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x 页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书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88H 页
答黄孟济(云河○辛丑)
一别经年。黯黯乎不可为情。玆纡惠讯。审重省无愆。愉暇玩诵。时以自省。伊可喜也。世间缠绕若是习尚之可恶。须当一顿摆脱。不容顾恋。如其日用应接之有关于事育之节者。则正宜随分善处。要在不害于义而不阙于当为之职。岂可厌苦而思超绝哉。至若理气等说。姑缓之可也。只大纲识得他万事之当然者是为理。其不合于当然者。气为之祟而已。由此而验之身心。扩其所当然而去其所不当然。斯为审覈于理气者。不必嘈囋于字句之间。出入于口耳之际。以为眩耀自矜之计而恬然自足也。幸贤者之先定乎主宰。而尽力于日用之常焉。则志气澄明。知见自透矣。勉之勿倦。深所企望也。钟日觉其衰。此不学之验也。可为少友戒也。见有蒙辈相聚。而室窄客繁。亦不能专其业可闷。馀不足相闻。只希自爱加懋。
  别纸
 丧中死者。其前丧之题主告祝等事。以死者主之耶。其子当主之否。
死者安能为主。当于丧出之初。已告于前丧之殡。而且告以从今馈奠葬祭等节。孤孙不得已替主之意。然后题主祝号。一以孤孙为主。
 妻祭夫。亦称府君否。
称府君。
 杖之别桐竹何义。
小记注云心如斩斫。貌若苍苴。疏云至痛内结。形色外章。所以衰裳绖杖。俱备苴色也。然则齐衰貌若枲。枲白色。故衰绖俱用枲杖。亦用桐。桐色白。又丧服疏曰父者子之天。竹圆象天。内外有节。象子为父哀痛。经寒温而不改也。小记疏曰桐随时凋落。母丧外虽削杀。从时而除。而终身之心。与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88L 页
父同也。桐者同也。然而恐不若上一说之为正义。
答黄孟济(壬寅)
新年又得书。恭审迓祥增祐。彩履贞吉。区区欣贺。心之天渊。诚吾辈同患。然惟其自无意于操存。故任他不管。致得如此了。苟自家要存得此心。心便在此。居敬闲邪。接续不舍。则涵养之久。气驯志定。自可无走作。惟依此试用工如何。且道心之于天于渊。果何所事哉。决知其妄行之无益。而犹不思所以检防之。则岂非自弃其心于无用之地乎。人有一片弊毡。尚不肯弃转于街衢之空旷。况此一身之主宰莫尊之天君。不啻若金玉之当十袭而宝藏之者乎。念之至此。不由不用力于操存也。才者性之能而情之材也。如仁是性。恻隐是情。而其能恻隐是才也。气清则才无所拘。气浊则才不能达用。故程子以禀于气言之。犹言性而兼言气质也。孟子本意则只指理之能然者而已。承欲月内一枉甚企。然远涂何可预正也。惟冀勉勉慎行。
答黄孟济
雪屋寒慄。得珍椷为邹律之暖。稍以自慰。且审省履佳相。为之庆幸。口体之养。亦须竭吾力之所及。然止于义而已。义之不到处。则便可一刀断割。不容系恋。况思虑攘攘。终无益于区处事务。不若存心恬虚。事至斯应之为煞有头绪也。望须随处加念。毋至颠倒。钟只与少辈聚首讲伪学。亦足自守。彼满地跳踉。只任渠自由尔。百世在前。天心不坠。彼何能为。古之君子遇此等时节。皆以密修实践为急。未曾以旗鼓相当为快。盖微阳政宜保养。顽阴竟当消铄。此理之常也。所询人心道心。皆从心之发处立名。非指心体也。序所谓虚灵知觉一而已者。该体用说也。所谓为知觉不同者。就用上说也。静而知觉不昧者体也。动而知觉有别者用也。不可槩以知觉全谓之用也。道心之为主。无间于动静。然动处尤可见其主宰之妙。不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89H 页
可以其为主而便专认为未发之体也。以道心为体。人心为用。罗整庵之谬也。岂贤者未之考耶。岁暮正几欢愉。迓新增吉。
答黄孟济(书传疑义○癸卯)
 分为六卷。未知本是几卷而分为六欤。或云六体。
古本每篇为卷。集传以虞夏商书各为一卷。周书为三卷。是为六卷。六体之说非是。
 尧典当分几节看。熊董诸说不同。
随人所见而为之节。各有意义。不必有一定不移之节。
 愿者德之贼也。不可谓之德。且谨愿而恭恪则不几于胡广之温柔谨悫以取媚者否。
乡愿外为谨悫之饰而盗其名者。故谓之德之贼。若内有谨悫之实。而外济以恭恪之行。则何取媚之可拟哉。恭有庄恪底意。不止于温柔承顺而已。
 愿恭以上为大夫之德。而以下为诸侯之德欤。抑统言九德中有三有六欤。大夫三诸侯六。其为德更不可添损否。
只是九者中或三或六也。此言有其三。足以为家。而非必使大夫限于三德也。有其六。足以为邦。而非必使诸侯止于六德也。若其下于三下于六则不堪为家邦。
 安汝止则止至善之谓也。此安字与大学能安之安同否。然则舜才到能安。而不及于能得欤。抑谓得焉而安安否。
知止而能安。得止而安安。皆在所该。惟几知也。惟康得也。
 虞宾德让则丹朱已化于德矣。舜当让位于朱。而卒让于禹何也。
观感之得。而只是一时革嚚讼之行矣。岂遽造于克明峻德之地乎。观于禹所谓傲淫者则其实未尝改德可知。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89L 页
胤侯之征而不能行羿不道之诛。只声羲和之罪者。以其势不可制也。然而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起。其势不敌何也。胤侯之势。百倍于汤文。而羿不过一侯。以天下之大。困于一侯。止责其党之废职。胤侯其小勇哉。
当时羿执国柄。党恶者布满天下。不可以遽加讨而挑祸也。羲和为其腹心。而亦不可直声其罪。乃执其旷职之罪以讨之。阴剪其羽翼。则事势之极艰危。可推而知也。胤侯之智勇。岂可小之哉。汤文之起。初何尝有心于敌夏殷也。及其行仁布德。积许多年。而天下归心。夏殷之恶日甚而为独夫。然后始乃不得已而有鸣条孟津之师。其势若摧枯而拉朽矣。不可与胤羿之际。作一切观。
 既有逸德则不可谓天吏。且逸不可谓德。
天吏固不当有逸德。故方行天讨。而惧其或有逸德。非谓逸德之犹可为天吏也。德之过者谓之逸德。如义之德而过则为残忍。这德字当歇后看。
 义礼二者。为建中之单方。更不添一事而足否。建与执中之执。同异否。
内而以礼存心。外而以义制事。则众德自在其中。大凡道理举着一事。便自通贯。初无欠阙。如孟子言以仁存心而礼自在其中。朱子言敬主乎事而义自在其中。惟勿患其或不足而汲汲用力于存心制事之工。如何如何。执是有得于己。建是立标于民。
 降衷之衷。是命欤性欤。与上篇建中之意同否。
衷与中。皆无过不及之谓。衷者天理之当然也。天以是降于人则谓之命。人得是立于己则谓之性。推出而见之行事则谓之建中。
 胤征之厥后惟明明。太甲之惟明明后。均是谓明明德之君欤。
此非有意于论明明德。然后之所以明明。非明其明德。不能。
 克一之一与一德及精一及一哉王心之一。同异何如。克一。集传以本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0H 页
原统会为言。当以何者为德之本原也。
许多一字。俱是一义。盖纯一无杂之名。而克一之一。就心上言。心乃万理之统会而众善之本原也。精一之一。亦指其本心之正也。自行道有得而言则谓之一德。德乃心之得也。
答黄孟济
来斯之贲而别去之黯黯。人情将何时而足也。得书审别后行休。又堪敌一番贲然也。忽此月易。恪询侍䌽增祉。春荒已属往劫。南风且以无麦告。哿矣富人。寒厨菽水。将何以为欢。远念不任忉怛。所课近在何书。书不可不深味。味此则可以处穷。可以立命。可以悦亲志而饷天祺矣。是则又区区祝也。钟困顿衰泐。无以为状。少辈亦悠泛不立。有闷而已。桃藁始用标签略注。事烦神倦。姑且休歇。今因本家及贤者书示劝以直行涂乙。故方欲依此下手。然去就之际。甚觉惶恐奈何。省茔之计。非不夙夜。而脚软难于役远。冗绊难于宽暇。年饥难于为客。将何时而脱此三难也。思之怵然而已。
答黄孟济(甲辰)
顷书未覆。失之匆攘。今书踵至。深荷不较之盛也。敬谂清履保啬。甚慰。俭岁屡匮。旨养有缺。焦心料理。自当奔走于采拾。苟诚孝到时。亦且随遇尽职。乐而忘忧矣。示及许多病痛。足见自省之密。然此别无方法。惟发愤作誓。更不作此。便是治之之良剂。今人之开口便说自家阙失。向人铺摊。疑若为谦己求益之勤。而夷考之则适以此资谈说而沽直名。平居云为。依旧是知病而益病。纵有良剂。都不肯实心吃服。以求其良己。钟之愚窃尝惑焉。玆于贤者之叩。亦不敢多费辞说。只冀贤者就圣人书中。领取一二语切于吾病者。服膺而力行之。则久久见功。百證随化。将不止于对一證而觅一剂。以求效而已也。仰惟谅照。前留草录。日困冗汩。无暇玩商。徐当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0L 页
看如何尔。桃藁为乃初子善相强。对头作丁乙。稍觉了债之为清快。然序状之嘱。非陋拙所敢承。以是旋增赧缩耳。亦冀恕谅。
答黄孟济
种种有来书。而便风每纬繣。裁覆不能以时。方欿然以自讼。乃贤者不与之校。而又此加讯。深感见爱之无已已也。即此秋凉。省节清福。区区慰贺。谕及自省而自悔。此是改非从善之几。区区甚喜。但贤者平日往往将自己病證。历历陈铺。又却将一般道理。漫漫地敷演赞叹。似乎作一时谦退之例美。而资谈说文字之工而止。殊不见其有掴棒自励之实而得切问近思之旨。区区又不能无疑也。只愿贤者立得个一副真实心。以求是而力践之为务。则到他知未至而力未及处。亦必有真切愤悱。发于辞色。而不至如此漫漶包笼而已也。幸深惟而自勉焉如何。钟喘暑逢秋。又困软脚之證。衰状宜有此。不足怪叹。国忧民计。不能不焚灼五内。痛哭流涕。将何及矣。念后则又将南下丹丘。谋举缅于亲茔。归栖早晏。未可预卜。侄少辈皆悠悠失课可闷也。
答黄孟济(乙巳)
得贤者三冬于此。而以钟愦愦屑屑。自作倥偬。未曾一事相发。岁暮送别。此怀可有既耶。日前获惠函。以审献发而来。省事加卫。启居和平。稍纾悰郁。学之道只消得为己二字。已该得无限实事。来示却将他作迂缓不切之语。更欲别求明理一路。是无他。盖未尝一日实用力于为己。而只把做两个字看了。举头见世之学者。谈天说神。评理论气。出入有无。可惊可羡。故便欲褰裳而涉其津。此其心已驰于外慕矣。岂为己之至意耶。所谓明理者。亦只是为己一事。亦非有杳冥漭荡不可知之理也。只于日用事物之间。身心动静之顷。读书修辞之际。莫不有当然之道理。审察而体认之。务求其至当而恰好底。便唤做明理工夫。如事亲当孝。而其致养也。养其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1H 页
志当如何。养其体当如何。其有过也。谏之当如何。顺之当如何。颜色也当如何。进退应对也当如何。逐一一究其当然之道理。是为明于事亲之理。推而至于百度万事。莫不皆然。是为明于万事之理。万理之明而一心莹然。无所疑晦。则性与天道。便不外于是矣。为己之门庭阶级。孰切于此。正愿贤者试以此吃紧做三五年工夫看。自当意思稍别。不似今鹘突黯黵底样子。悦之不已。将欲罢不能矣。如其无验。钟当伏妄言欺人之罪。而更不敢开喙于贤者之前矣。惟贤者谅之。时虞非避地可免。前已面悉。今复有云云何也。以贤者地休论外至。只当另谋佃耕可资之处。俛首力穑。以养老而已。是亦何可易办耶。涸辙无以相濡。秪自介介。
答黄孟济
凉秋恋想。老情愈弱。书来披复。稍以慰泻。第谂重省茂祉。启居珍啬。尤可颂仰。沿海秋稔。未委石田之入。可无菽水之太窘否。忍饥读书。处约励行。正是从上圣贤得力处。每得来谕。殊无着实沉深底意味。却将浮辞漫语。做了声气。转没收杀。甚非平日奉勖之所期也。一念之发而必察其善恶。祛其恶而充其善。一事之应而必审其是非。舍其非而循其是者。岂不曾苦口相告乎。此虽拙法。苟其实下手。宜若有得之而乐。未至而不敢不勉者。而乃只作一番说话掉过了。又别求一般说话。悠悠张皇。左罗右周。如此而其有望于实事入手。实理会心耶。甚为贤者讶菀也。其自今须痛断这样虚證。便刻意硬脊。凡读书应物。存心制事。一一必求其善与是者。而执守之体认之。久久不已。自有所到。不宜如前耽虚骋空。以资口耳而已也。幸惟谅之。
答黄孟济
冬日尚未寒。得书审省事连卫。慰幸无既。日用之间。已有所着力矣。而犹欿然不自足也。每书必有求。顾无似自困颠倒。何能仰副。惟贤者之谦虚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1L 页
如渴。是可钦尚。至若所谓节度次第者。则贤者其果昧昧然无可下手耶。贤者之于小学大学二书。已能口诵而眼熟之矣。其许多阶级之森然而整整者固自在也。但患不肯实用力。何昧昧之有哉。特贤者之所耽慕企羡者。乃在于今之君子高谈性命。综覈象数。出入有无。以为夸耀者尔。是则钟方自知不足以及此。其何能为贤者谋耶。理也者。事物之当然底便是。初非玄妙幽遁不可捉摸者。吾心之善恶。遇事之是非。自有显然易知处。且从此处逐一照顾。不容放过。此为穷理实境切问近思。以类而推。久而不已。则其高且远者。必有所至矣。幸贤者之自反而有勉也。馀不暇悉。钟萧索日甚。忧思日集。浇茔之行。又似不如料。临纸悒悒不能平。
答黄孟济(丙午)
邻有便。失于临时。至令惠函有来而无覆。歉恨曷喻。第审顷有翔矧之忧。想至诚致养。以时收泰复之功。怡愉朝暮。尽职于日用一事事。渐有实理可循。实味可乐否。此学不专在读书。然有馀力。决不可怠慢自便。即当以圣贤之言培灌之。熟久浃洽。自当意思自别。真元充旺。外间邪说。不足以动我方寸也。吾道内自有礼乐刑政。纲领条目。井井不紊。持此以往。可以范世。可以开物。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特人自不省耳。所喻新学之部位整整。此诚程子所谓三代威仪。尽在此者也。然而其大本大体。毕竟不是。决不可以荑稗之熟而谓五谷之不如荑稗也。如何如何。钟尚不死耳。无可相闻。少辈悠悠懒散。无一人至死不变底气象。岂皓天之相忘耶。叹息不可言。许多非远书可罄。只冀努力自重。以副期仰。
答黄孟济(丁未)
续承惠问。深慰甫田之思。况惟比日。翔栉复常。灯火可亲。尤何等颂仰。钟病状一味愦愦。无足提溷。示喻缕缕。甚荷规警。但贱祟良由衰證之促符到耳。非别有致然。如以忧世忧国而成疾则孔孟朱张当不离于床笫刀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2H 页
圭之间矣。钟之愚其何能有是耶。特不欲久视于斯世尔。明日子敬入地。丧予之恸。非敢云尔。而悼道无托。不禁老泪之交颐。替送叔章。操文往酹。神思惝恍。殆难支裁耳。馀在夹覆。不罄。秪冀雅照。
  别纸
吾儒之格致。以事物之当然者为主。而气为之资具辅相而已。彼之所谓格致。专以事功为主。而气为之头脑。规规于制造之末技。而不致力于道理之当然。此正子夏所谓虽小道。必有可观。致远恐泥。君子不为者也。中华圣人之开物成务。何尝无许多聪明睿智也。彼之理化光电等学。固在吾范围之内。但百工之事。非一人之所可尽。故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大人则穷理以诚意正心。究极乎修齐治平之大道。而彼小人之各专一艺。各通一智者。皆奔走效能而为之役焉。此所以六府之修。必以正德为重。五行之治。必以五事敬用者也。大学格致。吾圣人相传之真谛也。设使故在。亦只是略揭道理之当如此而已。岂可一一指析于气化琐细之端。以资工商兵农之末利淫技。如今泰西教科之书哉。示及或说。只堪一笑。彼欲以小人之见而窥测夫吾圣人吐辞为经之大襟量。坐井而观天曰天小。正此类之谓也。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气之所聚。理亦具焉。今之机器神怪。疑若幻化。而其实则莫不有能然之理使他得如此。初非别样异气弄得自尔也。但圣人则必因时以立政。不先天而开物。其在上中古昔。凡用物之创造者。皆如是而足。不宜讲究忒巧。费尽机心。以斲害大朴之风气。以阴启淫邪之情欲也。由今之习而不御之以古圣人主理循理之法门。则毕竟气机相胜。情欲相攻。人之类灭矣。乱极必反。理之常也。为吾党者。盍加勉于道理之正。而守死以俟天乎。孔孟生乎今之世。则其出处做措。未知当如何。然枉己而正人。其必不为也。圣人之忧世。岂非至诚。但不曾屑屑以自衒耳。如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2L 页
有用我者。必将以仁义之道告之而已。若其机器之已作世用者。则恐亦因时以利其用。御之以道理之当然。不能遏绝而禁阻之。如俗士胶固之论也。
今五洲开通而群教竞炽。然皆不足以御世理物。毕竟相率而归吾圣人耳。子思所云莫不尊亲。夫岂诬哉。恨吾老将死。不及见也。
游外洋者。其心不在于为国。不在于学技。只是通习外语。谄结外人。以谋目前自利而已。则其才智之优劣。何必论也。从古人才。多出夷狄之云。殊可骇叹。舜文之生。虽云夷服。何尝是绝域外徼之不载于版图者耶。只是中华之边裔耳。
答黄孟济(戊申)
前书久未报。病人事可恕谅耶。春已暮矣。敬惟省节际玆若何。且从友朋群聚。朝暮以讲习为乐否。已读者固当温绎。未读者亦不可不成诵。凡书须熟读浃洽。令其自然成诵。方可持久。又可以时思绎而次第有得。岂可以难于成诵而便自卤莽涉猎而止。规规于小注之间。以资临时口谈。而无补于实得也。如此则秪益生涩危殆。而不见有自得之验矣。大抵是欲速之心为之祟也。须戒之如何。钟今年来。病状日就凘顿。自分不能久于视听。固所甘心。惟同志之老者日丧。少者皆悠悠不力。吾道之托。将于何地也。是则不能不耿耿耳。
答黄孟济(己酉)
屡承远讯而漠然未及报。不惟病懒致然。亦便梯之动值纬繣也。想贤者亦已倦矣。子善来。凭审近日省节万护。区区慰幸。但有先阡天水之扰。此世此事。尤难发落。未知其间已据法归正。快伸孝恳否。区区溯往。钟作止若可支吾。而神形已强半凘坏。自分不能久于世矣。所忧吾道无寄。后生皆悠悠不力。皓天其终忘之耶。前来别幅诸条。略覆以去。所未尽者可推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3H 页
谅也。恒斋遗草。谨与子善费数日对勘。然昏愦恐不能梳洗得无憾。可更博访于具眼。图成净本。然后乃堪付梓。不宜如此草草了断也。惟在仁门佥谅。自馀许多。子善当备陈之矣。并惟照裁。那间可一顾耶。惟勉勉克究素业。以副悰仰。
  别纸
濮议当时只称濮国安懿王。盖朱子所谓礼数太薄者也。程子则谓当称皇伯。盖濮王是仁宗之兄也。
大院君之称。我 朝典礼也。既加大字以别之。与凡他府院君不同。恐无可议。
人无二父。既唤所后为父。则不可又唤所生为父。故朱子说如此。盖呼之以伯父叔父也。今俗亦称曰大阿爸小阿爸。情爱虽至。而名统不可二也。仁宗既曰皇兄则当称皇伯无疑。故朱子谓此甚分明。兄亡弟及。殷礼也。父亡子代。周道也。汉以来或有兄弟继立。而不以父子之世为数。故成帝之言如此。
我 定庙时册 太宗为王世子。盖其时 太祖犹在故欤。
封赠之及于三代。我 朝之制也。 后妃之亲。亦从诸臣之例。
汉宣之于戾园。既为私亲则不可称考。光武则自宜追崇其四亲而称考矣。乃自继元帝之统则后世君子。亦或非之。我 朝之追崇所生。已有。 德元二宗之典。故于 庄庙亦有此议。
答黄孟济(庚戌)
沧桑已翻而故人尚不忘耶。书来一涕。何以为心。但审省事晏重。篪床有吉干。粗慰恋仰之私。示意颇有沮丧自废之意。固人情之同然。然从古值此者亦何限。惟夷险存亡。处之不失其度者。盖以国有时而可亡。人道不可一日而不修也。此金华诸君子之杜门讲道。以传斯文之脉于来来者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3L 页
也。惟贤者之愈益发愤。日加鞭辟。期有以不堕于夷兽。而无负乎天地所命之中。尤岂不刚健光明大正真雄之为耶。如钟朝夕待死。不宜视此而遂解体也。万望在意。愁乱不能悉。
答黄孟济(辛亥)
春雨苦人。际承尊函。以谂汤候弥留。又觉闷人。至爱致养。想无所不用其极。百神阴相。第当有脱然清夷底时节。是又区区拱祝也。废读虽可念。然眼前当行。孰急于事亲。夙夜匪懈。求所以尽子职。此便是明善诚身底境界。为学之实。何待乎日用之外也。至若世之色举而高蹈者。岂不诚快豁哉。如贤上有笃老。下无以自资。虽欲直情径行。其可得乎。况九宇荡潏。无往非黑风鬼关。陈文子所谓犹吾大夫崔子者。诚亦可念也。无已则只据脚下自办做金华山。亦一道也。谅之可会矣。鄙状无足奉告。自馀非书可述。秪冀忠养膺福。履贞俟命。以慰远仰。
答黄孟济
便中得书。以审汤节已复常。可认诚孝之格也。但室中之忧。膝下之警。层次恼神。旋庸代闷。天之于善人。每每将忧患困艰拂逆之。令他锻鍊磨砺出来。盖欲玉成之也。此意不可虚负也。惟在在尽心。无忽于当行之常。则心存性坚。凡事可次第得力矣。才有暇。便将圣贤遗训。玩绎融会。日加培灌。则事理相涵。益觉知行之交资而不可偏废也。是切冀仰。乃初之日勤溉亩。亦自是养亲营家底节度。特于日用之间。不忘其平日之所讲者。而随所事逐一踏将去。则这便是实学。吾知乃初之不似馀人之泛泛于冗干之末而已也。英洞诸君。极可钦叹。幸与之切偲而相夹持。以成乐聚之实。如何如何。辛生之夭折。闻之惨噩。兰摧玉碎。种种愁人奈何。此间无善状可告。远书不必覼缕。
答黄孟济(壬子)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4H 页
承书多荷不忘。然富年多朋邻。壮心多综干。岂若老废寡徒。百为俱亡。而寸心之不烬。独耿耿于久要同人之苦哉。知读麟经。此正今日之不可不讲。深仰吾贤友之能办得此。不贰以俟之志也。古人已云春秋难看。盖非卒乍可究。惟当如杜元凯所谓优柔餍饫。海浸膏润。然后庶可窥其一二。且须积力于语孟书礼之间。而融贯于心法之微事理之精。然后方可语此。苟非然者。其不以为断烂之报者鲜矣。强意揣摸。亦成穿凿。毕竟与笔削之本旨。相去不啻万里。鋾于此常患其不能通。而及此颠沛。尤恨立命之无资也。俯询数事。何敢臆对。惟不敢讳拙护短。以自阻于丽泽之益。略录于副札。幸更以见教。寒泉盛集。闻之神往。第未知所讲者何书。所发者何义。窃愿因风得其一二也。贤者亦宜赢粮挟笈而从。乃自便于孤陋之计。而喜与不胜已者。低回游衍。区区不能无讶菀。每得来书。其负咎自责。非不恳至。而辞气之间。殊无沉潜驯雅之味。率多虚徐畸仄之态。此恐自安于小得。而不肯与乡里胜友。切磋以资益故尔。幸加念焉。贱状碌碌无可奉告。少辈课日为文字戏。然亦无补于进修之实奈何。凉意稍动。可无一顾之勤耶。可思而不可望也。
  别纸
隐公之自处以摄位。可谓有让德矣。然桓公未尝即阼。君位不可久旷。则隐之为君。固自若矣。何可以摄位而贬之也。况政可摄也。位不可摄也。纪年之以隐而不以桓。自无可疑。周公之摄。摄其政也。何尝居天位而臣万姓乎。
曰王正月则其为时王之正月者无疑矣。其馀诸月。皆当以此而推也。春者阳生之候也。子月之一阳。丑月之二阳。寅月之三阳。皆可以为春矣。其曰春无冰者。可见以一之日为春也。夏正固民时之善者。然其或歌谣之作言辞之发。则周人亦多以夏时见称。而至于纪事之书则恶得违时王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4L 页
之制。而遽行改正朔之权耶。蔡传之谓不改时月。恐未可信。
为君讳为亲讳。亦自是臣子之大义也。圣人岂敢直书君父之行弑耶。隐之书薨。为桓公讳也。薨而不地则亦未尝不存微意也。问昭公之知礼而犹当讳其不知礼。况于弑君之大恶乎。臣为君隐而直在其中矣。
答黄孟济(癸丑)
病中得手疏相问。足抵一晤。且审守制于茔下。为谨礼专哀之图。甚羡且可仰也。既为此图则凡百尤加兢惕。无惹人讥评为佳。所询朝夕展墓。有哭而无拜。或者之谓有常侍之义者。亦非无据。然古人于平时定省亦皆有拜。以此言之则拜之亦无悖于礼。但哭尽哀乃拜为宜。有吊者恐亦可录置一簿。以志哀感。与在家无别也。朱先生之在寒泉。不拒来学。东莱之居丧也。送子受学。夫岂非礼而朱子为之。如有徒辈实心相从则不可绝。然若如今世之为塾师者而聚集冠童之不入规矩者。喧呼杂处。则恐其不专于哀慕。而反不若在家之奉几筵也。此须谅宜而处之。鋾添寒疾数月不起。其将渐就凘灭也。斋中少友。或往或来。而不得躬率以正。纸上咿吾。其何裨于实地耶。甚觉缩忸。馀不能备。
答黄孟济(乙卯)
三燧电迈。孝子之琴已切切矣。早欲以一书奉问。而病懒日甚。含意未遂。但得与胤哥日夕焉。未始谓与乃公隔阂也。玆承惠字。敬审省节保重。甚慰远悰。当室干务。自难专力宿业。随暇玩究。随事体验。莫非学问践履之实境。幸勿以丛冗而推诿之如何。胤哥姑令从方叔授读。其端详可喜。来头所就可期。然望之于子。不若自勉于躬。可另念否。鋾神思形骸。今无复可支矣。已立戒断文字之役。虽至亲宿交先贤巨迹。并一切谢罢之。贤者岂未及闻耶。玆于辛氏之请。不能奉副。亦可戚也。惟照谅焉。
答黄孟济(丙辰)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5H 页
久阻曷不忉忉。犹以德音之不遐为感幸也。信后月已易。更惟省节加重。随遇反求。不失所以自守者。则贫而可乐。何必专让于古人也。西铭不云乎。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此天心之仁爱我者也。而我却不能顺受而奉承之。其罪不亦重乎。幸念念而毋忽焉。乃初忧中节度近何如。能不废讲学之功。以继述遗志否。每为之憧憧。如鋾病日剧而死期将迫矣。其何能自力以补生平之阙耶。儿子悠悠不长进。斋中少辈亦无大段堪倚靠者。亦系运命所驱。谓之奈何。大溪旅榇以上月晦返。殡于本家。盖缘家间众论之力主必返也。襄奉当在今晦来初。远近知旧不可不临圹相送。贤者亦可待启告一动耶。英洞诸友亦应有偕行者耳。得便卒卒报此。
答黄乃初(复性○癸卯)
春而联贲。林屋生香。夏而获书。荤胃唤醒。玉人有惠。何敢忘之。况审日用孝友。体履增休。区区慰仰。以沉静之姿。下纯笃之工。又锻鍊于贫穷艰楚之遇。以增益其所不能。将所诣之愈往而愈高。愈处而愈乐矣。是不任倾向之至。钟老益多过。无计洒濯。少日悠谬。追悔曷及。尊先藁丁乙之托。岂敢自外。终恐涂攃胡乱。秪坏净本。以是徘徨逡巡。未敢遽下手。且因应接繁冗。未易拨隙就闲。姑俟下回作如何究竟尔。别录所询。一一是体认中起疑者。而愚昧卤莽。有对而不能中理。幸勘照而更驳惠之甚望也。
  别纸
 大学之序则先致知而后诚意。其等有不可躐者。而朱子曰物未格时。意亦当用诚。然则诚敬者彻上彻下之工。而程子所谓思虑不诚则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此亦物格前意诚之意耶。两个诚字。似有浅深。
所论得之。详见大学或问论格致条。
 传文十章。虽文理接续。血脉贯通。其中次序节目。各有间架。亦不可使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5L 页
相参错。而治国平天下两章。未甚分晓。治国则引康诰如保赤子。平天下则引诗民之父母。所引之意。别无差等。抑国与天下。所治者虽有大小之分。而其为治之道则一欤。
大小之分而为道则一。亦得之。但如保赤子则释之以未有学养子而后嫁。此见由家而始。及于为国也。民之父母则释之以民之所好好之所恶恶之。此见絜矩之所及者。已均齐方正矣。是为微别尔。
 能尽其性之尽字。尽知之谓欤。尽行之谓欤。
能尽其性。本于中庸。而章句谓知之无不明处之无不当。则其兼知行言可知。但如易大传及此序。与穷理及聪明睿智作对说。则行字意较重。
 南轩答朱子书曰虽已发之后。中何尝不在里面。里面二字。指吾之方寸耶。指事物里面耶。朱子所谓在中之义。犹曰在里面底道理云尔。则是乃状性之体段。而前辈或把作事物里面看。未知如何。
指此心里面而言。朱子则就此心上。以未发已发。分在里在外耳。若指事物里面则是程子所谓事事物物。莫不各有天然之中。非就性情之未发已发上说。
 今之学颜子之学者。处颜子之陋巷。使其父母在堂则必躬执樵爨。服勤至死。而犹恐滋味之未极。便身之无物。奚暇而寻所乐处。抑乐处只在此耶。朱子曰学者但当从事于博文约礼之诲。以至于欲罢不能而竭其才。则庶乎有以得之。若颜子之聪睿则两件事。或可齐头并进。下于颜子者。何以得之。博约之方。可得闻欤。
随其所处。竭力尽职。只循道理之当然。不以穷约而咨怨。此便是乐处。博文约礼。亦只从应事接物上磨鍊将去。初非专靠书册。终身兀坐。废务旷职。然后为得也。古人固有朝出耕暮归读者。今患不由尔。何曾博文之无暇乎。志苟立矣。且如此循循做将去。自有所至。不当预忧我才资之不及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6H 页
颜子。而遂自画于养亲读书之节也。博约之方。只穷理居敬四字已足矣。便从今日下手。不容迟疑顾望。别求奇捷之方。
 古人云读千书而含糊。不如读一书之分明。顾惟昏慵不但含糊。读了后全然昧却。未知读何书而能终身行之。
此在自省加勉尔。非他人所预。然古人有以一言而可终身行。况一书之多而苟读之精熟。何患其受用之有窒乎。今且专力于鲁论。而辅之以邹书可乎。
答黄乃初
遏音哀均。两度得书。而因循稽谢。纵缘便忙。亦坐性懒。既悚且惭。不敢望仁恕也。今已聿暮。恪惟堂闱节宣增休。省退典学。知行并进一格。区区甚仰。终身佩服之示。钟不敢当。惟朱子所谓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者。此钟之所欲从事而未能者。而每举似于朋友以相勉者也。今于贤者之枉索也。亦可以此仰塞否。钟盗名盗恩。罪不可赦。 圣明至仁。尚缓谴罚。常居恐悸。无以定神。且困迎送之扰。漫阙三冬之足。少辈之相从者。亦无暇检摄。如此悠悠。将几何而不颓堕无底耶。此状丑差。孟济当详言之矣。匆匆不既。
答黄乃初(甲辰)
秋怀寥落。政切同人之思。忽此承书以谂。侍履康迪。粗慰区区之衷。涵养非必静坐擎拳而得。虽其应务之纷冗。而犹主一齐肃以临之。周旋于义理之正。而勿为私意之所挠夺。是为无时不养。惟随处照管。随事顺应。用力之久而自当有得。别纸所云。大槩甚正。在体贴而实办之尔。非专以讲解为了当者。是不任期仰之切。钟百疣萃身。无计刷澄。有悼而已。自夏来非病呻则困酬应。不遑作閒商量。俯嘱状劄。并未入思。深惧其逋慢也。俟少晏另当依戒。可照谅也。临纸匆匆。多少不既。馀祈以时懋学。要在必行。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6L 页
勉成实德。
答黄乃初
新春恋想方切。际获手字。审志养神相。讲学体认。两下做工。甚慰颙祝。夹录数条。足见致思之精。区区恐无以相发也。草草答去。惟回驳是企。大要惟低心下气。审求其易知者。涵养其已会者。谨之于日用之节。循循而向上而已。贤者志定姿驯。正好向朴实头着手着脚。不必汲汲于责效而遽希其豁然无碍也。尊曾王考公事状。重违勤嘱。玆始缮呈。然深愧其迹美而辞芜也。望惟照谅。凡述前人。须要其简而确。以全真面。世之欲张皇夸耀于分外。以致文胜而没实者。却可戒也。贤孝必不为是也。钟缅襄虽举。而闹端之起于意表者。屡来相炒。此莫非不孝有以召之也。悲陨惶蹙。宁欲无生。愦愦不能长言。
  别纸(孟子疑义)
 
孟子序说。有序诗书语而今无考据。
谓序次诗书也。想因孔子所删而修之尔。
 孟子之学。归重于气云云。
孟子开口便说性善。便说仁义之心。便说何必曰利。便说莫善于寡欲。如何云归重于气否。人之有是气而不能以义理养之。遂至于炽荡而悖义畔理。故又说出浩气之当集义以养。夜气之存其良心。皆所以归重于理也。气者理之资也。无是气亦做出事不得。岂必斲伐而尽祛之。方为主理之学耶。集注所谓合乎道义而为之助。谓气为道义之助也。非道义之为助于气也。所谓有些英气者。亦谓义理之纯然。而但其发露有迹。不若孔子之浑然。非谓其学之以气为重而为气所动也。这英气亦只是义理之气。
 知言是穷理事。而理散在万物。何独于言云云。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7H 页
当是时。杨墨之言盈天下。淳于髡,许行,告子之说。纷纭于其间。诬世惑众。而天下之人。为其所动。事物之理。颠倒错谬。故孟子必以知言为不动心之方。知言则乃穷理之验。
 告子勿求于心。朱子谓陆子静静坐澄心。却是告子外义。然则澄心者涵养之工。求心者致知之谓耶。
澄心固涵养事。然若于平日不曾察见于义理之精微而执守之。则将涵养个甚么。求于心者。即反求诸心而察其义理之所安也。亦致知之一事。
 告子外义。是全不识性者。而易文言言义以方外。
曰义以方外则是便以在内之义而方其外也。如长人之长。长者在外而长之者在内也。
 范氏曰百虑纷扰而所谓至静者自若云云。
范氏之意。盖谓百虑起灭。而心之本体则未尝亡也。然其言忒怪。不可据以为训。纵使涵养纯熟。方其动也。体便为用。夫焉有至静而不动者。块然于扰扰之中耶。只当从事于居敬之工。熟而且久。自当有验。不宜才一下手。遽欲认取未发时气像。终归于寻觅安排助长之病而已。如何如何。
与黄乃初(乙巳)
远顾可感。而无以相益。愧不可言。别后秋尽而冬。世讧尤骚屑。恪问温定启处。增裕怡颜。退私横经玩味。乐而忘贫。不以外至而挠其本原否。贤者姿气沉静。可以积道。但少个刚猛直前之意。幸须点检。稍加振拔之功。区区甚有望焉。闾楔已募工而告成否。板上之需。本非无状所堪。而重违勤嘱。仅缀数行以叙之。且系以铭。辞俚而浅。恐不足以昭阐懿迹。可扯弃之。更从玄晏家求之。用光先烈。岂非至善。桃翁藁姑未再商。然窃观子善之意。似欲增添许多。抹改裁润。此非所以恪敬奉先之道。亦非钟之所安。惟益删益寡。以臻其精。此为无憾于孝思尔。万望加谅。
答黄乃初(丙午)
神之死矣。形壳面目。岂堪谓阳界物耶。故人虽厚。宜亦置之相忘。乃谬爱亡已。既辱临贲。继以存讯。苦苦邹律之温。能令枯萚更春耶。念之太息。此世吾不省其为何世也。为鬼为兽。罔昼夜额额。人类将何归。吾道将何托。古人有言曰千秋必复。理之常也。弟子好学。天不忘也。天于今日。果忘之耶。每念贤者性气沉静。志行端确。可以有守。可以进前。想于日用之间。蹈着实境。益究至理。以为安身立命之地。而吾侪将死。庶有所倚仗尔。深居注望。未尝不一日九回也。惟贤者以为如何。尊先藁留此已久。而苦于病疲。未暇寓眼。逋慢可诛也。第俟春开。徐属商量。不至甚妨否。得便略报。不能细悉。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7L 页
答黄乃初(丁未)
乱世得一晤款。殊非易易。而病物僵废。乍尔逢别。秪增怅菀。玆复得书。荷所以见爱者甚周悉。感铭可有既耶。第审省节。履近万卫慰幸。但堂内有丧。情境绝悲。为之溯往憧憧。三年读七篇书。以俗子看似苦迟钝。古人之半年西铭。正恐煞有事在。非苟为泛泛尔也。钟之所期于乃初。岂涉猎驰骤之谓耶。愈迟钝愈着实。正是立命处。望遵此加懋。寸寸踏实。惟笃守于内。勿强慕于外。如何如何。箴铭之索。非病里可强副。况枯禅冷钵。焉有滋味可求耶。使乃初而诚欲从事于常目。则如古人许多箴铭。得一作弦韦佩服。已自有馀。又何须于不足有无之陈言耶。幸乃初之谅察而加恕之也。夹询强疾作答。深恐误问寡之至意也。如有未契。须更驳惠。疲甚乱草。惶仄何喻。
  别纸
 忌祭轮行。
退溪尝谓此等祭轮行。无大害义。然栗谷则曰忌祭轮行非礼也。虽不免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8H 页
轮行。行于家庙。庶乎可矣。南溪则曰虽支子家具馔。祝辞必以宗子名。盖退溪则因当时俗例之有此而云。栗南二贤则据礼以明重宗之义也。今世既无此例。宗子家虽贫。支子为之轮办祭品。而行祭于宗家。告祝以宗子。无废于奉先而必尽于敬宗之节也。何必以自办之多而便行于其家耶。是则祖先亲未尽而无端递迁于宗家也。其为未安不亦重乎。
 考妣忌同日。
自昔合祭之家则固无所拘。若其单设之家则恐当具二分馔而一时并祭。各祝以告。如祖祢忌同日之例。似不可以同日之告。而独行合祭一祝之规。与诸先祀礼成斑驳也。如何如何。
 父丧中祭母纸榜。
主有旧题。自当无改。纸榜则题于临时。书以亡室。果似未安。此等处恐不可以不忍变在之义。一例推去。只当作显妣之称。方惬人情。盖纸榜标记。有异于庙主之体面重大也。
 神主未成。
今俗例伏惟尊灵下。只云因旧凭依。或加魂帛仍存四字于神主未成之下。似更分明。
 饭馈鬼使。
丧家之设饭饷鬼。此是穷陬委巷之陋俗。礼家则无此。未审仙乡亦或有此否。此等决不宜循俗。
 纸榜参降。
退溪以为既设神位而有纸榜。则神便在是。先参后降不妨。沙溪以为凡神主不出。仍在故处。则先降后参。如朔望参礼之类是也。设位无主则亦先降后参。如祭始祖先祖及纸榜之类是也。若神主迁动出外则必拜而肃之。如时祭忌祭之类是也。钟于私家纸榜之祭。始遵退说。近来觉沙溪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8L 页
说信有曲折可遵行。故不欲仍守前仪。如何如何。
 焚香再拜。
南溪曰参礼及虞祭以下。皆有焚香再拜。而独时祭无之。故退溪以为不可晓。沙溪于备要添入。然仪节及要诀。皆从家礼。恐别有意义。大山曰焚香求诸阳。降神求诸阴。故各再拜。时祭诸节甚多。故略之欤。东岩曰书仪无论丧祭与吉祭。皆有焚香再拜。而酹酒后无拜。家礼盖移之酹酒之后。而朔参及虞祭焚香下。或未及删耶。钟家则只遵家礼时祭之节。参以东岩之意。凡祭皆行一再拜于酹酒之后。未知不甚悖礼否。
答黄乃初(戊申)
至月得书。春暮修覆。虽欲避逋慢之咎可得耶。敬惟玆者。彩履增福。孟济,子善并课日相聚。切劘潜滋。渐有实味可乐。实理可持循否。示云千端事物之横在肚里。固吾人通患。然人于事物。本自相关。初非脱离以为学。正欲应接之皆得其当也。事至物来。便当以义理权衡之。裁处区别。咸中于则。则就其中可以存心。可以致知。可以力行。岂容厌恶而不管哉。但事过物去。却须相忘。不宜留滞在肚里。以害涵养也。此便是澹然虚静底时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即其节度也。望依此做几个年工夫。则庶动静云为。觉无大端掣碍矣。如何如何。钟病日甚。只自苦耳。强力把笔。不能尽意。
答黄乃初
林霜早警。篱英欲舒。怀我同人。怛怛可堪耶。此际承问。稍以纾菀。况惟省节增祜。馀力理本分。不被风潮滚倒。尤庸钦尚。大势所驱。谁能有定算。只得信天任命。不丧吾固有以俟之而已。若或径自陨穫。无所事事。则亦相与就颠倒尔。此日可惜。此世尤不可悠悠也。望硬脊自誓。益励猷为。钟尚不死。甚可吝也。少辈皆颓堕不检。甚可忧也。周先生年谱之役。既经贵乡勘订。何至远烦愚昧。添足于已画之蛇耶。事系斯文。有不敢自外。谨已略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9H 页
加檃栝。以听佥议更作如何。尊先文迹之附见者。并在删落之科。盖以义例之不得不然也。然而私切惶蹙。不敢望厚恕。惟贤者庶其谅之。奉晤未易。临纸悒悒。止此不戬。
答黄乃初
便风陆续。玉音又醒人。展读林云。流香满席。何等慰沃。敬谂霜令。省节连茂。山樵水渔。出耕归读。宛然是董生行一篇光景。区区艳仰。愧无韩文公巨笔以张大之也。世乱悠悠。同志相忧。日深一日。幸勉究实业。以延我一线之阳。千万企企。钟病于身者。差觉减轻。而病于心者。愈痼而难医。毕竟颠仆。可计日而俟也。吁叹如之何。儿侄辈皆任渠自长。其馀少友。类多迍邅徊徨于半间不界之地。看之闷然。只恨无以躬率之也。亦更奈何。胡麻远惠。枯肠可润。而但恐无德以实其泽。慢负雅眷。旋切愧汗。寒候将遒。惟祝增祉加懋。不蒇谨谢。
答黄乃初(己酉)
对子善晤语。可与乃初作一致观也。今又得乃初书。又足以敌子善之重晤也。第审省下节宣。际时保重。慰沃良深。读书耘田。两不可废。古之君子。皆从这里磨鍊出来。苟能实用力。便是实学业。岂容厌分而求专耶。惟先立得一个主宰。常知有已。则读也明得理。耘也践得理。莫非切己底。所谓日用当行。岂必待燕閒逸豫而为道哉。至若稼圃之见斥于圣门。意其所问者如许行并耕为治之说。故夫子辟之以君子小人之分。而谓四方之襁负而至尔。非谓穷居乐道者之不可以亲稼圃也。如何如何。世变言之舌焦。不如权倚阁。仙乡则尤以圣庙毁析为至痛。嗟乎不忍提说也。纵使圣庙巍然。圣人其果食于我耶。此诚吾辈可各惕然自反处。是在吾心。圣人之去就。将以我一念之存亡而决矣。请贤者之发愤而自励。无使圣人终迈迈乎我也。
答黄乃初(壬子)
岁新而天地之闭依旧矣。所望惟同志少壮之日新其德。幸有以致位天地之功也。承书欣审省履增祺。冬间温子思书。甚惬祈仰。义理渊微。诚未易领略。然不曰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乎。语其至。固曰无声无臭。然初非不屑下学而径趍于上达也。日用事物。莫非至理之寓。致曲以诚之。不患无得。惟贤者加意也。鋾废弃如前。更有何说可报。尊仲府隆年重趼。顾此穷陋。极荷不遗之仁。而相握一惊。相送一涕而已。人情至此。尤觉惘然。子善亦随分作日课否。盛年不可再。须及时珍惜为佳。许多非书可尽。止此不蒇。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99L 页
答黄乃初(癸丑)
菊下读玉人书。亦足以豁怀秋之胸也。况谂省履一安。课业有程。区区慰仰。所求乎无状者。尤见不自足之盛。然顾衰废愚丑。百端败阙。方反省缩忸之不暇。其安能妆撰出好口舌。以冀裨益于朋友耶。贤者苟有志焉。求之前圣而有馀矣。总其要而论之。不过曰居敬穷理力行三者而已。阙一于是则不可谓学。虽曰从事于是。而不以实心将之。亦伪尔貌尔说话尔。都不干己分事。贤者天姿沉厚。已少世间许多病痛。其于进修之地。当易为力。惟在久久不懈而至之耳。幸自勉焉如何。眼前万事。无足上心。惟随处顺应。不失其在我者而已。亦可谅也。
答韩正中(德铢○丁巳)
穷山得庄士一顾。已足侈耀。继又再惠音墨。德意有加。朽废无以承当。秪令人汗缩。第因士友传诵。闻贤者居家尽事亲之节。出耕归读。有董安丰无与俦之行。区区不任倾向而钦叹也。顺德既立。将推之百行而无不裕矣。须更致力于居敬致知之方。俾德性益完。理义日明。则广大精微。庶几可以两全。区区甚有望焉。鋾大病才起。颓肆不能自振。百愆交集。其何以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九 第 100H 页
刷补耶。昏愦末由尽意。只祈省履加祉。进学日迈。
  别纸
古者太学。先圣先师无木牌明證。然以太庙及私庙之有主祏推之。则太学圣庙亦应有神版标题。不徒设虚位而已。
开元礼及五礼仪释奠。赞引御史大祝。至于享官。引典祀官协律郎。以至于献官。皆由东门入。初无献官独由正门之文。
一跪而四俯。此东俗之行于 殿庭者也。名曰四拜。而实不成再拜。 文庙之礼亦然。此恐礼之末失。非先王之定制也。
书院之名。昉于宋代。而白鹿洞学馆。自南唐时。已成国学。中经毁废。朱先生得其遗址。创立书院。落成之日。率诸生释奠于先圣先师。未闻其频年行祀也。厥后踵而慕效。书院遍于天下。而因各奉其地所尊敬之先贤以祀之。盖亦因时而礼有义起也。
文谢诸公闻崖海之报则岂不致方丧之节乎。虽未见明文。而不可谓其不服也。
答黄子善(道性○癸卯)
空谷而获跫音。远天而寄情讯。此喜可量耶。矧伊英妙之质而问学之是急。苟勉进不止。吾党有庄士。区区艳爱。曷其有既。书后月再弦。更惟侍事仍清穆。玩索践行。日有所乐。匈年不足以夺志。邪说不足以乱聪否。钟旧样日败。新过日集。恐荏苒蹉跌。遂止于此而已也。见谕推奖。甚非相与之至意。惟爱我者。毋以疢疾而以药石焉则何其惠也。切愿谅照。校稿蒙盛嘱再三。谨当随分丁乙。但患目力不到。去就不精。反坏却昔人风神。恐恐奈其何。馀冀笃志懋业。以副远望。便忙未暇以一字问安友动静。烦为致意。且谢不敏。