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x 页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诗○五言律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斲五弦琴。
诗○五言律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斲五弦琴。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3H 页
夏夜舟中颇凉。因有所感。
扁舟畏朝热。望夜倚危樯。月共火云退。风兼水气凉。未秋轻病骨。微暑浣愁肠。坚我江湖意。滔滔兴不忘。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诗○七言律
题江陵东轩
东华扶病过年年。今日临瀛物外天。画阁影低疏雨外。缃帘光衬暮云边。斜拖海国千层浪。淡抹江村半缕烟。拄笏高吟迎爽气。静中还欲唤群仙。
次李聋岩(贤辅)灵芝庵韵
宣城山水是名区。休退菟裘得得游。四壁图书中作主。一生诗酒外何谋。岫云横断岚犹重。林鸟和鸣谷自幽。高枕晚来清兴足。更怜新月上帘钩。
挽黄承旨(士祐)夫人吴氏
信誓终期共百龄。岂知今日负平生。䦱门肃穆闺仪著。举案怡愉妇道行。鸾舞镜中空吊影。鹤归华表未闻声。薤歌惨惨都门外。题挽临风倍涕零。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诗○七言绝句
次李聋岩明农堂韵
小堂临水架南隅。叠嶂长林隐有无。今日始偿投老计。归欤欣副壁间图。
扁舟畏朝热。望夜倚危樯。月共火云退。风兼水气凉。未秋轻病骨。微暑浣愁肠。坚我江湖意。滔滔兴不忘。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诗○七言律
题江陵东轩
东华扶病过年年。今日临瀛物外天。画阁影低疏雨外。缃帘光衬暮云边。斜拖海国千层浪。淡抹江村半缕烟。拄笏高吟迎爽气。静中还欲唤群仙。
次李聋岩(贤辅)灵芝庵韵
宣城山水是名区。休退菟裘得得游。四壁图书中作主。一生诗酒外何谋。岫云横断岚犹重。林鸟和鸣谷自幽。高枕晚来清兴足。更怜新月上帘钩。
挽黄承旨(士祐)夫人吴氏
信誓终期共百龄。岂知今日负平生。䦱门肃穆闺仪著。举案怡愉妇道行。鸾舞镜中空吊影。鹤归华表未闻声。薤歌惨惨都门外。题挽临风倍涕零。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诗○七言绝句
次李聋岩明农堂韵
小堂临水架南隅。叠嶂长林隐有无。今日始偿投老计。归欤欣副壁间图。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3L 页
灵芝庵。次李景明(瀣)韵。呈聋岩李相国。
閒向灵芝搆精舍。只麾僧俗不为攻。晴囱昼永无馀事。拄笏高吟对碧峰。
堪笑龙钟老更颠。强颜犹未卧乌川。 君恩倘得丝毫报。蚤晚归来可执鞭。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赋
盘圆则水圆(并序)
臣某猥以樗材。谬蒙 圣恩。践历清显。叨陪 经幄。愧无涓涘之报。思欲一效微诚。乃纂集古书。见荀况盘圆水圆之说。其言亦自有理。谨编录。兼著小赋。以备乙夜之 览。其辞曰。
閒向灵芝搆精舍。只麾僧俗不为攻。晴囱昼永无馀事。拄笏高吟对碧峰。
堪笑龙钟老更颠。强颜犹未卧乌川。 君恩倘得丝毫报。蚤晚归来可执鞭。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赋
盘圆则水圆(并序)
臣某猥以樗材。谬蒙 圣恩。践历清显。叨陪 经幄。愧无涓涘之报。思欲一效微诚。乃纂集古书。见荀况盘圆水圆之说。其言亦自有理。谨编录。兼著小赋。以备乙夜之 览。其辞曰。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4H 页
遭千载之嘉会。托菲薄之陋质。荷隆宠之优渥。爰累陟于华秩。思输忱而贡忠。觊图(缺)于涓滴。携百家与坟典。谨编录以为帙。览荀子之格言。良有感乎中肠。何玆盘之为物。独形圆而无方。盛泉水之清冷。盖应盘而不忒。物虽小而喻大。庶可比于为国。惟人君之代天。君万民而立极。拱九重之深邃。纠民俗之浇薄。然天下之至广。岂能家道而户说。故务修乎一身。作懿范于臣民。孰本乱而末治。孰不修而治人。仰古昔之圣主。咸正心而修身。尧克明乎峻德。用协和乎万邦。舜重华而恭己。致风动于四方。汤祗敬而执中。著日新于盘铭。文缉熙而敬止。顾厥勋之克成。武守业而执竞。焕皇猷兮郁郁。皆正己而迪哲。为万邦之表率。信上行而下效。与盘水而奚异。愿 圣心兮鉴玆。日小心而无二。勿内荒而伐性。勿外荒而荡心。恒兢兢而业业。若履薄而临深。遵惟正之是供。法夙夜之祗惧。澄一心为出治之本。无变易乎初度。正百官之朝廷。俾万民而仪刑。惟首善自京师。孰不观感而改行。顾微臣之颛蒙。幸承恩于帷幄。窃独忧治世而危明主。抱耿耿如皦日。玆沥情而陈辞。恭进献于 枫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4L 页
宸。庶终始而如一。永观省而留神。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对策
[对策]
问云云
臣对。恭惟 主上殿下。躬上圣之姿。嗣无疆之业。夙夜孜孜。讲求治道。万机之暇。进臣等于庭。策以为国之要。欲闻至当之论。猗欤休哉。诚千载一盛际也。臣虽愚昧。敢不竭蕴以对扬休命之万一。臣伏读 圣策。孔子曰能以礼让(止)。若是其不难何欤。臣闻礼让者。为治之本也。礼让之于国。犹元气之于身也。元气不存则血脉不通而身随以萎薾矣。礼让不兴则教化不行而国随以亡灭矣。礼让之有关于人国家如此其重。苟能推吾之礼让。以临其下。则下之顺上。犹乾旋而坤受。自然观感而兴起矣。其于为国乎。亦何难之有哉。此圣人所以垂教后世。辞约而意备者也。今 殿下之问及此。其亦深知为国之道乎。臣伏读 圣策曰。唐虞三代之治(止)。亦有髣髴于万一者欤。臣闻唐虞三代之治。陶雍熙之淳。臻泰和之盛。究其所以致此之由。固非持术立异以为之要。皆以礼让为先。而礼让之实则不过曰尧之克明峻德。舜之温恭允塞。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对策
[对策]
问云云
臣对。恭惟 主上殿下。躬上圣之姿。嗣无疆之业。夙夜孜孜。讲求治道。万机之暇。进臣等于庭。策以为国之要。欲闻至当之论。猗欤休哉。诚千载一盛际也。臣虽愚昧。敢不竭蕴以对扬休命之万一。臣伏读 圣策。孔子曰能以礼让(止)。若是其不难何欤。臣闻礼让者。为治之本也。礼让之于国。犹元气之于身也。元气不存则血脉不通而身随以萎薾矣。礼让不兴则教化不行而国随以亡灭矣。礼让之有关于人国家如此其重。苟能推吾之礼让。以临其下。则下之顺上。犹乾旋而坤受。自然观感而兴起矣。其于为国乎。亦何难之有哉。此圣人所以垂教后世。辞约而意备者也。今 殿下之问及此。其亦深知为国之道乎。臣伏读 圣策曰。唐虞三代之治(止)。亦有髣髴于万一者欤。臣闻唐虞三代之治。陶雍熙之淳。臻泰和之盛。究其所以致此之由。固非持术立异以为之要。皆以礼让为先。而礼让之实则不过曰尧之克明峻德。舜之温恭允塞。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5H 页
禹之克俭克勤。汤之克宽克仁。文王之敬止。武王之执竞耳。是故观其朝则济济相让。视其俗则比屋可封。此所以巍巍皇皇夐越千古者也。降及后代。世道渐降。不知以礼让为国。故其治效不能髣髴于唐虞三代之盛。其间若汉之高文。唐之太宗。宋之诸君。虽或有一二之可称。而或失于彼。或短于此。岂非得斯道之一端。而未尽躬行之实而然耶。先儒有言曰善吾师。恶亦吾师。伏愿 殿下戒法焉。臣伏读 圣策曰。予以寡昧(止)。果何道以致之欤。其望道未见。求治如渴之意至矣。薄汉唐而不居。与唐虞三代而比迹者。非 殿下而谁欤。臣伏见我 国家。自 太祖开国以来。励精为治。制礼作乐。一洗前代卑鄙之习。 列圣重熙。渐磨有道。顷罹否运。泯泯棼棼。人失其趋。惟利之从。恭遇 圣上涤除昏乱。整理纲维。每念兴让之化。期臻至化之治。内而国学。外而乡校。以至闾巷小民。皆习小学。犹虑其未至也。又印颁三纲行实,吕氏乡约于中外。重加训解。译以谚字。使儿童妇女。皆得通晓。其所以兴化砺世。惇典牖民而鼓舞作新之者。靡所不至。宜其观瞻感化。熙熙皞皞。而 朝廷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5L 页
之上。有礼让之风。闾阎之中。有弦诵之声矣。柰之何士习不古而傲慢之风方炽。民心不和而争忿之习渐长。少陵长而下陵上。以梗我 圣上之治哉。呜呼。 国家导率之方。无让于唐虞三代。而治效反有愧于汉唐者何欤。臣忽忽仰天叹息。反复思之。昔尧舜之治天下。不为不久。而谗说犹(三字缺)。文武成康。柏继抚御。而利口犹(三字缺)。由是观之。虽盛治之世。不能无凶德之人介于其间。况我 殿下更化出治才十数年于玆。罗或有一二之不率者。何害于至治哉。虽然秋毫玷于淮水。离娄子视之不甚快也。岂可诿之于唐虞成周之所不免。而不求救之之道乎。臣请先言起弊之原。而后及其救之之道焉。古人有言曰善治天下者。不必有美名。而有亹亹之实效。不善治者。其名未必不美。而其实空虚。无益于事。伏睹 殿下其于兴让移风之道。 教诰号令之际。其名未尝不美。其意未尝不善。而致理之效。茫如捕风。岂非上不信下。下不信上。而率皆苟且为事乎。惟其如是。故虽化民成俗之政。开导诱掖之 旨。十常八九。而下之奉行者。视为文具。皆以苟且为心。如是而欲望礼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6H 页
让兴行。风俗淳美。而有亹亹之实效。是犹欲适越而指沙漠。欲登山而涉舟航。求其至也。不亦难乎。臣之意以为。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远近莫敢不一于正。然后务以敦劝之方。使上之所行。无非礼让之实。而亦不失信于民。下之奉行。无非礼让之实。而亦不失信于上。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则有孚颙若而朝有相让之风。民皆敏德而野无争忿之习。于变之风。可封之俗。不难致矣。何患乎兴让复古之无其道乎。虽然抑又有一说焉。政之所施者浅。而俗之所得者深。故恶俗每梗于善政。善政难救乎恶俗。顷在废朝。上以严刑峻法。迫促群下。当时士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教化陵夷。风俗颓败。上下解体。苟延日月者有年矣。今虽沾蒙 圣化。而旧习犹存。未能猝革。易曰久于道而化成。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然则今之不循礼让而纷纭争讼者。岂非化行未洽。变之未卒而然耶。伏愿 殿下遵已日乃孚之训。姑以攸久待之可也。臣伏读 圣策曰。子大夫(止)。予将亲览焉。臣学术荒疏。闻见浅陋。其于为国以礼之道。何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6L 页
足以知之。谨以管见。略陈其万一。而于篇终。抑有献焉。先儒曰救时之弊。要在责实。而不可徒循其名。夫名有馀而无其实。则政令虽美。何足观哉。自古为国者。常欲善治而不能善治者。非法度不足而然也。盖常于循名而不能责实故也。伏愿 殿下以此实自行。以此实责群臣。施一令务在必行。任一事责以必效。却虚名求实行。上下一意。以实相与。则礼让不患其不兴。而隆古之治可复矣。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论
韩歆父子自杀论
天下有大谏者。忧在于谏之不善。不在于君之不从。谏之道难矣哉。夫谏臣之职也。听君之职也。惟恐吾未尽谏之之道。亦何暇于忧其君之从否乎。不尽在我之职。越责其君之职。含愤怀郁。终至于自戕。则非真能谏之臣也。将以格君之非而适足以彰其非。将以正君之过而适足以㬥其过。天下宁有是理耶。谨按汉史。韩歆好直言。不讳于上前。證岁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帝怒免歆归田里。复遣使诏责之。歆及子婴皆自杀。呜呼。歆之谏可谓直矣。歆之死可谓忠矣。孰不曰歆之父子。三代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论
韩歆父子自杀论
天下有大谏者。忧在于谏之不善。不在于君之不从。谏之道难矣哉。夫谏臣之职也。听君之职也。惟恐吾未尽谏之之道。亦何暇于忧其君之从否乎。不尽在我之职。越责其君之职。含愤怀郁。终至于自戕。则非真能谏之臣也。将以格君之非而适足以彰其非。将以正君之过而适足以㬥其过。天下宁有是理耶。谨按汉史。韩歆好直言。不讳于上前。證岁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帝怒免歆归田里。复遣使诏责之。歆及子婴皆自杀。呜呼。歆之谏可谓直矣。歆之死可谓忠矣。孰不曰歆之父子。三代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7H 页
之遗直。而光武之不容。孰不曰拒谏之主也。虽然人徒归咎于光武拒歆之谏。不知歆彰光武之恶也。君而拒谏。固不足道也。臣而彰恶。亦岂无负于君哉。帝之失小而大之者歆也。帝之过隐而著之者歆也。自谓之直而置君于拒谏之地则不可谓直也。自谓之忠而陷君于杀谏臣之恶则亦不谓之忠也。夫歆之所以谏于帝者何事耶。政事之失。时务之阙。无一不陈。则其情诚可闷而其志诚可嘉也。使光武察之由之。惟吾言是从。惟吾谏是纳。使天下皆曰韩歆之好直言也如是。光武之从谏言也如是。则岂不为君臣相遇之美哉。不幸而逆吾之言。拒吾之谏。不徒不容而将罪之。不徒罪之而将放之。不徒放之而将追责之则如之何。将含容自修以待其君之自格乎。将轻生妄死以自经于沟渎乎。吾身可死而君之拒谏不可彰也。吾谏虽拒而君之杀谏臣不可㬥也。安可激一时之愤。昧经远之虑。以成吾君之恶乎。歆之所以言于帝者。欲引君当道。则爱之深矣。歆之所以谏于帝者。欲置君无过。则忠之至矣。以爱君忠君之诚。还著其君之罪。反彰其君之恶。是何歆之事光武者。前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7L 页
后彼此若是之相戾也。然则为歆父子者。如何而可也。不忧术之未精而徒忧病之难治。天下之下医也。不忧谏之不善而徒忧君之不从。天下之拙谏也。吾之道尽。何忧乎不容。吾之谏善。何患乎不纳。痛自刻责。自反求己。虽弃之而不怨。放之而不尤。至于遣使诏责之日。语其使曰吾有不赦之罪。赦之者君也。吾有不宥之恶。宥之者君也。帝虽不容吾言。非帝不容。吾之道未尽而自不容也。帝虽不纳吾谏。非帝不纳。吾之谏未至而自不纳也。惟当尽吾未尽之道。幸以感帝之心。幸以格帝之失。虽灭死万万无恨云。则安知夫使之反命也。不以此言告之于帝也。亦安知夫帝之闻此言也。不翻然改悟。不此之为。徒区区一时怏怏小忿。弃千金之躯。彰君父之恶。歆之直。不可谓不直。而亦不可谓之直也。歆之忠不可谓不忠。而亦不可谓之忠也。大抵君子之生死。一于义而已。可以生可以无生生。非君子之生。可以死可以无死死。非君子之死。其一生一死。岂苟焉哉。古之人有行之者。龙逢比干是耳。与国同休戚则其义不可不死也。今歆之死也。当于义乎。苟不当于义则乌得谓君子之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8H 页
死乎。惜乎歆之死。既不当于义。婴之从之者。亦何心哉。当歆之欲自死也。为婴者当力谏之曰使君有过举者。臣之责也。使君有过行者。臣之责也。有过举过行而谏之不听者。亦臣之责也。谏之不善而君之不从。理固然也。君不从而怀愤郁抑。至于自伤其身。则是彰君之恶也。㬥君之罪也。天下后世。谓其臣为何如臣哉。则歆岂无悔悟之一端耶。不然而争相就死。惟恐不及。是君之恶而臣彰之也。父之恶而子彰之也。臣失之君子失之父。歆之父子。可谓过于忠而不得其忠。过于孝而不得其孝者也。虽然光武闻鲠直之言。不求诸道。使歆之父子自杀。然则歆之父子非自杀也。光武使之死。悲夫。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记
花萼相辉楼记
据禁苑之中。接大内之后。控引形势。螭起凤舞者。兴庆宫也。丽其旁而家焉。鳞错栉比者。五王之第宅也。其燕乐游息之所则有楼存焉。结搆参差。望之若羽盖而轩翥于半空者是已。扁其额曰花萼相辉之楼。盖取常棣诗之义也。一日上乃命肆筵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记
花萼相辉楼记
据禁苑之中。接大内之后。控引形势。螭起凤舞者。兴庆宫也。丽其旁而家焉。鳞错栉比者。五王之第宅也。其燕乐游息之所则有楼存焉。结搆参差。望之若羽盖而轩翥于半空者是已。扁其额曰花萼相辉之楼。盖取常棣诗之义也。一日上乃命肆筵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8L 页
设席于楼之上。率诸王而同登。樽俎交错。众乐合奏。酒半上顾谓诸王曰。朕顾德不类。赖天降康。幸立微功。缵承大宝。嘉与诸王乐此太平。岂非我祖宗之赐耶。然前代帝王。率多猜忌兄弟。交相为瘉。视之如仇雠而不能相保。朕窃耻之。怵惕之念。每切于中。成器等皆再拜稽首。上温颜以待之。备物以享之。或献或酢。和乐孔皆。尽欢而罢。仍命臣璟。乃曰朕之搆此楼。非为游观逸豫而作也。卿盍推朕之所以命名之意而记其颠末耶。臣即再拜扬眉而对曰。楼之名固善矣。臣谨承休命。不可以才拙辞。遂为之记曰。夫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一人之身。分为兄弟。则其至情出于天性。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见其忧则忧。见其喜则喜。略无一毫芥蒂于其中。(缺)后世之君。不念天显鞠子之意。骨肉之间。小有疑隙则猜防万端。惟恐拔之不早。除之不亟。或使之惧选出奔。或使之糊口四方。今陛下性禀仁恕。亲除内乱。友爱之情。克笃前烈。制为长枕大被。凡寝食起居。必与之同。莫远具尔。听朝之暇。更宴迭游于玆楼。怡怡如也。愉愉如也。虽王季之友泰伯。明帝之友东海王。何以加此。当其春日暄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9H 页
妍。惠风和畅。千红万紫。同根比叶。辉煌相映。又义竹数挺。俨立相持。若兄弟之相须相爱。则楼之名岂偶然哉。而况身遭内变。恒存孔怀之情。欢然有恩以相爱。灿然有文以相接。式相好而无相犹。则其与周公常棣之诗。旨同而意合。岂不伟哉。呜呼。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今陛下亲爱之笃。友于之隆。至于如此。彼同有是心而兴起焉者。盖不可一二数也。猗欤休哉。国家亿万年无疆之业。未必不由于玆楼而益永矣。虽然心之操舍无常而克其终者尤难。臣愿陛下以王季周公为法。秦景郑庄为戒。顾其额思其义。终始不渝。则庶可遂圣上此日之至情。而不负斯楼命名之意矣。臣雕虫末学。固不足摹写盛美。谨拜稽略记至德之万一云。月日。具位臣宋璟记。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疏
请伸冤赵静庵疏(代馆学儒生作)
臣等俱以无似。涵泳鸢鱼之化。鼓舞 教育之中。徒费 国廪。不日月矣。位无谋政。责非可言。 国事之或失。 朝政之或阙。固非臣等之所预。虽然邪正之消长。是非之得失。颠倒错戾。不归于正。则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疏
请伸冤赵静庵疏(代馆学儒生作)
臣等俱以无似。涵泳鸢鱼之化。鼓舞 教育之中。徒费 国廪。不日月矣。位无谋政。责非可言。 国事之或失。 朝政之或阙。固非臣等之所预。虽然邪正之消长。是非之得失。颠倒错戾。不归于正。则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39L 页
一时之士气。万世之公论。 国家之治乱。 宗社之安危系焉。况当 殿下求言之日。而含喙囚舌。以负 教养之恩哉。敢竭九皋之音。冀彻三清之远。伏愿 殿下试垂察焉。臣等于己卯之事。击之于目。闻之于耳。腐心郁中。潜悲隐叹。不得出之于口。闻之于人。正以顷者士气摧折。公论沮抑。钳正人之口。卷直士之舌。使不得措一辞于其间。臣等闻好善而恶恶。人性之良知也。 殿下以为赵光祖之为人。邪耶正耶。是耶非耶。如其正也。不可不辨其正。如其是也。不可不定其是。始虽迷而不知。终能悟而改之可也。既有不知之迷。又无能改之悟。此臣等所以明目张胆欲献刍荛之说者也。光祖以经世之才。生一代之盛。沉潜义理。默识性情。追慕古人。悯恻当世。自以尧吾治吾事也。舜吾俗吾责也。上恃 殿下之明圣。下负一身之才器。勤勤恳恳。夙兴夜寐。惟日不足。是岂一家之事。实乃为 殿下宗社生灵之计也。其志诚可嘉而其情诚可悲矣。人生八岁。皆入小学。古有其礼。则光祖以小学教之。吕氏乡约。古有其事。则光祖以乡约行之。贤良方正。古有其科。则光祖以贤良设之。要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40H 页
皆引古而施之于政。使吾之政。皆如古之政。援古而陶今之俗。使吾之俗。皆如古之俗然后。吾之职可尽。吾之责可塞。故见人之善。必欲进之。闻人之恶。必欲退之。光祖之信 殿下。不啻尧舜。 殿下之待光祖。非但皋夔。言则从之如不及。课则听之犹不蚤。上以信下。下以信上。上下之间。情义交孚。其间虽有过中之弊。矫激之失。烛其中而照其肝。则天日昭昭。固无一毫私邪之念矣。当其初也。 殿下当许其人之志。又抑其人之锐。用以方任以道。损过就中。渐以日磨以月。以待积久。则其功效夫岂浅浅哉。光祖以谓得君如彼其专。行政如彼其美。则雍熙泰和之治。刻日以期。岂料 殿下好善之诚心。潜移于一毫忽之顷。遽罹不测之祸哉。此非光祖之过。实 殿下用之不得其方。处之不得其当之过也。 殿下之信光祖。初何如是之深。而 殿下之疑光祖。后何如是之固也。始而信之者谁也。终而疑之者又谁也。以一人之心。而先后相戾。此一国臣民深惜 殿下进退刑赏之不中也。臣等所以含愤怀郁不能自已者。非惜光祖之死。惜 殿下邪正之不辨。非惜光祖之无罪。惜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40L 页
殿下是非之不明也。臣等闻薰莸不同器。冰炭不相容。当时患得患失干进碌碌之辈。不得见容于光祖者。固非一二计也。如南衮,沈贞本以奸邪贪浊无状之人。议事之际。多被压倒。谋政之间。累见驳击。自知谄言媚说。不能措手足于其间。则其心谓斯人者一时之望也。见斥于一时之望。则吾之富贵。何以保之。斯人去而奸计可行。斯人不去而邪谋不成。则彼之畏斯人而忌斯人。为如何也。心怀蜂虿之毒。口含短狐之沙。鼠拱私室。报复之念斯急。蛇蟠权道。发身之欲方炽。日以夜夜以昼。必啮之噬之而后已者。曷尝有斯须顷刻之弛于怀也。其窥伺揣度以待其衅者。不知其几。而一朝乘 殿下疑贰之隙。子夜之间。著贱人之冠。被奴隶之服。伺候于郑光弼之门。欲议其谋。而光弼以义切责。不能出口。则退与一二邪类。结内援搆虚语。凶谋秘计。无所不为。至以败伦之说灭常之言。巧作谶纬之书。北门夜开。 天听惊动。谗搆一夕。祸延士林。幸赖台辅之臣。叩头泣血。极陈光祖之无邪。而雷霆小霁。 天意几回。则衮以甘言媚态。外著救之之状。内蓄害之之毒。朝廷正士。流放殆尽。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41H 页
其后 殿下之惑。潜回于冥冥之中。而稍有收用之意。则衮以严刑重利。阴诱一二书生回邪无耻者。使疏于 殿下。遂谗于 殿下曰。太学生等所言如是。光祖实有不道之心。罗织无辜。一网打尽。当时之事。所可道也。言之长也。自此之后。一国威灵。尽归其手。生杀与夺。惟意所适。黜陟臧否。惟己是出。 殿下之势。日孤于上。奸臣之权。日张于下。清芬消歇。浊滓横流。士无仁义之心。咸怀利禄之欲。脱有言方行直之人或出于其间。则中之以严刑。加之以重罚。使 殿下之臣民。口绝己卯之事然后。 殿下之惑谗谮滋甚。奸臣之蔽聪明益固。前者去后者继。滔滔一世。举朝皆然。父兄之所告教。师友之所讲明。以含默不言为贤。而其能自拔于流俗者几何人哉。辞连时讳。言及世忌。士类以狂悖指之。同队以愚妄斥之。效仗马之不嘶。戒金人之三缄。至于二十馀年之久。而 殿下之蛊惑未解。甚可痛哉。天运循环。有时而复。尧智(二字缺)。舜哲回明。革旧染之累。新一代之治。荒野之耆。山林之老。稍稍收叙。四方臣庶。翘首拭目。快然若见青天睹白日。而士气欲振。公论渐舒。咸服 殿下之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41L 页
刚明果断。特出于寻常万万。而雨露之 恩。独不及于光祖之朽骨。上自卿大失。下至士庶人。皆以谓 殿下今日虽不悟。明日必悟。明日虽不悟。又明日必悟。 殿下之悟。惟日望之。而迟留犹豫。奄冉八载。终未能悟焉。臣等未知 殿下何时而悟也。 殿下既用光祖之类。则光祖之正光祖之是。 殿下无不知之。既知其正。又知其是。而 恩命不加焉。臣等之惑尤甚焉。光祖之平生素志。不过忧 国之诚爱 君之恳。而终至于杀身。推原其情则不知其有何罪也。臣等尝诵夫子之言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殿下既杀无罪之光祖。其过深矣。莫若复光祖之职。褒光祖之善。以谢前日之过。而偏系牢固。遂之执之。是何 殿下之改过。惮之甚而吝之至也。职牒之还否。固无预于地下之羁魂。而 国家之邪正不辨。朝廷之是非不明。天下后世。谓 殿下何如主耶。 殿下之心。以光祖为邪而以衮等为正耶。彼邪则此正。此正则彼邪。邪与正较然。而衮老死牖下。安享富贵之乐。光祖抱郁泉壤。不伸昧昧之冤。忠我者死。欺我者生。赏罚无章。何以劝沮。大抵侍从台谏。人主之耳目也。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42H 页
一时之公论。万世之是非关焉。比者玉堂两司。交章叠疏。以争光祖之无罪。而 殿下缓辞以对之。柔言以批之。听之邈邈。不蒙 允音。臣等窃为 殿下有憾焉。臣等闻宋臣胡安国之言曰。善善而不能用则无贵于知其善。恶恶而不能去则无贵于知其恶。 殿下善光祖之善而非徒不用其善。又从以罪其善。恶衮等之恶而非徒不去其恶。又从以用其恶。臣等恐 殿下之政。无异于郭君者几希矣。孟子曰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杀之。当光祖之死也。曰可杀者只一二憸邪之辈而遽杀之。 殿下之从恶。何其易也。孟子又曰左右皆曰可勿用。诸大夫皆曰可勿用。国人皆曰可然后用之。侍从台谏论执固争。可谓国人皆曰可也。而尚且留难焉。 殿下之从善。何其缓也。以谓国是不定也云尔。则 殿下之所谓国是者谓何也。 朝廷士林万口一谈。皆曰可给则可谓国是不定乎。又如金净,奇遵以光祖同志之人。窜殛遐裔。仅延喘息。而萋斐之文一成。亡命之诛遽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等之意以为。金净,奇遵之职亦可复。臣等伏见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42L 页
己卯之后。人伦不明。天理几熄。子弑其父。妻杀其夫者。项背相望。而或有数道启牒。一时交至。人事之感于下者如此。则天变之应于上者无怪也。旱乾水溢。相继而作。饥馑凶歉。连岁而至者。未必不由于 殿下之是非纷纭。邪正混淆。士气不振。公论不张之故也。臣等平居草野。见 殿下收用己卯之人。而独不复光祖之职。盖尝将信将疑。以谓 殿下之明。非不知光祖之无邪而姑有待也。及见拒侍从台谏之言而不纳然后。乃知 殿下之惑。迨今不悟也。不胜区区之悃。滥将詹詹之言。以达于 殿下者。使 殿下欲知朝廷之议。非徒如是。士林之议。亦如是而不可不从也。臣等尝闻诛恶者。身无存没。时无古今。则与善者岂有古今存没哉。伏愿 殿下追褒光祖之善。继诛衮等之恶。使邪正得辨。是非得明。士气复振。公论归一。则实 国家生灵之福也。臣等情激所发。不知言之僭且赘焉。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笺
请于夜对。进讲近思录笺。(代弘文馆作)
右文兴化。诞开明道之要。酌古准今。宜讲近思之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笺
请于夜对。进讲近思录笺。(代弘文馆作)
右文兴化。诞开明道之要。酌古准今。宜讲近思之
云岩先生逸稿卷之一 第 543H 页
录。肆摅愚抱。仰渎 宸听。恭惟圣敬日跻。听明时乂。继千圣传道统。陶甄一代之典章。为万世开太平。挽回百王之文物。文章灿然可述。吾道展也大成。顾惟近思之编。实是先儒所撰。发挥经传之旨。曲畅旁通。阐明义理之宗。支分节解。明六籍之蕴奥。立四子之阶梯。接乎目体乎身。当务尽其省察。正其心诚其意。盍开广乎听明。伏望上酌 渊衷。恒备 乙览。俾在讲论之列。以为研确之方。则臣等谨当断断无他。欣欣有喜。朝夕从事。虽未效启沃之忠。夙夜惟寅。庶几尽黼黻之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