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阳园遗集卷十
阳园遗集卷十 第 x 页
阳园遗集卷十
 记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5H 页
游北汉记
岁戊戌八月。余坐事免官。迸出江上留旬日。遂还梧洞乡庐。时值重阳。菊花政开。方图逍遥遣閒。忽闻时人告司法无状。宪部 奏请审判。余仓黄登途。待命于南门外。而宪部未即拿审。淹延数旬。时事转扰。附郭僦舍。喧闹不堪住也。遂移投花树亭郑水村基凤寓舍。再宿出东门。访石室族人家。寔清阴先生旧居也。院址尚存。背山临江。士大夫多卜筑焉。留连七八日。复向东闉。住普门尼庵又六七日。而时扰尚未靖。乃于十月二十六日。手筇理屩。作北汉之游。偿宿愿也。姜又沙主事凤朝,白滩北主事南斗,族人晚悔主事玟湜,姜君德熙偕焉。从惠化门外。历新兴寺药寺。至青岩寺宿焉。新兴是旧游。而二十年间泉石依旧。寺刹增新。药寺青岩皆幽邃环抱。真堪为佛宇。是夜得一绝。
 石室江边赏月还。普门寺塔更跻攀。今宵又向青岩宿。多谢天公饷我閒。
  
(附)青岩晨磬发。溪路更跻攀。古壑无人到。松声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5L 页
尽日閒。
  此游乘兴却忘还。到处梵宫云里攀。持咒诵经长夜曙。云何衲子得心閒。(滩北)
僧舍有寿福叠字屏风。览而有作。
 松风摇落撼钟声。夜静山房一炷明。安得屏间千福字。撒施大界共升平。
  
(附)无眠镇夜坐钟声。一屏篆籀著眼明。若使世人皆寿福。何须大易说陂平。(滩北)
廿七日。饭后向花溪寺。距青岩五里而近。然中隔一冈。信筇而登。忽见冈脊穹窿。两厓陡绝千尺。眩不堪步。如癯马之脊。如骑虎之势。凛乎惴惴。下冈而神魂犹𢥠然也。既抵花溪。溪石清绝。万松环抱。梵宇雄伟。诚汉东名刹也。主僧出示大藏经目录三册。儒家五车不足以斗其多。不觉望洋而叹。噫稊稗之茂如此。五谷虽美。安得以胜之耶。起向北汉东门。因赋一绝。
 朝向华溪访寺来。鹤栖楼上一徘徊。八万经题看遍后。提筇遥指白云台。
  
(附)钟声处处总如来。直到华溪更转徊。禅子向前因指路。空中翠插白云台。(晚悔)
  缘厓攀木入山来。到处名区暂徘徊。知是相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6H 页
公真乐在。明朝应上白云台。(德熙)
城门直临万丈之高。如针孔穿在山顶。自下望之。若可一超而登。而崎岖湾曲。行行登登。十步一休。脚重气喘。费了两个时辰。然后始抵东门。榜曰大东门。俯瞰北汉一区。如栲栳形。正在三角山下。曾为百济故都。我肃庙朝以其为都城后镇。筑山城设管城将以镇之。有寺庵共十一。皆仰给县官。民户凑集。旧称殷盛。自甲午更张以后。将卒革废。僧俗涣散。寺刹芜颓。惟重兴古寺岿然独存。衲徒仅五六人。户不满数十。荒凉牢骚。真可谓悽怆而寒心者矣。万岁楼在寺前。是夜提灯而上。散步游咏。仍宿寺中。又得一绝。
 生老长安五十年。遥望三角似青天。偶然来宿重兴寺。梦里还疑作地仙。
  
(附)重兴此寺昔何年。水抱山回镜里天。明公高坐云台下。白发红颜望若仙。(德熙)
三角之上峰曰仁寿。其次曰白云台。又其次列为三峰。西曰露积。东曰龙岩。中曰万丈。皆壁立千仞。而白云台尤秀拔特立。登其顶四望无际。如上霄汉。故游北汉者必以登白云台为无上大乘焉。廿八日。与同伴诸人。缓步上山。居人为巡检者为之前导。自寺至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6L 页
万丈露积两峰之间。不满五里。然登陟高峻。喘息难定。悬厓危岩。三步一跌。巡检顾而笑曰公不能上云台矣。此地犹艰步如此。况云台之陡险十倍于此者乎。余亦望见白云一峰。全石耸上。如削出芙蓉。了无攀援阶级之可以上也。且云雾掩其半面。尤难寻路。遂叹曰壮观亦有缘矣。滩北与姜生勇往独前。亦半途而还曰不可登矣。遂班荆于万丈峰西。西眺露积。东顾万丈。北瞻云台。俯临畿辅山川。以极于海。亦足夸赏。惜云雾迷茫。不能尽目力也。巡检因说前后游人往往多陟云台。而城内居人及京都隶役辈则升降如平地。至有担瓮而登者。又言仁寿峰之高耸削立。又倍于白云台。自古绝无登其巅者。今年有岭南金姓者结广祈灵于峰下。踪迹殊异。忽见有红白旗二面植在峰上。人皆惊怪。自警厅拿金诘之。则乃金所为也。督令还拔则金乃攀壁而上。如狙之登。或腹而匍。或背而耸。竟至峰顶。拔旗而下。其疾如飞。此殆妖人也。闻甚詑异。叹人之壮嬴勇怯之相悬。不啻霄壤也。日暮从东厓而下。访奉圣庵则僧出而门锁矣。还宿重兴寺赋一律。
 万丈峰头日欲西。淡云微霭四望低。龙飞凤舞何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7H 页
奇壮。玉削笋抽可品题。劫火千年经济丽。沧溟一带接青齐。半途犹觉仙缘重。不必穷登破铁鞋。
  
(附)一望南北与东西。大界三千眼下低。前生有约始登眺。万丈得名真著题。重兴幽邃诗兴足。仁寿清奇圣寿齐。信宿此城多感古。今行不是费筇鞋。(晚悔)
廿九日。将下山。僧曰大南门外有普贤峰。俯瞰长安。既不能上云台则此亦可以为其次矣。公能陟乎。余喜而从之。遂从南门路。有一廨在路傍。即旧管城将所驻处。而今则募集兵丁三十名。属之水原地方队。正校一人领之。余携筇入廨厅。试观演习而出。廨之上有行宫。即 肃英两朝幸御之所也。荒废渗漏。不蔽雨旸。外殿储国史而门锁不得启。内殿奉安 列圣御制大礼仪轨及内阁书籍。而守直官一人在焉。徘徊奉玩而退。既出南门。即见普贤峰。矗岩耸拔。其高虽逊于云台。而尚怕其峭峻。又逡巡而不敢登。滩北与姜生锐然而往。余与又沙,晚悔缘厓而访文殊庵。庵在门西一弓之地。靠岩俯壑。眼界开豁。北汉诸寺称为第一胜境。庵左有罗汉殿。塑五百罗汉。尽著袈裟。累累丛丛。亦一奇观也。庵后有大窟。穹窿黝深。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7L 页
高可丈馀。广可二间。深五六间。有泉出焉。僧言昔文殊菩萨率五百罗汉。现法于此。故名文殊窟。多著灵迹。都人士女祈禳者以是云集。其说荒唐。殊不可信。庵右数百步。巨岩列为冈峦。较普贤峰稍平夷可陟。乃与二伴登岩上。盘桓聘瞩。都城五江。直在眼底。西南北三面。茫茫无际。比万丈峰下所眺望。倍觉爽豁。越瞻普贤峰上。二人已高坐指点。想其凭高纵目。颇觉得意。然吾三人之所得。亦何逊于彼哉。何必涉险费力为也。移时还庵中。二君亦下来。日已晡矣。遂留宿焉。庵只有一僧。而祷赛者多。喧闹可苦。有崧岳僧瑞云偶来寄宿。颇解文字。可与语也。是时天常开霁。绝无雨雪。数日内稍稍阴霭。至是夕复云捲日出。夕阳可赏。夜忽闻风声飕飗。又有霏霏打窗之声。从者曰雪下矣。朝起见满山遍野。一望琼花。大风掀撼。滉漾鸿濛。不辨是云是雪。咫尺长安。隔如千里。欲发旋止者屡矣。天有不测风云。岂不信哉。李青下麒镇,金荷田上舍永焕闻余游山。筇鞋来追。自重兴穿雪而至。喜而迎之。遂与信宿。又占一律。
 文殊菩萨昔何人。万里西来转法轮。千载伽蓝临绝壁。一声磬钹动清晨。远山极浦天无际。古窟名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8H 页
泉地有神。下界风尘浑不管。庵中信宿亦前因。
  
(附)文殊迥坐镜中人。七宝峰前慧月轮。石窟至今如昨日。钟声依旧报清晨。同吟自愧填诗窦。多病堪怜外酒神。兜率三千浮世界。不知何佛是前因。(又沙)
  下界人来见上人。禅心圆觉月光轮。人生缘业无僧俗。客子淹留易夕晨。一洞云深迷出处。千峰雪白倍精神。今游何似山阴道。返棹王猷兴有因。(滩北)
  穿雪攀云追后人。行行不觉日西轮。三界灯深浑静夜。一声钟落更清晨。道骨嶒崚山气势。尘心净洗水精神。峰峰谷谷无穷像。尽是天公造化因。(青下)
又赋雪曰。
 一夜琼花满祗林。尘埃净尽见禅心。千峰万壑琉璃界。不辨长安何处寻。
  
(附)穿雪迟迟下少林。天然老佛坐无心。归路停杯留后约。长安明月好相寻。(荷田)
厥翌天始开霁。乃扶携下山。雪深尚数尺。叠迹穿路。由大南门出大星门而降。至洗剑亭。亦旧游也。泉石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8L 页
爽概。还胜北汉之幽阒。因吟一绝。
 三十年来此重游。少林寺下水西流。激石奔流如昨日。何人洗剑斩旄头。
  
(附)鍊戎台下携筇游。洗剑亭前见水流。随喜少林登彼岸。尘根净处是回头。(滩北)
薄暮遂入城。时十一月初二日也。是行也。于北汉之胜。得其梗槩。而但重兴寺西有山影楼。轩敞可赏。旧日总戎使碑数十。列立其前。游北汉者登临舒啸。必先于此。而寺僧及巡检并不提说。漠然不知有此楼。及至文殊庵。始闻于追来之青下,荷田。而阻雪不得更往。噫彼僧检之一副腔肠。纯是尘土铸成。使吾辈游洞庭而不登岳阳。入金刚而不见正阳。可恨亦可愧也。
排绿洞亭子记(己亥)
惟平山邑治之南六十里黄仪山之下。有洞曰排绿。洞有数茅之亭。曰我先祖高丽宗簿寺令公游息之所也。公承先荫。早通朝籍。而当丽之季。无意仕宦。退居于是洞。及我 朝受命。屡徵而不起。故人以号其洞焉。是洞也旧称有八景之胜。夫秋露春风之随序而异候也。朝晖夕阴之移晷而改观也。月色钟声之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9H 页
朗眸而醒耳也。棹歌牧笛之悠然自得而足以忘世虑也者。顾何地无是景。而公之登是亭而寓诸怀者。盖别有存焉。岂俗人所得而窥也。靖节之于晋室。仅桓侯以后四世耳。犹且弃五斗而归三径。叹繄景之将入。登东皋而长啸。况我申自壮节公佐命立慬于丽朝。与同休戚五百年所。而遽当鼎革之际。则公之抱贞兴慨。又岂徒靖节所值而已耶。今距公之世又五百年矣。其言行遗迹咳唾文字。邈然无得以稽。然顾是名而思其义。登是亭而想其风。则公之高标卓节。凛凛乎其未尝泯也。洋洋乎其如将见也。是宜与栗里醉石千载同传。可以扶世教而树人纪。岂直云仍依归瞻仰之所而已哉。公之后承。簪组奕舄。名节磊落。佐我 圣朝。蔚为王谢之族。而居是土者尤繁衍昌茂。世守是亭。则又陶家之所未有也。亭屡圮而屡葺。近又芜颓。后孙义弼出资而重修之。亦可谓肯堂也。夫亭旧无记。诸宗人要余述其颠末。余惧其久而无徵也。不敢以不肖不文辞。
述轩记
述轩者。赵君锡九藏修之室也。何述乎。述其先祖风玉轩先生之志业也。先生以卓行邃学。为世所重。黾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09L 页
勉禄仕。为亲屈而非素志也。遭时不淑。卒罹祸网。何其悲也。而其遗风馀韵。足以范来学而裕后昆。亦可谓一时之屈而百世之伸也。先生尝寓舒川之龙岩洞。搆一小轩。种竹绕砌而扁以风玉。盖其清标孤节。独有契于此君也。年久世远。轩堂颓圮。赵君既已重建而新之。又就轩北数里凤林山之阳。更营小轩而命之以述远。来求记于余。呜呼。赵君其可谓肯搆肯堂而克绳祖武者也。余虽不及见二轩。尝奉使过是境。叹其川原夷旷。海山明秀。意其为高人逸士盘桓之地。今闻赵君之言。其信矣乎。赵君之言曰吾轩虽萧然数茅乎。四山之滴翠。依依而入帘。一道之清泉。锵锵而鸣枕。天籁动万松之响。皓月挂疏桐之枝。樵歌渔火。断续而点缀。种种景物。应不穷而画难状也。至于半亩清篁之亭亭落落。挺于尘埃之表而可拟君子之节者。则乃吾祖之所托契而不佞之所述也。此吾所以求子之记之也。余闻之不觉洒然而涤襟。肃然而敛衽。窅然若登是轩而对此君也。且念吾先祖象村文贞公。与先生为道义交。尝手题一诗。赠揭轩壁。余虽不肖。曷敢不讲世好而追先懿乎。虽然搆轩而种竹。作诗文而相标揭者。乃其迹也。迹则可追。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0H 页
而不可追者惟方寸耳。愿君益讲先生之书。因迹以求心。自可追而进于不可追。则于述也其庶几乎。既以勉君。又自勖焉。
庆尚南道乐育斋记(庚子)
我东之儒教。自箕圣始。而三韩之地则鸿荒未开。至新罗以后。乃有文字。盖风气之辟。自北而南。非独中土为然也。箕圣之教。已邈于西土。而九经之训释。肇出于薛弘儒。弘儒岭南人也。自是以后。历罗丽至我朝中叶。蓍龟柱石之臣。道学名节之士。大抵皆出于岭南。故号为东方邹鲁之乡。是不惟山川风土之壮秀深厚有以致之。抑亦 朝家之培养作成。绅士之倡劝铺置。迥异于他路故也。岭南旧为一道。观察使之治在大邱府。府有学宫。又有所谓乐育斋者。置田设廪以养士。 英庙朝时所刱设也。硕儒名宦。多出于是斋。教育之功。岂可诬哉。甲乙更张。分设南道观察府于晋州。规模制置。一视大邱。于是以旧节制营廨。为乐育斋。申请学部。分密阳所在斋田之半以付之。将以养三十馀郡之士。盖观察使曹承宣始永经其始。李侍郎垠镕终其事。而士人赵升圭,朴在文等赞其谋也。赵君谒文于余以记其实。余闻晋阳之形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0L 页
胜。雄于岭南。凤山为其镇。汾河绕其前。旧为兵马节度之营。龙蛇之变。屹为岭湖之保障。而金黄诸公之精忠壮烈。卓绝千古。今矗石之楼。与是斋相望。登是斋而瞻彼楼者。孰不慨然而想慕。油然而兴忠孝之心哉。况值世故变嬗儒教浸微之时。扶元气保线阳。政有待于岭外之君子。而是斋适成。余于是不能无厚望焉。且夫蓍龟柱石之臣。道学名节之士之出于岭南者。大抵皆今之北道。而若南道则自一蠹,南溟数公以外。殊寥寥焉。岂其山川钟毓。南不如北哉。殆风气未尽辟。而教育之功。未洽于遐荒也。今则风气之辟。南而又南而是斋又分设焉。此诚南土蔚兴丕变之会。而三十馀郡之文明昌炽。将与中土之浙闽比也。于不休哉。若其拔俊耄而优廪饩。董课程而公试选。为 国家作成人才。牧守师长之职也。立大本而通时务。先器识而后文艺。守先圣之道而需当世之用。则儒生之责也。盍相与勉之哉。聊以是复赵君。且以为善祷焉。
德隐斋记
德可隐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胡可隐也。德不可隐乎。芝兰生于幽谷。过时而不采。亦有时而隐也。然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1H 页
则有德而隐之为可乎。不隐为可乎。衣锦尚褧。恶其文之著也。然有诸中而不形诸外者。未之有也。矜饰而钓誉。衒鬻以邀利者。固小人也。遐遁而绝物。混俗而避名者。亦非君子也。君子之道。其惟闇然日修。嚣然不求人知。而德充业著。终至于不可隐乎。密阳为峤南文明之乡。绅士之读书饬躬者。盖彬彬焉。闵寝郎仲镐建书塾于所居把书之里。扁之曰德隐斋。其胤子泳燮求记于余。余仍以隐不隐之说叩之。泳燮笑而唯否曰吾里在德山之阳。占一区之泉石。昔吾祖始创此塾。名之曰隐山斋。以为藏修之所。而中年颓圮。家大人慨然兴感。与吾伯父鸠货营殖十馀年。而始克重建于戊戌之春。是扁也盖因旧号而标以山名。非自谓有德而可隐也。且是斋兼江山之胜。岫云汀月。皎洁而照襟。坞竹岸芦。潇洒而满眼。尘埃不到而风物可赏。固隐者之所盘旋也。余曰然。肯堂肯搆。重恢先人之业孝也。不惜籯金。开书塾而教子孙慈也。知蝇头蜗角皆不足以累吾心。而独惓惓于讲学智也。孝慈而智。德孰大焉。以是德而隐于可隐之地。犹退然不敢自居也。吾知其德日章而终至于不可隐也。子归以是告尊君。益勉进修焉可乎。泳燮喜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1L 页
曰闻命矣。遂书以为记。
永慕斋记(辛丑)
永慕斋者。故领议政坡平府院君尹公讳弼商之墓所祭阁也。在古金川江南面春明山下。世传公之玄孙坡阳君讳安性。有劳于 国家。国家赐以普月寺遗址。以为公之墓阁。而坡阳公没。亦葬于是。故又仍为坡阳之墓阁。而曾妥真像焉。历世久远。斋宇倾颓。像亦移奉而埋安。但见破瓦欹栋。半没于草莱中。于是子孙之来祭者无以容。而洁牲治羞常不能如仪。思欲重修者久矣。而役钜未果也。岁庚子秋。坡阳公之八世孙前主事舜仪。往省二公之墓。乃慨然倡于诸宗曰墓阁之不可不重修。不待吾言。而诸宗之志固已切矣。有志而不为。与无志同。需事之贼也。请不日而经始。遂订期鸠财。募工董役。尹氏诸宗翕然应之。数月而告成。宛然旧祭阁也。直祭阁西十武许。旧有坡平公不祧庙宇。而近亦废撤。舜仪又谋恢议而重搆焉。夫以百馀年未遑之事。而舜仪眇然一后生。一言以成之。其精诚之能动人。良可嘉矣。而二公之积德累功。足以庇后而受报。历十馀世而不替以引。于此又可见矣。舜仪求余文以记其事。且谋名其阁。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2H 页
余曰是宜名永慕斋。因述如右。
三清堂重修记
三清堂者。故 齐陵参奉曹公讳溥之精舍也。公昌宁之世胄。湖南之宿儒也。养致其乐。病致其忧。丧致其哀。祭致其严。诚礼备至而终始不懈者。公之孝行之笃也。早游沙老,慎斋之门。服膺小学近思之书。夙夜儆饬而践履笃实者。公之学问之正也。至其赴 国难而释衰仗剑。闻媾成而痛哭返庐。进一疏以明大义。藏明历以遗子孙。毕生不渝蹈海之志者。公之达权之精秉义之严。非俗儒之所能及也。公既不得伸义于天下。则遂绝意仕进。矢志考槃。扁其堂曰三清。三清者何。苍松之清坞竹之清石溪之清也。堂在昌平郡之分香里。万丈瑞石。崒嵂而临其上。一道细涧。淙铮而泻其傍。重之以松阴竹影。掩翳交映于左右。则其境之清可想也。而公之寓意于清者。有未易窥也。公既殁。郡人建院于堂之傍。春秋啜享。今院已撤而亭亦废。公之清风遗韵。邈不可攀。而所可见者惟松竹石溪之清而已也。公之八世孙前寝郎玟焕。与其从弟基焕。倡诸宗葺是堂。因旧而新。焕然改观。其可谓肯搆而肯堂者也。徵记于余而余不敢辞者。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2L 页
乐闻其境之清。而窃庶几窥公所寓之意也。
昌原南社碑阁记(壬寅)
为官而惠及于民。民立碑以颂之固美也。而犹或有滥觞者焉。若为士而功利施于一乡。乡人刻石而纪之则是世所罕有。而非贤而有才者不能也。昌原距京师千里。滨海而为邑。人视为荒徼之地。而有奇人奇事之可纪者。曩社仓之申设也。退隐安君斗哲为郡南面之社首。慨然曰 国家之设是仓。将以安吾民也。吾掌是社。其职岂止于出纳社谷而已哉。以其馀力。当殖社财以防徭役。建社塾以教子弟。使仓廪实而知礼节。不亦善乎。于是尽捐其料以谋之。未几社仓罢而君亦殁焉。公之胤子贞锡。痛先志之未就。仍其旧贯。添以私财。为一面倡。一面士民翕然应之。不数年而事集。凡防税设塾。悉如退隐之志。民无捐瘠而子弟皆向学焉。咸曰吾辈之饮啄寝兴。藏修游泳。为太平之民而兴君子之俗者。翳谁之功。遂伐石而为碑。又建阁而覆之。呜呼。退隐固贤矣。而贞锡甫之继述堂搆。又岂易得耶。身为匹夫而功施一乡。使斯人父子者。得为官而宰百里。则其泽惠讵可量耶。是碑也不可与邑治五里亭林立而阵列者。同日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3H 页
论也。是不可以无记。退隐藉顺兴。晦轩文成公之后也。
拱北亭重修记
廊庙而怀江湖。江湖而恋廊庙。哲人志士之常情也。自杜工部有倚斗望京之诗。台榭楼观。往往有名拱北者。然大抵是公廨使馆耳。若村墅小亭之扁以是号者。余于盈德涵碧台之拱北亭见之矣。亭为故府使申公讳从溥之所搆。环山临江。境象清幽。擅一邑之胜。信贤者之所遨游也。公早有文望。累举不第。晚以韎韦进。历典三邑。居官清直。自巨济归。不以纤芥自随。只载一盆花。莳于素月川别业。因搆是亭以终老。而犹以拱北扁其楣。则其耿耿恋 阙之忱。不以秩卑身退而少弛焉可知也。今距公之世三百有馀年矣。诗文无传。言行莫稽。而家乘所载。又不过寥寥数句焉耳。后之人惟有登是亭而瞻是额。揽江山之胜。观鱼鸟之乐。窅然想公之风而已。而今亭亦圮矣。后孙等重修而新扁焉。以余为同祖也。徵余记。谨按公之先。与余家同出于丽朝都官直郎公。而文贞公以下三世。讲程朱之学。严春秋之义。鼎革之际。过涉灭顶。陨身湛族。其存者仅保性命。别贯以自晦。而其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3L 页
遗文伟迹。微言卓节。尽为仇家异趣之人杂烧而泯灭之。五百年来。世人绝无知者。近始有断简残编出于僻巷古簏之中。疑信相半。取舍莫定。余方考校是书。一讶一噫。而今观公所以名亭则可知其爱君恋主。寔传先世尽节丽朝之心法也。于是乎重有感焉。
酌川亭记
物之清者莫如水。人之清者莫如仙。故古仙之遨游翱翔。每在于水石清绝之处者。境与人会也。巘山郡治之南五里许。有名酌挂川者。两岸壁立。有奇岩怪石。面磐而平铺。可为茵褥。楞峭而杈枒。宛若古楂。清川泻其下淙铮滢澈。对之泠然如羾寒门也。饮之惺然如灌醍醐也。盖云仙人曾游于此。酌川而饮。因挂其酌于石棱故名也。呜呼。是仙也不知何代何人。而今一去不复返矣。然临是川而顾是名。则其有不胸襟顿爽。依然睹羽衣而聆天乐者乎。但巘在东南之徼。旧未有铺张而发挥之者。迩来风气日辟。彬彬多文学之士矣。前议官吴炳善,侍从张斗焕等一百三十馀人。以诗设契。每花晨月夕。会于川上。刻名于川南之壁。因搆小亭于石面。扁之曰酌川之亭。远来徵记于余。余方簪组意倦。溪山入梦。恨遂初之未赋。诵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4H 页
远游而兴喟。骤闻川名仙迹。想其境而神驰。不觉仙仙有遐举之意也。已而叹曰水之清者以无尘也。仙之清者以无欲也。诸君之倚杖临水。联袂登亭。其趣未尝不佳矣。而苟使物累未祛于胸中。则利交蔽于眼前。则身虽长住三清之境。而此心常在万丈浮埃之中矣。顾安能对景会象。睹至人之彷佛乎。彼列书深刻者。适足为唐突仙境而已也。唐人诗曰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请为诸君诵之。
胜寻斋记
观夫卉木之佳者。敷叶吐华。皎妍绚烂。芬菲馥烈。爝然不滓而薰然有生意。骚人韵士爱赏彷徨而不忍去。正犹君子之和顺积中。英华发外。纤尘不染而良心独现。言有章而仪可象。近者悦而远者慕。蔼蔼乎一团春风也。楚辞之自夸其修洁也。历述众芳。极言而屡叹之者。岂苟然哉。湖南之朱溪。山幽而水清。民淳而俗美。然地僻而距京洛稍远。士不懋学。往在丙申。赵侯秉瑜分符是郡。时值兵戈抢攘之际。而侯独以兴学为先务。因学部所颁觉规。置训长于各面。教授生徒。课月会讲。又以四仲之月。设都讲于郡学。选其尤而奖赏焉。于是朱之文风蔚然。把册者殆五百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4L 页
人。而横川面之训长金君直熙。尤勤教导。学者坌集。里塾无以容。乃建书斋于庐山之北培芳里之右。以为藏修之所。请名于侯。侯曰里号培芳。是宜名胜寻。朱夫子之诗曰胜日寻芳泗水滨。芳云芳云。卉木云乎哉。粤明年。侯解绂内移。而金君求记于侯。以揭其楣。又因侯而徵文于余。余闻而嘉之。诺之而未果也。岁壬寅。侯承 命往审赤裳史库修理之役。戒行有日矣。余猛然省曰赵侯将重到朱溪矣。金君之托。尚可孤乎。侯之治朱也。以实心行实政。化行而民信矣。其兴学也。尤出于衷诚。而士之趍之也。如水就下。则其不以侯之去而懈于向学也审矣。金君之教后生。自应终始不倦。而数架茅斋。断不寂寞矣。当此道晦文丧之日。而朱溪一区。独不绝弦诵之声。是犹满山荆榛之中。桃李兰菊。特秀而孤芳者也。胜日之寻。舍此而将安适乎。虽然芳不自芳。待培而成。培之之道。先固其根。读经传而立大本是也。否则其干颠矣。次通其风。阅古今而识时务是也。否则其华枯矣。苟徒慕芳之名。而不识培之之道。则亦一枯草凡卉而已矣。其可不勉乎。愿侯为我语金君。且以遍告朱之士。
僧伽寺重建记(癸卯)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5H 页
汉北之山。为寺刹者以数十数。而求其清绝夐爽可以卓高僧之锡。想诸天之乐者。无如僧伽寺。彼兴天,奉国,白莲,花溪。非不杰然伟矣。然车马日填于门。笙歌长聒于耳。是不过为都人之亭榭楼观而已。谓之空门山房则殊未也。至若道诜,文殊诸庵。固有萧洒出尘之趣。然或寄在山背。或孤露绝顶。无以揽形胜而成洞天也。惟是寺据高峰之下。专一壑之势。千岩争秀而呈奇。万山环揖而齐拱。瞰都市如庭除。挹江湖如衣带。一望开豁。无有边际。而悬厓陡峻。鸟道崎崛。俗踪之所未易到也。故寺虽小而足为 帝城之镇刹。洵三角灵气之萃。四土圆融之境也。寺未详建自何代。然旧有新罗真兴王北巡碑。倘其刱于济罗之际耶。或云罗末丽初。有法师开基于此。亦未可知也。千馀年间。沿革兴替。茫无可稽。而迩来许久荒废。佛龛不蔽风雨。衲徒靡所依庇。骚人过客亦无不咨嗟而歔欷。我 皇上化被八埏。泽溥众生。念 国都之不可无镇刹也。爰拨帑金。重建是寺。 命庄园课长朴昌善董其役。开工于 光武六年仲夏。以定中之月告讫焉。余宿抱贞疴。久厌阛阓之苦。一日襆被访寺。随喜上方。傍岩翼然。丹碧辉映者。极乐殿。灵山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5L 页
殿也。梵偈相闻。磬钵交错者。方丈室香积厨也。妥神有堂。迎客有寮。而夜有一点灯光长明于绝厓者。岩面雕释迦之像也。阁奉药师。亭靠巨石。谽谺成窟。点滴盈坎。酌而饮之。如醍醐之灌顶。引而导之。如长虹之架空。馀流奔驶。昼夜汩㶁于枕边者。满山精髓。化出一道清泉也。徜徉屡日。乐而忘返。上人醒庵楠夏永夏等语余曰寺之成有年矣。而未有记之者。敢烦于公。余曰然。是不可以无记也。重新法界。护持名山。乃无上功德也。有德必酬。凡民犹然。况禅家之慈悲乎。冥祐阴骘。迹在杳漠。不可得以窥也。有一事可以效尘刹之报者。演因果之说。指真妄之界。使滔滔凡愚。言下开悟。兴起善念。消息恶缘。则未必不为淑人心导世路之一助也。此则上人事也。然非渐修精进。證庭前之柏。吸西江之水者。难以语此。尔尚勉之。若余之偷閒逃空。饫泉石而醉云霞。翛然忘乎尘虑而脱然祛其沈疴者。皆 皇恩也佛力也。并不可以无记。讵敢以不文辞。
愚斋记(甲辰)
扁斋以愚何取乎。求砭于横渠乎。学斋于颜氏乎。宁子之愚非其地也。柳州之愚非所取也。意者处士自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6H 页
视为愚。欲下千百之功而进于明也。处士生禀美质。自孩提嬉戏。已习礼教。既长服厥考日新斋家庭之训。不屑功令。专攻经传。时从当世先生长者游。学业日就。声誉藉甚。而处士退然自守。不求闻达。平居正衣冠端坐。敬对方册。日必省扫亲茔。林樾之间。居然成路。拜跪处莎没成窞。樵童牧竖咸指而叹嗟。友于兄弟。睦于宗族。安贫守约而赒穷急难如恐不及。抠衣者盈门。每设讲会。诲谕不倦。佳辰令节。或习乡饮之仪。或行相揖之礼。谆谆导以礼让。故乡党服其德。府郡荐其行。处士之于立心饬躬。可谓明矣。而犹欿然自以为愚何也。高子羔之笃行而夫子犹以为愚。夫自诚明自明诚。乃圣贤地位也。下此一等则皆愚也。惟其愚而不自知其愚。故其愚无可明之日。处士能自知其愚。则其进于明也思过半矣。晚年所造讵可量乎。处士之门人。介人而求记于余。故为之说如此。处士姓卢名昌燮。居公山云。
享德祠记(乙巳)
洙泗以后。有宋诸贤。接其坠绪而集大成。无如朱子。洛闽以后。我东诸先正得其宗传而笃信紫阳。秉执大义。无如尤翁。故学者每称朱宋。而关北路则紫阳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6L 页
之裔遍居各郡。又尤翁之所尝谪居也。故尊慕之专且切。倍于他省。北青有享德祠。数十年前金斯文在学获奉朱宋二像于鼓山任先生之宅。妥安于安立斋。而书塾湫隘。不可以享先师。诸生患之。郡城东五里大德山下。旧有一精舍。乃修新为祠宇。 光武己亥禀于春官。移奉二帧。朔望焚香。春秋荐芹。而祠下有斋。寔诸生讲习之所也。一日斯文之胤镇鼎以斋儒金学海书来曰。祠成有年而未有记焉。敢请。余闻而耸然曰幸哉。青之儒也。此何等时耶。洪水怀襄。山移谷迁。举一世将不知朱宋之为何人。而诸君独能朝夕拜二像。如子孙之依父祖。何其幸也。虽然所尊乎朱宋者。尊其道也。居是斋也。讲朱宋之书。得其门而入其庭。近而事亲敬长之曲礼疏节。大而修己治人之宏纲大目。渐次传习。期升堂室。然后乃可谓朱宋之徒也。苟其不然而但以瞻拜三昧之绡绘自多。则是所谓但见伊川面者也。与彼初不识为何人者。相去几何哉。是又可惧也。诸君盍念于斯。聊书以塞其请。
定和陵丁字阁及斋室厅库重修记(丙午)
堂搆之难。从古伊然。而公廨为尤甚。以其非一人之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7H 页
事。而为官者不能处官如家也。至于 陵寝之斋阁厅库。则奉审既阔。倾漏颓坏。不能以时上 闻。而寝郎官卑。言不足以动听。力不能以办役。而又无自任为己事者。故风雨不庇。无 陵不然。而北 陵斋官近又朝递暮改。初不知职掌为何事。尚奚论于修理补葺乎。 定和陵曾有参奉朱冕东。稍久于官。凡于守护修葺之务。殚诚竭力。不啻若家务。 陵属至今称之十年。而今有参奉朱钟翊年才弱冠。一心办职。事未如意则忧形于色。幸而得纾则欣若受赐。昨夏长潦。屋漏床床。先君冒雨而日来告急。诸议皆谓宜俟潦霁。朱君以为势方岌嶪。俟霁则役尤钜。余感其诚。亟遣府校李齐荣往修葺之。朱君与令赵珍镐。偕相其役。昼夜不懈。旬日而役毕。凡改瓦者 丁字阁数三处及典祀厅三间祭器库五间斋室四间守护军厅五间门一间。其馀柱榜椽木遮风板之改备数为六十。而灶一间则尽用新材。焕然改观。既完且美而费不甚夥。此固李校之能干。实赖朱君之诚也。是陵之斋阁厅库。前后得二朱君而撑持焉。事不偶然。聊记之斋壁。俾来者知之。
经学斋记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7L 页
织丝之纵者曰经。所以为布帛之本质也。故凡大道常法之不可易者。通谓之经。古者庠序之教。圣贤之训。小而洒扫应对事亲敬长之节。大而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方。著而吉凶军宾之礼。微而中和位育之功之形之文字载之方册者。名之曰经。以其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准四海亘万古而不可易也。古者学者学此而已。故未有学而非经者。迨文弊滋而词章兴。正道芜而异说炽。世乃有非经之学。千岐百路。纷纭乖张。而其或有专心为己。尊尚经术者。乃目之以经学。经学之称。盖自宋始也。或曰世之攻文艺业词章者。亦皆熟读经传。口诵而心抄。何必彼峨冠博带敛膝对案者而后为经学哉。曰圣人之经。载道也。非为文也。然理达而言自文。故才子悦而效之。所谓以言者尚其辞也。志在于文而不在于所载之道。故为文人而已。其才高而工深者。或能因文而入道。然终是文为主而道为宾。其最下者。乃剽窃章句。全昧本旨。如近世功令之文。如此者尚可谓之经学乎。惟研精究义切问近思。如身登洙泗之门。耳承圣贤之训。体之于心验之于身。弗得弗措。书与我为一。然后斯乃所谓经学也。但恐世所称经学之士。亦或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8H 页
无其实而冒其名耳。我东自丽末 国初。得见程朱之书。始有经学之士。而五百年间儒贤辈出。门路之正。道术之纯。优于中国。关北一路辟荒虽晚。而犹彬彬多尊经讲道之士。挽近俗颓。北省儒风亦从以衰矣。韩斯文晦善天资醇笃。学有师承。痛斯道之坠地。忧人类之化兽。乃占地于咸兴之商洞。建一书斋。奉孔朱宋三像。而聚徒讲学于其中。命之曰经学斋。于是关南北有志之士。坌集而抠衣。盖录名者千馀人。留课者常数十人。虽世故多端。万变轇轕。而是齐独有邹鲁洛闽之风。虽不偕于时。见笑于俗。而其扶世教于万一。存剥阳于缕线。实有隐功冥效之人所不及知者。余莅咸藩之秋。一访是斋。斋在万山环抱之中。平铺夐幽。林木茂密。清流汩㶁。洞外水石绝胜。迤逦曲折。如桃源溪路。真可为一片乾净地也。徘徊叹息久之。语斯文及诸生曰是斋不独为北儒之所依归。虽求之湖岭经学之家。未有得地胜而聚徒多如是斋者。谓之擅于一国。亦未为过也。但诸生宜勉副其实。而无徒冒其名。且徒经不能为布帛。必有纬乃可织也。何谓纬也。昔贤云经经纬史。史之一字。含包甚广。诸生宜兼治之。经纬相织。以成布帛。而衣被天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8L 页
下。然后是经不为无用之长物。诸生其思之。斯文亦以为然。遂书其说。以揭斋楣。斯文号腴斋云。
永慕斋记
北青郡治之东五里许老德社之广阿洞。有斋曰永慕。乃故副提学金公讳老坎墓前之祭阁也。副学公之考曰上护军讳重宝。祖曰崇禄大夫 赠领议政讳从南。曾祖曰益和君(저본에는 '军'으로 되어 있으나, 《태조실록(太祖实录) 1년 7월 28일 기사 등에 근거하여 바로잡았다.)讳仁赞。寔为 太祖朝佐命功臣。益和之祖曰开宁君讳天富。丽末官嘉善大夫工曹典书。籍贯金海。系出新罗敬顺王。裔孙之居青海者。岁祀开宁以下五世于是斋。盖亲尽而犹祭。非有 朝家不祧之命不可。然是五公者皆位高官著。勋迹有功于国。为祖于家。固宜不祧。而以后孙之居遐土故未遑也。而祭于墓斋。即墓祭之义也。不可责以非礼也。噫五公之世。何其蝉赫。而今其云仍皆为编户。非其积德之不厚也。乃其地之使然。可慨也。然其人彬彬多文学之士。循环屈伸。当有其理。苟能绩学成材。则值玆立贤无方之时。取功名而踵先懿。可立而致也。此诸金之所当勉也。士人震鼎甫请斋记于余。聊书是说以应之。
湘涪祠记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9H 页
重峰先生气挺山岳。学通天人。慨然有尧舜君民之志。见时事之日非。则抗章直言。连纸累牍。闻东酋之书慢则炳义先几。持斧叫 阍。遂以批 龙鳞窜塞荒而不悔。当时隐士戏之以陈东欧阳澈。迨 乘舆播越。海寇充斥。则洒泣仗剑。纠合义旅。屡挫贼锋于两湖之间。及锦山之役。势穷力尽。援军不至。与七百义士。同日死绥。无一人鸟兽散者。议者比之颜杲卿之閤门殉节。田横之能得死士。然此非尽知先生者也。先生道承于师。行本于孝。立心制事。必准于圣贤。时艰势危。自任为己责。不效拘儒鲰生坐谈性命。不讲世务。而自以为独善其身者。又识度力量有大过人者。故值有事之时而所树立自然如是。非一节之士一时意气。慷慨取熊者之所可比也。义烈震耸于全疆。道德弥光于后世。今已从享圣庑。 天褒辉煌。环东衣冠之伦。晓然皆知先生之为万世师。可谓公论百年而定也。吉州之临溟驿。先生之所编管也。后人建文烈书院于其地。享祀而寓慕焉。院既撤。先生宗裔之居北青者。陪来位版。而妥奉无所。权安于临川书斋。自己亥秋。略荐蘋藻。前主事赵凤远亦先生之宗裔也。慨其湫陋而草率。乃与宗人及邑人谋营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19L 页
祠宇数楹于大阳化社江浦洞观湖斋之后。移奉位版。斋本邑儒藏修之所。前临小湖。湖前即大海也。境象之胜。擅于一郡。而斋亦宽畅爽垲。可以容多士。于是青人士协议出力。凡春秋俎豆之需。劝斋课讲乡约之资。悉有排置。盖乡约亦先生朝明复命时。上奏请设者也。故将讲约于是斋也。凤远甫委来请祠号于余。且曰祠前有堂。堂之左右有翼室。缭以垣而前为门。皆当有以名也。余曰慕谊原既有松江之祭文矣。先生之于吉青。即屈贾之沅湘也。先生之道。即程朱之道也。先生之于吉青。即伊川之涪州也。祠号曰湘涪可乎。登此堂者。岂直以拜先生之祠为荣哉。将以读先生之书。仰先生之义。想像而企及之耳。堂号曰景义可乎。德业之劝。过失之规。皆当实遵约文而不可徒慕其名。左翼室曰蓝田寮可乎。经义治事。宜交修齐进。不可徒为口耳之学。右翼室曰苏湖斋可乎。凡入此门者。将以入道也。门曰入道可乎。凤远曰唯唯。遂书以记之。
烈女崔氏旌闾记
忠孝烈固人性所固有。职所当为。然滔滔者皆丧其秉彝。而其能率性循道。为人臣人子人妇之所当为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20H 页
者。盖千万人中一二也。故在上者表而异之。曰忠曰孝曰烈。以风动一世。有若行人之所不能行者然。不如是彼滔滔者。何由观感兴起而企及之乎。咸兴郡之甫青社有烈妇崔氏。故士人黄始顺之妻也。生长农家。初无姆教。而自幼贞閒。动合礼度。及归始顺。柔和。以尽妇道。才数岁始顺病革。崔氏斋沐祈天。愿以身代。血指灌口。苏延三日而竟不能救。则哭擗顿绝。泪尽继血。初欲从殉。旋念夫无血肉之嗣。门无期功之亲。我若并殒则祖先之香火绝矣。坟墓荒矣。夫之门户灭矣。奚可哉。遂强𩜾粥奉筵几。丧三年如礼。励持霜操。以避行露之㬥。家素赤立。乃勤纺织理产业。资稍以饶。先墓之累累在浅土者。悉买山而迁葬。并竖碑碣。以及夫之墓。蠲洁享祀。壹诚靡懈。始顺之没今已四十馀稔。而崔氏尚无恙。乡里称为黄家烈妇。族人感其义。将为立嗣。而胪其行谊。禀于郡府。仍呈春曹宗伯以 闻。 光武十年春。 下旌闾之命。生而旌。尤异数也。盖世之称烈女者。槩多一时褊激。戕生办命。类丈夫之慷慨立节。而如崔氏之雍容周全。本天理循人彝。为其职之所当为者。绝无而仅有也。其蒙异奖宜也。崔氏村妇人也。其行得于天资。而不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20L 页
藉学习勉导之功。则其为性所固有。而非人之所不能行者明矣。崔氏何人也。凡妇何人也。过是社而式是门者。安得无兴感企及之想乎。黄令钟卨请记于余。为述是语以应之。
碧栖亭记
永兴儒生姜念周。余于庚子陪奉 浚源殿影帧时。始相识也。贫而好读书。孝养其亲。年虽少而文行具备。余甚嘉之。及余按咸。又源源来访。一日言曰郡西北八十里之地。有山曰断俗。周围百馀里。高可三十里。水石清绝。草木辉润。其最高处有三层稍平之台。僧徒各搆小庵。名曰上仙庵中仙庵下仙庵。故亦称三庵岭。近与同志数人。结数茅于上仙庵之侧。啖藷读书于其中。试言其胜则奇岩峭立于左右。松柏森列于前后。有泉出于石窦。澄澈甘冽。饮之如醍醐之灌顶。登颠四望则北指咸山。南俯七郡。西挹重嶂叠峰。东接沧海。渺茫轩豁。极天无际。宜为学者藏修之所。超尘累而养心性也。扁之曰碧栖亭。又名其室曰诚一斋。愿得一言以记之。余素爱山水。久苦俗绊。骤闻断俗二字。耳根顿爽。不待其备说胜槩。而已不觉窅然神𨓏矣。遂援笔而记之如右。因勉之曰禅家有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21H 页
所谓地缘者。非清迥幽夐之地。无以收神澄虑。反本归源。故仲素先生入罗浮静极而后始见道君。既得其地矣。然倘或不得门路。不耐刻苦。而毕竟境自境人自人则不过为山栖之人而已。于诚一则未也。君其念哉。
箕圣庙记
为人君而兼尽君师之道者。在中国则有羲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在我东则有箕子。其盛德大功之没世不忘同也。然中国诸圣则皆上有所因。下有所授。非一帝一王之功与德。而至于师道则又有孔子出于其后以集成之。故后世之享祀崇报不能专也。若箕子之于我东。则前乎箕子而未有首出者。后乎箕子而未有接承者。三千里之用夏变夷。四千载之垂教牖民。单单赖我箕圣而已。而三国罗丽之间。又无后王后贤之传其道而绎其教者。则箕圣之在我东。乃羲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合为一人。而又兼孔子之功与德也。后代之享祀录后。宜并隆于孔子。不亦章章明矣乎。奈之何典礼未备。至丽朝始为立庙。而自是以后又不能广张。至今妥享之所。只有浿上崇仁殿。而八域三百馀州。更无茅屋祭昭之处。中古先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21L 页
哲家尸户祝之议。又寝而不行。乌在其崇德报本之义乎。往在戊戌。咸兴韩斯文晦善自平壤陪崇仁殿所藏箕圣影帧而来。是本即赵孟頫所摹。而药峰徐相国渻入中国奉来者也。是时咸山诸儒。若有梦寐之感。彷佛乎圣灵之东临。故委往浿府。禀于道伯而得请焉。盖圣灵之于东邦。如水之在地。无乎不在。而今日帧像之入咸。殆有气数存焉。非一二章甫之所能为也。于是质议于儒门。禀请于府郡。询谋佥同。建庙宇于咸之川西御殷洞。揭像而妥享焉。洞名之如有所待。亦不偶然。在咸兴定平两界之间。故出力而干事者。皆两郡之儒。而韩氏为最多。韩之得姓。出于马韩。实箕圣之苗裔。则贤贤亲亲。固倍于他人也。庙既成则当有赐额官享之典。而时局迥异。今皆未遑。然稍有人心者。宜其幸惬于崇报之万一。而图所以赞成。或者乃谓人民之私设庙享。违法而不经。可罪而不可许也。何其全无崇德报本之良心也。呜呼。其亦不仁之甚矣。天理不昧。人情难咈。吾知家尸户祝之举。必权舆于是。而衍圣袭爵。子孙保之。亦有其日也。箕善忝按咸府。尝拜庙瞻像。窃有忾于微衷。谨记所感。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22H 页
青阳斋记(丁未)
青阳斋者。全州李氏祀先讲书之所也。在青海南中山社青龙山之下故名。李氏先垄皆在此山。余尝铭其碑矣。善城清川两世。即李氏继别之宗也。建阁于墓下以祠之。扁其楣曰景璿堂。亦余所书也。是斋在堂之下。本为供笾豆洁斋戒而设也。而将事之暇。会族修睦。又聚宗中子弟。读书讲道于其中。以及阖郡之多士。盖北省之士。笃于追远。勤于养蒙。墓斋书塾。相望于山野。而青海为最盛。又多以墓斋。仍为书塾。而建置规模。尤为宏远。是斋即其一也。前主事李君星洙又徵斋记于余。屡辞而其恳转切。乃为略述梗槩如右。且语之曰是斋之设。非不美矣。然事贵务实。享先惇宗。非实则文而已矣。会课攻艺。非实则戏而已矣。戒群居醉嬉之习。弃功令无用之文。检身饬躬。研经绎史。务为有用之学。然后是斋不虚设也。子其识之。
老栖轩记
星山治西二十里。有村曰树。上舍吕君泰镇居之。吕氏世修文行。上舍之王考乐轩公尤以儒术闻于峤外。上舍克绍其业。读书养亲。不求闻达。甲午东匪之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22L 页
扰。奉母避乱于村西圣智山中。既而乱定而返故村。则时值更化。俗尚渐变。上舍愈无意于世。日以阅经史训子孙为业。绝不问山外事。旧有精舍数楹。乐轩公之所筑也。中燬而废。 光武辛丑。上舍改建于故址。适回禄周甲之年也。苟完而居之。乃喟然曰吾将老于是矣。遂扁其楣曰老栖轩。靠山临流。有林泉之趍。庭莳花竹。案堆图书。陶然足以自乐也。胤子肇渊为余道之。且徵文为记。余曰栖也者。身之所止。如鸟之栖于木也。得其可栖之地而后栖焉。然于止不知所止则虽有地。不得栖焉。今世之营营滚滚。如有所失。奔走悤忙。到老而不得休者。其皆无可栖之地乎。抑于止而不知其所止乎。是必有说矣。然则栖也者。非栖身之谓也。必心有所栖。然后身可得以栖也。今上舍之心。不待老而已有所栖。又有可栖之地。则老栖之称。不足多矣。余则老而心不得栖。又无可栖之地。常忽忽不能自聊。今闻上舍之轩号。不觉茫然自失。窅然心𨓏。有秣马从子之愿而不可得也。
太师祠修葺记实
祠之建。盖在丽初。中间兴替沿革。有不可详。而 仁祖丙子重修。则我先祖东淮文忠公忠翼公实主其
阳园遗集卷十 第 223H 页
事。 英庙戊寅。诸申又合力而修之。 正庙朝赐号宣额之后。八路诸宗。鸠财相役。拓地增建。始成院宇之体。董其事者。宗人熺与傧也。厥后百馀年间。小小修改。盖非一二。而未有揭记。大抵平山宗中出力为之者也。 光武七年。涂新丹艧。干后有司泰五,东熙也。至今年祠宇岁久颓漏。殆不能支。平山诸宗。又协议募财。修理左右翼廊。三门东西门讲堂典祀房次第补葺。而又新筑守直房于门东。又可以苟完而改观可嘉也。干役者宗人杭与泰观也。略记以示后。 隆熙二年戊申孟冬。
     
壮节公后孙  箕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