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x 页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16H 页
答李石谷(圭唆○庚戌)
去岁达城邂逅。得遂既见之幸。侵旬聆诲。虽端绪不一。而豁蔽祛惑甚厚。既退而思。殆忘寝食。冬末又承远辱手教。所以奖谕指示者。有过前日。惊喜过望。不可具言何哉。以执事学邃行高。不轻以色辞假人。而歜枣之嗜。乃及于无似。得非骤观其外。如有愤悱之色。若可以引而教之欤。兢自七八岁知读书。十五六心厌举业。窃有志于古人之学。圣贤之书知之所近。无不涉也。境内之师友力所及之。无不求也。惟是质性凡浅。所好多在文词口耳之间。至于形器度数之原。仪文律吕之节。未尝一日而肆力焉。韩子所谓古人未有不知此而为君子。况今之世。又去韩子之时远甚。天下之人。无智愚贤不肖。方务实用。而吾乃懵然无一解。每自循省。窃愧其所学之虚枉。及见执事。得闻六艺之流象数之原。秦汉以下诸儒所忽略而未之究者。虽以蠡受海。不足槩其万一。而抑不可谓无所得矣。已又从教育会月报。得执事所为东西历说而读之。未数月又得郑君曦容所为玑衡说而读之。虽不识其为何人。然味其言辞。绎其理想。吾知其必出于执事无疑。嗟夫人有绝前之旷见如此。而世莫之知。即数十年之后。风潮粗息。正理向胜。执事之言。遂为六洲万国之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16L 页
所宗。吾东始可以自豪矣。岂不快哉。书中所喻。亦莫非忧道伤世之言。至谓古人所学。惟以忠恕礼乐为本。后世朋党兴而忠恕亡。文辞盛而六艺熄。又谓以夫子之说推之。则继今而兴者。其所损益当如何。斯皆今日膏肓之药。非执事何从而闻此。然于私心微有未释然者。不敢终隐。执事谓吾道之丧。寄于言语文字二千馀年。末流之弊。学者以诗赋记跋为能事。逸仕文谥为经济。儒者事业。岂亶如是。兢谓三代以降。儒者恒于不遇。道之寄于言语文字固也。至于词华声名之末且外者。则盖有不劳而能者。有不求而自至者。其间十或有一二劳而求之者。然不可以此而尽盖古今之儒。若夫忠恕六艺之道则世之质美而才高者亦不无其人。(东方先辈或多不主党论。而近世如汉中李白南,岭南柳好古,金订窝。皆精通于律历象数等学。)执事上窥姚姒之源。下探邹鲁之绪。穷思自得。耳目太高。谓宋以下中东诸儒皆不足以与于古学。则无乃己之所存。或反有伤于忠恕之道乎。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不在于薄今而是古也。夫高行独见之士。穷居玩理发明奥趣者。古今以来。何代无之。而举不足以与论于大方者。其患常在于自主太过而谓人莫可师也。兢于此非敢护己之见而有疑于执事也。但谓君子立言。贵于平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17H 页
正。损益之道。必因时宜。若矫枉过直。弊亦随生。故师人者不可不慎。胡子曰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兢之所愿于执事者如此而已。若今之学者。手昧书计而口腾性理。则区区于此。亦知所病悔矣。俟家忧稍间。拟一到海上。访问高居。尽发平生所蒙晦。当必有日。临风粗布大端。
答许素窝(巑○乙卯)
逖违风范。寻常因去来人扣审动静。而迄无一字以奉候。可亨来袖致下问。已觉瞿然不敢当。至于纳拜之喻。施之空言。亦非所宜。而可亨辄以尊命行之。茫然不知所逃避。此古贤之所不居。今人之所未见。而岂意几下之所以为子弟谋者。出于此名实俱舛之过举乎。其沈潜之质。固可与之适道。而区区实不足以为弦韦。留此十数日。看得大学一册。而亦无甚商量。只是温绎已知者而已。稛载而往。垂橐而归。岂七舍徒步辛勤之意耶。但念昔明道先生初见谢显道曰此秀才。展拓得开。将来可望。盖拘捡慎默。固是初学入手处。然面前道路极广且远。非展拓无以进步。此君却似少此个意象。或不无妨于远大耳。已向渠略说此意。渠亦颇以为然。然兢之所谓展拓者。亦非脱略绳墨之谓。特以为于谨密中略存宏阔底规模已。未知如何。
答张晦堂(锡英○丙辰)
在草土中。蒙尊者有问而不能即谢。已多旷于人职。前秋贱迹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17L 页
回翔于贵近。而竟违一拜。有若全不省事者。得不见绝。已属宽典。赫蹄之赐。曾是过望。奉读以还。惶愧无地。穷居苦少的使。迄无一字以暴白鄙诚。其重获罪于隶人不知涯矣。比日至寒。伏惟尊体卫道百福。运气日剥。寒溪觉山相继以空。一线扶将之责。几下恐不宜多让。未知门墙之间。有可以远大相期者否。俛翁年前所处。何尝大失思虑。而国言弥甚。世间真是非。要待皓天之返耳。困言前此屡欲以草本奉质。而不谓诸人遽为滥率之举。其中度不无隐疾遗恨。乞勿谓不可救药而置之。幸发示其瑕病。虽已布出。不惮于修改也。近读明清学案。见中州学术朱王二派。迥如人鬼。而姚江一队。纯是以心为本。以理为灵。以性为有知觉。究竟至于认气为理。以欲为性。认佛老为圣人。其宗主建安而得与于谱享者。绝无如此说话。如此作用。以此愈知浦上议论。终不可据以为安。区区近作心问数篇。比旧见颇似径直。然不敢辄奉献。恐其又生一闹端也。刚公已矣。俛翁亦耄及之。独几下可以商质。而亦有不能得者。信乎情之难通而道之不可以易明也。前年奉御时。略及此事。而当时不敢悉对。耿耿犹在心曲。临楮不觉其出。伏冀有以鉴裁之。
答安礼冈(彦浩○乙丑)
金官古都也。多诡奇之迹。而执事名德在南州士友间。兢燮少颇喜游。窃以为至仙乡而不观古都。不谒见执事。与无游同。然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18H 页
二十年之间。盖尝再蹑仙乡。而进不及上招贤之台。退不获升诗礼之堂。自愧虚有行造也。昨秋之进。虽未始觊二愿之并遂。而其一则心谓其可必。暨登堂而风范又渺乎不可攀接。虽轩宇之间。古气油然。子弟僮仆揖逊趍走。教方森然。而犹以未能亲睹德容。耳聆诲音。自分如虚造也。则于是乎古都亦无以引兴矣。乃执事谬爱有加。税驾之后。即畀手教。为若答区区候问之礼者。而遣辞过重。奖借踰涯。则又不肖之所为踧踖回顾而不敢安然承也。拜领以还。宜即修谢。而因家兄久病。百忧熏心。春正竟遭割罚。悲劳之馀。因循至今。貌若简慢。情实无它。冀执事俯亮之。前行多有可补之迹。拟早晚一寻旧盟。拜奉当有日。未前乞千百加护。以慰人望。
答朴景辅丈(遇阳○壬子)
兢燮罪深衅重。先父见背。叩叫攀擗。顽不即死。已不敢望齿于士君子之林。不意尊执事于何听闻。意其犹为人猗。则所谓丧亲而未有闻。又得罪于古人者。既乃降屈年德。远赐手教。重蒙贤子见顾之辱。假借奖勉。不一而足。此自平居之日所不当得者。况以斩疚之身。而受此过当之礼。极非私分所安。欲遂还纳隶人。以见区区之意。而亦有非事长之节所宜然者。居然承而有之。惶汗感泣。如无所措其躬也。胤兄千里迤访。其意不轻。悲苦中略有语言之接。知其可与共学。而远求损友。恐徒劳而无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18L 页
补。忧冗所迫。不能止留。忽忽为别。后会未期。尤切怅黯然。倘能益加淬砺。不负家庭朋友之望。固不异于合堂同席也。拔例修谢。荒迷草率。伏惟俯鉴。
答李伯勋丈(铉秀○丙寅)
昔岁猥蒙枉屈巾舄。获瞻崇仪。常思一诣门屏。以卒闻音旨。而辄为冗故所尼。为愧为恐。未尝去心。顷以兢有天伦之戚。不忘记有。俯赐慰问。哀感亡喻。而又因循未及奉谢。则礼意委地矣。敬汝来凭问休咎。仰审比来。尊体起居康健如昔。天其或者保佑老成。以镇颓俗于永久乎。区区颂祝。兢燮比年忧戚之馀。志气日觉摧苶。无足奉溷者。下谕绪论之云。虽荷谦光之盛。而惶蹙无以堪之也。敬汝阻馀相遌。足开久怀。而窭冗相牵。未能宿宿可怅。
答李圣在丈(麟镐○丙午)
兢燮穷乡末学。无所肖似。顾尝一进于岩栖尚德之室。髣髴吾道之馀光。譬则交南重译。获睹周家之仪物。乃以踪迹劻勷。未及遍谒于夫子家人。归心缺然。十年如一日。岂谓疏陋姓名。得彻于高明之听。至命贤子枉手书以及于荒閒之滨。惊先于感。悚浮于喜。三复以还。又知执事老练贤宿。非后生辈不省事而轻信者比。胡为乎一朝而为此以加诸人也。夫处尊而下卑。以贤而屈愚。骤观之为盛德。徐究之为逆理。况拟之以非伦之称。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19H 页
责之以逾分之望。召知者之讥而益闇者之惑。区区不敢远引。执事试思老先生平日自处如何待人如何。曾有一毫过情之毁誉。以应副人情者乎。未论执事之语默中节与否。即兢虽无似。甚不愿得此于知言之君子也。斯文长夜。举世谁无是叹。而出自执事之门则尤是伤虎者之色变。令人惊动也。衰周季宋之云。皓天有复。自有当者。如来喻之云。真是待矇者以离娄。奉乞千万勿为此等语。以重人笑怒。幸甚幸甚。贤器重趼不易。而窭冗未得多留。留亦无以相益。乍看觉甚佳。想义方有教。其进未艾也。其他必能口具。正远伏祝。用休崇令。以慰鄙怀。
答金敬立丈(应植○壬子)
兢燮行薄衅厚。猝此大故。茹痛衔恤。靡所逮及。日月易得。节次支保。惟是哀苦之馀。挟以他忧。神识迷茫。旧学销失。恐终为父兄师友之羞。伏蒙远有记存。曲赐问恤。抚摩奖饰。加于平日。哀感之外。旋切慨奋。至若尊门事变。前此概闻。常切忧叹。然此自大运所驱。不但人事之咎。多难惩毖。未必不为兴复之阶。惟当益加淬砺。以为收榆之图。伏读下示。流离颠沛之馀。能忧及斯文。惓惓于大事之未究。乃知君子用心。达于夷险。不因一摧折而改其常度也。幸甚慰甚。附录文字如年谱等类。固非时月所可就。而此须有草创之者。然后集众见而润色之。亦非一二所可办。碣文得响翁笔甚善。而志尤不可缓。至于善状之属及于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19L 页
无似则极荷不外之盛意。然区区私计。有不可者非一。行状之成于门人。自朱门以来未之或改。然必须知德而知言者。乃可与此。若知德而不知言则语而不达。知言而不知德则文而无徵。二者其传之不远一也。兢识不足以知德。文不足以知言。藉有管窥之浅见雕篆之薄伎。决不足以摹写大贤之德美。此一不可也。兢于门下年最少迹最远。觌德最未熟。而仁乡诸贤老成亲近而服事之久者。环顾林立。而兢乃率然躐而先之。无论其能与不能。其为不让无耻甚矣。况今衰麻在身。笔砚非职。势难等候。以致稽延。此二不可也。凡事不即于人心者。卒不可行。夫以兢年少人微才轻德薄。向来一再与闻于儒门重事。辄招惹人言。今契丈见爱之厚。不深量物情事体。而责无状以重任。兢亦不自量而猥当之不辞。万一有同异可否之论。不惟兢重得罪于士友。而窃恐几下亦不免收司之科矣。此三不可也。反复惟之。未有一可。伏惟契丈熟虑而广谋之。使斯文大案。早有归结。毋存偏辟之爱。以为公私之累。千万不胜控祝也。遗事计已修整。而门下诸贤或有叙述文字。亦当俱收并聚。以资按摭。不审曾已采访否。(向见特夫遗卷中。有言行录十数条。)碣文深欲一奉览。乞因便寄惠一本。承示早晏一临。固不敢望。然有合禀议者不一。非面难具。不无悬企之私耳。
答郑丈(嵩镇○甲寅)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0H 页
昔岁光临。敝庐为重。在礼宜及时走谢。而世变私祸仍之。竟负浅诚。此来既稍迩门墙。朝夕当造候起居。而喘息未定。贤孙已踵门矣。奉读崇诲。感惧来并。且承间经大制。不无疚损。益深驰仰。无何三哥又以重托来辱。礼勤而事左。望厚而期迫。区区诚不自知其所以堪之。其归复因匆扰。遂稽上覆。愈以罪恐。胤兄书来。伏审德体起居百福。区区不胜慰幸之至。兢燮颠倒至此。得失未可知。但丘壑林泉。粗称素心。下示栗里金华之拟。窃恐枉低了古人。未敢以为宠也。尊先两世文稿。奉阅数回。有以知家庭渊源之盛。而以几下懿文。乃不自雕琢。必使小贱辈血指于其间。恐近于金注之惑。揣分量力。所当再拜以辞。而尊者之命。又不敢径咈。谨此强颜塞白。以听财处。非晚准拟负荆请罪也。其他详具士文书中。并容禀知。伏乞千万加护。以慰悬望。
答洪丈(健钦○庚戌)
春中因事历谒。霎奉绪言。不觉洒然起敬。归役匆匆。竟失再御。始约不甚牵实。犹可违践。最是诚短缘轻。自远长德。为无穷之恨耳。不自意因便枉教。匪责伊爱。惊感出望。继以惶蹙。夫不量老幼为先后。不计贤愚为伸屈。斯固盛德之事。而驽蹄下材。乃蒙伯乐之辄收匠石之屡睨。其为不堪。诚当何如。属多事冗。又苦无便。一纸之谢。延不以时。重惭累恐。敢希终宥。即日秋暑尚骄。伏惟德体起居百福。胤嗣诸房各安。顷见堂楣之间。古气油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0L 页
然。而新缃万签。封识整敕。毋论贻厥之谟。足替金籯。而暮境炳烛。独味众人所不味。此事已非今日所易见。彼滔滔声利者。果何为哉。兢燮贫困懒惰。有亲无养。时风所驱。旧学日亡。无足为长者献思。未即颠沛。或能重奉咡诏。临纸修谢。徒切引领。
答李进士(大馨○庚戌)
未尝获私而先辱施问。在敌己以下。犹不敢当。况在父齿。其为感悚。不可具喻。贤胤归未及修谢。逋慢之咎。想蒙恕宥。即兹穷腊。伏惟尊体动止百福。子舍俱安善。区区不任卑怀。兢燮近状。一似贤胤见时。无足道者。先公遗文勘校之役。谬及无似。量此情势。所宜再拜以辞。而厚意勤礼。未忍卒负。忧愁中略复抖擞。妄加点窜。未必当理。幸乞别求当世有识。以为尽善之图。至祝至祝。家状颇为檃栝。而弁文之须。绝非少且陋者所堪。虽蒙眷寄不轻。委实难自策勉。欲作数语跋后。而两日来贱痾闯发。且来人忙甚。未暇运思。容俟异日。或能自力尔。
与卢小讷(相稷○甲寅)
自贤胤上舍兄之不淑。乡里末游之为逝者伤悼。为尊慈忧悯。自知不后于人。而忧苦患祸之馀。奔窜屏伏之中。迄无一字以奉慰。岂诚不能。固以为早晚一躬。可以贳百慢。今则无及矣。虽仁慈旷怀。即不以是深督过之。而区区得罪于幽明。实不知所以自赦也。即日春寒正峭。伏惟尊体起居神相百福。辽左数得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1H 页
声信否。以兢分形不百里。而犹不禁郁陶之思。于是知几下之何以为心也。书堂之成。仰喜藏修得所。从此简节閒酬。颐神鍊气。以为康济一身。报答众望之计。区区深切悬仰也。昨冬蒙诸友以书来徵记。兢比来畏作文字。其应者亦多动延时月。惟是于几下不宜悭怠。屡回执笔抽思。终不能成一语而止。盖不惟大题小伎。元不相副。而亦缘代斲苦难入绳墨。此恐须几下自作。乃可以写得意思出。决非它人之所能与也。区区却为做得一铭。亦拙陋无取。然在诸君或可备他山之石。而于几下则无所发明也。切赐批削。幸甚幸甚。
答李耕斋(建升○戊午)
慕庸有年。久欲奉一书而未就。春中李君泳鲁来。云有易说若干册。来自耕翁所而不能带来。中间再三督之。前月方始寄至。乃知又有尊函。赐之大而留滞至此。可怪可叹。意谓一得奉读。然后欲修致谢问。向后又以私事往还故里。涉月乃定。近方开卷。初盖若河汉。然徐究之。乃稍可识。不谓吾东乃有此旷前绝后之奇书也。兢于十六七时。始读此经。妄有所录如笺疏例。亦名曰读易随记。然只是逐流弄波。未若此书之开凿龙门也。独其题目之偶同可异。谩此奉及耳。但此书误处极多。妄为随手标出。已至七十馀条。兹将校本奉还。计此不独印本之错。或是元本亦多疏谬处。今若一一糊贴。不胜烦扰。欲总为正误以附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1L 页
之。亦不成头绪。不如重新刊之之为清快。然顾安所得其资力乎。馀本姑不分布。伫闻回报。
答李耕斋(癸亥)
顷年一再往复。至兢而遂辍。区区瞻诵无虚日。而迄未有一字以控此怀。盖尔来酬应之冗。实有不可思议者。然于执事而用此简疏则怠慢孰甚焉。兹者伏蒙复垂大诲亹亹。奉读有以见执事爱人下士之风。真无愧于家法。甚盛甚盛。顾不肖无以当之尔。体气之安健。神用之旺清。观于蝇头字行之烂然可验。莴苣诗因成弟奉读。不觉爽然自失。昔东坡在海南。思肉而不得。则从庖肆拾弃骨。剔聚而珍之。旧读其语。未尝不笑而怜之。彼盖未晓执事之法耳。使其闻此。岂不当泚然一汗也。所喻沧翁之为兰丈代撰行状。前日亦尝病其粗率。盖此翁意谓当世文盟。惟己一人。所以不觉铸出此等错。可为好文不好学之戒。至其所书忠贞公事则恐此老殊有意谓。不可并以疵之。自古仁人志士之捐躯成仁。类多出于洁身远辱。即如仙源诸公之为。其志初不外于此也。至其为世立极。为国增重。则自他人观之。见其如此。若死者先以此为心。则反涉于有为而为。非真所谓仁矣。宁公所撰状志。恐是要委曲发明。故言之如此。然曰明吾心。曰死亦不为无补。终是近于有为。似不若沧翁所书之为简直而无枝叶也。沧翁于此等处。实有过人之识。恐未可以忽之。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2H 页
然此是鄙见适然与之相符。亦非为此翁分解也。第自执事观之。未知更以为何如耳。所论史綮直书事。此间亦多言者。然区区愚见。不敢以言者为然。盖有国所以设置史官之意。本欲其如此。既任其职。而复禁其为。于义何所当耶。但此老既成此书。可且藏之。不合于其身前刊而出之耳。年前兢有答学者一书正论此。谩写以呈。其论春秋一段。尤可与教意相难。如有纰缪。切幸申驳之。千万之望。此翁尝与兢书云此必待后日正史之出。而又得一代真才如宁公者为之。乃可为善本。不亦苍苍莽莽乎。言之可为悲痛。观此则知此老之为此书。亦所以备一时蓝本。固未尝自以为不刊之作也。正不必苛责之也。如何如何。此有一清道河生名性在。来学有年。年今二十馀。其文识可为成生之亚。欲得几下妙墨。具一空册。属兢转求。其意似不可孤。近日凉生。可以把笔。乞随暇挥洒或行或草。以见惠幸甚。润资远途无可致。金五元胎纳。或可夺莴苣旬日之权否。奉笑。明美集有馀帙否。此近颇有欲购者。
与李耕斋
春秋隐桓之说。前书却未及。盖春秋虽书以公薨。而左氏则以弑书之。正如天王狩于河阳。春秋虽变其文。以训万世。而左氏则书以晋侯为王。且明春秋所以书之故。盖经与史。其例自不同。沧翁此书。其左氏之类乎。然区区亦未敢必以此书为允要。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2L 页
须聚众论而讼之。然后自有一正当义理出现耳。未审几下以为如何。河生前书略道其所诣。此有一文。为其二十岁所作。谩以藁呈。乞为批润而还之。亦教诲之一道也。空帖已写就否。此间诸生构书室四五架。名曰鼎山书堂。兰丈为作记而尚无扁额。如蒙几下宠以大墨。尤溢众望。此外亦多须有陈乞者。以远莫能遽致。并容徐图耳。
答李耕斋
中秋下书。既与鄙函同时交代。方思仰覆。而前月初三赐教及抵河生法帖。又以重九前日见到。敝居在绝峡。近地邮信或留滞至旬月。而此次神速乃尔。仁念所注。若有阴相之者。惊感詑异。不容于心。续苦纷冗。未即修谢。居然月改。伏惟文体起居百福。区区不胜驰仰。下士之称。何必尊贵。以老下少。以贤下不贤。均足谓下士。况执事之于兢。未尝不尊贵耶。谦挹之风。愈往愈笃。益见盛德。但念执事于幼少者。亦颇有过恭之端。盖以不如此。不足以来天下之善。然或无多口者之议论否。隐桓名事虚实之谕。意甚周厚。此事要当益加思议。至所示谏官不当以桀纣直斥其君。此在后世则固然。若如茅焦周昌者。何尝避此。而秦皇汉祖不惟不罪。乃反悟纳而笑容之。然则世有英主见史官之书其先君以篡弑者。安知不太息而置之耶。观周之臣子名其君以幽厉。而为宣平者未尝怒而思改之。则名之虚者固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3H 页
未尝不可与事之实者而并行矣。如何如何。河生所领妙札。足为穷乡至宝。三诗尤是百朋之锡。至润金辞受之节。不夷不惠。义凛仁蔼。足令顽鄙者易虑矣。重九日独酌。庄诵大诗十回。不觉兴到。率尔攀和。后数日河生亦来。因用惠金沽酒买肉。与诸生一畅。此事可添词林一话。但鄙陋为不称。河生亦有所作。未敢以为奉酬。第并录上以求教耳。其文蒙批改。曲尽其当。后生辈得此一提醒。收功十倍。如不肖者诚枉坐皋比尔。成弟月前来此。亦叹门下之远无由亲炙之也。郑景施读其文。如见其人。今日无事可望。惟有此等人材。似非偶然得之。其穷苦不谓至此。然安知非将降大任而先空饿之耶。但其文刻意求工太甚。恐未察于程子所谓不能与天地同其大者耳。京中有卞君荣晚者或闻知否。其年长郑君三四岁。其文似可追蹑燕岩。此人自言与兰丈郑君甚熟。而目空一世。有郁郁无谁与之概。安得一经执事之鉴裁乎。金晦汝不见已二年。渠方大开讲席。不复喜作文。然似有深沟固垒之意。不与人通声气。是将为即墨之火牛耶。兢年来为求文人所困。不能牢立戒防。恐见累于大雅。行当有所删正。近作一卷。奉阅乞为点抹。其不中者使可删去。其可存者亦希一一批润。使利病晓然。区区不胜至恳。阅已乞为致兰丈。以尽异同之见。尤为幸甚也。馀伏冀深为人望。以时加护。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3L 页
答李耕斋(甲子)
腊初下教。承坼在即。而属有婚姻之扰。疾病又乘之。数朔缠绵。未能及时上覆。中心如噎。食息不能忘也。比日春寒尚峭。伏惟尊体动止百福。寒嗽之證。入春当已退听矣。然老年绝徼。尚宜十分将护。勉究大业。以答邦人之属望。区区不任诚祷。兢燮年来为校书求文者之所困。无补身心而有损于静养工夫不少。思欲立一峻防。而苦不可得。仰想几下逍遥自在。坐观拙斲者之汗颜。清爽可胜其适耶。陋藁评选。极荷不外。至过被推奖。非所能堪耳。尧泉序中下语过当。此近亦有言者。千百年不传之绪。因沧江改作千载。尤觉陡然。然驳良知说一篇。不但吾东所未有。明清以来辟王学者数十家。未见如此说之洞快。只此一篇。足以横亘宇宙。所以区区倾服之甚。不觉其词气之至此。古人云士如精金美玉。非人口舌所能贵贱。兢虽不肖。岂敢轻以口舌邀罪于天下后世耶。大作数篇。因一汝奉读。其精到处妄以为虽宁翁未必过之。他日国史有传。执事当与金三渊,洪沆瀣均为附书之人。亦斯文之一快也。
答金勿窝(相顼○庚申)
拜承尊教。为岁三四。而尚阙修谢。已深皇恐。自美寓在弊乡。间不无一二故里之行。而坐于凌遽。又未能得半日暇。驰省起居。此亦非复人事。前夏出厄。即见胤友于所馆。知有问恤之盛。而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4H 页
又未能以一纸仰布感激之衷。此则又非近于人情者。虽大君子施人若忘之度。无所不容。而区区惭悚之私。曷敢须臾已也。即日献发。伏惟尊体动止百福。侨居虽未有朋从之乐。而满室诗书。足以自娱。炳烛之工。当有老而不倦者矣。想念数十年前。吾党之中。同气相求。有疑相质。虽相去有间。而会合易得。讲论之际。有足乐者。日月几何。而时世之迁。如隔异代。彼扰扰者既不足言。而区区一二同志。亦皆不安其素。如风中之蓬。茫然不知所止。求如前日之影响而不可得。此寻常所窃慨然者。尝爱汉末天下鼎沸。而庞马徐葛之伦。相与潜伏于荒滨。朝夕徵逐。相为宾主。不省世间有何事。其乐有不胜言者。不知今日人间何处。有此等地容得此等人。每念之未尝不介介也。经变之后。此心尤切。以几下辱知之深。不觉倾写至此。妄率之罪。计当有以宽之。
答柳应夏丈(渊龟○庚午)
顷岁临枉。荷多日宠与。已极镌感。而两年来荐辱下教。加以哲嗣承命委访。三篇嘉惠。尤出望外。区区夙夜。岂敢忘图报。以年来栖屑凌杂。神识从以涣散。不敢率易握笔作郑重文字。衮衮至今。逋慢之诛。曷可胜逭。即日峭寒。伏惟德体起居万护。兢燮年增而志衰。多苦而少况。重以文字之役。如涂涂附。无一日閒静时暇。根本既不能完固。而扰汩之馀。无复存者。不知用何术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4L 页
以救扶之。庶几未死前。粗有所树。以答平生师友所期望耳。礼辑向来所订。固未敢保其为完本。而寿传之图。或已就绪否。跋语屡蒙教督。既不敢遽承。亦不敢卒辞。近方有所草构。缮写以呈。区区自谓煞用意匠。而自具眼者观之。未知何如尔。如蒙不弃。乞逐一驳教其不中者。俾自改定。千万至望。其云一编之中屡屡见此意者。今不能记得详的。依俙发此。恐有非实。亦望示使易之幸甚。末由拜控。临纸不任忉忉。
答李省轩(炳憙○辛亥)
曩因风闻。知尊候微不豫。时寻医药。然不能特奉问。盖缘私家多故。亦谓中和之养。小小虚耗。不足为虑。比来杜门省事。时一展念。未尝不于几下。岂不肖有所偏感于恩私哉。良以天下事大定。蹙蹙靡所聘矣。吾林之有德门。诚有不偶然者。而乃风波之所汎溢。使愚滞如兢者。时有望洋向若之叹。重以浅陋之学。若存若亡。实无以奉质于高明。兹者伏蒙专辱教问。礼卑而志降。告忠而道善。非所以施诸敌以下者。虽曾子惟称其友。而不以许他人者。意者吾丈閒居养病之馀。默有所独觉其进者。不欲自私。推而及于无似。如蘧伯玉之耻独为君子者耶。所示云云之病。准诸贱躬。无一字不相称。而几下乃取以自居。意若求医于折肱者。此又伯玉所以知非寡过而卒进于化者。抑将以馀沈剩沥。沾丐此膏肓者而起之耶。则虽以顽废沈痼之甚。而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5H 页
岂不惕然思所以报答其万一乎。异时倘复周旋燕居之左冀。有以卜之眉睫而验其进否也。胤舍有此奋拔。亦是阳复之一初。闭关息商旅。绝彼柔道牵。区区深有望于裁相之地也。
答许锦洲(埰○甲寅)
隔违风范久矣。顷尝再至美郡。而只以吊丧为主。不能强分外一步。无因缘奉晤。但闻执事褒衣大带。持古道不衰。常切驰仰。胤兄之来。辱教缕缕。感镂欣释。不下于侧座隅而承面诲也。信后有日。伏惟侍奉经体一向百福。区区不任悬怀。兢燮患故之馀。离亲去土。盖出于不得已。而适时义有可诿者。遂令傍观腾议。示喻区区以为慰藉则可矣。而亦有远于情实者。岂所以安不肖也。山墅之占。固知雅趣有在。而咫尺名区。信所谓天作而遗其人。奉读盛记。恍如身到其间。前此盖尝一再经由。而不谓其佳胜至于如此也。俯索欐颂。区区本非所长。比来谢绝诸请殆六七家。但以平日愿慕之私。有不宜以常戒拘者。牵勉塞白。极知不足以发意境之万一。删存去留。惟俟尊命耳。记文摹写甚折。仰认年来所得诚深。辱令指摘。尤见询荛之美。僭为举似一二。以备裁择。其妄计已容赦也。一诣故是宿营。况蒙惠携至此。要俟新亭断手也。汝养日前尽室回泊。而时未相见。然念其漂转困苦之状。令人作恶。
与李兰谷(建芳○庚申)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5L 页
兢燮自少。窃闻宁斋公之风而高之。读其文而知爱之。常以此生未及一识而怅惜之。既而闻堂帏间有能守其遗矩如执事者在。则又倾向之。顾以屯于世而蹇于身也。并未获攀下风而扣绪馀。则其卑陋益可愧也。间者窃闻执事因南中人士之往来者。每及不肖之名。而若将比数以道德文章之列者。兢诚不自知何执事之轻于与人而不虑其失于言也。夫道德文章之难并久矣。为道德者。以文章为不足为。而为文章者。亦自以不屑于道德之假者。于是二者愈裂而不可一。然此自不识其真者尔。于道德文章何病焉。夫有真道德者。必有真文章。有真文章者。必识真道德。真文章者何也。言而有典有则是已。真道德者何也。有在于言语文字之外者是已。然世固有有道德而不足于文者。则不可遂以文病之。以其诚有得于其真也。亦有偶工于文而能为道德之言者。则尤不可遽以道德予之。以其犹未离乎其假也。兢学无所成。愚无所识知。然妄尝历选当世之士大夫。见有有道德而不足于文者矣。有道德文章并进而未至者矣。有优于文而不屑于道德之假者。然时有合乎其真者矣。有文与道德俱不免于假。而然且自以为至者矣。从未见道德与文章俱真而并优者。而今执事乃以见许于穷乡凡陋之一夫。嗟夫文章固未易言也。即以其能为道德之言。而遂以道德予之则愈远矣。况其言之又未必然乎。愚恐执事于此。不免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6H 页
失言。而为知人之累矣。如之何。且夫古之圣贤。未尝有意于文。故其文与道德俱至。而人不见其为文也。自二者歧而虽有大才。未尝不偏至而偏胜。至紫阳夫子则盖斑斑乎均至矣。而世之主乎文者。犹疑其未至也。明清以来。有自蕲以二者之至。如唐王方姚之伦。穷一生之力以为之。而其归则终不免于偏胜。而人见其为文也。夫人见其为文则是于道德。必有所未至焉。盖其才不及古圣贤。而有意于二者之并至。则其势不得不至此也。故区区妄以为今之学者。求如古圣贤无意之至。不可望已。求如紫阳氏之至。而使人犹疑其未至者。于道或庶几焉。不然而必有意于二者之俱至。则其究也为明清数子已矣。然此数子又安得以遽及。则文章一事虽捲而置之。惟汲汲于道德而听其自至焉可也。兢方深有志于斯。而常惧其未能。读执事复成生书。其于轻重之辨。盖已晰矣。固有不待多言而默谕者。惟心中所蓄。不敢不为知爱一宣。惟执事幸察而教之。书堂记俯逊似太过。此非区区所敢请。然得卒垂嘉惠。以耸陋方之视听。何如其幸也。拜见无期。临风引领。伏冀深为人望。千万保重。
答金讷斋(柄璘○庚申)
顷年辱赐大诲。属意甚盛。而至今未有奉报。以事长之礼则简忽无比。以求益之道则怠缓尤甚。盖缘索居以来。学日退而应接日多。学日退则无以奉承教命。应接日多则或惧其草率而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6L 页
得罪。因循蹉跌。以至于此。然其心则无日不如重负之在身。不知契丈能见察否也。比日新正。雨雪交集。伏惟侍奉馀。经体百福。玩履益臻。教学相长。其乐可象。区区不胜向仰。兢燮幽遁之计。本非不获。而徒以学不得力。昧于时义。谤厄丛至。措躬无所。比幸深觉其失。欲从事于晦养之工。而放心猝难收敛。杂好未能屏遣。方自徊徨中路。未知所以税驾也。俯索斋记。平日颇持谬戒。未尝作人标号文字。而求者无已时。若决开一路则前既无以弭怨。后将不胜多事之累。所以迟回屡年。不能把笔。近日忽念此事亦系讲学之一端。一向如此。似非正理。而于契丈则又不敢终以他例处之。不免草成若干语。然又觉辞旨烦迂。转与题义相远。乞加绳斲而指教之。千万之幸也。无由拜罄。临纸不任驰怀。
答卞彝庭(鼎相○丁卯)
五月中领下惠书。审御者遽首北路。怅望未喻。惟冀时月间图南有期。未即修谢。荏苒间遂见新秋。高风之怀。何日可已。比日天霖新晴。伏惟令体动止万福。閤忧渐就坦途否。区区不胜瞻祷。兢燮随分粗常。而寿峰所苦。颇有减势。胤友中间三再相唔。教戒如山。爱而莫助。殊可闷也。承书后得兰谷见访。与寿峰及江右诸友。择历伽倻西南。无日不谈及长者。屏山华宗诸公。尤以为懊恨也。此间酒榷甚严。牌已见夺。沽亦难得。承彼中价廉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7H 页
之示。不觉欣然。然长安之乐。只可向西一笑而已。顾安能闻命而即行乎。俟寿疾快已。或能一复雁门之踦也。区区亦愿及天气未寒。閤忧稍霁。车马更驾熟路。以寻旧日之盟。不胜企颙也。
答朴士益丈(思穆○乙巳)
曾未获私。而辱命贤子。以问旅状。虽典型可以心仪。而愧切匪分。寻又季又见访。出示下问。愈非今人之意。衔接于中。遥以顶谢而已。信后秋清。伏惟尊体起居百福。季氏计已归税湛翕。区区不胜下情。兢燮客中幸遣。庭信比承安。且将辞此还矣。益远声光。奉际无期。只增耿耿耳。胤友相处之乐。正自不妨。却是颓懒不解扶竖得人。究竟当得罪于谬眷尔。士初既与密迩。若自此使之徵逐。当有取益。兢凡百不如此兄。而地居又远甚。政不必虚辱厚寄也。人还大槩上覆。
答卢天可丈(鹤容○甲寅)
自胤友归。一味阻信。居然岁暮。正尔瞻咏。谓外贵星远涉泥岭。见致惠书。恍若隔世相闻。慰喜可胜。伏审穷寒。体候联床百福。梓房佳笃。区区不任喜祷。兢燮见无他警。而冬间有五七朋友相处。足以消受。次第归离。计又涔寂耳。胤友为行馀之学。自是得计。而所读又甚着题。见所来书。亦颇有好意思。若能从此淬砺。以副亲庭责望之意。区区亦有幸也。俯惠诸种。过荷腆念。只此可以卒岁。来价力告回。匆匆修谢。又无以成报施之礼。感愧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7L 页
而已。
答梁文叔(昌奎○丁巳)
往年两度辱教。竟未能一谢。谓宜见绝于长者。乃蒙不外。重赐手书。眷爱之意。有加于前。海量信不可以尺寸概也。拜审比来。尊体百福。美寓何以就此。湖左多贤士。有可与朝夕徵逐者否。区区不任驰溯。兢燮以不用长者所教。七尺之躯。长在人唇吻间。愧叹无已。俯询性理字义。足见下问之盛意。但区区于此。亦未尝端的理会。向来不自量度。妄尝竞辨于师友之间。至今思之以为悔。恐今于长者之问。欲浅言之则其义已略见于先儒注说。欲深言之则又有前日不知而言之惧。是以茫然不知所以为对。昔溪门人有以此问于老先生。先生教以将性理书中说及此者。用年月工夫以得之。此说甚好。今亦似更无别法也。无由奉晤。临纸忉忉。伏冀千百加重。
与李广初(中业○辛亥)
兢燮顿首再拜言。世道此极。先承宣令公奄殉全节。远承凶问。惊愕之馀。不觉起立。此在吾道。固为百世之光。而使之至此者。伊谁之咎。天不可问。徒有䀌然长吁而已。伏惟执事诚孝纯至。遭此变中之变。号慕陨穫。岂人理所堪。昔杨忠悯临命有诗云平生未了心。留与后人补。其胤之自称补庵以是也。窃念执事今日之所处。岂在于茹痛衔恤区区徇一偏之孝而已哉。必将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8H 页
仰体前人之遗志。俯念斯文之大业。节哀情于时变。励素志于岁寒。门户友朋之望。亶在于此而已。日月有期。襄奉已克。不审比日兴居气力何如。兢尔来忧冗百端。杜门自卫。间以山川。未遂匍匐之礼。区区卑诚无任忧恋。侦路隔阻。一纸奉问。亦后于人。尤切悚蹙。陋诗二则。追伸劣悃。伏惟哀鉴。
答宋直夫(镐坤○甲寅)
十年相望。有同隔世。此岂吾人素相期者。但日闻尊兄之誉闻傍达。俨然有牌拂之望。则虽千里之远。无异于促膝。况数舍地乎。秋间尝一至茶田。闻诸公有登堂盍簪之乐。虽知未久而罢。然听得题目。已觉清气动人。许友来承读惠书。道情素忧世道。依依是旧日好心事。有警于顽废深矣。贞疾之喻。乍看使人一惊。及询许友。乃知过尔呻吟。然吾人今日。不可不加意将护。住得几年。看作如何出场也。示及吴论。此未得见。区区妄亦尝如此说。但未知天公运用。肯徇人意否耳。靖山之称甚佳。所需文字岂敢相外。但兢寻常未尝为人做标号文字。自黎翁在世时。曾以后山二字求说至再。而竟郑重不敢作。毅斋亦有所索而久未之应。顷有书方才答之。略有所陈恳其意。于老兄不敢独殊。幸少宽假。以安愚拙。千万之望。惟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十六字。自是今日第一合受用处。可以抵当得一篇好文章。请以是奉献。少见区区之意也。许友沉密可喜。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8L 页
但涉寒远来。恐不如坚坐读书。甚愧无以相发也。
答孙孟焕(明远○甲寅)
兢燮交游不广。加以疏于人事。于德门有先世之好。而且在百里之内。尚迟一造访。虽诸公不省此而过督之。而私心常自歉负。此来谓可以亟补宿踦。而又为冗拙所縻。至使吾执事辱先垂问。固已惊感。寻从中大令弟所。得高文数篇读之。又知执事所存。有异于人人者。而恨固陋未之前闻也。既又细绎来书。所以奖饰推借之意甚重。于是又叹执事之能使名不浮实。而愧此无实而徒名者之为厚诬君子也。是以受而藏之。久不知所以奉答。赐大而报阙。虽旷怀计不能无怪诃也。比日酷暑。伏惟尊体动止清福。仁居密迩阛阓。固非今日佳地。然素位而行。想无入不自得。弊寓亦不至甚好。只是宅幽势阻。不害为乾净境界。所虑境则静而人自扰扰。反不如大隐之为高耳。中大盛说执事清雅之操。亟思奉御。而尚未有道路。如闻车马到大岩。即解此饥渴。然坐望噬肯。得无以简慢见罪于长者耶。惟祝千百加爱。
答黄季方(瑗○癸丑)
兢燮罪衅深重。先父见背。衔恤茹痛。惟死是待。乃执事于何听闻。谓可记有。远辱先问。意寄隆厚。有非斩疚中所敢承有者。感激之馀。继以陨泣。兢于令兄梅泉翁。有文字神交。顾未执笔砚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9H 页
请益。以为并世慊。自读临命之作。辄有已矣无及之叹。然每诵之懔懔有生气。三复来教。又知家有士龙。足以不坠令名。幸甚慰甚。沧江诗集。特荷远惠。同国而失之。今乃接声响于绝域之外。眼中人是卷中人。当作如何怀耶。但惠书经二腊始入手。而此集尚在中路。盖珠玉为人所贪爱。其行自不得速耳。所示馀部尚留贵阁否。岭中合与者若干人。依戒录上。果蒙波及。何如其幸也。梅泉稿计已付印。若得并颁。亦艺苑一盛事。有望有望。
答郑亨橹(济镕○丁未)
险岁知旧。常在梦想。况仙乡风土人物。区区所尝居停而因宗者。尤当如何作怀。寻常疏懒。未敢以笔墨自通。但于彝卿所时寄声问。去春赐教。仁厚至矣。而乃留滞至今。方始承领。既又邂逅失谢。忽此岁新矣。内感外骍。一日十番。独未知尊兄察不察也。比日峭寒。伏惟经候动止百福。胤房各佳。区区愿言之深。兢燮侍亲粗常。年来为忧冗所夺。些少精神意象。每不克渐。虽不敢妄意时妆。而仍是大化所驱。自无驻足之勇。来谕所以推诩何德以堪其万一。惟是故旧中时抽了一两人时。常私自慨然。然亦无如之何。惟有更着脚力。不至相与入火坑耳。少年气锐者尤难保守。未知贤胤昆仲意尚何如。想义教有素。不到得颠沛也。语类多贺诸公卫道之诚。有志者事竟成也。圃隐先生文集新本。极荷寄惠。数次奉翻。规模条理。井井中窾。今日此等事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129L 页
数件。似不偶然。要以俟剥底之阳耳。旧来非不熟读是集。而兴怀旷感。不若此时之尤深。每中夜不寐。讽诵一两句。不觉身之欲奋迅也。其中有可疑处。随手录出。别纸谩往。乞更详之。年谱别本。甚佳甚佳。而续本不免叠床。想是一边所纂辑。难于不载。然不成伦类处甚多。今不敢备达也。无由面晤。临风邑邑。
答闵善五(泳辅○乙未)
兢燮甚幼浅。无一事可自勉于己。无一能可以闻于人。执事过听流言。卒然辱书。此韩子所谓古之道者。执事乃亦行之于今日耶。诚如是。尤当量人而与之。直己而谓之。以去其未善而纳之于实是可也。今乃宛转其辞。怂恿其意。拟人于非伦。而不虞其厚诬屈己于凡下。而不顾其自轻。古之道或不如是也。是以恐惧踧踖。不敢承而有之。兹道其所以而请其曲折。冀执事之徐思而速改之也。记文之需。尤所未喻。既不敢率然而诺。又不可苟然而止。请少仲其说。亦欲执事务实而略名而已。名者外也。实者内也。盖有务其实而名随之者。未有徒务名而不丧其实者。盖有好近己之名而得之者。未有好不近之名而能得者。抑不知执事之所欲者。谓之实耶名耶。谓之近耶不近耶。幸徐思之必有得。然后可以论也。执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