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x 页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诗文集总名曰合刊韶濩堂集○花开金泽荣于霖著)
 志碣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06H 页
亡儿光续墓志铭(己未)
沧江老人之长子光濂。有女无子以死。居士念一身血气之绝。常邑邑以悲。久后年五十八。举儿于淮南南通之寓所。名之曰光续。所以志继续既绝之喜也。儿四岁。因其母愿。为居停主人张退翁之义子。别名光祖。以从张氏之名。六岁随父为中华民。八岁入模范学校。十一岁。娶卢氏女。(儿八岁字妻。至是再有野合事。)未几而死。则向之续者复为绝。而向之喜者复为悲矣夫。老人之命也。奚以至此哉。儿貌莹性聪。稍读书。即能语于人曰。人非父母不生。可不孝乎。闻母语及老人之老。惨焉不乐。急谓母曰止止。随以手掩母口。得美食物。虽仅仅秒忽者。必先进父母。或于父母前独食美馔。则色怅然不能饱。好施予。于邻里及道路见饥者。未尝不予以钱若米。死之前旬日。谓母曰。今年大人生辰。儿必大速宾以娱大人。其姓金氏。古籍花开。父曰泽荣老人是也。母扶安林氏。生于韩光武丁未。死于中华民国六年丁巳。己未瘗于南通高桥老人生圹之侧。儿于学业。无甚异才。独其美行颇多。故其在学校。校中童子为百数十人。而校师修身课之评。儿居第二矣。然今不尽书。止书其略。夫至恩无报为。报不胜报也。至哀无哭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06L 页
为。哭不胜哭也。至情无文为。文不胜文也。吾于儿也。何能哭为。亦何能文为。天乎天乎。铭曰。
人孰不死。而汝之孝心无时亡。汝其无以夭而伤乎。汝父汝母朝暮归汝傍。汝其无以孤而恐惊乎。
文处士墓碣铭(庚申)
自余识大邱经行士文君永朴章之。因识其大人后隐翁。而知其父子两世。皆长厚人。与世之滔滔者。大有间矣。兹者后隐翁以其祖处士之墓碣石小事阙。与诸从谋。将易以大碣。令章之作处士事略一通。寄以谒铭。余读事略。叹曰章之父子之行。其原于此乎。处士讳敬镐字玉汝。古籍南平。高丽左司议大夫三忧堂先生讳益渐其显祖也。曾祖讳义灿军资监正。祖讳德粹工曹参议。考讳武一工曹参判。三世之官。皆韩朝所赠。妣赠封贞夫人金海金氏。士人吾参之女也。处士生于 纯祖壬申。卒于 光武帝甲戌二月二十一日。得年六十三。葬于大邱府西河南坊竹谷之佛岩山亥原。为人丰身体美须髯。性度仁厚。平生无厉色疾辞。虽遇意外横逆之来。能休休然以接之。少丧父。用俭道以守遗产。然至遇义所当举者。则不复惜财。先世庙墓之仪物。或创或修。以致精美。祖墓创远慕斋。父墓创永慕斋。皆极周壮。而于永慕斋。招致其地学子。使之居业。仍为置学田购书籍以劝之。亲丧时用力于殓事者及葬师。岁致问遗。痛外祖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07H 页
无嗣。代奉其祀。而于其墓立石表置祭田。其他施及于宗族里闬者亦无算。以故产颇底于凋落。然亦竟无嗟叹之色。其于朋交。一与之许心。则不以死生贫富穷通变易其初。驭婢仆宽而有礼。或夜中闻其在窗外饮食之声。则虽卧必起坐。至食讫。始乃复卧曰。此亦人也。可以慢乎。晚于居室傍。筑一小舍。名曰仁山斋。令子弟读书其中。手裒生平吟咏及见闻记述者。而题之曰仁山斋杂录。故子孙遂以仁山斋。奉为其号。书止此。其可乎夫。孔子门人之述乡党篇也。但书圣人立朝居乡恤友待瞽等事。而不及于闺门者。举外以见内也。司马迁叙汉事。于孝行只取石奋者。非以为萧曹汲郑之流皆不孝人也。举其特焉尔。自后世志状出。而天下之文。始不胜其芜。噫。余焉能以芜例待处士哉。配星山李氏。赠教官璟淳之女。亦贤夫人。 纯祖丙寅生。 光武帝癸酉六月十五日卒。葬祔于左。男四人曰哲奎,达奎敦宁府都正,处奎,应奎。女二人曰庆州金膺熙,玉山全寿泰之妻也。孙九人。达奎生凤瓒副护军嗣哲奎。成凤即后隐翁。凤周,凤来成均进士。处奎生凤准,凤韶。应奎生凤升,凤仪,凤台。曾孙二十五人。昔东莱郑氏之先。有户长者贤人也。既老罢役家居。每闻郡楼鼓角声。必出伏于庭。其后孙仍为韩公卿者数十百人。今处士之深仁厚德。卓过常人。而其礼待奴婢一节。为能以尊敬卑。视彼户长之以卑敬尊。为益难焉。子孙众多。固所宜然。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07L 页
而来后之炎炎者。其将又何如也耶。铭曰。
洛东东流。琴水来聚。介于其间。有山飞舞。仁者之魄。宜于此藏。仁者之藏。宜如此详。
自志(庚申)
金泽荣字于霖。自号曰沧江。又或曰云山韶濩堂主人。其先盖少昊金天氏。高丽时兵部尚书讳仁璜。以花开县人。宦于开京。故子孙遂世居开城。而以花开为籍。韩之代高丽也。尚书公之后不附韩。有以处士见称者二世。故家遂不振。七世祖副护军衔讳暹。 肃宗时人也。有烈士风。年十八。为姊杀夫雠于安东。其玄孙讳象观。 正祖时武及第。亦有至孝之行。侍偏父疾者十五年。使父不知疾苦鳏穷。列于褒典。是生讳锡权。攻四书时义。以其第二子与从弟讳正权为嗣。是为开城府分监役衔讳益福。忠厚长者。善事所后。娶坡平尹氏佥知中枢府事讳禧乐女。生泽荣。即 哲宗庚戌也。成童时习科业。十九始慨然慕古人之文章。然久未有得。二十三。出游箕子古都及枫岳。其冬读归有光文。忽大感悟。胸膈间如有开解声。明年李校理凤朝过访谈故旧。见诗而赏之。自是泽荣遂与源源过从于京师甚驩。而凤朝素以文章名冠搢绅。故泽荣之名。因以大起。 光武帝十九年。京师有军乱。清遣将来援。南通张季直与其兄叔俨从之。明年因参判金公允植。得泽荣诗。以为是过海以来所初见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08H 页
者。因以先访。由是泽荣名益起焉。丁亥丧母。辛卯赴成均进士会试。盖自十七岁以来。拔京乡初试(韩制谓发解曰初试。)者五矣。试官判书赵公康夏闻而惜之。物色以取之。甲午。国家改革官制。史职移属议政府。领议政金公弘集以泽荣尝撰崧阳耆旧传。谓有史才。辟为编史局主事。明年夏。因议政府变为内阁。改内阁主事。其秋升为中枢院参书官。仍兼内阁记录局史籍课长。丙申。为学部大臣申公箕善。序其所作书。书既刊行。西洋人见书有讥斥西教之语。大怒以噪。 上令申辞职以谢。洋人既又谓作序者。亦不可置之。命泽荣辞官。因笑谓左右曰。识字忧患。金泽荣之谓乎。居数月遭父丧。己亥既免丧。有所尝识外戚达官。欲为泽荣谋一官。韩之俗亲附权贵者。名之曰某家食口。泽荣笑曰。彼达官欲食口我耶。驰书止之。会申公复为学部大臣。乃请得一编辑之任以食廪。癸卯。差弘文馆纂辑所文献备考续撰委员。授正三品通政大夫。乙巳夏。兼学部编辑委员。是春泽荣以国事不振。欲避居中国。寄书季直而道其情。至秋携家属出仁川。投劾辞二官。浮海至上海。遇季直言曰。此身区区学殖。资于中国之圣人。所谓通于夫子。受罔极之恩者也。嗟乎。吾纵不能生于中国。独不可葬于中国乎。季直为之感叹。与叔俨谋。令就所自设书局校书以糊口。时季直擢上第已有年。而以国有外忧。断进取规。兴新学。思以为自强者。故叔俨弃江西官归。以助其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08L 页
事。此书局所以有也。隆熙戊申。以文献书成。赐儿马一匹。庚戌国亡。服缟素三日。辛亥以来十年之间诗文。为武进屠敬山,开城金允行,达城文章之,南通费范九,钱浩哉所刊。而南来后所纂修韩史綮,韩国历代小史,校正三国史记,重编韩代崧阳耆旧传之属。亦颇见刊于本邦人士。此其七十一年之本末梗槩也。泽荣为人。性慈而气锐。其才也迟。深思屡绎。则往往有所自得。尝自言曰。吾无能过人者。但其识解。能愈入愈明。假使百年生。当百年进。于文好太史公,韩昌黎,苏东坡。下至归震川。于诗好李白,杜甫,昌黎,东坡。下至王士正。以自沾沾为喜。然窃更自考其平生。在家不能孝于亲。在朝不能忠于君。而末又为失土流离之人。以遗二张大夫无穷之忧。余有罪余有罪。尚何言哉。夫既有罪如彼。而又使天下之人为过情之忖度。则罪将尤大矣。是以自志以列。而所未列者。独其死之年耳。然古史书人曰以寿终者非一二。何必详其死年然后始可哉。初娶开城王氏。生一男曰光濂。奉为伯兄后。一女嫁主事衔临江李熙初。再娶罗州全氏。生一女嫁南昌岳逢春。三室扶安林氏。生一男曰光续早殒。取三从弟成均生员大荣子光高为嗣。生圹在南通高桥北钱浩哉所割予其祭田者也。铭曰。
其行也不清不浊。其文也不高不卑。竭一生之力以为文。而其终也止于斯。噫其悲。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09H 页
河妻宜人庆州李氏墓志铭(庚申)
有学于曹仲谨者。晋阳河生性在。以其所作祖妣宜人庆州李氏之行略一通。介仲谨抵余曰。志吾先大母。非子不可。盖性在祖父参奉君。自丧宜人。思其贤而不能忘。召性在言其平生。令图不朽。故有此也。宜人益斋先生后裔寅焕之女。而某郡某之外孙女也。生于韩 哲宗丙辰。天质贞静朗敏。五岁时闻门外马声。欲出观之。母诫曰。女子不当观此。对曰唯。自是不复逐家中诸女儿以游观嬉戏。二十入处士门。孝于舅姑。及姑春秋高。则侍奉益谨。不离其侧。凡其栉洗饮食之类。无不身自伺替而不委之于他人。以故姑安养。至八十馀以终。其于参奉君。非有接问则不敢先自笑语。尝值其病剧。以刀断无名指。出血以饵之。果得效。勤于治产。自少执纺织。至老不息。而尤能明于心算。量入而出之。以无而有之。盖参奉君家业素薄。至其季年。而颇有盖藏者。宜人之力为多焉。虽治生也以纤啬。然至见亲戚与邻里之穷乏者。则未尝不以谷若布帛周给之。而佣雇奴婢。亦皆以恩抚之。不使有不得之色。其周通不滞。慈祥而好善也又如此。辨于事理。参奉君时或以疑事而咨之。则辄立剖如破竹。教子弟以严。虽年壮者。有过则责让如小儿。尝谓诸妇与诸女曰。吾观今之妇人。于其子女。溺爱而不教。以致养恶而瘉家者多矣。若曹其鉴之。以六十一岁之三月六日卒。葬于清道林塘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09L 页
洞花田磴之巽穴。男四人。钟洛,弘洛,琪洛,同洛。女二人。金南锡,朴致铉其婿也。孙五人。性在,性佑,性完钟洛出。性奎弘洛出。性德琪洛出。仲谨之介性在也。谓余曰。河氏子年今十九。夫性在以眇然弱龄。能有文学长才。而述扬先德。诚非家有而邑见者。今夫观水之美者。必问其源。宜人之德。既足与古列女班。而才又过乎人。则性在之才。庸讵不曰宜人为之源乎。并附此论。使参奉君知宜人一气之寄于性在者。八九如生而有。以少自解其悲悼也。参奉君名珉甲。铭曰。
作善获福。或然或否。人疑此理。其来已久。猗兹女士。明德弗輶。克女克妇。克妻克母。亦粤戚穷。与夫邻蔀。靡施不善。众赞满口。德既然矣。盍观休咎。有谐其声。琴瑟之友。有繁其育。麒麟之薮。虽不千仓。亦近于阜。虽不百龄。亦足于寿。蓁蓁者福。厥获非偶。如执左契。以责其右。向之疑者。今也何有。维没之宁。维封之厚。维铭之芳。永垂来后。
庆州金君墓碣铭(庚申)
世之恒言曰。邱墓之文。本多溢美。而闾巷乡野之人之志尤然。非孝子则皆顺孙也。志其可信乎。余反之曰。就如彼说者。则朝庙台阁贵者之志。为信于闾巷乡野耶。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名利之陷溺人心久矣。弑父弑君。杀妻为将之祸。原其故则非名利乎。若闾巷乡野之间。读书耕田之人所处所习。远于名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0H 页
利。敦朴淳良。不至于大失其本心。则孝子顺孙之多。理或然也。其可不信乎。抑余半生之间。颇以文字自娱。然瓠落于世。位不过下大夫。而威不出于闺门。故其邱墓之文。朝庙台阁之贵者。不肯来求。而独闾巷乡野之人。时时殷勤以求。余诚恐其人之湮没于侧陋。凡有求。未尝不应。而今又幸得蔚山金君焉。君自幼小时。识度已卓然。尝以贫匮。出依于姨叔辛。辛怜之。割钱别储。以为君资。君谢曰。小儿敢有私财哉。则悉发以送于父兄。比长为农业。已又移为实业。削衣贬食。刻厉积苦。既稍有所聚。则父母已没矣。喟然曰。使余不用。庶可致富。然亲今不在。富其独享哉。吾诚不能一日以缓用。不以追慰我父母也。则大出之。凡墓地祭田之类。无不致备。朋友有以艰告者。辄欣欣急救之曰。子之所遭。即吾之所尝身履者。可不谅诸。以失学为深恨。教子不惜千金之费。以兴起成就之。以韩亡之八年戊午卒。距其生 韩宪宗甲辰。得年七十五。君讳时夏字元实。其先出庆州。高丽遗民礼仪判书树隐先生讳冲汉。其远祖也。曾大父讳景耇。大父讳亨鲁。父讳胄直。外祖宝城宣万成。妻鹤城李秉干女。生三子三女。子曰琦性,琦祖,琦泰。婿曰李树斗,李东洛,李世赫。墓在蔚之内光村先兆下乾原。琦性将就而立碣。属其友金相宇作行状致余而代请铭。铭曰。
身聚财则不能身散财。以财为桎梏。而一不能快为其所当为。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0L 页
滔滔古今皆此流。而斯人也乃反之。噫匪直孝子。其达人也哉。
志岩金处士墓志铭(庚申)
处士金姓。讳泰玟字寿章号志岩。其先出新罗舒发翰讳庾信。以金海为望。后世屡迁徙。至曾祖讳时哲。为良州人。祖讳履琦。父讳载正。娶参奉庆州李敬泰之女。以 韩哲宗壬子生处士。八岁始言语。读书颖敏。及长治科业有声。晚而弃之。从经儒李晚求先生讲学。六十一卒。十二月二十八日也。处士为人醇直温恭。有至慕于父母。父之病剧也。碎指出血。和药以进。及父没。事偏母尤诚。与江边渔者。约鱼以厚价。而日往取鱼以供馔味。故每风雨之际。江上人见有踉䠙手篮而行者。必处士也。以母患痔。手炙槐茸为药者千有馀。卒得其效。后又值母疾之危。尝其粪以察其症。拜北斗泣以祈命。至疾平乃已。以外祖无后。代奉其祀至终身。师没。行心丧三年。平居乐道人善。见人之恶。深恶之而亦不扬之。其赴科也。一不媚于有力者。遂以坎坷而不之悔。其卒为母丧之次月。临终垂泪言曰。吾死无足恨。但恨不能行母丧也。传曰甘受和白受采。观处士之诸行。其为学也不亦庶几哉。所著有庸学问对及河图画卦说之属。妻凝川朴致淑之女。亦以孝妇称。男三人。曰铉东,基东,祖东。女二人嫁于密阳孙贞根,某郡甘以和。始处士以卒之明年二月十五日。葬于旧星州茶山村庚原。至是铉东将纳志于竁。其友文章之为之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1H 页
代请志于余曰。铉重君亟称子文。可念也。遂为序其平生。而系以铭曰。
始于应书终讲理。惟孝也性无终始。大本既立学在是。借曰未至亦薿薿。彼人之律子理翁。翁涕淫淫渍桁杨。天其以君为朔羊。愿言被发下大荒。
宋跃门墓表(辛酉)
吾友跃门以中华民国十年夏历庚申十二月九日卒。其孤自求讣而请诔。余往吊之。因谓自求曰。今俗之诔。人有而谀甚。不足为人重。吾且为子图墓文也。自求泣谢曰敢不拜。其明年正月十四日。跃门之柩。徂于东郊祖茔。余欲送之。以家人谏老不果。只就其家门外。与像为别。归而叙之曰。跃门宋姓。名龙渊。世为南通儒族。父承宠清举人。母周氏。跃门少读书。入县庠为附贡生。既而以家故多负。废贡业。专力偿负。煎灼困苦者多年。会光绪壬寅。张参政季直。与其兄民政长叔俨。欲取外国之学制。以救国弱。营师范学校于县东。延跃门嘱监校役。役竣。仍令掌校簿。自是以后。参政兄弟所为地方公益之工役。如马路测绘局,医校图书馆,养老院,盲哑学校等十馀所。皆令跃门兼监之。及移为养老院长则年已老矣。而如孔庙,西寺等四五所之役监仍如前。凡其诸役。跃门皆以忠勤干敏成之。而于师范学校,养老院。则尝遇其经费滞绌。变通得宜。其详自求自有述。忆。余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1L 页
乙巳岁。自韩来依于参政兄弟。跃门为参政兄弟。代护之甚周。久而不懈。而尤谬爱余述作。每见必手录之。尝谓余曰。子之声。自作二张公寿文益盛矣。又尝示以所作古诗一篇。余见其佳。为之击节。跃门急收毁之而笑曰。是岂足以溷子目乎。盖跃门于文学。足以有为。而不幸迫于贫饿。不能以究。然其心之拳拳笃好。与其才之异于俗辈者。时时不能自掩如此。噫。无此之本。则亦安能班班见于施为如彼也。跃门享年六十五。妻李氏已先没。子一人。古之制。有室老家相者。佐卿大夫之家政而进升于朝。后世此制废而客之名起焉。挟才具以客于公卿者。往往为公卿所荐而立大名于天下。今跃门之于张大夫。要亦一上客之贤者也。而其所为事在于乡野。故名不出于一乡。惜也。虽然士惟当论其贤与不贤而已。区区升沉显晦之数。其何足以挂齿牙间也哉。
梁真山处士墓碣铭(辛酉)
泽荣生世也晚。于乡未及见大儒金尧泉先生。然犹幸得见尧泉后辈姜龙山处士。及处士接其言论。而知尧泉风流馀韵之未泯。既而龙山下世。处士又继没。而其没在余遁居淮南之后。则其身后之事。余无从以问。只以东望忉怛而已。乃者其弟子张愚君忧处士事行之无述。与诸同门友醵买一石。将碣于其墓。书余劝铭。而以王侍讲性淳所作志附之。余读其书。且悲且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2H 页
幸。遂参合其志及己所见闻。以为之序曰。处士讳在淳字文甫号真山。其先南原人。后为开城巨族。祖讳景鸿有赠官。父讳元镇。母某郡某氏。本生父讳宜杓。于父为三从弟。本生母阳川许氏。处士以韩 纯祖癸巳生。为人沉厚。少与龙山同学于鲁陶溪之门。性能棋。学暇时时从人为棋戏。一日龙山知而规之。处士霍然曰闻教矣。遂终身不复近棋。于经传。精思深绎。尝举颜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之语而论之曰。今人之读此者。槩以为是圣人不可测之气象。非也。孔子时中之圣也。在前者非不及乎中之谓乎。在后者非过乎中之谓乎。又余尝于侪友朴载铉所。陪处士游。处士阅一书。见有心性争辨者。向余微笑言曰。心如水焉。和蜜则甘。和盐则咸而已。夫何多说哉。皆自得之言也。胸怀坦直。不为修饰。群居之地。言笑薰然。和顺之气。油然溢于颜貌。故人皆敬爱而乐与之游。所居茅舍不蔽风雨。所资以为衣食者。不过乎门外一方田及冠童数十课书之脩。然处之晏然。而不以一钱乞贷于戚友间。虽自其早岁废绝应书。与世无涉。然研经之暇。乐观古今国家经济之书。以及近世外国财政兵策之纪录。亦略考审其肯綮。而思所以接应拒御之方。余尝自都归乡而就谒焉。处士问以外事。及别谓曰。国家忧危。匹夫亦有责。况子为官人乎。其好为之。其周通不滞及慨然不忘世事者又如此。年七十七。以隆熙己酉闰二月十三日卒。葬万寿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2L 页
山。始 光武帝某年。州官闻处士贤。授本邑分教官衔以奖之。而处士不之有也。故丧葬皆书曰处士。礼也。配平山申氏。嗣子曰锡爵。三女为金东寀,金麒性,崔载泳妻。有遗稿若干卷。呜呼。处士没之明年。韩历终焉。抑处士已自浩然全归于尘埃之表冥茫之中。而为张君等诸君子者则极苦矣。然诸君子乃于极苦之中。能收召精神。振厉志气。扶持处士之遗绪。而为今日之美举。使夫薄懦之流。有所观感而兴起。盖非诸君子之贤。无以阐明处士之道。而非处士之教。则亦何以造就诸君子之贤也哉。铭曰。
吾乡之学。始于花潭。昌于初庵。(尧泉之自号。)初庵既没。人病擿埴。如夜月侧。睒睒大星。代为之明。有此先生。我考其德。曰惟诚实。不欺暗室。繄人之道。此为最难。善恶之关。苟能于此。其外凡百。不言已灼。摭而铭之。配彼万山。亿载无骞。
高五卫将墓碣铭(辛酉)
高君汉柱。将碣其高大父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兼五卫将公之墓。介人请铭而送其行录。余受录而阅之。公即吾本生曾大父孝子公婿之父。而汉柱即婿之兄之曾孙也。余为之惊喜。继以叹曰。甚矣人事离合之无常也。夫高君之家。与我有此姻娅之旧。而相离漠然者。几何年矣。因又阅公事行之美。而再叹曰。以我曾大父之高于行也。其所与友者。必皆当时之贤者。而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3H 页
家籍疏阔。无所可徵。则今日之得公。抑亦天幸也。铭其可辞乎。公讳致晃字景宽。上世济州人。后家开城。其详已载于蔡承旨弘履所撰公父之碣。曾祖讳长福赠户曹参判。祖讳凤臻赠工曹参判。父讳大谦副护军。赠户曹参判。元母蔚山朴氏。所生继母平海黄氏。武及第仁耇之女。皆有贞夫人之封。公以 韩英祖戊子生。 纯祖甲子。由骑射登第。丙子授折冲将军龙骧卫副护军。明年为青石镇兵马佥节制使。己丑进授嘉善阶。推恩三世。为白峙镇兵马佥节制使。此其官履之始终也。公为人外轩豪。若不可犯。而内实慈仁敦厚。与人处。无不得其慕悦。而尤善于家庭之间。小少丧父。已能执礼如老成人。事异胞兄成均进士致明如严父。动止惟其命。以己之生。在嫂归之后。受抚于嫂者甚多。动称曰恩嫂恩嫂。居虽异宫。而昕夕省候。有事亦必禀决。如是者二十有五年如一日。比其晚境。家产凋于前。而随顺处之。不以戚戚之色见于面。年六十三。以庚寅卒。葬开城古德里月影山负丙之地。妻贞夫人南原秦氏。武及第国亨之女也。与公同年生。后公十三年 宪宗辛丑卒。二子锡仁,学仁武及第。五女嫁结城张远炯,扶安金致琦,丹阳禹秉一,庆州薛翰周,阳川崔钟运。锡仁生俊钦。学仁生俊邦。外孙姑略。余观公能仁能豪。有孝友慷慨之节。则其所𦲷二镇之任虽卑。而亦未始不可以建功业也。然其如所遭之时。太平无一虞何哉。后之欲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3L 页
论公者。姑舍所谓功业。而只论其行可也。铭曰。
公昔友我孝子公。厥行小异而大同。用世虽歉用家丰。兄兄嫂嫂恭鞠躬。齐鲁之儒赧下风。翳于马鬣九十霜。友之小孙发其光。月山岳岳与耦崇。髣髴顾笑扪长缨。
通政大夫高君墓碣铭(辛酉)
君讳定厚字允永。高氏本济州人。其居开城。自韩初开城留后讳居正始焉。曾祖讳致晃五卫将。祖讳锡仁。考讳俊钦。娶金海金氏无育。再娶全州李膺休女生君。君宽和而毅。一有所执。不为人所挠。于猷为。有干局绰如也。年十二。孤而贫甚。李夫人治女红以育之。一日君阅视父所遗债券。夫人诫之曰。大丈夫当自力以树立。区区先世残券。可足恋乎。君闻即奋起。投券于火。厉精营产。卒以蔘业脱于贫。始君幼少时。以五卫将公墓僻远。不能以时省谒。有人于墓边远地偷垦之。久后君觉。将夺还之。夫人又诫曰。垦者曲矣。然汝之怠省先墓亦过也。何得专责垦者。且彼以窭为此。其所用功亦多矣。今不问其功而徒夺之。岂人情哉。君憬然曰敬闻教矣。遂厚予垦者钱而赎其地。金泽荣曰。妇人之有度量知识难矣。今李夫人之前后诫子。其度量知识。岂在王孙贾,陶侃母下哉。故余次高君事而特详于夫人。以明高君之贤之有其本。盖古史家合传附传之遗例云。君事李夫人甚诚。一言辞无所违忤。非有事不离侧。与妹二人。友爱笃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4H 页
至。有无与共之。于先邱之仪物祭田及斋舍。皆致其力。好急人之困难。至为之买家屋营生业者或有之。尝以蔘事系狱者数日。有所不知者一人。逋官钱先系狱。自叹莫养老母。君闻而问曰所逋几何。曰二百金。乃出予二百金。使得放免而归养焉。光武辛丑。除分侍御。丙午进正三品通政大夫衔。韩亡之十年己未五月十五日卒。享年五十九。初葬不吉。移葬于开城南高山洞之坤原。即卒年十一月十三日庚申也。配淑夫人。金海金坰埰之女。生三男三女。男汉柱,汉丰,汉成。女为丹阳禹相元,开城金时然,清风金兴凤妻。孙男顺明,寅明出汉柱。用明,奭明出汉丰。来明出汉成。女姑不书。谒余铭其葬者汉柱也。铭曰。
非是母无以教是子。非是子无以承是母。有是母子而家不肥者未之有也。曷可不大书特书以垂永久乎。
缮工监监役赵君墓碣铭(壬戌)
君讳仁奎字赞中号笋溪。以咸安之赵。移居谷城。韩 端宗忠臣赠吏曹判书讳旅。其显祖也。祖讳彦植以寿授爵。推恩先世。考讳性淳。妣南原尹泰文之女。君少好读书。及长倜傥有才器。好行义举。乐族娱宾。恤穷振饥之类。无不尽心。惟恐或后于人。故所传祖产数万。用之殆尽。常曰。言善而善有馀。何暇言恶。行善而善有馀。何暇行恶。其所以立本者然矣。君风仪秀伟。有威有和。望之可知其为钜人长者。有风流善言笑。博涉国家掌故。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4L 页
如诵己言。与人谈。答辨明快。若决江河。以故里人之有疑来质者。不绝于门。或有与君不平者。及至君前而聆其言。则无不立释以平。含笑而去。 光武帝甲午。东学贼起于湖南。君敷告于邑曰。彼所谓东学者。非真学也。乃魑魅也。以吾邑父兄子弟之良。何可与魑魅同归哉。众闻而诺诺。故当是时。湖南一道。皆染于贼。而谷城独帖然焉。始君挟艺屡试于有司。皆不利而退休。久之得缮工监监役。亦旋解。爱慕君者。咸以君之贤而无施为惜。然君之时。即韩之末季也。使君高冠长绅。以立于朝。亦不可以有所施。则无宁退处以私施于闺门乡里之间。如彼其周也。是岂可以浅浅论者哉。隆熙戊申八月。以年六十二卒。葬于谷城华阳里南山之甲原。初娶庆州金氏生二女。嫁扶安金荣禹,庆州金正悦。继娶南阳房氏生二男。镛夏,镛殷出继。四女嫁顺兴安秉琦,高灵申祥雨,长水黄逸显,长泽高圣锡。镛夏将就君葬立碣。谓金泽荣能文而谒铭。铭曰。
言岂在多乎哉。斯人善恶之一言。可以无愧于古贤哲之箴规。铭岂在多乎哉。举是书之示来兹。
天山赵君墓碣铭(壬戌)
孝子之毁其身救亲疾。世之君子或以戒之。令世之子弟勿立于以孝伤孝之地。其意固善矣。然方孝子之急于亲也。其心之皇皇劫劫。如遇劲盗之露刃。猛虎之吼奔。只知亲之不可以失。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5H 页
而不知己肉之为己肉。是何暇计他哉。自世道之漓。天下之人子。鲜有不私其身而慕少艾妻子者。则若彼之人。乃千百年一二有也。夫千百年一二有。而非家有日见者。何庸虑之过而戒之深。而况孝子虽毁其身而必不至于死。天理之灼然者乎。谷城赵君讳东奎字赞五号天山者。好学人也。父尝患疮。君进诸药不效。询之医。知人肉为对證之药。则潜刲股肉。调药以进。果得效焉。君自刲股之后。未尝露体褰裳。而里人有知之者纠诸人。将状闻于朝。君闻而大惊。就见里人曰。吾父之病天愈之。非吾刲股以愈。而公辈乃如此。岂公辈欲陷我于恶乎。取状毁之。与一弟友爱。弟尝有过。君挞而戒之既讫。因自挞自责曰。汝名为儒而乃不能化其一弟乎。弟见而感泣。遂不复作过。君尝谒渊斋宋公叩学旨。日夜讲诵于先垄斋舍之中。忽不幸得疾。以三十终而又无子。其从兄缮工监监役仁奎悲之。以其季子镛殷与之为嗣。其先系为咸安。中世之显祖。为韩 端宗忠臣贞节公讳旅。迁居谷城之祖。为孝子赠童蒙教官讳益华。曾祖为赠参判讳廷得。祖为寿爵嘉善大夫讳彦植。父为肇庆殿参奉讳性翼。母为扶安金汉龟女。卒为 光武帝丙戌七月二日。葬为谷城竹谷坊五峰山下佛堂洞之乙原。葬日为卒月某日。妃为文化柳新模女。二女婿为潘南朴采阳,丰川卢斗铉。镛殷恐君事行久而或湮。伐石将表其葬。而问铭于余。诗小雅曰。螟蛉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5L 页
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今镛殷之为螟蛉子于君。在君没后。未尝经其教诲。而能似其孝。图阐先美。如饥如渴。庸不尤贤哉。余感而铭之。先极论孝子毁身之至情大义。使人益有以敬君也。铭曰。
是维刲股孝子藏。过者鞠躬樵敛斨。
叔弟成章墓碣铭(壬戌)
吾叔弟汉荣字成章。或曰天章。号云观。花开金氏。分监役讳益福之第三子。而佥知中枢府事坡平尹公讳禧乐之外孙也。君年三十九。以 韩光武帝辛卯六月二十一日没。权厝先茔内。后二十三年甲寅四月九日。其子光铉葬之于新卜地开城西南济陵洞之癸原。而行且碑矣。噫。吾可不为一铭遗光铉。以为碑事之豫也耶。君为人朴直。于人事多所迂疏。而独明于文理。虽其平生羸弱善病。不能用力读书。而开口自能吟哦。尝遇其兴酣。与一客走之平壤。俛仰江山。赋诗成卷。归而请余题卷焉。当是时。韩朝绌于财用。卖鬻官爵。君一日自言曰。汉张释之以赀为骑郎。夫张公非当时所谓天下长者耶。然则吾以赀为郎足矣。则遂谋之于人。及除目下。则通训大夫司宪府监察之衔也。乃哑然笑曰。未尝试诸郎而躐授大夫。乱世之政令。可复言乎。盖君之为此。非惟自慨其乾没也。亦由见余之屡踬公车。而有以牵连愤激也。既而未几年。而吾竟得谐于成均。则君于是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6H 页
乎释然欣然。若不可胜矣。呜呼。孰意君于是时。忽得大疾而猝夭折于老偏父之前也耶。然吾不敢谓君之命端止此也。特吾之命甚险。平生阅历。无一全完。故福之才生而祸乃奔随。使之不能保其弟于长久尔。何其痛矣。君始娶河阳许氏无育。后于密阳朴氏生一男。即光铉也。铭曰。
呜呼君晚有子。而未及见子之成人。冥冥之中。岂无其冤乎。顾君之子。虽以蚤丧君之故不能学。而其质之贤明特达。庶可以昌君之门。君其以此知之。而永安于重泉哉。
孙通政墓碣铭(壬戌)
公孙姓。讳宗承字基文。贯密阳。高丽密城君讳兢训。实为上祖。而至韩转徙于开城。曾祖讳景寿有赠官。祖讳师默号崧隐。以孝行赠司宪府监察。两世皆名贡生。父讳有奭工于书翰。为郡中碑板屏障之所归。母花开金氏。学生象丽之女。公少学于家庭。及长悯家贫。告于父曰。吾家数世攻艺已勤矣。行道已直矣。而爵禄不至而积窭徒甚。此何理也。儿愿改业以一洒之。父笑而许之。公遂束其书。营业于兔山本郡之间。备茹辛苦者数十年。果致累万。乃慨然自言曰。天既不与我两口。则今日之与此者。意可知矣。出而散之。养亲庇弟之外。如先垄祭田碑表之属之当虑远饰美者。族戚乡党之间。冠昏丧葬疾病饥饿之当助救者。亦无不致其极。以至于朘削而不之恤也。 光武帝中。由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6L 页
内务主事。迁司宪府监察。除泰川郡守。以病而辞居数岁。授通政大夫衔。隆熙纪元后六年癸丑二月六日。以七十六春秋卒。十五日。葬金川蛤滩坊所退洞之辰阡。公慈仁恭俭。口无厉音。从容循理。与人无争。虽工于讥者。无得以讥矣。初娶沃野林氏生一女。聘南原秦柄集。再娶宜宁南寿甫女。生三男六女。男得鲁,得权,得和。女聘丹阳禹得渊,安东金孝俊,海州金基周,沃野林庆哲,清风金俊龙。馀未行。得鲁男基瑞。得和君欲表公墓。既买石痛治。过海来谒铭。而口述事行如右。余惟古昔之世。士出于农。故无有馁患而能世其业。至后世则制变矣。况吾开城者。为大都会。人物辐凑而无地可耕。则居于此而欲世世为士。势之所极难也。惟公明见乎此。虽其才足以继家世文翰之业。而舍而不为。决起而奋其经济。卒以救累世之穷而行其仁惠。使阴德流于子孙。盖亦一时之达者也。余虽老。其敢不泚笔一论以明其志。而且以慰孝子无穷之情也哉。铭曰。
三代之教。孝友睦姻。笃于此者。为士之冠。公之初载。仲由之贫。慨念故业。变转如环。终出乎坎。𤅵亲及人。一言以断。曰古士伦。谓余溢美。请质简编。
朴慎庵墓志铭(壬戌)
泽荣中岁。以先子命获拜公。因与公子铁山郡守君。相知甚欢。既而因世变。窜伏于淮南。不得与相闻。一日铁山君送公行状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7H 页
言曰。吾先人间已下世矣。吾令家儿在善为此状矣。子幸何以念夫旧而惠以一志也。余闻之。辄不胜今昔之怆感。而又奇在善之才。不之辞。公讳东辅字允国。务安朴氏。中世祖讳义龙当故韩初。以开国勋。终刑曹判书。子孙仕宦绳继不绝。至讳仁。始移居开城而微。即公七世祖也。曾祖讳尚郁同知中枢府事。祖讳文行。考讳养禧。妣开城金浚成之女。两世皆有朝家赠封。公少读书。比长以亲意改习骑射。登选榜。入宣传官荐。既而家居为产业者十年。用乡试前列。仕为京官守门将。时 光武帝庚午也。累迁五卫将。进阶通政大夫。除砺山府使寻递。以 光武帝入耆老社之恩典。复升嘉善大夫阶。此其以武用之本末也。然公为人仪貌玉立。外温和而内刚明。凡事物之来。众所眩惑于利害成败者。无不疾见立决。如烛之照而斤之断也。以故所为。动必有成。敦于伦谊。诚于追远。御家严若朝廷。所立法。家众毋得违其尺寸。理财甚精。服食之类。一从乎俭约。然至于恤人困穷者。则不为计校而殚其力焉。常谓子弟曰。有进无退者奢习也。若曹可不戒哉。又曰厚于己者。必薄于人。苟薄于人。则己其能长厚之乎。平居乐观朱子小学一书。而至老尤常诵于夜中。又尝书慎庵二字。揭壁以自观省。于乎古所云韎韦君子者。非公之谓乎。年七十八。以丁未三月五日卒。四月一日。葬开城鹄岭里蹄马洞之兆。坤坐也。配贞夫人。密阳孙贞焕女。端厚善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7L 页
理家。年五十八。卒于 光武帝丙戌。四男二女。男长健炯郡守衔。出后近亲。次彦炯。次远炯即铁山也。次性炯。女适密阳孙熙在,南原秦章焕。孙十三人。在焘,在炎,在挺,在翼,在民,在中,在薰,在昌,在善,在丰,在晟,在运,在容。曾孙七人。夫以公之才德。而所以施乎世者。不能半其施家。似乎有憾。然古语曰。留有馀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公之子孙之炽昌。其非公施世不尽之福之留还者耶。是可与达人言。不可与庸躁者言。铭曰。
粤昔大猷。文武道一。张则止乱。弛则修德。后世二之。归于陋狭。曰粗曰悍。为武之目。侃侃朴公。天挺美质。具备百行。武名儒实。案上一部。晦庵小学。读之以心。践履不辍。彼前之陋。挽河以涤。岂惟涤陋。亦迓天禄。有食有龄。子姓将百。为善之乐。莫公之若。为善之效。莫公之确。故人之子。拜书于石。苍苍凤山。与之同屹。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诗文集总名曰合刊韶濩堂集○花开金泽荣于霖著)
 补遗
  
黄云卿五十寿序(甲辰)
往年。吾友求礼黄云卿书于余。求记其所居苟安之室至再。余汩于公私酬应。不果以为。其后有客自求礼来者。道云卿弟季方之言曰。沧江不宜吝一言于吾兄。所谓沧江者。吾所号也。余于季方。未尝识其面叩其学。然槩以客之言。知其为能继云卿之文章而又能笃伦者也。今夏。季方走书定交曰。吾兄今年五十岁。吾必得子文以寿。子尚可视之以苟安之室乎。余读书。汗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十五 第 418H 页
出浃背。尤以叹季方之爱兄。去益弥切。而又以奇其善于求文。使人喘喘焉。手足并作而莫之偃蹇也。云卿始与余相见于京师。年才弱冠馀。已能以诗名噪一时。今其老矣。所造愈益深劲。殆将凌轹一世而不之止。夫湖南千里之地。峙以名山。流以名水。其扶舆磅礴清澄之气之感发为不凡之物。如云卿者。千载不几见焉。则其五十之年。固已据有屡百千岁不朽之久矣。区区人世修短之说。其何足与赘也。虽然自吾出游以来。当世文学之人。于圻得姜古欢,李丹农,李宁斋。于湖中得朴壶山,李脩堂。于湖南得李海鹤及云卿。极一国之选。而仅得此若干人。而数十年之间。古欢先逝。宁斋次之。而近又失丹农。盈虚聚散之无常。有如此者。噫。吾安得舍。然于此而不祝云卿于百岁之外也。且夫天下国家污隆盛衰。虽不尽出于文章。而非文章。亦无以极明污隆盛衰之故。而归之于太平。文章何负于人世哉。然而近之不足以饱于家。远之不足以荣于国。重以世好日迁。而见挤逐于蟹文左行之下。此云卿所以苟安一室而极于无聊者也。然惟其苟安于一室之中者。即庄周氏自托山木。引其天年者。而造物所以夺予之理可推矣。嗟乎。吾又安得平心于云卿之所遇而不论及此也哉。书此以遗季方。俾于其生日。读而颂之。且以为苟安之室之记。季方其许我乎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