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x 页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书
书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0H 页
答宋子敬(镐彦)别纸(庚子)
黄赤道自是南北之称。土圭之法。又何以验东西长短云云。
黄赤道远近。是指南北而言。土圭之所以验南北东西者。欲以取地中尔。盖于夏至昼漏正半之时。立八尺之表。其景如土圭之长。(土圭长尺五寸)则惟地之正中处为然。若地太南而近日则景短于土圭而其地多暑。太北而远日则景长于土圭而其地多寒。此以南北言也。若地在日东则其景如夕阴而为多风。地在日西则其景如朝阴而为多阴。此则亦可以验东西之长短。盖日景于地千里而差一寸。是以推之而无不可测。惟南北则日月升降黄赤之间不过三万里。土圭之尺五寸。正以其半之而得地中也。
月无盈阙。人看得有盈阙。
以弹丸粉涂其半之譬观之则自晓然。盖正视之则全体皆白。是日月相望时。侧视之则随其所见。白亦不同。是日月相近时。
枯槁有性无仁。
妄意性是理。仁是生意。谓枯槁有理则可。谓之有生意则不可。(朱子答徐子融书云虽不可论仁义礼智之髣髴。然亦不可谓无是性也。恐亦此义。)
黄赤道自是南北之称。土圭之法。又何以验东西长短云云。
黄赤道远近。是指南北而言。土圭之所以验南北东西者。欲以取地中尔。盖于夏至昼漏正半之时。立八尺之表。其景如土圭之长。(土圭长尺五寸)则惟地之正中处为然。若地太南而近日则景短于土圭而其地多暑。太北而远日则景长于土圭而其地多寒。此以南北言也。若地在日东则其景如夕阴而为多风。地在日西则其景如朝阴而为多阴。此则亦可以验东西之长短。盖日景于地千里而差一寸。是以推之而无不可测。惟南北则日月升降黄赤之间不过三万里。土圭之尺五寸。正以其半之而得地中也。
月无盈阙。人看得有盈阙。
以弹丸粉涂其半之譬观之则自晓然。盖正视之则全体皆白。是日月相望时。侧视之则随其所见。白亦不同。是日月相近时。
枯槁有性无仁。
妄意性是理。仁是生意。谓枯槁有理则可。谓之有生意则不可。(朱子答徐子融书云虽不可论仁义礼智之髣髴。然亦不可谓无是性也。恐亦此义。)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0L 页
答宋子敬(壬寅)
茶山稠攘中。得见令侄。兼承惠翰。俱是积岁面。为喜为感。无以为喻。匆匆未即修谢。向后天气屡易。而又以少便多冗。阙然无报。引领太息而已。比日初寒。伏惟大庭调候神摄。汤馀进修。计不懈益力。法门衰败。区区所望于老兄者。不以恒人泛识。固知不待奉勉。而相忠之厚。有怀不敢有隐尔。所喻无所希进于世。愈见圣贤言语心事是是非非。著一毫智力不得。乃知閒中所得。至于此境。钦艳之甚。不知身之踊跃也。他人不曾做工夫者。决作此语不得。纵饶强说及此。亦不能使人信得。幸甚幸甚。至于使兢更下一语。以为下手之地。则虽是盛意。其如非所敢当何哉。但以己之所患者论之。则于是非之际。非不欲明辨而痛舍。然终是所见未精。先入难忘。非但所是者未必其真是。而其所舍者亦未必其真可舍也。非但隐微处常患其然。而至于形显易见者。亦未必其不然。要之涵养不足。不能会思索省察。因而苟简自恕。无一可倚靠处。若得如老兄与之相处。常切见警。或得稍减分数。以此愈深思仰耳。文喻鄙见亦自知其浅薄。而见教以无益于圣门心法精微处。甚当甚当。但区区本意。正为近日论理之说。类多超出形器。离畔名义。本欲发明极致直指真诠。而不知其高径混杂。反害于平易散殊之体。如相马者惟精神之见。而不屑于骊黄牝牡之形色。恐流传授受。其害不轻。
茶山稠攘中。得见令侄。兼承惠翰。俱是积岁面。为喜为感。无以为喻。匆匆未即修谢。向后天气屡易。而又以少便多冗。阙然无报。引领太息而已。比日初寒。伏惟大庭调候神摄。汤馀进修。计不懈益力。法门衰败。区区所望于老兄者。不以恒人泛识。固知不待奉勉。而相忠之厚。有怀不敢有隐尔。所喻无所希进于世。愈见圣贤言语心事是是非非。著一毫智力不得。乃知閒中所得。至于此境。钦艳之甚。不知身之踊跃也。他人不曾做工夫者。决作此语不得。纵饶强说及此。亦不能使人信得。幸甚幸甚。至于使兢更下一语。以为下手之地。则虽是盛意。其如非所敢当何哉。但以己之所患者论之。则于是非之际。非不欲明辨而痛舍。然终是所见未精。先入难忘。非但所是者未必其真是。而其所舍者亦未必其真可舍也。非但隐微处常患其然。而至于形显易见者。亦未必其不然。要之涵养不足。不能会思索省察。因而苟简自恕。无一可倚靠处。若得如老兄与之相处。常切见警。或得稍减分数。以此愈深思仰耳。文喻鄙见亦自知其浅薄。而见教以无益于圣门心法精微处。甚当甚当。但区区本意。正为近日论理之说。类多超出形器。离畔名义。本欲发明极致直指真诠。而不知其高径混杂。反害于平易散殊之体。如相马者惟精神之见。而不屑于骊黄牝牡之形色。恐流传授受。其害不轻。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1H 页
是以僭为发明大略。以见精粗本末不可殊观之意。而义趣凡近。固知不能逃于君子之议。来谕深中其病。第当思而改之。然妄谓老兄平日所论。亦似微有过于高远而简略卑近之意。得非用心太锐。见道太早。贤智之过。恐亦不当遂以为无弊也。顷于客中见新刊理学综要。槩其头面。未及详也。洲上之为此书。岂不是好意。但其逐篇命题。牵强铺排。全不似圣贤气象。使千言万语。皆不自在。便有直指其路。急策疾趍之意。未论宋末支离缴绕之弊。虽以明儒之好高喜径以悟为则者。亦不闻其为是也。此盖无他。只是在己则急于闻道。为世则勇于立言。纵横卷舒。惟意所用。而不知天下之目。不似一己之所见。后日之口。不但一时之所言也。且如六经之书三千之仪。何物而非道。必欲逐篇逐段。盖以道字。岂不冗赘少味。而离圣贤泛应曲畅之本旨。启学者强探欲速之妄意。起知德者之厌而增无德者之惑哉。况其义理精微处。类多侵过本来界分。有非我族类而强亲以色笑之意。明者见之。不能隐其笼罩胶粘之痕矣。惜乎不及洲上无恙之日而奉质其所疑。今日诸公尊信之久。必欲主张而阐发之。谓世俗谬悠之谈卑鄙之见。不足以知此。攻之愈急。信之愈力。至或以为我自别立一门户。乃知南轩之改知言。真旷见伟度千载一人矣。此事令人皇恐。想老兄闻此。亦不顾省。不知更向何处告诉此话。只得郁郁长叹也。忠恕说不知当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1L 页
时面论如何。今承示谕。茫然不记其首尾。异日或蒙详示。庶加反复也。风色不佳。衣冠儒士所在为敌国。吾辈既不可推波助浪。只得杜门自靖为究竟法。但同志之间。相从讲贯。亦非易事。只觉日月之可惜耳。秋间闻自贵所有人到鄙近。云来春车马似一顾。果尔幸不可言。但恐未必能践约耳。兢亦开岁后拟一走娥林。深欲取道仙乡。亦不知卒能遂愿否。因风寓此。犹未敢索言。幸勿为人道。必亮此意。
答宋子敬(癸卯)
一出四十日。徒役役人事。无可强者。惟与兄两夜说话。差为稳耳。在涂及归。无日不思仰。今晚有致辱疏者。以为复长柏时所呈书也。披读之乃第二发者。计其日正鄙行留滞汾西时。老兄之眷爱至矣。但不知前书何故尚愆承坼。意初约卞友归路经由。是此君之尚待我欲面见投也。信后有日。伏惟哀孝联候支福。幽居读礼。想益有伦理。区区不任驰怀。兢自山阴踰德山宿留一望。因取路晋东。所过盘礴逶迤。十数日乃至家。幸省节如昨。但归后又事冗丛集。无暇整理身心。温绎遗忘。乃知出与处不可殊观尔。前书奉告鲁斋云云。兢非敢为其人分疏也。但以老兄所论。语意之间。有失称停。所以乘快说破。不觉多言如彼。独不知自家所发其粗率轻飏。乃有甚者。真谚所谓釜讥鼎黑。路中耿耿在心。欲更作一书以明之。复匆扰未及。但与庸斋略
答宋子敬(癸卯)
一出四十日。徒役役人事。无可强者。惟与兄两夜说话。差为稳耳。在涂及归。无日不思仰。今晚有致辱疏者。以为复长柏时所呈书也。披读之乃第二发者。计其日正鄙行留滞汾西时。老兄之眷爱至矣。但不知前书何故尚愆承坼。意初约卞友归路经由。是此君之尚待我欲面见投也。信后有日。伏惟哀孝联候支福。幽居读礼。想益有伦理。区区不任驰怀。兢自山阴踰德山宿留一望。因取路晋东。所过盘礴逶迤。十数日乃至家。幸省节如昨。但归后又事冗丛集。无暇整理身心。温绎遗忘。乃知出与处不可殊观尔。前书奉告鲁斋云云。兢非敢为其人分疏也。但以老兄所论。语意之间。有失称停。所以乘快说破。不觉多言如彼。独不知自家所发其粗率轻飏。乃有甚者。真谚所谓釜讥鼎黑。路中耿耿在心。欲更作一书以明之。复匆扰未及。但与庸斋略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2H 页
说此意。此丈云亦尝见之。但未觉其然。此亦恐是恕人之辞。不然不曾细看耳。告老兄慎勿更挂人眼。或附火或见还。乃是相爱之厚也。所教虽不多。而井井入彀率。使鲁斋复起。亦当汗颜而服矣。但南宋正朔之云。恐有未然者。意鲁斋之生。当金元之交。其先世固已食其土。而所居又是北方。与浙广不啻悬隔。观于其晚年始得读程朱书可见。而其来历又非自南俘北。如赵江汉之比。夫既如此则虽使宋社未屋。恐无不仕于元之义。然若使其与于剪商猾夏之谋。如窦默史天泽之类则诚不为无罪矣。而史传中又无其说。只是以儒者见处于宾师之间。则其仕亦不至太过。惟其不能度其君之不足为汤武。而过以纲常世道自任。卒不能无愧于其言。(出则有为。处则有守。)则秋江所谓欲将尧舜道。强教板屋人。方圆不相周。毕竟无新民者。亦后世尚论者之所不能无言也。来教所谓律之以春秋之义则不得不以贼边人治之者。未审其何谓耶。若以正朔之存亡言之则如前所云。若以其华夷之向背言之则身夷而事夷。古人之所不免。而观于鲁斋平日之所志。则盖于用夏变夷之道。未尝一日而忘。特不能耳。然百年之间。崇儒尚道之风。未必非其功赖。后之君子恐亦当原其心而恕其迹。不必一向如此峻文而深诋也。且才谓之贼边人。则其顶踵毛发。无一是处。其平日所论学处。虽有足取。亦娼家说礼耳。何足待以为前辈如来示云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2L 页
云乎。因此又记前日老兄所称学朱子与法朱子之语。亦觉有病。盖朱子只是一个朱子。岂有学与法之异。程子有言。必有关雎麟趾之化然后可以行周官法度。盖本末精粗。只是一贯。得则俱得。失则俱失。若学而无法。是宋襄之学文王。法而不学。是玉莽之法周公。自古圣贤吐心倾胆费尽言语。只是发明一个涂辙。更无离体畔用依影写形底话。只为后世学者少能深究密体洞见首尾。但于文字讲说之间。依俙认得一个气象。撰出新话。论量前辈。闻其说者。又喜其精巧均贴。若不可易。盖自明清以来。此等言法甚多。决然不是洛闽口气。窃恐是说流行。使正路至于歧贰。学者各占方便。不是少害也。夫尤庵之法朱子与否。兢所不敢论。至于退陶之学朱子则其全体恐无不似。但其所成之德所施之用有不同者。则或因其资禀时世而然。是乃所谓善学者。后人所当精察而勉学于同中见其异异中见其同。不可遽以其法之不足而少之也。来喻以退陶不妄论前辈。为好法门。而乃以通录所载数事。为大可疑。亦是此类。若以此等为学而不法。则只如来示所论春秋之义出处之道。宜莫如朱子。夫以温公之帝魏。龟山之主蔡京。以今人观之。岂不殆于贼边人乎。而朱子以为不须深论。以为后人何曾到他地位。如此将恶乎法哉。张子韶凛凛于斥和。九死而不悔。陆子静之徒皆壁立于出处之途。而朱子以其学术之有差。则矢口而骂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3H 页
之。无一假借。如此将恶乎法哉。盖华夷人兽之辨。亶在乎一念之公私。一理之得失。学而有得。法在其中矣。虽有因时损益之异。周之文犹商之质也。若疏于学而用心于法。则任气自用。必至于张王横决。其所自为法者。乃私意之尤者。而方且以为足以承千圣而诏百王。岂不可笑。为此言者。非但不识退陶。恐亦非所以为尤庵也。况退陶之论前辈。亦未尝一主于恕也。其轻重予夺。皆有伦法。如权衡之称物。只是善善之意。较长于恶恶耳。言者行之奴。前书未尽其说。窃观圣贤之言无类此者。但曰言顾行行顾言。曰讷于言而敏于行。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其言皆平正的实。既不失其轻重之分。又不没其相须之义。思而玩之有馀味。体而行之有馀功。至后贤则又曰言者行之表。行者言之实。曰言之得失。可以知人之邪正。如此然后方可谓善言德行也。老兄之言。固不甚悖于理。然抑扬左右之间。不免使人得窥其浅深偏平之体。则恐不可不察。程子所谓后人虽有好言语。被气象卑。终不近道者。亦岂非病此耶。兢之过计窃以为此等。恐如朱子所云不是说时病痛。盖自近年有主理之论。凡论议施措之间。每多偏侧斜峻之意。其贵者为王公为后嫡而犹恐其未贵。其贱者为皂隶为婢妾而犹嫌其不贱。此在精义崇智之术。宜若有近者。然以本然之正理圣贤之气象揆之。则恐有未相似处。只是门路已成。心手已熟。惟见此一边为大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3L 页
为是为高妙耳。朱子所谓常安排此个意思规模横在胸中。不能到得广大公平底地位者。恐亦不可不念也。前日兢为四平放下之说。老兄云四平放下固是好。但每常以此为心。亦做病痛。固是如此。然兢之所谓四平者。非欲夷高逐下凿浅就深也。只是因高下浅深之自然。而不更以意增减之耳。然兢之论常主四平。而不觉其为病者。固当深察而戒之。请老兄亦勿以鄙言之近而忽不省也。因笔至此。亦伤快矣。然朋友之中。惟老兄可为尽言。亦可以此求教。千万照之幸甚。庸斋相聚两日。其英气尚在。语及老兄。娓娓不置。兢以为子敬一生。在顺境中成就。无饥饿拂郁以磨砻之为可惜。不知老兄自视如何。未论它事。只如所论出处一事。须是以身处其事。须是以身处其地而观其如何。方能见其曲折。不当只据纸上说话。用眼前道理。论断古人之是非也。希宁相对移晷。比向来甚觉收敛。再三请其所论著。终不肯出。兢因戏用琉璃瓶禅话诮之。不知渠以为如何也。叔亨尤不能款曲。末由详讨所得。但闻其夏秋间作诗百许首云尔。老兄所称曹晦仲者。见访于德山。相携十馀日。其才质颇温慧。文字亦有可望。然看义理多疏。又不甚晓事。此等人须使专力向里。不为空言所漂喣。乃可几其成就耳。世俗滔滔。人各以所见为学。相识间不肯尽情商量。又多以忮疑相待。恐所谓克己行恕责善辅仁之道。不复见于今日尔。兢近觉自己病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4H 页
败甚多。所患柔不能自立。又近来贫病之馀。浸觉生事败人意。聪明渐不如前日。甚愧素不能养。临事不得力耳。山阴人明早当发。灯下草此付之。略布鄙意。卞友处必得近报。他俟续闻。
答许平𨿅(汉○丁卯)
自承贤仲氏凶问。礼合驰慰。而疏懒多冗。日月以淹。竟使尊执事先辱惠讯。感悚之私。难以言喻。即日秋凉。伏惟服体起居何如。枕被之缺。摧割固尔。然尊兄亦老矣。当自有以宽遣也。兢燮此粗如。宜无可道者。令孙寻辱野鹜。诚由乃翁金注之惑也。但来席未温而贱迹偶有外适。二旬而回。则故与诸友寻行数墨。其勤耐可尚。而姿地自是有所传受。今时后生中岂易得此。惟能持此不变。必有卓然成立之日。为之欣耸以企也。今日忽动归兴。盖缘诸友尽发。临行草草奉此。不备百一。统冀崇照。
答安复初(植源○己酉)
乱世得好朋友。游好山水讲好说话。大是好因缘。别后极不忘。便中辱施先问。其感如何。而失便稽谢。居然天气正热。伏惟棣床经体连卫。斋居况味。比畴曩何如。时学咄咄逼人。高者变动不居。下者懒散自废。独老兄愈往愈厉。即陈编蠹简。认之如梁肉布帛之不可舍。人多以老兄为愚不知。此乃所以为不可及。而非世俗所谓智者之可易也。来书自道谦谦。若无一物。而见推之言。犹恐不过。二者皆非其实。人之相知。贵相忠爱。便佞善
答许平𨿅(汉○丁卯)
自承贤仲氏凶问。礼合驰慰。而疏懒多冗。日月以淹。竟使尊执事先辱惠讯。感悚之私。难以言喻。即日秋凉。伏惟服体起居何如。枕被之缺。摧割固尔。然尊兄亦老矣。当自有以宽遣也。兢燮此粗如。宜无可道者。令孙寻辱野鹜。诚由乃翁金注之惑也。但来席未温而贱迹偶有外适。二旬而回。则故与诸友寻行数墨。其勤耐可尚。而姿地自是有所传受。今时后生中岂易得此。惟能持此不变。必有卓然成立之日。为之欣耸以企也。今日忽动归兴。盖缘诸友尽发。临行草草奉此。不备百一。统冀崇照。
答安复初(植源○己酉)
乱世得好朋友。游好山水讲好说话。大是好因缘。别后极不忘。便中辱施先问。其感如何。而失便稽谢。居然天气正热。伏惟棣床经体连卫。斋居况味。比畴曩何如。时学咄咄逼人。高者变动不居。下者懒散自废。独老兄愈往愈厉。即陈编蠹简。认之如梁肉布帛之不可舍。人多以老兄为愚不知。此乃所以为不可及。而非世俗所谓智者之可易也。来书自道谦谦。若无一物。而见推之言。犹恐不过。二者皆非其实。人之相知。贵相忠爱。便佞善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4L 页
柔。是谓损德。彼悠悠者不足道。以老兄之敦慎木讷。而所以施诸人者。乃近于此。真不可晓。嗣是而有辱教焉。勿复踵此。能以实际相切偲。何望如之。仙亭扁号。久思未得其善。欲因地取义则曰洛瑞斋曰灵寿堂皆近之。盖山名以龟而在洛水之侧。古有洛龟呈瑞之文。而愚意瑞字微有未妥。不如灵寿为佳。以龟是四灵之一。又有千年之寿。灵者知也寿者仁也。合此二德。无所施而不当。此在老兄择之。不敢自决也。若以龟山精舍为总名。而以右二者分作东西堂楼之扁。亦似不妨。乞并入思议如何。记文则别求大手甚善。若终荷不外。俟有所定。当为试可乃已之计耳。末由即奉。惟祝千百加爱。不备。
答崔汝敬(东翼○丙午)
去秋相处涉旬。而多为事冗所困。又杂以剧谈谐谑。不能尽平昔所怀。别后甚觉阙事。天道一周而世故百变。使人索然无生意。乃知前日事亦可思也。新正承腊初惠书。副以穷理之论拟古之作。披展盈案。骤观而眼为之醉。卒读而心恐其尽。何老兄之过念贫儿而为此倾囷之计耶。岁且弊矣。而报赐尚缓。盖不但侦路之难得。大惠不可以猝酬焉尔。老兄其察不察也。晚秋多阴。伏惟经体动止冲福。前书更为寂寞之期。不知曾踏逐否。鱼虽得计而蚁慕者众。恐难得如意也。添丁之举可喜。区区一行乃得此报。辄思晦翁戏季通语也。学禁势如烈火。无地可避。
答崔汝敬(东翼○丙午)
去秋相处涉旬。而多为事冗所困。又杂以剧谈谐谑。不能尽平昔所怀。别后甚觉阙事。天道一周而世故百变。使人索然无生意。乃知前日事亦可思也。新正承腊初惠书。副以穷理之论拟古之作。披展盈案。骤观而眼为之醉。卒读而心恐其尽。何老兄之过念贫儿而为此倾囷之计耶。岁且弊矣。而报赐尚缓。盖不但侦路之难得。大惠不可以猝酬焉尔。老兄其察不察也。晚秋多阴。伏惟经体动止冲福。前书更为寂寞之期。不知曾踏逐否。鱼虽得计而蚁慕者众。恐难得如意也。添丁之举可喜。区区一行乃得此报。辄思晦翁戏季通语也。学禁势如烈火。无地可避。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5H 页
彼中又是上游。当尤甚也。吾辈读书三十年。而不晓藏身之术。可笑可叹。朋友中亦时时抽去一两人。不知老兄独无意否。以此奉劝。又似孔明之激孙仲谋也。但向来略窥合下法门。大抵铺摊向外底意思。似占得太多。春间在茶山看晚求遗稿。见所述尊门文字甚多而华。其问或不无一毛不似之虑。观者多厌之。即此亦可见其一事勉夫记得姓谱又通博。似此恐不免枉用心力。觉不是坪门以来端实白直底规模气象。又况世道如此。为吾人者政使刊枝落叶。赤骨特立。犹恐其无所依泊。若又名实相混。泛然无据。则反不如彼学之犹有实务可以措诸事为也。兢折肱于此有年。到今略知此个意思。只是无可倚靠。以诸兄相爱。不比寻常。聊为献此。以备讲论。非谓老兄有虚伪根株在也。不知是自家世念渐深。为此窃斧之疑也耶。所询诸条。感下问之盛。略具别纸。其未达者。不敢质言也。诸诗汪洋纵肆。可追古人为。并承索陋和多荷。但貂无不足。难续以狗尾。要当宝存。以示儿辈耳。兢日间方作金溪之行。知兄曾有意。不知能力图否。虽失并辔。可到彼相晤也。
别纸
叔亨所论鄙言。顷年于灵川地。见一后生开口便及理气。兢因戏之云昔富郑公谓神宗曰陛下欲为治。须是三十年不谈兵方可。兢亦谓今之学者。要做真实工夫。须是十年不谈理气。曾
别纸
叔亨所论鄙言。顷年于灵川地。见一后生开口便及理气。兢因戏之云昔富郑公谓神宗曰陛下欲为治。须是三十年不谈兵方可。兢亦谓今之学者。要做真实工夫。须是十年不谈理气。曾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5L 页
以此语举似俛丈矣。岂意流传至此。言固不可不慎也。矫枉过直。兄言当矣。然兢亦非忧其相角立也。病其徒事口舌。而遗却合做底真实工夫也。若以其道理验于心而察之日用之间。则讲辨虽精何害。但恐其少能如此。则不如闭口勿言。近思切问之为省事而得益耳。
答宋舜佐(浚弼○癸丑)
以兢燮罪逆不天。斩焉在疚。顷蒙仁慈俯赐慰问。又有挽诗之宠。幽明感泣。曷胜云喻。忧患多故。久阙申谢。方深悚仄。兹因角山便。奉读四月末惠书。慰抚奖予。有加无倦。使枯木栖苴。差有生意之回。若得未遂溘然。复入于道德之场衣冠之列。是固仁人始终之厚赐也。书后易时。伏惟尊庭起居候万福。承欢经体胖旺。区区不胜鄙怀。兢燮忍顽不死。遂见终制。痛慕慨廓。天地难容。而夏初又哭一男。情钟之悲。嗣续之忧。非狭中浅学所可宽敌。老兄内外交充。仰俯俱顺。神气已颓之示。窃恐未遽至此。想是为目下抬举。承奉得多。便欲以暮大自处。如兢素无所养。而为膏火所煎。神识十亡八九。不翅如老兄所叹耳。山斗蓍龟云云。不谓老兄又作此说。使年前鄙书血恳。归于一张白所志。兢固不足言。使有识见之。得不以老兄为笑端乎。若蒙终不弃外。得卒教诲。万望痛镌此等虚例。操切其所不及。兢虽不肖。犹可奉以周旋也。
答孙仁中(景基○己未)
阻久思仰政切。令侄来承惠问。慰喜可知。且审侍馀动止百福。尤叶愿言。所谕国服事。向来妄触时忌。致人言藉藉。而老兄独于众恶之中。谬加是奖。此亦非望所图。然虞仲翔所谓有一人知我吾不恨者。岂此之谓耶。近日所遭来诲亦极当。当时不能深虑。遂以为义不可让。事过后乃悔其轻率。然自度无甚愧于方寸则可矣。浮言之动。已付之太虚矣。其曲折非面难尽。持卿当略言之。比苦牙痈。强把笔草此为报。惟祝千百加爱。
答宋舜佐(浚弼○癸丑)
以兢燮罪逆不天。斩焉在疚。顷蒙仁慈俯赐慰问。又有挽诗之宠。幽明感泣。曷胜云喻。忧患多故。久阙申谢。方深悚仄。兹因角山便。奉读四月末惠书。慰抚奖予。有加无倦。使枯木栖苴。差有生意之回。若得未遂溘然。复入于道德之场衣冠之列。是固仁人始终之厚赐也。书后易时。伏惟尊庭起居候万福。承欢经体胖旺。区区不胜鄙怀。兢燮忍顽不死。遂见终制。痛慕慨廓。天地难容。而夏初又哭一男。情钟之悲。嗣续之忧。非狭中浅学所可宽敌。老兄内外交充。仰俯俱顺。神气已颓之示。窃恐未遽至此。想是为目下抬举。承奉得多。便欲以暮大自处。如兢素无所养。而为膏火所煎。神识十亡八九。不翅如老兄所叹耳。山斗蓍龟云云。不谓老兄又作此说。使年前鄙书血恳。归于一张白所志。兢固不足言。使有识见之。得不以老兄为笑端乎。若蒙终不弃外。得卒教诲。万望痛镌此等虚例。操切其所不及。兢虽不肖。犹可奉以周旋也。
答孙仁中(景基○己未)
阻久思仰政切。令侄来承惠问。慰喜可知。且审侍馀动止百福。尤叶愿言。所谕国服事。向来妄触时忌。致人言藉藉。而老兄独于众恶之中。谬加是奖。此亦非望所图。然虞仲翔所谓有一人知我吾不恨者。岂此之谓耶。近日所遭来诲亦极当。当时不能深虑。遂以为义不可让。事过后乃悔其轻率。然自度无甚愧于方寸则可矣。浮言之动。已付之太虚矣。其曲折非面难尽。持卿当略言之。比苦牙痈。强把笔草此为报。惟祝千百加爱。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6H 页
答李重载(敦厚○壬辰)
月前数日款晤。于心终不忘。继而有辱书。无便不能疾速以谢。虽兄不以为俟。而兢之鄙见不获蚤见正于足下。如技痒然。比日寒甚。伏惟居閒友于至乐湛孺。涵养玩索之工。计必无外挠之妨夺。然细读来书。所以论量裁度。思前算后者。不为不审。兢且喜且虑。求以一言之几乎道者。为左右献助而未之得。则所欲陈者皆符于空言。而未尝呈验于己。甚惧不足以动足下也。盖尝闻之。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道之盈于两间者。圣贤已说尽了。其间精粗大小本末宾主之势。则又自有不可乱者。即是求之而不知其然。则序有不顺。理有不切。虽或专心费力。穷高极广。而终无可悦之味矣。既无以悦。则所以反约者。虽复俛焉孳孳。不敢放忽。而亦必无可据之安矣。以老兄之英明
月前数日款晤。于心终不忘。继而有辱书。无便不能疾速以谢。虽兄不以为俟。而兢之鄙见不获蚤见正于足下。如技痒然。比日寒甚。伏惟居閒友于至乐湛孺。涵养玩索之工。计必无外挠之妨夺。然细读来书。所以论量裁度。思前算后者。不为不审。兢且喜且虑。求以一言之几乎道者。为左右献助而未之得。则所欲陈者皆符于空言。而未尝呈验于己。甚惧不足以动足下也。盖尝闻之。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道之盈于两间者。圣贤已说尽了。其间精粗大小本末宾主之势。则又自有不可乱者。即是求之而不知其然。则序有不顺。理有不切。虽或专心费力。穷高极广。而终无可悦之味矣。既无以悦。则所以反约者。虽复俛焉孳孳。不敢放忽。而亦必无可据之安矣。以老兄之英明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6L 页
谨质表里如一。犹有忧于苦且难者。得非有系于此而不自觉耶。故兢窃谓老兄之所忧者。于学则不患其杂而患其博之未善。于守则不患其不约而反患其约之失而或至于陋也。故为老兄计。愿且虚心而息虑。少思而多读。使义理之实。真有所默契于中。则沛然而进。行无不利。不但如向日之所得者出于苦心极力之馀。止于观物度身之效而已也。至于天道性命之理。又是难说处。只为今之学者说出容易。未尝切己体察。只成得一场隐谜而已。毕竟何益。假饶有益。又岂若切问近思积渐上达之为循序而有本乎。兢之所患则又有大焉。盖始也役志于言语文字之末。及其用心于圣贤之说。则又颠倒于章句训诂之流。至于言语容色承上接下许多合用力处。全不照管。方欲刊脱枝叶。以求所谓本原者。而宿缘旧业。未易点化。兼事物之推夺。精力之浅短。不能如意者十而八九矣。又无直谅精笃如老兄者常得相处。操切警策。以谕其所未及。觉得意思阑珊。无可恃而不恐处。欲望自此有书或面见。须痛箴而无隐。是为相爱之实也。
答李见可(贞基○丙午)
前夏水陆追游。为吾辈相得后第一乐事。别来时见于梦想间。春中一书。仁者之赐大矣。而忧吾道之将坠。闵世人之难明。而思所以扶将善后之道。兢窃见近日朋友之忧此者众矣。而未
答李见可(贞基○丙午)
前夏水陆追游。为吾辈相得后第一乐事。别来时见于梦想间。春中一书。仁者之赐大矣。而忧吾道之将坠。闵世人之难明。而思所以扶将善后之道。兢窃见近日朋友之忧此者众矣。而未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7H 页
有若来书之剀切。如伤虎者之色变。自非真知轻重。不易乎世者。何以发此。世俗之以拘儒胶古为无用。而不知维持世道之在此。诚如来谕之云。使人人而知此义。功利之说何自而兴乎。然彼之所谓有用者。虽若驰骛于一时。而要其归则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而后已。由吾之道则其行之足以利当世而泽后人。不行亦可以全所性而免虚生。盖其所重者在于得与未得。而不系于用与不用也。果得于己则虽遁世不知。坎坷以死。而不害为可用。不能有得而求合于用。则其不舍我五谷而从彼之稊稗者鲜矣。如此而欲免世俗之讥。岂不难哉。今世之士风吹草动。诚若可叹。然才一变动。便见其无足倚靠。若定慧圆明则岂铁轮转顶之所可夺耶。别纸所论。圆转详密。足以破近世偏滞之见。可谓片言折狱矣。兢亦尝谓苟知其实然之体。则谓之是气亦可。谓之是理亦可。谓之兼理气。亦无不可。但今之论主理者。多认气为理底见解。主气者亦多将气做理底作用。令人不可晓耳。舜佐想频与切磋。方此正气摧剥。所望于两兄不浅也。无缘奉唔。临纸耿耿。
答河叔亨(谦镇○丙午)
丧乱屏伏。万事不上心。独念平生故旧。惟数公如晓月长庚。欲攀未得。徒有悬仰。便中忽辱惠问。惊喜出望。无异见千载人面目也。拜审比日残暑。侍奉起居百福。旧学当日以崇深。遵养时
答河叔亨(谦镇○丙午)
丧乱屏伏。万事不上心。独念平生故旧。惟数公如晓月长庚。欲攀未得。徒有悬仰。便中忽辱惠问。惊喜出望。无异见千载人面目也。拜审比日残暑。侍奉起居百福。旧学当日以崇深。遵养时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7L 页
晦。以基一治之业。虽高明不自居有。而区区正不能无望也。如兢养病于穷。身病于忧。志病于时。碌碌庸人。恐遂汩没以究竟尔。郑君以其胸怀趍操。遽至于斯。亦吾党之无禄。览其咳唾之遗及诸公所称述。辄为一涕也。墓铭之托。及于无似。量出老兄之意。兢是何人。敢为此以累幽明。既来不忍遽却。欲留且谋之。然次第恐不能成耳。希宁当频与切磋。闻其发须尽白而颜却肤泽。为之嗟异。望各自爱。庶见天意之回也。兢閒中有小述作。姑未卒业。不敢示人。谩附以上。乞与此兄参互订削。虽不留一字。亦无不可。删正后因各以数语为题其后。以见吾人岁寒之意。幸甚幸甚。匆匆不及别作韩兄书也。
别纸
示中宁烦勿杀。宁侈勿朴云云。具晓所谓。但鄙意正不如此。凡铭法。本专用其人之善。然简严者乃可传信。而一毛不似之戒。古人所重。近来文弊已甚。转成浇伪。寻常窃所慨然。顾浅陋无以挽回。若老兄者庶任此责。亦扶植世道之一事。未可徒徇人意。轻贬已见。以崇长虚饰也。鄙文虽作。未必其得正。抑心所谓疑。不敢不告耳。
答河叔亨(庚戌)
索居鲜悰。惟以懒散为家计。每承读故人书。辄降月十日心。此世虽险。道路虽远。便如衽席咫尺。但得于精神者。犹未若并与
别纸
示中宁烦勿杀。宁侈勿朴云云。具晓所谓。但鄙意正不如此。凡铭法。本专用其人之善。然简严者乃可传信。而一毛不似之戒。古人所重。近来文弊已甚。转成浇伪。寻常窃所慨然。顾浅陋无以挽回。若老兄者庶任此责。亦扶植世道之一事。未可徒徇人意。轻贬已见。以崇长虚饰也。鄙文虽作。未必其得正。抑心所谓疑。不敢不告耳。
答河叔亨(庚戌)
索居鲜悰。惟以懒散为家计。每承读故人书。辄降月十日心。此世虽险。道路虽远。便如衽席咫尺。但得于精神者。犹未若并与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8H 页
形影而得之。人苦不知足也。即日肇夏。伏惟侍奉馀经体百福。举世滔滔而独能闭户坚坐。味无味之味。老兄此乐。吾能言之而不可见。徒有驰神而已。兢燮侍旁如昨。而经冬尽春。任是扰扰作坏。不但神明不能守舍。自觉面目可憎。如此虽得见君子。当必见斥。还以自幸耳。著书立言之喻。老兄殆见吾善者机也。高自标占。广引声援。理则不无。然此须是到了立与不惑地位。方可语此。似此七明八暗东倒西歪底醉汉。正使不自量度。妄欲云云。如一盲引众言。转为人笑端耳。惟是臭味相同之地。流湿就燥。自有不期而然者。然觉得比来一番风气。专事依违软熟。朋友间不欲痛相操切。讲求实是。只如困言中失理会处。不止一二。此间士友或能言之。而高明精博如老兄者。乃无一字掊击。但以重言推借之。岂訑訑之声貌。拒人于千里耶。将大心阔眼。过于含垢藏疾耶。孔孟脚下近出叛贼。诚甚骇叹。然此自其人不曾梦见孔孟脚板耳。若是曾见得些子来。即使天翻地覆。何至认贼为父耶。大开炉鞴。拣汰伪冒。留得些真种子。传付端绪。亦未必非天意。但不知究竟何人能承当耳。相望杳然。会面无日。书牍间终写不尽怀。偶便匆匆。道一二奉布。
答河叔亨(庚申)
六月中从中桥便领夏初所惠书。至以为慰。向后因循。不能附谢。然心未尝一日忘赐。居然秋气将半。伏惟侍奉馀经体万福。
答河叔亨(庚申)
六月中从中桥便领夏初所惠书。至以为慰。向后因循。不能附谢。然心未尝一日忘赐。居然秋气将半。伏惟侍奉馀经体万福。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8L 页
讲学著书。日有新功否。区区不胜驰怀。兢燮随分粗遣。而年来忧谤之来。多是谋身不密以致之。内省之疚。所养之馁。直是无可说。承喻过奖。岂所堪也。老兄所受之困。前此槩闻而未详。然此等事正可一试其力量。使吾辈在今日而都未有此。则其不为乡原之归也几希矣。如何如何。惟是臭味相合之地。犹不免有一重皮膜之间隔。加以索居屏处。有疑有得。无从商确。如此何由得有长进耶。比读宋元学案。见朱张吕三先生相与规导讲治之盛。未尝不窅然以想而惕然以省。吾辈既不幸生不及其时。独不能效法其万一。谓之何哉。但其书出于陆王馀党之手。使人往往不厌于心。切欲随手提出。辨正其甚者。粗可以醒学者之眼。而恐力不足以任之也。不知此书已经盛阅否。今日纷纷。都坐学术之不明。孟子之置申韩而辟杨墨。其意不以此耶。日前都士谦寄大作碑文。颇若有所商量。谩以鄙见录上数条。未知以为何如。平日读老兄之文。尽多叹服。而应酬之作。时觉有未畅处。妄尝有所寄评。恐兄未深谕鄙意。故辄为此以尝之。此亦不害为讲磨之一端。计兄当有以教之也。宜春之约。深以倾忭。但此身动生尤悔。近日颇有持戒。又此等举会。易致多人。徒成酒食追逐。无益而有损。若得一山僻去处。坐得三五日甚佳。然此亦似难办也。但无状以雠君得罪于田氏。弹文已及于社会。未知当有何究治。如老兄之洁然者。岂宜相引以自累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9H 页
耶。一笑。
答金仁吉(泰麟○庚戌)
昨冬惠书。因循未覆。尔来疏懒可知。即兹春阑。伏惟经体友于万相。胤房诸从一一平善进学否。荆榛满目而嘉卉方鲜。当思所以保养之。千万不胜悬祝。兢燮侍亲粗遣。而比来一向将汩没作家计。本心日觉销亡。令人皇恐。前论双修堂欐词。考据精审。指谕谆切。敢惮从改。然于鄙意有未释然。盖此句若是评骘人物之语。则英宪与文顺。不啻南北。拟之固不伦。今只论文辞体格之如何。则在英宪以前者。文顺之外指不他屈。援引比并。实无所嫌。如益斋丽朝大贤也。而序其集者。乃与文顺及牧翁并称而差等之。尚论者不以为怪。岂不以论文与论人。自当殊观也。来喻以崔家门客嗛文顺。孰不谓然。然孟坚事窦氏。子厚党伾文。而论文章者必宗班马韩柳。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此君子之用心也。其曰正宗。亦据文体而言。来谕乃以彼家门客之正宗疑之。无亦太深乎。欲易以罗丽间可当之人。未为不是。但历数之。终无出白云者。若无大嫌而必遗大举小。使卑踰尊。无乃有失于公平之道乎。兢于文字。未尝护己见而吝舍。但此事反复思之。可以无改。改之不如不改。望老兄熟思而更教之。区区不敢终守已残也。
答金仁吉(乙丑)
答金仁吉(泰麟○庚戌)
昨冬惠书。因循未覆。尔来疏懒可知。即兹春阑。伏惟经体友于万相。胤房诸从一一平善进学否。荆榛满目而嘉卉方鲜。当思所以保养之。千万不胜悬祝。兢燮侍亲粗遣。而比来一向将汩没作家计。本心日觉销亡。令人皇恐。前论双修堂欐词。考据精审。指谕谆切。敢惮从改。然于鄙意有未释然。盖此句若是评骘人物之语。则英宪与文顺。不啻南北。拟之固不伦。今只论文辞体格之如何。则在英宪以前者。文顺之外指不他屈。援引比并。实无所嫌。如益斋丽朝大贤也。而序其集者。乃与文顺及牧翁并称而差等之。尚论者不以为怪。岂不以论文与论人。自当殊观也。来喻以崔家门客嗛文顺。孰不谓然。然孟坚事窦氏。子厚党伾文。而论文章者必宗班马韩柳。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此君子之用心也。其曰正宗。亦据文体而言。来谕乃以彼家门客之正宗疑之。无亦太深乎。欲易以罗丽间可当之人。未为不是。但历数之。终无出白云者。若无大嫌而必遗大举小。使卑踰尊。无乃有失于公平之道乎。兢于文字。未尝护己见而吝舍。但此事反复思之。可以无改。改之不如不改。望老兄熟思而更教之。区区不敢终守已残也。
答金仁吉(乙丑)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39L 页
兢燮白。以不悌者遭罹孔怀之戚。而于久病须人之中。为书以存问之。此岂情量之同于人人者之所能办哉。抑先兄平日之以心相许者如仁兄。盖无几人。则存没之际。其得此盖不以为异矣。美恙之委顿。前此固尝闻之。而不谓其若是甚也。吾侪旧人之不福久矣。复宁知造物者之以是困仁人也耶。自承书来。月已再易。而区区亦为病冗所夺。未即修一纸以为谢以为问。无日不驰心而已。不审比来。调养颇见效否。證候既重。则攻治易杂。邂逅生疾。亦不无其虑。惟静以将摄。勿以躁扰之念间之。亦可以得中医。计此已在揔知之中矣。兢燮遭制以来。疾忧多端。忽忽无生意。而一条之带。去身亦已有日。如兄之枕被相将。白首无斁。分炙煮粥。忧且足况。岂啻天渊之不可并耶。归乡之说。不知谁所传者。韦斋所谓㜈源先庐所在。寤寐未尝忘之。然晦翁终不免为建人。时势之转人其已久矣。岂不才而能胜之耶。然区区亦不敢自定。只得如中河之舟。任其所泊而已。一造之愿。岂待尊教。但尔来脚力疲甚。畏岭如虎。人事一作。耳目多碍。自恐未易办也。
第有所奉禀。不知不见忤否。以兄清明乐易之质。不宜有此意外之奇祟。而今乃有之。区区过计。窃谓老兄年前所以处门内是非者。颇近刻深。或虑不为神明所许。盖此理今人以为迂阔。而古人之所常切瞿瞿者。见于诗书可徵也。老兄所
第有所奉禀。不知不见忤否。以兄清明乐易之质。不宜有此意外之奇祟。而今乃有之。区区过计。窃谓老兄年前所以处门内是非者。颇近刻深。或虑不为神明所许。盖此理今人以为迂阔。而古人之所常切瞿瞿者。见于诗书可徵也。老兄所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0H 页
为前后二录。其前者尚可。(前录亦多可删)至后录者则得无已甚乎。虽微有是。其孰以尊门为疑。而大本既正。虽有一二妄以为疑者。自当靡久冰释矣。而乃剪剪焉为此权诡之术。是岂平日读书讲古道之意乎。此如操舟入波涛者。不知所适。而岸上者则见之矣。如老兄深察此理。取其书而水火之。以示荡平之怀。则人归其量。神谅其心。吉祥之来。岂不可以感召乎。兢学不得力。而平生备尝鬼责。每有不顺。辄思安所致咎。今以所施诸己者。妄为老兄奉献。察之与否。惟在雅怀尔。至鄙章之捺。当时迫于尊恳。至今以为悔。然今此所禀意。实不为此。切冀有以谅之也。
答崔勉夫(道燮○戊午)
兢燮顿首白。德门犹祸。令嗣秀才以疾不起。承闻以来。每一念至。为之怛然不宁。吾道之穷久矣。而天之于善人。必欲从而抗之。极于其所往。亦独何哉。但念此等逆值。圣贤所不能免。而天之所以剂量人者。未必以此为予夺。况闻老兄馀荫未艾。诸胤方长。视世之不如己者。犹可持而自宽。况或者先抑而后昌大之。其理亦不虚爽。凡朋友之所以为老兄慰祝者。惟此而已。年前两度惠书。垂赐勤厚。兄之不遗故旧如此其至。而区区冗懒未能一谢。泯然若无知者。然其感德思报之意。曷尝一饭而忘也。每从李君所细闻年来休咎动静。戚多欢少。未尝不为之作
答崔勉夫(道燮○戊午)
兢燮顿首白。德门犹祸。令嗣秀才以疾不起。承闻以来。每一念至。为之怛然不宁。吾道之穷久矣。而天之于善人。必欲从而抗之。极于其所往。亦独何哉。但念此等逆值。圣贤所不能免。而天之所以剂量人者。未必以此为予夺。况闻老兄馀荫未艾。诸胤方长。视世之不如己者。犹可持而自宽。况或者先抑而后昌大之。其理亦不虚爽。凡朋友之所以为老兄慰祝者。惟此而已。年前两度惠书。垂赐勤厚。兄之不遗故旧如此其至。而区区冗懒未能一谢。泯然若无知者。然其感德思报之意。曷尝一饭而忘也。每从李君所细闻年来休咎动静。戚多欢少。未尝不为之作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0L 页
恶移时。不知两形之相远也。知欲尽室入西峡而犹未决计。区区不能详究其利害。然尝谓古人云利不十不变法。迁居之事。亦大类此。即如弟之此来。岂不是十分审定。又去乡无百里。亲戚知旧往来无虚月。然每触事感时。尚多不可堪者。况老兄所谋。比弟又悬绝。而时事人情之变。日甚一日。得无万一轻动之悔。然事情不能遥度。未敢辄自劝止。但为之邑邑驰想也。前书所询出嫁女为本生祖父母再降与否。愚陋未有他考。然以情理推之。恐来谕得之。晴溪所谓父既以旁亲服本生。则女亦当从旁亲之降者。殊觉不然。若以父之为旁亲服也。而从而旁亲之。则父之伯叔父母。乃从祖也。然则虽在家之兄弟姊妹。皆当为之小功。然后方充其说。老兄所谓孰谓视祖于伯叔父母者。辞若简约而意已独至。恨不及晴兄之在而一讲之。然晴兄所论既归宗于所后。则不可复用于本生亲者。其说亦可思。而葛翁答人之问。又必非不思而发者。惜乎其人之不再问也。山间书籍未广。从当别考续禀也。所喻贵族丈墓文。春中已为撰去。久无驳报。岂未经老兄一阅耶。人微辞陋。何足有无。而来求者不已。拒应之间。俱为之泚颡。两年来立戒颇严。觉似少得力。然终不能焚弃笔砚。积负如山。不知是何苦业耶。前后书求言甚至。区区愧无以奉答。然兄未尝一言见规。而切切然惟求闻己过何耶。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1H 页
答李德一(钟泽○癸丑)
前后辱枉辱书。殷眷至矣。而漠然久无所报谢。纵仁者不以为怪。而中心歉悚。何日忘之。比日秋暑。伏惟侍中棣体万旺。美庇俱安。区区不胜悬情。兢燮遽即澹吉。慨廓无可言。而夏初惨景。亦非有生所忍遭者。到底一念。不能自主。深愧学力之无素耳。前书缕缕。皆自卑尊人之论。不或近于鸣谦足恭。转使人不敢当耶。吾辈事契既深。年齿向晚。非少辈轻脱之比。但当实语相告。实病相规。何乃为此虚礼。自同于疏远汎交之例耶。胤友一眄。已知其近实可尚。而忧哀中未及扣其所存。至于不量非其人而付托之过则又似金注之惑。如蒙终始不外。兢虽钝劣。敢不自备他山之石耶。但比来益觉多事多虑。心血耗损。凡百酬应。顿欲简节。亦不可得。苦事苦事。因来济便。走笔寓报不庄。伏希裁照。
答具圣旭(晟书○癸丑)
春中枉慰弊庐。为重在礼。外除后宜即走谢。或修一纸以申铭感之意。而冗故叠汩未能也。乃仁者不之较绝。便中辱赐惠书。奖喻殷眷。有加前日。其在执事也则为盛德。以不肖则为愧为恐。有难以言语尽者。顾此空疏浅劣。实无所有。其何以当执事之意之万一。第伏审比日穷寒。侍奉馀经体祟护。区区慰喜之至。兢燮首夏哭长殇。孤露之馀。益增惨毒。重以嗣续无人。皇皇
前后辱枉辱书。殷眷至矣。而漠然久无所报谢。纵仁者不以为怪。而中心歉悚。何日忘之。比日秋暑。伏惟侍中棣体万旺。美庇俱安。区区不胜悬情。兢燮遽即澹吉。慨廓无可言。而夏初惨景。亦非有生所忍遭者。到底一念。不能自主。深愧学力之无素耳。前书缕缕。皆自卑尊人之论。不或近于鸣谦足恭。转使人不敢当耶。吾辈事契既深。年齿向晚。非少辈轻脱之比。但当实语相告。实病相规。何乃为此虚礼。自同于疏远汎交之例耶。胤友一眄。已知其近实可尚。而忧哀中未及扣其所存。至于不量非其人而付托之过则又似金注之惑。如蒙终始不外。兢虽钝劣。敢不自备他山之石耶。但比来益觉多事多虑。心血耗损。凡百酬应。顿欲简节。亦不可得。苦事苦事。因来济便。走笔寓报不庄。伏希裁照。
答具圣旭(晟书○癸丑)
春中枉慰弊庐。为重在礼。外除后宜即走谢。或修一纸以申铭感之意。而冗故叠汩未能也。乃仁者不之较绝。便中辱赐惠书。奖喻殷眷。有加前日。其在执事也则为盛德。以不肖则为愧为恐。有难以言语尽者。顾此空疏浅劣。实无所有。其何以当执事之意之万一。第伏审比日穷寒。侍奉馀经体祟护。区区慰喜之至。兢燮首夏哭长殇。孤露之馀。益增惨毒。重以嗣续无人。皇皇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1L 页
不知所出。岁行尽矣。而案上卷帙。一任抛阁。旧日些子揣摸之见。便成茅塞。有时一再点检。不觉骇汗浃背也。示喻世道之忧。能知忧如此者。亦复有几。林下何曾见一人之句。可谓引喻得著题。抑朱先生所谓此事如此已多时。战国惟孟子理会。馀人如醉如梦者。已自看得破了。正使真无一人。此道理犹自磨灭它一毫不得。况天意未可知。来者亦可畏。所患只是吾辈摧折之馀。无力可以支撑耳。仁兴之行。诚一有之。盖兢自年前积有避地之心。而适知旧有劝之者。顷日到彼。专为商度此事。已于亭台峡中僦一屋子。拟以开岁迁居之。若此计不虚。似当密迩声光。正不必以一番相失为歉也。仁玉叔所处前亦闻之。大抵吾人欲讨一个寄身处。亦不可得。不知此亦所谓行著一个运气耶。
答杨礼仲(钟乐○甲寅)
前月三日方束装。得闻御者在迩而未及奉候。岂有活张式而不能待眼前之巨卿耶。负愧不可言。仁者犹不相较。远贻手教。引为己过。兄诚过也。独不愈于临歧握手。黯然销魂乎。第审比来奉庇节度多愆。此知旧之所寻常为兄切切者。而兄能自知宽理。不萌怨尤于心。此可以见学力。天道有知。岂终愦愦。兢燮颠倒至此。得失相当。而云林泉石。似不相御。蜗涎一壳。足以自濡。饮水著书。聊可卒岁。但沃州之山。已被人知。自笑拙谋之难
答杨礼仲(钟乐○甲寅)
前月三日方束装。得闻御者在迩而未及奉候。岂有活张式而不能待眼前之巨卿耶。负愧不可言。仁者犹不相较。远贻手教。引为己过。兄诚过也。独不愈于临歧握手。黯然销魂乎。第审比来奉庇节度多愆。此知旧之所寻常为兄切切者。而兄能自知宽理。不萌怨尤于心。此可以见学力。天道有知。岂终愦愦。兢燮颠倒至此。得失相当。而云林泉石。似不相御。蜗涎一壳。足以自濡。饮水著书。聊可卒岁。但沃州之山。已被人知。自笑拙谋之难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2H 页
掩耳。惠章属意不浅。而未及奉和。所有近作数首呈塞。以博一粲耳。山中猿鹤。久伫清赏。倘能趁此清和。约数三同好。惠然见顾。弟当于古松流水间。预拂一石以待之。但恐兄为素绂所困。未易办此耳。
答禹永叙(夏九○丙辰)
夏初弊家薄筵。知友颇见集。所恨未及奉邀老兄。乃蒙专书副贶。迥出常情。感悚交至。历时未已。顾未有一字驰谢。盖尔来稠扰昏钝。百事秪以放宽为长策。然非所以施诸老兄者。况厚赐而阙然无报乎。霖馀老热。伏惟侍奉经候百福。新陈未接。厨灶之供。想益寥落。处困之道。思古人之不如我者以自宽。此延平所以教朱先生。然如老兄所处。欲求不如者而亦不可得。不知当用如何工夫。至于是而不怨。非信道笃者。其孰能之。是盖深有望于吾兄者。改过自新之喻。不省其为何指。以兄今日而言之。惟有益励素守。是为进于日新者。何过之当改而新之可图耶。兢燮境界未始不佳。而应接比前有加。本原未固。随处汩没。仙人之题。还可笑也。一岭相隔。会面动踰时岁。其视昔人南村晨夕之意。尤可愧已。溽汗被体。握笔不能多书。万乞崇照。
答李绰汝(定厚○辛丑)
知止诚意之说。兢向所云者。今不尽记。然恐未敢直谓知既至则意自诚。意既诚则心自正。想其言语不分晓。致有来示之援
答禹永叙(夏九○丙辰)
夏初弊家薄筵。知友颇见集。所恨未及奉邀老兄。乃蒙专书副贶。迥出常情。感悚交至。历时未已。顾未有一字驰谢。盖尔来稠扰昏钝。百事秪以放宽为长策。然非所以施诸老兄者。况厚赐而阙然无报乎。霖馀老热。伏惟侍奉经候百福。新陈未接。厨灶之供。想益寥落。处困之道。思古人之不如我者以自宽。此延平所以教朱先生。然如老兄所处。欲求不如者而亦不可得。不知当用如何工夫。至于是而不怨。非信道笃者。其孰能之。是盖深有望于吾兄者。改过自新之喻。不省其为何指。以兄今日而言之。惟有益励素守。是为进于日新者。何过之当改而新之可图耶。兢燮境界未始不佳。而应接比前有加。本原未固。随处汩没。仙人之题。还可笑也。一岭相隔。会面动踰时岁。其视昔人南村晨夕之意。尤可愧已。溽汗被体。握笔不能多书。万乞崇照。
答李绰汝(定厚○辛丑)
知止诚意之说。兢向所云者。今不尽记。然恐未敢直谓知既至则意自诚。意既诚则心自正。想其言语不分晓。致有来示之援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2L 页
喻。然亦不独云峰之说如此。章句所谓可得而实可得而正两个可得字。岂不既明白有此义耶。盖工夫功效。不是截然两事。前面得功效处。乃是后面用工夫处。且以来谕阶级之譬言之。而曰第一级既涉则第二级可得而升矣。第二级既涉则第三级可得而升矣。岂不可也。相聚之乐。兢之愿亦不后诸兄矣。然此事有分。而在我之可勉者无禁。惟有各自策励。从事实务。固不异于合堂同席而处。深究力行。阙其所疑。亦不患于无日之可讲矣。若谓兢之寡陋真若有一毫可助于诸兄。则恐策之谬矣。还不欲分疏。
答金殷汝(衡培○乙卯)
侧闻风猷夙矣。胤友之来。既得典型之十一。而及驭者枉道穷巷。偶失迎候。悚缺至今。兹蒙不外。复辱惠书。其为感幸。如新受赐。拜审春殷。侍奉体度联床百福。区区深慰悬溯。兢燮栖峡。本拟为藏名灭迹。而乃荷诸朋友不肯相舍。逐臭往来。亦可助发幽趣。长益浅学。此况又未曾有也。胤友资才今日后生中所难得。而又是合下门庭人。远求野鹜。本非良图。此归幸望益加钳锤磨砻。自当趍入好门路去。正不烦拙工之绳墨也。惠藤珍感无已。而有施无报。是为愧蹙耳。未涯拜见。惟祝以时加爱。
与金胤敬(殷埴○己酉)
达奉阅岁。世变益无涯涘。同人之思。如何可云。比日春殷。伏惟
答金殷汝(衡培○乙卯)
侧闻风猷夙矣。胤友之来。既得典型之十一。而及驭者枉道穷巷。偶失迎候。悚缺至今。兹蒙不外。复辱惠书。其为感幸。如新受赐。拜审春殷。侍奉体度联床百福。区区深慰悬溯。兢燮栖峡。本拟为藏名灭迹。而乃荷诸朋友不肯相舍。逐臭往来。亦可助发幽趣。长益浅学。此况又未曾有也。胤友资才今日后生中所难得。而又是合下门庭人。远求野鹜。本非良图。此归幸望益加钳锤磨砻。自当趍入好门路去。正不烦拙工之绳墨也。惠藤珍感无已。而有施无报。是为愧蹙耳。未涯拜见。惟祝以时加爱。
与金胤敬(殷埴○己酉)
达奉阅岁。世变益无涯涘。同人之思。如何可云。比日春殷。伏惟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3H 页
省友体度休福。似闻冬间遭兰摧之戚。旋又郁攸告灾。两事俱非吾兄所宜值。而钟情之悲。所系尤极重大。天固穷吾人耶。知兄固旷然高视。不为无益底烦恼。而经心触目。亦非有情人所堪。但以区区所闻。大亨方来。必先有以抑之。此亦造物之巧法。柳子所以贺王壮元也。兄岂不达耶。先庙 赐侑。承已卜日。固亦此世盛事。想不无一番应酬之劳。兢比颇少事。上下如宜。或当及彼时一走。然年来渐畏稠扰。未敢质耳。偶便匆匆拜问。惟冀千百加爱。以幸友朋。
答曹一贤(元承○丁未)
比省而居。非甚远也。同籍而姓。非甚疏也。而乃吾有执事三十年而不知。岂独王武子之叹痴叔为然耶。若执事之知有无似则所谓视远惟明。即此而愚智已判矣。又能于干戈抢攘之中。六亲不相闻之日。远投心墨。存问平生所不面。众人所共背者。累数百言。言言恻恻。其勤厚子谅。亦有非常情所企及。虽然窃有所疑。观执事辞翰老成。又知年齿长上。宜若非后生初机轻听发言者比。而书中见及。类皆刻无盐拟西子之论。夫不见其丑而人以为美。又从而信之。人之言固可笑。信者之不思尤如何耶。兢恐执事之明。未免有所惑。而其厚反近于薄之。于是乎不能无疑也。兢愚劣之性。涉学甚浅。至于家庭州里之间。动取尤悔。平生师友无不见欺。安知又转而欺执事耶。今天下之人。
答曹一贤(元承○丁未)
比省而居。非甚远也。同籍而姓。非甚疏也。而乃吾有执事三十年而不知。岂独王武子之叹痴叔为然耶。若执事之知有无似则所谓视远惟明。即此而愚智已判矣。又能于干戈抢攘之中。六亲不相闻之日。远投心墨。存问平生所不面。众人所共背者。累数百言。言言恻恻。其勤厚子谅。亦有非常情所企及。虽然窃有所疑。观执事辞翰老成。又知年齿长上。宜若非后生初机轻听发言者比。而书中见及。类皆刻无盐拟西子之论。夫不见其丑而人以为美。又从而信之。人之言固可笑。信者之不思尤如何耶。兢恐执事之明。未免有所惑。而其厚反近于薄之。于是乎不能无疑也。兢愚劣之性。涉学甚浅。至于家庭州里之间。动取尤悔。平生师友无不见欺。安知又转而欺执事耶。今天下之人。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3L 页
所务者实事。所验者实理。而吾党近日夸毗之风。万不能一敌。岂宜重为波荡。相率而逃空虚也。所问保发一事。人各有见。非口舌所能劝沮。然古之高士。亦有终身逃且死而不受挫辱者。但今日事势。又若不至抑勒。虽从而胥靡之。似无甚难处者。若世俗之人。卑者为身。高者为国。相率而化夷者。则吾辈所不能学。非但不可学也。知亲老养拙。此事可与兢同忧。世间人无不得志。惟吾人顽旧种子一切憔悴。未知天意竟如何尔。黄梅泉居相接壤。得频与会否。诗极高妙。善为慷慨沈郁语。当遂擅长今日。近闻颇劝人新学信否。落落相望。攀晤未期。惟祝侍奉加爱。进修努力。
答孔禹若(锡圭○壬子)
兢燮哀苦离索。万念都灰。惟有同人之思。时发梦想。递中忽辱惠问。奉读屡回。枯朽之姿。差有生意。哀感可量。拜审新凉。侍奉经候百福。閒居简出。已自得今日第一义。况有简编讨论之益。又不是閒散之乐。其味想无穷也。兢燮忍而不死。遂经一期。如新之恸。益切靡逮。而种种忧虞。添闯作恶。愈欲溘然无知。时时乱抽旧书。以资排遣。而然疑之间。讲贯无所。辄复黯黮以自废耳。所示人物气质性同异之辨。来书所具。有未遽领会者。神识昏昧。乃至于此。正尔可愧。然卢成两兄欲以识寒暖饥饱相近者。当气质性。则是气而非性也。盖虽气质之性。不可以知觉言
答孔禹若(锡圭○壬子)
兢燮哀苦离索。万念都灰。惟有同人之思。时发梦想。递中忽辱惠问。奉读屡回。枯朽之姿。差有生意。哀感可量。拜审新凉。侍奉经候百福。閒居简出。已自得今日第一义。况有简编讨论之益。又不是閒散之乐。其味想无穷也。兢燮忍而不死。遂经一期。如新之恸。益切靡逮。而种种忧虞。添闯作恶。愈欲溘然无知。时时乱抽旧书。以资排遣。而然疑之间。讲贯无所。辄复黯黮以自废耳。所示人物气质性同异之辨。来书所具。有未遽领会者。神识昏昧。乃至于此。正尔可愧。然卢成两兄欲以识寒暖饥饱相近者。当气质性。则是气而非性也。盖虽气质之性。不可以知觉言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4H 页
也。孟子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谓之性。而未尝言知味识色。朱子虽云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也。而未尝言犬牛人之同性。皆可见矣。况孟子亦尝自言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如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云尔。则虽食色之性。人与物不可谓之同也。元近所举鄙说以气禀气质分言者。茫不可记。而所谓若异中求同则人物不可谓无同者。如以虎狼父子蜂蚁君臣之类当之则可。至于知觉运动之不异者则老兄所谓相近而非同者。说得亦善。因此而有可以贡愚者焉。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盖知觉运动寒暖饥饱。凡所以为生者。人与禽兽固无异也。而其所以异者则不过仁义礼智微妙难见者而亦甚少矣。(几希少也)夫以其甚少者。而庶民乃从而并去之。则形虽人而其实禽兽而已。君子则自其少者而知皆扩充之。则卒乃极其大。而彼知觉运动与禽兽同者反自少矣。此一段乃人与禽兽。庶民与君子相差之路歧。虽千万世之远。无二辙矣。然则为吾人者。政当常求其与禽兽异者。不当求其与禽兽同者。今世之人。皇皇汲汲于功利场中。能做得许大奇异事。然极究其归则不过充其与禽兽同者耳。兢向来作一书。欲说破此意而未及。今因此说不觉发出。亦有非偶然者。愿诸兄反复之以就至当也。厦瑞竟至此。吾辈气数。乃保不得此一人耶。甚恸甚惜。人生不坚牢如此。安可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4L 页
不及时努力耶。残暑已尽。或能与元近偷两日隙。略见顾否。所怀非书疏可究。但深倾冀耳。
答金道明(镇学○丁未)
失奉几何时矣。世道如此。即朝夕聚确。犹忧其无定算。况三岁阻耶。寻常懒于修问。徒有悬慕。递中忽领惠笺。忧道愤时之思。溢于言外。此岂今日所易得。令人气往神驰也。时学近亦略窥一二。政如三家村童。猝入演武场相似。耳目交眩。手脚齐颤。不知前日之曾有此身否也。承喻亦似曾有此般思想。为之浩然一叹。然观今日大势。必有一般归宿处。而彼辈之气力尚强。此道之主张无人。所以黯黯扰扰。不知如何结局。但在吾辈惟有因仍旧贯。加力保守。庶几寡过。才动一脚。其不为河间妇者几希。要之将利害祸福。一听于天而已。况趍时未必见功。守旧未必取祸耶。但恐吾辈于所谓旧者。未深有得。而撞著此等震撼。彷徨却顾之间。徒枉过了时日。不能有以自立。则反不如实业之有成。适足往遗之禽而已。此则所当猛省也。孔子非宗教之说。未必出自西人。只是近日康梁辈自作唱和。阳尊阴坏之论。不足辨诘。读书种子之将绝。亦似一徵。盖剥不极则复不生。其理然尔。政使遂无可复之望。岂宜便休了。此事言之甚长。非笔墨所能尽。承有汉学之设。足为小贞之吉。独不知能力可以抵敌新党否。如兢不无此志。而力量不及。姑蹙蹙自保。仅同于杨
答金道明(镇学○丁未)
失奉几何时矣。世道如此。即朝夕聚确。犹忧其无定算。况三岁阻耶。寻常懒于修问。徒有悬慕。递中忽领惠笺。忧道愤时之思。溢于言外。此岂今日所易得。令人气往神驰也。时学近亦略窥一二。政如三家村童。猝入演武场相似。耳目交眩。手脚齐颤。不知前日之曾有此身否也。承喻亦似曾有此般思想。为之浩然一叹。然观今日大势。必有一般归宿处。而彼辈之气力尚强。此道之主张无人。所以黯黯扰扰。不知如何结局。但在吾辈惟有因仍旧贯。加力保守。庶几寡过。才动一脚。其不为河间妇者几希。要之将利害祸福。一听于天而已。况趍时未必见功。守旧未必取祸耶。但恐吾辈于所谓旧者。未深有得。而撞著此等震撼。彷徨却顾之间。徒枉过了时日。不能有以自立。则反不如实业之有成。适足往遗之禽而已。此则所当猛省也。孔子非宗教之说。未必出自西人。只是近日康梁辈自作唱和。阳尊阴坏之论。不足辨诘。读书种子之将绝。亦似一徵。盖剥不极则复不生。其理然尔。政使遂无可复之望。岂宜便休了。此事言之甚长。非笔墨所能尽。承有汉学之设。足为小贞之吉。独不知能力可以抵敌新党否。如兢不无此志。而力量不及。姑蹙蹙自保。仅同于杨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5H 页
氏为我。复何言哉。
答李舜夫(升○丁未)
夏间路中一揖。不足以纾积蕴。便中辱书。为赐良多。又何如其感豁也。比日深寒。伏惟起居安适。随遇自宽。道未尝不在此。来书颇有邑邑之意。当是跋疐多端。不能无慨然于中。然世道如此。处安乐者其忧反有甚焉。空乏其身。非其力不食。讵知其不为福耶。但谓乡曲无可与游语则未敢闻命。人不能高飞远走。我非斯人之徒而谁与。正使吾所得。非世俗所及。君子犹不轻以自高。又安知世俗之必不足与。而吾之所为必有以异于人者。佛者之言曰入得世间。出世无馀。此语真有味也。虽然此为老兄言尔。若兢则举身在流俗中。实无以自异。足下闻之。当又见闷也。两记效嚬至此。使人大惭。然读之有以知志尚之深。固有在文辞之外。果能充其言。何善如之。开春拟一南走。似当奉晤。因便奉此。
答曹仁玉(秉善○庚子)
顷别殊黯黯。历时未定。月来知必有便。便中意必得书。虽无之谓必上问矣。即领手教。果不爽所计。读而玩之。融融乎其抒情。恳恳乎其告忠。益使人起敬。益信吾叔之近古人。非今人之所可多见也。何幸何幸。承谕以文字迷方。取舍昧分为忧。此见不自多之盛。是为将进之几。能进之验此在。加勉而已。所欲熟看
答李舜夫(升○丁未)
夏间路中一揖。不足以纾积蕴。便中辱书。为赐良多。又何如其感豁也。比日深寒。伏惟起居安适。随遇自宽。道未尝不在此。来书颇有邑邑之意。当是跋疐多端。不能无慨然于中。然世道如此。处安乐者其忧反有甚焉。空乏其身。非其力不食。讵知其不为福耶。但谓乡曲无可与游语则未敢闻命。人不能高飞远走。我非斯人之徒而谁与。正使吾所得。非世俗所及。君子犹不轻以自高。又安知世俗之必不足与。而吾之所为必有以异于人者。佛者之言曰入得世间。出世无馀。此语真有味也。虽然此为老兄言尔。若兢则举身在流俗中。实无以自异。足下闻之。当又见闷也。两记效嚬至此。使人大惭。然读之有以知志尚之深。固有在文辞之外。果能充其言。何善如之。开春拟一南走。似当奉晤。因便奉此。
答曹仁玉(秉善○庚子)
顷别殊黯黯。历时未定。月来知必有便。便中意必得书。虽无之谓必上问矣。即领手教。果不爽所计。读而玩之。融融乎其抒情。恳恳乎其告忠。益使人起敬。益信吾叔之近古人。非今人之所可多见也。何幸何幸。承谕以文字迷方。取舍昧分为忧。此见不自多之盛。是为将进之几。能进之验此在。加勉而已。所欲熟看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5L 页
子书。以补往失致来效为期。尤见所趍之正所期之远。深以助喜。盖向来窃覸操履甚端。气象甚好。节文之间。亦能随处发明。亦自不易。但恐于本原深沈。易简久大之道。有未大肆力者。如今所示。乃优得所图。甚善甚善。愿益千百勉旃。以光祖宗。以幸门党。书末警教。诚有味乎其言。敢不服膺。然直前不顾。固非可常之道。而专守相时度力之论者。亦不无俯仰迁就之虑。其能免此者。惟明理之君子乎。大抵理未明时。百事无有是处。随其气质。不偏则倚。平日亦尝讲此。而临事不得力。事过多追悔。乃知所讲者非真道理。思之至此。不寒而栗。愿时为教戒。以救其思虑之所不及。非但口舌之私言而已。便回寓报。拨忙略道一二。
答朴圣中(在时○己未)
得贤器相处。如接风范。惠函之赐。尤感神注。且审雪寒。侍奉体候万福。不胜欣慰。兢闭门自卫。无可言者。诸生有十馀人。而但利钝不一。难以一法裁之。如贤器者当居中等以上。而醇实亦不易得。但能自加鞭策。不难向上。无须区区之钳锤矣。所虑者异日还侍。复令俗事薰染。此个意思。遂成断续耳。喻及国服月数。此亦无定算。昨得河生书。以为当满三年。此说恐是。盖三月是古礼。三年是国制。若断以一年则是不古不今之礼制。未知如何。然此事今不敢自为定夺。须更博采有识之论。以为进退。
答朴圣中(在时○己未)
得贤器相处。如接风范。惠函之赐。尤感神注。且审雪寒。侍奉体候万福。不胜欣慰。兢闭门自卫。无可言者。诸生有十馀人。而但利钝不一。难以一法裁之。如贤器者当居中等以上。而醇实亦不易得。但能自加鞭策。不难向上。无须区区之钳锤矣。所虑者异日还侍。复令俗事薰染。此个意思。遂成断续耳。喻及国服月数。此亦无定算。昨得河生书。以为当满三年。此说恐是。盖三月是古礼。三年是国制。若断以一年则是不古不今之礼制。未知如何。然此事今不敢自为定夺。须更博采有识之论。以为进退。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6H 页
幸甚幸甚。
答李叔衍(墩永○甲寅)
尊先集鄙所删动。极知其多不中理。而见谕若不以为大过。然愚意犹恐有未尽处。千万更求有识。以稽众见至祝。李璀事此无文字可考始末。然窃意其未尝不谏于其父也。谏而不听。宜若以一死悟之。然所以密言于上者。盖以德宗虽以璀故欲全怀光。而其为人实多猜疑。又蔽于奸邪。不能通臣下之情。怀光叛谋。亦出于无聊。故璀意欲直暴其情实。以通其间隔豁其猜疑。而冀君臣之间终得善处。其意未尝不出于忠诚恳恻哀痛迫切之中。而非證父攘羊之比。盖君父虽有天属义合之殊。而既已委质为臣。则自是事同一家。况此一事。于天下大有关系。安得知而不言。自怀疑阻而误天下之大计哉。使德宗有感于璀之言而屏去奸蔽。待怀光有道。则其叛谋未必不自沮散。而君臣父子之间。各得其分愿。岂非至幸。及其终不能然也。则璀之死可得已哉。史评中所论虽甚正。而恐似未尽其情。如来喻所引子南事。亦似不称。而以璀为为子谋父。容有未厌其心者。区区所以不能遽从。幸望更考其事之本末。重惠明教。兢亦不敢终守迂见也。
答李汝材(寅梓○乙丑)
来喻谓尧泉致良知说。于理气源头。洞彻昭晰。而又以良知非
答李叔衍(墩永○甲寅)
尊先集鄙所删动。极知其多不中理。而见谕若不以为大过。然愚意犹恐有未尽处。千万更求有识。以稽众见至祝。李璀事此无文字可考始末。然窃意其未尝不谏于其父也。谏而不听。宜若以一死悟之。然所以密言于上者。盖以德宗虽以璀故欲全怀光。而其为人实多猜疑。又蔽于奸邪。不能通臣下之情。怀光叛谋。亦出于无聊。故璀意欲直暴其情实。以通其间隔豁其猜疑。而冀君臣之间终得善处。其意未尝不出于忠诚恳恻哀痛迫切之中。而非證父攘羊之比。盖君父虽有天属义合之殊。而既已委质为臣。则自是事同一家。况此一事。于天下大有关系。安得知而不言。自怀疑阻而误天下之大计哉。使德宗有感于璀之言而屏去奸蔽。待怀光有道。则其叛谋未必不自沮散。而君臣父子之间。各得其分愿。岂非至幸。及其终不能然也。则璀之死可得已哉。史评中所论虽甚正。而恐似未尽其情。如来喻所引子南事。亦似不称。而以璀为为子谋父。容有未厌其心者。区区所以不能遽从。幸望更考其事之本末。重惠明教。兢亦不敢终守迂见也。
答李汝材(寅梓○乙丑)
来喻谓尧泉致良知说。于理气源头。洞彻昭晰。而又以良知非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6L 页
天理一语。为不能无疑。夫以是说纵横数千言。头绪虽若繁多。而其总要不过此一语为之机栝。所谓理气源头者。亦只于此为之归宿。今曰不能无疑。则来谕所许以洞彻昭晰者。不审何所指而云然耶。理与气心与性。先儒皆有一而二二而一之说。一而二二而一者。固此说之主旨也。知之与理。虽似一物。而自有能所之别。能者气也。所者理也。其曰良知。犹言循理之气云尔。且本然之善。非独理为然。气之本然。亦善而已矣。所谓本然之知意亦如此。来谕曰本然之知。岂可以所资之气当之乎。夫所资之气四字。固今日论心者之大把。然古来论心曰气之精爽人之神明而己。未有以气为所资者。以气为资者。可以言性而非所以说心。心者如镜。然其能照者气也。当妍而妍。当媸而媸者。性也即理也。今以气谓心之所资。则亦以能照者谓镜之所资者而可乎。所谓良知者。犹言明镜也。明镜非妍媸也。明镜之所照为妍媸。此人人之所了也。而尧泉之意则如是而已。何疑之有耶。来谕又云阳明虽以良知为天理。而判吾性与物理而二之。二之则局。局不可以谓理。则其认气为理也明矣。夫以良知为天理。是以明镜为妍媸。乃以能为所者。故谓之认气为理。至于判吾性与物理而二之之云。乃近世故诬阳明之言。非阳明之真赃也。阳明之所以非朱子格物之说者。以吾心中自有物理。不必求之于物云尔。何尝判吾性与物理而二之。若曰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7H 页
判而二之则如所谓心在物为理。性无彼此。理无彼此等说。皆何谓者耶。从古以来。所谓认气为理者。谓其认昭昭灵灵者为理耳。岂局之之谓哉。来谕又云知妙众理。而妙是主宰之意。则主宰者即此理。非朱子之言乎。夫主宰之云。有以理言者。有以气言者。有以心言者。不当见有以理言者而槩以谓之理。若以妙是主宰。主宰是理而谓妙众理者亦理也。则是乃以理妙理。以理妙理。如以目视目。以口龁口。何说之可通哉。然为此说者。以气之无知。不可以妙理。夫气之蠢然者。固无知矣。心则其精也。安得不有知而能妙天下之理乎。譬如铜之黯然者。固无光矣。百鍊而为鉴则亦其精也。安得不有光而能别天下之妍媸乎。朱子所谓心固是主宰底。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者。盖因问者以天地之心天地之理。分主宰道理而为说。故答之如此。盖天地无心。以理为心。故不必于理外求心求主宰也。然详味其语意则亦非直以理为主宰也。盖言心之所以为主宰者。以其有道理也云尔。来谕乃以主宰者即是理六字。截去首尾。改易字面。以證主宰为理之语。愚恐此等理弱之證。不足以当彼滔滔之辨也。大抵今日议论差处。专在以有知者为理无知者为气。举凡虚灵神明主宰知觉等称而一归之于理。然不知以此为理。正犯古人所谓认气为理之戒。若所谓气者无灵无知。只是蠢然者而已。则古之人亦未尝不高明。何至认此而为理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7L 页
耶。又知之与智。意味自别。智可以作理说。而知则气分数为多。金农岩尝言之。其义甚精。非馀人所及。尧泉之以良知为气。岂曰无所本耶。然非独尧泉之说为然也。平湖陆氏世所称后朱子也。平生以斥王学自任。而其为学术辨曰明乎心性之辨则知禅矣。知禅则知阳明矣。人之生也。气聚成形。而气之精爽。又聚而为心。是心也神明不测。变化无方。要之亦气也。其中所具之理则性也。是心也者。性之所寓。而非即性也。性也者。寓乎心而非即心也。若夫禅者则以知觉为性。而以知觉之发动为心。阳明言性无善恶。亦指知觉为性也。故其言曰良知即天理。又曰无善无恶。乃所谓至善。虽其纵横变幻。不可究诘。而其大指亦可睹矣。呜乎王氏受病之源。专在于认心为理。认良知为天理。其蔽至于无所不至。故陆金二子之所以攻之者。其言若合符节。盖天下高明见道之士。固应不约而同归如此也。然此事在今日。非口舌可争。非揣度可得。惟权舍先入之见。而取古人明白可信之论。从容涵泳。密切体验。自然见得其真正不可易处。若但以肚里胡文定为主。便欲将此论量古今。判断是非。入主而出奴之。则宜其终不免于方凿圆枘之不相入也。如何如何。区区不谈此事久矣。荷老兄提喻之意。似出于衷赤。敢复写怀而索言之。如赐反覆。尤所望也。
答孙谦叟(▣铉○丙午)
答孙谦叟(▣铉○丙午)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8H 页
往年一书未复而面之。前春再辱远问。乃知中间又有一书而失于承读。足下之眷我何其勤而不悔至此也。去夏久滞仙乡而未能造谢。并与尺纸而阙然。至今以为怅缺也。即日向暑。谨惟侍奉馀学履珍相。目今世变已剥。前哲绪馀。贤愚皆知无用。而密迩寇路者为尤甚。足下果能兀然自守。不受所变否。前书属意甚挚。而区区茫然不知所答。独有一事不敢不告。足下之书虽缕缕百十言。类多掇取鄙人之所往复于人者而揍成之。岂弊帚之尝尘于清睐哉。不讱之过。深以愧恐。然君子之学。务贵自得。自得之则修辞立言。自有积中发外之实。不必蹈袭人言语。为一时道听涂说之资也。况以其人之言。加诸其人之身。牵架幻弄。有同儿戏。使观者不觉莞尔一笑。尤非厚重谨密之士所宜为也。此事甚微。而其失略有数端。其大者又何可遽论耶。今世学者务实为急。不然则空言粗说。铺摊诳吓。反不如时学之犹有实事。岂非大可戒者。交浅言深。失于不智。然足下之赐前后加厚。不可以莫之报也。足下察之幸甚。
答赵孝谨(显圭○甲子)
前夏历造。过蒙款遇。衔感久而在心。中秋惠状。尤荷眷注。而因循未即谢。方且惶蹙。去腊荐被教督。遣意尤周挚。而岁内外属有所苦。又成逋覆。重可愧也。比日春寒。伏惟侍馀制体冲卫。区区不任悬溯。霞峰遗稿妄加丹黄。自知僭率。而闻老兄颇不以
答赵孝谨(显圭○甲子)
前夏历造。过蒙款遇。衔感久而在心。中秋惠状。尤荷眷注。而因循未即谢。方且惶蹙。去腊荐被教督。遣意尤周挚。而岁内外属有所苦。又成逋覆。重可愧也。比日春寒。伏惟侍馀制体冲卫。区区不任悬溯。霞峰遗稿妄加丹黄。自知僭率。而闻老兄颇不以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8L 页
为不可。未知愚谬可藉手以免罪否。序文尤非所任。而重违诸公勤教。不免泚笔。然累日搆思。终不得其要领。盖此翁平日风范猷为。实有难得以摹写者。故泛用其素所心像者而铺叙之。所谕世俗之观不许以十分之拟。愚亦自知其如此。而其所以云者则不同。尝谓人能到善信之中。其地位已尽高。虽孔门诸子。可许以有诸己之信者。要不过十数人。而近世见有稍依本分近道理识好恶者。辄以善信之间与之。兢亦前此谩用之数处。后来颇自悔其失当。至于好善优于天下。则今之世实未可见其人焉。而遽以用之。虑亦足以来识者之讥评。总之此文究不着题。在此翁未甚得本色。在鄙人不无违正见。况既有唇舌则惟有速坏而更成之为得宜。然区区仰而思之。其不得要领犹夫前也。则假使旬锻月鍊以为之。必无由衷其当。故不免就其中依来示略加删润。未知如此粗可息浮议否。更念吾东自退陶以来。文集之无序尚矣。有序而不能称停。不如无序之为妥稳。且又安知今日无深识此翁。而能善形容者之可以任此事哉。而必于无似者乎。若能舍而他求。使此多累之人。毋至重得罪于有识。岂非爱人以德之厚赐乎。千万亮处。至祝至祝。大作行状。有韵调有气力。可喜可喜。平日未读兄文。卒然遇之。不觉为之击节。有文如此而乃使世之贸然者代弄毫墨。良可一嘅。但全篇遣辞命意。时不免于浮溢。固知情势所不免。然若能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49H 页
稍节损之。以就溪泽以下及江左诸先辈之绳墨权度则善何以加此。病倦强作报。不能周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