必得其人而后可嘱。何可轻耶。窃观四编。其立义之善。用志之勤。其足以传于后世也审矣。而犹或有疑焉何也。道之浩浩。学者难得其门而入。程朱之兴。以居敬穷理两言。为万世立大训。击蒙一编。实揭此为主。而裒集诸格言。以类从之。使学者由是而入圣人之道。廓然如履坦道而趋大都。庶免夫落草由径之患。其有补于道学何如也。天下之大。古今之远。善人君子如此其多也。然而散见于史籍。杂出于传记。使人不得遍考而悉睹。景行之编。用是为患。始于洙泗。终于考亭。其间上下数千载名臣硕士之懿行美烈可师可法者。搜摭包罗。举集目前。而于忠孝节义。尤拳拳焉。使读之者。莫不耸慕而兴起。亦可谓有功于名教矣。犹以为未也。于汉取诸葛孔明。于唐取张中承。于宋取文文山。别出为三侯传。以表其精忠大义。可以动天地而贯日月。则其所以为世道虑者益深远矣。至于卫生方则虽非学者之先务。古之人亦或有述焉。岂固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H 页
不用哉。此滉所谓可传于后世者然也。独于其间。鄙意所不能无疑者。往往有之。夫既以道义相期许。则凡有疑晦。但当直告。以相规切。不当献谀而厚诬。又不可阙疑而护过也。且学者于圣贤之言。苟能用功。一言有馀。苟不用功。虽多无益。虽然今既纂述而为书。则固欲其完备矣。击蒙所收程朱之言。犹或阙焉。则似未为完备。其所收者亦意主于简要而或失于疏略。抄节之际。或至以意下字。此尤为未安。而其一字二字或脱或误者亦非一处。岂一经抄写之后。不复细意雠勘订正。所以有此差也。滉僭不自揆。已于编内所疑。逐处贴写以取质焉。其馀三编。病中苦乏精力。未能一一校考。然以击蒙一书推之。参之以得于过目者。可知其亦或有脱误也。且圣人万世之标准。以之冠书首何疑。但滉尝以为自四书之外。所记孔子之言行。多出于战国奸人无忌惮者之假托以自逞。秦汉曲士昧义理者之传闻以相誇。故其说多不足信。虽如左传,史记,礼记所载犹然。况于家语,说苑等杂书乎。今所取孔子及门人之事。似太驳杂。全不类圣贤气像者多。不知于此未可以加芟节乎。所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L 页
贵于圣贤者。正不在此等。量裁去之。庸何伤乎。历代诸人时世先后。虽若不关。然编书之体。不若依其次序之整齐而可观。盍改而正诸。而岳武穆不列于三侯之俦。无亦一欠事耶。人之有身。理气兼备。理贵气贱。然理无为而气有欲。故主于践理者。养气在其中。圣贤是也。偏于养气者。必至于贼理。老庄是也。卫生之道。苟欲充其极致。则匪懈匪躬之职皆当顿废而后可庶几。其斁理害正如此。本不可以为训者也。若以为养气亦不可全无。而姑存其书为可。则其中尤近怪无稽者。亦当去之。而所谓按摩法者。或挽或捩或筑或排或拗或掣之势。比导引诸法。用力尤劳。恐魏伯阳所讥百脉沸驰之害。正谓此事。而所谓御妇人法。亦道家之所痛诋者。无乃可去之乎。凡若此类。浅见所及已如此。其所不及。又岂无之乎。此滉所以疑于传后者。非谓其书之不善。于善之中有未尽善者存。必待其修改然后可以尽善而无疑于传后耳。昔程子之为易传也。不轻出以示人曰。犹冀其有进也。朱子之为集注章句也。既成之后。自觉其非而改者有之。因门人问难而改者有之。质之当世之贤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H 页
士大夫而改者有之。改之改之而又改之。盖以是终身焉。故其书之出。可以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焉。此岂一朝率然为之而能至是哉。吾东方文献寥寥。虽间有文章钜公出而鸣世。自诗文赋咏小说谈谑之外。斯文著述绝无而仅有。其幸有之者。及得而读之。或不能无疑于心者。岂非由此其为病乎。往年商山周景游在丰邑。撰竹溪志。甫成即入梓。滉与士友数辈。颇指其病处而请改之。景游固执自是而不听。今人见其书者。无不以为有病。盖是非之公。人心所同然者。岂可以一己之私见胜排之乎。至如滉者。昧道懵学。固不足与议于此。然亦尝妄为一二说。惩诸公自是之病。而欲资朋友之攻砭。试示于同志。不意其人不大段指擿其病。而遽转以示他。及其后日。续有修改。则与前日示人者。互有异同。非徒前者之未尽。并与后者而相累。已自不胜其悔矣。吾兄学有所承。早弃举业。遁迹嵁岩之下。静中所养。宜有以大过人者。滉以迷路初旋之瞽见。不惮倾倒而跪进者无他。一以望吾兄于尽善。一以发吾病而冀吾兄有以药之也。他日改本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L 页
之成。不惜再许辱示。而滉之瞽见。亦或天牖而少开。则虽知拙文不足为轻重。庶得以托名其后而传之不朽。斯其为幸愿也大矣。又何终辞之有哉。惟吾兄有以谅之。不宣谨拜。
  论击蒙编别纸
 勉斋黄氏于朱门。所得尤邃。后学固不敢妄议。然每读此条。不能无疑焉。夫人之生也。得是气以为形。具是理以为性者。勉斋之说不可易也。而其所以能虚灵知觉而为心者。即此理气之合而能然尔。非理气之外别有所谓虚灵知觉者存乎其间也。今于体性之下曰又必有虚灵知觉者存乎其间以为心。则是疑若使人舍理气而索虚灵知觉也。是其语意之间。不无差失。与朱子训明德训心等语。迥然不同矣。至其下文虚灵知觉者感而遂通之语。以上下文势义理推之。知其必有阙文无疑何者。上文既原心性而立论。下文又该寂感而究言。则其中间语意不应举一遗一也。当曰事物未接。思虑未萌。虚灵知觉者寂然不动。事物既接。思虑方萌。虚灵知觉者感而遂通。其下系以一寂一感之说。意义方为圆备矣。若以今说为是则方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H 页
言未发之前而径以已发之后当之。阙却寂然一段境界。此则勉斋本说未必如此之误。乃后来传写脱漏而无人订正之。故今之读者不可不察。而此书引此条下。须注说此意为当也。如何如何。
 敬有甚物条所引诸说。或去所谓字。或以之字代所谓。或以所谓代曰字。且本文直引舜之全文。今乃改之曰人心道心精一执中云云。窃恐未安。若是自家著书则其所引圣贤之语。间或改换文字犹可也。今是书乃纂辑诸儒之格言。非自著也。而辄有改字换语。无乃不可乎。滉顷年读朱子大全书。患其浩穰。乃约其繁。为节要一书。虽于约取之际。未免僭踰之罪。未尝以己意辄易一字辄改一句。盖易字改句。虽不失圣贤本旨。犹为不可。况未必真能不失其语意耶。愚意此等处。不如且存本文之为善。
与退溪书
时序推迁。道味何如。春夏病惫。未得趋拜。继以霪霖连月不止。道路亦阻。修问久隔。向仰之情。无时少弛。前承惠书。示诲谆谆。倾倒无馀。何意庸暗。获承明教至此也。且惠教与鄙意平日所料。毫发不殊。则尤所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L 页
惊服。而与高明之见不远则仆亦有以自庆也。惠教云击蒙所收程朱之言。犹或阙焉。似未完备。而或失于疏略。云亦尝病其不备而疏略。顾以见理未明。撰出未能折中而得备也。今只因贴示。一一刬改。而程朱之言。添入二十五条。未知紧切而得备否。今不净书以达者。亦冀复有所斤正耳。至于景行编。欲以宣尼晦庵始终。而先圣言行。四书之外无传焉。然并记四书之训。则四书是常所诵习。而不可复有所撰也。家语,说苑,礼记等书。仆亦尝疑之。而其间可以为训者多矣。亦当尽委之不信而去之耶。先圣之事。无一可举。则当以何语而冠诸篇。就家语诸书中择经常可以为训者。不可复存耶。至于时世先后次序。在所当改。而岳武穆固欲列于三侯之俦。而适以其时闻岳王传行世。欲索见之而未暇及也。至于纂录之际。字之脱误。则只缘仆资性粗躁而病眩。凡写字十颠九错。又懒于釐正之所致。何敢以意而有所换易耶。云自少疾病支离。每废读书。虽志在于古。尚何望有所成就。早失师友。孑孑无依。其所纂录。取便目前。以备私览。何敢有意传后。又何望凭序跋以取重也。慕仰之至。欲观叙词与手迹耳。每承下书。爱玩披阅。纸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H 页
已生毛。意盖如此。所示黄勉斋心理气说。明正的确。信乎不易之论也。当分注其下。以正其谬。卫生固是方外之书。旁引杂书。语颇不经。欲一删正。而未知果有补于人也。击蒙依教复呈。更赐览正。留一语示之如何。云学无所据。如飘泊大洋中。茫然不知所之。窃意先立其本领然后庶有立脚进步处。故复撰晦庵心学切要之语。录为小编。今并呈上。伏惟下览。绳其谬妄而曲垂明诲。云年今六十六岁。百疾交缠。死亡无日。寄息偏隅。绝无相识。虽吃饮言笑。强与人同。心怀索然。无以自遣。凡所纂录。皆非嗜学用功之为也。晚得依归。不觉所怀输泻之尽。幸须恕其狂妄。又勿泄人。为世嗤戮。馀炎尚酷。惟冀为道珍摄。戊午七月念四日。云拜状。
  答书附
 时月之间。未嗣修问。积有驰慕。僧来接书。喜审起处冲适。滉病味无聊。才脱霖潦。又困秋热。寻常所以挠怀者非一。岂非病力胜学力薄而然耶。往者回纳击蒙等编时。妄效愚见。深恐率尔之诮。今承辱谕。过有契许之意。既加修改。又添收入。皆若因妄言而整理之。不知吾何以得此于高明之下耶。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L 页
深自悚怍。景行编所收孔圣事。示意似然。但杂书所记圣人言行。于滉意类多可厌。疑是出于战国秦汉间鄙俗传闻之馀。敷衍增加。以致专失本意。只是状出倾危变幻之习。见理愈深。愈见其非真。故前书云云。然就其中精加拣出则岂无可法处。亦须取四书中紧要处若干条为首。而以彼继之。不审如何。岳武穆言行录所在亦不甚略。若犹以为未也。求其传而添入为佳。新示心学编。乍看未知端倪。大槩知是切要。并击蒙皆留。徐俟卒业而后奉报也。滉前去六十才二岁。又因积病早衰。特甚于平人。昏昏如七八十岁人。虽有此志。终无以补前过而得新功。每得朋友书。言及此学。未尝不汗沾衣也。近者复有不幸之甚。拙踪似若有狼狈之势。方为忧闷。已而无他。想物论以为不当。遂为无事。于愚分稍以为慰。岳武穆传。滉家素无。朱子书多有修改处。时未毕工。早晚毕则依戒。适有小冗。惟冀素履休胜。不宣谨复。戊午闰七月初二日。滉顿首。
与退溪书
云顿首。三阳既复。从仕候况何如。去岁赍书册往审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H 页
消息则闻已上腾霄汉。茫然如有所失。幸凭李直哉得承宠问。苏喜无已。方今承 圣朝眷注优渥。是展布所学之时。日夜望其赐。他无言也。尝闻晦庵之训曰年运易往。时不待人。中岁以后尤宜汲汲。吾退溪亦在此限。勿临深以为高。更须汲汲可也。云衰病日甚。待尽朝夕。家又病患。避寄间关。晦庵云明年七十不知不觉到此极处。亦可笑也。仆亦到此极处而犹为避地谋生之计。尤可为发一笑也。顷来节要二帙。无可信人。至未奉传。窃窥纂法纲举而条理细密。可为模范也。广布则受其赐多矣。前上击蒙书。愿削去前后序跋。留一语教之。击蒙二字。殊似未稳。须如程夫子订顽之改何如。心学小编。亦果无益于初学否。并以书示之。不胜幸甚。只冀从仕福履万重。
  答书附
 今因李直哉得闻动履佳胜。忻慰何极。滉年来野性已惯。无复世虑。忽为事势所掣。强颜入朝。毁谤随之。皆缘已无远识。自失其道。致此狼狈。尚何言哉。深愧老兄平日不撄世故也。向来二编。携到于此。今欲付直哉回纳。犹有未卒业之恨。姑留之。明年若遂归计。归后犹可奉传。不至差池也。朱书明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L 页
见以为如何。经照后或付信人来京。或归后送还。两无妨也。自馀直哉必能言之。想发一笑。亦一叹也。不宣。戊午阳月十三日。滉顿首。
与退溪书
云拜问静中消息何如。岁月逾迈。向仰弥切。云衰病碌碌。待尽朝夕。承惠晦庵书。撰法得体而用功之精切如是。斯可为楷法也。虽性习昏闇。随阅随忘。起省颓靡者亦多。前来二帙。谨缄回纳。其次若干帙。复赐来示为𢢽。前上二编付还。第以击蒙名编。意似不当。愿须如程夫子订顽之改何如。且自此节候向严。更加韬养万福。遐思临纸难穷。谨再拜。
  答书附
 滉一出逾年。病剧而归。深有狼狈之愧。弛担半月。委顿益深。势难还京。不得已修上辞状。方仄俟 命下之日。未知终如何也。辱书承审。近有小患。然而神所劳矣。想益膺休祐。前惠书在京获睹。欣幸之至。只因其人往于关西未还。故未即修报。恨负恨负。其中所当修改者。今亦因便遽未果缕缕。尤愧不敏。二帙谨已承纳。但所云未亲切处。不指为某某条。使迷者尚未得涂。是为未快耳。病中适值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H 页
俗冗。漏万挂一。惟照谨拜复。己未三月廿七日。滉拜。
  晦庵书他卷。皆为在京友人借览。未果所示。深恨。
与退溪书
云窃念天之降才。非有中外之偏。吾东僻处一隅。而人材之盛。可以拟诸中华。其间勋名节义言行气槩可以耸动耳目。为世所范者。有难枚数。文献寥寥。邈焉无徵。深所慨叹。欲撰海东名贤录。以备私览。地偏闻寡。经一纪而未就。自崔孤云以下。以至前朝郑圃隐,吉冶隐。而至我朝金司艺叔滋,金先生宏弼,金清寒时习。千百中仅录一二而犹未详焉。高明有司命权衡之责。而居四方揔会之地。出入宾朋。俱是贤明之俦。须广搜而默志。以撰成此录而传之何如。尝观宋朝名臣言行录。自赵普以下诸贤名行。岂皆浑全。以至三苏,王临川,陆象山所学趋向之异。而犹有取者何也。岂其一言一行之有可取而他不暇顾欤。以是观之。吾东之所可收。想必多矣。而不可轻自草略明矣。方今文词杂集行于世者不为不多。而不知是有何补于名教耶。所谓无而无损。有而无裨也。愿留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2L 页
意于斯。随所闻而纂录。使前贤嘉言懿行。不至磨灭。令后人有所传述焉。不胜幸甚。每以谬妄之见。尘渎高明。深以为惧。第以还山无期。面承何缘。不觉言之缕缕。
 慕斋撰金先生宏弼行状云云。收见为幸。至如七传与南秋江,朱溪君不可入录耶。
  答书附
 时月之间。不相闻问。辱惠手简。备审德履超胜。欣濯深矣。滉老病濒死。加得河鱼之患。脾胃因而虚弱。不能饮食。伏枕过夏。既未上去。又未蒙 恩递。近三上辞状。未测厥终。方极忧惶奈何。天灾重叠。海徼屡警。民今方殆。何术可救。㓒室之忧。真不虚也。海东名贤录。曩者商山周景游有意此事。滉亦劝成之而未就。心常为恨。今若裒稡成编。何幸如之。第恐吾东方文献寥落。虽其人所树卓伟者。没世之后。事迹堙灭。无从而徵信。虽使掇拾成录。或未满人意耳。所喻数公之事。鄙意又恐在所商量。未可遽然揭出。以犯古人所谓虑患之道也如何。二编依教回纳。击蒙殊胜于前。病倦未暇悉校。心学比击蒙尤切。其有鄙疑处。略标呈似。照量如何。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3H 页
大抵盛意抄书。务欲简略。故其裁取或未免太脱略处。恐是为病也。欲掇数语于其尾。非但冀己所见或有小进。亦望高明重加修改。以就十分完善后看如何。正不须急急也。惟养珍万重。谨拜复。己未七月初八日。滉顿。
与金成之书
云白。追念三十馀年。当庚辰岁。丁父忧。服垂尽。以书禀于松斋。其略曰按家礼大祥陈禫服下。用黪纱幞头黪布巾。吾国俗纯用黑笠。圣人玄冠不以吊。朱子忌日则变服色。平居既从吉而犹变巾服。况三年内再忌日。凶服未除。而径用吉冠乎。此必有说。昧不适从。盖君臣父子之伦。天经地义。不可用情轻废。不可随俗因循。国俗常用白衣禫服。自中国而观之则凶。自吾国而视之则吉。意白衣白笠。从渐杀以降之法为得也。然欲奋然行之。恐骇世取讥。欲从俗废行则情礼未安。何以而得天。何以而合人。松斋复书其略曰承示敢不竭陈。恨寡闻识陋尔。檀弓古礼也。宋朱文公稽古定制作家礼。然或行或不行。明人琼山丘浚约为家礼仪节。自后中朝有识人皆行之。余求得此书而来。陈禫服注云黪浅青黑色。拟有官者白布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3L 页
裹帽白布盘领袍布带。无官者白布巾白直领衣白布带。东方不在官者皆着笠。笠色无浅青黑。故窃疑俗皆因循也。意五礼仪注有此定制也。然骇世取讥。大不可黑笠从俗。白直领衣白布带从礼。愚意以谓得合天人也云云。其后云服阕进拜。松斋迎谓之曰君之所见是矣。微观其意。恨前之不能发挥也。然当时凭大人之教行之。未知其大有憾也。今不幸又当此变。未知当如何处之。国俗前未有行之者。疑其有物论而且有患也。若曰衰老妄悖之人。为声名为此举云云而止。则是余之甘心焉。前日吾君等之不行。常以为得计也何也。公之诸弟或显于仕。或方赴举。俱有声名。公亦林居而有名者。人所忌而毁之。他日吹毛摘疵洗垢索瘢。反不为孝之累乎。在仆则不类乎此。所谓情同而事异者也。少无乡曲之誉。而为世所贱弃。所贱弃者虽或有异行。虽或有过举。不过嘲诮而止耳。不过訾謷而止耳。夫子云见义不为无勇也。朱子云合道理处。果决行去。勿顾虑。若临事迟疑则又非也。以此欲决意行之。然世变无穷。人事难料。自古事虽是而行或失宜。则反累于明智而为世之戒者多矣。是以稽古礼文。参承松斋之诲。复质于公。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4H 页
商议示下。
  答书附
 明公亲受松门指教。参酌折中。惟公能之。仆曾经而不能得中者。恐骇俗也。自介于恐惧而能为人谋忠者鲜矣。伏惟哀恕。
与金成之书
仆避栖山隈。见溪流淙潺。下有澄潭一潴。莹澈万象。同一流也而惟其止故明。因思易训艮其止。止乃光明。大学止而定定而静静而能虑。先儒又以为人心多则无由光明。窃慕是意。欲以止为号。高明以为如何。
  答书附
 古云明镜止水。公明镜为堂。止庵为号。真知所止之止也。水止则明。非有意而致明。不为风波所乱。以全其虚静耳。心亦本虚。物欲所蔽故昏。不为欲所乱则静虚动直。明通细务。自然而致矣。公知止而居之。净尽人欲。流行天理。常事也。敬仰敬仰。
与金文之书(金公时为永川倅)
偶居路傍。屡承顾面。平生之幸何如。恨不得连床终夜话耳。于今政候何如。人之处世。逆境多而顺境少。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4L 页
仆深居草莽之中。时有意外之虞。信乎山林风势。无有静时。每用咄咄曰尘閧难了了。馀日苦无多。惟公今得所矣。愿尽心所事。毋负所学。古人云能宽一分。民受一分之赐。又曰吾志可行。不苟洁其去就。念君志与时乖。时有不平之怀。故并及之。多怀在后不宣。
与金文之书
西山之殁。至未得相吊而哭。伤恸弥切。云闻讣之日。病未即抚哭。而但致慰简。则公已南矣。日月逾迈。遽踰旬朔。孝悌纯诚。何以堪处。噫寄生东偏。相知只有一人。今失所倚。天地茫然。仆既免服。退还于家。是寻师友受箴规之日。而四顾凉凉。谁与晤语。忽忽尤无意于人世。西山尝云吾二人相倚。先逝者幸而后死者哀。即今信然。与西山髫年心契。颓惰之质。虽百无所得。而提撕奖诱之力。心何可忘。昔与尊公葬松斋而出。风烟惨然。只影相吊。岂料后死而又抱今日痛也。西山存殁。有关于世。非余一人所独伤。而相知之恸。自然深切。掩涕临纸。不觉语颇支离。幸莫以日月后时而绝之可也。
与金文之书(金公时为青松府使)
贵府荒僻。似非大贤之路。而频得迥出层霄之俦。拟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5H 页
其为洞仙府也。前日枉过。路赊日暮。风寒亦鏖。意其触冒。到今依恨。仆平日遨游洛水西山之侧。当时未知其乐之为乐也。潦倒年来。前事顿乖。坠落尘坑。为日已久。今吾君静居深山。无事之中。相对话旧。以荡雪心胸。此其时也。而垂白投人。恐被人笑。明日暮凭探春一进为料。然人事喜违。是又可必耶。
与朴希白(居易)
病里闻豚儿既饯黄丈。逦迤仍向公家。则知公发行亦未远。惊起伤叹。嘘唏久之。咏古人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移时平气更思之。一时交游零落殆尽。顾吾与公独存。而公今远谪。余抱宿痾。虽不能宁居。而与先逝者较之则不亦有间乎。此后倘蒙天恤。公不久当还。余亦丝命若存。则行还之日。更续旧游。一杯相属于洛水头。斯岂非幸中幸欤。晦庵有诗曰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凡成败得失毁誉戚欢。一付于天。坦荡自任。毋用滞念。故人之望。止此止此。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公以诗酒自娱者。故咏此重勖之。
与黄柳村书
奉辟来缄。苏感骈至。某昔年入黄岳。偶一历拜。俯赐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5L 页
温言。兼受琼韵。至今留在心肝。虽溪山阂隔。奉拜无便。倾仰曷有穷已。每凭高公审其动静。便郁郁增怀。岂料华问枉飞衡门。情示委曲至此耶。开展蛮笺。光辉斗室。惊感何言。示来事谋卜小庄于府东。如得闲地以遂愿。则恩感其可量耶。谨不宣。
与李明府刚而书
伏以累承书问。出于望外。敛衽圭复。感惧交极。所教县儒事。在民义所不避。而八十病母。长在床褥。侍侧不离。民亦多疾病如司马。春秋讲会。亦不得参。前此十年。每被谴罚。此一乡之人所共知。以此虽乡邻二三童稚来学。亦不能教诲。况县生额数烦夥。岂堪其任。废其职而获罪。于公私无裨。伏惟恕鉴。
  答书附
 前承复书。伏审避寓间关。无任仰虑。今以公议拟公一事。此非劳公。庶将少屈。使县府儒生薰公高雅之风。伏惟恕照。勿以为讶幸甚。桢拜上。
与李明府刚而书
前日累承下问。感戴殊极。民素有风痹。今与疝疾俱发。日益深痼。至未趋谢。罪惧尤深。每待以殊礼。内怀感激。无路报效。窃念古人以诗文为贽。而时或导达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6H 页
其情意者。今不能然。只以平日所撰张巡传一通仰封。簿领馀闲。时赐一览焉。
答宋明府遂初书
蒙惠三侯传序文。敬受开展。敛衽圭复。炳炳琅琅。文义蔚然。纡馀委备。抑扬顿挫。音韵条畅。节奏相谐。幽然而光。烨然而远。浑浑其来之有源而不可测识也。云每于此三侯。感其忠义之尽。读之未尝不涕泣沾襟。史籍浩烦。记事杂出。未能朝夕省览为恨。虽粗撰出。亦不敢示人。岂意今日得被发挥之力。而三侯之迹再耀于世如是耶。当珍藏以为家世之宝。其间多有溢美之辞。则岂滓贱微命所敢当耶。不胜陨越之至。
答宋明府次送集句书
山野之民。奉拜不时。恋慕之极。辄披阅前赐手简诗词。以慰鄙怀。自以为幸。今复拜辟来缄。满幅珠玑。惊骇心目。擎玩吟绎。思趣渊远。织锦组绣。机轴如出一手。而愈绮愈丽。留以为山窝之绝宝云。
与任士防(楗)
遥问养候何如。深仰深仰。幸凭赵君语及于公。不堪郁郁增怀。仆滞病遐陬。奉拜无缘。情抱可言。洛江风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6L 页
月。依旧依旧。馀不露谨白。(松堂亦足其尾曰洛江风月长依旧。不识故人来不来云云。)
与崔见叔书
前奉手音。审从仕平善。苏喜苏喜。仆侍老依旧。公室陪春萱亦无𧏮。此南中消息也。闻拜监察尤喜。须乞郡南还。是乡亲舆望。然与时推移。毋执一经。尽是知命处。多般情抱。临纸不尽。冀从仕万福。
与崔见叔书
前示规议。带忙未复一辞。追恨追恨。大抵所见大而领悟处多。所论只絜纲要而不规规文义之间则观者不得不疑。研穷义理而或滞于言语文字之际则所见容有未莹而取舍不得不偏。意其砭解或由于斯。姑以最关者而论之。解云虽有善思。不当动而动则不可不克。彼以克字压得重了云。夫颜子之克己。前贤以红炉一点雪论之。微有形迹。亦以克名之。未见其重也。宝鉴点南金。想必是所自得而言。比喻最似精深。与伊川所谓发不以时。虽正亦邪之意。互相发则何以为近禅也。解云学而无所得。何物操存养之彼以操存养之四字为赘为剩而病之。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晦翁云存谓操而不舍。养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7H 页
谓顺而不害。吕东莱亦谓操存涵养。使心源纯静。存与养。非截然两事。则未知其赘剩也。其论六病。亦似伤易而不切。又无对治之意思。欲逐件以论以质。而不见规解。岁久不敢臆议。退溪以斯文自任。其于义理用力精深。而所评如是。其意不过正其谬误。以一其归途耳。然所争只在言语文字先后紧慢之间。大义岂至相乖也。学识闇浅。未究其说之相碍者。则不能无深慨也。
与金孝善(振宗)(号新斋)
自从别来。山河阂隔。音尘浩渺。空劳云树之想。其后以家难在服。无计修问。只寄两三书信。犹以为向诚之不笃。岂意远怀一未得通如是耶。尤恨尤恨。今则平生相知故旧无一存焉。山林病癯。虽仅保丝命。吾君邈在云海之表。相奉未易。则老年怀思。公可想矣。去年偶经公所欲卜居溪岩。松杉荟蔚。江流澄碧。徘徊遥想。颇有无限情思。
寄子灏演书
秋气渐凉。怀念自然日深。此处侍奉无𧏮。毋用苦念。尝以尔客寄多日。恐生疾病。寻常忧念。深体余是意。慎自调护。至于举事之得失。须尽人事以待天可也。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7L 页
处流辈中。终始诚信自牧。尤谨言语。毋用轻率。演废学已久。余亦衰懒。若不勤督。几于落坑。此不小事。须凌晨盥梳。使神气不至昏耗。勤恳教诲。毋令顷刻懈弛。
雪寒甚。念汝等殊苦殊苦。为学之功。只在气力方强之时。勤苦进步直到耳。尘事恼人之境。无坚固竖立。日渐颓蔑。不能复彊者多。吾事然矣。
学术只可精深穷索。若制作烦数。致令心气萧索。此亦不可。
春气渐腾。想你等做业艰苦。大槩敬则竖立。怠便放倒。须付得丧于度外。使本源莹澈。到肯綮更加缜密工夫。如庖丁自悟时也。
学问之功。虽坐深深海底高高山顶。不领其要。祗令卤莽尔眊氉尔。须熟读精思。开发古人言外意。庶几日有悟。而发于文字上。不甚窒碍。
你等高栖物外。须以修治本源为事。牢固根株。然后于讲学处亦有力。毋欲烦于章句。屑屑于荣枯。寻击蒙一线路无蹉跌。然后恢恢瞥脱身心。便有归宿处。崔许两君想做业勤苦。欲致一语慰之。忙未能修。为传余念意。渷近欲送去。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8H 页
寄子灏书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前日冒夜而行。持身亦似失宜。虽处朋友。始终敬勤。须以金人铭三缄口为戒。更须除评品。以易之括囊为慎。晨夕临读。气力易竭。须频服粥以保之。白粳四㪷送去。
知證稍复喜喜。然观制知精神气力极耗。须不役志于斯。保养真元为念。时时散步。并观诗家及性理等书。以发扬志气为事。
汝之修业何如。驰念日深。秋事日迫。人争淬砺。汝于应举。手势生疏。怀念不弛。自丈夫事而观之。此甚幺么不足费心力之地。而万一见屈于人则能无羞辱者乎。此趋蹶之不能不反动其心。阳气之发。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此余玩诵。尔所熟闻。须注精会神。阅所旧览。使之成熟。然以此令神气彫耗则不可。大抵临事不得力。须向静地求。若本源澄澈则酬应浑浑无碍。自常人观之。震耀动荡。发挥无穷矣。所与同栖儒名书送。三人之行。必有其师。须相炙议之甚幸。闲日须学书令楷熟。奔争之地。难可靠人。借巧不如亲拙。所怀不能自制。纸穷只此。
汝之入山来。音耗阒寂深念。余侍侧无挠。俗离吾所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8L 页
愿游。而齿发已暮。夙愿未副。今送尔归。足忾前怀。须谢绝世念。专心学问。非徒驰骛于训诰制述之务。游神物外。不有自得之地乎。昔人有游读泰山。见书上有平安二字。不复开见。即投碧涧。不欲尘事相关也。亦须以此为念。
秋气爽然。念汝修业远处。自然怀轸。此处平稳。秋山极佳。须养物外精神。毋屑屑于行止。
知尔与光远共栖深喜。然近来汝居萧寺。谢绝尘縻。以修所业。则怎做出底超越可观。而于应举制作。陈微细琐。所得竟屈于千万人颓靡之末。未免羞辱。男子不为则已。为之则何可如是。驰声誉以振耀于当世。虽学者之所贱。而不逾于专事末技。反居下流者乎。
汝之修业何如。光阴易逝。人间事故。不可逆料。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不诚无物。事无大小。不着实做。其终不窘者鲜矣。制述铺叙。不可露浮轻浅。欲媚于世。旋失其本。亦惧尔。
泮居气息何如。余陪老亲避寓度日。今年疠疫。到处滋蔓。日夜谨慎为可。而于朋伴之际。亦须以诚敬自牧。毋用懈弛。以致他日之尤。气若不平。须速还。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9H 页
知汝寄寓平安喜慰。此处奉老艰度。尔试事得则可喜。如或不利。毋屑屑滞念。浩然南还。些少得失。若或动念。为害即深。余之视如浮云久矣。须以此为念。见叔同处虽远离。倚恃为多。更慎疾病行止为幸。
汝之气息何如。读书亦何如。毋以懒慢为习。虚度光阴。须夙兴夜寐。正饬衣冠。日对黄卷。除却杂宾。古人云昼验妻子。教不行于妻孥。终有立者鲜矣。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从来惟善可以动人。而其机不在乎他。须细思之。观势来省。毋用频频往来。
观来书知侍侧无𧏮喜慰。但岁华遒尽。学问之功未就。以此为虑尔。泛泛悠悠。以至于徒费光阴。岂不可惧耶。患在志不立。志不立未有能成者。须以击蒙从事。日无忘其所为。则庶几根基坚固。百事可做。况于举业等事。不劳馀力矣。以至筋骸百体。有所敛束。神气清明。耳目开霁。卓然竖立。则何患眊氉跛躄之病也。
君子学处患难。毋惊动。念怡然善处。
鍊业气力何如。都侄念二化去。不胜恸惜恸惜。儿之气禀非常。大有所望。今乃如此。尤为伤悼。渷于学问昏蒙未开。须做诚譬晓。庶得渐悟。日夜为念尔。群居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9L 页
之际。易生狃慢。须日尊诚敬。久而弥深。参前倚衡。无使少离于读书等事。岂待余言。于纪忙未各状。吴戚侍暨文世执并传二字。
书来知平稳喜喜。余探奇采异。以穷山海之游。毋以晨夕之隔为忧。酷炎不熄。欲于念二间。与希中四五人。同沐为意。行还时未可必。今在海头。书不悉耳。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杂著
  
随事杂录
静存动察。皆是顾。静。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动。即物观理。随事度宜。于事亲见其当孝之类。○才省了便克了。既克了又省了。如循环不已。(省克。省察心上。若萌邪思。力克去之谓也。)向道而行。中道而废。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又曰发不以时。虽正亦邪。)
静昏动乱○常循环提撕。才间断欲生。是故心在谓之敬。
 方其未接物。此理湛然清明。及其遇事接物。此理随处发见。常要提撕。念念不忘。存养久之。道理愈明。虽欲忘之而不可得。只是道理长在目前。不被事物遮障了。不成是有一物。可见其形象。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0H 页
日用之间。不加提策。怠惰之心生。怠惰之心生。不止于悠悠无所成。放僻邪侈随至矣。
常常照管。
 学者提省此心。使如日之升。群邪自息。他本自光明广大。自家只著些子力去。提省照管便了。不要苦著力。苦著力则反不是。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此说极好。君子终日乾乾。不可食息间。亦不必尽日读书。或静坐存养。皆是用功处。天地生物。以四时运动。春生夏长。固是不息。虽秋冬彫落。生意未尝不在其中。学者常唤令此心不死则日有进。
  伊川说
动息节宣。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人。以养人也。
不学。便老而衰。(学问则义理为主。故阅理久而益以精明。不学则血气为主。故阅时久而益以衰谢。)
慎言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也。
不能动人。只是诚不至。于事厌倦。皆是无诚处。
炳常患思虑不定。或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先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0L 页
生曰不可。此不诚之本。也须是习。习能专一时便好。不拘思虑与应事。皆要求一。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出则不是。惟敬而无失最尽。
  横渠说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
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不戏谑。亦是持气之一端。
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凡有动作。即知所惧。如此一二年。守得牢固则自然心正。
  延平说
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真有所见。虽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久久用力。庶几渐明。讲学始有力。
  遁翁说
为学之要。事事审求其是。决去其非。积习久之。心与理一。自然所发皆无私曲。圣人应万事。天地生万物。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H 页
直而已。
极高明。(是说心)立心超乎万物之表。不为物蔽累。
道中庸。(是说学)处事恁地细密。无过不及。
勉诸生相倡率。下坚苦工夫。牢固著足。方有进步处。整顿收敛则入于著力。从容游泳。又堕于悠悠。此正学者之通患。然今亦当且就整顿收敛处著力。但不可用意安排等候。即成病耳。
  静春说(刘清之)
一言之差。在常情为未害。试思是时此心存乎不存。一步之差。在常情为未伤。试思是时此心定乎不定。有志者于容貌颜色辞气。用力如曾子。于视听言动。用力如颜子。
与人交。推诚恳恻。语约理尽。见有亲者勉之以孝敬。见有子者勉之以教子为急务。见初仕者勉之以致君泽民为志。闻人之善。乐道不已。闻人之过。惨然如痛在己。
公之学力行切己为务。燕居端坐。终日钦钦。非翻阅经史则省察性情。见义必为。无所顾虑。训诱后进。唯恐失一士。有一善则亟称而成就之。
关东行录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L 页
壬子岁。崔君见叔除平海守。平海之温井闻乎古。余宿患风冷。谋就浴焉。是年七月十一日辛卯。始登程。少憩于上林驿。午入军威县。主倅韩公绾馆待颇厚。倾盖之间。笑语如旧。车敬止,裴君则之先邀我于此。交足话宿。壬辰犯晓乃发向闻韶。与主倅李公大升对话于闻韶楼上。退舍于西轩。栋宇宏敞。阴邃清凉。不觉炎曦之炽烈也。越翌日凌晨驰出。午饭于吉安县松亭。少憩于临河县境上。雨一霎遂霁。俄而云开漏日。酷炎如铄。有一稚女汲水林下。丐而饮之。清冷爽澈。连倒二瓯。以沃烦热。暮投青松。府前有奇岩屃赑而立。亦胜观也。甲午发向真宝县。县倅尹公希洙师鲁待遇殊款。凡饮馔之具。亦极致意焉。县舍有鸭脚亭。其大数百围。虬枝半摧。相传新罗时旧物也。暮主倅邀我于古衙前书堂。绝壁列涧边。如屏障者数里。下有深潭。清碧泓澄。远近峰峦。点点如螺髻。汀沙平衍。长林浓绿。野店隐映于其间。适皓月当空。凉飔浏浏。开窗玩赏。别一仙区。主倅更设数酌。训导金百鍊子精,措大李光复亦与焉。是夜前察访赵公渊自盈德入县。暂话而退。时主倅适承差向盈德。于是相谋并辔而行。设昼点于知本院。乃由五十川洞而出。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H 页
洞挟一溪而下。两岸峰峦簇簇。蔽亏吞吐。开而复合。断而还连。延袤六十馀里。中有龙湫瀑布。如喷玉屑。下有深潭绀碧。两岸翠岩如削。神𢥠不可迫视。暮入盈德县。太守沈公待话于清心楼。楼据绝岸。澄潭百顷环其前。阶竹拂云。山形如画。真所谓清心者也。十五日。由宁海府入平海县。县之为邑。三边濒海。壤土肥饶。有黍稷稻粱之宜。饤饾兼水陆之味。投宿风月楼上。栽松环翠。连亘十馀里。清流映带其前。亦一胜也。土之胜迹。擅名今古。供骚人之嘲咏者。如海棠岸,鲸波海,越松亭,望槎亭,鸟道栈,汤沐井,临漪台,通济庵八景是也。十六日主倅与吉希中,白俊叔,荣川李公稧彦脩游赏于越松亭。亭列白沙上。八九里纤尘不起。暮翠云屯。不见天日。真胜境也。亭之浦万户道也。万户林希宝射艺为当代第一。亦参会焉。终日游乐。歌管轰訇。醉舞婆娑。极欢而罢。十七日观东溟。至牛山隈。万里沧溟。极目无际。缥渺苍茫。与天相接。相传羽陵岛峰峦。日晴则历历可辨云。有鱼店十数区列居海陬。渔人数十辈。倚艇引瓢。出没波涛。如鸥𪆽然。支进鳆蛤鲜鱼者络绎。须臾堆积于前壮观也。于是遍阅珍异。尽日而返。十八日十九日在风月楼。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L 页
二十日致齐于风月楼上。乃先君忌也。(主倅室内康氏。乃先君外孙女也。自衙内办设祭需。)二十一日晓起。与主倅行祀。痛慕罔极。是日炎热酷烈。流汗如雨。二十二日独居楼上。射贯革数矢。二十三日。与主倅向温井。于中途川边。多击银鲜作川游。入温井。暮始就浴。温水灵源清澈。须发可烛。又汤沸可怕。浴不能耐久。二十四日。在温井。会希中乘醉。驮歌儿插海棠一枝。二十五日。在温井。礼安金君富弼彦遇,前训导朴世熹德明来会。二十六日七日在温井。暮许道远自商山来浴。二十八日在温井。午家书到。二十九日在温井。暮彦遇,德明,闵上舍蓍元筮卿来宿。三十日在温井。八月初一日辛亥。在温井。闵金朴三君俱出还。文希参吉赞等自白岩寺来宿。初二日在温井。永川成烈,成胤等来浴。初三日四日在温井。吉希中还来。周系夏亦还。三陟太守郭翰仲书来。初六日与道远下郡。初七日在郡。主倅与教授会话。初八日主倅闻慈氏失和还乡。初九日与道远发还。并辔而行。午少憩宁海长松亭。令道远直入宁海府。匹马驰发。登赏观鱼台。俯临溟浡。遐赏前修游躅。兴怀殆不可揽。台之南有圭峰。凌空削立。思欲登眺。并极南溟。荡尽尘胸。日迫崦嵫。怅望而还。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H 页
暮投宿是府。登海晏楼。咏牧隐佔毕斋二老所题赋辞。洒若涤襟。主倅馆待甚厚。设酌夜分而罢。(倅武士柳宜諴)初十日。犯晓驰发过白俊叔家。俊叔出饯于川边。剧饮而出。行到泣岭。岭高峻险阻。溪谷深邃。镇蔽东南界海为关者也。石路凌兢颠顿。力惫艰苦而下。乘暮入真宝县。县倅待遇愈款。明晓与道远分歧。道远由花山向商山。余由青松路。暮投吉安县。寄宿村家。午入义城仍宿。明晓驰发。少憩军威则之家松亭。午省谒上林先茔。乃还于家。行还才一月有奇。而在道途者十三日。在温井者十四日。游赏之日不多。而领略东边一隅之胜。以偿宿抱。则虽就汤沐。不能已疾。而不可谓尽无补也。姑记日月。以备后日之览云。
止庵说
西山扁余所居曰明镜堂。又曰东湖。余亦自号龙岩老人。又号止庵。虽名号多端。无警策自修。而为世所弃则一。每咏古人山茶诗曰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海红。名称谩多朋援少。年年长在雪霜中。感其名品取类之相似。仍自况而自怜云。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序
  
卫生方序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L 页
余少多疾病。尝蒐阅诸方。撰出养生之要。间有语涉不经者。则旋废不观者。迩来三纪于玆。回视一时交游亲戚故旧相继沦没。荡然无一存者。而少壮者居其半。噫是岂皆禀命之偏薄而然耶。风寒暑湿起居之失宜。饮食男女嗜欲之无节。损性伤生。以至此尔。于是愕然悼叹。因搜是编于蠹毁之馀。添付诸方禁忌乡草补药。名之曰卫生方。养生者得之。庶乎一助也。余则齿发已如许。精血耗而神气衰。欲强之而不能。观书者幸勿以人废言可也。时嘉靖壬子冠月。龙岩老人书。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祭文
  
祭松堂朴先生文
维嘉靖十九年岁次庚子四月壬戌朔二十八日己丑。进士朴云。敢告于松斋先生之灵。先生挺禀纯粹。天姿卓荦。生长侯王。金玉其质。初事武艺。竟冠高列。晚就于学。渊深浩博。穷探诸异。会极归极。体用混融。物我无隔。和顺内腴。冲华外发。筮仕云初。志在嘉遁。位不满德。施不及远。饮人以和。饱人以德。自然之中。肃然成法。仰承提面。再经纪历。云虽颛蒙。未能开惑。鼓舞春风。几年几日。去岁之秋。驻节衡门。寮斋信宿。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H 页
丁宁有言。身既外縻。此岂易得。何意斯语。终成永诀。就省兵营。作计已宿。疾病缠绵。竟不能决。情与势违。奄至不淑。病不侍药。又未启足。平生遗恨。交缠胸臆。凤岭戴愁。洛水荐恻。顾眄呜咽。梁摧何托。仪刑永隔。苍苍无极。来奠一斝。降歆菲薄。
祭真乐堂文
禀质醇粹。济以学力。日跻高明。表里泂澈。早承洛训。浩浩其归。体用混圆。动静无违。孝悌纯诚。师范后学。屏居林泉。誉闻日达。闻风者服。觌德者悦。疗亲之病。躬剂药物。推以及人。千万其活。无位泽物。古无其匹。子侄之贤。群季之哲。仁教蔼蔼。訚訚穆穆。惟公之德。可移邦国。有德无位。民何无禄。云之颛蒙。实获所托。髫年契好。终始无逆。提诲谆谆。深资丽泽。公病未瘳。余罹荼毒。缠绵患苦。奉对阻越。每念终丧。庶几卒业。何意中间。遭此不淑。呜呼哀哉。有德者寿。济人者福。何意九天。终不慭遗。何意万药。竟不能救。病不面诀。殁不即哭。呜呼痛哉。真乐堂空。溪流呜咽。徘徊顾念。不禁摧抑。忧道之念。相知之戚。交填一臆。何有纪极。来奠一觞。敢冀歆格。
祭金新斋文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L 页
资禀秀异。学问精醇。早见大义。咀嚼厥真。操持之约。探讨之博。力久功深。表里融彻。及登朝端。声誉蔼蔚。咸拟所学。庶或展布。那知海外。伤恨鵩赋。宿疾成灾。玉树摧折。千里关山。旅榇飘泊。婉婉孤孩。竟焉何托。旌还故山。星月惨色。德何纯备。命何衅薄。天也如何。孔颜所受。云之颛蒙。景仰山斗。闻讣号咷。终焉何及。梅阁秋寒。灵帷閟阒。仪刑永隔。言辞莫接。相知之恸。自尔深切。来奠菲具。灵其来格。
祭金奭之(彭奭)
惟灵。禀质英明。风姿秀发。临事干敏。遇人委曲。自联葭莩。意气悬合。谈笑穷年。琴棋娱日。如何奄逝。贻我痛惜。闻病斯革。握手问疾。公言命促。余实不度。那知是言。终焉永诀。呜呼哀哉。白发双亲。青年幼室。茕茕孑立。谁将谁恤。婉婉两儿。何怙何托。呜呼痛哉。琴书寂历。埋尘盈尺。松芝摧萎。风霜萧瑟。徘徊顾眄。不禁呜咽。余自年来。自罹荼毒。生而伤患。不如死速。言虽止此。意实何极。来奠一斝。灵庶歆格。
祭李子馨(薰)
呜呼。二气交运。五行纷错。有生之禀。是固偏驳。惟公才性。粹会良质。公明正直。动慕法式。惟公孝悌。可移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H 页
邦国。暂试一乡。人咸称服。好善若己。嫉恶如雠。自公之逝。乡风日偷。刚柔茹吐。邈焉寡俦。余怀景慕。情好日笃。拟结金兰。始终无越。如何奄逝。贻我痛惜。病不相诀。葬不执绋。相知之痛。何有纪极。来奠一觞。灵其飨格。
祭亡室金氏文
禀质粹美。柔顺含贞。不假修饰。自尔天成。淡然冰镜。不见玼颣。心源纯正。每用称服。自从结发。未见悖德。事母以诚。睦族以信。御下以宽。制事以简。庶事烦错。似不捡束。心弄(弄从竹下)精密。终不坠失。庶几偕老。以没吾齿。如何中折。贻我痛裂。廿载同裯。飞电一瞥。君之宗系。亡灭无馀。君独延龄。以保以缉。奴仆稍足。家业稍复。谋事渐谐。子姓渐列。天耶人耶。呜咽何极。白发病慈。谁将谁养。乳下诸稚。何恃何托。𡞦𡞦踽踽。我复何依。晨昏定省。谁与共奉。春秋烝尝。谁与共承。君之胤子。学问深造。他日有庆。谁与共享。君之疾病。药物不辍。君善服药。君善调摄。风曰之温。冀期苏复。呜呼苍天。何极何测。相留咫尺。言语莫交。相对无何。梦魂无接。泪眼昏蒙。辞不悉情。含痛一奠。灵其尚飨。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墓表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L 页
吉参奉(大渊)墓表
公讳大渊字彦澄。庆尚道海平人也。考讳仁种。承议郎临陂县令。祖讳师舜。通德郎司宰副正。曾祖讳再。 赠通政大夫司谏院左司谏兼春秋馆编修官行从仕郎高丽门下注书。外祖成均进士丁琨。公成化十九年癸卯八月二十二日。生于全罗道锦山郡富利村。族父奉列大夫新宁县监讳寿无子。弘治十四年辛酉。以继后子来居于海平上里金三洞。祖讳尊祖彰信校尉副司直。曾祖讳久成均生员。外祖通训大夫青松府使权致中。即让宁大君康靖公女婿也。娶从仕郎权信孙之女。生三男一女。长生员曰勉之。仲麟之。季挺之。女适进士崔海。岁甲辰十一月二十二日终。享年六十二乙巳十一月十一日。葬于曹溪山木瓜东洞之原。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行状
  
先考成均进士府君行状
先府君讳宗元字君胄。后改字伯始。高王父承奉郎监察纠正讳琮。曾王父内侍中郎将讳尚温。王父讳云实。考讳孝武。妣英阳南氏。成均学正讳胜宝之女也。天顺四年庚辰十一月十七日。公生于龙宫县大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H 页
竹里第。自幼力学不懈。年十八安东都会讲经居首。人皆称叹。遂大肆于学。四书五经。无不研穷洞解。而尤精于易学。其于历代诸史庄老异端之书。亦皆搜讨靡遗。以究其归趣。发而为文者。汪洋演迤而少收敛。故辄屈于科第。岁庚戌娶善山居教授许谅之女。岁丙辰中司马试。公禀性温雅。慈祥简易。随便自适。不事矫饰。终日怡悦。不见忿恚之色。步履安详。虽远涉郊坰。雍容不迫。如不进也。与人居久而益亲。虽儿童仆隶。爱护亦至。戏嫚于前。亦不诃责。素性然也。生产营业衣服鞍马。不介于怀泊如也。居泮宫时所制木铎铭。时辈传诵焉。朴公祥乃公司马同榜。以文章气槩。为世所推。而器局清峻。被其承接者罕。独于公气意悬合。作物外神交。爱公文辞淳深。多有古气。其在潭阳临陂时。延置款遇。酬唱诗什。多至数百篇。积成卷轴。其后为尚州牧。云进谒。谓余曰予赴此州。专为尔父公会也。何其不幸如是。叹悼不已。公游历湖南时。扶安倅金溉,金领相克成皆一时名流。相与交契情深。乐而忘归。金有诗云一千里外君曾到。九万图南我未能。公学问渊深。晚就典赡。累捷科场。丙子年别试。孔孟出处策问擢壮元。考官崔淑生批云近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L 页
年无此等文。必是林泉之人。叹啧不已。公积功于文者多。而命途蹭蹬。竟未售所志。尝手书周易三件。皆为侪友所取。只上经一件尚存。晚年自号默斋。有诗曰便佞终见踬。多言众所忌。从今闭吾口。庶以免群议。又和陶靖节归去来辞以见志。其序曰予年至耳顺。卤莽灭裂。心志益卑。恐终无以自立。故次其韵。置座隅以自警。其向学之心。老而愈笃。公年三十四。始生子一人。女四人。卜居于海平。桑梓之念。尚郁于中。每悒悒未得返故乡。终身以为恨。己卯岁丁妣南氏忧。明年庚辰正月。服中婴疾。肩舆还于海平。临终顾谓云曰予可谓正终。予今已矣。汝必绝意于科第尔。是年七月二十二日终于正寝。享年六十一。明年辛巳。葬于上林驿北垄。
先妣盆城许氏家传
先妣通德郎密阳教授讳谅之女也。高祖赠驾洛君讳敞。曾祖礼曹正郎讳衡。祖成均生员讳锱。外祖进武副尉别侍卫崔景源。成化五年己丑十月十五日。生于海平槐里洞第。妣气禀慈祥而聪慧。明敏而果断。心度澄朗。莹无瑕玼。平生不以一毫妄取于人。不以非义屈挫于人。亲戚之间。或有悖理相诘则犯而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7H 页
不较。隐忍宽容。惧其恩义之睽离也。自少至老。娣姒妯娌。咸怀悦服。无敢少有怨恶者。乙巳岁丁母崔氏忧。时年十七。奉教授公鳏居。事上极其孝。抚下极其慈。奉祭祀宾客极其备。教授公家居殷富。又自京都来居。亲戚宾客往来出入。门无虚日。待之咸尽其宜。问者曰公鳏居伊谁干家而事备如是。教授公答云有未笄女尔。宾客皆叹啧不已。是岁饥荒。远近贸卖者盈门。绫绡布帛妇女所玩之物。日委于前。而无一毫自近之计。教授公每咄咄叹其清量。庚戌岁。适我先公。儒计酸寒。不顾生业。于是极力经纪。不使废坠。家道稍完。时祖母英阳南氏在龙宫。相距九十馀里。每春秋驰省。必奉侍数月。以尽事姑之诚。朝发夕至。不以途路之远为惮而少懈也。在彼而甘旨之奉无阙。在此而遣问之礼愈谨。南氏每称曰美哉吾妇。意此物已尽。何其又至。叹其节用之有道也。骨肉之孤寒无告者。抚爱之情。无异己出。必裂其裳幅。解其服御而畀之。略无留吝之色。至于失母之儿流丐之人。亦必折甘分少而与之。虽鸡犬之微。莫不矜恤。或有冒寒暑失所者则至忘寝食。务令安顿而后已焉。其爱物之心。出于至性者如此。日必早起。梳发盥洗。整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7L 页
笄而出。周旋室堂。莅亲庶务。自少至老。未尝见其一日或废也。尝戒子妇曰汝不闻小学之法耶。虽亲子侄微贱者。必更衣整容而待之。时有出于门庭之外。则亦必改服。未尝慢易也。抚育一男四女。虽慈爱之至。亦未见亵狎之过也。云承颜膝下四十馀年。一未尝假以辞色。至于出入之际。必问其所与交游。若先生长者则喜悦。如议科举之类。辄不悦曰安居保生足矣。意云气禀偏狭。少温润之色。必不遇于世故云然。其精鉴如此。嘉靖十七年庚戌十月初二日。终于寝室。享年八十。明年己酉三月十二日。葬于赤林寺故址之西垄。
南学正行迹
祖妣南氏之考。讳曰胜宝。居竺山。(龙宫县旧号)气禀英峻。学问渊博。自幼少时。声誉著闻。每监司入境。必折简相邀。降阶迎接。致其敬款而后已。司艺金克柔以诸生考讲入安东府。见公风度伟然。学业精深。倾慕不已。竟以息女归焉。世以登第之日。凌媟玩侮。无所不至。名曰古风。至于公则令其称病。锁于药房曰此人何敢加其戏侮耶。其饮食也。匕箸器皿。极其精洁。至其供馔也。家属穴隙而观。进膳无咎则必退而喜焉。
龙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8H 页
其就寝枕席衣衾。亦极齐楚。人莫敢近而亵焉。其丁忧而居庐也。王母婴疾滨死。欲奉面永诀。行到家北岭。痛哭而返曰三年之内。不见居室吾志也。及服阕步屧号泣而归。樵童牧竖无不叹涕。其祭祀也尽其诚敬。极其严洁。必七日戒三日齐乃入庙。容貌端严。衣冠整肃。灯烛之下。升降出入。望之如神。至于忌祭则涕泣悲哀。无异临丧。观者无不感动。邻有老媪形貌怪僻。善戏以侮人。尝曰文士之到此。作戏以娱。无不绝倒。至如学正则屡窥伺作戏。畏而不发。尝赴举时。有一举子驺从甚盛。扬扬过行。即命曳来。抗而不屈。令传号曰汝是胥吏。敢此凌突耶。其人膝行而前曰历行他境。无有识者。今公藻鉴如此。真圣人也。稽颡叹服而去。堂北脩竹千挺。蔚然成阴。日扫涤啸咏其间。盖禀赋之异制行之高。时人拟之孟子。云孩少时在先君怀抱中。耳其说而服膺久矣。恐其泯灭无传。故姑书梗槩。以示子侄以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